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中小學教育科研專項經費

中小學教育科研專項經費

發布時間:2021-02-16 14:45:04

❶ 什麼是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學理論為武器,以教育領域中發生的現象為現象,以探索教育規律為目的的創造性的認識活動。簡言之,是用教育理論去研究教育現象,探索新的未知的規律,以解決新問題、新情況。教育科研的范圍非常廣泛,它包括所有有關教育方面的宏觀和微觀的問題。

教育科研是有目的、有計劃、連續和系統的探索活動。其常用研究方法有: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總結法(追因法)、文獻法等。用什麼樣方法,便形成什麼樣的結果。

常見的教育科研成果有:教育觀察報告、教育調查報告、教育實驗報告、教育經驗總結報告、教育論文或論著。教育科研步驟:確定研究課題;制定研究計劃;實施研究工作,撰寫研究報告。

中小學教育科研是人們對中小學教育領域的對象、現象及其規律的一種創造性認識活動。中小學教育科研就是在中小學教育領域揭露本質、發現規律性、創立理論的創造性認識活動。

中小學教育科研不僅解決認識客觀世界的問題,而且直接關繫到創立新世界、建設中小學教育新體系的問題。課題即研究項目。所謂課題,就是從研究方向所指示的問題中確立的研究項目。課題不僅僅是個名稱,它應體現研究對象、研究范圍,展示研究的目的、意義。

所謂教育科研是研究者藉助教育理論以有價值的教育現象為研究對象,運用相應的科研方法,進行有目的、有計劃地探索教育規律的創造性認識活動。

(1)中小學教育科研專項經費擴展閱讀:

教育科研內容的內容主要包括基礎理論性研究、應用性研究和開發性研究。

1、基礎理論性研究

這是對教育的基本規律和原理的研究,具有相對的抽象性。基礎理論性研究又包括純粹理論性研究,如教育的本質、教育的原理、教育哲學等。還包括經驗性理論研究,如教學原則、教學方法原理、校長素質的研究等等。

2、應用性研究

這是運用教育基本規律和原理解決現實問題,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如教師教學模式的研究,新時期班主任工作方法與藝術的研究,轉變「差生」的研究,優化課堂設計的研究,培養中青年教師的研究等等。

3、開發性研究

開發性研究不是為了獲得知識,而是展開知識,是將研究的成果與經驗加以推廣和普及。它的目的是把研究的成果應用到教育教學上,以解決教學實際問題,如關於學習推廣李吉林情境教學法的研究,關於學習推廣包全傑循序訓練作文教學法的研究等等。

三類研究各自有不同的目的、性質、特點、地位和作用。然而三者關系又是相互關聯、互相滲透、相輔相成的,不能截然分開。

1、基礎理論研究是應用研究。開發研究的依據和指導;

2、應用研究、開發研究是對基礎理論研究的驗證;

3、開發性研究是應用研究的具體化、實用化,是將基礎理論轉化為成果;

4、應用研究、開發研究是對基礎理論研究的豐富與充實發展。

小學教師更適用於應用性研究和開發性研究。

❷ 中小學怎樣做教科研課題

課題研究的方法
任何科學研究除了要應用哲學方法和一般科學方法之外,都還要有具體的研究方法、技術手段。這里介紹幾種課題研究的方法。
調查法 即通過問卷,訪談等方式,搜集研究對象的現實狀況的有關材料,以此發現問題,探索規律的方法。基本步驟為:選擇課題→確定調查對象→選擇調查方法→制定調查方案→開展調查→分析調查資料→撰寫調查報告。
文獻法 文獻研究法就是對文獻進行查閱、分析、整理而找出事物本質屬性的一種研究方法。文獻包括圖書雜志、電子資源、檔案文件、會議資料等。基本步驟為:確立課題→搜集文獻→閱讀文獻、做好摘記→分析文獻→得出結論、提煉觀點。
實驗法 借鑒自然科學的實驗方法,在教育實踐中採取的「假設—求證」活動。基本步驟為:提出研究假設→選擇實驗對象→進行前測→開始實驗→進行後測→對檢測結果統計分析→撰寫實驗報告。
案例法 以具體的事例、題例、課例為研究對象,在了解、認識、分析的基礎上,尋找出一些更為積極的教育方法的過程。基本步驟為:確立案例→呈現案例發生的過程→分析和診斷案例→歸納結論、得出啟示。
行動研究法 行動研究是由社會情境(教育情境)的參與者,為提高對所從事的社會(教育)實踐的理性認識,為加強對實踐活動及其所依賴的背景的理解而進行的反思研究。步驟:計劃→行動→觀察→反思。行動研究可以理解為,從實際工作需要中尋找課題,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進行研究,由實際工作者或與研究者共同參與,使研究成果為實際工作者理解、掌握和應用,達到解決實際問題,改變社會行為的目的。做到「沒有無行動的研究,也沒有無研究的行動」。
敘事研究法 所謂敘事研究就是抓住人類經驗的故事性特徵進行研究,並用故事的形式呈現研究結果的一種研究方式。其基本步驟為:確定研究問題→選擇研究對象→進行觀察訪談(記述事件)→整理分析資料→撰寫研究報告(教學反思)。
敘事研究可以使教師看到平時司空見慣的事情的意義,通過對自己遇到了什麼問題、怎樣對待這個問題和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敘述,達到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並在反思中改進自己的教育實踐,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的目的。
必須注意,在教育科研中,僅用單一的方法進行研究難以得出科學研究結果,每一種方法都有其優點與局限性。採用單一的方法,往往只能獲取部分信息,而遺漏許多其它有用信息,難以做出全面准確的結論。因此提倡使用綜合的方法,或幾種方法並用,或以一種方法為主,其它方法為輔進行研究。例如進行某項調查研究,主要採用問卷調查以得到大量數據,但也要輔之以訪談調查,以使結論更加可靠,材料更加豐富。

