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談談傳統文化如何與當代教育相結合,增強自信心
傳統文化是我國的精華與現代教育相結合,繼承了我國古代的優良傳統,結合現代的性觀點,所以是非常有自信的。
B. 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在小學教育中的現狀與分析是病句嗎
「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在小學教育中的現狀與分析」這句話並非病句,這是一個通順完整的句子
C. 如何把中華傳統文化運用在小學的教育教學當中 百度文庫
摘要:隨著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的深入發展,一股國學熱席捲整個文化領域,使得中國傳統文化中以道德倫理價值為取向的思想,再次受到熱切關注。而以道德倫理為取向的國學,為小學生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則從國學經典所蘊含著豐富的道德教育資源、國學經典中有哪些道德意義以及如何運用國學經典進行道德教育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和論述如何在小學道德教育中實施國學經典的教育。
小學生道德教育在小學教學中占重要的地位,主要以五愛為基本內容的社會公德教育和有關的社會常識教育,思想內容比較陳舊,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之情。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蘊含著優秀的傳統美德,在培養小學生的道德品質方面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將這些經典積淀在腦海里,會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其日後的人生態度和方向。因此,運用國學經典進行道德教育,是小學生道德教育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途徑。
一、國學經典蘊含著豐富的道德教育資源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五千年的文化積淀,孕育了中華民族誠信友愛、溫文有禮的優雅人格。國學經典不僅是中國悠久傳統文化的明證,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立身處世之本,更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如《論語》是我國古代一部十分重要的經典,它包含了立身、處事、為學、從政等豐富的人生經驗和人生智慧。它融政治、倫理、道德與教育為一體,其核心是做人,是倫理道德修養。它提出的許多做人的原則和格言,如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等等,具有普遍的意義。
又如《弟子規》,雖然總共僅有1080個字,360句,但卻把一個人如何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立身處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學等等的態度和禮儀概括的淋漓盡致。《弟子規》所闡述的道理,譬如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泛愛眾,而親仁等教誨,適用於不同宗教、不同種族、不同國家以及各行各業,男女老少。《弟子規》的編寫次序也是中國古人教育經驗的總結,符合教育的規律。
其他的如《童蒙須知》、《孝經》、《禮記》、《顏氏家訓》等一系列經典蘊含著優秀的傳統美德,學習國學經典,可以讓小學生系統地直面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接受中華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的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優秀的道德品質。
二、國學經典的道德意義分析
(一)國學經典符合小學生的認知心理發展特點。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13歲以前的少年兒童,他們的記憶能力較強,而其邏輯思維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比較弱,還沒有充分發展起來。及早讓兒童學習中國文化經典,接受傳統優秀文化的熏習,即是在他心靈最純凈、記憶力最佳的黃金時期,接觸最具有智能和價值的經典。將這些經典積淀在腦海里,雖然他們這時還不完全理解,但會在他幼小的心靈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其日後的人生態度和方向。以文而化,逐漸培植其福德、開啟其智慧,從而奠定他一生的高遠見識和優美人格。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和閱歷的增加,他們會逐漸加強對經典的理解,經典遂成為他一生開智、受益、勵志、成長的源泉。
(二)國學經典教育的精髓在於潛移默化而非灌輸。現階段我國的小學教育片面灌輸知識技能,急功近利,讓兒童身心疲憊,以兒童發展為本的教育的核心價值被忽略,教育的科學規律被漠視。當下,一些機構利用社會、家長的認識誤區,打著培養小神童、小天才的旗號引人眼球,實則為賺取千金萬金的學費。這種拔苗助長、把教育當成商業、產業來做的結果,誤導了兒童發展。
學習國學經典不僅可以讓孩子多認識字詞,奠定大語文之根基,培養文化氣質,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感悟聖賢文明,通曉啟迪心智,陶冶品行,提高修養,培養儒雅風范,明白做人的道理,歸根到底就是提高人的根本素質。在孩子們還不具備對古詩文經典充分理解力的時候,就把經典交給他們,乍一看莽撞,實際上卻是文明傳承的絕佳措施,幼小的心靈純凈空廓,由經典奠基可以激發起他們一生的文化嚮往。孩子們從小接受這樣的熏陶,國學經典將在他們心裡埋下種子,隨著他們慢慢長大,會與他們形影相隨,對他們的一生都將產生積極影響。讓國學經典點點滴滴融入孩子們的生活當中,讓孩子們得到一種民族情感性格的熏陶,使孩子們養成孔孟所提倡的至大至剛的人格,至關重要。
