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生最適合的教育方法
1.對於小學生來說,他們還不適應學習學到很晚,一坐坐很久的學習環境,你可以很明確地告訴他,這幾道題40分鍾做完,做完後就可以玩半個小時,半小時的誘惑對小學生來說應該是不小的吧!之後再學40分鍾,再玩半小時,反正時間多的是,這樣總比一坐坐幾個小時卻不愛學或學不進去要強!
但事先要和他講明,要麼選擇一直學,愛學進去不學進去,嚴密選擇學40分鍾,玩30分鍾.如果在40分鍾內學完該時段所學科目,如20 分鍾就學完,而且做的很不錯,那就玩50分鍾,把剩餘時間都用在玩上,家長千萬不要吝惜玩的時間,我認為對於小學生,玩應該是第一位,學習是其次!玩的時間要和學習的時間差不多!
2.要經常鼓勵孩子,切不可在孩子面前說令孩子灰心的話,如"你怎麼這么笨呀!" "這么簡單的題也能錯" "你看***考的多好!"類似這樣的話當免即免,不要在孩子面前說,這樣的話只會讓孩子感到自卑,自覺不自覺地就想到"我為什麼會怎麼笨......這對孩子今後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要幫助孩子樹立自信,當然不能一味地誇贊,否則小孩子會有高人一等,盛氣凌人的感覺,對今後與同學.同事相處是一大弊端,可以適當的讓孩子受點委屈,在家受委屈總比在外受委屈強吧!
3.不要每次在孩子學習時都很嚴肅,很可怕的樣子,讓孩子畏懼進屋學習,可以將屋子布置成樂園,讓孩子自己想進,而非被迫進入. 在孩子學習時,40分鍾內無論他干什麼都不要說他,哪怕他在玩!你只需在床上(沙發上,或里他較遠的地方)拿一本書看,最初只需讓他感覺你不在監督他了. 拿本書知識做做樣子,當他走神時咳嗽一聲,以示提醒.我認為以後就可以養成習慣了.
4.馬虎是學習中的一大忌,會的題做錯那就是不會,這話可以這樣想,但最好不要對小孩子說,他們理解不到這種程度,不妨換個語 氣,如"這道題既然會就要把它做對,要不然老師以為你不會呢!沒准老師會以為你是一個笨小孩呢!"要抓住重點,小學生在意的是自己在老師心中的形象! 也可以採取懲罰措施,如馬虎一道題罰做5道,再馬虎再罰,讓他不敢馬虎
有些孩子總拿馬虎當借口,有時,他根本不會做這道題,可他卻說成是馬虎了,這樣大人也就無話可說了,千萬不要讓他有機可乘,馬虎就是不會,要證明自己會,就別馬虎!
5.可以不必在學生身邊看著他學習,給他40分鍾,讓其自己想,不管會不會,都只有40分鍾,之後再幫他檢查,給他講他不會的.
不要一發現他做錯就給他糾正,讓他獨立做完,自己先檢查,認為無誤後,再給家長看.(鍛煉獨立)
6.對於孩子所學內容,你要表現的很好奇,很不解,比他還不懂,甚至要作到向他請教,讓他感覺他很了不起,讓他心甘情願地給你講解他所學內容,(以便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而非讓他感覺你什麼都懂,只是在看著他!
對待孩子需要有耐心,當初你可以不厭其煩地教孩子說話,現在只需用一半的耐心就可以.要將心比心!
7.家長切不可先灰心,即便是灰心,也不可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家長要一直堅信自己的孩子是可以的!
