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小學生生存教育

小學生生存教育

發布時間:2021-02-11 21:18:16

㈠ 適合小學生的生命教育書

1.天藍色的彼岸(7-10歲)
推薦理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21世紀最偉大的生命寓言」!
2.生命不息(7-10歲)
推薦理由:書中為大家展現了成長軌跡中的每一個重要時刻:對新生命的渴望,生命真正到來時的激動不已,小生命慢慢長大,成長中的快樂與煩惱,長大後人生的抉擇,命運的多變,愛情的到來,一代一代生命的延續,到最後逐漸終老病死……簡單親切的文字,意味深長的生命傳奇故事,在作者的娓娓道來中,不僅讓孩子懂得了生與死的含義,而且告訴孩子如何對待生與死。
3.寫給孩子的8堂生命教育課(3-8歲)
推薦理由:大獎大師經典傑作,關於生命與死亡、愛與分享、自由與友誼最動人的闡釋,讓孩子在愛與美中讀懂生命的意義。閱讀推廣人余治瑩翻譯,幼兒教育博士李坤珊導讀推薦!
4.一片葉子落下來(3-8歲)
推薦理由:這是一則關於生命的童話。圖書出版後迅速在美國流傳開來,第2周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榜首。作品以一片葉子經歷四季的故事,來展現生命的歷程,闡述生命存在的價值。簡單親切的文字,意味深長的寓意,清新簡潔的畫面,無不令人感動,給人慰藉……
5.爺爺有沒有穿西裝(3-8歲)
推薦理由:布魯諾非常喜歡自己的爺爺。爺爺總會向他 解釋一切,教會他很多東西。但現在,爺爺走了。塞韋爾說他在墓地,爸爸說他在天堂。一個人是不可能 同時身在兩處的。要是布魯諾能向爺爺請教一下該多 好呀!布魯諾既生氣又悲傷。每天晚上,他都會在入 睡前看著爺爺的照片跟他說話。慢慢地,他感覺好了些,好像爺爺每次都從遙遠的天上朝著他微笑……
6.生命教育系列繪本《生命可以看見》(全6冊)(3-6歲)
推薦理由:惠理的鄰家住著一位盲人學校老師璐美,一次偶然的機會,繪理見證了盲人媽媽璐美生下寶寶的全過程。璐美對惠理說:「生命是可以看見的喲。」惠理跟爸爸、媽媽討論璐美的這句話,自己也一直在反復思考這句話的意義。結果,班上的同學們聽了璐美說的話之後,都想抱抱小寶寶。
7.生命:萬物不可思議的連接方式(5-8歲)
推薦理由:復旦大學知名中文系教授、果殼網副總編、中科院明星科學家跨界聯合推薦,海外社交平台盛贊,144頁全手繪畫展級美圖,探索生命萬物,融合藝術、哲學、科普的殿堂巨作。
8.自然圖鑒(全5冊) (3-6歲)
推薦理由:這是一個精彩紛呈的自然樂園,小朋友們將跟隨小主人公和乖巧可愛的動物夥伴們,發現、尋找、認識、品嘗大自然里的花草、蘑菇、果樹、莓子等等等等,還將學會如何栽培、玩耍、烹調它們,比如,怎麼用乾花裝飾牆壁,怎麼用藤蔓編籃子,怎麼製作海藻標本,怎麼做草莓果醬,怎麼做香菇清湯……
9.好奇樹:自然世界(7-10歲)
推薦理由:本書將帶我們穿越雨林、極地、沙漠、海洋、高山和河川,領略長尾葉猴、企鵝、非洲獵豹、藍鯨、氂牛、水獺的風采,驚嘆於每一片樹葉和每一根羽毛的精巧設計,最終愛上這個充滿生機的自然世界……
10.大自然的珍貴禮物(5-8歲)
推薦理由:在本書中,作者和繪者詳細介紹了蘋果、番茄、玉米、小麥等十幾種常見食用植物及樹木、水、鹽等自然資源,還為孩子們展示了40多種與這些植物有關的趣味小實驗或食譜。清新細膩的畫面將它們最美的一面展現給孩子們,也為孩子們介紹了這些事物不為人知的一面。

