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中小學開放教育實踐平台

中小學開放教育實踐平台

發布時間:2021-01-26 12:46:37

⑴ 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有哪些

河北省、上海市、江蘇省、安徽省、江西省、廣東省、重慶市、陝西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試點工作要求:</ol>(一)試點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認真遴選本省開展研學旅行試點工作的地區及學校,及時了解情況,加強指導檢查,定期進行評估。要與我司委託的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學旅行課題組密切配合,做好課題研究的相關工作。(二)試點地區和學校要把研學旅行試點工作納入學校課程計劃,要從運行模式、內容設計、活動流程、條件保障、責任主體、風險分析及應對措施、活動總結及評價等方面認真規劃,制定工作計劃,精心組織實施,及時總結經驗。(三)要加強宣傳引導,廣泛宣傳研學旅行活動意義,逐步引導大眾轉變教育觀念,動員各方面力量支持研學旅行活動,要及時收集研學旅行活動開展情況,宣傳介紹試點過程中的典型經驗和做法,做好示範引導工作,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⑵ ECoder實踐教學平台是什麼樣的

ECoder作為國家863重點研究成果應用,國家發明二等獎、國家教學二等獎,作為新工科聯盟實踐教學工委會合作平台、國家精品課程建設和運行平台、高校計算機MOOC聯盟合作平台,賦能IT技能、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全技術棧的教學、實驗、實訓和科研活動。

ECoder,憑借先進的互聯網技術,整合各類教學資源。強大的創新能力、雄厚的師資力量、高定製化的可選方案,為高校、企業IT技能教學、培訓及師資力量培養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方案,助力高校和企業實現彎道超車。

3.2、查看參考答案
用戶在實訓過程中若遇到無法解答的實訓任務,可查看“參考答案”進行學習。查看參考答案會扣除用戶的一定數量的金幣。如果是老師布置的課堂任務,則根據老師的配置,查看答案可能會使本關不能得分。

