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新教育改革是什麼時候
從1949年建國就開始了。
在建國以來的50多年裡,我國基礎教育課程經歷了8次重大改革,歷次改革之間有著密切的歷史聯系,全面考察這8次課程改革,將對當前的課程改革和今後的改革有所助益。
(一)1949—1952年的第一次課程改革
新中國成立後,收回了教育主權,對舊中國遺留下來的各類教育問題進行了徹底的改造。1949年12月召開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會議提出了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針「以老解放區新教育經驗為基礎,吸收舊教育有用經驗,藉助前蘇聯經驗.建設新民主主義教育」。這一方針具體規定了教育改革的步驟和方向,對這一時期的課程母鍥鸕攪酥苯擁鬧傅甲饔茫?喲絲?劑宋夜?諞淮慰緯談母鎩?br> 這次改革是門自上而下進行的,實行對舊課程的改造,初步確立了我國中小學新課程體系,形成了全國統一教學計劃、統一教學大綱與統一教科書的「大一統」課程模式。具體過程如下:1950年8月頒發《中學暫行教學計劃(草案)》,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個教學計劃;同年9月,在全國出版會議上提出中小學教材必須全國統一供應的方針,並成立人民教育,承擔編寫國家統一教材的任務,於1951年出版了第一套中小學全國通用教材。1951年3月召開第一次全國中等教育會議,通過了《普通中學(各科)課程標准(草案)》和中學規程,提出目前普通中學的教學計劃必須全國統一,課程科目和每科教學內容必須定出統一的標准。同年10月,政務院頒發了《關於改革學制的決定》,重新規定了中小學的學制,規定小學實行五年一貫製取消初高兩級分段制,中學修業年限為六年.分初高兩級,各三年。根據學制的要求,1952年3月頒發了小學和中學暫行規程,這是新中國成立後頒發的第一個全面規范中小學課程的文件。這一時期的課改呈現的特點是:強調中央集權,全國統一,致使課程結構單一,只設必修課,不設選修課;注意根據中小學培養目標來考慮學科設置;課程內容方面,注意科學性和思想性的有機結合;模仿前蘇聯的痕跡明顯,某些課程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中國實際。
(二)1953—1957年的第二次課程改革
隨著國民經濟的恢復,1953年我國開始執行「一五」計劃,教育勢必緊跟經濟的發展做出相應的變動。1913年1月召開的大區文教委員會主任會議和6月召開的第二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吹響了新一輪改革的號角。兩次會議確立了今後教育工作的重點是整頓、鞏固和發展中小學。
1953年12月,政務院頒布《關於整頓和改進小學教育的指示》提出:今後幾年內小學教育應在整頓鞏固的基礎上,有計劃、有重點地發展,小學工作和學習應由門統一領導布置。1954年4月,政務院頒布了《關於改進和發展中學教育的指示》,明確指出:「為提高教育質量,中央應根據國家過渡時期的總任務和中學教育的目的,……有計劃地修訂中學教學計劃,修訂教學大綱和教科書,並為教師編輯一套教學指導用書,這是目前提高學校教育質量的一項最基本的工作。」這兩個文件為課程改革提供了指導和依據。根據教學計劃,於1956年頒發了建國以來全國第一套比較齊全的教學大綱:中小學各科教學大綱(修訂草案)。
隨著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於1956年基本確定了社會主義制度,且「一五」計劃提前完成,這一輪課程改革也於1957年初結束。這一時期的課改存在的問題是:初步形成了比較全面的中小學課程體系.但模仿前蘇聯的痕跡仍很深;課程變動過於頻繁,教材又跟不上需要,致使教學工作不能完全按照教學計劃執行;部分學科間的相互聯系和配合不夠緊密,課程設置不盡合理。
(三)1957—1963年的第三次課程改革
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確立,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國泰民安。1957年2月,毛澤東作了「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報告,提出:「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為了更好地貫徹這一教育方針,在的周密部署下,又掀起了課程改革的新浪潮,歷經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57—1958年的調整。在新方針指導下,於1957年6月調整了1957—1958學年度中學教學計劃,於1958年3月頒發了1958— 1939學年度中學教學計劃,對中學課程作了調整和變動,加強知識教學與勞動教學相結合及完成中學肩負的「雙基」任務。
