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學前教育的現狀
隨著人們基本需求的滿足,教育問題成為如今生活的一大需求重點,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特別是幼兒教育學前教育問題,更是重中之重。本文重點探討了幼兒園學前教育的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
幼兒園學前教育可以說是孩子進入學校之前的重要教育,能夠幫助孩子在最佳的教育時間得到培養。如今幼兒園不僅僅具有照看小孩的功能,隨著社會發展,還衍生出提前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職業功能,並運用心理學發掘孩子的智力潛能。然而,我國受封建教育思想影響較嚴重,許多幼兒園學前教育效果不甚理想。本文重點論述此類現象,並結合幼兒學前教育需求及社會形勢,為幼兒教育工作者提供可以參考的建議。
1.幼兒教育中的「小學化」傾向性的體現
幼兒教育中的「小學化」傾向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1)過早灌輸小學教育理念。在許多家長心中,「不能輸在起跑線」這句話成了衡量孩子成長的標准,而許多幼兒園也抓住家長的心理,以教學代替教育,將知識傳授代替智力開發,使得幼兒在幼兒園學前教育中過早地進行小學教學模式,嚴重影響幼兒身心健康,違背幼兒學前教育的宗旨。
(2)忽視孩子身心健康。許多幼兒園由於只看重孩子的成績結果,將每周的課程都安排得十分緊張,理論課更是琳琅滿目,其幼兒園根本功能已經喪失。對幼兒的心理教育、智力開發、身體鍛煉等方面的無視,使得幼兒學前教育失去該有的效果及目標,幼兒的學習生活變得枯燥無味,難免產生身心壓抑。
(3)填鴨式教學。幼兒園學前教育,老師經常會要求幼兒要背誦古詩詞,掌握運算方式、認字寫字等,完全忽視幼兒階段探索知識能力的開發,使得幼兒失去探索知識的能力。對於學習失去應用的興趣,只是將其看做是一個必須完成的任務,日積月累會產生厭學心理,從而適得其反。
(4)對幼兒評價標准較單一。許多幼兒園對幼兒在園的表現評價較為單一,只是評價幼兒硬性作業的合格與否,沒有相應多元化的評價,忽視幼兒全面發展,忽視幼兒的個體差異。
(5)融入小學紀律管理制度。在幼兒園學前教育過程中,許多幼兒被要求坐有坐樣、站有站樣,不能隨意亂跑,一言一行都要在老師的視線之中。這樣的管理模式,幼兒天真爛漫的性格完全被無情地壓抑,容易使得孩子失去活潑的性格,影響孩子的活力。
❷ 為何幼兒園的學前教育不能小學化
孩子學得無精打采,家長接送、復習、檢查,同樣疲憊不堪。而幼兒園本身對此也有苦難言:都知道兒童的天性是玩耍,但想進重點小學要考試,光會玩耍,是答不好考卷的。許多家長有要求,孩子之間也總是互相比試你會寫多少個字,我會拼多少單詞,幼兒園教一些小學的知識,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提前應試教育≠早期智力開發雖然大多數家長對於兒童早期智力開發的態度已趨理性,認識到培養孩子應遵循幼兒認知、成長的規律,但仍有部分家長積重難返,認為肯給孩子加碼的老師才是好老師,多教正經知識的幼兒園才是好幼兒園。於是,幼兒園也不得不迎合家長的需要,將應試教育體制之下的學習方法提前灌給孩子,不但模擬小學課堂的授課方法,每天布置作業,甚至還要進行大大小小的考試。 然而,這種完全不符合兒童發展規律的教育方式,非但不能對早期智力開發起到促進作用,反而會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兒童需要在游戲中學會交流、感知,玩才是孩子的天職。科學的學前教育應該培養兒童的綜合能力: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體、良好的性格、正確的行為習慣等等,應當是學前教育應當側重的方面,這將為孩子的一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跑得早≠跑得好 舉個例子:某田徑運動員為了在長跑比賽中取得好成績,於是提前三天便站在起跑線上開始做准備動作這個例子聽起來有些荒謬,而很多家長和幼兒園卻正在讓孩子做這樣的准備。幼兒園的教育之於一個人的成長,其作用相當於在長跑比賽前站上起跑線。過早地站在起跑線上開始准備,也許能在開始的幾百米中遙遙領先;殊不知,這樣很可能會提前耗盡孩子的求知慾,讓孩子失去學習的興趣。孩子提前學到了很多小學階段的知識,正式入學後,就會因為學不到新鮮東西而感到上課很無趣;但即使不認真聽講,也會憑著幼兒園里打下的堅實功底而在開始的幾次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長此以往,孩子會覺得上課聽講並不重要,良好的學習習慣無法養成,必然會影響日後的學習。 藝多不壓身≠填鴨式灌輸 月月的媽媽是英語老師,爸爸是英語兼法語翻譯。媽媽從月月牙牙學語的時候,就開始用英語和女兒對話。3歲時,爸爸又開始教月月法語。到4歲時,聰明的月月竟然能做到和媽媽說英語、和爸爸說法語、和小朋友說普通話。這讓年輕的父母欣喜不已,又開始教她日語。然而,到快上小學時,6歲的月月竟突然一句話都不說了。經檢查,醫生診斷月月得了失語症。原因就在於她同時學習的語言太多。醫生說,好在發現比較早,只要通過一段時間的心理治療就能恢復。 月月的悲劇不得不引起家長的反思。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類拔萃,於是盡其所能將自己掌握的十八般武藝全部教給孩子,且告訴孩子藝多不壓身。但這種填鴨式的早教,往往輕則影響孩子的幸福,重則毀掉孩子的健康。 與其押上孩子的健康和幸福做賭注,希望換取孩子長大後的成功,不如順其自然,給孩子一個正常的童年因為再多的成就,也不能把失去的東西補償回來。 值得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早教專家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教育部門也紛紛出台規定禁止小學招生舉辦以考查知識為目的的入學考試。
❸ 如何避免幼兒教育小學化
一、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科學的教育――糾正小學化的理論依據
我們知道0-6歲是全腦開發的黃金期,6歲時人的智力發展已經達到了65%。因此,6歲之前的教育是自我潛能發展的主要時期,如果我們覺得這個階段沒有必要學習的話,就等於放棄孩子65%的智力發展,後果將不堪設想。
而傳統教育是從小學才開始重視的,我們只有35%的開發空間了。事實證明,全世界的教育系統都沒有教育出第二個智力發展超過30%的人。
這也就是「人比人,氣死人」的根本原因。范偉曾經感慨:人和人的差別咋就那麼大呢?6歲之前要是不努力的話,即使是跑得最快的兔子也要輸給烏龜。
那麼6歲之前的學習有什麼科學依據呢?到底應該學些什麼內容呢?為什麼教育部三令五申地強調,一定要防止和糾正小學化,其理論依據何在呢?
