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日本中小學的道德教育

日本中小學的道德教育

發布時間:2021-01-30 11:29:21

Ⅰ 日本的教育制度 是素質還是應試

素質教育不意味著沒有應試。
兩者不是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

1 日本的教育制度很重視學生的能力培養,但是考試成績也仍然是非常重要。
每年到了考大學的時候跟中國的高考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2日本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尊師重教,治學嚴謹。但是同時近代又受到西歐國家的影響,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教育。至於你要詳細的特色特點這個好真不好說。這個問題要留給教育專家來解釋,我能說的就是,日本的教育是世界一流的。

3日本的大學很多,在日本不存在沒有學上的情況。但是這也有好壞之分。
在中國民辦 專科不也有很多麼,如果那樣的都算是大學生,那中國的大學生也不算少了。
日本的大學中 國立大學綜合實力最強,能考上國立大學是每個學生的目標,但是私立大學中也有世界一流的名校,比如有名的早稻田就是私立大學的。

另外道德品質值得一說,其實我們不應該把學生的道德品質低下歸咎於我們的學校。
學校主要是用來學習文化知識的。一個孩子道德的形成主要還是受到社會與家庭兩方面的影響。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家庭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才造成了今天國民素質低下的結果。

4才識分數都看重。我是日本的留學生,在日本留學生考大學都是要經過三道大關。第一是留學生統一考試,其次是該大學自己的入學考試,最後就是入學面試。入學面試時面試官會通過問一些問題來測試你的課本以外的學識。所以想去好大學也並不是分數高就行了的。

至於書面和行動,兩方面都是很重要的。缺一不可,否則就談不上什麼教育。

Ⅱ 日本的教育有哪些特點和優勢

日本義務教育的課程改革及其特點
日本的教育課程審議會發表了關於改善中小學課程標準的審議報告,根據這份報告的精神,文部省於1998年11月頒布了新的《學習指導要領》,標志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開始。本文圍繞日本課程審議會的咨詢報告和文部省新頒布的《學習指導要領》,對日本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動向、特徵及其意義做些分析。
一、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和目標
(一)課程改革的背景
在戰後的幾十年中,日本大體上每十年就要對《學習指導要領》修訂一次。特別是80年代中期的臨時教育審議會以後,作為面向21世紀的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的中小學課程改革,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受到重視。針對日本教育面臨的偏重學歷、過度的考試競爭、青少年心理健康、學校教育的劃一化和僵化等一系列問題,臨時教育審議會提出教育應朝著尊重個性的方向改革。根據這一指導思想,日本於1989年對學習指導要領進行了修訂,在小學低年級以綜合性更強、更重視體驗學習的《生活課》代替《社會科》;在初中和高中階段擴大了選修課的范圍和比重等。
此後,日本中央教育審議會將"臨教審"的教育思想進一步具體化,並於1996年8月發表題為《關於面向21世紀的我國教育》的咨詢報告。報告指出,面對今後日益信息化、國際化和科技迅猛發展的、不斷變化的社會,教育要注重對學生基本素質和能力--"生存能力"的培養,即要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學習、獨立思考、判斷、行動的能力,以及更好地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具有健康的身心,自律意識,關心、同情他人的情感與品格以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該報告強調,今後日本學校教育的基本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生存能力",必須使教育由注重灌輸知識向注重培養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轉變。因此,要從以下幾方面對現有的學校課程進行改革:1.精簡那些容易陷入死記硬背的內容,嚴格篩選基礎和基本的教育內容,削減課時;2.通過加強課程的彈性化,改善教學方法,創建有特色的學校,推進個性化教育;3.加強道德教育,培養豐富的人格,應重視志願服務,自然體驗等活動,並開展豐富多彩的健身體育運動;4.適應國際理解、信息、環境、志願服務等綜合學習和課題學習的需要,設定"綜合學習時間",各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開展有特色的教育活動。
根據上述建議,日本教育課程審議會從1996年8月開始,就課程改革的方針、課程體系的構建、學科教育的內容等一系列重大問題進行了研討,並分別於1997年11月和1998年6月發表了關於教育課程標准改善的中間報告、最終審議報告。文部省根據這些報告,著手修訂課程標准,並於1998年11月頒布了新的學習指導要領,拉開了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序幕。此次課程改革集近十幾年來課程改革之大成,採取了一些重大的改革舉措。
(二)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
構建適合孩子成長的學校教育,是近年來日本教育界著力倡導的一種新的學校教育觀,也是貫穿於課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教育課程審議會的報告指出,近年來日本青少年發展存在一系列令人擔憂的問題,在道德和價值觀方面表現為,在豐富的物質生活中,學生社會性發展欠缺,社會規范意識低下、自立遲緩,因而欺負弱小、逃學、暴力等青少年行為問題時有發生,一直未得以解決。在身體健康方面表現為,肥胖兒增多,學生體力和視力下降等。盡管根據近年來國際評價協會的調查結果,日本學生的學力水平還保持了較高的水準,但不能否認在課程和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例如,過度重視知識灌輸教育,缺乏適於不同孩子學習的課程,部分學生對現行的課程內容不能充分理解,單一的接受型學習,難以培養學生多方面、多角度認識問題的能力,和其他國家的學生相比,日本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低等。而這些現象既與整個社會大環境相關,也與目前學校的教育環境、教育內容、教育方法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直接相關。
適合兒童生長和發展,適應社會變化的需要,是學校教育面臨的兩大基本主題。也就是說,學校教育不僅要解決一系列自身存在的問題,以適合孩子的發展,也要面對一系列社會變化和問題,努力通過改革,充實和完善學校教育內容,以適應社會變化的需求。面對日本近年來出現的一系列新的發展和變化情況,教育課程審議會認為,當前日本學校教育要努力解決以下主要課題。
1.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的社會中,面臨著日本出生率降低和進入老年社會的實際狀況,必須加強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道德意識和道德能力,培養青少年正確的倫理觀,促進其社會性發展。
2.適應國際合作和使日本人能自立於國際社會的需要,加強國際理解教育,在提高學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基礎上,提高對不同民族、國家歷史和文化的尊重與理解。
3.適應信息化社會的進展,展開多樣的信息和計算機教育,以幫助學生學會選擇信息、運用信息,加深對信息化社會的理解。
4.面對全球性的環境問題,積極引導學生關注環境問題、能源問題,進一步提高他們對於環境問題理解和保護環境的意識、能力。
依據上述認識,教育課程審議會對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基本任務作了進一步闡述指出,小學的基本任務是:使兒童具備作為一個獨立的人和一個社會成員參與社會生活應具有的知識、技能和態度的基礎,具有豐富的人格,在接觸自然、社會、人和文化等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長處、個性,培養自立意識。在此基礎上,初中的基本任務是: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和中學教育的前期,初中教育要使學生能切實掌握作為一個獨立的人和一個社會成員參與社會生活應具有的知識、技能和態度,進一步培養學生具有豐富的人格,發現、發展自己個性和自立意識。
(三)課程改革的目標
為實現上述義務教育的目標,日本教育課程審議會確定了此次課程改革的目標。
課程改革的總目標:培養學生具有豐富的人性和社會性,具有自立於國際社會的日本人的意識;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通過開展寬松的教育活動,切實加強基礎,充實發展個性的教育;使各個學校能夠發揮主動性、創出有特色的教育。
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
1.解決現行課程和學校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如學生缺乏學習興趣、過度的"應試教育"和競爭、評價標准單一、學生的身心健康問題等;
2.要使學生掌握人類永恆(貫穿於各個時代)的價值觀,培養其同情心、正義感、奉獻精神及對大自然和美的事物的熱愛等,掌握最基本和最基礎的內容;
3.為使學生靈活地適應社會變化,要使教育從以灌輸知識為主轉變為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獨立思考為主的教育,關鍵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幫助其掌握學習方法,發展其個性,重視4.以學校五日制的實施(2002年開始)為契機,從終身學習的角度重構學校的教育內容,要使學校教育有助於學生在社會和家庭中的學習,並適合其終身學習和選擇的需要;
5.精選教學內容,加強基本能力和基礎內容的學習,要從為學生今後的學習和生活打基礎的原則出發,嚴格精選教學內容,轉變以知識的量來衡量學生學力的學力觀;
6.改善學習指導和評價方法;必須改變從前偏重知識灌輸的教學方法,加強學生的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改進從知識的量上評價學生學業的評價方法,重視對學習過程、學生的優點、可能性和進步狀況的評價;
7.根據統一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改善課程管理,發揮地方和學校的積極性,給予地方和學校更大的編制和實施課程的自主權。
日本人一直自視甚高

