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小學生養成教育活動方案

小學生養成教育活動方案

發布時間:2021-01-19 02:19:39

❶ 如何建構辦學思想體系和養成教育方案

一、指導思想 :
根據縣教體局關於推進「一校一特色」創建指導意見,我校充分挖掘學校的傳統優勢,堅持「辦有文化的學校、做有品質的教育」的辦學宗旨,以「服務學生」為辦學理念。充分利用本校現有的資源,以學生習慣養成教育為突破口,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抓手,致力於做好學校的特色教育品牌工作,特製定本方案。通過加強習慣的養成,豐富特色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創新文化活動的內容,挖掘特色建設的內涵,努力構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學校文化體系。
二、條件分析:
近年來,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和重視、支持下,我校全體教職工盡職盡責,努力工作,使學校的各項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教育科研、教育教學、安全管理等工作走在全縣農村小學的前列,學校先後被授予「宣城市衛生學校」、「市級青年文明號」、「平安校園」、「宣城市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示範學校」等稱號,形成了一定的辦學優勢。
我校是一所農村學校,家長知識水平不高,平時忙於農活,沒有時間、沒有方法對孩子進行有效的教育,還有很大一部分家長外出打工,孩子跟隨爺爺奶奶生活,這些孩子在行為習慣、學習習慣等方面都存在很多問題。因此,結合學校實際,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作為教育的切入口,積極進行有益的嘗試和探索。在對部分教師、家長、學生問卷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從教師、家長、學生的需求出發,遵循教育教學的發展規律,緊緊抓住當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戰略機遇,以求真務實的態度、不斷內化學校的自身內涵和品味,進一步促進學校素質教育的全面、協調、特色化發展。
巴金曾說過「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烏申斯基也曾說過「良好的習慣是人在某種神經系統中存在的道德資本,這資本不斷增值,而人在其整個一生中享受著它的利息。」這些名言都道出了良好道德習慣的養成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極為重要。養成教育是教育中最「實」的基礎部分,也是教育「質」的指標。抓好養成教育才能使學生成為言行一致的人,因此,只有加強養成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良好道德習慣,才能達到培養學生良好道德素質,促進其終生發展。
三、活動目標:
(一)總體目標
通過「一校一特色」——養成教育建設,全面促進學生的發展,實現「健康校園、和諧校園、文化校園」的辦學目標;引領全體教職工專業化成長,學會研究、學會超越、學會務實、學會服務,打造一支「活潑高雅、熱情謙遜、自強自立、真誠奉獻」的陽光團隊;創建良好的校風、教風、學風,建立積極向上、健康和諧、具有活力與創新意識的校園文化,實現「啟迪學生智慧、打造健康體魄、塑造完美人格、培養良好習慣」的教育目標;培育「大膽自信、獨立開朗、好學創新、感恩進取」的陽光少年。
(二)具體目標
1、教師發展目標:培養教師良好專業習慣,成就教師幸福人生。
⑴通過培訓,吸納音樂、體育、舞蹈等優秀教師,精化團隊建設,全面提升教師隊伍素質。
⑵注重科研強校,開展多形式校本教研,促使全體教師都能主動參與教學教研,發揮群體力量,不斷提升教育教學品質。
⑶優化教師隊伍結構,爭取在五年內培養一批「市級教壇新秀」、「學科帶頭人」以及一批具有扎實教學經驗的骨幹教師和一批責任心強、具備一定專長的新苗教師。
⑷開展教師禮儀培訓、陽光體育鍛煉,豐富教師活動文化,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
2、學生發展目標: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為學生美好人生奠基。
⑴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全體學生充分參與主題式活動課程,在體驗、探究、交往中快樂成長。
⑵通過教師的探索和嘗試,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讀書、寫字、作業等各方面的習慣,讓學生成為一個會學習的人。
⑶繼續實施生活化德育,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開展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形成校本品格教育特色。
⑷實施「快樂審美藝術教育」,以舞蹈、美術、音樂、書法等藝術活動為平台,擴大參與面,培養學生的藝術興趣、審美習慣。
⑸開展陽光體育活動,創造多形式的體育運動條件,開展豐富的體育課程,讓「運動成為一種習慣」。
四、實施內容及策略:
陶行知先生說:什麼是教育,行為習慣的培養就是教育。把幼兒習慣養成教育作為特色教育的落腳點,剖析養成教育的價值,提煉適合學生終身發展的核心品質,我們經過了長時間的思考與定位。通過對小學階段最有價值的習慣內容與我校原有的特色文化積淀等因素的分析與梳理,我們認為:一個成功的人,必須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高尚的道德品質,良好的習慣修養,和豐厚的文化底蘊。因此,我們將「行為習慣養成、學習習慣養成、運動習慣養成、生活習慣養成」作為特色教育課程,培養「學習自立、生活自立、精神自立」的小學生
(一)行為習慣養成
1、課程生活化。實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工作,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將行為習慣養成工作滲透到一日工作中,通過營造豐富、適宜的環境,一日生活各環節,教育教學活動等來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分年級、分層次開展行為習慣主題內容、行為習慣常規活動,把學生行為習慣教育滲透到生動的教育教學活動和隨機教育活動中。最後,將生活化的課程提煉成為學校的校本課程。比如我校開展的文明就餐活動,每天中午各班學生按時間有序排隊洗手,打飯,打菜,然後坐到班級指定的座位,教育學生不挑食不偏食,每個學生都能做到不倒剩飯剩菜,培養了學生節約糧食、文明就餐的習慣。
2、行動系列化。針對當前學生在行為習慣方面存在的問題,圍繞行為習慣的有效性開展具體研究,倡導全校開展行為習慣研究,全校教職工做好實踐觀察、實踐反思等工作,進行切實的解剖、總結和反思,提煉出有價值的行為習慣養成方式。結合活動開展養成教育,如:每學期開學的第一個月定為「養成教育月活動」;結合「三·八婦女節等活動」 實施感恩教育;4月份開展安全教育活動;5月份進行「文明禮儀伴我行」活動;9月份:敬老院慰問活動。通過以上一些活動逐漸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成為能自理、會選擇、能節制、會分享、能輪流、會節約的孩子,同時讓孩子們學會更多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
3、家校同步化。在實施養成教育課程中,我們深切的體會到養成教育離不開家長的配合與支持,否則,將會事倍功半。為此,我們首先通過宣講、交流等形式,將「養成教育」的理念介紹給家長,與家長達成共識,使家長認識到養成教育的重要性,明確自己的責任。其次,採取行之有效豐富多採的家庭教育指導活動,使家長掌握科學的引導管理方法,以更好地促進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最後,結合主題教學活動、家長委員會活動等載體有針對性的實施。
(二)學習習慣養成
學習習慣是指學生在長期的學習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監督的自動化行為傾向。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讓學生輕鬆快捷地學好知識。反之,如果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不僅增加學生學習的負擔,而且有損於學生的身體健康,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學家,心理學家都非常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我國當代教育家葉聖陶曾明確提出:「什麼是教育?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見學習習慣的養成有多重要,那麼,怎樣才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1、從小抓起,越早越好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習慣在小學低年級就形成了,以後如果不給予特別的教育,形成的習慣很難有多大的改進,所以盡早使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很重要的。由此看來小學一年級,特別重要,很多好習慣就從這里開始培養的。我校重視起始年級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從一年級的學生入學就開始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並在成長過程中逐步強化訓練,從而形成穩定的自覺行為。
2、循序漸進,逐步發展
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一朝一夕養成,也不能統統一下子養成,它是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的逐漸形成的過程。所以各班的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根據教學的具體情況,結合能力增長的需要,循序漸進,逐步提出具體的切實可行的要求,每個班級制定學習習慣養成的計劃和實施方案,使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由小到大,持續穩定地得到發展。如在小學低年級,要讓學生養成上課專心聽講,按時完成作業等簡單的切實可行的學習習慣,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習水平的提高,知識的不斷更新,到了小學高年級,就要在簡單的學習習慣基礎上逐步訓練養成高級的學習習慣,如閱讀習慣,獨立思考習慣、勇於創新習慣等。目前,我校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給學生提供了讀書的場地和時間,每天中午圖書室和留守兒童之家,都向學生開放,各班非常有秩序地在老師的指導下讀課外書。讓學生從小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
3、嚴格要求,密切配合
良好習慣的養成,必須依靠學生多次反復的實踐,並且對學生來說,應主要放在課堂上進行。小學低年級學生自製能力差,一些良好學習習慣易產生,也易消退,所以對他們要嚴格要求,反復訓練,直至鞏固為止。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不能只講要求,而應結合教學實際,精心備課,細心指導,反復訓練,認真檢查,嚴格督促,使良好習慣的養成融於課堂教學中,同時在反復實踐和強化訓練中尤其要注意各科教師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班級與班級之間的密切配合,步調一致,否則會降低強化效果,影響良好習慣的形成。
4、樹立榜樣,啟發自覺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習慣是家長、教師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況下形成的,所以設身處地,樹立榜樣,不僅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就是對高年級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要多樹立一些現實生活中的榜樣。如在班上多表揚一些上課認真聽講,作業工整,遵守紀律的學生,使其他學生自覺模仿,形成習慣,對學生的每一點良好行為,教師不僅要及時給予表揚,而且要在班上營造一種良好的議論氛圍。同時家長和教師,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學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習慣傳染到孩子的身上。對高年級的學生則要給他們多講一些名人持之以恆,勤奮好學,刻苦鑽研等方面的故事,引導他們多讀一些課外書籍,從中感受良好習慣對一個人成材的重要影響,從而自覺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運動習慣養成
1、制度硬體是基礎。根據戶外活動的具體情況制定戶外活動安全管理制度、戶外場地安全使用制度、設施設備檢查制度,最大限度地將戶外活動場地進行擴充,並進行合理劃分,科學合理制定戶外活動安排表,妥善安排戶外活動場地和器材的使用;利用大課間和課外活動保證學生每天戶外1小時。同時,豐富體育活動器材,增添民間體育游戲等活動形式,為運動習慣的養成奠定基礎。
2、活動評價是保障。開設陽光體育課程,全面開展各種形式的戶外陽光體育運動,利用大課間活動,認真研究符合我校學生興趣的體育活動方式、手段和器材,確定符合我校學生體能發展的現有基礎以及相應器材和要求,積極開發和利用校內外體育資源,依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生理和動作特點,探索各年段學期目標、形式、方法,評價,建立相應的活動機制、評價機制等。
3、活動文化是載體。充分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根據季節的變化,開展相適應的活動。如春季開展「跳繩比賽」、夏季進行「乒乓球比賽」、秋季開展「廣播操比賽」、冬季舉行「長跑運動會」等活動。讓全體學生都運動起來,在活動中體驗運動的快樂。
(四)審美習慣養成
1、豐富藝術教育內容。拓展快樂藝術理念,將音樂、美術、經典文學等內容納入其中,充分發揮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努力挖掘藝術教育中一切快樂和興趣的因素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加大藝術教育的經費投入。擴大學生的參與面,以舞蹈、美術、音樂、書法等教學為載體,提高全體學生對藝術的興趣。繼續立足課堂主陣地,在提高教學效率上狠下功夫,規范藝術教育的管理工作,開展審美藝術教育的課程研究。努力挖掘審美藝術教育中一切快樂和興趣的因素,實踐「生活、體驗、操作、快樂」的快樂審美藝術教育理念,組織豐富的活動,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展示機會。
2、環境滲透要注重
孟子說:「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環境可以造就人、培養人、改造人。環境是學校文化發展程度的一個外在標志,是學校文化建設的基礎工程,是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環境的滲透教育功能在審美習慣的養成方面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校在整體校園文化建設的時候就注重「典雅校園、優雅教師、文雅環境」的定位,在今後的工作中,如何發揮環境的教育功能仍是我校的重要課題。
五、實施步驟與保障措施
(一)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2012.2——2012.8):制訂我校「一校一品」建設方案,全面組織實施建設分工工作;
第二階段(2012.9—2013.8):重點側重於學校環境文化建設和行為文化的構建,特色教育穩步深入地開展;
第三階段(2013.9——2014.8):進一步推進我校「一校一特色」的建設,全面實踐我校的發展規劃。
第四階段(2014.9——2015.8):繼續進行校園特色建設自我診斷和評估,形成建設總結報告,推出我校的建設成果展示、交流推廣。
(二)保障措施
1、統一思想。
把「一校一特色」建設工作納入我校的主要議事日程,分工負責,相互協調,上下一心,齊抓共管。
2、加強領導。
成立「一校一品」建設領導小組,反復討論,分析我校特色發展情況,明確特色建設的目標與方向,制訂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各崗位人員要充分認識到「一校一特色」建設的重大意義,按照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各負其責,積極配合,充分調動廣大教師參與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加強培訓,不斷增強廣大教師意識和能力,發揮他們的示範和表率作用,合理分工,細化任務。保證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❷ 中學生習慣養成教育活動方案

