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小學教師在教育科研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著眼於解決實際問題,突出教育科研的主要任務 中小學教育科研具有微觀性、具體性、日常性、實踐性和應用性等特點,因此,其內容必須是教育教學實踐工作中的具體問題。在解決問題中形成理論,並用理論指導實踐。這是中小學教育科研工作所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要做到這一點,必須以實際應用為主要目標,以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為主要任務,分解課題目標,落實科研任務,扎扎實實、認認真真、一步一個腳印地推進課題研究,必須揚棄過去那種「假、大、空」的課題取向,倡導教師課題研究的「小、真、實」。 一是要注重「小」。即確立的課題題目要「小一點」。從梳理個人(或學校)教育教學的問題里,選擇能夠鏈接新課程理念的、切實可行的、能夠彰顯本校特色的、可以通過反思和行動改變行為的「小」課題。或是將上級下達的重點課題結合本校教育教學實際情況分解成子課題,乃至子課題的子課題,以增強課題的可操作性。 二是要注重「真」。即課題研究內容要「真一點」。有專家提出:「教師的研究主要包括兩大類:一是課堂教學,也就是通過課程的開發、設計和知識在課堂中的傳遞,實現教學傳遞和育人工作;二是對學生的心靈成長的呵護、教養和促進。」教師必須圍繞改進課堂教學、促進學生成長的真實情景和真實事件,發現帶有共性的困惑和疑難問題,問題必須具有針對性和現實性。 三是要注重「實」。即課題研究的方案設計和操作過程要「實一點」。特別強調「做起來」。即在課題研究方案設計時,要對課題研究的過程進行有步驟、科學的安排,做到操作步驟、研究目標與課題組成員承擔的具體內容、工作任務緊密結合、相互落實,使每位課題參與者在相應的研究步驟與研究層面上進行研究。從而杜絕中小學教育科研課題研究「坐車」的多,真正參與研究的少的「泡沫科研」現象。同時,課題組成員還要及時有效地反思、歸納、提煉每一環節,使整個課題的操作始終處於有步驟、有成效的運作之中。 著眼於課堂教學,佔住教育科研主陣地 教師的教育科研必須立足於課堂教學,搞好教學工作是教育科研的前提條件。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教學,教育科研只有在堅持搞好教學工作的前提下,才能結出豐碩之果。離開教學活動去搞教育科研,必然會脫離實際,甚至走入誤區。真正的教育科研應當是立足於本學科及本人教學實踐,在教學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認識問題,總結出本學科的教學經驗和教學體會,不能為了研究而研究,應當把教學與科研統一起來。只有在搞好教學的前提下才能結出更好的科研之果。教師要搞好科研,就應當首先要立足於搞好教學,要認真地備課,認真地鑽研教學大綱,吃透教材。把備課作為教研的起點,要認真搞好課堂教學,不斷研究和改進教學方法,處理好教學的各個環節之間的關系,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積累經驗。只有認真去搞好教學工作,不斷地積累經驗,才能為搞好科研工作打好基礎。 著眼於反思實踐,抓住教育科研主要方法 教育科研的方法有多種,但適合中小學教師的主要是不脫離教師的教學實踐,為解決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而進行的反思實踐研究。要使反思切實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工具和橋梁,實踐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腦子里要有問題。有問題、有障礙才會有思考、有分析。教師在開展教育反思活動時,要注意形成自身的問題意識,要善於在稍縱即逝的現象中捕捉問題,在貌似沒有問題的地方發現問題。就拿教學來說,如果教師有明確的問題意識,就可能在教學的方方面面發現問題。比如,在教學目標方面,可以反思教學目標是否完成和合理;在教學內容方面,可以反思教材內容重點、難點的處理方法是否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等。 二是反思要有持續性。偶爾的反思並不困難,也是絕大多數教師能做到的,但持續不斷的系統反思卻不見得是每個人輕易都可以做到的。作為研究的反思,應該是持續的、不間斷的、系統的,它擺脫了零散片段反思的狀態,將反思滲入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從而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教育教學研究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三是反思的成果要在實踐中印證。教師要注重將反思的結果用於實踐之中。反思本身不是目的,其目的在於切實變革實踐,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因而,教師一方面要注重對教育教學現象或問題的反思;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將反思的成果用於後續的教育教學活動,不斷改進實踐狀態,提升教育智慧。 作者:遼寧朝陽市教師進修學院 王曉紅
2. 中小學教師如何處理教育與科研關系
教育與科研可以同時進行,二者並不沖突,而且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內。在教育過程中,注重做好容科研工作;在取得科研成果時,再把科研成果應用到教育上,使二者實現良性循環。
教師一詞有兩重含義,既指一種社會角色,又指這一角色的承擔者。 廣義的教師是泛指傳授知識、經驗的人,狹義的教師是指受過專門教育和訓練的人,並在教育(學校)中擔任教育、教學工作的人。(履行教育教學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來源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3. 中小學教師有必要開展教育科研嗎生物教學研究選題如何與教學工作結合起來
開展教研是必須的。生物選:(對比性實驗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正確把握對比條件)這個課題
4. 學習中小學教師如何從事教育教學研究心得
學習、鑽研教學大綱和教材——教師成長的起步階段 首先,教師要認真研讀教學大綱。每一個教師,特別是剛剛參加工作的新教師必須經常對教學大綱認真研讀,反復思考,熟練掌握教學大綱的教學目的及對各知識點的要求。總的來說,教師鑽研教學大綱要做到以下四個明確: 1.明確本科目的教學目的和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的最重要的理論和技能是什麼,教學體系的結構,主要的思路和邏輯主線是什麼。 2.明確教材的各部分在整個學科體系中處於什麼地位,它們之間是怎樣聯系的。 3.明確哪些是教材中的基本現象、基本理論、基本技能。 4.明確每個部分的具體的教學目的、要求是什麼,並據此確定內容的教學檔次。一般分為「了解、理解、掌握」三個檔次。
