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小學教育管理管理信息化到底需要什麼樣的系統也就是說學校真的需要什麼管理系統,急需的,有用的
數據中心會對全校需要共享的數據進行統一的分類管理,為學校各部門提供統一的基礎資源。教務管理系統涵蓋了學生從入學到畢業的全過程管理,包括學籍管理、教學計劃、開課 / 排課、選課、成績管理、教學質量監控等多個環節。財務管理系統主要應用於學校的日常收費工作,建立統一的收費項目,學生的信息資料管理以及與財務系統進行無縫連接,單據信息輸入之後,系統會自動產生會計憑證,並結算出會計總帳、明細帳、報表,並能列印出財政統一的收費收據,使各項收費清晰明了。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結合條形碼技術,賦予每個實物一張唯一的條碼資產標簽,從資產購入學校開始到資產退出的整個生命周期,能針對固定資產實物進行全程跟蹤管理。人事管理系統可以提高學校人事管理的效率,實現從原來的單一行政管理職能到高效人力資源管理的角色轉變。
2. 教育信息化2.0是什麼
2018年03月08日 14:49來來源源:光明網 參與互動
近日,教育部最新印發的《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點》提出了大力促進教育公平,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促進區域教育協調發展等指示,並正式啟動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力爭實現從教育專用資源向大教育資源共享的轉變。
教育信息化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教育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十九大後,我國教育信息化正式邁入2.0時代。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專家組秘書長任友群提出,教育信息化2.0將以「數據」為基礎,以「開放」為策略,以「智能」為目標。教育信息化2.0已經不單單是政府相關部門的任務,而是每一個社會力量、企業公民的共同責任。
3. 中國教育信息化產品有哪些
指哪方面呢?
教育信息化范圍很廣,包括教學管理(教務、迎新、招生等)的一系列軟體,網路教學平台,用於教育單位辦公的辦公軟體、科研單位的科研管理軟體也都屬於教育信息化的范疇。
4. 在推進信息化有效教學活動中,互動式電子白板具有哪些獨特功能
推進信息化有效教學活動中,互動式電子白板具有哪些獨特功能
(一)在信息化時代的背景下,現代教育的發展趨勢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也改變了人們傳統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以及學習方式。在這樣一個信息化、數字化的時代,現代教育的發展也逐漸向民主化、現代化、多樣化和國際化方向延伸。在當下的教育改革中,教育信息化的程度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教育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誠如前國務委員陳至立所說:「現代教育技術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制高點與突破口,要實現教育的現代化,要實現教育的跨越式發展,教育信息化是一個關鍵因素,占據了這個制高點就可以打開通向教育改革發展的現代化之門。」因此,我們應順應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大趨勢,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的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1] (二)以多媒體技術為主體的教學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隨著教育信息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計算機+投影」的多媒體教學形式以其生動性、多樣性、直觀性的技術優勢逐漸取代了傳統的黑板教學。這種方式雖然為課堂教學帶來了諸多新氣象,但也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例如:多媒體與黑板相分離,不方便教師操作;教學內容不易記錄;多媒體課件資源相對有限,製作復雜;師生間缺乏互動交流,不利於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等。 (三)互動式電子白板廣泛應用於教育教學的必然性 「互動式電子白板」作為一種新型高科技電子教學系統,為師生、生生間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交互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實際的教學問題與學生疑問及時地引入教學資源、充實教學內容,從而形成富有獨特個性的教學設計,運用其專有的存儲、回放功能,還可以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復習。數形結合、音像兼備的互動式電子白板進入現代課堂教學是時代發展的需求、是科學技術進步的具體體現、同時也是教育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2] 二、關於互動式電子白板的概述 (一)互動式電子白板的發展歷程 20世紀60年代中期,世界上第一塊電子白板問世,但它並不是應用於教學領域,而是滿足人們的日常辦公需求。