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青島出版社 小學五年級科學學期教學計劃和教案。請教。
645256104
我的QQ,
有問題說!
『貳』 急需廣東版小學五年級《科學》教學計劃
五年級科學教學計劃 科目 科學 年級 五年級 任教班級 五(1 3 4) 任課老師 : 制訂日期 2010 年 2 月一、教學目的要求:五年級《科學》下學期教學內容,是由「沉和浮」「熱」「時間的測量」和「地球的運動」四個單元組成的。科學探究1.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3.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情感態度價值觀1、認識到保護大自然、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2、培養學生在小組中友好合作的意識和積極參與班級討論的習慣。科學知識1、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動中,讓學生自己去解決有關沉和浮的許多問題。2、觀察探究物質在熱量變化過程中產生的不易察覺的變化,主要是熱脹冷縮現象,以及熱量轉移(傳遞)的過程。3、讓學生使用一些測量時間的重要設備做實驗,從太陽鍾、水鍾到機械擒縱器……在「創造」(製作)計時工具的實踐過程中,了解人類計時儀器的發展史,認識技術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作用。4、讓學生重演人類對地球運動的探究過程。 二、單元(課)授課計劃:周次日期單元課次內容(課題)教時目的要求准備工作結合活動一|四沉和浮1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1對物體的沉浮做出預測,並用實驗驗證,做好記錄。水槽、各種物體、記錄表2沉浮與什麼因素有關1用控制變數的科學方法,探索物體沉浮的原因。水槽、各種物體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1根據橡皮泥排開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斷。水槽、若干橡皮泥、刻度杯、記錄表4造一艘小船1按自己設計的方案製造小船,並不斷改進。水槽、若干橡皮泥、若干墊片、玻璃彈子5浮力1運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釋物體在水中的沉浮。彈簧秤、泡沫塑料塊、精確刻度杯、細線、記錄表6下沉的物體會受到水的浮力嗎1設計實驗驗證下沉物體在水中受到了浮力作用,用彈簧秤測量下沉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彈簧秤、鉤碼、精確刻度杯、石塊、細線、記錄表7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1經歷一個典型的「觀察一發現一推測一驗證」的科學探究活動過程。馬鈴薯、酒精燈、木夾子、小鐵片、濃鹽水、食鹽、白糖、燒杯、筷子8探索馬鈴薯沉浮的原因 1整理所學的知識,進行概括總結,形成科學概念。 鉤碼、馬鈴薯、彈簧秤、清水、濃鹽水、糖水、酒精、量筒、天平、圖片五|八熱1熱起來了1自主設計實驗探究衣服是否能為身體增加熱量。毛線衣物、棉織衣物;熱水;溫度計2給冷水加熱1從影響物體在水中沉浮的因素去分析水受熱後產生的變化。小塑料袋,水槽;熱水,冷水;天平,試管;氣球皮,剪刀,橡皮筋3液體的熱脹冷縮1製作一個簡易的觀察水的體積變化的裝置。平底燒瓶,玻璃管,橡皮塞;冷水,熱水,溫度計4空氣的熱脹冷縮1用多種方法觀察空氣的熱脹冷縮現象。燒瓶、I.型玻璃管;熱水、常溫水、冰水;錐形瓶、氣球5金屬熱脹冷縮嗎1設計簡單易操作的實驗活動,有效地觀察金屬固體體積變化的現象。:酒精燈;銅球熱脹冷縮演示器;鋼絲條、刻度尺、作支架用的木塊等6熱是怎樣傳遞的1設計實驗觀察熱傳導的過程和方向。鐵架台;鐵絲、熱水;火柴、金屬圓片、酒精燈、蠟燭油等7傳熱比賽1進行不同材料物體熱傳導性能的比較實驗。塑料勺、木勺、鋼勺;杯子、熱水、蠟燭;金屬條8設計製作一個保溫杯1根據熱傳遞的原理設計製作保溫杯。製作保溫杯的材料九|十三時間的測量1時間在流逝1運用各種方法感受一分鍾的長短。秒錶,記錄表2太陽鍾1製作簡易的豐表或者日暑進行計時。立竿、尺子、手錶、暑針、暑面3用水測量時間1初步理解流水為什麼能夠用來計時,以及存在的問題。塑料瓶子,量筒,鐵釘,透明水杯4我的水鍾1利用剪刀、塑料瓶等簡單工具和材料製作一個簡易的水鍾。美工刀、塑料瓶、時鍾、記號筆和尺子5機械擺鍾1重復觀察和測量擺鍾每分鍾的擺動次數。秒錶、機械擺鍾6擺的研究1進行改變擺的擺錘、擺的擺長對擺的次數是否產生影響的實驗研究。