D. 中國傳統教育思想對當代教育的啟思
淺談我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對當代教育的影響
摘要:有人說,中國當代的教育問題歸根結底是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問題。從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看出,傳統文化對一個國家、民族的教育的影響是很深遠的,而一個民族文化傳統的核心是民族文化心理結構、價值觀。中國教育根植於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 受傳統文化的影響。我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觀是什麼樣的?它究竟怎樣影響著當代中國的教育?對這樣的影響,我們應該採取怎樣的態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又是該怎樣做?本文就一些文化現象對這些問題進行討論。
關鍵詞:傳統文化、價值觀、當代教育
一、中國傳統文化的地位和傳統文化價值觀
中國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是著名的文明古國,它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在全世界、全人類的文明進步中與文化發展中,都有著不可替代的歷史地位和不可估量的獨特作用。承載者歷代先賢門睿智思想火花的中國優秀文化典籍,不僅記載並世代傳誦著這一在世界各文明古國中唯一自成體系的且一脈相承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而且也成為不斷兼容並序的吸收不同類型的文化,並使中國傳統文化不斷發揚光大的物質載體。
一直以來,我們所提倡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許多要求和規范,都可以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找到他們的歷史淵源。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造就了無數的道德楷模和典範事例,有著極為強大的生命力,成為中華民族極為珍貴的財富。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主題可以概括為探討「天道(天地的來源及其法則) 與人道(人自身和人類社會和其他動物是否有人性)的關系,創造了我國古代的優秀文化。它體現的是中華民族 「天人合一」的核心價值觀。注重天人關系,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顯著特點,也是中國傳統道德教育道德價值的最終歸宿;「和」是中國傳統人生理想的最高價值,落實到教育上則是將「中庸之道」作為人生道德價值的分寸把握。
二、優秀的傳統文化對教育的積極影響
中國的傳統文化對我國的教育有著深刻的影響,優秀的傳統文化對教育的積極影響更是可以肯定的。
以前,我們的前輩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下成長,並在他們自身的豐富與發展過程中影響和豐富著中國的傳統文化,即而有許多千古傳誦的英雄事跡和文學作品影響著一代代的炎黃子孫。古代私塾教育推崇熟記《四書五經》。孩子從小便知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報效國家成為棟梁之才。勝不驕,再接再厲創造更加輝煌的業績;敗不餒,卧薪嘗膽,終成大器。在自古流傳的自強不息的精神影響下,不斷的開拓創新,推動歷史車輪的前進,碾出一朵朵文明中外的奇葩:四大發明的創造,英雄人物的產生,優秀詩歌的流傳等等。
中華民族有很多傳統美德尊老愛幼, 勤儉節約, 誠實守信等。還有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與人」,小學教科書中的《孔融讓梨》就是一個很好的教學用文。孔融年紀雖小,但是懂得把大的梨分給自己的長輩,而把小的留給自己。小學生學完這篇課文後,當自己遇到類似的事情時,會下意識的去模仿,養成尊老愛幼的好習慣。
中國傳統文化是民族豪感、民族文化素質的力量源泉之一。因此加強從傳統文化的特點來看,傳統文化對於培養人青少年的人文素質教育,繼承中華民族的瑰寶,以及自身的審美觀念,都有極為對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很有幫助的。
我國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和平主義傳統和人道主義精神將成為潤養未來教育的營養素之一。中國古代昭君出塞與文成公主和親等典故, 正是國家和平主義的表現。而「和為貴」, 「仁政」. 等提法, 以及老子關於「老吾老及人之老, 幼吾幼及人之幼」等論述, 都代表著中國幾千年一貫的人道主義精神。此外, 從《禮記》里的「大同世界」, 到康有為的《大同書》, 再到孫中山的「天下為公」口號, 都代表著中國和平、有為的精神。上述這些, 對培養未來學生的理性思維與合作意識和平精神都是有益的。
此外,中國古代矛盾辨證思維對提高未來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也是大有助益的。這種矛盾辨證思維在老子的名著《老子》中有大量的論述,闡明了矛盾的雙方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孔子也有辨證明法思想,講究形式「叩其兩端」,講究「過猶不及」的「中庸之道」。這種矛盾辨證思維認可「一分為二」和「合二為一」的觀點。對未來受教育者更為深刻的認識社會和自然界出現的種種問題進而成功的解決問題無疑也是頗重要的。未來的教育強調大量開設文化選修課程與活動課程,讓受教育者大量參與文化鑒賞、審美。為此,學校要為受教育者創造各種形式的文體活動與社會實踐活動的時間與空間。這是因為未來社會更強調人作為社會的主體,要消解未來社會的巨大壓力,提升人類生活質量,優秀高雅的生活則離不開較高的文化鑒賞力與審美能力,也離不開很重要的人際協調能力與活動能力。正如約翰奈斯比特所說的:經濟的發展和生活的富裕將使人們需要藉助藝術來重新審視生活的意義,而著一步將從學校開始。未來的教育者將在改革中培養受教育者的文化審美素質,提升其精神生活層次,同時也給受教育者緩解巨大社會壓力,調整好個人心態的技術手段。
