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關農村小學生文明禮儀習慣的教育的徵文450字
古人雲:「不學禮,無以立」。自古以來我國就是「禮儀之邦」,講文明、懂禮貌、和善待人是我們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美德。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不僅是傳承文明之需也是社會發展之需。因此,對於小學生養成教育而言,一個極為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讓少年兒童在小學階段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提高他們的道德水平和綜合素質,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為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一、目前農村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現狀及原因
隨著社會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日益加快和市場對勞動力資源需求的不斷增加,許多城市中出現了大規模的外來民工,而以家庭形式進入城市的現象也越來越多。臨沭作為一座對外開放、日新月異的縣城,自然吸引著眾多外來打工者。目前留守子女教育已成為我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這種新形勢下小學生文明禮儀嚴重缺失現象要重:一些孩子在學校里不講禮貌,不懂禮讓,不懂得尊重他人,行為舉止不端正等等。
據我校日前開展的文明禮儀教育活動調查問卷顯示,我校76.3%的學生文明禮儀意識薄弱,很多學生認為講文明、守禮儀是一種束縛,有的甚至認為是封建,是多此一舉的事。這次問卷分析讓我們認識到了學生文明禮儀意識的缺乏,學生精神文明的缺失。我們通過仔細調查得知,學生不文明行為是以下原因導致的:
1.家庭教育中禮儀教育比較薄弱。很多家長工作繁忙或對獨生子女過分溺愛,導致了學生家庭禮儀教育的缺失,很多學生養成了任性、自私、唯我獨尊、不關心別人,也不尊重別人的壞習慣。另外,在家庭教育中我們發現大多數家長眼中只有分數,只關心孩子的學習和前
途,而對禮儀教育重視不夠,還有家長自身禮儀修養不高,更影響了學生文明禮儀習慣的養成。
2.現代教育模式中教育者對學生進行禮儀教育不夠重視。很多教師只是偶爾通過課堂教學穿插進行文明禮儀教育,力度不大,作用不強,且不能夠持之以恆,我們很難將基本的禮儀常識充分傳授給學生。再者,長期以來,學校教育過於「功利」——追求成績,追求升學,極大地淡化了文明禮儀的養成教育。
二、農村小學生文明禮儀習慣的養成策略
「小學加強德育首先要從文明禮貌做起。文明禮貌的傳統不能在新一代人中丟失,如果一旦丟失了,小而言之,會帶來社會秩序的混亂,大而言之,會給國家、民族帶來災難,帶來恥辱。」這是我國教育家柳斌的話,這絕非危言聳聽,小學生文明禮儀養成教育的成功與否,不僅關繫到個人未來的發展,而且關繫到整個社會的安定。那麼,我們作為小學教育者,在新形勢下如何高效地對小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呢?
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在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中間,有一條小小的鴻溝,需要用實踐把這條溝填滿。」的確,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與行為習慣只有在不斷的實踐中才能逐漸形成。因此在關鍵的小學教育過程中,我們不能只是說教,而是要與學生日常的學習、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架設一道文明禮儀認知轉化之橋。因此,筆者認為我們教育者應從以下方面努力: 1.「文明」校園、營造氛圍
在學校的圍牆、走廊、花壇等地張貼了許多文明禮貌用語的卡片,如「請」、「你好」、 「再見」、「謝謝」、「老師好」、 「對不起」、「沒關系」等等,這些文明禮貌用語卡片由學生親自製作。整個校園以圖文並茂的形式讓孩子們學習文明,感受文明,接納文明、使用文明。老師鼓勵學生每天念一念,並落實到自己的行動中,及時表揚在文明禮貌方面做得好的學生,並將號召其他的學生向他(她)學習。學校還要充分利用大課間和社會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生動、直觀的文明禮儀教育。如播放禮儀教育電影或專題廣播,舉辦文明禮儀知識競賽,開辦禮儀宣傳園地等,讓學生在實踐中增強禮儀修養,充分調動起孩子們的積極性。
2.榜樣示範、正面誘導