❸ 中國在教育,科研,醫療經費佔GDP的比例是多少

中國的教育投資一直在國民生產總值的3%左右,原來在九十年代一直提說內到2000年,教育投容資要國家GDP的5%,可是...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到今年,我國的教育投資仍然沒有達到GDP的5%

現在科研經費已經提高到GDP的1%。當然,跟美國相比,科研投資還是差得很遠,所以還要繼續努力來增加科研經費。

中國在醫療事業上差距是明顯的。比如,1990年至1998年美國人均醫療費用為4080美元,醫療費用占...醫療衛生費用佔到中央財政支出的20.5%,而同期中國人均醫療費僅為33美元,醫療費用佔GDP的比重為4.8%

❹ 中小學教師怎樣搞教科研_

中小學教師怎樣搞教科研?(一)走出教科研的誤區1.經驗總結型研究。不少教師的研究僅停留在純粹的經驗總結,缺乏理論的概括和提升,可以說這種教科研尚處於低水平的重復狀態。2.急功近利型研究。一些中小學校為了外在的名聲和爭奪生源,一些教師為了自己的職稱和評獎晉級或純粹的沽名釣譽,著眼於論文的發表,極力尋求教育理論工作者的幫助和支持。這種教科研成果對於教育教學實踐的指導意義並不大。更有甚者,有的學校不是注重實際研究,而是願意支付大量的費用用以獲得某些科研機構或高校的「實驗學校」授牌;有的教師不是踏踏實實地做學問,反思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積極尋找解決的辦法,而是千方百計地託人情、拉關系發表文章。3.形式主義的研究。某些中小學校或教師的研究課題往往追求它的「級別」,動輒就是國家級課題,其實可以說是花錢買來的子課題,甚至還不是真正國家級的課題。他們不是從學校的實際出發,不是以解決教育教學實踐所遇到的問題為出發點。 這種不從學校實際出發,不以教師教育教學實際問題著眼點而確立的研究課題,其研究難免陷入形式主義的泥潭。(二)要豐富思想、開闊視野。「機遇只垂青那些懂得怎樣追求的人」(法國細菌學家尼科爾)。「機會總是偏愛那些有準備的頭腦」,對頭腦一片「空白」的人來講,問題總是與他擦肩而過。就教師個體看,認識社會,觀察問題有時我們要用肉眼,有時要用顯微鏡,恐怕更多的時候要登高望遠,也就是,這樣觀察問題、研究問題才能高屋建瓴,才能勢如破竹,深入本質,一針見血,入木三分,更全面、更深刻、更辨證。美國哈佛大學著名心理學家提出,受過教育的人和沒有受教育的人最大的區別是,前者比後者思想、視野更開闊。有不少專家認為,一流的教師就是有自己思想的教師。我們中小學的一些學科帶頭人勤勤懇懇,成果累累,但他的學術境界,研究水平與名師、大師還相差很遠,什麼原因呢?主要原因是視野不開闊,自己沒有思想。只有有思想、視野、有智慧的人,他才能從一塊石頭中看到風景,從一粒沙子中發現靈魂。因此搞教科研應要跳出教育教學看教育教學,不斷地學習,豐富自己的理論素養,開闊自己的視野,提升自己的思想。學習些什麼呢?主要是現代教育理論。 從學校角度看,要建立健全教科研製度,積極創建學習型、研究型學校,使教科研成為學校的一種制度文化。(三)要講究方法1.質疑法。指對已有的結論、常規、習慣方式等的合理性作出否定或部分否定的判斷。懷疑常常與發問相伴隨。小疑則小問。大疑則大問。但懷疑不是胡亂猜疑,必須有理有據,一是事實與經驗,二是邏輯。如在我國《教育學》著作中,通常無條件地認為,「學校教育對學生發展起主導作用」。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發現,在青少年品德發展過程中,家庭背景、社會風氣的作用很大,有時學校教育顯得十分蒼白無力,常出現「5+2=0甚至小於0」的現象,學校教育遠未起到所謂的「主導作用」。由此我們可以對「學校教育對人的發展起主導作用」提出一系列疑問?第一,學校教育究竟能否對人的發展起主導作用?第二,這種主導作用是有條件的還是無條件的?第三,是在一切方面起主導作用還是在某些方面起主導作用?第四,是在人的發展任何階段起主導作用,還是在某個階段起主導作用?等等。2.易向法。即轉換思考問題的角度去重新審視某一個問題。人們往往會有心理定勢或習慣定勢。比如說,人的思維定勢,稱物體的重量只能用秤,一碰到大象,一般的秤就稱不了,而曹沖就善於打破一般的思維定勢,終於解決了問題。關於品德教育,一般都強調「從娃娃抓起」,但有的老師變換角度認為,品德教育「應從大人抓起」。理由是:如果大人「東倒西歪」你有怎麼指望他不對小孩產生負面影響,正如孔子所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就是這個道理。3.類比法(遷移法)。即將教育現象與其他領域的現象類比,著眼於找出彼此的相同、相似之處,然後借用其他領域的相關科學理論,遷移到教育中來,找出教育領域自身的課題來。