三、傳統文化及其價值觀對當代教育的其他影響
(一) 傳統文化中重視道德、強調群體意識對教育主體價值觀的影響
中國具有悠久的重視道德的教育傳統。孔子是儒家教育之父,其教育思想就是道德倫理教育,把道德教育作為整個教育的中心,主張「克己」、「內省」,極為重視個人的道德培養。《大學》里提出的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 、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把「內聖外王」作為培養目標和理想人格,道德教育成為中國教育的本質。這在今天物質文明高度發達,但道德滑坡、吸毒和暴力增多、拜金主義思潮泛濫、生態環境惡化的條件下, 仍不乏時代的意義。但同時,在這種傳統的倫理型的教育價值取向的涵攝下,整個教育活動都被納入了道德規范的模式中,使人們堅信,復雜的思想行為都必須符合倫理道德標准,用倫理道德原則去包容一切,解釋一切。在實際生活中,以倫理原則為絕對尺度的評價模式,把人的多元化的行為僅僅歸結為一種簡單的直線型評價,人的豐富多彩的價值活動統被納入不變的道德評價框架中,人的生命創造力受到嚴重的阻礙,直接後果就是導致了傳統文化對主體價值活力的限制,束縛了人們對物質世界的探求,對主體的全面發展造成了負面影響。強調主體意識,從孔子起,儒家文化就一直把教育同社會、國家緊密聯系在一起,教育成為連接社會個體、家庭和國家的紐帶,把一切社會成員連接到一個統一的道德規范之中,將個體塑造成為群體中的和諧因子,使個體與社會保持為一個統一體,以實現統治者的政治理想。很顯然,強調群體意識,對於激發個體的社會責任感,形成民族凝聚力,培養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情感有積極的作用。但儒家倫理道德對整體關系的過分注重,壓抑了個性的自由發展,其人格是外控的,服從的,接受主體是被動的,它並不重視主體的自我能動性和潛力的發揮,教育中的主體價值只是作為實現社會價值的途徑和手段被承認。這種壓抑人的獨立意志和銳意進取的價值取向,正是與我們今天所要培養的創新人才的特點背道而馳的。
(二) 家族化的價值取向對當代學生觀和尊師觀的影響
從周代開始,「孝」成為調節家庭和家族內部關系的基本道德原則,而孝」和「忠」都表現出了一種建立在血緣和等級基礎上的後背對前輩,下級對上級的絕對崇尚和服從的傾向。
這樣的價值取向影響到教育,使得順從、聽話被看成是一個好的學生的主要標志。但是,「一般而言,中國學生是比較尊重教師的,但其中又帶有明顯的血緣和等級色彩,個人的尊師觀是有條件的,狹隘的。如一般人只尊重親自教過自己的教師,不太尊重別人的敬老師,尊重觀帶有狹隘的感恩報德的色彩,這也是形成中國教師在學生面前地位較高,而在整個社會中地位較低的狀況的重要社會根源。」
「在現實社會中,尊師的等級色彩比較中,以半人對教師的尊重程度與教師的所在崗位和學校有關。如「尊重大學教師,優待中學教師,輕視小學教師,漠視幼兒園教師」這樣等級化的尊師現象。」
(三) 功名化的價值取向與當代教育價值觀和教育質量觀。
功名化的教育觀指示我國當代教育出現諸多不好的現象,如「片面追求升學率」和「讀書無用論」、 「學而優則仕」等。我國傳統社會,官為本位,崇官求官的文化價值取向至今仍有著廣闊的群眾基礎。中國人的成就標准通常是按照官制大小排定的。
這種對教師極高地「官」的價值取向對中國教育考試制度的影響中國傳統文化把教育作為人、社會、國家一體化的統構力量,這種統構力量能把個人的利益和國家的需要結合起來,就是通過受教育入仕為官,於國家是「治國平天下」,於個人是光宗耀祖。因此,讀書做官的傳統構成了社會關於成就價值的主要取向。當時的科舉制度從體制上為人們通過接受教育改變地位提供了可能。通過考試為國家選拔了大批有真才實學的官員(如文天祥、史可法、林則徐等),對管理國家有積極的作用。同時,通過公平競爭的方式選拔人才,對今天仍然有現實意義。不足在於它走向了極端,「科舉、作官、發財」變成人們上進的三部曲和不可動搖的公式,多少迂腐的儒生,將一生投入了無止境的考試准備中,索然無味的經書,機械的八股文,耗完了青春、心血乃至整個生命。十年寒窗,一舉成名,入仕為官者畢竟少,它帶來的負面影響對中國今天的教育(尤其是考試制度) 來說,也是深刻的。
仍然有很多人把能否培養「官」和「名人」「尖子人才」作為判斷教育質量高低的標准。而與科舉制度神似的高考制度就是「繼承傳統文化」的體現。而現在的高考制度,雖較科舉制度有很多先進之處,但在人們的心目中,高考仍舊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但這種片面的選材制度也造成實際工作中教育質量觀的偏差。
中學時代是人生的一個黃金時代,然而,由於生理發育原因,朝氣蓬勃的中學生正處於有強烈逆反心理的青春期。然而,由於我們的教育體制不完善等原因,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強調的永遠是知識,知識永遠是第一位的。學習成績是衡量一個人的主要標准,而忽略了其他的方面。忽略了作為一個人應懂得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如何處理好個人與他人,與社會的關系。這樣就違背了我們教育的初衷。有很多問題少年,心理壓力過大,不能正確認識自己,一旦與人發生矛盾,不能很好的冷靜思考,往往沖動的依靠暴力解決,有很多校園暴力事件,都發生在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身上。
(四) 權威化價值趨向對當代教學思想和師生關系的影響
傳統文化中崇尚權威的價值取向對中國教育中的師生觀的影響重權威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崇尚權威的價值取向在我國具有久遠的歷史,我們幾千年的皇權專政,見了主子上級領導要三叩九拜,皇上賜了死罪還要謝主龍恩,令加上人治而非法制,等級制度森嚴,使百姓都養成了一種臣民心理。
