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小學健康教育論文

小學健康教育論文

發布時間:2020-11-25 02:38:05

1.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怎樣愛

你好!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小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規律和特點,運用心理學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小學生身心全面和諧地發展和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祝您幸福!

2. 我寫了一篇關於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和方法的論文

因為不是實證性質的,類似於綜述,所以文章的脈絡很重要。
你的五個部分之間沒有明顯的邏輯關系,很鬆散,所以老師才會說結構不清晰吧。
你可以把查閱的資料進行整理,第一部分可以總結背景,並簡單說明意義之類的。第二部分的成因裡面,可以從中進行總結,提出幾個綜合的觀點。接著把第三、四部分的內容合並為解決方案,針對你前面所提出的成因,介紹相對應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這就需要你自己加工所查閱的資料了;也可以對其中的方法的優缺點進行評述。
只是一點建議,純屬個人觀點,可以無視...

3. 小學生怎樣寫關於健康教育運動健身知識方面的小論文

開題報告復的含義與作用 開題報告,制就是當課題方向確定之後,課題負責人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撰寫的報請上級批準的選題計劃。它主要說明這個課題應該進行研究,自己有條件進行研究以及准備如何開展研究等問題,也可以說是對課題的論證和設計...w yo我有的哦,要不

4. 如何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駁論文的破立結合
定義:首先指出對方錯誤的實質,再批駁已指出的錯誤論點,並在批駁的同時或之後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正確觀點加以論證。
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根據題目寫出一個觀點,再加以闡述說明,重要的是要有說服能力,三要素缺一不可,仔細看看下面的具體介紹,以後就可以多試著寫作,這樣作文才可以有長進。此外,還要多記一些名言警句和名人事例,以便在作文中更好的應用。總的來說,議論文的論點是要解決「要證明什麼」,論據是要解決「用什麼來證明」,而論證是解決「如何進行證明」的問題。
[3]論點
論點,是正確、鮮明闡述作者觀點的句子,是一篇文章的靈魂、統帥。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個中心論點,一般可以有分論點。
論點應該正確、鮮明、概括,是一個完整的判斷句,絕不可模稜兩可。
①正確性:論點的說服力根植於對客觀事物的正確反映,而這又取決於作者的立場、觀點、態度、方法是否正確,如果論點本身不正確,甚至是荒謬的,再怎麼論證也不能說服人。因此,論點正確是議論文的最起碼的要求。
②鮮明性:贊成什麼、反對什麼,要非常鮮明,千萬不能模稜兩可,含糊不清。
③新穎性:論點應該盡可能新穎、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見解,不是重復他人的老生常談,也不是無關痛癢、流於一般的泛泛而談,應該盡可能獨特、新穎。
論點的位置一般有四個:文題、開頭、文章中間、結尾。但較多情況是在文章的開頭,段落論點也是如此。當開始與結尾出現類似的語句時,開頭的為論點,結尾處的是呼應論點。
有的議論文的論點在文章中用明確的語句表達出來,我們只要把它們找出來即可;有的則沒有用明確的語句直接表述出來,需要讀者自己去提取、概括。概括出的句子不應含有修辭等手法。

5.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摘要 關鍵詞

當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檢視

【關 鍵 詞】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對策
【內容提要】 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引起了人們廣泛關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在深入開展,但目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存有誇大學生心理問題、雜拼從教人員、過分推崇心理測驗、德育化和學科化等不良現象,必須尋求有效對策予以根本解決,以提高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績效。

