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孩子養成教育應注意的幾點
一、注重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有了自信心,孩子的自發性和獨立性才能得到發展。怎麼去讓孩子生長自信心呢?家長對孩子的態度應該是鼓勵的、肯定的。不要總是說孩子這不對,那不好。這些貶義的用語對孩子自信心的樹立都是不利的。孩子做事情,即使做不好,也要肯定孩子做事的良好願望。我在美國參觀一家幼兒園時,見到2歲多的孩子喝果汁,孩子自己拿著果汁盒往杯子里倒。盒沒拿穩,果汁倒灑了,老師沒有馬上取而代之,仍然讓孩子自己倒,可見他們對孩子具有很大的耐心和容忍度。實際上,孩子把果汁倒灑時,自己也看見了,大人這時能體諒他,給孩子機會去重復操作,孩子自然進步,自信心也一步一步建立起來。
二、抱著尊重和體諒的心情去對待孩子
尊重就是把孩子看作是一個獨立的人,並不是總受大人支配的對象。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就要滿足孩子對獨立的需求。當孩子做事情出差錯或者不夠完滿的時候,大人能接納他,體諒他。比如孩子倒水倒不好,會打翻,或者動作很慢,這時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充分地體諒孩子。如果我們不體諒孩子,看孩子做得不好,不如意,就上手替代,孩子就會覺得自己不行,漸漸失去信心。
蒙特梭利說,大人一定要抱著「謙卑」的態度去對待兒童。這個「謙卑」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大人要試圖去了解孩子。不了解孩子的需要,不了解孩子的能力就是對兒童的態度不謙卑。
而如何去了解孩子呢?例如,給孩子游戲、活動的機會,抱著我不了解孩子的誠懇態度去觀察孩子。在活動中,發現孩子的需求和能力,從而對孩子的獨立性發展,社會交往發展等都有了清楚的認識,相反,大人不謙卑的態度則是固守成見,自以為對孩子的情況都懂,「我早知道孩子是這樣」,「果不出我所料」,「我早就有先見之明」……這樣就把孩子活動的興趣、獨立發展的意願打擊沒了。孩子每一天都是在發展變化的,明天的能力和今天的能力就不一樣,所以我們要抱著謙卑的態度去認識孩子,了解孩子。
三、給孩子獨立做事的機會
孩子願意模仿大人,大人要給孩子獨立做事的機會。孩子做事慢,時間觀念差,我們就要耐心,給他足夠的時間。孩子是願意做事的,有時聽見成人老說 「磨磨蹭蹭」,實際上這是因為孩子工作和成人工作的目的不一樣。大人工作的目的是為了取得結果,因此會盡快地完成工作。孩子工作的目的則是為了享受過程,積累這些新的經驗。所以孩子做事會比較慢,成人覺得孩子磨蹭,其實他是在體驗這個過程。要給孩子提供足夠的時間、空間、材料和耐心,讓孩子有獨立做事的機會。只有通過孩子獨立做事,孩子才能成長。
四、常和孩子一起工作或游戲
家長每天要分配一些時間和孩子一起玩耍。在和孩子一起工作或玩耍時,要用文明禮貌的語言和孩子多交談,使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用語習慣。通過與孩子一起玩耍、游戲,能了解到孩子的性格、脾氣以及能力的成長。而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注和愛。這對良好親子關系的建立與孩子的快樂成長都是很重要的。
五、在生活中盡量給孩子提供成功的機會
當大人引導孩子學做一件新的事情時,要以清晰的步驟和放慢的動作向孩子展示每件事情的正確做法,並相應為孩子提供他易於使用的物品,這樣孩子便會模仿操作。每次讓孩子練習操作的步驟不宜超過3條,這樣,孩子能夠記住,並體驗成功的喜悅,增進自信,激發自發性。
六、和孩子建立彈性的親子關系
成人要追隨孩子的發展成長。孩子逐漸走向獨立,大人對孩子就不必事事幫他。不要過於羅嗦,要看到孩子的能力和成長,有時孩子不願聽到家長的念叨,覺得家長老一套,不願跟家長多談,就是因為家庭中的親子關系缺乏彈性。
有彈性的親子關系是,家長了解孩子能力的發展,對孩子能做的事情能放手讓孩子去做,只是在孩子確實需要幫助的時候才去幫助他。這樣大人和孩子雙方都能在一種輕松愉快的環境下工作、生活。
七、讓孩子從小過有規律的生活
給孩子提供的環境應該是有秩序的,而不是凌亂的環境。要給孩子訂立一些家庭中生活的規則。比如吃飯應該到哪裡去,喝水到哪裡去,大小便如何進行,玩兒到哪個區域。哪個房間是游戲的房間,哪些東西是可以動,哪些東西是不能動的等等。這樣孩子的生活就有了可遵循的規律,同時也養成了孩子的秩序感和紀律性。
八、給孩子創造與同齡兒童接觸的機會
獨生子女在家庭中接觸的都是大人,他需要和同齡孩子接觸、游戲。在庭院中,在休閑時、在游樂場中,我們都要讓孩子去接觸與他年齡相近的孩子,發展社交能力,知道如何與他人相交往,避免在一個封閉的家庭環境中,失去交往的機會與樂趣。
⑵ 培養學生習慣的幾點做法
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應從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意識」入手內。人的習慣很多:容生活習慣,道德行為習慣,學習習慣等等,但不管是什麼習慣,它們之間都存在著聯系,有著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作用。
