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學計劃
小學教育處於教育的基礎地位,使學生受益一生的行為習慣有一些是在小學階段養成的,人一旦養成一個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如果是好習慣,則會終生受益;反之,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害你一輩子。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必須從小抓起,從點滴做起,必須靠潛移默化、日積月累。葉聖陶先生曾說:「習慣是從實踐中培養出來的,知道一點做一點,知道幾點做幾點。積累起來,各方面都養成習慣,而且都是好習慣,就差不多了。」所以,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只有努力拓展教育空間,加強橫向聯系,把單純的課堂教學擴大為多渠道參與的教育網路,創設全方位育人的環境,才能達到整體優化的效果。
下面就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談一下個人的粗淺認識。
一、提高認識,教師言傳身教
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首先要讓學生明白哪些是良好的行為習慣,哪些行為習慣不能養成,為什麼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要讓學生有一個正確的辨別能力,並通過與優秀同學相互交流學習經驗,從而和自己進行對比,自己在哪些方面不如別人,以及自己不如他人的原因,讓學生形成共識,從而取長補短,改正自己不良的行為習慣。
1、師生認真學習有關條例,以《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准繩,重點抓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制訂開展養成教育的具體措施,教育學生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使用文明語言,禮貌待人,養成良好的文明衛生的生活習慣。
2、學生一天的生活中大部分時間與教師在一起,因此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很大。早晨,學校領導、學生代表在校門口迎接學生,師生互相問好;每個星期一舉行庄嚴的升旗儀式,老師正規的禮儀動作給學生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給學生播撒了文明習慣養成教育的良種。
教師要成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就不應該只教書,不育人,不能當「教書匠」。教師應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自我,認真探索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文明習慣的養成教育的規律,把說在嘴上,寫在紙上的「教書育人」切實記在心裡,落實到行動上,自覺站在育人的高度進行教學。
二、根據學齡特點實施分層教育
1、低年級學生,通過各種競賽,通過得小金星,初步養成。
低年級的學生,最缺乏自覺性,很多事情能不能做,都沒有意識。作業時常不做或忘記帶回家;廢紙到處亂扔,自己的課桌下面就像垃圾堆,不管什麼,沒用就扔;教室里追逐打鬧,當班主任的最頭痛,不管怎麼說都沒用,上課講了,下課就又在教室了跑了。但他們也有自身的特點,就是有好勝心理,也愛挑別人的毛病。我們正好可以利用這些讓他們形成自律。
我們可用「比比誰最棒」的方法。課堂上,把要求告訴他們:小朋友們,你們都很棒!但老師不知道,哪個小朋友是最棒的。不如我們來比比看,究竟是誰最棒。老師這里有一些小金星,你們想要嗎?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得到,只有達到老師要求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小金星。
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然後你可以布置任務和要求。但剛開始,要求不能過高,從淺入深,逐步提高。同時要讓學生之間進行相互督促,既可以幫助別人改正,也可以提醒自己。這種方法也可評價學生的課下表現。
然後利用班會課,總結學生一周來的表現情況,指出缺點,對表現好的同學進行表揚,同時分發小金星。老師不要吝嗇自己的贊語,也不要吝嗇小金星,只要有肯定之處,都可以得到,這樣更能提高他們的參與積極性。小金星可以讓學生自己貼到榮譽角上去,這樣更能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和自豪感。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發現小學生的行為都有明顯提高,很多事情無需老師督促,學生之間便會相互指出,然後加以改正。
2、中年級學生,利用天天行為規范,形成自律。
中段年級小學生漸漸的有了自我意識,開始會主動思考,判斷是非對錯。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在他們的大腦里開始會比較,但出發點大多考慮到老師的批評,同學的指責。他們所想到的還比較片面,有時還不夠成熟,自律能力還不夠強。
此時應當加強他們的行為規范。根據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的需要,利用班會課通過學生提議,老師完善,共同制訂「天天行為規范」, 每個學生都有一張,要求每個同學每天看一邊,每天督促自己按「天天行為規范」要求努力做到。經過幾個月的實踐後,每位學生都能自覺的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看到水龍頭沒擰緊,他們便會主動上前擰緊;看到地面上有紙屑,他們能主動拾起來;看到小同學摔倒了,他們會主動上前將他扶起。由此看出:習慣成自然,好的習慣能使學生受用一生,也能使老師教育管理更加輕松。
3、高年級學生,利用榮譽,增強自身使命感。
高年級小學生,已基本上由他律轉為自律。此時,老師會發現他們越來越難管,也越來越難溝通。他們似乎已經習慣於學校的條條框框,習慣於老師的嘮叨不休。對於行為習慣,他們很少違反,但也不會主動,看到不好的現象也常常事不管己,高高掛起。