⑶ 中小學社會實踐基地項目有哪些

中國現代美學是在西方美學思想影響下產生、發展的。從更廣闊的視野看,它是中國本土文化與西方外來文化交流、碰撞與融合的產物。中西文化的碰撞、融合既是中國現代美學產生、發展的文化背景,又是中國現代美學理論建構的思想資源。中國現代美學的特徵及其價值、意義,不僅要從社會的政治經濟里尋找原因和根據,也要從文化那裡尋求答案。文化兼有客觀與主觀二重性,它的外形式是客觀的物質存在,而其內形式卻是主觀心理(文化心理結構),它的本質是精神性的,因而它的作用只有通過個體的心理活動才能發揮出來。文化與一切學術活動、藝術活動、審美活動的關系最為直接、密切。 中國現代美學已有百年歷史,先賢們對美學學科建設和美學理論建構做了多方面的嘗試和探討,留下了豐富遺產。但是,由於對西方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兩者的特徵、價值取向、生命活力及長處、短處缺乏真正的認識,因此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常常陷於盲目狀態。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西方國家的科學技術走在我們前頭,因而其文學藝術也先進於我們。正是出於這種認識,五四「文學革命」諸君用西方文學藝術的悲劇精神和寫實主義方法為標准,批判、否定中國文學、戲劇、小說、繪畫及其大團圓精神。這種認識在20世紀3 0年代之後才逐漸有所改變,但50年代以後又出現照搬前蘇聯美學和文藝理論的狀況。進入90年代,人們一方面反省由於搬用前蘇聯的弊端,另一方面卻又搬用西方後現代主義的東西,以代替自己的思考與創造,並且仍以否定傳統為代價。這是值得深思的。中西文學藝術分屬於兩種很不相同的文化體系,各有自己的民族特點,不能從西方科學技術先進的事實中推斷出西方文學藝術也同樣先進的結論。 模仿、照搬外來的文化模式、觀念、方法,而不與自己的傳統文化結合、融化而創新,是沒有生命力的。中國從20世紀初開始傳播西方美學,至20年代開始在高等學校開設美學課,並陸續出版了各種美學原理或美學概論,發表了各種各樣的美學文章,但在質上卻又是照搬西方(包括前蘇聯)模式,范疇、命題、體系都是西方的或模仿西方的,我們祖先所創造的范疇、命題和重要思想觀點卻長期擱置、無人問津。這是「歐洲文化中心主義」影響的必然結果。當然,西方的美學理論我們必須借鑒,它會給我們很多啟示,會給我們提供豐富的思想營養。但西方的美學理論不能代替我們自己的美學理論建構,因為西方的美學理論是西方文化的結晶,並不是全世界普遍適用的。我們也不要企圖建構全世界公用的美學理論,那也是不可能的。因為文化是多元存在的,各有自己的民族特徵,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規律。同時,美學不是揭示自然的客觀規律,而是揭示人的精神和情感世界,屬於人文之學。文化不同,人文精神如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價值取向、審美心理、審美風尚、終極關懷等是很不一樣的。正因為如此,建構中國特色的美學理論必須紮根於自己的文化土壤之中,並從西方美學乃至其他民族美學中汲取異質因素,與們固有的優良傳統融合、碰撞、消化,從而才能創新。 完全按照西方模式來衡量中國美學史的實際,用西方的審美標准取捨中國的思想資料,有削足適履之嫌。例如,有人撰寫孔孟老莊的美學思想時,大談他們對美的本質的認識。其實,孔孟老莊乃至整個中國美學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對十分抽象的美的本質並不感興趣,很少直接談論這種問題。他們所感興趣的是美的境界、美的形上精神。他們追求這種精神境界,不像柏拉圖那樣進行抽象的思辨和邏輯推導,而是進行鑒賞、體驗、感悟、洞觀,因此在形式上也不見邏輯體系。所以,大談孔孟老莊如何論述美的本質,無疑是無的放矢。當然,中西美學和中西文學藝術有許多相同之處,求同、相互印證、相得益彰是可能的和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它們還有不同甚至相互反對之處,這尤其不能忽視。由於中西文化不同,才使中西美學各有自己的論說形式,中西藝術才各有自己的民族風格。西方藝術以自然科學為其理論基礎,側重於寫實和客觀描寫,結果落實到認識論;中國藝術以道德哲學為其理論基礎,側重於寫意和主觀表現,結果落實到育人的教育實踐;二者的思維方式、表現方法、價值取向很不相同,各有長短。可以說,中西藝術沒有完全相同的范疇、命題和論說形式。正因如此,中西對話交流、取長補短、融合出新才是必要的,才能有發展、創造。因此,進行深入、系統的跨文化研究,乃是未來文化發展不可缺少的認識前提,也為美學創新展開了廣闊的文化背景,提供了充分的條件。