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陶冶小學生的情操,達到養成教育目的小學生精力充沛,活潑好動、思維敏捷、求知慾旺盛。開展豐富多彩的有教育意義的活動,使小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用教師的言語行動陶冶學生教師的行為是學生的一面鏡子,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為此在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的同時,對教師的行為習慣也提出明確的要求,
⑶ 淺談寄宿生養成教育的幾點做法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農村進城務工人數的增加、農村教育結構的調整,子女教育尤其是寄宿生教育成為家庭、學校關注的焦點,即如何有效的管理這些寄宿生,使他們進得來,留得住,學的好。近幾年來,我們學校在寄宿生「養成教育」方面做了一些積極的探索和實踐,贏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應。作為直接參與管理的我就結合自身實踐,談幾點做法。
一、 養成教育應從關鍵期抓起
抓住關鍵期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錯過了關鍵期 ,再施以養成教育將是事倍功半,甚至終身難補。所謂「子訓始稚」、「少年若天性,習慣成自然」,養成正確的習慣當從現在抓起還不算遲,若等鐵水涼了變成了大鐵鎖,再想改變形狀就難多了。我們教育工作者,要在關鍵期把養成教育抓早、抓細、抓緊、抓實。讓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和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體驗,逐步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 培養寄宿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行為是一個人的瞬間舉止動作,具有很大的隨意性與偶然性。習慣,是指一個人在後天養成的一種自動化的動作行為傾向。習慣不是與生俱來的,它是在學習生活中形成並逐漸穩固下來的,教師是學生學習行為習慣過程中最好的監督者和幫扶者。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必須要求學生從點滴小事抓起。
1.真情付出,愛心呵護
由於現在的孩子當中,獨生子女占相當多數,這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一直生活在養尊處優的環境之中,他們中相當多數在嬌生慣養中長大,在精心呵護中成長。孩子寄宿後,有可能造成與父母關系的疏遠,缺少父母的關愛。正是這種原因,網路鴉片讓許多孩子著迷、沉淪,荒廢了學業,誤了前途,也正是這種原因,他們可以無所顧忌地逃學,他們可以無拘無束地徹夜不歸逗留於網吧,他們可以不計後果地打架斗毆,不負責任地早戀、毫不憂郁地揮霍著家長掙來的血汗錢,抽煙喝酒,極少數中學生已經完全沒有了中學生的模樣。一些孩子沒有能完成學業,便過早地飽嘗了社會的辛酸,還是這種原因,導致了一些孩子養成了許多不良惡習,沒有學會做學問,也沒有學會做人,卻為自己的人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因此我們應真情的付出,愛心的呵護,讓我們絕大多數學生在宿舍也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享受到 「慈母」般的關愛。
2.嚴中有愛,持之以恆
「嚴是愛,松是害」是中國的一句古話。千百年來,家長教育孩子,老師教育學生,說的最多的也是「嚴格要求」。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導師,很多行為習慣的養成都離不開教師苦口婆心,不厭其煩的嘮叨。為了加強學生的文明教育和養成教育,我們從最基礎做起,要求學生運用禮貌用語。對每一名宿捨生都從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抓起。對違規學生耐心教育,不厭其煩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樣潛移默化,讓養成教育達到了習慣成自然的教育效果。
3.嚴肅校紀,規范行為
常言道:「無以規矩。不成方圓。」學生宿舍是寄宿生休息的重要場所之一,也是形成良好習慣的重要空間,宿舍內務要達到學校規定的要求,為了達到規范的內務,在檢查內務時,如發現同學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到位,總是以委婉的口吻提醒。漸漸地我們絕大多數學生都努力地照著老師的話去做,師生共同做好內務,向著就寢紀律軍事化、衛生內務賓館化方向發展。
