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教育

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教育

發布時間:2021-02-15 13:27:30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

什麼是創新教育呢?從本質上來說,創新教育是一種教育實踐,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並以這一目的作為基礎教育階段的基本價值取向。創新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創新教育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小學數學是學生進行更高級別的數學學習的基礎,它的主要研究目標就是現實世界中的空間形式以及數量關系,因此,小學數學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同時,它的應用也極為廣泛,具有極強的實踐性。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對學生的創新思維進行培養
如果學生具備創新性的思維能力,他們的思想所受到的束縛就會比較小,也會具備和產生揭示事物本質的能力,積極地對事物的變化規律進行探索。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的創造性思想進行培養是對他們實施創新教育的關鍵。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主要方法有以下三種:
(一)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
逆向思維是數學學習中最為基礎的思維方法,它能夠對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培養,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方面也具備很大的優勢。在科學家進行發明創造時,逆向思維也是一種常用的、重要的思維方法,經常對學生的逆向思維進行訓練,就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二)培養學生的縱橫聯系思維
縱橫聯系的思維方法就是將所需解決的問題與其他的知識相互聯系,從中得到啟發。這種思維方法的優點是能夠幫助學生建立一種良好的認知結構,通過事物之間的聯系引發學生的探究思維與活動,使他們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進行「分數加減法」的學習時,我就在課堂上為學生出示了這樣的例題:
1/2+1/4=?
1/2+1/4+1/8=?
1/2+1/4+1/8+1/16=?
1/2+1/4+1/8+1/16+1/32=?

