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術為什麼要引入中小學課堂
小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身心發展的速度加快,他們的審美心理也明顯的由低級向高級發展。根據這個特點,在美術課的審美能力培養教學中,注重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 欣賞大自然,感受生活中的美
大自然把一切美好都展示給了人們:冬天白雪下的樹、秋天飄飄的紅葉、夏天碧海黃沙、春天草綠花紅、青山綠水、旭日斜陽、藍天白雲、奇花異草……自然界絢麗多彩的景象和事物,以及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都是我們獲取表象的豐富源泉,我們應該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觀賞大自然和接觸生活,讓他們從中體會到自然界萬事萬物的美,讓學生懂得生活中的美、藝術上的美都來源於生活。讓我們領著學生放飛思想,把美術課堂搬到室外去,然後再把課外直接獲取的表象知識帶回課堂內,讓斑斕的景色在課堂中釋放光彩。
二、 藉助生活表象,打開想像空間
在教學過程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形象思維來分析、研究、綜合、概括事物,也就是對感知材料加以分析、研究和綜合,進而提升自己的抽象思維能力,打開自己的想像空間,填滿無限遐想的想像。比如把人物的生活、思想、性格的某一部分抽象出來,加以分析,了解它的意義,然後藉助想像,把各方面再結合為統一的一個整體,重新在頭腦里形成新的人物形象,這樣的形象思維舍棄了人物或事物次要的、非本質的部分,突出和保留了它們的感性部分和本質部分的特徵,從而使對象的形象更加生動、清晰、具體。讓我們在想像中,領悟「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旨」……
三、 辨明是非,提高審美理解能力
在培養孩子審美素質時,必須使之樹立健康的審美觀,才能辨別美和丑,從而愛美,並接受美的陶冶。小學生喜歡模仿,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使學生受到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影響,而且教師的審美觀點對他們也起到直接的指導作用。所以,教師要正確地引導學生教其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如:在繪畫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能直接看到教師作畫的具體過程,讓他們在掌握繪畫技能的同時,感受教師的每一筆和每一畫所表現的對大自然和社會生活進行審美觀。在教學中,要充分運用這些範例及大師名作來進行講解,感悟作者的審美品質。
四、苦中求樂,提升審美創造能力
這是一種創造美好事物的能力,需要人們嘔心瀝血,勤學苦練,並學習一些技法理論才能提高。1469年,還是兒童的達·芬奇開始學畫,老師對他要求很嚴格,要他照著雞蛋寫生,他一開始還挺認真,後來畫得不耐煩了,便馬馬虎虎畫些圈。老師批評他說:「在1000隻蛋中,從來沒有兩只形狀完全相同的;即使一隻雞蛋,只要變換角度去看它,形狀就不同了。我叫你畫蛋,就是訓練觀察、把握形象、表現事物的能力,這是基本功,不能輕視!」達·芬奇於是專心畫蛋,終於成為大畫家。
小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在美術教育的范疇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培養的方法和形式也是多樣的,絕不能把審美教育簡單地理解為是加強美術教育中的美術欣賞課,更不能把審美教育與傳授美術基礎知識和技能對立起來,而應在技能訓練的同時,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和美術文化修養。要把學生引向自然、走進生活,促使其知、情、意、行方面得到全面地發展。
❷ 幼兒園和中小學美術教育存在什麼問題
一、幼兒園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幼兒園美術教育中存在諸多的問題,筆者主要是從美術教育的內容、教學方法、作品評價三個方面來論述幼兒園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幼兒園美術教育內容不夠全面,偏重繪畫的現象嚴重 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主要包括繪畫、手工、美術欣賞三個方面的內容。筆者通過在幼兒園的實地觀摩發現現在諸多幼兒園在開展美術活動時存在著教育內容單一,偏重繪畫的現象。在筆者去過的幾所幼兒園中,幼兒園展示出來的幼兒的美術作品主要是繪畫作品,很少有幼兒的手工作品,還存在著很多幼兒園將美術教育活動等同於畫畫課。兒童繪畫教育活動是教師引導兒童用各種筆、紙等工具和材料,運用線條、造型、色彩、構圖等藝術語言創造出視覺形象,從而表達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種活動。 幼兒園存在著城鄉差異、區域差異,不同的幼兒園軟硬體條件差異很大,但幼兒園中美術教學活動內容單一,偏重繪畫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 2、幼兒園美術教學方法單一 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的教育方法單一,主要是採用示範法、範例法。例如:筆者在山東省濟南市某十佳幼兒園大班觀摩了一節美術教育活動(日常的美術活動並非公開課),用墨和中國畫顏料畫公雞吃蟲子,完全是教師先示範,之後幼兒自己畫。再來看一個關於範例法的例子,筆者在四川省南充市某公立幼兒園觀摩了一節大班的美術活動--畫螃蟹。帶班老師首先在網上搜到各種螃蟹的圖片讓幼兒們觀察欣賞,隨後讓幼兒總結螃蟹的基本特徵,幼兒們在教師的引導下總結出螃蟹有六根腿,橢圓形的身子,兩只鉗子,兩隻眼睛以及這些身體部位的分布。最後教師在黑板上用粉筆將螃蟹畫出,並將整幅畫賦予情境性畫上了幾只蝌蚪、水草還有水面,幼兒們開始按照教師的範例作畫。幼兒很快就忘記了自己觀察的到的螃蟹的樣子,只是不時的抬頭去看教師出示的範例畫,有的幼兒連螃蟹游動的方向也要和示範畫的一樣。 以上兩個例子都是主要採用示範的方法來教授幼兒作畫的,畫螃蟹的例子多了一項畫前的欣賞可是最後還是難以擺脫示範方法。幼兒園美術教育教學方法 一,依舊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 3、幼兒園美術作品的評價缺乏多元性 幼兒園的美術作品在評價上還是以幼兒畫的像不像,整體構圖是否合乎邏輯,用色是否符合事物的特徵等來評價幼兒的作品。筆者在幼兒園觀摩時看到了很多教師幫助幼兒畫或者手把手教幼兒畫的現象,更有甚者讓班裡畫的好的幼兒幫助畫的不好的幼兒作畫,就是為了讓幼兒家長看到幼兒作品時不發出牢騷不抱怨自己孩子什麼都不會畫。為了迎合家長的心理,為了讓幼兒的成長檔案完善,為了不被家長責備,有不少的一線幼兒教師們竟然採用這樣的方式。值得我們深思的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不良現象的出現呢? 