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構建學校信息化建設的組織領導體系
加強信息化教學的理論研究與應用推廣。
構建信息化教學內管理與教學支持服務體系。
提升容師生信息素養與信息化教與學的能力
建設教學信息化軟硬體環境與教學資源。
創新教學信息化建設管理體制與工作機制。
㈡ 如何構建學校信息化建設的組織領導體系
一、明確教學信息化建設戰略目標與總體要求
1.強化對教學信息化建設重大意義的認識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並要求「把教育信息化
納入國家信息化發展整體戰略」,「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教學是高等學校的核心使命,教學信息化建設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重點。高校教學信息化是指充分
利用信息技術及現代教育教學的思想、方法和手段進行教學,使教學的所有環節信息化,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最終實現教學現代化的過程。它包含教學基礎平
台、教學資源、教學過程和教學管理等信息化。伴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及其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通過計算機、網路等信息技術手段不斷提升教學內涵,創新教
學模式,促進教學資源有效利用,擴大教育覆蓋面,提高教學質量,是新時期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加快高校教學信息化建設,對貫徹實施「江蘇省中長期
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推進實施「高等教育質量工程」、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效益、加快建設高等教育強省、率先實現我省教育現代化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各高校要高度重視,不斷提升教學信息化水平。
2.教學信息化建設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我省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為契機,堅持以提高教育教
學質量為目的,以提升學生數字化學習能力、促進信息化時代教師專業發展為根本,以優質數字化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為核心,以建設數字化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支持服
務體系為重點,重視教學信息化的頂層設計與戰略規劃,加強信息化平台和數字化優質教學資源的建設,全面提升高等學校教育技術工作整體水平,加速我省建設高
等教育強省、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進程。
3.教學信息化建設具體目標
完善全省及各高校教學信息化的頂層設計與戰略規劃,創新教學信息化決策、投入、管理、評價體制,加快教學管理信息化進程,全面提升教學管理與服務效率,促
進教學管理科學化、規范化;加快信息化基礎設施和教學信息化環境建設,創建先進的數字化學習空間,推動優質教學資源建設,形成資源共建共享機制,擴大優質
教學資源受益面,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和效益;加強教學信息化機構和專業隊伍建設,加強教育技術學科專業建設,加強教師教育信息技術培訓,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
能力;加強學習科學系統研究與實踐,鼓勵學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增強運用信息技術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建立數字化的教師教學支持與學生學習支
持服務體系,提升教師與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及素養;加強教學信息化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推進現代化教學手段在教學中的廣泛深入的應用,推出一批具有指導作用
和推廣價值的研究成果;全省高校教育技術的綜合優勢和整體水平繼續保持在全國的領先地位,部分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設和應用水平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二、創新教學信息化建設管理體制與工作機制
1.加強教學信息化頂層設計與統籌規劃
高校教學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長期性、基礎性、系統性的工程,各高校要將教學信息化建設置於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校園建設的中心位置,按照協調發展、合理配
置、注重實效、分層實施的原則,加強統籌設計和整體規劃。一方面統籌規劃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另一方面統籌規劃信息基礎設施、信息資
源、政策體制的建設。要將教學信息化硬體、軟體、服務、信息資源、人力資源進行一體化規劃與建設,促進教學信息化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高校教學信息