⑵ 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創新教育

在傳統數學課堂教學中,大多是"老師講,學生聽,然後練習"的模式。往往一堂課老師滔滔不絕,講得口乾舌燥,而學生卻雲里霧里,甚至昏昏欲睡,結果必然是事倍功半。這種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大多不會學以致用,且思維呆板,動手能力差,即所謂的"高分低能"。在許多課堂教學過程中,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而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加之生怕學生弄不懂,聽不明白,往往是按部就班地進行瑣細的分析、講解。但過多地訴諸純理論的分析、講解,學生的創新就失去了展現和培育的空間。為了培養適應時代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教育教學需要創新,而創新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創新更是一種精神。因此,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必須改革與創新。筆者從事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多年,深感教學的創新首先是教學思想的轉變,過去是重"教",現在是重"學",過去關注教師行為,現在更關注學生"創造",打破了過去教師"滿堂灌",學生"全堂聽"的教學習慣,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新知,全面提高綜合素養。1.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小學生因為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的規律,多動好動,注意力維持的時間短,這成為小學教師頗為頭痛的問題,怎樣才能很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到課堂上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葉聖陶先生曾說過:"凡是好的態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為習慣。只有熟練得成了習慣,好的態度才能隨時隨地表現,好的方法才能隨時隨地運用。好像出於本能,一輩子受用不盡。"所以對農村小學生而言,好的聽課習慣可以通過訓練他對一件事情長久的注意力來培養。教師利用多媒體可以呈現豐富的輔助教學環境,面對眾多的信息呈現形式,小學生一定會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理,而這種好奇心一旦發展為認知興趣,將會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經過長期的這種訓練,學生們就會自覺養成課堂上認真聽講的良好習慣。如在教學《平面圖形的認識》一課時,可以為學生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圖形爺爺今天帶著他的孩子們到我們的課堂和同學們做朋友,你們想知道他們叫什麼名字嗎?多媒體呈現各種顏色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手拉手向同學們走來,孩子們的注意力馬上被吸引到問題上,"他們叫什麼名字啊",通過對圖形的認識,孩子們很願意幫著他們起名字,不但起名字,還能說為什麼叫這個名字。這種情境,喚起了學生的求知慾望,點燃了學生思維的火花。2.創新教學手段,培養學生初步構建數學模型的意識數學模型是建立在數學一般的基礎知識與應用數學知識之間的一座重要的橋梁,建立數學模型的過程,就是指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問題、思考,通過新舊知識間的轉化過程,歸結為一類已經解決或較易解決的問題中去,再綜合運用已有的數學知識與技能解決這一類問題。如在教學《替換的策略》一課時,認識到這節課的的替換策略,包括倍數關系的等量替換和相差關系的等量替換。在教學中通過先讓學生畫一畫的方式,理解三個小杯可以替換為一個大杯,再通過多媒體的演示觀察主題圖,進一步讓學生體會只要抓住把兩種量替換成一種量就可以了,學生把直觀圖形抽象成幾何圖形的過程,其實就是把生活中的原型上升為數學模式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初步感知了數學中的建模思想。