2. 關於小學生的教育方法
關於小學生的教育方法
逯常芬
孩子需要您的正確教育方法。很多家長教育小學生都是憑自己的主觀意識的,這難免會出現一些不足的地方。那麼,家長如何教育小學生呢?學習全面科學的教育方法才是最終解決之道。
家長如何教育小學生,是一門學問,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化更新;所以家長不能認為自己就是對的,要不斷的學習教育方法,這才是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最佳途徑,這比什麼名貴補健品都要強。智力正常的孩子,所不同的就是教育環境、教育方法,這正是傑出孩子養成的沃土。 家長如何教育小學生?專家方法和建議
■家長如何教育小學生建議一:對於小學生來說,他們還不適應學習學到很晚,一坐坐很久的學習環境,你可以很明確地告訴他,這幾道題40分鍾做完,做完後就可以玩半個小時,半小時的誘惑對小學生來說應該是不小的吧!之後再學40分鍾,再玩半小時,反正時間多的是,這樣總比一坐坐幾個小時卻不愛學或學不進去要強! 但事先要和他講明,要麼選擇一直學,愛學進去不學進去,嚴密選擇學40分鍾,玩30分鍾.如果在40分鍾內學完該時段所學科目,如20 分鍾就學完,而且做的很不錯,那就玩50分鍾,把剩餘時間都用在玩上,家長千萬不要吝惜玩的時間,我認為對於小學生,玩應該是第一位,學習是其次!玩的時 間要和學習的時間差不多! ■家長如何教育小學生建議二:要經常鼓勵孩子,切不可在孩子面前說令孩子灰心的話,如"你怎麼這么笨呀!" "這么簡單的題也能錯" "你看***考的多好!"類似這樣的話當免即免,不要在孩子面前說,這樣的話只會讓孩子感到自卑,自覺不自覺地就想到"我為什麼會怎麼笨......這對孩子今後的影響是不 容忽視的.要幫助孩子樹立自信,當然不能一味地誇贊,否則小孩子會有高人一等,盛氣凌人的感覺,對今後與同學.同事相處是一大弊端,可以適當的讓孩子受點委屈,在家受委屈總比在外受委屈強吧!
■家長如何教育小學生建議三:不要每次在孩子學習時都很嚴肅,很可怕的樣子,讓孩子畏懼進屋學習,可以將屋子布置成樂園,讓孩子自己想進,而非被迫進入. 在孩子學習時,40分鍾內無論他干什麼都不要說他,哪怕他在玩!你只需在床上(沙發上,或里他較遠的地方)拿一本書看,最初只需讓他感覺你不在監督他了. 拿本書知識做做樣子,當他走神時咳嗽一聲,以示提醒.我認為以後就可以養成習慣了.
■家長如何教育小學生建議四:馬虎是學習中的一大忌,會的題做錯那就是不會,這話可以這樣想,但最好不要對小孩子說,他們理解不到這種程度,不妨換個語 氣,如"這道題既然會就要把它做對,要不然老師以為你不會呢!沒准老師會以為你是一個笨小孩呢!"要抓住重點,小學生在意的是自己在老師心中的形象! 也可以採取懲罰措施,如馬虎一道題罰做5道,再馬虎再罰,讓他不敢馬虎 有些孩子總拿馬虎當借口,有時,他根本不會做這道題,可他卻說成是馬虎了,這樣大人也就無話可說了,千萬不要讓他有機可乘,馬虎就是不會,要證明自己會,就別馬虎!
■家長如何教育小學生建議五:可以不必在學生身邊看著他學習,給他40分鍾,讓其自己想,不管會不會,都只有40分鍾,之後再幫他檢查,給他講他不會的. 不要一發現他做錯就給他糾正,讓他獨立做完,自己先檢查,認為無誤後,再給家長看.(鍛煉獨立)。
■家長如何教育小學生建議六:對於孩子所學內容,你要表現的很好奇,很不解,比他還不懂,甚至要作到向他請教,讓他感覺他很了不起,讓他心甘情願地給你講解他所學內容,(以便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而非讓他感覺你什麼都懂,只是在看著他! 對待孩子需要有耐心,當初你可以不厭其煩地教孩子說話,現在只需用一半的耐心就可以.要將心比心! 如果你向一位大學教授請教,你是希望他和顏悅色地給你講解呢還是希望他一味地挖苦諷刺呢?孩子與你一樣哦!