幼兒園美術作品的評價方法單一,缺乏多元性,導致了很多惡果這也是目前幼兒園美術教育的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必須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注意。正是因為幼兒園美術教育教學活動缺乏正確的、合理的、科學的、多元的評價體系才造成了上面種種不良現象的發生,這也警示教育工作者必須正視幼兒美術作品的評價。 二、策略 針對於上述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策略克服上述各項問題是重中之重,針對於筆者上文列舉的幼兒園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筆者將從三個方面來論述解決策略。 1、多種美術形式並行 作為一線教師應該對於幼兒園美術教育有一個客觀的、科學的認識。幼兒美術教育包括繪畫、手工、美術欣賞三個方面的內容,幼兒教師應該不斷拓展自己的有關美術這門藝術的認識,在拓展知識面的同時根據自身以及教育對象的特點,密切的聯系實際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美術教育內容,打破傳統的美術教育只是局限於紙筆繪畫的局面。美術教育追求的是幼兒在美術活動中獲得情感體驗,追求的是幼兒從中獲得樂趣,從中獲得發展和進步;而不是單單看看哪個幼兒畫的最像實物,哪個幼兒整體構圖最好,亦或者是哪個幼兒色最准確!作為一線教師應該為幼兒創造充分體驗各種的美術形式的機會,讓幼兒在繪畫、手工齊頭並進,同時要認識到美術欣賞的重要性,作為繪畫和手工的前提和基礎美術欣賞是非常重要的。作為幼兒教師要兼顧幼兒美術教育三方面的內容,每個方面中都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點內容組織。 2、採用多元的教育方法 幼兒園美術教育要採用多種教育方法,打破僅僅局限於示範法、範例法的局面。筆者不否認示範法在幼兒美術教育中的重要性,為了提高美術教育的有效性幼兒園應該採用多種教育方法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美術教育。幼兒園美術教育可以根據幼兒的心理特徵和年齡特徵採取多種教育方法,例如游戲法、觀察法、親近自然法、參觀法等。 (1)、示範法 幼兒教師應該不斷優化示範法的實施過程,例如上文中提到的有關畫螃蟹和畫公雞的兩個案例,教師可以給幼兒示範作畫的步驟和要點,在示範每一個要點時要反復強調"小朋友們,認真想一想還可以怎麼畫啊?待會我就來看看那個寶貝可以和我畫的不一樣呢......",改變以往的"看看誰和我畫的最像"。教師做完示範後可以將自己的示範作品移走,給幼兒留下實物或者其他圖片作為模型,這樣可以避免幼兒只是臨摹教師的作品的現象。 (2)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讓幼兒有目的、有計劃、比較持久地通過感官感知事物的一種方法。在幼兒開展每種形式的美術教育活動時,都可以結合觀察法。例如:在畫螃蟹和公雞時,教師可以提前一周或者兩周的時間將和父母一起觀察螃蟹或者公雞的任務下達下來,讓幼兒在生活中先去接觸並觀察所要畫的或者要手工製作的實物。在開展美術活動時盡可能的講實物展示給幼兒集體觀察,幼兒通過觀察將實物的直觀形象在腦海中形成一個印象,更利於幼兒美術活動的展開。 (3)參觀法 組織幼兒對一些美術工藝品進行實地的參觀對於幼兒美術活動的展開意義重大。每個地區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獨特的民俗和傳統文化,藝術作為其中一部分也同樣有著地方特色,每個地區都有其獨特的藝術作品值得幼兒參觀欣賞。例如:上海地區的東方明珠這一建築物,在進行相關的繪畫活動時可以組織幼兒參觀東方明珠,通過參觀法來協助幼兒美術活動的展開。幼兒園還可以組織幼兒參觀藝術畫廊、博物館等。 (4)游戲法 游戲法:游戲法就是讓幼兒在游戲的情境中運用美術工具和材料進行美術活動。運用這種方法,幼兒學習起來毫無思想負擔,能輕松自然愉快地獲得知識和技能。游戲法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法,即運用游戲方法達到美術教學的要求,又用美術活動的成果開展游戲,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使幼兒由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知識,從而使幼兒提高對美術的興趣,發展幼兒的想像力等。 在開展美術教學活動中要有機的結合各種教學方法,只有各種教學方法有機的結合才能促進美術教育更好的開展。 3、構建教師幼兒共同評價的評價體系 幼兒園美術作品在評價時主要是以成人評價為主的。成人在評價幼兒的美術作品時主要從成人的角度去看問題,用成人的眼光和思維方式來評價幼兒的作品。有很多幼兒園開展完美術活動後根本就沒有作品評價這一環節,只是將幼兒的作品做一個簡單的展示而已,針對於這一問題筆者有以下幾個建議。 (1)、不斷完善幼兒教師的評價標准 讓幼兒教師認識到美術作品評價的重要性。一線教師在開展完美術活動之後要組織幼兒進行作品評價與欣賞,作品評價
❸ 中國現代中小學美術教育的特點
在我國不同時期的美術教育中,都普遍存在著重視課堂教學,忽略自然教學的現象。無論在啟蒙時期、基礎時期,還是到最後的專業學習時期往往都忽視了自然的重要性,使學生們對身邊的人和事關心度降低,美術作品缺少生氣、靈動,也缺少了對自然的了解和保護意識。
然而,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工業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市場經濟的深化,教育備受沖擊,愈演愈烈的應試教育以及教育功利主義價值觀不可避免地波及到小學生及兒童,兒童自出生的那一天就被置於一個由幾千年的文化發展造成的復雜的文化社會結構中,他們還沒具備抵禦能力時卻被成人所異化。在轉型的現代社會中,成人對於生存和名利的壓力無形中波及到小孩,使得本是最具人格陶冶感化作用的基礎美術教育被扭曲。有些家長和成人出於對兒童非理性期待,各種蜂擁而至,以盈利為目的的比賽,以及僅以技能技法為基礎的培訓等,致使學生繪畫中迎合和模仿的現象比比皆是。
我國基礎美術教育由於受到功利主義教育觀的影響,教育的基點定位在知識和技能的層面,兒童感受到什麼,有什麼情感體驗,他們喜歡怎麼表達,這些問題往往被忽略,它的定位更多的是促進兒童心理走向成人心理的轉換。當然,這種轉換是需要的,但卻不是唯一的。
目前,我國在初中階段開設美術課,課時是每周一節,高中階段則取消了美術課。中學美術課堂教學方法,無非也是在教室內講授一點美術基礎知識,臨摹一些書本上的作品,在馬上臨近考試的時候,美術課也會最早地停課,為其他主課留出復習時間。個別美術專業高中也是「以繪畫為目的」,一味追求技法訓練,應付考試,以此來提高「升學率」。千篇一律對著範本臨摹,幾十張畫大同小異,毫無生氣,將書本上的寫生課、實踐課、欣賞課等一些讓學生走出教室,到戶外體驗自然的課程取消。還有的地區學校乾脆不開設美術課。這種指導思想與教學方法,缺乏對學生創造思維能力與審美能力培養,缺少了學生對大自然美好事物的感受,違反了學生心理發展規律,使學生慢慢變得對身邊的事,身邊的人關心度降低。這種現狀與我國九年制義務教育所提出的素質教育目標相抵觸。具體而言,「以繪畫為目的」的教學方法,缺乏對對象本質特徵的分析和審美概念的表述,其結果必然是:整體上成為被動刻板的模式,審美教育與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訓練脫節;不符合《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美術教學大綱》要求的直觀性、系統性及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原則;有礙於創造想像和視覺記憶發展及中學生個性、意願、情感的表達;更缺乏審美教育的現代意識,到最後僅極少數學生保持著對美術的興趣,大部分學生收效甚微。