對於高段學生,一味說教不行,採用比賽也無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怎麼辦呢?可採用多種方法結合。學校的競賽,要積極爭先,拿出榜樣作用。同時班級里開展「班級榮譽,我的責任」活動,以加強每個學生的班級榮譽感,同時把所有責任,讓每個學生承擔。中國有句名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但是這種思想,讓人覺得彷彿好壞是所有人的責任,就可以減輕自身的責任,恰恰讓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沒有責任了。所以我們班級奉行「班級榮譽,我的責任」,誰犯了錯誤,就要承擔一切責任。班級得到了榮譽,也是你的榮譽。
有了責任,才有動力,才會嚴格要求自己,才能養成自我良好的行為習慣。在教學中,學生行為習慣的好壞,對於教育任務的完成,對於學生的發展都有重大的影響。因此,對於每位教育工作者來說,我們不能只重學生的學業成績,而忽視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
三、學校、家庭、社會形成合力,矯正學生不良行為。
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單靠學校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家庭和社會也是小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對小學生健康成長起著重要作用。學校要主動與家庭、社區密切配合,擴大學校教育對社會和家庭的影響,以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1、家校配合,構築良好育人環境。日本教育家福澤渝吉說:「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家庭對孩子行為習慣的培養、品德的形成,個性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要求孩子遵規守矩,家長首先要遵守國家的各項法律、法規,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並注意盡量避免消極言行對孩子的不良影響。我們主要通過家訪、舉辦家長學校、召開家長會和實行家長開放日等多種形式與家長取得聯系,指導家庭教育,開展「我和規范同成長」的家校活動。使家長了解並配合學校貫徹落實新《守則》和《規范》,改進家庭教育的一些消極做法,共同構建良好的育人環境。
2、組織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過程中懂得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公民。人的成長過程就是人的社會化過程,社會化的過程伴隨人的一生。在這個過程中,體驗是不可或缺的,人只有在社會中,才能感受遵規守法對成長的重要。因此,學校要善於與周邊的社區單位取得聯系,組織學生進行實踐體驗活動,充分利用社會為我們提供的豐富教育資源,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全新的感受,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優良品德。比如培訓安全小衛士,讓他們不只在校內,在校外也要起到監督檢查的作用,通過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和維護公共秩序的工作,讓學生從以往簡單、空洞的說教變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自覺地養成了珍愛生命、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好品質。
四、注重反復,強化訓練
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必須依靠學生多次反復的實踐、尤其是對小學低年級學生,他們自製能力差,一些良好學習習慣易產生也易消退,所以,對他們要嚴格要求,反復訓練,直到鞏固為止。同時設計一些簡單、易行、有意義的活動,讓他們通過努力,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悅。實驗證明,一項行為習慣至少要經過21天不間斷的訓練才能形成。可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須長期堅持,反復訓練。
教師要充分利用《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來引導學生行為的自覺性。每周可以提出切實可行的行為要求,及時將本周學生行為與規范要求相對照。並且每月根據學生實際更換新的目標,鼓勵學生對照目標找出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同時,教師要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平時,可以通過「電話」、「家校聯系卡」的方式及時與家長進行交流,對孩子在家的行為提出要求,使家長有的放矢地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只有當某種良好的行為或動作通過強化訓練,已經滲透到他的每一個細胞、每一滴血液和每一根神經中的時候,才能達到「自動化」的程度。這個時候他們的良好行為習慣才能算真正養成了。我們只有立足於「知」「行」統一的原則,在課內外進行有機結合,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將行為習慣教育融入到學生的學習、生活各個細節,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優良品德。
『貳』 小學生學習計劃怎麼寫
新的學期即將到來,為了使下學期的學習成績進步、各科成績優異、不偏科,在此做新學期的打算,如下:
一、做好預習。預習是學好各科的第一個環節,所以預習應做到:1、粗讀教材,找出這節與哪些舊知識有聯系,並復習這些知識;2、列寫出這節的內容提要;3、找出這節的重點與難點;4、找出課堂上應解決的重點問題。
二、聽課。學習每門功課,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要聽好課,聽課應做到:1、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2、聽課要特別注重「理解」。
