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中小學的教育規律

中小學的教育規律

發布時間:2021-01-27 00:57:29

㈠ 記憶規律在教學中的應用、記憶過程及其規律(2011年福建省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大綱)

記憶的規律:

時間律: 研究表明,每次信息的重復輸入,其維持記憶的時間是各不相同的。

數量律: 當需要記憶的材料數量偏大時,會給記憶帶來困難。 

聯系律: 認知的循序漸進規律,揭示了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

轉化律: 記憶是一個不斷鞏固的過程。由瞬時記憶到短時記憶再到長期記憶有一個轉化過程;由感知保持到理解、到衍生新知也有一個轉化過程。

干涉律: 當一個新的信息輸入後,它與原有的知識儲備之間會產生一種相互干擾。

一是前後信息互相加強,稱為「正干涉」;二是前後信息互相干擾,稱為「負干涉」。

正干涉有利於記憶,負干涉則對記憶起抑製作用,所以,同學們在學習時要充分利用正干涉而避免負干涉。 

記憶基本過程包括:識記、保持、再認或回憶。

記憶規律在教學中的應用:

1、明確識記目的,加強有意識記 ;

2、加強理解記憶,掌握識記方法和技巧;

3、盡量減少和避免干擾 ;

4、合理組織復習 。



(1)中小學的教育規律擴展閱讀:

遺忘曲線由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bbinghaus)研究發現,描述了人類大腦對新事物遺忘的規律。

人體大腦對新事物遺忘的循序漸進的直觀描述,人們可以從遺忘曲線中掌握遺忘規律並加以利用,從而提升自我記憶能力。該曲線對人類記憶認知研究產生了重大影響。

遺忘曲線運用

復習點的確定

1. 第一個記憶周期:5分鍾

2. 第二個記憶周期:30分鍾

3. 第三個記憶周期:12小時

4. 第四個記憶周期:1天

5. 第五個記憶周期:2天

6. 第六個記憶周期:4天

7. 第七個記憶周期:7天

8. 第八個記憶周期:15天

科學地組織復習方法:

1、及時復習;

2、合理分配復習時間;

3、分散復習與集中復習相結合;

4、復習方法多樣化

5、多種感官參與復習;

6、嘗試回憶與反復識記相結合。

參考資料:網路-遺忘曲線

㈡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第四條什麼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第四條是:教書育人。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2008年頒布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基本內容繼承了我國的優秀師德傳統,並充分反映了新形勢下經濟、社會和教育發展對中小學教師應有的道德品質和職業行為的基本要求。

(2)中小學的教育規律擴展閱讀: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內容是在繼承優秀師德傳統的基礎上,根據教師職業特定的責任與義務做出的,充分反映了新形勢下經濟、社會和教育發展對中小學教師應具有的道德品質和職業行為的最基本要求。

《規范》對教師的職業道德起指導作用,是調節教師與學生、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校、教師與國家、教師與社會相互關系的基本行為准則。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的許多內容是《教師法》等法律法規相關條文的具體化。但《規范》不是強制性的法律,而是教師行業性的紀律,是倡導性的要求,但同時具有廣泛性、針對性和現實性。

如新《規范》中寫入「保護學生安全」,這是由中小學教師職業特點所決定的。中小學教師面對的是自我保護能力弱的兒童和少年。對於未成年人群體,教師應當負有保護的必要責任。

㈢ 請聯系中小學音樂教育實際,談談教育如何適應人的身心發展規律並促進人的發展

聯系中小學音樂教育實際,談談教育如何實現年的生生性性發展規律,別人周建林的發展,這個這部小說,音樂教育實際的這個應該驕傲又如何,應時應人身上花點規定。平洲鎮林的花子。