1988年原國家教委為發展中小學教育頒發了《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總體規劃》,為目前中小學美術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帶來了契機。實施素質教育被視為實現「科教興國」戰略的關鍵,各種學科改革、課程改革也是圍繞著「素質教育」這個中心所開展的,美術教育的改革同樣也是圍繞著如何實施素質教育而進行的。因此,中小學美術教育已從過去單純的技能教學轉變為全面重視和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發展的藝術教育。
❹ 中小學美術教學評價的目的有哪些
你可以看看這篇文檔,希望可以幫到版找你權。
http://wenku..com/link?url=_a6N1xNDkkAN0yOBmBAqtUhEATBd7O_b7a_6HHDdz6ksDKFxpBoWDJ85_a
❺ 中小學美術教育目的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並加以簡單的論述
近十來年,中國美術教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從頒布《中小學美術教學大綱》之日起,以中國特色為 前提的基礎美術教育體系初步形成,特別是小學美術教育涉及面之廣大、體系之完備(大綱、課程、教材等) 讓人感到欣慰。然而,與境外發達國家、地區的美術教育比較起來雖各有優劣,但綜合權衡起來,又不得不承 認在許多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想就此談一些粗淺的認識。
一、從美術教育的目的任務來看。
德國巴伐利亞州(1985年頒布)小學美術教育目的任務是,為兒童提供自由繪畫的機會,激發他們豐 富的想像力;使兒童在自己的藝術創造中得到快樂,發展他們多方面的創造能力;教師應指導兒童有意識地注 意和觀察,在熟悉製作的工具、材料和技能基礎上,發揮他們的表現能力(繪畫語言和表達方式);參觀教堂 和博物館,使兒童有機會看到真正的藝術品;使兒童在年度的節日慶祝活動中進行裝飾布置和多種形式的游戲 表演。
日本文部省(1980年實施)新訂的小學美術學習指導精神(目的任務):①培養具有完美人性的孩子 ;②培養兒童熱愛自然和社會的審美情操;③努力發掘每一個兒童獨立思考的創造性智能和技能;④造就輕松 、活潑、充實的校園生活氣氛;⑤在尊重普遍道德原則的同時、對孩子進行適合其個性和能力的教育;⑥精選 教學內容,調整授課時間;⑦各校謀求更加具有彈性的教育,即根據各地區兒童的不同情況,制定貼切可行、 各具創意的教育方式。
我國1988年國家教委頒發的小學美術教學大綱中提出美術教育的目的是:①小學美術課應使學生掌握 淺顯的美術基礎知識和簡單的造型技能;②在教學中著重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和愛國主義情感,加強品德 、意志的培養;③逐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形象記憶能力、想像能力和創造能力。
從大綱制定的教學目的來看,德國、日本的美術教育注重素質的培養,重視人的創造能力與評價能力,強 調個性形成,注意與其他學科的相互聯系,把美術教育作為全面育人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美術的教育獲得全 面諧調的人,將生活樂趣、藝術實踐、社會服務三者統一。我國的小學美術教育除了講究智力和才能的發展外 ,主要強調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掌握,特別考慮政治前提下的愛國主義為主題的美育。這說明中國在小學美術 教育立足民族的基礎和本國國情,正在逐步向以素質教育為主的方向轉換。
二、從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的安排來看
德國、日本普遍重視美術,小學美術課時安排每周2—4小時,多於我國小學美術每周2課時(不能保證 )的安排,從時間上保證了孩子們的學習。美術科在學校教育中與語言、數學等其它學科具有完全等同的地位 。繪畫、立體製作和生活用品製作佔有很大比例。德國還把舞台表演與布置(綜合藝術)納入藝術造型藝術進 行學習。教學內容的安排非常廣泛,德國沒有統一的教科書,只有以大綱形式印發的教學建議,低年級不單獨 開設美術課,內容的選擇幾乎由美術教學全國規劃。日本雖有美術教科書,也體現出很大的自主性和靈活性。 教學內容做到以提示、啟發、引導為主,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想像、實踐、創造能力。以小學一年級為例, 摘錄如下:
德國巴伐利亞州:①學習內容——用彩色鉛筆或粉筆進行繪畫(兒童遇到的人和物);學習目的——激發 想像創造。題目的例子——我和我的圓錐形紙袋(德國風俗,新生入校第一天每人帶一個彩色圓錐紙袋);我 喜歡的人;我們的街道;30號的孩子們;有兩個鼻子的女巫;山谷中旅行遇到了侏儒;修長的漢斯;肥胖的 迪思。題目舉例——「這樣一個女巫」的教學,首先朗讀或講述,接用一個布袋木偶進行表演;兒童自己設想 各種女巫,如天氣女巫,並描繪出她們的外表;爾後兒童繪畫;最後共同觀看完成的圖畫。
除以上內容外,還有②舞台的景象;③用管狀顏料印花;④用水彩色繪畫的基本常識;⑤填色畫;⑥觀看 圖畫等。
日本的低年級美術教學內容則包括:造型性的游戲(玩砂、化妝等)、繪畫立體(泥塑、紙模型等)表現 、製作使用物品和觀賞作品。教科書很少介紹作畫和製作的必要知識,而是以學生們的作業(作品)再配上簡 短生動的文字啟發、引導他們去思考、想像、創造。課題有:《畫相撲》、《買果汁》、《到了花之國》、《 賀卡》、《請柬》等等。
我國一年級美術教學內容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為例:有基本形狀和色彩的認識;畫出生活中與此形相似的某 些事物,如方的手絹、圓的氣球和三角形的小旗、製作拉花、小彩旗、泥塑小動物等。有些省編教材,像湖南 新編的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美術第一冊還有撕貼、折剪等鄉土美術內容。在教材內容的安排上,受大綱指導, 考慮得很完善、很周全,在某種程度上優於國外,但在美術課時的安排上歸類為「小三門」(音、體、美)之 末,絕大多數學校(特別是鄉村小學)是不能完成教學任務的。我國的小學美術還只能是起調節語、數主科的 間歇課,課程設置和實施與大綱教科書形成一定反差。中國的基礎美術教育還需從教學的條件上來保證貫徹落 實。
三、從教學的條件上來看。