我認為,教育部提出糾正小學化的理論依據,就是義大利著名女教育學家蒙台梭利的「兒童敏感期理論」。
也就是說,3-6歲的幼兒出現某種能力的敏感期時,適時給幼兒教授某種能力,才是最科學的。如果在不合適的時間教授不合時宜的知識,很容易陷入小學化的尷尬境地。
就是說在敏感期內學習某個內容就會事半功倍,特別輕松就可以學會,而且孩子會自發地學習這個內容;一旦錯過這個敏感期,學習某個內容就會變得事倍功半,甚至一輩子都不可能產生這種能力了。
很多東西我們必須在6歲之前就開始學習,否則過了敏感期再學就太遲了。因此,學前教育並不是什麼都不能學,而是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學習敏感期內的知識和能力,注重右腦形象化思維的培養和多種智力因素的培養,注重對幼兒八大智能的開發,只有這樣幼兒才能學得開心、玩得有效。
二、實現教材的無形化和環境化,為幼兒的自主學習提供機會
《指南》注重通過豐富多彩、形象生動的活動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健康發展。幼兒園應該按照《指南》要求加大硬軟體設施投入,創設更加豐富的區域活動空間,配備類別更加豐富,吸引力更強的玩具、游戲材料和幼兒讀物,為幼兒自主游戲和學習探索提供機會和條件,為教師落實新的教學目標提供保障。
今年有幸到成都參加學習,去了成都市幾所有名氣的幼兒園,最大的感觸是他們竟然擁有多個獨立活動室,真是讓我羨慕不已。如果我們的園所有這么寬敞的場地,教材的無形化和環境化恐怕早就實現了。
我們幼兒園正是要實現教材的無形化和環境化。這已經納入我們「三愛園本教材」的課題中,而且我們將會申請課題項目。
其實我們這個計劃早就啟動了。我們一直在教室里做的活動區角也是這種思想的具體體現。
那麼什麼是教材的無形化和環境化呢?需要先從兒童生態學談起。
兒童生態學是近年來剛剛萌芽的一門交叉學科。藉助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將兒童放置於其生存與發展的真實社會環境(生態系統即社會網路結構)之中進行研究。
我認為,兒童生態學的本質就是「實學」,在真實社會生態環境中學習,在教育者設置好的實踐操作環境中學習,以獲得更加真實的學習體驗和更加實用的學習效果。
作為教育者和一個教育系統,我們在給幼兒提供真實生態環境的同時,將通過創設豐富的活動區域方式,模擬和延伸真實的社會生態環境,使其在這樣的環境中,不但可以實現「實學」,而且可以讓幼兒自發、高興地學習,實現「樂學」和「自學」,使幼兒的自我天性在這樣的生態環境中得到自由發展,從而變得更加自信,自立於這個紛繁復雜的社會。
教材的無形化和環境化就是通過創設豐富的活動區域,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在具體情景中自己學習、快樂學習,真正實現「自學、實學、樂學」。
這個學期我們利用樓道的空間,在每個班級都設置了創意美工區;然後我們利用過道建立了種植園,還有多功能公共活動室,內設有:科學區、表演區、音樂區、閱讀區,供各班級輪流使用。
能夠實現自學,根據老子「無為」的哲學思想而引申出的「不教而教」,就成為順理成章的事情。我們設置不同的活動區域和區域活動,讓幼兒脫離課本式的虛學,動手操作,在實踐中學習,也就實現了「沒有教材的學習」。不過,嚴格來講我們不是沒有教材,而是將教材化為無形,把教材生活化和環境化(而不是傳統的紙面化的課本)。
教師角色只是一個引導者、觀察者,在實際區域活動中,我們會發現幼兒不同的「工作」需求和不同的學習模式,然後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從而逐步實現「因材而學」的個性化教育。
三、走進社會、走進社區、走進大自然
我們學習是為了得到能讓我們快樂的東西,那為什麼不把學習也變成一種快樂呢?為什麼我們不能把最快樂的事情當做自己的理想職業,為什麼我們不把學習也當做一種快樂呢?我們苦苦追尋的幸福快樂的感覺,原來就蘊藏在最簡單、最原始的學習之中。
六歲以前的孩子思想不受約束,各種學習方式其實孩子們都試過,但除了讀書之外,基本都被大人們否定,上了小學之後只能成為書的奴隸。中國人在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上經常得金牌,但真正能做出成績,獲得諾貝爾獎的人卻幾乎沒有,就是因為中國人書生氣太濃了。
要想改變我們的命運,就要鼓勵孩子多出去走走,和其他小朋友多玩玩,帶孩子出去旅遊,接觸社會上不同職業的人,甚至可以嘗試拜訪一些有名的學者。美國節日里有一個「職業日」,允許帶自己的孩子上班一天,為的就是讓孩子脫離課本,在社會實踐中多學點東西。 我們開展的「三愛」主題「我爸爸」,邀請不同職業的爸爸來到現場,就是為了讓孩子們充分接觸不同的職業,從不同的人身上學到更加豐富的知識,為孩子以後職業規劃奠定基礎。
幼兒園每個班都推選出家長代表,他們在園內協助秩序管理,協助處理班務,協助廚房工作;有的是在外出活動時請家長代表協助教師做好幼兒的安全保護工作,如我們在家長代表的帶領下走進社區,讓孩子了解社區環境,從小培養孩子有意觀察的能力,接觸各種各樣不同的人;也有的家長在大型活動中幫助攝影、攝像。
這樣做的目的都是發掘和運用家長中的人力資源參與幼兒園管理,更好地為幼兒成長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條件;密切家園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建立幼兒園與家庭、教師與家長之間良好的和諧關系;為廣大家長提供關心教育、支持教育、豐富人生、回報社會的平台,在廣大家長中形成熱心公益事業的風尚,並為孩子樹立行為楷模。
我們還帶孩子到農村田野去,親自體驗重慶的本土文化,觀察生機勃勃的春色、如詩如畫的秋色,讓孩子認識小河、流水,觀賞沿路的花卉、果樹,知道農民伯伯耕作的辛勞,分享他們收獲的喜悅,真正感受走出園門游戲活動的另一番樂趣。
四、構建學習型幼兒園,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幼兒教育質量的高低從根本上取決於教師的素質高低,採取兒童化教育方法,防止和糾正學前教育小學化,不但需要轉變思想,而且需要高素質教師實現,因為幼教老師落後的教學方法是導致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的主要因素之一。
為此我園著重通過以下幾方面工作,不斷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從根本上杜絕小學化傾向。
(一)加強師德學習,提高廣大教職工的思想覺悟和道德品質。
教師隊伍整體水平的提高是一項較長時期的建設工程。建設高素質的師資隊伍,首先要從師德抓起。多年來,我園緊緊圍繞黨中央各項政治活動的重心,加強政治理論、教育法律法規及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內容學習。
為了提高廣大教職工的思想覺悟和道德品質,我園領導班子有計劃、有目的、有內容地組織老師們開展學習,樹立全心全意為幼兒服務的思想。做到熱愛本職工作,熱愛幼兒,關心幼兒,細心照顧幼兒,耐心引導幼兒,對領導分配的工作樂意接受。在日常工作中,教師們還注意用美的言行舉止影響幼兒、帶動幼兒、引導幼兒,為幼兒樹立榜樣,在社會樹立良好形象。
(二)積極開展教研教改活動,努力提升教學水平。
1.開展園本培訓,我們不但進行基礎的早教理論培訓,而且進行一些教學實戰培訓和現代化教學設備的培訓,使新教師能很快融入大幼教學體系,使老教師的教學技能更上一層樓。
我們在平時特別注重教師的彈、唱、跳、說、寫、畫等基本功訓練,激勵教師鑽研各項技能。
2.開展園本教研活動,本學期我們設立了「園本教材」的教研課題,根據「三愛」主題園本課程,初步實現根據老子「無為而治」的哲學思想引申出的「不教而教」和「無教而學」的教育境界,脫離紙面教材的束縛,將教材環境化、無形化,更貼近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初步實現根據孔子的「因材施教」引申而來的「因材而學」教育思想,初步實現「自學、實學、樂學」等先進的學習方法。
3.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吸收先進經驗,結合自身實際,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4.設立專人督管全園保教工作。
通過業務園長、教研組長深入課堂聽課;教師開展公開示範課;定期組織教師進行教研學習,總結經驗,推廣成果,改正不足。
5.訂閱有關書、報刊供廣大教師閱讀,開闊教師的視野並啟發思維。
(三)豐富教師業餘生活。
為了使教師做到勞逸結合,豐富教師業餘生活,工會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活動,便於教師放鬆身心、強身健體。教師的心情好了,才能更有效地避免簡單粗暴的小學化教育方法。教師也是血肉之軀,我們不能一味要求他們,而且要適當安撫他們,使他們能夠樂於工作,保持愉悅的工作態度。
❹ 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原因及危害
1、孩子還未上學,就已厭學
處在學齡前階段的孩子,其大腦以及身體的各個器官和組織的發育還不完善,決定了他們還不能像小學生那樣坐下來正規的學習。作為孩子的教育者——家長和老師,非要像對待小學生一樣要求他們,這正如還沒有長出牙齒的嬰兒,非要他吃堅硬的食物一樣,這種違背規律的做法對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
不管孩子年齡有多小一律要求他們寫字、算數,如果寫不好(這是必然的,因為他們還沒有到能寫好的年齡),家長呵斥、打罵,老師批評,孩子在這種小學化的教育過程中,得不到快樂,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極的情緒體驗,自然會認為學習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於是,對學習產生恐懼和厭惡的心理,結果使孩子還未正式開始學習的過程,就已產生了厭學的情緒,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2、扼殺了幼兒的天性,剝奪了幼兒的快樂
幼兒天性是愛游戲的,專家指出:幼兒在成人意義上的「玩」,其實都是在學習。游戲是幼兒學習的最基本的形式,這是由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的。因此,幼兒園作為專門的幼兒教育機構更應該順應幼兒的天性,一切活動都應該在游戲中進行。
否則,就是違背了幼兒教育規律。而小學化了的幼兒教育不顧幼兒的年齡特點,只是單調的讓孩子寫字、算數,剝奪幼兒游戲的機會,泯滅了幼兒活潑好動的天性,剝奪了幼兒的快樂,實質上,小學化的幼兒教育方式是使幼兒失去了學習、創造、和探索的機會,天才被扼殺在搖籃之中。
3、不利於幼兒身體的正常發育,危害了幼兒的身體健康