㈣ 舒城縣教育局大動干戈對中小學進行考試。難道不懂教育規律嗎

舒城的人民的滿意的教育正在向我們走來,鞭炮聲響起。後面的朋友掌聲呢。

舒城縣基內礎教育歷史上最濃墨重容彩的一筆,最精彩的歷史瞬間。將在2014年元月期末考試開始進行書寫和記錄

讓我們老百姓共同見證 大舒城縣教育局 全面素質教育改革的華麗進程

㈤ 在中小學教育中搞"成人化"的做法,違反了學生身心發展的( )規律。 A.順序性 B.不

D階段性,雖然我想選順序性但是老師告訴我們該選D🙃

㈥ 課題研究指導:中小學教師如何開展課題研究

一、課題研究概述 1、什麼是課題研究? 課題研究是運用科學的研究方法去探索教育的客觀規律的過程,也是通過認識教育規律來提升教師素質、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過程。 中小學課題研究必須堅持以校為本的原則,密切結合學校、教師和學生實際。 2、課題研究的特點: 系統性,有計劃,多因素。 規范性,區別於純粹的經驗行為。 整體性,研究的不是一個獨立的問題。 規律性,盡可能合乎教育規律。 創新性,有理論和實踐的新意。 3、課題研究與常規教研的關系: 中小學教師應該以常規教研活動為主要的研究形式。 常規教研活動應該做到人人參與,課題研究不必追求人人參與。 課題研究必須與常規教研活動緊密結合,不要出現「兩張皮」的脫節現象。 4、課題研究的積極作用: 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由經驗型教師向研究型教師轉化)。 促進學校教育質量的提升和辦學特色的形成。 5、中小學課題研究存在的問題: 缺乏研究意識; 教師普遍有畏難情緒; 不知道如何下手; 形式主義嚴重;研究的內容與實際工作脫離。 功利主義嚴重。 6、課題的類型 教育科研課題可以從多種角度進行分類。從研究的性質看,科研課題可分為理論性課題和應用性課題。教育規律的探索、方法論的研究、有關現象的特點的揭示、某些教育觀念、教育思想的分析等都屬於理論性課題,這類課題一般不針對某一具體教育現象,其研究成果具有較廣泛的指導意義。象「構建具有農村特色的校園文化」研究,「中小學教師專業化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的研究等課題;針對教育的具體實踐,為解決教育實踐中某一個領域或某一方面的具體問題展開的研究,屬於應用性研究。象「構建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驗」、「語文教學中審美能力培養與評價研究」等。應用性研究的成果一般可以直接用於教育實際。 二、課題的來源 教育科學研究的課題主要來源於教育實踐和理論文獻兩大方面,具體地說,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來選擇研究課題。 源於工作實際 每個教育工作者都有自己的工作任務與職責,應當如何提高工作的效率呢?這里就有許多值得研究的課題。例如,語文、外語教師研究如何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數學教師研究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化學教師研究培養學生實驗技能;學校教育管理人員研究如何對學校發展進行科學規劃與管理等等。從本職工作中去尋找課題,加以研究。 源於工作困難 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實踐中會遇到各種困難,工作中也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缺點,有的還帶有一定的普遍性,解決這些問題對於提高教育質量有較大的意義。