當時教師的角色定位是「正禮」,出於對禮和道的尊崇,推崇教師的絕對權威,並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師者,人之模範也」、「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等。傳統文化中「一以貫之」的整體思維模式對中國教育內容、教育方法、人才規格的影響,思維模式是人們在思維中把握世界的整體聯系的定格,特別是對於世界的統一性與多樣性之關系的穩定的看法。以其表現形式位和極大作用的承認及對教師率先垂範的嚴格要求,對今天的影響是積極的。但由於當時對權威的絕對的崇尚,人們把名人的重要著作絕對地經典化,一家之說具有崇高而神聖的地位,變成了絕對的真理,而引經據典因此也成為做學問的必由之路。雖然強調在對「禮」和「道」的認識上有「弟子不必不如師」、「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但一般來說,教師的權威是不容挑戰的,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從屬於教師,學生不敢反對教師,教師不輕易接受學生的新異觀點,即所謂「師道尊嚴」。在這種重權威的價值取向下的教育缺乏科學和民主,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只能囿於引經據典的狹窄范圍內,不能體現其主體性和創造性,唯書、唯師遏制了人的探索和創新精神。
同時,受其思維模式的影響,忽視對事物作分門別類、精細具體的分析。長期以來,中國的教育內容單一、狹窄的知識結構缺乏寬度,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嚴重分離;教學方法單一、灌輸、填鴨、答案惟一、重演繹、推理、按部就班、少思辨、重直覺; 在教育目的上,不能設計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培養規格,所有的人都「千人一面」。
在當今,盡管有些老師已經接受了新的民主的教育思想觀,但是特別是在中小學,中國的師生關系仍竭力推行教師的權威,無論是在組織教學,評價教學,思想教育,還是班級管理上,教師都習慣於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而缺少建立在平等基礎上的坦誠討論。 又如教材,教學形式,教學大綱,考試,答案的統一,無不體現了我國傳統文化的心理。
四、 對我的啟示
我國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瑰寶簡直數不勝數,是一筆值得未來充分加以發掘的巨大遺產。祖先遺留下來的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學藝術包括朴實的詩經、瑰麗的楚辭、壯偉的漢賦、優美的搪詩、鏗鏘的宋詞、厚實的明清小說、幽雅的古琴、清亮的琵琶、渾厚的二胡、魅力無窮的圍棋與中國象棋、變化多端的書法、多姿多彩的國畫。每一樣都韻味無窮,都是未來受教育者進行文化鑒賞,審美的重要內容與對象,確實可成為未來受教育者的寶貴財富。將上述那些文化財富連同西方古典文化財富,現代當代世界文化財富加在一起,才能構成未來教育乃至整個未來社會的文化審美對象體系。
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的話題歷來是文人的關注的焦點,但是,對於如此優秀的文化傳統,在同一文化圈內,我們對於自己的文化傳統早已被我們的年輕人拋棄,在日本韓國卻完整的保存著。
中國經過20世紀初的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再加上解放後的批林批孔運動,有人指出,我國實際上出現了文化斷層的現象,這與日韓保存儒家文化形成明顯的反差。對於中韓文化的異同在此不深究,我想說的是,人們看到日韓有很多生活方式,如跪拜,還有舉行的活動,如韓國的端午節是對儒家傳統文化的保存,而在中國這樣形勢的活動越來越少。我認為,中韓對傳統文化的不同在於形式上,中國拋棄了形式,但是在心理上,傳統文化的影響根深蒂固,這么多年所謂的斷層是指對於傳統文化,我們把好的批成壞的,而那些壞的還在我們身上留著。[7]
對這樣的影響,我們應該採取怎樣的態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又是該怎樣做?我想首先應該認識到傳統文化對教育的重要作用,認識到繼承的重要性;同時,也應該看到傳統文化對當代教育的局限性,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盡量避免傳統文化價值觀不良影響。其次,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要化做教育的力量,須體現在情境性、主體性、針對性的原則。情境性就是摒棄直截了當的生硬灌輸,利用文字與教學設施,創設能吸引受教育者的特定情境地,如奇峰突起的故事等,是他們的注意力乃至興趣調動起來,再良好的心理狀態中進入學習過程。主體性就是只受教育者主動參與到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中,讓他們有體驗,討論乃至提高的大量機會,再實際感受優秀傳統文化魅力中優化自身的素質。如果又是應試教育的那一套「教、背、考」,背離受教育者的心理需要,也就很容易造成失敗。針對性,是說內容要有取捨,不是多多益善,應依據現實未來教育目標的需要而選取適當的內容。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是我們優秀的寶貴財富,我們應當充分地加以利用,使傳統文化有所繼承,有所延續,有所創新,有所發展。並取其精華融入我們的教育過程的始終,發揮其巨大的影響力。
E. 緊急:為什麼說當代小學教育具有文化本性當代小學教育面臨的基本矛盾是什麼有什麼表現
maigade!!!!!!!!!
學生上課沒興趣
F. 中華文化如何融入小學教育
中華文化悠久,燦爛文化源遠流長。要繼承發揚光大就要從小學開始,小學生要懂得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尊敬師長,愛護幼小。要孩子學會接受困難和苦難,不能逃避。教會孩子練字,繼承中華文化。
G. 淺談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的關系
由西方引導的近代化和現代化,雖然給人類帶來了高科技的享受,比如迅捷的交通和通訊、充分發揮所有感官功能的文化生活等等。
但隨著地球資源日益加速的耗竭和生物圈環境日益嚴重的破壞,它也越來越快地把人類推向了不可救葯的死亡邊緣。
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即強調「天人合一」,這是近代以來西方在引導世界潮流的時候所想不到的。
近代化讓人類對自然充滿激情和干勁;現代化則讓人類對自然極盡瘋狂;中國傳統文化卻會讓人類重新恢復理智,融入、回歸自然。