德國、日本屬於經濟發達科技先進的國家,有能力多途徑支持教育,在小學美術教育上充分體現出來。德 、日兩國各學校均有專門的勞動、美術教學。教學設施相當完備,除了必需的繪畫工具材料外,還有各種木工 、美工造型機械的工具,便於學生製作不同材質的工藝物品,各種標本、寫生教具一應俱全,讓學生按需所取 ,潛心投入美術的學習之中。有些學校的美術教學條件是中國專業畫家都無法相比的。兩個國家的教師工作都 很忙,地位也很高,教師必須取得相應較高的職業文憑和執照才能當一名美術教師。多數學校的校園環境和校 外環境都注意藝術的影響,學生能夠經常去博物館、美術館、展覽館參觀、欣賞品位較高的美術作品。
中國的經濟起步遲,教育的投入很少,相比德、日的教學條件就顯得寒酸。大、中城市的小學美術教學條 件很不健全,師資素質較低,缺少場地和設備,加之對學校美術課程的不夠重視,中國小學美術以素質培養為 主導的教學還顯得很薄弱。
四、從課程教學形式來看。
德日學校課堂授課完全是開放式的。教師只是提出任務,稍加啟示,大部分時間都是讓學生各取所需,各 得其樂,讓學生在成功里進步,在失敗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教師是活動課程的准備者、組織者,只在學生 有困難需要幫助時,教師才幫助他們,真正體現著以學生為主體。
我國小學課堂授課絕大部分採取的嚴謹的准備,一環一環進行教學程序,追求課堂的主動性,以保證完成 教學任務,主要還是教師為主導,學生大多隻是被動地吸收。聽課看課都講究形式,實際效果如何是不管的。 很多優秀的課,都只是以形式豐富多彩,像唱戲式的用上很多道具來評定的,講得細、講得全、講得穩,就是 好。課堂授課還受到很多局限,教者費心,學者費力。
課堂授課的開放與束縛、靈活與機械對學生一生的學習和工作有著深遠的影響。從近期目的來說,中國的 基礎教學好,而長遠來說,各種能力,包括學習的能力就顯得比外國學生差些,不少升入高一級學校就讀的學 生並不是掌握了創造性的學習方法,而是通過大量的加強補習或「勤學苦練」來取得的,造成了有些學生高分 低能、動手能力差的狀況。德、日學生就顯得有魄力、有能力、有闖勁。
五、從教學效果來看。
德、日美術教育以全國的重視和有利的條件,保證了美術教育以至藝術教育的普及與實施,學生整體藝術 素質要比我國的高,以至於所有國民對工作、對生活的藝術品位都顯得高雅、文明,對工作對事業也就求新、 求異、講究創造性。由於社會制度的原因,德、日中小學生在升學、就業的多種學科選擇中,還直接影響到美 術素養的提高與發展。進入美術院校學習或從事專業美術的人才畢竟是極少數。這並不影響到國家的美術教育 的目的。像日本和光大學教授藤澤典明所說:「我們通過這個學科(美術)的教育,目的不是培養理解美術知 識和掌握相關技能的『美術修養』的人,更不是造就畫家、雕刻家和圖案設計師,而是在普遍一般的教育中, 透過美術的教育獲得全面諧調能力的人,而非偏重智育的不平衡的人。」
我國的美術教育效果和現狀極不平衡,大中城市比鄉村要好,沿海地區比內地、比邊遠地區要好。全面發 展尤為突出者有之,在國際繪畫、製作比賽中獲金獎者有之,畫家、美術家輩出,基礎教育好的一面是世界其 它國家無法相比的。當然,這還得力於有條件進行校外培養教育的部門和家庭,從小從早望子成龍是中國教育 的一種特殊現象。然而,破爛的校舍、缺少專業教師、沒有教學設備和沒錢上學的學齡兒童還客觀存在,這不 能不令人擔憂。中國美術教育要面向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經濟條件和不同受教育者,想必是艱難的。
綜上所述,我國美術教育的規劃設想、前景是好的,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在教育的目的、教學的內容、 條件、效果上看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國的基礎美術教育事業將在不遙遠的將來,躋身 世界先進行列。這在近兩年來涌現的新型寄宿制學校里,開始得到體現,使我們看到了希望。湖南長沙麓山國 際實驗學校憑借一流的設施、一流的師資、一流的管理水平推行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整體改革實驗,其中在美 術教育方面就有較大的教改舉措,並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現一並介紹如下:
1.完善美術教學設施,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學校備有專門的美術教室、專用課桌、石膏模型、畫板、 畫夾、實物投影儀、造型燈具等一應俱全。學生繪畫用的紙張、顏料、畫筆等工具材料,均由學校按需發給。 這樣既方便了教師指導,又有利於學生練習。
2.聘請專業教師執教,提高師資業務水平。學校在全省乃至全國范圍內選聘優秀教師,其中對美術教師 的要求是很高的。凡被聘用的美術教師必須具有美術專科以上學歷,有專業強項,有三年以上美術教學經驗, 有一定的教育教學成果,而且均須通過試教和試用考查。對正式聘用的美術教師,學校定期組織外出參觀學習 ,幫助他們積累經驗、開闊眼界、提高業務水平。
3.增加授課時量,保證學生訓練時間。普通班開足國家教委規定的美術課總量,每班每周兩課時。學校 將兩課時連續編排,節約了課前准備和下課收拾用具時間,便於教師系統授課,保證了學生訓練時間。美術加 強班的美術課每周安排6課時,另加4節課外活動,做到課內外有機結合。
4.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教學內容上以省編小學美術教材為藍本,參照其他教材和用書,靈活 的選擇,充實了兒童想像畫、記憶畫、手工製作、立體構成等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上以啟發誘導、游戲活動為 主,注重培養學生觀察、想像、實踐創造的能力。
5.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優化教學環境。在美術教學方面,學校經常舉辦作品展優、組織參加各級繪畫 比賽、促進學生的學習勁頭。同時重視隱型教育對學生美育的影響,隊報班刊、宣傳櫥窗的內容定期更換;教 室內和走廊上張貼著偉人畫像、格言;會議室、活動室及大廳里懸掛著精美的壁畫或名畫;校訓、誓詞及巨幅 標語鑲嵌在潔白的牆壁上……這一切的一切無不給學生以美的熏陶,愛的啟迪。正是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發 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得以大大地提高。兩年來,學生的美術作品在省、市級刊物上發表的有20餘幅 ,在市級以上競賽中獲獎的有110多件。
❻ 如何培養小學生美術素養的意義
如何培養小學生美術素養的意義
美術課程是陶冶學生高尚情操、提高學生審美、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一門重要課程。美術新課程標准提出:「通過學習美術,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發展學生的空間思維和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以及美術的實踐能力,達到能用美術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完善人格。」同時,還在基本理念中提出「使學生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這一內容。那麼,什麼是學生基本的美術素養呢?
