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1964年小學畢業

1964年小學畢業

發布時間:2021-01-30 16:09:21

『壹』 1964年小學生新入學是幾月幾號

這一年小學生新入學,
印象中是9月1號。
可詢問當地教育局。
以教育局的說法為准。

『貳』 那一年畢業的沒有學士學位

1976年後,中央抄決定再次襲建立學位制度。1979年2月至1980年2月,教育部和國務院科技幹部局聯合組織的學位小組,擬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草案)》。該條例經中央和地方有關部門的專家學者討論和1979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會的審議修改,於1980年2月15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和五屆人大常委會13次會議討論通過,從1981年1月1日起施行。
這標志著中國從此有了自己的學位制度。隨後,國務院建立學位委員會,擬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於審定學位授予單位的原則和辦法》兩個文件。規定中國設學士、碩士和博士三級學位。大學本科畢業生可授予學士、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畢業可授予碩士、碩士研究生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畢業後可授予博士。
1981年2月27日,國務院向有關部委、高等學校和科研機關發出通知,開始確定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81年11月3日,國務院批准首批授予單位及其學科專業名單。此後,各學位授予單位籌建學位評定委員會,按照學位條例的要求,分別對應屆大學本科畢業生、研究生進行課程考試、答辯論文,開展了學位評定工作。

『叄』 1964年塘沽區草場街小學畢業的名單

。。。。。。。您找不到的了,我知道的是教育局和學校畢業檔案只保存五年

『肆』 60年代小學讀幾年

1964年我國的小學學制是六年。前四年叫「初小」,後兩年叫「高小」。「文革」中改為五年制的。文革後,多數地區,又陸續改回了六年制。64年前後,只有極個別的實驗學校在「試驗」五年制

『伍』 1964年出生,1958年畢業,怎麼解釋

這問題時間寫倒了吧,下次認真審核一下

『陸』 60年代小學有讀6年嗎

1964年國家的小學學制統一為6年。前4年為「初小」後兩年為「高小」。個別地區有個別實驗小內學「試驗」容五年制。「文革」中,全國改學制為5年。文革後又陸續改回了6年。現在仍然有個別實驗學校在實驗5年制。

詳細情況補充:
1、1951年10月1日,政務院發布關於改革學制的決定,確定小學學制為5年。
1952年3月18日,教育部發布《小學暫行規程(草案)》(試行),仍然規定小學學制為5年。但是——
2、1953年11月26日,政務院發布《關於整頓和改進小學教育的指示》,規定「小學學制仍沿用四二制,分初、高兩級。初級修業年限四年,高級修業年限二年。」此後一直到「文革」全國都統一執行這個文件,即小學學制6年。