學前階段的幼兒正處於長身體的階段,機體和神經系統都還比較弱,決定了他們還不是「坐下來學習」意義上的學生,如果強制幼兒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大腦容易疲勞,會造成經系統的傷害,使孩子變得表情呆板;過早過多的進行規范性學習,不利於孩子肌肉、骨骼的發育,會導致幼兒近視、駝背、消瘦等身體上的不良症狀的產生,給幼兒的身體健康帶來嚴重危害。
4、不利於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兒的心理健康
學前教育「小學化」過早的對幼兒實施小學教育,超越了幼兒心理發展水平,按照小學生的標准要求幼兒學習、完成作業的做法違背了幼兒的認知水平、認知能力和認知規律。讓幼兒寫、算,進行強制性的學習,他們「玩」的時間被剝奪了,沒有一點自由,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無法發揮,孩子變得像「小大人」,呆頭呆腦。
幼兒過早的背上了沉重的課業負擔,在成人的責備甚至打罵聲中強制學習,活潑好動的個性受到壓抑、摧殘,心靈受到創傷,則難以形成開朗、積極、樂觀、自強、自信、自尊等健全的人格,嚴重的危害了幼兒的心理健康。
5、遏制幼兒智力的全面發展,錯過了幼兒教育的「關鍵期」
學前教育「小學化」強調向幼兒「灌輸」知識,忽視幼兒在游戲中主動的、探索性的學習,忽視了語言能力、數理邏輯能力、初步的音樂欣賞能力、身體各部的運動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自我評價能力、空間想像能力、自然觀察能力等多智能的全面開發。
而正規的幼兒教育,教師每設計一個游戲活動往往使幼兒得到多種能力的訓練,孩子在這種以游戲為主的教育活動中變得越來越健康、活潑、聰明,比那些會寫多少字、會算多少數的孩子在正式上學以後更有潛力。
(4)中國教育部學前教育小學化擴展閱讀:
國家教育部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規范辦園行為,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現象,保障幼兒健康快樂成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來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現象,提出了全方位的標准和要求。
嚴禁教授小學課程內容
對於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要堅決予以禁止。對於幼兒園布置幼兒完成小學內容家庭作業、組織小學內容有關考試測驗的,要堅決予以糾正。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各地要結合校外培訓機構予以治理。
糾正「小學化」教育方式
針對幼兒園不能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脫離幼兒生活情景,以課堂集中授課方式為主組織安排一日活動;或以機械背誦、記憶、抄寫、計算等方式進行知識技能性強化訓練的行為,要堅決予以糾正。
要引導幼兒園園長、教師及家長樹立科學育兒觀念,堅持以幼兒為本,尊重幼兒學習興趣和需求,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靈活運用集體、小組和個別活動等多種形式,合理安排和組織幼兒一日生活,促進幼兒在活動中通過親身體驗、直接感知、實踐操作進行自主游戲和學習探究。
整治「小學化」教育環境
對於未按規定創設多種活動區域(區角),未提供充足的教具、游戲材料和圖書,缺乏激發幼兒探究興趣、強健體魄、自主游戲的教育環境的,要調整幼兒園活動區域設置,合理利用室內外環境,創設開放的、多樣的區域活動空間。
並配備必要的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教具、游戲材料、圖畫書;要充分利用本地生活和自然資源,遴選、開發、設計一批適宜幼兒的游戲活動,豐富游戲資源,滿足幼兒開展游戲活動的基本需要。
❺ 幼兒園小學化,這樣做對嗎有利有弊
一、何謂「小學化」 當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已經是一個十分嚴重十分普遍的問題,在全國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蔓延著,並仍有愈演愈烈之勢。所謂「小學化」傾向是指一些幼兒園為了適應部分家長的錯誤需要,提前對幼兒進行小學教育的不良傾向。在這種錯誤傾向的作用下,有些幼兒園為了提高經濟效益,紛紛辦起了學前班,甚至有幼兒園在學前班使用小學教材,以滿足家長「讓孩子早識字」的錯誤要求。在這種錯誤作法下,幼兒歡樂的天性被剝奪了。以至於有些專家不得不發出呼籲「把童年還給孩子!」因此,必須克服「小學化傾向」,讓幼兒在自由的空間里獲得最佳的發展。 二、緣何「小學化」 1、應試教育影響 由於高考指揮棒的影響,重智育輕德、體、美、勞教育的思想依然很嚴重,導致從小學期就開始過於注重教學質量。一些小學甚至舉行小學一年級入學考試,題目之難,難到考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的書寫辨認和二十以內的加減法。 2、家長錯誤心理 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還是家長缺乏幼兒教育的科學發展觀;不能以幼兒為本,不能在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對幼兒進行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培養,更沒有重視教育方法上的統籌兼顧,也沒有以幼兒身心全面健康發展為目標。家長存在誤區是有深刻原因的。一是家長不了解幼兒教育規律,二是家長急功近利心理嚴重,三是家長和幼兒園溝通交流不夠。「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孩子出生那一天,很多家長們就進行賽跑,學什麼都想超前。 有教育專家的調查顯示:很多家長以為早期教育就是讓孩子盡早學習讀、寫、算。有90%以上的家庭把教育與讀寫算之類的學習相提並論,認為學習的成績就是教育的效果。於是,孩子們在一歲內開始認字,三歲內開始學外語,不到6歲的孩子85%以上參加各種培訓班,5歲不到就千方百計送去讀一年級。家長的這種心態和行為,致使有些幼兒園以讀、寫、算為幼兒主要活動內容,拿教珠算、漢字、拼音等小學化的東西來吸引孩子入園。有些為了迎合家長的意願或者進入小學考試,必須開設幼兒寫字、算題等。一些民辦幼兒園老師說,他們的幼兒園都讓孩子做到100以內的加減法,會寫很多字,並且說,這些都是家長要求的。一個四五歲的孩子,家長只是想讓孩子寫幾個字、多做幾道題。 3、辦園理念問題:一些幼兒園迫於招生壓力,迎合家長心願,同時一味追求經濟效益,辦園理念嚴重落後,園內體育器材、玩具設施十分缺乏,班額過大,師資不足,場地不足,不便於開展游戲活動。 4、師資問題:一些農村轉崗幼師,觀念落後,沿襲舊的學前班教法,因循守舊,同時由於班額大,工作任務重,沒有精力也不願意去很少去開動腦筋為孩子們製作新玩具設計新游戲,很少在寓教於樂上下功夫。一些新上崗的幼師,雖想改革創新卻經驗不夠,能力不足。 三、「小學化」 傾向的弊端 首先,「小學化傾向」對幼兒身體發展有害。幼兒正處於長身體階段,機體和神經系統都還比較弱。幼兒如果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大腦容易疲勞,會造成神經系統的傷害,並引起心理上的變化,如表情呆板等。過早、過多的規范性學習還能導致幼兒近視、駝背、消瘦等身體不良症狀產生。 其次,「小學化傾向」對幼兒的心理發展有害。過早地對幼兒實施小學教育超越了幼兒心理發展水平,幼兒期的心理發展還不完善,還不具備系統學習的能力,如果此時強迫幼兒象小學生那樣學習和做許多功課,他們的智力水平是跟不上的。如果學習過於吃力,幼兒會對學習產生厭倦、畏懼情緒,從而會扼殺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再次,「小學化傾向」對幼兒全面發展不利。在幼兒階段進行的小學式教育,其實進行的只是單項智育,由於這種做法只重視單項智育或某種技能的發展,忽視了全面性發展的要求,結果,幼兒的非智力因素的發展被削弱了,其它發展要求被忽視了,導致了幼兒身心發展的片面性。 第四,「小學化傾向」對幼兒未來學習不利。由於一些學前班使用的是小學一年級教材,其教學內容和小學一年級是重復的,在幼兒階段兒童如果學過了小學課本上的知識,他們剛上小學一年級時,不用花多大力氣就可以獲得好成績,由於重復教育,使這些兒童養成了不動腦、不思考,生記硬背的不良習慣。當他們進入二年級以後,面對新的學習內容,一下子不能適應,結果學習成績下降甚至學習跟不上的情況都得以產生。 四、我縣幼教「小學化」現狀 在隨堂觀察和教學比武中發現,我縣幼兒園小學化教學傾向較為嚴重。 1、教學方式「小學化」嚴重:游戲活動、區角活動、戶外活動明顯不夠。大多數幼兒園游樂設施和玩具簡陋,自製教玩具也很少,戶外活動少,幼兒園桌椅擺放都按小學的方式擺放,一桌一椅,始終要求幼兒規規矩矩坐著甚至將雙手背在後面,這就導致幼兒園教學大多以集中教學為主,以教師為教學中心,忽視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幼兒的主要學習方式是:教師講、幼兒聽;教師讀,幼兒跟;教師問,幼兒答;教師做,幼兒看;教師指示,幼兒做。同時以課堂為教學中心,忽視「教育寓於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剝奪了幼兒獨立、自由、自主的活動權利。比如有位老師教學認識「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用的是教讀法,即將每種顏色帶讀十幾遍,發現孩子不能區分辨認,再次帶領孩子將每個詞語讀十幾遍,到最後,孩子注意力渙散,終究無法區分紅黃藍綠。 2、教學內容小學化十分嚴重。很多幼兒園將二十以內加減法、所有漢語拼音包括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甚至拼讀、漢字書寫甚至很復雜的漢字「書寫」作為幼兒園的主要教學內容,嚴重的甚至要求幼兒每天寫家庭作業幾大版。隨機檢查發現個別幼兒園大班作業本上密密麻麻寫滿漢字,並註上拼音,在本該休息的下午三點,卻要求孩子在寫漢字,有的孩子十分無奈,趴在桌子上睡著了。大多孩子的作業本臟兮兮的。 3、教學目標意識不強,游戲教學策略比較缺乏,無效教學十分嚴重。教學(游戲)活動管理混亂,教學隨意性較為普遍,表現為教師不制定教學計劃、不準備活動預案就開始組織活動,活動目的、活動重點、活動過程都不明確,活動組織的隨意性非常大,不注重教學活動效果。幼師們只學會了一點表面的熱鬧,卻十分缺乏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能力,缺乏設計組織教學活動的智慧。如語言活動不能讓孩子的語言能力得到發展,健康活動不能讓孩子的身體得到充分活動和鍛煉, 藝術活動不能讓孩子動手操作等等。如一位老師教孩子做風箏,結果各小組的風箏全是老師代勞。如一位老師教「誠實的孩子」,到最後孩子也沒有明白誠實是不說謊話的意思,反而是在心裡形成概念:那個打碎花瓶的孩子就是壞孩子,壞孩子就是誠實的孩子。有位老師費盡心思做了一個大大的漂亮的生日蛋糕,末了,卻不知道這個教學活動的教學領域教學目標是什麼,純粹是讓孩子唏噓了一番。 4、忽視家長參與的教育價值,家園聯系少,親子活動少,對家長的宣傳教育少。關門辦教育的情況普遍存在。 主要原因:主要源於一些幼兒園理念陳舊、不善於學習、不按要求理解使用教材,有些幼兒園很少參加培訓,有些幼師園長參加培訓時也很浮躁,沒有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學習內容。少數幼兒園沒有制定周活動計劃,沒有制定一日活動計劃。甚至還有少數幼兒園在使用課程表。據了解,個別鄉鎮的學校竟然舉行一年級入學考試,雖說目的是針對家長想提前讓孩子入一年級設置的檻,但是導致了很多幼兒園盲目「小學化」。很大一部分園長和老師並沒有認識到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害處,一些園長和老師雖然意識到小學化嚴重,卻也沒有意識到其害處的嚴重性並且不知如何改變