例如,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評價老師的工作,如何鑒定學生的學習能力等問題,就是已經擺在我們面前至今沒有科學答案的問題,作為學校管理者,作為教師如何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就是一個很有意義的課題。 源於教育改革 在教育改革與教育事業發展中會遇到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也就形成許多研究課題。例如,關於學生學習方式變革的研究、關於構建新課程教學模式的研究、關於校長負責制改革的研究等等。這些課題的研究,既能向教育行政部門提供決策的科學依據,也有利於微觀教育問題的解決。 源於經驗總結 很多教育工作者從教育實踐中積累了豐富、寶貴的教育經驗。但往往又是零碎的、不自覺的,也未經科學檢驗。因此,這些經驗往往個人用於自己的工作中,沒有推廣應用。若運用經驗總結法或實驗法予以科學檢驗與總結,並給以理論的抽象與概括,就成了科研成果。例如「單元教學法」、「邊講邊實驗教學法」等等,都是通過這些途徑得來的。 源於教育現象 教育工作者在實踐中,若能對某些教育現象悉心思考,深入調查,也會從中發現和形成頗有價值的研究課題。例如,農村留守兒童的問題十分突出,如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班主任、教師十分困惑的問題。「留守兒童」是一個普遍現象,也是一個嚴峻的問題,那麼作為教育工作者,如何結合平時的德育工作、教學工作加強他們的心理衛生健康教育完全可以作為課題加以研究。 源於課題指南 上級科研部門每個五年計劃均有課題研究指南推出,我們可以根據學校實際情況,選擇一些課題作為我們的研究課題。此外,作為基層學校,我們不具備特別的研究能力,不能承擔一些大型的項目研究,但可以申請成為實驗基地學校或直接參加其中的子課題研究。 三、課題研究的方法 任何科學研究除了要應用哲學方法和一般科學方法之外,都還要有具體的研究方法、技術手段。這里介紹幾種課題研究的方法。 調查法 即通過問卷,訪談等方式,搜集研究對象的現實狀況的有關材料,以此發現問題,探索規律的方法。基本步驟為:選擇課題→確定調查對象→選擇調查方法→制定調查方案→開展調查→分析調查資料→撰寫調查報告。 文獻法 文獻研究法就是對文獻進行查閱、分析、整理而找出事物本質屬性的一種研究方法。文獻包括圖書雜志、電子資源、檔案文件、會議資料等。基本步驟為:確立課題→搜集文獻→閱讀文獻、做好摘記→分析文獻→得出結論、提煉觀點。 實驗法 借鑒自然科學的實驗方法,在教育實踐中採取的「假設—求證」活動。基本步驟為:提出研究假設→選擇實驗對象→進行前測→開始實驗→進行後測→對檢測結果統計分析→撰寫實驗報告。 案例法 以具體的事例、題例、課例為研究對象,在了解、認識、分析的基礎上,尋找出一些更為積極的教育方法的過程。基本步驟為:確立案例→呈現案例發生的過程→分析和診斷案例→歸納結論、得出啟示。 行動研究法 行動研究是由社會情境(教育情境)的參與者,為提高對所從事的社會(教育)實踐的理性認識,為加強對實踐活動及其所依賴的背景的理解而進行的反思研究。步驟:計劃→行動→觀察→反思。行動研究可以理解為,從實際工作需要中尋找課題,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進行研究,由實際工作者或與研究者共同參與,使研究成果為實際工作者理解、掌握和應用,達到解決實際問題,改變社會行為的目的。做到「沒有無行動的研究,也沒有無研究的行動」。 敘事研究法 所謂敘事研究就是抓住人類經驗的故事性特徵進行研究,並用故事的形式呈現研究結果的一種研究方式。其基本步驟為:確定研究問題→選擇研究對象→進行觀察訪談(記述事件)→整理分析資料→撰寫研究報告(教學反思)。 敘事研究可以使教師看到平時司空見慣的事情的意義,通過對自己遇到了什麼問題、怎樣對待這個問題和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敘述,達到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並在反思中改進自己的教育實踐,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的目的。 