『柒』 一九六0年的小學是幾年制

一、學制
清朝末期,縣初等小學堂學制為四年,高級小學為二年。
民國時期,學制為初級小學四年,高級小學二年。
東北淪陷時期,公立國民初等小學學制四年,公立國民優級學校學制二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縣小學學制仍沿用「四·二」制即初級小學四年,高級小學二年。
1952年,根據中央政務院1951年8月發布的「關於改革學制的規定」,縮短小學學制,取消初、高級兩級分段制,實行五年一貫制。
1953年8月,遵照教育部的規定,仍恢復執行小學「四·二」分段制。
1960年秋,在臨江鎮建國小學和渾江市一中聯合試行中小學十年一貫制(即小學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二年),因條件限制不到一年即停止。
1969年,貫徹毛澤東主席提出的「學制要縮短,教育要革新」的主張、開始實行中小學九年一貫制(五、二、二學制),小學學制改為五年一貫制。
1978年,根據教育部《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學教學計劃試行草案》的規定,試行中小學十年一貫制(五、三、二學制)小學學制仍為五年。
70年代以後,由於學額的大量增加和校舍、師資的不足,城鎮、鄉村中的相當一部分學校實行二部制。在偏遠的山區,採取復式班上課。
1984年秋,根據教育部《關於全日制六年制小學教學計劃的安排意見》,全市小學一、二年級開始實行六年制,三、四年級逐步由五年制向六年制過渡。
1989年以後,全市所有小學均實行全日制授課。
二、始業時間
清朝末期,本地學校實行春季始業。
民國初年,實行秋季始業,後又改為春季始業。1923年(民國十二年),改為秋季始業,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改為春季始業,1953年改為秋季始業,1969年改為春季始業,1978年至今又恢復秋季始業。
三、入學年齡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臨江縣規定初級小學的入學年齡為7—9周歲,高級小學的入學年齡為10—13周歲。但由於解放前群眾生活貧困等原因,許多兒童錯過了入學年齡,新生入學大都年齡偏高,入初小者多為9—15周歲,個別還有16—17周歲才入初小讀書。
1954年4月,臨江縣規定初級小學入學兒童年齡不得超過12周歲,高小入學年齡不得超過16周歲。1960年秋,將小學入學年齡規定為7周歲。1986年《吉林省義務教育條例》第十條規定,義務教育入學年齡為6周歲。條件尚不具備的地區,仍可實行7周歲入學。盲、聾、啞和弱智兒童的入學年齡一般不得超過9周歲。
四、課程設置、教學計劃
清朝末期,初等小學開設修身、讀經(四書五經)、格致、國文、算術、中國歷史、地理、體操、唱歌、圖畫、習字等科;高等小學開設的課程與初等小學相同。
1912年(民國一年)11月,執行教育部頒布的《壬子癸丑學制》。廢除讀經講經課。小學開設的課程為:修身、國語、算術、手工、音樂、圖畫、體操、常識等科,常識課講授內容為中國歷史、地理、自然。1921年修身改為三民主義。
東北淪陷初期,開設修身、國語、日語、歷史、地理、算術、手工、音樂、圖畫、習字、勞作、團體訓練等科。
1940年(民國二十九年)以後,修身課改為國民道德,國語改為滿語,同時增加日語課的授課時間。並向學生灌輸「學會日本話、走遍天下都不怕」。
1949年10月起執行東北人民政府文化教育部制定的五年一貫制《小學教學計劃》,臨江縣小學開設的課程為:語文、算術、自然、地理、歷史、體育、圖畫、音樂共8科,每節課45分鍾。語文包括閱讀、說話、作文、語法、寫字;算術包括珠算,珠算在四、五年級教學;第一、二、三年不設常識課(自然、歷史、地理),要求教師將自然、社會常識,結合語文及其它各科教學和課外活動中進行;第四、五學年自然科中包括衛生常識,圖畫包括繪畫、剪貼等。
1953年秋,根據教育部頒布的《小學(四、二制)教學計劃草案》,在1952年所開設課程外,增加了手工勞動課,並將歷史、地理、自然三科改設在五至六年級,珠算仍集中在四、五兩學年教學、要求第四學年學會加、減法,使讀完四年級後不再就學的學生,能應用於日常生活,手工勞動為實施基本生產技術教育的主要學科,教學內容為工藝和農藝技術,培養學生的生產技能。
1955年秋季開始起,小學各年級增設手工勞動科,取消中年級的社會科和高年級的政治常識科。增加自然、體育課教學時數,減少每周上課總時數。有條件的小學成立各種課外學習小組或興趣小組,中、高年級學生自願報名,由教師批准(成績較差的學生不參加)方可加入。
1955年9月《四.二》制小學計劃說明:
1、每學年實際上課時間為34周,每節課45分鍾。