日本教育專家和歷史學家表示,在幾年前,將另一個亞洲國家視為教育或者說其他任何領域的學習榜樣,在日本都是聞所未聞的事。自19世紀中後期以來,日本的經濟發展水平在亞洲長期處於領先地位。很多日本人一直自視甚高,以日本是亞洲最發達國家而自豪,瞧不起亞洲其他國家。

但近年來,日本人的這種自信正在逐漸流失,日益擔心中國、印度等國的發展掩蓋日本的光彩,對日本能否在與鄰國的競爭中勝出缺乏信心。如今,日本政府竭盡全力試圖保持日本的技術領先優勢,與此同時,日本人也開始尊重亞洲鄰國。

東京索非亞大學亞洲文化學教授村井說:「日本對亞洲的態度在變化。」這種變化的一個出乎意料的結果就是:日本人越來越熱衷於印度式教育。

印度近年來的迅速發展引起了日本對印度教育的關注。部分原因在於,印度在軟體開發、電子商務以及知識密集型產業領域取得不小成就,引起了不少日本人的嫉妒,因為日本在這些領域一直未能占據優勢。

對本國學校不放心

在很多日本人眼裡,印度是一個正在崛起的教育超級大國。不過,印式教育之所以能夠在日本流行,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眾多日本人對日本的學校不放心。

過去,日本學校培訓出來的學生經常在各項國際比賽中名列前茅。但去年年底「經濟發展與合作組織」公布的一項測試結果卻讓日本人大為吃驚:在數學能力方面,日本學生失去了2000年的第一名位置,跌至第10名,落後於中國台灣、中國香港和韓國;在科學方面,日本學生也丟掉了2000年的第二名位置,跌倒了第10名。

據報道,其實現在印度教育的優勢和日本以前的教育特點十分相似:即強調紀律與規范,要求學生們盡早開始學習,重視背誦和填鴨式教育,注重基礎教育。 (來源:廣州日報)

Ⅲ 日本的教育方式和中國的教育方式有什麼不同

1、日本小學和初中教育強調的是素質教育。上課的時間從上午:30到下午2:30。我認識一名日本華人,他的愛人就是日本的小學老師,她給我介紹說:日本的小學從一年紀到六年紀,都是以素質教育為主,如在大火、地震中如何有效地逃生,以及學習日常生活的一般技能。
鋼琴、繪畫、舞蹈等課程日本都是在學校學習,家長不需要請家庭老師。德育課程的內容類似於中國現在提倡的「八榮八恥」,教師從最細微處著手,要求學生保護環境,互相幫助,互相團結。老師的教學方法是啟發式,也講德育的經典故事,有時候小朋友是在做游戲的過程中,有意識地提高思想道德水準。

2、學生中午必須在學校享受政府提供高質量營養中餐,下午2:30下課,回家的路上一般是半個小時。到家後,家庭作業語文和數學各一張紙,大概40分鍾的時間可以完成,其餘的時間是由學生自我支配,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方式玩個痛快!

3、日本學生從三歲開始要求進入幼兒園,在幼兒園的生活、學習是要交費的。但是繳費的多少?實行的是彈性收費標准,也就是說學費是由父母收入多少決定,父母收入高交費就高;收入少交費就少,如果父母沒有工作,享受的是低保待遇,幼兒園的教育費用是由國家支付的。

4、日本從小學到高中階段實行的是義務教育。所有的學生地位一律平等,沒有貴賤之分。

Ⅳ 日本是怎麼重視德育管理的

日本來是當代發達國家中源最重視德育管理的國家。日本用充足的人力物力進行道德教育,二次大戰以來形成了系統化的全國德育體系,對日本經濟的騰飛和社會的穩定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日本學校實行統一的德育管理體制,從目標制定、課程設置、教材編寫,到實驗學校的選定等一系列工作,均由文部省統一安排、審定。這種管理體制保證了德育的一致性和國家意志,使學校德育取得了較大的成效,但也阻礙了學生的個性發展。為了消除這種危害,日本從1990年開始,進行了第五次德育改革,重新頒布了中小學德育指揮綱要,強調德育應有助於培養學生創造性的個性,鼓勵教師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使德育教學豐富多彩,活潑有趣。另一方面,日本還十分注重家庭、學校、社會一體化的德育管理。1988年2月,文部省在「加強道德教育全國大會」上要求校長發揮組織和領導作用,讓家庭、學校和社區各自承擔切實可行的教育任務。在日本,德育已成為朝野上下的自覺行動:家有家規,校有校章,公司有公司德行,各行各業都重視德育。可以說,日本的德育是全民德育,日本的德育管理是全民德育管理。