三、做課堂筆記。做筆記對復習、作業有好處,做課堂筆記應:1、筆記要簡明扼要;2、課堂上做好筆記後,還要學會課後及時整理筆記。
四、做作業。1、做作業之前,必須對當天所學的知識認真復習,理解其確切涵義,明確起適用條件,弄清運用其解題的步驟;2、認真審題,弄清題設條件和做題要求;3、明確解題思路,確定解題方法步驟;4、認真仔細做題,不可馬虎從事,做完後還要認真檢查;5、及時總結經驗教訓,積累解題技巧,提高解題能力;6、遇到不會做的題,不要急於問老師,更不能抄襲別人的作業,要在復習功課的基礎上,要通過層層分析,步步推理,多方聯系,理出頭緒,要下決心獨立完成作業;7、像歷史、地理、生物、政治這些需要背的科目,要先背再做。
五、課後復習。1、及時復習;2、計劃復習;3、課本、筆記和教輔資料一起運用;4、提高復習質量。
做好以上五點是不容易的,那需要持之以恆。
『叄』 小學三年級的教子計劃我不會寫怎麼辦
為進一步提高家長素質和家庭教育工作水平,形成學校、家庭、社會整體教育的合力。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推動家長學校管理的規范化。根據縣家教所工作要求,結合我鎮家庭教育的實際,制定我校2013年家庭教育工作計劃。
一、具體措施、計劃安排。
確定本學年家庭教育工作主題:家校聯系,形成合力;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加強家校聯系。落實家校聯系制度,調整組建新一屆家長學校校務委員會。發展、拓展家委會作用,形成齊抓共管局面,最大限度取得教育社會化、社會教育化的效果。以象山縣優秀家長學校評選標準的要求開展家庭教育工作。
1、分階段召開家長會,分層進行家訪。其中9月11日召開一年級家長會。分別從「家校聯系,如何當一年級家長」、「如何有意識的注重良好習慣的培養」主題講座。解決家長心中疑問:為什麼這么早召開家長會?探索實踐家長培訓工作,家教工作的研究。對家長布置一些作業。明確家庭教育要求,家長學校的組織。相關的培訓學習任務知曉率達到98%以上。班級家長委員會(家委會)如何成立?人數,推薦(自薦)作用:「橋梁」聯系,希望委員幫助班主任做點工作,活動准備,宣傳,協調。一個孩子,對班級言:1/45我們提倡因材施教,但做不到,國際情況的小班班額。對每個家庭言:是100%的希望和因材施教。現在正是要「珍惜教育的機會」,要「以身作則」,「在一起的時間」。這是家長送給孩子上學後「最好禮物」。有針對性的開展「大家訪」活動。
2、學校校園網開辟家庭教育、家校聯系主題板塊,使工作有計劃、有過程的安排落實。利用這個平台與家長聯系能更有載體更為緊密。引導教師合理有效使用校訊通與家長聯系,要求1-3年級建立家校聯系本,4—6年級可根據班級實際靈活應用。家校聯系本:作業、簡單的評語,老師對你孩子的一句兩句反饋的話。家長對老師反饋的話。要求家長自己簽名,防止學生作弊。撒謊。一個好孩子首先是個誠實的孩子。「檢查」「督促」(兩者都是責任,有個教子的案例),「輔導」三個層面。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彌補孩子在學校教育的不足。缺陷。使孩子第二天能更加自信的和小朋友們一起學習,跟緊集體的步伐。為什麼老有掉隊的學生。
3、樹立一個理念,成為共識。「教育絕對不是老師、學校的單方面的事」。在小學階段,特別是低段是,家庭教育更為重要。甚至比學校教育更重要。「不是交給學校,老師就沒我的事了」一個孩子的成長,成材,良好家庭教育對習慣、責任的培養非常重要。這點共識,原來我們的家長比較薄弱的。我想,這是重中之重。
4、根據學校實際安排家長培訓內容,對優秀的家庭教育理論、實踐研究進行推廣學習。重點抓好教子案例徵集、學習。通過家教專欄,學習和寫一篇教子案例,交流案例,育子心得。計劃通過班級講台讓優秀家長走上講台為家長上課,「現身說法」。計劃舉辦兩期家庭教育專題講座。
5、開展以「感恩」為主題的家庭教育。父母關愛孩子,孩子感恩父母,創建和諧的家庭氛圍。「真誠換真心,善良待善良,美麗滋養美麗。」用交流代替批評。
6、抓實家庭教育中的幾個建設:
(1)對提供給孩子的學習環境的建設。為孩子提供安靜、合適的、獨立的學習空間,應不受家境的影響。
(2)每天10——30分鍾的親子閱讀工作。培養青少年學生健康的閱讀興趣。一起制定作息時間。控制好課余時間。把電腦、電視時間當做獎勵。家長一起閱讀,學習家教知識。把你的孩子重新當做孩子一樣來落實每項要求。和孩子一起學習和孩子一起成長。這是你們的成績,這是家庭的成績。用實際行動真心關心孩子的學口頭上的關心。
(3)提倡「小缺點,大優點」的家庭教育方式。「好孩子是誇出來的」用誇代替批評,不是「否定式的家教」。和家庭的另一半(爸爸)交流、合作。家庭教育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
(4)家長的角色建設。除了監護人,還有什麼?良師益友。對老師如何相處?如果有意見,很正常,但做到在孩子面前注意自己的言行,當面指責老師得不償失。得到的少,失去的多。能和老師商量,聯系。
7、召開一次家庭教育工作經驗交流會,開展學習型家庭創建表彰活動,開展優秀家長評選,組織家長報告會表彰一批優秀家長。
8、加強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以家庭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目的出發,對孩子進行道德品質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開展咨詢服務,對家長提出的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疑難疑難問題給予較好的解決或號召大家共同研討,提高研究水平。
『肆』 小學生學習計劃
小學生要是真的要定學習計劃,不如定在培養興趣方面。不過要重視孩子的意願,選擇對方感興趣的方向。
定計劃也不要太死板,盡量留出彈性時間,多與孩子溝通,寓教於樂,多培養孩子自主思考和動手能力,有時候這些比書本上的內容重要多了。
『伍』 小學生低年級養成教育目標內容是什麼
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活動實施方案逸夫小學四年級(4)班一、前言:
行為形成習慣,習慣決定品質,品質決定命運。
在新的學年裡,我們將把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作為學校進行德育建設的有力切入點,以市局提出的「習慣養成雙十條」為主要內容,從細節抓起,從現在做起,扎實有效地進行學生文明習慣養成教育。
1、什麼是習慣?