許多學生《規范》、《守則》倒背如流,自己卻隨地吐痰、隨手扔紙屑?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和反省。古人雲:「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培養學生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必須要求學生從點滴小事做起、養成習慣。我經常跟孩子們講:一件平凡的不起眼的小事往往能看出一個人的偉大之處——在校園內衣冠整齊,課堂上自覺遵守紀律,見到垃圾隨手撿起來,見到教師要主動問好,見到同學的書本掉在地上主動撿起來,等等。有句老話:「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 文明禮儀還要注重平時,從小培養,形成良好習慣。孝敬父母、尊敬師長是小學生最起碼的道德要求,鼓勵小學生在家孝敬父母,孝敬長輩,在校尊敬老師,團結同學,主動幫助父母和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從小事做起,逐漸養成講文明、知禮儀的好習慣。對小學生的養成教育要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佳境,必須從學生點滴抓起、養成習慣。
4.組織活動、「豐富」教育
作為班集體組織,可以分層次、分階段、多類型地,讓學生們在生動形象的活動中培養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作為一名班主任老師,我們應該在校領導指導下有計劃地利用節假日開展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活動,例如:「三八節」開展回饋母愛、分擔家務活動;「清明節」開展祭掃烈士墓活動;「八一節」開展慰問老軍人活動;「教師節」開展尊師活動; 「重陽節」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十一」開展愛國情操教育活動等等。讓學生在真真切切的活動中自己感動自己,自己教育自己,這樣的活動形式比長篇大論的空洞說教顯然效果要好。
Ⅱ 小學生禮儀教育有哪些方面
1、從「坐、立、行」起步,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學生在學校里學習,活動離不開「坐、立、行」這些最基本的行為動作。雖然每個學生的行為動作都不一樣,但是「坐、立、行」的姿勢總是有個規范。俗話說:「坐如鍾、立如松、行如風。」訓練學生的「坐、立、行」等行為動作時,就要提出明確的要求:坐要坐得端正,立要立得精神,行要行得穩健。
2、從孝敬父母、尊敬老師入手,培養學生文明的禮儀習慣
學生的文明習慣可以體現在文明的交往中。小學生在家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在學校尊敬老師,團結同學都是文明交往的表現。學校和老師可以利用「在國旗下講話」和品德與生活等各種機會,經常不斷地、深入淺出的給學生講解文明交往的基本原則內容,教會學生文明交往的基本做法。
3、從愛同學、愛老師、愛家鄉開始,培養學生高尚的愛國情懷
小學低年級學生對愛國主義這個概念還很難理解。因此,在教育中,文明應該持低起點,重實際的做法。首先引導學生懂得愛護班級、愛護學校這個集體。因為,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個人只有在集體中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4、從勤學好問、熱愛勞動抓起,培養現代人應有的基本品質
勤學好問,熱愛勞動,這是我們的民族精神,也是人類發展的基本前提。現代社會的進步與創新,同樣離不開人的這一基本品性。因此,學校教育應當十分重視這一點。小學生從踏入校門的第一天起,就應該讓他們深深的懂得,人的進步與發展靠的就是勤學好問,熱愛勞動。
(2)小學生缺乏禮儀教育的原因擴展閱讀
"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德。我們在教小朋友要講究文明禮儀時,我們也應該以身作則,從行動上去改變小朋友的行為習慣,給予小朋友關愛,讓小朋友明白愛,體會愛,分清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能夠真正辨別美與丑。
禮儀教育的內容涵蓋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內容上看有儀容、舉止、表情、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從對象上看有個人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待客與作客禮儀、餐桌禮儀、饋贈禮儀、文明交往等。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行為規范稱為禮節,禮儀在言語動作上的表現稱為禮貌。