擺、鐵架,秒錶7做一個擺鍾1運用測量與比較的方法來研究鍾擺的擺動快慢。木條、計時器、擺錘8製作一個一分鍾計時器1製作一個計時一分鍾的簡易擺鍾。擺鍾、秒錶十四|十八地球的運動1晝夜交替現象1提出地球產生晝夜現象的多種假說,並且進行驗證。小球、蠟燭、火柴、白紙、水彩筆、記錄表等2人類認識地球及其運動的歷史1對歷史上有關地球運動的假說進行分析,批判和借鑒其中的觀點,修正自己對晝夜的解釋。有關「地心說」「日心說」的資料3證明地球在自轉1通過擺的實驗探究,了解擺的特點,並藉此理解「傅科擺」的原理。單擺、支架、可轉動的圓盤4誰先迎來黎明1通過生活經驗和體驗活動,理解相對運動,並用來解釋太陽等天體的視運動。兩張白紙、水彩筆、地球儀5北極星「不動」的秘密1結合地球運動的特點,合理解釋北極星為何「不動」。南北極天體夜間圖片、硬紙片、地球儀、皮球6地球在公轉嗎1在模擬實驗中,觀察並做出恰當描述。木桿、直尺、小木條、紅色圓紙片、藍色圓紙片等7為什麼一年有四季1根據地球公轉的特徵做模擬實驗。地球儀、強光源、大頭針8極晝和極夜的解釋1用模擬實驗、直觀演示、示意圖等多種方式來解釋極晝和極夜現象。地球儀、手電筒、硬紙片、記錄紙等十九復習 分單元復習1鞏固一學期所學知識。 (參考一下吧!)
『叄』 冀教版五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充分挖掘課程資源,和孩子們一起探究,實施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探究性教學,有效地組織學生開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學探究性活動.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幹,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數,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敢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三、教材分析:
1、知識方面,劃分為四個教學單元:
《生物與環境》單元,通過對綠豆種子發芽和生長,蚯蚓的選擇的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環境的關系。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生態群落中生物之間的食物鏈和食物網,並通過對生態瓶的製作、觀察,探究生態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關系。通過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認識到保護大自然、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光單元引領學生們觀察光的傳播特點及其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運用,接著指導學生認只許多光源在發光的時候也在發熱,太陽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熱源。陽光下物體得到的熱與受到的光照強弱有關系。也與物體本身的性質有關系。最後通過製作太陽能熱水器結實合運用相關知識。
地球表面及其變化單元教學內竄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認識地球表面總的地形地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脈、高原等地形及特點;二是地形地貌變化及發生原因。讓學生知道是地球內部的運動,是太陽、流水、風、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運動和力單元內容光煥發分為四部分,讓我們了解重力、彈力、反沖力,讓學生用這些力作動力使小車運動起來,並研究動力的大小與小車運動的關系。第二部分學習測量力的太小,認識力的單位,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備。第三部分認識摩擦拭力,研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第四部分動手實踐,設計和製作一個小車。
2、能力方面
實驗能力:實驗操作方法,對比實驗,模擬實驗.
思維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想像能力,推理能力,製作能力,創造能力.
