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小學語文教學行動研究改進計劃

小學語文教學行動研究改進計劃

發布時間:2021-02-15 12:03:16

『壹』 行動研究對課堂教學行為的改進有什麼效果

1.行動研究是對社會實踐活動的研究。其研究主題來自於社會實踐,而教育本身就是一種社會實踐活動,它涉及到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和交流。學生是有情感、興趣、動機和價值觀的人,他們不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因此教育研究必須從人文的角度出發,關注人的發展和人的需要。當前,實驗性研究仍然被廣泛運用於教育領域,它是一種基於科學實驗的研究,並不能完全適應教育研究的特點和需要。教育是非常復雜的過程,具有很多不可預測性,學生的態度、學校的管理模式和理念,教學的環境和條件都會帶來很大的差別,都是不可忽視的研究因素。
2.行動研究的目的是改進實踐。這也正是行動研究區別於其他類型研究的關鍵。行動研究支持變革,通過研究直接對研究對象產生影響,對教學過程和效果帶來變化。
3.行動研究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循環和螺旋上升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計劃、行動、觀察和反思等步驟。但是其發展過程往往不像圖表所顯示的那麼簡單,實際的研究過程因為多種因素的影響可能會出現反復、暫時的間斷或偏離主題的情況,但始終是為了改進實踐而做出努力,因而是一個不斷向前發展的過程。
4.行動研究通過系統的方式開展研究。行動研究的最大特點是它的研究步驟和方法比較簡便,立足解決實際問題。行動研究不依賴於專家或研究人員的參與,它的方法和步驟是每個教師夠掌握和運用的。
5.行動研究是一個反思的過程。行動研究採用的是一種自我反思的方式,對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實踐和方法提出不斷的質和反思,在反思中得到啟示、形成計劃、實施計劃、評價變化,反思問題。行動研究不僅對社會實踐的改進有所貢獻,對教育理論發展和教師的專業發展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6.行動研究注重參與。傳統的教育研究都是由研究人員把研究的成果傳達給實踐者,由實踐者去負責運用到實踐之中。行動研究則採用自下而上的方式進行,由教師直接參與研究,教師在教學中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反思,在實施計劃中觀察和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在分析數據中開展評價,將研究的成果運用到實踐中並推薦給其他的教師。行動研究不是採用自上而下的、由專家或領導進行監督、檢查和評價的方式而進行的,在自上而下的方式中,教師處於被動地接受評價的位置上。
7. 研究的主題由教師確定。研究的主題是教師所關心的和急於要解決的問題,因此教師有興趣和動機去開展研究。研究的主題也可以是對一個新的方法或技巧的應用,也可以是一個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一個教師希望解決的問題。

