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小學數學追問教育感言

小學數學追問教育感言

發布時間:2021-01-28 18:31:41

A. 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該怎樣追問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追問」的案例研究 課 題 實 施 方 案 一、 課題研究的背景 「追問」,顧名思義是追根究底地問。《教學方法與藝術全書》是這樣給「追問」下定義的:「追問,是對某一內容或某一問題,為了使學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問之後又再次提問,窮追不舍,直到學生能正確解答為止。」它是課堂教學中對話策略的組成部分。在動態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根據答問、討論等學習活動的情況,對學生思維行為作即時的疏導、點撥,「追問」無疑是促進學生學習、實現「有效學習」的重要教學指導策略。有效的「追問」源於正確的教學理念、靈活的教學機智。研究表明,高成效的教師更傾向於對正確回答了一個問題的學生提出另一個問題,以鼓勵他進一步思考。因而對於一個成熟的數學教師而言,必須常常實施「追問」策略,以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有效控制,努力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 在實施追問的教學策略時,要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有效的控制,要規范,才能達到教師預期的效果,要面向每一個孩子,追問過程中要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和空間,當學生遇到困難時,要及時地加以引導,對學生的回答做出積極的評價。本課題立足於課堂教學,著眼於在課堂教學中突出老師的組織引導的作用,以扭轉目前的弱化教師在課堂中的作用的偏見和誤解,還老師以真實的身份,「追問」中老師在課堂目標的預設指引下掌握著組織和引領的主動權,組織學生干什麼,引領學生思維什麼,老師起著關鍵作用。由於老師的主導作用的強化,有力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所以老師的課堂「追問」就起著指明方向,擴展廣度,導引深度,矯枉過正的作用。由此,我們提出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追問」的案例研究」這一小課題。

B. 小學實習的日記 數學 語文的 是日常的感想

第二點就是學科偏愛。雖然我20年的教學經歷中都是從事的小學數學教學,但是,當初讀師范時,我恰恰是「語文狂」,從不研究數學。除了跟在姚烺強老師後面專攻「一點突破法」外,整個師范時期的大實習、小實習我都是上的語文課,數學課一堂課也沒有上。我信心滿懷:將來一定要成為一名好的語文老師。但是,事與願違。師范畢業的那一年,正逢南通鹽城兩片中師生數學基本功大賽,我在層層選拔後,代表如師參加了這項賽事並獲得二等獎。這一獲獎記入了我的畢業檔案。到了海安實小的校長在分配課務時,一看這么好的數學基本功,無論無何也要安排教數學課啊。於是,我到海安實小報到的第一天,同時也領到了課務分工——四年級數學。
因為興趣點全不在數學,我就找當時的校長說明自己的情況。校長說,課務分工已經定了,就先教一年再說吧。無奈之中,我開始了小學數學教學的旅程。
人行有仿效,擇尚而從之。海安實小的一切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尤其是當時一批老教師的敬業奉獻精神給了我很大的震動。於是,吃住都在學校的我,幾乎把所有的課余時間都用在鑽研教材、備課磨課上,借閱老教師的備課筆記,翻看著他們班上學生得作業,從模仿起步,努力使自己盡快適應崗位要求。

C.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注意力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課程改革的深入,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內容的變革,要求課堂教學從課程的管理、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方法、課堂教學評價等諸多方面進行質的變革。數學教學新大綱強調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應當給學生留下問題,沒有問題的課堂教學法反而是不成功的,這是新時代學生素質教育的要求。陶行知先生曾經說:「創造始於問題,有了問題才會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有找到獨立思路的可能,有問題雖然不一定有創造,但沒有問題一定沒有創造。」因此,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那麼,教師怎樣做才能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提「訓練學生思維」的問。 學生學習數學不能一味聽教師講,「提出問題」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教師向學生提問,教師起旁敲側引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學生要學會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必須要讓位,要從思想上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改變師生在課堂上的角色。教師要能與學生平等交往,相信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創造潛能以及好奇心所引發的「問題」潛力,正確看待每個學生的提問。教師也要學會傾聽,敢於用實事求是的態度面對學生的提問,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引導他們勇於提出各種新奇的數學問題,尊重學生人格和個性差異。要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把課堂當成師生生命價值的構成部分。 生1:1+3等於4。 生2:1+4等於5。 生3:老師我知道:分別等於6、7、8。 師:同學們同意嗎?生:同意!師:用你的最快速度記下這些加法運算,一會兒來考考大家!……學生背誦,當學生背誦一段時間後,教師說運算、指名回答結果,對的肯定,錯的指名修正。 我想:在學生回答出標準的答案後,教師應該追問一句「為什麼?你是怎樣想的?」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思維過程訓練,留給學生表達數學思維過程的機會。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是他們原有數學認知結構與新知相互產生同化和順應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往往運用已有的觀念和意識去解決和接納新的概念和方法。所以,教師應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並將其作為教學的實際出發點,從提高自身提問的藝術水平入手,提問講究啟發性、開放性、創造性,最大限度地激活學生的思維。提的問題不只是「這一題答案是什麼?」而是要問學生:「你是怎麼知道這個結果的?」在老師精妙的一問中,學生開始就進入激奮狀態,心中有了急待解決的問題,求知慾也強,參與性也積極,常常會出現教師一問激起學生「千千問」。一位好的數學教師,一定會注意學生數學思維過程及思維過程的表達,因為他不僅給回答問題的學生帶來訓練思維好處,還會使其他學生受到問題意識的培養。 二、創設寬松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敢問」問題。 首先,教師應該創設民主氛圍。 在教學中,教師作為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要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使學生處於一種寬松的學習環境當中。學生心情舒暢,就能迅速地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樂於思維,敢於質疑。我們教師要變「一言堂」為師生互動。在課堂上教師要以飽滿的熱情、真誠的微笑面對每一位學生,特別是對學困生更應該傾注以愛心和耐心,使其深刻地感受到教師的厚愛和關注,真正體會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從而縮短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角色距離,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師生關系。另外我們教師還應該允許學生質疑「出錯」,這是學生敢於質疑的前提。 其次,教師應該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提問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最佳動力。如果教師提出的問題能夠較好的創設條件,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增強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慾望,他們就有了學習的原動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創設一些新穎別致、妙趣橫生的問題情境,努力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數學問題情境中,來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迫使學生想問個「為什麼?是什麼?怎麼樣?」如在教學「商不變規律」之前,可為學生講述猴王利用此規律為貪心小猴分桃的故事,引導學生思考:是猴王聰明還是小猴聰明?課前為學生講這個故事能很好地創設問題情境,猴王為什麼會這樣分呢,它利用了什麼規律了!這就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很想找到問題的答案。因此,教師必須從教材和學生心理特點出發,創設富有趣味性、啟發性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中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掌握新知。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積極營造寬松、自由、民主的教學氛圍。只有這樣才能消除學生自身的畏懼心理,激發學生內在的探索需求,從而敢於提問。 三、注重方法引導,讓學生「會問」問題。 1、鼓勵學生質疑問難,養成積極思考的習慣。 著名教育家顧明遠說:「不會提問題的學生不是一個好學生。」現代教育的學生觀要求學生能獨立思考,有提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首先應從培養他們的積極思考,學會提出疑問開始。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要善於設問,還要有所發現甚至有所創新。如教學《角的度量》一課,認識量角器時,讓學生自己觀察量角器,問:「你發現了什麼?」「你有什麼問題可以提?」通過觀察思考,學生會問:「為什麼有兩個半圓的刻度呢?」「內、外兩個刻度有什麼用處?」「只有一個刻度會不會比有兩個刻度更方便量呢?」「為什麼要有中心的一點呢?」等等,學生能提出各種不同的看法。教師不僅要鼓勵、引導學生善於發現問題,敢於發表自己的看法、見解,而且要創設條件,提供質疑的機會。有意識地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讓他們去理解知識,產生種種疑點,並誘導學生對提出的問題進行評價,從而提高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 2、教師對提出的好問題要適當給予表揚並加以分析,逐步引導學生會提問題。 針對學生不會問的現象,教師要適當給予鼓勵和表揚並加以分析,讓學生明白這個問題為什麼提得好?如:在講解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中的例3和例4時,學生理解了試商要先求出除數的近似數,用近似數(即相近的整十數)試商比較快。針對這個方法有的同學就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如果除數是25或26呢?沒有相近的整十數,怎麼試商比較快?聽完之後,我馬上肯定這個問題提的好,並說明這是下兩節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同學現在就想到,說明他非常愛動腦筋,思維比較超前,並表揚這個同學不局限於理解和掌握教師講的內容,而是積極思考,想到了它的特殊性,說明他學習主動,思維敏捷,能舉一反三,希望同學們向他學習。只要提出好的問題我就給予肯定,並分析這個問題好在哪裡,逐步引導學生會提問題。 3、教會學生提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 由於教學內容的不同,致使產生問題的方式也是多樣的,教師應針對數學問題的不同類型,採取不同策略,誘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或者在已有結論之間進行對比分析、獨立概括,提出概括性問題;或者通過觀察、類比、想像等,提出猜想型問題;或者對基本問題多角度、多方面的發散思考,提出引申型問題;或者針對概念、性質等理解和應用中存在的矛盾,提出批駁型問題;或者對一些不對稱、不和諧、不完整、不統一的因素,提出完善型問題等。 對於高年級學生,教師可引導學生自己學會提問題,比如在從舊知到新知的遷移過程中、內在聯繫上發現和提出問題;從自己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提問題,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逐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求異思維。 實踐證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不僅學會,而且會學,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要使學生能夠提出一些有價值、有意義、有思考性的問題,就需要教師的指導、點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運用多種教學手段,研究學生的認知心理特點,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激活學生的思維活動,這樣才會逐步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擁有一顆善於發現問題的心靈,才能使我們的數學教學有更廣闊的天空。