習慣不是一般的行為,而是一種定型性行為。是經過反復訓練而養成的語言、行為、思維等生活方式,它是人們頭腦中所建立起來的一系列條件反射
從心理上來說,行為一旦變成了習慣,就會成為人的一種需要。當你再遇到這類情景的時候,不用過腦子就會這樣做。如果不這樣做,就會覺得很別扭。這說明行為已經具有了相對的穩定性,具有了自動化的作用。它不需要人們去監督、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去努力,是一種省時省力的自然動作,也就是平常說的「習慣成自然」。如:早晨起床你要刷牙,這種刷牙的動作只能行為,不能叫習慣。如果你起床後連想都不想,就自動拿起牙刷去刷牙,如果不刷牙就覺得嘴裡特別扭,這種刷牙就變成了習慣。
2、培養好習慣的關鍵期:幼兒園和小學階段。
小學階段是培養習慣的關鍵期,一二年級又是最佳期。據研究發現,到了初中再培養習慣就難多了。一旦養成了不好的習慣,再想改正就難多了。
中國教育鼻祖孔子對從小養成習慣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釋:「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優良素質便猶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曾說過,成功教育從習慣養成開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傳授知識,而是學會做人。習慣是一個人存放在神經系統的資本,一個人養成好的習慣,一輩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養成一種壞習慣,一輩子都償還不清它的債務。蔡元培先生也曾說過:「教育者,養成人格之事業也」。我國偉大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則說:「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是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美國著名哲學家羅索曾經說過:「人生幸福在於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的核心是培養人的健康人格,而培養健康人格應從培養良好行為習慣入手。小學生是養成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我們在教育實踐中,就要以多種有效的方式來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習慣養成教育的內容:
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主要包含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兩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提出十項要求,簡稱「習慣養成雙十條」,具體內容如下:
(一)小學生學習習慣養成教育內容
項目意義目標細化要求
1、學會傾聽的習慣如何傾聽別人的意見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技能。學生在課堂上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話,傾聽同學的發言,就能積極地有效地參與學習過程,就能保證課堂活動有效地進行。1、上課不做小動作,不玩玩具及學慣用品,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2、認真傾聽其他同學發言,看他們發言是否正確,有沒有需要補充的。3、要傾聽老師講解,並按要求認真練習。
2、善於思考的習慣善於思考,主要是指體現在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方法、思維品質,它有利於提高學習質量,有利於培養人的能力,尤其是有利於增強人的發現、發明和創造能力。4、上課專心聽講,認真思考,積極發言。5、善於發現,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對不懂的問題要主動向教師請教。6、課前預習知識,不明白的問題提前做好標記。
3、敢於提問的習慣「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能提出問題是主動學習的表現,是創新的開始。新課程教學尤其重視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習慣。7、勤於思考,敢於質疑,與人交流,不怕說錯。8、發言時,站得直,口齒清,講普通話,聲音要洪亮。
4、與人合作的習慣合作學習是21世紀學生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合作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團隊觀念和交流能力,並在思想的碰撞中迸發創新的火花。9、主動和同學、老師合作,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共同解決問題。10、與同學交流時,要尊重別人的意見和觀點。
5、自主讀書的習慣閱讀是文化積累和文化建構的重要途徑,對人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11、養成邊讀邊想、圈點勾畫、寫讀書筆記的良好習慣,注重知識的積累。12、樂於讀書,願意和書交朋友,養成閱讀的好習慣。13、不閱讀不健康書籍,不看不健康光碟,不瀏覽不健康網站。14、愛護書籍,不在公用書籍上亂寫亂畫。
6、認真書寫的習慣認真書寫不僅能提高作業的准確率,而且對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養成認真負責的習慣有積極的意義。15、讀寫姿勢端正,會正確執筆,做到「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子一拳頭,執筆處離筆尖一寸。16、書寫端正大方,保持卷面潔凈,不亂用塗改液和修正紙。文字和符號都要規范,格式要美觀。
7、自評互評的習慣在學習過程中,要逐漸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體,讓學生學會激勵性的評價,既會評價自己,又會評價別人。通過評價,引發學生對自己或他人的反思,達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目的。17、在學習過程中,要逐漸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體,讓學生學會激勵性的評價,既會評價自己,又會評價別人。
8、搜集資料的習慣搜集資料是一種基本的學習技能和習慣。18、能利用查閱圖書、上網瀏覽、實地考察、走訪調查等渠道主動搜集與學習相關的材料,拓寬自己的知識面。19、對搜集的各種資料能進行分析、歸類、整合。
9、動手操作的習慣新課程特別強調要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讓學生養成動手操作的好習慣。20、學生能獨立完成教科書上所要求的各類操作實驗,操作步驟正確。
10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認真、獨立、按時完成作業,是進一步理解、鞏固深化所學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環節。認真、獨立、按時地完成作業,對於培養學生的意志、學習態度乃至成人以後的勞動態度都具有一定的潛在影響。21、能復習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認真完成並細心檢查作業。22、注意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自己的各種能力。(二)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內容
項目意義目標細化要求