三、學生參與管理,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由於寄宿生在家缺少生活鍛煉,自主能力差,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在管理上有很多難處光靠老師跟班管理顯然不夠,我們採取的措施是,重視事先指導,減少事後麻煩。學生進校寄宿,會面臨很多新問題:飯,要和同學一起吃;衣,要自己親自洗;覺,要和同寢室的人一起睡;錢,要自己有計劃地用……面對這些問題,如果沒有事先的指導,學生會手足無措,心慌意亂,如果得不到及時的調整,會影響學生的情緒進而不利於身心的和諧發展。而解決這些問題的最好辦法是事先作一些必要的指導。引導學生管理自己,照顧自己,每學年,在寄宿生入校的前幾周,老師們都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內務培訓,教會學生疊被子、擺鞋子等,讓他們自己管理自己,在管理中提高自主能力,在管理中鍛煉成長。
四、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習慣是一種動力定型,是條件反射長期積累和強化的結果,必須經過長期、反復的訓練才能形成。嚴格要求、反復訓練,是形成良好習慣最基本的方法。良好的衛生習慣,在某種意義上體現文明程度,而且還影響整體素質。我們學校住宿生來自農村,由於學生衛生意識不高,衛生習慣不好,因此,學校在這方面的教育和培養顯得更為重要。衛生與禮貌是我校的教育「窗口」。為了養成愛整潔的良好衛生習慣,宿舍開展了如下活動:
1.開展文明寢室、文明示範班級評比活動
通過評比揮動,有利的調動寢室、班級、學生個人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由衛生意識上升為衛生行為表現。
2.進行講評和文明班級評比活動
通過以點帶面,以面促點,督促全校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充分發揮校園環境管理中,學生的主題作用和校園環境的潛移默化的作用。
3.開展個人衛生檢查
由學校負責衛生工作的領導和各個管理員老師組成檢查組,對宿舍進行逐個檢查,把結果匯入《日常行為管理考核表》並成為每期末文明班級評比的重要依據。進行個人衛生檢查,使衛生工作細致深入到每一個學生,也利於監督,指導、查漏補缺,最終使學生習慣成自然,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總之,在養成教育中,少一些空談,多一些落實,少一些指責,多一些關懷。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學生長期努力,需要老師不斷督促和引導。對學生進行行為規范訓練,必須耐心細致、持之以恆,像滴水穿石一樣,一點一滴,長年累月,使養成教育真正成為學生的內在需要,到時自然成習慣。
⑷ 幼兒園孩子養成教育的幾點做法
第 一,為幼兒樹立好榜樣。教師要從自身做起,言傳身教。凡是要求幼兒做到的,我和班主任老師也按照這些要求做。見面有禮貌的問好,吃完飯擦桌子、漱口,有需要協作的事情主動幫忙,在教室里盡量小聲說話,輕輕走路等等。讓幼兒知道好習慣是每個人都需要養成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集體生活中,同伴群體也為幼兒提供了相互模仿的對象,影響幼兒的自我調節和控制能力。所以,我經常在班級中表揚能按要求做好的幼兒,讓其他幼兒模仿學習,發揮同伴間的榜樣作用。早操回來小便喝水後,有的幼兒進教室時總是跑跳打鬧,我就會在教室門口,輕輕的對他說:「請你看看教室里的小朋友坐的多好,他們正靜靜的等老師上課呢!」吃飯的時候,第一組的小朋友愛講話,我就會說:「第二、三、四組的小朋友吃飯安靜,是文明小餐桌。」幼兒有了學習的榜樣,就清楚的知道自己該如何做,馬上就會改正。下午區角活動結束後,我都組織幼兒進行講評小結,對收玩具好、遵守游戲規則、與同伴謙讓協作的幼兒提出表揚,也讓幼兒互相說說自己發現哪些小朋友區角活動好。現在,我們班幼兒區角活動的秩序性,守規則方面有了明顯進步。 第 二,正面鼓勵,耐心引導。我發現班裡有幾名幼兒做事拖沓、不遵守紀律、任務意識欠缺、自我管理能力不強。比如周弘毅上課小動作太多,做值日生時愛貪玩。周建青傾聽習慣不好,做事不認真,午睡時影響別人。班級中這些沒有養成良好常規習慣的幼兒不僅讓人格外費心,而且還會對其他幼兒產生不好的影響。因為他們經常犯錯,挨批評次數多,但我感到,對這部分幼兒過多地用批評教育效果並不佳,更好的辦法是運用正面鼓勵,積極引導,在幼兒良好行為出現時及時表揚。前一階段,男孩站隊時特別亂,愛吵鬧。但有一次,我讓全體幼兒在門口站隊,發現辛躍耀很自覺地站好,動作迅速。我馬上表揚了他,其他小朋友看到了,也都向他學習。那天早操辛躍耀做操站隊都非常棒,我又表揚了他。那天上課時,辛躍耀也格 外遵守紀律,積極回答問題。及時地對幼兒表揚鼓勵,哪怕是一個贊賞的眼神,都會使幼兒產生更加要好好表現的慾望,也就是產生了「良性循環」的效應。劉祥楷有一段時間特別散漫,各項活動環節總落在別人後面,經常與同伴爭搶玩具、打鬥。老師總說這不好,那不對,時間長了他好像也充耳不聞了。有一次午睡,劉祥楷睡的很好,起床時,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揚了他。穿衣服時,我又到他跟前悄悄說:「今天午睡真棒,我相信你今天穿衣服也會很快的!」這次,劉祥楷沒有故意在寢室里磨蹭。我認為對於自我管理,自控能力弱的幼兒,要更加耐心,不斷用語言強化如何做才是正確的。善於發現他們的點滴進步,及時鼓勵,多用正面強化。從某一「閃光點」的行為出現,帶動整體行為的改善。 第 三,讓幼兒明確自己的不足,集中突破。有相當一部分幼兒在某一具體行為方面出現問題。有的是不講禮貌,有的是午睡習慣不好,還有的是吃飯挑食……這就需要針對具體問題來解決。王鏡鍇對老師講話時總是不加稱呼,經常是「你幫我看看我的畫」、「你要帶小朋友出去玩了?」每當這種情況,我都對王鏡鍇的話不予理睬,使他沒有禮貌的話得不到老師的回應,讓他得到不講禮貌的懲罰,以此提醒他改正。薛原個方面表現都不錯,但做事總愛磨蹭、拖拉。個別交流中,我給她指出,你上課回答問題很好,也很守紀律,如果做事迅速就更好了。徐福康學習習慣不好,我與家長溝通交流,讓家長監督他回家先完成當天的作業以後再玩,並且每天晚上都留一段時間專心的畫畫,看書或是寫數字。現在,徐福康上課集中注意聽講有了明顯進步。
