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美小學教育的差異是什麼
中美小學教育的差異:
1、教育目的不同,美國是能力教育,中國是應試教育。
2、教專育方法不同,美國是天屬性教育,中國是灌輸教育。
3、教師隊伍不同,美國是優秀的人才進小學教師隊伍、中國呢,這個不說了,會得罪人,看看高考志願就明白了。
㈡ 中美小學教育的最大區別是什麼
中美小學教育的差異:
1、教育目的不同,美國是能力教育,中國是應試教育。回
2、教育方法答不同,美國是天性教育,中國是灌輸教育。
3、教師隊伍不同,美國是優秀的人才進小學教師隊伍、中國呢,這個不說了,會得罪人,看看高考志願就明白了。
㈢ 中美兩國教育的十個最大差異是哪些
1.中國與美國教育的差異首先在於兩國初等教育的教學目標不同:
中國初等教育將開發孩子的智力,孩子好處高分看成首要目標;而在美國,初等教育的目的只有一個: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2.對待成績的態度不同
對中國孩子來說,一份不好的成績單會使他收到來自各方壓力.然而在美國,每個學生年終的成績單都時間私人的物品.家長方面也不會給孩子施加過多的壓力.分數在大人心中比能力要差得遠.而中國大部分學生的目的是"那高分".
3.兩國在知識觀是存在差異:
中國的教育注重對知識的積累灌輸,培養學生對知識和權威的尊重和對知識的繼承以及知識體系的構建.
美國則更注重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實際能力,注重培養學生對知識和權威的質疑,批判精神和對知識的拓展和創造.
這兩種教育表達了對待知識的不同態度:即中國教育的靜態與美國之間的動態差異,這一動一靜這反映兩國知識觀的差異.
4.兩國在提供該學生的環境上不同:
美國的學校從小就鼓勵孩子做研究,就培養孩子的研究能力,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組織研究材料的運動研究方法的能力.
而中國的學校,在應試教育的制約下,傳統觀念的影響下,採取的是初級階段打基礎,高級階段才能做學問的相互脫節的兩階段戰略.
5.兩國課程設置不同
比如關於外國語言的學習.在中國,學生在基礎教育中只有英語一種(除專業外).這是教育系統為全體學生做的統一選擇.
而在美國,學生選擇德育的就大得多,包括西班牙語,發育,拉丁語等.還有在美國不用教材的課是存在的,他們通常叫做"家庭生活"課,.
課程內容包括縫紉,烹飪和增強自信心等等.他教給學生的是書本以外生活之中的事情,是作為一個人或者的必需.他教給學生如何生活
6.教育模式和高考制度不同:中國的啟發式教育存在著一個弊端,就是其實一直到某一個問題的答案通過誘導學生,使他們找到"唯一的答案".
在美國學校的教學法,除了引導學生去理解和掌握教師一致的正確答案外,還給與學生自由想像的空間,去探索教師和學生都沒未知但卻客觀存在著的潛在答案.
在中國,除了少數人才不用看"高考"分數外,其餘的均以"高考"成績為錄取人學得最重要的,唯一標准.但在美國學生年年都參加各類考試中的至少一種考試,一次失手,情有可言;兩次失手,也可以理解……因此,這些考試成績就可作為非常重要的錄取入學考量標准.
7.學習負擔不同:美國幾乎每周都回放一天假.但在中國,周末可能被無情佔有,就連絢麗多彩的假日也會因繁重的作業的充斥而黯然失色.
8.家庭教育不同:
1)美國教育小時管得嚴,美國父母會立下許多規矩,而孩子越大管得越松;中國父母恰恰相反,小時候百般溺愛,長大處處限制,甚至連大學專業,戀愛都橫加干涉.
2)美國教育注重孩子責任感的培養,這個教育差別使得美國孩子比中國更具自立性.
