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小學衛生宣傳教育材料

小學衛生宣傳教育材料

發布時間:2021-01-22 20:17:02

小學生衛生健康知識

1、小學生應養成哪些個人衛生習慣?(至少回答出5條)
(1)早晚洗臉 (2)早晚刷牙 (3)飯前便後要洗手 (4)睡前洗腳 (5)勤洗頭 (6)勤洗澡 (7)勤剪指甲 (8)生吃瓜果要洗凈 (9)不喝生水 (10)不躺著看書
2、什麼情況下應洗手?(至少回答三條)
(1)飯前便後應洗手 (2)吃東西前應洗手 (3)勞動(幹活)後應洗手 (4)玩游戲後應洗手 (5)觸摸臟東西後應洗手 (6)觸摸傳染病人的東西後應洗手 (7)到公共場所回來後應洗手 (8)拿碗筷前應洗手
3、書寫,閱讀時,眼和書本的距離應是多少?
30—35厘米,或一尺左右。
4、為什麼要及時理發和經常洗頭?
理發和洗頭能夠清除頭發和頭皮上的污垢, 頭屑,病菌、預防頭癬,皮膚病,防止生頭虱。
5、為什麼不能喝生水?
生水中含有病菌,蟲卵,可引起腸道傳染病(腸炎、痢疾,傷寒等)和腸道寄生蟲(蛔蟲病等)。
6、為什麼不能吃腐敗變質食物?
腐敗變質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病菌和毒素,吃後會發生食物中毒,腸炎,痢疾,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7.挑食和偏食有什麼害處?
挑食和偏食會造成營養素的缺乏,導致營養不良,影響生長發育和健康。
8、什麼飯後不宜馬上進行劇烈活動?
剛吃過飯,胃裡充滿了食物。劇烈運動後影響胃腸正常 消化,可引起腹痛.惡心,嘔吐等,時間久了還可引起 消化不良和胃病。
9、 看書寫字時要注意什麼?
姿勢正確,光線適宜,眼與書本保持一尺左右距離,時 間不可過久,走路乘車時不看書。
10.做眼球保健操有什麼好處?
消除眼睛疲勞,保護視力,預防近視眼。
11.每天應該刷幾次牙?什麼時間刷?
每天應該刷兩次牙,早晚各一次。
12.怎樣保護牙齒?(至少回答三項)
(1)吃東西後漱口 (2)早晚刷牙 (3)不咬過硬東西 (4)不吃過冷過熱的東西
(5)睡前不吃東西 (6)患牙病及時治療
13,為什麼不能咬筆頭和手指?
(1)筆頭,手指不幹凈(有細菌,蟲卵, 塵土等),可引起疾病
(2)影響牙齒和手指發育
14.怎樣預防農葯中毒?
(1)不玩盛過農葯的瓶,口袋和農葯噴霧器 (2)避免口腔,鼻腔吸入農葯
(3)防止農葯沾染皮膚,如果皮膚沾染農葯要及時沖洗凈 (4)瓜果蔬菜要洗凈
15.為什麼不能隨意挖耳朵?
挖耳朵是一種不衛生的習慣,易損傷外耳道,引起發炎 或長癤子,還可能損傷耳膜,引起中耳炎,使聽力下降。甚至造成耳聾。
16.怎樣預防蛔蟲病?
(1)飯前便後洗手 (2)不喝生水 (3)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凈(4)不咬手指及筆頭
17,怎樣預防沙眼?
(1)每人一條洗臉毛巾 (2)不用臟手揉眼睛 (3)保持手帕、毛巾、臉盆清潔
(4)有條件的最好每人一個專用臉盆
18.隨地吐痰有什麼害處?
隨地吐痰是一種不文明行為:痰液中含有病菌,隨地吐痰會污染環境,傳播疾病。
19、「四害」指的是什麼?
蒼蠅 老鼠 蚊子 蟑螂
20.被狗咬傷後怎麼辦?
立即去醫院或衛生院治療,及時注射狂犬疫苗。
21,小學生每天應至少保持多長時間的睡眠?
10小時
22,蒼蠅,蚊子能傳播什麼病?
蒼蠅傳播:腸炎、痢疾、傷寒、甲型肝炎等。
蚊子傳播:乙腦,瘧疾。
23,肝炎的主要傳播途徑是什麼?
甲型肝炎:主要通過病人糞便污染水源,食物傳播
乙型肝炎:主要通過血液及血液製品傳播。
24,為什麼不能隨地大小便?
(1)污染環境 (2)傳播疾病 (3)不文明
25.為什麼刷牙時要每人一把牙刷?
防止互相傳染疾病
26.怎樣預防感冒?
(1)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2)經常開窗通風換氣 (3)隨氣候變化增減衣服
(4)不去病家串門 (5)感冒流行時不去公共場所
27,家裡有了肝炎病人怎麼辦?
(1)及時治療 (2)隔離消毒(用開水煮病人用過的碗筷,毛巾,衣物。用消毒劑擦拭病人用過的傢具等) (3)接觸病人後要洗手 (4)不吃病人吃剩的東西
28、怎樣保持教室的清潔衛生?
(1)每天掃地,掃地前先灑水 (2)常擦桌椅和門窗 (3)不亂扔紙屑果皮 (4)不隨地吐痰
(5)桌椅擺放整齊 (6)注意通風換氣
29.維護公共衛生應做到哪些?
(1)清掃室內外環境 (2)不隨吐痰 (3)不亂丟紙屑果皮 (4)不隨地大小便 (5)不在牆壁桌椅上亂畫
30.吸煙有什麼害處?
煙草中的有害物質能損害呼吸系統,可引起支氣管炎,肺癌等。

② 學校衛生安全材料詳細

一、加強領導,健全機制,進一步規范學校衛生管理工作。

我們學校高度重視學校衛生工作,成立了由校長負責的衛生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和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羅慶輝校長擔任,副組長若幹人,分別由副校長和總務處擔任,組員若幹人,他們分別是學校各年級組組長、學校負責衛生工作的老師、學校醫務室醫院生、學校分管衛生安全監督員的老師以及學生食堂負責人。具體負責落實學校的衛生工作和突發事件的防治工作。做到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在去年,學校還派出一位副校長、一位總務處副主任等二位學校衛生管理工作小組副組長參加由教育局組織的「校園安全管理與安全事故應急處理」學習培訓,以提高領導小組的管理水平。

二、建立健全學校衛生工作的各項制度,確保把學校衛生工作做得更好。

近年來,我們學校共制訂了《學校衛生工作制度》、《學校食堂衛生若干制度》、《學校環境衛生制度》、《內宿生管理條例》、《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等等各項管理制度。同時也做到了由各領導小組負責抓好制度的落實和檢查工作。因而近年來我們學校的衛生工作得到上級領導和有關部門的好評,也未發生過任何不安全的事故。

三、加強學校食堂衛生的管理,確保學生健康。

我們學校認真貫徹執行食品衛生法律、法規,加強對食堂衛生的管理,除制訂了一系列有關制度外,還指派一位監督人員經常對食堂進行檢查衛生情況,驗收采購回來的食品,禁止向學生出售變質的食品和「三無」產品。讓學生吃上放心的飯菜。防止因食品不衛生而引起的食品中毒事件發生,確保學生的安全、健康。

四、加強學校環境衛生管理,為學生提供一個安全衛生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近年來,我們學校在經費上不是很充裕的情況下還投入了大量資金整治校園環境,努力改善環境衛生條件,使我們學校的美化、綠化、凈化的校園得到了上級部門的好評。常年不懈地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重點搞好食堂衛生、教室衛生、宿舍衛生和環境衛生,保證學校食堂、教室、宿舍、廁所及其他公共場所的清潔衛生,為學生提供一個安全衛生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五、建立健全各項衛生防疫制度,制訂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我們學校在去年成立了由校長負責的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落實學校突發事件的防治工作。還制定了如下幾點具體工作:

1、廣泛深入地開展突發事件的宣傳教育活動,普及突發事件防治知識,提高師生的科學防病能力。

2、建立健全突發事件防治責任制,檢查、督促學校各部門各項突發事件防治措施的落實情況。

3、建立學生缺課登記制度和傳染病流行期間的晨檢制度,及時掌握學生的身體狀況,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4、及時向當地疾病防控部門和上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匯報學校的突發事件發生情況。

5、學校發生突發事件的應急反應。

①、一般突發事件 — 啟動報告和零報告制度。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加強疫情通報,校內可保持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②、重大突發事件 — 啟動第二級應急反應。除對接觸者實施控制外,全校保持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秩序;配合衛生部門做好治療、隔離、消毒等工作;加大進出校門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員進入校園。

