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是師范生。應用心理學專業。問個關於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C級教師證書的問題。
還真不了解有這個C級證。不過,如果有C級,那麼它就是最低級的一個健康教育證書。
㈡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1.各地發展較快,但實效性差,發展不平衡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經過了呼籲--起步--發展--提高等四個階段,全國各地廣大中小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有了很大飛躍,各地普遍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適合中小學生特點的心理健康教育。但從全國看,地區不平衡,數量不平衡,質量不平衡。從地區看:南方好於北方,東部好於西部,城市好於鄉村。從學校看:一部分學校從80年代就開始實驗,經過十餘年的不懈努力,已經取得豐碩成果;一部分學校受全國中小學大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感染,
也紛紛根據地情、校情、師情、學情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並取得了一些成效;還有一部分學校,特別是地區較偏遠,經濟欠發達,信息較閉塞,觀念較陳舊,思想較保守的學校,正在覺醒或積極行動起來,開展這項教育活動。從教師隊伍看:一部分心理輔導教師受過專業訓練,具有較扎實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理論知識,且專門從事學校心理輔導工作,
具有較豐富的實踐經驗,這些教師是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堅和骨幹力量。還有一些心理輔導教師是由生理衛生教師和德育教師轉行的,但經過幾年的培訓和自學,大部分教師已基本掌握了學校心理輔導的方法和技巧,基本能完成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還有一部分心理輔導教師是迫於形勢的需要,由學校的非教學人員或不能勝任教學任務的教師改行擔任。這部分教師,教育理論底子薄,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知識,實踐經驗少,因此,很難勝任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這類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流於形式,很難收到實際成效。
2.論研究薄弱,對於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問題認識尚不一致
目前,學術界和教育界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定義、歷史發展、研究對象、目標、功能、任務、內容、原則、教育環境、管理、師資與培訓、教育的模式、途徑、活動課程的確立、心理訓練、心理輔導、心理測量、心理咨詢、心理治療、心理暗示等基本概念還有不同認識,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和外延還存在著不同理解,其理論框架還不很清晰,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體系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
對於如何開展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開設心理輔導活動課,在學校建立輔導與咨詢室,對個別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干預與援助,如何在學校各項活動中貫徹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學生心理檔案的建立及中小學生常用的心理咨詢與治療的原理與方法等還有不同的認識和做法,沒有形成完整的科學的運行體系。目前看,理論研究的滯後,已經阻礙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我們呼籲:教育行政部門要組織科研部門和學校投放力量,加大力氣,對實踐中遇到的理論問題深入研究,力爭「十五」期間有所突破,形成自己的理論體系。
3.形式多樣,但缺乏規范,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化、專業化水平不高
目前,在中小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主要有:①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②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②在學校各項活動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④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建立學校跟蹤反饋矯正系統;⑥通過建立「悄悄話」信箱,對個別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與咨詢;⑥通過建立與家長聯系制度,形成家庭、學校、社區主體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雖然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是多樣的,但也存在問題。主要是:①在學校開展班、團隊活動時,常常將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將學生的情緒、性格問題歸為思想品德問題。②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程方面,各地問題較多:第一,教材版本繁雜。有課題組編寫的實驗教材;有學者根據多年經驗編寫的教材;有實驗教師自己根據工作需要編寫的教材;也有書商從利益角度出發,組織「槍手」編寫的所謂「實用」教材。第二,講授方法多樣。一些地方能夠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規律,採用討論式、探索式和活動式等教學方法,使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達到自我啟發、自我教育、自我升華的目的。但也有一些學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化,像講授數學、語文課那樣,熱衷於講解心理學的概念。第三,課時不統一,一些學校還不能保證時間。有的學校每周一節,有的雙周一節,有的學校根據實際需要和教師的能力不定期授課。②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應該是全體教工的行為,教育活動范圍應輻射學校方方面面工作;但也有些學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狹隘化,把它只看做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事。④隨著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和開展,有相當一部分學校已經從實踐和工作中認識到了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有些學校只在所謂心理健康教育的硬體上下功夫。如建立學生心理檔案,熱衷於搞各種心理測驗,
