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現代中小學教育的思考

現代中小學教育的思考

發布時間:2021-02-07 17:33:44

小學課堂中運用新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小學教育專業畢業論文題目(參考)序號 論文題目1 淺談中小學教師專業化及其發展2 福建小學地方性課程中加入方言文化課的構想3 教師教學風格對小學生學習習慣形成的影響4 廈門市家校合作的現狀、問題及對策5 新課程背景下的文本解讀6 淺談小學「學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培養7 美國小學教師教育的基本特點及啟示8 小學習作評改的策略研究9 研究性學習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應用現狀的分析及其啟示10 中美小學教育本科專業課程設置的比較及啟示11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教師的審美素質12 信息技術與小學課程整和的問題與對策13 集美大學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科學素養的調查研究14 試論小學生學習習慣的發展特點及其培養15 當前語文課堂評價的誤區與矯正16 不同家庭結構對兒童個性的影響17 教學中批判性思維及其培養策略研究18 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及其相關因素研究19 網路成癮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影響20 小學習作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初探21 試論家庭教育在小學生自我意識發展中的作用22 淺談新課標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改革23 教師教學風格對小學生個性形成的影響24 關於小學教育專業本科生職業認同感調查研究25 當前家庭教育的不足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26 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27 新課改背景下的閱讀教學誤區初探28 淺析中國現代母親教育29 關於課堂提問以學生為主體問題的思考30 傳統個別化教學與網路個別化教學之比較31 福建小學教育專業本科畢業班學生職業意識初探32 廈門市小學生課余培訓調查研究33 研究型教師的成長策略34 淺談小學口語交際課堂教學的策略35 小學數學「實踐與綜合應用」教學的問題及對策36 台灣「感恩教育」教學範例闡析37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小學課堂教學38 小學數學課堂情境教學探究39 淺析當前教師評價體制40 在數學教學中加強情感教學的策略41 小學教師教學語言現狀調查與分析42 重塑當代大學生的人文精神43 淺談小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44 論推廣少兒經典教育的必要性和成敗關鍵45 放飛語文課堂 開辟求知天地46 「任務驅動型」口語交際教學模式的構建47 中國畫與西方繪畫的造型之比較48 小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49 中美小學教育專業本科培養目標的比較分析與啟示50 台灣電視節目對大陸中小學生的影響及其對策研究——以廈門市翔安區為例51 小學課堂教學中運用新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52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誤區初探53 廈門市民辦小學現狀調查與研究54 新課程背景下討論法的探索55 關於小學生視野中優秀教師的調查研究56 小學教師「隨班就讀」教育教學能力的研究57 感悟:詞義教學的新策略58 中日生存教育的比較及思考59 小學科學教學中「有結構材料」的研究60 大學生團體心理咨詢內容分類研究61 小學數學教學中游戲的應用與設計62 農村小學開設科技活動課的初步研究——以福建省武夷山地區為例63 21世紀中小學健康教育新思考64 新時期小學班級管理的策略初探65 小學數學概念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66 小學古詩教學要加強審美教育67 信息時代小學美術教學的策略68 淺談小學科學課科學探究活動的現狀和策略69 關於小學口算教學的幾點思考70 台灣小學教師教育的優勢及其啟示71 小學數學生成性課堂資源的開發和利用72 小學生家庭作業布置的誤區及改進策略的研究73 信息技術條件下小學生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74 小學數學課堂情境創設的誤區及對策75 小學生數學建模能力培養策略76 教育信息化環境下教師角色的轉變77 試論當前小學的科普教育78 小學生課外閱讀策略探究79 試論小學古詩教學中的情感教育80 試論金庸武俠小說對小學生的影響81 淺談互聯網對中小學生德育教育的影響82 高等數學思想方法的形成和發展及其教育功能——高等數學思想方法提升小學教師素質之見83 「概率統計思想」教育對培養小學生數學能力的影響84 小學教育專業教育實習存在問題與解決對策探討85 海峽兩岸小學段「統計與概率」的比較研究86 生命教育呼喚對話教育87 關於小學校園安全教育問題的若干思考88 Authorware和PowerPoint的比較89 教師在小學習作教學中的角色淺析90 廈門市小學英語教師教學能力調查研究91 電子檔案袋在小學評價中的應用92 淺析小學生收集和處

