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新課程教學計劃
一、 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課改實驗為中心,以促進師生發展為宗旨,狠抓一個關鍵(觀念的轉變),突出一個重點(課堂教學與學習方式變革),力爭兩個突破(新的評價體系和學校課程開發),扎實推進課改實驗工作,為學校教育再上新台階和教師的更快發展作出新的貢獻。二、 工作目標: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為指導,圍繞教育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工作意見和教研室工作要點,結合學校實際,努力實踐「兩個轉移,突出六大任務」的目標。兩個轉移:中心轉移:既重視教法研究,又重視學生的學法指導;意識前移,教研活動突出高瞻遠矚,要有超前意識。六項任務:驗證課標、教材;探討新課程體系下的教學評價;探討新課程體系下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模式;探討新課程體系下學生學習方式;探討三級課程管理與地方課程、學校課程的建設與開發;探討新課程體系下的教師培養。努力培育學校教改亮點,力爭在課堂教學模式構建、學校課程建設、評價方式完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教師培養與繼續教育等方面有所創新,形成自己的工作特色,在全市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三、具體工作:1.繼續認真做好新課程學科培訓,提高實驗教師實施新課程素養。繼續堅持「先培訓、後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並將新課程相關培訓內容作為教師繼續教育的核心內容。精心組織好教師參加起始年級和銜接年級的新課程培訓,在認真參加全市培訓的基礎上,認真組織好校本培訓,選派教師參加上一級的各類教研活動,進行深度培訓。在組織校本培訓的過程中,努力倡導互動、參與式培訓方式,結合學科培訓進一步加強對《課程標准》的解讀,內化對《課標》的理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充分開掘文本內涵,達到整個教學有一條清晰的主線索。2、以校本研訓的研究為重點,努力構建新課程體系下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模式。以課題研究為主要形式,進一步加強校本研訓的研究,探索出符合本校實際,又富有創造性的課堂教學好方法。積極倡導以問題解決為目標,以科學的課堂觀察為手段,以課例分析為載體,以行動研究為主要方法,各教研組都要採用「匯集問題——確定主題(教研專題)——學習理念(組織培訓)——研究課例(集體備課、課堂觀察、課後反思等)——專題研討(解釋現象——分析原因——提出問題)——產生新問題——進行新研究」流程,使每位教師從「日常性隨意問題」走向「專業性研究問題」。我們將通過對課堂教學評價研究、課程改革與學習主題構建培訓,開展課堂教學、教學案例、教學論文評比和舉辦新課程課堂教學觀摩活動,提升教研組的教研水平,在關注新課程的同時,不放鬆「老教材、新理念」教學研究活動,讓廣大教師在揣摩同行的設計和教學中,汲取他人的教學智慧,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努力縮短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距離,跨越觀念與行為之間的鴻溝,實現思與行統一,言與行一致,使課程改革的新理念真正在課堂中得到普及和落實。3、繼續完善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體系,關注新課程實驗成效。突出評價的發展性功能,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各科要繼續依據《課程標准》確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評價內容,運用多種評價方法,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評價,突出評價的過程性。對於一、二年級學生,要在全市評價操作建議的基礎上,不斷研究和補充,形成富有創意、符合本校實際、發揮自身優勢,有利於促進學生發展的改革舉措,要認真開展好「學生成長記錄袋」的研究和試行工作,努力構建過程與結果、定性與定量、筆試與口試、知識與情感、課內與課外、自評與他評、參評與互評的評價與考試體系。實現評價與考試的多元化和多樣化,真正發揮評價與考試的檢測、反饋、導向、激勵、調控功能,促進教師、學生、學校發展和新課程的實施。 4、繼續加強地方課程、學校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研究,發展個性,形成特色。繼續嚴肅執行新課程教學計劃,開足、開齊、開好國家課程。對地方課程、學校課程要做到課時、師資落實。認真貫徹執行《浙江省基礎教育學校課程建設指導意見》和《海寧市學校課程建設指導意見》,結合特色學校創建,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出學校課程標准,引導廣大教師依據課程標准開發學校課程,根據「邊研究、邊開發、邊實踐」原則,不斷完善學校課程建設。5、積極爭取,努力承辦好各級各類新課程教學展示活動。6、開展教學評比,為教師成長搭建平台。繼續引導教師從案例入手,在分析教學行為中反思自我;從評價中入手,在自我評價中剖析自我;從問題入手,在強化行為研究中明辨自我;從課程入手,在開發課程中提高自我。