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科學探究性作業課題研究思路怎麼寫
《小學科學作業設計的有效性》課題研究
一、問題的提出
在課程改革深入發展的今天,有效教學已經得到普遍認同。追求教學的有效性,已經成為當前新課程改革的主旋律。作業的有效性正是有效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課內外作業是促進學生學習的一種重要手段。科教版教材每冊四個單元,每單元8課,每學期教學任務很緊,知識類書面作業必須當堂完成。如果仍延續舊的寫作業形式,即抄題、作答,既耗時又費力,當堂根本無法完成。課外作業不外呼材料的准備、資料的收集、長期的觀察實踐活動等。問題是,由於時間和精力的制約,這些作業教師往往很少去落實檢查,對於沒有完成的學生僅僅只是批評一兩句了事,而那些認真去完成作業表現好的學生教師也沒有什麼好的激勵措施,長期以往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就大打折扣。還有就是有些時候老師把課堂上沒有完成的實驗記錄當成課外作業,讓學生課後完成,這樣不僅讓實驗觀察流於形式,還會讓學生產生厭學心理。為了更好地利用課內外作業這一重要陣地,不斷提高作業的有效性,培養學生從小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能力和志趣,我們進行《小學科學作業設計的有效性》的課題研究。
二、研究的目標:
1.通過實踐研究,更新教師作業設計理念,建立起以學生為本的現代作業觀。
2.通過實踐研究,探索作業設計的多種內容和形式,提高作業效率,提高教學質量。
3.初步構建適合小學生科學有效作業操作的作業形式,形成適合學生特點的科學作業有效批改評價的方案。
4.通過作業改革,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提高。
5.在課外作業中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豐富科學知識,對科學探究有更深的認識,體驗科學課外探究的樂趣,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養。
6.教師深入研究積極實踐,形成有效解決課外作業中的各種問題的策略,真正使科學課外作業成為科學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和提高學生探究能力與科學素養的有效途徑。
三、研究的內容:
課內作業:認真研究學生的作業規律,優化科學作業設計,改善學生的作業結構,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促進學生的發展。主要從以下四方面入手:
1.作業時間的改革;
2.作業內容的改革;
3.作業形式的改革;
4.評價方式的改革。
課外作業: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實驗、種植、統計、製作、飼養、參觀、考察等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把已經獲得的知識和經驗應用於實踐,在實踐中得到提高。主要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課外作業的類型;
2.課外作業的活動形式;
3.課外作業的組織形式;
4.課外作業的評價方式。
四、研究的方法:
1.行動研究法:將研究內容與教學實踐緊密結合,不斷發現和總結經驗教訓。
2.觀察法:實驗教師隨時觀察研究對象的行為表現,及時記錄並進行分析。
3.調查法:實驗教師通過談話、座談、測查等方式,了解研究對象的基本情況、行為事實、心理傾向,收集研究資料。
4.個案研究法:對學生的活動進行跟蹤研究和總結。
五、研究的步驟:
第一階段:准備階段(2011年11月—12月)
對課題進行規劃設計,確定研究的主要內容和研究方法,在課題組成員中全面、深入地開展學習和研討。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2012年3月—2013年2月)
按課題方案進行研究、實驗、檢測、分析,積累資料,在實驗中修改完善實驗方案,撰寫好階段性報告,進行中期評估。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2013年4月—6月)
分析研究過程,整理研究資料,撰寫研究報告,總結研究成果。
六、人員分工:
⑵ 小學科學的實驗教學的課題有哪些
《科學課程標准》指出:「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核心課程」。「科學素養的形成是長期的,早期的科學教育將對一個人科學素養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經」。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小學科學的學習要以探究活動為核心,而實驗則是探究活動中最常用的一種方式。