❻ 怎樣遏制幼兒教育小學化
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教育事業的深入推進,學前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普及學前教育」的戰略目標和「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根本要求」的工作方針。學前教育是獨立的教育階段,有獨立的教育對象、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學習方式和教育教學方法。但長期以來,人們卻把學前教育當作單純的小學預備教育來對待,形成了嚴重的學前教育「小學化」現象。已成為嚴重危害兒童健康成長、貽害兒童終身的重大社會問題。
一、學前教育「小學化」的主要表現
學前教育「小學化」是指把幼兒園、學前班的幼兒當作小學生來對待,按照小學的教學方式和管理方式來實施教育的做法。簡單地說就是把幼兒當成小學生來教育。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教育定位和教育目標「小學化」
把學前教育定位為小學教育的預備教育上,重點強調學前教育隸屬於小學的附屬性。多數家長和一些幼兒教師認為,接受學前教育的終極目的就是獲得具備上小學的基本知識和能力;很多幼兒園無限拔高幼兒園培養目標,不適當地提出入小學前要學會千以內的加減法、認識一千個漢字、背誦幾百個英語單詞等。
2.教育內容「小學化」
因不屬於義務教育,我國學前教育目前並沒有統一的規范教材,絕大多數幼教機構都是按照自己的教學要求選擇教育用書,導致教學內容五花八門,教育質量參差不齊。比如,有的幼兒園就把《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所規定的「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演繹為五個學科,並按此設計幼兒園課程,要求學拼音識字、計算乃至學鋼琴、繪畫等。有的幼兒園甚至大量開辦幼兒特色班、特長班等。
3.教育行為規范「小學化」
要求幼兒像小學生一樣遵規守紀,少動少玩,要以學為主,上課要專心聽講,端正坐姿,不許說話,更不許做小動作;對教師要絕對服從,不許辯解更不許頂嘴;課間不許追逐打鬧,要安靜地休息或做游戲,做好上下一節課的准備等。
4.教學活動「小學化」
在教學組織形式上,實行單一的集中教學,游戲及其他活動未得到足夠重視,對全班幼兒以同樣方式與速度學習同樣內容,忽視個別差異;在授課方式上,以教師集中講授知識為主,缺少游戲;在溫習功課上,安排大量家庭作業,甚至打分、寫評語等。
二、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危害
1.嚴重危害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在6歲前,幼兒的身體機能和神經系統在快速發育,如果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大腦容易疲勞,會造成神經系統的傷害,並引起心理上的變化,如表情呆板等。同時,「小學化」教育單純注重知識傳授,輕視乃至忽視了幼兒良好行為方式和生活習慣的養成教育,不僅貽誤了幼兒良好習慣發展的關鍵期,還會增添幼兒的心理壓力,影響身體健康。
2.容易誘發幼兒的厭學傾向
學齡前兒童的主要學習方式是無意識的,他們在游戲、玩耍中學會與他人交往、享受各種感性體驗,在輕松、快樂的環境中成長。在幼兒的身體發育、智力水平還不具備系統學習能力的情況下,讓他們去有意識地花大力氣學認字、學計算、學英語等,不僅扼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久而久之還會對學習產生恐懼和厭惡心理,甚至會出現畏學、厭學情緒。
3.容易扼殺幼兒的潛能
「小學化」在教學實踐中強調的是向幼兒「灌輸」知識,忽視幼兒在游戲中主動的、探索性的學習,忽視了語言能力、數理邏輯能力、初步的音樂欣賞能力、身體各部的運動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自然觀察能力等多智力、能力的全面開發,久而久之,幼兒的這些潛在能力被禁錮、定型,對以後的全面發展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4.容易使幼兒養成不良的學習態度、習慣
幼兒園推行「小學化」,小學一年級時學的內容在幼兒園大多學過,幼兒覺得教師講的內容不新鮮,也就難以集中注意力,容易養成不認真聽課、不完成作業的不良學習態度。但當他們面對新的學習內容,又會產生不適應,易出現學習成績下降、急躁,甚至厭學等情況。
三、學前教育「小學化」的成因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產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幼兒園的原因,有家長的原因,有社會的原因,也有教育主管部門的原因。
1.受應試教育的影響
受「學而優則仕」思想的影響,有的家長和教師從小學甚至幼兒園階段就開始發掘孩子的「潛力」,將識字多少、計算能力高低作為衡量標准,這就促成了學前教育「小學化」的社會環境。
2.幼兒園辦園宗旨不端正
很多幼兒園出於生存的需要,不顧「培育全面發展的幼兒、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的辦園宗旨,而是一味「向錢看」,開設一些不符合兒童健康發展的課程,並以此作為「辦園成績」來炫耀。
3.「幼小銜接」機制缺乏
盡管我國教育行政部門規定小學入學不許考試,但仍有部分小學為獲得較好的生源而進行了入學考試或入學面試,並按考試成績分班。在這樣的入學壓力下,幼兒園不得不配合小學的要求而提前進行小學階段的教育。
4.幼兒園教材脫離幼兒教育實際
目前我國教育部門對幼兒教師參考用書、幼兒教材尚未做出統一規定,導致幼兒教材市場化,幼兒教師參考用書良莠不齊,多數教材嚴重脫離幼兒身心實際和認知能力實際。
5.教師專業素質低
大量私立或農村幼兒園的教師乃至園長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幼兒師范教育,他們難以認識到幼兒教育的特殊性,在教學實踐中很容易將小學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帶到幼兒園,致使幼兒園教學出現小學化傾向。 四、遏制學前教育「小學化」的措施
1.改變社會對學前教育的錯誤認識
目前,「學前教育是小學的預備教育」「小孩上幼兒園主要就是學習知識」等錯誤認識在學生家長和從業教師的頭腦中普遍存在。其實,學前教育是一個獨立的教育階段,其教育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式、教學評價、師資隊伍、管理制度等都有其獨立的要求和標准。它既不是小學的附屬教育,也不是小學的預備教育。因此,要解決「小學化」問題,就必須從理論和政策上科學地區別幼兒園與小學的地位、性質、任務、目標、內容、教學方法等,牢固確立幼兒園教育的獨立地位和性質;加強對幼兒教育宗旨的宣傳,使全社會樹立學前教育不是小學預備教育的理念。
2.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大監管、打擊力度
學前教育是一項社會公益性事業,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需要政府的投入和管理。長期以來,政府在學前教育發展中的投入和管理缺位直接導致了幼兒園錯誤的辦學傾向。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應切實承擔起職責,制定規章或辦法,提出要求,制定措施,加大「小學化」治理力度,規范幼兒園辦學行為。強化幼兒園評估年審機制和督導監督,對「小學化」傾向嚴重的幼兒園實施誡勉或警告,要求限期整改直至取消辦園資格。要通過定期座談、接受投訴等方式,強化對幼兒園的日常監督、檢查,促進幼兒園端正辦園方向,讓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
3.規范學前教育教學內容
教育部2001年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的教育內容可以相對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很容易使幼兒教師甚至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都認為把幼兒教育劃分為「五個學科」或是「五門課程」,並以此為依據去教授幼兒「學習」這五種技藝。建議把「五個領域」改為「五個方面的學習活動」,就更容易理解;在幼兒園教材使用上,建議教育部門制定全國或地方性的幼兒園課程標准,編寫統一教材。在正式教材使用之前,各級教育部門要對幼兒園使用的教材實行審定;各幼兒園要提供符合兒童年齡特點的玩教具和游戲材料、兒童讀物和室內外設備設施,為幼兒創造良好的環境。
4.不斷提高幼兒教師專業素質和教育實踐能力
幼兒教育的主要實施者是家長和教師,而教師又是重中之重。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應加大對幼兒教師培訓的經費投入,定期開展學前教育理論學習和業務交流探討。要通過有計劃地組織教師「走出去」的辦法,學習先進的經驗和做法,聘請專家對教師進行專題講座和業務指導,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教研活動,逐步使師資配備走上專業化、規范化發展的軌道。
❼ 哪一年教育部頒布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2012 年10 月9 日。