類比的例子很多,仿生學就是類比法的很好運用。如來特兄弟從鳥的類比發明了飛機。就教育方面而言也很多,誇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將教育現象與自然現象作類比,他認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成長要遵循自然規律,教育是模仿自然的藝術,所以教育要遵循自然規律。有人把教育看作有機體,移植病理學原理,開展「教育病理學」的研究,《教學病理學》、《教學診斷學》應引而生。有人把教師教育看作是實踐性很強的科學,移植法理學原理,開展「案例教學」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總之,教育科研發現課題的方法很多,這里例舉三種,只能是掛一漏萬,遠不能涵蓋全部,而且「方法」這東西,實在有些微妙,常常「只能意會,不能言傳」。它更多的靠我們在研究實踐中自己摸索、體會。做得多了,慢慢地可以達到熟能生巧的地步。(四)如何選題1.選題:新穎性、科學性、價值性和可行性,即標新立異,自圓其說(1)新穎性就要求把握教科研信息。(2)科學性要求把握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宏觀背景。(3)可行性要求把握主客觀條件信息1、選題不能過大2、課題名稱表述要准確、清楚表述不準確、清楚的例子:「小學生有效合作學習的研究」,這一課題名稱包含兩種理解:一是研究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即什麼樣的合作學習是有效學習;二是研究小學生應如何開展合作學習,其實從課題組的實施方案看,是想通過教學來促進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因此改為「小學生合作學習教學策略的研究」則比較妥帖。另外有的教師喜歡採用「手段+目的」的句式。如,「優化教師教學行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研究」,使人弄不清楚到底是研究教師教學行為,還是研究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兩者都研究,那麼其切入口何在?其重心又何在?指向十分不明確。有的教師喜歡用「模式」一詞,在課題評審時特別多見。如,「小學課堂教學創新模式的研究」、「中學政治自主學習模式研究」,等等。我認為模式宜慎提,理由有四:一是模式要有先進的理念、理論作支撐;二是模式要有可操作性;三是模式要經過實踐的驗證才成立;四是模式往往具有刻板化的特徵,模式與創新本身就矛盾。有論者抨擊傳統教育教學就是模式化的教育教學,有稜有角、有個性的學生經過教育鑄成統一的模子。因此用模式倒不如用範式、範例等較實在。(五)怎樣寫申報書和實施方案1、申報書的填寫,必須按照申報書的表格的要求逐次填寫,不能遺漏,不能錯項,所要求的各種代碼必須標明。2、研究方案的撰寫一般包括以下內容:①課題研究題目;②課題研究的背景、價值和意義;③課題的概述包括課題內涵的界定;④課題的研究目標包括總目標和具體目標;⑤課題的研究假設和要解答的特殊問題,國內外有關該問題的研究成果、觀點、結論;⑥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⑦課題研究的計劃、進程、方法工具、取樣設計方案等;⑧具體的搜集資料過程;⑨結果的分析方法;⑩預期成果;研究人員和設備條件;⑾研究的期限;⑿研究的經費及研究中的其他事項。下面作一一講述:一、課題的明確表述課題的名稱必須明確表述所要研究的問題。目前中小學教育科研中,在課題名稱的表述方面存在以下問題:第一,課題需要解決的問題不明確。第二,課題名稱外延太大,研究對象的表述含混不清。第三,課題名稱表述中研究的范圍不清楚。有的學者建議,研究者在課題名稱中盡可能表明三點:研究對象,研究問題,研究方法。如「初一代數自學輔導教學的實驗研究」,研究的對象是初一學生,研究的問題是初一代數數學的自學輔導程序教學法,研究的方法是實驗法。二闡述研究的目的、意義的背景(一)研究目的、意義的論述首先要闡述課題研究的背景,即根據什麼、受什麼啟發而搞這項研究的。因為任何課題研究不是憑空來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闡述此項研究的目的和意義,即為什麼要研究,研究的價值是什麼,解決什麼問題。例如「鄉鎮中心小學『鄉本教研』範式的研究。(二)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的歷史和現狀,以及本課題研究的特色或突破點闡述這部分內容,要認真、仔細地查閱與本課題有關的文獻資料,了解前人或他人對本課題或有關問題做過哪些研究及其研究的指導思想、研究范圍、方法、成果等。