⑶ 如何讓小學生玩的天性走進小學科學課題研究計劃
孩子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老師要因勢利導讓孩子們在玩中做玩中學,把他們回的興趣引導到科學課題的研答究上,也要注意課題要符合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指導建立中心組,發揮「羊群效應」,從而使課題研究計劃能順利完成 。
⑷ 關於科學的個人課題如何研究
課題名稱
農村小學科學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個案研究
關鍵詞界定及課題名稱解讀
關鍵詞:農村小學 課程資源的開發 課程資源的利用
1.農村小學:指地處農村(街道社區或村委會)的完全小學。
2. 課程資源的概念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課程資源指有利於實現課程目標的各種因素,狹義的課程資源僅指形成課程的直接因素來源。綜合以上觀點,本課題使用的是相對廣義的課程資源的概念,即指課程設計、編制、實施和評價等整個課程發展過程中可以利用農村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資源的總和。包括教材以及學校、家庭和社會中所有利於實現課程目標,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學生個性全面發展的各種資源。
3.所謂課程資源「開發」就是教師根據學生實際和教學的需求多渠道選擇文字材料,實物材料、錄音、錄像、電子、多媒體素材,以及社會、自然資源等相應的資源對國家課程(我們所使用的教材)進行補充、替換、重組的過程。
4.所謂課程資源「利用」就是把開發出來的課程資源與現有的資源進行整合,有效使用,創造性地實施新課程的過程。
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是相互依存的關系,開發出來的課程資源只有進入課堂,進入師生的活動過程,與學習者發生互動,才能最終體現課程資源的價值,因此開發的目的在於利用。反過來講,我們是為了達到課程教學目標,根據課堂教學需要去開發課程資源的,是有目的地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有時「開發」和「利用」又是互相滲透的,開發中有利用,利用中有開發,因此「開發」與「利用」是一對「孿生姐妹」,是不可截然分開的有機統一體。課程資源的合理開發和有效利用是順利達成學科教學目標的必要條件。
綜上所述,作為農村小學,我認為,應加強小學科學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研究,積累一些實踐教學的個案。
課題的理論依據或相關政策依據
1.《課程標准》
《課標》指出:為了使小學生的科學學習具有廣闊的智力背景,科學教育不能局限於傳統意義上的教材,必須利用開發多種多樣的課程資源。並強調:各級教育主管部門要充分調動教師、家長、學生和其它社區成員的積極性,並根據農村和城市學校特定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以多種途徑、多種方式、多種渠道開發與利用豐富的課程資源,共同促進小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和發展。
小學科學課程標准(課程性質):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科學素養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承擔科學啟蒙任務的這門課程,將細心呵護兒童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求知慾,引領學生學習與周圍世界有關的科學知識,幫助他們體驗科學活動過程和方法,使他們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樂於與人合作,與環境和諧相處,為後繼的科學學習、為其它學科的學習,為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打下基礎。科學課程具有開放性。這種開放性表現為課程在學習內容、活動組織、作業練習、評價等方面應該給教師、學生提供選擇的機會和創新的空間,使得課程可以在最大程度 滿足不同地區、不同經驗背景的學生學習科學的需要。這種開放性表現為,要引導學生利用廣泛存在於學校、家庭、社會、大自然、網路和各種媒體中多種資源進行科學的學習,將學生置於廣闊的背景中,幫助他們不斷的擴展對周圍世界科學現象的體驗,並豐富他們的學習經歷。