奩外犟 2014-11-22
㈣ 力邁中美國際學校小學部與公立小學的教育方向有什麼差別
主要是教育理念與教育方式的差別。比如力邁中美國際學校,更注重孩子在內自立能力、誠容信精神和社會的適應能力等方面的培養,通過大量社會實踐活動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讓孩子主動去適應社會、適應現實和適應生活。而公立小學,還是以知識積累與灌輸為主的記憶型教育,更側重於知識的積累及應對考試的各種方法的傳授。
㈤ 美國那邊的高中教育是什麼情況
美國的中、小學教育主要是由各州教育委員會和地方政府管理,分為公立和私立兩種。各州學制不一。一般大學前教育一共是十二年。初中為7—8年級(相當於中國的初一和初二),高中為9—12年級(相當於中國的初三到高三)當學生完成第十二年級的課程後,學生可以到兩年制的社區學院修讀副學士學位課程,或者選擇四年制的大學繼續學習。在美國學生升學機會非常多,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個人興趣、天賦、財力及人生發展需要選擇到合適的課程。
高中教育從第九年級開始,大約相當於中國的初三。一般情況是國內初三畢業到那裡就讀10年級(相當於高一),讀完高一的上11年級(相當於高二),讀完高二的上12年級(相當於高三)。這是一般的匹配原則。但在入學前,學校都會對每一個學生進行綜合測試,然後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年級和課程做出科學合理的安排。當然,如果您的孩子非常優秀,也有可能直接讀最高年級。課程方面的安排也是精心設計的,例如數學、理化等課程被安排在高年級,美國文學、歷史等課程將被安排在低年級。
如果孩子到美國上12年級,還有可能參加隆重而傳統的畢業典禮,拿到美國公立高中的畢業證書,這確實是一件無比自豪和充滿成就感的事情,不過這取決於學校。有的學校承認學生以前在中國的學習,有的不承認。另外,學生的在校表現是另一個決定因素,我們就有許多學生因表現優秀而拿到畢業證書實例。
美國高中分公立和私立兩大類,美國法律規定:公立中學允許外籍學生就讀的最長期限是一年,所以只有少量國際學生以交換生的形式就讀。J簽證公立高中沒有學費,不過學校和家庭由美國方面安排,不能自己選擇。
2009年開始美國放開了部分公立高中,可以持F1簽證在美國公立高中就讀一年,F1簽證公立高中學校可以選擇,需要支付一定學費,但是同種質量學校要比私立便宜很多。
私立中學則沒有以上的限制。私立高中是可以選擇的:比如說想去麻州的學校,可以在麻州的學校裡面進行挑選。但是私立高中費用非常昂貴,整個費用下來, 一般比公立高中多一倍。私立高中有寄宿制的,也可以寄宿家庭,其本質上屬於持F-1簽證赴美留學,不屬於交換生。
有一些人總覺得私立學校比較好,因為哈佛、斯坦福這些國際一流的大學都是私立大學,但這樣理解其實是不全面的,有不少公立大學的排名也非常好。美國高中也是一樣的道理,有非常好的私立高中,也有非常好的公立高中。美國公立高中有2萬多所,對於交換生項目來說,能夠參與此項目的公立高中,都是經過政府審核批準的優秀學校。
美國中學學年由每年的8月或9月開始,直到翌年5月或6月結束。春季開學是1月份,秋季是9月份。其間有復活節和聖誕節和新年等假期。
美國高中課程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涉及的科目非常廣泛。大多數學校提供的課程包括寫作與演講、美國歷史、英語文法、文學、基礎數學、科學、社會學、領導藝術、地理、經濟學等。學生也可以選修一些科目,例如藝術歷史,生物,微積分,化學,計算機科學,大學經濟,微觀經濟學,英語語言,英語文學,音樂理論,物理,第二語言(如西班牙語等),統計學,藝術工作室,世界歷史等。