5. 中小學教師怎樣開展教育科研
引子:一線教師對教育科研的認識和感受神秘:可望而不可及的,只有專家才能做繁忙:整天忙於教學、批改,根本沒時間搞科研無奈:有很高的科研熱情,但苦於找不到課題頭痛:不知從何下手,缺乏一套實用的科研方法 思考一:教育科研對我們究竟有何用?教育科研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以教師的身份進入研究:不是專家的研究,不要把自己當成專業研究者。教師的身份決定研究的方式是行動研究、敘事研究,研究的內容是日常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所做的是對自己工作的研究:研究的問題不是他人的,而是自己工作中真實具體的問題,不是完成規定性任務,而是教師自己發自內心實實在在的需要,不是假研究,不是在研究報告評比之後就成了封存的歷史,更不是在轟轟烈烈科研結束之後又可悲地回到「習俗化」的教育教學水平上來。研究教師自己的問題:不是去研究宏大的教育問題,對教師而言,不斷的思考、琢磨就是研究,對那些司空見慣、熟視無睹的事物用心去發現,對那些理所當然、天經地義的常規和說辭反復琢磨,試圖去改變貌似合理的歷來如此的大多數的想法與做法,哪怕是一點點。(傳統的教學常規適合新課程嗎?)思考二:對中小學教育科研如何詮釋?中小學教育科研是中小學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用研究的意識、研究的態度,來面對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朱永新:「中小學教師搞教育科研,就是應該從記錄教育現象、記錄自己的思考、記錄自己的感受開始」,把一串串『珍珠』串起來,那就是一根非常美麗的項鏈。」朱永新:《成功保險公司開業啟事》「每日三省自身,寫教育日記千字。一天所見、所聞、所感、所思,皆可入文。十年後持3650篇千字文(計360萬字)來本公司。」理賠辦法:「如投保方自感十年後未能躋身成功者之列,本公司願以一賠百,即現投萬元者可成百萬富翁或富婆。」這幽默的文字道出了教育科研的最有效的方法,教師成長的秘密——寫教育隨筆。思考三:關於校本教研1、校本教研的概念:是指以學校為基地,以學校內教學實踐中的實際問題為研究內容,以學校管理和教師為研究主體,以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為研究目的,所開展的教學行動研究活動。涉及三個重要概念,即:「為了學校」、「在學校中」和「基於學校」。校本教研的基本要素和行為:教師個人----自我反思 、教師群體----同伴互助 、專業研究人員---專業引領。2、自修反思式教研——自主發展 找到自己。別人的指導是必要的,但真正的名師不是靠別人培養出來的。教師在專業化發展過程中,雖接受必要的外界要求和指導,但主要以自修和經常反思為主的一種學習研究方式。校本教研是教師專業成長的一個載體,一個平台,一艘航船。那麼這個載體該怎樣打造,這個平台怎樣搭建,這艘航船又該駛向何方呢? 3、建議教師讀的書——邊學習邊反思l 讀教育報刊——了解同行在思考什麼。l ·讀教育經典——以史為鑒。l ·讀中學生的書——走進學生心靈。l ·讀人文書籍——開闊視野。l ·讀無「字」書——采擷課程資源。一、課題研究概述1、什麼是課題研究?課題研究是運用科學的研究方法去探索教育的客觀規律的過程,也是通過認識教育規律來提升教師素質、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過程。中小學課題研究必須堅持以校為本的原則,密切結合學校、教師和學生實際。2、課題研究的特點:系統性,有計劃,多因素。規范性,區別於純粹的經驗行為。整體性,研究的不是一個獨立的問題。規律性,盡可能合乎教育規律。創新性,有理論和實踐的新意。3、課題研究與常規教研的關系:中小學教師應該以常規教研活動為主要的研究形式。常規教研活動應該做到人人參與,課題研究不必追求人人參與。課題研究必須與常規教研活動緊密結合,不要出現「兩張皮」的脫節現象。4、課題研究的積極作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由經驗型教師向研究型教師轉化)。促進學校教育質量的提升和辦學特色的形成。5、中小學課題研究存在的問題:缺乏研究意識;教師普遍有畏難情緒;不知道如何下手;形式主義嚴重;研究的內容與實際工作脫離。功利主義嚴重。6、課題的類型教育科研課題可以從多種角度進行分類。從研究的性質看,科研課題可分為理論性課題和應用性課題。教育規律的探索、方法論的研究、有關現象的特點的揭示、某些教育觀念、教育思想的分析等都屬於理論性課題,這類課題一般不針對某一具體教育現象,其研究成果具有較廣泛的指導意義。象「構建具有農村特色的校園文化」研究,「中小學教師專業化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的研究等課題;針對教育的具體實踐,為解決教育實踐中某一個領域或某一方面的具體問題展開的研究,屬於應用性研究。象「構建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驗」、「語文教學中審美能力培養與評價研究」等。應用性研究的成果一般可以直接用於教育實際。二、課題的來源教育科學研究的課題主要來源於教育實踐和理論文獻兩大方面,具體地說,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來選擇研究課題。源於工作實際 每個教育工作者都有自己的工作任務與職責
6. 中小學教師怎樣進行課題研究
中小學教師如何進行課題研究
課題研究的作用
第一,教師進行課題研究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需要。時代發展很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很快。在信息化的社會里,要立足就必須有不斷學習的意識和能力;要有勇於實踐、創新的能力。為了適應素質教育對我們老師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學工作的模式由「經驗型」轉向「科研型」。實踐表明:一線教師在教育教學上能積極參與教科研的實踐,自覺學習理論,更新教育觀念,以科研帶教研,以教研促教改,對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大有裨益。
第二、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做課題研究主要是為了解決教育、教學中發現的問題,遇到的困惑。這些問題包括自己教學實踐的問題、有學生行為習慣、道德表現的問題、有學校教育的問題,還有學校管理模式的問題。
第三、有助於養成嚴謹的工作作風。課題研究的嚴密性,也促使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系統化。