『貳』 如何提升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教研水平的行動研究

近些年來,我國的教育領域捲起了課程改革的浪潮。當這股浪潮襲來的時候,教師被推到了教育教學改革的前沿,教師理所當然地成了這場改革的弄潮兒。因此,注重自己的專業成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使自己不被這股浪潮所淘汰,使自己能夠與中國的教育改革同步俱進,為中國的教育改革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是每一位教師的當務之急。
首先,要盡可能利用現有的條件去讀書學習。無數優秀教師的成長經歷都證明多讀書是教師專業成長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因為教學離不開學科知識的儲備與更新,離不開教學思想與教育理念的不斷進步。我們要靜下心來翻開也許塵封已久的專業基礎知識讀本,重新咀嚼已漸被遺忘的專業基礎知識;我們還要學習和接受那些越來越多的添加到我們專業來的新專業知識;學習那些看似與自己專業無關但實際上是有關的其他學科、其他領域的知識。讓知識源源不斷地充實自己的頭腦,讓自己的一桶水變成寬闊的河流、深深的海洋。為做好一個專業的語文老師打下雄厚的扎實的知識基礎。
其次,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農村的學生,由於環境限制,基礎知識較薄弱,視野不夠開闊。我們在教學實踐中要多關注他們的思想動態;關注他們的心理狀態。根據他們的具體情況,教給他們相應學習方法;確定自己相應的教學方法,使自己的教學能夠獲得認可和成功。在教學活動中,要將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與教學實踐進行反思總結,探索嘗試,逐步提高。還要多多參加各種各樣的教研活動,比如聽課、上公開課、參加教學競賽等,在活動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第三,要努力做一個研究型教師。有專家指出:教師即研究者。語文教師不能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要做一個終身學習者,一個教學研究者。許多有名望的語文教師,他們都是教育教學研究的不懈探尋者,可以這么說,沒有教育教學研究,就成就不了這些名師。做一個研究型的教師,還要學會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並且把它形成於文字。將自己的教學實踐形成於文字的過程,就是反思的過程,就是研究的過程,這是對實踐的一種提升,也是對自己專業素養的一種提升。一些優秀的中青年教師,雖然教齡不長,但成績突出,業績優秀。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因為他們經常用文字形式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用正確的理論和行為的效果來檢驗自己的教學行為,也對未來的教學活動進行設想和計劃,從更高的水準進行研究,這樣逐漸減少了自己教學行為的隨意性和盲目性。
第四,要虛心向專家請教學習。只憑個體的經驗,往往會產生不識廬山真面目的狀況。有時自己做了一些事,自我感覺良好,但拿出來請眾人一評論,又發現遺憾不少。因此,我們要想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不能忽視經驗豐富教師的指導,作為一線的教師,我們不能單等專家幫自己指導,而要主動地去找他們,請他們與我們共同診斷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種指導是針對我們自己的問題進行的,可以對我們發揮更大的作用
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只要我們付出艱辛、付出努力,我們語文教師的專業水平一定會逐步提高。

『叄』 小學語文教學中怎樣讓課堂活起來研究計劃

簡單有效的途徑:
了解學生所關注的事物,像什麼tfboy啊可以將其與課堂內容專結合起來,問一些例如屬:如果你們是tfboy,你們會怎樣對待這件事/想這個觀點等等等等....像什麼當前流行起來的網路語言啊,表情啊什麼的,學生都比較喜歡去關注,所有這些學生們感興趣的,老師們可以嘗試去 稍加了解並嘗試融合到教學中。事半功倍的同時還能拉近與學生們之間的距離。
正規途徑:
主要在於讓學生了解語文的魅力,如何辦呢? 我們可以拿時不時拿出一些句子、段子,讓同學們來解讀,(一定要是那種可以有多種含義等讓人感覺不到其有正確答案的),像為什麼我們普通人在一句話里是不能把「也許、大 概、一定「用在一起,但魯迅卻可以;為什麼一個」辣「的話題可以有不同的表述且效果不一: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可以時不時在課堂引發這類似的話題,讓學生之間有爭議,有疑惑,培養他們對語文的愛好。

『肆』 語文行動研究對教學行為的改進有什麼效果

1.行動研究是對社會實踐活動的研究。其研究主題來自於社會實踐,而教育本內身就容是一種社會實踐活動,它涉及到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和交流。學生是有情感、興趣、動機和價值觀的人,他們不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因此教育研究必須從人文的角度出發,關注

『伍』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修內容和計劃

學習是情境性的,新知識所具有的意義高度依賴於情境,知識在不同的情境下具有不同的意義,很少有獨立於任何具體情景的意義。所以老師在傳授新知識時,為了所有學生都能接收到,需要下一定的功夫設置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把教學「娛樂化」,把抽象變具體。
比如,可以設計聚焦於某一知識點的問題、在材料中標出大小標題、提出切實的目標等方法,引起學生對信息的意識。可以採取蘇格拉底的辯論法引起對不平衡的意識。在辯論過程中,積極地理解學生的觀點也是教學方法的一部分。為了引起學生認知再構造的動機,建議教師:提供機會讓學生思考和表述他們的觀點;鼓勵學生挑戰和反思同學的觀點;引發學生理解個體的經驗,從而使經驗具有意義。
老師在授課時,要更多強調「學會如何學習」,而不是事實的積累。