㈡ 如何開展小學生生命教育周淑賢

一 開展生命教育的意義與呼求
科技的進步為人類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使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也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比如社會生活的變化過於急劇,人們生存的環境日益惡化,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不斷加深,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這些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並使得小學生所處的生存環境不斷惡化。毋庸置疑,當今的小學生已經處於身體與精神的重壓之下,身心健康發展受到一定影響。因此,小學必須針對小學生群體開展生命教育,促使小學生熱愛生命、熱愛生活,從而健康成長。
二 開展小學生命教育的策略
眾所周知,小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都處於尚未成型、容易塑造的重要階段,且年齡尚小,珍愛生命的意識較單薄,在一定程度上屬於弱勢群體,所以對他們進行生命教育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1.對小學生進行知識傳授
知識傳授是進行生命教育的重要環節。小學要結合小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心理特點,有系統性、針對性、目的性地向他們傳授有關珍愛生命的知識與文化。(1)學校可以安排專門的教育時間,為學生開設「珍愛生命」的課程,運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動的案例、故事或漫畫讓小學生知道愛惜生命的重要性,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2)學校要在各學科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深入挖掘各學科教材中所隱含的關於生命的教育因素。(3)可以通過班會課、寫周記或日記的方式讓小學生討論對於生命的看法,讓教師更加了解學生,從而有的放矢地開展生命教育。
2.對小學生進行文化熏陶
古今中外,有不少偉人都深入闡釋過關於生命的看法,他們對生命意義、價值和生活態度有著非常獨到的見解,這些見解形成了生命教育的深厚文化底蘊。學校要充分運用這些重要的教育資源,為學生創設珍愛生命的文化氛圍。(1)為小學生推薦有關生命的圖書,並指導他們閱讀,讓學生從真人真事中獲得一定感悟,增長知識,開闊視野。(2)組織小學生動手搜集、整理中外偉人闡述生命的名言名句,了解這些偉人對待人生的態度和事跡,從中獲得啟發。(3)組織小學生觀看有關生命科學的錄像資料、電影電視,讓他們了解生命起源、生命成長等科學知識,端正他們對生命的態度。
3.為小學生創設珍愛生命的環境氛圍
小學生只有身處於與教育內容相吻合的環境氛圍中,教育教學才能獲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學校要為小學生創設珍愛生命的環境氛圍,促使他們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1)學校可組織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向家庭成員進行采訪,詢問家庭成員對待生命的看法,從而間接影響小學生的人生態度和人生觀念。(2)學校要引導學生深入社會,觀察社區櫥窗中張貼的關於珍愛生命的宣傳,了解當今社會保護人民生命的措施和做法,自覺熱愛生命。(3)在學校和班集體中積極創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關愛的良好氛圍,讓學生在充滿愛的環境中體會到生命的美好,從而健康成長。
4.加強生命教育師資的培訓
在開展生命教育過程中,教師發揮著不容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師綜合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生命教育的效果。培養具有專業素質的教師是小學開展生命教育的重要任務。(1)對專業教師進行培訓。利用多種教育培訓基地,努力培養具有專業生命知識的教師,對他們進行生命意義的教育,通過他們為小學生傳授專業的生命知識。(2)對其他相關教師進行培訓,要求各學科的教師也應該具有與生命教育相關的知識。可以通過知識講座、專家指導、學習進修、座談等方式來提升各學科教師的素養,使他們能夠勝任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教學。(3)完善教師評價制度,不單純以班級成績來評價教師的業績,還要看其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效果,激發他們進行生命教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 結束語
生命教育作為一個亘古不變的話題,涉及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各個方面,對小學生進行生命教育是社會的要求,是時代的呼聲。學校要採取多重措施促使小學生尊重生命、熱愛生命,進而提升生命質量。當然,開展生命教育是一項長期工程,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方能見到明顯成效。