第四、有助於形成科研教學意識。做課題時少不了要查閱大量的資料,當你閱讀了大量的有關教育、教學的書籍後,就有利於形成自己的教學理念。教科研實踐活動不但轉變了教師的教育觀念,重要的是使我們養成一種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審視自己的日常工作的行為習慣;自覺地去改進自己的教育手段和教學方法,進行反思教學。
綜上所述,課題研究是當代教師工作的基本方式之一,是當代教師進行學習的方式之一。課題驅動,行動研究是教師自我發展、自我提高的基本方法,教師職業化要求我們必須研究教育。必須由「教書匠」向科研型教師轉變。中小學教師進行課題研究要做到:
http://wenku..com/link?url=Qg2dYZyXV9W1-vFpLIBhoGlxXuTx45IW-_-m
7. 中小學教師如何制定教育科研課題研究方案(四)趙麗霞
四、設計教育科研課題研究方案的基本要求(一)問題提出1.問題提出的任務「問題提出」部分,主要回答清楚為什麼要提出這樣的一個課題來研究。因此,問題提出的基本任務:⑴ 發現需要解決的問題,即通過分析本地(校) 的教育教學實際,明確地指出當前存在的急需解決的問題。這是為什麼要進行該項課題研究的現實需要。中小學教師課題研究要從具體的教育教學中的存在的「問題」入手,不能空穴來風,憑空捏造的。(2)交代研究現狀,即總結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發現其尚未解決的問題,從而論證自己研究的起點和新意。這是為什麼要進行該項課題的研究背景。通過了解研究現狀,可以避免教師在此方面進行重復性,低水平的研究。如果「問題提出」部分能夠表述深刻、有針對性,就能吸引別人的注意,也是課題研究本身得以立項的重要原因之一。2.問題提出的思路一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當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課題的研究有什麼實際作用;然後,通過文獻查閱,了解本課題研究的現狀,存在的問題,本課題研究要解決的問題,及其理論創新之處,從而突出課題研究的理論和學術價值。3.問題提出的誤區當前在「問題提出」部分的誤區:(1)在問題提出部分,沒有面臨的、亟待解決的「問題」;(2)在問題提出部分,沒有研究現狀的闡述,只有堅持黨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等一般性的口號。(3)將「問題提出」籠統地簡化為「三個需要」,缺乏個性。如一些學校的課題實施方案中,在「問題提出」中,直接闡述開展此項課題研究「一是教育形勢發展的需要;二是學校持續發展的需要;三是學生自身素質發展的需要。」,從表面上看,這樣寫很有邏輯與條理,從教育形勢的發展,到學校的持續發展,最終落實到學生自身的發展上。粗看上去,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細加以審視,就覺得這樣籠統地從「教育形勢發展」「學校持續發展」「學生自身發展」行文,是欠妥當的。因為任何教育課題研究的提出,似乎都可以用這三個方面的內容來回答。這樣的「問題的提出」,自然是籠統模糊、缺乏個性的,自然也就難以激發研究的興趣,當然,也很難吸引課題評審專家的「眼球」,要想獲得比較高級別的研究項目立項就比較困難了。
8. 課題研究指導:中小學教師如何開展課題研究
一、課題研究概述 1、什麼是課題研究? 課題研究是運用科學的研究方法去探索教育的客觀規律的過程,也是通過認識教育規律來提升教師素質、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過程。 中小學課題研究必須堅持以校為本的原則,密切結合學校、教師和學生實際。 2、課題研究的特點: 系統性,有計劃,多因素。 規范性,區別於純粹的經驗行為。 整體性,研究的不是一個獨立的問題。 規律性,盡可能合乎教育規律。 創新性,有理論和實踐的新意。 3、課題研究與常規教研的關系: 中小學教師應該以常規教研活動為主要的研究形式。 常規教研活動應該做到人人參與,課題研究不必追求人人參與。 課題研究必須與常規教研活動緊密結合,不要出現「兩張皮」的脫節現象。 4、課題研究的積極作用: 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由經驗型教師向研究型教師轉化)。 促進學校教育質量的提升和辦學特色的形成。 5、中小學課題研究存在的問題: 缺乏研究意識; 教師普遍有畏難情緒; 不知道如何下手; 形式主義嚴重;研究的內容與實際工作脫離。 功利主義嚴重。 6、課題的類型 教育科研課題可以從多種角度進行分類。從研究的性質看,科研課題可分為理論性課題和應用性課題。教育規律的探索、方法論的研究、有關現象的特點的揭示、某些教育觀念、教育思想的分析等都屬於理論性課題,這類課題一般不針對某一具體教育現象,其研究成果具有較廣泛的指導意義。象「構建具有農村特色的校園文化」研究,「中小學教師專業化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的研究等課題;針對教育的具體實踐,為解決教育實踐中某一個領域或某一方面的具體問題展開的研究,屬於應用性研究。象「構建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驗」、「語文教學中審美能力培養與評價研究」等。應用性研究的成果一般可以直接用於教育實際。 二、課題的來源 教育科學研究的課題主要來源於教育實踐和理論文獻兩大方面,具體地說,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來選擇研究課題。 源於工作實際 每個教育工作者都有自己的工作任務與職責,應當如何提高工作的效率呢?這里就有許多值得研究的課題。例如,語文、外語教師研究如何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數學教師研究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化學教師研究培養學生實驗技能;學校教育管理人員研究如何對學校發展進行科學規劃與管理等等。從本職工作中去尋找課題,加以研究。 源於工作困難 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實踐中會遇到各種困難,工作中也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缺點,有的還帶有一定的普遍性,解決這些問題對於提高教育質量有較大的意義。例如,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評價老師的工作,如何鑒定學生的學習能力等問題,就是已經擺在我們面前至今沒有科學答案的問題,作為學校管理者,作為教師如何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就是一個很有意義的課題。 