把已有研究成果作為自己的研究起點,並從中發現以往研究的不足。確認自己的創意,從而確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點。這樣,既可以更加突出本課題研究的價值、意義,也可以使自己開闊眼界,受到啟發,拓展思路。三、研究范圍和內容(一)研究范圍的限定任何教育科研課題,都應該有一定的研究范圍。否則,研究就無法進行。1.對研究對象的界定對研究對象進行界定,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對研究對象總體范圍進行界定,其二是對一些研究對象的模糊概念進行界定。這既關繫到研究對象如何選取,也關繫到研究成果的適用范圍。(1)對研究對象總體的范圍進行界定如果研究對象的總體不同,那麼每一個研究課題所得到的結論就很可能不同。例如研究中小學教育青年教師的素質,以經濟發達地區中小學青年教師為研究對象總體和以欠發達地區中小學青年教師為研究對象總體所得到的結論就可能會不一樣。因此,對研究對象總體的范圍進行界定就非常重要。(2)對一些研究對象的模糊概念進行界定有不少課題中研究對象的概念模糊,外延不確定,如「厭學生」、「差生」、青年教師「、」品德不良學生「等等。這都沒有一個統一和明確的定義。因此,必須給予界定,以確定研究對象總體的范圍,正確選取研究對象的樣本。一般來說,對這些模糊概念下定義,應盡可能使用有參考依據的、比較權威的、被大多數人所認可的說法。2.對一些關鍵概念的界定對研究課題中的一些關鍵概念必須下比較明確的定義。這一方面可以使該課題研究在確定的范圍內開展,使課題思路明確清晰,具有科學性;另一方面也便於別人按照研究者規定的范圍來理解研究結果和評價該研究的合理性。因為在教育科學的研究和實踐中,許多概念說法不一,觀點各異,所以不下明確定義就無法顯示研究目標。例如:「化學教學中課堂實驗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作用」這一課題研究,對「思維能力」要給以明確定義,對「課堂實驗」也要有一個限定:是指教師演示實驗還是指學生動手實驗。對一些關鍵概念給以界定,也稱為「給變數下抽象定義」,即對變數的內涵作出明確說明。在中小學的實際研究中,通常用確定變數的結構指標的方式來給變數下抽象定義,即分析一個變數的內容性質、范圍角度結構,也就是說從哪些方面或哪些角度對變數進行研究。如研究學生的學習態度,可從學生的學習價值觀、對學習的情感、學習的行為意向入手。研究學生的生活態度,可從學生的生活目標、學習態度、勞動態度、消費態度、娛樂態度五個方面進行研究。要使課題研究具備可操作性,還要通過給變數下操作定義,確定其操作指標。如學生學習態度中的學習行為意向,其操作指標是:學生到校率、遲到和早退的次數與時數、上課時認真聽講的情況、完成作業的認真程度等。給關鍵概念下定義,包括對所有關鍵概念下定義。如「在培訓工作中提高中小學校長政治素質的研究」中,不僅要對「政治素質」這一概念下定義(即政治理論素質、思想品德素質、工作作風素質),還要指出「政治素質提高」的研究范圍,即只涉及培訓工作中校長政治素質的提高。給變數下抽象定義,確定其結構指標,可以參照有關辭典、教育理論書籍、教育大綱、教材等對變數概念的科學定義,或參照國家教委骯臟關上級領導對教育問題的方針、政策、法規、守則、職責要求等。這就要求研究者具備一定的教育理論基礎,在研究之前要進行學習,要查閱資料,要對所研究的問題有個基本的了理。 (二)研究的內容 研究范圍限定以後,就要著手考慮具體的研究內容。研究課題要通過研究內容來體現。一項科研課題,如果提不出具體的研究內容,就無從研究。研究內容的多少與課題的大小有直接關系。如果研究課題很大,那麼研究的內容必定很多;如果研究課題較小,那麼研究的內容也就比較少。研究內容必須准確體現研究課題。目前,中小學教育科研在這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第一,只有課題而無具體研究內容。第二,研究內容與課題不吻合。第三,課題很大而研究內容卻很少。 有了具體的研究內容,就可以依據研究內容設計更為具體的研究方案。如「班主任德育素質對中學生思想品德影響的研究」這個課題,屬因果研究的范疇,在考慮具體研究內容時至少要包括三個部分,即第一,研究並提出「班主任德育素質」的基本內容。第二,對選為被子試的班主任進行「德育素質評價」,分析當前班主任德育素質的基本情況。第三,研究、分析中學生思想品德狀況與班主任的德育素質的關系。這樣,才能得出研究成果。比較簡單的研究課題也要考慮具體的研究內容。如「某職業高中招收自費生的可行性研究」這一課題的研究內容是:第一,分析幾年來自費生的報名情況從招生角度研究招收自費生的可行性。