■家長如何教育小學生建議七:家長切不可先灰心,即便是灰心,也不可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家長要一直堅信自己的孩子是可以的!
3. 如何根據小學兒童的思維發展特點進行教育
對孩子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時,要多給孩子講生 動、,有趣的童話、故事專、寓言等,屬使他們懂得真假、美醜、善惡。如果孩子在家裡搶吃、搶喝,你不妨給他講一個孔融讓梨的故事。這以後,孩子在分配食物時, 就不會先挑揀了。幼兒的模仿性強,榜樣示範,特別是父母的榜樣示範、以身作則,對幼兒的教育作用也很大。如果父母能夠尊敬長輩,互相禮讓,那麼孩子也會學 著父母的樣子去尊敬爺爺和奶奶等長輩。
在向孩子傳授科學文化知識時要盡量利用直觀 的、生動的材料。例如,父母可以經常充分地利用周圍環境和自然界千變萬化的特點,隨時幫助和指導孩子觀察和思考各種事物和現象的變化,引發孩子提出各種各 樣的問題,如「為什麼水會結成冰?」「為什麼冰還會變成水?」「為什麼花在夏天開?」「為什麼冬天樹葉會落下來?」,等等,然盾再耐心細致地予以解答,這 樣不僅增長了孩子的知識,而且發展了孩子的思維能力。
4. 小學生怎樣教育
1、教育過程中避免過多強調物質獎勵:
過多的物質獎勵可能會使孩子原本對學習的興趣,變成為了獲得物質獎勵而學習。當學習變成為了獲得獎勵而不得不付出,學習就會變成一件苦差事。
此外,獎勵物要適當,物質獎勵不宜過多,物質獎勵過多會削弱內部驅動力,精神獎勵也很重要,比如一個愛的抱抱。獎勵物不選貴的,要選對的。如:對於喜歡畫畫的孩子,當他學習表現好的時候,獎勵他一盒好的油畫顏料,獎勵喜歡看書的孩子一套心儀已久的叢書都是非常好的。
2、教育過程中,孩子做的對的事情要及時獎勵:
及時獎勵更容易讓嬰幼兒將該行為與獎勵結果結合起來,從而達到增加該行為頻率的目的。當然,變化的獎勵頻率不僅能使兒童某種行為頻率增高,而且還有抵禦行為消退的能力。
不過,一味地表揚和過於吝嗇表揚都不利,在使用獎勵的時候多一點過程取向,多一些積極心理狀態,養成積極心理行為。
3、及時鼓勵孩子:
在遭遇挫折時,過程取向的表揚,使兒童的自我評價更積極、對自己在任務中的表現評價更客觀、情緒狀態更佳、也更願意堅持。表揚事實,拒絕虛假表揚。可以提供具體反饋信息的表揚有助於提高兒童的自信心和自我評價。
4、給孩子適當提高要求:
為了避免孩子的水平停留在原來的高度,家長在肯定孩子、給孩子表揚的同時,也可以恰當地給孩子提出一點要求,讓還在原來的基礎上得到提高。
5、讓孩子養成習慣:
習慣是不遺傳的。用平常心來養育孩子。「我小時候也是這樣。」不能用個例來代替全部,用這樣的理由來縱容孩子的壞習慣。習慣培養有關鍵期。語言語匯培養關鍵期就在中班大班,要多聽規范的語言,進行大量的語言刺激。
5. 小學一年級的孩子要怎麼教育
家長的角度
1
我國傳統的家長總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一旦成績不好,就是孩子不努力,於是一個棍子就上來了。我認為家長應當轉變自己的教育觀念,孩子在初學習的時候,會有學習困難,特別是上學期離開了家不習慣。所以孩子剛入學的兩個月,家長應該幫孩子快速適應學校氛圍,不能過分看重成績。
6. 小學生的認知發展的特點及教育
( 一 ) 感知覺的發展
在整個小學階段,小學生的感知覺發展很快。低年級小學生感知事物時較籠統,往往只注意表面現象和個別特徵,時、空特性的知覺也不完善。隨著教學過程的深入,小學生的感知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知覺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明顯發展。他們已能從知覺對象中區分出基本的特徵和所需要的東西,對於時間單位和空間關系的辨別能力也逐漸增強,其准確性、系統性都不斷地提高。
( 二 ) 注意的發展