化建設規劃還要重視教學信息化與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的契合,既要立足於學校的現實,突出重點,強調應用,又要緊跟世界最新發展前沿,與時俱進,具有前瞻性,
體現實用性與先進性的統一。高校教學信息化建設工作要立足提高教學質量與推動學習方式的變革,為師生提供高質量教學信息化服務,實現教學信息化建設模式從
「面向技術的模塊化建設」向「面向用戶服務的一體化建設」的轉變。
2.創新教學信息化建設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
各高校要建立健全教學信息化領導管理體制,將教學信息化管理體制建設與現代大學制度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成立教學信息化領導小組,建立將主管教學的校級和院
系級領導、教師、學生等各方力量納入教學信息化決策、規劃、管理的體制。成立信息化教學促進機構,探索CIO(首席信息官)體制,推動學校教學信息化服務
部門的體制、資源、隊伍的整合,形成統一領導、歸口管理、分級負責、分層實施的教學信息化建設工作機制。要充分發揮高等學校教育技術職能機構的作用,組織
實施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開發與應用優質教育資源,優化教學過程,推動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
3.建立教學信息化投入管理的長效機制
各高校要加大對教學信息化經費的投入,建立和完善教學信息化經費投入與管理的長效機制,專項列支,並確保逐年有所增加。實現教學信息化經費的「項目式」投
資方式與維持性投資方式相結合,學校教學信息化專項經費與院系級教學信息化專項經費相結合。合理確定硬體、軟體、平台、資源、教師培訓及設備日常維修維護
等方面的經費分配,以保障教學信息化各方面工作協調發展。各高校還應拓寬籌資渠道,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規律、自身良性發展的投入機制。
三、建設教學信息化軟硬體環境與教學資源
1.加強教學信息化設施與環境建設
各高校應及時充實並更新學校的多媒體課堂教學設備,使多媒體教室比例提高到80%以上,建設可以遠程式控制制與管理的數字化、智能化多媒體教學環境,提高課堂
教學的信息化水平。建設高效優質的網路教學環境,加快無線網路和網路教學平台建設,力爭到2015年,除了每個教室有線入網以外,60%的教學活動區域要
覆蓋無線網路,網路教學平台的使用率提高到90%以上。繼續推進下一代互聯網技術領域的研究與應用,全面完善以教學為中心的數字化校園建設,構建先進、高
效、實用、開放、共享的數字化教學基礎設施環境,實現各種優質教育資源基於數字化平台的集成共享,全面實現高等學校教學、科研、管理、服務和文化建設的網
絡化、智能化和數字化。
2.推動數字化校園學習空間建設
構建學校數字化、互動式學習系統與平台,建設融虛擬空間與現實空間為一體,支撐「協作學習、研究性學習、研討課」等當前大學教學新模式的數字化學習空間,
建設有利於學生學習的社區網站、學習網站與學習軟體資源,營造信息化的學習環境,滿足師生通過網路開展教學互動、教學輔導、教學測評等活動的要求,幫助學
生藉助信息技術提升學習效率。學校應根據人才培養和課程學習的需要,通過增加公共機房、降低網路資費、提供一定的免費機時等具體措施,保證學生有一定的時
間和條件進行網上學習,提高教師使用課程網站、流媒體等網路教學手段支持教學的能力,努力建設生動活潑的能促進學習者交互學習、解決學習中的問題的E-
learning教學交流平台和數字化學習空間,為學生的數字化學習創建良好的環境。
3.推進優質數字教學資源的建設、應用與共享
各高校要加強本校優質數字教學資源的建設,組織集名師、教學設計師、技術人員等多群體的建設隊伍,共同設計和研發具有學科專業特色、符合國家建設規范的質
量高、效果好的課件庫、課程庫、教材庫、名師庫、試題庫、文獻庫、案例庫等數字化教育資源,建立數字圖書館和虛擬實驗室,積極引進國際優質數字化教學資
源。加大全省高校數字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共建共享力度,按照多方合作,優勢互補,互利互贏的原則建立統一、規范的省級優質數字教學資源中心,實施優質數字教
學資源的「共知、共建、共享」。繼續開展全省高校多媒體教學課件(程)遴選活動和全省高校學生多媒體作品競賽,鼓勵教師和學生積極開展基於網路的課程改革
研究與應用,區域教學聯合體高校要率先建成開放靈活的數字教學資源共享平台,不斷推進高校優質數字教學資源的廣泛應用。
四、提升師生信息素養與信息化教與學的能力
1.實施高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考核制度
各高校要大力加強教師信息素養和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培養,開展全員信息化教學培訓工程,將教師信息素養和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水平與教師職務評聘和考核
獎勵掛鉤。充分發揮省高校現代教育技術培訓中心的作用,依據《高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指南》,開發優質培訓課程與資源,組織開展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與考
核,基本實現50歲以下的高校教師均能夠熟練應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手段,切實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信息素養和信息技術的綜合應用能力,從而勝任信息化教學的
需要。
2.建設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信息化平台
各高校要創新信息化教學培訓的內容、方法與形式,依託江蘇省高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發展支持系統、江蘇省教師教育網路培訓平台以及各校的教師專業發展平台,