第二階段:課程改革大躍進。上一階段的調整,隨著1958年9月《關於教育工作的指示》的發布而毀於一旦。指示指出:必須積極進行技術革命和文化革命。在這種形勢下,教育大革命很快進入高潮。從1958年到1960年,中小學校貫徹黨的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方針,實行勤工儉學,興起課程和教學改革的群眾運動,其中課程改革的主題是:縮短學制、精簡課程。具體表現在:1960年,人教社按照中小學適當縮短學制年限的要求,趕編了第三套全國通用教材,把原來12年學完的內容壓縮到10年完成,供試驗10年制的學校選用;教育管理許可權下放,各地開始自編教材;勞動時間大量增加,正常教學秩序受到沖擊;設置甲乙類中學,甲類教學計劃要求較高,設置最高限度的科目,乙類教學計劃要求低,設置最低限度的科目。
第三階段:1961—1963年的調整和反思。面對 1958年「教育大革命」給教育事業帶來的危害,從1961年開始,以「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為指導對中小學課程進行改革。頒發了《全日制中學暫行工作條例(草案)》、《全日制小學暫行工作條例(草案)》,對中小學課程的一些重大問題作了原則上的規定;制定了新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對中小學課程做了必要的調整;編寫了第四套全國通用教材,供 12年制學校選用,但因種種原因,修改後的教材沒有在學校正式使用過。
這一時期的課改出現了新的動向:重視學科與育人的作用;首次提出設置選修課;實行了國定製與審定製相結合的教科書制度;重視地方教材、鄉土教材的編寫。
(四)1964—1976年的第四次課程改革
1961—1963年的調整和反思雖然基本扭轉了課程編寫和實施中的混亂局面,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如某些地區反映教材內容深、分量重、教材難等。1964年初,毛澤東發表了關於中小學教育的「春節講話」,提出學制、課程、教學方法都要改,3月又針對當時學生學習壓力過重批示「課程可以砍掉三分之一」。根據毛澤東的指示,1964年7月發出了《關於調整和精簡中小學課程的通知》,接著不久「文化大革命」爆發,使1961年調整以來取得的一些成果付之東流。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全國進入混亂狀態,全國沒有了統一的教育方針,沒有了統一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科書,有的只是各地自編的生活式教材,生活、社會、革命構成了全部的課程。
(五)1978—1980年的第五次課程改革
1976年粉碎四人幫,1977年教育戰線開始撥亂反正.召開了科學教育工作會議,對課程改革進行了充分的醞釀,以1978年1月頒發《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學教學計劃試行(草案)》為起點,開始了課程領域內的撥亂反正。
第一,《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學教學計劃試行(草案)》規定:中小學學制十年,小學五年,中學五年。1978年頒布新修訂的《全日制中學暫行工作條例 (試行草案)》和《全日制小學暫行工作條例(試行草案)》,對課程設置進行了原則性說明。第二,為配合教學計劃草案。頒布了全國統一的教學大綱。第三,重建人教社,組織「中小學教材編寫工作會議」,集中編寫第五套全國通用的十年制中小學教材,於1978年秋開始在全國使用。新教材吸取了國際中小學課程改革的經驗和教訓,進行了教學內容的現代化改革,特別是這套教材清除了十年動亂時期出版的教材中的許多謬誤內容,改正了在政治與業務、理論與實踐等問題上的一些不適當的處理方法,注意到基礎知識的選擇,智力的啟迪和能力的培養,其主要缺點是「深、難、重」。
(六)1981—1985年的第六次課程改革
經過兩年的課程領域內的撥亂反正,課程發展已趨於正常化,但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國內國際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各國的競爭與國內的主要需求都集中在人才上,教育日益受到重視,同時在1978—1980年間的具體實踐中,發現1978年頒布的教學計劃在課程設置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已跟不上新形勢的要求,勢必要求在原有基礎上推進新一輪課程改革。1981年根據鄧小平「要辦重點小學、重點中學、重點大學」的指示精神,頒發了《全日制六年制重點中學教學計劃(修訂草案)》,並修訂頒發了五年制小學和中學教學計劃。根據新教學計劃的要求,人教社立即組織編寫了第六套教材。1984年頒發了六年制城市小學和農村小學教學計劃,在數學、外語、自然常識、勞動課程分別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同時對教學大綱也進行重新修訂,於1986年頒發了小學、初中各科教學大綱。