購置一些不適合學生特點的心理測驗儀器,把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熱衷於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
4.專業人員匱乏,且部分教師專業技能亟待提高
目前,學校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教師相當匱乏,專兼職教師一般為1-2名,而需要服務的學生達幾千人。教師既要上心理健康教育課,又要開展心理輔導與咨詢,還要開展各種心理訓練,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心理服務的需要。
自80年代初期,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以來,經過近20年的發展,開展這項工作的教師已經形成隊伍,並且初具規模。按專業水平和發展趨勢可分為:
第一部分,經過正規師范院校培養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他們受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專業理論知識訓練,有較扎實的理論功底,現在學校從事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於工作時間不長,他們教育、教學經驗不足,還基本停留在紙上談兵階段,沒有真正把所學理論和教學實踐結合起來。但如果經過正確引導和本人刻苦努力,在實踐中磨練幾年,他們將會成為我國從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軍。
第二部分,現在從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專職教師,他們雖然沒有受過系統心理學專業訓練,但他們大多受過高等教育,有很堅實的腦科學和社會科學理論知識,有很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教學管理經驗,經過長期實踐探索,又自學有關理論知識和參加有關訓練,他們理所當然地成為了目前是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幹。但這部分教師如果不加強理論學習,目前雖然能勝任工作,但很快就會落伍。
第三部分,一些學校領導還存在錯誤認識,把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當做擺設。為了應付檢查,把一些不能勝任教學第一線工作的教師安排做心理輔導教師。他們既沒有心理學專業知識,同時教學方法又陳舊落後。這部分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似有實無。
第四部分,還有一部分學校沒有配備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師。政教主任、團委書記、大隊輔導員、德育副校長,誰有時間誰來抓,面上看是齊抓共管,實則誰都沒有深入細致地研究這項工作,使心理健康教育流於形式,做的是表面文章。
5.整體化不夠,還沒有形成學校全方位多層次心理服務系統。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靈活多樣,學校應該採取領導與教師結合,課內與課外結合,
教育與自我教育結合等形式全方位進行。
㈢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題有哪些
主題有抄正確面對學習壓力,提高挫折承受能力,提高人際關系處理能力,緩解逆反心理,加強與父母親溝通,提高自信心,加強進取精神,避免早戀問題,嚴防心理病態出現。
㈣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習習慣》教育專題節目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習習慣》教育專題節目
這個周日,我准時的在8:20分坐在了沙發上,打開了電視機,收看河南台法治頻道播出的由於丹老師主講的《中小學人格教育》專題講座。
於丹老師在人格教育中主要為我們強調了一點:在我們中小學生所要完成的必修課中,不僅僅是學習。我們還要懂得怎樣自我控制一些不好的習慣,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師,懂得很好的處理一些人際關系與學習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勞動等。
看完了於丹老師為我們上的這一堂課,使我受益匪淺。從前,我以為,只要學習好了一切都不是問題。爸爸媽媽盡量的給我騰出大量的時間供我學習,除了學習,家裡的任何一件事我都不用去做,任何一件事都不用我去操心。爸爸媽媽把什麼事都安排的井井有條,等著我去享受他們的勞動成果。甚至讓我誤以為這都是他們應該做的,只要我學習好就行了。
聽了於丹老師說的孔子的一句「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話後,我才頓時恍然大悟:原來學習並不是最重要的,比學習更重要的還有許多我們需要學會做的事,而首當其沖排在第一位的,便是怎樣做人。
做人其實也是一門學問,其中包括道德、禮儀等等。而我們小學生除了要做好道德、禮儀方面的學習之外,還要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有所提高。一個人,就算學習再好,但卻不能自己照顧自己的話,那麼就算他四肢健全,也是一個廢人。所以我們從小要幫爸爸媽媽分擔一些家務,比如拖拖地,擦擦桌子,洗洗碗等,不要過多的讓爸爸媽媽幫你干一些事情,要先自己學著試探性的先做,實在不會的話再讓爸爸媽媽來幫忙。
學習習慣要從小培養,大概從兩三歲開始注意他的專注力、好奇心、嚴謹性的培養和維護。進入學校尤其要留意他對功課的態度,如果遇到他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要即時幫助和鼓勵,確立學習的自信,讓學習的成功帶給他堅持不懈的動力,對追求卓越的渴望。如果你的孩子已經大了,那首先就不是具體的學業問題,而是先要解決他的心理問題,比如成長的煩惱,在學校里的憂慮,家庭問題帶來的壓力等等,卸下心理的包袱,才能將注意力重新回歸到學習上。習慣本身就是要慢慢養成的,一時也著急不得。還有,先要審視一下家長自己的心態,如果是真正愛他,會幫助他解決很多人生的困惑,如果只是急功近利,那他怎麼能樣成呢?心理素質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於丹老師講的這一堂課,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在我們中小學生的必修課內,最重要的並不是學習,學會了怎樣做人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連這些都不會的話,就算學習成績再好,也是一個不具備健全人格的人。
大人們常說,要想成才得先成人,所以,作為一名小學生,要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合格人才,需要學的很多很多,不只是學習,不是嗎?