『陸』 小學語文老師教學研修計劃範本

一、研修目標和內容:

1、進一步研讀《語文、數學課程標准》,深入理解、掌握新課程的基本理念。

2、學習新教材,走進新教材,把握教材的特點。

3、結合學情,探索語文教學的有效途徑,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

4、探索適合學生運用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更加願學、樂學。

5、更好地運用多媒體教學,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二、研修方式

(1)專題培訓

交流研討、教學設計、說講評課等形式,將培訓學習與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緊密結合起來。

(2)專題總結

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教學經驗,對以優化教學過程的基本原則、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習慣和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課堂教學評價標准等方面進行探索和專題總結。對其他教師的專題總結、論文、教案等進行分析與系統整理。

(3)網上學習

充分利用我校網路資源優勢,在網上查找所需學習資料,進行互相學習和交流。

三、研修內容

(一)積極參加教師集體學習活動。

1、認真參加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動,做好學習筆記,與專家、學者、其他教師主動交流。

2、參加教師讀書活動。補充新知識,改變理念,開拓眼界,並做好讀書筆記。

3、積極參加教研室組織的公開課聽課、評課的活動。

(二)進行自主研究

1.在研讀《語文、數學課程標准》的基礎上,學習新教材,通過與舊教材比較,把握新教材的編排體系。

2.要掌握每一單元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及知識的生長點,達到掌握傳授知識的深淺程度。

3.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及自學能力的培養和終身學習的意識的養成。

4.認真總結課改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及解決辦法,並形成書面材料,在不斷反思中積累經驗,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三)進行自我剖析

1、堅持每學期高質量地完成三節公開課。

2、每節課後認真完成反思。

3、積極與組內老師交流。

(四)參加各種形式的校本培訓

1、教育教學課題研究活動。

2、以學校發展和教師發展為主旨的講座、研討。

3、專題培訓。

4、收看教育教學的光碟、錄像。

計劃二:小學語文教師研修計劃

為了進一步加強教師個人的自我發展與完善,積極進取,努力工作,特製定教師個人研修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 「求真、求實、求效」的工作理念做後盾,以提高教師專業能力為重點,以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為前提,開展個人研修。

二、研修要求

1.提高自身素質。

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敬業愛崗,任勞任怨,淡泊名利、不求索取,把提高自身修養作為第一研修內容,從小事做起不斷進取,超越自我。

2.加強理論學習。

通過參加集體學習及自學等方式認真學習新理念,及時把握課改的前沿信息,並努力運用於課堂教學實踐之中。

3.立足常規教學。

潛心鑽研本學段教材,以上好每一節課為前提,不斷總結和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逐漸突顯出個人的教學風格和教學特色。

4.注重經驗積累

積極撰寫教學反思、案例和論文,將教學過程中的點滴感悟記錄下來;隨時上傳到小學語文論壇和個人博客里,以便達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效果。

三、研修內容

按照個人工作特點制定一年的發展研修計劃,努力結合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做到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實踐;在反思中改進,在改進中提升,使研修、工作、發展同步推進。

