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當今時代是信息的時代,學生只有具備較強的信息技能,才能在社會上得以生存下去。因此,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的信息教育。信息技術教師在傳授微機的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時,還應重視對學生的德育。在小學信息技術課中滲透德育,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辨別信息的能力以及培養良好的微機操作道德。學生在健康的信息道德引導下,能夠抵禦不良信息的侵擾。下面,筆者對在小學信息技術課中如何有效滲透德育進行深入探討。
一、加大對教材中文明教育素材的發掘力度
小學信息技術教材中隱藏著大量的文明教育素材,這就需要教師加大對教育素材的發掘力度,使得學生能夠全面掌握基礎知識技能。此外,還應適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使得他們產生做個講文明的好學生的精神需求。
例如在學習小學信息技術課中的「畫規則圖形」一文時,教師通過教會學生如何使用「填充工具」來填充顏色,再教會學生使用「吸取工具」。學生可藉助「吸取工具」選擇相應的顏色,在選擇填充工具給畫出的文明標志圖形重新上色。這樣,學生在無形當中體驗到了做個文明學生的成就感。同時,教師倡導學生積極發言、暢所欲言,各自談談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感想。學生的文明素養得到提升,使得他們在日後遇到破壞公物的事和出現不文明行為時,能夠站出來指正。課堂在滲透德育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得課堂教學任務得到順利完成,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學生在滲透德育的小學信息技術課中不僅學到了基本信息技術知識,還得到了德育文明教育,促進了自身的全面發展。
二、創設符合教材內容的教學情境
通過創設符合教材內容的教學情境,將蘊含社會矛盾現象、人文、道德等的生活實例用多媒體展現給學生看,從多方面對學生進行德育。在創設情境的過程中應綜合考慮到小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教材的基本內容,尋找可滲透德育的機會,使得學生在課堂中不僅能夠掌握基本的知識技能,還能提升自身的信息技術素養以及德育素養,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向文明學生、文明市民的方向發展。
例如「圖形標志我會認」一課主要是教會學生對圖形標志進行復制粘貼的技能,通過結合「復制圖片」以及「認識圖形標志」的內容,使得學生能夠快速掌握基本的知識技能。教師通過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與實際生活貼近的畫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根據自身在日常生活中觀察,表達出每個常見圖形標志的特點以及其所包含的實際意義,從而鞏固了自身對日常知識的認識,並培養了自身善於發現生活的能力。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中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素養,爭取做一個文明的學生,為日後爭做文明好公民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三、將德育滲透到日常學習任務中
教師在確定教學任務時,應將德育滲透進來,並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研究,確保學生能夠在完成日常學習任務時,還能得到良好的德育。
例如,在進行Word或者是PowerPoint的學習教學中,教師可對學生下發相關學習任務,如要求學生設置「節能環保」「我愛我家」以及「校園小報刊」等任務,以提高學生運用Word的知識能力,並培養學生熱愛集體、熱愛讀書、保護環境等的情懷;通過要求學生開發小程序,實現在Excel中管理自己的生活賬單的目的,從而培養學生勤儉節約、自理的能力;要求學生利用Photoshop設計相關公益活動LOGO、班徽等,以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以及審美能力;要求學生在學習Flash時,通過掌握引導層、遮罩層的知識,來實現製作動畫的目的。
四、在課堂中適當進行角色扮演進行德育
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的教學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教師改革創新以往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大力開展開放式教學活動,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課堂教學中適當進行角色扮演,能夠有效促進德育在小學信息技術課中的有效滲透。學生在模擬練習中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實現了在體驗中學習的目的。