(七)1986—1996年的第七次課程改革
經過第六次課程改革,基礎教育取得了顯著成就,但在個別問題上,如普及義務教育、教育體制僵化等仍需進一步改革。1985年5月中共中央頒發的《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和1986年4月全國人大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拉開了第七次課程改革的序幕。
義務教育法規定:國家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為配合義務教育法的實施,1988年國家教委頒發了《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試行教學計劃》,之後進行了修改,1992年頒布《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課程計劃》,首次將「教學計劃」更名「課程計劃」,這個課程計劃將課程表分為「六三制」和「五四制」兩種,在課程表中將全部課程37-為兩大類:學科類和活動類,課程表中還留有空間讓地方安排課程。與此同時,國家教委組織編訂各學科教學大綱(初審稿),允許一些地區和單位按大綱初審稿編寫教材,在教材試驗的基礎上,對大綱做修改,形成了24個學科義務教育教學大綱(試用),於1992年頒布。
由於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後,初中課程已從原有的中學課程體系中分離出去,而且原教學計劃中高中的課程結構也不夠合理,一些學科的要求偏高,國家教委於1990年頒發了《現行普通高中教學計劃的調整意見》,作為新的普通高中教學計劃頒發前的過渡性教學計劃。其後,在實踐的基礎上,國家教委於1996年頒發了同義務教育課程計劃相銜接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課程計劃(試驗稿)》。期間,由人教社負責全新編寫和修訂的第七套全國通用中小學教材,也於1988年秋開始使用。
這一時期的課改最為突出的表現是:在課程行政管理體制上開始打破「集權制」的絕對支配地位,確立了「一綱多本」的課程改革方略;在課程目標、內容、組織、結構等方面大膽借鑒國際上的先進經驗,敢於突破以往課程改革中的諸多禁區,如「個性發展」,「選修課程」,「活動課程」等內容在各地的課程計劃、課程標准中都有重要地位。
(八)1996至今第八次課程改革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提出並開始實施素質教育,素質教育要求有別於應試教育的課程。為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了更好地解決前七次課程改革遺留的課程問題,為了順應世界課改的潮流,中國又開始了一場廣泛、全面、深入持久的課程系統改革。
2001年2月,批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標志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啟動。遵循「先實踐,後推廣」的原則,新課程於2001年 9月在全國38個國家級實驗區進行了實驗,2002年秋季實驗進一步擴大到330個市、縣。2004年秋季,在對實驗區工作進行全面評估和廣泛交流的基礎上,課程改革進入全面推廣階段。到2005年,中小學階段各起始年級原則上都將進入新課程。這次改革不是對課程內容的簡單調整,不是新舊教材的替換,而是一次以課程為核心的波及整個教育領域乃至全社會的系統改革,是一場課程文化的革新,是教育觀念與價值的轉變,涉及課程的理念、目標、方法、管理、評價等方面。這場改革仍在繼續,成敗與否有待實踐的檢驗。
㈡ 有誰知識運城市新教育實驗小學(原王莊)如何
您放心好了,您有這樣的教育意識很不錯。它是人民路的分校,那裡的老師都比較年輕,教育觀念有新意,絕對是好老師。另外有個建議:不妨再打聽打聽哪位老師相比之下最優秀。好中求好。一個好老師對孩子太重要了。
㈢ 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新教育理念
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聯系生活的教學,目的在於使學生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在生活中運用英語,擁有的豐富的直接經驗.《英語課程標准》也進一步強調教學應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語言情境,組織具有交際意義的語言實踐活動.英語教師作為實施新課程的主體,要學會如何巧妙自然地寓英語學習於生活體驗之中,把新理念和課堂班級有效結合,變理想的課程為現實的課程,讓學生在課堂中學習英語,體會英語,運用英語,從而改變學生的學習和思維方式.為此在教學中我進行了一些嘗試,做到了以下幾點,也從中感受到了新課改的實效.