直到1991年第一台針對於學校教育教學設計的電子白板才在加拿大SMARTBoard公司被生產出來。電子白板是由普通的書寫白板發展演變而來的,此後隨著不斷地嘗試、整合,電子白板的技術與功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從而出現了互動式電子白板——¬¬¬¬¬¬¬¬¬¬一種具有人機交互與人際多重交互功能的智能媒體平台。 (二)我國互動式電子白板的應用與研究現狀 作為一種新型的媒體資源平台,互動式電子白板代表了現代科技的領先水平。這自然也就決定了其不菲的成本價格。因此,我國互動式電子白板的推廣和使用主要集聚在大中城市和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這些地區率先將電子白板應用於課堂教學與學科整合之中,並根據教學案例的設計與研究,進一步提升互動式電子白板的技術性與功能性。 目前,國內對於互動式電子白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電子白板與中小學課程相結合和電子白板的技術提升領域,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丁興富教授主導的「中英合作互動式電子白板實驗研究項目」。他提出了:「互動式電子白板的三種應用層次,分別是:等同於已有的傳統課堂的教學功能;互動式白板特有教學功能的應用;互動式電子白板交互功能的充分發揮。」為互動式電子白板的廣泛應用提供了科學的指導思想。與此同時,中央電教館也確立了「十一五」期間教育研究重點課題《基於交互白板的混合式學習研究》。 三、互動式電子白板在教學中應用的理論基礎 (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提倡情境化教學,認為在具體的問題解決中,知識的學習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針對具體問題的情境對原有知識進行再加工和再創造。知識不可能以實體的形式存在於個體之外,盡管通過語言賦予了知識一定的外在形式,並且獲得了較為普通的認同,但這並不意味著學習者對這種知識有同樣的理解。真正的理解只能取決於特定情境下的學習活動過程。否則,就不能稱之為理解,而是叫死記硬背,是被動的接收式學習。
5. 如何扎實推進教育信息化及信息平台工作
(一)、創新管理方式,提升學校管理水平
1、健全組織機構 構建高效管理網路
眾所周知,教育信息化是現代教育的需要,是教學改革的推進器,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因此,我校建立了以校長為組長、主管副校長為副組長、信息技術骨幹教師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定期召開信息工作專題會議,制定了信息技術建設規劃,建立了從校長到各處、各教研組,直至各班級的的信息技術管理網路,為扎實推進學校教育現代化進程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
2、強化管理力度,確保管理有序高效
我校從上到下,統一認識,切實把教育技術工作置於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位置。在硬體建設逐步到位達標的基礎上,為使教育信息管理更趨規范化、科學化、合理化、人性化,我校建立完善工作機制,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加大管理力度,落實各個崗位的責任分工,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做好管理監督工作:
第一,實行「三級組織,層層落實」的組織運行機制,確保管理落實到位,即學校-領導小組-教師;
第二,制訂了系列管理條例,健全了教育技術工作管理制度,責任明確到人,確保管理有序高效;
第三,資料管理規范齊全,記載翔實,與績效評定掛鉤,確保管理切實有效。
「配」好、「管」好教育技術裝備最終的目的在於「用」好。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會有力地促進教學思想、教學內容和教學體系的改革,推進教育方法更新,有效提高教育質量,產生最大效益。
3、加強校務電子管理和網站建設,增進學校對外交流
為實現學校管理信息化,學校建有校務管理電子檔案,學校及各處室的資料、檔案分門別類進行存放,並及時上傳到教育局電子檔案管理中心。
學校網站建設是學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方面,是適應現代教育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加大學校對外交流與宣傳力度,提高教學、科研、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徑。學校網站是學校對外宣傳的窗口,因此,充分發揮學校網站的宣傳作用,讓校園網成為加強對校外聯系,互相學習,共同發展的陣地。校園網我們設有專人管理,做到了及時報道,及時更新。網站不僅為學校各處室提供交流的平台,還為各教研組或教師個人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陽光校園」「依法治校」「教學之聲」「德育之窗」「教師風采」「班級管理」「家校互動」「語言文字」等版塊向社會展示了二中的風貌以及全校師生才能,促進了家校互動,加強了對校外的聯系。
(二)、加強資源庫建設,提升教師信息素養
1、挖掘資源,發揮資源庫作用