D. 如何進行有效的評課小學數學

教學設計(Instructional Design,簡稱ID),亦稱教學系統設計,是面向教學系統、解決教學問題的一種特殊的設計活動,是運用現代學習與教學心理學、傳播學、教學媒體論等相關的理論與技術,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和需要,設計解決方法,試行解決方法,評價試行結果並在評價基礎上改進設計的一個系統過程。教學設計不僅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作為一門科學,它必須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學規律;作為一門藝術,它需要融入設計者諸多的個人經驗,並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進行再創造,同時靈活、巧妙地運用教學設計的方法與策略。那麼,如何進行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才能使其不但具備設計的一般性質,同時還遵循教學的基本規律,讓其更加充分地體現教學設計者的教育智慧呢?

美國著名的教學設計研究專家馬傑(R.Mager)指出:教學設計依次由三個基本問題組成。首先是「我去哪裡」,即教學目標的制訂;接著是「我如何去那裡」,包括學習者起始狀態的分析、教學內容的分析與組織、教學方法與教學媒介的選擇;最後是「我怎麼判斷我已到達了那裡」,即教學的評價。教學設計是由目標設計、達成目標的諸要素的分析與設計、教學效果的評價所構成的有機整體。所以,要進行有效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必須圍繞以上三個基本問題展開。

一、確定恰當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既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也是預先設定的可能達到的結果。小學數學教學目標不僅包括知識和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包括數學思考、解決問題以及學生對數學的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要求。對目標的不同理解會形成不同的教學設計,從而形成不同水平的課堂教學。例如,同樣的「確定位置」一課,由於兩位教師確定了不同的教學目標,因而形成了兩種不同水平的教學設計。

一位教師對「確定位置」一課的教學目標是這樣確定的:「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並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基於這一目標,教師給每個學生發了一張寫有第幾列、第幾行的卡片,讓學生手拿卡片到前邊站好,然後按照卡片上的要求找到相應的位置。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學生匯報是怎樣找到位置的,最後達成了教學目標。從這節課的目標確定與教學過程設計來看,認知性教學目標是主體,盡管教學設計質朴,也考慮了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與生活經驗,但卻造成了學生的單一認知發展,而缺少良好的情感體驗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

另一位教師對「確定位置」一課的教學目標是這樣確定的:「使學生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說出某一物體的位置;使學生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自主發現和解決數學問題,並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在該目標的指導下,教師首先讓學生嘗試用最簡捷的數學方法描述班級中一名同學的位置,然後把同學們各種不同的表示方法加以分類比較,在此基礎上得出不同的表示方法的共同特點──都是用「第3組、第2個」描述這位同學在班級中的位置的。此時教師指出,其實這名同學的位置還可以用(3,2)來表示,這種方法在數學中就叫「數對」。在師生共同研究了「數對」的讀寫方法之後,教師設計了一個游戲活動──教師用手指一個學生,請這個學生用「數對」說出自己的位置,其他學生判斷正誤;教師說「數對」,請坐在相應位置的學生起立,其他學生用手勢判斷對錯。最後教師還設計了一個有趣的砸蛋游戲,把代表每個學生位置的「數對」輸入電腦,同學們隨機叫停,這位幸運的同學就到前邊,在正確用「數對」說出想砸的金蛋或銀蛋在方格紙上的位置後就可以砸蛋了,砸中後,電腦上會出現一句祝福的話。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不但使學生感受到用「數對」確定物體位置的簡捷性、唯一性,同時還體會到數學與生活是密切聯系的。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既掌握了知識,又享受了成功,體驗了快樂。

通過對以上兩個教學設計的對比,我們真切地感受到,要確定恰當的教學目標就必須正確地處理好課程標准、教材和學生水平三者之間的關系,同時關注認知、情感與動作技能等目標的不同層次。布盧姆以學習者的外顯行為作為目標分類的基點,以行為的復雜程度作為劃分目標的依據,提出了認知領域教育目標的六級分類──知識、領會、運用、分析、綜合、評價。克拉斯沃爾等人於1964年提出了情感教學目標分類,並根據價值內化的程度將其分為五級:接受、注意,反應,價值化,價值觀的組織,價值或價值系統的性格化。辛普森將動作技能依次分為知覺、定向、在指導下做出反應、機械化動作、復雜的外顯反應、適應、創作。三位教育家的目標分類為我們確定教學目標提供了基本依據,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時,要對這三個目標領域統籌加以考慮,並把較高水平的目標當做影響內容的主題和根本目的來看待,只有這樣才能確定出恰當的教學目標。

二、合理分析與組織教學要素

(一) 分析學生情況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想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設計,必須進行學情分析,應著重分析學習者的起始能力、已經形成的背景知識和技能及學習者是怎樣進行思維的。

1.學習者起始能力的診斷

加涅對學習結果的分類及其關於學習條件的思想,為學習者起始能力的診斷提供了理論基礎及診斷的基本思路。加涅將學習的結果分成了智慧技能、認知策略、言語信息、動作技能及態度五類。根據智慧技能學習的不同復雜程度,他又在該范疇中分出若干個亞類,即辨別、概念、規則和高級規則(解決問題)。辨別是概念學習的基礎,概念是規則學習的基礎,運用若干個簡單的規則是解決問題獲得高級規則的基礎。如「三角形的面積」一課,學生需要通過實驗,自己總結與概括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並運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這一內容屬於規則學習的范疇,而規則學習的前提條件是獲得運用有關概念的能力。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這個公式中包括了「三角形」「面積」「等於」「底」「高」「乘」「除」七個概念,如果這七個概念中的任何一個概念沒有掌握,規則學習都將無法進行。同時,學生必須掌握「剪」「拼」「轉化」等策略,否則將不能自主地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因此,准確地診斷學習者的起始能力是進行有效教學設計的基本前提。

2.學習者背景知識的分析

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總要與背景知識發生聯系,以有關知識──包括正規和非正規學習獲得的知識來理解知識,重構新知識。小學數學教師對學生背景知識的分析,不僅包括對學生已具備的有利於新知識獲得的舊知識的分析,還包括對不利於新知識獲得的背景知識的分析。