③、特大突發事件 — 啟動第一級應急反應。實行封閉式校園管理,住校學生不得離開學校,嚴格控制外來人員進入校園,每日公布校園疫情防控工作的情況。

以上是我們學校在抓好學校衛生工作的幾點工作,不足之處,敬請各位領導提出指導意見,以便使我們學校在今後的工作中能得到更完善。

③ 衛生社區宣傳材料大全

衛生社區宣傳材料

創衛宣傳標語
凝心聚力,加快發展,爭創國家衛生城市!
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促進精神文明建設!
創建衛生城市,構建和諧慈溪!
創建衛生城市,爭當文明市民!
加強城市管理,優化市容環境!
熱愛慈溪、熱心創衛!
環境衛生,從我做起!
整潔家園,人人有責!
擯棄陋習,崇尚文明!
慈溪是我家,整潔靠大家!
做城市主人,當創衛先鋒!
關愛城市家園,倡導品位人生!
發揚傳統美德,倡導時代精神!
遵守社會公德,維護公共衛生!
創衛關聯你我他,齊抓共管靠大家!
手拉手,心連心,共建文明新慈溪!
草兒綠、花兒香,環境優美人健康!
你我多一份自覺,慈溪多一份清潔!
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為人民!
有了您的真心呵護,慈溪才會更加美麗!
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營造清潔生活環境!
創衛工作人人參與,美好環境家家受益!
創建國家衛生城市,人人有責,人人受益!
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美化我們共同家園!
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為我慈溪添光彩!
搞好城市公共衛生,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加強健康知識教育,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依法實施對城市衛生的監督管理!
美好生活靠我們創造,創衛目標靠大家實現!
讓我們共同營造潔靜的生活空間!
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努力提高生活環境質量!
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普及衛生知識,提高市民文明衛生素質!
樹文明新風,創文明社區,建文明城市!
創造優美環境,營造優良秩序,創建國家衛生城市
群策群力創建衛生城市,同心同德打造和諧慈溪!
全民動手,全面「創衛」。
攜手「創衛」,共享和諧!
講究衛生,人人有責;改善環境,人人受益!
改善環境衛生,享受健康人生!
「創衛」工作人人參與,環境改善人人受益!
創建省級衛生城,讓慈溪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為了我們的城市,為了我們自己,請重視衛生環境
提高環保意識,呵護我們的家園
我們為慈溪盡心盡力,慈溪為我們盡新盡麗!
慈溪美麗,心情亮麗!
慈溪乾乾凈凈,心情輕輕鬆鬆。
共建潔凈慈溪,做個文明市民。
清泉清水清潔風,創衛創業創新情
創一份潔凈環境,建一片美麗風景!
齊抓共管同行動,創衛爭優建奇功!
群策群力構築環保長城,同心同德建設美麗慈溪!
文明衛生健康你我他,和諧社會幸福千萬家!
同仇敵愾共除環境臟亂差,群情激昂同創省級衛生城!
肩並肩共創模範衛生城,手牽手同建文明環保市!
攜手共建衛生城市,齊心同創和諧慈溪
群策群力創建衛生城市,同心同德構建和諧慈溪
創城創衛創文明,亮化綠化美慈溪!
創建慈溪新城新貌,凈化人間綠水藍天!
手牽手同心鑄文明,肩並肩合力整衛生!
文明手牽手,創衛心連心!
一朝一夕鏟除臟亂差,一心一意創建潔凈雅!
手拉手根治臟亂差,心連心創建潔凈美
手拉手根治臟亂差,心連心共建衛生城
慈溪發展靠大家,創衛更要你我他!
清潔慈溪齊出力,美化環境同得益!
講文明,愛衛生,,做個健康慈溪人!
手牽手根治環境臟亂差,心連心創建衛生潔凈美!
精籌細劃美我慈溪,凝心聚力求得發展。
美麗慈溪從隨時開始,整潔環境從你我做起。
有了您的熱情參與,慈溪會變得更美麗。
您的真心呵護,讓生活變得溫馨,您的熱情參與,讓周圍變得美麗。
我為慈溪添份綠,慈溪與我同美麗。
少一件垃圾,多一塊凈土;少一片污染,美一個慈溪。
碧水藍天,魅力慈溪。
創衛添異彩,慈溪更精彩。
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美好家園。
環境好,衛生好,生活更美好!