2.系統論
系統論告訴我們,系統的整體功能在於系統內各要素的整體優化,才能達到最優效果。科學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科學課程資源是科學教育系統中的主要要素。同時,科學課程資源又是一個獨立的系統,在這個系統中素材性資源和條件性資源又是其子系統,只有將科學教育系統中各要素整體優化,才能高效實現課程目標。
3.創新學習理論
創新學習,指的是學習者在學習已有知識的過程中,不拘泥於書本,不迷信於權威,不依循於常規,而是以已有的知識為基礎,結合當前的實踐,獨立思考,大膽探索、積極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觀點、新思路、新設計、新意圖、新途徑、新方法的學習活動。
課題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科學課程改革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以培養他們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逐步學會用科學的方法去看問題、想問題。在科學課程實施的過程中,開發與利用好科學課程資源是一個關鍵環節。《科學(3~ 6年級)課程標准》中在闡述科學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及提出課程實施的建議時便多次強調了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為了使學生的科學學習具有共獲得智力背景,科學教育不能局限於傳統意義上的教材,必須利用與開發多種多樣的課程資源。科學教育的課程資源無時不有,無處不在。要充分調動教師、學生、家長和其他社區成員的積極性,並根據農村和城市學校特定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以多種途徑、多種方式、多種渠道開發與利用豐富的課程資源。共同促進小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與發展。但我們缺少這種觀念與實踐,對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價值認識不夠,科學課程一方面校內課程資源的普遍緊張所困,另一方面又造成各種校外資源的閑置浪費,課程資源的短缺制約著學校、老師、學生的發展。
科學課程資源具有多樣性的特點,一般說來,凡是在科學課程的發展過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資源都可以稱為科學課程資源。它在空間上分布也很廣,根據它的空間分布特點可以大致將其分為「校內課程資源和校外課程資源」。我們過去的科學教育,一度過於強調對書本上知識的學習。課堂上,很多老師都習慣於採用「讀科學、講科學」的方式,簡單地對孩子進行科學教育,這樣的科學教育對孩子的科學學習產生了許多消極的影響。孩子往往感到科學課的內容過於抽象,課堂上的知識離自己的生活過於遙遠,就是學到了一星半點的知識又發現自己沒有將它運用於實踐的機會,從而人為地造成了科學與學生間的距離,時間一長,學生便對冷冰冰的書本失去了興趣,對科學學習也失去了熱情。
在現實生活中,科學教育的內容是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聯的,科學教育中關於生命世界、物質世界、地球與宇宙方面的許多內容都與我們的生活實際息息相關,而孩子也對五彩繽紛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在科學課程實施的過程中,如果我們的老師能從孩子的身心發展的特點出發,關注孩子的生活環境、家庭實際,科學教育能結合孩子的成長經歷,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周圍事物能慧眼識金,充分利用身邊具體、生動的課程資源對孩子開展科學教育,那麼科學對孩子而言就不再是冰冷和僵硬的東西。