⑵ 教育是什麼對中小學教育現狀的幾點思考

一、孩子「終身競爭力」
家長持續正確地努力很重要。一個孩子的綜合競爭力,不在於掌握的知識有多少,而在於擁有對生命和未來的激情,在於擁有積極、陽光的心態,在於智商、情商、逆商的完善發展,在於良好習慣的養成,在於思辨能力的培養。這些素質的養成僅靠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明顯很難達成,因此家庭教育至關重要。家長要思考「給予孩子的終身競爭力」的問題。教育需要教授給孩子生存常識、知識和經驗,以及正確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而學校只能承擔起其中有關知識教授的部分,其他的更需要家庭承擔起相應的責任。關於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思辨能力和自主獨立性差的問題,不少家長在某種程度上是用勤勤懇懇努力的態度把後代毀掉,而且對此毫不知情。
二、激發孩子的「超級愛好」
家長一定要培養孩子對某種東西的超級愛好和渴望,只要這個愛好是具有正能量的,父母就不要去干預,哪怕這種愛好影響了他的學業。家長先從給孩子購置500本書開始自己的家庭教育。關鍵是家長自己也要真正讀書,孩子才會讀書。一個關鍵的問題是現在的父母因為工作繁忙陪伴孩子的時間並不多。家長尤其是父親要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孩子,甚至每年要有一定數量的時間與孩子單獨相處。這樣會培養孩子對父親的依賴感,孩子能從父親身上學到獨立。
三、培養公共說理的習慣
人類心靈是一塊空白的書寫板。美國小學從四年級開始,學生要學習基本的寫作技能,如描寫、敘述、比較與對比、原因與結果,也包括辯論、論證與說服等思維訓練。根據《加州公立學校幼兒園至十二年級閱讀和語言藝術(教學)綱要》規定,小學一年級「重述簡單說理和敘述段落中的主要觀點」,二年級「重述文本區別中的事實和道理,說清和組織要說的意見」,三年級「在說理中區別主要觀點和支持這些觀點的細節」,四年級「區分說理文本中的『原因』與『結果』『事實』與『看法』的差別」,五年級「分辨文本中的『事實』『得到證明的推論』和『看法』」。到了六年級,則更上升了一個層次。「六年級公共說理分為兩部分:辨析邏輯謬誤和提防宣傳。這兩項都需要在實際閱讀中通過感性、具體的實例,不斷讓學生討論與加深印象」。至於何謂「邏輯謬誤」和「提防宣傳」,大綱中有詳細說明:「要辨析的邏輯謬誤有五種:過度簡單化、浮泛空論、循環論證、虛假兩分法、無憑據推理。要提防的宣傳手法有十種:人雲亦雲、謾罵、偏見、勢利、老百姓的話、吹噓、『科學』根據、證詞、恫嚇戰術、株連。」六年級公共說理的重點在於區分「事實」和「看法」。並且強調任何「看法」都不具有自動的正確性,都必須加以證明,即提供理由。其中四種常用的理由為:事實、例子、數據、專家意見。令我們驚訝的是:六年級的學生就接受這樣嚴格的思維訓練,令我們感慨的是其中提到的每種現象在我們的公共生活中都隨處可見,尤其在一些媒體文章中。意見和觀點,其實並不具有自動的正確性,而必須提供事實、例子、數據或專家意見來加以證明和支持,如此方才具備說服力。遺憾的是,在一些文章中,經常看不到足夠的「證明」和「支持」,而只是強烈的情緒表達和個人評判。《加州公立學校幼兒園至十二年級閱讀和語言藝術(教學)綱要》對七年級學生的「說理評估能力」有進一步要求:「評估作者在支持結論和立場上所用的論據是否適當、確切、相關,並注意有偏見和成見的例子」。其中「偏見」和「成見」的提出則涉及社會公正,而不僅僅是邏輯。公共說理為什麼要遵守這些原則?理性話語的價值觀是與他人平等、尊重、以說理相待的關系,並在這個基礎上不羞辱他人、不欺騙他人、不歧視他人、不傷害他人,不使用任何暴力(包括語言暴力)對待他人,這也是一個文明社會的價值觀。事實上,說理能力即公民素養,是與人的文化和道德素質聯系在一起的,傳承了人類共同文明和自由、平等、理性的價值觀,不是單純的技能傳授。公共說理的習慣要從小培養,且越早越好。這也是美國從小學一年級即開始學習公共說理的依據。反觀中國中小學閱讀和寫作教學現狀,小學基本上是記敘文閱讀與寫作。當然,不是說這種訓練不必要,而是不應該成為閱讀與作文訓練的全部。
四、心情教育比知識教育更重要
孩子有沒有天生的好壞之分?孩子有沒有天生的聰明和不聰明之分?為什麼很多好孩子一開始優秀後來反而落後了?培養一個孩子最重要的能力是情懷、胸懷以及氣質,要培養孩子有廣闊的思想與胸懷,能夠逐漸獲得自我心情教育的能力。目前,中國的心情教育現狀還不樂觀。很多學校囿於各種限制,沒有魄力,也沒有能力放手推行心情教育。有一些學校對於組織學生春遊很有顧慮,擔心會發生意外,因此因噎廢食,導致學校的心情教育無法推行下去。國外的心情教育與中國存在明顯的差距。國外學校會組織學生參加挑戰項目,如野外徒步20天,沒有任何現代化設備,鍛煉學生的野外基本生存能力。
五、親子溝通「通則不痛」
網友投票選出了「最傷媽媽的八句話」,很多人反思,這些話不能再說了,如「別問了」「別管我」「真啰唆」。很多父母也在為如何和孩子交流而苦惱。無論是孩子的後悔還是父母的苦惱,都是親子溝通出了問題。通則不痛,親子溝通渠道暢通了,孩子就不會有揪心的後悔,父母也少了許多「說不明白」的煩悶。親子溝通的藝術,對父母而言,首先不能「一廂情願」。教育孩子,愛之深,責之切,態度、語氣容易失之過急,結果孩子越來越逆反。好話還得好好說,為人父母,要以孩子能聽進去為最高目標。營造一個平等、平和的氣氛,給孩子一個辯解的機會,不要搞成「一言堂」;對於沒搞清楚的問題,不要把猜測、推斷當事實,讓孩子感到自己總是被懷疑、被質疑;善於站在孩子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意識到雙方出現分歧也許只是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對事不對人,別把孩子「一棍子打死」,更不要「貼標簽」、翻舊賬,讓孩子「翻不了身」。親子溝通的藝術,對孩子而言,首先不能「閉目塞聽」。隨著年齡增長,渴望獨立的心躍躍欲試,從甩開父母的手,到自己拿主意、做選擇,再到「父母那套都過時了」,很多孩子抗拒父母,甚至沒有一個具體的理由,只是「一聽嘮叨就煩」。父母也曾年輕過,孩子當下遇到的問題,父母也曾遇到過。當抗拒父母時,可以想想:不是為了自己好,父母怎麼會這樣?父母的話有沒有道理,是不是有可以接受的部分?責怪父母不懂自己,是不是也因為自己不對父母敞開心扉?叮嚀也許啰唆,但這個世界上除了父母,還有誰能對自己這般放心不下。父母和孩子,原本就血脈相通,為什麼不能讓溝通更順暢一些呢?
六、更多地關注學習素養、學習智能和身體機能
相比較於搶先學知識,培養基礎素養更重要。七成家長表示會在孩子入學前教拼音,47%的家長會給孩子報各種學前補習班或興趣班。但家長的心態其實又很矛盾,在回答「家長最希望孩子入學前掌握哪些本領」這一問題時,「與人交往」「體育勞動」「音樂繪畫」等三項遠超「識字算數」。上海市2013年「零起點」調研數據顯示,經過對2000多個孩子長達兩年的跟蹤和研究發現,小學一二年級和語文、數學、英語學習水平有直接影響的素養,是理解能力、邏輯能力、表達能力和精細動作等四個素養,而知識性的計算、識數、記單詞等都排在後面。學習基礎素養對學習的影響,隨年級升高而增大,搶先學的知識內容影響越來越小。幼小銜接中,關注學習基礎素養比搶跑學科知識更有利於幼兒未來學業發展。一個小學前沒學過外語的孩子,與學過的孩子,差距只是50個生詞和20句對話。這些在進入小學之後,花15~18個課時就可以解決。只要進入正式學習階段,通過一定的教學或游戲方式,可以很快縮小這些差距。要關注感覺統合失調比例增高帶來的系列學習障礙。這也是很多孩子在書寫、計算、閱讀等方面出現障礙的主要原因。如孩子朗讀時漏字、加字、念錯字、替換字,又或是計算時寫錯數字的順序和位置,抄寫時要看一筆寫一筆,這些都是感統失調引起的學習障礙。感統失調最佳的干預時間是在學齡前,最晚不能超過12歲。但是,如果大量的搶學、先學占據了這個時間段,學習智能和身體機能的完善就會喪失最佳時機。
七、遇事自己去處理
「孫老師,你兒子和同學打架,被打哭了,你快去看看吧!」孫老師淡淡一笑,「孩子打架,有他吃虧的時候,也有他佔便宜的時候,讓他自己去處理吧!我才不管他呢。」這話看似冷漠,實則蘊含智慧。打與被打,再平常不過了,讓孩子在這樣的過程中多想幾個為什麼,今天遇見這事,家長老師不理我,我該咋處理?以後再遇到這事,我該怎樣去化解?這樣的事孩子們遇見多了、處理多了,他們還會一味地想著並依賴家長老師嗎?在這種環境中,一天天長大的孩子們遇事會不會越來越冷靜、越來越理智、越來越獨立呢?他們抗挫折的能力會不會越來越強呢?多經歷這樣的鍛煉,孩子們會不會更迅速地走向成熟呢?如果孩子被家裡的凳子絆倒了,在西方,家長們會置之不理,讓他自己去處理。在我國,大人們會對自己的孩子心疼得不得了。諸如此類的差異,導致了東西方孩子自理、獨立、探究品格的極大差異。當我們埋怨孩子這方面能力太低時,我們應該想想我們給孩子充足的鍛煉機會了嗎?如果我們的家長、教師在生活中多一些「冷漠」,讓孩子們自己去處理日常事務,讀大學了還把自己的臟衣服打包寄回讓父母去洗——這種現象就會減少。若我們還依然對孩子「愛」得太多,甚至還依然對孩子「愛」得畸形,在以後更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中,我們很可能收獲的不僅僅是再次聽到「你們的下一代絕不是我們的對手」的斷言。這不會是危言聳聽。
八、細心培育探索精神和獨立人格
在日常家庭教育中,要細心關注、培育孩子的獨立探索意識和精神。練習輪滑、學騎自行車都是孩子在不斷獨立摸索中從不會到會到熟練。在孩子探索意識、意願和精神的培養中,父母的「陪伴」而又「不包辦」是激發孩子勇氣、自信的重要動力。給孩子講你的人生經驗,不如陪他一同去親自體驗。孩子獨立人格的培養應從細小處抓起、盡早關注。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我們發現孩子做很多事情有了自己的主意和想法且不願屈從大人們的意見而改變,這就是孩子獨立人格的「萌發」,如何在尊重中去「引導」,「不強行干預」孩子自主理念、獨立人格的培育和養成,應該是家長細心關注的一個問題。尤其是不能簡單套用我們自己童年成長的那點所謂經驗,畢竟世移時變,現在的孩子以及孩子成長的環境都是全新的、富有挑戰性的,與我們小時候的成長條件和環境是不可比擬的。我們都是沒有經過任何培訓和專業認證就第一次做父母,又基本上都是養育一個孩子,育子的責任重如泰山呀,就像在實驗室里做實驗一樣,怎麼確保實驗一次成功?恐怕要特別慎重、要做充足的准備。家長對待自己的孩子應和對待別人的孩子一樣,既把孩子當作獨一無二,又應把孩子當作普通一員。以普通人和平常心培養孩子,注重培育孩子的德性品行、心智情感、獨立人格,把情商培養放在與智商同等乃至更加重要的位置。