Ⅲ 如何有效的進行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
文明禮儀是精神文明的一個重要內容,是一個人道德品質的外在表現,是衡量一個人教育程度的標尺,文明禮儀養成教育不僅是個體道德、品質和個性形成的基礎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質、振興民族精神及建設精神文明的基礎教育。因此,學校必須抓好學生文明禮儀教育,這是時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需要,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如何培養學生的文明禮儀呢?我粗淺的談談。
一、 明確要求心中有數 每一種習慣的形成都要首先使學生明確其重要性,所以每學期開始都要對學生提出明確、具體、詳細的文明禮儀常規要求,即要求孩子做到尊老愛幼,團結;與人交往中,謙恭禮讓、諒解寬容與人為善,重形象講禮儀;在社會上遵守規則,維護公德,關愛他人,在學校見到老師主動行禮問好,使每個學生心中有數。然後重視第一次文明禮儀訓練,要求學生必須做到 「六點六會」:以對自己負責為起點,學會修身;以對家庭負責為基點,學會孝敬;以對學習負責為支點,學會求知;以對他人負責為出發點,學會合作;以對集體負責為凝聚點,學會關心;以對社會負責為制高點,學會感恩。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加強學生「言、行」等方面的自身修養,還要示範如何行禮問好,使其從關心自己的人品、學業、健康、前途到自愛、自尊、自立、自強,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
二、文明言行默化有心人 單純的說教,莫過於實在的行動。學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響。教師是學生直接仿效的對象,教師的言行舉止能很大程度影響學生。因此,教師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至關重要。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當學生見到教師問好時,教師不管有多忙,都要停下手頭的工作向學生點頭或招手問好,或教師放下師長的架子主動跟不知道問好的學生問好;當老師做錯了,敢於向學生道歉;當需要學生幫助時,主動說聲「謝謝」。上課了,教師走進教室,彎腰撿起一片碎紙,順手扔進垃圾桶,不用說話,學生就學會愛班,進而學會愛校,愛家鄉,愛祖國。教師順手撿起學生掉在地上的筆、本輕放於他的課桌上,他就會牢記在心上,並會幫別人撿筆,撿本……養成幫助別人的好習慣。我們教師生活上的小節不忽視,學生文明禮儀就會很快養成。
三、多彩活動,營造良好育人環境 「在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中間,有一條小小的鴻溝,需要用實踐把這條溝填滿。」這是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所推崇和踐行的。在教育過程中,我們不應該只是說教,而應該將對學生的教育與日常的學習、生活有機結合起來,幫學生架設一條道德認識轉化的橋梁,營造處處育人的氛圍。如讓板報說話、讓牆壁說話,牆報懸掛名人名句,班級的清潔區、學校的水龍頭、班級綠地上均要有文明告示語:「前進一小步,文明一大步」、「請節約用水」、「我體弱,不要踐踏我」……無聲的語言,是對學生的良好教育。班級黑板報既有規定主題,又有留有學生發揮的園地:我進步了、好人好事宣傳、風采展示……在營造育人氛圍的同時,鼓勵學生追求個性的張揚。 同時定期評出班級文明禮儀之星;成立禮儀崗和監督崗,對學生進行禮儀的示範、檢查和監督;結對子對問題學生跟蹤幫教等系列教育活動。讓良好的行為習慣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逐步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行為習慣。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不僅使學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更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家校合作,共同優化育人環境 現在的許多孩子,因為是獨生子女家長對教育管理上的過分溺愛、或有外出打工家長對孩子的過分放任,導致了學生家庭禮儀的缺失。因此,要把文明禮儀教育向家庭延伸。布置家庭禮儀作業,通過家校卡進行家校互動。通過家長會和家長學校向家長宣傳文明禮儀的重要性,並對家長如何教育孩子做一個懂文明、講禮儀的好孩子進行,使家長掌握正確、科學的教育觀念和方法,堅持把禮儀教育與促進學生良好個性發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包括料理家務能力在內的勞動教育相結合,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共同參與到孩子的文明禮儀教育中來。 總之文明禮儀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持之以恆,才能使學生逐步形成文明識禮的好習慣。