必須注意,在教育科研中,僅用單一的方法進行研究難以得出科學研究結果,每一種方法都有其優點與局限性。採用單一的方法,往往只能獲取部分信息,而遺漏許多其它有用信息,難以做出全面准確的結論。因此提倡使用綜合的方法,或幾種方法並用,或以一種方法為主,其它方法為輔進行研究。例如進行某項調查研究,主要採用問卷調查以得到大量數據,但也要輔之以訪談調查,以使結論更加可靠,材料更加豐富。 四、課題研究過程 落實好研究過程是課題能否成功的關鍵。課題組的自我管理是研究過程落實的關鍵。 1、制定好年度研究計劃。 每年研究的重點是什麼、將開展幾次研討活動、將形成什麼樣的研究成果、下一步該怎樣做。等等。 年度計劃可以簡單,不必像研究方案那樣復雜。 年底對照計劃,看看研究工作進展得怎樣? 每個成員應該有一個個人的研究計劃,也可以簡單些。 2、尋找課題研究的重點 課題的重點和關鍵問題是什麼? 將重點和關鍵問題分解,從而降低研究的難度。 課題組能夠完成的工作有哪些? 採取怎樣的措施來完成研究重點? 3、結合日常工作開展研討活動。 課堂教學的觀摩與研討活動:如教研組的聽課與評課,參與市級學科教學競賽等。 教育理論與政策的學習活動:如專題學習本課題的某一理論依據、課程標準的學習、優秀教學方法的學習、電子課例的觀摩與學習等。 開展課題組內的專題研討。可由每個成員設計一次專題研討活動,定好主題、形式,並負責全程組織。 組織論文寫作。要是論文寫作真正成為一種研究活動,而不能只是完成任務式的抄襲、拼湊。 組織成果交流。如:相互修改論文和教案;組織校本成果匯報課;組織校內課題之間的成果展示(教科室的工作)。 與校外專家同行一起開展交流和研討。發揮專家印領和同伴互助的作用。 4、做好年度小結,邀請專家進行階段論證。 5、注意積累研究資料。會議資料、教案資料、課例(案例)資料、論文資料、學習與培訓資料、研究數據等。課題組要建立課題檔案。 6、外出學習與交流。要聯系自己研究的課題去交流,向同行請教。 7、經常發表成果。雜志發表、學術活動評選、網路發表等 六、課題研究的組織實施 組織實施課題研究是落實研究計劃、執行實施方案的中心環節,是獲取第一手材料的基礎,是理論和實踐的接點。在這個環節中,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組織開題報告會 當課題批准立項後,課題負責人要召集課題組成員(也可根據需要邀請有關專家、學校領導和其他老師參加),召開開題報告會,由課題負責人作開題報告,讓課題組成員進一步明確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方法步驟,明確自己的責任和任務。從某種意義上講,開題報告會就是課題研究的動員會,標志著課題研究工作的正式啟動。 (2)理論、技術培訓 教育科研工作必須用一定的理論知識作支撐,研究人員可以通過理論學習掌握課題研究的方法步驟,理解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控制課題研究的目標和方向。同時,相應的研究技術也是完成研究任務的基本保證。例如,「新課程教育的測量與評價研究」這一課題,研究者必須具備教育理論知識、測量學知識、統計學知識,必須掌握諸如數據處理、樣本分析等科研方法和技術手段。 (3)召開例常會議 課題研究是建立在個人研究基礎之上的集體研究,因此,應當象集體備課一樣,通過例常會議交流研究過程中的收獲和體會,反映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探討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提出新的意見和建議。同時,也通過例常會議收集整理一些原始資料數據、推介一些課題研究策略。 (4)做好階段總結 大部分課題研究是分階段進行的,且每一個階段都有研究的側重點。