1、舉止文明的習慣舉止是指一個人在活動中的姿態。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勢和表情等。文明的舉止是一種修養,是一種財富。23、熱愛祖國,升國旗奏國歌時自覺肅立。24、見到老師、客人主動問好。25、自覺使用「請」、「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等禮貌用語。26、在接受別人的幫助時,要微笑著向別人致謝。26、向別人請教,態度要誠懇。27、不打架,不罵人,公共場所不喧嘩。28、不給同學起綽號,不歧視身體有殘疾的同學。當同學答錯問題時,不起鬨、不嘲笑。29、集合做到「快、靜、齊」,觀看比賽文明喝采。
2、誠實守信的習慣對一個人來說,「誠實守信」既是一種道德品質和道德信念,也是每個公民的道德責任,更是一種崇高的「人格力量」。30、誠實守信,說了就要努力去做。31、答應的事確實難完成的,應向對方說明原由,用誠摯的態度向對方表示歉意。32、借了別人的東西要按期歸還,說話要算話。
3、尊重他人的習慣要想贏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與受人尊重一樣,尊重他人是我們的需要。33、耐心聽他人說話,不隨便打斷他人說話。34、用心聽對方說話,不要一邊聽一邊考慮自己的事。35、聽到別人的批評時,不要激動,平靜地聽他把話說完。36、不打擾別人的學習、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礙了他人要及時道歉。37、未經允許,別人的東西不亂動。38、學會保護自己的隱私,自己的家庭情況不能隨便告訴別人。
4、守時惜時的習慣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從小懂得「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效率」,從而養成守時惜時的良好習慣。39、晚上按時睡覺,早上按時起床。40、放學後按時回家,不在馬路上溜達玩耍。41、回家後,馬上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當天事當天畢。42、做事有計劃,不盲目、不拖沓。
5、懂得感恩的習慣學會感恩是人性的體現,懂得感恩是責任的要求。懂得感恩已成為時代的呼喚,只有懂得感恩,才會懂得付出,才會懂得回報。43、聽從父母、老師的教誨,不頂撞父母、老師。44、體會父母、長輩的艱辛,主動給老人洗腳、捶背、夾菜等。45、主動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46、孝敬父母,以優異的成績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47、要尊重環衛工人、交通警察的勞動。
6、勤儉節約的習慣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目前培養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刻不容緩。48、愛惜學慣用品,不在課本上亂寫亂劃,不隨便撕扯作業本。49、不隨便向家長要錢,不亂花錢買零食、玩具等。50、珍惜糧食,不挑食,不浪費飯菜。51、節約用電、用水,做到人走燈滅,水龍頭用後隨時關緊開關。52、對自己、他人、集體的財物要愛護,輕開關門窗,輕拿輕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亂寫亂劃亂貼。
7、遵守秩序的習慣規則和秩序是社會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則。沒有秩序,任何集體活動都無法開展。53、上下樓梯,輕聲慢步,靠右邊行。54、上下學排路隊,紅燈停,綠燈行,不亂穿馬路,不在馬路上追跑打鬧。過路口,注意避讓車輛。55、購物、上車時自覺排隊,不加塞,集會時按指定位置就座。在公共場合遵守紀律,不大聲喧嘩。56、愛護學校、公園花草樹木和公共設施,不亂踩綠地,不隨手摺花枝,不亂塗亂劃。
8、勤於動手的習慣自己動手可以提高學生自理自立能力。57、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書包、收拾房間疊被褥,自己洗衣物。58、利人利已,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
9、鍛煉身體的習慣健康的身體,是學習、工作、成才的基礎。鍛煉身體不但能讓身體結實健康,還能磨煉人的意志。59、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和課內外文娛、體育、科技活動,上好「兩操兩課」。60、學習運動常識,做好自我保護。61、在運動中要聽從指導教師的安排,在活動中不做帶有危險性的動作,不參加危險性較大的活動。
10、講究衛生的習慣講究衛生是每一個人應有的生活習慣。在現代社會中,小學生養成講究清潔衛生的好習慣特別重要。它是一個人文明的表現,既體現了良好的個人面貌,又包含了對他人的尊重。62、勤洗澡洗頭,勤剪指甲,勤換衣服,睡前刷牙、洗臉,指甲內無污垢,身體無異味。63、飯前便後洗手。64、定期整理和清洗書包。65、愛護環境,不隨地吐痰,不亂扔雜物。見到廢紙等垃圾物要主動撿起放到果皮箱里。66、不在牆壁上亂寫、亂畫、亂貼、亂掛。67、不吃變質食物,不喝生水。三、習慣養成教育的實施步驟:
(一)宣傳發動階段(9月15日-9月30日):
1、召開全體教師會。由校長作報告,提高教師認識,在思想上統一。
2、召開學生動員會。學習市局提出的「習慣養成雙十條」、《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學生能背誦雙十條內容,初步制定各班要達到的目標。
3、初步制定實施方案。學校在廣泛徵求全體師生合理化建議的基礎上初步制定本校的實施方案。實施方案要針對市局提出的「習慣養成雙十條」,每一條都要列出具體可行的內容,目標操作性要強。
4、教辦根據各校情況統一制定全街道《聖城街道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實施細則》和《小學生良好習慣養成記錄簿》,下發學校,各校根據教辦實施辦法進一步修改、完善本校的實施細則。師生人人手中一份良好習慣養成標准,
5、發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讓家長了解學生養成教育的內容,在認識上與教師保持一致,並與學校做好配合,以取得教育學生的最佳效果。
(二)分步實施、強化整改階段(06年10月-07年1月):
時間習慣養成教育整改內容習慣養成教育鞏固內容
學習習慣行為習慣學習習慣行為習慣
第六周1、學會傾聽的習慣1、舉止文明的習慣
第七周2、善於思考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1、學會傾聽的習慣1、舉止文明的習慣
第八周3、敢於提問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
第八周1、對前段的整改內容進行檢查評比。2、各班及學校召開交流會。
第九周期中檢測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
第十周與人合作的習慣守時惜時的習慣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
第十一周自主讀書的習慣懂得感恩的習慣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4、與人合作的習慣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4、守時惜時的習慣
第十二周認真書寫的習慣勤儉節約的習慣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4、與人合作的習慣5、自主讀書的習慣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4、守時惜時的習慣5、懂得感恩的習慣
第十三周自評互評的習慣按規則行動的習慣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4、與人合作的習慣5、自主讀書的習慣6、認真書寫的習慣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4、守時惜時的習慣5、懂得感恩的習慣6、勤儉節約的習慣
第十三周1、對前段的整改內容進行檢查評比。2、各校及教辦召開交流會。