最後提出的問題更讓學生進一步思考:是不是解決替換這類問題,都可以採用這種畫圖的模式來解決。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在學習《立體圖形的認識》一課時,由於以往我多是展示實物,因此,學生對課本中的透視圖認知起來存在困難,怎麼把原來的現實物體轉移到數學本質上來?在重新設計這節課時,利用多媒體課件先後向學生展示了帶色彩的實物圖和線條組成的透視圖,既解決了學生認知上的障礙又發展了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3.創新教學思路,捕捉亮點資源激活學生的思維葉瀾教授曾經說過:"我們要從生命的高度用動態生成的觀點看課堂教學,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小學數學課堂更是迸發著生命活力的課堂。學生的思維隨時隨地都會迸發智慧的火花。如在給學生上《百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時,有位學生說"百分數的分子只能是整數",我適時請學生查找相關資料,舉出實例或證明或駁斥這一觀點,學生通過學習,不僅掌握了百分數分子可以為整數還可以為小數,並運用這些知識理解生活中的百分數。有的同學舉例"今天我們班的出勤率為98.5%"、"在一件毛衣中,羊毛的成分可能為80.5%"等等,通過合作交流,學生們還得出,百分數的分子可以大於一百,可以為0等等。在講《圓的認識》一課時,去利用多媒體演示一組畫面,圓的車輪、圓的飛碟、圓邊的餐具等等,有個學生小聲說"怎麼都是圓的?"我抓住這一思維亮點,組織學生討論,根據學生討論結果,出示方形或三角形的車輪在顛簸的行駛,方邊的餐具不方便使用,而且容量小等等。通過學習,學生進一步加深了對圓的認識。可見,課堂中學生的回答往往會不經意地出現一些亮點,這些亮點是學生學習的頓悟、靈感的萌發、瞬間的創造,稍縱即逝。只有及時捕捉和充分肯定,才能讓星星之火燎原,讓智慧閃耀光芒。4.拓展教學視野,讓師生在數學學習中體驗美對美的追求是人的本能,美的事物能喚起人們的愉悅。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審美化的教學,充分揭示數學美,能使學生對蘊涵於數學知識中的美產生一種積極的情緒體驗。如在《角的認識》一課時,學生說出許多生活中的角,我也隨機又利用多媒體展示生活中的角,說明角無處不在,有了角,我們的生活才能多姿多彩。在講《對稱圖形》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距離學生較遠,不能親眼所見的生活場景再現的優勢,讓學生欣賞教師從搜集的大量具有對稱現象的美麗圖景,如"埃菲爾鐵塔"、"法國凱旋門"、"印度泰姬陵"、"北京天安門"、"故宮天壇"等,將新知識深入淺出地隱含於常見的生活場景中。學生在欣賞自然美的同時,自主發現了生活中的對稱現象,引發學生對這種對稱現象的探究慾望,體會到數學與自然的聯系,培養了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社會、觀察自然的意識。然後請學生利用計算機製作出各種對稱圖形,這種審美心理活動能啟迪和推動學生數學思維活動,觸發智慧的美感,使學生的聰明才智得以充分發揮。數學蘊含著豐富的美:有符號、公式和理論概括的簡潔美與統一美、圖形的對稱美、解決問題的奇異美,以及整個數學體系的嚴謹和諧美與統一美等。但是學生未必能感受到這些美,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能夠把這些美育因素充分挖掘出來,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真正體驗到數學之美。數學公式是人們運用概念、法則進行推理判斷的成果,是數學規律的集中反映,它概括簡潔、應用廣泛,充分展現了數學美的一種形式、一種意境。總之,如何探索一條適合農村小學生主動發展、有利於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合作品質培養的教學方式,如何創建一個充滿活力的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課堂,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所有數學老師共同努力,不斷摸索總結經驗,在實施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在課堂活動過程中感悟知識的發生、發展與變化,培養學生主動探索、敢於實踐、善於發現的科學精神。將創新的教材、創新的教法與創新的課堂環境有機地結合起來,將學生的主動學習與創新意識的培養落到實處,只有堅持不懈努力,我們才能真正地將素質教育與教學創新很好的結合起來,才能很好的完成教書育人這一神聖的歷史使命。