為深入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國發〔2010〕41號),指導幼兒園和家庭實施科學的保育和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於2012 年10 月9 日由教育部正式頒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對防止和克服學前教育「小學化」現象提供了具體方法和建議。
(7)中國教育部學前教育小學化擴展閱讀:
《指南》既適用於幼兒園教師,也適用於廣大家長,操作性和實用性都很強,著重強調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教育理念:
1.幼兒是積極主動的學習者。促進幼兒學習與發展最重要的是要為幼兒創造機會和條件,注重激發和保護幼兒的求知慾和學習興趣,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支持和引導幼兒去主動探究和學習。
2.珍惜童年生活的獨特價值。要充分認識生活和游戲對幼兒成長的教育價值,把握蘊含其中的教育契機,讓幼兒在一日生活中,在與同伴和成人的交往中感知體驗、分享合作、享受快樂。
3.尊重幼兒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特點。要最大限度地滿足和支持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嚴禁「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
4.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發展速度各有不同,在不同學習與發展領域的表現也存在明顯差異。孩子年齡越小,個體差異就越明顯。成人不應要求孩子在統一的時間達到相同的水平,應允許幼兒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達《指南》所呈現的發展「階梯」,不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兒。
5.重視家園共育。強調要重視家庭教育對幼兒終身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影響,倡導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創設平等、溫馨的家庭環境,注重家長對孩子言傳身教和潛移默化的影響。只有家長和幼兒園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否則就會事倍功半。
❽ 幼兒園小學化的提綱畢業論文提綱怎麼寫
論幼兒園小學化問題及影響
摘要:幼兒教育在我國教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其好壞直接影響到兒童的健康和全面發展。但近幾年,在幼兒教育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與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相違背的「小學化」現象,嚴重危害幼兒的健康成長。本文從三個部分進行論述,幼兒教育小學化的概述、分析危害和原因以及提出教育建議。
關鍵詞:幼兒教育;小學化;健康發展
中圖分類號:G61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08-0002-01
一、引言
學前教育對幼兒的影響很大,為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然而,近些年很多幼兒園不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及其規律,小學化傾向越來越嚴重,致使很多幼兒開始厭學,對學校產生了恐懼。嚴重影響了幼兒健康的發展。
二、幼兒教育小學化的概述
目前,對我國學前教育小學化,外國專家學者提出了2種模式:一是從理論的角度出發,主要是指幼兒園對小學課程資源、教學理念、評價標准、管理模式、教學模式和方法等進行了介紹,滲透到學前教育的實踐、教學和狀態,以及普遍趨勢的功利教育。二是從實踐層面上,認為「幼兒教育小學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小學的課程內容,另一方面是對幼兒的行為和形式的學前教育。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表現在,首先,一味地追求知識的傳授。幼兒園提前開設本不屬於這個階段的課程,把小學內容放到幼兒階段進行,片面追求知識的獲得。其次,教學方法陳舊。目前,我國的學前教育還處於初級階段,公辦幼兒園、民辦幼兒園學校的多樣性辦學以及幼兒教育的發展滯後,幼兒園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方法也急需發展。目前的幼兒園教師大多在幼兒教育中沒有豐富的經驗。因此,在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上,過早地對幼兒教育採用小學教學法。
三、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危害及原因分析
(一)危害
1.不利於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幼兒小學化是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不該承受的學習范圍,孩子存在不安全感,壓力隨之升高,使剛進入校的孩子不喜歡上學,從而影響孩子的成長與發展。如果對幼兒的教育採用教授加作業相結合的方式,機械背誦和習慣化的思維就將嚴重地阻斷孩子本來該得到發展的智慧和想像力。
2.不利於幼兒個性的形成。人們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同時,卻忽視了幼兒個性的形成。在幼兒園,教師們喜歡的是聽話的孩子,忽視調皮搗蛋的孩子。但實際上,那些孩子常常是非常有想像力的。教師甚至對那部分孩子問的那些奇怪的問題的態度比較冷淡,長此以往,孩子問問題的慾望也就隨之熄滅。
3.不利於幼兒養成動手、動腦的習慣。對於幼兒園的孩子,小學教育不利於正確的成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的習慣。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孩子的學習興趣。
(二)原因分析。大多數家長認為幼兒園的質量如何,主要看孩子能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家長甚至支持小學化教育。在幼兒方面,部分幼兒園的教師自身素質不高,扭曲學前正確的教學理念。一味地追求利益,不注重孩子的健康發展。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一些老師不顧孩子的年齡和身心發展規律,為了符合父母的需求,設定小學化課程,給孩子提出更高的學習要求。為此提高幼兒園的吸引力和競爭力。我國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性質是面向全體的、普及性的並非選拔性的。再加上一些學校只在乎學校自身的升學率的高低。該理念成了幼兒園小學化的基礎。
四、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措施
(一)幼兒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管理。建立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設計適宜的活動,老師須明確活動的目的,然後依據幼兒園課程總目標,對學期目標進行確定,然後老師根據幼兒園的教學目標以及幼兒的特質,進行區域安排,讓幼兒自主的表現自己,從而得到自然的發展。
(二)幼兒園要根據實際情況,實行因材施教,特色辦學。目前,我國大多數幼兒園,興趣班似乎都有存在。甚至認為興趣班是自己的特色。很多幼兒家長也是出於多方面的原因, 只要是幼兒園開設的興趣班, 並且在他們的經濟范圍承受之內, 都要求孩子學習。幼兒教育應遵循不同的幼兒身心發展特點, 根據幼兒的個別差異,實行因材施教。
(三)轉變家長的幼兒教育觀念。對於幼兒園小學教育而言,家長的作用也不很大。現在,有些家長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加大了孩子的學習壓力。對此,各地的幼兒園的老師要經常開展幼兒專家教育內容的相關論壇會,讓家長了解幼兒教育的科學方法,准確的理解幼兒教育的核心觀念。幼兒園要不斷加強家園之間的交流,從而制定出合適的教育方法。促進幼兒的更加多層化的發展。
(四)加大政府的監管。學前教育的發展需要政府投資和管理。由於前期政府對學前教育的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導致幼兒園辦學趨勢不好。為了糾正中小學兒童教育管理部門的傾向,政府應明確其責任,加強對幼兒園的監管,保證學前教育的有效領導和管理。總的來講,政府的教育的部門應該根據當地的教育情況,對教育理念出台適合的政策。此外,政府還要增加財政投入,提高幼兒教師的綜合素質,進而杜絕幼兒園小學化傾向,進而促進幼兒教育的科學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銅仁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參考文獻:
[1]王繽梅.幼兒教育小學化的成因分歧與評價[J].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02:77-79.
[2]嚴仲連,蓋笑松. 論治理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合理路徑[J].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 學版),2014,01:150-154.
[3]劉智成,邊霞. 幼兒教師教學責任的內涵、沖突及其實現——兼論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規避[J].教師教育研究,2014,01:28-33.
[4]教育研究,2014,09:69-76.
[5]王廷廷. 「鐐銬」下的孩子—多重視角下的公辦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D].西北師范大學,2013.
[6]程秀蘭. 多學科視野中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透視.