一位教師根據學生背景知識的不同,對「質數與合數」一課做了三種不同的教學設計。

設計一:在「送教下鄉」活動中,根據農村中心校學生已經掌握了自然數、分類、奇數、偶數、約數等背景知識,首先讓學生把班級同學的學號數──1~16根據奇數與偶數進行分類。接著讓學生找出2~16各數的所有約數,並根據約數個數的特徵把這些數分成兩類。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嘗試概括這兩類數的特徵,進而在教師的不斷追問下,師生共同概括出什麼叫質數,什麼叫合數。

設計二:在校際交流活動中,根據縣實驗小學學生已經掌握的背景知識,首先讓學生把班級同學的學號數──1~59根據奇數與偶數進行分類。接著讓學生找出1~59各數的所有約數,並根據約數個數的特徵把這些數進行分類(應該分成三類)。在分類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獨立嘗試概括、討論交流、匯報辯論,揭示出質數、合數的概念,明確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設計三:在「省優秀教師教學成果匯報會」上,根據班級學生中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學生通過不同的渠道已經知道了質數、合數的概念(盡管學生知道概念,但並沒有真正理解概念),教師讓學生閱讀教材,理解質數、合數的概念,在師生的共同辨析爭論下,使全體學生真正理解質數、合數的內涵與外延。

通過對「質數與合數」一課三種不同教學設計的分析,我們認識到,正確地分析學習者的背景知識,是進行有效教學設計的重要基礎。

3.學習者是怎樣進行思維的

埃德·拉賓諾威克茲在《思維·學習·教學》一書中說:「作為教師,我們教兒童。既然我們教兒童,那我們就要了解兒童怎樣思維,兒童怎樣學習……也許,我們只是自以為了解了他們。」的確如此,很多時候我們以為了解學生,其實不然。許多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更多關注的是怎樣進行教學,而很少考慮學生是怎樣學習的,學生是如何思維的。一位教師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一課是這樣設計的:首先復習體積單位並出示相應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正方體木塊,然後讓學生估計一個比較大的長方體的體積大約是多少。接下來讓學生用正方體的小木塊擺大小不同的各種長方體,並記錄得到的數據。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主概括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在實際進行教學時,學生並沒有按照設計者的思路估計這個較大的長方體的體積大約是多少,而是說這個長方體的長大約是30厘米、25厘米、50厘米,寬大約是20厘米、30厘米、40厘米,高大約是40厘米、50厘米、55厘米等。在記錄數據的過程中,同樣沒有按照設計者的思路記錄長方體的長、寬、高及體積各是多少,而是直接記錄了小木塊的個數。造成教學設計與實際教學差異的主要原因就是設計者缺乏對學生是如何進行思維的基本判斷。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不但要對學習者起始能力進行診斷,對學習者背景知識進行分析,還應關注學生是如何思維的。另外,對學生學習態度、學習興趣的分析對達成教學目標也十分重要,也是進行教學設計時不能忽視的內容。

(二)組織教學內容

組織教學內容是教學設計的一項重要工作。教學內容是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解決「教什麼、學什麼」的問題。所以,首先要分析教材的編寫特點,領會編者的意圖;其次要把握教學內容在整個教學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再次應分析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並通過合適的內容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一位教師是這樣組織「比一比──求平均數」一課的教學內容的:

上課伊始,把男女生各分成3組(男生每組5人,女生每組4人)進行夾玻璃球比賽,由每組的記錄員記錄比賽的成績。根據每組夾球的總個數評出男女生的冠軍組。再從男女生的冠軍組中選出最後的贏家。由於男女生冠軍組的人數不等,根據夾球的總個數確定最後的贏家是不公平的,由此引出問題──求平均數。教師出示兩組夾球情況統計圖,在師生共同根據統計圖合作探究出求平均數的方法並理解了平均數的意義之後,讓學生解決三個實際問題──求平均氣溫,求五名同學的平均身高,求同學們平均每周的飲水量。

之所以如此組織教學內容,是因為教師首先認真地分析了教材。在前幾冊教材中,學生已經掌握了收集和整理數據的方法,會用統計圖和統計表來表示統計的結果,並能根據統計圖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利用統計圖中的信息,理解平均數的含義,探索求平均數的方法。為了讓學生認識平均數的特徵,教材結合「比一比」兩個組投籃球的情況,根據統計圖討論哪個組學生的整體實力強,引出平均數的概念,讓學生體會到學習平均數的必要性,並理解平均數的意義。為了讓學生真切地體會到學習平均數的必要性,教師沒有讓學生比較兩個組投籃球的情況,而是現場組織學生分組進行夾玻璃球比賽,以激起學生的參與熱情。在根據夾球的總個數確定男女生組各自的冠軍時,問題是很容易解決的,但在是否可以根據夾球的總個數確定最後的贏家時,則能引起學生的思維沖突,從而引出問題──求平均數。為了讓學生自主探究求平均數的方法,教師為學生准備了男女生冠軍組夾球個數的統計圖。讓學生通過觀察探究求平均數的方法。為了更好地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教師最後又安排了三個簡單的實際問題讓學生獨立解決。

(三)選擇教學方法

教學目標能否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學方法的選擇。不但要依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師個人特點、學生年齡特徵選擇教學方法,還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真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仍以「比一比──求平均數」一課為例。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這樣確定的:1.通過豐富的實例,以統計為背景,使學生初步了解求平均數的必要性,了解平均數的意義,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2.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合理、靈活地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3.了解平均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使學生體會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滲透對應思想,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為了實現以上的教學目標,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首先組織學生進行夾玻璃球比賽,由於是學生自己親自參加比賽,他們非常積極主動,通過實際操作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通過讓學生決定男女生最後的冠軍組激起學生的思維矛盾,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內驅力,進而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在每組人數不等的情況下,用男女生組夾球的平均數決定最後的冠軍是公平的,從而了解求平均數的必要性。接下來讓學生通過觀察教師根據現場比賽結果製作的統計圖,思考當參賽人數不同時,怎樣確定冠軍組才是公平的。教師選擇了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平均數」 的意義,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為了了解學生運用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設計了三個實際問題讓學生獨立解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不但學會了運用知識,還體會到了數學的實際價值,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運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展開學生的學習活動,最大限度地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盡情的發揮。

三、教學效果的正確評價

教學設計中所提出的教學目標是否達成,需要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一位教師在「統計」一課的設計中,做了如下的教學效果評價設計。

問題一:你在這節課的學習中感覺怎麼樣?

請全體同學合作進行現場調查,看一看在這節課的學習中,有多少名同學很快樂、比較快樂,又有多少名同學不開心,把調查所得到的數據製成統計表和統計圖,根據統計表和統計圖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並回答問題。另外,請采訪不開心的同學,了解他們為什麼不開心,並幫助不開心的同學,爭取讓他們也能快樂地學習和生活。

這樣的問題設計,不但能讓全體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的全過程,嘗試根據收集到的數據製作統計圖表,根據統計圖表提出並回答數學問題,學會看統計圖表,而且在這個過程中能夠了解學生的學習體驗,可以為改進教學提供基本的依據。

這樣的問題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解答時需要一定的創造性。評價教學效果時設計這樣的問題,不僅能考查學生對統計知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考查學生是否具有統計的意識,是否具有創造力和想像力,以及對現實問題的了解情況。

教學效果評價的方式應是多種多樣的,既有課堂上的應用練習,也應結合課堂觀察、對學生的訪談、作業分析等綜合加以設計。通過比較全面的教學效果評價,了解學生在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基本情況,為進一步完善教學設計提供比較科學的依據。

教學設計是由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諸要素的分析與組織、教學效果的評價等組成的一個系統工程。系統的整體觀認為,只有各組成部分和諧地統一、協調於系統的整體之中,才能達到整體的優化。所以,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時,不僅要掌握每個子系統的特點、功能以及各子系統設計的方法與策略,還要對各子系統之間的相互聯系與相互制約有深刻的認識,洞察每一子系統與整體教學目標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綜觀全局,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進行整體優化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0