一.創設英語的教學情境,進行有效英語教學
語言學習是行為習慣的形式,是具有豐富情感的人的一種智力活動,應始終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語言的知識獲得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結果,但語言能力的獲得不是靠教師教出來的,獲得用外語交際的能力的決定因素是學習者自己,教師不可能把能力教給學生,是學生自己在教師的引導幫助下一點一滴的積累起來,是在各種情景中不斷磨練而形成的語言習慣.
情境教學對小學生來說是最有效的教學方式,在認知方面有啟迪學生的可暗示性,從而使學生有意識的和無意識的接受教育輸入.即:如臨其境,觸境生情.如臨其境可以使學生的感知過程變得容易,讓孩子們在現實的真實的環境下學習,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看、耳聽、口說等各種方式感知語言,這樣的學習效果才能讓學生深刻明白英語是一種語言,是用來交流的,是我們生活中人和人之間的一種交流工具.觸境生情可以使學生的認知更加牢固,只有在此基礎上,當類似的情景出現時,學生腦海里就會呈現出相應的語言思維,這樣學生才能在實際中運用英語.
二、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千方百計,自如運用
1、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創設情境讓學生感知語言,在課堂中我經常利用多媒體設備來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把文字、聲音、圖像等融為一體,三、四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對萬千世界有著很濃的探索精神,創設學生主動參與語言交際活動的情境,讓學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以此突破語言觀.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更容易進入角色,課堂氣氛也異常活躍.
2、小學英語教學方式多樣,針對中年級學生的特點,我在課堂教學中採取多樣的教學方式,在枯燥的英語學習中注入了活力,讓學生活起來,讓英語活起來,讓課堂活起來.如,在教學三年級有關色彩的英語單詞,我會用美麗的彩虹引入課題,讓學生感知生活中豐富多彩,用捉迷藏的游戲讓學生在歡樂中鞏固單詞的讀法,帶著任務回家在父母的幫助下完成單詞卡,課堂上在黑板用白色的粉筆畫上大大的彩虹,讓學生把自己准備的顏色單詞卡粘貼到相應的顏色位置組成一條大大的彩虹,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自己喜歡學習英語.
3、處於三、四年級的學生是充滿活力的,是好動的,是好奇的,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教學中我常常運用肢體語言進行教學鞏固單詞,如:在教學頭部及五官的單詞,我會結合五官的感官功能給單詞編寫chant加上相應的動作,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邊做動作邊讀單詞,在學習單詞的過程中詮釋英語單詞的意義.又如:在教學三年級的英語中有關動物族的單詞,我會結合動物的特點讓學生邊模仿邊學習單詞,然後全班一起來編寫chant,讓學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的思維處於創造的層次,讓學生真正用心去感悟學習的樂趣.
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上,教師恰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突破了以往課堂教學空間與時間的局限,具有信息儲存量大、變換速度快、反應靈敏、視聽效果好等特點,能使聲音和形象、視覺和聽覺、語言和情景有效結合,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起到了較好的作用.幫助他們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的與現實生活相仿的情景形象逼真、生動有趣,可以優化課堂教學,有效地培養學生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激活兒童的思維,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我的英語課堂上,充分利用多媒體的教學優勢,結合教學內容,設計一些畫面讓學生理解並運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教學英語交際對話時,我先從網上搜索相關的情景環境,把對話設計如其中,讓學生在情景中學習、理解、運用,在教學我利用實物展台的展示作用,將學生的表演過程記錄下來,教室中的學生可以欣賞到台上學生的表演,同時自己也想躍躍欲試,這樣一種十分融洽而和諧的課堂氛圍就形成了,學生中也形成了一種你追我趕的局面.