目前存在著較大的城鄉差別,課程資源的分布情況,特別是在需要較大經濟投入的課程資源方面,往往很不平衡。大致說來,廣大農村地區和薄弱學校,經濟條件相對落後,在需要較大經濟投入的課程資源方面顯然沒有優勢。但從作為課程要素來源的課程資源方面看,即使是貧困地區和薄弱學校,其課程資源也是豐富多彩的,但缺乏的是對於課程資源的識別、開發和運用的意識與能力。所以,目前對於貧困地區和薄弱學校來說,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對於課程資源的地位和作用重視不夠,一方面是課程資源特別是作為課程實施條件的課程資源嚴重不足,另一方面卻是由於課程資源意識的淡薄而導致大量課程資源特別是作為課程要素來源的課程資源被埋沒,不能及時地經過加工和轉化後進入實際的中小學課程,造成許多有價值的課程資源的閑置與浪費。一些中小學甚至把教科書當成惟一的課程資源,課程資源的概念意識十分狹隘。其實,許多不同的材料,如果從課程實施條件的角度來看可能存在巨大的反差,而如果從課程要素的角度來看,許多不同的資源在教育價值上則是同質的。 關鍵在於我們怎麼運用它們。當然,這種說法絕不能成為我們拒絕改善課程實施條件的理由,而應該成為我們開發和利用作為課程要素來源的課程資源的動力。
課題研究的目標
1、通過研究分析,全面了解和掌握本地區小學科學課程資源概況。
2、探尋一條適合農村小學科學課程改革特點的實施途徑,充分挖掘家庭、學校和社區的有價值的科學教育資源,拓寬科學課程的教育教學渠道。
3、全面融洽師生關系,營造一個有利於學生進行科學學習的校內外環境,充分利用本地區科學課程資源優勢,積極開展科學教育實踐活動。
4、使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家鄉,獲得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極致地發揮學校和地域優勢,提升學校品位,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全面提高。
課題研究的內容
1、本地小學科學課程資源的現狀分析。制定出一套具有農村特色的科學課程資源開發計劃,在日常的科學教學實踐中進行有效的利用。開發本地隱藏的科學教育資源,發掘科學課程的育人功能。
2、本地區小學科學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內容體系研究。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教師如何樹立科學教育的大資源觀,根據農村獨特的優勢,充分調動學生開發科學課程資源的積極性,拓展科學課程資源開發的視野,這是農村小學科學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研究的核心內容。
課題研究的過程與方法
第一階段:2011.7---2011.9 學習有關理論
主要任務是:做好理論准備工作,做好基礎准備,進行驗前調查,做好計劃准備,設計研究方案。
第二階段:2011.9 –2011.10制定實驗計劃
第三階段:2011.11---2012.4組織實驗、積累材料
第四階段:2012.4---2012.5課題研究總結 撰寫實驗總結、結題
主要任務是:收集、整理各種研究資料,對研究成果進行分析,透過現象揭示規律,撰寫研究報告等。
研究方法:
本課題研究以行動研究法為主,輔以實踐反思法、經驗總結法、文獻研究法等。
行動研究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的的研究,創造性地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自然條件下進行實踐,並對實踐進行不斷的反思,通過計劃——實踐——觀察——反思四個步驟進行。啟發學生利用身邊的廢棄物品,用最簡單的材料,以最直觀的方式,開發一些「演澤」深奧科學原理的教具、學具。
課題研究的條件及預期成果
研究條件:
研究者在農村長期從事小學科學教學,現為江寧區科學學科教學帶頭人,具有一定的教學經驗和比較高的理論水平。
預期成果:
1.結題報告:研究結題報告.
2.研究相關的論文爭取在刊物上發表或在市級以上獲獎.
3.積累研究個案。
所在學校意見
區教育學會審批意見
⑸ 如何上好小學科學課題
為什麼有白天黑夜交替出現?為什麼會有刮風下雨?小學生不知道的奧秘有千千萬萬。科學課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有其獨特的認識對象。它以學生常見的事物和現象為主要認識對象,涉及到生命世界、物質世界、地球和宇宙等諸多科學知識領域。我們要充分發掘教材,通過常識課的學習,使學生知道與周圍常見的事物有關的科學知識。如中高年級教材中既有探索自然界物質是相互聯系的內容:綠葉製造養料與水分、陽光的聯系,種子的萌發與空氣、溫度之間的關系等,也有探索自然界物體運動變化規律的內容:熱的傳導、月球的變化、生物的進化等等。我們通過這些知識的教學,能使學生更好掌握了這些科學知識。
一、創設情境 引發興趣