小學生的注意力發展表現在注意的目的性和注意品質的發展兩方面。
1.注意的目的性
剛剛進人學校,小學生的注意力水平是有限的,注意的目的性還很低,無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小學生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被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和教師所創設的教學情境所吸引。上課時,他們會思想「 開小差 」 ,做小動作;做作業時,也需要教師或家長的督促。隨著學習活動的進行,大腦不斷成熟,神經系統活動的興奮與抑制過程逐步協調起來,有意注意逐漸在學習和其他活動中占據主導地位。四五年級小學生在課堂上可以根據學習活動和教師的要求將注意指向學習對象,有意注意由被迫狀態提高到了自覺狀態。
2 .注意的品質
小學生的注意品質也在不斷發展,主要表現為注意的集中性和穩定性增加,注意的范圍有所擴大,注意的分配和轉移能力逐漸提高。
在整個小學時期,學生注意的集中能力是逐步發展的。低年級學生注意的集中性水平較低,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注意集中性的深度不足。他們能觀察具體形象的事物,而不善於觀察抽象、概括的材料;能集中注意於事物的外部現象,,而不善於專注於事物的本質聯系。其二,注意集中的時間較短。
小學生注意的穩定性也在逐步發展的。實驗表明,在一般情況下, 7 ~ 10 歲兒童可以連續集中注意 20 分鍾左右, 10 ~12 歲兒童可以集中注意 25 分鍾左右, 12 歲以上兒童可以集中注意 30 分鍾左右。在組織良好的教學中,小學高年級學生可以保持注意30 ~ 45 分鍾。
小學低年級學生,特別是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明顯地表現出不善於分配注意的特點。他們在同一時間的注意只能集中在一個對象上,還不能對注意進行有效的分配。隨著學習活動和其他活動范圍的擴大以及知識技能的發展,小學生逐漸發展了注意分配的能力。中高年級學生在同一時間里可以把注意分配在幾個對象上。
小學低年級學生注意轉移的能力還比較差,他們還不善於把注意從一件事情轉移到另一件事情上。小學中年級以後,學生的注意轉移能力逐漸地發展起來。
( 三 ) 記憶的發展
從學齡前期的無意記憶佔主導地位發展到有意記憶佔主導地位,是小學生記憶發展的一個特點。在小學低年級,無意記憶佔有比較主要的地位。隨著年級的升高,以及學習、訓練的影響,小學生的有意記憶明顯得到發展,它的主導地位逐漸顯著。一般而言,這個主導地位的顯著表現是從三年級開始的。
隨著小學生的有意記憶逐漸超過無意記憶成為主要的記憶方式,意義記憶所佔的比例逐漸超過機械記憶而在記憶活動中漸居重要地位。由於理解意義與邏輯思維的理解能力有密切關系,因此,意義記憶佔主導地位的關鍵年齡,往往與理解力發展的關鍵年齡一致,大約在三四年級。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知識經驗還不豐富,第一信號系統還占優勢,因此,他們在識記事物時常常表現為形象記憶。隨著教學的影響、知識的豐富和智力的發展,小學生的抽象記憶發展也逐步超過形象記憶。
( 四 ) 思維的發展
在 5——7歲期間,兒童的思維過程經歷了一場變革。這是一個從前運算思維向具體運算思維的過渡階段。這一變革使得兒童可以在心理上完成某些活動,而不像過去那樣必須由實際的身體活動來完成;也使得兒童能夠在心理上進行活動的逆推。
並不是所有的兒童都在同一個年齡段完成這種轉變,而且沒有一個兒童能夠迅速地從一個階段轉到下一個階段。兒童通常會同時表現出兩個發展階段的認知行為。當兒童從一個階段向另一個階段轉化時,在發展高級認知行為的同時,仍然保持了前一思維階段的特點。