美術素養是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術素養是指學生將來從事社會生活、從事經濟生產、做出個人決策所必需的對美術科學概念和過程的理解以及一定的探究能力,能較好地理解藝術與社會的相互關系和藝術的本質,以形成科學的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基本的美術素養包括對美術內容和現象有基本的了解;對美術的創作方法與過程有基本的了解;對美術在社會中的價值和作用有基本了解。它不僅指基本的美術知識與技能的掌握,還應具備基本的藝術態度,包括敏銳的視覺意識,對視覺現象和美術作品能做出積極的反應;能自覺而大膽地運用美術表達自己的觀念和情感,追求藝術化生存;能不斷追求更高的審美品位,並保持自己獨特的審美趣味,使學生形成了基本的美術素養。中學美術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單純為了培養美術家,也不是為了單純輸送專職美術人才,而是通過有關的美術教學途徑,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念與能力,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在美術教學中陶冶學生的情操,概括講,就是在中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我作為一名中學美術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又是如何培養中學生的美術素養的呢?
一、從素質教育的高度更新美術教育觀念
所謂素質教育即是指提高思想道德觀念、科學文化、身心健康、勞動技術水平等綜合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教育。從立意上不難看出,素質教育是使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而不是當前某些停止在為應付「統考」「中考」「高考」「考核」層面為目的舊模式基礎上的教育。因而在以往被人們另眼相看的「小三門」之一的美術在中學的學習領域中自然擁有一片純潔的空間。因美術課教師缺乏,一些學校少開甚至不開美術課,或因抓「教學質量」,將美術課時讓與其它課,嚴重影響了中學生的美術素養。因此,中學應在教學中加強美術課。 1、要按照教育部制定的課時目標,以教學大綱為宗旨,確保美術課教學課時。2、配齊美術課老師,對缺乏教師的學校,可聘請文化館、文化專業美術人員擔任,絕不能用種種借口不開設美術課。3、以舉辦美術展的形式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美術素養,熱愛美術的思想意識,每學期最少舉辦一次美術作品展,以學生的作品為主,使學生從中獲取成就感,可適當加入教師的作品,以起到引領和示範作用。4、舉辦美術培訓特長班,在專業上可分別開設繪畫、雕塑、設計等課程,在這些培訓中還可以分出一些比較細的內容。如雕塑主要分為圓雕和浮雕兩大類。又如中國畫從形式上可以分為寫意和工筆兩種,在題材上又可以分為花鳥,人物、山水三類。但這些不可能要求學生把所有的都學精,而是通過學之後讓學生自選一項重點學習並掌握,通過這種辦法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使學生對美術課產生好感,進而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5、組織學生參觀各種美術展覽,讓學生接觸更多更廣泛的美術作品,使其從中獲得收益,以此啟發學生的美術興趣,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
二、在具體教學中注重激發學生的美感
創造必須在豐富想像的基礎上進行,具體到美術課教學中,必須注重激發學生的美感,讓學生展開聯想,產生激情。教師要教給學生學會觀察的方法,從中發現每幅美術作品內容的特點,展開合理的想像,使學生產生繪畫的慾望,同作品中的情景產生共鳴。這樣再讓學生動筆去畫,學生的創造力和情感就會在畫中流露出來。如在教學《美麗的家鄉》一課時,重點介紹到家鄉的花卉,我先讓學生在課前去觀察各種各樣的花,記住花的名稱、顏色、特徵,然後在課堂中,通過看花的投影片、錄像,使學生展開聯想,讓學生說出觀察花後的感受如何。有的同學說:「感到了花鮮艷奪目,美麗可愛。」有的同學說:「感到了花特別多,形態各異,生機勃勃。我都不想離開花了。」還有的同學說:「感到花多而鮮艷,把周圍的環境也裝扮的非常美麗。」我又問:「你們看到這些花時心情怎麼樣?」有的同學說:「心情特別舒暢,白花純凈,紅花鮮艷,美麗耀眼,真是看不夠。」有的同學說:「我的心情特別愉快,看到那麼多美麗的鮮花生機勃勃地開放,我真想把它們摘回家去。」我說:「那可不行,花開在大自然中是為了美化環境,陶冶我們的情操,摘回家去,就欣賞不到它的美麗了。如果我們把它畫下來,貼到牆上,不是既鍛煉了我們的繪畫技能,又保護了大自然嗎?」於是同學們躍躍欲試,產生了強烈的繪畫激情,主動訓練基本技巧。教師的正確引導是學生產生共鳴的有效途徑,恰到好處的引導方法可收到事辦功倍的效果,美術教師更應該抓住每一個能使學生產生激情的有利時機,激發學生的美感,使學生展開聯想,產生激情。
三、注意挖掘學生潛能,培養創新意識
在美術課教學過程中,同樣需要做到因材施教,不能搞一刀切,要求學生用一種模式,要給學生留有自我表現的空間,讓他們展示多彩的聯想,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挖掘學生的潛能,引導學生積極創造。如在講解手工課,設計賀年卡課時,可把知識、技能與學生的創造結合起來進行,先同學生一道欣賞各種購買和自製的賀年卡,同時講解各種賀年卡的製作材料、造型、圖案、色彩、象徵的意義等內容,並給學生講清楚賀年卡的發展歷史,送賀卡的意義等內容,使學生從製作賀卡中感悟到親情、友情的珍貴。重點介紹賀卡的製作方法,並在黑板上繪圖說明,啟發學生在製作賀卡時,應在賀卡的外形、圖案及色彩設置上具有特色,鼓勵學生把自己製作的賀卡送給親朋好友。這就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創作慾望,並在製作賀卡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耐心、細心和愛心,學生也各顯其能,在各種樣品的啟發下,在互相探討的過程中,在教師的指導下,制出了形態各異、寓意深刻、美侖美奐的各種各樣的賀卡。他們在欣賞自己作品的過程中,在受到教師和同學們的稱贊聲中,得到了心靈上的滿足,感到美得享受。
實踐證明,只要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想像能力豐富起來了,創制力也就能得到明顯地提高,它不僅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而且也能促進其它學科的學習。
四、重視學習美術理論知識
美術教育屬於藝術教育,是學校對學生進行藝術教育的主要途徑,而藝術教育的特點是既要學習專業理論知識,又要進行專業技能訓練,而技法課則要學生多次的進行反復訓練,經過多次的探索與嘗試,許多教師在評價一個學生的美術成績時,總是以繪畫水平的高低為主要依據,這就形成了一種「重技能、輕理論」的教育思想,在中學美術教學中長期泛濫,這與當前實際要求是相違背的,因為,社會需要的是具有美術教育、美術技能、審美能力、審美教育、創新精神等全面綜合能力的美術人才,而不是因為畫畫而畫畫的畫匠。同時美術理論還可以幫助中學生廣泛運用到其它學科的學習之中,使中學生的人格逐步健全,知識面更為廣闊,審美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所以中學美術教師還應加強美術知識、藝術概論、美術史等美術鑒賞方法的教育,使中學生達到一定的美術理論,懂得美術的發展歷程和基礎理論,使其對美術的知識由感性到理性,這將對提高中學生的美術素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以上四個方面是我在中學美術教學中的一些體會,今後我將不斷研究,努力探索,全面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在美術教學的每個環節都應浸透審美素養的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素養便能逐漸形成。真正使學生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得到全面發展。