⑶ 關於小學教育論文

當前中小學教育管理中亟待關注的幾個問題

摘要: 體現著時代精神的課程理念其 代寫論文所倡導的觀念、行為上的諸多轉變不僅局限於教師和學生這一層面,作為學校的管理者也必 須 選准新的立足點,本著有利於學校的可持續發展,以及「以人為本」、「以校為本」,促進 「人、校」共同發展的根本宗旨,做好恰當的學校定位,實施民主管理、「人本管理」,營 造濃厚的文化氛圍,構建「綠色」管理制度,為課改的實施掃清障礙。

關鍵詞:課改;學校管理;問題

新的課程理念所倡導的觀念、行為上的諸多轉變並不僅僅局限於教師和學生這一層面, 學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及管理行為也要發生相應的變革。沒有與之相應的管理理念、管理行 為的支撐與保障,新課程的實施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難以名副其實。
從一些工作現象的分析反思中可以看出,我們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行為已經明顯滯後,管理問 題瞬時凸現出來。如:重製度忽視人文關懷,重經驗忽視方法創新,重硬體忽視軟體建設, 重形式忽視管理實質等等。對照新的課程理念,就會發現我們在管理中有很多陳規陋習,如 果不加以調整、改變,勢必制約新課程的實施以及學校的發展,甚至教育的發展,危害不言 而喻。可以說,新課程讓學校管理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面對新課程所引發的諸多新的變化、新的情況以及新的問題,管理者必須 本著有利於學校可持續發展,以及「以人為本」、「以校為本」,促進「人、校」共同發展 的根本宗旨,選准新的立足點,賦予管理新的內涵,創造管理新概念,從而進一步提高管理 層次和管理效能, 為課改的實施掃清障礙,保駕護航。因此,筆者認為,當前的學校管理應亟待關注如下問題 :

