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小學生創新教育論文

小學生創新教育論文

發布時間:2021-01-15 12:15:55

❶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論文

創造性思維是人類的高級心理活動。創造性思維是政治家、教育家、科學家、藝術家等各種出類拔萃的人才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心理學認為:創造思維是指思維不僅能提示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內在聯系,而且能在此基礎上產生新穎的、具有社會價值的前所未有的思維成果。
創造性思維是在一般思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是後天培養與訓練的結果。卓別林為此說過一句耐人尋味的話:「和拉提琴或彈鋼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練習的。」因此,我們可以運用心理上創造性思維能力是人的一種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綜合的高級能力。它受一定的社會情景所制約,由志向、動機和意志力所左右,又受到文化科學知識的影響,是人的高層次的思維活動。
第一、激發求知興趣,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興趣是人的一種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徵。一個人當他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他就會主動地、積極地、執著地去探索。如果學生對某一學科發生興趣,那麼,無論是面對復雜的學習內容,還是緊張的課外作業,他總是會興致勃勃,全神貫注,廢寢忘食地去研究,探索,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望和探索精神,可見興趣和探索、成功有著必然的聯系。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應從激發學生的認識興趣為前提。
認識,是客觀現實的反映,認識本身就是一個激發興趣的過程。能否發揮認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興趣作向導。如果教學只是「照本宣科」、「知識搬家」就不能激發學生的認識興趣;而一味迎合學生的口味,隨意獵奇,也不是一種科學的態度。因此,首要的問題是,教師要把學生當成認識的主人,充分發揮他們在認識過程中的主體作用,一般來說教師要千方百計把認識的對象和任務,從學生的間接需要變成直接需要,形成強烈的內部動機,去引起興趣,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把抽象的概念、深奧的原理,展現為生動活潑的事實或現象;也可把他們帶到大自然中去,社會生活中去,引導他們觀察自然的、社會的種種現象,發現認識對象與別的事物的差異,找出它的特徵,及其運動、變化的狀態,從中受到啟發,產生好奇心,才可能帶著愉快的、高漲的情緒,克服一切困難,執著地去分析,去比較、去實驗,去研究,去掌握認識對象的發展規律,展現智慧和才幹,這種通過自己的智力活動,去發現認識對象的奧秘,是激發興趣最根本的源泉。
為了激發學生的認識興趣,教師必須酷愛自己所教的學科,並努力從事發現,研究、探索,使之成為自己的興趣中心。教師有了這樣的興趣中心,才能從挖掘教材資源上,從組織教學形式上,從選擇教學方法上多下功夫,使自己的教學藝術達到引人入勝,欲罷不能的境地,從而更有效地去激發學生的認識興趣,而教師心靈中的興趣也將直接影響學生的情緒,促使其認識興趣的高漲。從某種意義上說,認識興趣比認識的結果更為重要,有了濃厚的認識興趣,才能有高水平的認識效果,有了濃厚的認識興趣,學生的精神生活才會豐富,思維才會靈活,多變,這就為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敞開了大門。
第二、開拓知識領域,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興趣是創造性思維的入門,不等於有了興趣,就有了創造性思維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是以豐富的知識為基礎,我國古人說過:「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這就是說,只有廣見博識,才能取其精華;只有積累豐厚,才能用得巧妙。這種取其精華,用得巧妙的過程,必須經由一個創造性思維活動的過程。而知識廣博和深厚,又為這種創造性思維活動奠定了良好的知識基礎。
創造性思維,往往靠有關事物的啟示,觸發聯想,從而實現認識上的飛躍,那麼,開拓學生知識領域,使學生有了廣博的知識,就便於發現各種知識之間的聯系,受到啟示,觸發聯想,產生遷移和連結,形成新的觀點,新的理論,達到認識上新的飛躍。
開拓學生的知識面,是培養其創造性思維的重要途徑。開拓學生知識領域,必須建立在牢固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上。因此,在教學中,我努力為學生構建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平台,開掘創造性思維潛能,多方位培養學生積累知識的能力,讓學生能騰出更多的時間到課外去涉取知識。