時代在發展,情況在變化,老一套的教學方法必須要改變,目前進行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每一位教師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平台,我們要做到認真學習課改理論,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再創造,把課改理論運用到自己所教的學科中,使中學美術教學煥發青春,有所創新,培養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需要的合格人才。
❼ 中小學美術教育的發展方向
中小學美術教育的發展方向,這個不好說,也有可能中考就要把美術加進去算分數了。美術就有大的發展。
❽ 當今中小學美術教育面臨怎樣的社會背景
一、轉變觀念,樹立全面的科學育人觀
多年來,農村學校的美術教育受傳統觀念的禁錮,一方面,教育管理者教育意識落後;另一方面,師資隊伍力量不足,相應的教學設施欠缺或沒有充分發揮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功效。中小學美術教育是我國普及義務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啟蒙教育,它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美術教育實踐證明,學習美術對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和良好的思維能力,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提高審美能力,促進智力發展,有著獨特的教育功效。因此,重視美術教育,教育者要有長遠的眼光和全面科學的育人觀點。
二、穩定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改善辦學條件
農村中學師資力量薄弱,而且多是兼職,對此學校應加強美術教師隊伍建設,抓好教師的培訓工作。對有美術愛好和有興趣而又能基本擔任美術課的教師,要定期進行素描、色彩、水墨畫、美術史等方面的知識培訓,不斷提高美術教師的綜合素質。培訓中要充分發揮業務能力較強的教師的帶動作用,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多種渠道提高教師美術素質修養。此外,要鼓勵教師不斷總結經驗,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挖掘鄉土文化,自製鄉土教材,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以科學的態度和創業精神去研究美術教育所面臨的問題,全面開展各種特色的鄉土教學。
三、重視美術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改革
美術課必須走改革創新之路,教師對教材的運用,要從傳統型向分析型、理解型、動用型和研究型轉變。教學方法上要充分發揮教師特長,尊重學生愛好,利用學生喜歡的、易接受的,因勢利導。教學內容也要從單純的繪畫教學轉變到對學生進行書法、剪紙、水彩、版畫、水墨畫、美術史等方面的知識培養。
課堂美術教學形式是對學生實施美育的重要方面,而課外美術教學則是對課堂美術教學的有益補充和提高。學校可按學生的興趣和學校的條件開展一些專業側重點的學習,如水彩、剪紙、素描、篆刻等或在條件可能的情況下,請一些有造詣的專家來指導;組織學生參觀有關美術展覽;也可藉助錄像、網路、投影等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些優秀的美術作品;可以開展有關課題的知識講座,如中學生應有的儀表、如何看待西方現代美術?等來培養學生正確的、健康的審美觀;參加校內外各種實踐活動,如出牆報、定期舉辦畫廊等社會性美術工作,讓學生看到自己的美術創作才能,提高學習興趣。
四、克服兩種傾向,努力提高課堂效率
由於美術課在中學教育中的實際比重和地位,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克服兩種傾向。一方面,不能因為它課時少,對升學率無多大直接影響,或得不到某些學校領導的重視,就採取放任自游,馬馬虎虎的態度;另一方面,不能因為強調了美術課的重要作用,就把它放到不恰當的位置,擠占其他課時或過分地佔用課外時間。不能把美術課當作是為了培養專門人材而設立的課題,對學生進行過多的美術技能訓練或提出過高的要求。
❾ 小學美術教學的目的任務是什麼
宋代著名學者陸九淵說過:「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現代教學論指出:從本質上講,感知不是學習產生的根本原因,推進學習的是問題。現代學習方式特別強調問題在學習活動中的重要性。美術學習是一種創造藝術形象的實踐活動,需要學生將所有的感知、情感和智慧全部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所以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就顯得尤為重要。所謂問題意識就是指問題成為學生感知和思維的對象,從而在學生心理造成一種懸而未決但又必須解決的求知狀態。問題意識不僅是激發學生求知慾的前提,而且還是學生理解和再現知識的前提。作為教師,我們要想方設法使學生的大腦中充滿疑問,使問題意識成為學生的基本意識,從根本上轉變傳統的學習方式,弘揚人的主體性,創造性地引導和幫助學生進行主動的、富有個性的學習。
一、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
教學實踐證明:任何學習願望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適當設置問題情境,學習內容對學生會有較強的吸引力。因此,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及學生實際設置不同的問題情境,使學生意識到問題的存在,感到自己需要問個「為什麼」、「是什麼」、「怎麼辦」,是推動學生思維發展的有效途徑。
1.矛盾生疑
在美術學習中,學生有很多產生疑問的地方。「疑」是思維的開始,是創造的基礎。學生只有通過自己的比較、思索、發現,才能夠真正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進而領悟、內化為自己所有。所以,作為教師,就應該積極引導學生探求知識,有意識地結合教學內容設置矛盾情境,使學生在「疑」中思,「思」中學,從而激發出強烈的求知動力,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小學二年級第四冊教材中《假如我是巨人》一課,就是讓學生大膽地、自由地,把自己想像成一個巨人,編一個神奇的故事,再把故事中有趣的情節表現出來。於是如何使小人和巨人的形象形成對比成為這一課的難點。為了既化解難點,又能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從備課到上課,應始終有目的地把握學生認知中產生的沖突,引導學生不斷揭示矛盾、不斷解決矛盾。教師首先用課件顯示了兩個不同的環境:一個是正常環境,另一個環境中的人和樓房、樹等景物都是很矮小的。然後讓兩個一模一樣的「小孩」分別進入到兩個環境之中,於是對比下的矛盾讓學生產生了疑問:「為什麼同樣的人進入不同環境就會不一樣,進入矮小景物的環境中就一下子變成了一個大巨人?」進而引發學生展開激烈的討論。經過分析、討論,他們了解到畫面的背景與人物的對比作用。再如一些繪畫知識的課,如《讓畫面更合理》(六年級上冊)一課我設計了用同樣的靜物和不同規格的紙來拼擺的方法,顯示矛盾。學生爭先恐後地提出:為什麼同樣的靜物在不同的紙上或不同的拼擺方法所呈現的構圖有的合理,有的卻不合理?什麼樣的畫面是合理的?……設置矛盾情境可以激起學生的求知慾,喚起質疑興奮點。實際上,在這種矛盾情境中發現問題的意識是學生潛在的天性,只要教師能有效挖掘這種潛能,就能使學生在質疑、解疑中從個別看到一般,從現象透視本質,從偶然中發現必然,從而使他們的思維得到發展,變得靈活而富有創造性。創設矛盾情境,引發學生萌生疑問,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探索熱情,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
2.激趣引疑