自八十年代中期始,我國中小學相繼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到工作計劃之中,並啟動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縱觀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發展歷程,檢視中小學種種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運作方式,不難發現,盡管它們在提高中小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其不良傾向也影響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
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1.過分誇大中小學生的心理問題
當代中小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其身心發展處於人生的特殊時期,他們在復雜的社會環境影響下,極易形成許多不健康的心態。特別是初中階段,這是一個由少年期向青年初期的過渡時期,是一個半幼稚、半成熟時期;是獨立性和依賴性、自覺性和幼稚性錯綜矛盾的時期;是身心發展的「危險期」。伴隨著其身心的快速發展、思維方式的變化、社會經驗的豐富和升學競爭壓力的增大,他們容易在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中滋生各種心理問題、萌發心理疾患。因此,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中小學生的心理問題是客觀存在,心理健康教育勢在必行。盡管如此,也不能因此而誇大中小學生的心理問題。有媒體認為,中小學生34%有心理障礙;12.5%有心理缺陷;28.1%有心理異常[1],甚至有報導稱只有17%的中小學生心理是健康的[2],而有關中小學生心理疾病的發病率呈直線上升或逐年遞增等話語更是屢見報端。勿庸置疑,強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無可厚非的,但中小學生的心理問題到了如此聳人聽聞的嚴重地步,也是值得懷疑的。目前由於人們對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標准把握有異,使用的檢測工具不一,加之統計取樣不當、評判者的主觀隨意性及其它因素的影響,得出了許多相互矛盾的統計結果,這不利於學術研究的科學性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開展,甚至形成消極影響,誤導人們對中小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評價。
2.雜拼心理健康教育從教人員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它需要從教人員具備一定的心理學理論素養和較出色的人際交往策略。盡管目前一些地方已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心理輔導和教育活動,並啟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研究工作,但從總體來看,由於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基本上是由非專業人員兼任,學校為滿足開課的需要,雜拼從教人員的現象比較嚴重,一些從教者既不知曉心理學專業知識,也不懂心理輔導策略與技巧,因而難以取得應有的績效。導致此種形式化傾向的原因在於:一是對心理健康教育沒有正確認識,視其為可有可無的事情,而名義上的工作開展只是為了應付檢查或點飾學校形象,因而心理健康教育機構形同虛設,圖有虛名;二是沒有形成一整套規范化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機構設置、組織規劃、實施途徑和從教人員的素質等未做規范要求,同時缺乏必要的檢評制度,從而使心理健康教育失控甚至失效。教育部《關於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對專業知識和實際能力達不到要求的,絕不能隨意安排做專職心理咨詢教師。」因而,那些雜拼心理健康教育人員的現象必須制止,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規范性、科學性和有效性。
3.心理健康教育實施過程中德育化傾向嚴重
當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化傾向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由於對心理健康教育認識不足、定位不當,認為學校的道德教育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沒有必要去開展什麼心理健康教育,沒有正確區分學校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間的界限。二是在具體操作中簡單地以德育教師或思想政治工作者來替代心理健康從教人員,把心理健康教育劃歸在德育管理機構,並在工作開展中移植套用道德教育的方法或手段,使得心理健康教育顯得機械呆板,雷同於思想政治教育,收效甚微。盡管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圍繞「育人」這一基本職能開展的,但兩者是有區別的。學校道德教育的核心是人生觀問題,其目標在於完善學生的道德品行,在操作上強調道德灌輸、榜樣示範、實際鍛煉、陶冶教育和品德評價等方法的運用。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青少年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問題,其目標在於增強中小學生調控自我、承受挫折和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其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發展自我的能力,在操作上力避簡單的機械灌輸和理論教化,強調心理輔導、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等策略運用。當然,在學校工作中,也不能把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斷然割裂或對立起來,既不能用道德教育取代於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因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而忽視學生的道德品質教育,只有把兩者有機結合,相互補充,相互滲透,才能達到「育人」之目的。
4.片面強調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科化
心理健康教育是綜合運用心理學、教育學、現代醫學、社會學等科學的基本原理,採用多種方法對中小學生心理施加影響,以促進中小學生身心正常發展,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一種教育活動。其實施的途徑和方法多種多樣,就心理輔導而言,有會談、角色扮演、信心訓練、行為矯正、心理溝通和心理測量等。但目前一些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存有學科化、知識化的傾向,片面追求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設,向中小學生強行灌輸有關名詞、定義、概念,強行記憶心理學知識和原理,甚至於象其它學科知識教學一樣,機械設定知識體系、目標任務,這種用學科知識傳輸的手法來操作心理健康教育,必然帶來極大的負面效應。它不僅不利於維護和促進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反而變相地加大了其學習負擔,增加其心理壓力,影響了他們的心理健康。有的地方還編印了供學生使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並要求學生購買,此舉嚴重違反了教育部有關文件精神[3]。這顯然是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的一種不合理操作,必須予以解決。誠然,在特定條件下,心理健康課程的開設和有關教材的開發運用,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不能片面地按其它學科教育的手法去操作運行它。由於心理問題具有偶發性、多因性、隱蔽性和緩顯性等特點,絕非靠什麼知識的灌輸、原理的闡釋就能加以解決。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和心理素質的提高,也不只是靠某門課程的開設就可簡單達成。唯有課堂教學、學科滲透和課外教育有機結合,家庭、社會、學校共鑄合力,領導、教師、家長、學生全員參與,並長期不懈地開展下去,才能真正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否則,片面強調學科化、知識化,只能使心理健康教育流於形式,空乏無力。
5.過分推崇心理測驗
目前,各地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常規的工作之一就是建立學生心理檔案。應該講,心理檔案的建立有助於教師了解學生身心發展狀況,有助於加強對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研究,以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一步開展。然而,在中小學生心理檔案建設中,一些學校過分推崇心理測驗,甚至違反心理測驗的道德准則,造成不良後果,主要表現在:其一,一些心理施測人員沒有經過專業培訓,不熟悉測驗內容,測量程序不科學,施測現場環境混亂,影響了心理測量結果;其二,誤用、濫用心理測驗。把學生身心發展的各個方面均用測驗的手法加以定性描述,甚至使用通俗刊物上登載的游戲性測題或自編的問卷來檢測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強迫學生接受測驗;其三,未遵循心理測量的保密性原則,隨意處置測查結果,暴露學生隱私,或把學生的心理檔案作為品德評定的依據和人事檔案材料。因此,心理測驗中的種種不良現象嚴重影響了心理健康教育,並可能引發一些不良的社會效應。有關部門因學生心理測驗結果處置不當而引發法律糾紛的案例已見諸媒體[4],這應引起我們的深思。事實上,任何心理健康的檢測工具均可能有其局限性,更何況中小學生的心理正處於高速發展變化之中,如果以一次測驗而給發展中的學生「定終身」,這是極不嚴肅的做法,是極端錯誤的。因而,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應謹慎使用心理測驗手段,更不能強迫學生接受心理測驗。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決不能單純以測量而下定論,否則可能會闖入心理測驗的誤區。
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不良傾向的對策
當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種種不良傾向或錯誤操作方式,影響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工作的成效,不利於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維護。針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化、現代化、專業化和本土化等發展趨勢,我們必須採取有效策略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
1.轉變觀念,提高對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
盡管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當前教育界的共識,成為學校教育改革的新領域,但一些傳統的教育觀念或錯誤認識嚴重阻滯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開展。有些學校在「應試教育」思維模式左右下,視心理健康教育為無關緊要的事情,認為只要管理好學生和抓好升學率就行了,至於學生的心理問題,那是心理學專家和醫生的事,中小學無力也難以解決,或簡單地以思想政治工作取而代之。正是這種認識導致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無法開展或不能向縱深推進,以至於把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送至醫院就診,並動用葯物和醫療器械治療,使心理健康教育呈醫學化傾向。因此,要有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必須大力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工作,提高學校領導和教師對此項工作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因為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僅是方法和技術層面的問題,而是一種先進而科學的教育理念,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素之一,只有轉變思想,提高認識,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得以真正發展。
2.加強管理評估,建構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機構
教育部《關於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把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工作。」「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都應有專人負責或分管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意義深遠且牽涉面廣的工作,它不僅需要領導重視,且須把它作為一項重要措施來組織實施。因此,學校必須建立強有力的心理健康教育組織機構,由校長負責領導,制定一整套教育計劃,設立心理輔導中心或心理咨詢室,健全規章制度,以保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著力運行。為防止工作流於形式,確保質量,在心理健康教育開展過程中應強化監督檢查,做好評估工作,運用科學方法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行恰如其分的評價,以促進和改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評估時限可以是定期的和不定期的、平時性的和階段性的;評估的方式可以是學校的自我評檢、校際間互評、上級主管部門檢評及學生對健康教育的評估等。通過有效管理和合理評估,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學有序、高效穩定地發展。
3.健全隊伍,組建高素質的心理健康教育從教人員
教師是中小學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導力量,組建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是保證心理健康教育正常開展的重要條件。就總體而言,每個教師都應是心理輔導員,他們都應擁有心理衛生保健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輔導技巧,熟悉青少年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疏導策略,把握青少年學生的心理發展軌跡,並以良好的心理特質去影響學生。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由於起步晚,各地發展極不平衡,遠未達到預期效果,且出現了一些不良的操作情形,這除了思想認識等原因外,其重要的因素就是師資隊伍的水平問題,很多學校就是因師資力量匱乏而無法啟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組建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既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的需要,也是保障此項工作高質有效的需要。時下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發展趨勢之一就是從教隊伍將從兼職為主轉為專職為主、專兼結合,此專業化的發展方向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才能勝任。發達國家和我國的港台地區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均有資格認定製度,有的已將心理輔導作為教師教職考核的重要內容。因此,我們必須一方面大力做好從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職前培訓工作,在高校加強此項專業人才的培養;另一方面,盡快做好在職教師的受訓工作,使其具備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和技能,持證上崗,以逐步扭轉目前雜拼從教人員的現象,從而解決心理健康教育成效不高的狀況。
4.全員參與,共建良好的心育環境
心理健康教育在走專業化發展之路時,伴隨此項工作的普及,它現已成為現代學校發展的內在必然要求,必將成為每位教師必備的職業能力,此理念將滲透在現代教育質量觀和學生觀之中,並在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中得以體現,成為學生潛能開發的重要內涵。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並非只是專業從職人員的事情,並非針對哪一個學生的問題,它指向於全體師生。這就要通過各種路徑(如外出進修、校本培訓、專家講學、遠程教育等)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知識和能力,使得專業心理輔導和非專業渠道並駕齊驅,一方面通過課堂教學的優化、學科教育的滲透、課外活動的熏陶和學校隱性教育的作用,構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環境;另一方面,應使學校、社會和家庭「三教合一」,並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共鑄整體教育合力,營造良好的心理發展氛圍,摒棄德育化、課程化和醫學化的不良傾向,使心理健康教育向良性方向拓展。
5.區域合作,共享心理健康教育資源
心理健康教育雖然要立足校本,從學校的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但此項工作並非只是閉門造車,自我禁錮。為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起步相對較晚的情況下見效快,收益大,還必須吸納它校的有效經驗,以先進研究成果為參照系來發展自己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為此,一是要強化區域教育合作,開展校際間的橫向聯系,優勢互補,共享心理健康教育的優勢資源;二是積極開展心理健康的課程研究工作,依託有關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優勢力量,立足校本,廣泛進行心理健康的應用性課題研究,以解決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難題。同時,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計算機及其網路的廣泛使用,為心理健康教育的資源利用、區域合作和課題研究提供了現代化的技術手段,也進一步加快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化進程。有理由相信,伴隨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開展,各校必然在區域合作中大獲其益,並使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快速前行。
【參考文獻】
[1] 林建華:《中學生心理教育原理與教程》,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2] 李建平、金志明:《認清功能 明確目的》,《中國教育報》,1999年1月20日。
[3] 教育部文件:《關於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教基[1999]13號。
[4] 李民:《「智力測驗」成「弱智」學生狀告區教委》,《獨生子女》,2000年第7期。^