在跨文化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中西美學比較,才能做到深刻、符合歷史實際;才能通過比較,認識優劣,擇善相從,吸收消化,吐故納新。中西美學融化出新,這是我國未來美學理論建構的主要途徑,也是歷史發展的總趨勢。 鑒於以往的經驗,中西美學比較研究應當做到:一是中西美學融化出新,對於我們來說必須建立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不能割斷歷史,否則未來美學的發展便會失去根基,沒有了生長發展的條件。也就是說,中國未來美學的發展既要吸收西方美學的異質因素並加以消化,同時又必須紮根傳統文化土壤之中,才能具有自己的獨創性與民族特點。這樣的中西比較既反對「全盤西化」,又反對「抱殘守缺」。二是中西美學比較研究要求研究者採取平等對話的方式。要做到這一點,關鍵在於對中西文化各自的優越性、局限性和生命活力必須有清醒的認識,才能清除「歐洲文化中心主義」的影響,才能正確掌握比較的標准。三是中西美學比較要求研究者對中西文化有基本的了解、體驗,對自己所比較的范圍要有系統深入地研究,才能達到一定的深度,做出獨到的建樹。 中國美學研究的深化途徑薛富興現代意義的中國美學研究從王國維開始,他用西方近代學術方法和觀念審視中國古典審美傳統,發現了在傳統學術視野下很難發現的東西。此後,以宗白華、朱光潛為代表的新一代學人在深入認識中華審美精神個性方面,得出許多精到的認識。但整體而言,20世紀前期是一個集中輸入西方美學理論、嘗試基礎理論建構的時期,中國美學研究處於零星討論、尚不系統的階段。 20世紀80年代始,中國美學研究進入全面系統研究的新階段,出現了一批有影響的中國美學史著作,斷代史和專題性研究著作也層出不窮,發表的單篇論文則更多。從此,中國美學與美學理論、西方美學鼎足而三,被視為美學研究必不可少的分支,初步建立起中國美學這一美學分支學科,系統梳理了中華民族審美觀念發展的大致輪廓。這打破了20世紀前期以西方美學為美學的局面,充分注意到人類審美意識中的民族文化個性,使美學學科內部的生態結構更趨豐富、合理,對美學在中國的深化與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現在,中國美學研究已成為成果豐碩的一個領域。 當然,20世紀後期的中國美學研究也有其局限。最主要者有二:一曰基礎薄弱。依理,一門學科的建立當從具體、微觀的專題實證研究開始,只有專題研究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才會出現通史式的宏觀總結成果。但20世紀後期中國美學研究正好相反,一開始便是通史式研究佔主導的宏觀研究階段。著者積數年之功來言說數千年審美傳統,其粗疏程度可想而知。即使是單篇學術論文,也以大話題居多,缺乏扎實的專題實證研究,有先天不足之症。二曰觀念研究。現行中國美學研究大多停留在審美觀念梳理階段,觀念只是人類審美活動的最後階段、最抽象形態,審美研究若只停留於審美觀念,沒有更質朴、豐富的審美實踐材料來支撐,將始終是無根之苗。這一點,現在已開始為美學界所認識。 中國美學研究正處於自我深化的新階段,其具體途徑有四: 化宏觀為微觀,走出通史情結,重新回到具體、實證的專題研究,重新做斷代史、專題史的研究工作,補先賢之未足,為中國美學的健康發展奠定一個較為扎實的基礎。現在,我們對中華審美意識發展的具體情形尚知之甚少,諸如中國自然審美史、工藝審美史、生活審美史這些極具意義的專題,尚待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也只有這些較為具體而又有普遍啟示意義的專題研究成果出來之後,我們對中華審美意識發展才會有更符合實際、更新、更高的認識。 化觀念為活動,走出理論文本,回到生動、豐富的大眾審美實踐,回到更質朴、具體的審美活動的器物、文字材料中,重新做系統的分類整理工作。美學史首先當是現實的審美活動史,觀念的梳理當是終結而非起始環節。美學是人類感性精神現象學,從豐富復雜的現實生命活動中分析審美要素,從浩如煙海的器物與文獻中爬梳審美的蛛絲馬跡,確是一樁苦役,但不下如此功夫,中國美學研究便無以深化,永遠只能處於前科學階段。這實際上是以實證專題研究補課的方式來超越20世紀後期的觀念研究。 以中華審美的特殊性材料來解決人類美學的普遍性問題。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將充分展示中華民族獨特審美精神視為中國美學研究的唯一目標,其實這只是中國美學研究的初步。若僅以審美民族文化個性呈現為職責,中西美學將永遠各自言說而無法形成人類共享性美學知識體系,中國美學研究也就失去了普遍性學術價值。中國美學研究若沒有超越民族文化本位的普遍性學術視野,沒有美學基礎理論指導,實證研究也將很難深化、提升。