㈢ 如何對小學生進行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幫助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促進學生的主動、積極、健康地發展生命,提升生命的質量,實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的教育。最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領悟生命的價值個意義;要以個體的生命為著眼點,在與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諧的關系過程沖,促進生命和諧發展。然而,建設和諧社會、和諧校園「安全第一」。這是教育界、研究界乃至社會各界的共識。由於安全隱患時刻存在於小學生身邊,因此把安全教育放在學校教育頭等位置是十分必要的。而這一切都建立在提高小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安全行為習慣,是學習安全教育的主要任務。
一、注重班級文化建設,曉之以理,從小事中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
首先要做好學生的安全教育,最為重要的就是通過班主任加強班級的管理,切實抓好班級安全教育。
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有的學生實在難教,很難達到我們所預想的。那麼,做為班級管理者和引領者,班主任如何幫助學生抵制消影響,使小學生安全教育真正發揮作用呢?我想:必須注重班級文化建設,從學生的日常小事入手,潤物細無聲,在小事中挖掘安全的材料。
(1)結合校規、校紀,制定班級公約,並獄以張貼。班級的目標以班風形式體現在教室中,全班同學一致通過的班風張貼以後牆上,四壁懸掛名人名言,力求其必須積極向上,具有感召力。充分利用主題的主人,人人都能自覺遵守班級紀律,對班級責任,人人都能憑借班級集體這個舞台來鍛煉自己,施展自己的才華,挖掘自己的潛力,發現自我,最終達到全面優化班級氣圍的目的。形成積極上進,樂於助人、遵紀守法、熱愛集體,崇高科學,文明健康的良好學風。這樣不安全的故事心理就會減少。
(2)讓學生從聽到的小事中懂事得遵章守紀於安全同在。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總會聽到這樣的安全故事,如果我們善於發現並挖掘起對於小學生安全教育的價值。並與他們喜聞樂見、容易理解的形式呈現出來,學生就很容易接受。
如:教師可以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等安全事故、或學生親眼看到的、聽到的、體驗到的安全事故,然後和同伴交流自己的體會和看法,對於高年級的學生還可以讓他們寫寫。教師也要及進行必要的點評,給學生以安全警示教育。
(3)讓學生從看到的小事中懂得行為文明與安全同行。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藝術的本質不在於傳授,而在與喚醒,激勵和鼓舞。我們應通過學生身邊的小事喚醒學生,對安全的生視與危險防範。例如:班主任可在班隊活動課上讓學生討論:假如你從樓梯上滾下會怎樣?假如你騎自行車不小心摔倒會怎樣?假如你在樓道上,人多的地方橫總直闖會怎樣 通過交流討論,學生會逐步認識到不規范的活動潛在許多危險,進而提高防範類似安全事故的意識。

㈣ 如何開展小學生命教育

其實是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從而在不自覺中放任身邊的一些學生內產生心理自閉,讓他們變得容憂郁、焦慮、孤獨、煩躁、厭世,直至選擇自殺。這種教訓是慘痛的,應當引起學校和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和高度重視。

此外,青少年也應當反思,既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有義務有理由活著,並且應該有信心活得更好,讓自己的一生過得開心一點、快樂一點、幸福一點,這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家人、對社會負責。

㈤ 小學生「生存教育」和「生命教育」的區別之處是什麼

「生存教育」是在有生命的基礎上進行的活動與行為,沒有生命就無法生存。而「生命教育」則強調生命的本質,即生死觀。說得再清楚點,就是,「生存教育」是在有命後進行的教育,「生命教育」則是如何保命的教育。

㈥ 小學生怎麼教育

下面僅舉幾例,拋磚引玉,請參考
運用「患者為中心」的原則,學會傾聽技術,改進政治課教學。

羅傑斯是一位著名的心理治療專家,他首先創造了「患者為中心」的咨詢方式,採用非指導性技術鼓勵或指導患者弄清自己的問題,讓患者懂得如何運用自己的力量去解決他們面臨的問題。他把這個原則應用在教學領域,提出「以學生為中心」的口號。對學生應該採取「移情、無條件積極關注和真誠」的方法。所謂移情,就是要理解和欣賞學生的感情,即要善於將心比心。所謂無條件積極關注,就是不加判斷地認可學生。無條件意味著教師關心學生是出自真誠,不以學生的回報作為交換條件。所謂真誠,就是表裡一致,不裝模作樣。

「患者為中心」原則的具體操作,很講究傾聽技術。這與傳統的政治課教學方法的灌輸、說教是格格不入的。傳統的方法往往是照本宣科,一講到底,滿堂灌,簡言之是講。運用心理學的「患者為中心」原則,則是叫學生說,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內心世界,教師的任務是傾聽和指導,簡言之是聽。學生說了就理清了問題,說了就更認識自己,說了就渲泄了,說了就輕鬆了。而且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也就充分表現出來了。