㈤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簡答題論述題怎樣考試
1.心理學的基本任務
(1)探索心理規律,科學地解釋人的心理現象。(2)運用心理規律,有效地調節人的心理活動。(3)將心理規律應用於生活實踐。
2.研究心理學應遵循哪些原則
客觀性原則,發展性原則,實踐性原則
3. 為什麼說腦是心理的器官
(1)日常生活經驗證明 (2)醫學臨床經驗證明 (3)科學實驗證明
4. 簡述興奮過程與抑制過程的運動規律
興奮和抑制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有規律的運動。
(1)興奮與抑制的擴散與集中 (2)興奮和抑制的相互誘導
5. 簡述感覺和知覺的關系。 感覺和知覺是緊密聯系而又有區別的心理過程
(1)聯系。首先,知覺是在感覺的基礎上產生的,但不是感覺數量的簡單相加。其次,感覺和知覺都是客觀事物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而產生的,二者常常交織在一起。另外,感覺和知覺都屬於心理過程中的認識過程。(2)區別。首先,二者在感受與反映客觀事物屬性方面的區別。感覺是人腦對客觀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映,知覺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多種屬性的綜合整體的反映。其次,二者在分析器方面的區別,感覺是單一分析器活動的結果,不同的感覺,有各自不同的分析器。而知覺往往是多種分析器同時或相繼活動的結果。再次,經驗在感覺與知覺活動中其的作用不同。經驗在感覺總可有可無,經驗的參與能使感覺性更加敏銳。而經驗在知覺總是必不可少的。根據認知心理學信息加工的觀點,知覺是以感覺信息為基礎,在知識經驗的參與下,經過人腦的加工,對事物做出解釋的過程。如果沒有知識經驗參加,就不可能有對客觀事物整體形象的知覺。
㈥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題有哪些
在面對學習壓力的時候,提高挫折的承受能力,提高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緩解叛逆回的態度,加強答與父母的溝通,增強自信心,加強和進取精神,避免早戀問題,謹防心理變態。
養成良好的習慣。
良好的心理素質,例如,誠實、自信、堅強和獨立。
學習的主題,關系;情緒調節和表達。
青少年心理健康身體健康在高等教育中的主體。
㈦ 老師好,請問小學知識與能力考卷中,如果考心理健康,該選擇哪一題教學設計做
根據《教育部教師工作司關於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等學科的通版知》(教師司函【2017】權41號)文件要求,自2017年下半年開始,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初中、高中、中職文化課類別面試增設「心理健康教育」、「日語」、「俄語」學科,以上三個新增學科的筆試科目三《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結合面試一並考核;小學類別面試增設「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術」、「小學全科」學科。請有意報考上述學科教師資格證的考生,在筆試報考時選擇相應的公共科目(201、202或301、302)報考。以上是「2018年上半年天津市全國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公告」,僅供參考,建議具體詳情查看天津市筆試公告或者撥打當地教育部門電話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