第二,對幾年來自費生與公費生的教育質量進行比較,從培養角度研究招收自費生的可行性。第三,對幾年來自費生畢業後的就業情況進行分析,從分配角度研究招收自費生的可行性。第四,如有需要,對有關職業高中辦學模式與收費政策進行可行性的相關研究。四、研究方法任何科學研究除了要應用哲學方法和一般科學方法之外,都還要有具體的研究方法、技術手段。中小學教育科研的每一項題目一定要有相對應的教育科研方法。例如,對中小學青年教師的素質現狀進行研究,必然離不開調查法;研究如何對青年教師進行培養,一般總要用到經驗總結法;探討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是否優於原有的教學方法,則宜採用實驗法。在中小學教育科研中,僅用單一的方法進行研究不大容易得出科學研究結果。每一種方法都有其優點局限性,採用單一的方法,往往只能獲取部分信息,而遺漏許多其它有用的信息,難以做出全面准確的結論。因此提倡使用綜合的方法,或幾種方法並用,或以一種方法為主,其它方法為輔。例如,我們進行教學實驗研究時,當然主要採用實驗法,但也要使用測量法對實驗效果進行比較(如進行測量),也可以用調查法對實驗效果進行比較(如了解學生的反映)。再如進行某項調查研究,主要採用問卷調查以得到大量數據,但也要輔之以訪談調查,以使結論更加可靠,材料更加豐富。「研究方法」這部分,主要反映一項課題的研究要「做些什麼」和「怎樣做」。除了要敘述清楚使用什麼方法進行研究之外,還要盡可能寫得細致一些。如用調查法,可寫明調查方式是問卷還是訪談。如果用問卷調查,最好能將設計好的問卷附上。如果是訪談調查,盡可能附上訪談提綱。若採用實驗法,最好將實驗方案附上。若採用經驗總結法,可以把預計總結經驗的內容項目、實踐方案及用何方式積累材料、預計積累哪些資料寫出。當前在中小學教育科研方法中,存在著幾個問題:第一,大多數使用的僅僅是工作經驗總結。第二,對調查法的重視很不夠。第三,在實驗法的使用上有濫用的情況,不了解實驗法的科學涵義和特殊要求,隨便在研究中冠以「實驗」二字。第四,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有的雖然用了定量分析,但由於對統計方法不熟悉、不了解,因此分析方法不當,所得結論不科學。這些問題在今後的科研工作中是必須解決的。 五、研究對象在研究計劃中,還需要充分考慮課題對被試代表性和典型性提出的要求,選定具體研究的被試,以保證研究結果可以說明一個地區、某一類情景或某一對象的一般規律性,以使研究的結果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確定研究對象的方式方法有總體研究和抽樣研究。如果是總體研究,對總體范圍要有具體說明;如果是抽樣研究,則要說明抽樣方法和樣本容量。這部分內容可寫在研究計劃中,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寫在研究方案中。六、研究程序設計研究程序,就是設計研究實施步驟、時間規劃。研究的每一步驟、每一階段的工作任務和要求,每個階段需要的工作時間,不僅要胸中有數,還要落實到書面計劃中。這樣,研究者可以嚴格按步驟和時間要求進行研究,自己督促自己,自我檢查計劃的完成情況,從而保證課題研究按時保質完成。課題研究的管理者也可依據此研究程序對課題研究進行檢查、督促與管理。七、成果形式在研究計劃中,還要設計好研究成果的形式,即最後的研究結論、研究成果用什麼形式來表現。研究報告和論文是教育科研成果最主要的兩種表現形式,還可以將研究成果寫成專著、教材、手冊等。在研究計劃中設計出成果形式,從研究者角度來說,可以明確將來用什麼表現研究成果,從開始就可以著手向這方面努力,積累材料,構思框架,進行分工,以利於研究成果的順利問世。從課題研究的管理者角度來說,可以據此進行檢查驗收。八、研究組成員在研究計劃中,將課題研究組負責人、成員名單及分工情況寫出,目的是為了增強課題研究組成員的責任感,以利於計劃的落實。九、經費預算及設備條件的需要 三、致中小學教師七句話 1、當教師,搞教學必須搞教科研,教師專業發展的生命在於教科研。 2、搞教科研必須突出特色,特色是教科研的生命。 3.抓特色必須重創新,創新是教科研的靈魂。 4.創新必須遵循科學規律,它是研究者共同遵循的工作方式、方法。 5.科學的方式方法必須以科學觀為指導,它是建立在理論基礎上的懷疑、是批判精神和思想的自由。 6.教科研是教師充滿思想的行動。 7.牢記三句話。「You hear,you forget(聽來的忘得快) , You see, you remember(看來的記得住), You do,you understand(作過的才會)」!這是國際學習科學研究領域的「三句名言」! 四、體會王國維的讀書「三境界」(《人間詞話》)來概括教科研的體會,「三個時期」 (成熟自由期)