6. 小學生健康論文

兒童少年的健康關繫到我國的興衰和民族的未來,要提高民族的健康水平,就必須從小學生做起,使學校成為育人園地。校醫是第一位教師,培養有道德、有知識、身心健康的一代新人。健康教育是提高小學生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培養良好的衛生行為,接受系統的衛生知識教育,建立文明的生活方式。

同學們通過健康教育的學習,衛生行為逐步養成,使他們懂得了清潔衛生、飲食衛生、個人衛生、體育鍛煉衛生和防病常識有關知識。

完成教學的基礎上,做好衛生保健工作。首先做好傳染病預防,因學校是一個集散場所容易有傳染病流行,提前做好預防是校醫的責任。在本年度無傳染病發生。

在2002年基礎上,又進一步加強了對學生六病預防工作,收到了顯著的效果,體檢後對沙眼同學投了葯進行治療,使生病率更進一步下降,對近視同學都投了近視靈眼葯水進行跟蹤矯治,使假性近視恢復正常,近視同學也有所改善。而使我校的近視率形成逐年下降趨勢。

學生接受了衛生知識教育,從培養良好衛生行為習慣,建立文明生活方式,要落實在行動上,必須從平時做起。每當我看到學生單純幼稚的小臉,就感到他們天真可愛。學生因為年齡小,來自不同條件的家庭,有著他們不同的衛生習慣,有的學生咬手指甲、用嘴咬衣服領及紅領巾、摳手等不良習慣,都是在自覺和不自覺中養成。發現他們這些行為,我在衛生課上講這些習慣的害處,並且在實際生活中觀察他們的行為,隨時隨地地給他們矯正,使他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一定要從小做起,指導他們正確的刷牙方法,經常提示他們養成刷牙的習慣。

學生體檢後,對體檢表進行了合理的評價,按要求填好健康教育檔案,有關數字上了資料板,促進今後的工作更好的進行。

今年春季發生了有史以來的第一次「非典型肺炎」傳染病。全國上下齊動員對「非典」進行預防、排查可疑對象工作。在此項工作中,我校堅決貫徹上級的指示精神,把每一項工作都落在實處。衛生室是學校抗擊「非典」的前沿陣地,校醫自然就是守護這塊陣地的排頭兵做了大量的工作。

(1)、收集大量有關「非典」的資料,對全校學生進行宣傳教育,要求做到「三勤」「三帶」等具體要求。

(2)、到保健所領取抗「非典」物資,校內購買抗「非典」物資,並做好保管、使用工作,都設有記錄備查。

(3)、每天對全校各房間進行一次消毒工作,雖然累了一些,但我認為只要能保衛大家的健康還是值得的。

(4)、做好學校環境衛生的監督檢查工作,確保教學環境清潔衛生,不留死角。

(5)、每天對全校師生進行體溫排查,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隔離,並做好上報工作。

(6)、對教師學生及他們家屬是否與外地人接觸或是否去過外地進行調查,發生情況後及時做好隔離,將一切可能消滅在萌芽之中。

(7)、負責全鎮村小教師、學生體溫情況的統計與上報情況,所有情況均有記錄、建檔備查。

總之本學年的工作在保健所領導、學校領導大力的支持和幫助下,較好的完成了我校的衛生工作任務。在工作實踐中我深深的體會到關心愛護學生是我們每一個教師的職責。家長把學生交給我們就要負起責任。我所關心的問題是把防病治病放到首位,為學生創造出身心健康的條件,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將來才能為社會服務。

現代的健康觀

一、健康(Health)的概念

自古至今,健康成為各朝各代人們談論的永久話題,並被視為人生的第一需要。然而什麼是健康?如何正確理解和把握健康的確切內涵?這是一個關鍵的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在1978年國際初級衛生保健大會上所發表的《阿拉木圖宣言》中重申: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或不虛弱,且是身體的、精神的健康和社會適應良好的總稱。該宣言指出:健康是基本人權,達到盡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圍內一項重要的社會性目標。事隔多年後,1989年世界衛生組織又一次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認為健康包括軀體健康(physicalhysi。alhealtl)、心理健康(psychological health)、社會ychological。alth)、社會適應良好(good social adaptation)和道德健康(ethical health)。這種新的健康觀念使醫學模式從單一的生物醫學模式演變為生物-心理-_社會醫學模式。這個現代健康概念中的心理健康和社會性健康是對生物醫學模式下的健康的有力補充和發展,它既考慮到人的自然屬性,又考慮到人的社會屬性,從而擺脫了人們對健康的片面認識。

1.軀體健康(生理健康) 軀體健康是指身體結構和功能正常,具有生活的自理能力。

2.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個體能夠正確認識自己,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使心理處於良好狀態以適應外界的變化。心理健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無心理障礙等心理問題的狀態;廣義的心理健康還包括心理調節能力,發展心理效能能力。

3.社會適應良好 較強的適應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徵。心理健康的大學生,應能與社會保持良好的接觸,對於社會現狀有清晰、正確的認識。既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又不會沉湎於不切實際的幻想與奢望,注重現實與理想的統一。對於現實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困難和挑戰,不怨天尤人,用切實有效的辦法去解決。當發覺自己的理想與願望與社會發展背道而馳時,能夠迅速地進行自我調節,以求與社會發展一致,而不是逃避現實,更不妄自尊大和一意孤行。

4.道德健康 道德健康是指能夠按照社會規范的細則和要求來支配自己的行為,能為人們的幸福做貢獻,表現為思想高尚,有理想、有道德、守紀律。

二、健康的標准(health standards)

健康的標准包括:①精力充沛,能從容不迫地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②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任務而不挑剔;③善於休息,睡眠良好;④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各種環境的各種變化;⑤對一般感冒和傳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⑥體重適當,身材勻稱,頭、臂、臀比例協調;⑦眼睛明亮,反應敏銳,眼瞼不發炎;⑧牙齒清潔、無缺損、無疼痛,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⑨頭發有光澤、無頭屑;⑩肌肉、皮膚富有彈性,走路輕松。