例如在教學生學習中文輸入法時,教師布置學生完成「輸入日記」的任務,並要求學生對學校舉辦完了的「學習雷鋒紀念日」活動談談自己的看法,並將自己融入到「雷鋒精神」中,闡述自己在平時的生活中「學習雷鋒好榜樣」做了的好事。學生通過扮演雷鋒做好事,體驗雷鋒精神,從而提升了自身的德育素質。教師還可對此進行適當的點撥,使得雷鋒精神永駐學生的心中。在課堂中適當進行角色扮演進行德育,能夠使得德育有效地滲透到學習中,不僅吸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使得學生的心靈得到了德育的熏陶,有助於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在小學信息技術課中實現德育的有效滲透,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在實際教育過程中應貫徹落實德育的基本觀,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才能確保在傳授學生基礎知識技能的同時,還有能力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使得學生在信息技術課中提高自己的德育知識。
2. 新時期如何在中學計算機應用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新時期如何在中學計算機應用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
素質教育除了強調對學生專業知識和能力的培養,也要求學生其他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而德育教育就是素質教育中最為關鍵的組成部分。中學計算機教學具有極強的專業性,因而德育教育容易在日常教學中被忽略,但是德育教育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有效滲透不僅對學生的自我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從長遠來看,對推動我國信息技術的健康發展也有不可估量的影響。因而中學教育者應認識到在計算機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從而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一、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要實施者,教師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和德育教育所能達到的水平,因而教師應該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和專業素質,提高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水平的能力。首先基於中學生的心理特質,會對教師每一個細微的言行都極為觀注,而教師的道德素質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會不自覺的體現出來並放大到學生的嚴密觀察下,學生也會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效仿。因而教師應該在日常教學中嚴格規范自己的行為舉止,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確保能給學生帶來積極的影響。其次教師作為教學中的主導者,在知識層面和技術層面都具有較高的權威性,因而教師在教學中加入德育內容,對學生進行正確行為和思想的引導更利於學生接受,為學生留下更為深刻的影響,因而教師應提高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能力。可以通過參加學校組織的培訓,或者通過網路、書籍等獲得能力的提高,還可以和相關德育課教師探討借鑒相關經驗、教學方法等。
二、在計算機授課中滲透教育。
如何在計算機這種專業性極強的課程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確是困擾不少計算機教師的難題,加上各學校學生計算機基礎、德育教育水平、授課設施、授課形式等存在諸多差異,因而需要結合具體的情況靈活調整。本文僅提供幾種具有普遍借鑒意義的方法。
1.在上機過程中,應引導學生文明上機,有序上機,避免爭搶。在學生使用計算機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引導,指導學生維護和愛護計算機設備,規范上機操作,例如在關機時,可以告訴學生從開始菜單中關機能夠延長計算機壽命,保護數據的完整,以培養學生遵守規則、細心的良好素養。
2.網路時代計算機犯罪事件屢有發生,中學生對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加上正確價值觀尚未建立,容易做出違反計算機應用道德規范的時間。因而應向學生講解黑客、網路攻擊以及轉發、傳播不良信息或未經授權信息所帶來的道德甚至法律後果,講解時應根據中學生的知識水平,盡量採用較為通俗的語言或實際案例,使學生更為指端的理解。通過這些教育可以讓學生認識並規范自己在計算機操作中應遵守的規則和制度,起到警示作用。