1、研讀課標

研讀《語文課程標准》中關於習作階段目標要求,交流課標研讀體會,以便准確把握各學段習作目標要求。

2、鑽研教材

鑽研本學段教材中習作內容,整理歸類,總結出本學段習作內容的共同特點,找出難點問題並交流研討,以便全面把握小學教材中的習作類型及習作難點。

3、課堂教學

設計一節本年段習作指導課,上一節作文研討課,可結合區域合作體教研活動進行。

4、案例分析

對習作課堂教學進行研究、分析、總結和再設計,以此鍛煉對習作指導課的駕馭能力。

5、撰寫經驗

撰寫關於作文教學的經驗論文,要求在公開發行的刊物上發表關於習作的文章一篇。

6、研修總結

在年末時把近一年的研修歷程,把自己在研修過程中的學習、進步和體會結合起來寫一篇個人研修分析與總結。

7、參與論壇

必須具有參與意識,每星期至少在論壇回帖一次,每月至少在論壇發主題帖一個,無條件參與小學教研部組織的論壇里每一次教研活動,發表自己的看法,與全體教師主動交流。

滿意請採納,謝謝。

『柒』 行動研究對教學行為的改進有什麼效果

一、行動研究的誕生和發展

傳統上」行動」與」研究」兩詞常被視為不同范疇的兩個概念,前者指實際工作者的實踐性活動,後者指專家、學者、研究人員的學術性探索活動。最早將這兩個概念聯系在一起的是美國聯邦政府印第安人事務局局長約翰·柯利爾(J.Collier),他在1933~1945年任職期間,在如何改善印第安人與非印第安人之間問題的研究中,提出了由印第安人事務局實際工作者與其他研究人員共同合作解決問題的好方法,並將這種實踐者在實際工作中為解決自身面臨的問題而進行的研究稱為「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因戰爭而導致物質匱乏,提出了對膳食進行改革的迫切要求,以緩解物質供應的緊張狀況,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勒溫(K.Lewin)對家庭主婦進行了研究。研究分為兩組,一組讓家庭主婦聽如何改善膳食的報告,另一組則進行民主討論和集體研究。結果表明,在膳食改革中,後者取得了明顯的效果。據此,勒溫便提出了「沒有無行動的研究,也沒有無研究的行動」這一思想,強調行動與研究間的密切聯系,行動研究從此正式誕生。

在教育領域,行動研究概念的使用大約出現於50年代。當時,美國哥倫比亞師范學院院長柯端(S M. Corey)大力倡導將社會科學領域誕生的行動研究應用於教育,並於1953年出版了頗有影響的《以行動研究改進學校實踐》專著。這一時期,教育行動研究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都得到了較大發展,形成一個相對高潮。

50年代末,由前蘇聯人造地球衛星上天而觸發的美國的教育改革,在理論與實踐關繫上信奉、推行的」研究—開發—推廣」模式,強化了理論構建工作由專家、學者承擔,將理論付諸實踐由教育工作者(教師)完成,對實踐效果的評估由專業人士作出的理念,這一理念所蘊含的理論與實踐關系的基本前提假設與行動研究格格不入,直接遏制了行動研究運動的發展,因此,50年代末到60年代,美國教育領域的行動研究發展緩慢。

行動研究在美國發展緩慢的時候,英國則興起了行動研究的高潮,其表現是:從60年代中期始,英國中小學掀起了由教師所發動的旨在解決課堂和學校實際問題的教育改革運動,即「教師即研究者」運動,斯騰豪斯(L. Stenhouse)是這一教育改革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組織實施的長達五年(1967~1972)的人文課程計劃為行動研究運動的深入開展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範例。斯騰豪斯人文課程計劃中的另一位核心人物—約翰·埃利奧特(J.Elliott)也於1972~1975年設計並指導實施了福特教學計劃,這兩個計劃被公認為對國際行動研究運動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1993年起英國出版了國際性的《教育行動研究》刊物,目前,除了英、美、澳等國家進行行動研究外,還有德國、紐西蘭、日本、新加坡、瑞典、挪威等國家都廣泛開展了行動研究。行動研究作為一種研究方法,受到了教育理論工作者、教育研究人員特別是廣大教師的熱型歡迎,被他們大量運用。近幾年來,我國在教育改革的熱潮中,教育工作者也注意到並開始運用這種方法。

『捌』 看看行動研究對小學語文教學行為的改進有什麼效果

1.行動研究是對社會實踐活動的研究。其研究主題來自於社會實踐,而教育本身專就是一種社會實踐活動,屬它涉及到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和交流。學生是有情感、興趣、動機和價值觀的人,他們不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因此教育研究必須從人文的角度出發,關注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教學行動研究改進計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