按照以上的健康標准,只有15%的人能達到該標准,而15%的人有病。大部分人都處於中間狀態,即沒有疾病又不完全健康的狀態,也就是說處於機體無明顯疾病狀態,但活力降低,適應能力出現不同程度減退的一種生理狀態,如乏力、頭昏、頭痛、耳鳴、氣短、心悸、煩躁等。這種中間狀態即為「亞健康」(subhealth)狀態(第三狀態)。

人人都想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但怎樣才算健康呢?很多人對此不太清楚,包括大學莘莘學子.過去人們都認為身體沒有生病就是健康,這種認識是非常膚淺的.隨著時代的前進和科學的進步發展,現代人對健康有了更科學更全面的認識。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新確定的定義是:『人的身體、精神與社會的最佳狀態,而不是單純的沒有生病」。
新的健康觀認為,沒有生病只是健康的一個基本方面,主要是機體的正常狀態,同時還包括心理健康和對社會、自然環境適應上的合諧.也就是說人的機體、心理與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均處於協調和平衡的狀態.這就是新的健康的完整而全面的觀念.
那麼,如何恆量一個人是否健康,其共同標準是什麼呢?世界衛生組織為此對健康定了10條准則:
一、有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擔負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且不感到過分緊張和疲勞.
二、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事無大小,
三、善於休息,睡眠良好。
四、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中的各種變化。
五、能抵制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
六、體重適當,身材發育勻稱,站立時,頭、肩、臂的位置協調。
七、眼睛明亮,反應敏捷,眼睛不易發炎。
八、牙齒清潔,無齲齒,不疼痛,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
九、頭發有光澤,無頭屑.
十、肌肉豐滿,皮膚有彈性。
這10條准則亦即健康的標准,是就一般情況和普遍情況而言的,但對不同年齡的人還有不同的標准.
新的健康觀的核心思想是「人人為健康,健康為人人」.任何集體的、個人的對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和污染及不道德、不講衛生的行為,不但危害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也危及他人的健康.這種健康觀是「機體一心理一社會一自然一生態一健康』的一種整體觀,是一種社會協調發展型的健康觀.
我國傳統醫學中,也有一套健康的標准。
這一整套健康標准主要是針對中年人而盲,因此也可以視為中年人的10大健康標准.這]0大標準是:
一、眼有神:目光炯炯,無呆滯的感覺,說明精氣旺盛,臟器功能良好,思想活躍.
二、聲息和:聲如洪鍾,呼吸從容不迫,心平氣和,反映出肺臟功能良好,抵抗力強.
三、前門松:指小便通暢,說明泌尿,生殖系統大體無恙.
四、後門緊:大便每日一次,有規律,無腹痛、腹瀉之慮,說明消化功能健旺.
五、形不豐:保持體型勻稱,注意不宜過胖,標准體重(公斤)=身高(厘米)—105(女性減l00)。
六、牙齒堅:注意口腔衛生,基本上無齲齒,反映腎精充足。
七、腰腿靈:表現肌肉、骨骼和四肢關節有力或靈活,中年知識分子因工作性質尤其要保持腰腿靈。
八、脈形小:指每分鍾心跳次數保持在正常范圍(60-80次/分),說明心臟和循環功能良好.
九、飲食穩:飲食堅持定時定量,不挑食和偏食,不飽食濫飲,無煙酒嗜好,注意飲食養身法。
十、起居准:能按時起床和入睡,睡眠質量好。