第三、鼓勵探索求異,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廣博的知識只是形成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必要條件,而知識轉化為創造性思維能力,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它常常需要多種思維形式的綜合運用。而求異思維則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思維形式。求異思維指的是一個問題,從不同的方向,甚至相反的方向,去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維過程和方法。任何發現和發明,任何科學理論的創立,首先是建立在求異思維的基礎上的,沒有「求異」,無所謂「創新」。 的「自我調解」,有意識地從幾個方面培養自己的創造性思維。
(1)展開「幻想」的翅膀
心理學家認為,人腦有四個功能部位:一是以外部世界接受感覺的感受區;二是將這些感覺收集整理起來的貯存區;三是評價收到的新信息的判斷區;四是按新的方式將舊信息結合起來的想像區。只善於運用貯存區和判斷區的功能,而不善於運用想像區功能的人就不善於創新。據心理學家研究,一般人只用了想像區的15%,其餘的還處於「冬眠」狀態。開墾這塊處女地就要從培養幻想入手。
想像力是人類運用儲存在大腦中的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推斷和設想的思維能力。在思維過程中,如果沒有想像的參與,思考就發生困難。特別是創造想像,它是由思維調節的。
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就是從他幼時幻想人跟著光線跑,並能努力趕上它開始的。世界上第一架飛機,就是從人們幻想造出飛鳥的翅膀而開始的。幻想不僅能引導我們發現新的事物,而且還能激發我們作出新的努力,探索,去進行創造性勞動。
青年人愛幻想,要珍惜自己的這一寶貴財富。幻想是構成創造性想像的准備階段,今天還在你幻想中的東西,明天就可能出現在你創造性的構思中。
(2)培養發散思維
所謂發散思維,是指倘若一個問題可能有多種答案,那就以這個問題為中心,思考的方嚮往外散發,找出適當的答案越多越好,而不是只找一個正確的答案。人在這種思維中,可左沖右突,在所適合的各種答案中充分表現出思維的創造性成分。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金獲得者、美國科學家格拉肖說:「涉獵多方面的學問可以開闊思路……對世界或人類社會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於抽象思維。」比如我們思考「磚頭有多少種用途」。我們至少有以下各式各樣的答案:造房子、砌院牆、鋪路、剎住停在斜坡的車輛、作錘子、壓紙頭、代尺劃線、墊東西、搏鬥的武器……如此等等。
(3)發展直覺思維
所謂直覺思維是指不經過一步一步分析而突如其來的領悟或理解。很多心理學家認為它是創造性思維活躍的一種表現,它即是發明創造的先導,也是百思不解之後突然獲得的碩果,在創造發明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物理學上的「阿基米德定律」是阿基米德在跳入澡缸的一瞬間,發現澡缸邊緣溢出的水的體積跟他自己身體入水部分的體積一樣大,從而悟出了著名的比重定律。又如,達爾文在觀察到植物幼苗的頂端向太陽照射的方向彎曲現象時,就想到了它是幼苗的頂端因含有某種物質,在光照下跑向背光一側的緣故。但在他有生之年未能證明這是一種什麼物質。後來經過許多科學的反復研究,終於在1933年找到了這種物質植物生長素。
直覺思維在學習過程中,有時表現為提出怪問題,有時表現為大膽的猜想,有時表現為一種應急性的回答,有時表現為解決一個問題,設想出多種新奇的方法、方案等等。為了培養我們的創造性思維,當這些想像紛至沓來的時候,可千萬別怠慢了他們。青年人感覺敏銳,記憶力好,想像極其活躍,在學習和工作中,在發現和解決問題時,可能會出現突如其來的新想法、新觀念,要及時捕捉這種創造性思維的產物,要善於發展自己的直覺思維。
(4)培養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創性
流暢性、靈活性、獨創性是創造力的三個因素。流暢性是針對刺激能很流暢地作出反應的能力。靈活性是指隨機應變的能力。獨創性是指對刺激作出不尋常的反應,具有新奇的成分。這三性是建築在廣泛的知識的基礎之上的。6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曾採用所謂急驟的聯想或暴風雨式的聯想的方法來訓練大學生們思維的流暢性。訓練時,要求學生像夏天的暴風雨一樣,迅速地拋出一些觀念,不容遲疑,也不要考試質量的好壞,或數量的多少,評價在結束後進行。速度愈快表示愈流暢,講得越多表示流暢性越高。這種自由聯想與迅速反應的訓練,對於思維,無論是質量,還是流暢性,都有很大的幫助,可促進創造思維的發展。
(5)培養強烈的求知慾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都說過,哲學的起源乃是人類對自然界和人類自己所有存在的驚奇。他們認為:積極的創造性思維,往往是在人們感到「驚奇』時,在情感上燃燒起來對這個問題追根究底的強烈的探索興趣時開始的。因此要激發自己創造性學習的慾望,首先就必須使自己具有強烈的求知慾。而人的欲求感總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沒有精神上的需要,就沒有求知慾。要有意識地為自己出難題,或者去「啃」前人遺留下的不解之迷,激發自己的求知慾。青年人的求知慾最強,然而,若不加以有意識地轉移地發展智力,追求到科學上去,就會自然萎縮。求知慾會促使人去探索科學,去進行創造性思維,而只有在探索過程中,才會不斷地激起好奇心和求知慾,使之不枯不竭,永為活水。一個人,只有當他對學習的心理狀態,總處於「躍躍欲試」階段的時候,他才能使自己的學習過程變成一個積極主動「上下求索」的過程。這樣的學習,就不僅能獲得現有的知識和技能,而且還能進一步探索未知的新境界,發現未掌握的新知識,甚至創造前所未有的新見解、新事物。