源於教育改革 在教育改革與教育事業發展中會遇到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也就形成許多研究課題。例如,關於學生學習方式變革的研究、關於構建新課程教學模式的研究、關於校長負責制改革的研究等等。這些課題的研究,既能向教育行政部門提供決策的科學依據,也有利於微觀教育問題的解決。 源於經驗總結 很多教育工作者從教育實踐中積累了豐富、寶貴的教育經驗。但往往又是零碎的、不自覺的,也未經科學檢驗。因此,這些經驗往往個人用於自己的工作中,沒有推廣應用。若運用經驗總結法或實驗法予以科學檢驗與總結,並給以理論的抽象與概括,就成了科研成果。例如「單元教學法」、「邊講邊實驗教學法」等等,都是通過這些途徑得來的。 源於教育現象 教育工作者在實踐中,若能對某些教育現象悉心思考,深入調查,也會從中發現和形成頗有價值的研究課題。例如,農村留守兒童的問題十分突出,如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班主任、教師十分困惑的問題。「留守兒童」是一個普遍現象,也是一個嚴峻的問題,那麼作為教育工作者,如何結合平時的德育工作、教學工作加強他們的心理衛生健康教育完全可以作為課題加以研究。 源於課題指南 上級科研部門每個五年計劃均有課題研究指南推出,我們可以根據學校實際情況,選擇一些課題作為我們的研究課題。此外,作為基層學校,我們不具備特別的研究能力,不能承擔一些大型的項目研究,但可以申請成為實驗基地學校或直接參加其中的子課題研究。 三、課題研究的方法 任何科學研究除了要應用哲學方法和一般科學方法之外,都還要有具體的研究方法、技術手段。這里介紹幾種課題研究的方法。 調查法 即通過問卷,訪談等方式,搜集研究對象的現實狀況的有關材料,以此發現問題,探索規律的方法。基本步驟為:選擇課題→確定調查對象→選擇調查方法→制定調查方案→開展調查→分析調查資料→撰寫調查報告。 文獻法 文獻研究法就是對文獻進行查閱、分析、整理而找出事物本質屬性的一種研究方法。文獻包括圖書雜志、電子資源、檔案文件、會議資料等。基本步驟為:確立課題→搜集文獻→閱讀文獻、做好摘記→分析文獻→得出結論、提煉觀點。 實驗法 借鑒自然科學的實驗方法,在教育實踐中採取的「假設—求證」活動。基本步驟為:提出研究假設→選擇實驗對象→進行前測→開始實驗→進行後測→對檢測結果統計分析→撰寫實驗報告。 案例法 以具體的事例、題例、課例為研究對象,在了解、認識、分析的基礎上,尋找出一些更為積極的教育方法的過程。基本步驟為:確立案例→呈現案例發生的過程→分析和診斷案例→歸納結論、得出啟示。 行動研究法 行動研究是由社會情境(教育情境)的參與者,為提高對所從事的社會(教育)實踐的理性認識,為加強對實踐活動及其所依賴的背景的理解而進行的反思研究。步驟:計劃→行動→觀察→反思。行動研究可以理解為,從實際工作需要中尋找課題,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進行研究,由實際工作者或與研究者共同參與,使研究成果為實際工作者理解、掌握和應用,達到解決實際問題,改變社會行為的目的。做到「沒有無行動的研究,也沒有無研究的行動」。 敘事研究法 所謂敘事研究就是抓住人類經驗的故事性特徵進行研究,並用故事的形式呈現研究結果的一種研究方式。其基本步驟為:確定研究問題→選擇研究對象→進行觀察訪談(記述事件)→整理分析資料→撰寫研究報告(教學反思)。 敘事研究可以使教師看到平時司空見慣的事情的意義,通過對自己遇到了什麼問題、怎樣對待這個問題和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敘述,達到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並在反思中改進自己的教育實踐,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的目的。 必須注意,在教育科研中,僅用單一的方法進行研究難以得出科學研究結果,每一種方法都有其優點與局限性。採用單一的方法,往往只能獲取部分信息,而遺漏許多其它有用信息,難以做出全面准確的結論。因此提倡使用綜合的方法,或幾種方法並用,或以一種方法為主,其它方法為輔進行研究。例如進行某項調查研究,主要採用問卷調查以得到大量數據,但也要輔之以訪談調查,以使結論更加可靠,材料更加豐富。 四、課題研究過程 落實好研究過程是課題能否成功的關鍵。課題組的自我管理是研究過程落實的關鍵。 1、制定好年度研究計劃。 每年研究的重點是什麼、將開展幾次研討活動、將形成什麼樣的研究成果、下一步該怎樣做。等等。 年度計劃可以簡單,不必像研究方案那樣復雜。 年底對照計劃,看看研究工作進展得怎樣? 每個成員應該有一個個人的研究計劃,也可以簡單些。 2、尋找課題研究的重點 課題的重點和關鍵問題是什麼? 將重點和關鍵問題分解,從而降低研究的難度。 課題組能夠完成的工作有哪些? 採取怎樣的措施來完成研究重點? 3、結合日常工作開展研討活動。 課堂教學的觀摩與研討活動:如教研組的聽課與評課,參與市級學科教學競賽等。 教育理論與政策的學習活動:如專題學習本課題的某一理論依據、課程標準的學習、優秀教學方法的學習、電子課例的觀摩與學習等。 開展課題組內的專題研討。可由每個成員設計一次專題研討活動,定好主題、形式,並負責全程組織。 組織論文寫作。要是論文寫作真正成為一種研究活動,而不能只是完成任務式的抄襲、拼湊。 組織成果交流。如:相互修改論文和教案;組織校本成果匯報課;組織校內課題之間的成果展示(教科室的工作)。 與校外專家同行一起開展交流和研討。發揮專家印領和同伴互助的作用。 4、做好年度小結,邀請專家進行階段論證。 5、注意積累研究資料。會議資料、教案資料、課例(案例)資料、論文資料、學習與培訓資料、研究數據等。課題組要建立課題檔案。 6、外出學習與交流。要聯系自己研究的課題去交流,向同行請教。 7、經常發表成果。雜志發表、學術活動評選、網路發表等 六、課題研究的組織實施 組織實施課題研究是落實研究計劃、執行實施方案的中心環節,是獲取第一手材料的基礎,是理論和實踐的接點。在這個環節中,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組織開題報告會 當課題批准立項後,課題負責人要召集課題組成員(也可根據需要邀請有關專家、學校領導和其他老師參加),召開開題報告會,由課題負責人作開題報告,讓課題組成員進一步明確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方法步驟,明確自己的責任和任務。從某種意義上講,開題報告會就是課題研究的動員會,標志著課題研究工作的正式啟動。 (2)理論、技術培訓 教育科研工作必須用一定的理論知識作支撐,研究人員可以通過理論學習掌握課題研究的方法步驟,理解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控制課題研究的目標和方向。同時,相應的研究技術也是完成研究任務的基本保證。例如,「新課程教育的測量與評價研究」這一課題,研究者必須具備教育理論知識、測量學知識、統計學知識,必須掌握諸如數據處理、樣本分析等科研方法和技術手段。 (3)召開例常會議 課題研究是建立在個人研究基礎之上的集體研究,因此,應當象集體備課一樣,通過例常會議交流研究過程中的收獲和體會,反映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探討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提出新的意見和建議。同時,也通過例常會議收集整理一些原始資料數據、推介一些課題研究策略。 (4)做好階段總結 大部分課題研究是分階段進行的,且每一個階段都有研究的側重點。按照課題研究管理的有關規定,每一個階段或每一個年度都要求有階段或年度總結,以起到總結經驗和教訓、明確下一階段工作重點的作用。首先,實驗教師要做好個人階段總結。研究進行了一個階段或一年後,要求研究人員和實驗教師認真回顧前段的研究工作,把個人在研究過程中的收獲、體會、經驗、疑惑及個人成長等都如實呈現出來;其次,課題組要認真做好階段總結。要在全體實驗教師和研究人員認真回顧、反思前段工作的基礎上,對照實施方案既定的目標,共同總結本階段或本年度研究所取得的成績,總結和提煉在理論與實踐探索中的教育教學經驗,認真解剖研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共同研究解決問題和困難的對策,明確下一階段的研究任務。第三,整理階段成果。根據研究課題的類型,把相應的案例、報告、論文等集結起來,充實課題檔案,為形成最終科研成果和結題驗收作準備。 五、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 在課題研究實施方案中,還要設計好研究成果的形式,即最後的研究結論、研究成果用什麼形式來表現。研究報告和論文是教育課題研究成果最主要的兩種表現形式,還可以將研究成果寫成專著、教材、手冊等。比較小的課題寫成最終成果形式即可,比較大的課題,除了要有最終成果形式,還應該有階段成果形式,最後將階段成果綜合成最終成果。或者將比較大的課題分解為若乾子課題,分別有各子課題的成果形式和總課題的成果形式。 在研究計劃中設計出成果形式,從研究者角度來說,可以明確將來用什麼形式表現研究成果,以便從開始就有目標地根據分工,積累材料,為結題作準備。 (1)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類型 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形式是多種多樣的,研究的任務不同,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也不一樣。一般說來,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形式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教育科研報告,另一類是教育論文。 根據教育研究的內容與方法的不同,教育科研報告也有不同的種類,它包括實證性研究的報告和文獻性研究的報告。實證性研究報告是用實證性方法進行研究、描述研究結果或進展的報告,如對某個教育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寫成的調查報告、對某種教育現象進行科學實驗後寫成的實驗報告、對某個學校的教育教學經驗進行總結以後寫成的經驗總結報告等,這類報告都是以直接研究所得到的材料為基礎,對研究的方法和過程加以分析,找出規律性的東西,指出存在的問題,得出相應的結論。文獻性研究的報告即用文獻法進行研究的報告,如教育研究中的文獻考證的報告,這類研究報告以對文獻的分析、比較、綜合為主要內容,並展示文獻的考證過程,說明文獻的來源與可靠程度。 教育科研論文是教育科研工作者對某些教育現象、教育問題進行比較系統、專門的研究和探討,提出新觀點,得出新結論,或站在新的角度做出新的解釋和論證的一種理論性文章。 應該指出,科研報告和論文在內容要求和表述形式上是有區別的。一般說來,論文比較簡潔精煉,它僅僅突出表達一項研究、工作中最主要、最精彩和具有創造性的內容。科研報告則不限於新的或創造性的內容,整個研究工作的重要過程、方法和環節都可以包括進去。論文的內容中包含著較多的推理成分,而科研報告則要憑數據和事實說話。當然,科研報告與論文之間並不存在截然的界線,就它們的性質和作用而言,都是科研工作結果的記錄和總結。可以說,以理論分析為主要研究方法的理論性研究報告,如有創見的調查報告、實驗報告、經驗總結報告等,本身也算是論文。 (2)教育科研報告及論文的撰寫方法 教育調查報告 教育調查報告是對某種教育現象調查後,經過整理分析寫成的文字材料。調查報告的表述一般有以下幾個組成部分: 題目 一般通過凝煉、確切、鮮明的文字概括全篇內容,點明被調查范圍。 引言 簡明扼要地說明調查的目的、意義、時間、地點、對象、范圍等,交待調查的方法,報告主要調查的內容,使讀者對調查報告獲得總體認識;或提出社會、師生所關注和迫切需要調查了解的問題,以引起關注。 正文 這是調查報告的主體部分。這部分要把調查獲得的大量材料,經過分析整理,歸納成若干項目加以敘述,做到數據確鑿、事例典型、材料可靠、觀點鮮明。為了增加形象性,使人一目瞭然,對一些數據盡可能用圖表表示出來。 討論或建議 依據正文的科學分析,可以對結果作理論上的進一步闡述,深入地討論一些問題,亮出自己的觀點,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結論 通過邏輯推理,歸納出結論。即簡單交待調查研究了什麼問題,獲得了什麼結果,說明了什麼問題。 以上幾個部分,寫時可以靈活安排,適當合並,無需面面俱到。 教育實驗報告 教育實驗報告是教育實驗之後,對教育實驗全過程及其結果進行客觀、概括地反映的書面材料,實驗報告的基本結構是。 題目 以簡煉、概括、明確的語句反映出教育實驗的對象、領域、方法和問題。 引言 簡明扼要地說明實驗課題的來源、背景,實驗進展情況,實驗對象和規模等,表明解決該課題的實際意義。 實驗方法 這是實驗報告的主要內容之一。目的是使人了解研究結果是在什麼條件和情況下、通過什麼方法、根據什麼事實得來的,從而判斷實驗研究的科學性和結果的真實性與可靠性。並可依此進行重復驗證。 實驗結果 實驗結果中最重要的是提出數據和典型事例。數據要嚴格核實,要注意圖表的正確格式。典型事例要能使人更好地理解實驗結果,使實驗更有說服力。 結論 它是對整個實驗的一個總結。下結論必須慎重,語言要准確、簡明,推理要嚴密而有邏輯性。 分析與討論 即運用教育教學理論來分析和討論與實驗結果有關的問題。 教育論文 教育論文是討論或研究教育問題的文章。其基本結構是: 題名(標題) 以簡明、確切的詞語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要求准確恰當、簡明扼要、醒目規范,便於檢索。 署名 署名表示論文作者聲明對論文擁有著作權、願意文責自負,同時便於讀者與作者聯系。署名包括工作單位及聯系方式。工作單位應寫全稱並包括所在城市名稱及郵政編碼。 摘要 摘要(或英文摘要)是對論文的內容不加註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是文章內容的高度概括。主要內容包括該項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 關鍵詞 關鍵詞是為了滿足文獻標引或檢索工作的需要而從論文中萃取出的、表示全文主題內容信息條目的單詞、片語或術語,一般列出3-8個。 