④ 小學生健康教育資料

(二)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通過信息傳播和行為干預,幫助個人和群體掌握衛生保健知識,樹立健康觀念,自願採納有利於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動與過程。即是使教育對象知識、觀念、行為改變的統一。這三者之間的關系表現為:知是基礎,信是動力,行是目標。其目的是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和提高生活質量。
根據1988年第13屆世界健康大會提出的新概念:健康教育是一門研究以傳播保健知識和技術,影響個體和群體行為,消除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的科學。它重點研究知識傳播和行為改變的理論、規律和方法,以及社區教育的組織、規劃和評價的理論與實踐。通過傳播和教育手段,向社會、家庭和個人傳授衛生保健知識,提高自我保健能力,養成健康行為,糾正不良習慣,消除危險因素,防止疾病發生,促進人類健康和提高生活質量。
(三)健康促進
健康促進是促進人們控制影響健康因素,維護和提高他們自身健康的能力的過程,是協調人類與他們環境之間的戰略,規定個人與社會對健康所負的責任。是指以健康教育、組織、立法、政策和經濟等綜合手段對健康有害的行為和生活方式進行干預,創造良好的社會和生態環境,以促進人類的健康。
健康促進模式(略)
我國的健康教育的發展經歷了衛生宣傳、健康教育、健康促進三個階段。三者的關系是後者包容前者,後者是前者的發展。其不同點在於:
衛生宣傳=知識普及+宣傳鼓動
健康教育=知+信+行
健康促進=健康教育+社會支持
(四)健康促進的領域
健康促進涉及的5個主要活動領域:
1、制定能促進健康的公共政策健康促進的含義已超出衛生保健的范疇,把健康問題提到各個部門,各級政府和組織的決策者的議事日程上。明確要求非衛生部門實行健康促進政策,其目的就是要使人們更容易作出更有利於健康的選擇。
2、創造支持的環境
健康促進必須創造安全的、滿意的和愉快的生活和工作環境。系統地評估環境對健康的影響,以保證社會和自然環境有利於健康的發展。
3、加強社區的行動
提高社區人們生活質量的真正力量是他們自己。充分發動社區力量,積極有效地參與衛生保健計劃的制定和執行,挖掘社區資源,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的健康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4、發展個人技能
通過提供健康信息,教育並幫助人們提高作出健康選擇的技能來支持個人和社會的發展。學校、家庭、工作單位和社區都要幫助人們做到這一點。
5、調整衛生服務方向
健康促進中的衛生服務的責任由個人、社會團體、衛生專業人員、衛生部門、工商機構和政府共同分擔。他們必須共同努力,建立一個有助於健康的衛生保健系統。
二、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任務
1、主動爭取和有效促進領導和決策層轉變觀念,從政策上、資源上對健康需求和有利於健康的活動給予支持,並制定各項促進健康的政策。健康教育作為全民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已經受到我國政府的高度重視。以政府行為和行政干預來支持和推動健康教育工作,是健康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2、促進個人、家庭和社區對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的責任感。使人們在面臨個人或群體健康相關的問題時,能明智、有效地作出抉擇。通過提高社區自助能力,實現社區資源(人、財、物等)的開發。
3、創造有益於健康的外部環境。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必須以廣泛的聯盟和支持系統為基礎,與相關部門協作,共同努力逐步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把社區、學校、企業等建成「健康促進社區」、「健康促進學校」、「 健康促進工廠」等。
4、積極推動醫療衛生部門觀念與職能的轉變,尤其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使其作用向著提供健康服務的方向發展。
5、在全民中開展健康教育。教育和引導人民群眾破除迷信,摒棄陋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倡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
三、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主要相關學科
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理論依據和專業技術,主要來源於醫學、社會學、心理學、行為科學、傳播學、科普學、統計學、美學等學科。在諸多相關學科中以預防醫學、社會醫學、教育學、傳播學、健康心理學、健康行為學等關系最為密切。
1、預防醫學:預防醫學是以群體為研究對象,應用基礎醫學、環境醫學等有關學科的理論和流行病學、統計學、毒理學等方法,研究自然和社會因素對健康和疾病的影響及作用的規律,採用衛生措施以達到預防疾病、促進健康、延長壽命的科學。
2、社會醫學:社會醫學是一門醫學和社會科學相結合的邊緣學科。它主要研究社會因素和健康之間相互作用及其規律,以制定社會保障措施,保護和增進人群的身心健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借鑒社會醫學研究醫學問題時所側重的戰略性、理論性、方向性和思維觀念,從社會學角度研究和分析人群的主要健康問題,制定宏觀與微觀結合的不同層次的干預措施,提高人群的生活質量。
3、教育學:健康教育是健康與教育的有機結合。人群從接受健康信息到行為改變,就是一個教育過程。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須熟悉教育對象的需求,熟練掌握根據不同教育對象的文化,設計教育課程,安排教學內容的技術,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實施因材施教,並進行效果評價。
4、健康傳播學:主要研究健康信息傳播活動發生和發展的規律,以及影響傳播效果的因素,傳播策略的選擇與拓展。
5、健康心理學:健康心理學是在行為醫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新的心理學分支,健康心理學要在研究心理和社會心理因素對健康的影響,提供心理保健的理論、策略、具體措施和方法學方面發揮其特殊的功能。
6、健康行為學:健康行為學是近年來隨著健康教育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新學科,也可以說是行為科學的一個分支。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著眼於個人、群體乃至組織行為的改變。因此,健康行為學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的基礎學科。
四、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
1、健康相關行為改變的理論
⑴知信行模式(KABP) 「知信行」模式是行為改變的較為成熟的模式:
信 息→ 知 →信→行→ 增進健康
健康教育知信行模式圖
知(知識和學習)是基礎,信(信念和態度)是動力,行(促進健康行為)是目標。以吸煙有害為例,健康教育工作者通過多種方法和途徑把吸煙有害健康、吸煙引發的疾病以及與吸煙有關的死亡數字等知識傳授給群眾;群眾接受知識,通過思考,加強了保護自己和他人健康的責任,形成信念;在信念支配下,逐步建立起不吸煙的健康行為模式。
(2)健康信念模式健康信念模式是用社會心理學方法解釋健康相關行為的重要理論模式。它以心理學為基礎,由刺激理論和認知理論綜合而成。健康信念模式在產生促進健康行為的實踐中遵循以下步驟:首先,充分讓人們對他們目前的行為方式感到害怕(知覺到威脅和嚴重性);其次,讓人們堅信一旦改變不良行為會得到非常有價值的後果(知覺到效益);同時清醒地認識到行為改變中可能出現的困難(知覺到障礙);最後,使人們感到有信心、有能力通過努力改變不良行為。
2、健康傳播技巧
健康傳播是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重要手段和策略。是運用各種傳播媒介渠道和方法,為維護和促進人類健康的目的而製作、傳遞、分散、分享健康信息的過程。健康傳播是一般傳播行為在醫學、衛生學領域的具體和深化,並有其獨自的特點和規律。
人類的傳播活動多種多樣。但按傳播的主客體相互關系的不同及其特徵,大致可分為「人際傳播」,「大眾傳播」,「組織傳播」和「自我傳播」四種基本類型。健康傳播也離不開這幾種傳播方法。
(1)人際傳播也稱人際交流,是指人與人之間一種直接的信息溝通的交流活動。人際傳播可以是個人與個人之間、個人與群體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由於人際傳播具有針對性強、交流充分、反饋及時等優點,這種傳播方式在社區健康教育中尤為常用和有效,社區全科醫生、衛生工作人員應該是該社區健康問題的權威和 健康傳播者,可以應用在診病時、病人咨詢時、出診家訪時——「個人與個人」;組織專題講座、授課、演講——「個人與群體」;座談、討論——「群體與群體」這幾方面進行人際健康傳播。
人際傳播要獲得好的效果,傳播技巧是十分重要的。人際傳播要成為互動式的而不是單向的說教的。首先,人際間要溝通、理解、信任和尊重、保護對方的隱私;第二,對社區內人群的健康情況應有所了解,回答咨詢、專題講座、授課、座談等都應針對性強,有的放矢,使對方產生興趣、共鳴;第三,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如果對不懂醫學的人使用了很多醫學術語,對方理解不了醫學術語的含義,也是不能達到預期效果的:最後要有科學性。
(2)大眾傳播是指通過廣播、電視、電影、報紙、期刊、書籍、標語、板報、宣傳單張、互聯網等大眾媒介向社會人群傳播信息的過程。大眾傳播的特點是要藉助一定的媒體;其信息是公開的、面向全社會人群;信息傳播距離遠、覆蓋面廣、速度快;大眾傳播是單向的,雙方信息反饋不足。
(3)組織傳播是指組織之間,組織內部成員之間的信息交流活動是有組織有領導而進行的有一定規模的信息傳播。即發展為公共關系學。
(4)自我傳播是指個人接受外界信息後,在頭腦中進行信息加工處理的過程,這是人類進行一切信息交流的必要的生物學基礎。屬於心理學研究的范疇。
3、健康相關行為干預模式
健康相關行為是指個體或團體的與健康和疾病有關的行為。一般可分為兩大類:促進健康的行為和危害健康的行為。
促進健康行為是個人或群體表現出的客觀上有利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組行為:
⑴日常健康行為,如合理營養、平衡膳食、睡眠適量、積極鍛煉、有規律作息等。
⑵保健行為,如定期體檢、預防接種等合理應用醫療保健服務。
⑶避免有害環境行為,「環境」既指自然環境(環境污染),也指緊張的生活環境。
⑷戒除不良嗜好,戒煙、不酗酒、不濫用葯物。
⑸求醫行為,覺察自己有某種病患時尋求科學可靠的醫療幫助的行為。如主動求醫、真實提供病史和症狀、積極配合醫療護理、保持樂觀向上的情緒。
⑹遵醫行為,發生在已知自己確有病患後,積極配合醫生、服從治療的行為。
健康相關行為干預的方法有很多種,如信息傳播、組織與法規、環境改變、培訓與指導、咨詢以及從行為醫學移植過來的行為矯正等。這些方法與策略分別作用於影響行為的產生、保持與發展的各個環節,是健康教育方法學的重要內容。行為干預的目的是幫助人們改變已養成的不良行為和生活習慣,自覺採納促進健康的行為,培養良好的生活方式。
行為矯正技術是本世紀50年代末期發展起來的,用於矯正各種危害健康的行為,指導建立各種促進健康的行為的系列性技術,在健康教育領域內廣泛運用的矯正技術主要有脫敏法、示範法、厭惡法、強化法和消除法。
五、常用的健康測量及指標
健康測量是將健康概念及與健康有關的事物或現象進行量化的過程,即依據一定的規則,根據被測對象的性質或特徵,用數字來反映健康概念及健康有關的事物或現象。健康測量從對死亡和疾病的負向測量逐步擴大到以健康為中心的正向測量;從對生物學因素的測量擴大到對心理、行為因素和生活因素的綜合測量。
1、健康測量指標:
為適應現代健康的需要,一方面引入了很多新的指標,如心理指標、行為指標;另一方面也不放棄原有的死亡指標和疾病指標,對他們進行改進和發展,如利用死亡資料和疾病、殘疾資料計算減壽年數(YDLL)、無殘疾期望壽命和傷殘調整生命年(DALY),旨在反映死亡的不合理性和人們的生存質量。
單一指標:群體健康測量指標(如死亡率、發病率、患病率、死因構成比等);個體健康測量指標(如心率、血壓、肺活量等生理、生化指標)以及在這些健康測量指標基礎上演變的指標(如期望壽命)。
綜合指標:是通過某種方法或法則將多個單一指標結合起來所產生的一個新指標。其特點是將反映健康狀況的多方面資料概括起來,用一個數值來表示,以提供對個體或群體健康狀況的多維測量和簡單評價。如生存質量指數、無殘疾期望壽命、傷殘調整生命年、心理量表評分等。
2、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常用的健康指標
⑴死亡指標:包括總死亡率、性別年齡死亡率、死因構成比、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和期望壽命;
⑵殘疾指標:殘疾率、殘疾原因構成;
⑶疾病指標:發病率、病死率、生存率;
⑷營養狀況指標:日攝入某營養成分總量;
⑸生長發育指標:包括身高、體重、血壓、肺活量、月經初潮的平均年齡、首次遺精的平均年齡等,可計算這些生長發育指標的年增長值和增長率,或進行相關分析;
⑹心理指標:包括對人格、智力、情緒、情感測量,如MMPI量表、艾森克個性量表、Beck抑鬱問卷(BDI)、焦慮自評量表(SAS)、UCLA孤獨量表、個人評價問卷等;
⑺行為指標:行為模式(A型行為與B型行為的測量、得克薩斯社交行為問卷)、生活方式(生活豐度、生活頻度、活動譜、生活滿意程度等得測量)、人際關系(人際關系指數)、個人地位和個人經歷的測量指標;
⑻人口指標:人口數、人口的性別與年齡構成、人口的文化構成、文盲率或識字率、人口的職業構成;
⑼綜合指標:
症狀和功能指標:常用症狀和功能調查量表包括CMI、GHQ、MMPI和SRQ。
生活質量指標:包括生存質量指數、功能狀態量表和生存質量量表;
其他:減壽年數(YDLL)、無殘疾期望壽命、傷殘調整生命年(DALY)等

⑤ 關於小學生健康教育的資料

兒童少年的健康關繫到我國的興衰和民族的未來,要提高民族的健康水平,就必須從小學生做起,使學校成為育人園地。校醫是第一位教師,培養有道德、有知識、身心健康的一代新人。健康教育是提高小學生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培養良好的衛生行為,接受系統的衛生知識教育,建立文明的生活方式。

同學們通過健康教育的學習,衛生行為逐步養成,使他們懂得了清潔衛生、飲食衛生、個人衛生、體育鍛煉衛生和防病常識有關知識。

完成教學的基礎上,做好衛生保健工作。首先做好傳染病預防,因學校是一個集散場所容易有傳染病流行,提前做好預防是校醫的責任。在本年度無傳染病發生。

在2002年基礎上,又進一步加強了對學生六病預防工作,收到了顯著的效果,體檢後對沙眼同學投了葯進行治療,使生病率更進一步下降,對近視同學都投了近視靈眼葯水進行跟蹤矯治,使假性近視恢復正常,近視同學也有所改善。而使我校的近視率形成逐年下降趨勢。

學生接受了衛生知識教育,從培養良好衛生行為習慣,建立文明生活方式,要落實在行動上,必須從平時做起。每當我看到學生單純幼稚的小臉,就感到他們天真可愛。學生因為年齡小,來自不同條件的家庭,有著他們不同的衛生習慣,有的學生咬手指甲、用嘴咬衣服領及紅領巾、摳手等不良習慣,都是在自覺和不自覺中養成。發現他們這些行為,我在衛生課上講這些習慣的害處,並且在實際生活中觀察他們的行為,隨時隨地地給他們矯正,使他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一定要從小做起,指導他們正確的刷牙方法,經常提示他們養成刷牙的習慣。

學生體檢後,對體檢表進行了合理的評價,按要求填好健康教育檔案,有關數字上了資料板,促進今後的工作更好的進行。

今年春季發生了有史以來的第一次「非典型肺炎」傳染病。全國上下齊動員對「非典」進行預防、排查可疑對象工作。在此項工作中,我校堅決貫徹上級的指示精神,把每一項工作都落在實處。衛生室是學校抗擊「非典」的前沿陣地,校醫自然就是守護這塊陣地的排頭兵做了大量的工作。

(1)、收集大量有關「非典」的資料,對全校學生進行宣傳教育,要求做到「三勤」「三帶」等具體要求。

(2)、到保健所領取抗「非典」物資,校內購買抗「非典」物資,並做好保管、使用工作,都設有記錄備查。

(3)、每天對全校各房間進行一次消毒工作,雖然累了一些,但我認為只要能保衛大家的健康還是值得的。

(4)、做好學校環境衛生的監督檢查工作,確保教學環境清潔衛生,不留死角。

(5)、每天對全校師生進行體溫排查,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隔離,並做好上報工作。