❷ 求小學「教師創新教育論文」,急!急急!

以下是我在師大進修時的創新畢業論文,你可以參考一下。

題目:大力推廣素質教育 全面提升教學質量
----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看推廣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的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它既是傳授知識的實踐活動,也是特殊的人際交往活動。如何通過教師的教育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是教育界重要的研究課題,廣大教師常常就激發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進行反復的探索和努力。小學教學擔負著最基礎的教學任務,探討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較為特殊的現實意義,不但關繫到教學質量的提高,而且關繫到學生以後的成才之路,因此,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探討、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依據教材特點及兒童年齡和心理特徵,努力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讓學生在和諧、愉快氣氛中學習知識,體驗探索之趣,成功之樂。
一 學生學習興趣培養的重要性
(一)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能有效激發學習熱情 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小學生基本上是按照教師和家長的要求去學習,有些學習差的小學生是靠家長逼著去上學,相當被動。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就會使他們的學習熱情越來越高,表現出越來越高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
(二)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於提高學習能力 每個人都渴望有所成就,受人重視和關注,使自我得到發揮,自身價值得到實現。小學生具有很強的群集性和模仿性,他們天天生活在夥伴中、集體中,親眼所見那些學習好的同學得到教師和家長更多的關愛,得到同伴的認可和尊重,評為三好學生或優秀少先隊 員,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這種思想在學生身上,便體現為希望自己的些許成功能引起老師和同學們的注意,落實到自己身上,便是掌握一點一滴知識。只是缺乏學習興趣,他們無能力學好。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就有助於他們將這種願望化為自己學習的動力。
(三)、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於端正學習態度 由於小學生的心理結構是不成熟的、稚嫩的,對待學習也和對待其他事物一樣,是以興趣和快樂為心理動力的主要因素,因而具有較大的波動性、不穩定性。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逐漸明確學習目的,榜樣的模仿也由身邊的人和事,逐漸發展到對先烈和賢哲們的模仿,希望通過努力學習,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有作為的人」。有了理想,有了方向,有了成功的嚮往和體驗,學習態度也就日趨穩定。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就有助於他們向自己的理想努力。
二 分析了解學生學習缺乏興趣的原因
部分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缺乏興趣,主動性差等問題,原因有多方面:
(一) 、自小行為、學習習慣未能養成、心態差;當今社會,大多數學生是獨生子女,父母的過分溺愛,使孩子在家庭生活中高高在上,唯我獨尊,過著頤指氣使的「小皇帝」生活, 這直接造成孩子的心理結構是稚嫩和不成熟的,為就學後在學習中埋下重大隱患。再加上性格中的任性而為,一旦遇到挫折,就會把學習當成負擔而失去興趣。
(二) 、家庭教育跟不上,應試教育的廣泛性使老師家長只注重分數,一見考試成績不理想,就生氣發火,久而久之,學生對學習失去了興趣;
1.據對我校四至六年級13個班共524名學生的問卷調查,父母外出打工的426名,佔81.3%,他們長期跟隨爺爺奶奶生活,在家庭學習上得不到正確引導,學多少算多少,根本沒有監督制約機制; 2.現行教育體制廣泛實行的應試教育,分數高於一切,分數說明一切,分數決定一切,使老師家長一見學生考試成績不理想,就認定他學習不努力而生氣甚至發火,時間一長,極易形成危險的潛意識:學習就是為分數而勞動,分數就是師長臉色的晴雨表,自己就是學習的工具!帶著這種日趨加重的心理負擔去學習,如何還能談得上興趣!
(三) 、長期以來「填鴨式」的「滿堂灌」,缺乏創新教育, 造成學生厭倦情緒, 學生學習是被動的;
1.基於應試教育的局限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滿足於傳統教學方式,課堂45分鍾板著面孔,照本宣科,氣氛沉悶,缺乏情趣,老師自我陶醉,學生昏昏欲睡; 2.千篇一律的上課--布置作業—課外資料--檢查,把學生置於試題的汪洋大海之中,又使他們不堪重負;當然,我也不排除個別學生因為智力差,長期以來,知識點落實不到位、學不會、聽不懂,致使他們在課堂上表現的心不專、注意力不集中、思想開小差、愛做小動作、學好學壞無所謂、作業拖拉、准確率差、家庭作業成績甚至不做。他們的表現常常惹老師生氣,情緒低落,天天查,天天心煩。據我了解,學生在其他同學心目中往往有被瞧不起的時候,他們一旦遭白眼,更加破罐子破摔、有意搗亂、影響到他人。但從他們的內心深處講還是想學好的,只是缺乏學習興趣,他們無能力學好。每個人都渴望有所成就,受人重視和關注,使自我得到發揮,自身價值得到實現。這種思想在學生身上,便體現為希望自己的些許成功能引起老師和同學們的注意,落實到自己身上,便是掌握一點一滴知識。一旦證實了自己的成功而產生成功感時便信心大增,興趣盎然,情不自禁地想更上一層樓。
三 引發學生學習濃厚興趣,推動教學質量全面提升
(一)、創造良好學習氣氛,激發興趣 生動活躍、積極主動、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能使大腦皮層處於興奮狀態,促進學生愉快地去接受新的知識,這種氣氛的創設需要教師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積極挖掘教材本身的情趣,科學有效地利用教材,深入淺出地進行教學。善於利用錄音、圖表、圖片、簡筆畫表演來開展生動形象的情景教學;善於以豐富有趣的語言,多信息、高密度、快節奏、勤反復不斷變化的手段進行教學。教師在教學上可採用課前活動法、激將法、競賽法、討論法、直觀法、表演法、設疑法等。例:討論法:規定內容,限時討論。如小學數學教學「比……多(少)……」的逆向應用題時,我設計了這樣一道題引入新課:「小紅今年13歲,比弟弟大3歲,比媽媽小25歲,請同學們算一算,弟弟今年幾歲?媽媽多少歲?不動腦筋的同學見多就加,見少就減,結果算出弟弟16歲,媽媽一二歲。我接著追問:「媽媽只有12歲,媽媽13歲,弟弟16歲嗎?」反問引得全班鬨堂大笑。然後又問學生:「為什麼 『比……多……』不能用加法計算,『比……少……』不能用減法計算呢?」懸念猶如「助燃劑」促使學生產生了學習「比……多(少)……」逆向應用題的強烈求知慾望。在這種情境下進入新課學習,以得保持和發展學生旺盛的求知慾,使學生學得愉快、主動、自覺,且收到良好 的效果。