一、做好恰當的學校定位

以往的管理很少關注學校定位,對學校缺乏一個整體的盤點,推著乾的現象比較普遍,這也 是學校缺乏特色、缺乏生命力的致命原因之一。新課程理念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即只有從實 際出發,找到促進自己發展的「第二曲線」,才能使管理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這就需要對 學校進行准確的定位。
做好恰當的學校定位是一個關鍵環節,是學校追求個性鮮明的辦學特色的起點,它 關繫到學校能否找准自己的位置,設計並制定出與自身相吻合的發展戰略。因為只有明確了 學校的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才能有的放矢地、創造性地開展好各項工作,避免工作的盲目 性。
准確為學校定位有一定的程序和步驟:首先要進行戰略分析,對學校內外部環境進行系統思 考 、整合分析。這包括三個方面:(1)把握社會的客觀需要。即:了解社會的發展形勢及對人 才培 養的需求,了解國內外教育改革的總體趨勢和動向,教育改革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以及 所在社區的發展要求,全面洞察宏觀趨勢。所謂「跳出學校看學校,走出教育看教育」就是 這個道理。(2)正視學校的辦學條件。即從學校實際出發,對學校的文化傳統、社會形象、 學校特色以及師資隊伍、生源狀況、教學設施、設備條件、資源等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 (3)遵 循教育的客觀規律。這是學校正確定位的基礎。然後,根據這些實際狀況,採用「SWOT 策 略 分析法」,從S(優勢)、W(劣勢)、O(機遇)和T(威脅)四個方面對學校現狀進行細致分析,從 而找出工作的突破口,創建理想的辦學模式。其次要釐清辦學理念,擬定出極具發展空間的 學校規劃。辦學理念是貫穿學校工作始終的一條主線,是「靈魂」,用明確的辦學思想去統 帥學校的各 項工作,指導、規范教育行為,這應成為每一位管理者的最高追求。可以說,這也是決定辦 學層次高低的標尺。所謂「對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其深刻含義正在於此 。時下,課改給了學校發展極大的自由度和極大的空間,在這種情況下,用先進的理念貫穿 學校的整體發展規劃,促進學校的目標達成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實施真正的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並不是新生事物,雖然被經常提及,但它沒有真正地在管理過程中生根發芽,在現 實中往往是流於形式,有名無實。究其根源是受傳統的管理觀念束縛太深,習慣於權力支配 、無條件服從這樣落後的管理方式,極大地扼殺了人的主觀能動性。這與新課程所倡導的「 以人為本」的核心思想背道而馳。其實,教師不僅僅是被管理者,同時也是管理者,具 有雙重身份。要實現真正的民主管理,必須充分體現以教師為本的主體思想,營造一個寬松 的管理和心理環境,喚醒廣大教師的主人翁意識,讓教師積極參與學校的管理和決策,充分 發掘他們的潛能,這才是提高學校管理質量的根本保證。高效益的管理,有賴於大家的相互 尊重、共同參與、團結協作。所以作為管理者應轉變「家長式「的工作作風,打破單一的、 封閉的工作局面,走出「金字塔型」的管理模式,增強民主意識、團隊意識,採取柔性的、 開放的管理策略,把廣大教師當作合作夥伴,與教師進行廣泛、深入的交往和探討,最大 限度地實現教師的「參政」、「議政」、「創新」、「求異」,傾聽他們的建議和意見,不 斷完善工作目標和任務,從而取得最大認同和理解,這是暢通管理渠道、保證目標實現的重 要前 提。真正的民主管理是思想交流、碰撞、互動中謀求統一的過程,教師如果不再只是被動 服從,而是主動適應,管理才會有質的飛躍。

三、追求「人本」的管理極致

「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新課程倡導的理念。基於此點,關注教師的成長,立足 於發現人、培養人、促進其專業化發展應是現代學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正象有人 說的那樣:管理的最大價值,不在於做了什麼事,而在於發現了多少人和培養了多少人。
反思我們的管理實踐,凸現的是教師的工具價值,即把教師當作完成學校目標的工具,沒有 全面地關注教師的需要、成長和發展,忽視了對教師的發現和培養,或者說僅僅維持在低效 的培養水平上。這無異於慢性自殺,因為教師隊伍是學校持續發展的力量源泉。研究表明, 世界一流大學的本質指標只有一個,就是擁有一流的教師隊伍。若照此定位,就不難理解「 立足於發現、致力於培養」該有多麼的重要。所以作為管理者,更多考慮的應是如何造就一 支專業化的隊伍,如何用發展的眼光、全面的眼光、客觀的眼光看待每一位教師,如何根據 不同的發展階段、不同的發展優勢,制定出因人而異的培養規劃,如何按時代的要求,促進 他們的專業化發展。尤其在課改的起始階段,管理者面臨著諸多難題,例如,研究型教師 的培養、教師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信息技術等新的技能培養等等,都需要 一個一個地去攻破,只有這樣,教師的工作能力才會與日俱增,教師的整體實力才能不斷攀 升。

四、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

學校是培養人、教育人、促進人不斷發展的文化場所,它應該追求一種文化品味,體現一種 特有的文化氣息和文化底蘊,從而達到時時引導人、塑造人、實現自我超越的教育目的,進 一步地推動學校的發展。
受一定的認識局限,一些管理者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學校硬體設施的建設上,雖說這也 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但僅強調物質建設未免有些偏頗。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應在建立學習 型組織、建設學習化校園上多做文章,創設開放、寬松的交流空間,開展各種科研活動,開 設豐富多彩的論壇、辯論會、信息發布會等,讓校園的每個角落都充滿學術氣、書卷氣,體 現出一種文化追求,這對師生的成長以及學校的發展都大有裨益。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文化氛 圍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它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過程,需要幾代的管理者 和廣大教師共同為之努力奮斗,才能不斷豐富其內涵,提高其文化品位。