學會傾聽技術的一條極好途徑是組織討論。討論時要熱情激勵學生好問,好說,敢作,敢為;要允許學生說錯,做錯,錯了絕不挖苦、諷刺;要允許學生隨時改變自己的說法和做法,否定自己一向認為「是」的事物;要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師雲亦雲」培養不出有豐富想像和開拓精神的人才;要鼓勵學生發表與老師不同的見解,提倡學生「找岔」,並允許同教師爭辯,「唱對台戲」;要鼓勵學生敢於否定所謂「權威」的定論,不怕被視為「謬論」、「邪說」,勇於提出自己的新見解,鼓勵學生敢於奇思妙想,甚至異想天開而「別出心裁」、「標新立新」;要鼓勵學生從多個不同角度發想,根據不同角度轉向,從而發現新問題,提出新問題,包括一些「離奇古怪」的問題,然而通過討論解決問題,增長才幹,培養創造能力。筆者曾組織過「成語中的哲學原理」,「中國能否採用兩黨制、三權分立」,「中國共產黨既然有嚴重錯誤,為什麼還能領導現代化建設」,「市場經濟與職業道德」等專題討論,運用「患者為中心」的原則,採取「移情、無條件關注和真誠」的方法,學習傾聽技術,取到了良好的效果。

運用「需要層次」的原則,選擇適當需要層次,改進政治課教學。

著名的人文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將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從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觀點看來,需要是人的行為和活動的決定原因,而且也是人的個性發展的決定原因。因此,教育首先是對需要的培養。但是,需要是有層次的,只能由低到高循序漸進。較低層次需要滿足了,才能向較高層次的需要邁進,乃至追求最高層次的需要——自我實現。社會公德教育提出的「大公無私——應當;公私兼顧——正當;自私自利——不當」的口號,就是根據的人需要劃出的不同層次,因而受到群眾普遍認同。上海市提出的市民必須遵守的「七不」規范,就是從低層次需要做起的實例,似乎與國際大城市地位不相稱,實際是精神文明最佳切入點。因此,政治課教學也應根據學生的需要層次的規律作出相應的調整,而不應該進行脫離實際的理想化教育。

以前的政治課教學,往往採用理想化教育模式,希望學生追求最高層次「自我實現」的需要。然而,現在的社會展現了人性中更多的側面,而其中的許多側面與理想化的道德價值觀相去甚遠。當我們把理想化的看法灌輸給學生時,他們所看到的現實卻是作為教育者的成年人並不具備這些美德,那麼政治課的教學就可想而知了。

選擇適當的需要層次進行教學,符合社會生活實際和學生思想實際,可以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講「人為什麼要工作?」學生們往往脫口而出:「為了賺錢。」這種回答屬於低層次需要,思想境界當然是不高的,教科書上也不是這樣講的。但我首先給予認可,指出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工作確實還是一種謀生手段,工作為了賺錢無可非議。接著再問學生:「那麼,工作除了賺錢這個目的是否就沒有其他目的了呢?」這時候,課堂里氣氛活躍,學生們爭先恐後發言:「工作能給社會創造財富」,「工作、勞動能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工作能給我們帶來幸福」,「工作能使人充實,富有樂趣」,「工作能實現人生的價值」……還請學生舉例證明上述觀點,並著重討論了「工作能實現人生的價值」問題,把學生引導到人的需要的最高層次。這種方法避免了學生的逆反心理,抵觸情緒,教學氣氛融洽,教學目的容易達到。

運用「無意注意」的原則,增強刺激,改進政治課教學。

著名的心理學家詹姆斯把注意分為兩類:一類叫有意注意,是預先有一定的目的,並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本文不談)另一類叫無意注意,是沒有預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喚起無意注意的刺激分為四類:(1)心理物理的刺激特徵。強度、大小、 顏色、音量的變化能引起注意的刺激特徵。(2)情緒的刺激特徵。 某些刺激能喚起情緒反應,加快心跳,提高人的活動水平,使人凝神屏息。(3)差異的刺激特徵。某些刺激偏離它們的周圍環境或偏離人的預期效果,便會造成差異,使人有新穎感、復雜感、驚奇感、或獨特感,喚起人的注意。(4)指令性刺激。發出指令詞語,喚起學生注意。政治課理論抽象,內容枯燥,教師若不精心組織,往往顯得呆板、空洞、單調乏味。我們運用「無意注意」的原則,以增強刺激,喚起學生的無意注意。