(二)、創設情境,引起學生的好奇心理,激發他們思索的慾望 情境教學的理論出發點和實踐切入點是「情境」。情境實際上就是一種以情感調節為手段,以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基礎,以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整體發展為目的的優化了的學習環境。例如,在學習七年級《思想品德》下冊第八課「法律護我成長」裡面的家庭保護內容時,我使用情境教學,讓學生以漫畫「孩子怎麼還沒回來」為情境,進行討論,這樣一下拉進了學生與現實生活的距離,使學生認識到家長只顧自己一時的快樂,忘記對孩子應盡的保護職責。這是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行為,學生應該以未成年人保護法為後盾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創設這樣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懷著極強的好奇心理進入聽課角色,從驚奇中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激發他們主動思索的慾望。
(三)、創設思維興趣情境,促使學生成功參與 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興趣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主動與熱情的學習狀態、啟迪智慧的動力。而兒童的思維是從動手開始的。因此教學中應重視學生的操作活動,動中激起,培養學生動中思考,動中攻取知識,使認知與情感融為一體。如教學「圓周長」一課時,一上課,教師便對學生說:「這節課大家來當研究生,共同研究一個有趣的問題。」學生一聽,精神大振。這時教師拿出一個圓形木板,要求學生想辦法量出這個圓的周長。學生紛紛舉手回答:(1)用捲尺量;(2)先用一根線繞圓板一圈,然後量線的長度;(3)把圓放在米尺上滾動一周,量出滾過的長度。教師肯定大家的方法後,要求學生拿出事先准備好的直徑是2厘米、2厘米、5厘米的圓形硬紙片,獨立做實驗,量出它們的周長。學生通過操作,互相討論,共同得出它們的周長分別是6厘米多一些,9厘米多一些,15厘米多一些後。接著提問:有一個圓形操場的直徑是100米,用剛才的方法量財長方便嗎?現在老師看誰最聰明,不用量就可知道這個直徑是100米的圓形操場的周長大約是多少米?這樣就給學生創設了思維興趣情境,急切的想去尋求一種比較科學的求圓形操場周長的方法,參與思維活動的熱情被激發出來,全班學生都在積極思考。一會兒幾個學生就說:操場周長大約是300米多一些。有一部分學生疑惑不解,老師適時組織討論,讓全班學生明白:從前面3個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中,我們發現一個圓的周長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這時就有疑問的學生恍然大悟。最後老師稍加點撥,學生就很快理解了圓周率的意義,自己得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這樣老師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引導學生操作,自己研究發現圓周長與直徑的關系,主動得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學生的興趣濃厚,思維活躍,既獲取了知識,又發展了思維。
(四)、融洽師生關系,誘發學習興趣。 教師的權威性和學生的向師性這兩種心態決定了教師對學生有重大影響。教師的情感對學生有著感染和心理催化作用。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教學工作得以成功的保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學生喜歡哪位教師往往就喜歡哪門學科。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只對學生毫無保留地貢獻自己的精力、能力和知識,還要竭力對學生施以情感誘導,給予學生關懷、尊重和理解。教師適時適當關心、愛護、鼓勵的言語,會讓同學大膽開口,活躍課堂氣氛,使教學達到最佳效果,學生的智力得到充分的發揮。而老師過於嚴厲、急躁、不恰當的批評,會使學生緊張、消極。我所教的班級在2006年小考中獲得優異的成績,他們在介紹經驗時說道:「老師教學方法新穎、獨特和一句句親切的話語「很好」「太聰明了」「非常正確」拉近了我們和老師的距離,使我們對英語產生了興趣。我們在出現錯誤時,老師有針對性的幫助和一聲「老師也會犯錯誤」消除了我們的緊張情緒,對老師的信賴和學習的興趣使我們的成績突飛猛進。」由此可見,師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和諧共鳴,使學生產生了對學習濃厚的興趣。
(五)、大力推廣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中,作為基礎學科的數學教學,更應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為此,開展一些有組織的數學實踐活動,可以給更多的學生施展才華的機會。特別是對一些數學成績不很好的學生,在活動中常常可以揚長避短,產生很好的結果。亞里士多德講過:「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推動力。數學的生命力在於其應用的廣泛性,通過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會「使學生體驗到一種理智高於事實和現象的權力感」。另外要注重成功教育,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激起學生好好學習的願望。對他們的點滴成績要進行鼓勵,讓其覺得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
只有通過這些有效的方法,才能維持學生學習興趣的持久性,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實踐證明:設計實踐活動,以所學知識來解決學生身邊的問題,通過問題創設、調查活動、交流報告等環節的實踐活動,我們可以使學生經歷一個學知識、用知識的過程。組織豐富多彩的實踐創設活動,引導學生嘗試探索與成功,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培養學生用知識的意識,發展創新的能力。