(6)、對教師學生及他們家屬是否與外地人接觸或是否去過外地進行調查,發生情況後及時做好隔離,將一切可能消滅在萌芽之中。

(7)、負責全鎮村小教師、學生體溫情況的統計與上報情況,所有情況均有記錄、建檔備查。

總之本學年的工作在保健所領導、學校領導大力的支持和幫助下,較好的完成了我校的衛生工作任務。在工作實踐中我深深的體會到關心愛護學生是我們每一個教師的職責。家長把學生交給我們就要負起責任。我所關心的問題是把防病治病放到首位,為學生創造出身心健康的條件,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將來才能為社會服務。

現代的健康觀

一、健康(Health)的概念

自古至今,健康成為各朝各代人們談論的永久話題,並被視為人生的第一需要。然而什麼是健康?如何正確理解和把握健康的確切內涵?這是一個關鍵的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在1978年國際初級衛生保健大會上所發表的《阿拉木圖宣言》中重申: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或不虛弱,且是身體的、精神的健康和社會適應良好的總稱。該宣言指出:健康是基本人權,達到盡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圍內一項重要的社會性目標。事隔多年後,1989年世界衛生組織又一次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認為健康包括軀體健康(physicalhysi。alhealtl)、心理健康(psychological health)、社會ychological。alth)、社會適應良好(good social adaptation)和道德健康(ethical health)。這種新的健康觀念使醫學模式從單一的生物醫學模式演變為生物-心理-_社會醫學模式。這個現代健康概念中的心理健康和社會性健康是對生物醫學模式下的健康的有力補充和發展,它既考慮到人的自然屬性,又考慮到人的社會屬性,從而擺脫了人們對健康的片面認識。

1.軀體健康(生理健康) 軀體健康是指身體結構和功能正常,具有生活的自理能力。

2.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個體能夠正確認識自己,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使心理處於良好狀態以適應外界的變化。心理健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無心理障礙等心理問題的狀態;廣義的心理健康還包括心理調節能力,發展心理效能能力。

3.社會適應良好 較強的適應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徵。心理健康的大學生,應能與社會保持良好的接觸,對於社會現狀有清晰、正確的認識。既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又不會沉湎於不切實際的幻想與奢望,注重現實與理想的統一。對於現實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困難和挑戰,不怨天尤人,用切實有效的辦法去解決。當發覺自己的理想與願望與社會發展背道而馳時,能夠迅速地進行自我調節,以求與社會發展一致,而不是逃避現實,更不妄自尊大和一意孤行。

4.道德健康 道德健康是指能夠按照社會規范的細則和要求來支配自己的行為,能為人們的幸福做貢獻,表現為思想高尚,有理想、有道德、守紀律。

二、健康的標准(health standards)

健康的標准包括:①精力充沛,能從容不迫地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②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任務而不挑剔;③善於休息,睡眠良好;④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各種環境的各種變化;⑤對一般感冒和傳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⑥體重適當,身材勻稱,頭、臂、臀比例協調;⑦眼睛明亮,反應敏銳,眼瞼不發炎;⑧牙齒清潔、無缺損、無疼痛,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⑨頭發有光澤、無頭屑;⑩肌肉、皮膚富有彈性,走路輕松。

按照以上的健康標准,只有15%的人能達到該標准,而15%的人有病。大部分人都處於中間狀態,即沒有疾病又不完全健康的狀態,也就是說處於機體無明顯疾病狀態,但活力降低,適應能力出現不同程度減退的一種生理狀態,如乏力、頭昏、頭痛、耳鳴、氣短、心悸、煩躁等。這種中間狀態即為「亞健康」(subhealth)狀態(第三狀態)。

人人都想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但怎樣才算健康呢?很多人對此不太清楚,包括大學莘莘學子.過去人們都認為身體沒有生病就是健康,這種認識是非常膚淺的.隨著時代的前進和科學的進步發展,現代人對健康有了更科學更全面的認識。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新確定的定義是:『人的身體、精神與社會的最佳狀態,而不是單純的沒有生病」。
新的健康觀認為,沒有生病只是健康的一個基本方面,主要是機體的正常狀態,同時還包括心理健康和對社會、自然環境適應上的合諧.也就是說人的機體、心理與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均處於協調和平衡的狀態.這就是新的健康的完整而全面的觀念.
那麼,如何恆量一個人是否健康,其共同標準是什麼呢?世界衛生組織為此對健康定了10條准則:
一、有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擔負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且不感到過分緊張和疲勞.
二、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事無大小,
三、善於休息,睡眠良好。
四、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中的各種變化。
五、能抵制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
六、體重適當,身材發育勻稱,站立時,頭、肩、臂的位置協調。
七、眼睛明亮,反應敏捷,眼睛不易發炎。
八、牙齒清潔,無齲齒,不疼痛,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
九、頭發有光澤,無頭屑.
十、肌肉豐滿,皮膚有彈性。
這10條准則亦即健康的標准,是就一般情況和普遍情況而言的,但對不同年齡的人還有不同的標准.
新的健康觀的核心思想是「人人為健康,健康為人人」.任何集體的、個人的對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和污染及不道德、不講衛生的行為,不但危害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也危及他人的健康.這種健康觀是「機體一心理一社會一自然一生態一健康』的一種整體觀,是一種社會協調發展型的健康觀.
我國傳統醫學中,也有一套健康的標准。
這一整套健康標准主要是針對中年人而盲,因此也可以視為中年人的10大健康標准.這]0大標準是:
一、眼有神:目光炯炯,無呆滯的感覺,說明精氣旺盛,臟器功能良好,思想活躍.
二、聲息和:聲如洪鍾,呼吸從容不迫,心平氣和,反映出肺臟功能良好,抵抗力強.
三、前門松:指小便通暢,說明泌尿,生殖系統大體無恙.
四、後門緊:大便每日一次,有規律,無腹痛、腹瀉之慮,說明消化功能健旺.
五、形不豐:保持體型勻稱,注意不宜過胖,標准體重(公斤)=身高(厘米)—105(女性減l00)。
六、牙齒堅:注意口腔衛生,基本上無齲齒,反映腎精充足。
七、腰腿靈:表現肌肉、骨骼和四肢關節有力或靈活,中年知識分子因工作性質尤其要保持腰腿靈。
八、脈形小:指每分鍾心跳次數保持在正常范圍(60-80次/分),說明心臟和循環功能良好.
九、飲食穩:飲食堅持定時定量,不挑食和偏食,不飽食濫飲,無煙酒嗜好,注意飲食養身法。
十、起居准:能按時起床和入睡,睡眠質量好。