[7]張斌. 江平鎮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2.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問題探究
王澤敏
摘 要:幼兒園教育「小學化」是備受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在當前我國的幼兒園教育中,教育部門正在出台相關的治理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政策,堅定地遏制幼兒園的「小學化」,堅持給孩子們一個快樂的童年。但是,針對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問題進行了大量的實踐和調研,並且進行了綜合的分析,希望能夠為解決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問題提供一定的建議。
關鍵詞:幼兒園;學前教育;小學化問題
教育界對於幼兒園教育「小學化」這個問題仍然缺乏一個系統的認識,相關的實踐活動和理論分析都很匱乏,例如,如何正確地認識「小學化」問題,如何考察並且量化小學化問題,如何解決小學化問題等等。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分析和探究。
一、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現狀
在2010年的《教育規劃綱要》中,教育部對幼兒園教育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就是遏制幼兒教育「小學化」,與此同時,教育部也採取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正在大力糾正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小學化」是人們在研究幼兒園教育時所經常用到的專業術語,從文字本身而言,人們通常認為「小學化」這三個字是指:把小學所學習的內容運用到幼兒園教育中,把小學中的教育評價方式也相應地遷移到幼兒園教育中;從教育形式來看,通過小學化,幼兒園課堂由課堂教學取代了游戲;從教育內容來看,幼兒園過於追求知識的深度、難度和廣度;課後作業來看,課後作業較為繁重,孩子們用來玩樂的課余時間減少;從學校制度來看,教學考試評價成為判定教師水平的主要標准,過於重視結果的評價,而忽略了幼兒的教育過程。
二、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原因分析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這個問題的出現是多種因素共同組合最終所導致的結果,有許多根深蒂固的因素都是導致小學化的原因,例如我國重視早教的傳統教育、應試教育和功利化教育等等。我們首先要清晰地認識到,小學化並不僅僅是幼兒園的問題,而是整個中國教育界出現的問題,小學化問題只是整個中國教育界應試教育問題的延伸,學生從幼兒園教育開始,然後經歷小學、初中、高中,最後到大學,一直離不開考試,幼兒園作為一切教育的始發點,自然得到了廣大家長們的格外重視,每個家長都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把孩子們送到各種輔導班,補習英語、算術,有的家長為了培養孩子們的藝術細胞,還給孩子額外報了鋼琴、跳舞等藝術輔導班,大大縮短了他們的周末娛樂時間,孩子們成為競爭之路上的犧牲品,幼兒教育也逐漸成為生存競爭工具。
有許多幼兒園是直接對接小學的,從某個幼兒園畢業的孩子會被直接送往固定的小學,因此,這些幼兒園中,有的就直接模仿目標小學進行相關的課程設置,為小學教育打基礎,實際上這對孩子們的危害極大。從應試教育的原因看,我們可以繼續向深處挖掘,那就是我國的文化環境和思維慣性,我國的文化傳統是實用性較強的文化,因此,我們的教育界比較重視具有實用性質的文化,例如算術、文字等等,而精神文明不能用物質來衡量,則顯得不太關注。
三、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問題的解決方法
1.重視輿論引導,傳遞科學幼兒園教育理念
要想解決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問題,我們首先要幫助廣大家長和幼兒教師走出幼兒園教育的誤區,這是解決小學化問題的一個重點。在2010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背誦《百家姓》的女孩子王仙妮紅極一時,在廣大家長朋友中掀起了一陣「神童熱」,一時間,背誦元素周期表,背誦百家姓,背誦圓周率的趨勢紅遍了大江南北,但是,這種死記硬背又有什麼意義呢?我們不應當讓孩子成為為家長撐面子的工具。因此,社會和公共部門應當傳遞合理的幼教理念,不要一味地向社會推薦幼年神通,而是要向社會傳遞培養綜合素質優良、擁有歡樂童年、能夠健康成長的孩子的教育觀念。
2.要規范小學學校的招生規章制度
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問題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要想解決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問題,我們必須對小學招生提出一定的要求,力求小學招生的合理化、規范化。小學的招生標准應當降低,不應有拼音、識字和算術知識的過高要求,從而讓幼兒園教育中的此類課程逐漸消失,在小學教育安排中,我們應當盡力實現小學的零起點,也就是讓孩子們剛剛步入小學時都處於一個相同的學習狀態,從而能夠有效地防止家長對孩子們的「搶跑」行為。
3.嚴格監管幼兒輔導市場
隨著家長對孩子幼教的重視,許多人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多種多樣的輔導班之中,這對孩子們是極為不利的,因此,我們可以從有效監管幼教輔導市場的角度出發,杜絕幼教輔導的發生。相關部門應當嚴格要求幼教輔導機構,對其資質提出嚴格的高要求,不能讓其變為一味的盈利機構,在學前教育越來越火熱的情形之下,幼教市場的有效監管顯得尤為重要。
總而言之,我國當代幼兒園教育「小學化」是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我們應當採取有效的策略,遏制幼兒園的「小學化」,還給孩子們一個快樂成長的童年。
參考文獻:
[1]程秀蘭.多學科視野中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透視[J].教育研究,2014(9):69-76.
[2]張娟娟.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分析與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弊端及對策
目前,幼兒教育出現了小學化傾向,所謂幼兒教育小學化是指一些幼兒園為了迎合部分家長的錯誤需要,提前對幼兒進行小學教育的不良傾向,提前把漢語拼音、書寫漢字、數學運算等小學一年級的部分教學內容納入了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甚至把幼兒園的學前班辦成了「小學預科」班。大部分民辦幼兒園和相當一部分公辦幼兒園中,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日趨嚴重,且呈加速蔓延之勢。這種違背幼兒教育規律,損害兒童身心健康的做法,需要教育部門下大力氣加以糾正。
曾有新聞報道,廣州某小學在今年的「幼升小」入學考試中,出現了這樣一些試題:「4-1在什麼時候等於5?」「哪個詞既是它的反義詞又是它的近義詞?」「17-18+19+20=?」許多試題不但孩子答不上來,連家長也被難倒了。面對這些試題,我們忍不住要問:「這些知識,孩子如果都知道的話,那還有必要上學嗎?難道在幼兒園提前學習掌握小學知識,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了嗎?」
學不完的知識,孩子變成小學預科生;課外輔導班成負擔,孩子害怕上小學;被迫學習成壓力,孩子拿桌子出氣,等等,這些現象說明幼兒教育問題多多。
一、「小學化傾向」的弊端
1.對幼兒的身體發展有害
「小學化傾向」對幼兒的身體發展有害。幼兒正處於長身體階段,機體和神經系統都還比較弱。幼兒如果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大腦容易疲勞,會造成神經系統的傷害,並引起心理上的變化,如表情呆板等。過早、過多地規范性學習還能導致幼兒近視、駝背、消瘦等身體不良症狀產生。
2.對幼兒的心理發展有害
「小學化傾向」對幼兒的心理發展有害。過早地對幼兒實施小學教育超越了幼兒心理發展水平。幼兒時期的心理發展還不完善,還不具備系統學習的能力,如果此時強迫幼兒像小學生那樣學習和做許多功課,他們的智力水平是跟不上的,如果學習過於吃力,幼兒會對學習產生厭倦、畏懼情緒,從而扼殺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3.對幼兒的全面發展不利
「小學化傾向」對幼兒的全面發展不利。在幼兒階段所進行的小學式教育,其實進行的只是單項智育,由於這種做法只重視單項智育或某種技能的發展,忽視了全面性發展的要求,結果,幼兒的非智力因素的發展被削弱了,其他各育的發展要求被忽視了,導致了幼兒身心發展的片面性。
4.對幼兒的未來學習不利
「小學化傾向」對幼兒的未來學習不利。由於一些學前班使用的是小學一年級教材,其教學內容和小學一年級是重復的。在幼兒階段兒童如果學過了小學課本上的知識,他們剛上小學一年級時,不用花多大力氣就可以獲得好成績,由於重復教育,使這些兒童養成了不動腦、不思考、生記硬背的不良習慣。當他們升入二年級以後,面對新的學習內容,一下子不能適應,結果學習成績下降甚至學習跟不上的情況都得以產生。
二、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原因
首先,是廣大不懂幼教規律的家長的錯誤需求。當孩子回到家時,多數家長最先關心的就是:今天在幼兒園吃沒吃飽?有沒有小朋友欺負你?今天認識了什麼字?背了幾首詩?……當家長把這些方面作為考查幼兒的主要發展時,它所帶來的結果必然是幼兒的自我為中心和幼兒園教育的小學化之路。
其次,有些幼兒園辦園目的不端,違心去搞小學化。許多被學生家長叫好的幼兒園的辦園「秘訣」就是多凸顯孩子的外顯行為,如語言、識字、英語、速算、早期閱讀、體育專項訓練等,因為這些方面周期短,在孩子身上見效快,家長能看得見、摸得著。而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個性、興趣、智力潛能等方面的培養卻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易在孩子身上迅速體現,因而幼兒園就「避重就輕」,以博得家長的滿意。
再次,有些教師素質不高也是造成幼兒園小學化傾向的重要因素。缺乏專業的幼兒教育知識和先進的教育理念,傾向於管理、教學小學化就不足為奇了。
最後,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業務研究部門監管、培訓不夠,也是造成小學化傾向的重要原因。
三、糾正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措施
1.加強對幼兒教育的行政監管