Ⅳ 如何有效的進行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
進行換位法,暫時站在學生的角度方面去教育。佛家說,事物總有它的因果關系的,事情的產生也總有先有因,然後才會有這個果。案例中是由於此時他們感覺到如此辛苦的把書捧書到那裡卻不見門開,心中有一種受騙的感覺,再加上往日對該老師的高壓做法的不滿,自然就粗口辱罵了。做班主任的應該了解學生的這種心情,有時老師的對他們的偏見行為你要對他們看法的表示認同,使學生與你產生思想上的共鳴,沒有思想上的共鳴,我們就無法真正的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即使我們對他們當場桳嚇,只是控制一時的場面平靜,我們沒辦法做到明天學生會心平氣和的改變他們粗魯粗口的語言行為。
利用課本課堂和時勢資源進行教育。對學生的文明禮貌教育不應只限於專門的班會課或政治專題課和特定的場所,對學生的文明禮貌行為的教育我們老師特別是班主任可利用我們課本課堂的資源來進行。
堅持不懈的進行。文明禮貌教育是一項長期任務,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地抓下去。因為文明禮貌習慣的養成是一個人長期的生活學習教育的過程,他的行為准則並非一朝一夕形成。即使我們對學生強調過,但是人腦不是簡單的儲存信息的容器,它有存在遺忘的特性,學生也是一樣也存在著水過鴨背的現象,在不經意中就綻露出不文明禮貌的行為,這是每個人都不能避免的,關鍵是我們如何去減少避免不文明禮貌現象的發生,那麼就要長期的提醒自己、教育自己。一個人要養成講文明懂禮貌的習慣,就要從小抓起,從學生抓起。對於培養中小學生的文明禮貌,我們也更要時時抓,常抓不放,常抓不懈。做事情要取得成功貴在堅持,貴在有恆,對學生的文明禮貌教育也如此。 當然,對學生文明禮貌的培養,還需要學校領導、各科任老師的通力合作,相關的規章制度的配合,才能使學生真正的養成文明禮貌的良好習慣,使之形成氣候,而且是學校范圍內的大氣候,講文明禮貌才蔚然成風,才能成為該校的人文特徵。
Ⅳ 小學生文明禮儀養成教育發言稿
尊敬的領導,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三家小學的五年級學生,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文明禮儀伴我行》。
文明禮儀是什麼?文明禮儀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困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是見到師長時的問早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時的主動制止……文明禮儀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受人尊敬並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幾千年源遠流長的是我們祖輩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文明禮儀。做為中華民族的傳人,我們有責任為祖國文明禮儀的繼承發揚和現代社會的文明進步作出我們自己的努力。
做一個文明的小學生,我們更應當注重自己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從自己言談舉止的每一個細節入手,自覺履行我們應當遵守的文明禮儀。在學校,應該尊老師,愛校園,同學之間要友好;在家裡,應該敬家長,愛弱小,見到客人要問好;在街上,應該遵紀律,守秩序,各項守則要記牢記 「良言入耳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句俗話大家要記住。文明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時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學問都重要。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珍貴的感情。