學生在完成必修及自選的課程外,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和興趣選修大學預備課程,也就是AP課程,從而為進入美國一流高校打下堅實的基礎。美國大學的入學考試是SAT和ACT,目前國內大多數學生不能夠取得高分是由於中美教育的差異及英語水平欠佳,而在美國讀高中的交換生就有了足夠的優勢。
㈥ 上海天華學院小學教育(中美合作)一定得出國么 不出國學費怎樣
理論上是的 我是上師大中外合作專業的 中沒合作可以選擇2+2或者3+1 前提是你的語言考試(托福或者雅思)要達到要求,並且不能有掛科
㈦ 中美兩國小學生解題能力有什麼不同
中美兩國的教育各有優弊,中國教育雖然比較傳統但是孩子能懂得忠孝禮儀,美國教育雖然能孩子擁有獨立自主的人格,但是親子關系不比中國,文化底蘊和沉澱也不比中國,獨立人格更易引發犯罪。 由於中美兩國不同的價值觀、思維模式,不同的歷史文化背景,導致兩國在家庭教育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異。 (一)家庭教育目的的不同 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家庭教育活動的出發點和依據,也是家庭教育實踐活 動的歸宿。它制約著家庭教育活動的方向,一切家庭教育活動都是實現家庭教育目的的過程。 在我國,家庭教育的目的是指把孩子培養成人才,將來有出息,過上穩定、舒適的生活。至於孩子的獨立生活的能力,對未來社會的適應能力,以及公民意識則很少考慮。結果,即使學業成績再好,將來也很難立足社會,甚至還會與父母的期望相反。 美國家庭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孩子培養成適應性強和具有生存能力的社會人。這個目標與中國的家庭教育目標比起來,是不高的。社會人的目標不是讓人遙不可及的目標,而是一個現實的,易把握的要求。 (二)家庭教育內容的不同 英國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話》中論述培養紳士的家庭教育時,提出並論述了家庭保健、家庭道德教育和家庭智育。陳鶴琴先生的《家庭教育》一書,對於兒童的家庭體育、德育、智育、美育、家庭勞動教育等方面的任務和內容,作了詳細地闡述。可見家庭教育所承擔的任務和教育內容是多方面的。有什麼樣的教育目的,就有什麼樣的教育內容。 中國的家庭教育內涵分為德、智、體、美、勞幾個方面。但往往當孩子進入學齡期就開始將智育放在首要位置。在體育上,中國的家長更喜歡防禦性的、靜態的、被動的保護方式。如:保證孩子生長發育的各種營養品,保護孩子安全,注意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在智育上,向孩子傳授知識、技能,為孩子購買各種知識性、趣味性的讀物、訓練孩子讀、寫、算的能力,為步入學校教育打下基礎。在美育上,越來越多的父母,認識到特長的重要性。因而盲目的培養孩子的特殊藝術才能。如送孩子去繪畫班、舞蹈班學習、聘家教等,從而導致孩子學這學那,最後失去了學習藝術的興趣。相對中國的家庭教育內容,美國的家庭教育內容比較豐富、科學。 美國的家庭教育內容注重孩子在體力、認知、語言、社會性、情感上的和諧發展。美國人有這樣一個信念:成功靠努力爭取,而不是靠繼承。美國人崇尚個人奮斗,靠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獲得成功。黃全愈的《素質教育在美國》一書中滲透出美國家庭教育的點滴。在促進體力的增強上,重視幼兒的戶外活動、體育鍛煉。如在院子里盪鞦韆,野外遠足等活動;在認知的發展上,家長注意開拓孩子的文化,審美視野,孩子的學習興趣,尊重兒童自己的選擇;在社會性的培養上,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並且要求孩子學會具有與同伴合作、分享、互動的行為;在情感的陶冶上,指導孩子欣賞音樂、美術、舞蹈的美,帶孩子到美術館、博物館看各種展品,鼓勵孩子親身接觸、體驗大自然的奧秘。 (三)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 家庭教育方式是父母完成教育內容的具體措施和手段。選擇什麼樣的教育方式和文化傳統緊密相聯。 中國的家庭教育方式表現在生活上的包辦、代替。社會上過分保護,不少家長怕孩子吃虧或學壞,於是就限制孩子與外界接觸。經濟上對孩子放任,不少家長對孩子總是百依百順,有求必應。這無形中助長了孩子們奢華浪費的習慣。與生活、經濟、社交上的縱容相比,家長對孩子的學習要求卻非常高。當孩子出生後就以天才的標准來要求、教育孩子。 美國家長從鍛煉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角度出發,對孩子採取放手不放任的方法進行教育,主張開放式教育。重視實際鍛煉,強調在實踐中培養孩子,而不是說教。美國父母更尊重孩子的人格和人權,把孩子當作是一個獨立、平等的家庭成員相待。 (四)家庭教育的結果不同 由於教育目的和教育方式的不同,其教育結果也表現出一定的差異。 中國家長包攬一切,孩子形成了依賴性的思維定勢、不會自己做決定、遇事不果敢、缺乏興趣、不願嘗試、適應性較差。不懂得人際交往的技巧,人際關系較差,怕苦怕累,缺乏同情心和幫助別人的能力,缺乏社會責任感。美國孩子從小就表現出很強的自立能力,絕大多數18歲以上的孩子都靠自己掙的錢來讀書,美國孩子還對社會表現出很強的適應能力,他們更能吃苦,具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毅力,積極樂觀,求知慾強,敢於冒險,有作為社會成員而獨立存在的信心和勇氣。
㈧ 中美小學教育的最大區別是什麼
文字來:小魚兒
快過年了,舅舅帶著全源家人回國過年了。
雖然全家已經搬到了美國,可是每年過年的時候還是要回國過年,這已經成了舅舅的習慣。畢竟,中國才是他的家,中國才是他的根,這里有他的親人和不可抹滅的回憶。
弟弟在美國上小學已經有三個年頭了,談起弟弟在美國上小學,舅舅插不上話,舅媽就如炒豆子似的,一鍋一鍋地崩。說實在的,舅媽比我大不了幾歲,他是70後,我是80後,沒有代溝,更重要的是,我也留過學,有著相同的美國生活環境和思維,自然交流起來就相當容易。
講起弟弟在美國的小學生活,舅媽很興奮。聽完了舅媽的話後,我卻陷入沉思中。我對美國的高等教育有一定的了解,可是我對美國的小學教育卻一無所知。通過舅媽的介紹後,我不僅了解了美國小學的教育方式,而且更懂得了兩個國家之間另一些內容的本質區別。
先講一下兩者對孩子成績的不同態度。
㈨ 中美小學教育的最大區別是什麼
文字:小魚兒
快過年了,舅舅帶著全家人回國過年了。
雖然全家已經搬到了美國,可是每年過年的時候還是要回國過年,這已經成了舅舅的習慣。畢竟,中國才是他的家,中國才是他的根,這里有他的親人和不可抹滅的回憶。
弟弟在美國上小學已經有三個年頭了,談起弟弟在美國上小學,舅舅插不上話,舅媽就如炒豆子似的,一鍋一鍋地崩。說實在的,舅媽比我大不了幾歲,他是70後,我是80後,沒有代溝,更重要的是,我也留過學,有著相同的美國生活環境和思維,自然交流起來就相當容易。
講起弟弟在美國的小學生活,舅媽很興奮。聽完了舅媽的話後,我卻陷入沉思中。我對美國的高等教育有一定的了解,可是我對美國的小學教育卻一無所知。通過舅媽的介紹後,我不僅了解了美國小學的教育方式,而且更懂得了兩個國家之間另一些內容的本質區別。
先講一下兩者對孩子成績的不同態度。
這里糾正一個國人的錯誤認識,那就是美國人其實也是重視孩子的學生成績的,只是重視的程度不如中國人那樣瘋狂而執著。美國家庭和學校也在乎學生的成績,但是他們不會強迫學生為了追求成績而放棄掉更多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的開發。若是在成績與想像力和創造力之間進行選擇的話,美國人寧可選擇後者。這就是兩個國家之間教育體制的不同。
