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參考文獻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參考文獻

發布時間:2021-02-13 01:37:18

❶ 如何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參考文獻

加強教育督導。 教育主管部門應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學校評估、教師內評價的重要范容疇。一方面加強教師及學生心理健康的理論培訓和實踐指導;一方面形成適合農村學校及農村學生實際的心理健康教育評估方案,進行跟蹤督導評估

❷ 心理健康課論文的參考文獻怎麼寫

參考文獻是一篇文章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具有以下的功能:
(1)註明了自己的研究背景。沒有什麼研究工作是憑空冒出來的。指出自己的工作是站在那些人的肩上不僅僅是尊重別人的工作,也是一個科研工作者的基本素質。
(2)為論文中引用的觀點、結果,提供了依據。避免了重復勞動,也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
(3)為有興趣的讀者提供了更多的信息與擴展閱讀。
參考文獻反映了作者閱讀文獻的深度跟廣度,也間接體現了作者的科研水平。如果文章引用的都是會議文章,或者影響力很低的期刊文章,甚至是一些報紙或者科普讀物,就很難讓審稿人跟編輯相信這是一篇很有分量的文章。
參考文獻也體現了文章的嚴謹程度,如果文章的論點都有根有據,可以有效的增加文章的可信度。
文章中需要給出的地方有:(1)引述別人觀點、數據、成果的時候,要直接准確的給出出處。(2)使用別人推導的公式,要給出出處。(3)文章中涉及的原理如果是基於前人的基礎,要給出出處。
參考文獻的選擇也有一些原則可依:(1)引用的文獻應該是與本文的主題確切相關的。不能因為非要往牛文章上靠,就引了與自己文章主題不相關的文章。
(2)同等相關情況下,選擇級別更高的文章,比如影響因子高的期刊,或者高引用率的文章。(3)同等相關情況下,盡量引用所投期刊的文章。這樣可以拉近編輯跟審稿人的距離,增加文章被錄用的機會。
(4)盡量引用正式期刊的文章,少引用會議文章。雖然會議論文章也是正規出版物,但是在寫作水平、嚴謹程度跟曝光度上還是要比期刊文章差一些。
(5)所引用的文章都應該親自讀過。筆者曾經審過一篇引了幾篇很老的俄文文獻的文章,當時就比較懷疑作者是否讀懂這些文章,進而懷疑文章的某些觀點。
(6)盡量引用最近幾年的文章。經典的文章是非常重要,但是現在科技日新月異,最近的文章更能體現該方向的發展趨勢,也間接反映了自己文章的新穎程度。
參考文獻應該要避免的幾個問題:
(1)濫引。有人覺得參考文獻是多多益善的,其實也不是這樣的。如果一篇文章處處都在引用,會讓人搞不清楚文章哪個部分才是作者的工作,或者直接懷疑文章的工作量以及意義。對於普通文章來說,15-20篇的參考文獻是足夠的。而綜述文章引用了上百篇文章都是很正常的。濫引的另一種常見方式是引用太多自己的文章。
(2)錯引。有時候作者看到別人引用的文章,也跟著就引了。導致引用的文獻與自己的文章關系不緊,或者引用的文獻不是某個觀點的原始出處。(3)漏引。可能是因為查閱文獻疏忽沒有注意到,或者是故意不引用其他小組的工作。比如有的中文文章為了體現成果的國內領先,只引用了國內新近的文章跟國外十幾年前的文章。這就讓人產生疑問:國外為什麼這么多年都沒有進展?是因為研究的價值不大嗎?這直接質疑到文章的創新性跟價值。如果更不巧,審稿人就是給漏引的對象,那就更容易引起一些尖銳的問題,或者成為審稿人直接掄起大斧的理由了。不要把自己辛苦寫出來的文章當作一種投機。
至於參考文獻的格式,每個期刊都有比較詳細的要求。格式的問題,會稍稍影響審稿人的心情,但都不不會成為審稿人掄斧子的理由。