⑸ 中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幾點做法
一、提高認識,教自師言傳身教
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首先要讓學生明白哪些是良好的行為習慣,哪些行為習慣不能養成,為什麼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要讓學生有一個正確的辨別能力,並通過與優秀同學相互交流學習經驗,從而和自己進行對比,自己在哪些方面不如別人,以及自己不如他人的原因,讓學生形成共識,從而取長補短,改正自己不良的行為習慣。
1、師生認真學習有關條例,以《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准繩,重點抓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制訂開展養成教育的具體措施,教育學生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使用文明語言,禮貌待人,養成良好的文明衛生的生活習慣。
2、學生一天的生活中大部分時間與教師在一起,因此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很大。早晨,學校領導、學生代表在校門口迎接學生,師生互相問好;每個星期一舉行庄嚴的升旗儀式,老師正規的禮儀動作給學生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給學生播撒了文明習慣養
⑹ 小學生的習慣養成教育應該怎麼做
我們都知道習慣可以影響很多方面。所以家長都想讓孩子有個好的學習慣版和生活習慣。
但習權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定的時間和耐心。
第一,我覺得家長應該允許孩子在一開始的時候進步稍慢一些。比如先學會整理書包,學會自己看完書後放進書架等。從簡單的小事做起,家長給予一定的認可和鼓勵。
第二,學習效率和自覺性的養成。這是需要一定基礎的。首先孩子不能是壓煩學習的,也就是要有興趣。再就是給孩子的任務量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讓他有一定的自信,以後就會省力一些。
第三,家長也要有意識地起一定的榜樣作用。無論如何在孩子面前也要做出學習的樣子,哪怕是你在看一張報紙。身教重於言傳吧。
希望我的育兒經驗可以幫到你。別急,我們可以慢慢來。有問題我們再探討。
⑺ 小學生如何進行養成教育的培養
養成教育主要是通過各種活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它是以各種活動為載體,學生在活動中吸取教訓,從而在生活中自覺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在這幾年的教學工作中,我真切的體會到了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形成的重要性。我認為班級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就形不成優秀的班集體;一個人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就不會有似錦的前程。下面我就談談我自己粗淺的認識。養成教育在小學德育工作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德育習慣的形成是我們品德教育的結果,它在小學德育教育工作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有認識而沒有養成行為習慣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養成教育雖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卻是德育中最「實」的部分,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它是德育教育的「質」的指標。看一個學校辦得好壞,只要看看學生的行為習慣,看看校風,基本情況就掌握了。因此,在小學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重視抓學生的養成教育,使之成為品行優秀、表裡如一的人。