學生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探索慾望是學生產生質疑的心理原動力。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則特別強烈。」教師要善於創設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探索慾望的情境,在激起學生好奇心的同時,引導學生質疑,促使學生開動腦筋提出問題。在學習《多彩的拉花》時,上課伊始,教師拿出一張彩紙,故作神秘地翻轉折剪,在實物投影儀下打開成絢麗的拉花,學生們頓時發出一陣驚呼,好奇心和探索慾望油然而生。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探索慾望也很強烈。他們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不同式樣的拉花,自由結合成組開始研究,並不斷提出問題:為什麼平面的紙會變成立體的?什麼樣的剪法才能使紙拉開?怎樣拉得更長?什麼樣的剪法能讓拉花更漂亮?……整節課學生始終興趣盎然,問題不斷涌現。《拓印樹葉真有趣》一課,教師用激趣引疑的方法,給學生出示了拓印樹葉作品,問題立刻產生:拓印畫中用什麼材料和顏料拓印的效果最好?如何藉助樹葉的形狀去進行添加?……在《毛衣花色新》、《水杯的花衣服》(三年級上冊)等課中,教師設置了趣味情境,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如何裝飾毛衣或水杯?他們的裝飾部位在哪兒?可以用哪些圖案讓毛衣更新穎,讓水杯更美?……漸漸的,學生的問題意識就會在興趣的激勵下被喚醒和鼓舞,並不斷發展,促使他們保持思維的活躍。
二、創造氛圍,在探討交流中強化問題意識
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中,學生是接受知識的容器,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更多考慮的是「如何教」,問題往往是由教師提出,由教師解決,課堂教學中教師掌握著「話語權」,學生則處於「失語狀態」。這樣的課堂教學不能給全體學生創造主動學習的機會,不利於學生問題意識及學習能力的形成。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創新能力。實踐表明:人在輕松、自然的氛圍中,容易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慾,創造力才容易被激發出來。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填鴨式」的教學方法,營造一種平等、和諧的教學環境,使學生有機會成為「問」的主體。
1.游戲中質疑
游戲是孩子的天性。蘇霍姆林斯基說:「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們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圖,教育效果就越大」。要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也應該利用學生的這一天性,為學生營造游戲氛圍,讓學生玩起來、動起來,在游戲中質疑。例如,在《讓我的飛機上藍天》一課學習時,在學生製作紙飛機後,讓學生到操場上放飛。放飛過程中,他們發現並提出了問題:為什麼有的飛機能飛得遠?什麼樣的飛機飛起來更美觀?再如《大家一起畫》一課,學生們以「水」為材料,以小組合作形式在操場的地上噴畫。學習過程中,教師並沒有像以往那樣把學習內容全盤托出,更沒有掰開揉碎地講解繪畫步驟,手把手教授繪畫方法,而是面向全體學生,給他們營造了一個游戲的氛圍,和他們一起「玩水」。有些在課堂中連半句話也「掏」不出來的學生,在游戲中卻是那樣大膽地提出問題、自由地出謀劃策,得到了老師的贊許和同學的認可。在《有趣的噴繪》、《奇妙的紙疊浸染》、《塗色游戲》學習中,教師給他們提供了工具、材料,放手讓他們去游戲,他們在游戲中提出:噴繪時刷子和紙要有多大距離?怎樣使色點均勻?顏色中要調多少水?紙疊浸染中紙的折疊方法、染色方法和圖案有什麼關系?怎樣能使色彩相混合並形成新的色彩?可以看出學生在游戲中問題意識不斷得到強化。
2.操作中釋疑
操作與思維是一對鏈環。思維活動促使學生將外部操作活動內化,由動作思維過渡到具體的形象思維,再轉化到抽象的邏輯思維。在教學中,有意識為學生營造嘗試實踐的氛圍,讓學生在嘗試實踐中尋找問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在學習第一冊《泥巴真聽話》時,教師給學生設置了嘗試操作的氛圍,把泥土和水交給學生,讓他們分組操作,合成軟硬適當的泥團。在實際操作中我引導學生邊嘗試邊思考。實踐中,問題應運而生:泥巴為什麼不 「聽話」,有時太軟,有時又太硬?怎樣才能使泥巴「聽話」?多少泥放多少水,泥團的軟硬才恰到好處?在學習《巧妙的布貼畫》(四年級下冊)時,教師也給學生營造了一個操作氛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被大大激發,積極思考、發問:不同質地、不同顏色的布適於表現什麼樣的不同景物?如何用布表現出風吹來的感覺?……就是在這樣一個自由操作、探討交流的氛圍中,學生的思維變得異常活躍,不斷提出質疑,並尋求解決方法。此外,《彩色鋸末畫》、《泥塑形象》、《紙立體物的聯結》、《花點心》、《太陽》等這類操作性強的課,也都可以為學生營造嘗試實踐的氛圍,不只是讓學生掌握知識的結論,而且要讓他們體驗知識的發生過程、理解過程,培養學生勇於實踐、勤學好問、謙虛誠實的個性品質和合作精神,既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又豐富了實踐活動的內涵,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
三、 延遲判斷,保護學生問題意識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曾提出:「一個平庸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優秀的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創造教育也認為,在教學中,教師不應對學生回答的問題立即做出分析判斷,而應該鼓勵學生提出更多的想法。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勇於標新立異的科學精神,需要教師的培養,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意見,積極啟發引導。教師要延遲判斷,給學生思考研究問題的空間,增強表達自己想法的願望,避免學生剛剛萌發出來的創新思維受到抑制。
以《彩色鋸末畫》(四年級上冊)為例,在嘗試操作過程中,有學生提出:「在粘貼鋸末時先粘貼哪個部分更便捷,畫面更干凈?」此刻,教師不需要立即判斷並回答,而是讓學生在嘗試中總結。學生們沒有任何框框,各人的想法不同,經過動腦、動手、探討實踐,他們找到了最佳方案:先粘深色部分,再粘淺色部分;先粘面積較大部分,再粘小部分既方便快捷又美觀干凈。這樣的教學,給了學生自由思維的空間,學生在教師的延遲判斷方式中,就會勇於發現自我,表現自我,逐漸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強烈的問題意識。
孔子說:「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可見,問題既是思維的起點又是思維的動力,培養學生問題意識是非常重要的。這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但是在此過程中,只要教師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精心設計、巧妙引導,問題意識就會在學生的頭腦中紮根,課堂教學就會變得生動活潑、富有情趣。
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正是由單純幼稚走向成熟的階段,也是可塑性最強的階段。美術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這種特點,通過美術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造能力。那麼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下面就我近幾年在從事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嘗試談幾點粗淺認識。
一、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慾望