小學生易興奮,但注意力也容易分散,怎樣在每節課開始的幾分鍾內,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老師這邊來?根據不同的活動內容採用講故事、猜謎語、做游戲、智力小實驗等同學們喜聞樂見的形式,為他們創設樂學的情境。如《光和影子》這節活動課,一上課就出了一個謎語:「有個朋友伴你走,或前或後或左右,見光他就自動來,黑暗降臨便分手。」讓小朋友們去猜,接著演示一個影子游戲,用白布遮住模擬各種動物的動作,放出形象的動物叫聲,讓他們去猜出現了什麼動物,這是什麼原因呢?讓同學們思考,這樣,把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了起來。又如:學習馬鈴薯在水中是浮還是沉時,運用身邊易找的材料--清水、鹽水來探究馬鈴薯在其中的沉浮狀況。出示一大一小的馬鈴薯和分別盛有鹽水、清水的玻璃水槽,提問:你們認為馬鈴薯在水中是會沉還是會浮?學生會充滿熱情的討論,學習的氣氛也就弄起來了。在教學《壓縮空氣》後,學生知道了壓縮空氣有彈性的性質。課後,我故意布置了這樣一個作業:乒乓球有彈性,它裡面有壓縮空氣嗎?如何證明?有好多同學想到拿乒乓球在水裡用針尖刺個小洞來觀察水面的變化,再拿這個有洞的球在地上拍的方法,進一步探究乒乓球里底有無壓縮空氣。另外,戶外的活動課更能吸引學生的興趣。
二、通過實踐 掌握方法
科學課有大量的觀察實驗,我們要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觀察實驗,使學生不僅從中學習科學知識,獲取探索樂趣,還培養了科學的行為方式。在實驗方面,要指導學生認識和使用一些簡單的儀器,學習初步的設計實驗的方法,會做一些基本的分組實驗,包括驗證性實驗、探索性實驗和測定性實驗等;在觀察方面,要指導學生觀察各種事物現象的觀察方法,包括明確觀察目標,把握觀察重點,有計劃有步驟地按順序觀察、多角度觀察,邊觀察邊思考、邊觀察邊研討、邊觀察邊記錄等,從而培養學生認真細致的科學態度,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我們還要教給學生記錄與整理、思維和邏輯等科學研究的方法,使學生逐步養成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分析問題的習慣,養成他們全面而不片面、聯系而不孤立、發展而不靜止地看問題的習慣,從而使學生學會良好的科學方法。在科技活動過程中,學生作為活動的主體,利用從課堂上和其它渠道獲取的知識和技能,像科學家一樣去研究,去實踐,獲得創造知識,在活動課中,在教師的幫助和指導下,提出問題,訂計劃、找資料、做實驗,直至撰寫科技論文和創造出有形的科技作品。每完成一個選題,便經受了一個完整的科學過程的訓練,這些都要經過學生自己的系列實踐從而使他們學會了一定的科學研究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便實實在在地提高了他們的思考能力,動手動腦能力和創造能力,使他們能夠主動發展。
三、運用現代技術來輔助教學
在當前的教育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恰當運用為課堂教學提供了更好的幫助。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即多媒體的綜合運用能更好地突破教學的重難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實驗教學是一個最主要的形式,而一些較為難見的自然現象、抽象的圖示分析等更需要直觀形象的聲音、圖像、主體動畫等來表現,這就需要教師把教學的知識進行分析整理,採用較適合的形式表現出來。如花卉的生長是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教師可以將錄像資料快放,讓學生掌握其變化規律;在學習九大行星的時候,學生會覺得很難明白,通過多媒體的電腦演示他們就會一清二楚。課件可以清晰的為學生介紹行星分類,形象的演示各個行星的樣子,還有行星的差異,有關行星的相關資料,網上的相關連接,讓學生真實獲得關於行星的感性知識,而不是空口說白話,學生無從想像,這就是信息技術的力量。
四、鼓勵想像 引導創新
鼓勵學生大膽「想像」,以「想像」引導學生,然後啟發學生綜合運用所掌握的知識,架設通向「想像」彼岸的橋梁。對事物的實驗結果大膽地想像是創新的起點。在科學實驗教學中,引導學生對事物的實驗結果進行想像,並以此目標為導向,激勵引導學生改組、遷移、綜合運用掌握的知識,尋找各種將想像目標化為現實的途徑,從而培養創新能。如《空氣占據空間》一課,在「想辦法使漏斗里的水充入瓶中」的活動中,教師給學生准備了豐富的材料,一個塑料瓶、一個細頸漏斗、橡皮泥、細塑料管、紅水,讓學生想各種辦法讓水流入瓶中,如可以擠塑料瓶,可以把細塑料管插入漏斗中等。這個設計先讓學生能夠充分討論、想像,在想像的基礎上再主動探索,從而發展創新能力。在《植物怎樣喝水》這一課,讓學生把植物的莖橫切後,觀察截面上有什麼,由此猜想一下,莖裡面可能也有管子。在此基礎上,再通過實驗來證實猜想。這一思維「想像」的過程,也就是創新的火花。在學習《運動與摩擦力》一課時,老師提出:滾著的籃球為什麼會慢慢停下來?汽車、自行車的輪胎,鞋子底部的表面為什麼要有凹凸不平的花紋?學生對這些現象已司空見慣,然而,要他們說出個所以然來卻並非易事。