進入具體運算思維階段後,小學兒童的記憶和認知技能得到快速發展。兒童的分析綜合能力提高了,思維擺脫了自我中心,達到守恆是具體運算階段兒童的主要成就。另外,元認知能力有所發展,即對自己思維過程的認知以及學會如何學習的能力。
在這個階段的初期,思維依賴於具體的對象和情境,只能孤立地認識事物的個別特徵和表面現象。隨著年齡增長和學習活動的深入,他們開始能夠了解事物之間的聯系,並根據種屬關系對事物進行分類和簡單的分析概括,甚至掌握一些抽象的概念等。這時,兒童的思維能力出現了一次質的飛躍,即逐步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
總之,小學三年級之前偏重形象思維, 10 歲左右是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轉折期。
( 五 ) 言語的發展
在言語方面,小學生對口頭言語中語音的細微差別逐漸掌握,並開始進入書寫言語發展時期。在教育、教學的影響下,小學生的詞彙數量增加很快,對詞義的理解越來越精確,語法運用逐步趨於合理、完善,言語表達更加連貫、生動和多樣化。小學生不僅在母語的掌握上獲得了長足進步,而且還有能力同時進行外語學習,這說明小學生的言語發展有很大潛力。
( 六 ) 想像的發展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想像力十分豐富。在他們的頭腦中,現實與想像之間往往沒有明確的界限。有時候,他們會由於想像與現實的同一化,導致行為和言語的不合情理。如果沒有考慮到兒童想像發展的這種特徵,這種情形會經常在成人眼中被當做「 說謊 」 、 「 欺騙 」。對此,教師和家長要有充分的理解。小學中、高年級學生的想像已能比較真實地表現客觀事物,其想像的內容也趨於現實,想像的現實性有了較大提高。
7. 小學生孩子的教育
親愛的家長,您今天對孩子微笑了嗎?今天您傾聽孩子說話了嗎?今天您擁抱孩子了專嗎?從今天開始,屬每天出門時,給孩子一個微笑:對孩子說:祝你今天過得愉快!回家時,跟孩子擁抱一下,對孩子說:孩子,媽媽愛你!最後靜聽孩子說他一天的見聞和感受……
更多育兒資訊請登錄:慧根高情商兒童培養
8. 在教育中如何培養小學兒童的情感
小學兒童情感的發展與培養 兒童情感的發展與其需要、興趣以及個性的發展有密切的聯系。兒童入學後,由於教育、環境的改變,以及生理的不斷發展,他們情感的傾向性、深度、穩定性及效能等各方面都發生了變化,呈現出下列新的特點: (1)情感不斷豐富。兒童入學以後,首先,由於學習成為主導活動,兒童把出色地完成學習任務看成自己最實際的需要,因而,學習的成敗會使他們產生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體驗。其次,兒童入學後處於一定的集體之中,小組、班級、少先隊、學校都是小學生的集體,集體對個人的要求和評價,以及同學之間所處的各種相互關系,都能引起各種復雜情感,例如,個體對集體的責任感、義務感以及同學之間互相合作的友誼感都相應地發展起來。再次,兒童入學後,還參加一些勞動和社會活動,他們在這些活動中也體驗著各種復雜情感。因此,小學兒童比學前兒童情感內容更豐富,並且日益具有社會化的性質。 (2)情感不斷深刻。這表現在下述方面:由對個別具體事物產生的情感轉化為對社會集體所產生的情感;由體驗與事物外表相聯系,轉化為體驗與事物本質相聯系,例如學前兒童常常根據一個人的表面特點來評價其好壞,從而產生好惡感情,而小學生,尤其是中、高年級學生,已能根據一定的道德品質來評價好壞,從而產生相應的情緒。 (3)情感的穩定性不斷增強。學前兒童的情感一般是不穩定的、易變的、最明顯的是表現在和同伴們的交往中。這種不穩定的情感也表現在小學低年級學生身上,但到了中、高年級,學生的情感就較穩定了,這與較大兒童已開始形成自我意識有關。 (4)情感的控制能力不斷增強。小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情感的沖動性不斷減少,對情感的控制能力不斷增強,這突出表現在他們能夠更好地自覺克服各種外部誘惑、堅持完成學習任務。 (5)高級的社會性情感逐步發展。小學兒童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在教學的影響下,隨著年齡的增長,也逐步得到發展。 針對小學兒童的上述情感特點和他們的年齡特徵,教師在培養學生的情感時,需要從小學生的心理狀況出發培養兒童積極的情感,克服消極的情感。 培養小學生優良的積極情感,應注意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1)提高兒童的認識能力,使其情感向正確方向發展。要通過各種活動,注意調動各種因素的積極作用,引導兒童全面分析問題,明辨是非,形成良好的情感。 (2)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情感榜樣。首先,要關心學生、愛護學生,注意自身的情感在兒童情感發展中的榜樣作用;其次,具體的材料,實際的範例比單純的口頭講述效果更大。 (3)使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行動結合起來,使情感體驗具有實際效果。 (4)培養學生控制和調節情感的能力。首先,教師應教會學生善於調節情緒的強度,使他們學會用語詞或理智防止或緩和自己不適當情緒的發生;其次,要鼓勵和發揮兒童的自覺性,養成自我檢查與調節的習慣;再次,需要豐富兒童的情感經驗。 (5)升華學生的社會情感,培養他們的同情心、羞恥心和自尊心。培養同情心,要教育學生同情弱者、尊老愛幼,幫助苦難者,關心和幫助殘疾人,愛護小動物,防止捉弄殘疾人,虐殺小動物。培養學生的羞恥心,主要是讓他們懂得什麼行為卑鄙,什麼行為可恥,要啟發學生對錯誤的內疚、後悔的情緒體驗,要堅持正面教育,尊重學生的人格,不能挖苦、諷刺、羞辱和體罰學生。培養學生的自尊心的途徑是及時肯定他們的成績和長處,即使是微小的進步,也要表場,但要實事求是,不能誇大成績,表揚過份,以防自以為是、驕傲自滿情緒的產生;同時也要向學生提出期望和更高的要求,鞭策他們不斷取得新的進步。 另一方面,教師要幫助兒童克服消極情感。小學生的消極情感主要有害怕、焦慮、妒忌感、自滿和自卑等。 在學生的生活中,對某些東西感到害怕,是正常的,但是有些害怕是完全不必要的,例如怕黑暗、怕老師等,甚至有損於身心健康的,這往往與成人不正當的教育有關。教師幫助學生克服害怕的情緒,可採用下列策略: (1)說明情由,消除不正確的認識。 (2)幫助學生獲得應付他所害怕的對象或情境的信心和方法。 (3)系統脫敏法。這個技術的基本前提是害怕的心理狀態不能與不緊張的身體狀態(如肌肉放鬆)同時並存,而且認為這種不緊張的身體狀態能夠阻止與害怕相聯系的反應。根據這個原理,教師先要訓練學生學會放鬆身體的技術,同時將害怕刺激分成幾個等級,然後,用圖片、幻燈或言語指示向兒童呈現害怕的對象和事件,並要求學生想像害怕的對象或事件,每次想像時,都要求學生放鬆肌肉,當害怕刺激呈現後學生不再害怕時,就說明他對這級刺激的害怕消除了,於是,再逐級上升害怕刺激,直到過去最使學生害怕的刺激呈現也變為中性為止。 (4)預防害怕的發生。小學生的焦慮主要是怕失去老師的愛、怕學習失敗、自己的願望與社會規范沖突、怕自己不為同伴所接受、體驗到太多的羞恥或懷疑感、關心自己身體上和心理上的安全等原因引起。 教師針對引起焦慮的原因,可以採用以下一些方法幫助學生克服焦慮: ①提供愛和支持,幫助學生處理矛盾; ②滿足兒童安全的需要、愛的需要和自尊的需要; ③鼓勵獨立性和創造性,迴避可能導致懷疑、羞恥或內疚的反應。 妒忌是由於自己和別人比較,感到自己不如別人好,而產生的一種不愉快的情緒。教師要教育學生,在拿自己和別人比較時,不要覺得別人比自己好,就產生妒忌,而應該學習別人的長處,克服自己的短處,力爭趕上和超過對方。 另外,教師對班上成績優異、表現好的學生,要適當表揚、提高要求,以防他們產生驕傲、自滿情緒;成績差的學生容易產生自卑感,教師要注意發現他們的進步和長處,給以適當的鼓勵,提高他們在班級中的地位,增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9. 孩子小學階段的教育應注意什麼