五、重建「綠色「的管理制度

制度管理是一種常規而有效的管理手段,在學校管理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新課程的全 面推進,我們不難發現,舊的制度已不再適應新形勢的要求,甚至起了反作用,所以學校管 理制度的重建已迫在眉睫。
筆者認為,重建管理制度應體現「綠色」宗旨。所謂「綠色」宗旨,意指新課程下的管理 制度要充分體現人性化的思想,立足於催人奮進、共求發展這樣的主題,要充滿生命的活力 。 具體說,有兩層含義:一要「新」。即總體上要符合時代精神和課改的指導思想,要體 現學校的管理意圖,引導、矯正教師的教育行為,充分 發揮制度管理的導向功能。二要「活」。即要體現一定的彈性,可隨時根據形勢變化以及實 際狀況進行微調,同時還不束縛人的手腳,有利於教師的探索和創造,有利於教師的進一步 發展,充分發揮制度管理的激勵功能。
總之,重建制度是為了取得更好的管理效益,所以在重建過程中要廣泛徵求教師的意見 和要求,取得目標上的認同,本著促進人、發展人的根本宗旨,使制度管理煥發新的活力。

⑷ 對小學教育的認識作文1500字

對中國現代教育制度的看法

「我們的學校為何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這就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在考慮這個問題的同時,我想,關於對中國當代教育制度的思考與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我覺得中國的教育制度雖然比我國以前古代科舉考試大有進步並且現在也在學習西方先進教育的制度與體制,但是我們的教育制度存在很大的缺陷與不足。
首先,我們的教育理念貌似是以培養全能學生為目標,總想著要以後的孩子什麼都行。這就給兒童教育時期的他們帶來了很大的負擔,他們沒有快樂的童年,沒有自由的青春,有的只是家長,老師,學校給安排的一次次輔導與考試。還無法辨別對錯的他們在千萬父母鋪就的相似道路上跌跌撞撞的過了小學,過了中學,然後他們大多數離開了父母,來到了寄宿的高中,遠離父母的他們絲毫得不到清閑,他們又被賦予了高考的重任,在書本摞成的教室里掌握做題技巧、考試方法,然後高考,在有地域保護這個不公平的條件下,有的人去了清華,有人進了專科。不公平的教育條件下又有不公平的選拔制度,造就了一部分人去了天堂一部分人下了地獄。
另外,伴隨著大學的擴招,大學的教育方法和理念的缺點也暴露無疑。讓我們來看一下現代大學生的學習狀況和生活狀況。現在大學生的學習出發點就不對——學習就是為了考試,與考試有關的就學,與考試無關的就不學;還有的同學乾脆就沒學,天天沉迷在游戲中,浪費時間,浪費生命;大學生在考場上作弊成風,每次考完試,地上總是撒滿了縮印版的小抄——現代科技為廣大學子們「造福」啊!有一大部分學生沒有踏踏實實的將自己本專業的學識與技能學好,而是靠著渾水摸魚,投機取巧通過考試,而且大學也沒有多少活動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務實精神。
中國的教育是極為刻板的,因為在中國教育首先意味著對權威的順從。在中國的這種教育制度下,撐死也出不了愛因斯坦這樣的人的,因為中國的學生只敢去想老師教過的知識,老師沒教過的知識,那是從來不敢想的。如果你自己有了什麼新的想法,一定想在試卷上顯擺一下,馬上就會被打上一個紅紅的大叉。在中國的中小學教育中,有許許多多的大笑話。比如中學的現代文閱讀,有一位作家(余華)他的一篇文章被選做了現代文閱讀題的材料,他的兒子被題目難住了,就讓爸爸幫著做,結果爸爸全做錯了!真的,各位如果不相信,你們立馬去弄一份高考的試卷,把現代文閱讀做一下,憑你什麼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的,全部叫你人仰馬翻!你就是魯迅、郭沬若來了也白搭。老師的答案是不容爭辯的。還有我們的政治課,那哪裡有一點嚴肅可言,簡直就是世上下流和弱智的同義詞。真難為這些老師這么些年是怎麼教過來的。就是自然科學,它的死板與教條也讓人難於忍受。只要是高考中曾出現過的題目,只要是高考曾經定下的答題標准,你就不能有任何改動,明明你是對的都不行!
在這樣的一種氛圍之下,我們怎麼能出什麼諾貝爾獎?除了教出一大批亦步亦趨的蠢貨之外,這樣的教育還能幹什麼?這一切的根源在哪裡,就在於儒教對權威的迷信和對師道尊嚴的盲目提倡。而這又是儒教「明人倫」理念的惡果之一。 所以說在我們當今的教育制度下還殘存著封建教育的陰影和束縛。
對於最近鬧得滿城風雨的南科大事件,我想就是教育的一次非常好的探索,雖然努力的是一位老人而不是中國政府,但是,這也告訴我們中國教育的探索還是永無止境的,中國的教育還不是一潭死水。
希望能給個好評
綜上所述,我覺得,在現今的教育制度下中國教育機構應該反省反思而後學習先進、符合創造人才的教育體制與理念,將中國教育、科教興國方案提升到一個新的領域。