按照課題研究管理的有關規定,每一個階段或每一個年度都要求有階段或年度總結,以起到總結經驗和教訓、明確下一階段工作重點的作用。首先,實驗教師要做好個人階段總結。研究進行了一個階段或一年後,要求研究人員和實驗教師認真回顧前段的研究工作,把個人在研究過程中的收獲、體會、經驗、疑惑及個人成長等都如實呈現出來;其次,課題組要認真做好階段總結。要在全體實驗教師和研究人員認真回顧、反思前段工作的基礎上,對照實施方案既定的目標,共同總結本階段或本年度研究所取得的成績,總結和提煉在理論與實踐探索中的教育教學經驗,認真解剖研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共同研究解決問題和困難的對策,明確下一階段的研究任務。第三,整理階段成果。根據研究課題的類型,把相應的案例、報告、論文等集結起來,充實課題檔案,為形成最終科研成果和結題驗收作準備。 五、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 在課題研究實施方案中,還要設計好研究成果的形式,即最後的研究結論、研究成果用什麼形式來表現。研究報告和論文是教育課題研究成果最主要的兩種表現形式,還可以將研究成果寫成專著、教材、手冊等。比較小的課題寫成最終成果形式即可,比較大的課題,除了要有最終成果形式,還應該有階段成果形式,最後將階段成果綜合成最終成果。或者將比較大的課題分解為若乾子課題,分別有各子課題的成果形式和總課題的成果形式。 在研究計劃中設計出成果形式,從研究者角度來說,可以明確將來用什麼形式表現研究成果,以便從開始就有目標地根據分工,積累材料,為結題作準備。 (1)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類型 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形式是多種多樣的,研究的任務不同,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也不一樣。一般說來,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形式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教育科研報告,另一類是教育論文。 根據教育研究的內容與方法的不同,教育科研報告也有不同的種類,它包括實證性研究的報告和文獻性研究的報告。實證性研究報告是用實證性方法進行研究、描述研究結果或進展的報告,如對某個教育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寫成的調查報告、對某種教育現象進行科學實驗後寫成的實驗報告、對某個學校的教育教學經驗進行總結以後寫成的經驗總結報告等,這類報告都是以直接研究所得到的材料為基礎,對研究的方法和過程加以分析,找出規律性的東西,指出存在的問題,得出相應的結論。文獻性研究的報告即用文獻法進行研究的報告,如教育研究中的文獻考證的報告,這類研究報告以對文獻的分析、比較、綜合為主要內容,並展示文獻的考證過程,說明文獻的來源與可靠程度。 教育科研論文是教育科研工作者對某些教育現象、教育問題進行比較系統、專門的研究和探討,提出新觀點,得出新結論,或站在新的角度做出新的解釋和論證的一種理論性文章。 應該指出,科研報告和論文在內容要求和表述形式上是有區別的。一般說來,論文比較簡潔精煉,它僅僅突出表達一項研究、工作中最主要、最精彩和具有創造性的內容。科研報告則不限於新的或創造性的內容,整個研究工作的重要過程、方法和環節都可以包括進去。論文的內容中包含著較多的推理成分,而科研報告則要憑數據和事實說話。當然,科研報告與論文之間並不存在截然的界線,就它們的性質和作用而言,都是科研工作結果的記錄和總結。可以說,以理論分析為主要研究方法的理論性研究報告,如有創見的調查報告、實驗報告、經驗總結報告等,本身也算是論文。 (2)教育科研報告及論文的撰寫方法 教育調查報告 教育調查報告是對某種教育現象調查後,經過整理分析寫成的文字材料。