❺ 中小學教師怎樣開展教育科研

引子:一線教師對教育科研的認識和感受神秘:可望而不可及的,只有專家才能做繁忙:整天忙於教學、批改,根本沒時間搞科研無奈:有很高的科研熱情,但苦於找不到課題頭痛:不知從何下手,缺乏一套實用的科研方法 思考一:教育科研對我們究竟有何用?教育科研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以教師的身份進入研究:不是專家的研究,不要把自己當成專業研究者。教師的身份決定研究的方式是行動研究、敘事研究,研究的內容是日常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所做的是對自己工作的研究:研究的問題不是他人的,而是自己工作中真實具體的問題,不是完成規定性任務,而是教師自己發自內心實實在在的需要,不是假研究,不是在研究報告評比之後就成了封存的歷史,更不是在轟轟烈烈科研結束之後又可悲地回到「習俗化」的教育教學水平上來。研究教師自己的問題:不是去研究宏大的教育問題,對教師而言,不斷的思考、琢磨就是研究,對那些司空見慣、熟視無睹的事物用心去發現,對那些理所當然、天經地義的常規和說辭反復琢磨,試圖去改變貌似合理的歷來如此的大多數的想法與做法,哪怕是一點點。(傳統的教學常規適合新課程嗎?)思考二:對中小學教育科研如何詮釋?中小學教育科研是中小學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用研究的意識、研究的態度,來面對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朱永新:「中小學教師搞教育科研,就是應該從記錄教育現象、記錄自己的思考、記錄自己的感受開始」,把一串串『珍珠』串起來,那就是一根非常美麗的項鏈。」朱永新:《成功保險公司開業啟事》「每日三省自身,寫教育日記千字。一天所見、所聞、所感、所思,皆可入文。十年後持3650篇千字文(計360萬字)來本公司。」理賠辦法:「如投保方自感十年後未能躋身成功者之列,本公司願以一賠百,即現投萬元者可成百萬富翁或富婆。」這幽默的文字道出了教育科研的最有效的方法,教師成長的秘密——寫教育隨筆。思考三:關於校本教研1、校本教研的概念:是指以學校為基地,以學校內教學實踐中的實際問題為研究內容,以學校管理和教師為研究主體,以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為研究目的,所開展的教學行動研究活動。涉及三個重要概念,即:「為了學校」、「在學校中」和「基於學校」。校本教研的基本要素和行為:教師個人----自我反思 、教師群體----同伴互助 、專業研究人員---專業引領。2、自修反思式教研——自主發展 找到自己。別人的指導是必要的,但真正的名師不是靠別人培養出來的。教師在專業化發展過程中,雖接受必要的外界要求和指導,但主要以自修和經常反思為主的一種學習研究方式。校本教研是教師專業成長的一個載體,一個平台,一艘航船。那麼這個載體該怎樣打造,這個平台怎樣搭建,這艘航船又該駛向何方呢? 3、建議教師讀的書——邊學習邊反思l 讀教育報刊——了解同行在思考什麼。l ·讀教育經典——以史為鑒。l ·讀中學生的書——走進學生心靈。l ·讀人文書籍——開闊視野。l ·讀無「字」書——采擷課程資源。一、課題研究概述1、什麼是課題研究?課題研究是運用科學的研究方法去探索教育的客觀規律的過程,也是通過認識教育規律來提升教師素質、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過程。中小學課題研究必須堅持以校為本的原則,密切結合學校、教師和學生實際。2、課題研究的特點:系統性,有計劃,多因素。規范性,區別於純粹的經驗行為。整體性,研究的不是一個獨立的問題。規律性,盡可能合乎教育規律。創新性,有理論和實踐的新意。3、課題研究與常規教研的關系:中小學教師應該以常規教研活動為主要的研究形式。常規教研活動應該做到人人參與,課題研究不必追求人人參與。課題研究必須與常規教研活動緊密結合,不要出現「兩張皮」的脫節現象。4、課題研究的積極作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由經驗型教師向研究型教師轉化)。促進學校教育質量的提升和辦學特色的形成。5、中小學課題研究存在的問題:缺乏研究意識;教師普遍有畏難情緒;不知道如何下手;形式主義嚴重;研究的內容與實際工作脫離。功利主義嚴重。6、課題的類型教育科研課題可以從多種角度進行分類。從研究的性質看,科研課題可分為理論性課題和應用性課題。教育規律的探索、方法論的研究、有關現象的特點的揭示、某些教育觀念、教育思想的分析等都屬於理論性課題,這類課題一般不針對某一具體教育現象,其研究成果具有較廣泛的指導意義。象「構建具有農村特色的校園文化」研究,「中小學教師專業化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的研究等課題;針對教育的具體實踐,為解決教育實踐中某一個領域或某一方面的具體問題展開的研究,屬於應用性研究。象「構建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驗」、「語文教學中審美能力培養與評價研究」等。應用性研究的成果一般可以直接用於教育實際。二、課題的來源教育科學研究的課題主要來源於教育實踐和理論文獻兩大方面,具體地說,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來選擇研究課題。源於工作實際 每個教育工作者都有自己的工作任務與職責