因此,以中華審美獨特性材料為基礎,提出一些對研究人類審美意識發展史有普遍意義的問題,解決一些西方美學尚未提出,或雖已提出卻還未能很好解決的問題,將中華傳統審美智慧融入人類美學共享性知識體系,如此才能提升中國美學研究的學術價值,所謂美學的「失語」、無平等對話權、中西美學各自為政等問題,也才會逐步得到切實解決。 堅持審美世俗本性,發揚中華審美傳統。審美是人類精神生活的起點,當下感性立場決定了它永遠是最世俗的精神生活。中國有深厚的以審美樂生的文化傳統,自然審美、工藝審美、生活審美和藝術審美在中華古典文化中全面展開,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這些正需要在當代社會發揚光大。較之西方那種以審美為真理、信仰的傳統,中華以審美為樂生之情的傳統更符合人類審美活動本性。中國美學在審美觀念和審美實踐兩方面都有精彩的思想文化資源,因此,在促進當代美學基礎理論建設和現實人文關懷方面,中國美學研究應該有極好的前景。 現代性視野中的美育學科建設曾繁仁美育學科的發展從來都同人類社會的發展步伐緊密相關。在工業化之前,人類社會只有美育活動而沒有嚴格意義上的美育學科。美育學科的產生,應以1793年席勒發表《美育書簡》為標志,該書意在通過美育解決資本主義工業化所帶來的「人性的分裂」。而「二戰」之後,美國哈佛大學等名校針對教育的科技化、工具化和職業化傾向,提出了包含藝術與其他人文學科的「通識教育」。20世紀80年代,美國蓋蒂藝術中心為使美育更加規范化並列入課程體系,提出以學科為基礎的藝術教育。在我國,首倡並實施美育學科建設者為蔡元培,他將美育列為教育方針的五個方面之一。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提出「德、智、體、美和生產技術」全面發展的培養目標。不過,美育學科建設的真正起步,則在改革開放之後。我國不僅把美育正式寫進教育方針,而且將其提到「素質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的高度。教育部於1998年和2002年先後發布了《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總體規劃(1998-2001)》與《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發展規劃(2001-2010)》,前一個規劃帶有撥亂反正、恢復美育學科的性質,後一個規劃則已立足美育學科的建設和發展,內涵豐富而切實可行。同時,我國還組織成立了全國性的藝術教育委員會和美育的相關學術組織,出版了數量可觀的美育教材和論著,極大地推動了美育學科的發展。 美育作為美學和教育學的交叉學科,它的發展必將極大地推動這兩個相關學科本身的發展:從美學來說,美育學科的發展將使美學學科由抽象的本質主義探討回歸人的生活世界;從教育學來說,美育學科發展為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構築了融會二者的橋梁,從而提高素質教育的質量和水平。而從整體的社會發展來說,面對日益加快的工業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市場化步伐,美育學科的發展對於不斷膨脹的工具理性、精神焦慮與市場拜物,是一種人文精神的療治和補缺。可以認為,在當代,美育學科的發展承擔著培養一代新人的重任。 從長遠建設來看,美育學科發展須在現代性視野下遵循學科自身規律加以推進。這就要求我們立足於中國現代化過程中存在的人的生存狀態「美化」和「非美化」的二律背反現實,從學科建設所必具的「擁有一個有機的知識主體,各種獨特的研究方法,一個對本研究領域的基本思想有著共識的學者群體」這一基本要求出發,開展學科建設工作。這里,所謂「擁有一個有機的知識主體」,就是從美育學科的「審美力的培養」這一基本范疇出發,面對當前信息化時代大眾傳媒與文化產業高速發展的形勢,吸收當代美學領域富有價值的現象學、闡釋學、存在主義、語言學美學和文化詩學的精華,構建具有新的內涵的當代美育理論體系,並做到古今中外各種美育資源的綜合運用。從我國古代來說,源遠流長的「中和論」美育思想的價值,就在於以「天人合一」為哲學基礎,以天、地、人交匯融合為指歸,最後落腳於文與質、外在與內在、入世與出世高度統一的「君子」的培養。這是一種迥異於西方古代感性與理性二分的「和諧論」美育思想,有著重要的當代價值,應予批判地繼承。可惜的是,這種「中和論」美育思想的價值長期以來沒有引起學術界足夠的重視。而對於西方,除重視古希臘以來「和諧論」美育傳統之外,還更應重視西方現代、特別是20世紀以來以突破傳統「主客二分」思維模式為特徵、以追求人的「詩意的生存」為目標的美學與美育思潮,從中吸取有價值的成分。除此之外,我們還應重視我國現代以來以王國維、蔡元培、魯迅為代表的美育思想傳統,特別是對於近五十年來,包括新時期以來的美育理論和實踐,更應給於重視和繼承發揚。由此,在諸多資源的基礎上來建設中國特色的當代美育學科體系。 