正文 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是用論據經過論證證明論點而表述結論的核心部分。大體包括理論分析、研究方法、結果分析及討論等部分。寫作時必須做到實事求是、客觀准確、層次分明、合乎邏輯。 參考文獻 在論文中,凡是引用前人(包括作者自己過去)已發表的文獻中的觀點、數據和材料等,都要對它們在文中出現的地方予以標明,並在文未列出參考文獻表。著錄格式一般為: 標引項順序號 作者.書名[M].版本(第一版不標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六、申請結題 課題研究工作完成後,申請課題主管部門進行結題鑒定。其主要工作程序為: 送交鑒定結題材料 包括課題科研報告、工作報告、結題鑒定申請書、經費使用情況報告、成果材料論文、論著、案例集、學生作品集、獲獎證明以及相關音像製品等。 專家鑒定 成果鑒定、結題驗收一般由主管單位組織同行專家到課題單位進行會議鑒定,經過相應的鑒定程序,提出修改意見,寫出課題的結題或鑒定結論,填寫評審書、頒發成果鑒定證書和結題證書。
9. 中小學教師怎樣做課題
中小學教師如何進行課題研究
課題研究的作用
第一,教師進行課題研究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需要。時代發展很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很快。在信息化的社會里,要立足就必須有不斷學習的意識和能力;要有勇於實踐、創新的能力。為了適應素質教育對我們老師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學工作的模式由「經驗型」轉向「科研型」。實踐表明:一線教師在教育教學上能積極參與教科研的實踐,自覺學習理論,更新教育觀念,以科研帶教研,以教研促教改,對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大有裨益。
第二、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做課題研究主要是為了解決教育、教學中發現的問題,遇到的困惑。這些問題包括自己教學實踐的問題、有學生行為習慣、道德表現的問題、有學校教育的問題,還有學校管理模式的問題。
第三、有助於養成嚴謹的工作作風。課題研究的嚴密性,也促使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系統化。
第四、有助於形成科研教學意識。做課題時少不了要查閱大量的資料,當你閱讀了大量的有關教育、教學的書籍後,就有利於形成自己的教學理念。教科研實踐活動不但轉變了教師的教育觀念,重要的是使我們養成一種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審視自己的日常工作的行為習慣;自覺地去改進自己的教育手段和教學方法,進行反思教學。
綜上所述,課題研究是當代教師工作的基本方式之一,是當代教師進行學習的方式之一。課題驅動,行動研究是教師自我發展、自我提高的基本方法,教師職業化要求我們必須研究教育。必須由「教書匠」向科研型教師轉變。
10. 中小學教師怎樣搞教科研_
中小學教師怎樣搞教科研?(一)走出教科研的誤區1.經驗總結型研究。不少教師的研究僅停留在純粹的經驗總結,缺乏理論的概括和提升,可以說這種教科研尚處於低水平的重復狀態。2.急功近利型研究。一些中小學校為了外在的名聲和爭奪生源,一些教師為了自己的職稱和評獎晉級或純粹的沽名釣譽,著眼於論文的發表,極力尋求教育理論工作者的幫助和支持。這種教科研成果對於教育教學實踐的指導意義並不大。更有甚者,有的學校不是注重實際研究,而是願意支付大量的費用用以獲得某些科研機構或高校的「實驗學校」授牌;有的教師不是踏踏實實地做學問,反思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積極尋找解決的辦法,而是千方百計地託人情、拉關系發表文章。3.形式主義的研究。某些中小學校或教師的研究課題往往追求它的「級別」,動輒就是國家級課題,其實可以說是花錢買來的子課題,甚至還不是真正國家級的課題。他們不是從學校的實際出發,不是以解決教育教學實踐所遇到的問題為出發點。 這種不從學校實際出發,不以教師教育教學實際問題著眼點而確立的研究課題,其研究難免陷入形式主義的泥潭。(二)要豐富思想、開闊視野。「機遇只垂青那些懂得怎樣追求的人」(法國細菌學家尼科爾)。「機會總是偏愛那些有準備的頭腦」,對頭腦一片「空白」的人來講,問題總是與他擦肩而過。就教師個體看,認識社會,觀察問題有時我們要用肉眼,有時要用顯微鏡,恐怕更多的時候要登高望遠,也就是,這樣觀察問題、研究問題才能高屋建瓴,才能勢如破竹,深入本質,一針見血,入木三分,更全面、更深刻、更辨證。美國哈佛大學著名心理學家提出,受過教育的人和沒有受教育的人最大的區別是,前者比後者思想、視野更開闊。有不少專家認為,一流的教師就是有自己思想的教師。我們中小學的一些學科帶頭人勤勤懇懇,成果累累,但他的學術境界,研究水平與名師、大師還相差很遠,什麼原因呢?主要原因是視野不開闊,自己沒有思想。只有有思想、視野、有智慧的人,他才能從一塊石頭中看到風景,從一粒沙子中發現靈魂。因此搞教科研應要跳出教育教學看教育教學,不斷地學習,豐富自己的理論素養,開闊自己的視野,提升自己的思想。學習些什麼呢?主要是現代教育理論。 從學校角度看,要建立健全教科研製度,積極創建學習型、研究型學校,使教科研成為學校的一種制度文化。(三)要講究方法1.質疑法。指對已有的結論、常規、習慣方式等的合理性作出否定或部分否定的判斷。懷疑常常與發問相伴隨。小疑則小問。大疑則大問。但懷疑不是胡亂猜疑,必須有理有據,一是事實與經驗,二是邏輯。如在我國《教育學》著作中,通常無條件地認為,「學校教育對學生發展起主導作用」。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發現,在青少年品德發展過程中,家庭背景、社會風氣的作用很大,有時學校教育顯得十分蒼白無力,常出現「5+2=0甚至小於0」的現象,學校教育遠未起到所謂的「主導作用」。由此我們可以對「學校教育對人的發展起主導作用」提出一系列疑問?第一,學校教育究竟能否對人的發展起主導作用?第二,這種主導作用是有條件的還是無條件的?第三,是在一切方面起主導作用還是在某些方面起主導作用?第四,是在人的發展任何階段起主導作用,還是在某個階段起主導作用?等等。2.易向法。即轉換思考問題的角度去重新審視某一個問題。人們往往會有心理定勢或習慣定勢。比如說,人的思維定勢,稱物體的重量只能用秤,一碰到大象,一般的秤就稱不了,而曹沖就善於打破一般的思維定勢,終於解決了問題。關於品德教育,一般都強調「從娃娃抓起」,但有的老師變換角度認為,品德教育「應從大人抓起」。理由是:如果大人「東倒西歪」你有怎麼指望他不對小孩產生負面影響,正如孔子所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就是這個道理。3.類比法(遷移法)。