繼續規范教研課的課前訂構思、課後寫反思的制度。廣泛開展教學論文、教學案例和課堂教學評比活動,鼓勵教師向各級各類教育教學雜志投寄論文、案例,以自身教育教學的成功為內在激勵機制,鞭策教師持續不斷地再學習與再提高,力爭在全市的雙高課、教學論文、案例評比中有新的突破。7、抓住課改契機,促進名優教師的成長。教師歷來是教育改革的最大主力和阻力。任何教育改革僅靠政策或命令是無法完成的,它需要教師有新的信念、能力、熱情和動機。因此,減少或消除阻力,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使教師真正成為課程改革的主力,必然成為課程改革的首要而艱巨的任務。我們將以《名優工程實施規劃》為指導,加快培養骨幹教師的步伐,在工作中要採用以情感管理與師德教育相結合的辦法,激活骨幹教師提高自身素質的潛意識。
② 課外活動是否在學校教學計劃之內
課外活動是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不可缺少的途徑,是課堂教學的必版要補充,但不是課權堂教學的延伸,它是豐富學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課外活動不是教學計劃之內的活動。課外活動的組織形式是綜合性的實踐活動。課外活動的特點:(1)課外活動具有很高的自主性;(2)課外活動的形式具有很大的靈活性;(3)課外活動的內容具有很強的實踐性。A、C、D三項正確。B項:課外活動不屬於教學計劃之類的活動,因為課外活動具有很高的自主性。
③ 教學計劃怎麼寫
教學計劃制定步驟如下:
需要認真分析班級的具體情況,這樣方便去制訂計劃的根據和基礎。
根據上級的指示精神和學校的現實情況下手,確定教學方針、教學任務、教學要求這些基礎的的數據,再根據此確定工作的具體辦法和措施,確定工作的具體步驟。環環緊扣,付諸實現。
可以根據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偏差、缺點、障礙、困難,提前准備好克服的辦法和措施,以免發生問題時,以免陷於被動。
課時的分配:課時分配包括各學科的總時數,每一門學科各學年(或學期)的授課時數和周學時等。應根據學科的性質、作用、教材的份量和難易程度,恰當地分配各門學科的課時數。
在實踐中去進一步修訂、補充和完善計劃。計劃一經制定出來,並經正式通過或批准以後,就要堅決貫徹執行。在執行過程中,往往需要繼續加以補充、修訂,使其更加完善,切合實際。
(3)小學課外活動教學計劃擴展閱讀:
教學計劃(課程計劃)是課程設置的整體規劃,它規定不同課程類型相互結構的方式,也規定了不同課程在管理學習方式的要求及其所佔比例,同時,對學校的教學、生產勞動、課外活動等作出全面安排,具體規定了學校應設置的學科、課程開設的順序及課時分配,並對學期、學年、假期進行劃分。
參考鏈接:網路-教學計劃
④ 誰能提供一份小學五年級的課外活動實習計劃
課外活動計劃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要求,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生課外文體活動,促進我校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二、目標與主要工作
(一)目標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社會實踐能力,精心組織,認真實施,為廣大學生提供文明、健康、活潑的課外文體活動,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加強學校自身建設,充分開發和利用我校的文體教育資源,力爭2005年全校參加課外文體活動的學生人數達到100%,並形成二三個具有學校特色的活動項目,爭創小學課外文體工程示範校。
(二)主要工作
1、建立組織機構
成立學校實施「工程」領導小組。負責學校實施「工程」的具體工作,制訂長期、短期規劃和相應制度,組織並設計好學校、年級、班級開展的文體活動。
具體如下:
組長:***(校長)
副組長:***(副校長)、***
組員:***(美術組長)、***(音樂組長)、***體育組長)
2、抓好師資隊伍建設
(1)建設一支專兼並舉,高素質、有特長的指導教師隊伍。要充分發揮學校教師在文體方面的特長,加強教育與培訓,形成一支素質較高且相對穩定的學校指導教師隊伍。
(2)建設一支指導學校活動,培訓學校教師的專業隊伍。發揮具有文體特長教師的優勢,共同組成一支具有較高專業技能與知識水平的指導與培訓隊伍,促進學校指導教師特長的形成,提高活動的質量。
3、構建四個層面活動
開展以學校、年級、班級和小組為四個層面的活動,且每一層面的活動都能夠形成獨立的系列,促進活動內容和形式的豐富性、靈活性、趣味性和一定的挑戰性,激發廣大學生的參與熱情,形成良好的活動環境。
學校在兼顧各個層面活動的基礎上,形成以年級為特點的課外文體系列活動,使之形成一個獨立的、完善的整體。
4、加強宣傳引導,營造良好的外部氛圍
加強對家長和社會的宣傳引導工作。通過家長會、宣傳欄、資料、學生等途徑,引導家長和社會正確認識實施「工程」的意義。
5、創設品牌活動項目,形成活動特色學校。
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的身心特點、依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所在地區特點,堅持教育性、科學性、趣味性和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原則,在體育、文化藝術、科學普及、游戲娛樂諸方面,創設出具有地區特色的學校品牌活動項目,並在此基礎上形成學校的特色,使廣大學生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學有特長。