第十四周搜集資料的習慣自己勤於動手的習慣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4、與人合作的習慣5、自主讀書的習慣6、認真書寫的習慣7、自評互評的習慣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4、守時惜時的習慣5、懂得感恩的習慣6、勤儉節約的習慣7、按規則行動習慣
第十五周動手操作的習慣積極鍛煉身體的習慣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4、與人合作的習慣5、自主讀書的習慣6、認真書寫的習慣7、自評互評的習慣8、搜集資料的習慣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4、守時惜時的習慣5、懂得感恩的習慣6、勤儉節約的習慣7、按規則行動習慣8、自己勤於動手的習慣
第十六周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自覺講究衛生的習慣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4、與人合作的習慣5、自主讀書的習慣6、認真書寫的習慣7、自評互評的習慣8、搜集資料的習慣9、動手操作的習慣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4、守時惜時的習慣5、懂得感恩的習慣6、勤儉節約的習慣7、按規則行動習慣8、自己勤於動手的習慣9、積極鍛煉身體的習慣
第十七周1、對前段的整改內容進行檢查評比。2、各班及學校召開交流會。3、表彰、獎勵。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4、與人合作的習慣5、自主讀書的習慣6、認真書寫的習慣7、自評互評的習慣8、搜集資料的習慣9、動手操作的習慣10、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4、守時惜時的習慣5、懂得感恩的習慣6、勤儉節約的習慣7、按規則行動習慣8、自己勤於動手的習慣9、積極鍛煉身體的習慣10、自覺講究衛生的習慣
第十八周以上十條內容以上十條內容此階段最為重要,各班要做好:
1、各班從學生年齡認知特點出發,明確各年級階段養成教育重點。其中低年級突出:文明禮貌教育,培養良好學習習慣;中年級突出:集體主義教育、培養良好行為習慣;高年級突出:社會公德教育,提高道德認識水平,勤奮向上,自尊自愛。
2、注意在學科教學中,進行養成教育訓練。課堂是培養學生好習慣的主渠道主陣地,課堂上要以學生發展為本,嚴格教學常規,指導學生學會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各班平日:堅持誦讀詩文訓練、三筆字訓練和口算練習。每周:寫一篇日記或閱讀筆記。每月:進行一次學習情況評價,評價材料裝入學生成長檔案袋。
3、針對不足,矯正培養。各班對照《實施細則》,查找不足,注重不同類型的學生,採取針對性措施,進行矯正培養,使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力爭做到在校做個好學生,在家做個好孩子,在社會上做個文明小公民
4、各班要堅持以評價促養成,以活動促養成。堅持每日每周的自評、互評、師生共評和家長參評的形式,不斷通過主題演講、專項討論、知識競賽、我為班級添光彩、爭做文明學生、重大節日慶典等多種渠道、多種活動讓學生熟知標准並付諸行動,注重過程評價,鞏固已形成好習慣,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從而遂漸形成良好習慣。
5、組建「偵察隊」,指定實施計劃。以中隊為單位,組織發動少先隊員從公共衛生、個人衛生、飲食衛生、舉止文明、勤儉節約、按規則行動等方面,找出普遍存在、最需克服的生活陋習。
6、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寓教於樂。可採用競賽、演講、經驗交流等形式,引導隊員熟記雙十條內容。
7、培訓學生骨幹,自覺執行《細則》。對部分較差的學生進行強化訓練。
8、表彰、獎勵。學校將每月組織一次評比檢查。學期結束,學校對檢查評比進行表彰,評選優秀教師、優秀學生及先進班集體。
本階段注意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其主要材料有:(1)班級好習慣集錦。(2)不良習慣的矯正個案。(3)在活動中改正快,表現突出的同學和班級(4)良好習慣養成記錄簿:我改掉了哪些壞習慣。(5)教師的論文和反思(6)班主任經驗交流材料。
(三)鞏固養成階段(07年1月-07年7月):
為了養成良好行為習慣,使個人終生受益,最終形成個人良好地品質,學校仍將每月進行一次檢查評比,成績記入各班主任量化考核當中,以此督促活動落到實處。
四、習慣養成教育的研究方法
觀察法、問卷調查法、經驗總結法
l、講道理:學校講,班主任講,讓生明白從小養成好習慣的重要性,明白養成好習慣是自己成人成才的需要。
2、反復訓練:習慣的培養是不能單靠說教的,要靠嚴格的訓練:訓練過程中重要的四個字:嚴格、反復,要翻來覆去,沒完沒了地進行訓練。好的習慣不是一個月兩個月,甚至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夠形成的,如讀寫姿勢正確一項,就必須每次寫字都要提醒學生坐正立直,堅持很長一段時期,反復訓練,慢慢地孩子就養成了好習慣。不能企圖只提醒兩三次學生們就能做好。
3、自我約束:利用小學生良好習慣養成記錄簿,記錄在養成某個好習慣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自己的想法及克服困難的心情和養成好習慣的措施。
4、教育活動:是載體,是動力。學校和班級要有計劃有組織的在不同時間段多渠道、多種形式的競賽活動。
5、成立「養成良好習慣」小隊,在學校、社區、家庭中爭做小宣傳員,宣傳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時監督同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6、抓好「三個常規」(一日常規、紀律常規、衛生常規)一天一檢查,「四個規范」(語言、行為、儀表、環境)一起抓,「三股力量」(班主任、思品老師、各任科教師)共同目標,「三條渠道」(學校、家庭、社會)相溝通。
五、習慣養成教育評價方法
建立評估制度。評估指標進行量化評分。
六、習慣養成教育的保障措施
1、學校成立領導小組。組長:丁榮明副組長:黃春霞成員:刁淑敏、魏瑞愛、林鳳玲、劉效成。
2、少先隊組織學生一天一檢查,一周一總結。將檢查結果每周一在「紅領巾廣播站」公布。
七、良好習慣養成應注意的問題:
1、高度重視,常抓不懈。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不是靠某個人就能辦好的,它需要學校上上下下共同努力,還需要家庭和社會的齊抓共管。它也不是在一朝一夕中就能完成的,需要長期不懈的努力。因此各學校要高度重視習慣養成教育工作,把習慣養成教育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要建立長效評比機制,促進工作長期開展。要建立周例會通報制度,將習慣養成作為重要內容每周一次情況通報,並通過各種比賽活動,進一步調動教師、學生的積極性。
2、目標要一致。習慣養成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注意橫向和縱向之間的聯系,各方面要求要協調一致,班級的要求與學校的要求要一致;任課教師的要求與班主任的要求要一致;低年級與高年級的要求要一致;家庭的要求與學校的要求要一致。否則的話,學生就會無所適從。
3、行為引導,反復訓練。任何一種良好習慣的形成與鞏固都要經過一個相當復雜的發展過程,小學生自製力和持久性差,因此,教師在向學生講清「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的同時,還應狠抓行為的訓練過程,可以根據訓練內容進行專項訓練,做到整改一條,鞏固一條;再訓練一條,再鞏固更多。通過反復抓,抓反復,真正實現學生錯誤認識向正確認識的轉化,再由正確認識向正確行為、良好習慣的轉化。
4、師生相互學習、共同成長。兒童的行為是從模仿開始的,教師和家長要以身作則,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時時處處為學生做表率。作為教師都要反省自己,看自己有哪些好習慣值得保持?看自己有哪些壞習慣需要矯正?