⑶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創新教育

建設創新型國家,人才是關鍵。創新型人才的成長是一個綜合培養的過程,教育是這其中最為關鍵環節。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帶來了人類生活的跨越式進步,人才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顯得空前重要,大部分行業對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有著空前的需求。因此,盡早的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方面的培養具有戰略性意義,同時也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就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意義作簡要分析,並在此基礎上提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加強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具體可行性措施。
關鍵詞:創新精神 創新能力 思維能力 寬松 自由 一、導言
小學數學教學是一個向祖國花朵傳授知識的關鍵性階段過程,更是傳遞價值理念、傳遞思維方式的重要過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與知識掌握規律,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和興趣,培養他們對數學,乃至其他學科的學習熱忱。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關鍵要堅持教師主導,學生主動的理念,讓學生養成勇於創新的思維方式,培養小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只有這樣我們的數學老師師才能更顯著更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達到新課程標准所標示的理念,這也是現代化素質教育的迫切要求。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戰略性意義
江澤民總書記指出:「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我們的新課程標准中所倡導的素質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創新型的現代化人才。創新能力是綜合素質的核心內容,而培養小學學生的創新能力,並不是要讓學生努力從事科學實驗,從而發明新的東西,而是讓學生的潛意識里有「創新」的觀念,即擁有創新意識,讓學生能夠踴躍的表達自己觀點,提出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為其創新能力的形成打下夯實的基石。
歸根結底,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在課堂教學中如果能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可以有顯著提高小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讓學生能夠對自然科學,乃至人類社會有自己的了解和認識,有助於培養學生勇於探索的精神、實事求是的態度和科學的世界觀,從而成為一個富有創新意識和具有創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三、小學數學教學中加強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培養的措施 3.1大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⑷ 淺析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

1.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開展創新教育的前提
小學數學的知識脈絡框架圖整體上非常地清晰明確,各個知識點之間的相互關聯有著一定的科學方法。通過學生日常學習中創新思維的作用,可以快速地掌握這些聯系各個知識點的科學方法。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創新教育的有效開展從根本上需要學生擁有一定的創新意識,能夠建立基本的數學思想,將小學數學各個體系中的知識點通過自己的探索准確地挖掘出來,為後續不同階段的數學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創新教育目標的實現必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加深他們對於創新教育的理解,並能通過一定的方法准確地運用到日常的學習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主要方法有:(1)老師在布置一些課外作業時,要求學生們主動地尋找不同的解題方法,並對他們相關的解題思路做出一定的評價。這種評價必須是從客觀真實的角度出發的,幫助學生樹立更多的學習自信心;(2)在課堂教學中,對於一些重要知識點的講述,老師必須在深入理解和掌握的基礎上細致耐心地為學生講解相關的內容。對於某些知識點講述過程中學生提出的質疑,老師應該通過合理的方法為學生們答疑解惑,激發他們數學思維的創造性;(3)積極地 開展各種課堂小組討論活動,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對於一些數學知識點學習的看法。通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於活躍課堂學習氣氛,從根本上為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工作帶來更多的推動力,為後續相關工作的有效開展創造有利的條件。
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教育理念的形成,需要學生具備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這主要是由新課程改革的教學大綱決定的。新課改突出的特點就是強調了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性。這種目標的實現需要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根本上為自己創新意識的增強及創新能力的提高帶來更多的推動力。比如,在一些發散性思維能力要求較高的習題,老師首先應該積極地鼓勵學生自己去探索這類問題的具體方法,讓他們充分感受到探索過程中自己自主學習良好習慣的重要性,從而為以後的數學學習存在問題的解決提供更多的參考依據。創新教育的推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小學數學教學管理工作者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講究一定的方法,為學生數學教育工作帶來更多的參考規范,提高各項工作的整體效率。而學生自主學習良好習慣的形成,間接地加快了創新教育目標實現的步伐。

