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理解小學教育的全面性
小學教育是向兒童實施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教育。小學教育既不是就業定向的職業技術教育,也不是培養高層次專門人才的專業教育。它是面對全體兒童實施普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育。
在此基礎上發展他們的能力,培養他們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質和提高他們的身體心理素質,使他們具備國民應有的一些基本素質,為他們進一步深造創造條件。
(1)簡述小學教育基本特點擴展閱讀:
認識普通中小學教育性質和特點,對做好學校教育工作的指導意義歸納如下:
1、明確中小學教育的社會主義方向性,在各項教育教學工作中,保持清醒頭腦,始終堅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2、認識中小學教育基礎性,能更好地認識中學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的地位、作用。
3、認識中小學教育基礎性、全面性、義務性,使我們更好地理解和堅持全面發展的培養目標,處理好普教與職教、基礎與提高、少數尖子學生與大部分學生,升學率和合格率,鞏固率的關系。
Ⅱ 中小學學校教育的特點表現為() A、基礎性 B、目的性 C、專門性 D、系統性
ABCD 中小學教育有四個特點,基礎性、專門性、系統性、目的性。學校教育有四個特點:專門性、選擇性、系統性、目的性
Ⅲ 小學教育的基本特點是全民性、全面性、 義務性 還是特殊性、基礎性、義務性、全面性
小學教育的基本特點是:
1、全民性
小學教育的全民性,從廣義上說,是指小學教育必須面向全體人民。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徹底掃除文盲,從整體上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從狹義上講,是指小學教育必須面向全體適齡兒童。
2、義務性
義務教育是國家用法律形式規定的對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實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強迫的、免費的學校教育。這里的「義務」一詞包括三層意思:
第一,國家有設立學校以使人民受教育的義務;
第二,父母或監護人有使適齡的子女或被監護者就學的義務;
第三,全社會有排除對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入學受教育產生不良影響和障礙的事物的義務。
3、全面性
小學教育是向兒童實施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教育。小學教育既不是就業定向的職業技術教育,也不是培養高層次專門人才的專業教育;
它是面對全體兒童實施普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在此基礎上發展他們的能力,培養他們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質,提高他們的身體心理素質,使他們具備國民應有的一些基本素質,為進一步深造創造條件。
(3)簡述小學教育基本特點擴展閱讀:
整個教育的基石就是小學教育,在《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課程計劃》中有明確的規定,小學階段的培養目標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需要將熱愛祖國,熱愛科學的正確的觀念和思想初步建立起來,將樂觀開朗、勤奮向上、認真負責、誠實守信以及關愛集體和他人的良好品質培養起來,並將明辨是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初步建立起來。
第二,對於算術、寫、讀等方面的基本的技能和文化知識需要掌握起來,形成對自然和社會的初步的了解和認知,思考、動手以及貫穿觀察能力都能初步形成。
第三,興趣廣泛和健康生活的良好的生活需要形成起來。最後認識勞動與生活的不易,熱愛勞動的思想也形成。為了實現孩子的品質品德、思想政治和學習文化,我國小學教育需要不斷努力。
Ⅳ 論述小學教育直觀性特點的原因
幼兒是在認識活動的過程中學習新詞,這是由幼兒思維具體形象性和詞本身的概括性特點所決定的。即幼兒是在通過聽覺、視覺、觸覺等感知客觀物體的特徵、性質的基礎上掌握詞義。通過詞的解釋掌握新詞,是幼兒掌握詞的輔助手段。而詞的解釋只有在幼兒頭腦中能引起已感知過的形象時,詞的解釋才能為幼兒所理解。所以依靠直觀進行詞彙教育,是詞彙教育的基本原則,它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結合實物出現新詞
詞是一類物體的代表符號,要使詞起到符號作用,就必須使詞和實物建立起牢固的聯系。凡是豐富幼兒有關物體的名稱、形狀、顏色等新詞時,都要使語音與實物同時出現,並多次重復。以後,還要用同類實物和該詞建立聯系,使其在幼兒思維中起概括作用,並幫助他們牢固地掌握詞。如豐富「蘋果」—詞時,用的實物是國光蘋果,以後,在重復這個詞時,可以出現青香蕉、黃香蕉或其它品種的蘋果,這時「蘋果」一詞才能在幼兒頭腦中,成為一類物體的符號而鞏固下來。
(2)結合動作出現動詞
漢語中的動詞非常豐富,動作的微小差別就要用不同的動詞去表達。如將一張桌子移動一下,兩個人做是「搬」或「抬」,一個人做是「拉」、「拖」、「扛」、「挪」??等分得很細,讓幼兒掌握它們有一定的困難。在教幼兒學習新動詞時,就需要伴隨著動作出現新詞,使動作與動詞多次建立聯系,才能使幼兒具體形象地掌握不同動作的名稱。
(3)伴隨手勢、表情或像聲詞解釋新詞
關於心理感受的一些詞,不易解釋清楚,可以用手勢、表情或一些像聲詞來幫助幼兒掌握「焦急」、「盼望」、「滿意」等一類詞的詞義。