http://www.lwems.net/jxjy/Print.asp?ArticleID=4071

❸ 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主題班會

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活動實施方案

逸夫小學四年級(4)班

一、前言:
行為形成習慣,習慣決定品質,品質決定命運。
在新的學年裡,我們將把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作為學校進行德育建設的有力切入點,以市局提出的「習慣養成雙十條」為主要內容,從細節抓起,從現在做起,扎實有效地進行學生文明習慣養成教育。
1、什麼是習慣?
習慣不是一般的行為,而是一種定型性行為。是經過反復訓練而養成的語言、行為、思維等生活方式,它是人們頭腦中所建立起來的一系列條件反射
從心理上來說,行為一旦變成了習慣,就會成為人的一種需要。當你再遇到這類情景的時候,不用過腦子就會這樣做。如果不這樣做,就會覺得很別扭。這說明行為已經具有了相對的穩定性,具有了自動化的作用。它不需要人們去監督、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去努力,是一種省時省力的自然動作,也就是平常說的「習慣成自然」。如:早晨起床你要刷牙,這種刷牙的動作只能行為,不能叫習慣。如果你起床後連想都不想,就自動拿起牙刷去刷牙,如果不刷牙就覺得嘴裡特別扭,這種刷牙就變成了習慣。
2、培養好習慣的關鍵期:幼兒園和小學階段。
小學階段是培養習慣的關鍵期,一二年級又是最佳期。據研究發現,到了初中再培養習慣就難多了。一旦養成了不好的習慣,再想改正就難多了。
中國教育鼻祖孔子對從小養成習慣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釋:「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優良素質便猶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曾說過,成功教育從習慣養成開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傳授知識,而是學會做人。習慣是一個人存放在神經系統的資本,一個人養成好的習慣,一輩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養成一種壞習慣,一輩子都償還不清它的債務。 蔡元培先生也曾說過:「教育者,養成人格之事業也」。我國偉大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則說:「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是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美國著名哲學家羅索曾經說過:「人生幸福在於良好習慣的養成。」 教育的核心是培養人的健康人格,而培養健康人格應從培養良好行為習慣入手。小學生是養成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我們在教育實踐中,就要以多種有效的方式來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習慣養成教育的內容:
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主要包含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兩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提出十項要求,簡稱「習慣養成雙十條」,具體內容如下:
(一)小學生學習習慣養成教育內容
項目 意義 目標細化要求
1、學會傾聽的習慣 如何傾聽別人的意見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技能。學生在課堂上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話,傾聽同學的發言,就能積極地有效地參與學習過程,就能保證課堂活動有效地進行。 1、上課不做小動作,不玩玩具及學慣用品,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2、認真傾聽其他同學發言,看他們發言是否正確,有沒有需要補充的。3、要傾聽老師講解,並按要求認真練習。
2、善於思考的習慣 善於思考,主要是指體現在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方法、思維品質,它有利於提高學習質量,有利於培養人的能力,尤其是有利於增強人的發現、發明和創造能力。 4、上課專心聽講,認真思考,積極發言。5、善於發現,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對不懂的問題要主動向教師請教。6、課前預習知識,不明白的問題提前做好標記。
3、敢於提問的習慣 「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能提出問題是主動學習的表現,是創新的開始。新課程教學尤其重視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習慣。 7、勤於思考,敢於質疑,與人交流,不怕說錯。8、發言時,站得直,口齒清,講普通話,聲音要洪亮。
4、與人合作的習慣 合作學習是21世紀學生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合作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團隊觀念和交流能力,並在思想的碰撞中迸發創新的火花。 9、主動和同學、老師合作,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共同解決問題。10、與同學交流時,要尊重別人的意見和觀點。
5、自主讀書的習慣 閱讀是文化積累和文化建構的重要途徑,對人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11、養成邊讀邊想、圈點勾畫、寫讀書筆記的良好習慣,注重知識的積累。12、樂於讀書,願意和書交朋友,養成閱讀的好習慣。13、不閱讀不健康書籍,不看不健康光碟,不瀏覽不健康網站。14、愛護書籍,不在公用書籍上亂寫亂畫。
6、認真書寫的習慣 認真書寫不僅能提高作業的准確率,而且對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養成認真負責的習慣有積極的意義。 15、讀寫姿勢端正,會正確執筆,做到「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子一拳頭,執筆處離筆尖一寸。16、書寫端正大方,保持卷面潔凈,不亂用塗改液和修正紙。文字和符號都要規范,格式要美觀。
7、自評互評的習慣 在學習過程中,要逐漸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體,讓學生學會激勵性的評價,既會評價自己,又會評價別人。通過評價,引發學生對自己或他人的反思,達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目的。 17、在學習過程中,要逐漸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體,讓學生學會激勵性的評價,既會評價自己,又會評價別人。
8、搜集資料的習慣 搜集資料是一種基本的學習技能和習慣。 18、能利用查閱圖書、上網瀏覽、實地考察、走訪調查等渠道主動搜集與學習相關的材料,拓寬自己的知識面。19、對搜集的各種資料能進行分析、歸類、整合。
9、動手操作的習慣 新課程特別強調要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讓學生養成動手操作的好習慣。 20、學生能獨立完成教科書上所要求的各類操作實驗,操作步驟正確。
10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 認真、獨立、按時完成作業,是進一步理解、鞏固深化所學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環節。認真、獨立、按時地完成作業,對於培養學生的意志、學習態度乃至成人以後的勞動態度都具有一定的潛在影響。 21、能復習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認真完成並細心檢查作業。22、注意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自己的各種能力。