因此,通過教師的提問,學生的思維機器迅速被開啟,從而使他們對學習本課的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如果老師只是簡單地說理,告知答案,就可能失去一次次訓練學生思維的良好時機。同樣,在學習《水在自然界的循環》一課時,教師提出「天上的雨為什麼下不完?」的問題時,學生根據原有的經驗,你言我語,大膽地提出假設,不斷地尋找答案,對此表現出極大興趣,有的同學說:「這是一種自然現象,如果天上的雨下完了,那地上的動植物就不會生存、繁殖了。」有的同學卻追起根問起底來:「天上的雨到底是從哪裡來了?」學生們在自覺和不自覺中展開了討論。這樣,學生就能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樂於學習,勤於探索,勇於創新。
總之,科學是一門涉入各個方面的學科,在小學教育中往往擔負著對學生進行科學啟蒙和科學素質的重要任務,因此我們一定要多動腦筋多創新法,利用現代的科學教法,就一定上好科學課。
⑹ 小學科學課題研究
窗檯植物的觀察與研究方案
-——植物生活條件的研究
一、 課題的提出:
最容易使學生產生興趣的客觀事物是身邊的生物。上學期的科學課上同學們就提出了許多關於植物的問題。新學期開始,我們組織三年級各班學生學習了學校《窗檯綠化的觀察與研究方案》,同學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提出了許多感興趣的問題。例如:植物為什麼長在土上?為什麼植物不吃飯也能長大?我認為利用窗檯這個同學身邊的「基地」,在三年級同學中開展窗檯植物的觀察與研究。
二、活動內容:
各班根據季節的不同自行選擇綠化窗檯的植物,觀察了解植物的形態、生活習性、種植技術。
1.寒假開學(春季)開展種花養花活動。讓學生選擇花的品種,知道花的名稱,了解種子的萌發過程、條件;植物的移栽技術、影響移栽成活的條件。詳細記錄種子萌發,花卉移栽、成活的過程等。
2. 觀察、記錄植物的生長過程,進行幾種對比實驗:光照對植物生活的影響,無機鹽對植物生活的作用,沒有土植物能生長嗎?
3.對研究記錄整理、分析,提出各小組活動報告。
4.的冬季來臨之時,研究無土栽培技術,栽培蒜苗、綠豆苗等涮菜類食品,鼓勵學生走入社區,為社區服務。
三、活動的意義
1.讓學生自己動手種植、栽培植物,體驗植物、空氣與人的關系。進而使學生理解植樹造林、綠化荒山保護環境的作用。從中受到環保教育。
2.使學生掌握一定的種植、栽培植物的知識、技術與方法。使學生受到勞動教育和技術教育。
3. 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使學生通過觀察、設計、想像、實驗探究、體驗一系列活動,發現和解決具體的現實問題。
4. 學生通過栽培蒜苗、綠豆苗等涮菜類食品,鼓勵學生去賣,去討價還價。
四、活動目的
使空曠的窗檯變得生機勃勃,凈化空氣,減少冬季感冒病的發生。同時,學生以小見大,由教室窗檯的綠化想到大自然的綠化。培養學生走入社區,服務社會的思想意識和品質。
五、活動目標
1.意識:培養學生關心環境的意識,教育學生關注自然、關注社會,培養社會責任感,鼓勵他們用新的思想和技術解決不同的問題.
2.知識:了解植物的形態、生活習性、種植栽培技術,適宜生活的土壤特點等。
3.態度:幫助學生獲得關心環境的感情,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引領學生積極參加科學實踐活動。
4.技術:幫助學生學會觀察、描述植物的生長狀態,生活習性,記錄、分析觀察到的現象,整理、統計、分析調查資料。獲得判別和解決環境問題的能力.
5.參與;幫助學生理解個人對社會的作用,樹立信心,相信小學生也能搞科學,能夠用他們的意識、知識態度和技術,為家鄉、為社會做出貢獻。
六、活動類型
1.觀察:觀察植物種植嫁接的形態、記錄生長變化情況;觀察記錄教室空氣的干濕度。
2.調查:那些野生植物是人們喜愛的食品,人工栽培繁殖情況。
3.種植,在不同的時間播種的植物,種子的發芽情況,驗證植物能不能在不同的季節播種,長勢如何等。
4.嫁接:學習植物嫁接原理、技術和方法。
七.活動安排:
計劃2009年3月——2011年1月實施窗檯綠化活動
時間 課程內容 活動形式
2009年3月 各班成立小組,選擇課題,確定方案。種植、移栽花卉等植物。准備對比實驗材料(相同的種子、植株等) 討論、搜集、觀察、記錄、
2009年4月——2009年11月 栽培花卉,了解植物的形態、生活習性、生長條件 實驗、操作觀察、記錄 總結。
2009年10月——2011年1月 進行無土栽培實驗,栽培蒜苗、綠豆苗等涮菜類植物 實驗、操作,觀察、記錄
各班參考選題:
1、 選擇一種(或幾種)植物,相同的小苗,生活在不同的環境,生長情況有什麼不同?認真記錄,分析原因,也許有新的發現。
2、 研究植物生長的條件。例如:植物生活需要陽光嗎?(燈光行嗎?);植物必須生活在土裡嗎?栽培植物為什麼要施肥?