即將教育現象與其他領域的現象類比,著眼於找出彼此的相同、相似之處,然後借用其他領域的相關科學理論,遷移到教育中來,找出教育領域自身的課題來。類比的例子很多,仿生學就是類比法的很好運用。如來特兄弟從鳥的類比發明了飛機。就教育方面而言也很多,誇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將教育現象與自然現象作類比,他認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成長要遵循自然規律,教育是模仿自然的藝術,所以教育要遵循自然規律。有人把教育看作有機體,移植病理學原理,開展「教育病理學」的研究,《教學病理學》、《教學診斷學》應引而生。有人把教師教育看作是實踐性很強的科學,移植法理學原理,開展「案例教學」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總之,教育科研發現課題的方法很多,這里例舉三種,只能是掛一漏萬,遠不能涵蓋全部,而且「方法」這東西,實在有些微妙,常常「只能意會,不能言傳」。它更多的靠我們在研究實踐中自己摸索、體會。做得多了,慢慢地可以達到熟能生巧的地步。(四)如何選題1.選題:新穎性、科學性、價值性和可行性,即標新立異,自圓其說(1)新穎性就要求把握教科研信息。(2)科學性要求把握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宏觀背景。(3)可行性要求把握主客觀條件信息1、選題不能過大2、課題名稱表述要准確、清楚表述不準確、清楚的例子:「小學生有效合作學習的研究」,這一課題名稱包含兩種理解:一是研究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即什麼樣的合作學習是有效學習;二是研究小學生應如何開展合作學習,其實從課題組的實施方案看,是想通過教學來促進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因此改為「小學生合作學習教學策略的研究」則比較妥帖。另外有的教師喜歡採用「手段+目的」的句式。如,「優化教師教學行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研究」,使人弄不清楚到底是研究教師教學行為,還是研究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兩者都研究,那麼其切入口何在?其重心又何在?指向十分不明確。有的教師喜歡用「模式」一詞,在課題評審時特別多見。如,「小學課堂教學創新模式的研究」、「中學政治自主學習模式研究」,等等。我認為模式宜慎提,理由有四:一是模式要有先進的理念、理論作支撐;二是模式要有可操作性;三是模式要經過實踐的驗證才成立;四是模式往往具有刻板化的特徵,模式與創新本身就矛盾。有論者抨擊傳統教育教學就是模式化的教育教學,有稜有角、有個性的學生經過教育鑄成統一的模子。因此用模式倒不如用範式、範例等較實在。(五)怎樣寫申報書和實施方案1、申報書的填寫,必須按照申報書的表格的要求逐次填寫,不能遺漏,不能錯項,所要求的各種代碼必須標明。2、研究方案的撰寫一般包括以下內容:①課題研究題目;②課題研究的背景、價值和意義;③課題的概述包括課題內涵的界定;④課題的研究目標包括總目標和具體目標;⑤課題的研究假設和要解答的特殊問題,國內外有關該問題的研究成果、觀點、結論;⑥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⑦課題研究的計劃、進程、方法工具、取樣設計方案等;⑧具體的搜集資料過程;⑨結果的分析方法;⑩預期成果;研究人員和設備條件;⑾研究的期限;⑿研究的經費及研究中的其他事項。下面作一一講述:一、課題的明確表述課題的名稱必須明確表述所要研究的問題。目前中小學教育科研中,在課題名稱的表述方面存在以下問題:第一,課題需要解決的問題不明確。第二,課題名稱外延太大,研究對象的表述含混不清。第三,課題名稱表述中研究的范圍不清楚。有的學者建議,研究者在課題名稱中盡可能表明三點:研究對象,研究問題,研究方法。如「初一代數自學輔導教學的實驗研究」,研究的對象是初一學生,研究的問題是初一代數數學的自學輔導程序教學法,研究的方法是實驗法。二闡述研究的目的、意義的背景(一)研究目的、意義的論述首先要闡述課題研究的背景,即根據什麼、受什麼啟發而搞這項研究的。因為任何課題研究不是憑空來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闡述此項研究的目的和意義,即為什麼要研究,研究的價值是什麼,解決什麼問題。例如「鄉鎮中心小學『鄉本教研』範式的研究。(二)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的歷史和現狀,以及本課題研究的特色或突破點闡述這部分內容,要認真、仔細地查閱與本課題有關的文獻資料,了解前人或他人對本課題或有關問題做過哪些研究及其研究的指導思想、研究范圍、方法、成果等。把已有研究成果作為自己的研究起點,並從中發現以往研究的不足。確認自己的創意,從而確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點。這樣,既可以更加突出本課題研究的價值、意義,也可以使自己開闊眼界,受到啟發,拓展思路。三、研究范圍和內容(一)研究范圍的限定任何教育科研課題,都應該有一定的研究范圍。否則,研究就無法進行。1.對研究對象的界定對研究對象進行界定,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對研究對象總體范圍進行界定,其二是對一些研究對象的模糊概念進行界定。這既關繫到研究對象如何選取,也關繫到研究成果的適用范圍。(1)對研究對象總體的范圍進行界定如果研究對象的總體不同,那麼每一個研究課題所得到的結論就很可能不同。例如研究中小學教育青年教師的素質,以經濟發達地區中小學青年教師為研究對象總體和以欠發達地區中小學青年教師為研究對象總體所得到的結論就可能會不一樣。因此,對研究對象總體的范圍進行界定就非常重要。(2)對一些研究對象的模糊概念進行界定有不少課題中研究對象的概念模糊,外延不確定,如「厭學生」、「差生」、青年教師「、」品德不良學生「等等。這都沒有一個統一和明確的定義。因此,必須給予界定,以確定研究對象總體的范圍,正確選取研究對象的樣本。一般來說,對這些模糊概念下定義,應盡可能使用有參考依據的、比較權威的、被大多數人所認可的說法。2.對一些關鍵概念的界定對研究課題中的一些關鍵概念必須下比較明確的定義。這一方面可以使該課題研究在確定的范圍內開展,使課題思路明確清晰,具有科學性;另一方面也便於別人按照研究者規定的范圍來理解研究結果和評價該研究的合理性。因為在教育科學的研究和實踐中,許多概念說法不一,觀點各異,所以不下明確定義就無法顯示研究目標。例如:「化學教學中課堂實驗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作用」這一課題研究,對「思維能力」要給以明確定義,對「課堂實驗」也要有一個限定:是指教師演示實驗還是指學生動手實驗。對一些關鍵概念給以界定,也稱為「給變數下抽象定義」,即對變數的內涵作出明確說明。