(二)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內容
項目 意義 目標細化要求
1、舉止文明的習慣 舉止是指一個人在活動中的姿態。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勢和表情等。文明的舉止是一種修養,是一種財富。 23、熱愛祖國,升國旗奏國歌時自覺肅立。24、見到老師、客人主動問好。25、自覺使用「請」、「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等禮貌用語。26、在接受別人的幫助時,要微笑著向別人致謝。26、向別人請教,態度要誠懇。27、不打架,不罵人,公共場所不喧嘩。28、不給同學起綽號,不歧視身體有殘疾的同學。當同學答錯問題時,不起鬨、不嘲笑。29、集合做到「快、靜、齊」,觀看比賽文明喝采。
2、誠實守信的習慣 對一個人來說,「誠實守信」既是一種道德品質和道德信念,也是每個公民的道德責任,更是一種崇高的「人格力量」。 30、誠實守信,說了就要努力去做。31、答應的事確實難完成的,應向對方說明原由,用誠摯的態度向對方表示歉意。32、借了別人的東西要按期歸還,說話要算話。
3、尊重他人的習慣 要想贏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與受人尊重一樣, 尊重他人是我們的需要。 33、耐心聽他人說話,不隨便打斷他人說話。34、用心聽對方說話,不要一邊聽一邊考慮自己的事。35、聽到別人的批評時,不要激動,平靜地聽他把話說完。36、不打擾別人的學習、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礙了他人要及時道歉。37、未經允許,別人的東西不亂動。38、學會保護自己的隱私,自己的家庭情況不能隨便告訴別人。
4、守時惜時的習慣 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從小懂得「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效率」,從而養成守時惜時的良好習慣。 39、晚上按時睡覺,早上按時起床。40、放學後按時回家,不在馬路上溜達玩耍。41、回家後,馬上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當天事當天畢。42、做事有計劃,不盲目、不拖沓 。
5、懂得感恩的習慣 學會感恩是人性的體現, 懂得感恩是責任的要求。懂得感恩已成為時代的呼喚,只有懂得感恩,才會懂得付出,才會懂得回報。 43、聽從父母、老師的教誨,不頂撞父母、老師。44、體會父母、長輩的艱辛,主動給老人洗腳、捶背、夾菜等。45、主動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46、孝敬父母,以優異的成績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47、要尊重環衛工人、交通警察的勞動。
6、勤儉節約的習慣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目前培養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刻不容緩。 48、愛惜學慣用品,不在課本上亂寫亂劃,不隨便撕扯作業本。49、不隨便向家長要錢,不亂花錢買零食、玩具等。50、珍惜糧食,不挑食,不浪費飯菜。51、節約用電、用水,做到人走燈滅,水龍頭用後隨時關緊開關。52、對自己、他人、集體的財物要愛護,輕開關門窗,輕拿輕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亂寫亂劃亂貼。
7、遵守秩序的習慣 規則和秩序是社會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則。沒有秩序, 任何集體活動都無法開展。 53、上下樓梯,輕聲慢步,靠右邊行。54、上下學排路隊,紅燈停,綠燈行,不亂穿馬路,不在馬路上追跑打鬧。過路口,注意避讓車輛。55、購物、上車時自覺排隊,不加塞,集會時按指定位置就座。在公共場合遵守紀律,不大聲喧嘩。56、愛護學校、公園花草樹木和公共設施,不亂踩綠地,不隨手摺花枝,不亂塗亂劃。
8、勤於動手的習慣 自己動手可以提高學生自理自立能力。 57、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書包、收拾房間疊被褥,自己洗衣物。58、利人利已,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
9、鍛煉身體的習慣 健康的身體,是學習、工作、成才的基礎。鍛煉身體不但能讓身體結實健康, 還能磨煉人的意志。 59、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和課內外文娛、體育、科技活動,上好「兩操兩課」。60、學習運動常識,做好自我保護。61、在運動中要聽從指導教師的安排,在活動中不做帶有危險性的動作,不參加危險性較大的活動。
10、講究衛生的習慣 講究衛生是每一個人應有的生活習慣。在現代社會中,小學生養成講究清潔衛生的好習慣特別重要。它是一個人文明的表現,既體現了良好的個人面貌,又包含了對他人的尊重。 62、勤洗澡洗頭,勤剪指甲,勤換衣服,睡前刷牙、洗臉,指甲內無污垢,身體無異味。63、飯前便後洗手。64、定期整理和清洗書包。65、愛護環境,不隨地吐痰,不亂扔雜物。見到廢紙等垃圾物要主動撿起放到果皮箱里。66、不在牆壁上亂寫、亂畫、亂貼、亂掛。67、不吃變質食物,不喝生水。

三、習慣養成教育的實施步驟:
(一)宣傳發動階段(9月15日-9月30日):
1、召開全體教師會。由校長作報告,提高教師認識,在思想上統一。
2、召開學生動員會。學習市局提出的「習慣養成雙十條」、《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學生能背誦雙十條內容,初步制定各班要達到的目標。
3、初步制定實施方案。學校在廣泛徵求全體師生合理化建議的基礎上初步制定本校的實施方案。實施方案要針對市局提出的「習慣養成雙十條」,每一條都要列出具體可行的內容,目標操作性要強。
4、教辦根據各校情況統一制定全街道《聖城街道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實施細則》和《小學生良好習慣養成記錄簿》,下發學校,各校根據教辦實施辦法進一步修改、完善本校的實施細則。師生人人手中一份良好習慣養成標准,
5、發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讓家長了解學生養成教育的內容,在認識上與教師保持一致,並與學校做好配合,以取得教育學生的最佳效果。
(二)分步實施、強化整改階段(06年10月-07年1月):
時 間 習慣養成教育整改內容 習慣養成教育鞏固內容
學習習慣 行為習慣 學習習慣 行為習慣
第六周 1、學會傾聽的習慣 1、舉止文明的習慣
第七周 2、善於思考的習慣 2、誠實守信的習慣 1、學會傾聽的習慣 1、舉止文明的習慣
第八周 3、敢於提問的習慣 3、尊重他人的習慣 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 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
第八周 1、對前段的整改內容進行檢查評比。2、各班及學校召開交流會。
第九周 期中檢測 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 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
第十周 與人合作的習慣 守時惜時的習慣 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 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
第十一周 自主讀書的習慣 懂得感恩的習慣 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4、與人合作的習慣 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4、守時惜時的習慣
第十二周 認真書寫的習慣 勤儉節約的習慣 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4、與人合作的習慣5、自主讀書的習慣 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4、守時惜時的習慣5、懂得感恩的習慣
第十三周 自評互評的習慣 按規則行動的習慣 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4、與人合作的習慣5、自主讀書的習慣6、認真書寫的習慣 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4、守時惜時的習慣5、懂得感恩的習慣6、勤儉節約的習慣
第十三周 1、對前段的整改內容進行檢查評比。2、各校及教辦召開交流會。
第十四周 搜集資料的習慣 自己勤於動手的習慣 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4、與人合作的習慣5、自主讀書的習慣6、認真書寫的習慣7、自評互評的習慣 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4、守時惜時的習慣5、懂得感恩的習慣6、勤儉節約的習慣7、按規則行動習慣
第十五周 動手操作的習慣 積極鍛煉身體的習慣 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4、與人合作的習慣5、自主讀書的習慣6、認真書寫的習慣7、自評互評的習慣8、搜集資料的習慣 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4、守時惜時的習慣5、懂得感恩的習慣6、勤儉節約的習慣7、按規則行動習慣8、自己勤於動手的習慣
第十六周 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 自覺講究衛生的習慣 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4、與人合作的習慣5、自主讀書的習慣6、認真書寫的習慣7、自評互評的習慣8、搜集資料的習慣9、動手操作的習慣 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4、守時惜時的習慣5、懂得感恩的習慣6、勤儉節約的習慣7、按規則行動習慣8、自己勤於動手的習慣9、積極鍛煉身體的習慣
第十七周 1、對前段的整改內容進行檢查評比。2、各班及學校召開交流會。3、表彰、獎勵。 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4、與人合作的習慣5、自主讀書的習慣6、認真書寫的習慣7、自評互評的習慣8、搜集資料的習慣9、動手操作的習慣10、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 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4、守時惜時的習慣5、懂得感恩的習慣6、勤儉節約的習慣7、按規則行動習慣8、自己勤於動手的習慣9、積極鍛煉身體的習慣10、自覺講究衛生的習慣
第十八周 以上十條內容 以上十條內容