❻ 教育科研課題經費支出科目有哪些

教育科研課題經費支出分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兩部分:
直接費用包括設備費版、材料費權、測試化驗加工費、燃料動力費、差旅費、會議費、國際合作與交流費、出版/文獻/信息傳播/知識產權事務費、勞務費、專家咨詢費、和其他支出等。
間接費用包括承擔課題任務的單位為課題研究提供的現有儀器設備及房屋,水、電、氣、暖消耗,有關管理費用的補助支出,以及績效支出等。

❼ 教育經費的經費問題

(一)教育經費投入總量呈現快速增長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政府十分重視教育投入,大幅度地增加了教育經費投入。1980年全社會教育投資總量僅為114.15億元,到2000年則增加到了3849億元。「九五」期間,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累計達到14941億元,比「八五」時期全國教育經費總額增長了1.48倍,平均每年增長15.4%;全國教育總經費和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保持了連續5年增長的態勢,全國教育總經費佔GDP比例從1995年的3.22%提高到2000年的4.30%,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的比例從1995年2.41%提高到2000年的2.87%;人均教育經費增長高於人均GDP增幅50個百分點。
(二)教育經費投入方式逐步多元化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明確提出了與國情和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基本適應的教育指標,即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4%的目標,從而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教育經費投入的國家財政投入的主渠道。與此同時,為了進一步緩解中國教育經費僅由國家財政投入所帶來的不足問題,中國逐步實現了由過去單純的政府投資,向由國家、社會、外商、學校、集體與個人多元投資方向的轉變,從而使得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教育經費總支出中的比例逐年下降,而非財政性教育經費占教育經費總投入的比例有了明顯提高。
(三)教育經費的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
為了充分了解各級教育經費的供需狀況、監督各級政府對教育的投入、規范並加強學校收費管理、合理使用有限的學校資源並提高教育經費的使用效益。我國政府及其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先後制訂了一系列管理辦法及法規。並積極探索高等學校撥款機制,加強教育專項經費項目管理和學校的財務管理,均收到了積極的效果。 (一)教育經費投資總量不足
盡管中國加大了對教育經費投入的力度,教育經費總規模呈現出了較大幅度的增長,但從相對數和平均數來看,中國教育投入卻呈現逐年下降趨勢。
1、從相對數來看。按照衡量教育投資規模的國際指標———教育投資佔GNP的比重和教育投資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來看教育投資規模:我國教育投入佔GNP的比重由「六五」期間的2.77%下降至「八五」期間的1.95%,而與此相對照,這一比例的世界平均水平為5.2%、低收入國家為3.6%、中低收入國家為4.6%、中等收入國家為5.2%、高收入國家為5.5%。2、從平均數來看。近些年來,雖然國家大幅度增加了教育經費的支出,但由於各類在校學生和教職員工卻以更大幅度的比例增加,從而導致生均預算內教育經費占人均GNP的比重僅為11.28%,遠低於發展中國家1992年的平均水平,更不用說發達國家超過20%的平均水平,由此可見,我國生均教育經費投入不足問題的嚴重性。
(二)教育經費支出結構失衡世界多數國家教育經費支出一般呈現出寶塔型結構,即在分配教育經費時,優先滿足初、中等教育發展的資金需求,在此基礎上增加對高等教育的投資。但中國目前在初、中等教育尚未普及的情況下,將本來有限的教育經費大量投資在高等教育領域,使得中國高教投資比重偏高,不僅高於發展中國家,而且高於發達國家,造成教育經費錯置、基礎教育薄弱,從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民素質的全面提升;同時這種失衡的教育經費支出結構也與各類教育事業發展規模和目標極不適應,嚴重阻礙了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三)教育經費使用效益偏低我國不僅教育經費總量不足,而且存在著十分嚴重的浪費現象,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校辦社會現象普遍,擠佔了學校本已十分有限的教育經費開支。中國各級各類學校都普遍存在著學校辦社會現象,尤其是高等學校,一般都擁有自己的附屬醫院、幼兒園、小學、初中甚至高中,這種學校辦社會現象,造成中國學校後勤職工占教職工的比例過大,後勤支出佔了國家教育經費的很大一部分,使原本就不寬裕的教育經費更加捉襟見肘。據統計,1998年中國高校後勤職工占教職工的比例為60%左右;而日本的這一比例僅為22%。
2、教育設施大量閑置,利用率低。前幾年,在國家大力發展基礎教育的號召下,各級地方政府掀起了一陣改建、擴建中小學校舍的高潮,但隨著適齡入學兒童數量的減少,許多剛建好的新校舍就成了擺設,結果是浪費了本已十分有限的農村教育經費資源;高等學校也同樣存在著的浪費問題,如各高校除了擁有學校圖書館外,各院系都設有自己的資料室,這種分系分層次設館,造成大量圖書重復購置,使用率很低。
(四)籌措教育經費的政策法規難以落實