為教師提供多種信息化教學的培訓課程,開展基於網路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骨幹教師培訓及教師自主培訓等。高校每位教師每年至少參加一次教育技術、信息技
術方面的培訓與學習,從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升教學質量。
3.培養學生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手段開展學習的能力
強化學生信息素養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開展主動學習和自主學習,增強運用信息技術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各高校要面向學
生開展信息技術培訓、專題講座、報告會、公選課或媒體宣傳等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引導學生利用網路開展基於問題的遠程協同學習,學會基於信
息化教學平台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團隊精神、協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五、構建信息化教學管理與教學支持服務體系
1.加快教學管理系統建設推進教學管理信息化
建設服務於高等教育質量內涵建設及高素質創新人才培養的信息平台,全面提高學校教學管理、學生實驗、實習等方面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重點抓好學分管理、課程
管理、教學資源管理、實驗室與實驗教學管理、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畢業設計(論文)、素質拓展學分認證等平台系統建設,建立高校教學基本狀態數據
庫,著力推進高校教學管理的理念、模式、體制、機制的創新,推動高校教學管理水平邁上新的台階。
2.建立有效的信息化教學支持服務體系
高校相關部門應聯合協作,積極構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支持服務體系,為教師提供如網路課程、教育軟體、虛擬團隊教研以及如何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促進學生
學習的教學設計與咨詢等支持服務。為學生提供如學習工具軟體、個人知識管理工具等數字化學習支持服務,幫助學生藉助信息技術提升學習效率。要逐步建立自下
而上的評價制度,對教學支持服務提供情況進行及時的監控和測評,保證支持服務的質量。
3.加強教學信息化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在全面提高教師信息素養與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同時,改善現有教學信息化專業人才結構,使得教學信息化專業人員數達到學校專業教師人數的3%以上,重視解決好
信息化專業人員的職稱問題和相關待遇。以我省有關高等學校教育技術學博士、碩士授權學科專業為依託,培養一批熟練掌握教學信息化基礎設施管理和維護技術的
專業人員,能夠研製開發高水平教育教學信息資源的技術人員,以及具有較高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理論和實踐水平、能夠指導教師開展信息化教學的專業人員,在學校
形成一支隊伍穩定、職稱結構合理、技術精湛、經驗豐富並具有良好敬業精神及科研創新能力的教學信息化專業人才隊伍。
六、加強信息化教學的理論研究與應用推廣
1.加強教學信息化理論研究與標准規范建設
各高校要加大教學信息化建設的理論研究力度,增加教學信息化方面的課題立項,緊跟時代和信息技術發展的趨勢,採用教學信息化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斷完善教學
信息化建設的規劃和方案。省教育廳將組織相關院校、學術團體依據教育部和國家有關部門頒布的相關標准與規范,研究制定我省高校教學信息化建設的標准與規
范,如教學信息化資源建設和評價標准、教學信息化環境建設和評價標准、教學信息化激勵政策和考核辦法、優質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機制等,保障教學信息化順利實
施。
2.深入開展信息化教學的推廣應用
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充分利用多媒體及網路教育資源,優化教學設計與課堂教學內容,創新授課方法,豐富課外學習資源,努力促進信息技術與教學活動的有機結
合。建立網路教研平台,支持網路聽課、互動評課、遠程協作等教學活動。加快推進現代信息技術在高等職業院校教學與管理中的廣泛應用,搭建校企之間信息化交
流平台,讓企業生產一線的生產過程、工作流程等信息實時傳輸到學校和課堂,使企業的專業人才和能工巧匠可以在生產現場直接開展教學工作,促進企業新技術、
新工藝等資源與課堂教學內容的有機結合,開發虛擬工廠、虛擬車間、虛擬工藝等,作為實踐教學和技能訓練的有效補充,不斷推進現代教育技術深入教學、深入課
堂。
3.提高教學信息化設施與資源使用效益
各高校要緊密聯系教學及科研實際,從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的需要出發充分合理利用學校已有的信息化教學設備和資源,優化資源配置,發揮綜合優勢,建立網路
化、智能化、數字化的全方位服務模式,提高信息化教學設施與資源使用效率。要建立健全高校教學信息化建設的實施、管理和評價制度,加強對教學信息化建設工
作過程與結果的監控與評估。進一步推動優質數字教學資源跨校「共知、共建、共享」,提高精品課程與網路課程等優質教育教學資源的利用率,促進教學信息化資
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深化我省教學信息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