在學校里,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不文明用語的現象。一件事情,本來互相是有商量的餘地的,可是因為你一句、我一句的臟話,導致事情惡化,最後大打出手。我們要禮貌待人、尊重他人,以此為戒啊!
最後,讓我們一起牢記一首歌謠吧:
文明禮貌
學習爭先雖重要, 文明禮貌也要好。
學校規定都遵守, 見到老師有禮貌。
同學之間相友愛, 友誼小手牽的牢。
愛護公物放心上, 樹立新風我做到!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Ⅵ 小學生文明禮儀的重要性
(一)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是傳承文明的需要
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自古以來就享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在五千年悠久的歷史長河中,不但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而且形成了古老民族的傳統美德,很多優良的、傳統的禮儀規范,直至今天仍然有很強大的生命力,它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的精神財富。
(二)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當前,我國正在進行兩個文明建設,正努力躋身於世界先進民族之林。人類社會是以文明、和平、發展為主流的信息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與合作日漸頻繁、密切。而文明禮儀是精神文明的一個重要內容,是一個人道德品質的外在表現,是衡量一個人教育程度的標尺,文明禮儀養成教育不僅是道德、品質和個性形成的基礎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質、振興民族精神及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基礎教育。因此,學校必須抓好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這是時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需要,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
(三)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是孩子成長的需要
一個注重自身修養,重禮儀的人才可能成為優秀的人、有用的人、品行兼優的人。孟子說過:「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古希臘哲人赫拉克利特也說:「禮貌是有教養的人的第二個太陽」。這些都充分說明「禮」是何等重要。青少年兒童一代是祖國的未來,祖國的希望,加強小學生文明禮儀養成教育至關重要。
Ⅶ 小學生文明禮儀調查報告
學生禮儀 學生是學校工作的主體,因此,學生應具有的禮儀常識是學校禮儀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在活動中,在與教師和同學相處過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禮儀。
1、課堂禮儀:遵守課堂紀律是學生最基本的禮貌。
(1)上課:上課的鈴聲一響,學生應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師上課,當教師宣布上課時,全班應迅速肅立,向老師問好,待老師答禮後,方可坐下。學生應當准時到校上課,若因特殊情況,不得已在教師上課後進入教室,應先得到教師允許後,方可進入教室。
(2)聽講:在課堂上,要認真聽老師講解,注意力集中,獨立思考,重要的內容應做好筆記。當老師提問時,應該先舉手,待老師點到你的名字時才可站起來回答,發言時,身體要立正,態度要落落大方,聲音要清晰響亮,並且應當使用普通話。
(3)下課:聽到下課鈴響時,若老師還未宣布下課,學生應當安心聽講,不要忙著收拾書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響,這是對老師的不尊重。下課時,全體同學仍需起立,與老師互道:「再見」。待老師離開教室後,學生方可離開。
2、服飾儀表:穿著指穿衣褲,著鞋襪。其基本要求是:
合體;適時;整潔;大方;講究場合。
3、尊師禮儀:學生在校園內進出或上下樓梯與老師相遇時,應主動向老師行禮問好。學生進老師的辦公室時或宿舍,應先敲門,經老師允許後方可進入。在老師的工作、生活場所,不能隨便翻動老師的物品。學生對老師的相貌和衣著不應指指點點,評頭論足,要尊重老師的習慣和人格。