一、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健康是人類生命存在的正常狀態,是社會進步、經濟發展、民族興旺的保證。我國憲法明確規定:維護全體公民的健康和提高各族人民的健康水平,是社會主義的重要任務之一。而健康教育則是一項投入少、產出多、效益大的保健措施,其作為衛生保健的戰略措施已得到全世界的公認,並被列為初級衛生保健八大要素之首。
(一)健康概念
隨著社會經濟、科學技術及生活水平的進步,人類對健康內涵的認識不斷深化。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或不虛弱,而是身體的、精神的健康和社會幸福的完美狀態」。對健康內涵的全面理解有助於指導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實踐。
(二)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通過信息傳播和行為干預,幫助個人和群體掌握衛生保健知識,樹立健康觀念,自願採納有利於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動與過程。即是使教育對象知識、觀念、行為改變的統一。這三者之間的關系表現為:知是基礎,信是動力,行是目標。其目的是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和提高生活質量。
根據1988年第13屆世界健康大會提出的新概念:健康教育是一門研究以傳播保健知識和技術,影響個體和群體行為,消除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的科學。它重點研究知識傳播和行為改變的理論、規律和方法,以及社區教育的組織、規劃和評價的理論與實踐。通過傳播和教育手段,向社會、家庭和個人傳授衛生保健知識,提高自我保健能力,養成健康行為,糾正不良習慣,消除危險因素,防止疾病發生,促進人類健康和提高生活質量。
(三)健康促進
健康促進是促進人們控制影響健康因素,維護和提高他們自身健康的能力的過程,是協調人類與他們環境之間的戰略,規定個人與社會對健康所負的責任。是指以健康教育、組織、立法、政策和經濟等綜合手段對健康有害的行為和生活方式進行干預,創造良好的社會和生態環境,以促進人類的健康。
健康促進模式(略)
我國的健康教育的發展經歷了衛生宣傳、健康教育、健康促進三個階段。三者的關系是後者包容前者,後者是前者的發展。其不同點在於:
衛生宣傳=知識普及+宣傳鼓動
健康教育=知+信+行
健康促進=健康教育+社會支持
(四)健康促進的領域
健康促進涉及的5個主要活動領域:
1、制定能促進健康的公共政策健康促進的含義已超出衛生保健的范疇,把健康問題提到各個部門,各級政府和組織的決策者的議事日程上。明確要求非衛生部門實行健康促進政策,其目的就是要使人們更容易作出更有利於健康的選擇。
2、創造支持的環境
健康促進必須創造安全的、滿意的和愉快的生活和工作環境。系統地評估環境對健康的影響,以保證社會和自然環境有利於健康的發展。
3、加強社區的行動
提高社區人們生活質量的真正力量是他們自己。充分發動社區力量,積極有效地參與衛生保健計劃的制定和執行,挖掘社區資源,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的健康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4、發展個人技能
通過提供健康信息,教育並幫助人們提高作出健康選擇的技能來支持個人和社會的發展。學校、家庭、工作單位和社區都要幫助人們做到這一點。
5、調整衛生服務方向
健康促進中的衛生服務的責任由個人、社會團體、衛生專業人員、衛生部門、工商機構和政府共同分擔。他們必須共同努力,建立一個有助於健康的衛生保健系統。
二、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任務
1、主動爭取和有效促進領導和決策層轉變觀念,從政策上、資源上對健康需求和有利於健康的活動給予支持,並制定各項促進健康的政策。健康教育作為全民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已經受到我國政府的高度重視。以政府行為和行政干預來支持和推動健康教育工作,是健康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2、促進個人、家庭和社區對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的責任感。使人們在面臨個人或群體健康相關的問題時,能明智、有效地作出抉擇。通過提高社區自助能力,實現社區資源(人、財、物等)的開發。
3、創造有益於健康的外部環境。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必須以廣泛的聯盟和支持系統為基礎,與相關部門協作,共同努力逐步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把社區、學校、企業等建成「健康促進社區」、「健康促進學校」、「 健康促進工廠」等。
4、積極推動醫療衛生部門觀念與職能的轉變,尤其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使其作用向著提供健康服務的方向發展。
5、在全民中開展健康教育。教育和引導人民群眾破除迷信,摒棄陋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倡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
三、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主要相關學科
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理論依據和專業技術,主要來源於醫學、社會學、心理學、行為科學、傳播學、科普學、統計學、美學等學科。在諸多相關學科中以預防醫學、社會醫學、教育學、傳播學、健康心理學、健康行為學等關系最為密切。
1、預防醫學:預防醫學是以群體為研究對象,應用基礎醫學、環境醫學等有關學科的理論和流行病學、統計學、毒理學等方法,研究自然和社會因素對健康和疾病的影響及作用的規律,採用衛生措施以達到預防疾病、促進健康、延長壽命的科學。
2、社會醫學:社會醫學是一門醫學和社會科學相結合的邊緣學科。它主要研究社會因素和健康之間相互作用及其規律,以制定社會保障措施,保護和增進人群的身心健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借鑒社會醫學研究醫學問題時所側重的戰略性、理論性、方向性和思維觀念,從社會學角度研究和分析人群的主要健康問題,制定宏觀與微觀結合的不同層次的干預措施,提高人群的生活質量。
3、教育學:健康教育是健康與教育的有機結合。人群從接受健康信息到行為改變,就是一個教育過程。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須熟悉教育對象的需求,熟練掌握根據不同教育對象的文化,設計教育課程,安排教學內容的技術,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實施因材施教,並進行效果評價。
4、健康傳播學:主要研究健康信息傳播活動發生和發展的規律,以及影響傳播效果的因素,傳播策略的選擇與拓展。
5、健康心理學:健康心理學是在行為醫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新的心理學分支,健康心理學要在研究心理和社會心理因素對健康的影響,提供心理保健的理論、策略、具體措施和方法學方面發揮其特殊的功能。
6、健康行為學:健康行為學是近年來隨著健康教育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新學科,也可以說是行為科學的一個分支。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著眼於個人、群體乃至組織行為的改變。因此,健康行為學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的基礎學科。
四、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
1、健康相關行為改變的理論
⑴知信行模式(KABP) 「知信行」模式是行為改變的較為成熟的模式:
信 息 → 知 → 信 → 行 → 增進健康
健康教育知信行模式圖
知(知識和學習)是基礎,信(信念和態度)是動力,行(促進健康行為)是目標。以吸煙有害為例,健康教育工作者通過多種方法和途徑把吸煙有害健康、吸煙引發的疾病以及與吸煙有關的死亡數字等知識傳授給群眾;群眾接受知識,通過思考,加強了保護自己和他人健康的責任,形成信念;在信念支配下,逐步建立起不吸煙的健康行為模式。
(2)健康信念模式 健康信念模式是用社會心理學方法解釋健康相關行為的重要理論模式。它以心理學為基礎,由刺激理論和認知理論綜合而成。健康信念模式在產生促進健康行為的實踐中遵循以下步驟:首先,充分讓人們對他們目前的行為方式感到害怕(知覺到威脅和嚴重性);其次,讓人們堅信一旦改變不良行為會得到非常有價值的後果(知覺到效益);同時清醒地認識到行為改變中可能出現的困難(知覺到障礙);最後,使人們感到有信心、有能力通過努力改變不良行為。
2、健康傳播技巧
健康傳播是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重要手段和策略。是運用各種傳播媒介渠道和方法,為維護和促進人類健康的目的而製作、傳遞、分散、分享健康信息的過程。健康傳播是一般傳播行為在醫學、衛生學領域的具體和深化,並有其獨自的特點和規律。
人類的傳播活動多種多樣。但按傳播的主客體相互關系的不同及其特徵,大致可分為「人際傳播」,「大眾傳播」,「組織傳播」和「自我傳播」四種基本類型。健康傳播也離不開這幾種傳播方法。
(1)人際傳播 也稱人際交流,是指人與人之間一種直接的信息溝通的交流活動。人際傳播可以是個人與個人之間、個人與群體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由於人際傳播具有針對性強、交流充分、反饋及時等優點,這種傳播方式在社區健康教育中尤為常用和有效,社區全科醫生、衛生工作人員應該是該社區健康問題的權威和 健康傳播者,可以應用在診病時、病人咨詢時、出診家訪時——「個人與個人」;組織專題講座、授課、演講——「個人與群體」;座談、討論——「群體與群體」這幾方面進行人際健康傳播。
人際傳播要獲得好的效果,傳播技巧是十分重要的。人際傳播要成為互動式的而不是單向的說教的。首先,人際間要溝通、理解、信任和尊重、保護對方的隱私;第二,對社區內人群的健康情況應有所了解,回答咨詢、專題講座、授課、座談等都應針對性強,有的放矢,使對方產生興趣、共鳴;第三,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如果對不懂醫學的人使用了很多醫學術語,對方理解不了醫學術語的含義,也是不能達到預期效果的:最後要有科學性。
(2)大眾傳播 是指通過廣播、電視、電影、報紙、期刊、書籍、標語、板報、宣傳單張、互聯網等大眾媒介向社會人群傳播信息的過程。大眾傳播的特點是要藉助一定的媒體;其信息是公開的、面向全社會人群;信息傳播距離遠、覆蓋面廣、速度快;大眾傳播是單向的,雙方信息反饋不足。
(3)組織傳播 是指組織之間,組織內部成員之間的信息交流活動是有組織有領導而進行的有一定規模的信息傳播。即發展為公共關系學。
(4)自我傳播 是指個人接受外界信息後,在頭腦中進行信息加工處理的過程,這是人類進行一切信息交流的必要的生物學基礎。屬於心理學研究的范疇。
3、健康相關行為干預模式
健康相關行為是指個體或團體的與健康和疾病有關的行為。一般可分為兩大類:促進健康的行為和危害健康的行為。
促進健康行為是個人或群體表現出的客觀上有利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組行為:
⑴日常健康行為,如合理營養、平衡膳食、睡眠適量、積極鍛煉、有規律作息等。
⑵保健行為,如定期體檢、預防接種等合理應用醫療保健服務。
⑶避免有害環境行為,「環境」既指自然環境(環境污染),也指緊張的生活環境。
⑷戒除不良嗜好,戒煙、不酗酒、不濫用葯物。
⑸求醫行為,覺察自己有某種病患時尋求科學可靠的醫療幫助的行為。如主動求醫、真實提供病史和症狀、積極配合醫療護理、保持樂觀向上的情緒。
⑹遵醫行為,發生在已知自己確有病患後,積極配合醫生、服從治療的行為。
健康相關行為干預的方法有很多種,如信息傳播、組織與法規、環境改變、培訓與指導、咨詢以及從行為醫學移植過來的行為矯正等。這些方法與策略分別作用於影響行為的產生、保持與發展的各個環節,是健康教育方法學的重要內容。行為干預的目的是幫助人們改變已養成的不良行為和生活習慣,自覺採納促進健康的行為,培養良好的生活方式。
行為矯正技術是本世紀50年代末期發展起來的,用於矯正各種危害健康的行為,指導建立各種促進健康的行為的系列性技術,在健康教育領域內廣泛運用的矯正技術主要有脫敏法、示範法、厭惡法、強化法和消除法。
五、常用的健康測量及指標
健康測量是將健康概念及與健康有關的事物或現象進行量化的過程,即依據一定的規則,根據被測對象的性質或特徵,用數字來反映健康概念及健康有關的事物或現象。健康測量從對死亡和疾病的負向測量逐步擴大到以健康為中心的正向測量;從對生物學因素的測量擴大到對心理、行為因素和生活因素的綜合測量。
1、健康測量指標:
為適應現代健康的需要,一方面引入了很多新的指標,如心理指標、行為指標;另一方面也不放棄原有的死亡指標和疾病指標,對他們進行改進和發展,如利用死亡資料和疾病、殘疾資料計算減壽年數(YDLL)、無殘疾期望壽命和傷殘調整生命年(DALY),旨在反映死亡的不合理性和人們的生存質量。
單一指標:群體健康測量指標(如死亡率、發病率、患病率、死因構成比等);個體健康測量指標(如心率、血壓、肺活量等生理、生化指標)以及在這些健康測量指標基礎上演變的指標(如期望壽命)。
綜合指標:是通過某種方法或法則將多個單一指標結合起來所產生的一個新指標。其特點是將反映健康狀況的多方面資料概括起來,用一個數值來表示,以提供對個體或群體健康狀況的多維測量和簡單評價。如生存質量指數、無殘疾期望壽命、傷殘調整生命年、心理量表評分等。
2、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常用的健康指標
⑴死亡指標:包括總死亡率、性別年齡死亡率、死因構成比、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和期望壽命;
⑵殘疾指標:殘疾率、殘疾原因構成;
⑶疾病指標:發病率、病死率、生存率;
⑷營養狀況指標:日攝入某營養成分總量;
⑸生長發育指標:包括身高、體重、血壓、肺活量、月經初潮的平均年齡、首次遺精的平均年齡等,可計算這些生長發育指標的年增長值和增長率,或進行相關分析;
⑹心理指標:包括對人格、智力、情緒、情感測量,如MMPI量表、艾森克個性量表、Beck抑鬱問卷(BDI)、焦慮自評量表(SAS)、UCLA孤獨量表、個人評價問卷等;
⑺行為指標:行為模式(A型行為與B型行為的測量、得克薩斯社交行為問卷)、生活方式(生活豐度、生活頻度、活動譜、生活滿意程度等得測量)、人際關系(人際關系指數)、個人地位和個人經歷的測量指標;
⑻人口指標:人口數、人口的性別與年齡構成、人口的文化構成、文盲率或識字率、人口的職業構成;
⑼綜合指標:
症狀和功能指標:常用症狀和功能調查量表包括CMI、GHQ、MMPI和SRQ。
生活質量指標:包括生存質量指數、功能狀態量表和生存質量量表;
其他:減壽年數(YDLL)、無殘疾期望壽命、傷殘調整生命年(DALY)等。