四.採用任務型教學模式
"任務型"課堂教學模式是將英語的教學目標整合到一個或多個具體的活動任務當中,使學生在使用英語完成任務的同時,在不知不覺中學會英語,更主要的是培養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任務型"課堂教學模式,強調讓學生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怎樣利用英語作為交流的媒體來完成任務,而不只是關心自己所說句子的結構是否正確.這有利於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英語習慣,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學生通過使用正在學習的語言來完成貼近生活的真實任務,能在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獲得基本英語運用能力的同時,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和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對於小學英語課堂來講,"任務型"的課堂教學就是在英語學科的教學目標確定之後,教師需要分析和設計具體任務,完成任務所需要的其他前提知識以及需要採用的教學方法和技巧等,旨在將每一個教學目標拓展為教學活動中可用的具體內容.如:六年級的英語,我在教學家庭的成員和有關職業的內容,我設計好一個表格,內容有:name,work,讓學生結合我們課堂學習的內容,回家調查家庭成員的職業,用英語書寫完成表格,通過這一任務的完成,學生不但運用了學過的有關家庭成員的單詞和有關職業方面的單詞,還會復習以前學過的有關單詞和去查找需要的單詞,完成任務後,教師在課堂上檢查並給予積分獎勵,並指出不足的地方,這樣的學習效果是非常有成效的.由於在我採用了任務型的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堂上都有事可做,並且在做事的過程中體驗到了英語的樂趣,英語課也變得豐富多彩,學生從中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五.使用合理的評價手段
德國教育家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與鼓舞."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對學生評價的作用,評價也是一門藝術,好的評價手段不僅可以滿足學生的成功感,而且可以激勵學生產生不斷向上的精神.學習評價可採用多種形式:形式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個人評與他人、小組評組合、等級與評語相結合,在教學中要靈活的使用.這樣,對學生的評價才是全面的、合理的.
激勵是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成長在充滿激勵氛圍的孩子,會不斷進取.我的評語有:Clever boy/girl. Very good. Well done. Pass. Wonderful被贊揚的同學看到全班同學對他拍手喊出這些評語時,都是神采奕奕.我還採用書後蓋印兒、發放小禮物等激勵手段.有時,甚至親切的對學生笑笑,摸摸他們的小腦袋,都是對他們的一種鼓勵.學生在課後會互相評比書後的"印績"多少,一種你追我趕、不甘落後的局面逐漸形成.
總之通過教學中的這些嘗試,我的英語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學生學習積極主動,聽說能力大大提高,合作意識和交往能力也大大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空前高漲.作為教師,我由衷地感到高興,也切身體會到了新課改所帶來的欣慰和喜悅.但這只是一個開端,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還需要不斷學習新課改的有關理論,並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不斷充實我們的小學英語課堂!