幼兒教育並不是單純的幼兒園教育,需要社會各方面給予廣泛的關注、理解與支持,政府部門應加強對幼教事業的監督管理,切實發揮監管與扶持的職能。政府一方面要繼續加大監管力度,建立科學合理的評估體系,為改善辦園條件和提高教師專業水平提供必要的基礎性支持;另一方面,要給改制幼兒園提供政策性援助,使幼兒教育在進行成本核算後能夠順利進入市場化運作階段,這是杜絕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的根本。
2.幼兒園樹立正確的幼教理念
正確的幼兒教育是以促進每一個幼兒的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的,幼兒教育要以幼兒為中心,要把幼兒當成真正意義上的人,切實貫徹「以幼兒為本」的教育理念。同時也要樹立正確的入學准備理念,當前國際流行的入學准備教育包括五大領域:身體健康和動作技能、語言發展、認知和一般知識、情緒和社會性、學習方式。幼兒園應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幫助幼兒全面健康成長。
3.注重教師專業素質培養
教師的專業素質水平直接關繫到幼兒園的教學質量,因此,通過各種方式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至關重要。
幼兒園應開展各種培訓,幫助教師踐行以下觀念和行為:一是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主要任務是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幼兒健康的人格、培養幼兒非智力因素等;二是幼兒是用「行動」來思考,靠「感官」來學習的。教師要讓幼兒在活動中親身體驗和嘗試。要使教師能夠真正關注幼兒的實際發展狀況和主體性的發展,將教學目標與多方面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從教育行為上避免「小學化」現象。
4.統一課程設置,編撰標准教材
目前,學前班課程設置大多照搬小學,教材編寫不規范。有的編撰出版者功利思想嚴重,只注重效益,對教材胡編亂印。有的幼兒園直接選用一年級課本,這種教材並不適用於學前教育階段,因此,國家有關部門應組織專業人士統一編撰科學、適用的學前教育教材。
5.加強家長教育,擺正家長幼教觀念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在很大程度上受家長的教育觀念和需求的牽制,可以利用幼教專家講座、大眾傳播媒體、家園合作等形式廣泛宣傳幼兒教育的科學理念,幫助家長樹立科學的幼教態度,從而使家長淡化對幼教的功利心態。
(作者單位:甘肅省渭源縣第二幼兒園)
關於多學科視野下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的透視研究
摘 要: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在當前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我國很多幼兒園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很多幼兒園都安排大量的課程讓幼兒進行學習,給幼兒的日常學習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對多學科視野下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進行了研究,希望為我國的幼兒園教育提供有益幫助。
關鍵詞:多學科視野;幼兒園;小學化;透視研究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5-12-21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是一種超前的教育方式,對於幼兒來說這違背了他們的身心發展規律,同時也會對家長造成誤導,對幼兒的健康發展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在幼兒園教育中應及時改變這種「小學化」現象,堅持正確的教育方式,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下面筆者將對多學科視野下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進行討論。
1.多學科視野下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出現的原因
(1)幼兒園教育「小學化」是一種失范現象。人本身是一種有限的存在,從生理上來說,每個人是世界中存在的一個個體;從道德上講,每個個體是社會中的一部分。如果對他們的本性進行了限制,他們勢必會受到約束。[1]在幼兒教育階段過於嚴苛地對幼兒進行管束,並對其抱有過高的期望,就會導致出現幼兒園「小學化」現象。家長一方面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承受過多的壓力,另一方面卻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只能讓孩子盡量地參與更多教學活動,卻根本沒有真正地去理解孩子。此外,家長們普遍對科學的幼兒教育缺乏認識和情感支持,家長總是認為自身與教師之間是存在對立關系,從而導致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愈演愈烈。
(2)幼兒園辦學觀念不正確。我國很多民辦幼兒園在創立初始階段大都只是為了盈利,而並非為了幼兒的發展。這種幼兒園會為了吸引家長的注意力而故意採取「小學化」的教育方式,讓家長迅速看到教學效果。但這種教育方式會給幼兒的健康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3)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近年來一直採取應試選拔人才的方式,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都認為,只有高考才是出人頭地的唯一機會,一切的努力都只是為了高考,因此導致在幼兒園教育中出現「小學化」現象:只看重幼兒的知識性學習,而對其他方面的素質培養有所忽視。這種現象的出現,將對人才的健康發展和全面發展造成的不良影響。[2]
2.多學科視野下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改正路徑
(1)轉變傳統教育觀念。先進的思想觀念是推動教育改革的基礎。針對幼兒的教育,教師應認識到教育的目的並不是讓幼兒掌握某一項基本的技能,而是要在保證幼兒健康成長的基礎上給幼兒營造歡樂的氛圍,讓幼兒能夠在幼兒園階段受到心智上的啟蒙。因此,在教育觀念上,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都應正確看待幼兒教育階段,針對幼兒的身心發展基本規律來採取具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法,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
(2)完善幼兒園教育制度。要想糾正社會中的不良風氣,最為直接的方式就是建立起完善的法律制度,使之能受到限制。幼兒園教育作為啟蒙教育,應做到尊重幼兒的基本人格,同時教育內容需要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進行設置,以基礎的游戲方式作為活動,並將其融入教育內容中。[3]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促進幼兒健康發展。我國雖然也有相關內容規定,但這些法律限制並沒有對幼兒園教育起到作用。對此,國家應更加註重對教師的培養,以此來扭轉當前這種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
(3)跟進教學法。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心理發展不夠完善,對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因此,在幼兒園教育中需要與小學階段的教育加以區分。對此,在幼兒園教育中教師可以適當採取一些跟進式教學方法,讓幼兒能將所學過的知識與日後的學習產生聯系。
幼兒園教育中「小學化」現象嚴重違背了幼兒的成長發育規律,因此, 在幼兒園教育中,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都應正確看待幼兒教育,讓幼兒盡可能地感受童年快樂,讓他們在健康的環境中得到成長。只有這樣,這對幼兒來說才是最好的,對此還需要社會各界積極做出努力。
參考文獻:
[1]金日勛.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表現、原因及解決對策[J].學前教育研究,2011,(3).
[2]李康耀.如何使學前教育走上科學化和規范化軌道——幼兒園「小學化」問題思考[J].基礎教育研究, 2011,(4):50-52.
[3]李康耀.對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問題的思考[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2):43-46.
❾ 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危害性,造成的原因以及採取什麼措施來預防這種現象
一、何謂「小學化」 當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已經是一個十分嚴重十分普遍的問題,在全國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蔓延著,並仍有愈演愈烈之勢。所謂「小學化」傾向是指一些幼兒園為了適應部分家長的錯誤需要,提前對幼兒進行小學教育的不良傾向。在這種錯誤傾向的作用下,有些幼兒園為了提高經濟效益,紛紛辦起了學前班,甚至有幼兒園在學前班使用小學教材,以滿足家長「讓孩子早識字」的錯誤要求。在這種錯誤作法下,幼兒歡樂的天性被剝奪了。以至於有些專家不得不發出呼籲「把童年還給孩子!」因此,必須克服「小學化傾向」,讓幼兒在自由的空間里獲得最佳的發展。 二、緣何「小學化」 1、應試教育影響 由於高考指揮棒的影響,重智育輕德、體、美、勞教育的思想依然很嚴重,導致從小學期就開始過於注重教學質量。一些小學甚至舉行小學一年級入學考試,題目之難,難到考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的書寫辨認和二十以內的加減法。 2、家長錯誤心理 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還是家長缺乏幼兒教育的科學發展觀;不能以幼兒為本,不能在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對幼兒進行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培養,更沒有重視教育方法上的統籌兼顧,也沒有以幼兒身心全面健康發展為目標。家長存在誤區是有深刻原因的。一是家長不了解幼兒教育規律,二是家長急功近利心理嚴重,三是家長和幼兒園溝通交流不夠。