⑸ 如何加強中小學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思考

一、對信息技術及整合的認識
對信息技術廣義的理解是:完成信息的獲取、傳遞、加工、再生和使用等功能的技術。而從教育的角度看,信息技術可看作是教育環境或教育手段的一部分,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改善教育、教學,促進教育的改革和發展。
整合是指使若干相關部分或因素成為一個新的統一整體的建構、程序化的過程。其結果使系統各要素實現整體協調、相互滲透,使系統發揮最大效益。對於整合的理解,當今可以說是百家爭鳴,各有其說。北京師范大學何克抗教授將其表述為:通過將信息技術有效地融合於各學科的教學過程來營造一種新型教學環境,實現一種既能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為特徵的教與學方式,從而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較充分地發揮出來,使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結構發生根本性變革,從而使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真正落到實處。
二、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學科的整合開創了小學數學教學新的里程碑
課堂教學是由一個多要素所構成的復雜的動態系統,它是提高教學質量,促使學生發展,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渠道。新形勢下,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課堂教學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教與學的方式等要素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同樣也正深刻影響和改變著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是以信息技術為先導,以系統論和教育教學技術理論為指導,根據小學數學教學規律,實現信息技術系統與教、學系統各要素融合的信息化教學思想,以整體的、聯系的、發展的、變化的觀點去分析、研究、解決學科教學中的問題,克服過去難以解決的矛盾,真正實現教學目標的綜合化、教學過程的民主化、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和教學技術的信息化,從而使素質教育在學科教學中得到突破性進展。其宗旨是通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地學習和使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學內容呈現方式、學生學習方式、教師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為學生的多樣化學習創造環境,使信息技術真正成為學生認知、探究和解決數學問題的工具,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及利用信息技術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新時期的小學數學教學發展,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運用新穎、先進的教育技術,可以為小學數學教學新的生長點提供廣闊的展示平台。因此,研究現代信息技術和小學數學教學的整合,它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有利於轉變教育思想,改革課堂教學,更新教學方法和手段,促進教育觀念與教學機制的整體變革。整合的核心就是把現代教育技術融入到小學數學學科的教學中去,在教學實踐中利用技術手段得到文字、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甚至三維虛擬現實等多種信息用於課件製作,充實教學容量,豐富教學內容,使教學方法更加多樣,更加靈活。有效的整合並運用,更有利於開創小學數學教學的新天地,為小學數學教學帶來新的革命,是小學數學教學的又一個新的里程碑。
三、找准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切入點,課堂將熠熠生輝
信息技術整合教學就是從教材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心理特徵、生活實際,恰當地把傳統教學手段(教師的教學語言、板書、教學掛圖、課文插圖、實驗儀器、模型標本等)和電化教學手段(幻燈、投影景音、錄像、計算機等)有機地結合起來,服務於總的教學目標,以期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機結合,首先從小學數學教學的本質特徵及其教學形式上考慮。小學數學教學重視課堂的目標意識、組織調控意識、情感意識、反饋糾正意識、評價意識、學生參與意識,突出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而這種教學,明顯地要求在教學中採取高容量,快節奏,循環反饋,重視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真正在課堂教學中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達到教學過程最優化,使學生獲得最佳學習效果,打破由教師主宰整個教學活動進程而把學生置於被動地位的傳統教學的習慣與常規。
1、運用信息技術,創設小學數學教學比較理想的教學環境
近年來,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作為工具應用的革新,可作為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一種有效的認知工具。過去強調「刺激——反應」,並把學習者看作是對外部刺激作出被動反應,即作為知識灌輸對象的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已經轉向強調認知主體的內部心理過程並把學習者看作是信息加工主體的認知學習理論。人們感知事物是通過多感官進行的,通過心理學實驗研究發現,多重感官的協同活動能夠有效地提高記憶成效,形成正遷移。實驗心理學家赤瑞特拉(Treicher)做過兩個著名的心理實驗,一個是關於人類獲取信息的來源,就是人類獲取信息到底主要通過哪些途徑。他通過大量的實驗證實:人類獲取信息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多媒體技術既能看得見,又能聽得見,還能用手操作。這樣通過多種感官的刺激獲取的信息量,比單一地聽老師講課強得多,可以更好地獲取知識。他還作了另一個實驗,是關於知識保持即記憶持久性的實驗。結果是這樣的:人們一般能記住自己閱讀內容的10%,自己聽到內容20%,自己看到內容的30%,自己聽到和看到內容50%,在交流過程中自己所說內容的70%。這就是說,如果既能聽到又能看到,再通過討論、交流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知識的保持將大大優於傳統教學的效果。如我在教學認識物體和圖形時,製作了物體和圖形的課件,通過演示,讓學生直觀感知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特徵,清晰地理解並感受生活中物體的不同形狀,清晰詳盡的找出日常生活中各種形狀的物體,在這一過程中,小學生興趣濃,注意力集中,記憶更深刻,有利於「轉化」這一數學思想的形成,有利於數學知識學習的「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的目標達成。這說明信息技術應用於教學過程不僅非常有利於知識的獲取,而且非常有利於知識的保持。運用信息技術來輔助小學數學教學,它所具有的多種特性特別適合於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教學環境,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
2、運用信息技術的交互性,發揮數學教學目標導向性和認知主體作用。
多媒體技術具有的視聽合一功能與計算機的交互功能結合在一起,產生出一種新的圖文並茂的、豐富多彩的人機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饋。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產生激勵,實現教學導向功能。這個特點使得多媒體計算機不僅是教學的手段方法,而且成為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一個重要因素。如:在教學將一個長方形的對角拉動轉變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後周長及面積引起的變化中,我運用Flash程序製作成一個課件,並設計了相對應的練習題,讓學生在計算機上進行操作,觀察轉化過程中長方形的長(a)和拉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a)有無變化,長方形的寬(b)與拉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高(h)有無變化,從而得出面積的變化。同理,操作得出周長有無變化。運用課件功能,操作得出平行四邊形拉成長方形後周長與面積的變化規律。整個過程由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得出相應的結論,充分體現課堂中學生的自主獲取知識這一新課改理念,改變了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師決定,從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教學步驟甚至學生做的練習都是教師事先安排好的,學生只能被動地參與這個過程,即處於被灌輸的狀態。多媒體技術提供這樣的互動式學習環境中學生則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來選擇自己所要學習的內容,可以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連教學模式也可以選擇。比如可以用個別化教學模式,也可以用協商討論的模式。學生在這樣的互動式學習環境中有了主動參與的可能。

⑹ 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畢業論文題目寫什麼好啊急急急!