⑸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創新教育

「興趣是學習之母」,沒有興趣是學不好的。因為有興趣,學生就會產生積極的情緒;為滿足好奇心,學生就要看、要聽、要想、要問,思維也被激活。教師精心設計教學,就是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並在成功的體驗中使學生的興趣收到保護和激勵。教師要善於通過各種手段,找准教學的切入口,誘發學生的求知慾。

⑹ 論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引導學生主動地創造性地學習數學,是當前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課題。我們認為,實施創新教育,就是創設自由、和諧、開放、民主的學習氛圍,讓每個學生註定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為每個學生提供創造發展的機會,讓學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獲取基礎知識和思維方法,使他們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發展創新能力。下面就數學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談點看法:一、教師備課要創新實施創新教育,作為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建立真正的創新教育的理念,所備的課要與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學生的生活實際相適應,要從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品質著想。備課時一般做到:
(1)教學目的要創新。要根據教材內容但又不拘泥於教材內容制定具體的目的和要求。
(3)教學方法要創新。可以採用提問法、發現法、聯想法、操作法等等,方法不固定單一,思維不封閉僵死。
(4)教學程序要突出創新。
(5)師生合作要體現創新性。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宰著,而是學生學習過程的引路人,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探究知識。
(6)課堂提問要有實踐創新性等。二、課堂教學要創新 課堂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主要是要體現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實踐證明:學生的學習過程越開放,思維就越活躍,思維發展也就越充分。
創設創新情境,學生主動創新。現代心理學認為:人的一切行為都是由動機引起的,而人的動機慾望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誘發的。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首先要為學生設置新奇、困惑、充滿情趣的教學情境,從而產生創新動機,激發、強化學生的創新行為。同時,要積極構建寬松、民主、和諧的創新氛圍,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創新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學生創新的興趣與情感,讓學生主動創新、樂於創新。創設教學情境有多種做法,如動手操作、製造懸念、實物觀察、電教媒體展示、新舊知識間矛盾沖突、「問題解決」的方法。如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時,先回憶長方形面積的計算,並有意滲透轉化的思想,然後教師讓大家想一想誰能吧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比一比誰的方法最新穎、獨特、有創造性。學生們在這樣的情境中創新,邊思考、邊討論、邊操作,得出了多種推導方法。 引導自主學習,激勵學生探索創新。美國心理學家傑斯認為:「數學不同於外部控制人的行為,而應該用於創造條件能夠促進人獨立自主和自由學習的條件。」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是通過學生實踐活動發展起來的。思維研究認為,每個人都蘊藏著無限的潛在創造力。教師要盡量創造條件給每個學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動筆嘗試、動口表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探索知識,自己去發現規律,變學習過程為探索創新的過程。比如,在學習了分數的認識後,教師讓學生取一張正方形紙,把它折成面積相等、形狀相同的四塊,同學們很快想出四種折法。這時教師並不急於告訴學生其他折法,造成了懸念,激發了學生積極探索的慾望,既促進他們進一步思考嘗試、探索,又得出了多種折法。
運用問題解決,啟迪學生開拓創新。小學生好奇心強,教學中教師要精心創設問題情境,扶持學生的創新意識,滿腔熱情地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各種各樣標新立異的問題,使學生從求異發散向創新推進,從探索問題的過程中得到啟迪,從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開拓、創新的精神。現在,教師已不習慣課堂上鴉雀無聲,他們從不指責學生在老師講課時插嘴,常鼓勵學生:「誰想到了什麼?」「誰靈感來了?」「誰的方法有新意?」「誰的解法最多?」「不用舉手就可以說」。課堂上有時爭得面紅耳赤,教師反而會鼓勵學生:「就應該這樣,有多種看法,才會有相互啟發。」種種不同的看法,體現了學生思維的活躍性。教師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增強了學生的主題意識,而學生敢於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也就是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慾望,學會了創造性思維。
加強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協作創新。合作學習是發揮學生集體智慧、讓學生參與、交流信息、互相學習、相互促進、主動求知、共同提高的一種學習方式。一個人要有所創造,除了個人努力鑽研和具有開拓精神外,還要有善於與人合作共事的精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小組群體的活動功能,給學生較多討論分析的機會,使學生在知識方面相互補充,在學習方法上互相借鑒,善於合作,集智取長,協作創新、努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三、作業設計要創新 作業練習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基本途徑。為此,練習設計首先要注意層次性,主要有三個層次:基本練習、綜合練習和發展練習。三個層次的練習目的各有側重:基本練習的目的是鞏固所學知識;綜合練習的目的是深入理解知識,加強知識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結構;發展練習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練習設計還要注意形式多樣,可以設計如下形式:1、口頭作業。加強說解題思路,說算理、看圖編題等。2、操作實踐作業。如量一量、畫一畫、稱一稱或者進行社會調查等。4、綜合作業。將學科知識匯總、聯網,鍛煉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等。5、開放性作業。設計一些如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問的開放性題、多題一解總結規律等等,可以較好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思考從各種設想出發,不拘一種形式,不局限於一種途徑,盡可能地作出合乎條件的多種解答,培養學生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特性,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四、評價體制要創新 評價是教學的一個組成部分,貫穿於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對於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價,評價的功能不僅僅是甄別與選拔,而是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及發展的不同需求,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評價內容也更全面了,不僅關注學業成績,還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態度,尤其是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方面的進步與變化。評價的方法也多種多樣,不僅有書面作業,還有行為觀察、問題研討、研究性學習、情境測驗、成長記錄等。對於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不在於看學生的分數、平均分的高低,重點要看教師的教學過程,比如看教師的教學設計上是否有創新思想,是否能適應時代和學生發展的需要,是否符合小學數學的發展規律,課堂上是否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學方法是否運用多種方法的優化組合,看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得是否扎實靈活等等。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主要實行激勵性評價,不論是課堂提問、做作業,還是其他教學活動,教師要善於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的積極性,注意保護學生創造的火花。激勵學習評價會使學生產生喜悅的情緒,激勵學生不斷創新的慾望和需要。這種體驗能促進學生向激勵的方向努力,追求再一次的成功。激勵性學習評價是促進學生創造性的催化劑,是挖掘學生潛能的有效武器。

⑺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

淺論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


斯托利亞指出:數學教育是數學活動的教育,也就是思維活動的教育。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引導學生主動地創造性地學習數學,是當前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課題。我們認為,實施創新教育,就是創設自由、和諧、開放、民主的學習氛圍,讓每個學生註定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為每個學生提供創造發展的機會,讓學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獲取基礎知識和思維方法,使他們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發展創新能力。下面就數學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談點看法:

一、教師備課要創新

實施創新教育,作為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建立真正的創新教育的理念,所備的課要與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學生的生活實際相適應,要從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品質著想。備課時一般做到:

(1)教學目的要創新。要根據教材內容但又不拘泥於教材內容制定具體的目的和要求。

(2)教學過程要創新。設計時可不循舊規,對如何導入新課、如何講授新課、主要環節如何處理進行創新設計。

(3)教學方法要創新。可以採用提問法、發現法、聯想法、操作法等等,方法不固定單一,思維不封閉僵死。

(4)教學程序要突出創新。

(5)師生合作要體現創新性。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宰著,而是學生學習過程的引路人,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探究知識。

(6)課堂提問要有實踐創新性等。

二、課堂教學要創新

課堂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主要是要體現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實踐證明:學生的學習過程越開放,思維就越活躍,思維發展也就越充分。

創設創新情境,學生主動創新。現代心理學認為:人的一切行為都是由動機引起的,而人的動機慾望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誘發的。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首先要為學生設置新奇、困惑、充滿情趣的教學情境,從而產生創新動機,激發、強化學生的創新行為。同時,要積極構建寬松、民主、和諧的創新氛圍,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創新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學生創新的興趣與情感,讓學生主動創新、樂於創新。創設教學情境有多種做法,如動手操作、製造懸念、實物觀察、電教媒體展示、新舊知識間矛盾沖突、「問題解決」的方法。如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時,先回憶長方形面積的計算,並有意滲透轉化的思想,然後教師讓大家想一想誰能吧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比一比誰的方法最新穎、獨特、有創造性。學生們在這樣的情境中創新,邊思考、邊討論、邊操作,得出了多種推導方法。

引導自主學習,激勵學生探索創新。美國心理學家傑斯認為:「數學不同於外部控制人的行為,而應該用於創造條件能夠促進人獨立自主和自由學習的條件。」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是通過學生實踐活動發展起來的。思維研究認為,每個人都蘊藏著無限的潛在創造力。教師要盡量創造條件給每個學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動筆嘗試、動口表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探索知識,自己去發現規律,變學習過程為探索創新的過程。比如,在學習了分數的認識後,教師讓學生取一張正方形紙,把它折成面積相等、形狀相同的四塊,同學們很快想出四種折法。這時教師並不急於告訴學生其他折法,造成了懸念,激發了學生積極探索的慾望,既促進他們進一步思考嘗試、探索,又得出了多種折法。

運用問題解決,啟迪學生開拓創新。小學生好奇心強,教學中教師要精心創設問題情境,扶持學生的創新意識,滿腔熱情地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各種各樣標新立異的問題,使學生從求異發散向創新推進,從探索問題的過程中得到啟迪,從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開拓、創新的精神。現在,教師已不習慣課堂上鴉雀無聲,他們從不指責學生在老師講課時插嘴,常鼓勵學生:「誰想到了什麼?」「誰靈感來了?」「誰的方法有新意?」「誰的解法最多?」「不用舉手就可以說」。課堂上有時爭得面紅耳赤,教師反而會鼓勵學生:「就應該這樣,有多種看法,才會有相互啟發。」種種不同的看法,體現了學生思維的活躍性。教師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增強了學生的主題意識,而學生敢於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也就是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慾望,學會了創造性思維。

加強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協作創新。合作學習是發揮學生集體智慧、讓學生參與、交流信息、互相學習、相互促進、主動求知、共同提高的一種學習方式。一個人要有所創造,除了個人努力鑽研和具有開拓精神外,還要有善於與人合作共事的精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小組群體的活動功能,給學生較多討論分析的機會,使學生在知識方面相互補充,在學習方法上互相借鑒,善於合作,集智取長,協作創新、努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三、作業設計要創新