2、語文課包括閱讀、作文、寫字,每周上課時間,閱讀:一、二年級9課時,三、四年級8課時,五、六年級2課時;寫字:一、二年級3課時,三、四年級2課時,五、六年級1課時。一、二年級閱讀包括識字、作文,識字為重點。三至六年級每兩周用一節課時間指導學生課外閱讀。
3、算術中包括珠算(四、五年級開始),每周1課時。
4、課外集體活動時間,每周120分鍾至240分鍾。
1957年9月,執行教育部公布的《1957—1958學年度小學教學計劃》。各年級設周會課,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時事政策教育。農村小學五、六年級第二學期開設農業常識課。把原來規定各年級開設的手工的勞動課改為只在市、縣重點小學和18個班以上的小學開設。課外活動每周3次,農村小學和城市二部制小學每周2—3次,每次45分鍾。農村小學年齡大需要回家參加勞動的學生可不參加。
1957—1958學年度小學教學計劃說明:
每學年實際授課34周;每節課45分鍾。
1958年,教育革命中,生產勞動列為正式課程,重點小學試行五年一貫制。有的重點小學試辦6歲班。同年9月,省教育廳通知小學各年級一律增設社會主義課,每周1課時。1960年3月,開始在渾江市建國小學和渾江市一中進行中小學九年一貫制的學制改革試驗。組成「一條龍」式的教學連結線(小學5年,中學4年),根據省教育廳制訂的(1960—1961學年第一學期九年一貫制教學計劃),組織六年制小學向五年制全面套級過渡。試驗面過寬,各年級同時過渡,3套教學計劃並用,造成教學秩序混亂。學制縮短,課時減少,教材偏深,學生負擔過重,質量降低。1961年1月,省教育廳根據「適當縮短年限,適當提高程度,適當控制學時,適當增加勞動」的原則和「爭取主動,留有餘地」的精神,決定在普通中小學只試行十年制(小學五年,中學五年),並縮小試驗面,其餘小學恢復六年制小學分為三類,有五年、六年兩種學制,使用3種過渡性教學計劃。學制改革試驗面仍然偏寬,試驗學校分散,不便領導。1963年秋季開學,在六年制小學中從一年級起試行教育部頒發的《全日制小學暫行工作條例》(試行草案),使用全國統一的《全日制小學新教學計劃》(草案),不試用新教學計劃的小學和班級執行省教育廳制訂的《1963—1964學年度全日制小學教學計劃》。二部制小學語文、算術及五、六年級自然、歷史、地理等科執行《全日制六年制小學教學計劃》的規定。課外自習每天2—3課時。
1963年9月全日制小學新教學計劃說明:
一、二、三年級全年教學時間九個半月,共41周,其中上課38周,復習考試2周,機動時間1周;四、五年級全年教學時間九個月,共39周。其中上課36周,復習考試2周,機動時間1周;六年級全年教學時間為38周,其中上課35周,復習考試2周,機動時間1周,寒暑假每年兩個半月,四年級以上學生每年勞動時間半個月。
1964年2月3日,省教育廳頒發《農村簡易小學教學計劃》(草案),在各市縣農村簡易小學試行。
1964年農村簡易小學教學計劃
1964年,教育部通知「小學五年制可行,試驗面可適當擴大」。臨江鎮根據省教育廳決定,小學五年制學制改革試驗學校由1所增加到8所。繼續試用《五年制小學教學計劃》。。1961—1962年間,語文、算術、軍體、革命文藝(包括圖畫、唱歌)勞動6門課程,四、五年級開設語文、政治、算術、農業基礎知識,軍體、革命文藝、勞動7門課程,用自編教材。1972年秋,根據吉林省的規定,小學開設語文、算術、軍體、音樂、圖畫,從第四學年增設政治常識。1973年,又改為十年制(小學5年),根據省教育局制訂的教學計劃,將語文、數學兩科改稱「社會主文化課」並減少教學時數;增加各年級政治課教學時數;取消歷史、地理課;改自然課為常識課。每周教學總時數各年級一律為24課時。五、六年級進行軍事訓練,每年1周時間。學工、學農時間1—3年級每年2—4周,4—5年級每年6周。教學時間(包括社會調查、參觀學習、現場教學、教學實踐、復習考試)每年38—40周,寒暑假6周。
1964年,教育部通知「小學五年制可行,試驗面可適當擴大」。臨江鎮根據省教育廳決定,小學五年制學制改革試驗學校由1所增加到8所。繼續試用《五年制小學教學計劃》。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小學停課「鬧革命」。1967年3月相繼復課。1969年8月,渾江市革命委員會教育革命辦公室規定:小學一、二、三年級開設政治、語文、算術、軍體、革命文藝(包括圖畫、唱歌)勞動6門課程,四、五年級開設語文、政治、算術、農業基礎知識,軍體、革命文藝、勞動7門課程,用自編教材。1972年秋,根據吉林省的規定,小學開設語文、算術、軍體、音樂、圖畫,從第四學年增設政治常識。1973年,又改為十年制(小學5年),根據省教育局制訂的教學計劃,將語文、數學兩科改稱「社會主文化課」並減少教學時數;增加各年級政治課教學時數;取消歷史、地理課;改自然課為常識課。每周教學總時數各年級一律為24課時。五、六年級進行軍事訓練,每年1周時間。學工、學農時間1—3年級每年2—4周,4—5年級每年6周。教學時間(包括社會調查、參觀學習、現場教學、教學實踐、復習考試)每年38—40周,寒暑假6周。