水平有限,請多指教,呵呵。

❸ 關於小學教育論文

當前中小學教育管理中亟待關注的幾個問題

摘要: 體現著時代精神的課程理念其 代寫論文所倡導的觀念、行為上的諸多轉變不僅局限於教師和學生這一層面,作為學校的管理者也必 須 選准新的立足點,本著有利於學校的可持續發展,以及「以人為本」、「以校為本」,促進 「人、校」共同發展的根本宗旨,做好恰當的學校定位,實施民主管理、「人本管理」,營 造濃厚的文化氛圍,構建「綠色」管理制度,為課改的實施掃清障礙。

關鍵詞:課改;學校管理;問題

新的課程理念所倡導的觀念、行為上的諸多轉變並不僅僅局限於教師和學生這一層面, 學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及管理行為也要發生相應的變革。沒有與之相應的管理理念、管理行 為的支撐與保障,新課程的實施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難以名副其實。
從一些工作現象的分析反思中可以看出,我們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行為已經明顯滯後,管理問 題瞬時凸現出來。如:重製度忽視人文關懷,重經驗忽視方法創新,重硬體忽視軟體建設, 重形式忽視管理實質等等。對照新的課程理念,就會發現我們在管理中有很多陳規陋習,如 果不加以調整、改變,勢必制約新課程的實施以及學校的發展,甚至教育的發展,危害不言 而喻。可以說,新課程讓學校管理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面對新課程所引發的諸多新的變化、新的情況以及新的問題,管理者必須 本著有利於學校可持續發展,以及「以人為本」、「以校為本」,促進「人、校」共同發展 的根本宗旨,選准新的立足點,賦予管理新的內涵,創造管理新概念,從而進一步提高管理 層次和管理效能, 為課改的實施掃清障礙,保駕護航。因此,筆者認為,當前的學校管理應亟待關注如下問題 :

一、做好恰當的學校定位

以往的管理很少關注學校定位,對學校缺乏一個整體的盤點,推著乾的現象比較普遍,這也 是學校缺乏特色、缺乏生命力的致命原因之一。新課程理念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即只有從實 際出發,找到促進自己發展的「第二曲線」,才能使管理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這就需要對 學校進行准確的定位。
做好恰當的學校定位是一個關鍵環節,是學校追求個性鮮明的辦學特色的起點,它 關繫到學校能否找准自己的位置,設計並制定出與自身相吻合的發展戰略。因為只有明確了 學校的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才能有的放矢地、創造性地開展好各項工作,避免工作的盲目 性。
准確為學校定位有一定的程序和步驟:首先要進行戰略分析,對學校內外部環境進行系統思 考 、整合分析。這包括三個方面:(1)把握社會的客觀需要。即:了解社會的發展形勢及對人 才培 養的需求,了解國內外教育改革的總體趨勢和動向,教育改革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以及 所在社區的發展要求,全面洞察宏觀趨勢。所謂「跳出學校看學校,走出教育看教育」就是 這個道理。(2)正視學校的辦學條件。即從學校實際出發,對學校的文化傳統、社會形象、 學校特色以及師資隊伍、生源狀況、教學設施、設備條件、資源等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 (3)遵 循教育的客觀規律。這是學校正確定位的基礎。然後,根據這些實際狀況,採用「SWOT 策 略 分析法」,從S(優勢)、W(劣勢)、O(機遇)和T(威脅)四個方面對學校現狀進行細致分析,從 而找出工作的突破口,創建理想的辦學模式。其次要釐清辦學理念,擬定出極具發展空間的 學校規劃。辦學理念是貫穿學校工作始終的一條主線,是「靈魂」,用明確的辦學思想去統 帥學校的各 項工作,指導、規范教育行為,這應成為每一位管理者的最高追求。可以說,這也是決定辦 學層次高低的標尺。所謂「對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其深刻含義正在於此 。時下,課改給了學校發展極大的自由度和極大的空間,在這種情況下,用先進的理念貫穿 學校的整體發展規劃,促進學校的目標達成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實施真正的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並不是新生事物,雖然被經常提及,但它沒有真正地在管理過程中生根發芽,在現 實中往往是流於形式,有名無實。究其根源是受傳統的管理觀念束縛太深,習慣於權力支配 、無條件服從這樣落後的管理方式,極大地扼殺了人的主觀能動性。這與新課程所倡導的「 以人為本」的核心思想背道而馳。其實,教師不僅僅是被管理者,同時也是管理者,具 有雙重身份。要實現真正的民主管理,必須充分體現以教師為本的主體思想,營造一個寬松 的管理和心理環境,喚醒廣大教師的主人翁意識,讓教師積極參與學校的管理和決策,充分 發掘他們的潛能,這才是提高學校管理質量的根本保證。高效益的管理,有賴於大家的相互 尊重、共同參與、團結協作。所以作為管理者應轉變「家長式「的工作作風,打破單一的、 封閉的工作局面,走出「金字塔型」的管理模式,增強民主意識、團隊意識,採取柔性的、 開放的管理策略,把廣大教師當作合作夥伴,與教師進行廣泛、深入的交往和探討,最大 限度地實現教師的「參政」、「議政」、「創新」、「求異」,傾聽他們的建議和意見,不 斷完善工作目標和任務,從而取得最大認同和理解,這是暢通管理渠道、保證目標實現的重 要前 提。真正的民主管理是思想交流、碰撞、互動中謀求統一的過程,教師如果不再只是被動 服從,而是主動適應,管理才會有質的飛躍。

