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生心理存在的問題和措施
學生心理存在的問題和措施,心理學的問題,可能有攀比心理呀,然後措施的話就是教育他正確的認識這個物質的,這個方面帶來一些一些東西
② 如何做好小學生心理疏導
維護好他們的活動場,清除不必要的束縛和塵垢。
③ 小學生團體心理輔導活動計劃
以班主任為主開展班級團體心理輔導,可以有效地使思想道德、行為習慣教育,科學側重在小學生中開展如品德踐行,社會實踐、獻愛心送溫暖等活動,讓學生在相互
④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與學習習慣心得體會600字
《心理健康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聽了楊老師的專題講座,使我懂得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學活動,現今社會不僅要求我們具有健康的身體,而且需要健康的心理狀態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經過這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習,我的收獲很大。不僅學習了許多專業的心理知識,以前很多的疑問都得到了解決,我真正認識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學習後的一些心得:
一、教師自己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
通過一線的教學經歷,深深的體會到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響到周邊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系,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說還得由教師自己維護。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系——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優秀的教師在需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於壓力之中以至於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盡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
一個盡職的教師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鬆。充當「無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確使人精疲力盡。因此,教師可以試著在假期給自己充電,例如:學習做旅行家,用膠片記錄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學習做美食家,在品評佳餚的同時自己也做一次大廚。新的工作體驗不僅能使教師得到放鬆,而且可以開闊教師的視野,增加教師的知識面。教師可以把從其他工作體驗中獲得的經驗、積極情緒帶到教育工作中來,更好的促進教育工作。
二、經常關注特殊學生的心理輔導
教師的天職就是教書育人,對待問題學生更應該盡心盡責,遇到問題學生怎麼辦呢?一定要充分利用班集體的作用,在寬松平等的班級氛圍中,加強對學生心理的團體輔導,通過主題班會的形式,充分發揮班隊活動課的集體心理輔導效應。針對特殊學生的特點,有側重地選擇團體輔導的主題。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採用講座法、認識法、操作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為訓練等多種方法來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內在動機,並在活動中得到領悟。通過一系列的團體輔導活動,不僅讓全體學生獲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關知識,也拉近了同學間、師生間的距離,融洽了師生關系。
在考慮學生一般心理規律的同時,也要對暴露出來的個別學生的個別心理問題進行疏導幫助。在對學生的個別輔導中,我一方面通過心理輔導室兼職心理教師的個別咨詢輔導,另一方面也進行了個別談心與輔導。通過學校開通的心理咨詢箱,打通教師和學生的心理通道,及時了解學生的真實思想,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困惑。
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收獲是巨大的,體會可能膚淺,切記心理健康的前提是身體健康!重視我們自己的心理,正視我們自己的問題,看到自己的優勢,找到自己的不足,這樣才能更有效的幫助我們身邊的人,希望我們都能保持開闊的心境,良好的心態!
⑤ 小學生心理問題如何疏導學習心得
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及疏導學習體會
在小學教育實踐中,我作為一名普通科任教師,和學生進行交往和交流,每個年級的學生中總會或多或少有少部分學生有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為給他們排解煩惱,對學生的心理問題的干預和疏導我把自己的一些認識和做法進行了梳理,和大家進行交流和探討。
小學生在學習或生活中由於外在或內在的原因,在他們成長的道路上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在某一時間會在他們的心理上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我們作為教師不單單要教給學生文化知識還要對他們的心理問題進行疏導。
小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出現學習疲勞表現:長時間緊張學習後學習效率下降的現象。學習疲勞不僅對學生的學習有著極為不利的影響,而且會給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長帶來嚴重的危害。
小學生對厭學也有一定的出現,他們往往一提到學習就心煩,對家長和教師有抵觸情緒,學習成績差,嚴重者則表現為有意的逃課,甚至輟學。
還有許多的學生有著暴躁心理,遇事沉不住氣,好發急,不能控制情感,易激動,甚至唇槍舌劍,拳腳相加。
更有學生有著品德不良的表現:學生經常違反道德要求或犯有比較嚴重的道德過錯。如偷竊、打架、斗毆等。這類學生雖然在學生中只佔極少數,但是他們危害大、影響面廣,往往具有蔓延作用,給學校教育和班級工作的順利開展帶來較多的困難,甚至成為社會秩序的不安全因素。