E. 如何在圖形與幾何教學中讓學生感悟數學思想方法

在「有形」的數學知識中,必定蘊含著「無形」的數學思想方法。數學知識是一條明線,寫在教材里;數學思想方法是一條暗線,體現在知識與技能的形成過程中。如何結合具體內容進行數學思想方法滲透、滲透哪些數學思想方法、怎麼滲透、滲透到什麼程度等,都會成為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行為中的現實問題。作為課堂引領的小學數學教師,該如何調控自己的教學行為,讓數學知識與思想方法兩條線在數學課堂中齊頭並進呢?
1、在操作中交流比較,感悟有效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必要性。
讓我們走進兩位數學老師的「三角形的面積」課堂,一起感悟不同的教學定位演繹出的不同教學效果。
[案例甲]
教師課前讓每位學生准備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
上課時教師出示帶有方格的幾個三角形,問:誰能算出它們的面積?(學生用數方格的方法很快算出結果)
接著,教師出示不帶方格的幾個三角形,讓學生算出它們的面積。(學生感到困惑,教師抓住時機,告訴學生下面共同探討這個問題)
於是,教師請學生拿出課前准備好的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問:你能想辦法把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已學過的圖形嗎?
(學生動手操作,獲得以下結果。)
生1:我拼成了平行四邊形。
生2:我拼成了正方形。
生3:我拼成了長方形。
5.師:拼成的圖形與原三角形有什麼關系?
6.師生問答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
[案例乙]
教師課前布置學生每人准備一把剪刀,給各小組准備完全一樣的(銳角、鈍角、直角)三角形各兩個和形狀、大小各不一樣的三角形6個。
上課時,老師讓同學們回顧一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我們是怎樣推導的?
生: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然後推導出來的。
師:好,那麼你們能不能把三角形也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圖形,然後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學生4人小組,動手拼擺、割補三角形)
全班交流後,學生獲得以下答案。
生1:我們發現一個銳角三角形和一個鈍角三角形不能拼成已學過的圖形。(邊說邊演示)
生2:我們也發現兩個不一樣的直角三角形不能拼成已學過的圖形。(邊說邊演示)
生3:我們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了長方形。(邊說邊演示)
生4:我們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的是正方形。(邊說邊演示)
生5:我們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的可是平行四邊形。(邊說邊演示)
然後,又有幾名學生分別用兩個完全一樣的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演示說明也能拼成已學過的圖形。
師:還有其他的發現嗎?
生6:一個三角形通過割補也能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邊說邊演示)
師:你真了不起!
【反思與啟示】:從甲教師身上看到的是「教教材」的影子,只是為了教教材而教,按照教材的安排順序組織教學,整個教學片斷缺少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其根本原因是缺少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無法激發學生的數學思考。而乙教師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活動,通過分組探究討論、全班交流,學生充分感受到了「轉化」的思想方法,在課堂中數學思考的廣度與深度明顯要優於前者,因此,我們認為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有必要進行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研究。
2、在情境中多次體驗,逐級遞進提煉數學思想方法。
從學生的數學思想形成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生的數學思想不可能向數學知識那樣一步到位,它需要有一個不斷滲透、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我們教師做一個「過程」的加強者,不斷用我們的數學思想「敲打」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一次次的「敲打」過程中,不斷的積累、不斷的感悟、不斷的明朗,直到最後的主動應用。
以「化曲為直」思想在《認識周長》一課中的有效滲透為例,談如何圍繞「化曲為直」思想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活動。
【教學片斷】1:預習設計測量圓邊線的長,初步感知「化曲為直」思想。
師:請同學們從學具袋中取一個圓。提問:你能想辦法知道圓一周邊線的長嗎?
生1:我沿著直尺滾一圈,就能知道圓一周邊線的長。
生2:我用繩子先圍一圍,再測量繩子的長就能知道圓一周邊線的長。
生3:我先將圓對折兩次,再用繩子量圓弧的長,然後後用尺子量出繩子的長,最後乘4就得到圓一周邊線的長。
【設計意圖】通過預習讓學生初步感知,像圓這樣由曲線圍成的圖形的周長,我們可以想辦法通過折一折、滾一滾、圍一圍、量一量等辦法把它們一周的邊線化曲為直測量出它的周長。
【教學片斷】2:新授設計測量樹葉、樹乾的周長,充分體會 「化曲為直」思想。
談話:秋天到了,樹葉凋零了,今天樹葉成了我們學習的好幫手。能用你手中的工具來測量出你准備的樹葉的周長嗎?
師:老師想知道這片樹葉的周長,你有什麼好辦法?
生:我可以先用線圍一圍樹葉的周長,再用尺量一量線的長度就可以知道樹葉的周長了。
師:誰來說說我們在用毛線測量樹葉周長的時候需要注意些什麼?
生1:毛線要拉直量;生2:圍的時候要從起點量到終點。
師:請同學拿出課前准備好的物品開始測量,並記錄結果,很快得到了答案。
師:如果要測量一棵大樹的樹干有多寬,你想怎麼辦?能用盡可能多的方法嗎?先在4人小組里討論一下,再在小組里交流。
生1:繩子圍;生2:軟尺量;生3:一柞量;生4:同學手拉手圍圈。
小結:像這樣由曲線圍成的圖形的周長,我們可以想辦法把它們一周的邊線化曲為直測量出它的周長。
【設計意圖】本案例中探索測量方法分兩個層面展開,由易到難,比較貼近學生知識發展的最近區域,充分體會「化曲為直」的數學思想。學生在經歷「化曲為直」探索過程中,不僅明白了知識的形成過程,還培養了他們的探索樂趣,領略了數學王國里的奧秘,更進一步激發了他們的探索精神和創新精神。
【教學片斷】3:作業設計計算不同形狀書簽的周長,加深認識 「化曲為直」思想。
師:瞧!(出示書簽)多漂亮的書簽啊,特別是在它的一周圍上金線後,書簽顯得更精美了。那麼圍一個書簽至少需要多長的金線呢?金線的長也就是什麼?生1:書簽的周長。
師:你能想辦法計算出書簽的周長嗎?同桌兩人合作完成。(學生動手操作,教師指導)
生1:我們研究的是長方形書簽的周長,我們用尺量出它的一條長是11厘米和一條寬是5厘米,合起來就是16厘米,再乘2,就是32厘米。
生2:我們研究的是菱形的書簽,我們用尺量出它的一條邊是6厘米,因為四條邊都相等,所以乘4就是24厘米,就是它的周長。
生3:我們研究的是橢圓形的書簽,我們先用繩子圍著它繞一圈,作個記號,再放在尺上量一量,周長是30厘米。
生4:我們研究的是心形的書簽,也是先用繩子繞一圈,再放在尺上量一量,它的周長是36厘米。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針對不同形狀的書簽想出了不同的方法。
【設計意圖】本片段設計,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給書簽的一周圍上金線,問:至少需要多長的金線?」引發學生的探究。老師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了不同的學習材料,既有直接可以用尺測量出周長的書簽(長方形、菱形),也有需要先用繩子繞一周,再藉助尺子量一量的書簽(橢圓形、心形),由此加深對「化曲為直」數學思想的認識,在交流的過程中讓學生結合形狀不同的書簽,體驗測量方法的多樣化。在課堂上我們可喜地看到,學生完全有能力來合作解決這樣的實際問題,而且在活動中學生的潛能又一次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回顧本課設計時,我先通過預習作業讓學生自主探索測量圓一周邊線的長,讓學生初步感知「化曲為直」的思想,得出周長定義之後讓學生嘗試測量不規則圖形樹葉,合作交流探索這一類型的周長測量方法。之後再把規則和不規則的書簽進行測算,做到水到渠成,順理成章逐級提煉「化曲為直」的數學思想。
3、在多種數學思想方法的綜合運用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體驗數學思想方法。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因此學生學習起點的不同要求我們在教學中不同對待。「系統而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嘗試把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通過學生可以理解的簡單形式,採取生動有趣的事例呈現出來。」這也是新課標總體設想之一。
以《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復習課為例談談如何在每一個單元整理與復習時,除了幫助學生系統整理數學知識點外,更注重多種數學思想方法的綜合運用,從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體驗運用不同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
【教學片段】:
1、讓學生通過觀察、驗證、有序列舉體會長方形周長知識的內在聯系。
(1)觀察:我們每個同學都拿到了這樣的兩個長方形(1號:長5寬4)(2號:長7,寬2),它們的長寬都不一樣,這兩個圖形的周長相比你感覺怎樣?
(2)怎樣才能知道這兩個圖形的周長是多少呢?(量出長和寬,再計算)
(3)學生量,匯報:(為了我們能看清楚,老師把這兩個長方形放大貼在黑板上)板書(5+4求的是什麼?7+2求的是什麼?)
(4)質疑:這兩個長方形的長和寬明明都不一樣,為什麼它們的周長都是18厘米呢? (一條長和一條寬的和都是9)
2、有序列舉。
那還有沒有像這樣長寬都是整理米數的,周長也是18的長方形呢,怎樣想就能不重復也不遺漏地把這樣的長方形都都找出來呢?
(1)問:自己先想想,再和同桌小朋友商量商量!
(2)學生討論匯報:(有沒有重復,有沒有遺漏)(電腦出示)
(3)從中你發現長方形的周長是由什麼決定的呢?
小結:對,當長加寬的和確定了,這個長方形的周長也確定了。
3、從長方形上剪下最大的正方形,並會計算相應圖形的周長,體會畫草圖的好處。
(1)復習正方形的特徵:正方形的周長又是由什麼決定的呢?為什麼?
(2)剪:你能從1號長方形上剪下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嗎?
展示:把你剪的正方形舉起來,誰願意告訴大家你剪的正方形邊長是多少?有沒有誰剪的正方形邊長比4厘米大,為什麼從1號長方形上剪下的正方形邊長最長只能是4呢?
(3)研究剩下的小長方形:還剩下一個小長方形呢?它的周長你也能求出來嗎?試試看。
匯報:你是怎麼求的?有沒有不用尺也算出它的周長的?(不用尺也能知道它的長和寬)
(4)用畫草圖的方法研究2號長方形
如果也想從2號長方形上剪下一個最大的正方形,邊長應該是幾?正方形的邊長是由原長方形的什麼決定的?
這次不剪,老師把2號長方形畫在黑板上,你能不能在圖上表示出這個最大的正方形呢?
看著這幅草圖你能求剩下長方形的周長了嗎?
還有沒有更巧妙的方法來求這個小長方形的周長了呢?老師給你點啟發:觀察這里長加寬的和與原長方形的長有什麼關系?
【設計意圖】老師通過讓學生先猜一猜兩個形狀不同的長方形周長是否相等,一方面:喚起學生對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回憶;另一方面:滲透觀察、猜想、驗證的解題策略。到這里老師的教學沒有結束,而是提出質疑:這兩個長方形的長和寬明明都不一樣,為什麼它們的周長都是18厘米呢?還有沒有像這樣長寬都是整理米數的,周長也是18的長方形呢?怎樣想就能不重復也不遺漏地把這樣的長方形都找出來?讓學生通過自己想一想,同桌議一議,運用一一列舉的解題策略將答案不重復、不遺漏的都找了出來,向學生有效滲透一一列舉的解題策略。接下來,老師要求學生從長方形上剪下一個最大的正方形,追問:剩下一個小長方形的周長怎樣求?當學生用尺量出小長方形的周長後,老師沒有停下探索的腳步,而是指導學生用畫草圖的方法將文字轉化成圖形,推算出剩下小長方形的周長;緊接著又追問:剩下小長方形的周長和原長方形的長有什麼關系?這時,學生思維受阻,課堂上沒有一隻小手舉起來,老師指著黑板上畫好的草圖,用紅粉筆輕輕一描,適時點撥,引導學生找到剩下小長方形的周長就是原長方形長的2倍這一規律,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畫圖解決問題的好處。
本教學片段中:老師從剛開始的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的基本知識點切入,綜合運用觀察、猜測、驗證,一一列舉、畫圖等數學思想方法,既讓學生的思維水平在不知不覺中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4、在反思中領悟,在領悟中運用,在運用中成長。
數學思想方法的獲得,一方面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有意識地滲透和訓練,但是更多的是要靠學生在學習反思中領悟,這是他人無法代替的。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覺地檢查自己的思維活動,反思自己是怎樣發現和解決問題的,應用了哪些基本的思考方法、技能和技巧,走過哪些彎路,有哪些容易發生的錯誤,原因何在,該記住哪些經驗教訓等等。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往往需要多種方法同時運用才能奏效。
我經常在班內組織一些小型跟蹤調查,組織學生交流合理運用一些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優化策略,並將一些好地方法通過出數學小報、向小數報投稿等方式,幫助學生不斷反思,合理運用,品嘗成功的樂趣。我也經常在平行班和實驗班中同時進行利用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針對性練習,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提高對如何有效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認識。