許多實踐證明,決定學生學習態度的因素有兩種:一是認識,二是興趣。興趣支配著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注意力集中而穩定。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說過:「知諸,不如好諸。好諸,不如樂知諸」。學生的興趣調節著情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表現出巨大的熱情,從而在快樂中學習。所以我很重視每節美術課教學畫前准備階段。我用「童心」去想兒童所想,我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去激發兒童創作的慾望,讓兒童頭腦中有鮮明清晰的形象,「呼之欲出」,使兒童產生內心的創作沖動。我採用許多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如對季節特點的觀察,就讓兒童身臨其境,觀察體驗;帶孩子去郊遊尋找秋天的足跡……回來後讓兒童把自己畫進美麗的畫幅中,不僅讓兒童去捕捉、感受物體瞬間的變化,還讓兒童作長期的觀察。春天,讓孩子自己種花、種草,看小草是怎樣鑽出地面的,校園里的桃花、杏花是怎樣由含苞到開放的 。蝴蝶、蜻蜓長著幾個美麗的翅膀……另外,我還採用了其他的形式,諸如聽音樂、玩積木、講故事、說寓言,看錄像、拼圖、製作CAI課件……通過聲音、圖像、音樂刺激學生,激發學生興趣。這樣通過生動豐富的素材資料,將學生從課堂枯燥的說教中解脫出來;通過大量積累材料,使學生增加了感性的認識,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樹立正確的教育觀,為學生提供創新的機會
我們要樹立新的教育觀,積極探索和採取靈活多樣的現代教學方法,引導每個學生最大限度的發揮潛能,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充分發揮潛能的機會,主動的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去,從而培養學生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的品質和個性。這就要求教師圍繞學生這一基本需要,為學生多提供創新的機會。在美術教學中,我常常開展一些有利於學生創新的活動。如「用畫筆美化我們的校園」活動,號召學生在教室外的瓷磚牆壁上繪出美妙的圖畫,美化我們的環境。同學們個個興高采烈,手揮畫筆,盡情的用畫筆創造者美、展現著美,無拘無束地發揮著自己的豪情,這一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創作興趣,發揮了學生的想像力,施展了他們的美術才能,而且樂此不疲。我們還經常搞一些畫展:「我能行」、「我畫的最棒」、「露一手」、「看我的」等美術活動。這些活動給了學生更多地表現自我、勇於創新的機會。
三、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新教育是以培養人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實踐。是一種以個體的心智世界中源源不斷地去誘導一些提供最佳創意的人格特徵的教育。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必須轉變觀念,確立以學生為主體地位,構建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允許學生發表不同的意見,選擇學生內容。在教學中教師激勵性的語言能激發學生的探索慾望,並能讓這種慾望保持長久。我們知道,任何一中有效的教學都必須有學生的參與才能取得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創設生動和諧的氛圍,鼓勵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發揮創新的潛能,做到敢想、敢說、敢做,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學激勵的功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我在湘版小學美術四年級上冊《蔬果的聯想》一課中是這樣做的,導言之後讓學生看了《青蛙與荷花》的圖片,使學生了解到「青蛙與荷花」是利用蔬果的形狀、色彩、紋理等進行聯想創作出來的。「荷花」是以切劃手法為主造型處理的,「青蛙」是以搭配組合為主造型表現的。學生初步了解到造型方法的豐富性。我繼而拿出三個形狀各異的白蘿卜提出問題:「看看這些白蘿卜,你想到了什麼?你會把他們作成什麼?」有的說:「我要把他們做成翩翩起舞的女孩。」有的說:「我要把它做成小白鴿。」有的說:「我可以把它做成福娃。」「好,同學們的想像力很豐富,也能恰當利用材料造型。那我這里有個紅蘿卜、南瓜,誰能把它們巧妙的搭配起來?」馬上就有學生說:「我把紅蘿卜做成衛士,南瓜做成城堡。」「我可以把南瓜做成南瓜太郎。」很多學生的思維受到了啟發,創新意識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鼓勵學生大膽想像,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
培養和發展想像力是美術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有些教師在教學中條條框框太多,不讓學生越雷池一步,如「非得這樣去畫」「不能胡思亂想,想怎麼畫就怎麼畫」等,這樣學生作畫緊張,感到美術課枯燥,觀察遲鈍、思維滯塞、作畫小心,這就限制了學生想像力的培養,抹殺了學生的創造能力。我認為,有時候學生的「胡思亂想」就是學生閃動創新的火花。所以,我在美術課外小組活動之中以提高審美素質為主線,提高造型能力為突破口,以提高創造能力為出發點。從不把教師的主觀意志強加給學生,讓每個學生有個性,有特點,有專長,善於觀察,勇於表現,敢於標新立異。經常帶學生進行寫生,學會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分析比較,動腦筋去思索怎樣進行繪畫創作,並教給他們學會了各種適合孩子們運用的繪畫技法:如水墨畫,兒童畫,吹塑版畫……在繪畫創作中,尋找最佳的構圖及最合適的繪畫形式。對於學生的神奇想像,教師要充分理解,積極引導,鼓勵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大膽的進行藝術表現和創造。實踐證明:積極鼓勵學生大膽想像,對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能力和繪畫水平,對於發展學生的思維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❿ 普通中小學美術教育的目的主要是
小學美術教學的目的與任務:小學美術課的教材內容,小學美術課教學的原則與方法。怎樣上好一的節課。如何正確評價一堂課。教師根據小學的教材、在課堂上進行三個課程內容講課模擬教學,分別進行一至三課時的訓練。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教案的編寫學習訓練。學生們進行課堂模擬教學演練學習。二種學習訓練辦法,一是講課,二是說課。教師結合學生的教學模擬講課進行評價。
中學美術教學的目的與任務:中學美術課的教材內容。中學美術課教學的原則與方法。怎樣上好一的節課。如何正確評價一堂課。教師根據中學的教材、在課堂上進行三個課程內容講課模擬教學。教學效果
(10)中小學美術教育目的意義擴展閱讀
學習美術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技能訓練,而是一種文化的學習。只有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來學習美術,感悟美術、理解美術,才能真正體驗美術的精髓,學好美術對於訓練學生觀察力、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力、想像力和動手能力等各方面都有好處。
還可以提高自己對藝術的修養和欣賞能力,很有美感地進行色彩搭配 (比如衣服穿著上運用色彩對比與和諧知識)等;通過繪畫還可以表達事物的另外一種方法,也可以為留住少年時代記憶另一種方式;還有工藝製作,如製作賀卡可以加深同學之間的友誼,標志設計體驗自己設計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