Ⅳ 日本義務教育的特點和中國義務教育的特點

日本義務教育的課程改革及其特點
日本的教育課程審議會發表了關於改善中小學課程標準的審議報告,根據這份報告的精神,文部省於1998年11月頒布了新的《學習指導要領》,標志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開始。本文圍繞日本課程審議會的咨詢報告和文部省新頒布的《學習指導要領》,對日本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動向、特徵及其意義做些分析。
一、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和目標
(一)課程改革的背景
在戰後的幾十年中,日本大體上每十年就要對《學習指導要領》修訂一次。特別是80年代中期的臨時教育審議會以後,作為面向21世紀的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的中小學課程改革,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受到重視。針對日本教育面臨的偏重學歷、過度的考試競爭、青少年心理健康、學校教育的劃一化和僵化等一系列問題,臨時教育審議會提出教育應朝著尊重個性的方向改革。根據這一指導思想,日本於1989年對學習指導要領進行了修訂,在小學低年級以綜合性更強、更重視體驗學習的《生活課》代替《社會科》;在初中和高中階段擴大了選修課的范圍和比重等。
此後,日本中央教育審議會將"臨教審"的教育思想進一步具體化,並於1996年8月發表題為《關於面向21世紀的我國教育》的咨詢報告。報告指出,面對今後日益信息化、國際化和科技迅猛發展的、不斷變化的社會,教育要注重對學生基本素質和能力--"生存能力"的培養,即要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學習、獨立思考、判斷、行動的能力,以及更好地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具有健康的身心,自律意識,關心、同情他人的情感與品格以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該報告強調,今後日本學校教育的基本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生存能力",必須使教育由注重灌輸知識向注重培養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轉變。因此,要從以下幾方面對現有的學校課程進行改革:1.精簡那些容易陷入死記硬背的內容,嚴格篩選基礎和基本的教育內容,削減課時;2.通過加強課程的彈性化,改善教學方法,創建有特色的學校,推進個性化教育;3.加強道德教育,培養豐富的人格,應重視志願服務,自然體驗等活動,並開展豐富多彩的健身體育運動;4.適應國際理解、信息、環境、志願服務等綜合學習和課題學習的需要,設定"綜合學習時間",各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開展有特色的教育活動。
根據上述建議,日本教育課程審議會從1996年8月開始,就課程改革的方針、課程體系的構建、學科教育的內容等一系列重大問題進行了研討,並分別於1997年11月和1998年6月發表了關於教育課程標准改善的中間報告、最終審議報告。文部省根據這些報告,著手修訂課程標准,並於1998年11月頒布了新的學習指導要領,拉開了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序幕。此次課程改革集近十幾年來課程改革之大成,採取了一些重大的改革舉措。
(二)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
構建適合孩子成長的學校教育,是近年來日本教育界著力倡導的一種新的學校教育觀,也是貫穿於課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教育課程審議會的報告指出,近年來日本青少年發展存在一系列令人擔憂的問題,在道德和價值觀方面表現為,在豐富的物質生活中,學生社會性發展欠缺,社會規范意識低下、自立遲緩,因而欺負弱小、逃學、暴力等青少年行為問題時有發生,一直未得以解決。在身體健康方面表現為,肥胖兒增多,學生體力和視力下降等。盡管根據近年來國際評價協會的調查結果,日本學生的學力水平還保持了較高的水準,但不能否認在課程和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例如,過度重視知識灌輸教育,缺乏適於不同孩子學習的課程,部分學生對現行的課程內容不能充分理解,單一的接受型學習,難以培養學生多方面、多角度認識問題的能力,和其他國家的學生相比,日本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低等。而這些現象既與整個社會大環境相關,也與目前學校的教育環境、教育內容、教育方法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直接相關。
適合兒童生長和發展,適應社會變化的需要,是學校教育面臨的兩大基本主題。也就是說,學校教育不僅要解決一系列自身存在的問題,以適合孩子的發展,也要面對一系列社會變化和問題,努力通過改革,充實和完善學校教育內容,以適應社會變化的需求。面對日本近年來出現的一系列新的發展和變化情況,教育課程審議會認為,當前日本學校教育要努力解決以下主要課題。
1.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的社會中,面臨著日本出生率降低和進入老年社會的實際狀況,必須加強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道德意識和道德能力,培養青少年正確的倫理觀,促進其社會性發展。
2.適應國際合作和使日本人能自立於國際社會的需要,加強國際理解教育,在提高學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基礎上,提高對不同民族、國家歷史和文化的尊重與理解。
3.適應信息化社會的進展,展開多樣的信息和計算機教育,以幫助學生學會選擇信息、運用信息,加深對信息化社會的理解。
4.面對全球性的環境問題,積極引導學生關注環境問題、能源問題,進一步提高他們對於環境問題理解和保護環境的意識、能力。
依據上述認識,教育課程審議會對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基本任務作了進一步闡述指出,小學的基本任務是:使兒童具備作為一個獨立的人和一個社會成員參與社會生活應具有的知識、技能和態度的基礎,具有豐富的人格,在接觸自然、社會、人和文化等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長處、個性,培養自立意識。在此基礎上,初中的基本任務是: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和中學教育的前期,初中教育要使學生能切實掌握作為一個獨立的人和一個社會成員參與社會生活應具有的知識、技能和態度,進一步培養學生具有豐富的人格,發現、發展自己個性和自立意識。
(三)課程改革的目標
為實現上述義務教育的目標,日本教育課程審議會確定了此次課程改革的目標。
課程改革的總目標:培養學生具有豐富的人性和社會性,具有自立於國際社會的日本人的意識;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通過開展寬松的教育活動,切實加強基礎,充實發展個性的教育;使各個學校能夠發揮主動性、創出有特色的教育。
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
1.解決現行課程和學校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如學生缺乏學習興趣、過度的"應試教育"和競爭、評價標准單一、學生的身心健康問題等;
2.要使學生掌握人類永恆(貫穿於各個時代)的價值觀,培養其同情心、正義感、奉獻精神及對大自然和美的事物的熱愛等,掌握最基本和最基礎的內容;
3.為使學生靈活地適應社會變化,要使教育從以灌輸知識為主轉變為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獨立思考為主的教育,關鍵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幫助其掌握學習方法,發展其個性,重視4.以學校五日制的實施(2002年開始)為契機,從終身學習的角度重構學校的教育內容,要使學校教育有助於學生在社會和家庭中的學習,並適合其終身學習和選擇的需要;
5.精選教學內容,加強基本能力和基礎內容的學習,要從為學生今後的學習和生活打基礎的原則出發,嚴格精選教學內容,轉變以知識的量來衡量學生學力的學力觀;
6.改善學習指導和評價方法;必須改變從前偏重知識灌輸的教學方法,加強學生的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改進從知識的量上評價學生學業的評價方法,重視對學習過程、學生的優點、可能性和進步狀況的評價;
7.根據統一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改善課程管理,發揮地方和學校的積極性,給予地方和學校更大的編制和實施課程的自主權。