所謂「獨立的研究方法」,是指美育作為交叉學科應立足於理論與應用的統一,吸收當代心理學、社會學、教育評價體系與腦科學的種種方法和成果,逐步形成相對獨立的當代美育研究方法。其中,尤其要重視當代教育評價體系的探討和腦科學的發展。而從教育評價體系來說,目前存在兩種教育評價測試體系:統一的智商評價測試體系和以個人為中心的情景式評價測試體系。如果機械地依照智商評價測試體系,則美育與德育等非智力教育一定會被放到不重要的位置,從而走上應試教育的道路。因此,只有遵循以個人為中心的情景式評價測式體系,美育才可能擁有其應有的地位。只是這方面的具體操作難度較大,還需要進一步探索。而由於美育同教育學科的關系,它同心理學、特別同「神經心理學」與腦科學研究密切相關,如我們所熟悉的美育所特具的「開發右腦」、「情感升華」、「肯定性的情感評價」等,都同神經心理學和腦科學有關。因此,美育學科的建設和發展有必要借鑒腦科學的成果,使之具有自然科學的重要支撐。至於「有著共識的學者群體」,目前應側重從現有藝術教育隊伍出發,通過行政和學術的渠道來採取措施,盡快提高其實際能力和水平。同時還應吸收相關學科的學者參與研究,逐步形成一支同我國美育學科發展相適應的質高量足的美育學術隊伍。應該說,從時代需要和學科自身發展兩方面來說,我國的美育學科必將逐步走向成熟、取得更大發展。 文藝美學:問題與希望王德勝文藝美學被正式當作一門特定的理論「學科」,是20世紀80年代以後的事情。作為20世紀中國美學接受西方美學學科方法之後在自身後期發展中的一種努力,文藝美學研究及其學科化建構不僅追躡了現代中國美學的理論意圖——把美學的思辨過程延伸進感性形象的文藝活動之中,正是自王國維以來中國美學一以貫之的學理追求之一——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當代中國美學界對於「美學的中國化」、「美學體系建設」的一種具體回應方式和現實態度。 值得矚目的是,在一個不長的時間里,文藝美學在中國已有了相當規模的發展。不過,也正因為文藝美學歷史之短,其學術發展中難免存在種種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體現在有關文藝美學的學科定位上。如果說,提倡文藝美學的學科化建構最初具有某種「應時而生」的性質,主要是為了強調文藝回歸其自身審美屬性,因而有著鮮明的理論應用企圖;那麼,隨著研究過程的不斷展開,我們便不能不嚴肅地面對這樣一個問題:被當作特定學科或美學分支來建構的文藝美學又如何才能確定它自身的學科性質?對此,目前各種有關「什麼是文藝美學」的認識,基本上都傾向於認為文藝美學是美學(包括文藝理論)問題的特殊化或具體化。然而,這種認識不能真正令人滿意,因為它仍然無法從研究對象的特殊性方面真正有效地區別文藝美學與美學、文藝理論的學科界限:難道為了保證文藝美學的獨立性,美學在思辨層面對於文藝活動的審美特性和審美規律的探討、文藝理論從具體審美過程出發對於文藝活動的研究,就必須無條件地「讓渡」給文藝美學?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它又將帶出一個新的、悖論性的學科建構難題,即為了區別於美學的存在形態,文藝美學必須有意識地淡化對於美本體的思辨,弱化美學思維之於具體藝術問題的統攝性;而為了撇清與文藝理論研究的相似性,文藝美學又必須有意識地強化文學藝術問題的美學抽象性,增加文藝美學的哲學光色。應該承認,這個學科建構上的難題,還沒有在當前的文藝美學研究中得到有效克服。它不僅影響了文藝美學其他問題的解決,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動搖了我們對文藝美學存在合法性的信心。 那麼,解決文藝美學的定位問題、化解文藝美學學科建構難題的希望在哪裡呢?在我看來,這個希望就在於我們轉換態度,把文藝美學從一種學科形態轉向一種具體研究形態來加以理解,即文藝美學的研究在理論層面上明確指向了對文學藝術問題的深刻把握。因為很顯然,既然文藝美學的討論話題基本上都可以在美學和文藝理論體系中找到其敘述形式,而20世紀以來各種美學、文藝理論研究不僅沒有拒絕藝術的審美考察,而且正越來越趨向於把研究視點深入到藝術母題之中,那麼,文藝美學的研究其實就可以被理解為美學、文藝理論內在話題的當代延伸,它的任務就是提供一種從內在結構層面觀照藝術的具體審美存在特性、審美表現方式、審美體驗過程和規律等的特定理論思路、討論形態。質言之,文藝美學的定位可以在當代美學、文藝理論的自身問題中獲得確立,「學科化」的「文藝美學」實際就是一種當代形態的「文藝的美學研究」。 因此,依照美學、文藝理論的當代發展特性來尋找深化文藝美學的真實理論問題,以對問題的確定來奠定文藝美學作為一種當代研究形態的合法性基礎,以對問題的闡釋來展開文藝美學研究的合法性過程,應該是一種明智的做法。而當前文藝美學研究所面臨的許多問題中,需要我們特別關注者有三:第一,藝術現代性追求與文化現代性建構的關聯。