我認為產生這些心理問題的原因有幾個方面:1、來自小學生自身的遺傳因素2、氣質類型的不同3、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心理需要4、來自家庭的因素5、學習負擔過重6、教師教育方法失當7、社會不良行為的影響。
小學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它對學生的發展至關重要。然而一些教師把學生考高分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而忽視心理素質的教育和人際交往技能的培養。小學時期,小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關心、理解和愛護。如果教師缺乏理解、耐心和愛心,不能以熱情的態度給予學生指導和幫助,反而橫加指責,學生則會感到失望,產生消極情緒,導致師生關系淡漠,這種以學生失敗而告終的交往還會遷移、泛化到小學生與他人的交往中,造成人際交往焦慮。
⑥ 如何開展小學生的心理輔導和家校溝通
想更好地、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學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就必須經常深入到學生的家庭中去,經常與家長溝通,深入了解學生的生活,了解他所生活的環境;同時,教師還應該把學生在校時的實際情況客觀、全面地向家長作一個說明,指導家長的配合,這樣有利於在教育學生方面形成合力,家校共管才能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為了使班主任工作再上一台階,現將近階段家校溝通情況進行階段性總結。一、主動上門家訪,增進師生情感通過家訪,老師們詳細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與家長們就怎樣共同教育好子女,怎樣更好的溝通等問題進行了探討,家長們也能對學校工作、學生的發展提出希望和建議。家訪讓自己更加深入了解學生,可以更加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開展心理輔導,對教育學生十分有意義。通過上門家訪,可以起到鞏固學生在校期間思想教育成果的作用,了解學生平時在家中的思想動向,和家長進行心靈交流,通過這種交流逐步建立起家校之間一種牢固的信任關系。有了這樣的信任關系,家長對學校,對老師的工作更理解了,並給予充分支持和配合,而學生、也對老師自然而然產生了種親情和依賴。原有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逐漸消失,老師的教育效果大大加強,強化了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二.創新性地開好家長會每次的家長會,都是老師講,家長聽,往往公布考試成績,很多家長聽到孩子的成績較理想還可以,若考得不好,就火冒三丈,怎樣創新性地開好家長會,切實讓家長會真正成為促進孩子們成長的「加油站」呢?我是這樣做的:先把學生的發展變化用文字表述,傳達給家長,讓家長了解孩子的近況,這樣易於溝通;不要只盯著成績,可以談談自己的教育新設想,讓家長們提建議、想方法,會發現家長中有「高手」,因為有些家長的文化知識水平在老師之上;讓家長與我處於平等的位置上,多讓家長參與發言;科學分析家長會的內容,這需要「備課」,那些需公開講,那些需私下講;認真分析家長的社會角色,選擇合適的溝通語言和方法,對家長一律尊敬,不分貴賤,因為他們能幫助我們教育好學生,更好地完成教育任務;家長會還應該有更廣泛、更具針對性的主題,如專門贊美孩子的主三.利用家長網校,及時進行匯報。
⑦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健康的理解日益全面和深入,對身體健康之外的心理健康也越趨重視。"心理健康"的術語和內容也通過各種途徑為人們所逐步認識和了解,特別是一些經濟較為發達的城市,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已被納入到正式的學校教育中去,為孩子的健康,順利成長奠定良好基礎。對此我談一下我的淺顯認識。
對於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年齡小,感知、思維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知識經驗都非常有限。故而,在教學內容上,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力爭做到深淺適度,精講巧練,符合兒童的智力發展水平以及已有的經驗。
語文教學,關鍵在於一個「活」字,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容忍、寬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偏執,真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熱愛、尊重、理解、相信每一個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要以表揚鼓勵為主,要善於傾聽不同的聲音。
適時地選擇一個既合本意,又易於為學生接受的實事求是的表達,打動學生的心弦,引起他們的共鳴,使得課堂成為平等、和諧、圍爐夜話般的溫馨境地,在輕松和諧的氣氛中,讓學生想說就說,敢於表述不同意見,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
從小學生的心理發展上來看,他們在感知過程中,還不能自覺地調節和支配自己的感知,不善於對物體進行綜合分析,目的性不明確,無意性和情緒性明顯;在注意上,小學生是無意注意佔優勢,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異刺激所吸引,此階段,他們的有意注意也在發展,但還達不到完善的程度。
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方法上,應該精心設置,有意注意、無意注意交替出現,教學中可採用直觀形象的教具、學具,也可以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例如多媒體電腦等,化抽象為形象,幫助學生理解。我們還可以推出課本劇,讓學生對課文進行創造、加工並演出,合適的篇目讓學生自編、自導、自演、自評,從而全方位地投入到了語文實踐中。
通過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獲取了知識。
(7)小學生心理疏導計劃與總結擴展閱讀
1、充分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抑鬱、焦慮等心理,會引起消化系統功能的失調。
2、充分了解自己
對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斷,超負荷的工作,會力不從心,給健康帶來麻煩。