❸ 小學心理健康論文

小學心理健康論文

一、氣氛和諧,方法靈活。
對於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年齡小,感知、思維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知識經驗都非常有限。故而,在教學內容上,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力爭做到深淺適度,精講巧練,符合兒童的智力發展水平以及已有的經驗。語文教學,關鍵在於一個「活」字,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容忍、寬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偏執,真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熱愛、尊重、理解、相信每一個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要以表揚鼓勵為主,要善於傾聽不同的聲音,適時地選擇一個既合本意,又易於為學生接受的實事求是的表達,打動學生的心弦,引起他們的共鳴,使得課堂成為平等、和諧、圍爐夜話般的溫馨境地,在輕松和諧的氣氛中,讓學生想說就說,敢於表述不同意見,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
從小學生的心理發展上來看,他們在感知過程中,還不能自覺地調節和支配自己的感知,不善於對物體進行綜合分析,目的性不明確,無意性和情緒性明顯;在注意上,小學生是無意注意佔優勢,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異刺激所吸引,此階段,他們的有意注意也在發展,但還達不到完善的程度。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方法上,應該精心設置,有意注意、無意注意交替出現,教學中可採用直觀形象的教具、學具,也可以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例如多媒體電腦等,化抽象為形象,幫助學生理解。我們還可以推出課本劇,讓學生對課文進行創造、加工並演出,合適的篇目讓學生自編、自導、自演、自評,從而全方位地投入到了語文實踐中。通過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獲取了知識。
二、樹立榜樣,陶冶性情。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選入了大量文質兼美的優秀篇章。同時也塑造了豐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有勤奮學習,刻苦鑽研,為人類社會的進步作出貢獻的科學家;有為保衛祖國,忠貞不屈,拋頭顱,灑熱血的民族英雄、鋼鐵戰士;有心地善良,樂於助人,勤勤懇懇的農民;有熱愛學習,人小志大的紅領巾;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人民總理等等,古今中外,無所不包。這是一條極其精美、豐富的人物畫廊,老師應該讓學生在認識這些人物高尚靈魂的同時,引導學生把這些人物形象作為榜樣,樹立在心中。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他們或是具體、明確,或是間接、潛移默化地教育了學生,使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心靈得到了凈化,情操得到了陶冶,形成了健全的人格。
例如,教學《十里長街送總理》一文,我們可以先讓學生觀看電影《周恩來》,讓學生通過影片初步感知周總理的偉大人格。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老師引導學生體會文章字里行間所蘊含的人民對總理的真摯情誼,並啟發學生理解人民為什麼如此尊敬和愛戴周總理。課後可以讓學生搜集有關總理生前事跡的資料,並舉行一個匯報會,再讓學生討論自己應該怎樣學習周總理。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充分感受、理解周總理一心為公,為祖國、為人民甘願奉獻自己的一切等崇高品格。讓學生把這一形象作為榜樣牢固樹立於心中。
三、盡情渲泄,保持心境。
心理健康的人也有各種消極的心理體驗,此時,人總有表述的慾望,所以說「一吐為快」。小學生的情感易外露,自製力較差,情緒很不穩定,容易激動和爆發。遇到高興的事就喜形於色,連蹦帶跳,碰到困難和挫折就垂頭喪氣,甚至哭泣。為了能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心境,最好的方法是讓他們把自己的心事傾訴出來。老師、家長、同學都可以是傾訴的對象。然而這些人不一定就會那麼及時地,時地隨時隨地地傾聽你的訴說。從而,作文本便成了學生最忠實的聽眾。在作文教學中,老師要設計一些便於學生表達內心情感活動的作文題目,例如《老師,我想對您說》《媽媽,您聽我說》《今天我真高興》等等。鼓勵學生要在作文中講真話,表真情。還可以鼓勵學生多寫日記,隨時記錄下自己的真實感受,在受到不良情緒影響和干擾時,及時地在日記中渲泄出來,從而擺脫消極的心理體驗,使自己的心境始終保持活潑、開朗、穩定、充滿朝氣。同時,也有利於教師及時把握學生的心理動態,適時進行疏導、教育。
筆者的班級曾經有一位女同學。很長時間以來,我發現她的膽量很小,上課從不敢主動發言,特別對考試很緊張,答題時顯得謹小慎微。前不久,我在批閱她的日記時,發現這位同學對自己的父親「積怨」很深,認為父親對自己極為「兇狠」,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父親親生的,其措辭令我很是震驚。課後我立刻找到這位同學,同她談話,對她進行心理疏導。此後,我又趕緊與她的父親取得了聯系,向這位父親通報了孩子近期的表現,以及孩子的心理負擔,並同他探討了教育孩子的方式問題。交談中,孩子的父親主動認識到,自己在教育方法上可能過於簡單粗暴,對孩子的學習要求也過於苛刻了,以至造成孩子的心理負擔過重,表示要和老師一道教育好孩子。第二天,孩子主動找到了我,告訴我,爸爸昨天晚上和她談了很久。她也認識到,爸爸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自己能夠成才,只是方法不夠好,並表示今後要多理解爸爸、媽媽。在此後一段時間的觀察中,我發現孩子開朗、活潑了許多。
最後,我引用美國的h·j·柯賴齊亞和w·m·斯塔頓所著的《小學生健康教育》一書中的一段話來說明: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便學會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容忍中,他便學會耐心。
如果孩子生活在贊揚中,他便學會自賞。
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歡迎的環境中,他便學會鍾愛別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贊同中,他便學會自愛。
如果孩子生活在平等中,他便懂得什麼是公正。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學會相信自己和周圍的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誼中,他便會覺得他生活在一個多麼美好的世界。
讓我們每一個人都來關心、維護孩子的心理健康,讓他們的身心都得到充分、健康地發展,成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有用人才。