3.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發展,許多中學生可以通過網吧或家裡的電腦上網,這極大的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開拓了學生的眼界,但同時也帶來了負面影響,網路具有的隱蔽性、開放性和復雜性使得大量的詐騙色情、暴力等不健康信息存在,因而中學生沉迷網路、因網路而造成身心受損甚至犯罪的事件略見不鮮。此時教師如果通過斷網或者粗暴批評等形式只會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不利於教育。而作為計算機教師應利用自己的授課優勢對學生以引導為主、適當教育,可以利用學生的好奇心,通過對網路新奇技術的詳細講解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網路技術上,也可以講述具體網路詐騙、網路成癮案例,在案例援引中如果引用學校或本城市發生的案例,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加深學生的印象,從而引導培養學生正確使用和對待網路,消除網路毒害。
三、選取德育內容和教學手段的有效結合點進行德育滲透。
計算機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前提是必須遵循計算機教育的基本規律和德育教育的基本特點,尋找二者的結合點進行德育滲透,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比如可以向學生介紹我國計算機發展已經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光明前景,使學生在了解當前信息時代特點的同時增強對
我國計算機技術的自豪感和認同感,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也可以適當鼓勵學生將來投入到我國的計算機建設中去。在課堂開始或結束時也可以對當前社會上的一些熱門話題進行導論,並適時引導學生做出正確的評論,以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從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比如針對最近國家對於網路造謠者的嚴厲打擊,組織學生討論造謠的負面影響,從而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無意轉發、評論、傳播可能對他人或社會造成的消極影響,從而約束自己的行為。同時,教師應意識到計算機應用這一學科本身具有的實踐性特徵,以實踐為主要形式進行德育滲透,例如在學習畫圖工具時,教師可以指定某一和德育相關的內容作為主體鼓勵學生創作,然後讓學生進行互相評價,評價內容上可以增加創新性、思想性、人文性等相關評分標准,從而使學生在德育培養中保持較高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結束語:
總之,信息時代的到來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信息化時代對於人們在計算機方面的應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計算機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中人們生活和學習都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的情況下,對於中學生加強計算機應用教學是符合學生自身、社會應用和國家發展要求的。然而我們也必須深刻認識到,除了加強計算機知識和機能的教育外,在計算機應用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幫助學生應對魚龍混雜的網路世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以及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各學校必須認識到其緊迫性和重要性,不斷探索在計算機應用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方法,提高德育教育水平。
3. 淺談如何在計算機教學中輔助德育教育求解
新課程標准下,信息技術課程以培養和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為根本教學目的,同時,還肩負著滲透德育教學工作的重任。信息技術教師在課程教學中應當通過開展時時處處滲透愛國主義教育、適時滲透孝敬父母和尊老愛幼的教育、貫徹始終滲透信息道德教育等最終達成教育學生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的教學目的。為了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信息技術教師還需要把握一定的教學策略,包括根據信息技術課程特點,充分發揮服務德育教學的優勢;依託模塊內容要求,實施相應的德育教學;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與道德認識水平,進行個別化施教;並且不斷提高自身修養,使得德育教學寓於情理之中,最終達到德育教學滲透於信息技術課程中「潤物細無聲」的境界。 一、發揮教師智慧,有效把握教學環節 1.課前精心備課 在學科中進行德育滲透,重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進行情感陶冶,做到「潤物細無聲」。這就要求教師對教材內容是否嫻熟及是否自如、適當地運用教學藝術之外,還與教師是否充分做好課前准備工作密切相關。 初次帶學生進入電腦教室,一般教師都會介紹機房規則,機房規則中有很多「不準」,這樣做會給學生以冰冷生硬的感覺,往往會引起部分學生的懼怕心理和逆反心理,影響教育效果。我在上第一課時,在帶領學生走進電腦室前,我事先花功夫將電腦教室打掃干凈,將各種物品放置整齊,讓學生第一次看到電腦房時,產生美好的第一印象,一下子便喜歡上電腦,這時進行愛護機房的教育便水到渠成,打動心靈。 