在講「人生理想」時,我貫徹「無意注意」的原則,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上課開始,我說,「我們先來做個實驗。」(此乃差異的刺激)然後拿出一個寬口瓶,把一堆拳頭大小的石頭一塊一塊放進去,直到一塊也塞不下時,問:「瓶子滿了嗎?」(此乃指令性刺激,下同)每個學生都說:「滿了!」我拎出一桶小石子,(此乃心理物理的刺激,下文加沙、加水亦然)將石子倒進瓶里,搖動瓶子時石子一個個擠進石頭中間的空位。又問:「瓶子滿了嗎?」這回學生們提高了警惕,有的說,「可能還沒滿吧!」我又拎出一桶沙倒進瓶子里,沙粒流到石頭和石子之間的縫隙里,再問:「瓶子滿了嗎?」「沒有!」這次全班響亮地回答。「很好!」這時我拿出一罐水倒進瓶子里,直到溢滿瓶口。我看著全班問:「這個例子說明了什麼?」一個性急的學生連忙回答:「說明不管你的計劃排得多滿,只要你努一把力,就能塞進東西。」「不對」,(此乃情緒的刺激)我說,「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如果不是先把大石頭放進瓶子,以後再努力也放不進去的!生活中的大石頭是什麼呢?就是人生理想!要優先放進你的瓶子里。」例子貫串了四類刺激,喚起了學生的無意注意,且耐人尋味,思想性也強。

為了增強刺激,喚起學生的無意注意,舉例一定要用心。在講「一分為二」時,我這樣舉例:按照歐氏幾何學,教室里天花板上兩盞電燈是平行的,因為同垂直於天花板。但把電線理解成直線,就不平行了,而是相交於地心。同理,兩只輪船在同一緯度向北平行航行,它們之間的距離不是處處相等,而是越來越近,最後相交於北極。可見歐氏幾何學也是一分為二的。在講「規律」時,我舉了「蟬與數論」的例子。為什麼蟬的生命周期是13年或17年呢?13、17是質數,除了1 和本身之外沒有其他的整數因子。生命周期為質數的蟬由於天敵少,在生存競爭中處於優勢,因而就生存下來了。生命周期不是質數的蟬則反之。蟬並不懂數論,而是自然規律在起作用。在講「民族問題」時,我展示了新版人民幣各票面上的民族頭像。在講「宗教問題」時,我列舉了源自宗教的成語。在講「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時,我列舉了漢語中的「善」是「羊、廿、口」,意即很多羊,羊是古代的財富;英語中的「good」,即表示「好」、「善」,也表示福利,……增強刺激的手段,還有看教學電影、錄像,參觀訪問,社會調查等等。

這樣講課,喚起學生的無意注意。講之前,學生捉摸不透。講之時,學生全神貫注。講之後,學生回味無窮。

要運用心理學原則改進政治課教學,政治教師首先要學好心理學乃至研究各種流派,諸如詹姆斯的功能主義,華森的行為主義,魏泰邁的完形心理學,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論,馬斯洛的人本心理學,馮特的神經心理學以及不是個人獨特的認識心理學等等。

其次,要真正運用心理學原則改進政治課教學,政治教師最好是個雜家。無論天文地理、文科理科、文娛體育、琴棋書畫,都能略懂一些,要啥有啥。只有具備廣博的知識和技能,才能在課堂上旁徵博引,左右逢源,出奇制勝,增強政治課的吸引力,改變政治課枯燥乏味的情況。

再次,學校也要形成一個良好的心理教育的氛圍。令人高興的是,加強心理教育已成為整個教育界的共識。上海市最近出台了學校心理教學三年規劃,並作了具體部署。在這樣良好的氛圍下,政治教師更能自覺地學習心理學,運用心理學原則改進政治課教學。

㈦ 小學生生存教育

運用「需要層次」的原則,選擇適當需要層次,改進政治課教學。

著名的人文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將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從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觀點看來,需要是人的行為和活動的決定原因,而且也是人的個性發展的決定原因。因此,教育首先是對需要的培養。但是,需要是有層次的,只能由低到高循序漸進。較低層次需要滿足了,才能向較高層次的需要邁進,乃至追求最高層次的需要——自我實現。社會公德教育提出的「大公無私——應當;公私兼顧——正當;自私自利——不當」的口號,就是根據的人需要劃出的不同層次,因而受到群眾普遍認同。上海市提出的市民必須遵守的「七不」規范,就是從低層次需要做起的實例,似乎與國際大城市地位不相稱,實際是精神文明最佳切入點。因此,政治課教學也應根據學生的需要層次的規律作出相應的調整,而不應該進行脫離實際的理想化教育。