一、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健康是人類生命存在的正常狀態,是社會進步、經濟發展、民族興旺的保證。我國憲法明確規定:維護全體公民的健康和提高各族人民的健康水平,是社會主義的重要任務之一。而健康教育則是一項投入少、產出多、效益大的保健措施,其作為衛生保健的戰略措施已得到全世界的公認,並被列為初級衛生保健八大要素之首。
(一)健康概念
隨著社會經濟、科學技術及生活水平的進步,人類對健康內涵的認識不斷深化。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或不虛弱,而是身體的、精神的健康和社會幸福的完美狀態」。對健康內涵的全面理解有助於指導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實踐。
(二)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通過信息傳播和行為干預,幫助個人和群體掌握衛生保健知識,樹立健康觀念,自願採納有利於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動與過程。即是使教育對象知識、觀念、行為改變的統一。這三者之間的關系表現為:知是基礎,信是動力,行是目標。其目的是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和提高生活質量。
根據1988年第13屆世界健康大會提出的新概念:健康教育是一門研究以傳播保健知識和技術,影響個體和群體行為,消除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的科學。它重點研究知識傳播和行為改變的理論、規律和方法,以及社區教育的組織、規劃和評價的理論與實踐。通過傳播和教育手段,向社會、家庭和個人傳授衛生保健知識,提高自我保健能力,養成健康行為,糾正不良習慣,消除危險因素,防止疾病發生,促進人類健康和提高生活質量。
(三)健康促進
健康促進是促進人們控制影響健康因素,維護和提高他們自身健康的能力的過程,是協調人類與他們環境之間的戰略,規定個人與社會對健康所負的責任。是指以健康教育、組織、立法、政策和經濟等綜合手段對健康有害的行為和生活方式進行干預,創造良好的社會和生態環境,以促進人類的健康。
健康促進模式(略)
我國的健康教育的發展經歷了衛生宣傳、健康教育、健康促進三個階段。三者的關系是後者包容前者,後者是前者的發展。其不同點在於:
衛生宣傳=知識普及+宣傳鼓動
健康教育=知+信+行
健康促進=健康教育+社會支持
(四)健康促進的領域
健康促進涉及的5個主要活動領域:
1、制定能促進健康的公共政策健康促進的含義已超出衛生保健的范疇,把健康問題提到各個部門,各級政府和組織的決策者的議事日程上。明確要求非衛生部門實行健康促進政策,其目的就是要使人們更容易作出更有利於健康的選擇。
2、創造支持的環境
健康促進必須創造安全的、滿意的和愉快的生活和工作環境。系統地評估環境對健康的影響,以保證社會和自然環境有利於健康的發展。
3、加強社區的行動
提高社區人們生活質量的真正力量是他們自己。充分發動社區力量,積極有效地參與衛生保健計劃的制定和執行,挖掘社區資源,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的健康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4、發展個人技能
通過提供健康信息,教育並幫助人們提高作出健康選擇的技能來支持個人和社會的發展。學校、家庭、工作單位和社區都要幫助人們做到這一點。
5、調整衛生服務方向
健康促進中的衛生服務的責任由個人、社會團體、衛生專業人員、衛生部門、工商機構和政府共同分擔。他們必須共同努力,建立一個有助於健康的衛生保健系統。
二、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任務
1、主動爭取和有效促進領導和決策層轉變觀念,從政策上、資源上對健康需求和有利於健康的活動給予支持,並制定各項促進健康的政策。健康教育作為全民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已經受到我國政府的高度重視。以政府行為和行政干預來支持和推動健康教育工作,是健康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2、促進個人、家庭和社區對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的責任感。使人們在面臨個人或群體健康相關的問題時,能明智、有效地作出抉擇。通過提高社區自助能力,實現社區資源(人、財、物等)的開發。
3、創造有益於健康的外部環境。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必須以廣泛的聯盟和支持系統為基礎,與相關部門協作,共同努力逐步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把社區、學校、企業等建成「健康促進社區」、「健康促進學校」、「 健康促進工廠」等。
4、積極推動醫療衛生部門觀念與職能的轉變,尤其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使其作用向著提供健康服務的方向發展。
5、在全民中開展健康教育。教育和引導人民群眾破除迷信,摒棄陋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倡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
三、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主要相關學科
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理論依據和專業技術,主要來源於醫學、社會學、心理學、行為科學、傳播學、科普學、統計學、美學等學科。在諸多相關學科中以預防醫學、社會醫學、教育學、傳播學、健康心理學、健康行為學等關系最為密切。
1、預防醫學:預防醫學是以群體為研究對象,應用基礎醫學、環境醫學等有關學科的理論和流行病學、統計學、毒理學等方法,研究自然和社會因素對健康和疾病的影響及作用的規律,採用衛生措施以達到預防疾病、促進健康、延長壽命的科學。
2、社會醫學:社會醫學是一門醫學和社會科學相結合的邊緣學科。它主要研究社會因素和健康之間相互作用及其規律,以制定社會保障措施,保護和增進人群的身心健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借鑒社會醫學研究醫學問題時所側重的戰略性、理論性、方向性和思維觀念,從社會學角度研究和分析人群的主要健康問題,制定宏觀與微觀結合的不同層次的干預措施,提高人群的生活質量。
3、教育學:健康教育是健康與教育的有機結合。人群從接受健康信息到行為改變,就是一個教育過程。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須熟悉教育對象的需求,熟練掌握根據不同教育對象的文化,設計教育課程,安排教學內容的技術,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實施因材施教,並進行效果評價。
4、健康傳播學:主要研究健康信息傳播活動發生和發展的規律,以及影響傳播效果的因素,傳播策略的選擇與拓展。
5、健康心理學:健康心理學是在行為醫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新的心理學分支,健康心理學要在研究心理和社會心理因素對健康的影響,提供心理保健的理論、策略、具體措施和方法學方面發揮其特殊的功能。
6、健康行為學:健康行為學是近年來隨著健康教育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新學科,也可以說是行為科學的一個分支。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著眼於個人、群體乃至組織行為的改變。因此,健康行為學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的基礎學科。
四、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
1、健康相關行為改變的理論
⑴知信行模式(KABP) 「知信行」模式是行為改變的較為成熟的模式:
信 息→ 知 →信→行→ 增進健康
健康教育知信行模式圖
知(知識和學習)是基礎,信(信念和態度)是動力,行(促進健康行為)是目標。以吸煙有害為例,健康教育工作者通過多種方法和途徑把吸煙有害健康、吸煙引發的疾病以及與吸煙有關的死亡數字等知識傳授給群眾;群眾接受知識,通過思考,加強了保護自己和他人健康的責任,形成信念;在信念支配下,逐步建立起不吸煙的健康行為模式。
(2)健康信念模式健康信念模式是用社會心理學方法解釋健康相關行為的重要理論模式。它以心理學為基礎,由刺激理論和認知理論綜合而成。健康信念模式在產生促進健康行為的實踐中遵循以下步驟:首先,充分讓人們對他們目前的行為方式感到害怕(知覺到威脅和嚴重性);其次,讓人們堅信一旦改變不良行為會得到非常有價值的後果(知覺到效益);同時清醒地認識到行為改變中可能出現的困難(知覺到障礙);最後,使人們感到有信心、有能力通過努力改變不良行為。
2、健康傳播技巧
健康傳播是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重要手段和策略。是運用各種傳播媒介渠道和方法,為維護和促進人類健康的目的而製作、傳遞、分散、分享健康信息的過程。健康傳播是一般傳播行為在醫學、衛生學領域的具體和深化,並有其獨自的特點和規律。
人類的傳播活動多種多樣。但按傳播的主客體相互關系的不同及其特徵,大致可分為「人際傳播」,「大眾傳播」,「組織傳播」和「自我傳播」四種基本類型。健康傳播也離不開這幾種傳播方法。
(1)人際傳播也稱人際交流,是指人與人之間一種直接的信息溝通的交流活動。人際傳播可以是個人與個人之間、個人與群體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由於人際傳播具有針對性強、交流充分、反饋及時等優點,這種傳播方式在社區健康教育中尤為常用和有效,社區全科醫生、衛生工作人員應該是該社區健康問題的權威和 健康傳播者,可以應用在診病時、病人咨詢時、出診家訪時——「個人與個人」;組織專題講座、授課、演講——「個人與群體」;座談、討論——「群體與群體」這幾方面進行人際健康傳播。
人際傳播要獲得好的效果,傳播技巧是十分重要的。人際傳播要成為互動式的而不是單向的說教的。首先,人際間要溝通、理解、信任和尊重、保護對方的隱私;第二,對社區內人群的健康情況應有所了解,回答咨詢、專題講座、授課、座談等都應針對性強,有的放矢,使對方產生興趣、共鳴;第三,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如果對不懂醫學的人使用了很多醫學術語,對方理解不了醫學術語的含義,也是不能達到預期效果的:最後要有科學性。
(2)大眾傳播是指通過廣播、電視、電影、報紙、期刊、書籍、標語、板報、宣傳單張、互聯網等大眾媒介向社會人群傳播信息的過程。大眾傳播的特點是要藉助一定的媒體;其信息是公開的、面向全社會人群;信息傳播距離遠、覆蓋面廣、速度快;大眾傳播是單向的,雙方信息反饋不足。
(3)組織傳播是指組織之間,組織內部成員之間的信息交流活動是有組織有領導而進行的有一定規模的信息傳播。即發展為公共關系學。
(4)自我傳播是指個人接受外界信息後,在頭腦中進行信息加工處理的過程,這是人類進行一切信息交流的必要的生物學基礎。屬於心理學研究的范疇。
3、健康相關行為干預模式
健康相關行為是指個體或團體的與健康和疾病有關的行為。一般可分為兩大類:促進健康的行為和危害健康的行為。
促進健康行為是個人或群體表現出的客觀上有利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組行為:
⑴日常健康行為,如合理營養、平衡膳食、睡眠適量、積極鍛煉、有規律作息等。
⑵保健行為,如定期體檢、預防接種等合理應用醫療保健服務。
⑶避免有害環境行為,「環境」既指自然環境(環境污染),也指緊張的生活環境。
⑷戒除不良嗜好,戒煙、不酗酒、不濫用葯物。
⑸求醫行為,覺察自己有某種病患時尋求科學可靠的醫療幫助的行為。如主動求醫、真實提供病史和症狀、積極配合醫療護理、保持樂觀向上的情緒。
⑹遵醫行為,發生在已知自己確有病患後,積極配合醫生、服從治療的行為。
健康相關行為干預的方法有很多種,如信息傳播、組織與法規、環境改變、培訓與指導、咨詢以及從行為醫學移植過來的行為矯正等。這些方法與策略分別作用於影響行為的產生、保持與發展的各個環節,是健康教育方法學的重要內容。行為干預的目的是幫助人們改變已養成的不良行為和生活習慣,自覺採納促進健康的行為,培養良好的生活方式。
行為矯正技術是本世紀50年代末期發展起來的,用於矯正各種危害健康的行為,指導建立各種促進健康的行為的系列性技術,在健康教育領域內廣泛運用的矯正技術主要有脫敏法、示範法、厭惡法、強化法和消除法。
五、常用的健康測量及指標
健康測量是將健康概念及與健康有關的事物或現象進行量化的過程,即依據一定的規則,根據被測對象的性質或特徵,用數字來反映健康概念及健康有關的事物或現象。健康測量從對死亡和疾病的負向測量逐步擴大到以健康為中心的正向測量;從對生物學因素的測量擴大到對心理、行為因素和生活因素的綜合測量。
1、健康測量指標:
為適應現代健康的需要,一方面引入了很多新的指標,如心理指標、行為指標;另一方面也不放棄原有的死亡指標和疾病指標,對他們進行改進和發展,如利用死亡資料和疾病、殘疾資料計算減壽年數(YDLL)、無殘疾期望壽命和傷殘調整生命年(DALY),旨在反映死亡的不合理性和人們的生存質量。
單一指標:群體健康測量指標(如死亡率、發病率、患病率、死因構成比等);個體健康測量指標(如心率、血壓、肺活量等生理、生化指標)以及在這些健康測量指標基礎上演變的指標(如期望壽命)。
綜合指標:是通過某種方法或法則將多個單一指標結合起來所產生的一個新指標。其特點是將反映健康狀況的多方面資料概括起來,用一個數值來表示,以提供對個體或群體健康狀況的多維測量和簡單評價。如生存質量指數、無殘疾期望壽命、傷殘調整生命年、心理量表評分等。
2、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常用的健康指標
⑴死亡指標:包括總死亡率、性別年齡死亡率、死因構成比、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和期望壽命;
⑵殘疾指標:殘疾率、殘疾原因構成;
⑶疾病指標:發病率、病死率、生存率;
⑷營養狀況指標:日攝入某營養成分總量;
⑸生長發育指標:包括身高、體重、血壓、肺活量、月經初潮的平均年齡、首次遺精的平均年齡等,可計算這些生長發育指標的年增長值和增長率,或進行相關分析;
⑹心理指標:包括對人格、智力、情緒、情感測量,如MMPI量表、艾森克個性量表、Beck抑鬱問卷(BDI)、焦慮自評量表(SAS)、UCLA孤獨量表、個人評價問卷等;
⑺行為指標:行為模式(A型行為與B型行為的測量、得克薩斯社交行為問卷)、生活方式(生活豐度、生活頻度、活動譜、生活滿意程度等得測量)、人際關系(人際關系指數)、個人地位和個人經歷的測量指標;
⑻人口指標:人口數、人口的性別與年齡構成、人口的文化構成、文盲率或識字率、人口的職業構成;
⑼綜合指標:
症狀和功能指標:常用症狀和功能調查量表包括CMI、GHQ、MMPI和SRQ。
生活質量指標:包括生存質量指數、功能狀態量表和生存質量量表;
其他:減壽年數(YDLL)、無殘疾期望壽命、傷殘調整生命年(DALY)等。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13847758.html?si=1 亂亂的~

⑥ 小學生衛生小常識 (多點!!)