此階段最為重要,各班要做好:
1、各班從學生年齡認知特點出發,明確各年級階段養成教育重點。其中低年級突出:文明禮貌教育,培養良好學習習慣;中年級突出:集體主義教育、培養良好行為習慣;高年級突出:社會公德教育,提高道德認識水平,勤奮向上,自尊自愛。
2、注意在學科教學中,進行養成教育訓練。課堂是培養學生好習慣的主渠道主陣地,課堂上要以學生發展為本,嚴格教學常規,指導學生學會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各班平日:堅持誦讀詩文訓練、三筆字訓練和口算練習。每周:寫一篇日記或閱讀筆記。每月:進行一次學習情況評價,評價材料裝入學生成長檔案袋。
3、針對不足,矯正培養。各班對照《實施細則》,查找不足,注重不同類型的學生,採取針對性措施,進行矯正培養,使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力爭做到在校做個好學生,在家做個好孩子,在社會上做個文明小公民
4、各班要堅持以評價促養成,以活動促養成。堅持每日每周的自評、互評、師生共評和家長參評的形式,不斷通過主題演講、專項討論、知識競賽、我為班級添光彩、爭做文明學生、重大節日慶典等多種渠道、多種活動讓學生熟知標准並付諸行動,注重過程評價,鞏固已形成好習慣,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從而遂漸形成良好習慣。
5、組建「偵察隊」,指定實施計劃。以中隊為單位,組織發動少先隊員從公共衛生、個人衛生、飲食衛生、舉止文明、勤儉節約、按規則行動等方面,找出普遍存在、最需克服的生活陋習。
6、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寓教於樂。可採用競賽、演講、經驗交流等形式,引導隊員熟記雙十條內容。
7、培訓學生骨幹,自覺執行《細則》。對部分較差的學生進行強化訓練。
8、表彰、獎勵。學校將每月組織一次評比檢查。學期結束,學校對檢查評比進行表彰,評選優秀教師、優秀學生及先進班集體。
本階段注意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其主要材料有:(1)班級好習慣集錦。(2)不良習慣的矯正個案。(3)在活動中改正快,表現突出的同學和班級(4)良好習慣養成記錄簿:我改掉了哪些壞習慣。(5)教師的論文和反思(6)班主任經驗交流材料。
(三)鞏固養成階段 (07年1月-07年7月 ):
為了養成良好行為習慣,使個人終生受益,最終形成個人良好地品質,學校仍將每月進行一次檢查評比,成績記入各班主任量化考核當中,以此督促活動落到實處。
四、習慣養成教育的研究方法
觀察法、問卷調查法、經驗總結法
l、講道理:學校講,班主任講,讓生明白從小養成好習慣的重要性,明白養成好習慣是自己成人成才的需要。
2、反復訓練:習慣的培養是不能單靠說教的,要靠嚴格的訓練:訓練過程中重要的四個字:嚴格、反復,要翻來覆去,沒完沒了地進行訓練。好的習慣不是一個月兩個月,甚至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夠形成的,如讀寫姿勢正確一項,就必須每次寫字都要提醒學生坐正立直,堅持很長一段時期,反復訓練,慢慢地孩子就養成了好習慣。不能企圖只提醒兩三次學生們就能做好。
3、自我約束:利用小學生良好習慣養成記錄簿,記錄在養成某個好習慣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自己的想法及克服困難的心情和養成好習慣的措施。
4、教育活動:是載體,是動力。學校和班級要有計劃有組織的在不同時間段多渠道、多種形式的競賽活動。
5、成立「養成良好習慣」小隊,在學校、社區、家庭中爭做小宣傳員,宣傳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時監督同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6、抓好「三個常規」(一日常規、紀律常規、衛生常規)一天一檢查,「四個規范」(語言、行為、儀表、環境)一起抓,「三股力量」(班主任、思品老師、各任科教師)共同目標,「三條渠道」(學校、家庭、社會)相溝通。
五、習慣養成教育評價方法
建立評估制度。評估指標進行量化評分。
六、習慣養成教育的保障措施
1、學校成立領導小組。組長:丁榮明 副組長:黃春霞 成員:刁淑敏、魏瑞愛、林鳳玲、劉效成。
2、少先隊組織學生一天一檢查,一周一總結。將檢查結果每周一在「紅領巾廣播站」公布。
七、良好習慣養成應注意的問題 :
1、高度重視,常抓不懈。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不是靠某個人就能辦好的,它需要學校上上下下共同努力,還需要家庭和社會的齊抓共管。它也不是在一朝一夕中就能完成的,需要長期不懈的努力。因此各學校要高度重視習慣養成教育工作,把習慣養成教育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要建立長效評比機制,促進工作長期開展。要建立周例會通報制度,將習慣養成作為重要內容每周一次情況通報,並通過各種比賽活動,進一步調動教師、學生的積極性。
2、目標要一致。習慣養成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注意橫向和縱向之間的聯系,各方面要求要協調一致,班級的要求與學校的要求要一致;任課教師的要求與班主任的要求要一致;低年級與高年級的要求要一致;家庭的要求與學校的要求要一致。否則的話,學生就會無所適從。
3、行為引導,反復訓練。任何一種良好習慣的形成與鞏固都要經過一個相當復雜的發展過程,小學生自製力和持久性差,因此,教師在向學生講清「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的同時,還應狠抓行為的訓練過程,可以根據訓練內容進行專項訓練,做到整改一條,鞏固一條;再訓練一條,再鞏固更多。通過反復抓,抓反復,真正實現學生錯誤認識向正確認識的轉化,再由正確認識向正確行為、良好習慣的轉化。
4、師生相互學習、共同成長。兒童的行為是從模仿開始的,教師和家長要以身作則,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時時處處為學生做表率。作為教師都要反省自己,看自己有哪些好習慣值得保持?看自己有哪些壞習慣需要矯正?
5、注重體驗,激勵帶動。養成教育貴在主動發展。各校要通過引導學生開展「爭當合格小公民」、 「誠信回歸,學做真人」、「告別零食,告別游戲機」、「小手牽大手,共創清潔園」等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道德、選擇行為、進行自我批評與合作競爭,從而自覺遵守規范。與此同時,組織開展「學、比、評、查、獎」活動,樹立典型,激勵全體學生趕超先進。
6、家校配合,形成合力。「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教師。」 要各校要採用召開家長會,建立家校聯系手冊,百名教師訪千家等靈活多樣的方式,指導和督促家長從自身做起,配合學校共同抓好對孩子的教育,形成家校合力、齊抓共管的局面。
習慣養成教育是小學教育的重要任務,我們要認真總結以前的經驗和做法,根據新時期的要求和學校實際,進一步發展完善教育方案,創出自己的特色,努力做到「教孩子六年,想孩子六十年」,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❹ 中學生習慣養成教育活動設計方案

一、自尊自愛,注重儀表

1、維護國家榮譽,尊敬國旗、國徽,會唱國歌,升降國旗、奏唱國歌時要肅立、脫帽、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

2、穿戴整潔、樸素大方,不燙發,不染發,不化妝,不佩戴首飾,男生不留長發,女生不穿高跟鞋。

3、講究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廢棄物。

4、舉止文明,不說臟話,不罵人,不打架,不賭博。不涉足未成年人不宜的活動和場所。

5、情趣健康,不看色情、兇殺、暴力、封建迷信的書刊、音像製品,不聽不唱不健康歌曲,不參加迷信活動。

6、愛惜名譽,拾金不昧,抵制不良誘惑,不做有損人格的事。

7、注意安全,防火災、防溺水、防觸電、防盜、防中毒等。

二、誠實守信,禮貌待人

8、平等待人,與人為善。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民族風俗習慣。謙恭禮讓,尊老愛幼,幫助殘疾人。

9、尊重教職工,見面行禮或主動問好,回答師長問話要起立,給老師提意見態度要誠懇。

10、同學之間互相尊重、團結互助、理解寬容、真誠相待、正常交往,不以大欺小,不欺侮同學,不戲弄他人,發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評。

11、使用禮貌用語,講話注意場合,態度友善,要講普通話。接受或遞送物品時要起立並用雙手,

12、未經允許不進入他人房間、不動用他人物品、不看他人信件和日記。

13、不隨意打斷他人的講話,不打擾他人學習工作和休息,妨礙他人要道歉。

14、誠實守信,言行一致,答應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時表示歉意,借他人錢物要及時歸還。不說謊,不騙人,不弄虛作假,知錯就改。

15、上、下課時起立向老師致敬,下課時,請老師先行。

三、遵規守紀,勤奮學習

16、按時到校,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

17、上課專心聽講,勤於思考,積極參加討論,勇於發表見解。

18、認真預習、復習,主動學習,按時完成作業,考試不作弊。

19、積極參加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其他活動,遵守活動的要求和規定。

20、認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園整潔優美。不在教室和校園內追逐打鬧喧嘩,維護學校良好秩序。