2.課中有心教學 現行的《信息技術》教材中沒有現成的德育內容,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強化德育呢?我在教學實踐中體會到: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德育滲透,首先要從教材實際及學科特點出發,附著於平時知識的講授或在上機的訓練之中。在教學中自然而然地滲透,讓學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卻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比如在介紹有關信息技術基礎知識的時候,強調在windows中關機的步驟,不能直接關閉電源。讓他們了解這樣做是為了延長計算機的使用壽命,保護計算機內數據的安全。這樣的教育無形中讓學生養成愛護計算機的良好習慣。 再如很多學生在開始學習信息技術的時候,剛學會了一點點,便洋洋得意,把一些難聽的語言留在計算機中。就像小學生剛學會寫字,就到處亂寫臟話罵人一樣,不僅對課堂教學帶來影響,還給學生間的關系造成緊張,不利於正常學習心理的發展。針對這些現象,人給學生講一些名人謙虛好學的故事,講人與人和睦相處的好處,引導他們把學來的知識用來為他人服務,給他人帶來方便和樂趣,這樣以後這類現象大大減少了。些外,教師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教師在課堂示範教學和上機指導過程中,自身應有良好使用計算機的習慣。這樣言傳身教才能為學生樹立榜樣,有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3.課後注重評價 評價是對目標是否達面的透析和反饋,它是多向的,是我與你、你與他之間的評價。評價往往是一節課的壓軸戲,有的老師常因為時間緊就草草收兵,而忽視它舉足輕重的地位。 評價過程中,更要滲透德育教育,信息社會對學生信息道德的培養至關重要。如在作品中摘抄了哪個網站的文章,在結尾處一定要註明,使學和具有版權意識,不侵犯他人知識產權;不能借同學之間互通信息收發電子郵件之機互相取笑;不能借用網路匿名聊天就相互欺騙攻擊等。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實際都是一種教育,通過評價,引導學生將學會的信息技術遷移到學習和生活中,使信息技術真正體現葉瀾教授的「三z」模式,即「整體、綜合、終生」的模式。教師要營造親切、活躍、愉快的人文評價氣氛,使德育有滲透達到「生活般自然渾成」。 二、充分結合教材,有機運用媒體,緊密聯系生活 1.結合教材,滲透德育 教材是課堂教學內容的載體,在教材中挖掘教育切入點進行直接或間接的德育教育,這是在學科中進行德育滲透的主要方式。在信息技術教學中要從教材內容出發,在知識講授與技能訓練之中。尋找德育教育的契機進行德育滲透。 通過介紹信息技術和計算機發展史,使學生看到我國信息技術和計算機發展水平與國外的差距,如使用的操作系統是微軟公司的,蕊片是美國的,許多軟體都是英文版的,從而產生危機感,激發愛國主義情感,從小立志為祖國爭光。當然也要讓學生們看到國產軟體發展的希望,如在學習使用金山wps的時候,告訴學生它是中國人自己開發的,適合於中國人使用的、優秀的文字處理軟體。在講到病毒的時候,重點向學生介紹王江民等國內軟體開發界的著名人物,為學生樹立榜樣,激勵他們刻苦學習,做一個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還有,在圖片信息的加工內容中,要求學生處理學校風景照片的任務中可以滲透愛校、護校的教育,要求學生製作賀卡的任務中進行友愛教育、親情教育、敬老愛幼教育等。 信息技術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切入點比比皆是,關鍵是教師要以德育為己任,善於發現並創造性地利用這些有人因素,有目的、有計劃地寓德育於教學之中,達到教學與育人的雙重功效。 2.運用媒體,滲透德育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電腦軟硬體的功能越來越強,多媒體輔助教學走進課堂成為可能,比比皆是。運用多媒體技術將課堂無法表現的、抽象的、微觀的事物和事物發展過程通過多媒體技術以動態的、直觀的畫面和圖像以及聲音再現於課堂,給學生提供有利的學習環境,也為信息技術教學中德育教育提供另一種快捷高效的方式。 在多媒體應用課件製作的實踐中,只要取材合適,用材得當,善於發現,有目的、有計劃地寓德育於教學之中,這樣才能使多媒體課件煥發出無限生機,從多方面刺激學生的感官,引起學生的興趣,德育教育當然也有在無形中了。 3.聯系生活,結合教學,滲透德育 通過選取以時事為主題的任務進行思想教育,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們對於很多歷史事件都開始陌生起來.為了能夠進行深刻的思想教育,我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在給學生布置操作任務的時候,要盡量選取與最近時事有關的主題,並要求學生在作品中加入自己的評論.如以國慶為主題的電腦繪畫,以「一二·九」運動為主題的時事小報等。這樣學生不僅可以完成相關的技術操作,更重要的是在查找、收集、整理資料以及展示作呂的過程中,對歷史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語。 三、關注學生,熱愛學生,培養鮮活的生命個體 1.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生命價值 如何看待學生是我們如何實施教學活動中德育滲透的一個潛在的不可忽視的前提因素。