這其中又包括三個方面,即:文化現代性建構的理論與實踐的具體性質、藝術現代性追求的內涵及其在文化現代性建構中的位置、藝術現代性追求的合法性維度。第二,當代大眾傳播制度對於藝術活動、藝術作品的效果的具體影響,以及這種影響的實現過程和美學意義。由於當代藝術的變異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大眾傳播的具體特性,因而只有把藝術效果問題與整個文化的大眾傳播制度問題加以整體考慮,我們才能獲得對於藝術審美本質的當代性把握,在理論上真正體現現實的價值和立場,文藝美學研究也才可能產生理論的現實有效性。第三,藝術活動與日常活動的現實美學關系。把藝術活動與人的日常活動的關系放在現實生存語境中來把握,既是對當代藝術的美學追求的一種具體認識,也是美學和文藝理論研究擴大自己的學術視野、體現自身當代追問能力的內在根據。 西方美學研究之展望朱立元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美學(包括美學原理及中國美學史)研究的每一步進展、每一次突破,都主要以西方美學為參照系或借鑒對象。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21世紀,中國美學建設面臨重大的突破發展和歷史性機遇,而研究和借鑒西方美學的歷史經驗與當代新成果,對於中國美學理論的創新(包括中國古代美學研究視野的拓展)仍然是一種重要方式。而且,從一個較長的歷史時期來看,我國的西方美學研究現在還只是起步階段,研究的空間還很大。 首先,在21世紀,西方美學譯介工作還需要大力拓展。20多年來,西方美學的譯介在我國雖初具規模,但從整個西方美學研究需要來看還遠遠不夠,不但有些重要時期如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涉及美學內容的譯作太少,而且美學史上有些重要學派和代表人物的相關譯著也不夠完備,如美國經驗派、德國理性派和浪漫派,以及除狄德羅、萊辛以外的歐洲啟蒙主義美學家等;19世紀歐洲美學史上許多重要美學著作至今未見到完善的譯本;20世紀美學譯著雖已有一定的規模和數量,但許多重要代表人物的美學論著或相關論著還未曾譯介過來,尤其近一二十年裡大量新的重要論著(不限於純美學論著,包括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評方面的著作)還來不及介紹進來,有的甚至根本未進入我們的視野。而對於已經翻譯介紹進來的大批各個時代的美學著作,我們的研究工作也還跟不上,許多重要著作至今沒有被認真、系統地研究過,有的甚至從未引起注意。受到普遍關注的不外乎那麼一些屈指可數的熱門書。所以,這一方面的工作還大有可為。 其次,與譯介工作密切相關,西方美學史的研究與寫作也遠非無事可作。斷代史研究更是大有文章可做,上面所提到的缺少譯介的時期和學派都值得專門研究並寫出斷代史或學派史。尤其是,當代特別是近二三十年的西方美學發生了巨大變化,現代的與後現代的美學共生共榮,它們都值得我們予以更多的關注和更及時、深入的研究。 再次,西方美學的范疇與范疇史研究需要大力發展。美學范疇作為各種審美現象的本質、關系的規律性表達和邏輯概括,是美學思想和觀念的理論形態。在某種意義上,西方美學范疇史研究是對一般西方美學史研究在理論和邏輯上的提升,又是對西方美學史研究的推進和深化。我國對西方美學范疇的專題研究雖有一些論著,但還不夠系統和深入,至於范疇史的研究更顯得薄弱,需要我們花大力氣加強這方面的研究。 第四,西方美學史的研究可以提升到審美意識和審美文化史層次來進行,即可以把特定時代以理論形態呈現的美學思想,與那個時代以具體審美意識、觀念、趣味、風尚、藝術創作等體現的審美實踐活動和原生態的審美文化生活緊密結合起來,使美學理論與審美實踐緊密結合,相互闡發而相得益彰。 第五,對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的美學思想還應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在我國,對馬克思《巴黎手稿》的研究固然已取得可喜成果,但是,馬克思美學思想在西方美學史上有劃時代的貢獻,我們現有的研究還僅是初步的。馬克思的美學思想不僅屬於19世紀,還屬於20世紀和21世紀,其中許多重要觀點、見解、思想極富現代性和超前性,現代西方不少美學大家的思想都曾從馬克思那裡受益或得到啟示。我們不應拘泥於對《巴黎手稿》進行逐字逐句的詮釋或注經式的讀解,而應以現代眼光從現代性和馬克思的歷史性超越入手,從德國古典美學向現代美學轉型的歷史脈絡上,從馬克思對20世紀西方馬克思主義和其他美學流派的巨大影響中,進一步系統、深入地研究馬克思的美學思想。這不僅對整個西方美學尤其是當代西方美學的研究大有裨益,也有助於當代中國美學的理論創新和建設。 最後,西方美學研究最好能在與中國美學研究相互比較、參照的背景和學術視野中進行,這對中國美學和西方美學的研究都大有好處。