1、小學生應養成哪些個人衛生習慣?

(1)早晚洗臉 (2)早晚刷牙 (3)飯前便後要洗手 (4)睡前洗腳 (5)勤洗頭 (6)勤洗澡 (7)勤剪指甲 (8)生吃瓜果要洗凈 (9)不喝生水 (10)不躺著看書

2、什麼情況下應洗手?

(1)飯前便後應洗手 (2)吃東西前應洗手 (3)勞動(幹活)後應洗手 (4)玩游戲後應洗手

(5)觸摸臟東西後應洗手 (6)觸摸傳染病人的東西後應洗手 (7)到公共場所回來後應洗手

(8)拿碗筷前應洗手

3、書寫,閱讀時,眼和書本的距離應是多少?

30—35厘米,或一尺左右。

4、為什麼要及時理發和經常洗頭?

理發和洗頭能夠清除頭發和頭皮上的污垢, 頭屑,病菌、預防頭癬,皮膚病,防止生頭虱。

5、為什麼不能喝生水?

生水中含有病菌,蟲卵,可引起腸道傳染病(腸炎、痢疾,傷寒等)和腸道寄生蟲(蛔蟲病等)。

6、為什麼不能吃腐敗變質食物?

腐敗變質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病菌和毒素,吃後會發生食物中毒,腸炎,痢疾,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7、挑食和偏食有什麼害處?

挑食和偏食會造成營養素的缺乏,導致營養不良,影響生長發育和健康。

8、為什麼飯後不宜馬上進行劇烈活動?

剛吃過飯,胃裡充滿了食物。劇烈運動後影響胃腸正常 消化,可引起腹痛.惡心,嘔吐等,時間久了還可引起 消化不良和胃病。

9、 看書寫字時要注意什麼?

姿勢正確,光線適宜,眼與書本保持一尺左右距離,時 間不可過久,走路乘車時不看書。

10、做眼球保健操有什麼好處?

消除眼睛疲勞,保護視力,預防近視眼。

11、每天應該刷幾次牙?什麼時間刷?

每天應該刷兩次牙,早晚各一次。

12.怎樣保護牙齒?

(1)吃東西後漱口 (2)早晚刷牙 (3)不咬過硬東西 (4)不吃過冷過熱的東西 (5)睡前不吃東西 (6)患牙病及時治療

13、為什麼不能咬筆頭和手指?

(1) 筆頭,手指不幹凈(有細菌,蟲卵,塵土等),可引起疾病

(2)影響牙齒和手指發育

14、怎樣預防農葯中毒?

(1)不玩盛過農葯的瓶,口袋和農葯噴霧器 (2)避免口腔,鼻腔吸入農葯

(3)防止農葯沾染皮膚,如果皮膚沾染農葯要及時沖洗凈 (4)瓜果蔬菜要洗凈

15、為什麼不能隨意挖耳朵?

挖耳朵是一種不衛生的習慣,易損傷外耳道,引起發炎 或長癤子,還可能損傷耳膜.引起中耳炎, 使聽力下 降。甚至造成耳聾。

16、怎樣預防蛔蟲病?

(1)飯前便後洗手 (2)不喝生水 (3)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凈(4)不咬手指及筆頭

⑦ 小學生注重衛生教育

1、飯前便後要洗手;

2、要做到三勤:勤洗澡、勤理發、勤換衣;

3、要注意讀寫衛生:眼離書本一尺遠,身離桌子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

4、注意用眼衛生:不要在強光下看書,不要在行走的車上看書,不要躺著看書,不用臟手揉眼睛;

5、不吃沒有衛生保障的食品,不吃沒有清洗干凈的食物,不喝生水;

6、早晚洗臉,用流水洗臉,不與別人共用毛巾、臉盆等物品;

7、每天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保持良好的、充沛的精力.

(7)小學衛生宣傳教育材料擴展閱讀:

培養學生個人良好的衛生習慣,要加強衛生知識教育。要用上課、晨會、班會、少先隊和少年紅十字活動,以及等不同形式對學生進行個人衛生教育。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要進行晨間衛生檢查。

晨間衛生檢查一般應注意:

①檢查學生個人衛生情況包括頭、手、臉、服裝的衛生,以及遵守公共衛生要求的情況。

②檢查學生個人衛生用品,包括水杯、手帕等。

③觀察學生是否有病容,尤其在傳染病流行季節,要注意觀察學生是否有傳染病癥候。

⑧ 關於小學生健康的資料

兒童少年的健康關繫到我國的興衰和民族的未來,要提高民族的健康水平,就必須從小學生做起,使學校成為育人園地。校醫是第一位教師,培養有道德、有知識、身心健康的一代新人。健康教育是提高小學生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培養良好的衛生行為,接受系統的衛生知識教育,建立文明的生活方式。

同學們通過健康教育的學習,衛生行為逐步養成,使他們懂得了清潔衛生、飲食衛生、個人衛生、體育鍛煉衛生和防病常識有關知識。

完成教學的基礎上,做好衛生保健工作。首先做好傳染病預防,因學校是一個集散場所容易有傳染病流行,提前做好預防是校醫的責任。在本年度無傳染病發生。

在2002年基礎上,又進一步加強了對學生六病預防工作,收到了顯著的效果,體檢後對沙眼同學投了葯進行治療,使生病率更進一步下降,對近視同學都投了近視靈眼葯水進行跟蹤矯治,使假性近視恢復正常,近視同學也有所改善。而使我校的近視率形成逐年下降趨勢。

學生接受了衛生知識教育,從培養良好衛生行為習慣,建立文明生活方式,要落實在行動上,必須從平時做起。每當我看到學生單純幼稚的小臉,就感到他們天真可愛。學生因為年齡小,來自不同條件的家庭,有著他們不同的衛生習慣,有的學生咬手指甲、用嘴咬衣服領及紅領巾、摳手等不良習慣,都是在自覺和不自覺中養成。發現他們這些行為,我在衛生課上講這些習慣的害處,並且在實際生活中觀察他們的行為,隨時隨地地給他們矯正,使他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一定要從小做起,指導他們正確的刷牙方法,經常提示他們養成刷牙的習慣。

學生體檢後,對體檢表進行了合理的評價,按要求填好健康教育檔案,有關數字上了資料板,促進今後的工作更好的進行。

今年春季發生了有史以來的第一次「非典型肺炎」傳染病。全國上下齊動員對「非典」進行預防、排查可疑對象工作。在此項工作中,我校堅決貫徹上級的指示精神,把每一項工作都落在實處。衛生室是學校抗擊「非典」的前沿陣地,校醫自然就是守護這塊陣地的排頭兵做了大量的工作。

(1)、收集大量有關「非典」的資料,對全校學生進行宣傳教育,要求做到「三勤」「三帶」等具體要求。

(2)、到保健所領取抗「非典」物資,校內購買抗「非典」物資,並做好保管、使用工作,都設有記錄備查。

(3)、每天對全校各房間進行一次消毒工作,雖然累了一些,但我認為只要能保衛大家的健康還是值得的。

(4)、做好學校環境衛生的監督檢查工作,確保教學環境清潔衛生,不留死角。

(5)、每天對全校師生進行體溫排查,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隔離,並做好上報工作。

(6)、對教師學生及他們家屬是否與外地人接觸或是否去過外地進行調查,發生情況後及時做好隔離,將一切可能消滅在萌芽之中。

(7)、負責全鎮村小教師、學生體溫情況的統計與上報情況,所有情況均有記錄、建檔備查。

總之本學年的工作在保健所領導、學校領導大力的支持和幫助下,較好的完成了我校的衛生工作任務。在工作實踐中我深深的體會到關心愛護學生是我們每一個教師的職責。家長把學生交給我們就要負起責任。我所關心的問題是把防病治病放到首位,為學生創造出身心健康的條件,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將來才能為社會服務。

現代的健康觀

一、健康(Health)的概念

自古至今,健康成為各朝各代人們談論的永久話題,並被視為人生的第一需要。然而什麼是健康?如何正確理解和把握健康的確切內涵?這是一個關鍵的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在1978年國際初級衛生保健大會上所發表的《阿拉木圖宣言》中重申: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或不虛弱,且是身體的、精神的健康和社會適應良好的總稱。該宣言指出:健康是基本人權,達到盡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圍內一項重要的社會性目標。事隔多年後,1989年世界衛生組織又一次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認為健康包括軀體健康(physicalhysi。alhealtl)、心理健康(psychological health)、社會ychological。alth)、社會適應良好(good social adaptation)和道德健康(ethical health)。這種新的健康觀念使醫學模式從單一的生物醫學模式演變為生物-心理-_社會醫學模式。這個現代健康概念中的心理健康和社會性健康是對生物醫學模式下的健康的有力補充和發展,它既考慮到人的自然屬性,又考慮到人的社會屬性,從而擺脫了人們對健康的片面認識。