現代化,只有和中國的傳統文化理念相結合,才能調理出根治地球資源環境危機的妙葯良方。
我相信,人類的「後現代化」,一定是中國傳統文化唱主角的時代。
中國傳統文化基本精神諸說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從實質上看,就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論者有諸多看法。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長期發展的思想基礎,可以叫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發展過程中的精微的內在動力,即是指導民族文化不斷前進的基本思想。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華民族在精神形態上的基本特點。因此,(1)鋼健有為;(2)和與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協調。"這些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張岱年:《論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國文化研究集刊》第1輯,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中國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結於《周易大傳》的兩句名言之中,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庸"觀念,雖然在過去廣泛流傳,但是實際上不能起推動文化發展的作用。所以,"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張岱年:《文化傳統與民族精神》,《學術月刊》1986年第12期。)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還表現為以德育代替宗教的優良傳統。(張岱年:《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載《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論集,東方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之根本精神為融和與自由"。(許思園:《論中國文化二題》,《中國文化研究集刊》第1輯,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基礎的、以家族為本位的、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等級倫理綱常,是貫穿於中國古代的社會生產活動和生產力、社會生產關系、社會制度、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式這五個層面的主要線索、本質和核心,"這就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楊憲邦:《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再評價》,載張立文等主編:《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的民族精神大致上可以概括為四個相互聯系的方面:(1)理性精神。集中表現為:具有悠久的無神論傳統,充分肯定人與自然的統一和個體與社會的統一,主張個體的感情、慾望的滿足與社會的理性要求相一致。總的來看,否定對超自然的上帝、救世主的宗教崇拜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強烈主張人與自然、個體與社會的和諧統一,反對兩者的分裂對抗,這就是中國民族的理性精神的根本。(2)自由精神。這首先表現為人民反抗剝削階級統治的精神。同時,在反對外來民族壓迫的斗爭中,統治階級中某些階層、集團和人物,也積極參加這種斗爭。說明在中國統治階級思想文化傳統中,同樣有著"酷愛自由"的積極方面。(3)求實精神。先秦儒家主張"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人論世,反對生而知之;法家反對"前識",注重"參驗",強調實行,推崇事功;道家主張"知人"、"自知"、"析萬物之理"。這些都是求實精神的表。(4)應變精神。(見劉綱紀:《略論中國民族精神》,《武漢大學學報》1985年第1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為"尊祖宗、重人倫、崇道德、尚禮儀"。(見司馬雲傑:《文化社會學》,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外,中國傳統文化還具有發展的觀點、自強不息和好學不倦的精神。(見丁守和:《中國傳統文化試掄》,《求索》1987年第四期。)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義。這種人文主義表現為:不把人從人際關系中孤立出來,也不把人同自然對立起來;不追求純自然的知識體系;在價值論上是反功利主義的;致意於做人。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給我們民族和國家增添了光輝,也設置了障礙;它向世界傳播了智慧之光,也造成了中外溝通的種種隔膜;它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也是一個不小的文化包袱。(見龐朴:《中國文化的人文精神》,《光明日報》1986年1月6日。)
(李宗桂:《中國文化概論》摘編)
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以工業化、教育普及化和科學化為重要特徵的現代文明。現代文明主導世界的現實,決定了無論一個國家發展民族現在處於怎樣的狀態,走向現代化,這是它的必然趨勢。