F. 你所理解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是怎樣的

如何進行有效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liudong456 的工作室如何進行有效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Instructional Design,簡稱ID),亦稱教學系統設計,是面向教學系統、解決教學問題的

一種特殊的設計活動,是運用現代學習與教學心理學、傳播學、教學媒體論等相關的理論與技術,分析教

學中的問題和需要,設計解決方法,試行解決方法,評價試行結果並在評價基礎上改進設計的一個系統過

程。教學設計不僅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作為一門科學,它必須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學規律;作為

一門藝術,它需要融入設計者諸多的個人經驗,並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進行再創造,同時靈活、巧妙地

運用教學設計的方法與策略。那麼,如何進行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才能使其不但具備設計的一般性質,同

時還遵循教學的基本規律,讓其更加充分地體現教學設計者的教育智慧呢?

美國著名的教學設計研究專家馬傑(R.Mager)指出:教學設計依次由三個基本問題組成。首先是「我去

哪裡」,即教學目標的制訂;接著是「我如何去那裡」,包括學習者起始狀態的分析、教學內容的分析與

組織、教學方法與教學媒介的選擇;最後是「我怎麼判斷我已到達了那裡」,即教學的評價。教學設計是

由目標設計、達成目標的諸要素的分析與設計、教學效果的評價所構成的有機整體。所以,要進行有效的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必須圍繞以上三個基本問題展開。

一、確定恰當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既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也是預先設定的可能達到的結果。小學數學教學目標不僅包括知識和技

能方面的要求,也包括數學思考、解決問題以及學生對數學的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要求。對目標的不同理

解會形成不同的教學設計,從而形成不同水平的課堂教學。例如,同樣的「確定位置」一課,由於兩位教

師確定了不同的教學目標,因而形成了兩種不同水平的教學設計。

一位教師對「確定位置」一課的教學目標是這樣確定的:「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並能在方格

紙上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基於這一目標,教師給每個學生發了一張寫有第幾列、第幾行的卡片

,讓學生手拿卡片到前邊站好,然後按照卡片上的要求找到相應的位置。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學生匯報

是怎樣找到位置的,最後達成了教學目標。從這節課的目標確定與教學過程設計來看,認知性教學目標是

主體,盡管教學設計質朴,也考慮了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與生活經驗,但卻造成了學生的單一認知發展,

而缺少良好的情感體驗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

另一位教師對「確定位置」一課的教學目標是這樣確定的:「使學生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

位置的方法,說出某一物體的位置;使學生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讓學生在具體情境

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自主發現和解決數學問題,並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在該目標的指導下,教師首先讓學生嘗試用最簡捷的數學方法描述班級中一名同學的位置,然後把同