(4)利用圖片幫助幼兒理解詞義
有些物體(如野獸、各種交通工具)不可能讓幼兒全部直接感知,就可以用圖片來認識它們的特徵,掌握它們的名稱。有些描述性的詞,就需要有描述的對象才能理解和掌握。看圖講述是幫助幼兒理解形容詞的詞義和鍛煉描述能力的有效形式。圖片不僅可以幫助理解新詞,同時也能有效地幫助幼兒運用新詞。
(5)通過實物對比掌握反義詞
如大、小、長、短、粗、細、胖、瘦、高、矮、黑、白??等詞中的任何一個詞,都是和它的反義詞同時存在,如沒有它的反義詞,也就沒有它存在的價值。這些詞需要運用實物對比,才能使幼兒辨認掌握。
3、試述早期閱讀對幼兒發展的作用
答:幼兒早期閱讀的內容——圖畫故事書,是幼兒最先閱讀的非文字的文學樣式。是以圖畫符號?含繪畫、照片、圖表及符號?來述說的故事或表現各種事物。對於不識字或識字不多的幼兒,它是除生動活潑的兒歌、情節簡單的兒童故事以外的,另一種賞心悅目的視聽媒體--以圖畫形式來表現的兒童文學。幼兒看到圖畫,即能了解其中的含意。特別是一些無文圖畫作品,不同種族、不同語種、不同國家的幼兒均可觀賞,感受其中的趣味。
(1)閱讀能刺激大腦,是發展大腦神經組織的最好方式
教幼兒閱讀起步越好。美國腦科專家格倫·多曼博士認為,應對大腦頻繁、緊張、持久地施加刺激。閱讀是積極自覺地刺激智力發展的良劑。
(2)閱讀是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條件
幼兒早早閱讀,不僅能夠獲得知識,還可以發展理解、分析、比較、想像等能力,而且使幼兒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充實而愉快,早早進入純潔、美妙的圖書世界,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樂趣無窮。
(3)閱讀增加了幼兒的經歷與交往
人生不可能什麼事都親身經歷,讓幼兒早早進入閱讀階段,大量讀書可以豐富幼兒的經驗,增添生活感受。通過閱讀還可以使幼兒與古人、現代各國人、未來人交往。
(4)閱讀是幼兒個性發展的條件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讀書塑造人格」。幼兒的興趣、性格、理想、世界觀的發展與形成,都受閱讀內容的影響。早期閱讀對兒童個性萌芽有重要作用。
(5)閱讀是幼兒學習成功的重要條件
閱讀能力是學習的基礎。早期教育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幼兒入小學作準備的重要方面。這種良好的閱讀習慣會陪伴和影響整個求學過程,使幼兒終生受益。
Ⅳ 小學教育的功能特性是什麼
小學教育專業,是在培養小學教師五十多年的經驗基礎上,於2001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的新增設本科專業。培養對象:主要是具有中等師范學歷及一定教育教學經驗的在職小學教師。培養目標:達到高等師范專科小學教育專業學歷,提高素質水平。
小學教育系現有本科專業即小學教育專業,是在培養小學教師五十多年的經驗基礎上,於2001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的新增設本科專業,也是遼寧省試點實驗專業,是教師教育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小學教育專業在辦學層次上定位於本科層次,使學生達到本科層次的學術素養;在培養方向上定位於學校教育方向,使學生具備專業化的小學教師素養;在服務面向上定位於服務於地方基礎教育,為本地區及周邊地區培養人才。學制四年,授予教育學學士學位。
二、小學教育的基本特徵
小學教育是一項規模宏大的教育奠基工程,除具有一般教育的特點外,還有它自身獨具的基本特徵。
(一)全民性
小學教育的全民性,從廣義上說,是指小學教育必須面向全體人民。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徹底掃除文盲,從整體上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從狹義上講,是指小學教育必須面向全體適齡兒童。
小學教育的全民性是世界各國教育改革的共同趨勢,幾乎所有國家的教育都在努力創造條件,確保每個人接受初等教育的權利。1989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5屆大會確定「爭取全民基礎教育」計劃,要求最大限度地掃除文盲和普及初等教育。1990年3月,在泰國召開了世界全民教育大會,會議主題是「使人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機會」,會議通過的《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滿足基本學習需要》反復強調的就是,使人人享有受教育權利,向所有的人提供接受教育的機會。
在社會主義新時期,我國的小學教育是全民教育,這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素質,使全國各民族的所有兒童都接受社會主義教育的需要。為了保證這一全民性質,國家特別對女童的教育、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兒童的教育給予特別的關心,採取了特殊政策;對於殘疾兒童的教育也給予了特殊的關注,專門加以保障。
(二)義務性