4、同學問禮儀:同學之間的深厚友誼是生活中的一種團結友愛的力量。注意同學之間的禮儀禮貌,是你獲得良好同學關系的基本要求。同學問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禮貌用語稱呼同學。在有求於同學時,須用「請」、「謝謝」、「麻煩你』』等禮貌用語。借用學習和生活用品時,應先徵得同意後再拿,用後應及時歸還,並要致謝。對於同學遭遇的不幸,偶爾的失敗,學習上暫時的落後等,不應嘲笑、冷笑、歧視,而應該給予熱情的幫助。對同學的相貌、體態、衣著不能評頭論足,也不能給同學起帶侮辱性的綽號,絕對不能嘲笑同學的生理缺陷。在這些事關自尊的問題上一定要細心加尊重,同學忌諱的話題不要去談,不要隨便議論同學的不是。
5、集會禮儀:集會在學校是經常舉行的活動。一般在操場或禮堂舉行,由於參加者人數眾多,又是正規場合,因此要格外注意集會中的禮儀。升國旗儀式: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徵,升降國旗是對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一種方式。無論中小學還是大學,都要定期舉行升國旗的儀式。升旗時,全體學生應列隊整齊排列,面向國旗,肅立致敬。當升國旗,奏國歌時,要立正,脫帽;行注目禮,直至升旗完畢。升旗是一種嚴肅、莊重的活動,一定要保持安靜,切忌自由活動,嘻嘻哈哈或東張西望。神態要庄嚴,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所有在場的人都應抬頭注視。
6、校內公共場所禮儀:應該自覺保持校園整潔,不在教室、樓道、操場亂扔紙屑、果皮、不隨地吐痰、不亂倒垃圾。不在黑板、牆壁和課桌椅上亂塗、亂畫、亂抹、亂刻,愛護學校公共財物、花草樹木,節約用水用電。自覺將自行車存放在指定的車棚或地點,不亂停亂放,不在校內堵車。在食堂用餐時要排隊禮讓,不亂擁擠,要愛惜糧食,不亂倒剩菜剩飯。
Ⅷ 有關小學生禮儀教育的要求和方法,
一、學校禮儀
(一)形象禮儀
1、按要求穿規定的校服,扣齊鈕扣或拉好拉鏈,整理好衣領。
2、按要求佩戴好紅領巾:先把紅領巾折四折,置於衣領內,紅領巾的三角尖對正脊骨,打好領結,翻下衣領。夏天天氣炎熱時可於左胸前佩戴隊徽。
3、每天早晚必須洗臉、刷牙,保持面部干凈。
4、不留長指甲,不塗指甲油。指甲內保持無污垢,飯前便後要洗手。
5、經常整理儀表。頭發適時梳洗,發型大方得體,不染發,不燙發。男生前發不覆額,側發不掩耳,後發不及領;女生前發不遮眼,側發不掩睛。
6、坐有坐相,站有站樣,走有走姿,面帶微笑,舉止文明,落落大方。
(二)課堂禮儀
7、預備鈴響起,應迅速回教室入座,做好課前三件事(1、做好課前准備;2、整理好桌面;3、整理好衣服。)靜候老師。上課鈴響,老師進教室,值日生喊「起立」,全班同學立正後向老師問好,老師回應,值日生喊「坐下」後再坐下。起坐時做到桌椅無聲響。
8、上課時,如有特殊情況晚到班級,應於教室後門口站定,經老師示意進入後方可回座位。
9、注意讀寫姿勢,做到:胸離桌一拳,眼離書一尺,手離筆尖一寸。
10、課堂上,各種物品要輕拿輕放。應全神貫注地聽講,積極思考問題並舉手發言。不做閑事,不講閑話,不沉於閑思。
11、別人發言時,認真傾聽,不隨便打斷別人的講話,不取笑他人。要通過真誠的眼神和表情給發言者以鼓勵。
12、課堂小組合作時(如專題討論等),要有合作和全局意識,聽從組長安排,分工協作,積極與夥伴溝通,完成份內任務的同時兼顧組內夥伴,共同贏得團隊的成功。
13、上課時,如遇到同學身體不適等突發事情,不要圍觀或表現出厭惡情緒,要主動關心同學,聽從老師安排,協助老師妥善處理。
14、下課時,應做好下節課課前准備後(課本、文具盒置於課桌左上角)再離開教室。離開教室時,讓老師先行。
(三)活動禮儀
15、課間活動時,不大聲喧嘩,不追逐打鬧,積極參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種文體活動。遵守游戲規則,愛護游戲夥伴。
16、集體外出活動要服從管理。同學間要相互謙讓,主動關心和照顧好體弱的同學。分組活動時,要服從大家的共同意願,遵守時間,不單獨行動。
17、參加競賽活動時,遵守比賽規則,尊重競爭對手,不故意傷害對方,對對方的冒犯或過失寬宏大量。遇到有爭議的問題,要按照程序向有關人員提出,心平氣和地進行溝通。 18、觀看比賽,做文明啦啦隊員,不喝倒彩。不為己方的勝利而得意忘形,不諷刺挖苦失利者。真誠地為賽場上的每一位選手喝彩。
19、積極參加學校的「四節」(讀書節、英語體育節、藝術節、科技節),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社團活動。在展示自我的同時,注意謙虛禮貌,尊重他人的長處。
20、積極參加綜合實踐、社區服務與社會調查等活動,遵守交通規則,遵守社會公德,說話、提問有禮貌,舉止大方,彬彬有禮。
21、出入教室、功能室、會場等活動場所時要輕聲慢步,有秩序按指定線路行走,不擁擠,不搶道。
22、各種活動中,都要注意保護環境,培養「綠色行為」,如:愛護花草樹木、節約水電、隨手撿紙、垃圾按指定位置分類放置等。
(四)集會禮儀