❹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參考文獻

在美文賞析時可以滲透,任何一篇美文我們在閱讀時都會感到心情愉悅,這就是心理出現變化的過程,同樣想要調節情緒、保持健康心理,也可以通過閱讀美文的來實現。心理學可以與多學科滲透,是一本廣博的基礎的學科。

❺ 有關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論文怎麼寫

1.在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1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在青少年時期,迅速而特殊的生理變化也容易引發心理問題。中小學生內心世界逐漸復雜,又不會輕易將內心活動表露出來;他們自主獨立意識逐漸增強,但又有很大的幼稚成分。這些都是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的客觀事實。因此,有必要針對小學生可能出現的各種心理狀態,從正面給他們以具體的幫助和指導。幫助越有針對性越好,方法越得當越好。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們的心理始終處於良好的健康狀態,德智體美勞全面地健康成長。
1.2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近年來,小學生自殺、離家出走的事件屢有發生,其原因,除了外部因素外,與學生自身的心理脆弱、敏感、抗挫能力差不無關系。因此,大力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教會學生進行自我心理調節,以應付緊張的學習壓力、人際壓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成為素質教育的迫切任務。
1.3心理健康教育是適應時代挑戰的有力應答。現實和未來都要求人們從小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這些都與人的心理品質有關。可以說,年輕人如果沒有較高的心理素質,就很難適應21世紀的激烈競爭。另外,現代社會的快速進步和發展也使得小學生的心理健康面臨著更多更大的壓力和挑戰。社會的發展變化對學校培養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們不但要有強健的體魄,有獲取信息、加工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更要求健康的個性心理品質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2.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2.1有計劃地開展活動課或專題講座。包括心理訓練、情境設計、角色扮演、游戲輔導、心理知識講座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學常識,幫助學生掌握一般心理保健知識,以增強學生的自我心理修養,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2.2個別咨詢與輔導。開設心理咨詢室(或心理輔導室),進行團體或個別輔導,對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給予直接的指導,排解心理困擾,並將有關的心理行為問題進行診斷、矯治,幫助學生掃除成長中的障礙和煩惱。
2.3建立學生心理檔案。給部分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建立心理檔案,有的放矢發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變被動為主動;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幫助家庭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更好地教育孩子。
2.4把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之中,把心理健康教育與教師的教、學生的學結合,注重發揮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人格魅力和為人師表的作風,結合新課改,努力構建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師生關系。班級活動與班主任工作均要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2.5積極開通學校和家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貌岸然。通過家長學校或社區活動,引導家長轉變教育觀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營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圍,調動家庭和社會的各種力量,創建符合學生健康成長的環境。
3.抓學科滲透,扎實推進心理健康教育
課堂是學校進行教育活動的主要場所,課堂教學不僅是科學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學生心理發展的過程。我們嚴格按照上級要求,開設上好心理健康課的同時,要求教師在各科備課時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思品課,抓好心理疏導的教育;語文課,以教材中大量的優秀文字形象,從這些人物身上體會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質;數學課中研究重點是觀察、注意、思維、記憶等心理活動;英語課則要求創設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增強學生學習信心,使之敢於表現自我,增強學生群體交往意識,發展能力和個性;音樂、美術等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體驗,給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學科教學過程中滲透有關的知識,可以使學生處處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且作為教育的主體,教師不僅在知識上影響著學生,而且教師的人格也會在教學的師生互動過程中起潛移默化的作用,這就構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
4.加強交流,了解學生
由於各種主客觀原因,一些學生難得向老師白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這就要求每一個教師特別是班主任要經常深人班級,利用適當的機會和場所,讓學生自由自在地表達思想情感,從中了解學生的心理現狀,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如在作文教學中布置《寫給老師的話》等題目,使一些較內向的學生或有"難言之隱"的學生通過書面形式與老師交流思想。老師則應該對此做好保密工作,並針對不同性格的學生區分具體情況,選用適當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個別幫助。另外,與學生談心,是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通過個別談心,可以發現、掌握某些同學的不健康心理,再"對症下葯",通過耐心細致的工作,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調節,幫助他們克服缺點,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要使個別談心取得良好的效果,班主任只有做學生的知己、朋友,才能取得學生的信任,學生才能將自己的煩悶向老師傾訴。當一些學生在學習上遇有困難,家庭生活受挫折時,他們心情苦悶,情緒失衡時,老師要及時幫助他們,安慰他們,開展談心活動,老師應以誠懇的態度耐心傾聽他們的訴說,讓他們把心裡的積郁情緒渲泄出來,擺脫不良情緒的困擾。
5.尊重學生,關愛學生
作為教師,應時刻牢記,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盡管角色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師應該在保證教學工作正常進行的前提下,民主治班,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該生是否尊重師長"是班主任評定一個學生品行的首要條件,而作為班主任是否問過自己"我尊重學生了嗎?"尊重學生包括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勞動,尊重學生的成績,尊重學生的隱私等。那些有心理障礙的學生,他們常常感覺不到自己的價值。這些學生只有被人接受,才能接受自己,如果教師不尊重他,他也感覺不到自尊,對那些有心理障礙的學生要堅持正面教育引導,盡量不要當眾批評。實踐表明,只有從尊重出發,學生才能打開自己的心扉,心理教育措施才能奏效。