調查報告的表述一般有以下幾個組成部分: 題目 一般通過凝煉、確切、鮮明的文字概括全篇內容,點明被調查范圍。 引言 簡明扼要地說明調查的目的、意義、時間、地點、對象、范圍等,交待調查的方法,報告主要調查的內容,使讀者對調查報告獲得總體認識;或提出社會、師生所關注和迫切需要調查了解的問題,以引起關注。 正文 這是調查報告的主體部分。這部分要把調查獲得的大量材料,經過分析整理,歸納成若干項目加以敘述,做到數據確鑿、事例典型、材料可靠、觀點鮮明。為了增加形象性,使人一目瞭然,對一些數據盡可能用圖表表示出來。 討論或建議 依據正文的科學分析,可以對結果作理論上的進一步闡述,深入地討論一些問題,亮出自己的觀點,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結論 通過邏輯推理,歸納出結論。即簡單交待調查研究了什麼問題,獲得了什麼結果,說明了什麼問題。 以上幾個部分,寫時可以靈活安排,適當合並,無需面面俱到。 教育實驗報告 教育實驗報告是教育實驗之後,對教育實驗全過程及其結果進行客觀、概括地反映的書面材料,實驗報告的基本結構是。 題目 以簡煉、概括、明確的語句反映出教育實驗的對象、領域、方法和問題。 引言 簡明扼要地說明實驗課題的來源、背景,實驗進展情況,實驗對象和規模等,表明解決該課題的實際意義。 實驗方法 這是實驗報告的主要內容之一。目的是使人了解研究結果是在什麼條件和情況下、通過什麼方法、根據什麼事實得來的,從而判斷實驗研究的科學性和結果的真實性與可靠性。並可依此進行重復驗證。 實驗結果 實驗結果中最重要的是提出數據和典型事例。數據要嚴格核實,要注意圖表的正確格式。典型事例要能使人更好地理解實驗結果,使實驗更有說服力。 結論 它是對整個實驗的一個總結。下結論必須慎重,語言要准確、簡明,推理要嚴密而有邏輯性。 分析與討論 即運用教育教學理論來分析和討論與實驗結果有關的問題。 教育論文 教育論文是討論或研究教育問題的文章。其基本結構是: 題名(標題) 以簡明、確切的詞語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要求准確恰當、簡明扼要、醒目規范,便於檢索。 署名 署名表示論文作者聲明對論文擁有著作權、願意文責自負,同時便於讀者與作者聯系。署名包括工作單位及聯系方式。工作單位應寫全稱並包括所在城市名稱及郵政編碼。 摘要 摘要(或英文摘要)是對論文的內容不加註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是文章內容的高度概括。主要內容包括該項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 關鍵詞 關鍵詞是為了滿足文獻標引或檢索工作的需要而從論文中萃取出的、表示全文主題內容信息條目的單詞、片語或術語,一般列出3-8個。 正文 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是用論據經過論證證明論點而表述結論的核心部分。大體包括理論分析、研究方法、結果分析及討論等部分。寫作時必須做到實事求是、客觀准確、層次分明、合乎邏輯。 參考文獻 在論文中,凡是引用前人(包括作者自己過去)已發表的文獻中的觀點、數據和材料等,都要對它們在文中出現的地方予以標明,並在文未列出參考文獻表。著錄格式一般為: 標引項順序號 作者.書名[M].版本(第一版不標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六、申請結題 課題研究工作完成後,申請課題主管部門進行結題鑒定。其主要工作程序為: 送交鑒定結題材料 包括課題科研報告、工作報告、結題鑒定申請書、經費使用情況報告、成果材料論文、論著、案例集、學生作品集、獲獎證明以及相關音像製品等。 專家鑒定 成果鑒定、結題驗收一般由主管單位組織同行專家到課題單位進行會議鑒定,經過相應的鑒定程序,提出修改意見,寫出課題的結題或鑒定結論,填寫評審書、頒發成果鑒定證書和結題證書。

