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小學科學研修計劃

小學科學研修計劃

發布時間:2021-02-15 17:15:59

『壹』 小學科學研究計劃

三種液體流動快慢比較的研究計劃

研究的問題:水、食用油、洗潔精哪種液體流動會快些?
所需的材料:水、食用油、洗潔精、滴管和平板玻璃一塊。
研究的步驟:
1、把平板玻璃搭在高台上,形成一個斜坡。
2、用滴管把水、食用油和洗潔精__滴__在玻璃板__的位置上。
3、觀察3種液體流動的快慢。

三種液體流動快慢的研究紀錄單

液體名稱 水 食用油 洗潔精
猜測
實驗結果

研究結論:

食鹽和小蘇打溶解能力比較的研究計劃

研究的問題:食鹽和小蘇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樣嗎?
所需的材料:20克食鹽和20克小蘇打各一份、2隻各盛有30毫升水的燒杯、兩根攪拌棒。
研究的步驟:
1、將20克食鹽和20克小蘇打平均分成6小份。
2、取一小份食鹽加入其中一隻盛有30毫升水的燒杯中,用攪拌棒充分攪拌。
3、等食鹽完全溶解後再加入第二份食鹽,繼續攪拌。食鹽再完全溶解後,再加入第三份食鹽,再充分攪拌……直到食鹽不能溶解為止。把加入的食鹽的數量記錄下來。
4、按照同樣的方法把小蘇打一份一份加入到另外一個盛有30毫升水的燒杯中,用攪拌棒充分攪拌。當小蘇打不能溶解時,記錄加入的小蘇打的數量。
5、比較食鹽和小蘇打在水中的溶解數量。

食鹽和小蘇打溶解能力的比較記錄表

被水溶解的物質 30毫升水能溶解物質的數量
食 鹽
小蘇打
溶解能力的比較

『貳』 如何科學設置小學語文作業的研修計劃

一、研修目標和內容:

1、進一步研讀《語文、數學課程標准》,深入理解、掌握新課程的基本理念。

2、學習新教材,走進新教材,把握教材的特點。

3、結合學情,探索語文教學的有效途徑,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

4、探索適合學生運用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更加願學、樂學。

5、更好地運用多媒體教學,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二、研修方式

(1)專題培訓

交流研討、教學設計、說講評課等形式,將培訓學習與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緊密結合起來。

(2)專題總結

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教學經驗,對以優化教學過程的基本原則、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習慣和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課堂教學評價標准等方面進行探索和專題總結。對其他教師的專題總結、論文、教案等進行分析與系統整理。

(3)網上學習

充分利用我校網路資源優勢,在網上查找所需學習資料,進行互相學習和交流。

三、研修內容

(一)積極參加教師集體學習活動。

1、認真參加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動,做好學習筆記,與專家、學者、其他教師主動交流。

2、參加教師讀書活動。補充新知識,改變理念,開拓眼界,並做好讀書筆記。

3、積極參加教研室組織的公開課聽課、評課的活動。

(二)進行自主研究

1.在研讀《語文、數學課程標准》的基礎上,學習新教材,通過與舊教材比較,把握新教材的編排體系。

2.要掌握每一單元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及知識的生長點,達到掌握傳授知識的深淺程度。

3.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及自學能力的培養和終身學習的意識的養成。

4.認真總結課改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及解決辦法,並形成書面材料,在不斷反思中積累經驗,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三)進行自我剖析

1、堅持每學期高質量地完成三節公開課。

2、每節課後認真完成反思。

3、積極與組內老師交流。

(四)參加各種形式的校本培訓

1、教育教學課題研究活動。

2、以學校發展和教師發展為主旨的講座、研討。

3、專題培訓。

4、收看教育教學的光碟、錄像。

計劃二:小學語文教師研修計劃

為了進一步加強教師個人的自我發展與完善,積極進取,努力工作,特製定教師個人研修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 「求真、求實、求效」的工作理念做後盾,以提高教師專業能力為重點,以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為前提,開展個人研修。

二、研修要求

1.提高自身素質。

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敬業愛崗,任勞任怨,淡泊名利、不求索取,把提高自身修養作為第一研修內容,從小事做起不斷進取,超越自我。

2.加強理論學習。

通過參加集體學習及自學等方式認真學習新理念,及時把握課改的前沿信息,並努力運用於課堂教學實踐之中。

3.立足常規教學。

潛心鑽研本學段教材,以上好每一節課為前提,不斷總結和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逐漸突顯出個人的教學風格和教學特色。

4.注重經驗積累

積極撰寫教學反思、案例和論文,將教學過程中的點滴感悟記錄下來;隨時上傳到小學語文論壇和個人博客里,以便達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效果。

三、研修內容

按照個人工作特點制定一年的發展研修計劃,努力結合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做到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實踐;在反思中改進,在改進中提升,使研修、工作、發展同步推進。