當前中國基礎教育政策定位分析
馮增俊 華南師范大學
由於中國基礎教育由政府統一管理,政府制定的教育政策決定了基礎教育的發展,教育政策成了基礎教育得失成效的關鍵。
一、中國基礎教育與政策定位
所謂教育政策定位,就是制定基礎教育政策的出發點、目的考慮或關於輕重緩急的基本設計。在這里,教育政策是一種廣義上的界定,並非特指那個法規。中國基礎教育的政策定位分析,有三個最基本要素:一是教育,即首先必須是教育的政策;二是作為基礎的教育,即這種政策必須是為中小學服務的,與高等教育的政策有根本的區別;三是中國的基礎教育,即這種政策還必須關注和考慮中國現有的具體實際。所以在制定政策時,離開教育不行,不重視作為基礎的教育也不行,而離開中國實際的基礎教育更不行。這三個因素構成了中國基礎教育發展的獨特的政策場境,理不清這種場境,就很難對政策的定位作出明智而准確的判斷。當前中國基礎教育中的許多問題,都與政策定位不清有很大的關系。
之所以政策定位不清,會致使中國基礎教育受到很大困擾,這主要是由於中國基礎教育的政策許可權所決定的。基礎教育由政府統包,政府全部把握了基礎教育發展與毀敗的大權,而在更大的意義上。政策代表和體現了政府對教育的管理功能。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教育有了重大發展,這首先是教育政策上的變革,是教育政策的功勞;同時,中國教育中仍存在著非常嚴重的問題。這也是教育政策上的失誤所致。因此,中國基礎教育的得與失可謂為一種政策的功與過、得與失。中國教育上的公平與平等,也是由政策決定的,也屬政策性平等和政策性不平等。政策對中國基礎教育來說是一種關鍵性的要素。
中國基礎教育正在穩步向普及義務教育邁進,但是政策定位仍不明確,中國是後發展型國家,教育仍很落後。這種落後是全面的,基礎教育要抓,職業教育要抓,高等教育也要發展,處於全面出擊之勢,在這種情況下,基礎教育發展的政策應如何定位?中國實現的九年普及義務教育,是否只是要把學生裝進課堂中去就行了?而普及之後,基礎教育的選拔型模式必然要向大眾型轉變,那麼政策定位的座標應當有何種取向?中國進入世貿組織在即,這將對基礎教育帶來什麼影響,其政策又將如何調整,應作何種定位?中國基礎教育發展正面臨新世紀的嚴峻挑戰。中國基礎教育怎樣才能把自己的眼界放到10年、20年以及30年之後,這些都應當是政策定位必須考慮的問題。
二、當前中國基礎教育政策定位失點分析
中國基礎教育政策堅持把普及義務教育作為重中之重,是有重大意義的。但是也存在著重大失誤,以下僅分析四點。
(一)顛倒的基礎——是基礎還是專業
基礎,是指最基本的、最初的以及最重要的部分。基礎教育的突出特徵是基礎,但是長期以來我們對這個「基礎」理解有誤,實際上在現實中是顛倒的。一是基礎已不再具有原韌性,而已經賦予了很強的專業性特徵。一年級學生解一道題需演譯出許多種怪誕的解法,不說初學者,就是成人也會立時被悟住。這已不是基礎,而是地道的專業。語文連一個字第幾劃是撇是捺,都設計得極為專業,且還給出非常專業化的名稱,幾近文字專業語言學,既干澀又難懂,很難想像是為6歲兒童而設。想起領導美國60年代轟轟烈烈的教育改革運動的大教育學家布魯納為五年級學生編寫的《人類學》課程,是那樣的生動有趣,連成人都讀不釋手,真可謂天壤之別。二是對重要性理解偏差。重要是指發展和學習而言。但中國基礎教育卻把考試科目列為重要,對語文、數學加大份量,不斷加深難度,強化了學科專業性,造成了以書本為中心的「窄而深」的課程設計,與美國中小學「淺而廣」的課程設計恰好相反。實際上,例如數學,除了少數數學專業工作者外,當下50多歲的社會工作者幾乎只有小學畢業的數學水平,甚至某些小學數學題都可能答不上,可見對一般人來說是並不需要高深的數學的。根本沒有必要對所有的中小學生都施予如此高深如此專業化的數學「基礎」教育。還必須說,這種七拐八彎的解題,一部分在學生長大些後自然會懂,而大部分是沒用的,之所以要這樣編,不是出於對八股的幽思,就是要顯示編者專業上的出人頭地。三是偏離發展的基礎。中小學教育設計偏離學生發展實際,如教學大綱中要求小學生要粗通馬列主義,但大學里則給大學生們上講文明禮貌的課。這是發展上的顛倒!小學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卻用大多數時間來搞艱澀無聊的題解和文字游戲,稱為訂「基礎」。結果,到中學階段該進行高水平思維性學習時卻反過來背記外語單詞,這對於錯過最好學習階段的人來說,外語成了最難學習的東西,這種發展性的顛倒,造成了巨大的教育問題和教育浪費。這種基礎教育政策定位應當反思。
(二)失衡的英才教育模式——重精英還是重普及
近來,大聲疾呼要培養英才之聲不斷,對所謂素質教育、就近入學、普及教育提出密告,認為應突出教育的選拔性,主要發展重點中小學。這深刻地反映了當前中國基礎教育政策在如何推行全民教育與英才教育、普及義務教育與選拔人才上定位的搖擺。
世界是不平衡的,重點與非重點、英才與庸才都是客觀存在的,關鍵是怎麼產生這些重點和非重點學校、英才和庸才的。美國現代化學者H.瓦爾馬認為,現代化的社會的人的發展有五大特徵,第一個特徵就是人發展的合理性。如果在一個國家中哪些學校是好是壞,是由政府來劃分的,是政策性重點,用政策來規定哪些學校是重點。政策造成了英才和蠢才,實行強制性分流,那麼這種人才的發展是不合理的,這種人才的分流很難真正選拔出棟梁之才。因此,政策定位對人的發展是不合理的,人才的分流很難真正選拔出棟梁之才。因此政策定位對人的發展非常重要。
在人的發展上,基礎教育政策定位涉及到學校模式轉型問題,即普及義務教育之後是堅持選拔型還是轉向普及型,或者是堅持傳統選拔還是倡導自由選拔。傳統選拔強調辦學目的只是為了培養少數英才,重在英才,而且只要英才,注重錦上添花,主張集中財力重點投資辦幾所示範學校;而自由選拔則重視全體學生的教育,重在學生的全面發展,讓不同人才在通過自由發展和自由競爭中脫穎而出。可列出下面式子:
1.傳統選拔=強迫性選拔-定向選拔-單一性選拔=單一(或考試)精英
2.自由選拔=主動性選拔-市場選拔-機會(或發展)性選拔=多樣精英
以上可見,傳統辦學模式注重通過考試來進行淘汰性選拔,學校的全部工作都放在培養尖子上,忽視了大多數人的發展需求。而新的選拔是在全體學生自由發展下的選拔,前者是通過高考訓練,獲得的考試精英,即單一性精英,而後者是非指定性選拔,是根據個人發展可能和多元智力發展需要的自由性選拔,由此產生的是各學科門類的高手。因此,中國基礎教育政策必須在重點與平準化、精英與全體之間作出選擇。
(三)僵化的一統——是公平還是差異
中國基礎教育是在一個幅員廣闊的疆土上進行的、盡管一直都在講多樣性,但實際上,中國基礎教育政策都是一統的,單一旦具控制性,不僅統一學制,統一大綱,統一管理,還統一收費。其主要原因恐怕是認為基礎教育都是義務教育,兒童發展相同,學習方式相同,經費也由國家包起來,因而政策也必然是統一的,只有這樣才能顯示出公平。這顯然也是一直都在強化規范的結果。這種僵化的一統帶來了許多政策上的問題。首先是農村與城市的發展定位不清,既不能使城市帶動鄉村。也無法實現農村包圍城市,即無法遵循先由人的現代化到經濟現代化,再到國家現代化的當代社會發展邏輯,從而能通過教育來推動農村城市化,也無法把農村過剩的人口負擔轉變為人力資源,支持城市現代化發展。當下中國缺的是人才而不是人力,由於現在農村人口素質過差,農民進城必然會帶來各種城市問題。其次是發展上扶貧與趕超的政策定位。城市基礎教育重在超越,而農村基礎教育重點是普及,過去反復強調扶貧為重,尤其是「希望工程」,但大多數教育扶貧只是把學生送出農村和山區,並沒能改變山區面貌。基礎教育在農村與城市的差別還在於,農村四年級兒童開始料理農務,小學畢業就生產,城市兒蠻高中畢業尚且不能謀生。能否打破農村小學生只准在課堂中背書,不能學習農業知識的禁區?這急待政策定位上的轉變。再次,政策性不公平現象突出。一是高考本是以公平為存在理由,但由於大城市集中較多高校,劃片招生使大城市400多分就可上大學,而農村則要500多甚至600多分,這就在基礎教育中造成嚴重的政策性不公平。二是國家統一收費。也使富裕地區和貧困地區特別是富裕人群與貧困人群造成了更大的差別,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教育問題將日益嚴重。這種政策上的一統,也是造成全國基礎教育無特色的重要原因。過去扶貧失敗,就是因為沒有推行教育扶貧,而現在許多地方推行教育扶貧也未見成效。是為什麼呢?是因為不改革教育,那為什麼不改革呢?關鍵是一統制的教育政策定位之失敗。
(四)極端化的考試——要模式化還是多元智力
中國基礎教育政策定位的中心是考試,考試和分數是中國人最熟悉的概念。所有課程中,凡考試科目則課時最多,小學一二年級課程統計表明,語文數學課佔一半,英語則其次,三種作業每天2小時以上。所有課程設計,也是按考試方式展開的,從各個方面對重點概念進行反復的練習,生怕那一點沒顧上,甚至挖空心思來強化某些重要內容。所有的教學內容也是根據考試的要求來選編的,所有的教學環節都以測驗與考試構成,從各個層面反復地強調和深化著對重要概念的理解。一個人若不經過專業訓練,是無法解出這些題目來的。正是這樣就構成了中國基礎教育「窄而深」的課程體系,學習成了一種繁瑣干澀的活動,毫無興趣而言。這實際上也正是青少年厭學的一大原因。
中國基礎教育政策幾乎是在高考的要求下開展的,統一大綱、統一出題、統一考試、統一標准答案,結果是塑造了統一曲模式化的思維體系,統一的學習步驟和方法。考出來的只是單一的高考英才。華南師范大學附小是廣東省唯一的一所省管小學、著名老校,一位特級教師講數學的一道題有三種解法,與標准答案的兩種解法不同,結果十多位學生因為這道題上不了華南師大附中,給教師和校長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在極端化的考試下,學習的要訣就是加壓,語文數學一般人是應付不下來的。看似寬松,實際上控制嚴密的課堂中,考試這一幽靈正在編織一張無形的網,使教師、家長、領導陷入其中。一名著名教育學家到一所鄉鎮中學去調查、校長提出座談,隨行人員本以為可以讓教育家宣傳一下自己的教育思想,不料各位教師和組級長們不約而同地提出的全部都是有關高考命題之類的問題。這即是今日中國基礎教育政策下的教育實際。
三、當前中國基礎教育政策的定位原則與策略
從以上可見,走向新世紀的中國基礎教育,必須應對其政策進行調查,走出從考試為目的的教育模式,徹底割裂連接於科舉制的臍帶。當前中國基礎教育政策的定位原則至少有三。
(一)遵循發展性原則
發展性原則指基礎教育政策應有利於學生發展、教育發展和社會發展,三者是內在一致的,這樣既符合發展要求,也應產生發展的功效。簡言之,基礎教育政策必須以發展為目的。從根本上改變教育與發展相悖的狀況。一是改變教育是按知識體系來展開,知識體系是技考試來選取的方式。二是改變基礎教育把每個學生都放在統一模式中塑造的教育方式。三是改變基礎教育中課程設計與學習發展相顛倒的現象,轉變語文、數學的教育方式,從學生發展的實際出發。把學生在那個階段應當發展的發展起來,首先應重視學生發展的自然性,其次應重視學生發展的最佳期,再次是打破平均主義課程體系,按學生發展實際,推行A、B、c三種程度分班教學,不同科目按不同錄取標准(而不是到考試時分三個層次來考)。四是根據現階段兒童發展實際,變六、三、三制為五、四、三制或九年一貫制。
(二)遵循基礎教育特點的原則
基礎教育的工作規律就是必須按基礎教育的特點來制定基礎教育政策。中國基礎教育的特點,一是基礎性,這種基礎是兒童的基礎、而不是成人的基礎,兒童是要學知識的,但不在發展之前就進行生硬的訓練,更不是為了考試而進行無窮無盡的題海訓練,兒童應當學習他們發展需要的知識。二是活動性,愛動是兒童的天性,寓教於樂是兒童學習的重要方式。因此,正確的方法是,應大力倡導在非正式方式中進行知識教學,通過活動來完成教學任務。三是全方位性,即在基礎教育中,各種教育都應當是全面的。因此,基礎教育應強調學校教育中各方面的協調配合,強調教育各部分的共同作用,強調教師的全面素質,也強調知識的全面貫通和教育手段的全面運用。因此,政策定位應鼓勵這種綜合發展,中小學階段不能過於偏重所謂分科,或偏重單科,即使在中學階段也應注重綜合學科和綜合性教育。
(三)遵循中國實際的原則
根據中國基礎教育地區差別較大的情況,基礎教育的實施主要應由各省把握,放棄大一統制,允許多元化。一是改革高考制度,變統一高考為地方高考再變為各校自行招生。二是變統一大綱為一般指導,各省對基礎教育都可以有相應的學制安排和指導標准,可以對中小學學習內容、課程設計作出新的調整。三是可以由各省決定辦學體制和教育結構,允許公辦學校轉為私營。特別是中國幅員遼闊,各省情況復雜,一統的辦學體制以及收費政策極大地限制了教育發展。基礎教育應當由國家把經費包起來,但是當國家尚不富裕時,應當採取更加靈活的措施,一個重要方面是國家應正視現實。承認目前財力有限,沒有理由在政府沒錢時也一定要把經費包起來。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目前仍較落後,能把世界1/5人口的教育辦到這個水平已經很不錯了,沒有理由也沒有必要(因不可能)把發達國家在數百年間達到的目標要我們幾年間就能達到。因此,中國基礎教育的收費政策應有以下考慮:一是收費原則,先用現有財力解決部分交不起錢上學的兒童的交費問題,使他們免交或少交些錢;其後是財力許可才全部包干義務教育的基本收費。二是制定靈活的教育收費標准,按學生家庭經濟申報分1-6級實行從全收到全免收費政策。三是准許特殊教育服務收費,使以往暗收費為明收。這部分收費主要應用於學校發展,也可使全體學生受益。收費政策已關繫到教育發展,也關繫到國家發展,不說用一種政策可以管一個國家,就是管一個省都是非常危險的。以廣東省為例,1996年實現了「兩基」,但仍遺留下大量問題。第一是普及水平低,僅僅是把學生裝進了課堂而已,現很多小學每班都在60多人,甚至70人,初中也不斷爆滿,高中需求也日益劇增。第二是質量令人擔憂,爆滿的班規模使教育質量無法提高,群眾意見很大。第三是政府財政根本不能滿足基礎教育常規發展的要求,即使是惠州市這類中等地區政府財政也僅能撥出50%的人頭費。因此,適當調整基礎教育的收費政策,對中國基礎教育能否定出目前困境有關鍵性意義。
中國基礎教育關繫到幹家萬戶的幸福,關繫到國家的長治久安以及繁榮昌盛。無論是公平還是效率,平等還是不平等,都必須以民族的未來大局為重,中國基礎教育正處於艱難的爬坡階段,如何使之加油推動,反過來變人口壓力為人口資源,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是中國國家教育政策定位必須考慮的重大原則問題。