葉瀾教授認為:「每一個學生都是具有獨一無二的、別人無法替代的價值,而且是寶貴的教學資源。」我們的頭腦中巳擯棄傳統意義上的好生、差生的概念,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有血有肉的、個性迥異的和命。作為教師,要承認差異、關注差異,正是有了這些差異,才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豐富多彩、更貼近生活,也更多了創造和創新。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獨特的生命價值,與學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其原動力不僅僅是法的規范,更源自教師對其職業的認同和對學生的愛,同樣,這種愛也會有反饋、有回報。記得學習《收發電子郵件》一課時,在發給我的郵件中,有的同學說:「天氣越來越涼,你要注意保暖,我們小組為你挑選了幾款漂亮的秋裝,老師你喜歡嗎?」有的同學說:「國慶節放假我們支旅遊吧,你看我們地方都選好了。」「老師,我們喜歡上你的課。」字里行間都透露著學生對老師的信任和愛。 2.注重學生品質的完善 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實現學生由自然人向社會人的轉變。讓學生去感悟人生、珍愛生命,培養積極向上的情感,培養高雅的審美情趣,培養良好道德品質,提高社會責任感。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有意創設情境、加以引導、逐步滲透。如讓學生製作電子賀卡,為親人、朋友、同學的愛上升到對社會上更多需要關心、需要幫助的人的愛,乃至對國家、民族的熱愛,並要讓他們意識到這種祝福要先靠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實現。 3.培養學生個體主動發展的能力 培養個體主動發展的能力是基礎教育中開發人的生命潛能的最本質的任務。多少年來,課堂教學中教師「教」、學生「學」巳經成了定式,經過一系列的教學改革,在課堂教學形式上雖然花樣翻新,但仍然停留在「知識傳遞」上,這樣,學生是處於被動接受、適應、服從、執行他人的思想與意志,內在於生命中的主動精神與探索慾望,常常受壓抑,甚至被磨滅。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去確定他喜歡的主題,用學到的技術去完成任務,這樣學生做起來興致高漲。比如在完成單元的研究項目時,學生的主題就五花八門,有「國粹——京劇」、有「寵物」、有「動漫」、有「北京奧運!」……在學習過程中,有的學生遇到問題不習慣獨立思考、嘗試或小組討論去解決,喜歡問老師,直接得到答案,我則鼓勵他自己去想想,然後試試,久而久之,學生就養成了主動學習的習慣。記得一次上講評課時,學生大部分都不願到講台上來介紹自己的作品,在老師和同學的鼓勵下,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學生不僅主動,而且爭先恐後要發表自己的見解。我們的學生變了,變得有朝氣、有活力、有主見。 四、注重合作,加強協作,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據報載,有學生因迷戀於游戲、網路,缺乏與同學的交往,在孤獨時沒有正確的交流渠道,以至於發展為嚴重的心理障礙……由此可看出,在信息技術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與人共事、與人交流的重要性。 信息技術課學生在完成作業時,缺乏其他學科中的討論氣氛,完成作業後,常去玩游戲。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對班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了解後,對他們進行自由組合和教師協調的分組,以小組為學習的基本單位,進行生生合作、小組協作的學習方式。通過小組成員的協作學習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集體協作能力、人際關系處理能力,培養他們的團隊精神。 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小組成員先經過討論確定需要做的事,然後各自分工。小組長負責協調,遇到困難先在小組內尋求幫助,小組自己解決不了,再向其他小組或教師求援。在這一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信息素養,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還讓學生學會表揚、欣賞和評價他人的成果,共同分享小組合作成功的喜悅。 五、趨利避害,加強引導,把握網路道德教育主動權 信息社會,網路學習巳經成為人們主動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但面對紛繁復雜的網站,怎樣才能還孩子一個安全、健康的網路空間呢?這也正是我們所有的家長和教師最關心的問題。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我認為,硬性控制只是一種手段,重要的是使學生能意識到並自覺地遠離不健康的網路毒害,自覺維護《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在每次課前,我都會花幾分鍾時間講一些最近發生的關於網路方面的實事:如危險的聊天室、xxx電腦遭遇黑客攻擊、有趣電腦小製作等;在「遨遊網際網路」這一單元教學中提前一至兩星期特別安排學生關注生活中關於網路、病毒、黑客等方面的新聞,當講授到網際網路這塊內容時,利用課堂幾分鍾時間讓學生把關注到的網路新聞講出來與學生們互相交流,發表見解,並讓學生們利用所學到的搜索引擎知識去網上搜索網路犯罪的新聞報道,使學生在資料的搜索和篩選、生活的關注、學生的交流,師生的交流過程中對網路和病毒等方面加以正確、全面的了解,並增強自律意識和自護能力。