中國家庭在看到孩子的學習成績落後後,會採取各種各樣的方法,比如逼著孩子增加做題量,逼著孩子做課外作業或者是佔用孩子們玩耍的時間去上課外學習班。美國的家庭在看到孩子的學習成績落後後,也會採取一定的方法,比如會和孩子交流成績的重要性,對他未來的影響力等,可是卻不會主動增加孩子的做題量和給孩子報很多的課外培訓班。他們寧可讓孩子自己去感受這種壓力,讓他自己選擇未來的道路,這是很重要的。
再講一下兩者對課外時間的不同態度。
美國家庭為了提高孩子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是會創造許多空閑的時間給孩子們去利用的。比如,孩子們放了學後,學校是不會給孩子們留太多的作業的,而是象徵性地給孩子留作業,讓孩子在輕松的狀態里完成後,去玩,去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在玩的過程中,他們會開創性地進行想像和創新。
第三是美國和中國對待藝術課時的不同態度。
事實上,中國的藝術課,比如繪畫和音樂課,根本就是擺設。在中國大多數人的眼裡,這種課有和沒有其實是一樣的。也就是說,他們把孩子送到學校的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孩子的成績好,而不是讓孩子在其他的方面有大的發展。所以,逐漸地,音樂課和繪畫課便成了擺設。甚至當到了考試的時候,這幾門課便成了語文、數學課佔用的便利。
而在美國其繪畫課和音樂課,卻佔了比較大的比例。他們注重孩子的繪畫和音樂,其實也是想讓孩子們的其他才華得到提升,而不是僅成為學習的機器。
這個可以通過看他們在課堂上的表現就可以看得出來。比如美國他們在繪畫的時候,讓孩子們通過自由的想像去畫一些東西,而不是如中國給一個固定的東西,讓孩子去描。比如美國的音樂課的時候,到了一定的年級,他們都要選一項樂器,而且是有成績的。但是在中國,這些樂器的學習必須是在不影響正常學習的情況下才會完成的。
第四是美國和中國對待主題活動的不同態度。
在中國也會有主題活動,比如清明節掃墓或者是去進行班級主題會議等。可是有更多的活動,卻是學校或者是教師自認為孩子願意參加而自私地進行了決定的,其實大多數孩子是不願意去參加這樣的活動的。
而在美國,學校是常常組織各種各樣的主題活動讓孩子們參加,比如去聽音樂會,或者是去看一場兒童劇,這都是相當有意義的。甚至是在正常上課的時候,教師也會拉著學生們去聽一場突然聽到的音樂會。還有,在中國,堅決不會讓學生們去遠足去進行一場行路史,因為即使學校願意這樣做了,家長也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受這份苦。而美國是會經常組織這樣的遠足活動的,他們覺得這樣的活動對增強孩子們的修養和綜合素質是相當重要。
第五是美國和中國對待科學的態度的不同。
美國人不會覺得孩子研究某塊石頭或者是盯著某個建築物長時間看會是一個錯誤的行為,而他們卻正常地認為,這是孩子用自己的眼神在打量這個社會。但是若是在中國,孩子們的這樣的行為會被家長認為是發呆,或者是不務正業,嚴重者會進行一場教育。這就是他們在對待科學的態度上的最大區別。
在中國,幾乎沒有正規的科學場地或者是組織科學活動讓孩子們去參加(最近幾年偶爾聽說有組織性地進行了科學小組或者是興趣小組啥的)。而在美國,他們會在學校定期進行這樣的活動或者是比賽。對科研有興趣的學生,可以報名參加這樣的活動。當然,這樣的活動,主辦方是不會有標準的名題或者是答案讓孩子們去尋找,甚至這種科學活動的某一個項目只有一個孩子參加,評比者也會認真負責地對他的科研進行打分和判斷,然後給予贊美。
總結:常聽人講一句話:中國人,一個人是龍,三個人是蟲。而美國人,一個人是蟲,三個人是龍。其實這個時代是一個團隊合作的時代,沒有任何一個人會憑借自己的能力干出一番大事業來,都是相互的合作而成的。然而,從目前中國的教育模式來看,其實僅僅是培養個人,而不是團隊。這個能從中國與美國之間的小學教育上看得出來,並得出如此的結論。
改變,我們需要改變……
留學要找錢,中旗有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