(1)體育:繼續保持原有的田徑、足球等傳統特色項目的發展,重視設計並開展各類體育游戲活動。
(2)藝術:開展以少兒舞蹈、書法、美術、電腦板報、紅領巾讀書沙龍、小荷編輯組等活動。
(3)科技:鞏固現有的科技製作、小發明、三模比賽等品牌項目,鞏固和拓展新的特色項目,形成品牌。
6、開發教育資源,拓展活動的空間。
堅持校內外的有機結合。利用校外的活動設施與場所,如少年宮、體校等校外機構,以及校外教育基地、文體場館的作用,並協調好有關單位與機構,為雙休日、寒暑假開展活動的學生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和多彩的形式,滿足不同特長、不同興趣、不同層次學生發展的需要。同時注意社區與家庭的參與,為「工程」實施營造良好的氛圍。
7、建立完善的制度,強化安全,規范運作
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要加強安全教育,對指導教師和活動設施嚴格把關,並制定出相應的安全措施、應急措施和防範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同時,要建立起責任保險機制,依法處理傷害事故。
8、確保時間、落實陣地,開展學生課外活動
學校每年在教學計劃中安排不少於2周課時的活動:每天中午自主學習時間安排「天天唱、天天練、天天讀」活動,部分學生另安排興趣拓展,如電腦、書法、美術、舞蹈等活動;每周有二節課時間開展以體育游戲為主的活動;每周安排一個早晨開展「快樂晨練」活動;每學期至少一次大型社會實踐活動;寒暑假期間,每月安排3-4個半天的時間開展活動。
9、確保課外文體活動的投入,推進「工程」實施
作為「工程」實施的保障,學校通過各種渠道,獲得社會的支持,並注重對實施「工程」的投入,保證活動的開展和安全。
三、實施階段與工作重點
1、第一階段:*年*月--*年*月
*年*月--*年*月 制定規劃,調整活動方案,初步嘗試開展部分學校特色文體活動。
2、第二階段:*年*月--*年*月
*年*月--*年*月
進一步完善學校「工程」實施,強化學生參與率與開展與培育學校特色項目;
3、第三階段: *年*月--*年*月
全面實施,形成特色項目。
四、工作要求
1、領導重視,統一認識
小學課外文體活動工程是當今推進素質教育的一項新舉措,學校領導充分認識實施「工程」的意義,重視加強對教師和學生的教育,正確處理好課外文體活動與教育教學的關系,加強課堂教學的質量,為學生的課外文體活動提供時間保障。同時,把實施「工程」納入到學校的辦學規劃之中,並建立起長期和近期的目標和計劃,保證「工程」持久有效地開展。
2、精心組織,提高質量
學校課外文體活動是否能調動廣大學生的參與熱情,提高學生的參與率,關鍵就在於我們的活動設計與組織。活動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意識,要善於依據學生的身心特點,運用多種形式,使活動具有針對性,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並形成寓學於樂、寓煉於樂的活動。決不流於形式,走過場,以及專業化、強制性的現象出現。
3、善於總結,形成特色
實施中小學課外文體活動工程,重要的是能夠依據地區、學校和學生的特點,形成具有特色的活動項目。而這就要求我們在工作中能夠充分開發與整合教育資源,善於總結,及時發現問題,調整活動的方案與計劃,形成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取得較好的成績,提高活動整體質量。
4、加強管理,注重引導
管理是實施「工程」的有效保障。學校在實施「工程」過程中必須加強管理,健全規章制度,做到方案科學、有效,保證活動的開展與質量的提高。同時,要正確認識指導教師的作用與角色,要善於引導學生開展健康、活潑、有益的文體活動,杜絕不健康、不安全的活動。
⑤ 小學教師教學計劃從哪些方面寫
一、 學生情況分析
二、 本學期教學工作的主要目標
三、 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分析
四、 教學措施:
⑥ 小學課外活動的基本特點是
小學課外活動的基本特點是A、自願性,小學課外活動的基本特點:
1.課外活動具有很強的自主性。活動由學生自己組織、自己設計、自己動手,課外活動是學生自己的活動,學生是課外活動的主體。
2.課外活動的形式和內容具有很大的靈活性。課外活動的內容不受課程計劃、課程標準的限制,它的內容深度、廣度及學習的進度、速度,是根據參加者的願望、愛好、特長和接受水平確定的。
3.科學參加課外活動的自願選擇性。課外活動基本上是個別化、個性化的,根據學生個人的愛好自願選擇、自願參加的活動
(6)小學課外活動教學計劃擴展閱讀:
課外活動與課堂教學雖然都是實現教育目的重要途徑,但由於課外活動在活動內容、組織形式、活動方式上等又不同於課堂教學,因此,又具備了它自身的特點。
課外活動又可以分為校內活動和校外活動,二者的區別在於組織指導的不同。校內活動是由學校領導,教師組織指導的活動;校外活動是由校外教育機關組織指導的活動。這里應注意的是,校內活動並不僅僅限於學校范圍之內,也可以是在校外組織活動,它與校外活動的區別只是在組織和領導方面的不同。在這里,我們把校內活動和校外活動統稱為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具有區別於課堂教學的自身所具有的特點。在整個教育活動中,它的影響是廣泛而深刻的。作為教育途徑中一條十分重要的途徑,它在人的身心發展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