21、愛護校舍和公物,不在黑板、牆壁、課桌、布告欄等處亂塗改刻畫。借用公物要按時歸還,損壞東西要賠償。

22、遵守宿舍和食堂的制度,愛惜糧食,節約水電,服從管理。

23、正確對待困難和挫折,不自卑,不嫉妒,不偏激,保持心理健康。

四、勤勞儉朴,孝敬父母

24、生活節儉,不互相攀比,不亂花錢。

25、學會料理個人生活,自己的衣物用品收放整齊。

26、生活有規律,按時作息,珍惜時間,合理安排課餘生活,堅持鍛煉身體。

27、經常與父母交流生活、學習、思想等情況,尊重父母意見和教導。

28、外出和到家時,向父母打招呼,未經家長同意,不得在外住宿或留宿他人。

29、體貼幫助父母長輩,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關心照顧兄弟姐妹。

30、對家長有意見要有禮貌地提出,講道理,不任性,不耍脾氣,不頂撞。

31、待客熱情,起立迎送。不影響鄰里正常生活,鄰里有困難時主動關心幫助。

五、嚴於律己,遵守公德

32、遵守國家法律,不做法律禁止的事。

33、遵守交通法規,不闖紅燈,不違章騎車,過馬路走人行橫道,不跨越隔離欄。

34、遵守公共秩序,乘公共交通工具主動購票,給老、幼、病、殘、孕及師長讓座,不爭搶座位。

35、愛護公用設施、文物古跡,愛護莊稼、花草、樹木,愛護有益動物和生態環境。

36、遵守網路道德和安全規定,不瀏覽、不製作、不傳播不良信息,慎交網友,不進入營業性網吧。

37、珍愛生命,不吸煙,不喝酒,不濫用葯物,拒絕毒品。不參加各種名目的非法組織,不參加非法活動。

38、公共場所不喧嘩,瞻仰烈士陵園等相關場所保持肅穆。

39、觀看演出和比賽,不起鬨滋擾,做文明觀眾。

40、見義勇為,敢於斗爭,對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要進行勸阻,發現違法犯罪行為及時報告

❺ 培養幼兒思維教育活動設計方案

一、要善於對孩子發問
問題是思維的起點,發問對於培養孩子是很重要的。要想激發孩子的潛能及創造力,父母必須掌握向孩子發問的形式和技巧。要善用發問的技巧,也學會聽孩子發問。因為這既有助於增進親子關系,更可激發孩子的思考能力,同時可培養其表達能力。
發問時,不要只問對或錯的封閉式問題,最好依據孩子的能力,問一些沒有惟一答案的開放性問題,如:茶杯有些什麼用途?多少加多少等於10?等等。
台灣學者陳龍安總結出發問技巧的「十字訣」。這「十字訣」是:假、例、比、替、除、可、想、組、六、類。
「假」:就是以「假如……」的方式和孩子玩問答游戲;「例」:即是多舉例;「比」:比較東西和東西間的異同;「替」:讓孩子多想些有什麼是可以替代的;「除」:用這樣的公式啟發,除了……還有什麼;「可」:可能會怎麼樣。「想」:讓孩子想像各種情況;「組」:把不同的東西組合在一起會如何。「六」:就是「六何」檢討策略,即為何、何人、何時、何事、何處、如何。舉例來說,孩子要去郊遊,就可和孩子討論請誰一起去?何時去?為何要去?到哪裡去?帶什麼去?問題愈多元化,孩子所受到的思考刺激愈多;「類」:是多和孩子類推各種可能。
二、為孩子創造「想問」的情境
孩子積極思考,主動提出問題、這對孩子思維的發展極其重要。或許有些父母會問,如何才能讓孩子想問、會問?要讓孩子想問題並提出問題,一個重要的做法、是安排一個情境,以激發孩子想問的興趣。所謂安排「情境」,有某些技巧可依循。
首先,讓孩子感到好奇。如故事說一半、讓孩子好奇地想問結果;玩猜謎游戲,給一些暗示,等等……;然後引導孩子如何問得清楚,而且能有禮貌地問。
其次,鼓勵孩子積極思考,主動提出問題。在孩子的天性中,有一種求知的慾望、他們心中原本有著無數個「為什麼」,想了解這個奇妙世界的本來面目。是成人習以為常的姿態和不以為然的態度,逐漸扼殺了孩子的這種求知沖動。
因此,父母如果能夠有意識地引導孩子,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鼓勵孩子積極思考,對孩子的提問努力表現出自己的興趣,與孩子一起去思考,去尋求未知的答案,孩子提出問題的慾望就會不斷增強。
三、訓練孩子的發散思維
我們經常碰到以下兩類問題:
一類問題,就像課本上的習題——提出的問題很明確,要求我們運用已經學過的某些知識,針對問題「聚會思維」;而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往往是惟一的,這就像我們回答「1十1」只能等於2,等於別的就意味著錯誤。
另一類問題,就是可能有多種答案的問題——有時問題在開始時並不十分明確。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大量問題都是屬於這種類型。解決這類問題,除了要努力明確問題外,還要打破平時習慣想法的束縛,將自己的思想從不同途徑、不同角度擴散開去考慮問題,這叫「發散思維」;而這個問題的答案,往往是很多個創造性的設想,並且不能絕對他說哪個設想最好,只能根據實際的情況,評定某個設想更為合適。
比如「回形針有什麼用?」這樣一個問題,有興趣的話,您可以先考考自己的小孩。
發散性思維要求一題多解,供參考的答案有:
回形針除了可以用來「別住紙張」外,還可以有以下的用途:
1.可以讓回形針利用襯衣口袋,別住「服務員」或「小隊長」等標志;
2.可以用它代替發夾,夾住散亂的頭發;也可代替領帶夾子;
3.假如有很多回形針的話,可以把它們聯結起來,成為鏈條;
4.可以把回形針的一頭拉開,代替牙簽,剔除牙縫中的食物殘渣(當然最好不要這么做);
5.同樣可用它剔除地板、桌子緩和指甲縫的臟東西等等;
6.必要時,可以把整個回形拉直,當作鞋帶使用——把它穿過鞋帶孔扭結起來;
7.把回形針縫在窗簾布上端,代替窗簾圈;可將它別在紙模型飛機的頭部,做重錘用;將許多回形針串聯起來,還能做項鏈,等等。
下面是一則成功的家教案例:【鼓勵孩子「異想天開」】
兒子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有一天數學老師讓人捎口信要我們去,告訴了我們這樣一件事:數學教學正進入直式運算階段,學生們都能按照老師的要求,從低位向高位順序運算,惟獨兒子別出心裁地從高位到低位進行逆向運算,經老師指出後,他竟頑固地一意孤行。
我們回家盤問時,兒子振振有詞:「左邊算到右邊是我想出來的竅門。對聽這么一說,我們意識到,兒子雖然違背規律進行運算,卻透露出一種萌芽狀態的獨創精神。
於是我們在對他的「找竅門」給予充分肯定之後,循循善誘地告訴他,對自己周圍的事物要多方位地觀察,對思維結果還需驗證,驗證的標准就是看它的實際效果。然後,我們與他一起分析逆向運算的弊端。最後,他口服心服地毅然忍痛割「愛」了。
孩子總是要長大的。父母不是包辦替代,而是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主體地位,讓孩子從小樹立主體意識,從各方面給予他「參與」的機會。記得小學三年級一次數學考試,兒子對其中一道文字題有異議,我們馬上會面數學老師,家長和老師一起鼓勵孩子要有勇氣,大膽敘說,據理力爭。當確定孩子的異議是正確的時候,我們進而告訴他即使書本也有不正確的地方。我們並不認為「聽話」是好孩子的唯一標准,我們要求他對父母和老師也不要一味服從和依賴。

❻ 如何培養小學生守秩序活動實施方案

教學目標
認知:
1. 知道在課間活動中要按順序、守規則。
2. 能用正反事例說明課間活動要守秩序。
3. 懂得課間活動守秩序,大家才能愉快又安全。
情感:
願意在課間活動中守秩序,高高興興參加各項活動。
行為:
課間活動守秩序,遵守游戲規則。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根據課程標准「遵守紀律」德目中教學內容「遵守學校一日生活常規」和基本要求中「能用正反事例說明課間活動要守秩序」而設置的。
一年級小學生非常喜歡游戲,因此,游戲成了他們課間的主要活動。雖然學生在幼兒園受過守秩序的教育,但由於他們剛入學校,還不習慣過集體生活,因此,做游戲時常常出現只顧自己,不管別人,搶先、「夾塞」,不按順序,獨占玩具和游戲器械,不遵守游戲規則的情況。這不但影響游戲的進程,影響同學團結,而且由於課間玩得不愉快,還影響上課情緒。針對這種情況,從正面教育學生課間活動守秩序十分必要,一方面教育學生遵守學校一日生活常規;一方面教育學生參加集體活動時,不能只顧自己,要心中想著他人,培養學生的文明行為和習慣。
教法建議:

1.課間活動是學生十分熟悉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受,教師要在學生具體感受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分析,明確是非,提高道德認識。教師不要講得過多。
2.在分析各種活動發生的情況時,應把課間同時活動的人很多,要想著別人,想著大家,不能光顧自己的思想貫穿始終,使學生意識到一個人不守秩序,會影響大家,所以每個人都要約束自己,在課間活動中自覺守秩序。
3.課間活動學生都有感受,平時學校也常進行守秩序的教育,學生可能不感新奇,教學中要結合教材,抓住典型事例,提出引起學生思考的問題展開討論,分析講道理,使學生感到不同於日常的教育,能有新的收獲。還要採用一些電化教學手段,有條件的可製作一些多媒體課件,使圖中的人物能活動起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目標>
認知:
1. 知道在課間活動中要按順序、守規則。
2. 能用正反事例說明課間活動要守秩序。
3. 懂得課間活動守秩序,大家才能愉快又安全。
情感:
願意在課間活動中守秩序,高高興興參加各項活動。
行為:
課間活動守秩序,遵守游戲規則。
教學重點:
使學生知道課間活動守秩序應該怎樣做。
教學難點:
為什麼課間活動要守秩序。
教育過程:
一、 看一看(使學生知道學校安排"課間"的目的。)
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的圖)
1.提問:你能看出這是在什麼時候嗎?"課間"指什麼時間?
2.小結:一節課與一節課之間休息的10分鍾叫"課間"。
板書:課間
3.小組交流:
圖上的同學要去做什麼?
課間時,你做什麼?
為什麼學校要安排"課間"?
4.小結:
學校安排在兩節課之間休息10分鍾是想讓同學們休息一下,上上廁所、喝點兒水;也可以適當地開展一些有益的活動,換換腦筋,以便下一節課能精神飽滿地學習。
5.同桌互相說說:你知道課間應注意些什麼嗎?
板書:活動守秩序
6.小結:
課間活動的時間短,全校同學同時活動,人很多,因此,大家都要守秩序。按順序走出教室是課間活動守秩序的第一個要求。
過渡語:下面咱們就來看看這些同學在課間活動時是怎麼守秩序的吧!
二、 說一說(使學生知道課間活動為什麼要守秩序,怎樣守秩序。)
出示圖片。
1.小組交流:
(1)課間休息時,操場上的同學們在做哪些活動?
師:操場上,同學們有的在玩跳長繩,有的在玩老鷹捉小雞,有的在踢毽子,有的鋪墊在玩壓板,還有的同學在引水桶前接水喝。
(2)觀察他們的表情怎樣?你知道他們為什麼這么高興嗎?
2.小結:在課間活動時,同學們都很守秩序、守規則,所以他們玩得很高興,休息得好。
3.分小組學習:(每組任選一題交流)
(1)跳長繩的同學為什麼玩得好?
小結:這些同學在跳長繩之前就規定好每人跳幾個,一旦跳夠了數或跳壞了,就要自動下來,讓別人跳。由於他們自覺地按規定、按順序、有秩序地跳,所以大家玩得都很高興。
(2)玩老鷹捉小雞和壓板的同學為什麼玩得好?
小結:同學們輪流當老鷹和雞媽媽,在做游戲時,當小雞同學沒有猛跑、互相推的,而是拽著同學的衣服輕輕地跑。玩壓板的同學也是這樣。在玩集體性的游戲時,只有每個同學都按規則、守秩序,大家才能玩得開心。
(3)玩踢毽的同學哪做得好?
小結:這兩位同學不僅玩得好,還特別注意做到不影響其他同學的活動。
過渡語:下課不僅可以開展有益的活動,還應當上上廁所、喝點兒水,休息一下。
看圖(喝水的同學)
(4)這些在引水桶前喝水的同學是怎麼做的?他們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小結:同學們排好隊,按順序,一個一個地接水喝。
師:操場上,無論是做游戲的同學,還是休息的同學,都很守秩序,所以同學們玩得好、休息得好。操場上的每個角落都充滿了笑聲。
4.討論:
課間游戲和休息時如果不守秩序會怎樣?
5.小結:
不守秩序同學之間可能會鬧意見,磕著、碰著、出事故,不僅得不到休息,還會給自己和別人造成傷害,所以課間活動守秩序非常重要。
過渡語:既然課間活動守秩序那麼重要,就請大家幫幫下面這些小同學吧!
三、 看一看(使學生知道不守秩序的危害。)
1.展示課間:
請同學找出不守秩序的同學。
說一說他哪做得不好。
2.小結:在玩滑梯時,有個小同學為了讓自己多玩一會兒,不排隊、亂擠,還加塞,同學們很生氣,都勸阻他要守規則。他不但不接受批評,反而去倒著爬滑梯,結果和一個正往下滑的同學撞在一起。這時,上課鈴聲響了,同學們不高興地向教室走去。那兩個相撞的同學一個被老師抱著,一個被同學攙扶著,向醫務室走去。看!違反游戲規則,不守秩序,使得課間游戲無法正常進行,大家都不愉快。如果造成傷害事故,不僅自己痛苦,還會影響學習。
四、 想一想(使學生知道課間無論做什麼都要守秩序。)
1.出示投影片。("想一想"中的圖1)
小組交流:拐彎時為什麼不能猛跑?
小結:拐彎時猛跑,如果對面來人看不見,兩人撞在一起很容易出事故,所以,拐彎時千萬不要猛跑,要走。
2.出示投影片。("想一想"中的圖2)
討論:上下樓梯為什麼要靠右走?
小結:上下樓梯靠右走,上下樓的同學才不會相撞,否則,擠在一起很不安全,容易出現擠壓事故。
五、 兒歌總結(激發學生願意在課間活動中守秩序的情感。)
1.讀兒歌。
課間活動多,
有趣又快活。
人人守秩序,
個個按規則。
大家休息好,
一起來上課。
板書兒歌
2.總結:
同學們,馬上要下課了,我們又將迎來一個課間,希望大家都能按兒歌中的要求去做,讓這首兒歌伴隨我們度過一個又一個愉快的課間10分鍾。

❼ 小學生低年級養成教育目標內容是什麼

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活動實施方案逸夫小學四年級(4)班一、前言:

行為形成習慣,習慣決定品質,品質決定命運。

在新的學年裡,我們將把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作為學校進行德育建設的有力切入點,以市局提出的「習慣養成雙十條」為主要內容,從細節抓起,從現在做起,扎實有效地進行學生文明習慣養成教育。

1、什麼是習慣?

習慣不是一般的行為,而是一種定型性行為。是經過反復訓練而養成的語言、行為、思維等生活方式,它是人們頭腦中所建立起來的一系列條件反射

從心理上來說,行為一旦變成了習慣,就會成為人的一種需要。當你再遇到這類情景的時候,不用過腦子就會這樣做。如果不這樣做,就會覺得很別扭。這說明行為已經具有了相對的穩定性,具有了自動化的作用。它不需要人們去監督、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去努力,是一種省時省力的自然動作,也就是平常說的「習慣成自然」。如:早晨起床你要刷牙,這種刷牙的動作只能行為,不能叫習慣。如果你起床後連想都不想,就自動拿起牙刷去刷牙,如果不刷牙就覺得嘴裡特別扭,這種刷牙就變成了習慣。

2、培養好習慣的關鍵期:幼兒園和小學階段。

小學階段是培養習慣的關鍵期,一二年級又是最佳期。據研究發現,到了初中再培養習慣就難多了。一旦養成了不好的習慣,再想改正就難多了。

中國教育鼻祖孔子對從小養成習慣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釋:「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優良素質便猶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曾說過,成功教育從習慣養成開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傳授知識,而是學會做人。習慣是一個人存放在神經系統的資本,一個人養成好的習慣,一輩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養成一種壞習慣,一輩子都償還不清它的債務。蔡元培先生也曾說過:「教育者,養成人格之事業也」。我國偉大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則說:「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是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美國著名哲學家羅索曾經說過:「人生幸福在於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的核心是培養人的健康人格,而培養健康人格應從培養良好行為習慣入手。小學生是養成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我們在教育實踐中,就要以多種有效的方式來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習慣養成教育的內容:

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主要包含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兩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提出十項要求,簡稱「習慣養成雙十條」,具體內容如下:

(一)小學生學習習慣養成教育內容

項目意義目標細化要求

1、學會傾聽的習慣如何傾聽別人的意見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技能。學生在課堂上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話,傾聽同學的發言,就能積極地有效地參與學習過程,就能保證課堂活動有效地進行。1、上課不做小動作,不玩玩具及學慣用品,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2、認真傾聽其他同學發言,看他們發言是否正確,有沒有需要補充的。3、要傾聽老師講解,並按要求認真練習。