5、注重體驗,激勵帶動。養成教育貴在主動發展。各校要通過引導學生開展「爭當合格小公民」、「誠信回歸,學做真人」、「告別零食,告別游戲機」、「小手牽大手,共創清潔園」等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道德、選擇行為、進行自我批評與合作競爭,從而自覺遵守規范。與此同時,組織開展「學、比、評、查、獎」活動,樹立典型,激勵全體學生趕超先進。
6、家校配合,形成合力。「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教師。」要各校要採用召開家長會,建立家校聯系手冊,百名教師訪千家等靈活多樣的方式,指導和督促家長從自身做起,配合學校共同抓好對孩子的教育,形成家校合力、齊抓共管的局面。
習慣養成教育是小學教育的重要任務,我們要認真總結以前的經驗和做法,根據新時期的要求和學校實際,進一步發展完善教育方案,創出自己的特色,努力做到「教孩子六年,想孩子六十年」,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陸』 小學尖子生培養方案
一、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確定人生目標
沒有理想和目標的人生,就像行船沒有了航向。人生道路上就會感到迷茫,不知所從,從而走很多不必要的彎路。有時甚至會使人迷失繼續奮斗的意義、勇氣和信心。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的意義,幫助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確立人生的目標。有了理想和目標,學生就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為什麼要這么做,在學習過程中就會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有興趣學習的氛圍。在這種氛圍中,尖子生就越學越想學,越學越有勁,就不會出現尖子生中途夭折的現象。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教師應該採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是:
(一)、經常找尖子生進行個別談話,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讓他們知道學好本領干什麼,為誰學習;
(二)、召開主題班會,教師要結合社會現實幫助同學分析和糾正他們的想法,讓學生能夠明確不同想法的好壞利弊;
(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師的引導下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目標,從而使學生從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的狀態;
(四)、給學生介紹偉人以及成功人士的人生目標,以增強學生建立自己理想和目標的方向感和自信心。
二、培養學生的堅忍不拔的意志力,形成學習耐力
有了理想和目標,下一步就是怎麼具體去實現。學習本身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由於有些學生的毅力不夠,造成學習過程的中斷和停頓,不能堅持下去,這也是部分尖子生成績下滑的主要原因。眾所周知,天才始於勤奮,勤奮在於堅持。有了堅韌的意志力,學生就會在學習過程中克服這些缺點,做到學習過程中的堅持不懈,形成學習過程的持續性,做到對所學的知識學得扎實,掌握得牢固。使學習過程進入良性循環,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教師應該採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是:
(一)、經常給學生講一些勵志學習的例子,培養學生如何做到堅持不懈地能力;
(二)、從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面培養和磨練學生的毅力,形成做事有始有終的性格;
(三)、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克服虎頭蛇尾,雷聲大雨點小的缺點;鼓勵學生形成堅持到底的信心和決心。總之,堅強的毅力是一個好學生不可缺少的學習品質。
三、培養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的能力,形成苦學加巧學的學習習慣
成績好離不開學習,學得好離不開勤奮。可是只有勤奮是不夠的,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會事倍功半。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提倡學生創造性學習,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和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同時要引導學生形成創造性學習的能力,這樣,學生在不斷嘗試和探索的過程中就會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大大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學習興趣,做到學而不厭,思而不倦。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教師應該採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是:
(一)、經常介紹一些成功的學習者的良好的學習方法,以及他們的學習方法的形成過程;
(二)、在課堂教學中,針對不同的知識,教師建議性地給出相應的學習方法供同學參考;
(三)、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對不同知識應該採取的方法各抒己見,讓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各顯所長,取長補短。
四、要對學生的學習進行適當評價,正確引導
教師應該注意學生的學習心理變化,注意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這就要求對學生的成績進行有效的適當的評價,而且評價要有針對性,適當性,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好的方面應該提倡和鼓勵學生保持下去,不合適的或者學習方法方面存在問題的,教師應該採取適當的方式和方法給學生指明,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樂意接受,真正接受並改正。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教師應該採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是:
(一)、對學生的好的方面要及時地給與適當的表揚,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二)、通過與尖子生談心,在思想上進行溝通,以克服有些尖子生思想偏激的毛病;
(三)、採用潛移默化,和風細雨的方式幫助尖子生建立志存高遠,心胸開闊的品質,鼓勵尖子生勇於改正自己的缺點,使得他們從知識結構到人格培養方面得到全面發展。
五、注意培養尖子生的抗挫進取能力
承受打擊的能力差,是現在一些尖子生成績下滑的另一個原因。尖子生一般具備以下幾個特點:成績好,智商高,精力充沛。由於他們經常有好成績,受到好評,在班裡出眾,有些尖子生就受不了失敗的打擊,他們的智商高,逆商(在逆境中生存的能力)卻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因為他們缺少的正是挫敗。有些尖子生可能會因為一次挫敗而一蹶不振。現代社會,沒有哪一個人總是能做生活的常勝將軍,必然會面臨一些挫折和失敗,所以,注意培養學生的逆商,提高學生抗挫折的能力不僅在學生當前的學習活動中非常重要,就是在學生將來步入社會也是非常有價值的。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教師應該採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是:
(一)、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結合所教學的內容介紹一些成功人士的創業經歷的失敗和成功的過程,讓他們明白失敗是成功之母的道理。這樣不僅給予了學生抗挫的意識,而且還豐富了課堂教學的內容,使學生更有興趣地進行學習;
(二)、創設情景,使學生設身處地的感受一下挫折的滋味,並引導他們從挫折的陰影里走出來;
(三)拿他們和別的班或者兄弟學校的尖子生相比,讓他們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六、注意培養尖子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
現在有些尖子生在班級里很有優越感,這樣就會使一些尖子生妄自尊大,目空一切,不願意幫助別的同學學習,更以向別人請教為恥。有這種傾向的尖子生是很危險的,不僅可能導致自己挫敗,而且尖子生往往在班裡起著模範帶頭作用,這樣就會使整個班級的學風不正,好的學習方法得不到發現和提倡,也不可能形成同學之間的團隊意識。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發揚團隊精神,讓他們明白一個人再聰明,力量也是渺小的。在社會中,只有和別人團結起來,形成「我們」,發揮團隊的力量,才會有更大的作為。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教師應該採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是:
(一)、教師可以舉辦各種集體活動,動員學生積極參與,而且要讓學生明白每次活動的意義和要達到的對學生的訓練目標;
(二)、樹立一個班級的共同目標,讓全班同學齊心協力去完成。比如,提高班級成績在學校的名次和搞好班級衛生大比評等等,以此來鍛煉同學的團隊意識和合作能力;
(三)、還可以形成學習小組,讓尖子生幫助後進生學習,或者尖子生之間的互相幫助,以達到共同進步,讓學生在合作中體會到成就的快樂。
七、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突出創新在學習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什麼都在不斷的更新換代,如果思想上跟不上時代的前進步伐,必然導致自我封閉和落後。時代要求創新,沒有創新,沒有彩頭,就不會有突破性和實質性的進步。同時,在創新過程中學生可以體會到獨創的新鮮感和成就感,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學生創新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鼓勵學生創新思維,創造新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一題多解,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指導學生在思考的時候注意思維的邏輯性和全面性。
八、增強學生全面發展的意識,做到各方面素質的不偏不廢
現在有些尖子生,學習很好,頭腦靈活,但是體育鍛煉或動手能力差,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和開發。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該和學生細心交談,讓他們懂得個人素質全面發展的重要性,並且要和學生家長取得聯系,讓家長幫助學生在生活中得到素質的全方位鍛煉。同時要讓學生明白,專才固然重要,但是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各學科之間越來越沒有明確的界限,要完成一件事情往往需要不僅僅是一個學科或一個方面的能力。要讓學生明白一科強不算強,各科都強,全面發展做個全才才是強的道理。同時要讓學生在學習各科知識的過程中形成治學嚴謹的好習慣。
總之,尖子生的培養,教師首先要從自我做起,做到心雄寬廣,海納百川,能夠接受不同性格的尖子生的挑戰,並且耐心細致地對他們進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說服教育。同時要不斷加強自我修養和學習,擴大知識儲備以應對千變萬化的尖子生教育形勢。只要老師和學生共同努力,再加上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幫助,尖子生培養工作就一定能夠做好。
『柒』 孩子小學階段如何培養他做學習計劃的能力
關於這個問題我個人真的是太有經驗了。
我們家從一年級開始就帶著孩子做這些事情,從最初的我給他做,到我們一起做,直到現在他為主我為輔,孩子已經養成能夠在學習、生活日常以及未來目標上採取做計劃、做表格的習慣了。
學習「有計劃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習慣
很多家長總是會抱怨孩子在家學習的時候拖拖拉拉、磨磨蹭蹭,明明並不多的作業卻總是寫到很晚,而且質量還不好,生氣發火又或者是開導勸誡都沒用,就算好點也往往是三分鍾熱血。
然後就是需要注意,計劃表可以過段時間做一下「升級維護」,不合理的、效果不佳的、效果不錯的等等都調整調整,看看有么有要剔除的有沒有要補充的……如此這份計劃表就會一直符合孩子的實際需求。
除了在學習上可以培養孩子做「計劃」,在很多事情上都可以的:
比如我們外出旅遊,就會讓孩子做一個「旅遊攻略」;
比如距離期末考試還有不到一個月了,那麼未來這些時間的復習計劃怎麼做是孩子自己去完成的;
比如這個學期我們有多少本課外書需要去閱讀,如何排序、分配時間也是他來計劃的;
不是說只有學習這一件事情上才能夠給予孩子這種訓練,事實上很多事情上我們都可以放手給孩子機會去嘗試,其實也沒啥,就算孩子做的不夠理想,我們也可以以「我覺得這里可以再補充點……你覺得呢?」這種方式調整嘛,但是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得到的鍛煉卻是實實在在的,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