小學教育應該從以下六個方面強對孩子教育
第一,要培養孩子的好習慣。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麼?就簡單方面講,只須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在小學階段,知識並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激發孩子的求知慾。從某種意義上說,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比教會他們知識更重要。因此,小學教育必須在孩子的習慣培養上下功夫,讓孩子從小擁有良好的習慣。
第二,要讓孩子寫一手好字。寫一手漂亮的字,是每一個人的心願,也是每個現代人步入社會的最基本、最直接乃至最重要的自我推介和名片。「正確、端莊,行款整潔」、「有一定的速度」是國家新課程標准對小學生書寫的統一要求。練習寫字,要從小開始,從一寫字的時候開始練起,小學階段尤為重要,要讓孩子從小學開始練就一手好字。
第三,要讓孩子有濃厚的讀書興趣。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最有效的途徑就是讓孩子大量閱讀,讓讀書成為習慣,讓書香浸潤童年。在小學階段,要想讓孩子多讀書,就必須讓孩子對讀書產生濃厚的興趣。任何東西,有興趣才能持久,才能深入,才有積極性。
第四,要讓孩子說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兒童時期,正是語言發展的黃金時期。在小學階段,孩子們的模仿能力很強,學校要創造學習普通話的良好氛圍,讓孩子說一口標準的普通話。
第五,要讓孩子掌握一門流利的外語。學習外語的年齡問題早已受到人們的注意。根據科學研究,人類語言學習有一個關鍵期。錯過了這個時期,語言學習就會很困難。小學階段,正是孩子們學習外語的關鍵時期。作為學校,應該抓住孩子們的語言發展關鍵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充分學習一門外語,並對外語形成濃厚的學習興趣。
第六,讓孩子保持一顆好奇心。小時候,孩子們都愛問個為什麼。正是由於千萬個為什麼,孩子們認識了大千世界。在接受學校教育的過程中,可能是對事物的認識多了,也可能是標准化的答案太多了,孩子們沒有了為什麼,沒有了好奇心。一個沒有好奇心的人是沒有未來的,小學階段要精心呵護孩子們的每一次提問,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保持一顆好奇心,因為好奇心是我們創新的源泉,也是我們改變世界的力量之源。
10. 小學三年級的孩子該怎麼教育
一、小學三年級孩子的特點:
小學三年級的孩子,開始進入第一次青春期,身體成長的速度很快,逐漸變得懂事,思維也開始變得復雜。隨著自我思維的形成,開始懷疑從父母身上學到的價值觀與行為,有點叛逆,甚至頂撞父母。由於精力旺盛,變得好動起來。
二、小學三年級的孩子的教育要點:
1、講究平等、民主。蹲下身來,和孩子交朋友,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談心,引導孩子分清是非,做正確的事,改正缺點。
2、表揚為主。根據小孩子爭強好勝心理,多表揚、鼓勵。
3、懲戒為輔。當孩子做出違反原則的行為,就要進行適當的懲戒教育,讓孩子經受一點挫折,明白做錯事就要承擔責任。
4、避免嘮叨,如果孩犯的不是原則性的錯誤,適當指出就行了,不要不停地嘮叨。
5、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為影響孩子。
6、說話算話,不欺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