三、追求「人本」的管理極致

「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新課程倡導的理念。基於此點,關注教師的成長,立足 於發現人、培養人、促進其專業化發展應是現代學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正象有人 說的那樣:管理的最大價值,不在於做了什麼事,而在於發現了多少人和培養了多少人。
反思我們的管理實踐,凸現的是教師的工具價值,即把教師當作完成學校目標的工具,沒有 全面地關注教師的需要、成長和發展,忽視了對教師的發現和培養,或者說僅僅維持在低效 的培養水平上。這無異於慢性自殺,因為教師隊伍是學校持續發展的力量源泉。研究表明, 世界一流大學的本質指標只有一個,就是擁有一流的教師隊伍。若照此定位,就不難理解「 立足於發現、致力於培養」該有多麼的重要。所以作為管理者,更多考慮的應是如何造就一 支專業化的隊伍,如何用發展的眼光、全面的眼光、客觀的眼光看待每一位教師,如何根據 不同的發展階段、不同的發展優勢,制定出因人而異的培養規劃,如何按時代的要求,促進 他們的專業化發展。尤其在課改的起始階段,管理者面臨著諸多難題,例如,研究型教師 的培養、教師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信息技術等新的技能培養等等,都需要 一個一個地去攻破,只有這樣,教師的工作能力才會與日俱增,教師的整體實力才能不斷攀 升。

四、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

學校是培養人、教育人、促進人不斷發展的文化場所,它應該追求一種文化品味,體現一種 特有的文化氣息和文化底蘊,從而達到時時引導人、塑造人、實現自我超越的教育目的,進 一步地推動學校的發展。
受一定的認識局限,一些管理者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學校硬體設施的建設上,雖說這也 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但僅強調物質建設未免有些偏頗。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應在建立學習 型組織、建設學習化校園上多做文章,創設開放、寬松的交流空間,開展各種科研活動,開 設豐富多彩的論壇、辯論會、信息發布會等,讓校園的每個角落都充滿學術氣、書卷氣,體 現出一種文化追求,這對師生的成長以及學校的發展都大有裨益。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文化氛 圍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它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過程,需要幾代的管理者 和廣大教師共同為之努力奮斗,才能不斷豐富其內涵,提高其文化品位。

五、重建「綠色「的管理制度

制度管理是一種常規而有效的管理手段,在學校管理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新課程的全 面推進,我們不難發現,舊的制度已不再適應新形勢的要求,甚至起了反作用,所以學校管 理制度的重建已迫在眉睫。
筆者認為,重建管理制度應體現「綠色」宗旨。所謂「綠色」宗旨,意指新課程下的管理 制度要充分體現人性化的思想,立足於催人奮進、共求發展這樣的主題,要充滿生命的活力 。 具體說,有兩層含義:一要「新」。即總體上要符合時代精神和課改的指導思想,要體 現學校的管理意圖,引導、矯正教師的教育行為,充分 發揮制度管理的導向功能。二要「活」。即要體現一定的彈性,可隨時根據形勢變化以及實 際狀況進行微調,同時還不束縛人的手腳,有利於教師的探索和創造,有利於教師的進一步 發展,充分發揮制度管理的激勵功能。
總之,重建制度是為了取得更好的管理效益,所以在重建過程中要廣泛徵求教師的意見 和要求,取得目標上的認同,本著促進人、發展人的根本宗旨,使制度管理煥發新的活力。

❹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作文創新意識論文

如何培養學生的作文創新意識
任何一篇文章的產生,都離不開作者對某種事物的認識和通過這種認識所的情感,然後向語言文字轉化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說,作文教學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和提高這種轉化的能力。小學作文的創新必須
符合小學生身心各方面的特點和規律。唯有在此基礎上的創新教學,才有生命力和實效才能使學生真正通過作文教學學會創新。
一、轉變教學觀念,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曾幾何時,急功近利的填鴨式教學占滿了教師整個課堂,絲毫不考慮被「鴨」化了的學生的年齡征、認知水平、個性心理差異,一律進行剛性的「楔入」。而今,這種教育觀念已被如火如荼的新的教學理念所替代,教師的一桶水,學生的一杯水的日子一去不復反,取而代之的是教師是「自來水」是「挖泉人」。作文是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綜合訓練,也是學生創造性的實踐活動。作文教學的改革首先是觀念的改變,教師必須培養的作文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寫作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讓學生成為作文的作者、讀者、評價者,從根本上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
有的學生說作文時侃侃而談,流露出他們的真情實感,真正下筆時卻茫無頭緒,不知所措。其根本原因就是被作文的條條框框所限,有的甚至還顧慮重重,害怕這樣的作文寫出去會遭老師斥責。其實,作文教學是育人的好機會,教師的引導不僅僅是指導他們完成一篇作文,更重要的是反思想覺悟、道德品質、人格意志等方面的教育滲透其中。我們固然要引導學生參與社會中積極美好的方面,並把動人的事件的歡快的情感寫進作文中,但也不要迴避遇到的不良方面。要教育學生敢於面對有違社會規道德的現象,要激起他們有憤慨,以主人翁的態度勇敢地開展批評,而作文正是表達自己感情和態度的一種有效手段。如果能這樣培養學生的話,作文的天地就更廣闊了。

❺ 小學科學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論文

《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准(2011年版)》指出:「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心理學家皮亞傑說過:「教育的首要目標在於培養有能力創新的人,而不是重復前人所做的事情。」當今素質教育是「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因此可以這樣說,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中之重。如何利用課堂內外有限的時間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素養呢?這需要我們不斷地思考和探索。
一、擦亮孩子的眼睛,在觀察中播種創新的種子