3、德育方面
(1)通過講述我國的珍稀生物,我國古代在天文科學方面的成就,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通過自然知識的教學使學生體會到自然變化是有規律的,人可以了解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
(3)培養學生勇於探索的科學態度和創造精神。
教學重點:
從上學期開始,學生對實驗非常感興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內在。所以本學期的重點是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
教學難點:
各單元都要求學生親身經歷過程,這一過程也將延續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如何引導學生展開主題研究,進行饒有興趣的研究,是本學期的難點。
四 、相關措施
1、根據自然學科的特點和高年級學生的特點,自然課仍然要加強直觀,重視課本上的圖畫和實踐操作.
2、重視指導學生認識各種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變化規律和原因.
3、不同的課型用不同的教學思路。如探究各種自然變化規律,原因的採用「問題――觀察實驗――思考――結論――應用」或」「問題――假設――觀察實驗――結論――應用」的結構;以培養學生技能為主的課多採用「認識構造,原理,方法――分步操作――反復練習」的結構。
4、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加強與生活生產社會的聯系。
5、注意發展兒童智力,培養能力。
6、注意與其它年級其它學科之間的聯系。
五 基本活動: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六、教學進度:
周次 起訖月日 教學內容 教時 執行情況
1 8月30日至
9月6日 1.1種子發芽的實驗
1.2種子發芽的實驗
2
2 9月10日至
9月14日 1.3觀察綠豆芽的生長
1.4蚯蚓的選擇
3
3 9月16日至
9月20日 1.5食物鏈和食物網
1.6做一個生態瓶
1.7改變生態瓶 3
4 9月22日至
9月26日 1.8維護生態平衡
2.1光和影
2.2陽光下的影子 3
5 10月1日至
10月5日 國慶節放假
6 10月6日至
10月12日 2.3光是怎麼傳播的
2.4光的反射 3
7 10月15日至
10月19日 2.5光與熱
2.6怎樣得到更多的光和熱
2.7做個太陽能熱水器 3
8 10月22日至
10月26日 2.8評價我們的太陽能熱水器
3.1地球表面的地形 3
9 10月22日至
11月2日 3.2地球內部運動引起的地形變化
3.3堅硬的岩石會改變模樣嗎
3
10 10月22日至
11月2日 3.4土地壤中有什麼
3.5雨水對土地的侵蝕
3
11 11月5日至
11月9日 3.6什麼樣的土地容易被侵蝕
3.7河流對土地的作用
3
12 11月12日至
11月16日 3.8減少對土地的侵蝕
4.1我們的小纜車
3
13 11月19日至
11月23日 4.2用橡皮筋作動力
4.3像火箭那樣驅動小車 3
14 11月26日至
11月30日 4.4測量力的大小
4.5運動與摩擦力 3
15 12月3日至
12月6日 4.6滑動與滾動
4.7運動與設計 3
16 12月10日至
12月14日 4.8設計製作小賽車 3
17 12月16日至
12月21日
18 12月24日至
12月26日
19 12月31日至
1月4日
『肆』 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小學五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
一、教學內容
本冊編排了《凸透鏡》、《這是怎麼回事》、《認識自己》、《太陽地球月亮》、《生物與環境》、《信息與生活》、《研究與實踐》等七個單元。
二、教材解讀
第一單元以凸透鏡等為對象,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於豐富多彩的生活,第二單元以生活入手探究傳導,對流、輻射、第三單元以我們的身體生理的研究,人本生理的奧秘,第四單元通過對晝夜變化,月相等交替現象,幫助學生建立空間想像,第五單元以學生熟悉的植物的生活環境為切入點,通過研究,分析進行科學的探究,第六單元旨在相互聯系,第七單元,通過讓學生觀察,理解地球,月亮等宇宙之間變化的循環規律。
三、教學要求
1.利用凸透鏡等為對象,建立事間的聯系。
2.從生洗入手,了解熱會使物體形態,形狀發生變化。
3.以人體為切入點,了解人體器官的衛生保健。
4.通過觀察晝夜的變化,讓生建立宇宙空間概念。
5.以動植物的生活環境為切入點,用辯證的觀點理解動物與環境相互依存的道理。
6.從信息傳遞的角度來認識生物之間的關系。
7.利用實踐實驗,培養學生用科學知識改善人們的生存的環境的科學意識。
四、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聯系實際,以整合信息為主要手段,重點強調用聯系和發展的眼光觀察事物,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2.分析解決問題,落實,引導學生參與中長期的科學探究活動和反思探究活動的探究目標要求。
五、教學課時
單元 課時
一《凸透鏡》 3
二《這是怎麼回事》 5
三《認識自己》 4
四《太陽地球月亮》 6
五《生物與環境》 6
六《信息與生活》 3