學們各種不同的表示方法加以分類比較,在此基礎上得出不同的表示方法的共同特點──都是用「第3組

、第2個」描述這位同學在班級中的位置的。此時教師指出,其實這名同學的位置還可以用(3,2)來表

示,這種方法在數學中就叫「數對」。在師生共同研究了「數對」的讀寫方法之後,教師設計了一個游戲

活動──教師用手指一個學生,請這個學生用「數對」說出自己的位置,其他學生判斷正誤;教師說「數

對」,請坐在相應位置的學生起立,其他學生用手勢判斷對錯。最後教師還設計了一個有趣的砸蛋游戲,

把代表每個學生位置的「數對」輸入電腦,同學們隨機叫停,這位幸運的同學就到前邊,在正確用「數對

」說出想砸的金蛋或銀蛋在方格紙上的位置後就可以砸蛋了,砸中後,電腦上會出現一句祝福的話。通過

這樣的教學設計,不但使學生感受到用「數對」確定物體位置的簡捷性、唯一性,同時還體會到數學與生

活是密切聯系的。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既掌握了知識,又享受了成功,體驗了快樂。

通過對以上兩個教學設計的對比,我們真切地感受到,要確定恰當的教學目標就必須正確地處理好課程標

准、教材和學生水平三者之間的關系,同時關注認知、情感與動作技能等目標的不同層次。布盧姆以學習

者的外顯行為作為目標分類的基點,以行為的復雜程度作為劃分目標的依據,提出了認知領域教育目標的

六級分類──知識、領會、運用、分析、綜合、評價。克拉斯沃爾等人於1964年提出了情感教學目標分類

,並根據價值內化的程度將其分為五級:接受、注意,反應,價值化,價值觀的組織,價值或價值系統的

性格化。辛普森將動作技能依次分為知覺、定向、在指導下做出反應、機械化動作、復雜的外顯反應、適

應、創作。三位教育家的目標分類為我們確定教學目標提供了基本依據,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時,要

對這三個目標領域統籌加以考慮,並把較高水平的目標當做影響內容的主題和根本目的來看待,只有這樣

才能確定出恰當的教學目標。

二、合理分析與組織教學要素

(一) 分析學生情況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想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設計,必須進行學情分析,應著重分析學習者的起始能力、

已經形成的背景知識和技能及學習者是怎樣進行思維的。

1.學習者起始能力的診斷

加涅對學習結果的分類及其關於學習條件的思想,為學習者起始能力的診斷提供了理論基礎及診斷的基本

思路。加涅將學習的結果分成了智慧技能、認知策略、言語信息、動作技能及態度五類。根據智慧技能學

習的不同復雜程度,他又在該范疇中分出若干個亞類,即辨別、概念、規則和高級規則(解決問題)。辨

別是概念學習的基礎,概念是規則學習的基礎,運用若干個簡單的規則是解決問題獲得高級規則的基礎。

如「三角形的面積」一課,學生需要通過實驗,自己總結與概括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並運用公式解決

簡單的實際問題。這一內容屬於規則學習的范疇,而規則學習的前提條件是獲得運用有關概念的能力。三

角形的面積=底×高÷2,這個公式中包括了「三角形」「面積」「等於」「底」「高」「乘」「除」七個

概念,如果這七個概念中的任何一個概念沒有掌握,規則學習都將無法進行。同時,學生必須掌握「剪」

「拼」「轉化」等策略,否則將不能自主地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因此,准確地診斷學習者的起

始能力是進行有效教學設計的基本前提。

2.學習者背景知識的分析

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總要與背景知識發生聯系,以有關知識──包括正規和非正規學習獲得的知識來

理解知識,重構新知識。小學數學教師對學生背景知識的分析,不僅包括對學生已具備的有利於新知識獲

得的舊知識的分析,還包括對不利於新知識獲得的背景知識的分析。

一位教師根據學生背景知識的不同,對「質數與合數」一課做了三種不同的教學設計。

設計一:在「送教下鄉」活動中,根據農村中心校學生已經掌握了自然數、分類、奇數、偶數、約數等背

景知識,首先讓學生把班級同學的學號數──1~16根據奇數與偶數進行分類。接著讓學生找出2~16各數的

所有約數,並根據約數個數的特徵把這些數分成兩類。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嘗試概括這兩類數的特徵,進

而在教師的不斷追問下,師生共同概括出什麼叫質數,什麼叫合數。

設計二:在校際交流活動中,根據縣實驗小學學生已經掌握的背景知識,首先讓學生把班級同學的學號數

──1~59根據奇數與偶數進行分類。接著讓學生找出1~59各數的所有約數,並根據約數個數的特徵把這些

數進行分類(應該分成三類)。在分類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獨立嘗試概括、討論交流、匯報辯論,揭示

出質數、合數的概念,明確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設計三:在「省優秀教師教學成果匯報會」上,根據班級學生中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學生通過不同的渠道已

經知道了質數、合數的概念(盡管學生知道概念,但並沒有真正理解概念),教師讓學生閱讀教材,理解

質數、合數的概念,在師生的共同辨析爭論下,使全體學生真正理解質數、合數的內涵與外延。

通過對「質數與合數」一課三種不同教學設計的分析,我們認識到,正確地分析學習者的背景知識,是進

行有效教學設計的重要基礎。

3.學習者是怎樣進行思維的

埃德·拉賓諾威克茲在《思維·學習·教學》一書中說:「作為教師,我們教兒童。既然我們教兒童,

那我們就要了解兒童怎樣思維,兒童怎樣學習……也許,我們只是自以為了解了他們。」的確如此,很多

時候我們以為了解學生,其實不然。許多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更多關注的是怎樣進行教學,

而很少考慮學生是怎樣學習的,學生是如何思維的。一位教師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一課是這樣設

計的:首先復習體積單位並出示相應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正方體木塊,然後讓學生估計

一個比較大的長方體的體積大約是多少。接下來讓學生用正方體的小木塊擺大小不同的各種長方體,並記

錄得到的數據。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主概括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在實際進行教學時,學生並沒有按照

設計者的思路估計這個較大的長方體的體積大約是多少,而是說這個長方體的長大約是30厘米、25厘米、

50厘米,寬大約是20厘米、30厘米、40厘米,高大約是40厘米、50厘米、55厘米等。在記錄數據的過程中

,同樣沒有按照設計者的思路記錄長方體的長、寬、高及體積各是多少,而是直接記錄了小木塊的個數。

造成教學設計與實際教學差異的主要原因就是設計者缺乏對學生是如何進行思維的基本判斷。因此,小學

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不但要對學習者起始能力進行診斷,對學習者背景知識進行分析,還應關注

學生是如何思維的。另外,對學生學習態度、學習興趣的分析對達成教學目標也十分重要,也是進行教學

設計時不能忽視的內容。

(二)組織教學內容

組織教學內容是教學設計的一項重要工作。教學內容是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解決「教什麼、學什麼」的

問題。所以,首先要分析教材的編寫特點,領會編者的意圖;其次要把握教學內容在整個教學體系中的地

位和作用;再次應分析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並通過合適的內容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一位教師是

這樣組織「比一比──求平均數」一課的教學內容的:

上課伊始,把男女生各分成3組(男生每組5人,女生每組4人)進行夾玻璃球比賽,由每組的記錄員記錄

比賽的成績。根據每組夾球的總個數評出男女生的冠軍組。再從男女生的冠軍組中選出最後的贏家。由於

男女生冠軍組的人數不等,根據夾球的總個數確定最後的贏家是不公平的,由此引出問題──求平均數。

教師出示兩組夾球情況統計圖,在師生共同根據統計圖合作探究出求平均數的方法並理解了平均數的意義

之後,讓學生解決三個實際問題──求平均氣溫,求五名同學的平均身高,求同學們平均每周的飲水量。

之所以如此組織教學內容,是因為教師首先認真地分析了教材。在前幾冊教材中,學生已經掌握了收集和

整理數據的方法,會用統計圖和統計表來表示統計的結果,並能根據統計圖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本單