觀察是獲取科學知識的基礎。陶行知先生說:「培養創造力,以實現創造的民主和民主的創造。解放眼睛,敲碎有色眼鏡,教大家看事實。」教師要引導學生透過現象來認識事物的本質,從而善於發現自己身邊的科學,培養科技意識。解放學生的眼睛,教師還應當在教學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如:利用與教材配套的投影片、錄像、課件、教學演示實驗、學生實驗等來開闊學生的眼界,從多角度提供相關資料,盡可能運用生動的、形象的材料進行教學,創設表達的機會,讓學生的眼睛亮起來。此外,還應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比如激趣觀察法、順序觀察法、細致觀察法、比較觀察法、想像觀察法、思考觀察法等幾種簡單容易掌握的觀察方法,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讓他們在課堂內外,到生活中、到現實中學會觀察,使他們具有一雙敏銳的眼睛,從而真正拓展他們的視野,乃至他們的世界。擦亮他們的眼睛,讓他們廣泛地觀察,在觀察中播種創新的種子。

二、解放孩子的頭腦,在思考中澆灌創新的苗子

科學知識不是死的知識,很多科學知識都是通過想像甚至幻想得來的。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它是知識進化的源泉。」3歲~4歲開始,孩子們就已經有了豐富的想像力。但是,在不斷地生長生活中,想像力和創造力卻不斷地退化。要解放學生的頭腦,教師就要激發學生的想像力、求知慾、好奇心,也需要教師提供有價值的問題和方法。

(1)珍惜和培養好奇心、興趣。培養創新能力的一個關鍵是要珍惜孩子的好奇心和對科學技術的興趣,因為人類的整個科學技術史上重大的科學發現,說到底都是被好奇心所推動的。鼓勵學生多問為什麼,多思考為什麼,多創造機會讓其解決為什麼。

(2)以課外興趣小組為輔助,強化學生想像力、創造力的培養。「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校開設的興趣小組不僅增強了動手動腦能力,獲得學習科學知識的感性材料,加深對學習科學知識和規律的理解,更激發了學習科學的興趣。

(3)提供豐富的閱讀材料和閱讀場所,擴大學生視野,使其成為培養學生想像力、創造力的源頭活水。鼓勵學生多去圖書館、閱覽室,並在教室的讀書角多添置青少年科普讀物,使學生在課後能及時翻閱以及查找需要的知識。總之,要解放孩子們的頭腦,讓他們在思考中澆灌創新的苗子。

三、鼓勵孩子說話,在訴說中綻放創新的花朵

科學知識需要孩子們奇思妙想,同時也需要孩子們善於表達。要讓學生想說就說,能發表獨立見解,允許有問題就問,使大家可以享受言論權,提倡標新立異。那麼,怎樣才能讓學生大膽地提問、積極地發言,講出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觀點呢?首先應該多給學生討論的時間,在討論過程中,教師不要急於用自己認為最好的答案「閉塞」學生的進一步思考,應該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即使是學生不完整、不周密的發言,教師也不宜匆忙打斷,以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截斷他們的思維活動。在課堂上,要鼓勵學生對身邊的科學知識暢所欲言;尤其要鼓勵那些性格內向的孩子動口。老師要傾聽學生的「訴說」,並要給予客觀、公正、中肯的評價。鼓勵孩子們多聽多說,讓他們在訴說中綻放創新的花朵。

四、釋放孩子的雙手,在行動中摘取創新的果實

小學科學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學生光會說、善說還是不行的,還得善於動手。陶行知先生說:「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不僅要學會已有的知識,而且要學會動手動腦搜集、加工知識,要消化、吸收知識,形成品格、道德,開闊視野,增長見識,轉化為基本素養和實踐能力。要解放學生的雙手,千方百計給學生創造動手的機會,努力培養學生動手的能力。盡量多地讓學生參與實踐活動,讓學生自己動手查找工具書,科普書籍;自己查找資料,合作解決疑難問題。通過學生自己辦黑板報、辦手抄報等形式,讓他們真正體會用自己的手摘取成功果實的樂趣。總之,要釋放孩子們的雙手,讓他們在行動中摘取創新的果實。

在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要特別重視通過個人與個人、小組與小組之間的競賽,廣泛地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各盡所能、各展所長。這樣,學生應變素質、發散思維、創新能力也就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了培養。當然,培養學生的科技意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長久的時間、科學的方法。這都需要我們一一去探索。

❻ 小學生創新論文

創造性思維是一種心理過程。與科學家一樣,小學生同樣具有創造性思維,所不同的是:科學家的創造性思維指向探索人類的未知,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指向繼承人類的已知。科學家的創造水平,正是他小時候創造性思維發展的必然結果。所以我們認為,對小學生而言,只要不是模仿照搬別人的做法,而是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經過獨立思考,在教師講授或自己學習的基礎上有新的理解,以至於獨到見解;只要能發現不同於教科書、不同於教師的解題方法和學習方法;只要能運用已知解決實際問題且具有新穎性、獨特性……均屬創造性思維范疇。

一、小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特點

小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特點分為表現特點和發展特點兩部分。

1.表現特點。

對小學生來說,其創造性思維主要表現在學習活動中,這種表現是零碎的、隱隱約約的,教師必須有銳利的眼光才能發現。

(1)知識和技能。學習中能很好地理解和記憶教師的教學內容,且有較獨特的觀察方法和強烈的好奇心;有時會提出一些老師一時無法回答的問題;喜歡探討問題和做作業,並從自己解題中得到滿足;學習上有不服輸的精神,且有自己的努力目標;不太看重分數卻迷戀於自己的愛好;成績不一定最好,但對小製作特別有興趣,動手能力較強。

(2)堅持性。把指定的任務作為主要目標,用急切的心情去努力完成;在失敗和困難面前從不氣餒和退卻;敢於發表意見並堅持己見;不怕別人諷刺;認為需要於的事就堅持於到底。