在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由於國情不同,各國走向現代化的道路,遇到的問題、阻礙也各自不同,中國是一個的文明古國,有著五千年的傳統文化。在中國現代化的過程中,曾反復出現關於中國傳統文化能否走向現代化的爭論。這一歷史現象鮮明地揭示我們:中國傳統文化能否走向現代化?如何走向現代化?是一個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必須弄懂搞清問題。
一、否定傳統文化,也是否定歷史
文化,廣義上講,它是指人類在改造世界的社會實踐中所獲得的物質、精神生產的能力及其所創造的財富的總和,包括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狹義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生產能力和精神產品。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民族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所積淀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遺產,也是民族特有的思維方式的精神體現。傳統文化既有精華,又有糟粕,所以,對傳統文化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全部的吸收,只有站在時代高度,通過實踐檢驗。汲取精華,清除糟粕,才是正確地發揮作用。
一個國家走向現代化,總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經濟、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傳統文化,也是否定歷史,否定民族精神。人為地割斷自己的「根」。美國文化哲學家懷特說過:「文化是一個連續的統一體,文化發展的每個階段都產生於更早的文化環境」,「現在的文化決定於過去的文化,而未來的文化僅僅是現在文化潮流的」。可以說,一個國家民族的發展史,也就是發展和豐富傳統的歷史。同樣,作為凝聚和激勵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傳統文化長期熏陶與培育的結果,是傳統文化的結晶。一個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柱,精神上無所依託。所以,如何對待傳統文化問題,決不單純是個文化問題,而是一個關系民族命運發展的問題。許多歷史事實證明,一個國家走上民族振興,走向現代化,無不是從弘揚 民族精神做起。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否定傳統文化,必然抹煞民族精神。那種認為中國現代化只能從異質文化中汲取力量,企圖以文化就是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國傳統文化模式的過程稱為西化派是錯誤的。從認識論來看,主要是由於以下三方面原因造成:
首先,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缺乏深刻的了解與認識。中國傳統文化並非像某些人所說,是一堆毫無價值的垃圾,而是有著多方面的豐富內涵,它的優良部分,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並且是一切新的更高的文明的再生源之一。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主要體現在這樣幾方面:
一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中國文化歷來關注現實人生,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並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正是這種入世的人生哲學,培育了中華民族敢於向一切自然與社會的危害和不平進行頑強抗爭。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強調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創造。要實現現代化,這種自信自尊的精神是決不可少的。
二、知行合一觀。中國儒家文化所講的「力行近於仁」,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行重知輕」的認識論思想,這與實踐品格具有某種一致性。實踐是認識的源泉。實現現代化,當然要努力學習外國的先進的東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會主義實踐。
三、重視人的精神生活。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視人的內在修養與這精神世界,鄙視那種貪婪與粗俗的物慾。孟子提出「充實之謂美」,並認為「寶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是對人格的根本要求,這種傳統美德,對現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貴的。
四、有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愛國主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古人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今天,一個國家只有走上現代化,國家才會繁榮富強。而實現現代化,全靠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共同奮斗。
五、追求真理,勇於奉獻的精神。中國傳統文化蔑視那種貪生怕死,忘恩負義、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談到對真理的追求時,認為「朝聞道 ,夕死可矣「。宣揚」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這種對真理執著、獻身精神是推動現代化的強大動力。