小學教育專業畢業論文題目(參考)

序號 論文題目
1 淺談中小學教師專業化及其發展
2 福建小學地方性課程中加入方言文化課的構想
3 教師教學風格對小學生學習習慣形成的影響
4 廈門市家校合作的現狀、問題及對策
5 新課程背景下的文本解讀
6 淺談小學「學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培養
7 美國小學教師教育的基本特點及啟示
8 小學習作評改的策略研究
9 研究性學習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應用現狀的分析及其啟示
10 中美小學教育本科專業課程設置的比較及啟示
11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教師的審美素質
12 信息技術與小學課程整和的問題與對策
13 集美大學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科學素養的調查研究
14 試論小學生學習習慣的發展特點及其培養
15 當前語文課堂評價的誤區與矯正
16 不同家庭結構對兒童個性的影響
17 教學中批判性思維及其培養策略研究
18 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及其相關因素研究
19 網路成癮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影響
20 小學習作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初探
21 試論家庭教育在小學生自我意識發展中的作用
22 淺談新課標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改革
23 教師教學風格對小學生個性形成的影響
24 關於小學教育專業本科生職業認同感調查研究
25 當前家庭教育的不足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26 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27 新課改背景下的閱讀教學誤區初探
28 淺析中國現代母親教育
29 關於課堂提問以學生為主體問題的思考
30 傳統個別化教學與網路個別化教學之比較
31 福建小學教育專業本科畢業班學生職業意識初探
32 廈門市小學生課余培訓調查研究
33 研究型教師的成長策略
34 淺談小學口語交際課堂教學的策略
35 小學數學「實踐與綜合應用」教學的問題及對策
36 台灣「感恩教育」教學範例闡析
37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小學課堂教學
38 小學數學課堂情境教學探究
39 淺析當前教師評價體制
40 在數學教學中加強情感教學的策略
41 小學教師教學語言現狀調查與分析
42 重塑當代大學生的人文精神
43 淺談小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
44 論推廣少兒經典教育的必要性和成敗關鍵
45 放飛語文課堂 開辟求知天地
46 「任務驅動型」口語交際教學模式的構建
47 中國畫與西方繪畫的造型之比較
48 小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
49 中美小學教育專業本科培養目標的比較分析與啟示
50 台灣電視節目對大陸中小學生的影響及其對策研究——以廈門市翔安區為例
51 小學課堂教學中運用新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52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誤區初探
53 廈門市民辦小學現狀調查與研究
54 新課程背景下討論法的探索
55 關於小學生視野中優秀教師的調查研究
56 小學教師「隨班就讀」教育教學能力的研究
57 感悟:詞義教學的新策略
58 中日生存教育的比較及思考
59 小學科學教學中「有結構材料」的研究
60 大學生團體心理咨詢內容分類研究
61 小學數學教學中游戲的應用與設計
62 農村小學開設科技活動課的初步研究——以福建省武夷山地區為例
63 21世紀中小學健康教育新思考
64 新時期小學班級管理的策略初探
65 小學數學概念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66 小學古詩教學要加強審美教育
67 信息時代小學美術教學的策略
68 淺談小學科學課科學探究活動的現狀和策略
69 關於小學口算教學的幾點思考
70 台灣小學教師教育的優勢及其啟示
71 小學數學生成性課堂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72 小學生家庭作業布置的誤區及改進策略的研究
73 信息技術條件下小學生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
74 小學數學課堂情境創設的誤區及對策
75 小學生數學建模能力培養策略
76 教育信息化環境下教師角色的轉變
77 試論當前小學的科普教育
78 小學生課外閱讀策略探究
79 試論小學古詩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80 試論金庸武俠小說對小學生的影響
81 淺談互聯網對中小學生德育教育的影響
82 高等數學思想方法的形成和發展及其教育功能——高等數學思想方法提升小學教師素質之見
83 「概率統計思想」教育對培養小學生數學能力的影響
84 小學教育專業教育實習存在問題與解決對策探討
85 海峽兩岸小學段「統計與概率」的比較研究
86 生命教育呼喚對話教育
87 關於小學校園安全教育問題的若干思考
88 Authorware和PowerPoint的比較
89 教師在小學習作教學中的角色淺析
90 廈門市小學英語教師教學能力調查研究
91 電子檔案袋在小學評價中的應用
92 淺析小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能力培養
93 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現狀調查及相關因素研究
94 傳統教學與網路教學的比較研究
95 淺談檔案袋評價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96 高等教育質量觀述評
97 學校管理中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研究
98 初探新課改下的家庭教育與小學生厭學的關系
99 小學語文教師「口語交際」課專業素養問題初探
100 關於師范生教育觀現狀的調查研究
101 學校情景下兒童肥胖症的綜合防治模式研究
102 新課程理念下班主任角色轉變的思考
103 新課程背景下良好班集體形成的策略研究
104 「先行組織者」與古詩教學詞句疏通
105 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課程的整合
106 淺析新課程理念下的識字教學
107 學習風格的差異與教學研究
108 淺析另類兒歌的思想傾向及形成原因
109 淺析體態語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110 小學英語快樂教學的誤區及其原因探討
111 晏陽初的平民教學觀及其當代價值
112 中美兩國小學教育專業(本科)教學方法之比較與思考
113 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策略研究
114 美國小學教育專業碩士課程方案的分析與思考
115 從《賣火柴的小女孩》看小學童話教學的審美教育
116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校長的用人藝術研究
117 中小學科學教育人文化的思考
118 小學教師指導研究性學習能力的研究
119 現代小學青年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

⑺ 心理學在中小學教育教學中的應用。

教師作為人類文化的傳播者,在人類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中起著橋梁紐帶的作用。現代教師除了扮演唐朝韓愈《師說》里的「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還同時扮演著各種角色,所以從某種角度上說,教師還必須是心理醫生,要時刻幫助學生消除負面、消極的學習心理,戰勝各種心理障礙,合理有效地將教育心理學應用於課堂教學中。

如果在教學中,了解並掌握學生心理,根據教育心理學的原理,設計課堂教學程序,讓學生緊跟教師的思路,那麼則能優化課堂效率,對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成績會有很大的幫助。同時,課下在和學生的交往中,老師也要注意學生的心理特徵,找准談話的切入點,和學生做有效的溝通,盡量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這對本學科的教學將會不無裨益。本人在自己的教學生涯中,在不斷反思和總結的基礎上,把教育心理學理論應用於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具體的做法和思考如下:

(一)教師自身良好的心理學知識基礎是教育好學生的根本保證。

多少年來,人們思想中根深蒂固的思想是,教師是教學生讀書的,教師的職責是把自己掌握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但是,就長遠的教育發展方向和趨勢來看,任何一個學生、家長都希望教師是一個有感情的人,而不僅是一架教書的機器。韓愈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意思是教師並不單單在於傳道和授業,更為重要的是解惑。這不僅需要教師了解學生不懂的知識,為學生解決他們所不明白的學習疑問,更需要教師理解學生的心理。郭沫若說:「書是死的,人是活的,死讀書把活人讀死,活讀書把死書讀活。」為了教學生讀好書,教師僅僅有課本的知識遠遠不夠,還應該懂得心理學。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抓住學生的心理狀態對教育的長期效果非常關鍵。

1.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實現以知識為本位的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是以知識為本位的觀念,新的教育觀念是人本主義觀念。強調教育要面對人的全面生活,重在提高人的精神面貌,而絕非知識的簡單堆積。教學中,教師要關注人的理性發展,一切從學生的需要出發,著眼於學生的發展,對學生進行生活指導,精神啟迪和個性陶冶,提倡創造,反對一味模仿重復,要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活力煥發,生命價值不斷顯現的過程。

2.確立平等合作的教學觀,實現由教師中心向師生民主平等的轉變。現代教學觀認為,教師要堅持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相互作用,創造性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同時要認識到教學過程還是師生雙方作為活生生的主體,在課堂中共同活動的過程。師生民主平等的重要內容是教師要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生命的獨特性,尊重每個學生特有的人格和精神世界,進而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性。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中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生命成長的快樂。

3.樹立自我完善的發展觀。實現由「教書匠」向「人師」的轉變。教師本身就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因素。人本教育能否取得實效越來越取決於自身素質的高低。除了要在教育觀念上保持先進外,還應較好地掌握並運用心理教育的原則與方法,更為重要的是教師要加強自我的修養,以理智調節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平衡的心態,不斷反思並改進教學行為,最終實現由新手型教師向專家型教師的轉變,由「教書匠」向「人師」的轉變。

(二)重視第一印象的作用。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阿希的研究,第一印象的作用最強,持續的時間也長,比以後得到的信息對於事物整個印象產生的作用更強。教師第一次在教室里講課時的外貌、衣著、言談舉止、書寫字跡……往往會給學生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新老師的第一節課下來,學生們就會七嘴八舌評頭品足。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學中,教師如果給學生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就能大大縮短師生間的距離,贏得學生的尊敬從而有利於提高教學的實效性。試想如果學生一開始就對你印象不好,那麼你一到課堂,學生就反感,那麼這節課就算你很努力,也只能是事倍功半了。我們不能因為糟糕的「第一印象」而失去讓學生喜歡教師、從而喜歡上這教師的課的可能。我們應該重視這個「第一印象」,別忘了人們認識事物是從感性認識開始的。

此外,教師應該注意在課堂教學中的形象,要善於抓住學生「愛屋及烏」的心理,在學生心目中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成了自己喜歡的人,也希望自己成為老師喜歡的學生,於是對教師教的課也就產生了興趣。

(三)優化課堂教學心理環境

良好的課堂教學心理環境對學生的成長是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是無聲的教育資源。健康積極向上的教學氛圍不會自發形成,需要老師和全體學生共同營造。對於教師而言,應注重整合教學中的各種教育資源,創造最優化的教育教學環境,使學生產生積極的心理狀態和學習行為。

1.形成一種和諧愉快、樂觀向上師生關系。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指出:「創設良好的教學氣氛,是保證有效進行教學的重要條件,而這種良好的教學氣氛的創設又是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為基礎或前提的。」可見優化課堂教學環境的核心在於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這就要求教師要以情感為紐帶,努力在課內外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相互尊重,彼此理解,協調合作的人際關系。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基於教師對學生發自內心的無私博大的愛。教師要真誠的關心愛護鼓勵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從而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賴,縮短師生心理上的距離。師生情感相容友好,互諒親近,彼此依戀的心理關系為學生想像力、創造力、能動性的自由發揮,營造了寬松和諧的教育環境。

2.創設一種愉悅的愛學樂學會學的教學氛圍。

寬松和諧的師生關系無疑有利於樂學愛學會學氛圍的形成。而教師則是形成良好學習情境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首先,教師要善於調整控制自己的心理狀態,以健康向上的情趣帶動整個課堂氣氛。從走進課堂的那一刻起,就保持真誠的微笑,友善親切的話語。其次,教師要極力培養自己的教學機智幽默。課堂中教學的機智是一種高超的教學藝術。教師要把握好時機,在課堂沉悶壓抑的時候,用詼諧幽默的教學語言調動氣氛,讓學生在興奮愉悅中學習,變厭學為愛學,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第三,教師在具體教學內容的處理上要注意教學的進度,難度掌握上要做到難易適度,注意分類要求、因材施教。盡一切可能給予每個學生成功的機會,使學生在適合自己能力的水平上,體驗到學業成功的快樂,增強學習的意義感和價值感,從而對學習保持持久濃厚的興趣。

其中引入競賽就是一種非常好的辦法。中學生好勝心強,有強烈的參與意識,把比賽引入課堂,並貫穿課堂,對於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著重要的意義。老師可把班級分成若干組,用比賽積分的方式展開組與組之間的競賽。比賽內容可以包括必答題、搶答題材、對話表演、單詞背誦等。在每一節課結束前進行總結。比賽的優勝者給予表揚和鼓勵,而落後者也會不甘示弱,他們會在下一次比賽中發奮努力,表現更好。在比賽過程中,每位同學為了整個組集體的榮譽,都會積極准備,上課很少出現走神或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並且通過比賽,也給了他們自我展示的機會,滿足了學生的成就感。

總之,在現代教學體系中,教師自身的心理學知識是開展良好教育的基礎,有效的心理學教學思維是成功教學的關鍵所在。我認為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應該增加教育理論學習,尤其是教育心理學的學習,研究自己的教育對象,開闊自己的視野,並把自己學到的教育理論嘗試著運用於教學實踐中,用科學的理論來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會少走很多彎路。我相信只要不斷用理論充實自己,不斷摸索和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得失,每一個老師都能擁有一套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

閱讀全文

與現代中小學教育的思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