小學教育面向全體適齡兒童,任何未成年的公民,不論其種族、民族、性別、膚色、語言、社會經濟地位的差異(智能及身體狀況不允許的例外),只要達到一定的年齡(6~7歲),都必須接受小學教育。因此,小學教育在整個教育中具有義務教育的性質,對於每個公民來說,教育機會是均等的,是應當享有的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定:「國家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本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狀況,確定推行義務教育的步驟。」「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義務教育是國家用法律形式規定的對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實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強迫的、免費的學校教育。這里的「義務」一詞包括:(1)國家有設立學校以使人民享受教育的義務;(2)父母或監護人有使學齡的子女或被監護者就學的義務;(3)全社會有排除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入學受教育的種種不良影響和障礙的義務。因此,義務教育要求國家、家庭、社會必須給予保障。對受教育者來講,既是應享受的權利,又是應盡的義務。
小學教育是義務教育,根據義務教育法的規定,它又是強制的和免費的:「國家對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免收學費。國家設立助學金,幫助貧困學生就學。」「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必須使適齡的子女或被監護人按時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由於小學教育是依國家法律而實施的基礎教育,因而它具有強制性。
(三)全面性
小學教育是向兒童實施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教育。小學教育既不是就業定向的職業技術教育,也不是培養高層次專門人才的專業教育。它是面對全體兒童實施普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在此基礎上發展他們的能力,培養他們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質和提高他們的身體心理素質,使他們具備國民應有的一些基本素質,為他們進一步深造創造條件。小學教育是培養各級各類人才的前提。小學教育是向全體兒童進行的最基本的知識、技能教育,幫助他們學會如何做人,奠定學習、生活和進一步發展的基礎。從某種程度上講,全面性是專業性的預備。只有保證小學教育的質量,才能確保高一級學校的教育質量。兒童接受小學教育的年齡階段,是人生歷程的巨大變化時期,是人的智力、能力和良好習慣形成的最佳時期,小學教育的每一個方面都不可偏廢。
Ⅵ 小學教育學中教育的本質特點是什麼
從教育學的角度來說,「教育的本質」是一個問題,「教育的特點」是一個問題,一般沒有教育的本質特點這個說法。而且你說的「教育的社會功能是教育的本質特點之一」這話又有問題了,那是教育的功能問題。一般認為教育有兩大功能:一是促進個人身心發展的功能,這是教育的本體功能;二是促進社會發展的功能,這是教育的延伸功能。
Ⅶ 小學教育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1、教育對象的特殊性
2、小學教育的基礎性
3、小學教育的義務性
4、小學教育的全面性
Ⅷ 簡述小學教育、義務教育和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
小學教育的基本內涵:1、擯棄師生關系中對「主客體」、「主導與主體」的僵化的、教條式理解,倡導「交往主體」。 2、確立師生之間真實的、生成的、平等的交往關系的合法性。真實的師生關系一直在發展、變化,體現了一種動態的、生成的過程。3、在交往中完成受教育者的自我建構過程,教育者同時獲得積極的、主動的發展。4、師生雙方共同追求一種「完整的社會人」的終極理想。
義務教育的基本內涵是:國家與社會有義務確保全體適齡兒童接受法定年限的學校教育、家長有義務送適齡子女接受法定年限的學校教育和適齡兒童有義務接受法定年限的學校教育。
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是:1、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這是素質教育區別於應試教育的標志之一。2、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3、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
Ⅸ 簡述當代國外中小學教育改革的特點
近年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作為積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性任務,擺在了廣大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會的面前。在努力探索如何扎實有效地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過程中,課程改革被鮮明地提到了促進素質教育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關鍵位置上。這是因為,課程集中體現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課程是實施培養目標的施工藍圖;課程是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最主要的依據。由此,課程改革便成為了整個基礎教育的核心內容。目前,新一輪的課程改革隨著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頒布和實施,已經進入了試點實驗階段。通過學習《綱要》,筆者更增加了對這次課程改革的認識和思考。
一、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特點:
(一)延續性和繼承性