作業練習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基本途徑。為此,練習設計首先要注意層次性,主要有三個層次:基本練習、綜合練習和發展練習。三個層次的練習目的各有側重:基本練習的目的是鞏固所學知識;綜合練習的目的是深入理解知識,加強知識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結構;發展練習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練習設計還要注意形式多樣,可以設計如下形式:1、口頭作業。加強說解題思路,說算理、看圖編題等。2、操作實踐作業。如量一量、畫一畫、稱一稱或者進行社會調查等。4、綜合作業。將學科知識匯總、聯網,鍛煉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等。5、開放性作業。設計一些如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問的開放性題、多題一解總結規律等等,可以較好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思考從各種設想出發,不拘一種形式,不局限於一種途徑,盡可能地作出合乎條件的多種解答,培養學生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特性,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四、評價體制要創新

評價是教學的一個組成部分,貫穿於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對於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價,評價的功能不僅僅是甄別與選拔,而是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及發展的不同需求,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評價內容也更全面了,不僅關注學業成績,還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態度,尤其是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方面的進步與變化。評價的方法也多種多樣,不僅有書面作業,還有行為觀察、問題研討、研究性學習、情境測驗、成長記錄等。對於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不在於看學生的分數、平均分的高低,重點要看教師的教學過程,比如看教師的教學設計上是否有創新思想,是否能適應時代和學生發展的需要,是否符合小學數學的發展規律,課堂上是否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學方法是否運用多種方法的優化組合,看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得是否扎實靈活等等。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主要實行激勵性評價,不論是課堂提問、做作業,還是其他教學活動,教師要善於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的積極性,注意保護學生創造的火花。激勵學習評價會使學生產生喜悅的情緒,激勵學生不斷創新的慾望和需要。這種體驗能促進學生向激勵的方向努力,追求再一次的成功。激勵性學習評價是促進學生創造性的催化劑,是挖掘學生潛能的有效武器。

⑻ 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開展創新教育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推向縱深,改變傳統教育思維模式,更新教育觀念和知識結構,真正落實素質教育達到培養創新人才,從而實現「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
作為在實施新一輪課程改革中起決定作用的教師。特別是作為一位小學數學教師更應該從「一切為學生的將來」,「為整體提高全民族的素質」為目標出發。充分重視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發揮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實施創新教育。
一、教師應努力領會新的教育理念,轉變過時的教育教學觀念,不斷嘗試新課程教學,帶領學生親自去體驗數學學習,充分發展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加強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的比較,明確在新理念下的教師應扮演的角色,定好位。在新課程標準的引領下以教科書為傳授知識的引發點,而更好地讓數學學習為現實生活服務。實現數學從生活中來,而服務於生活的數學真諦。這樣,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在現實生活中得經驗、技巧來幫助他們學習好數學,使他們願意主動的進行學習,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使每個學生達到有自己的見解、看法,並能將所想到的、發現的疑問提出來,促進全體學生的整體發展。這樣就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交給學生充分交流的時間和練習的時間,最終達到學生能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多種渠道獲取有關的數學知識,而教師只起協助學習的作用。
二、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把教材作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引子」。
眾所周知,數學知識來源於現實生活,作用於生活,作為對小學生的啟蒙教育更應切實體現這一「真理」。這會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有利於其將來的學。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如果是自己身邊所熟悉的,接受起來比較容易,也願意去進行學習,並能快速地掌握。因此,我們應盡可能的利用好教材這一「引子」,聯系本地區的現實生活實際來逐個完成各個知識點的教學。從而最大限度的降低數學學習的枯燥、抽象,使其富有教育意義、富有吸引力。如:在教學人教版第八冊P24頁的例4時,我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將原題目改編成了「四年級二班領來一批作業本,每個同學發了4本,發給了全班33名同學後,還剩268本,四年級二班共領來多少個作業本?」這樣比較於原題,更讓學生易於理解接受。從而在後面的教學中效果也較好。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必須將學術形態的數學通過二度開發轉化成教育形態的教學。使數學中的形式理論能夠在學生面前呈現出無窮的魅力和深層的內涵,有利於學生創造性的進行學習。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教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