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大部分學生都能自覺、安全地上網,並注意自己網上的行為,使網路逐漸成為良師益友。但是針對個別迷戀網路巳深的學生,我採取個別談話、網路聊天等特殊方式進行心理輔導,告訴他們現階段不能盲目花太多的時間泡在網上;如果有合適的機會上網也必須是有一定目標的,如查找與學習有關的知識、素材,獲取有價值的最新信息,或進入一些健康的聊天室或論壇參與討論一些小學生共同感興趣的話題,以提高自己看待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還提醒他們要特別注意不要掉入如網上詐騙、網上跟蹤騷擾、少數網站倒賣用戶隱私等方面的陷阱里。 當然相對於其他教育媒體和手段,網路技術有著獨特的育人優勢,上網時我還特別注意搜索一些與中學生有關的站點,從中挑選出一些有價值的網站或小學生論壇推薦給學生,如「中國小學生報」、「小學生在線」等。 「最好的教師是和最重要的人生課程結合在一起的。」我們信息技術教師必須認清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把握德育教育的隱含性,注重德育教育的實效性,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有機地進行德育教育,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中達到德育、智育的雙重目的。
4.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課題研究第
一、發揮教師「教育智慧」
1.課前准備充分,學生受益。
在學科中進行德育滲透,重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進行情感陶冶,做到「潤物細無聲」。這就除要求教師對教材內容做到嫻熟自如、適當運用之外,還與教師充分做好課前准備工作密切相關。
2.課堂教學,德育滲透。
現行的《信息技術》教材中沒有現成的德育內容,那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強化德育效果呢?我在教學實踐中體會到: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德育滲透,首先要從教材實際及學科特點出發,附著於平時知識的講授或上機訓練之中。在教學中自然而然地滲透德育,讓學生感覺不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
比如在介紹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時候,強調在Windows中關機的步驟,而不能直接關閉電源。讓他們了解這是為了延長計算機的使用壽命,保護計算機內數據的安全。這樣的教育讓學生在無形中養成了愛護計算機的良好習慣。
3.注重評價,德育滲透。
在評價過程中,更要滲透德育教育,信息社會對學生信息道德的培養至關重要。如在每節課結束前,表揚優秀的、有進步的學生,鼓勵落後的。學生在得到教師的肯定後會更有興趣,以後的學習也會更加努力。要求學生如果在作品中摘抄了哪個網站的文章,在結尾處一定要註明,使學生具有版權意識,不侵犯他人知識產權;不能互通信息,借收發電子郵件之機互相取笑同學等。這些事很小,但實際都是一種教育,通過評價,引導學生將學會的信息技術遷移到學習、生活中,真正體現「整體、綜合、終生」的目標。
二、結合教材,運用媒體,聯系生活
1.結合教材,滲透德育。
通過介紹計算機發展史,學生看到我國計算機發展水平與國外的差距,從而產生危機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感,從小立志為國爭光。當然也要讓學生看到國產軟體發展的希望。如在學習使用金山WPS的時候,告訴學生它就是中國人自己開發的、適合中國人使用的、優秀的文字處理軟體。在講到病毒的時候,重點向學生介紹王江民等國內軟體開發界的著名人物,為學生樹立榜樣,激勵他們刻苦學習,做一個對國家、社會有用的人。還有,在講授Powerpoint製作時,在以「美麗校園」為主題的內容中滲透愛校、護校的教育;在「製作賀卡」的任務中進行友愛、親情、敬老愛老教育。
信息技術教材中的德育切入點比比皆是,關鍵是教師要以德育為己任,善於發現並創造性地利用這些育人因素,有目的、有計劃地寓德育於教學之中,達到教學與育人的雙重功效。
2.運用媒體,滲透德育。
在講授圖片搜索與保存內容時,可藉助媒體手段將江蘇的美麗景色。風土人情,江蘇人的勤勞善良、熱情好客、聰明等展現在學生面前,通過文字閱讀、圖片欣賞、視頻瀏覽等綜合媒體手段,對學生進行了解家鄉、熱愛家鄉的情感意識教育,更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激發學生保護環境的責任感。
3.聯系生活,結合教學,滲透德育。
通過選取以時事為主題的任務進行思想教育。如果每位教師都能聯系生活,在課堂中增設課堂德育環節,那我們的課堂德育滲透就會變得色彩斑斕。
三、關注學生,熱愛學生
1.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生命價值。