元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利用統計圖中的信息,理解平均數的含義,探索求平均數

的方法。為了讓學生認識平均數的特徵,教材結合「比一比」兩個組投籃球的情況,根據統計圖討論哪個

組學生的整體實力強,引出平均數的概念,讓學生體會到學習平均數的必要性,並理解平均數的意義。為

了讓學生真切地體會到學習平均數的必要性,教師沒有讓學生比較兩個組投籃球的情況,而是現場組織學

生分組進行夾玻璃球比賽,以激起學生的參與熱情。在根據夾球的總個數確定男女生組各自的冠軍時,問

題是很容易解決的,但在是否可以根據夾球的總個數確定最後的贏家時,則能引起學生的思維沖突,從而

引出問題──求平均數。為了讓學生自主探究求平均數的方法,教師為學生准備了男女生冠軍組夾球個數

的統計圖。讓學生通過觀察探究求平均數的方法。為了更好地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

教師最後又安排了三個簡單的實際問題讓學生獨立解決。

(三)選擇教學方法

教學目標能否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學方法的選擇。不但要依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師個人特點

、學生年齡特徵選擇教學方法,還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真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仍以

「比一比──求平均數」一課為例。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這樣確定的:1.通過豐富的實例,以統計為背景

,使學生初步了解求平均數的必要性,了解平均數的意義,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2.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

識,合理、靈活地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3.了解平均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使學生體會數學知識

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滲透對應思想,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為了實現以上的教學目標,教師在進

行教學設計時,首先組織學生進行夾玻璃球比賽,由於是學生自己親自參加比賽,他們非常積極主動,通

過實際操作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通過讓學生決定男女生最後的冠軍組激起學生的思維矛盾,激

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內驅力,進而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在每組人數不等的情況下,用男女生組夾球的平均數

決定最後的冠軍是公平的,從而了解求平均數的必要性。接下來讓學生通過觀察教師根據現場比賽結果制

作的統計圖,思考當參賽人數不同時,怎樣確定冠軍組才是公平的。教師選擇了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

式理解「平均數」 的意義,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為了了解學生運用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

力,教師設計了三個實際問題讓學生獨立解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不但學會了運用知識,還體會

到了數學的實際價值,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運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展開學生的學習活動,最大限度

地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盡情的發揮。

三、教學效果的正確評價

教學設計中所提出的教學目標是否達成,需要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了解學生的數

學學習歷程,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水平,更要關注

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一位教師在「統計」一課的設計中,做了如下的教學效果評

價設計。

問題一:你在這節課的學習中感覺怎麼樣?

請全體同學合作進行現場調查,看一看在這節課的學習中,有多少名同學很快樂、比較快樂,又有多少名

同學不開心,把調查所得到的數據製成統計表和統計圖,根據統計表和統計圖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並回答

問題。另外,請采訪不開心的同學,了解他們為什麼不開心,並幫助不開心的同學,爭取讓他們也能快樂

地學習和生活。

這樣的問題設計,不但能讓全體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的全過程,嘗試根據收集到的數據製作統計圖

表,根據統計圖表提出並回答數學問題,學會看統計圖表,而且在這個過程中能夠了解學生的學習體驗,

可以為改進教學提供基本的依據。

問題二:給統計圖命名。

下面是一個畫好的統計圖,請觀察統計圖並回答問題。

(1)你認為這幅統計圖可能用來表示什麼?

(2)請按照自己的想法給這幅統計圖起名。

(3)請寫出根據這幅統計圖你所能想到的事情。

這樣的問題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解答時需要一定的創造性。評價教學效果時設計這樣的問題,不僅能考查

學生對統計知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考查學生是否具有統計的意識,是否具有創造力和想像力,以及對

現實問題的了解情況。

教學效果評價的方式應是多種多樣的,既有課堂上的應用練習,也應結合課堂觀察、對學生的訪談、

作業分析等綜合加以設計。通過比較全面的教學效果評價,了解學生在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

、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基本情況,為進一步完善教學設計提供比較科學的依據。

教學設計是由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諸要素的分析與組織、教學效果的評價等組成的一個系統工程。

系統的整體觀認為,只有各組成部分和諧地統一、協調於系統的整體之中,才能達到整體的優化。所以,

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時,不僅要掌握每個子系統的特點、功能以及各子系統設計的方法與策略,還要

對各子系統之間的相互聯系與相互制約有深刻的認識,洞察每一子系統與整體教學目標的關系。只有這樣

才能綜觀全局,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進行整體優化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G. 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有效的進行追問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圍繞問題這一主題,尋求切實可行的方法,有效地進行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結合學習、生活實踐,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靈活的理解問題,創造性的解決問題,並能合理地應用

H. 小學數學學習感悟

小學數學感悟與反思:全程參與 體悟生活

《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是數學教材第二冊中第六單元的重點內容。學好本節知識對於學生今後的學習會產生深遠的影響。那麼如何在教學的全過程中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這就要求教師精心設計教學結構,有意識地創設情境,展示知識的全過程,使呈現給學生的算理「活動」起來,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我在學習新課程標準的基礎上,根據教育新理念,在本節課的教學實踐中有了幾點感悟。

一、 全方位地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

在學習「100以內的進位加法」時,學生由生活情境中找到數學問題後,課堂上絕大部分學生都知道29+4=33,但當我問他們「你是怎麼想的」時,他們就說不出來了。這時我並不急於教給學生演算法,而是將這一學習任務完全交給學生,我給他們提供了一個主動學習的工具——小棒,讓他們利用小棒自由、獨立地去探索,找到解題的方法,允許不同程度的學生有不同演算法,此時此刻我讓學生充分地感受數學、體驗數學的過程。當學生匯報方法時我並沒有在黑板上板書抽象的算理,而是接著給出56+7=?繼續追問學生的想法。當學生再次匯報時,這時我才水到渠成板書算理。通過兩次擺小棒,對於已經知道得數的學生,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對於不知道得數的學生,他們也學會了如何計算進位加法。突出了「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一基本理念。通過我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材料,把數學知識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並放手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全方位參與學習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發現、認識、理解、掌握所學知識,發展自己的認識結構。也就是在教學的全過程中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這就要求教師精心設計教學結構,有意識地創設情境,展示知識的全過程,使呈現給學生的算理「活動」起來,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體味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調動學生主動學習。

數學是對客觀世界數量關系和空間關系的一種抽象。在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讓抽象的數學問題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教學《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快結束的時候,我在課件中出現學生喜愛的「肯德基」餐廳,讓學生在模擬購買食品的情境中體會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的價值。因為學生有這方面的生活經驗,隨著畫面的出現,學生的思維興奮起來,又因為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所以它們的積極性特別高。單調的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轉變成了生活中的購物算錢,讓學生在生活經驗數字化、數學知識實踐化的過程中學數學。充分體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大眾數學思想,體現了數學的本質來源於生活,運用於生活的觀念。

隨著學習新課程標準的深入和課堂中的具體實踐,我認為要想把學生培養成創新型人才,教師自身應該努力成為創造者。大膽探索,積極嘗試,面對各種挑戰,抓住機遇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才能,與我們的學生共同探索,共同創新。