㈣ 村級小學申請新教育實驗學校,應該選擇什麼實驗內容
只說重點:
村級小學申請新教育實驗學校,
應該選擇什麼實驗內容,
教育局有指引的。
各學校師資、設備不同。
按教育局指引,
結合實際就OK了。
㈤ 運城新教育實驗小學
運城新教育實驗小學,
還可以。
奔跑吧,兄弟。
祝你好運。
㈥ 當下教師面臨新教育,將遇到哪些新挑戰
時代發展日新月異,今天的教育與過去已有了很大的不同,當下教育具有新的特徵,教師面臨著很多新情況新問題,教師需要接受挑戰,適時調整好自己的角色,才能適應今天教育的發展。
當下教育發展的新特徵
變化快、壓力大、適應難、成熟慢。
(—)教師的成熟期拉長
以前,只要用心、投入,成長為成熟教師很快,但今天很難確定一個教師成熟的時間節點。
教育變革持續化,新問題、新情況、新矛盾層出不窮,教師需要不斷適應新的挑戰,需要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理念和行為。
一勞永逸,以不變應萬變已經成為歷史陳跡。
現在看來,由於教育內外環境變化甚大,教師需要在適應這個階段上下更大功夫,花費更多時間,需要不斷自我更新。
適應能力的強弱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特徵,適應快則成長快,適應慢則成長慢。
真正成熟成為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
(二)教師的職業倦怠感強
今天,教師面臨的壓力日趨加大,工作的不確定性大量增加,各種各樣的突發事件層出不窮,工作的成就感逐漸呈遞減趨勢。這一切都會無形中增加教師職業的倦怠感。
倦怠期,教師難以對工作保持較高熱情,投入程度也會下降,直接影響教學質量。
這種情況持續時間過長的話,可能會引發教師心理健康的一系列問題。
在西方一些國家,教師感到工作過度焦慮時會主動聯繫心理輔導者,通過心理咨詢緩解和調適自己的心理狀態。
這一做法在我國還不多見,教師常常需要自我克服心理不適,通過內在動力的自我激發解決職業倦怠問題。
(三)個體發展差異大
教師個體間的差異從未像今天這么大。
從向上看,教師代際間差異在拉大,20世紀 1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甚至90年出生的教師共處於一間學校的情況並不罕見。他們之間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上有很多完全不同的看法。
一個自身價值多樣化的群體,如何引導學生形成相對統一的價值觀,讓學生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橫向上看,教師相互之間的差異更大。
教師走進學校的動機、需要、願望等都有不同對學科的理解、教材的駕馭能力、未來發展的期許以及學生觀、教學觀等都參差不齊這對教師間的合作來說,既是利好,因為可以差異互補,同時也是障礙,因為難以對話交流。
(四)自我更新的要求迫切
在教師群體中存在一個奇怪現象:教師不太樂於改變自身,反而傾向於自我封閉。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曾對此情況進行專門分析,認為教師之所以傾向於保守,一方面是因為教師傳遞的是過去的知識,表現為用過去的知識教今天的學生讓他面對明天的未來。不斷地傳遞過去的知識,價值觀念也就變得與過去的時代相應。
另一方面是因為教師使用的基本上是相對穩定的教材,第一次備課認認真真,第二次修修補補,第三次有可能直接拿著教案就進課堂了。
新教育教師面臨新挑戰
(—)文化反哺的常態化
伴隨多媒體科技的日益發達以及社會文化環境的變化,文化反哺在家庭教育中也越來越常見。
一位同事要晉升教授,需要通過計算機考試,他向上初中的兒子請教。他說向兒子學電腦的時候痛苦極了,從前教訓兒子的那些話現在被兒子一一奉還:「沒看我正忙著嗎?你自己去想一想。」「你怎麼這么笨啊,這么簡單的問題也不會。」
當前的老師就面臨著同樣的挑戰:
在信息途徑多元的環境中,學生掌握著大量的教師不了解的知識,你知道的可能學生已經知道了,你不知道的可能學生也早已經知道了。面對這種看上去教育者角色倒置的變化,教師必須承認並正確認識這一客觀事實。
(二)學生價值的多元化
我國過去的30多年發展速度飛快,但許多的問題也在這30多年中積累下來了,社會學稱之為「時空壓縮理論」:時空高度壓縮,大量的問題聚集,價值觀念在一個時間點上呈現出歷時、跨空間的各種形態。
擺在教師面前最突出的一個問題是:教師該如何用自己的一元價值來面對多元價值?