「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孩子出生那一天,很多家長們就進行賽跑,學什麼都想超前。 有教育專家的調查顯示:很多家長以為早期教育就是讓孩子盡早學習讀、寫、算。有90%以上的家庭把教育與讀寫算之類的學習相提並論,認為學習的成績就是教育的效果。於是,孩子們在一歲內開始認字,三歲內開始學外語,不到6歲的孩子85%以上參加各種培訓班,5歲不到就千方百計送去讀一年級。家長的這種心態和行為,致使有些幼兒園以讀、寫、算為幼兒主要活動內容,拿教珠算、漢字、拼音等小學化的東西來吸引孩子入園。有些為了迎合家長的意願或者進入小學考試,必須開設幼兒寫字、算題等。一些民辦幼兒園老師說,他們的幼兒園都讓孩子做到100以內的加減法,會寫很多字,並且說,這些都是家長要求的。一個四五歲的孩子,家長只是想讓孩子寫幾個字、多做幾道題。 3、辦園理念問題:一些幼兒園迫於招生壓力,迎合家長心願,同時一味追求經濟效益,辦園理念嚴重落後,園內體育器材、玩具設施十分缺乏,班額過大,師資不足,場地不足,不便於開展游戲活動。 4、師資問題:一些農村轉崗幼師,觀念落後,沿襲舊的學前班教法,因循守舊,同時由於班額大,工作任務重,沒有精力也不願意去很少去開動腦筋為孩子們製作新玩具設計新游戲,很少在寓教於樂上下功夫。一些新上崗的幼師,雖想改革創新卻經驗不夠,能力不足。 三、「小學化」 傾向的弊端 首先,「小學化傾向」對幼兒身體發展有害。幼兒正處於長身體階段,機體和神經系統都還比較弱。幼兒如果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大腦容易疲勞,會造成神經系統的傷害,並引起心理上的變化,如表情呆板等。過早、過多的規范性學習還能導致幼兒近視、駝背、消瘦等身體不良症狀產生。 其次,「小學化傾向」對幼兒的心理發展有害。過早地對幼兒實施小學教育超越了幼兒心理發展水平,幼兒期的心理發展還不完善,還不具備系統學習的能力,如果此時強迫幼兒象小學生那樣學習和做許多功課,他們的智力水平是跟不上的。如果學習過於吃力,幼兒會對學習產生厭倦、畏懼情緒,從而會扼殺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再次,「小學化傾向」對幼兒全面發展不利。在幼兒階段進行的小學式教育,其實進行的只是單項智育,由於這種做法只重視單項智育或某種技能的發展,忽視了全面性發展的要求,結果,幼兒的非智力因素的發展被削弱了,其它發展要求被忽視了,導致了幼兒身心發展的片面性。 第四,「小學化傾向」對幼兒未來學習不利。由於一些學前班使用的是小學一年級教材,其教學內容和小學一年級是重復的,在幼兒階段兒童如果學過了小學課本上的知識,他們剛上小學一年級時,不用花多大力氣就可以獲得好成績,由於重復教育,使這些兒童養成了不動腦、不思考,生記硬背的不良習慣。當他們進入二年級以後,面對新的學習內容,一下子不能適應,結果學習成績下降甚至學習跟不上的情況都得以產生。 四、我縣幼教「小學化」現狀 在隨堂觀察和教學比武中發現,我縣幼兒園小學化教學傾向較為嚴重。 1、教學方式「小學化」嚴重:游戲活動、區角活動、戶外活動明顯不夠。大多數幼兒園游樂設施和玩具簡陋,自製教玩具也很少,戶外活動少,幼兒園桌椅擺放都按小學的方式擺放,一桌一椅,始終要求幼兒規規矩矩坐著甚至將雙手背在後面,這就導致幼兒園教學大多以集中教學為主,以教師為教學中心,忽視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幼兒的主要學習方式是:教師講、幼兒聽;教師讀,幼兒跟;教師問,幼兒答;教師做,幼兒看;教師指示,幼兒做。同時以課堂為教學中心,忽視「教育寓於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剝奪了幼兒獨立、自由、自主的活動權利。比如有位老師教學認識「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用的是教讀法,即將每種顏色帶讀十幾遍,發現孩子不能區分辨認,再次帶領孩子將每個詞語讀十幾遍,到最後,孩子注意力渙散,終究無法區分紅黃藍綠。 2、教學內容小學化十分嚴重。很多幼兒園將二十以內加減法、所有漢語拼音包括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甚至拼讀、漢字書寫甚至很復雜的漢字「書寫」作為幼兒園的主要教學內容,嚴重的甚至要求幼兒每天寫家庭作業幾大版。隨機檢查發現個別幼兒園大班作業本上密密麻麻寫滿漢字,並註上拼音,在本該休息的下午三點,卻要求孩子在寫漢字,有的孩子十分無奈,趴在桌子上睡著了。大多孩子的作業本臟兮兮的。 3、教學目標意識不強,游戲教學策略比較缺乏,無效教學十分嚴重。教學(游戲)活動管理混亂,教學隨意性較為普遍,表現為教師不制定教學計劃、不準備活動預案就開始組織活動,活動目的、活動重點、活動過程都不明確,活動組織的隨意性非常大,不注重教學活動效果。幼師們只學會了一點表面的熱鬧,卻十分缺乏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能力,缺乏設計組織教學活動的智慧。如語言活動不能讓孩子的語言能力得到發展,健康活動不能讓孩子的身體得到充分活動和鍛煉, 藝術活動不能讓孩子動手操作等等。如一位老師教孩子做風箏,結果各小組的風箏全是老師代勞。如一位老師教「誠實的孩子」,到最後孩子也沒有明白誠實是不說謊話的意思,反而是在心裡形成概念:那個打碎花瓶的孩子就是壞孩子,壞孩子就是誠實的孩子。有位老師費盡心思做了一個大大的漂亮的生日蛋糕,末了,卻不知道這個教學活動的教學領域教學目標是什麼,純粹是讓孩子唏噓了一番。 4、忽視家長參與的教育價值,家園聯系少,親子活動少,對家長的宣傳教育少。關門辦教育的情況普遍存在。 主要原因:主要源於一些幼兒園理念陳舊、不善於學習、不按要求理解使用教材,有些幼兒園很少參加培訓,有些幼師園長參加培訓時也很浮躁,沒有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學習內容。少數幼兒園沒有制定周活動計劃,沒有制定一日活動計劃。甚至還有少數幼兒園在使用課程表。據了解,個別鄉鎮的學校竟然舉行一年級入學考試,雖說目的是針對家長想提前讓孩子入一年級設置的檻,但是導致了很多幼兒園盲目「小學化」。很大一部分園長和老師並沒有認識到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害處,一些園長和老師雖然意識到小學化嚴重,卻也沒有意識到其害處的嚴重性並且不知如何改
❿ 如何解決學前教育小學化的現象的問題
【摘要】幼兒園教育日益小學化已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事實,無論是大中型城市,還是像武鄉縣這樣的全國貧困縣區,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這一問題,本文結合武鄉縣實際情況,運用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幼兒園教育內容等專業知識,以及分析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危害等方面進行論述。【關鍵詞】防止 糾正 幼兒園 小學化【正文】
所謂幼兒教育小學化是指一些幼兒園為了迎合部分家長的錯誤需要,提前對幼兒進行小學教育的不良傾向,提前把漢語拼音、書寫漢字、數學運算等小學一年級的部分教學內容納入了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這種損害幼兒身心健康的教育方式,違背了幼兒身心發展規律,需要教育部門、家長、幼教工作者共同努力。
一、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成因及具體體現
(一)幼升小時的入學考試即應試教育成誘因
新聞報道,某小學在「幼升小」入學考試中,許多試題不但孩子答不上來,連家長也被難倒了。面對這些試題,我們忍不住要問:這些知識,孩子如果都知道的話,那還有必要上學嗎?難道在幼兒園提前學習掌握小學知識,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了嗎?這種應試教育是中國幾千年留存下來的,但是這種應試教育已逐步影響到幼小單純的幼兒。(二)家長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思想焦慮
有部分幼兒園,特別是民辦幼兒園,為了追求自身利益,迎合家長對孩子發展的需求,無論從辦學形式還是內容都注重知識的傳授。很多大班或學前班只重視周期性短、能突顯孩子的外顯行為,而輕視了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個性、興趣、智力潛能等方面的培養。
二、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對幼兒的危害
(一)對幼兒的身體和心理發展有害
幼兒正處於長身體階段,機體和神經系統都還比較弱。過早、過多的規范性學習會造成神經系統的傷害,並引起心理上的變化,如表情呆板等,還能導致幼兒近視、駝背、消瘦等身體不良症狀產生。幼兒期的心理發展還不完善,還不具備系統學習的能力,如果學習過於吃力,幼兒會對學習產生厭倦、畏懼情緒,從而扼殺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二)對幼兒的全面發展不利
在幼兒階段所進行的小學式教育,其實進行的只是單項智育,結果幼兒的非智力因素的發展被削弱了,其它各育的發展要求被忽視了,導致幼兒身心發展的片面性。(三)對幼兒的未來學習不利。在幼兒階段兒童如果學過了小學課本上的知識,他們剛上小學一年級時,不用花多大力氣就可以獲得好成績,由於重復教育,使這些兒童養成了不動腦、不思考、生記硬背的不良習慣。
三、防止和糾正幼兒園小學化傾向的思考及幾點建議
(一)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加強學習學前教育知識,提高教育能力和水平。家長應首先建立符合時代需要的科學的、現代化的兒童觀。應重視對兒童良好身體素質的培養。也可以利用幼教專家講座、大眾傳播媒體、家園合作等形式廣泛宣傳幼兒教育的科學理念,幫助家長樹立科學的幼教態度,從而使家長淡化對幼教的功利心態。(二)應試教育要隨著社會的進步逐步改革。只有淡化以分數論高低的應試教育,才能把幼兒從小學化的教育方式中解脫出來,才能真正發揮幼兒的潛力,讓他們在一個寬松、愉悅、自由的氛圍中,身心得到全面發展,這就需要我們的應試教育進行改革,以適應社會發展所帶來的對新型人才的需求。(三)幼兒園嚴格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以幼兒為中心進行施教
教師的專業素質水平直接關繫到幼兒園的教學質量,因此通過各種方式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至關重要。
幼兒園應開展各種培訓,幫助教師踐行以下觀念和行為:一是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主要任務是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幼兒健康的人格、培養幼兒非智力因素等;二是教師能夠真正關注幼兒的實際發展狀況和主體性的發展,將教學目標與多方面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從教育行為上避免「小學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