Ⅵ 日本哪年開始實行的九年義務教育制度

日本義務教育的課程改革及其特點
日本的教育課程審議會發表了關於改善中小學課程標準的審議報告,根據這份報告的精神,文部省於1998年11月頒布了新的《學習指導要領》,標志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開始。本文圍繞日本課程審議會的咨詢報告和文部省新頒布的《學習指導要領》,對日本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動向、特徵及其意義做些分析。
一、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和目標
(一)課程改革的背景
在戰後的幾十年中,日本大體上每十年就要對《學習指導要領》修訂一次。特別是80年代中期的臨時教育審議會以後,作為面向21世紀的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的中小學課程改革,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受到重視。針對日本教育面臨的偏重學歷、過度的考試競爭、青少年心理健康、學校教育的劃一化和僵化等一系列問題,臨時教育審議會提出教育應朝著尊重個性的方向改革。根據這一指導思想,日本於1989年對學習指導要領進行了修訂,在小學低年級以綜合性更強、更重視體驗學習的《生活課》代替《社會科》;在初中和高中階段擴大了選修課的范圍和比重等。
此後,日本中央教育審議會將"臨教審"的教育思想進一步具體化,並於1996年8月發表題為《關於面向21世紀的我國教育》的咨詢報告。報告指出,面對今後日益信息化、國際化和科技迅猛發展的、不斷變化的社會,教育要注重對學生基本素質和能力--"生存能力"的培養,即要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學習、獨立思考、判斷、行動的能力,以及更好地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具有健康的身心,自律意識,關心、同情他人的情感與品格以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該報告強調,今後日本學校教育的基本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生存能力",必須使教育由注重灌輸知識向注重培養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轉變。因此,要從以下幾方面對現有的學校課程進行改革:1.精簡那些容易陷入死記硬背的內容,嚴格篩選基礎和基本的教育內容,削減課時;2.通過加強課程的彈性化,改善教學方法,創建有特色的學校,推進個性化教育;3.加強道德教育,培養豐富的人格,應重視志願服務,自然體驗等活動,並開展豐富多彩的健身體育運動;4.適應國際理解、信息、環境、志願服務等綜合學習和課題學習的需要,設定"綜合學習時間",各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開展有特色的教育活動。
根據上述建議,日本教育課程審議會從1996年8月開始,就課程改革的方針、課程體系的構建、學科教育的內容等一系列重大問題進行了研討,並分別於1997年11月和1998年6月發表了關於教育課程標准改善的中間報告、最終審議報告。文部省根據這些報告,著手修訂課程標准,並於1998年11月頒布了新的學習指導要領,拉開了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序幕。此次課程改革集近十幾年來課程改革之大成,採取了一些重大的改革舉措。
(二)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
構建適合孩子成長的學校教育,是近年來日本教育界著力倡導的一種新的學校教育觀,也是貫穿於課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教育課程審議會的報告指出,近年來日本青少年發展存在一系列令人擔憂的問題,在道德和價值觀方面表現為,在豐富的物質生活中,學生社會性發展欠缺,社會規范意識低下、自立遲緩,因而欺負弱小、逃學、暴力等青少年行為問題時有發生,一直未得以解決。在身體健康方面表現為,肥胖兒增多,學生體力和視力下降等。盡管根據近年來國際評價協會的調查結果,日本學生的學力水平還保持了較高的水準,但不能否認在課程和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例如,過度重視知識灌輸教育,缺乏適於不同孩子學習的課程,部分學生對現行的課程內容不能充分理解,單一的接受型學習,難以培養學生多方面、多角度認識問題的能力,和其他國家的學生相比,日本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低等。而這些現象既與整個社會大環境相關,也與目前學校的教育環境、教育內容、教育方法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直接相關。
適合兒童生長和發展,適應社會變化的需要,是學校教育面臨的兩大基本主題。也就是說,學校教育不僅要解決一系列自身存在的問題,以適合孩子的發展,也要面對一系列社會變化和問題,努力通過改革,充實和完善學校教育內容,以適應社會變化的需求。面對日本近年來出現的一系列新的發展和變化情況,教育課程審議會認為,當前日本學校教育要努力解決以下主要課題。
1.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的社會中,面臨著日本出生率降低和進入老年社會的實際狀況,必須加強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道德意識和道德能力,培養青少年正確的倫理觀,促進其社會性發展。
2.適應國際合作和使日本人能自立於國際社會的需要,加強國際理解教育,在提高學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基礎上,提高對不同民族、國家歷史和文化的尊重與理解。
3.適應信息化社會的進展,展開多樣的信息和計算機教育,以幫助學生學會選擇信息、運用信息,加深對信息化社會的理解。
4.面對全球性的環境問題,積極引導學生關注環境問題、能源問題,進一步提高他們對於環境問題理解和保護環境的意識、能力。
依據上述認識,教育課程審議會對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基本任務作了進一步闡述指出,小學的基本任務是:使兒童具備作為一個獨立的人和一個社會成員參與社會生活應具有的知識、技能和態度的基礎,具有豐富的人格,在接觸自然、社會、人和文化等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長處、個性,培養自立意識。在此基礎上,初中的基本任務是: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和中學教育的前期,初中教育要使學生能切實掌握作為一個獨立的人和一個社會成員參與社會生活應具有的知識、技能和態度,進一步培養學生具有豐富的人格,發現、發展自己個性和自立意識。
(三)課程改革的目標
為實現上述義務教育的目標,日本教育課程審議會確定了此次課程改革的目標。
課程改革的總目標:培養學生具有豐富的人性和社會性,具有自立於國際社會的日本人的意識;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通過開展寬松的教育活動,切實加強基礎,充實發展個性的教育;使各個學校能夠發揮主動性、創出有特色的教育。
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
1.解決現行課程和學校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如學生缺乏學習興趣、過度的"應試教育"和競爭、評價標准單一、學生的身心健康問題等;
2.要使學生掌握人類永恆(貫穿於各個時代)的價值觀,培養其同情心、正義感、奉獻精神及對大自然和美的事物的熱愛等,掌握最基本和最基礎的內容;
3.為使學生靈活地適應社會變化,要使教育從以灌輸知識為主轉變為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獨立思考為主的教育,關鍵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幫助其掌握學習方法,發展其個性,重視4.以學校五日制的實施(2002年開始)為契機,從終身學習的角度重構學校的教育內容,要使學校教育有助於學生在社會和家庭中的學習,並適合其終身學習和選擇的需要;
5.精選教學內容,加強基本能力和基礎內容的學習,要從為學生今後的學習和生活打基礎的原則出發,嚴格精選教學內容,轉變以知識的量來衡量學生學力的學力觀;
6.改善學習指導和評價方法;必須改變從前偏重知識灌輸的教學方法,加強學生的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改進從知識的量上評價學生學業的評價方法,重視對學習過程、學生的優點、可能性和進步狀況的評價;
7.根據統一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改善課程管理,發揮地方和學校的積極性,給予地方和學校更大的編制和實施課程的自主權。