資源建設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因此學校十分重視資源庫的建設,鼓勵教師在利用好縣教育局的教育資源的同時,對學校資源庫內容不斷充實、更新,每學期以8G的容量增加,到目前為止,學校資源庫已達到250G,其中按年級、學科保存了學校教師大量的精編習題、教育教學課件、各類教學案例、教學設計、相關影像資料等,學校還投資購買了課件庫和習題庫軟體,並及時進行更新。將這些校本資源鏈接到學校網站,供全體教師學習、參考、使用,充分做到了資源共享,同時提升教師信息素養,為實施信息化教學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2、強化培訓方式,更新教師教育觀念
現代教學實踐中,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打造一支具備先進教育理念,掌握先進信息技術的成熟的信息化師資隊伍尤其重要。因此,根據縣教育局和縣研修中心文件精神,學校組織全體教師參加了繼續教育遠程培訓學習,合格率100%;適齡教師參加並通過了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培訓和考試,合格率100%;學校承擔了Internet未來教育主講教師培訓,結業率100%;學校百名教師參加了攜手助學網上培訓工作,參訓教師均獲得合格證,合格率為100%。 學校每年還選派多名信息技術教師參加市、縣級學科研討會,並利用寒暑假組織全體教師進行多媒體課件製作、培訓等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大大提高了教師的應用意識,提升了教師的應用水平。
(三)、藉助信息手段,推進學生素質教育
藉助現代化的教育技術,通過多樣的教育教學手段來深入推進素質教育,一直是我校實施有效教學,打造高效課堂的抓手。
1、著眼課堂,推進學科整合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內容是教學信息化。教學是教育領域的中心工作,教學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學手段信息化、教學方式現代化。為了徹底改變一支粉筆、三尺講台的傳統授課模式,讓信息技術手段真正為教育教學服務,我們採取了一定措施:
首先,我們大力推行「四課」,即信息技術教育課、信息技術整合課、信息技術創新課、網路開放課。學校以資源庫和網路為支撐開展好「四課」,在制定教學計劃時將「四課」優先安排,課表統一編排,並使之制度化、規范化。學校教師在「四課」開展過程中,充分利用網路優勢,在教學實踐中擺脫了傳統的課堂教學的束縛,不僅自己上網搜索、下載資料、自製課件、建立專題學習網站,而且學生也能通過自主學習,查找資料,輔助學習。「四課」的落實,改變了教師的學習方式、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實現了課堂教學的信息化。
其次,發揮視頻網路系統優勢,開展優質直播課堂。優秀的公開課,只局限於一個很小的范圍內,勢必造成很嚴重的知識浪費,因此,我們充分利用學校校園區域網,搭建視頻應用系統,直播優質公開課,從而達到信息共享、資源共享。例如今年九年級中考研討課、各學校視頻公開課,視頻網路發揮了它積極的作用。
2、致力於把54個教學班都變成多媒體教室。新設備安裝伊始,學校就制定了嚴格的管理制度和使用制度。新添置了78台筆記本,按照每三位教師一台的標准自由結組分派到教師手中使用。投影儀按每三個班一台標准配置。教師可以利用課件上課,播放影音資料。學校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4節整合課或創新課,並將多媒體使用情況責任到人,量化到課,納入獎懲。今年,班主任在教授「弟子規」「新八德教育」時,無一例外全部使用了多媒體,一度造成了投影儀使用緊張。這樣簡單、實用的安排,減輕了教師負擔,調動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的實效性。
3、利用信息資源,構建「導學自主」的課堂模式,促進學生研究性學習。
「導學自主」的課堂模式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習問題設計必須針對性的展開。在教學中教師利用網路資源查找資料、備課,精心設計學生「學件」和教師「教件」,給學生充分自主的學習探究,又可以保證學習的目標軌道。在利用信息資源,構建「導學自主」的課堂模式的過程中,90%以上的教師都掌握了多媒體技術,人人都能製作和使用多媒體課件,下載網上資料,不少教師建有個人網頁或博客。
「導學自主」的課堂模式為學生自主探究提供了一個展示交流的平台。自主探究是發掘學生個體的自我潛能,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的一種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能更好地發揮其優勢,促進學生自主發展,引導學生更好的學習。我們以網路為平台,鼓勵學生針對課堂疑惑提出拓展性問題,利用網路資源、專題學習網站、衛星資源、電子圖書、學生論壇圍繞主題展開研究性學習,查閱信息資料,用自己的語言表達、總結,完成對問題的理解、知識的應用。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信息技術也達到較高的水平,每個學生都會使用計算機進行網路學習和網上交互,班級還建有班級網站。學生製作的多媒體作品多人次獲省市級獎勵。
目前,我校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蔚然成風,從網上下載資料、自製教學課件的達100%;用現代教育裝備(主要是投影儀)上課的學科達100%,課堂教學依託網路環境,使教學資源得以重組,教育時空得以拓展,課堂教學活動煥發出勃勃生機。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在課堂教學中的廣泛應用正成為我校優化課堂教學、有效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
(四)、借力信息平台,全面提高教研、科研水平
教師是實現教育信息化的主導力量,建設一支適應教育信息化需要的教師隊伍,是推進教師研修信息化的關鍵。