7. 需要一篇淺談少年兒童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實用性的論文

小學健康教育教學的點滴體會 我國中小學在校學生約佔全國人口的五分之一,做好兒童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工作,可以使他們從小接受系統的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知識水平,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強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預防各種常疾病,可以為他們一生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小學生中開展健康教育,也是貫徹國務院《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的主要內容。下面我就結合自己二年來的健康教育教學的經歷,談我的幾點粗淺的體會。 一、提高認識,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健康關繫到人一生的發展。教師首先要提高認識,堅決糾正教育健康可有可無的思想,本著對學生終身負責的思想,來開展健康教育教學,在師生腦海里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從健康的新觀念出發,通過規范的健康教育,向學生傳授系統的衛生知識;指導學生了解自己的身心發展的過程和變化,認識和理解影響自己身心發展的要素,學習一些調控自己身心健康的必要方法;培養學生的良好身心健康意識、行為習慣、衛生習慣,幫助學生逐步建立科學進步、文明健康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和救助他人,以及與自然、社會環境相適應的能力,以達到提高學生身心素質的目的。 二、鑽研教材,做好課前准備 以前有的老師認為健康教育是一門副科,上級要求開課,只要拿著課本讀讀就可以了。其實,健康教育課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它有著與其他學科不同的特點,它既有教育的一般性質和特點,又具有醫學、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學科的性質和特點。教材篇幅短,文字敘述少,課時量也不多,但涉及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醫學、生物學、美學諸多學科方面的內容,這些教材內容有較嚴密的科學性、先進性、可讀性、實用性和趣味性。老師上好這門課,就必須先鑽研教材,查找資料,研究教法,做好充分的准備。 1、要熟悉教材的編排體系。現行《健康教育》教材是以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過程為依據的,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全套書既保證了知識的系統性和層次性,又力求用簡明的文字,生動形象的畫面,突出了安全、救護、心理、營養、青春期、常見病防治以及消費衛生等方面的教學內容。教學時,應嚴格按教材的知識程度進行教學,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實適當內容。 2、教師要具備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各方面的知識,要注意充實自己的生理學、醫學、生物學等方面的知識,在講授健康教育知識時,教師應運用圖片、游戲等樂學的方式進行教學課前做知識的准備和教具學具的准備。 3、根據本地區自然環境以及季節性差異靈活處理教材內容,特別是流行性疾病高發季節,不要完全拘泥於教材的安排,要適時給學生傳授這方面的預防知識。 4、要全面了解學生。根據學生體檢資料和心理咨詢的形式了解和分析學生身體素質、營養狀況和健康方面的情況,對學生在生理上的個體差異做到心中有數。 三、採用靈活多樣的方式,注意因材施教 1、現身說法聯系實際 在小學健康教育中有很多內容可以採取聯系實際現身說法的方法進行教學。如講授《保護視力》時,讓患有近視的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患上近視的和近視給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帶來哪些不方便。通過他們的現身說法,使學生認識到保護視力的重要性。當講授到近視的形成原因、預防措施和用眼衛生學生的興趣更濃,印象更深。通過這種方法的教學,學生對眼睛保健知識的掌握程度大大超過以前,自覺做眼保健操,注意用眼衛生的同學增加了30%以上,使我校學生近視力率呈逐年下降趨勢。 2、課堂練習實際操作 為了使學生掌握健康教育知識提高操作技能,在學習怎樣測量體溫、脈搏、呼吸、身高、體重等內容時,採用以具體練習,實際操作為主的教學方法。老師先示範,講清要點。再讓學生分組練習,大大的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學生互幫互學共同提高,很快就掌握了測量方法。既使學生掌握了方法又活躍了課堂氛圍。 3、用現代電教直觀教學 健康教育教材中有很多內容可以採用電教手段進行教學,將圖畫、文字、色彩、動畫、音響及各種特技有機地結合,發揮整體功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習活動高潮迭起,興趣盎然,為學生生動活潑參加學習全過程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4、穿插游戲寓教於樂 在導入新課時可採用猜謎語、聽故事、看錄象等形式一激發興趣;在講重難點時可採用分組討論、猜一猜等形式來化解難點;在鞏固練習時可採用讀兒歌、找朋友等形式加深印象,使學生在娛樂中學習,再游戲中鞏固。 5、結合學生實際因材施教 對於低年級學生,由於掌握文化知識少,理解能力較弱,偏重於形象思維,他們愛聽故事,看圖畫,好摹仿,教師在教學中應多利用掛圖,標本,多媒體等直觀教具,採取教兒歌、歌曲、做游戲、講故事、實物操作等方式進行教學,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調動了學生的動腦、動口、動手,使他們對健康教育課產生濃厚的興趣。 對於高年級學生,他們認識能力、接受能力都比較強,思維也比較活躍,對什麼知識都感到新鮮和好奇,喜歡刨根問底,在教學中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擴大知識面,盡量講清楚一些知識的前因後果,給學生一個比較完整的知識輪廓。 三、課堂內外相結合,做好學校健康教育工作 學校健康教育不僅僅局限於健康教育課程,老師的工作也不能只局限於課堂。還應該積極和學校相結合,開展多種健康教育活動,向兒童青少年的學習和生活滲透健康教育。我積極和學校相協調,切實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提高兒童青少年衛生科學知識水平。通過課堂內外的教育方式向兒童青少年傳授衛生科學知識是學校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其目的是將兒童青少年的行為引向正確的方向,抑制不良行為和習慣的影響,有效地以正確的方法維護自身的健康。 2、降低兒童青少年常見病的發病率。兒童青少年正處在生長發育時期,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及對某些致病微生物的免疫能力較差,易患一些常見的疾病。老師和配合學校大力開展健康教育,使學生掌握有關預防知識和必要的技能,結合學校定期體檢和矯正,降低少年兒童的發病率。 3、改善兒童青少年對待個人和公共衛生的態度。兒童青少年對待衛生的態度如何,是促使其將衛生科學知識轉變為行為和習慣的動力,是健康教育取得良好社會效益的前提。為此我抓住生命早期這一有利時期,配合開展學校健康教育,讓學生從我做起,從身邊的事做,搞好個人衛生和公共衛生,形成良好的衛生行為和習慣。 4、預防各種心理障礙,促進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從學校方面來看,學習緊張,有各種測試和競賽,可能導致學生陷入緊張、焦慮等不平衡狀態中。從社會方面來看,社會上一些負面影響,比如色情、暴力以及不法網吧等,都對青少年造成不良的刺激。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其正常、健康全面發展的保證。我注意加強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預防與消除小學生心理問題的滋生,讓學生保持積極、樂觀、健康心態,努力提高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8.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的3000字左右論文