⑷ 現在中小學在線教育哪個平台好

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使得家長們工作越來越繁忙,沒有辦法抽出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但是孩子的教育方面一直都是家長們十分重視的問題。特別是孩子的英語學習情況,針對孩子的英語能力的提升,很多家長都選擇通過中小學在線教育平台讓孩子跟著專業的老師學習,接受系統性的英語教育。面對眾多的中小學在線教育平台,家長們想要知道哪個好一些?筆者就給家長們推薦一家不錯的教學機構吧!
中小學英語在線教育平台 哪個好一些?筆者還是比較推薦阿卡索外教網的,這家是佟大為代言的品牌,主要專注於在線外教一對一教學,效果好,價格優惠。這也是大家推薦阿卡索外教網的原因吧!整體阿卡索蠻不錯的,比較適合長期學習,當初報的阿卡索外教網的朋友,現在學的都蠻不錯的,這是一家經得起對比的英語培訓機構。

優勢1一對一教學
通過網路在線的一對一近視頻教學的近距離,手把手教學,能夠了解和掌握外國文化和外國人思維方式,進而突破英語學習的瓶頸,將英語水平提升到一個新層次。
優勢2針對性教學
上課前先免費測試學員的英語基礎和綜合能力,根據學員自身情況配置合適的課程,透過定製課程,針對性授課,最大限度節約學員學習時間,同時幫助學員學到自己生活、工作中最適用的英語,利於學員在生活、工作中將所學實踐活用,真正掌握和使用所學英語。
優勢3透過定製課程
有針對性的一對一指導學員,幫助學員在最短時間內,達成通過面試和考試、運用英語自主交流等個性化目標。這個階段的英語學習我們更加註重學員綜合能力的提高,繼續強化聽說能力,提高語感。在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仍然不放棄對學生興趣的培養,旨在讓學生學習有趣,成才無憂!
阿卡索通過研究各個地區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差異,發現其中的不同,尋找最佳的教學方案。也提出了更多研究主題,比如區域性英語口語熟練度有效性教學研究,體驗性學習法對傳統書本教學的影響,利用阿卡索數萬學員的真實數據研究新英語教學法的潛力等。

⑸ 中小學在線教育平台有哪些是比較優秀的啊

網上培訓也就兩種類型一種是一對一類型,一種就是答疑類。各有優劣。至於優秀平台其實沒有什麼優秀平台只有適合你的平台。小孩子自學能力本來就是差的。要是數學方面我能有指導

⑹ 北京市中小學開放型教學實踐活動怎樣報課

小學數學課程教學的發展趨勢是由封閉走向開放。《數學課程標准》指出:學習和教學方法必須是開放而多樣的,開放性是課堂教學評價的一條重要原則。它要求課堂教學做到:一是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活力,不斷激起學生的探索、發現、想像和表現的願望,讓學生的思維、心態處於開放狀態。二是創設有利於學生發展的開放式教學情境,通過教學時空

⑺ 中小學在線教育平台有哪些是比較優秀的

中小學在線教育優秀平台比如:阿卡索外教網等,不僅針對性更強,能及時解決孩子的英語煩惱,而且外教培訓能帶給孩子更專業的發音訓練。

好的教育平台才值得我們報名,很多學員都表示非常喜歡阿卡索這家機構,孩子在這里學習是一件非常輕松愉悅的事。性價比也是非常高的,課均不到20元,每天都能跟著外教一對一學習,我在這里留下一條試聽課的體驗名額,各位不妨帶著孩子去體驗看看效果:【免費領取價值388元外教試課】

很多學員都表示非常喜歡我們家,具體原因如下:

1.上課時間方便,約課服務到位,外教很會調動學員的積極性,有親和力。

2.教學方式是在線外教一對一教學,指導性比較強。

3.可以自主選擇喜歡的外教,能隨時重播的視頻錄像,利於課後復習。

4.阿卡索還可以提供中外教結合,照顧不同英語水平的學員,量身定製,讓每一個學員都可以學好英語。

如果你想要免費獲取全網最齊全的英語資源,歡迎網路搜索:阿卡索官網論壇 。專注於打造中國英語學習資源分享網站。內容十分豐富,包含少兒英語、英語口語聽力、英語四六級、新概念、商務英語等免費資源下載。

中小學在線教育平台有哪些是比較優秀的?可以網路搜索vivi老師進行咨詢,老師對市面上的在線英語機構都比較了解,無論是性價比最高還是專業性最強都可以為您量身建議,歡迎一起交流!