如何看待學生是我們如何實施教學活動中德育滲透的一個潛在的不可忽視的前提因素。葉瀾教授認為:「每一個學生都具有獨一無二的、別人無法替代的價值,而且是寶貴的教學資源。」我們要摒棄傳統意義上的優等生、「差生」概念,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有血有肉的、個性迥異的生命。教師要承認差異、關注差異,正是有了這些差異,我們的課堂教學才會豐富多彩、更貼近生活,也才多了創造和創新。尊重每一個學生獨特的生命價值,與學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不僅僅源於法的規范,更源自教師對其職業的認同和對學生的愛。
2.注重學生品質的完善。
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實現學生由自然人向社會人的轉變。讓學生感悟人生、珍愛生命,培養積極向上的情感,培養高雅的審美情趣,培養良好道德品質,提高社會責任感。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創設情境,加以引導、逐步滲透。如讓學生製作電子賀卡為親人、朋友送去真誠的祝福,在討論主題時盡量引導學生把對親人、朋友的愛上升到對社會上更多需要關心、需要幫助的人的愛乃至對國家、民族的熱愛,並要讓他們意識到這種愛要靠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實現。
3.培養個體主動發展的能力。
培養個體主動發展的能力是基礎教育中開發人的生命潛能的最本質的任務。在學習過程中,有的學生遇到問題不習慣獨立思考、嘗試或小組討論解決,只喜歡問老師,直接得到答案,這時我們要鼓勵他自己想想、試試,久而久之,學生就養成了主動學習思考的習慣。記得第一次上講評課,大部分學生都不願到講台上來介紹自己的作品,在老師和學生的鼓勵下,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學生不僅變得主動,而且爭先恐後地要
5.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
書育人,是指教師關心愛護學生,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以自身的道德行為和魅力,言版傳身權教,引導學生尋找自己生命的意義,實現人生應有的價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其根本的本質包含著「教書」和「育人」兩個層面。漢代大思想家王充曾說:「德不優者,不能懷遠。」可見,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滲透德育是我們每一位小學信息技術教師的責任。我們必須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教會學生操作計算機的同時,達到「育人」的目的。本文將從培養學生習慣、根據教學內容滲透德育和在實踐操作中培養學生的網路道德三方面粗淺論述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如何滲透德育。
6. 如何在計算機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
信息技術學科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具有工具性、實踐性很強的特點,因此大家往往只注重計算機操作方法和技能的教學與訓練,而忽視了它的德育功能。其實,信息技術課同樣也可以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那麼,如何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呢,我們覺得可以從信息技術課本身的特點出發,在平時的上機訓練和知識的傳授中不知不覺的滲透德育教育。一、結合課堂常規,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好習慣終身收益。在日常的信息技術課堂上,尤其是在上機實踐過程中,教師要教育學生愛護計算機設備,強調正確規范的操作,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使用計算機的習慣。在德育過程中,學生是建構其道德品質的主體,德育所要做的就是要創造具有道德影響力的德育環境,引導並促成教育對象道德的發展。在工作中,我們有時會看到這樣的現象:剛上完課的機房(或專用室)桌椅亂擺,桌面上或隱蔽處常見有雜物、書本和筆;正在運行的電腦有的顯示器已關閉了。這樣的狀態對下一節來上課的學生將造成不良的影響。機房上課的管理一直是令計算機教師頭疼的問題,而這正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環節,關鍵是教師如何去引導,如何去營造這個場所。造成上述局面原因有:在專用室上課,班級的約束力小了,學生的自覺性降低,由於貪玩而匆匆離去。我們能否使學生不匆匆離室?比如准時下課並督促學生做好整理工作;我們能否讓學生感受到在專用室上課更需有約束力?能否使學生樹立起維護班集體形象的責任感?答案是無疑的:完全可以。如要求學生按照學號對應機號入座,每台機器配有一本登記簿,進入微機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檢查機器是否正常;上課過程中責任到人。上課時對吃零食或亂扔垃圾的同學進行教育;上完課後正常關機並把板凳安放整齊,並及時表揚做得好的小組和個人,這些都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方法。
7. 計算機教學應從哪些方面能滲透德育教育
很有天朝特色的問題啊
好吧,哥想了很久,覺得從黑客、病毒方面入手有點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