六、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的倫理規范。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個社會只有嚴於律已,寬以待人,形成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的社會風氣,社會才能充滿溫馨與和諧,才能給人帶來希望與力量。上述種種僅是中華傳統文化精華地的一部分,僅此就足以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羅素曾說過:「中國文化的長處在於合理的人生觀」這是對中國文化的一種深刻認識和概括。
其次,是把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對立起來,傳統文化並非一潭死水,而是一個動態系統。人類在自己的社會實踐中創造傳統文化,並在實踐中革新與豐富傳統。否則,就不會變為現實的文化傳統。所以不能把傳統文化簡單地歸結為「過去的歷史」而應認識到它同時關系著現在與未來。把發展看成為「反傳統」,其思維方式就是把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對立起來。其實,任何現代化只能從現實傳統文化出發,否則便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陳寅恪先生說過:「其真能於思想上自成系統有所創獲者,必須一方面吸收輸入外來之學說,一方面不忘本來民族之地位。」波普爾曾針對那種妄圖「徹底清洗社會這塊布—創造一塊社會的白板,然後在它上面畫出嶄新的社會制度」的理論,指出:「沒有比毀掉傳統的構架更危險的了,這種毀滅將導致犬儒主義和虛無主義,使一切人類價值漠不關心並使之瓦解。而且,一旦毀滅了傳統,文明也隨之消失。」所以對傳統文化決不能採取一概否定的態度,而必須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實踐中加以檢驗,清除那些過時的東西。
再次,從民族文化與世界文明的辯證關系看。世界文明並非是某一個國家民族作用的結果,而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創造的。當然,由於各方面具體條件的不同,在世界中所起的作用各不同,但這只是作用大小的問題,而不是有無的問題。所以各民族的文化應是平等的,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取長補短,而不應有高人一等的優越感。任何一個國家,作為人類世界組成的一個部分,都不是孤立的,其存在與發展,不能不對別的國家有所影響:也不能不受到其他國家這樣那樣的影響。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曾經給世界文明以重大貢獻。當代西方許多的中國古代文化熱,也表明中國傳統文化至今仍在發揮作用。因此,只有各個國家充分發揮自己民族文化的特點,對人類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世界文明的發展,才會有可靠的保證。相反,一個國家不顧自己民族的特點,一味模仿或照搬別的文化,不僅不會有好的發展,甚至會走上滅亡的道路,世界史上是有這種教訓的,其實,西方文化也是一分為二的,既有好的東西,也有糟粕,不可「揀進籃里都是菜「,如」拜金主義「之類,即使在西方,也是被批判的。西方文化也並不等於世界先進文化,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世界先進文化是以它的先進性、科學性及對人類社會的意義標志的。因此,學習與引進外國文化,必須作具體分析,一定要從本國實際出發,一個成功的現代化國家決不是全盤,引進西方文化,而是在自己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一面學習外國先進文化,一面對本國文化進行革新,不斷提高自己的現代化水平,由於傳統文化能否現代化,能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得到弘揚,關鍵在於人們用何種思維方式對待傳統文化。
二、傳統文化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
傳統文化作為一種社會精神形態,是一定社會存在的反映,這種傳統文化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對社會長期發生作用。
另外,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消極因素,這與現代化發展是不利的,就其傳統文化的消極因素表現是:
一、缺乏民主精神。中國長期處於封建社會,封建意識對人們影響極深,封建專制思想一方面嚴重壓抑和束縛個性發展,另一方面,造成特權思想,直到今天,中國人仍缺乏民主意識。
二、法制觀念淡薄。中國傳統文化不重視法制,實行的是人治,如實行的是皇權至高無上,因而君言就是法。在我國今天社會主義社會里, 人民群眾已經成為國家主人,國家的一切法律反映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但封建特權思想嚴重,權大於法,情大於法的事,還時有發生。
三、商品意識差。中國是個農業國,重農輕商十分嚴重。過去,經商是被人看不起的,不知商業是產品流通的重要環節,對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繁榮經濟,方便,起著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現代,沒有市場經濟的高度發展,也就無法走向現代化。
四、守舊意識嚴重。中國的小農經濟廣大,個體經濟,靠天吃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容易滿足於現狀,非到萬不得已,是不會起來造反和自學接受新東西的。
三、由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是推動社會主義不斷發展的精神動力
區分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與糟粕,拋棄其糟粕,吸收其精華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也就是使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才能更好地為社會報務。傳統文化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符合時代需要的新型文化,但這種轉化需要社會實踐,使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生活相結合,才能使之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個根本的結合點 。