以前的政治課教學,往往採用理想化教育模式,希望學生追求最高層次「自我實現」的需要。然而,現在的社會展現了人性中更多的側面,而其中的許多側面與理想化的道德價值觀相去甚遠。當我們把理想化的看法灌輸給學生時,他們所看到的現實卻是作為教育者的成年人並不具備這些美德,那麼政治課的教學就可想而知了。

選擇適當的需要層次進行教學,符合社會生活實際和學生思想實際,可以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講「人為什麼要工作?」學生們往往脫口而出:「為了賺錢。」這種回答屬於低層次需要,思想境界當然是不高的,教科書上也不是這樣講的。但我首先給予認可,指出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工作確實還是一種謀生手段,工作為了賺錢無可非議。接著再問學生:「那麼,工作除了賺錢這個目的是否就沒有其他目的了呢?」這時候,課堂里氣氛活躍,學生們爭先恐後發言:「工作能給社會創造財富」,「工作、勞動能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工作能給我們帶來幸福」,「工作能使人充實,富有樂趣」,「工作能實現人生的價值」……還請學生舉例證明上述觀點,並著重討論了「工作能實現人生的價值」問題,把學生引導到人的需要的最高層次。這種方法避免了學生的逆反心理,抵觸情緒,教學氣氛融洽,教學目的容易達到。

運用「無意注意」的原則,增強刺激,改進政治課教學。

著名的心理學家詹姆斯把注意分為兩類:一類叫有意注意,是預先有一定的目的,並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本文不談)另一類叫無意注意,是沒有預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喚起無意注意的刺激分為四類:(1)心理物理的刺激特徵。強度、大小、 顏色、音量的變化能引起注意的刺激特徵。(2)情緒的刺激特徵。 某些刺激能喚起情緒反應,加快心跳,提高人的活動水平,使人凝神屏息。(3)差異的刺激特徵。某些刺激偏離它們的周圍環境或偏離人的預期效果,便會造成差異,使人有新穎感、復雜感、驚奇感、或獨特感,喚起人的注意。(4)指令性刺激。發出指令詞語,喚起學生注意。政治課理論抽象,內容枯燥,教師若不精心組織,往往顯得呆板、空洞、單調乏味。我們運用「無意注意」的原則,以增強刺激,喚起學生的無意注意。

在講「人生理想」時,我貫徹「無意注意」的原則,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上課開始,我說,「我們先來做個實驗。」(此乃差異的刺激)然後拿出一個寬口瓶,把一堆拳頭大小的石頭一塊一塊放進去,直到一塊也塞不下時,問:「瓶子滿了嗎?」(此乃指令性刺激,下同)每個學生都說:「滿了!」我拎出一桶小石子,(此乃心理物理的刺激,下文加沙、加水亦然)將石子倒進瓶里,搖動瓶子時石子一個個擠進石頭中間的空位。又問:「瓶子滿了嗎?」這回學生們提高了警惕,有的說,「可能還沒滿吧!」我又拎出一桶沙倒進瓶子里,沙粒流到石頭和石子之間的縫隙里,再問:「瓶子滿了嗎?」「沒有!」這次全班響亮地回答。「很好!」這時我拿出一罐水倒進瓶子里,直到溢滿瓶口。我看著全班問:「這個例子說明了什麼?」一個性急的學生連忙回答:「說明不管你的計劃排得多滿,只要你努一把力,就能塞進東西。」「不對」,(此乃情緒的刺激)我說,「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如果不是先把大石頭放進瓶子,以後再努力也放不進去的!生活中的大石頭是什麼呢?就是人生理想!要優先放進你的瓶子里。」例子貫串了四類刺激,喚起了學生的無意注意,且耐人尋味,思想性也強。