1.軀體健康(生理健康) 軀體健康是指身體結構和功能正常,具有生活的自理能力。

2.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個體能夠正確認識自己,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使心理處於良好狀態以適應外界的變化。心理健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無心理障礙等心理問題的狀態;廣義的心理健康還包括心理調節能力,發展心理效能能力。

3.社會適應良好 較強的適應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徵。心理健康的大學生,應能與社會保持良好的接觸,對於社會現狀有清晰、正確的認識。既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又不會沉湎於不切實際的幻想與奢望,注重現實與理想的統一。對於現實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困難和挑戰,不怨天尤人,用切實有效的辦法去解決。當發覺自己的理想與願望與社會發展背道而馳時,能夠迅速地進行自我調節,以求與社會發展一致,而不是逃避現實,更不妄自尊大和一意孤行。

4.道德健康 道德健康是指能夠按照社會規范的細則和要求來支配自己的行為,能為人們的幸福做貢獻,表現為思想高尚,有理想、有道德、守紀律。

二、健康的標准(health standards)

健康的標准包括:①精力充沛,能從容不迫地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②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任務而不挑剔;③善於休息,睡眠良好;④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各種環境的各種變化;⑤對一般感冒和傳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⑥體重適當,身材勻稱,頭、臂、臀比例協調;⑦眼睛明亮,反應敏銳,眼瞼不發炎;⑧牙齒清潔、無缺損、無疼痛,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⑨頭發有光澤、無頭屑;⑩肌肉、皮膚富有彈性,走路輕松。

按照以上的健康標准,只有15%的人能達到該標准,而15%的人有病。大部分人都處於中間狀態,即沒有疾病又不完全健康的狀態,也就是說處於機體無明顯疾病狀態,但活力降低,適應能力出現不同程度減退的一種生理狀態,如乏力、頭昏、頭痛、耳鳴、氣短、心悸、煩躁等。這種中間狀態即為「亞健康」(subhealth)狀態(第三狀態)。

人人都想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但怎樣才算健康呢?很多人對此不太清楚,包括大學莘莘學子.過去人們都認為身體沒有生病就是健康,這種認識是非常膚淺的.隨著時代的前進和科學的進步發展,現代人對健康有了更科學更全面的認識。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新確定的定義是:『人的身體、精神與社會的最佳狀態,而不是單純的沒有生病」。
新的健康觀認為,沒有生病只是健康的一個基本方面,主要是機體的正常狀態,同時還包括心理健康和對社會、自然環境適應上的合諧.也就是說人的機體、心理與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均處於協調和平衡的狀態.這就是新的健康的完整而全面的觀念.
那麼,如何恆量一個人是否健康,其共同標準是什麼呢?世界衛生組織為此對健康定了10條准則:
一、有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擔負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且不感到過分緊張和疲勞.
二、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事無大小,
三、善於休息,睡眠良好。
四、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中的各種變化。
五、能抵制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
六、體重適當,身材發育勻稱,站立時,頭、肩、臂的位置協調。
七、眼睛明亮,反應敏捷,眼睛不易發炎。
八、牙齒清潔,無齲齒,不疼痛,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
九、頭發有光澤,無頭屑.
十、肌肉豐滿,皮膚有彈性。
這10條准則亦即健康的標准,是就一般情況和普遍情況而言的,但對不同年齡的人還有不同的標准.
新的健康觀的核心思想是「人人為健康,健康為人人」.任何集體的、個人的對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和污染及不道德、不講衛生的行為,不但危害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也危及他人的健康.這種健康觀是「機體一心理一社會一自然一生態一健康』的一種整體觀,是一種社會協調發展型的健康觀.
我國傳統醫學中,也有一套健康的標准。
這一整套健康標准主要是針對中年人而盲,因此也可以視為中年人的10大健康標准.這]0大標準是:
一、眼有神:目光炯炯,無呆滯的感覺,說明精氣旺盛,臟器功能良好,思想活躍.
二、聲息和:聲如洪鍾,呼吸從容不迫,心平氣和,反映出肺臟功能良好,抵抗力強.
三、前門松:指小便通暢,說明泌尿,生殖系統大體無恙.
四、後門緊:大便每日一次,有規律,無腹痛、腹瀉之慮,說明消化功能健旺.
五、形不豐:保持體型勻稱,注意不宜過胖,標准體重(公斤)=身高(厘米)—105(女性減l00)。
六、牙齒堅:注意口腔衛生,基本上無齲齒,反映腎精充足。
七、腰腿靈:表現肌肉、骨骼和四肢關節有力或靈活,中年知識分子因工作性質尤其要保持腰腿靈。
八、脈形小:指每分鍾心跳次數保持在正常范圍(60-80次/分),說明心臟和循環功能良好.
九、飲食穩:飲食堅持定時定量,不挑食和偏食,不飽食濫飲,無煙酒嗜好,注意飲食養身法。
十、起居准:能按時起床和入睡,睡眠質量好。