當前在全國乃至全省、我們中山市各級中小學都積極開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各種形式、各種渠道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經在全市中小學普遍生根開花。在努力形成全社會都來關心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風氣方面,我市教育局、中山師范學校與市關工委、市婦聯、團市委、市科委、市科協及市中山日報社等部門緊密配合,採用多種形式向社會擴大影響。經過各級新聞媒體的宣傳,對於我市社會各界和廣大家長來說,「心理健康教育」或「學校心理輔導」已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現在,不少中小學已把舉辦「家長學校」或定期舉行「家庭教育」講座作為一項經常性的工作來抓。市教育局和市婦聯、關工委等部門一起成立了專門的機構,以便更好地協調家長學校的工作。華南師范大學、市教育局、中山師范學校和教科部門還組織各學校心理輔導的骨幹教師培訓學習,對於形成一種「全社會都來關心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社會風氣,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具體說來,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的現實意義。

1.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當前學校教育的需要,是避免各種突發事件,維護社會團結穩定,學校正常運作,學生家庭幸福的預防針。

國家教委新頒布的德育大綱第一句就明確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與心理健康教育。」明確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德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謂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據心理活動規律,採用各種方法與措施,以維護個體的心理健康及培養其良好的心理素質。而從心理健康的角度來看,人們心理狀態可以分為三種情況或狀態;正常狀態(常態)、不平衡狀態(偏態)與不健康狀態或病態(變態)。在中小學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維護正常心理,糾正偏態心理,治療變態心理,有著現實的意義。

① 有利於學生的身體健康成長。

中學生正處在心理機能迅速發育成熟的時期,因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就是及時地針對性地施以教育,對症下葯。使學生知道什麼是健康和不健康的心理學保持心理健康就能促進學生身體健康成長。

② 有利於學習、工作效率的提高。

健康的心理對於學習、工作的效率起重要的作用,對競賽技能的發揮更為重要。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是朝氣蓬勃,開朗樂觀,學習和工作就有勁,效率就高。而一個心理不健康的人常常心神不定,思慮過多,不能集中精力於學習和工作上,既影響生活效率,也大大妨礙創造才能的發揮。

③ 有利於智力與個性的和諧發展。

心理健康對於促進人的智力與個性和諧發展,發揮人類最大的聰明才智,對培養人才具有重要意義。對於處在智力發展成熟和個性形成時期的中學生尤為重要。一個人重視心理健康,可使大腦處於最佳狀態,更好地發揮大腦功能,有利於開發智力,充分發揮各種能力,有利於個性的和諧發展。

④ 有利於心理疾病的防治。

心理疾病的發生,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我們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就會注意防止和消除產生心理疾病的各種因素,以防止病變的發生和發展。人的心理疾病,大多數是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各種社會因素的影響而積累逐漸形成的。如果發現學生有了心理病變的苗頭,就及時採取適當措施,使它在量變過程中得到以終止和消失;如果確實患了心理疾病,應及早給予積極的治療,使之盡快恢復健康。

2. 開展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正常健康、全面發展的保證。

從個體發展的角度來說,注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於個體的發展有三方面意義。

① 促進學生學業事業成功。

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發展性教育,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這些心理素質是他們學業成功、事業成功的重要保證。

② 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思想品德,一般由道德品質、政治傾向和行為規范等要素構成。青少年時期,思想品德發展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發展自己的共產主義理想、政治觀點和道德品質;二是培養自己正確的道德評價和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健康在某些方面可以說是優良思想和品德的基礎;而在另一方面則是它們的直接組成部分。所以說,心理健康有利於青少年思想品德的發展。

心理健康的人,必然具有健全的性格,必然會正確地對待周圍環境,熱愛祖國,熱愛集體,熱愛人民,熱愛勞動,熱愛科學,熱愛社會主義,艱苦奮斗,嚴於律己,寬於待人,助人為樂,與人為善。心理健康的人,他們善於處理人與人、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所有這些都是共產主義思想品德發展的基礎和組成部分。

心理健康還有利於人積極、樂觀地認識環境、改造環境。心理健康的人常表現出思想開闊,能在任何環境下樂觀地對待現實,以進取精神面對現實、正視自己、適應社會,努力創新。

許多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凡有心理問題的學生,他們在集體中都不善於處理各種關系,都可能成為集體的嫌棄兒;他們更多地表現出沖動、急躁、孤僻、任性和不聽話;他們時而表現出自卑、厭世,時而表現出高傲、狂妄;他們缺乏活動願望和興趣,不善交際,經不起挫折,狹隘猜疑,膽小怕事。這樣的人很難形成良好的共產主義思想品德。

③ 保證學生正常健康地生活與發展成人。

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心理處於健康狀態,是其正常生活、正常地發展的前提與保證。中小學生能否健康地成長,心理健康教育是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3. 開展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身心發展特點的需要。

青少年時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階段,個體從兒童進入青少年階段,其身心發展起了重大的變化。首先是出現了對其心理與行為有著重要影響的兩方面需要,一是性的成熟,使青少年性意識與沖動出現;二是由於身體的全面發展與性的需要的形成,使青少年產生了成人感,出現了強烈的獨立性需要。這就是青少年時期的新需要與其心理成熟水平及社會地位水平的矛盾,具體為四個方面:

① 新的性需要與社會地位的矛盾。

② 性成熟性意識增強與心理上道德上准備不足的矛盾。

③ 新的獨立性需要與社會地位的矛盾。

④ 新的獨立性需要與心理成熟水平的矛盾。

青少年時期這些特定的矛盾,導致了他們在各方面表現出既不同於兒童,又有許多成人的心理特點,使他們最容易進入心理不平衡狀態而又最不容易通過自我調節或尋求成人疏導以得到解脫。同時,青少年接近於成人的活動能量,對以上的矛盾系統又起著激發作用,容易使矛盾爆發,因此,對青少年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迫切。

4. 開展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當前社會變動時期的需要。

近幾十年的發展,隨著社會變革而產生的一些變化或暫時不可避免地滋生的一些因素,都將對青少年心理狀態產生消極影響。

從家庭方面來看,離婚率不斷增高,家庭氣氛溫馨減少,家庭對獨生子女教育不當的管教方式,都會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產生消極因素。

從學校方面來看,高考升學壓力,頻繁的測驗考試,學生分數排位等等,導致競爭激烈,壓力增大,使青少年學生無止休地陷入緊張、焦慮、擔憂、挫折等等不平衡狀態中。

從社會角度來看,一些黃色、淫穢東西的出現,信息渠道的暢通,政府部門一些不正之風,觀念的多元化,也將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因此,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僅非常重要而且非常迫切,現實意義重大。

9. 小學教師如何對小學生開展健康教育 (論文)急需

淺談如何對小學生進行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 視。小學生處在長知識、長身體的階段,他們的心理品質還不成熟,一些學生 由於自身、家庭的種種變化,學習壓力的加重等原因,加上缺乏對自己的正確 認識,導致他們產生不健康的心理。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健康地成長,培養 其優良的心理素質,促進其個性的和諧發展,健全其人格,使他們能夯實心理 基礎迎接各種挑戰,這是每個小學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如何對小學生進行心 理健康教育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巧妙暗示,樹立自信 自信是一個人對自身能力的正確認識和充分估價,這是一種良好的心理品 質。自信的孩子熱情樂觀,不怕挫折,能憑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去實現目 標。但目前小學生較為普遍地缺乏自信,存在自卑的消極心理。先天生理上的 缺陷,在班集體中的地位,學生之間矛盾沖突都可能使人產生自卑。這種消極 心理的存在,使學生不能以正確的態度、平和的心態對待自己的不足。這種心 理的形成主要是因為學生自己、家長或老師常常將其不足的地方和其他同學的 優點相比較,而忽略了他們的長處。時間一長,他們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尤 其是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認為自己天生笨,努力也是徒勞,這種想法更要 不得。因此,教師首先應轉換評價角度,睜大眼睛,及時發現學生的優點及閃 光之處。其次,教師應以各種方式,如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個關切的眼神,— 句鼓勵的話語,一句看似不經意的表揚等向學生巧妙暗示,讓他們了解自己的 長處,看到自己的能力,以克服自卑樹立自信。再次,教師應指導學生正視自 己,科學地一分為二地評價自己,讓學生明白,別人有你羨慕的長處,你也有 別人不及的優點。教師指導學生縱向比較,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與不足,懂 得失敗乃成功之母的道理,學會正確面對失敗。教師可讓學生講出自己最為難 的事,幫助其找到解決的辦法,使學生克服困難,體驗成功的喜悅,樹立「我 能行」的信心。 二、傳授方法,促進交往 肖伯納說過: 「倘若你有一個蘋果,我也有—個蘋果,而我們彼此交換這些 蘋果,那麼你我仍然各有一個蘋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種思想,我也有一種思想, 而我們彼此交流這些思想,那麼我們每個人將有兩種思想。 」小學生的交往具有 獲得信息的功能,並且有利於學生的社會化。通過交往,他們不僅對自己有一 個客觀的認識,而且對別人也有所了解,既不惟我獨尊,知道山外有山,人外 有人,又不自暴自棄,懂得相互學習,合作交流。有的小學生常常遭遇交往失 敗,有時他們的言行並無惡意,但卻不被他人理解和接受,而產生矛盾和誤會。
漸慚地,他們變得自卑、敏感、膽怯。因此,指導學生認識交往的意義,掌握 交往的方法,積極主動地交往,對其形成健康的心理是很重要的。教師應告訴 學生,與他人交往,首先要做到對人有禮貌,其次態度要真誠謙遜,豁達大度, 懂得剋制忍讓,並注意聆聽他人的意見,不搞惡作劇,不挖苦取笑別人。還有 的小學生性格孤僻,抑鬱內向,沉默寡言,不善交往,把自己圈在自我的小圈 子里,或孤芳自賞,或自漸形穢,其實這樣不利於他們的健康成長。對於這樣 的學生,教師要善於選擇話題,多啟發誘導,使他們敞開心靡,願意與人交談。 同時,要創設團結友愛的班集體,用集體的愛感染他們,使他們體驗到集體生 活的快樂,逐漸變得活潑開朗,並盡快融入到集體生活中去。 三、善於疏導,培養情感 成長中的小學生隨著知識積累的日益豐富,各種能力的不斷提高,生理心 理的急劇變化,情感體驗逐漸豐富。但他們處於半幼稚半成熟時期,矛盾交織, 他們的情緒情感還不平衡,不穩定,往往滋生不良的情緒、情感。教師首先應 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經常和學生溝通,對學生的點滴進步予以關注。其次, 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哪些情緒、情感是好的,易被人接受,哪些情緒、情感是不 好的,要控制消除。教師要指導學生正確認識心理現象,學習調節控制自己的 情感,努力培養高尚的情感。教師應耐心地幫助學生分清積極與消極、樂觀與 悲觀、自尊與虛榮、自豪與自傲等不同心理品質的界限,讓他們通過合理釋放, 調節升華自己的情感,減少心理壓力和緊張感,引導學生學會多方面、多角度 看問題,胸襟寬廣,能容人能容事,情感豐富。 四、組織實踐,鍛煉意志 具有良好意志品質的人,表現為有堅定的信念,勇敢樂觀,自製力強,有 堅忍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撓的精神。如今的孩子大多家庭富裕,生活安逸。即 使有的家庭經濟並不寬裕,但父母總覺得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自己省吃儉用, 對孩子的要求盡量滿足。由於缺少鍛煉,很多孩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嬌 氣十足,不僅動手能力、自理能力較差,還普遍存在依賴性強,自製能力差, 意志薄弱,做事易半途而廢,缺少恆心和毅力等問題。 學校可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經受磨練,通過積 極克服活動中不斷出現的困難,進行自我約束、自我調節、自我教育,鍛煉意 志,形成自強不息、堅忍不拔的心理品質。公益勞動、軍訓夏令營活動、社會 考察活動、春秋季運動會都是鍛煉學生的好機會,學生在活動中成長,在活動 中走向成熟。 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應注意創設良好的環境,綠草如菌的校園,窗 明幾凈的教室,和諧進取的班風,全學校都關心學生心理發展的氛圍,都會促 使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閱讀全文

與小學健康教育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