❻ 如何做好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論文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勢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舉措。一所學校特別是作為處於素質教育前沿陣地的深圳市小學,如何實施和開展這項工作並取得成效,進而形成自己的特色,這是我們需要長時間面對,摸索並思考的問題。筆者作為學校教學方面的負責人,在這一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理念,下面,就以學校實際管理工作的實踐,談談這方面的幾點認識。
一、營造人人參與其中的教育氛圍
心理教育工作需要全體教師的共同參與,一方面,教師自身的心理素質直接影響其教育態度與方式,同時,心理教育實踐也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全體教師當中形成重視心理教育,進而積極參與心理教育的氛圍就顯得十分重要。泰寧小學目前已經申請了《特區小學生心理問題成因及班級水平輔導方式探索》課題,成立課題組,組織教師學習有關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論知識,從理論上豐富教師的心理學知識與素養。學校一方面選擇部分教師參加心理健康教育C證考核培訓,一方面利用班主任工作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了一支少而精,工作能力強的心理輔導教師隊伍。班主任隊伍作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成員,更是積極將所學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充分的運用到自己的班級管理與學生工作當中去。而任課教師則在思考如何在自己的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重視心理疏導,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更好更優質的教育。
二、建構心理健康教育網路
心理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最終目標都是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在開設心理輔
導課的同時,學校還建立了心理輔導室,將對學生心理的集體輔導與個別輔導結
合起來。定期開展心理輔導與咨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有效手段,能及時的
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為教師、家長的教育方式提供參考意見。重點針對學生當中存在的學業與升學適應問題,情緒情感問題,人際交往問題,青春期成長問題等進行專題輔導。
心理輔導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規工作,越來越多的學生在遇到煩惱的時候開始學會尋求老師的幫助。很多的在學業處於迷霧中的學生開始努力審視自身,認識自我,因為對於他們來說,有一個觀念開始形成:那就是健康的心理也是成才的必備條件。
心理活動課是學生進行自我探索的過程,強調學生自身的體驗與感悟。輔導課「與煩惱說再見」、「男生女生交往課」「負面情緒的環節與消除」等,或討論,或活動,讓學生體味生活,感受真實的自我。讓心理活動課與他們一起分擔成長的過程中的煩惱,不僅給他們帶來了歡樂,更讓他們學會了如何去正確處理生活、學習中所遇到的的困惑與疑問。
除了校內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心理咨詢室的開設,還要聯合家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形成家、校、社會三者相結合的心理教育網路,多方面共同推進,確保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三、多方面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1、滲透到班主任工作中
班主任是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軍。要求每位班主任每月一節班隊課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每學期初制訂好班級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計劃,組織評選「最佳心理健康教育個案報告」、「最佳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教案」等手段,引導班主任不斷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水平。
2、滲透到團隊活動中。
要求學校團隊活動結合心理輔導。在舉行紀念革命烈士的活動中,學習革命先輩高尚情操和良好的價值觀、人生觀,增強奮發向上、立志成才意識;在開展少先隊大隊幹部輪換選舉的活動中,進行「對待落選的心理調適」、「幹部輪換與人際關系」的專題心理輔導,讓幹部們積極參與,培訓競爭意識,從「自我發現」、「自我評價」、「自我調控」、「自我發展」等幾個方面,塑造學生健康的人格品質。
3、滲透到課堂教學中。
學生獲得知識、發展能力、形成品質、掌握方法主要是在學科教學過程中實現的。課堂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學中,學校要求教師努力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心理教育:(1)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人格塑造,促進學生的心理發展。(2)以活動為中心,加強心理訓練,塑造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3)以激勵為原則,對學生施以積極的心理暗示。(4)以方法為重點,使學生掌握提高自身心理素質的方法。(5)以自身為榜樣,給學生以積極的心理感染。「教學中是否滲透心理教育」已列入我校課堂教學評比原則中。