3、 改變植物的生活習性,滿足人們的一種需要。例如:讓夜來香白天開花,室內充滿芬芳。
⑺ 如何培養小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小課題研究
培養小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方法:
一、鼓勵學生學生自主選擇版探究主題,激發學生的興權趣。
二、引導學生去探索,鼓勵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尋找答案。
1、提出問題,而不是直接建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就為學生提供了科學探究的機會。
2、提供一個適用於學生的計劃方案,提出一系列問題讓學生去動腦筋思考。
3、經常比較計劃和實際的探究過程,認識到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預見的。
4、在教學中或活動結束時要經常交流討論,提議學生去思考如何改進探究方法。
三、培養學生科學探究中的合作能力。
四、注重探究方法和過程的評價,鼓勵探究結論的原創。
⑻ 如何讓小學生玩的天性走進小學科學課題計劃
一、課題的提出
「創新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不竭的動力。」素質教育的重點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就進行了旨在培養學生科學志趣及學科學、用科學能力的教學改革。指導學生自行探究,應用知識,培養學生自行獲取知識的能力的教學理念已為廣大教師所接受,並取得的很多寶貴經驗。現在,新課程改革已全面開展,在自然課變為科學課的同時,我們的立足點已從過去單純傳授知識與技能轉向讓學生掌握必要的和基本的科學科研部與技能,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培養良好的科學態度、情感、價值觀,培養學生一定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上來。
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世界科學發展的總趨勢。而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思想和創新能力是人綜合素質發展的最終體現。故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提出「如何讓小學生「玩的天性」走進小學科學課堂研究」這個課題的研究。
二、本課題研究現狀的預期突破
在科學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國外特別是美國和日本等國重視並起步較早。受歷史和如今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科學教育中的創新教育重視程度不夠。國家的課程設置和教材中很少涉及創新能力培養的內容。雖然有一些研究,但也只停留在表面,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只是注意到課外活動或興趣活動一個方面,多以描述已有事實、觀察現象、仿製手工作品為主,沒有形成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徑。課堂教學當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研究成果不多。
本課題的研究預計在以下幾個方面取得一些突破:
1、自然(科學)課課堂教育中開展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嘗試,研究在學生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實驗、搜集分析事實,得出結論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能力。
2、積極開展自然(科學)課的課外興趣活動研究在自然(科學)興趣小組活動、農科教結合活動和科技創新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自然(科學)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研究怎樣利用農村廣闊的自然環境和已有的科學教育資源以及先進的遠程教育資源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4、改革自然(科學)教學的評價機制。研究在自然(科學)教學評價中如何體現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研究的主要階段及活動安排
課題研究時間:2010年8月——2013年12月
第一階段:初步開展階段2010.8—2010.12
①研究課題前期准備:調查我校學生評價現狀,組織學習新課程有關學生評價方面的理論,搜集資料、完善課題方案。
②填寫《第三屆全區基礎教育教學課題立項申請報告書》。
③制定研究計劃。
④擬定課題研究方案。
⑤確定跟蹤研究的對象。
初步完成在幾方面的實驗,形成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途徑、過程、方法、手段的雛形結果。進行行動研究一次。
第二階段:重點研究階段2011.1——2013.7
①進行具體實施課題的研究。
②不定期舉行問卷調查,深入了解學生的評價狀況。
③開展教師評價徵文活動,探索評價的新機制。
④積累研究資料,總結階段性成果,完成階段性研究報告。
⑤撰寫案例和論文,展示優秀課例、優秀教學設計和優秀論文。
總結成果階段2013.9——2013.11
①整理課題研究資料,撰寫課題研究報告和結題報告
②接受課題鑒定組的評估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