1977年1月小學教學計劃
1977年1月小學教學計劃說明:
各科教學時數,可根據開門辦學需要集中安排。
1978年秋季開學起,執行教育部頒發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學教學計劃》(試行草案)。在小學試行五年制教學計劃,開設政治、語文、數學、外語、自然、常識、體育、音樂、美術8門課程。從一年級開始一律使用全國十年制新編教材。
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小學教學計劃(小學部分)
說明:全年教學時間52周(包括復習考試),1—3年級42周,4—5年級38周,學工、學農時間四、五年級每年4周。寒暑假9周。每周自習4課時,文體、科技活動4課時。形勢教育和班隊活動2課時。每周在校活動時間為36課時。
1981年秋季開學起,開始執行教育部頒發的《全日制五年制小學教學計劃》(修訂草案)。《計劃》規定:將政治課改為思想品德課;自然常識課改為自然課,並提前從三年級開始;四、五年級恢復歷史、地理課;將勞動課納入課表。寒暑假10周。有條件的小學試行每天各年級增加文體活動20—30分鍾,安排在放學前進行。
1981年4月全日制五年制小學教學計劃(修訂草案)
說明:從1984年秋起,全鎮根據教育部的安排意見,向六年制小學過渡,全日制六年制小學開設課程為:
城鎮小學:思想品德、語文(講讀、說話、作文、寫字)、數學、外語、自然常識、地理常識、歷史常識、唱歌、音樂、美術、勞動12科。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小學停課「鬧革命」。1967年3月相繼復課。1969年8月,渾江市革命委員會教育革命辦公室規定:小學一、二、三年級開設政治、
農村小學:思想品德、語文(講讀、說話、作文、寫字)、數學、自然常識、農業常識、地理常識、歷史常識、體育、音樂、美術、勞動11科。
1985年,大多數小學改為六年制,只有建國小學繼續實行五年制。城鄉小學分別執行教育部頒發的《全日制六年制城市小學教學計劃》(草案)、《全日制六年制農村小學教學計劃》(草案)。
1984年全日制六年制城市小學教學計劃(草案)
1984年全日制六年制農村小學教學計劃
1985年全日制六年制小學教學計劃(草案)
1985年全日制六年制小學教學計劃(草案)
附記:1、各項活動根據農村實際情況酌情安排。
2、集體教育活動機動時間全年兩周。
新教學計劃規定:全日制六年制小學全年上課34周,復習考試3周,寒暑假12周,國家規定的節假日1周。農村小學用一部分假期和勞動時間放農忙假。每節課一般為40分鍾,低年級為35分鍾,有條件的小學試行每節40分鍾和30分鍾並行的課時制度。自然課一般從三年級開設,條件較好的學校從一、二年級開設,每周各1課時。有條件的小學可在中、高年級安排一節課外閱讀指導課。農村全日制六年制小學四、五年級單獨開設珠算課。農村簡易小學設定在執行新的教學計劃時,作如下變通:說話訓練課,先由縣(區)實驗小學試點,總結經驗,於1986年秋季開學再在城市小學全面開設;珠算課,自1985年秋季開學起,農村小學從四年級起開設,每周1課時;農業常識課,1985年暫不開設。從1985年開始,寒假從1月17日起至2月28日止,暑假從7月20日起至8月31日止,共12周。農村小學寒暑假和平時農忙時間由縣(市、區)自定;城市二部制小學執行省教育廳制訂的《小學六年制二部制教學計劃》(試行草案)。
1985年城市小學六年制二部制教學計劃(草案)
貫徹鄧小平關於「計算機普及要從娃娃做起」的指示,渾江市建國小學高年級試開電子計算機課,每周1課時。
1989年又執行《六年制小學教學計劃》
1989年六年制城市小學教學計劃
1989年六年制農村小學計劃
1994年,執行調整後全日制小學課程計劃。
同時執行吉林省教育廳的要求:在小學3—5年級開展《綠色吉林》課程,每周用機動時間一課時;在小學四年級開設《民族常識》,在活動課時間每學期8課時。
1998年執行義務教材課時計劃。
1998年義務教材課時計劃
2001年執行義務教育課程計劃。
2001年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及比例

『捌』 康俊 1964年生於北京,1977年北京師范大學實驗小學畢業,父母家居住地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北院

這是問題嗎?

閱讀全文

與1964年小學畢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