㈦ 小學教育心理學是研究小學教育情境中什麼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

教育心理學是一門研究學校情境學與教的基本心理 規律的科學,它是一門應用心理學 2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內容:五個要素 1、學生 2、教師 3、教學內容 4

㈧ 哪有小學數學找規律教學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設計

考練習的

㈨ 根據中小學生思維發展的規律說說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方式是

一、根據小學生年齡特徵培養。
1、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注意通過多種方法和途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自覺提高邏輯思維能力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一年級認數、計數開始就應該注意有意識地培養。
2、必須從小學生的年齡、思維特點出發,十分重視從直觀形象入手,讓學生多看、多聽、多動手,增加學生的活動和操作,調動各種感官,使其獲得多方面的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啟發引導學生憑借形象思維來發展初步的邏輯思維。
3、小學生思維處在發展變化的重要時期,所以小學階段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必須分層要求,注意適度,逐步達標,符合學生的接受能力,減少學生學習的困難。
二、結合教學內容培養。
首先,我們應該認識到必須結合小學數學知識的教學,有意識有目的地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小學數學本身具有邏輯性,在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方面小學數學教學具有優越的條件和負有一定的責任。
其次,我們應該認識到要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必須結合小學數學知識教學進行,決不能另講一套。要做到有機結合、滲透自然、要求適度、方法得當。
三、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培養。
1、注重實際操作,引導學生藉助表象,從具體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抽象邏輯思維。
教學中要注意:
(1)明確操作目的,手腦並用。
(2)操作和言語結合。操作過程中,學生可以自問自答輕聲說話,操作完畢,要求學生敘述操作過程。
(3)適時進行抽象概括,以促進學生由動作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
2、注意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系,用數學本身的邏輯關系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
教學新知識前教師先要弄清楚學生已經知道什麼,哪些舊知識是新知識的基礎。教學中要抓住新舊知識的聯結點進行啟發,讓學生理解新舊知識的關系,促進學生新舊知識的溶合,提高學習的遷移能力。
3、注意啟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獲取知識的全過程,教師在教學中不能把現成的結論直接告訴學生,而應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動腦筋、想問題,積極主動地去探究、去發現。
4、注意語言表達訓練,促進學生思維的條理性和深刻性。
在數學課堂的各個環節,給學生提供語言表達訓練的機會。讓學生講操作方法和過程;讓學生講概念,講法則運用的過程;讓學生講解題的思路;講計算的道理;讓學生講發現規律或結論的過程。
四、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設疑激發興趣發展思維。
在教學中根據兒童好奇這一心理特點,設置一些疑問,多提一些富有啟發性、誘導性問題,創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學習動機,使他們始終積極動腦思考問題,不斷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既理解了知識,又發展了思維。
2、運用對比激發興趣發展思維。
通過聯系對比,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逐步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既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
五、抓好課堂練習進行培養。
1、緊扣大綱,注意練習的原則性。
也就是說在課堂練習設計中不能超過大綱的廣度和深度,要適應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心理特點,首先要在全局上做到胸有大綱,吃透教材。其次是要注意各個年級的教學要求與內容,不搞提前訓練。做到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再次就是要注意學生的知識基礎,做到因材施教。
2、突出重點,注意練習的針對性。
同講課一樣,練習也要突出重點,要在知識的聯結點上動腦筋,在學生理解與掌握知識的關鍵上下功夫。
3、循序漸進,注意練習的階段性。
學生接受和鞏固知識的過程是有階段性的,第一階段是理解知識、掌握概念,初步形成技能,練習的內容是最基本的。第二階段是鞏固知識技能,要注意以舊帶新,新舊呼應,形成系統,並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第三階段是應用知識技能,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解決實際問題。第四階段是發展知識技能,練習內容要有一定的綜合性和思考性,難度也可以適當地增大一些。
4、互相聯系,注意練習的系統性。
練習的內容不能單獨、孤立地設計,而要考慮與前後知識的聯系,瞻前顧後,使學生新掌握的知識技能納入已掌握的知識技能的體系中去。
5、啟發思維,注意練習的發展性。
啟發學生思維,是練習中的重要環節。因此教師在設計練習題時,既要注意同一思維的訓練,又要注意對比思維、發散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訓練,以達到養成良好思維習慣,開發智力的目的。
6、因材施教,注意練習的適應性。
教師在設計練習時要盡量做到優生吃得飽,差生吃得了,中游跟得上,下游丟不了。使不同類型的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7、變換形式,注意練習的靈活性。
教師設計的課堂練習不能總是讓學生枯燥地抄抄寫寫,而應該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等,調動各種感官接受知識。
六、在分數教學中培養。
在小學分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主要是通過對概念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科學的思考方法,能夠正確地解答有關問題。
1、在操作中建立概念。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通過畫、量、看、想

閱讀全文

與中小學的教育規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