當前的課程改革是我國建國以後的第八次課程改革,是對前面所進行的課程改革的延續和繼承。我國曾先後進行了七次課程改革,每次改革都取得了明顯成就。最後一次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頒布後,20世紀80年代後期至90年代初期,經過幾年的努力,形成了我國基礎教育課程現行的體系。這次課改在一些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進展。比如增加了「選修課」和「活動課」;引入了地方課程;在教學實踐中,涌現出一批重視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和重視學生成功與發展的好的教改典型。這些成績為當前的課程改革打下了基礎,積累了經驗。但是,課程是必須不斷改革,不斷建設,不斷創新的,這是因為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原有的基礎教育課程越來越不能適應新的發展和需要。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是在吸收了前幾次課程改革所取得的經驗和成果的基礎上,針對現行基礎教育課程存在的問題及弊端而進行和開展的,因此,相對於前幾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來說,本次課程改革是歷次課程改革的一種延續,是課程完善過程的一個階段,具有延續性和繼承性。
(二)時代性和發展性
1、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是新時代的要求。
21世紀是以知識的創新和應用為重要特徵的知識經濟時代,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國際競爭的日趨激烈,國力的強弱越來越取決於國民的綜合素質。社會的信息化,經濟的全球化使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成為影響整個民族生存狀況的基本因素。因此,21世紀將是教育和學習起核心作用的時代。
時代呼喚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才。科技的日新月異,一方面要求教學內容能迅速作出反應,增加一些反映現代科技,社會發展的的新內容;另一方面也要求教育不僅能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教給學生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從而使學生走上社會後能更好地面對新的挑戰。確立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發展的新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模式,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極大地提高全民族素質,是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面對時代和未來的挑戰,根據「全教會」的精神,審視現行基礎教育的課程,我們發現,確實有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教育觀念滯後,人才培養目標已不能適應時代的需求;思想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不強;部分課程內容過於單一,學科體系相對封閉,脫離生活;課程實施過程基本以教師、課堂、書本為中心,難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只重成績,忽視學生全面發展;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缺乏靈活性等等。
因此,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勢在必行,新的時代呼喚著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內容。
2、新一輪的課程改革體現了時代特徵。
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確定了這樣一些策略:倡導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重建新的課程結構;體現課程內容的現代化;倡導建構主義的學習;形成正確的評價觀念;促進課程的民主化與適應性。這些理念和策略的提出,無不體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徵,反映了時代的要求。
(三)綜合性和開放性
我國以前的課程計劃在課程的分科性、統一性和持續性方面考慮得比較充分,而對綜合性,選擇性與均衡性方面關注得不夠,因此,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必須依據國際課程發展趨勢,課程現代化的要求以及我國的國情和教育傳統,重建新的課程結構,需要特別關注基礎教育課程的綜合性,選擇性和均衡性。
1.綜合性。傳統的課程主要是按照學科來確定的,各門學科有其獨立的,嚴密的學科範圍和體系。現代科學的發展逐漸打破了學科壁壘森嚴,相互割裂的狀態,科學知識綜合化和一體化的趨勢明顯加強。科學的這種發展趨勢一方面要求現代人具有一種綜合的科學素質和全面認識能力,另一方面要求課程內容實現綜合化。為此,本次課程改革中,注意矯正傳統的不合理的學科分類,重視課程內容的綜合化,按照科學綜合發展的本來面貌提供一個合理的知識結構,以利於學生的創造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課程結構的「綜合性」主要通過開發和設置綜合課程的方式體現出來。
當然,課程內容的綜合化的發展並不一概地否定分科,而是反對那種認為完整的事物可以通過孤立地研究其中的每一部分而得以把握的陳舊觀念。因此,在課程設置上,應做到分科課程和綜合課程相結合,尤其在小學階段,綜合學科和綜合活動所佔比重應超出分科學科。.