⑻ 為什麼說集中實踐環節是開放教育的重點和難點

(一)、課程實驗的實施及要求

課程實驗是訓練學生閱讀資料、安裝調試儀器設備,觀察和分析實驗現象,處理試驗數據、分析實驗結果和完成實驗報告等各方面綜合能力,以及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拓展知識面的重要手段。根據廣播電視大學的要求,學生必須按照教學計劃的規定,完成應做的全部實驗。未完成實驗或實驗不合格者,不能取得該課程的學分。課程實驗必須在能達到教學要求的實驗室進行,並盡量與該門課程的理論教學同步進行。對於暫時確無條件完成的實驗,可以進行模擬實驗代替。並規定實驗條件應該符合成人學習的要求,在不符合教學要求的地方做實驗,該實驗無效。對已完成的課程實驗,學生應及時寫出實驗報告。如發現實驗弄虛作假者,已做實驗作不及格處理。一門課程規定的全部實驗完成後,專業輔導員應認真填寫實驗成績匯總表,經實驗指導教師評定成績並簽名,由教學部門審核,上一級電大組織抽查,對於抽查不合格的,該課程實驗成績無效。

然而,由於觀念、條件、環境、教學對象、管理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實踐性教學成為遠程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難點。「中央電大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將「現代遠程開放教育實踐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列為子課題研究項目,旨在以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核心,研究探索能夠適應現代遠程開放教育規律和特點,具有全面素質。突出實踐能力與學習能力提高和創新精神的實踐教學模式和實踐教學管理模式,充實和完善遠程教育理論,並進一步指導遠程開放教育環境下的實踐教學,整體提高遠程開放教育質量和水平。通過對實踐教學環節在遠程教學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對整個遠程教育的影響或相互關系的研究,提出解決遠程開放教育實踐教學中重點、難點和薄弱環節的策略及方法。

(二)、
集中實踐環節的實施

集中實踐環節是電大開放教育實踐性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開放教育教學計劃,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教學內容之一。它對於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電大教學改革,切實保證遠程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實際工作能力的新型人才都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集中實踐環節主要包括社會調查、各類實習、畢業論文(作業)或設計等。

1、在思想認識方面,進一步統一思想,轉變觀念,把集中實踐環節教學放在和專業課程同等的位置,從人才培養的高度來認識實踐教學工作,從能否通過總結性評估的高度來重視實踐教學工作。

2、在制度建設方面,因地制宜,制定系列可操作性的文件,逐步推進集中實踐教學規范化。

3、在教學管理方面,不斷更新管理理念,組織對實踐環節教學、教學管理和教學質量監控等難點進行攻關,設計各類報表和論文封面;組織對指導教師、學生和答辯組織者進行培訓;開發網上實踐教學平台,建立網上批報系統,不斷推進實踐環節管理模式改革。同時加強實踐教學的過程管理,保證實踐教學落到實處。

4、在實際操作層面,加強實踐教學的研討、交流與推廣。通過各專業集中實踐環節工作會、學科組會議和網上研討會,組織交流實踐教學經驗,研討實際工作中的問題。同時,注重對實踐教學經驗的推廣與示範,如可以通過召開實踐教學現場工作會議,有條件的通過畢業答辯網上直播,通過網路雙向視頻答辯,通過組織觀摩教學,以多種形式為實踐教學提供示範。

5、對集中實踐環節指導教師的職責做出明確的界定,對集中實踐環節教學教師隊伍和教學管理隊伍建設提出明確的要求。對實踐環節責任人進行實踐教學的組織、實施與管理的系統培訓,並組織進行考核,成績合格者頒發試點專業集中實踐環節合格證書。實行集中實踐環節相關指導教師持證上崗,並對集中實踐教學過程的程序簽字負責。

⑼ 廣東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信息管理平台

廣東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信息管理平台:廣東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信息管理平台,輸入相應的賬號密碼便可以進入了。

培訓機構在培訓結束後,會進行成績校對,然後對成績合格、單位已繳費的學員進行學時錄入,學時錄入後,需要等待主管部門的審核,只有最終審核通過,學員才能獲得相應培訓的學時。因此請老師們耐心等候!

(9)中小學開放教育實踐平台擴展閱讀:

作為教師忘記網站登錄密碼,可以通過以下步驟找回:

1、老師請先自行排查登錄的網址是否正確,登錄的賬號及密碼是否存在空格。

2、如果排除以上原因還是顯示輸入的賬號或密碼不正確,請聯系學校管理員,學校管理員用學校管理員的賬號及密碼登錄網址,進行重置密碼。

3、如果聯系不到學校管理員,請提供申請重置密碼的證明,證明包含老師的身份證號,姓名、單位名稱、申請事項及原因,並蓋有學校公章咨詢客服。

閱讀全文

與中小學開放教育實踐平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