在中小學的實際研究中,通常用確定變數的結構指標的方式來給變數下抽象定義,即分析一個變數的內容性質、范圍角度結構,也就是說從哪些方面或哪些角度對變數進行研究。如研究學生的學習態度,可從學生的學習價值觀、對學習的情感、學習的行為意向入手。研究學生的生活態度,可從學生的生活目標、學習態度、勞動態度、消費態度、娛樂態度五個方面進行研究。要使課題研究具備可操作性,還要通過給變數下操作定義,確定其操作指標。如學生學習態度中的學習行為意向,其操作指標是:學生到校率、遲到和早退的次數與時數、上課時認真聽講的情況、完成作業的認真程度等。給關鍵概念下定義,包括對所有關鍵概念下定義。如「在培訓工作中提高中小學校長政治素質的研究」中,不僅要對「政治素質」這一概念下定義(即政治理論素質、思想品德素質、工作作風素質),還要指出「政治素質提高」的研究范圍,即只涉及培訓工作中校長政治素質的提高。給變數下抽象定義,確定其結構指標,可以參照有關辭典、教育理論書籍、教育大綱、教材等對變數概念的科學定義,或參照國家教委骯臟關上級領導對教育問題的方針、政策、法規、守則、職責要求等。這就要求研究者具備一定的教育理論基礎,在研究之前要進行學習,要查閱資料,要對所研究的問題有個基本的了理。 (二)研究的內容 研究范圍限定以後,就要著手考慮具體的研究內容。研究課題要通過研究內容來體現。一項科研課題,如果提不出具體的研究內容,就無從研究。研究內容的多少與課題的大小有直接關系。如果研究課題很大,那麼研究的內容必定很多;如果研究課題較小,那麼研究的內容也就比較少。研究內容必須准確體現研究課題。目前,中小學教育科研在這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第一,只有課題而無具體研究內容。第二,研究內容與課題不吻合。第三,課題很大而研究內容卻很少。 有了具體的研究內容,就可以依據研究內容設計更為具體的研究方案。如「班主任德育素質對中學生思想品德影響的研究」這個課題,屬因果研究的范疇,在考慮具體研究內容時至少要包括三個部分,即第一,研究並提出「班主任德育素質」的基本內容。第二,對選為被子試的班主任進行「德育素質評價」,分析當前班主任德育素質的基本情況。第三,研究、分析中學生思想品德狀況與班主任的德育素質的關系。這樣,才能得出研究成果。比較簡單的研究課題也要考慮具體的研究內容。如「某職業高中招收自費生的可行性研究」這一課題的研究內容是:第一,分析幾年來自費生的報名情況從招生角度研究招收自費生的可行性。第二,對幾年來自費生與公費生的教育質量進行比較,從培養角度研究招收自費生的可行性。第三,對幾年來自費生畢業後的就業情況進行分析,從分配角度研究招收自費生的可行性。第四,如有需要,對有關職業高中辦學模式與收費政策進行可行性的相關研究。四、研究方法任何科學研究除了要應用哲學方法和一般科學方法之外,都還要有具體的研究方法、技術手段。中小學教育科研的每一項題目一定要有相對應的教育科研方法。例如,對中小學青年教師的素質現狀進行研究,必然離不開調查法;研究如何對青年教師進行培養,一般總要用到經驗總結法;探討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是否優於原有的教學方法,則宜採用實驗法。在中小學教育科研中,僅用單一的方法進行研究不大容易得出科學研究結果。每一種方法都有其優點局限性,採用單一的方法,往往只能獲取部分信息,而遺漏許多其它有用的信息,難以做出全面准確的結論。因此提倡使用綜合的方法,或幾種方法並用,或以一種方法為主,其它方法為輔。例如,我們進行教學實驗研究時,當然主要採用實驗法,但也要使用測量法對實驗效果進行比較(如進行測量),也可以用調查法對實驗效果進行比較(如了解學生的反映)。再如進行某項調查研究,主要採用問卷調查以得到大量數據,但也要輔之以訪談調查,以使結論更加可靠,材料更加豐富。「研究方法」這部分,主要反映一項課題的研究要「做些什麼」和「怎樣做」。除了要敘述清楚使用什麼方法進行研究之外,還要盡可能寫得細致一些。如用調查法,可寫明調查方式是問卷還是訪談。如果用問卷調查,最好能將設計好的問卷附上。如果是訪談調查,盡可能附上訪談提綱。若採用實驗法,最好將實驗方案附上。若採用經驗總結法,可以把預計總結經驗的內容項目、實踐方案及用何方式積累材料、預計積累哪些資料寫出。當前在中小學教育科研方法中,存在著幾個問題:第一,大多數使用的僅僅是工作經驗總結。第二,對調查法的重視很不夠。第三,在實驗法的使用上有濫用的情況,不了解實驗法的科學涵義和特殊要求,隨便在研究中冠以「實驗」二字。第四,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有的雖然用了定量分析,但由於對統計方法不熟悉、不了解,因此分析方法不當,所得結論不科學。這些問題在今後的科研工作中是必須解決的。 五、研究對象在研究計劃中,還需要充分考慮課題對被試代表性和典型性提出的要求,選定具體研究的被試,以保證研究結果可以說明一個地區、某一類情景或某一對象的一般規律性,以使研究的結果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確定研究對象的方式方法有總體研究和抽樣研究。如果是總體研究,對總體范圍要有具體說明;如果是抽樣研究,則要說明抽樣方法和樣本容量。這部分內容可寫在研究計劃中,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寫在研究方案中。六、研究程序設計研究程序,就是設計研究實施步驟、時間規劃。研究的每一步驟、每一階段的工作任務和要求,每個階段需要的工作時間,不僅要胸中有數,還要落實到書面計劃中。這樣,研究者可以嚴格按步驟和時間要求進行研究,自己督促自己,自我檢查計劃的完成情況,從而保證課題研究按時保質完成。課題研究的管理者也可依據此研究程序對課題研究進行檢查、督促與管理。七、成果形式在研究計劃中,還要設計好研究成果的形式,即最後的研究結論、研究成果用什麼形式來表現。研究報告和論文是教育科研成果最主要的兩種表現形式,還可以將研究成果寫成專著、教材、手冊等。在研究計劃中設計出成果形式,從研究者角度來說,可以明確將來用什麼表現研究成果,從開始就可以著手向這方面努力,積累材料,構思框架,進行分工,以利於研究成果的順利問世。從課題研究的管理者角度來說,可以據此進行檢查驗收。八、研究組成員在研究計劃中,將課題研究組負責人、成員名單及分工情況寫出,目的是為了增強課題研究組成員的責任感,以利於計劃的落實。九、經費預算及設備條件的需要 三、致中小學教師七句話 1、當教師,搞教學必須搞教科研,教師專業發展的生命在於教科研。 2、搞教科研必須突出特色,特色是教科研的生命。 3.抓特色必須重創新,創新是教科研的靈魂。 4.創新必須遵循科學規律,它是研究者共同遵循的工作方式、方法。 5.科學的方式方法必須以科學觀為指導,它是建立在理論基礎上的懷疑、是批判精神和思想的自由。 6.教科研是教師充滿思想的行動。 7.牢記三句話。「You hear,you forget(聽來的忘得快) , You see, you remember(看來的記得住), You do,you understand(作過的才會)」!這是國際學習科學研究領域的「三句名言」! 四、體會王國維的讀書「三境界」(《人間詞話》)來概括教科研的體會,「三個時期」 (成熟自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