總而言之,養成教育就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它往往從行為訓練入手,綜合多種教育方法,最終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多年的教學工作,讓作為一線教師的我,深深感受到:學校是培養學生能力,進行養成教育的有利環境。那麼,如何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呢?這是一個值得研究和思考的問題!首先,教育教學活動是抓好養成教育的有效途徑,良好的教學習慣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保證,因此,我在教學實踐中著重抓了:聽、看、疑、想、講、做的習慣,做到具體要求具體抓,扎實有效促提高。 1、認真聽講。我在上課時,要求學生認真聽,讓學生聽講時要邊聽邊記,抓住重點。不但要聽老師講課,還要認真聽同學們的發言,並隨時准備補充,糾正別人的回答,踴躍爭辯,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不會分散,並且使學生在急辯中增長自己的知識和能力。 2.勇於質疑。常言道,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課堂上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質疑提問,既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又使學生在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養成敢於提問題的好習慣。 3.善於思考。在開放式的課堂教學中,我注意培養學生善於思考和解決問題,並能注意提高學生思維的多向性和靈活性,為創新思維提供了條件。課堂上要給學生足夠的動腦筋去想的時間,讓學生有機會肯動腦筋去想問題。這除了靠老師的啟發外,還要靠「促」,促使他們動腦子,使學生對老師的問題人人都動腦去想。 4、積極發言。語言是表達思維的重要方式,要說就要去想。在課堂上我盡量讓學生多說,並促進學生多想。學生要會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認真聽、仔細看。抓住了會說就能促進其它三會,因此在課堂教學時,我十分重視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我要求學生在課堂上能踴躍地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做到舉手發言,聲音響亮清晰,講完整話。
⑻ 培養小學生良好書寫習慣幾點做法
依據課程標准,我們結合學校實際,加強了每個學段對寫字的指導,對學生寫字姿勢、基本的書寫技能、良好的書寫習慣等方面做了具體的指導和規范,努力提高書寫質量。
一、規范書寫抓「雙姿」
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思想的影響,很多家長在孩子三四歲時就強迫他們拿筆寫字,由於手指發育不成熟,加上家長和幼兒園老師的急功近利,到孩子上學時,80%以上的孩子已經形成了不正確的寫字習慣:有的握筆太低,有的用整個手掌攥著筆,有的筆桿沒有靠在虎口上,寫字時有的歪著頭,有的伏在桌子上。盡管老師多次糾正,但仍收效甚微。到了高年級不僅影響了寫字的速度和質量,有的還引起了視力下降,影響了身體的發育。
為此,我們專門用一個月的時間狠抓學生的「雙姿」養成,特別是低年級的「雙姿」規范。每次寫字前先調整學生的坐姿,我們把正確的坐姿編成口訣:「頭正、肩平、身直、足安」。學生一邊念誦口訣,一邊檢查調整自己的坐姿;再糾正「握姿」。為了便於理解和掌握握筆的要領,我們也編了一首兒歌:老大老二對對齊,手指之間留縫隙,老三下面來幫忙,老四老五往裡藏。學生一邊念兒歌一邊檢查調整自己的握筆姿勢。寫字的時候牢記「三個一」:「頭一尺,胸一拳,手一寸」。
要求每學科每節課用10到15分鍾,或寫字或做題,堅持少而精。教師一邊巡視一邊指導、提醒、糾正和點評,堅持鼓勵表揚為主,天天堅持,節節強化,並請家長配合,晚上監督檢查。一個月下來,學生的「雙姿」有了明顯的改變。
⑼ 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的幾點做法
我們來都知道習慣可以影響源很多方面。所以家長都想讓孩子有個好的學習慣和生活習慣。
但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定的時間和耐心。
第一,我覺得家長應該允許孩子在一開始的時候進步稍慢一些。比如先學會整理書包,學會自己看完書後放進書架等。從簡單的小事做起,家長給予一定的認可和鼓勵。
第二,學習效率和自覺性的養成。這是需要一定基礎的。首先孩子不能是壓煩學習的,也就是要有興趣。再就是給孩子的任務量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讓他有一定的自信,以後就會省力一些。
第三,家長也要有意識地起一定的榜樣作用。無論如何在孩子面前也要做出學習的樣子,哪怕是你在看一張報紙。身教重於言傳吧。
希望我的育兒經驗可以幫到你。別急,我們可以慢慢來。有問題我們再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