第一發展市場經濟經濟的需要。過去,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這種經濟是人治經濟,一切由政府統管,政企不分,按長官意志辦事,亂放炮抱粗腿界
得到合理配置,造成中國經濟長期落後。現在市場經濟是以市場機製作為配製社會資源的基本手段,是按照市場經濟運動規律建立起來的一種經濟管理體制。因此它能有效激勵企業發揮主動性與競爭性,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與創造性,成為現代化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一定的經濟總是與一定的文化相聯系的。經濟與文化相互滲透,相互影響,今天的經濟,也就是明天的文化;而明天的文化,也將是後天的經濟。人是社會活動的主體,任何一項經濟活動,都是具有一定觀念文化的人去從事的,沒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與思想首先素養的人,就無法勝任,所以,現代經濟的發展,一方面將對人們現有的文化觀念進行檢驗,新的取捨,另一方面,促使人們必須努力學習一切先進的東西,不斷提高自己的精神素質,才能適應形勢發展需要,這就是市場經濟對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的根本決定作用
第二、它是建全社會主義法治的需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法制意味著合法性、權威性、公正性。法治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一是引導作用—引導市場經濟向健康的方向發展;二是規范作用—通過法律規范政府和市場主體的行為與秩序;三是保障作用—保障市場主體的平等競爭與正當權利。這些都是現代文明與現代文化的體現,而中國傳統文化在這方面卻有很大的缺陷。中國傳統文化在法制思想上強調實行人治。法律僅作為治國的某種輔助手段,這種缺乏權利意識的傳統文化,在市場經濟就難以存在與發展了
第三,市場經濟是效益經濟,市場經濟要求對中國傳統文化那種「君子謀道不謀食」把「義」與「利」對立起來的舊的價值觀的否定,從而增強人們的務實精神與進取精神。實際上,人們的實踐活動,是離不開利益原則的。要保證市場經濟所追求的價值的實現,不僅個人實踐活動要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學會按法辦事,而且也促使政府及行政管理部門必須提高工作效率,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 (盧秀華副教、山東科技大學文法系)
H. 小學教育教學應融入中華文化哪些內容
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教育,在傳承文化當中具有特定的功能,所以我們在小學教育當中應該融入中華文化的傳統美德,孝親敬老,艱苦樸素等等。
I. 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小學生產生哪些積極影響
1、崇尚倫理,自強不息。
在整個中國傳統文化中,倫理思想貫穿始終。褒善貶惡、追求崇高的思想品德,嚮往理想的道德人格,涵養美好的精神情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主導思想,是大多數思想家所一貫追求的。在人和人的相處中,一個人既要有自強不息、奮發有為的創造精神,又要有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愛人如己的博大胸懷。只有「與天地合其德」,才算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所謂自強不息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奮發圖強、孜孜不倦、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一種鍥而不舍的精神。中國古人所崇尚的精衛填海、愚公移山和誇父追日的故事就是這種精神的生動體現。自強不息的精神可以說是中華民族的脊樑,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所以能夠不斷發展壯大的一個重要的精神支柱。無數仁人志士和英雄豪傑前赴後繼,英勇不屈,以至於犧牲自己的生命來保衛國家的領土,維護國家的尊嚴,是同這一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密不可分。
2、強調理智和智慧的重要性,強調真理的追求和辨證的思考,有著濃重的思辯傳統。
中國先秦的儒、墨、道、法幾個最著名的學派,都十分重視理智和智慧,強調人們對真理認識的重要性,以老子和莊子為首的道家學派尤其重視辨證思考。在老莊看來,一切事物都有其對立的一面,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聯系的,一切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一切事物都是能夠相互轉化的,一切事物都既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在絕對中有相對,在相對中又有絕對,把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看作一個統一的整體,並力求從整體的相對獨立和相互聯繫上來觀察和分析這些現象。《大學》上說:「古之欲平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齊家,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平天下。」這段話比較全面完整系統的表達了儒家對人生的根本意義和目的的看法,認為人應當在完善自身的基礎上完善社會,同時又要在完善社會的過程中完善自身,永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