I. 如何讓小學數學課堂輕松有效研修總結

如何讓小學數學課堂輕松有效研修總結
經過這段時間在「同一片藍天」工作室的學習,我更加認識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性。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數學煥發強大的生命力?
一、創設良好情境,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掌握知識和獲取技能的主要動因是——良好的情境。」《數學課程標准》在「課程實施建議」中也明確提出:「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現代教學論認為:數學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為學生設計學習的情境,提供全面,清晰的有關信息,引導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中,自己開動腦筋進行學習,掌握數學知識。教學中,只有創設條件,給學生提供主動參與的空間,學習效果才能得到增強。
在情境中創設懸念,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古人雲:「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學生探求知識的思維活動總是由問題開始的,又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發展。創設問題情境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望,打開思維的閘門,使學生進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如教學「0表示沒有的意義」時,我有意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啟發學生參與,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以極高的熱情投入新知的探求過程。上課開始,用課件播放五顏六色的氣球正在徐徐上升的情景;然後拿來氣球和學生一起玩放飛氣球的游戲:每次放飛一個,每放一次問學生手裡還有幾個氣球,把手中的最後一個也放飛了,手中沒有氣球了,還能用前面所學的5以內數來表示嗎?怎麼辦?該用什麼數字來表示呢?這樣,通過安排兒童非常熟悉,非常喜愛的放飛氣球的游戲,並在游戲過程中提出問題,從有與無的對比中,突出「一個也沒有,用什麼表示呢?」自然地將0表示沒有的意義展現在學生面前,不僅增加了數學知識間的聯系,而且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同時激發學生探究新知識的慾望。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會成為負擔,而會成為一種執著的追求;有了興趣,學生才會去積極探索,才能創造性地運用知識,變苦為樂。實踐證明,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能使枯燥乏味的數學課堂變得生動形象,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數學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二、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調動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使學生自主地學習、和諧地發展。學習過程是否有效,是課堂教學是否有效的關鍵,而學生學習過程需要教師的巧妙引導。因此,數學課堂教學應該給學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的餘地,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教師只需在適當的時候進行引導和點撥。
例如教《數學廣角:重疊問題》時,首先通過學生投票統計並提出問題:「喜歡籃球的有11人,喜歡足球的有9人,一共有多少人?」學生幾乎是異口同聲地回答:20人。「對嗎?」教師輕輕的一句追問,立即激起了學生的思考。原來直接用加法求總數的簡單問題遭遇了新的情況,學生開始關注信息之間的關系,產生整理雜亂信息的必要。這時,放手讓學生整理學號,當學生調整學號時把既喜歡籃球又喜歡足球的放在中間,老師提問:「這里有16張學號卡,究竟是幾個人呢?」學生馬上想到可以把重復的學號疊在一起或乾脆拿掉一張,老師再次引導:「還有什麼方法可以讓人家一眼看出:喜歡籃球的有幾人,喜歡足球的有幾人,兩種都喜歡的有幾人?」通過討論學生覺得可以用筆圈一圈,於是韋恩圖自然生成了。教師又巧妙地再次組織如下活動:「如果讓你上來貼,你會把學號貼在圖上的哪一部分?為什麼?」通過這個活動,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韋恩圖,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李老師做到該讓學生研究時放手給學生研究,不需要的地方決不浪費時間,從容不迫的巧妙引導大大提高學習過程的有效性。
三、靈活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不斷更新,我們的教育技術也隨之現代化,多媒體課件的使用,代替了傳統教育的小黑板、掛圖等教學手段,使課堂教學由「靜」變「動」,這是教育的進步。應該說計算機輔助教學作為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與常規教學手段相比有其獨特的優勢。在公開教學的時候,有些教師為了追求一種時髦,片面追求形式上的花俏,在課堂上,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都運用了多媒體課件,其實並沒有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真正作用。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思維程度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使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到恰到好處,這樣才能發揮其優勢和特長,才能促進學生積極思維。一年級小朋友在學生求「被減數」的「解決問題」時,應該說此類問題對一年級小朋友來說屬於逆向思維的問題,學生總是定勢地習慣地運用順向思維來思考和解決,由於一年級的小朋友的口算比較簡單,學生總能一下子把答案口算出來,然後把答案帶入算式中進行列式計算。例如,我設計了這樣一道題:學校體育室有一些籃球,被小朋友借走8個,還剩7個,學校體育室原來有多少個?一些後進生,遇到這樣的題目總是用列式為15-8=7(個)。這部分學生根本沒有對此類問題的結構以及所求問題與已知條件之間的關系進行理解,為幫助這部分學生扭轉思維上定勢,我製作了一個多媒體課件來幫助學生理解,運用多媒體課件中「動」的畫面來幫助思考「原來」、「借走」和「剩下」三者之間的關系。多媒體課件首先出示一個體育室(沒有標明原來一共有多少個籃球)情景,教師此時問:「體育室原來一共有多少個籃球你們知道嗎?」「不知道。」此時課件動態演示借走8個,此時教師又問:「是從哪兒借走的?」「從原來裡面借走的。」當借走8個演示完後,課件演示出體育室還剩下7個,此時教師追問:「這時你們知道體育室原來一共有多少個籃球嗎?」學生異口同聲:「15個。」「你們怎麼知道的?」一位學生在下面插話:「把借走的8個籃球再還給它就知道了。」這時課件演示借走的8個又回到原來的體育室里,教師問到:「那你們說說要求原來有多少個籃球,怎樣算呢?」學生看著課件的演示過程立刻回答到:「把借走的和剩下的加起來。」在這樣的解決數學問題中巧妙的運用現代教育手段,不僅幫助了學生理解了此類問題的思考方法和解答方法,也有利地促進學生積極的思維,使教學難點得到很好的解決,從而發揮了現代教育手段的優勢和作用。
四、建立師生互動關系,提高課堂有效性
和諧的氣氛,是教育教學中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發展的基礎,也是學生愉快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知識創新的重要條件。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真正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使學生勇於探索的創新意識得到激活,從而把教和學緊密結合成一個整體。而教學活動中的學習氣氛是教師培養起來的,師生之間良好的情感關系,對於維持學生的興趣和注意至關重要。教師對每個學生的態度,雙方情感的協調或建立愉快的信任和合作關系,需要以教師自身積極情感的建立為基礎,以此來感染和喚起學生的學習情感。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
課堂上,教師對學生任何正確的反應給予積極的強化,如微笑、點頭、重復和闡述學生的正確答案,說一些肯定和鼓勵的話。教師不應該忽視或者嘲笑學生的錯誤反應,應該鼓勵學生繼續努力。數學課堂上,應當恰如其分地使用表揚性、鼓勵性、激勵性和幽默風趣性的語言來鼓舞推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計算「119+59」這道題,教師可問:「這題要簡便計算,誰會?」當學生紛紛舉手時,說:「那就試試,還要看誰的方法多、妙。」當學生列舉了很多種方法時,立即肯定:「你們真能幹,找出這么多不同的方法。」對待經常回答問題出色卻一時沒說對的學生,教師可以選擇體態語言,眼睛稍微瞪期待性的直視他:「是這樣嗎?」或「再想想。」既否定了回答又不傷自尊心。對於差一些的孩子,只要有勇氣舉手,即使回答出人意料時,教師還要大加贊賞。如此一來,課堂上用美的語言對學生進行熏陶,是對學生的信任,對促進學生展示自已的能量有神廳的功能,更能有效促進課堂氣氛圍的融洽。課後,教師應該與每一位學生進行個人的、積極的交流,針對他們的作業內容、完成方式等說一些支持的話,並認真傾聽和接受學生對教學的正確想法,不要只注意個別的學生。
教學實踐證明,教學過程中最活躍的因素是師生之間的關系。教師與學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維的教學統一體。對教學而言,師生關系意味著對話,意味著參與,意味著相互建構,它不僅是一種教與學的活動方式,更是彌漫、充盈於師生之間的一種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圍。對學生而言,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意味著心態的開放,主體性凸現,個性的張揚,創造性的解放。對教師而言,尊重學生人格,熱愛每一個學生意味著上課不僅是傳授知識,而且是起分享理解,體驗著生命的價值和自我實現的過程。應該說師生是平等的,教師只是與孩子們共同參與學習、進步、成長中的首席代表。我們強調這些,也真是新課程目標所十分期待的。
總之,我們要從課堂的有效教學出發,從學生的自身發展出發,合理運用和安排各種教學手段與環節,才能使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更加賦有實效性,才能煥發出新課程理念在常態下的小學數學課堂的指導作用,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和育人質量,使學生在有效的數學課堂中學到了知識,提高了能力,發展了素質。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追問教育感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