Ⅶ 日本現行教育制度的各級各類教育

日本的學前教育機構有兩種:一是幼兒園,屬於學校教育制度的組成部分,招收3~6歲幼兒,由文部科學省領導;另一種是保育所,屬於福利機構,招收從出生到6歲的幼兒,由厚生勞動省領導。
《學校教育法》規定,幼兒園的教育目標;
(1)培養健康、安全、幸福地生活所需要的日常習慣,並使其身體的各種機能得到和諧的發展。
(2)讓幼兒在幼兒園內體驗集體生活,培養幼兒初步具有喜歡過集體生活和團結互助、自主、自律的精神。
(3)培養幼兒正確理解和對待其周圍的社會生活現象的萌芽觀念。
(4)指導幼兒正確地使用語言,培養他們對童話、連環畫等的興趣。
(5)通過音樂、游戲、連環畫等方法,培養幼兒對創作表現發生興趣。幼兒園的教育內容分為健康、人際關系、環境、語言和表現5個領域。 日本實施初等教育的機構是單一的六年制小學,兒童滿6周歲入學,12周歲畢業,屬於義務教育階段。新學年從4月份開學,多數小學採用三學期體制,三學期之間分別為暑假、寒假和春假。
日本小學的教育目的是適應兒童的導心發展,實施初等普通教育。教育目標:
(1)以學校內外的社會生活的經驗為基礎。使學生正確理解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養成合作、自主和自律的精神。
(2)引導學生正確理解鄉十和國家的現狀與傳統,並進而培養國際協作精神。
(3)使學生具有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和產業等方面的基礎知識,並掌握基本技。
(4)使學生能正確理解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國語,並形成使用國語的能力。
(5)使學生能正確理解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數量關系,並形成處理數量關系的能力。
(6)培養學生科學地觀察和處理日常生活中自然現象的能力。
(7)培養學生健康、安全和幸福生活所必需的習慣,並力求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和諧發展。
(8)使學生基本了解能夠使生活明朗、豐富的音樂、美術和文藝等,並形成相應的技能。
小學的教育課程由各學科、道德和特別活動三部分組成。教學科目包括國語、社會、算數、理科、音樂、圖工、家政、體育,文部科學省對這些科目都有詳細具體的規定。小學道德教育的內容包括:
(1)自己本身。
(2)理解他人。
(3)了解自然,具有高尚的情操。
(4)自己與團體、社會的關系。道德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尊重他人,重視生命,為創造民主社會和國家的發展而努力,為促進國際和平做貢獻。特別活動是指班級、年級和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 日本的中等教育分初中和高中兩個階段,初中屬於義務教育的完成階段。
(1)初級中學。《學校教育法》規定,初中是在小學教育的基礎上,適應學生的身心發展,實施中等普通教育,目標有三:培養學生作為國家與社會的一員所必須具備的資質;
教授社會所需職業的基礎知識與技能,培養勞動的態度以及根據個性選擇出路的能力;促進校內外的社會活動,正確引導學生的情感,培養公證的判斷能力。學制為三年。
教育內容由各學科課程、道德和特別活動構成。教學內容包括必修課和選修課。必修課包括國語、社會、數學、理科、音樂、美術、保健體育、技術與家庭等八門,選修課的種類在第一學年主要是外語,第二學年為音樂、美術、保健體育、技術與家庭以及外語。第三學年除在必修的八門課程中選擇外,還有外語等。
(2)高級中學。《學校教育法》規定:高中是在初中教育的基礎上,以實施高級普通教育和專門教育為目的,實現三個目標:進一步發展和擴充初中教育的成果,培養學生成為對國家與社會有作為的建設者所必需的素質:使學生能自覺地根據社會的需要和個人的特點,選擇將來的出路,提高普通教養,掌握專業技能;形成對社會有深刻的理解和健全的批判能力,形成個性。
高中學制三年,種類較多,通常按學科劃分為普通、職業和綜合二類,按授課方式分為全日制、定時制和函授制止三種形式。
高中教育內容同樣由各學科、道德和特別活動構成,設必修課和選修課,實行學分制,畢業需要修滿80學分。一般學科課程為國語、地理公民、數學、理科、保健體育、藝術、外語及家庭。為廣適應科技和社會的變化,各科開設了與之有關的「課題研究」課,以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951年,日本制定《產業教育振興法》,規定產業教育是發展產業經濟及提高國民生活的基礎,通過產業教育在確立對勞動的正確信念、傳授產業技術的同時,培養具有能力、進而對經濟自立作出貢獻的有為的國民。鼓勵地方公共團體和企業發展職業技術教育,並規定國家在該方面採取經費補助政策。
職業技術教育在日本的學校教育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培養出大批優秀的技術人才和熟練勞動力,促進了日本經濟的高速發展。在日本,除了幼兒園和小學以外,各級各類學校都設置職業技術學科,對學生進行職業技術方面的教育。日本已經形成多層次、多類型的比較完整的職業技術教育網,有學校、企業和社會辦的幾大類職業技術教育;有職前教育、在職教育、轉業教育,水平高低不同、時間長短不一,靈活多樣、互為補充、互相促進。
在日本,進行職業技術教育的學校主要有初中、高中、「各種學校」、專修學校、高等專門學校和短期大學等。初中階段職業技術教育目標是「培養學生具有某種社會職業人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良好的勞動態度,以及根據自己的個性選擇將來道路的能力」;高中階段職業技術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學生具有一種必須完成社會使命的覺悟,使之能夠根據自己的個性決定將來的道路,提高一般教養水平,掌握某種專門技能」。
「各種學校」,是實施類似學校教育的各種職業技術學校的總稱,主要招收高中畢業生,但也招收其他學校在校生和社會人士。
專修學校是1976年開始設立的新型職業教育機構;大都是私立的,是由「各種學校」升格改組而來的,發展迅速c專修學校可分為三種類型:設高中課程的高等專修學校(屬高中水平,可授予畢業生高中畢業資格),招收高中畢業生而設專門課程的專門學校(屬於高等教育,在專修學校中佔主要地位,可授予短期大學畢業生同等的資格),設一般課程的一般專修學校(自由入學,是終導教育的典型場所)。
在日本實施高等職業教育的機構是高等專門學校、專門學校和短期大學。
此外,在日本職業技術教育中,企業內職工教育人有重要地位。所謂企業內職業技術教育,是指企業對其職工進行的從錄用到退休為止的長期的教育訓練。其內容除了專門的技術教育、技能訓練外,還包括經營教育、提高辦事能力的教育以及作為企業職工的品質教育等。 日本的高等教育已經形成多層次、多類型的結構。按照資金來源的不同可分為國立、公立和私立三大類,從學術水平上看,日本的高等教育是二級結構:
第一級結構是短期大學和高等專門學校。以開展高等職業教育和培養實際生活能力為目的。
第二級結構是4年制大學;包括綜合大學、多科大學和單科大學。
第三級結構是研究生院,包括設置在學部的研究科和研究生院大學,旨在「教授和研究學術理論及應用,深究其奧義和促進文化發展」。
日本大學的教學採取學科目制和講座制兩種形式。所謂學科目制就是按照必要的科目設置課程和安排教師上課;講座制則是根據專業設置在同專業中開設一定的專業講座,並根據講座安排教師。
日本大學有科研的傳統,主要任務是從事基礎理論研究.重視科研盡可能與教學結合,注重協作和開展共同研究,特別強調為產業服務,試圖建立「官、產、學三位一體」的科研體制,集中政府、企業和大學的科研力量聯合攻關,開展創造性的研究和培養高水平的開拓人才,推動大學由模仿型科研向創造型科研方向轉變。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把封閉式師范教育改為開放型的教師養成教育。根據《教育職員許可法》的規定,一般大學畢業生如果修得所規定的學分,可獲得教師許可證。
日本教師養成教育課程有國家基準,一般是通過國家的法律及文部科學省令和通知等來規定。1985年新改定的教育職員許可法規定,教師養成教育課程要設有一般教育科目、專門科目和教育專業科目。
在日本,成為中小學教師一共要經過三次審查與考試:第一次是在大學畢業時提交畢業論文,第二次是符合規定者領取都道府縣教育委員會頒布的教師許可證,第三次是參加部道府縣教育委員會舉辦的教師任用考試。公立學校教師的任用主要由各部道府縣教育委員會負責。各都道府縣舉行的教師任用選拔考試,除了教養與專業方面的筆試之外,還採用面試、技能測驗和體力測驗、作文與論文、適應性檢查以及興趣小組活動、社會服務活動的經歷和教育實習的成績等多種方法。