1、集體備課
集體備課是提高備課質量的重要形式。它可集思廣益,將個人才智轉化為集體優勢,共同提高教學質量。我校集備已形成模式並在全縣推廣。在此基礎上,我們要求集備教研組在多媒體課件的製作、相關資料的查找方面加強集備力度。督促各位教師共享網路資源,盡可能多的利用多媒體上課。通過「常態課」「提升課」「示範課」「復習課」等不同的課堂類型凸顯集備的效率。
2、網上交流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網路中豐富多彩的教育教學信息資源改變了教師的學習、工作方式和狀態。首先教師可以利用縣研修網「六環節論壇」發布自己的教學設計、教學反思、提出教學中的疑問等,通過網上教研,增強了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自主性,實現了問題咨詢、互動交流、觀摩學習, 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其次我們提倡教師個人、教研組建立實名博客,利用博客作為知識信息存儲、有效反思、課題研究、發布成果的工具。廣大教師對自己的教育活動理智地進行自我對照,對教育教學行為進行審視和回顧,對自身教學進行積極反思,形成了很多優秀的教育故事和論文,在博客這個平台中進行展示與交流。
3、科研課題。
我校一直把課題研究作為實踐新課改、推進新課改、扎實實施教育現代化工程的有效載體。目前,我校參與省級立項的課題三個,市級課題9個。其中我申報了省科研課題《網路教育模式與績效實驗研究項目》;劉俊芹副校長主持的省教育課題《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已結題並獲得好評。這些課題,我們特別注重規范其研究的行為,要求研究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要留下相應的數據和文字痕跡,從而規范課題研究檔案。科研課題的研究為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提供了有力的依據,更好地提高了信息技術應用水平。
6. 中國教育信息化是什麼檔次的期刊
中國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部主管的國家級刊物,目前還沒有被收錄為核心你問的是這個刊物屬於幾級期刊,應該是你們單位自己劃分的ABC(有些地方稱為一二三)類...
7. 教育信息化對教師個人發展有何作用
一、在信息化飛速發展的今天,教師不能只停在原有知識的認識上,要不斷學習專,不斷完善自己屬,不斷充實自己。 現在的學生更是聰明,他們不僅能在學校里學習知識,還能通過 電視、網路等多種途徑學到更多的知識。因而,教師必須有一種超前意識。
二、良好的教育信息化素養是教師終生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需要。一名優秀的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 教學觀念, 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熟練運用信息工具 (網路、 電腦) 對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運用;
三、教育信息化素是終生學習的必備素質之一,如果教師沒有良好的教育信息化素養,就不能成為一名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師。
四、掌握教育信息化技能,也是教育系統本身的需要。在教育教學中,教育信息化是最活躍的因素。
望採納!
8. 中小學教師教育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應該包括哪些方面
技術素養、計劃與准備、組織與管理、評估與診斷、學習與發展五個維度。
應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的能力為基本要求,主要包括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講解、啟發、示範、指導、評價等教學活動應具備的能力;應用信息技術轉變學習方式的能力為發展性要求,主要針對教師在學生具備網路學習環境或相應設備的條件下。
利用信息技術支持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活動所應具有的能力。本標准根據教師教育教學工作與專業發展主線,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區分為技術素養、計劃與准備、組織與管理、評估與診斷、學習與發展五個維度。
(8)中小學教育信息化教授擴展閱讀: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要求規定:
1、依據課程標准、學習目標、學生特徵和技術條件,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確定運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契合點。
2、設計有助於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信息化教學過程與學習活動。合理選擇與使用技術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機會和個性化的學習體驗。
3、預見學生在信息化環境中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可能遇到的問題,制訂應對方案。利用技術支持,轉變學習方式,有效開展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