為了增強刺激,喚起學生的無意注意,舉例一定要用心。在講「一分為二」時,我這樣舉例:按照歐氏幾何學,教室里天花板上兩盞電燈是平行的,因為同垂直於天花板。但把電線理解成直線,就不平行了,而是相交於地心。同理,兩只輪船在同一緯度向北平行航行,它們之間的距離不是處處相等,而是越來越近,最後相交於北極。可見歐氏幾何學也是一分為二的。在講「規律」時,我舉了「蟬與數論」的例子。為什麼蟬的生命周期是13年或17年呢?13、17是質數,除了1 和本身之外沒有其他的整數因子。生命周期為質數的蟬由於天敵少,在生存競爭中處於優勢,因而就生存下來了。生命周期不是質數的蟬則反之。蟬並不懂數論,而是自然規律在起作用。在講「民族問題」時,我展示了新版人民幣各票面上的民族頭像。在講「宗教問題」時,我列舉了源自宗教的成語。在講「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時,我列舉了漢語中的「善」是「羊、廿、口」,意即很多羊,羊是古代的財富;英語中的「good」,即表示「好」、「善」,也表示福利,……增強刺激的手段,還有看教學電影、錄像,參觀訪問,社會調查等等。

這樣講課,喚起學生的無意注意。講之前,學生捉摸不透。講之時,學生全神貫注。講之後,學生回味無窮。

要運用心理學原則改進政治課教學,政治教師首先要學好心理學乃至研究各種流派,諸如詹姆斯的功能主義,華森的行為主義,魏泰邁的完形心理學,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論,馬斯洛的人本心理學,馮特的神經心理學以及不是個人獨特的認識心理學等等。

其次,要真正運用心理學原則改進政治課教學,政治教師最好是個雜家。無論天文地理、文科理科、文娛體育、琴棋書畫,都能略懂一些,要啥有啥。只有具備廣博的知識和技能,才能在課堂上旁徵博引,左右逢源,出奇制勝,增強政治課的吸引力,改變政治課枯燥乏味的情況。

再次,學校也要形成一個良好的心理教育的氛圍。令人高興的是,加強心理教育已成為整個教育界的共識。上海市最近出台了學校心理教學三年規劃,並作了具體部署。在這樣良好的氛圍下,政治教師更能自覺地學習心理學,運用心理學原則改進政治課教學。

㈧ 《生存教育》三百字作文

生存是我們每個人最基本的權利,可學會生存,更是一種基本能力,在<<魯濱孫漂流記>>中,我們學會了許多知識。雖然像魯濱孫那樣的情況很少見,但是,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所以,學會生存、具備自我保護的本領對每個人都很重要。
在我們的<<安全教育>>讀本中,也有不少例子,比如:有一名小學生放學做完作業後,帶著弟弟在小區中散步,一位陌生的中年婦女笑眯眯地向她走來,自稱是她媽媽的同事,特意來接她去到酒店吃飯的。那名小學生聽後,帶著弟弟和那位婦女走,突然想起在課堂上,老師再三叮囑:遇到陌生人不要放鬆警惕,不要聽信陌生人的話。停住腳步,問那位中年婦女:」你知道我媽媽手機號碼嗎?」那位中年婦女流利的說了出來,那名小學生又說:」阿姨,我想打個電話給我媽媽,問問她什麼時候去給我開家長會,可以嗎?」中年婦女聽罷,連忙說:」不用問了,我知道,我知道,吃好飯她就會去的!時間來不及了,走把!」那名小學生聽罷,知道那中年婦女不是她媽媽的同事,因為她根本沒和她媽媽說家長會的事,於是她靈機一動,朝迎面走來的一位叔叔叫道:」老師好!"那位中年婦女一看,落荒而逃。這個例子告訴我們:遇到陌生人不要聽信他的話,要冷靜,隨機應變。
如果在家中遇到壞人,不能與他做正面斗爭,要說:叔叔好,我去買東西招待你,請稍等。乘機報警;如果在路上遇到陌生人,一定要注意旁邊的人數多不多,如果多,可以借人群把壞人甩掉,或像路人求救,如果人少,要盡量走到人多的街市去,或像旁邊的人家求救。如果真的被壞人帶走了,要注意觀察四周的環境,想辦法做標記,向路人求救。
在生存這條道路上,自我保護意識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應該在生活中,更多的了解生存的基本條件和所具備的能力,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更好的健康成長。

閱讀全文

與小學生生存教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