一、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健康是人類生命存在的正常狀態,是社會進步、經濟發展、民族興旺的保證。我國憲法明確規定:維護全體公民的健康和提高各族人民的健康水平,是社會主義的重要任務之一。而健康教育則是一項投入少、產出多、效益大的保健措施,其作為衛生保健的戰略措施已得到全世界的公認,並被列為初級衛生保健八大要素之首。
(一)健康概念
隨著社會經濟、科學技術及生活水平的進步,人類對健康內涵的認識不斷深化。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或不虛弱,而是身體的、精神的健康和社會幸福的完美狀態」。對健康內涵的全面理解有助於指導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實踐。
(二)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通過信息傳播和行為干預,幫助個人和群體掌握衛生保健知識,樹立健康觀念,自願採納有利於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動與過程。即是使教育對象知識、觀念、行為改變的統一。這三者之間的關系表現為:知是基礎,信是動力,行是目標。其目的是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和提高生活質量。
根據1988年第13屆世界健康大會提出的新概念:健康教育是一門研究以傳播保健知識和技術,影響個體和群體行為,消除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的科學。它重點研究知識傳播和行為改變的理論、規律和方法,以及社區教育的組織、規劃和評價的理論與實踐。通過傳播和教育手段,向社會、家庭和個人傳授衛生保健知識,提高自我保健能力,養成健康行為,糾正不良習慣,消除危險因素,防止疾病發生,促進人類健康和提高生活質量。
(三)健康促進
健康促進是促進人們控制影響健康因素,維護和提高他們自身健康的能力的過程,是協調人類與他們環境之間的戰略,規定個人與社會對健康所負的責任。是指以健康教育、組織、立法、政策和經濟等綜合手段對健康有害的行為和生活方式進行干預,創造良好的社會和生態環境,以促進人類的健康。
健康促進模式(略)
我國的健康教育的發展經歷了衛生宣傳、健康教育、健康促進三個階段。三者的關系是後者包容前者,後者是前者的發展。其不同點在於:
衛生宣傳=知識普及+宣傳鼓動
健康教育=知+信+行
健康促進=健康教育+社會支持
(四)健康促進的領域
健康促進涉及的5個主要活動領域:
1、制定能促進健康的公共政策健康促進的含義已超出衛生保健的范疇,把健康問題提到各個部門,各級政府和組織的決策者的議事日程上。明確要求非衛生部門實行健康促進政策,其目的就是要使人們更容易作出更有利於健康的選擇。
2、創造支持的環境
健康促進必須創造安全的、滿意的和愉快的生活和工作環境。系統地評估環境對健康的影響,以保證社會和自然環境有利於健康的發展。
3、加強社區的行動
提高社區人們生活質量的真正力量是他們自己。充分發動社區力量,積極有效地參與衛生保健計劃的制定和執行,挖掘社區資源,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的健康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4、發展個人技能
通過提供健康信息,教育並幫助人們提高作出健康選擇的技能來支持個人和社會的發展。學校、家庭、工作單位和社區都要幫助人們做到這一點。
5、調整衛生服務方向
健康促進中的衛生服務的責任由個人、社會團體、衛生專業人員、衛生部門、工商機構和政府共同分擔。他們必須共同努力,建立一個有助於健康的衛生保健系統。
二、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任務
1、主動爭取和有效促進領導和決策層轉變觀念,從政策上、資源上對健康需求和有利於健康的活動給予支持,並制定各項促進健康的政策。健康教育作為全民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已經受到我國政府的高度重視。以政府行為和行政干預來支持和推動健康教育工作,是健康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2、促進個人、家庭和社區對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的責任感。使人們在面臨個人或群體健康相關的問題時,能明智、有效地作出抉擇。通過提高社區自助能力,實現社區資源(人、財、物等)的開發。
3、創造有益於健康的外部環境。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必須以廣泛的聯盟和支持系統為基礎,與相關部門協作,共同努力逐步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把社區、學校、企業等建成「健康促進社區」、「健康促進學校」、「 健康促進工廠」等。
4、積極推動醫療衛生部門觀念與職能的轉變,尤其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使其作用向著提供健康服務的方向發展。
5、在全民中開展健康教育。教育和引導人民群眾破除迷信,摒棄陋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倡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
三、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主要相關學科
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理論依據和專業技術,主要來源於醫學、社會學、心理學、行為科學、傳播學、科普學、統計學、美學等學科。在諸多相關學科中以預防醫學、社會醫學、教育學、傳播學、健康心理學、健康行為學等關系最為密切。
1、預防醫學:預防醫學是以群體為研究對象,應用基礎醫學、環境醫學等有關學科的理論和流行病學、統計學、毒理學等方法,研究自然和社會因素對健康和疾病的影響及作用的規律,採用衛生措施以達到預防疾病、促進健康、延長壽命的科學。
2、社會醫學:社會醫學是一門醫學和社會科學相結合的邊緣學科。它主要研究社會因素和健康之間相互作用及其規律,以制定社會保障措施,保護和增進人群的身心健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借鑒社會醫學研究醫學問題時所側重的戰略性、理論性、方向性和思維觀念,從社會學角度研究和分析人群的主要健康問題,制定宏觀與微觀結合的不同層次的干預措施,提高人群的生活質量。
3、教育學:健康教育是健康與教育的有機結合。人群從接受健康信息到行為改變,就是一個教育過程。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須熟悉教育對象的需求,熟練掌握根據不同教育對象的文化,設計教育課程,安排教學內容的技術,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實施因材施教,並進行效果評價。
4、健康傳播學:主要研究健康信息傳播活動發生和發展的規律,以及影響傳播效果的因素,傳播策略的選擇與拓展。
5、健康心理學:健康心理學是在行為醫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新的心理學分支,健康心理學要在研究心理和社會心理因素對健康的影響,提供心理保健的理論、策略、具體措施和方法學方面發揮其特殊的功能。
6、健康行為學:健康行為學是近年來隨著健康教育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新學科,也可以說是行為科學的一個分支。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著眼於個人、群體乃至組織行為的改變。因此,健康行為學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的基礎學科。
四、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
1、健康相關行為改變的理論
⑴知信行模式(KABP) 「知信行」模式是行為改變的較為成熟的模式:
信 息→ 知 →信→行→ 增進健康
健康教育知信行模式圖
知(知識和學習)是基礎,信(信念和態度)是動力,行(促進健康行為)是目標。以吸煙有害為例,健康教育工作者通過多種方法和途徑把吸煙有害健康、吸煙引發的疾病以及與吸煙有關的死亡數字等知識傳授給群眾;群眾接受知識,通過思考,加強了保護自己和他人健康的責任,形成信念;在信念支配下,逐步建立起不吸煙的健康行為模式。
(2)健康信念模式健康信念模式是用社會心理學方法解釋健康相關行為的重要理論模式。它以心理學為基礎,由刺激理論和認知理論綜合而成。健康信念模式在產生促進健康行為的實踐中遵循以下步驟:首先,充分讓人們對他們目前的行為方式感到害怕(知覺到威脅和嚴重性);其次,讓人們堅信一旦改變不良行為會得到非常有價值的後果(知覺到效益);同時清醒地認識到行為改變中可能出現的困難(知覺到障礙);最後,使人們感到有信心、有能力通過努力改變不良行為。
2、健康傳播技巧
健康傳播是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重要手段和策略。是運用各種傳播媒介渠道和方法,為維護和促進人類健康的目的而製作、傳遞、分散、分享健康信息的過程。健康傳播是一般傳播行為在醫學、衛生學領域的具體和深化,並有其獨自的特點和規律。
人類的傳播活動多種多樣。但按傳播的主客體相互關系的不同及其特徵,大致可分為「人際傳播」,「大眾傳播」,「組織傳播」和「自我傳播」四種基本類型。健康傳播也離不開這幾種傳播方法。
(1)人際傳播也稱人際交流,是指人與人之間一種直接的信息溝通的交流活動。人際傳播可以是個人與個人之間、個人與群體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由於人際傳播具有針對性強、交流充分、反饋及時等優點,這種傳播方式在社區健康教育中尤為常用和有效,社區全科醫生、衛生工作人員應該是該社區健康問題的權威和 健康傳播者,可以應用在診病時、病人咨詢時、出診家訪時——「個人與個人」;組織專題講座、授課、演講——「個人與群體」;座談、討論——「群體與群體」這幾方面進行人際健康傳播。
人際傳播要獲得好的效果,傳播技巧是十分重要的。人際傳播要成為互動式的而不是單向的說教的。首先,人際間要溝通、理解、信任和尊重、保護對方的隱私;第二,對社區內人群的健康情況應有所了解,回答咨詢、專題講座、授課、座談等都應針對性強,有的放矢,使對方產生興趣、共鳴;第三,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如果對不懂醫學的人使用了很多醫學術語,對方理解不了醫學術語的含義,也是不能達到預期效果的:最後要有科學性。
(2)大眾傳播是指通過廣播、電視、電影、報紙、期刊、書籍、標語、板報、宣傳單張、互聯網等大眾媒介向社會人群傳播信息的過程。大眾傳播的特點是要藉助一定的媒體;其信息是公開的、面向全社會人群;信息傳播距離遠、覆蓋面廣、速度快;大眾傳播是單向的,雙方信息反饋不足。
(3)組織傳播是指組織之間,組織內部成員之間的信息交流活動是有組織有領導而進行的有一定規模的信息傳播。即發展為公共關系學。
(4)自我傳播是指個人接受外界信息後,在頭腦中進行信息加工處理的過程,這是人類進行一切信息交流的必要的生物學基礎。屬於心理學研究的范疇。
3、健康相關行為干預模式
健康相關行為是指個體或團體的與健康和疾病有關的行為。一般可分為兩大類:促進健康的行為和危害健康的行為。
促進健康行為是個人或群體表現出的客觀上有利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組行為:
⑴日常健康行為,如合理營養、平衡膳食、睡眠適量、積極鍛煉、有規律作息等。
⑵保健行為,如定期體檢、預防接種等合理應用醫療保健服務。
⑶避免有害環境行為,「環境」既指自然環境(環境污染),也指緊張的生活環境。
⑷戒除不良嗜好,戒煙、不酗酒、不濫用葯物。
⑸求醫行為,覺察自己有某種病患時尋求科學可靠的醫療幫助的行為。如主動求醫、真實提供病史和症狀、積極配合醫療護理、保持樂觀向上的情緒。
⑹遵醫行為,發生在已知自己確有病患後,積極配合醫生、服從治療的行為。
健康相關行為干預的方法有很多種,如信息傳播、組織與法規、環境改變、培訓與指導、咨詢以及從行為醫學移植過來的行為矯正等。這些方法與策略分別作用於影響行為的產生、保持與發展的各個環節,是健康教育方法學的重要內容。行為干預的目的是幫助人們改變已養成的不良行為和生活習慣,自覺採納促進健康的行為,培養良好的生活方式。
行為矯正技術是本世紀50年代末期發展起來的,用於矯正各種危害健康的行為,指導建立各種促進健康的行為的系列性技術,在健康教育領域內廣泛運用的矯正技術主要有脫敏法、示範法、厭惡法、強化法和消除法。
五、常用的健康測量及指標
健康測量是將健康概念及與健康有關的事物或現象進行量化的過程,即依據一定的規則,根據被測對象的性質或特徵,用數字來反映健康概念及健康有關的事物或現象。健康測量從對死亡和疾病的負向測量逐步擴大到以健康為中心的正向測量;從對生物學因素的測量擴大到對心理、行為因素和生活因素的綜合測量。
1、健康測量指標:
為適應現代健康的需要,一方面引入了很多新的指標,如心理指標、行為指標;另一方面也不放棄原有的死亡指標和疾病指標,對他們進行改進和發展,如利用死亡資料和疾病、殘疾資料計算減壽年數(YDLL)、無殘疾期望壽命和傷殘調整生命年(DALY),旨在反映死亡的不合理性和人們的生存質量。
單一指標:群體健康測量指標(如死亡率、發病率、患病率、死因構成比等);個體健康測量指標(如心率、血壓、肺活量等生理、生化指標)以及在這些健康測量指標基礎上演變的指標(如期望壽命)。
綜合指標:是通過某種方法或法則將多個單一指標結合起來所產生的一個新指標。其特點是將反映健康狀況的多方面資料概括起來,用一個數值來表示,以提供對個體或群體健康狀況的多維測量和簡單評價。如生存質量指數、無殘疾期望壽命、傷殘調整生命年、心理量表評分等。
2、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常用的健康指標
⑴死亡指標:包括總死亡率、性別年齡死亡率、死因構成比、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和期望壽命;
⑵殘疾指標:殘疾率、殘疾原因構成;
⑶疾病指標:發病率、病死率、生存率;
⑷營養狀況指標:日攝入某營養成分總量;
⑸生長發育指標:包括身高、體重、血壓、肺活量、月經初潮的平均年齡、首次遺精的平均年齡等,可計算這些生長發育指標的年增長值和增長率,或進行相關分析;
⑹心理指標:包括對人格、智力、情緒、情感測量,如MMPI量表、艾森克個性量表、Beck抑鬱問卷(BDI)、焦慮自評量表(SAS)、UCLA孤獨量表、個人評價問卷等;
⑺行為指標:行為模式(A型行為與B型行為的測量、得克薩斯社交行為問卷)、生活方式(生活豐度、生活頻度、活動譜、生活滿意程度等得測量)、人際關系(人際關系指數)、個人地位和個人經歷的測量指標;
⑻人口指標:人口數、人口的性別與年齡構成、人口的文化構成、文盲率或識字率、人口的職業構成;
⑼綜合指標:
症狀和功能指標:常用症狀和功能調查量表包括CMI、GHQ、MMPI和SRQ。
生活質量指標:包括生存質量指數、功能狀態量表和生存質量量表;
其他:減壽年數(YDLL)、無殘疾期望壽命、傷殘調整生命年(DALY)等。

閱讀全文

與小學衛生宣傳教育材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