3、生活目標切合實際
如果個人目標定得太高,必然會產生挫折感,不利於身心健康。
4、與外界環境保持接觸
人的精神需要是多層次的,與外界接觸,一方面可以豐富精神生活。⑧ 如何做好小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
1.家庭方面。
學生的心理健康的形成發展,離不開家長和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觀念、方式方法對孩子心理健康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但是目前許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觀念、態度及方法都存在著嚴重的問題。
(1)溺愛型家長:過份寵愛孩子,使他養成任性、固執、自私和不合群等不良行為和不健康心理。
(2)放任型家長:不注意自身的道德、思想修養,污穢語言和不良行為潛移默化地侵蝕著孩子的心理,家長對孩子的成長漠不關心,優點不給予表揚鼓勵,缺點不給予糾正,使孩子養成我行我素的不良行為和蠻橫不講理的壞習慣。 (3)專制型家長:只關心孩子的學習,不關心孩子的興趣和愛好、強迫孩子服從自己的意願和安排。家長的干涉使孩子缺乏獨立思考的機會,失去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如果達不到家長的要求,就態度粗暴,甚至經常體罰孩子,使一些孩子對父母的過多干涉產生厭倦反抗,甚至仇視心理。還有的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對孩子期望值過高,限制其學習生活的自由,扼殺了孩子的個性發展。
2、社會方面。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他們的社會角色也發生變化,因此其社會地位也在發生變化。這種變化如果過於劇烈,他們又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備,就會對他們的心理健康形成危害。如果父母下崗了,家庭失去了經濟來源,孩子生活在憂慮和困窘之中。父母離異,孩子,則會變得自卑,鬱郁寡歡,性格會變的古怪,難以捉摸。
3、學校方面。對於小學生來說,來自學習方面的壓力也許是最大的。不少學校受「應試教育」主宰,教師仍在抓所謂的教學質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從而產生厭學情緒。少數教師歧視、羞辱後進生,給孩子心靈造成嚴重的傷害,使孩子產生恐懼感,嚴重的形成心理障礙。除此以外,學校的校風、教風、學風、同齡
群體的人際關系及師生關系等,都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健康。 二、實施有效的心理健康輔導。 首先,播撒愛的陽光。
羅曼·羅蘭說過:要散布陽光到別人心裡,先得自己心裡有陽光。教師的陽光就是熱愛學生的心。有了愛心才會對學生多贊揚、多激勵,少訓斥、無譏笑,才會使學生處在自由、民主、開放的環境中,才會陶冶學生的情操,發展學生的智力,健全學生的人格。如果,我們每一個班主任在工作中都充分發揚民主,尊重學生的童言無忌,保護學生的異想天開,理解學生的盲目過錯,讓每個學生在教師面前都能暢所欲言,勇於展示,那麼就會真正建立起新型的師生關系。小學生心理世界是隱蔽的、復雜的,心理活動課的心理素質教育恰好與人的心理世界溝通。「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活動中,教師可積極地為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從內心深處進行體會、琢磨,產生共鳴。如《保持一份好心情》活動課中可向學生提出:「假如你的好友和你鬧矛盾了,你的心情會怎樣?」、「假如你學習上取得了好成績,你會怎麼想?」等問題,讓學生經歷內心的思考、內心的體驗,有感而發,反映出真實心態。通過學生的內心體驗,讓學生心靈頓悟,調適自己的心境。活動中,學生有不同的心靈感悟,教師盡量做到對學生的回答不妄加評判,讓學生說出自己心中不同的想法。 其次,營造氛圍 真誠溝通
在班中一角,建立傾訴心聲箱,學生書面提出的各種心理健康問題,均可投入信箱,然後由班主任作出解釋或個別輔導,幫助學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此類活動中,可能大量涉及學生的隱私,因此班主任特別要注意堅持為學生保密。同時也可允許學生以書面不署名的形式提出心理健康問題,以便於保護他們的自尊心。作為班主任,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其中個別輔導以煩惱回收站為名,鼓勵學生傾訴煩惱,發現問題,提供幫助,共同商量解決。
當然,日記也是一種很好的表露個人心跡的有效方式。一位學生在日記中寫到:「我最喜歡的課是心理活動課,在這節課上,我們可以各抒己見,大膽地說出我們的心裡話„„」心理活動課給學生們提供了一個內心交流的良好場所,在活動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說真話、吐真心、訴真情,體會情感交流帶來的滿足感。
最後,創設氛圍,深入宣傳。
如利用黑板報、隊角、學習園地、知識競賽等形式,介紹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和方法,解答同學們提出的各種心理問題。由於這些形式具有方便、快捷和普及性強的特點,因此最適宜於各班級運用,不失為一種簡單實用和富有成效的好辦法。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和生活實際設計活動課,並對學生進行輔導,目的並不僅僅滿足活動課上學生的心理要求,它應該貫穿學生的始終,讓學生所感悟到的知識內涵應延伸課外,指導行為。小學生形象記憶能力強。對活動中感興趣的內容會銘刻在心,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上反映出來。
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實際組織者和指導者,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雙重任務,要充分認識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採用切實可行的舉措,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根據小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特點,運用有關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以積極認真負責任的態度,加強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這是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