4、滲透到家庭教育中。
定期舉辦學生家長學校,對學生家長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宣傳教育,指導家長在家庭教育中配合學校開展心?健康教育,向家長傳授與現代教育相適應的家教方法。
四、在學科教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學科教學工作當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從而幫助學生增強課堂學習活動中的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的投入水平與效果,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這是我校在心理教育工作中推進的重點之一。它的作用在於不僅能夠促進教師教育理論素養的提高,而且能夠推動更多的教師乃至全體教師參與心理輔導活動,以利於在學校營造起關心和增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環境氛圍。能夠幫助學生化解學習心理困擾,調節和優化學習心理狀態,有效投入學習活動。比如:教師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研究學習困難生的成因及轉化策略;在實驗課上鼓勵學生積極動手,不怕失敗,學會體驗成功的喜悅;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尊重學生的人格,多給予學生以正面和積極的評價,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潤物細無聲」,這是教育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
然而,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長期的摸索,如果不能選擇恰當的時機、選擇適當的學生、運用恰當的方法,才能起到相應的作用,否則會適得其反,所以,在學科教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滲透」的自然性。即要根據學科內容的特點,在滲透心理健康輔導過程中讓學生感到非常自然,而不能讓學生感到生拉硬扯,好像在貼標簽。例如,在語文教學中的某些健康優美的文章內容可以自然地用來幫助學生克服自卑、樹立自信;在數學、自然、科學等科目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的群體意識和合作精神。
2、「滲透」的針對性。即在學科教學內容和心理健康輔導目標之間要找到最佳結合點,注意教學內容的哪一點適合心理健康輔導的哪一方面,以增強心理健康輔導的針對性。同時還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狀態,「對症下葯」,有的放矢。
3、「滲透」的計劃性。即要有意識地選取教材內容、有步驟地進行心理健康輔導,而不是「隨機取材」,以避免心理健康輔導因缺乏系統性而造成某一方面被過多強調,另一方面則可能被忽視。
當找到了適當的學科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結合點,把握住了適當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時間和對象,還應注意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拓寬教學內容
心理學研究顯示:對於青少年來講,新奇豐富的內容便能使其樂於接受,易於接受。語文學科不同於其他學科,語文課教學的內容遠非限於課本,因為教材中的課文只是「例子」。既然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很有必要為學生拓寬學習空間,即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對象的不同,補充教學內容。教師可以精選一些名家名篇,或選取一些報刊上貼近生活的熱門話題,將它們介紹給學生,讓學生了解語文學習的天地是何等廣闊,語文蘊含的知識是何等深邃,語文所呈現的形象又是何等奇妙,從而激起他們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使一篇篇文章成為愉悅身心的好教材。
2、創造「自我實現」的條件
心理學告訴我們:「自我」成長的需要包括求知的需要,受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等。教育既是科學又是藝術,語文教學的藝術成分更豐富。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完全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這里的關鍵是教師做「教練」、「導演」,讓學生做「演員」。教師為學生創造一個寬松的課堂環境,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做學習的主人,主動地在課堂中實現自我塑造。歡迎質疑,歡迎對教材提出不同的見解,歡迎提出和教師不同的觀點;允許提出錯誤觀點,允許改變觀點,允許保留意見。這樣,在課堂中便能形成師生間的平等交流與共同研討的民主氣氛。有了這樣的氣氛,學生思想的泉水便會無拘無束地奔涌,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就會有思想碰撞,就會在質疑、論辯與闡釋中獲得真知灼見。
3、設計精當的「小插曲」
心理學研究還顯示:學生注意力集中的延續是受時間的限制的。想要延長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應抓住時機給予積極的「刺激」。一般來說,在同一個層面中,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持續時間只有20分鍾左右。據此,我在每一課堂中設計2-3次的「刺激」,以形成課堂氣氛的小高潮。比如利用某個滑稽的演示動作或者其句幽默、風趣的語言使學生忍俊不禁,開懷暢笑,其教學效果是較為令人滿意的。