Ⅷ 日本的教育方式和中國式教育有什麼區別呢

以下就中日的思想教育、能力培養、防災訓練方面加以區別:

1、中日思想教育區別

中國教育受儒家思想教育目標——「成仁」的影響,從幼兒園開始就帶有全面發展孩子德智體美勞的目標,雖然平時也教授生活中基本禮儀,但是更加註重書本知識的習得,「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笨鳥先飛」仍然存在於很多中國家長的理念中。而在日本,讓孩子學會生活是教育的核心,學校更致力教育孩子基本禮儀與人際關系。

比如,有很多幼兒園就要求孩子帶到學校的包必須由媽媽一針一線親手縫制,孩子中午吃的便當由媽媽准備,從而加強父母對孩子的關心與重視。甚至有些幼兒園似乎完全不重視孩子們的知識教育,孩子們沒有課本,學校的教學計劃中,完全沒有數學、假名、繪畫、音樂這些項目,他們的教育內容就是讓孩子們學會「笑」,學會說「謝謝」等基本禮儀。在日本小學教育中筆頭作業很少,課後作業有時候僅僅是幫父母做一件家務,對父母說一句「我愛你」等,這跟當前中國小學生每天扛著厚重的作業回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2、中日能力教育區別

日本比中國更重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在日本小學教育中特別設置家庭課和很多實踐課,教學生做便當、種花草、甚至讓孩子自己安裝筆記本電腦,讓孩子們在實踐中學習、感悟。同時日本注重的是課下的教育,而不只是在課堂,比如說學生一起參加野餐,合宿,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學生在畢業時都會舉行畢業旅行,與同學們共度美好時光同時培養集體主義意識。而中國秉承著「學而優則仕」的理念,從小學開始就進行壓迫式學習——老師將書本知識灌輸到學生的腦中,學生靠死記硬背以及題海戰術求得高分。

在當前的中國教育中,學校和家長都過分重視考試,教育充滿了功利性。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經受非常功利的考試,而每一次考試都會被勸戒分數與你的前途與你的命運緊密相聯,尤其是中考和高考。諷刺的是,中國教育就像「賭博」,每次考試來臨,教師與學生就開始猜題估題了,如此教育教學的直接後果是扼殺了學生的天性,遠離善良的本性,走向教條,封閉,走向厭煩,消極,虛浮,不重實際,有的走向反人性的死胡同。日本教育注重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激發他們的鑽研以及創新精神,而中國似乎正在不斷扼殺學生的創造力。

3、中日防災教育區別

另外,日本也很重視防災抗險教育,這與日本多地震火山有著直接關系。日本是個非常善於向別人學習的民族,在學習模仿的過程中,他們既不是全盤拒絕也不是全盤接受,而是巧取精華。日本今日的教育既保留了東方國家重基礎、重訓練的教育傳統,又吸收了西方國家重個性、重自主性的教育傳統。

這種集東西方教育傳統為一體的教育新體制,其優勢和能量是不可低估的。相比較,我國在學習他國的經驗時,常常是只學其表,外在的包裝盡管不斷地翻新,傳統的弊端卻始終難以摒棄。日本的教育啟示我們,東西方兩種教育傳統的互補性融合是教育改革的良好出路。

拓展資料

日本的教育制度與理念

教育制度

日本的第一級至第九級的教育是義務教育。每年學年由4月1日開始,下年3月31日結束。每個學期之間會有假期。日本的小朋友以前星期一至五全日上課,星期六上半日課。不過,這制度由2002年起全面取消。不少老師仍在周末上班,他們亦必須在暑假(通常是8月)工作。

根據法律規定,每個學年最少有210日為上課日,但是大多數公立學校會撥出大約三十日,作為學校節日、運動會和非學術上的儀式(特別是一些鼓勵合作和學校精神的儀式)。扣除這些活動和星期六半日上課的日數後,上課教學的時間每年約有195日。

教育理念

日本人對教育(特別是強制教育)抱有幾個重要信念。他們認為所有學生有能力學習知識,學生的努力、堅持不懈、自律能力及非學術上的能力決定了學生的學業成就。這些學習及行為習慣是能夠通過講課及訓練而學回來的。所以,小學及初中學生不是根據他們的能力而編班授課,也不是適應各學生的差異。