2、開放性。在科技迅速發展的當今時代,課程內容既要繼承人類歷史積累的正確的、合理的知識,又要剔除舊的、已過時的、不合理的知識,同時,還必須及時吸納科學發展的新成果和新知識。國外就有一些將教材或教師用書以活頁形式呈現的做法,以便隨時增添,修改,調整教學內容,這充分體現了當今課程設置的開放性。
另一方面,學校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積極改變僅依靠教科書開展教學的做法,充分開發、利用各種教育資源落實課程計劃的要求。要積極創造開發信息化課程資源,拓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空間。
(四)自主性和互動性
1自主性。《綱要》指出,中國課程改革取得成功的關鍵是發揮每一所學校的主體性。只有當每一所學校的教師和學生真正成為課程改革的主體,而不是課程改革的被動執行者、實施者時,課程改革才有希望。因此,在課程標准和課程結構的規定上也有了較大的彈性。學校和教師可根據不同學生的發展水平,以及本校的條件,自主決定課程的廣度和深度,通過選擇並設置有關課程來創造和形成本校的校園文化特色。
傳統的課程主要是按每門學科自身發展規律形成的,邏輯性強的學科如數學是按邏輯要求來排列的,時序性強的學科如歷史則是按時序來排列的。這些做法都是以具體學科本身的特點為出發點,沒有充分考慮學習者的條件、需要和興趣。現代學校課程除了以學科為本的結構形式外,還可提供個別化,處方化的課程形式,構成多種可能的組合,學習者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如能力,需求,興趣以及已有的知識基礎)來自主選擇不同的課程組合。對於教師來說,這也有利於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和自主性,有利於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提高教學質量。
2、互動性。《綱要》中提出了體現時代要求的新課程的目標,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要使學生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等等,這就要求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一言堂」的局面。中國的學生遵守紀律,課堂秩序良好是很多國家難以比擬的,而在新的課程目標的要求下,我國的課堂教學必須講求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和主體性。
二、教師培訓中心面臨的新任務:
師資培訓工作是課程改革實驗工作成敗的關鍵。搞好基礎教育新課程的師資培訓工作,是進行基礎教育新課程實驗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項系統工程。所以,作為教師培訓中心,在當前的課程改革過程中,也面臨著新的任務,那就是加強教師培訓,加速教師角色的轉換----由傳統型教師走向現代型教師,為實施新課程作好師資准備。
(一)認識到位,重抓落實
首先,要充分認識到新課程師資培訓的重要性,切實做好新課程實驗和逐步推廣的師資培訓的規劃工作,確保新課程師資培訓工作與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推進同步進行並適當超前。要堅持「先培訓,後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將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有關內容納入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核心內容。首先培訓中心的教師要確立正確的新的觀念,並將這些觀念傳遞給廣大的中小學教師,從而為新課程的大范圍實驗和推廣奠定基礎,要將新課程培訓作為正在實施的「繼續教育工程」中各級各類骨幹教師培訓的重要內容之一。
(二)觀念更新,形式多樣。
課程改革是一個漸進的,創新的過程,課程思想的創新,課程內容的更新,課程結構的調整,最終都得靠人來實施。培訓中心的教師首先應深入領會課程改革新思想,切實轉變教育觀念,例如: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認識到課程的功能要從單純注重傳授知識轉變為體現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樹立正確的課程功能觀等等,按實施新課程的要求,對中小學教師進行培訓。在培訓方式上,要採取多種形式,倡導培訓者和教師的平等交流、對話,了解他們的疑惑和困難,引導教師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深入地討論,使他們能全身心的參與到培訓中來,使培訓工作收到實效。
(三)結合實際,加強實踐。
課程改革的實驗工作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全程中是非常重要、非常關鍵的一個階段。在准備階段研製的新課程標准,實驗教材及有關的管理,評價的方案、政策,都需要在實踐中加以驗證、修訂和完善。實驗階段工作能否順利進行,關繫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成敗。因此,培訓中心在進行教師培訓的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參訓教師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在實踐中多加思考。要根據「邊培訓,邊實驗,邊研究,邊開發」的原則,加強培訓資源建設。
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經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也具有其獨有的特點,我們必須加強學習,更新觀念,認真做好在職教師的培訓工作,力爭為當前的課程改革建立一種強有力的支持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