❼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參考文獻範例

加強教育督導。教育主管部門應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學校評價和教師評價回的重要范疇。一方面要加強對教師答和學生心理健康的理論培訓和實踐指導,另一方面要形成適合農村學校和農村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評價方案,並開展跟蹤、監督和評價

❽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的3000字左右論文

當前在全國乃至全省、我們中山市各級中小學都積極開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各種形式、各種渠道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經在全市中小學普遍生根開花。在努力形成全社會都來關心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風氣方面,我市教育局、中山師范學校與市關工委、市婦聯、團市委、市科委、市科協及市中山日報社等部門緊密配合,採用多種形式向社會擴大影響。經過各級新聞媒體的宣傳,對於我市社會各界和廣大家長來說,「心理健康教育」或「學校心理輔導」已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現在,不少中小學已把舉辦「家長學校」或定期舉行「家庭教育」講座作為一項經常性的工作來抓。市教育局和市婦聯、關工委等部門一起成立了專門的機構,以便更好地協調家長學校的工作。華南師范大學、市教育局、中山師范學校和教科部門還組織各學校心理輔導的骨幹教師培訓學習,對於形成一種「全社會都來關心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社會風氣,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具體說來,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的現實意義。

1.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當前學校教育的需要,是避免各種突發事件,維護社會團結穩定,學校正常運作,學生家庭幸福的預防針。

國家教委新頒布的德育大綱第一句就明確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與心理健康教育。」明確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德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謂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據心理活動規律,採用各種方法與措施,以維護個體的心理健康及培養其良好的心理素質。而從心理健康的角度來看,人們心理狀態可以分為三種情況或狀態;正常狀態(常態)、不平衡狀態(偏態)與不健康狀態或病態(變態)。在中小學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維護正常心理,糾正偏態心理,治療變態心理,有著現實的意義。

① 有利於學生的身體健康成長。

中學生正處在心理機能迅速發育成熟的時期,因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就是及時地針對性地施以教育,對症下葯。使學生知道什麼是健康和不健康的心理學保持心理健康就能促進學生身體健康成長。

② 有利於學習、工作效率的提高。

健康的心理對於學習、工作的效率起重要的作用,對競賽技能的發揮更為重要。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是朝氣蓬勃,開朗樂觀,學習和工作就有勁,效率就高。而一個心理不健康的人常常心神不定,思慮過多,不能集中精力於學習和工作上,既影響生活效率,也大大妨礙創造才能的發揮。

③ 有利於智力與個性的和諧發展。

心理健康對於促進人的智力與個性和諧發展,發揮人類最大的聰明才智,對培養人才具有重要意義。對於處在智力發展成熟和個性形成時期的中學生尤為重要。一個人重視心理健康,可使大腦處於最佳狀態,更好地發揮大腦功能,有利於開發智力,充分發揮各種能力,有利於個性的和諧發展。