雖然國家頒布了一系列的關於增加教育投入的法律法規,但在實際操作中卻困難重重。如《教育法》中明確規定了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到二十世紀末達到4%的目標,但時至今日的2003年,實際教育投入與4%的目標還相距甚遠,只有不到3%。又如《教育法》提出的教育經費「三個增長」要求,可是有的省份由於經濟因素、主觀因素和管理因素等方面的原因,出現了連續好幾年都達不到要求。這種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嚴重影響了中國教育經費的籌集和使用。 (一)多管齊下增加教育經費總量在不斷提高國家財政投入的前提下,採取各種措施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對教育經費的投入,從而提高教育經費投入總量。
國家財政應按照《教育法》的要求逐步提高教育經費投入比例。當今世界各國都把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各國的公共教育經費的增長速度都高於GNP的增長速度,佔GNP的比例逐步提高。1993年與1990年相比,世界公共教育經費佔GNP的比例由4.9%上升到5.1%。中國中央財政應建立以財政撥款為主,其它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為輔的體制,逐步增加對教育的投入,保證國家辦的學校教育經費的穩定來源。確保《教育法》中規定的「三個增長」,即「各級人民政府教育財政撥款的增長應當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並使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教育費用逐步增長,保證教師工資和學生人均公用經費逐步增長」。
(二)積極拓展其它籌資渠道
積極拓展其它籌資渠道。在現今中國財力相對有限的條件下,要想大幅度增加對教育投入,僅僅依靠國家的財力顯然是不夠的,還必須積極開拓其它籌資渠道,包括個人、集體企業單位對各級各類教育機構予以資金或實物的捐贈與贈予等。
(1)鼓勵學校創收。應鼓勵學校在完成國家指令性教育、科研任務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利用學校現有辦學優勢,大力開辦各類自主收費的成人教育和職業培訓,增加學校教育收入。
(2)廣泛吸收社會資金,走校企聯合辦學的道路。國家可以採取一系列優惠政策,如對辦學投資所得收益免徵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措施,來鼓勵和支持企業事業單位、科研機構以及個人與高等院校聯合辦學,創辦私立大學和民辦高校、職校,從而一定程度上解決中國教育經費相對短缺的問題。
(3)強化對城鄉教育費附加稅的徵收。城鄉教育費附加是發展基礎教育、擴大地方教育經費的一種稅收。為了確保城鄉教育費附加足額到位,其徵收必須實行直收直繳,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征、管、用一條龍,避免漏征、漏交和挪作他用現象,對不按期完成徵收任務的應從財政中扣除,直接劃入預算外資金專戶。
(4)發行教育彩票。考慮到當前國家教育投入財力不足而財政壓力又很大的背景,再加上彩票市場在中國所具備的巨大潛力。中國可以借鑒國外發達國家通過教育彩票籌集教育經費的經驗,發行專門的教育彩票來籌集建立專項教育投資基金。
3、調整教育負擔結構,合理分擔公共教育經費。中國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經濟不發達地區,尤其是老、少、邊、貧地區義務教育的發展受到當地經濟和財政水平的嚴重製約,造成教育經費不足,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國家應加大實施對經濟落後地區為主要對象的教育經費轉移支付的力度,平衡地方教育財政開支,縮小各級教育投入水平的明顯差距,保證義務教育制度的真正落實。
(三)科學合理地調整教育經費分配結構
1、優先發展初、中等教育。基礎教育是教育的基礎,根據國外發展教育的歷史經驗,加強基礎教育對於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一般來說,教育經費的分配是與該國經濟、教育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經濟、教育發展水平較低的國家,應以發展義務教育(一般指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初中階段)為中心,隨著經濟發展,逐步轉向發展中等和高等教育。現今,由於我國經濟發展處於起步階段,對教育的投入必將十分有限,國家應該將這有限的教育經費重點向義務教育傾斜,提高義務教育在總教育經費中的比例和生均教育經費水平,從而達到普及基礎教育和義務教育的目的,鞏固義務教育成果,進而為發展後期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提供前提。
2、合理安排高等教育中各學科的結構比例。學科結構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勞動力分工、產業結構等,集中地體現了社會對人才的種類、規格、知識、能力、素質等各個方面的要求。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對高校的學科專業建設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各高等院校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將有限的教育經費投入優先發展的學科和專業,使培養的學生更能適應社會的需要,提高辦學效益。
(四)提高有限教育經費的使用效率
1、盡快推進學校後勤社會化的改革。由於在推進學校後勤社會化時,必然考慮到社會承受力。所以為了順利推進這項工作,國家可以通過先撥付一定數量的扶持基金專門用於啟動高校後勤產業化工作,等條件成熟的時候通過採取一系列諸如減免所得稅、部分營業稅等稅收優惠措施,推進高校後勤逐步走向社會化,最終實現高校後勤的徹底分離。
2、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減少本已十分有限教育資源的浪費。一是合理規劃和布局各級各類教育學校的結構和規模,減少因結構和規模不當而造成的教學資源浪費;二是對學校內部教學設施進行統一規劃,統籌配置,改變現今按院系、按層次重復設置和購買的狀況,提高使用效率;三是合理安排教師工作,適當提高教師的周課時量,減少富餘人員,降低師生比。

閱讀全文

與中小學教育科研專項經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