還有一個問題值得關注,那就是學生文化的日益壯大。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教師在做學生的時候,幾乎不存在"學生文化"的說法。
家長的意見就是子女的想法,教師的判斷就是學生的看法,學生聽命於家長和教師,不存在學生這個特定群體所共有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
但在今天這種文化已經客觀存在,並且影響重大。教師要做好教育教學工作,首先就要了解學生文化,在參透學生文化層的基礎上影響學生,打動學生,推動學生發展。
(三)教師權力的分散化
以往,教師在課堂上幾乎可以支配一切,學生的一言一行、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方法的運用、課堂教學的進程等,完全由教師掌控。
但在今天這樣一個多元、開放的社會形態中,教師需要從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出發,從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出發,從喚醒學生主體意識出發,把一部分權力讓渡給學生。
課堂上如何重構權力結構、實現課堂師生發展的雙贏?教師常常為此感到無所適從。這些問題擺在教師面前,需要教師正確對待、科學分析、切實把握。
(四)家庭結構的單一化
我國獨生子女政策實施了30多年,中國家庭尤其是城市家庭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四二一「型或者說寶塔型家庭結構,即6個成年人呵護、養育1個孩子。
這樣的家庭結構有可能導致的是對孩子的過度溺愛甚至是過度教育。
家庭成員的壓力傳輸到學校教師,就是對教師要求的日益提高,要求對自己的孩子更多地予以關注、關愛。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隨著中產階級家庭所佔比例的日益增加,也會導致對子女教育的高度重視。
中產階級家庭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重視子女教育,期望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享受優質教育資源。他們對子女的教育有著比其他家庭更迫切的渴望,希望將自己的孩子送進好的學校。
新教育教師有新角色
(一)創意設計者
教師開發校本課程需要創意設計,備課就是創意設計的過程。
有了創意的設計,課堂才有可能轉變原有一言堂的狀態,師生結伴成長才可能實現,課堂才能真正煥發生命活力,教學質量的提升才有可能得到保障。
(二)信息整合者
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化社會,信息就像空氣一樣彌散在我們的周圍,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整合能力,否則就有可能被信息淹沒,無法定韜略、辨方向。
「整合」就要有立足點,就要有基本立場。
這種立場就在於教師自身的教學理念,在於自己對教學的基本認識。
我們經常講要打通學生的生活世界和書本世界的聯系,學生生活世界的信息就需要教師有意識地整合進教學的書本世界之中。
我們每天都接觸各種媒體,網路的信息洶涌而至,整合也意味著教師要及時吸收並轉化這些信息,讓這些信息為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所用,為自己的認識與視野的拓展服務。
(三)知識批判性分析者
以往,教師常定位為知識的傳授者,「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主要是把自己「術業有專攻」「聞道在先」的知識傳遞給受教育者。
我們也常用園丁、蠟燭、春蠶等來形容教師的角色特徵,好像教師的勞動主要是給予、奉獻、單向的付出。
今天,我們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激發學生的創新活力,養成學生的創新思維,靠一味地給學生提供既定的結論,進行知識的大范圍復制,是無法做到的。
學生自身的成長、創新人才培養的需要、教育要求的變化等,都需要教師越來越多地成為知識的批判性分析者。
在很大程度上,要和學生一道,分析知識從何處來,甄別知識是什麼,探討知識向何處去,對知識進行多角度、多層面的評判。心理學的相關研究成果也表明,對知識進行批判性分析,是形成獨立思維、提升創新能力的基本途徑。
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批判」不只是批評、評判,對知識進行的分析、探討、評論等都屬於批判的范疇。
(四)終身學習者
在農耕文明時期,一個教師只要學幾年就可以教一輩子,私塾先生就是典型代表;
工業文明時期,一個教師只要學十幾年就可以教一輩子,師范生畢業大概就可以了;
而在今天,一個教師只有學一輩子才能教一輩子。
一個優秀教師有著多個方面的特徵,但有一個特徵是必備的,那就是持續學習的能力,愛學習、善學習、會學習。
人類的進步、知識的更新、職業的挑戰、自身發展的需求、學生的深刻變化等,都需要教師終身學習,把學習當作一種生活方式、工作責任、精神需求。
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勝任自己的職責,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教師。
㈦ 新教育手抄報應該什麼內容小學六年級
讀書 再見,母校......
㈧ 自從找新教育實驗以來實驗小學興起了讀書新城,小明看一本315頁的書,前三天看
(315-35×3)÷42
=(315-105)÷42
═210÷42
=5(天),
答:還要看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