④ 有利於心理疾病的防治。

心理疾病的發生,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我們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就會注意防止和消除產生心理疾病的各種因素,以防止病變的發生和發展。人的心理疾病,大多數是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各種社會因素的影響而積累逐漸形成的。如果發現學生有了心理病變的苗頭,就及時採取適當措施,使它在量變過程中得到以終止和消失;如果確實患了心理疾病,應及早給予積極的治療,使之盡快恢復健康。

2. 開展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正常健康、全面發展的保證。

從個體發展的角度來說,注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於個體的發展有三方面意義。

① 促進學生學業事業成功。

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發展性教育,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這些心理素質是他們學業成功、事業成功的重要保證。

② 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思想品德,一般由道德品質、政治傾向和行為規范等要素構成。青少年時期,思想品德發展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發展自己的共產主義理想、政治觀點和道德品質;二是培養自己正確的道德評價和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健康在某些方面可以說是優良思想和品德的基礎;而在另一方面則是它們的直接組成部分。所以說,心理健康有利於青少年思想品德的發展。

心理健康的人,必然具有健全的性格,必然會正確地對待周圍環境,熱愛祖國,熱愛集體,熱愛人民,熱愛勞動,熱愛科學,熱愛社會主義,艱苦奮斗,嚴於律己,寬於待人,助人為樂,與人為善。心理健康的人,他們善於處理人與人、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所有這些都是共產主義思想品德發展的基礎和組成部分。

心理健康還有利於人積極、樂觀地認識環境、改造環境。心理健康的人常表現出思想開闊,能在任何環境下樂觀地對待現實,以進取精神面對現實、正視自己、適應社會,努力創新。

許多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凡有心理問題的學生,他們在集體中都不善於處理各種關系,都可能成為集體的嫌棄兒;他們更多地表現出沖動、急躁、孤僻、任性和不聽話;他們時而表現出自卑、厭世,時而表現出高傲、狂妄;他們缺乏活動願望和興趣,不善交際,經不起挫折,狹隘猜疑,膽小怕事。這樣的人很難形成良好的共產主義思想品德。

③ 保證學生正常健康地生活與發展成人。

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心理處於健康狀態,是其正常生活、正常地發展的前提與保證。中小學生能否健康地成長,心理健康教育是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3. 開展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身心發展特點的需要。

青少年時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階段,個體從兒童進入青少年階段,其身心發展起了重大的變化。首先是出現了對其心理與行為有著重要影響的兩方面需要,一是性的成熟,使青少年性意識與沖動出現;二是由於身體的全面發展與性的需要的形成,使青少年產生了成人感,出現了強烈的獨立性需要。這就是青少年時期的新需要與其心理成熟水平及社會地位水平的矛盾,具體為四個方面:

① 新的性需要與社會地位的矛盾。

② 性成熟性意識增強與心理上道德上准備不足的矛盾。

③ 新的獨立性需要與社會地位的矛盾。

④ 新的獨立性需要與心理成熟水平的矛盾。

青少年時期這些特定的矛盾,導致了他們在各方面表現出既不同於兒童,又有許多成人的心理特點,使他們最容易進入心理不平衡狀態而又最不容易通過自我調節或尋求成人疏導以得到解脫。同時,青少年接近於成人的活動能量,對以上的矛盾系統又起著激發作用,容易使矛盾爆發,因此,對青少年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迫切。

4. 開展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當前社會變動時期的需要。

近幾十年的發展,隨著社會變革而產生的一些變化或暫時不可避免地滋生的一些因素,都將對青少年心理狀態產生消極影響。

從家庭方面來看,離婚率不斷增高,家庭氣氛溫馨減少,家庭對獨生子女教育不當的管教方式,都會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產生消極因素。

從學校方面來看,高考升學壓力,頻繁的測驗考試,學生分數排位等等,導致競爭激烈,壓力增大,使青少年學生無止休地陷入緊張、焦慮、擔憂、挫折等等不平衡狀態中。

從社會角度來看,一些黃色、淫穢東西的出現,信息渠道的暢通,政府部門一些不正之風,觀念的多元化,也將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因此,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僅非常重要而且非常迫切,現實意義重大。

閱讀全文

與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參考文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