七《研究與實踐》 2
共 29
『伍』 小學科學實驗教學計劃
小學六年級科學實驗教學計劃
(2010學年上學期)
實驗目的:
新的課程標准強調要以培養小學生的實踐能力素養為宗旨,以實踐為核心,努力擺脫以理論知識為中心的舊模式,讓學生在自然實踐操作中得到真知、科學的思維方式、科學態度與價值觀以及運用科學知識和方法的能力等方面的發展。本學期在勞動實踐教學中力求體現新課標的特點,始終圍繞"以探究為核心"的理念進行教學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為了迎合學生的心理需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和科學素養。通過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培養學動手操作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實驗,使學生能在親自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體驗成功的喜悅;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及創新精神,使學生從小學科學、愛科學,為將來發展我國的科技事業,打下良好的基礎。本學期在實驗教學方面有如下打算:
具體要求:
六年級:科學六年級從使用工具開始,提出研究問題,然後研究最簡單的機械—杠桿,由此開始認識杠桿類機械,再研究非杠桿類機械,最後以自行車為載體,以齒輪研究為主要內容對前面的研究作一次總結與提升,讓學生對機械的作用有一個整體的認識;接著探究不同形狀結構所包含的力學道理,包括條形材料抗彎能力與形狀的關系、拱形承受力的特點,拓展到圓頂形、球形、各種弧形,從人造物體擴展到生物體,在此基礎上探究框架結構的特點,加固框架結構的方法和物體穩定性問題,並展開設計製作活動,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設計科學合理的形狀結構;從最熟悉的電出發,探究電生磁,製作電磁鐵,探究電磁鐵磁力大小,玩具電動機原理,然後以電能為中心認識能量及相互轉化,再擴展到宏觀的太陽能的轉化與儲存;知道生物的種類多種多樣、同種生物不同的個體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體不同的形態結構是與它們的生活環境相適應的。知道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資源。知道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就要保護它們賴以生活的環境。能用實驗、調查、查閱資料等方法收集信息,尋找問題的答案。並能利用圖、表等方式記錄、整理調查資料。能夠關注周圍生物所生活的環境,具有環境保護的意識。認同人類是生物家族中的一員,願意並能夠與生物家族的其他成員和諧相處。
『陸』 教科版五年級科學下冊第一單元落實科學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學計劃
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教學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科學課程標准》的精神,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
二、教學總目標:
1、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形成科學的學習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
3、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以科學概念作為教學目標,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科學概念和思想,逐步形成勇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5、引導學生親近自然、珍愛生命,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三、學生情況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五年級學生比較喜歡科學課,對科學實驗很感興趣,動手能力較強,但是對科學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部分同學對死記硬背的知識記的牢,運用能力較差。
2、已有知識經驗:科學觀察能力和對比實驗設計已經有較大的進步,但是獨立探究能力和主動探究意識還不夠。
3、學習心理分析:五年級的孩子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兒童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四、教材分析、各單元目標:
科學五年級下冊教材分四個單元,分別是「沉和浮」、「熱」、「時間的測量」、「地球的運動」。
『柒』 小學科學實驗教學計劃與科學教學計劃有什麼不同
我也是初教科學,請教了老教師他們說實驗計劃是本學期本冊課本中所有實驗的計劃,而教學計劃則是你本冊課本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