1、研讀課標

研讀《語文課程標准》中關於習作階段目標要求,交流課標研讀體會,以便准確把握各學段習作目標要求。

2、鑽研教材

鑽研本學段教材中習作內容,整理歸類,總結出本學段習作內容的共同特點,找出難點問題並交流研討,以便全面把握小學教材中的習作類型及習作難點。

3、課堂教學

設計一節本年段習作指導課,上一節作文研討課,可結合區域合作體教研活動進行。

4、案例分析

對習作課堂教學進行研究、分析、總結和再設計,以此鍛煉對習作指導課的駕馭能力。

5、撰寫經驗

撰寫關於作文教學的經驗論文,要求在公開發行的刊物上發表關於習作的文章一篇。

6、研修總結

在年末時把近一年的研修歷程,把自己在研修過程中的學習、進步和體會結合起來寫一篇個人研修分析與總結。

7、參與論壇

必須具有參與意識,每星期至少在論壇回帖一次,每月至少在論壇發主題帖一個,無條件參與小學教研部組織的論壇里每一次教研活動,發表自己的看法,與全體教師主動交流。

『叄』 小學的科學研究計劃

我的猜想:螺絲刀之所以比刀柄細是因為他們利用了輪軸關系,更好的上螺絲 我需要的材料:螺絲刀與刀柄粗細相近的螺絲刀,兩枚釘子。

『肆』 小學科學的研究目標是什麼

一、總目標
通過科學課程的學習,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嘗試應用於科學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形成大膽想像、尊重證據、敢於創新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科技的新發展。
二、分目標
(一)科學探究
1.知道科學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動,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特徵。
2.能通過對身邊自然事物的觀察,發現和提出問題。
3.能運用已有知識作出自己對問題的假想答案。
4.能根據假想答案,制定簡單的科學探究活動計劃。
5.能通過觀察、實驗、製作等活動進行探究。
6.會查閱、整理從書刊及其他途徑獲得的科學資料。
7.能在已有知識、經驗和現有信息的基礎上,通過簡單的思維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釋或結論,並知道這個結果應該是可以重復驗證的。
8.能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表達探究結果,進行交流,並參與評議,知道對別人研究的結論提出質疑也是科學探究的一部分。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保持與發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歡嘗試新的經驗、樂於探究與發現周圍事物奧秘的慾望。
2.珍愛並善待周圍環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3.知道科學已經能解釋世界上的許多奧秘,但還有許多領域等待我們去探索,科學不迷信權威。
4.形成用科學提高生活質量的意識,願意參與和科學有關的社會問題的討論與活動。
5.在科學學習中能注重事實,克服困難,善始善終,尊重他人意見,敢於提出不同見解,樂於合作與交流。
6.意識到科學技術對人類與社會的發展既有促進作用,也有消極影響。
(三)科學知識
1.學習生命世界、物質世界、地球與宇宙三大領域中淺顯的、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與研究方法,並能嘗試用於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
2.通過對物質世界有關知識的學習,了解物質的常見性質、用途和變化,對物體的運動、力和簡單機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現形式具有感性認識。
3.通過對生命科學有關知識的學習,了解生命世界的輪廓,形成一些對生命活動和生命現象的基本認識,對人體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認識。
4.通過對地球與宇宙有關知識的學習,了解地球、太陽系的概況及運動變化的一般規律,認識人類與地球環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類惟一家園的道理。

『伍』 如何讓小學生玩的天性走進小學科學課題研究計劃

孩子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老師要因勢利導讓孩子們在玩中做玩中學,把他們回的興趣引導到科學課題的研答究上,也要注意課題要符合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指導建立中心組,發揮「羊群效應」,從而使課題研究計劃能順利完成 。

『陸』 如何讓小學生玩的天性走進小學科學課題計劃

一、課題的提出
「創新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不竭的動力。」素質教育的重點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就進行了旨在培養學生科學志趣及學科學、用科學能力的教學改革。指導學生自行探究,應用知識,培養學生自行獲取知識的能力的教學理念已為廣大教師所接受,並取得的很多寶貴經驗。現在,新課程改革已全面開展,在自然課變為科學課的同時,我們的立足點已從過去單純傳授知識與技能轉向讓學生掌握必要的和基本的科學科研部與技能,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培養良好的科學態度、情感、價值觀,培養學生一定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上來。
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世界科學發展的總趨勢。而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思想和創新能力是人綜合素質發展的最終體現。故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提出「如何讓小學生「玩的天性」走進小學科學課堂研究」這個課題的研究。
二、本課題研究現狀的預期突破
在科學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國外特別是美國和日本等國重視並起步較早。受歷史和如今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科學教育中的創新教育重視程度不夠。國家的課程設置和教材中很少涉及創新能力培養的內容。雖然有一些研究,但也只停留在表面,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只是注意到課外活動或興趣活動一個方面,多以描述已有事實、觀察現象、仿製手工作品為主,沒有形成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徑。課堂教學當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研究成果不多。
本課題的研究預計在以下幾個方面取得一些突破:
1、自然(科學)課課堂教育中開展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嘗試,研究在學生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實驗、搜集分析事實,得出結論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能力。
2、積極開展自然(科學)課的課外興趣活動研究在自然(科學)興趣小組活動、農科教結合活動和科技創新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自然(科學)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研究怎樣利用農村廣闊的自然環境和已有的科學教育資源以及先進的遠程教育資源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4、改革自然(科學)教學的評價機制。研究在自然(科學)教學評價中如何體現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研究的主要階段及活動安排
課題研究時間:2010年8月——2013年12月
第一階段:初步開展階段2010.8—2010.12
①研究課題前期准備:調查我校學生評價現狀,組織學習新課程有關學生評價方面的理論,搜集資料、完善課題方案。
②填寫《第三屆全區基礎教育教學課題立項申請報告書》。
③制定研究計劃。
④擬定課題研究方案。
⑤確定跟蹤研究的對象。
初步完成在幾方面的實驗,形成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途徑、過程、方法、手段的雛形結果。進行行動研究一次。
第二階段:重點研究階段2011.1——2013.7
①進行具體實施課題的研究。
②不定期舉行問卷調查,深入了解學生的評價狀況。
③開展教師評價徵文活動,探索評價的新機制。
④積累研究資料,總結階段性成果,完成階段性研究報告。
⑤撰寫案例和論文,展示優秀課例、優秀教學設計和優秀論文。
總結成果階段2013.9——2013.11
①整理課題研究資料,撰寫課題研究報告和結題報告
②接受課題鑒定組的評估鑒定。

閱讀全文

與小學科學研修計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