日本全國性的學習范圍讓學生得到均衡和基本的教育。強制教育讓學生得到一個同等學習的機會,而各學校的財政分配是相對性相同的。不過,這種制度被評為缺乏彈性、缺乏理解學生的特別需要和興趣。

參考鏈接網路 日本教育

Ⅸ 日本對教育的重視值得中國人學習對嗎

無論是哪個國家好的方法我們都是需要借鑒的
日本教育值得中國學習,使我對中日兩國教育的差距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我甚至認為:中國人有必要向日本學習,首先應學習的就是教育,一.日本教育值得中國學習,日本現行教育行政制度的原則和特點由憲法和《教育基本法》所決定,憲法宣稱教育是人民的權利,規定依據民主政治的原則和地方自治的原則建構教育行政制度,日本的教育行政屬於中央權力與地方權力合作型,日本作為一個資源貧乏的國家發展為現如今世界一流發達國家,教日本教育值得中國學習
2014年12月14日,我有幸參加了北京新東方2014年度日語年會。這次年會,使我對中日兩國教育的差距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我甚至認為:中國人有必要向日本學習,首先應學習的就是教育。
一.日本教育值得中國學習
日本現行教育行政制度的原則和特點由憲法和《教育基本法》所決定。憲法宣稱教育是人民的權利,規定依據民主政治的原則和地方自治的原則建構教育行政制度。日本的教育行政屬於中央權力與地方權力合作型,建立中央和地方兩級管理系統,在中央和地方的關繫上,實行中央指導下的地方分權制。拋去歷史的原因,日本作為一個資源貧乏的國家發展為現如今世界一流發達國家,教育方面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方面。教育是決定一個現代國家和民族發展水平的最根本原因之一,這一點毋庸置疑已經得到了歷史的證明。不同的國家和民族,對其理解和實踐都各不相同,因此呈現出的結果也有分別。被認為是儒家文化圈的中國與日本,在這方面的差別就相當明顯。甚至可以說,中國與日本的教育政策、中國人和日本人的教育理念的不同,正是導致兩國近現代發展歷程迥然不同的重要因素。中日教育的根本區別是什麼呢?中國的教育更具功利主義性質,而日本的教育則更強調人的素質提高。日本教育理念值得中國學習,中國應向日本好好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
二.日本幼兒教育值得中國學習
中日兩國都提出幼兒教育的目的是促進幼兒身心的全面發展,但日本在此基礎上比我國更早重視培養幼兒良好的個性。早在30年前的1985年,日本就在東京組織召開了「日、美、歐幼兒教育與保育會議」,強調要將幼兒教育的重心從智育轉向個性的培養,我國則於1996年在上海召開了「海峽兩岸嬰幼兒人格建構研討會」,標志著我國幼教工作者已把幼兒良好個性的培養提到重要的地位。 比較而言,就兒童身心兩方面的發展來說,我國更重視兒童身體的成長,日本更重視兒童心理的發展;就兒童能力的發展來論,兩國都重視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對環境的認識能力,但我國更注重提高動手能力和藝術表現能力,日本則更注重提高合作能力和創造能力。幼兒教師資隊伍中男女兩性性別比例合理調配才有利於幼兒身心的和諧發展,日本的這一認識先於我國許多年。我國幼教師資隊伍基本上是女性一統天下,不足教師總體的1%。而日本早在1990年男教師就占教師總數的6.3%,其中任校長的占校長總數的48.6%。
三.日本的「生存方式」教育值得中國學習
日本中小學教育中十分重視生存方式的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基本生活習慣、自我控制能力和遵守日常社會規范的態度。這種道德教育是採用兩種方式進行,一是課堂教學,開設道德課,二是開展活動,寓教育於活動中。日本小學教育十分強調勞動教育,往往鼓勵孩子們親手栽種各種花草,讓學生自己管理。他們還十分重視公益勞動,學校的環境衛生都是學生包干打掃。日本的課堂教學生動活潑,很有特色,注重師生交往,教師與學生的交談、溝通十分頻繁。師生交往中洋溢著民主和諧的氣氛。日本中小學生每年暑假從7月底至9月初。孩子們的選擇很豐富,既可以選擇補習班、夏令營、旅遊、也可以選擇參加政 府有關部門或一些非政府組織舉辦的一些社會活動。日本的暑期活動形式多樣,但總體的宗旨是讓孩子體驗生活、適應社會,重視對孩子生存能力的培養。日本政府對學生的暑期生活很重視,會
組織很多的活動,比如組織學生回收垃圾等環保活動,讓孩子去鄉下農民家庭參觀或者種菜、插秧,讓他們了解糧食是怎麼來的,還會組織學生參觀工廠、科學館等地方,進行社會現象和環境觀察調查等等。為了磨練孩子們的意志,政府相關部門還會組織登山類的一些活動,讓孩子們從小知道什麼事情需要耐力。
四.日本的外語教育值得中國學習
俄國人梅契尼科夫在經過長年客居歐美的生活後,於1874年來日本教授外語,後來寫有《回憶明治維新》。他在書中寫到,日本的苦力、女傭、馬夫等社會底層人民也常常拿著書看,盡管那些小冊子多是通俗小說,但這樣高的識字率還是令他吃驚。和西方國家的經驗相比,他不吝稱之為異常。類似的觀感,其他明治時代來日的外國人也曾有過。事實上,在此前的1872年,日本就開始實施了義務教育制。日本在沒有功利目的的前提下,教育更多的是為了提高個人修養和綜合素質。外語教育在中日兩國的狀況最能夠說明問題。中國的外語教育是和應試、升遷、評定職稱等一系列功利目的相連的,有些時候竟然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日本則更注重外語教育對於個人素質的裨益,雖然也有一些資格考試,但僅限於有必要的相關人士。最值得深思的例子,是日本的業餘外語學校NOVA和中國的新東方學校。後者把應試型外語教育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而前者的學員是社會各界對某種外語感興趣的男女老少;後者的終極夢想是能夠輕松應對外國的偏狹的語言測試,前者的宣傳材料上寫著最高目標是「不用字幕看懂外國電影」。近年來,日本正在進行的是推進外語「終身教育」。 但這種外語素質教育的完善,足以令中國人汗顏。
一種功利當先的教育理念,一種素養至上的教育理念,其分歧表現林林總總,每一種都恰好是中國的弱點和日本的長處。即使當前中日關系處於低谷,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還是從內心感受到,中國人有很多方面真的有必要向日本學習學習,特別是學校教育。

Ⅹ 簡述日本的小學教育目標!!!急!!!!!

日本實施初等教育的機構是單一的六年制小學,兒童滿6周歲入學,12周歲畢業,屬於義務教育階段。新學年從4月份開學,多數小學採用三學期體制,三學期之間分別為暑假、寒假和春假。

日本小學的教育目的是適應兒童的導心發展,實施初等普通教育。教育目標:

(1)以學校內外的社會生活的經驗為基礎。使學生正確理解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養成合作、自主和自律的精神。

(2)引導學生正確理解鄉十和國家的現狀與傳統,並進而培養國際協作精神。

(3)使學生具有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和產業等方面的基礎知識,並掌握基本技。

(4)使學生能正確理解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國語,並形成使用國語的能力。

(5)使學生能正確理解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數量關系,並形成處理數量關系的能力。

(6)培養學生科學地觀察和處理日常生活中自然現象的能力。

(7)培養學生健康、安全和幸福生活所必需的習慣,並力求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和諧發展。

(8)使學生基本了解能夠使生活明朗、豐富的音樂、美術和文藝等,並形成相應的技能。

小學的教育課程由各學科、道德和特別活動三部分組成。教學科目包括國語、社會、算數、理科、音樂、圖畫、家政、體育,文部省對這些科目都有詳細具體的規定。小學道德教育的內容包括:

(1)自己本身。

(2)理解他人。

(3)了解自然,具有高尚的情操。

(4)自己與團體、社會的關系。道德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尊重他人,重視生命,為創造民主社會和國家的發展而努力,為促進國際和平做貢獻。特別活動是指班級、年級和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

閱讀全文

與日本中小學的道德教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