23、舉行升旗儀式或集會時,集合列隊要迅速、安靜、整齊,並提前進入操場,在指定位置坐(站)好,靜候儀式或集會開始。
24、靜心傾聽發言人講話,講話結束後禮貌鼓掌。活動結束後,目送領導或來賓先退場,再聽從指揮有序退場,不搶先、不喧嘩。
25、在集會過程中不交頭接耳,不擅自走動或離場,不在會場吃零食,不亂扔果皮紙屑,保持會場清潔衛生。
26、頒獎典禮中,受獎者應整理儀表,穩步入場,面帶微笑雙手接獎,接獎後應致謝並回敬隊禮。頒獎完畢按指定路線歸隊(座)。
(五)交往禮儀
27、進校門時,見了老師面帶微笑,站定後行隊禮或鞠躬禮問候,老師回禮後再走開;見到同學互相問好。
28、放學時,主動與老師和同學說「再見」,不無故在校內或校園周邊區域逗留。
29、進入老師辦公室要先輕聲敲門,老師同意後方可進入。與老師談話時,眼睛不要左顧右盼,說話要輕聲細語,盡量不影響別人。老師辦事或與別人交談時,不隨意打擾,等老師忙過後再說明來意。
30、不隨便翻閱老師辦公室的東西,不私自打開老師電腦。如果要找的老師不在,但確實有急事,可給老師寫個留言條。如果是與老師事先約好,則要按時到達約定地點。
31、上下樓梯時,要輕聲慢步、靠右行走。遇到老師或客人時主動問好,並向右側避讓,讓老師和客人先行。
32、要誠懇接受老師的教導。和老師、同學有不同意見時,要心平氣和地進行溝通,不賭氣,不吵鬧,不在背地裡非議他人。
33、尊重同學,互助互愛,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同學,游戲時遵守游戲規則,相互禮讓,對同學的過失或冒犯要寬宏大量。
34、不給同學取綽號或花名,不挖苦諷刺他人,不說讓對方難堪的話。如果傷害了他人,應該及時真誠地道歉。
35、向別人借東西,要先徵得別人同意;對別人的東西要加倍愛護,並且信守諾言,按時歸還。
36、任何時候得到別人的幫助,都要及時表達謝意。
(六)就餐禮儀
37、餐前洗手。在指定位置就餐。排隊不參隊,不吵鬧。
Ⅸ 如何培養小學生禮儀教育的具體方法
父母示範法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生長環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孩子的禮儀行為是非標准首先來自於父母的影響,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孩子起著言傳身教和人格的示範引領作用,孩子身上的不少習慣就是從父母那裡模仿來的。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禮儀必須由家長做起。家長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的言行是家庭教育的體現,在生活中要處處嚴於律己、以身作則,做孩子的表率。
確立榜樣法
在孩子的生活環境中,處處有學習模仿的榜樣,周圍人文明的舉止言行,禮貌待人的狀態、文學作品中的人物故事都可以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
3.正面敘事法
孩子對事物的理解是感性、直觀、具體形象的,所以我們拒絕給孩子講反面事例和說反話,因為孩子不能理解你的真正意圖。我們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一定要給孩子正面敘事,說正確的語言。
4.行為訓練法
好的禮儀習慣是在不斷重復中形成的。家長要學會禮儀教育方法,引導孩子把禮儀形成很自然的行為交往方式,持之以恆地幫助幼兒將行為內化成習慣。
5.情感交流法
父母的愛是家庭禮儀教育最好的的基礎。在遇到問題時,要和孩子以商量的口吻說話,傾聽孩子的意見,積極的給孩子出謀劃策,滿足孩子情感上的需要,讓孩子在愛的環境中學習成長。
6.情景再現法
有些禮儀是有特定環境的,要讓孩子的禮儀行為成為習慣,就要再現情景環境,讓孩子在情景中體會練習。
7.態度明確法
當孩子做對時,家長要及時表達正確的、贊成的、肯定的態度;反之,當孩子出現了不良的行為時,家長要態度明確,及時表達不贊成。
8.社會實踐法
過去家長都是要求孩子對自己言聽計從,沒有給孩子表現空間。現代家庭應給孩子足夠的表現機會,鼓勵孩子和他人交往,同時帶領孩子參與社會的各項實踐活動,體會各種禮儀規范,從而不斷獲得良好的禮儀行為。
9.潛移默化法
讓良好的禮儀成為孩子的行為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每天接觸到的各種各樣的活動事情中,有心有意、隨時隨地、從細節入手施以教育,持之以恆,耳濡目染,必有成效。
10.游戲體驗法
游戲是孩子基本的活動,也是最喜歡的活動。將禮儀內容滲透在有趣的游戲中,讓孩子在游戲中體驗,游戲中學習禮儀之道。
11.家園同步法
家庭教育要與學校教育配合一致,家長要主動與教師交流,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取得家園教育的同步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