2、善於思考的習慣善於思考,主要是指體現在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方法、思維品質,它有利於提高學習質量,有利於培養人的能力,尤其是有利於增強人的發現、發明和創造能力。4、上課專心聽講,認真思考,積極發言。5、善於發現,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對不懂的問題要主動向教師請教。6、課前預習知識,不明白的問題提前做好標記。

3、敢於提問的習慣「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能提出問題是主動學習的表現,是創新的開始。新課程教學尤其重視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習慣。7、勤於思考,敢於質疑,與人交流,不怕說錯。8、發言時,站得直,口齒清,講普通話,聲音要洪亮。

4、與人合作的習慣合作學習是21世紀學生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合作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團隊觀念和交流能力,並在思想的碰撞中迸發創新的火花。9、主動和同學、老師合作,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共同解決問題。10、與同學交流時,要尊重別人的意見和觀點。

5、自主讀書的習慣閱讀是文化積累和文化建構的重要途徑,對人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11、養成邊讀邊想、圈點勾畫、寫讀書筆記的良好習慣,注重知識的積累。12、樂於讀書,願意和書交朋友,養成閱讀的好習慣。13、不閱讀不健康書籍,不看不健康光碟,不瀏覽不健康網站。14、愛護書籍,不在公用書籍上亂寫亂畫。

6、認真書寫的習慣認真書寫不僅能提高作業的准確率,而且對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養成認真負責的習慣有積極的意義。15、讀寫姿勢端正,會正確執筆,做到「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子一拳頭,執筆處離筆尖一寸。16、書寫端正大方,保持卷面潔凈,不亂用塗改液和修正紙。文字和符號都要規范,格式要美觀。

7、自評互評的習慣在學習過程中,要逐漸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體,讓學生學會激勵性的評價,既會評價自己,又會評價別人。通過評價,引發學生對自己或他人的反思,達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目的。17、在學習過程中,要逐漸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體,讓學生學會激勵性的評價,既會評價自己,又會評價別人。

8、搜集資料的習慣搜集資料是一種基本的學習技能和習慣。18、能利用查閱圖書、上網瀏覽、實地考察、走訪調查等渠道主動搜集與學習相關的材料,拓寬自己的知識面。19、對搜集的各種資料能進行分析、歸類、整合。

9、動手操作的習慣新課程特別強調要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讓學生養成動手操作的好習慣。20、學生能獨立完成教科書上所要求的各類操作實驗,操作步驟正確。

10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認真、獨立、按時完成作業,是進一步理解、鞏固深化所學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環節。認真、獨立、按時地完成作業,對於培養學生的意志、學習態度乃至成人以後的勞動態度都具有一定的潛在影響。21、能復習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認真完成並細心檢查作業。22、注意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自己的各種能力。(二)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內容

項目意義目標細化要求

1、舉止文明的習慣舉止是指一個人在活動中的姿態。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勢和表情等。文明的舉止是一種修養,是一種財富。23、熱愛祖國,升國旗奏國歌時自覺肅立。24、見到老師、客人主動問好。25、自覺使用「請」、「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等禮貌用語。26、在接受別人的幫助時,要微笑著向別人致謝。26、向別人請教,態度要誠懇。27、不打架,不罵人,公共場所不喧嘩。28、不給同學起綽號,不歧視身體有殘疾的同學。當同學答錯問題時,不起鬨、不嘲笑。29、集合做到「快、靜、齊」,觀看比賽文明喝采。

2、誠實守信的習慣對一個人來說,「誠實守信」既是一種道德品質和道德信念,也是每個公民的道德責任,更是一種崇高的「人格力量」。30、誠實守信,說了就要努力去做。31、答應的事確實難完成的,應向對方說明原由,用誠摯的態度向對方表示歉意。32、借了別人的東西要按期歸還,說話要算話。

3、尊重他人的習慣要想贏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與受人尊重一樣,尊重他人是我們的需要。33、耐心聽他人說話,不隨便打斷他人說話。34、用心聽對方說話,不要一邊聽一邊考慮自己的事。35、聽到別人的批評時,不要激動,平靜地聽他把話說完。36、不打擾別人的學習、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礙了他人要及時道歉。37、未經允許,別人的東西不亂動。38、學會保護自己的隱私,自己的家庭情況不能隨便告訴別人。

4、守時惜時的習慣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從小懂得「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效率」,從而養成守時惜時的良好習慣。39、晚上按時睡覺,早上按時起床。40、放學後按時回家,不在馬路上溜達玩耍。41、回家後,馬上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當天事當天畢。42、做事有計劃,不盲目、不拖沓。

5、懂得感恩的習慣學會感恩是人性的體現,懂得感恩是責任的要求。懂得感恩已成為時代的呼喚,只有懂得感恩,才會懂得付出,才會懂得回報。43、聽從父母、老師的教誨,不頂撞父母、老師。44、體會父母、長輩的艱辛,主動給老人洗腳、捶背、夾菜等。45、主動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46、孝敬父母,以優異的成績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47、要尊重環衛工人、交通警察的勞動。

6、勤儉節約的習慣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目前培養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刻不容緩。48、愛惜學慣用品,不在課本上亂寫亂劃,不隨便撕扯作業本。49、不隨便向家長要錢,不亂花錢買零食、玩具等。50、珍惜糧食,不挑食,不浪費飯菜。51、節約用電、用水,做到人走燈滅,水龍頭用後隨時關緊開關。52、對自己、他人、集體的財物要愛護,輕開關門窗,輕拿輕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亂寫亂劃亂貼。

7、遵守秩序的習慣規則和秩序是社會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則。沒有秩序,任何集體活動都無法開展。53、上下樓梯,輕聲慢步,靠右邊行。54、上下學排路隊,紅燈停,綠燈行,不亂穿馬路,不在馬路上追跑打鬧。過路口,注意避讓車輛。55、購物、上車時自覺排隊,不加塞,集會時按指定位置就座。在公共場合遵守紀律,不大聲喧嘩。56、愛護學校、公園花草樹木和公共設施,不亂踩綠地,不隨手摺花枝,不亂塗亂劃。

8、勤於動手的習慣自己動手可以提高學生自理自立能力。57、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書包、收拾房間疊被褥,自己洗衣物。58、利人利已,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

9、鍛煉身體的習慣健康的身體,是學習、工作、成才的基礎。鍛煉身體不但能讓身體結實健康,還能磨煉人的意志。59、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和課內外文娛、體育、科技活動,上好「兩操兩課」。60、學習運動常識,做好自我保護。61、在運動中要聽從指導教師的安排,在活動中不做帶有危險性的動作,不參加危險性較大的活動。

10、講究衛生的習慣講究衛生是每一個人應有的生活習慣。在現代社會中,小學生養成講究清潔衛生的好習慣特別重要。它是一個人文明的表現,既體現了良好的個人面貌,又包含了對他人的尊重。62、勤洗澡洗頭,勤剪指甲,勤換衣服,睡前刷牙、洗臉,指甲內無污垢,身體無異味。63、飯前便後洗手。64、定期整理和清洗書包。65、愛護環境,不隨地吐痰,不亂扔雜物。見到廢紙等垃圾物要主動撿起放到果皮箱里。66、不在牆壁上亂寫、亂畫、亂貼、亂掛。67、不吃變質食物,不喝生水。三、習慣養成教育的實施步驟:

(一)宣傳發動階段(9月15日-9月30日):

1、召開全體教師會。由校長作報告,提高教師認識,在思想上統一。

2、召開學生動員會。學習市局提出的「習慣養成雙十條」、《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學生能背誦雙十條內容,初步制定各班要達到的目標。

3、初步制定實施方案。學校在廣泛徵求全體師生合理化建議的基礎上初步制定本校的實施方案。實施方案要針對市局提出的「習慣養成雙十條」,每一條都要列出具體可行的內容,目標操作性要強。

4、教辦根據各校情況統一制定全街道《聖城街道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實施細則》和《小學生良好習慣養成記錄簿》,下發學校,各校根據教辦實施辦法進一步修改、完善本校的實施細則。師生人人手中一份良好習慣養成標准,

5、發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讓家長了解學生養成教育的內容,在認識上與教師保持一致,並與學校做好配合,以取得教育學生的最佳效果。

(二)分步實施、強化整改階段(06年10月-07年1月):

時間習慣養成教育整改內容習慣養成教育鞏固內容

學習習慣行為習慣學習習慣行為習慣

第六周1、學會傾聽的習慣1、舉止文明的習慣

第七周2、善於思考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1、學會傾聽的習慣1、舉止文明的習慣

第八周3、敢於提問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

第八周1、對前段的整改內容進行檢查評比。2、各班及學校召開交流會。

第九周期中檢測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

第十周與人合作的習慣守時惜時的習慣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

第十一周自主讀書的習慣懂得感恩的習慣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4、與人合作的習慣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4、守時惜時的習慣