(3)反應性。具有敏銳的觀察力、較強的綜合和推理能力,對成人的建議和提問都能作出積極反應。

(4)對挑戰的反應。樂於處理比較困難的問題;敢於向不同意見挑戰,不喜歡唯命是從;對教科書中的知識和老師的意見,總是批判地吸收,從中發現問題。

(5)敏捷性。對學習和生活中的事件能迅速作出反應,並得出結果。

(6)口頭表達。善於正確地應用眾多詞彙;雖不一定善於辭令,但只要他深思熟慮的問題,總能較為妥貼、深刻地表達。

(7)深刻性。相對於同齡人而言,比較能透過現象看到實質;善於發現事物產生的深層原因;善於預測事物發展的結果。

(8)靈活性。能由此及彼地考慮問題;能根據具體情況擺脫自己的偏見,修正自己的觀點;善於用他人長處。

(9)獨創性。喜歡獨立思考,能舉一反三,善於從多角度看問題;具有發散和一題多解的思維特點和習慣;不輕易問老師問題,不滿足於現成答案,常常要問為什麼;能夠用新穎或異常的方法解決問題;有時喜歡標新立異。

(10)想像力。在學習上善於大膽想像和提出假設,不斷發現新事物、新問題和新結果;有良好的聯想和直覺思維能力;喜歡幻想以至異想天開。

(11)推理能力。能夠把給定的概念推廣到比較廣泛的關系中去,能從整體的關系中去理解給定的材料;有特殊的方法尋求各種相關因素之間的關系,控制排除各種變數;有初步的類比、聯想、遷移能力。

(12)興趣情緒。對各學科和活動都感興趣;自信心強,情緒穩定。不患得患失,有幽默感。

2.發展特點。

(1)思維的獨立性不斷提高。隨著身心發展的逐步成熟,小學生已逐步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特別是到了少年初期,對教師、家長和其他成人的依賴不斷減少,獨立思考、獨立操作能力不斷提高,開始有主見起來。

(2)思維的批判性不斷提高。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對教師、家長和書本的依賴性比較強,認為只要書上寫的、老師家長講的都是正確的,都全盤接受。隨著各方面的逐步成熟,他們發現老師家長講的、書上寫的不一定合理和科學,開始批判地接受了,表現在學校,就是對老師上課評頭品足。

(3)思維的深刻性不斷增強。低年級小學生主要是具體形象思維,看問題比較淺,到了五六年級,便出現了初步的抽象思維,逐步能透過現象深入事物的本質,已能預見事物的結果。

(4)思維的發散性不斷增多。低年級小學生知識少,經驗不足,方法欠缺,思維方式主要是求同思維。隨著知識經驗的不斷增多,特別是從三四年級開始,他們已經能夠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由於受定勢和習慣的束縛較少,異想天開的新奇念頭經常會出現。如果引導得法,發散性思維的發展是比較快的,是培養發散性思維的最佳時機。

(5)思維的能動性不斷提高。小學低年級時,主動思維較少,大多是被動思維,也就是思考的問題都是由老師提出的。到了三四年級,特別是到了五六年級,學生主動思維開始急劇增長。他們不斷認識到創造對象的作用、意義和價值,好奇心和創造意識日益濃厚。

二、小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方法

1.培養創造性思維氛圍。

人的創造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習得的。一個人創造才能的形成和發展,除個人努力外,還有賴於教育和環境的影響。良好的創造氛圍,可以促使創造人才成群出現;不良的甚至惡劣的氛圍,可以扼殺創造人才的出現。為此,學校必須做到兩點,一是要正確認識並正視對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二是必須改變歷來偏重於傳授知識的培養目標,把重心轉到培養學生求知慾、獨立性和創造性思維上來。

2.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

大凡具有傑出成就的科學家、藝術家和政治家,無不具有敏銳的觀察力。我們要保護好小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這是觀察的原動力。要教會他們觀察的方法和技巧,引導他們去觀察社會、觀察大自然,讓他們在觀察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使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得到更多的鍛煉和發展。

3.教會學生聯想和善於想像。

培養學生聯想和想像是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必不可少的條件和重要內容。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像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在大膽鼓勵學生展開想像的同時,要豐富他們的生活經驗,給他們提供自由想像、獨立思考的情景條件,鼓勵他們大膽幻想。

4.教會學生發散性思維。

教師在教學中要多組織一些一題多解、多路思考的活動,看誰想的辦法多就給予鼓勵和肯定;也可以對語文課上的結尾進行擴散性思維。特級教師錢夢龍說:教學的藝術就是想方設法鼓勵學生的藝術。他有一句名言:我提的問題沒有標准答案,怎麼想就怎麼說。

5.培養學生的獨創性思維。

在科學殿堂里,大凡能登上一席的,往往都是一些標新立異者。他們往往獨辟蹊徑,自成一家。對小學生來說,要培養他們敢於堅持自己的觀點,敢於向權威挑戰的精神;盡量引導學生突破定勢的約束,推陳出新,不落俗套;要尊重他們不同尋常的提問、想法。

6.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

操作能力對檢驗創造性思維的正確與否有著重要作用,幾乎所有發明家都從小自己製作各種模型。牛頓小時候喜歡製作風箏等,愛迪生小時候喜歡實驗。應鼓勵學生創造性地製作各種學具,對特別愛好者要給予重點培養。

閱讀全文

與小學生創新教育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