第十二周認真書寫的習慣勤儉節約的習慣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4、與人合作的習慣5、自主讀書的習慣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4、守時惜時的習慣5、懂得感恩的習慣

第十三周自評互評的習慣按規則行動的習慣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4、與人合作的習慣5、自主讀書的習慣6、認真書寫的習慣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4、守時惜時的習慣5、懂得感恩的習慣6、勤儉節約的習慣

第十三周1、對前段的整改內容進行檢查評比。2、各校及教辦召開交流會。

第十四周搜集資料的習慣自己勤於動手的習慣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4、與人合作的習慣5、自主讀書的習慣6、認真書寫的習慣7、自評互評的習慣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4、守時惜時的習慣5、懂得感恩的習慣6、勤儉節約的習慣7、按規則行動習慣

第十五周動手操作的習慣積極鍛煉身體的習慣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4、與人合作的習慣5、自主讀書的習慣6、認真書寫的習慣7、自評互評的習慣8、搜集資料的習慣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4、守時惜時的習慣5、懂得感恩的習慣6、勤儉節約的習慣7、按規則行動習慣8、自己勤於動手的習慣

第十六周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自覺講究衛生的習慣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4、與人合作的習慣5、自主讀書的習慣6、認真書寫的習慣7、自評互評的習慣8、搜集資料的習慣9、動手操作的習慣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4、守時惜時的習慣5、懂得感恩的習慣6、勤儉節約的習慣7、按規則行動習慣8、自己勤於動手的習慣9、積極鍛煉身體的習慣

第十七周1、對前段的整改內容進行檢查評比。2、各班及學校召開交流會。3、表彰、獎勵。1、學會傾聽的習慣2、善於思考的習慣3、敢於提問的習慣4、與人合作的習慣5、自主讀書的習慣6、認真書寫的習慣7、自評互評的習慣8、搜集資料的習慣9、動手操作的習慣10、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1、舉止文明的習慣2、誠實守信的習慣3、尊重他人的習慣4、守時惜時的習慣5、懂得感恩的習慣6、勤儉節約的習慣7、按規則行動習慣8、自己勤於動手的習慣9、積極鍛煉身體的習慣10、自覺講究衛生的習慣

第十八周以上十條內容以上十條內容此階段最為重要,各班要做好:

1、各班從學生年齡認知特點出發,明確各年級階段養成教育重點。其中低年級突出:文明禮貌教育,培養良好學習習慣;中年級突出:集體主義教育、培養良好行為習慣;高年級突出:社會公德教育,提高道德認識水平,勤奮向上,自尊自愛。

2、注意在學科教學中,進行養成教育訓練。課堂是培養學生好習慣的主渠道主陣地,課堂上要以學生發展為本,嚴格教學常規,指導學生學會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各班平日:堅持誦讀詩文訓練、三筆字訓練和口算練習。每周:寫一篇日記或閱讀筆記。每月:進行一次學習情況評價,評價材料裝入學生成長檔案袋。

3、針對不足,矯正培養。各班對照《實施細則》,查找不足,注重不同類型的學生,採取針對性措施,進行矯正培養,使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力爭做到在校做個好學生,在家做個好孩子,在社會上做個文明小公民

4、各班要堅持以評價促養成,以活動促養成。堅持每日每周的自評、互評、師生共評和家長參評的形式,不斷通過主題演講、專項討論、知識競賽、我為班級添光彩、爭做文明學生、重大節日慶典等多種渠道、多種活動讓學生熟知標准並付諸行動,注重過程評價,鞏固已形成好習慣,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從而遂漸形成良好習慣。

5、組建「偵察隊」,指定實施計劃。以中隊為單位,組織發動少先隊員從公共衛生、個人衛生、飲食衛生、舉止文明、勤儉節約、按規則行動等方面,找出普遍存在、最需克服的生活陋習。

6、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寓教於樂。可採用競賽、演講、經驗交流等形式,引導隊員熟記雙十條內容。

7、培訓學生骨幹,自覺執行《細則》。對部分較差的學生進行強化訓練。

8、表彰、獎勵。學校將每月組織一次評比檢查。學期結束,學校對檢查評比進行表彰,評選優秀教師、優秀學生及先進班集體。

本階段注意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其主要材料有:(1)班級好習慣集錦。(2)不良習慣的矯正個案。(3)在活動中改正快,表現突出的同學和班級(4)良好習慣養成記錄簿:我改掉了哪些壞習慣。(5)教師的論文和反思(6)班主任經驗交流材料。

(三)鞏固養成階段(07年1月-07年7月):

為了養成良好行為習慣,使個人終生受益,最終形成個人良好地品質,學校仍將每月進行一次檢查評比,成績記入各班主任量化考核當中,以此督促活動落到實處。

四、習慣養成教育的研究方法

觀察法、問卷調查法、經驗總結法

l、講道理:學校講,班主任講,讓生明白從小養成好習慣的重要性,明白養成好習慣是自己成人成才的需要。

2、反復訓練:習慣的培養是不能單靠說教的,要靠嚴格的訓練:訓練過程中重要的四個字:嚴格、反復,要翻來覆去,沒完沒了地進行訓練。好的習慣不是一個月兩個月,甚至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夠形成的,如讀寫姿勢正確一項,就必須每次寫字都要提醒學生坐正立直,堅持很長一段時期,反復訓練,慢慢地孩子就養成了好習慣。不能企圖只提醒兩三次學生們就能做好。

3、自我約束:利用小學生良好習慣養成記錄簿,記錄在養成某個好習慣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自己的想法及克服困難的心情和養成好習慣的措施。

4、教育活動:是載體,是動力。學校和班級要有計劃有組織的在不同時間段多渠道、多種形式的競賽活動。

5、成立「養成良好習慣」小隊,在學校、社區、家庭中爭做小宣傳員,宣傳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時監督同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6、抓好「三個常規」(一日常規、紀律常規、衛生常規)一天一檢查,「四個規范」(語言、行為、儀表、環境)一起抓,「三股力量」(班主任、思品老師、各任科教師)共同目標,「三條渠道」(學校、家庭、社會)相溝通。

五、習慣養成教育評價方法

建立評估制度。評估指標進行量化評分。

六、習慣養成教育的保障措施

1、學校成立領導小組。組長:丁榮明副組長:黃春霞成員:刁淑敏、魏瑞愛、林鳳玲、劉效成。

2、少先隊組織學生一天一檢查,一周一總結。將檢查結果每周一在「紅領巾廣播站」公布。

七、良好習慣養成應注意的問題:

1、高度重視,常抓不懈。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不是靠某個人就能辦好的,它需要學校上上下下共同努力,還需要家庭和社會的齊抓共管。它也不是在一朝一夕中就能完成的,需要長期不懈的努力。因此各學校要高度重視習慣養成教育工作,把習慣養成教育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要建立長效評比機制,促進工作長期開展。要建立周例會通報制度,將習慣養成作為重要內容每周一次情況通報,並通過各種比賽活動,進一步調動教師、學生的積極性。

2、目標要一致。習慣養成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注意橫向和縱向之間的聯系,各方面要求要協調一致,班級的要求與學校的要求要一致;任課教師的要求與班主任的要求要一致;低年級與高年級的要求要一致;家庭的要求與學校的要求要一致。否則的話,學生就會無所適從。

3、行為引導,反復訓練。任何一種良好習慣的形成與鞏固都要經過一個相當復雜的發展過程,小學生自製力和持久性差,因此,教師在向學生講清「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的同時,還應狠抓行為的訓練過程,可以根據訓練內容進行專項訓練,做到整改一條,鞏固一條;再訓練一條,再鞏固更多。通過反復抓,抓反復,真正實現學生錯誤認識向正確認識的轉化,再由正確認識向正確行為、良好習慣的轉化。

4、師生相互學習、共同成長。兒童的行為是從模仿開始的,教師和家長要以身作則,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時時處處為學生做表率。作為教師都要反省自己,看自己有哪些好習慣值得保持?看自己有哪些壞習慣需要矯正?

5、注重體驗,激勵帶動。養成教育貴在主動發展。各校要通過引導學生開展「爭當合格小公民」、「誠信回歸,學做真人」、「告別零食,告別游戲機」、「小手牽大手,共創清潔園」等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道德、選擇行為、進行自我批評與合作競爭,從而自覺遵守規范。與此同時,組織開展「學、比、評、查、獎」活動,樹立典型,激勵全體學生趕超先進。

6、家校配合,形成合力。「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教師。」要各校要採用召開家長會,建立家校聯系手冊,百名教師訪千家等靈活多樣的方式,指導和督促家長從自身做起,配合學校共同抓好對孩子的教育,形成家校合力、齊抓共管的局面。

習慣養成教育是小學教育的重要任務,我們要認真總結以前的經驗和做法,根據新時期的要求和學校實際,進一步發展完善教育方案,創出自己的特色,努力做到「教孩子六年,想孩子六十年」,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閱讀全文

與小學生養成教育活動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