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小學教育環境研究

小學教育環境研究

發布時間:2021-01-14 02:25:37

小學數學教師成長環境因素是什麼意思

外因(外部環境因素)
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發展的條件。也就是說教師專業成長主要是由自身因素所決定的,然而其外部環境的作用也是不能忽略的,因為教師的專業發展畢竟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才能進行的。因此,對外部環境中影響因素的分析就具有了極其重要的意義。外部環境因素主要包括社會因素、學校因素和家庭因素。
首先,社會因素影響著教師的專業成長。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全社會對於教育與教師的地位與價值的認識和看法,教育改革與發展對學校教育和教師的要求,教育行政部門對教師培養和發展的政策導向、獎懲機制、教育經濟制度及政策法規等,作為社會環境因素影響著教師的專業成長。可以肯定,良好的經濟發展水平,政府對教育的宏觀重視,全社會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的挑戰和要求,教育行政部門重視和鼓勵教師成長發展的良好政策導向,將為教師專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空間。
其次,學校因素影響教師的專業成長。學校是教師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主要場所,更是教師專業成長的主陣地。學校的自然環境、人際環境、文化環境、管理風格、制度建設、工作氛圍等,對教師的專業發展起著重大的影響作用。學校是否營造一個敬業樂業、進取有為的成長氛圍,是否制定目標規劃、明確教師的培養要求,是否使教師明確自己的基本職責,是否喚醒、激發教師的自我發展需求,是否搭建舞台促進教師的成長等等,將直接影響著教師的專業成長水平。
最後,家庭因素影響教師的專業成長。家庭支持度、家庭文化背景、家庭的經濟實力等因素也影響著教師的專業成長。

㈡ 高等學校小學教育心理學 整理筆記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學概述
第一節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
一、定義:學與教 二、核心:學習心理
三、學科範疇:心理學分支,應用心理學范疇 四、學習性質界定:教育學、心理學的交叉學科 五、三過程:學習過程(核心)、教學過程、評價/反思過程 六、五要素:學生(主體)、教師(主導)、教學內容、教學環境(物質、社會環境)、教學媒體
第二節 教育心理學的作用
一、幫助教師准確地了解問題。二、為實際的教學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 三、幫助教師預測並干預學生。四、幫助老師結合實際教學進行研究。
第三節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 ①實驗法、②觀察法、③調查法
④個案法:個案法要求對某個人進行深入而詳盡的觀察和研究的方法 ⑤教育經驗總結法
⑥測驗法:指用一套預先經過標准化的問題來測量某種心理品質的方法 ⑦產品分析法:通過分析學生的作品,從而了解心理特點的方法 二、研究原則 客觀性原則
第四節 教育心理學的發展
發展概況:
一、初創階段:20世紀20年代以前
1、 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獨立的標志。 2、1877年、俄羅斯、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學》最早 3、烏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對象》,俄羅教育心理學之父、奠基人 二、發展:20世紀50年代末
方東岳《教育實用心理學》我國出版的第一本著作
廖世承《教育心理學》我國編寫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學教科書 三、成熟:60年代至70年代末(教育心理學的體系成熟)
80年代末(深化拓展)
第二章 小學生的心理發展與教育
第一節 小學生心理發展概述
一、定義:指個體出生,成熟,衰老乃至死亡的整個生命過程中發生的心理變化。 二、八個階段:乳兒期、嬰兒期、幼兒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三、中小學心理發展的一般特徵 1、連續性與階段性 2、定向性與順序性 3、不平衡性
表現:①同一方面發展速度;②不同方面發展速度 關鍵期:環境影響起最大作用的時期
幾個關鍵期:2~3歲口頭語言 4~5歲書面語言 4歲形狀知覺 5歲兒童智力發展 四、心理發展的影響因素
1、遺傳決定論①、高爾頓 ②、霍爾(一兩的遺傳勝過一頓的教育) ③、格賽爾:成熟論 2、環境決定論①、洛克(白板說)②、華生: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 3、影響身心因素
1、遺傳(可能性)①遺傳素質②成熟;2、環境(現實性)社會、家庭、學校(主導)、早期
3、主觀能動性(決定性因素)
五、中小學生心理發展的階段特徵
童年期:1、語言發展從口頭到書面的過渡時期;
http://wenku..com/link?url=__GRLL-y

㈢ 找一篇關於小學三年級環境教育的教案,有的幫個忙啦~~

小學環境教育課教案——垃 圾

一、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使學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強環保意識。

2、通過寫垃圾處理方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想像能力。

3、通過活動,增強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參與社會生活的意識。

二、活動准備:

1、讓學生觀察周圍環境,說說環境的變化,並了解當今社會人們是如何處理垃圾的。

2、教師收集有關的圖片、數據、文字資料和錄象帶。

三、課前准備:

1、教師用的展板一塊,照片、文字材料(粘貼好)。

2、錄象帶。

3、地球圖片、文字、雙面膠帶、鋼筆。

4、學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傳稿。

活動過程:

一、計算導入: (算一算)

「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課。在上課前,老師想出道題目考考大家,怎麼樣?

1、出示題目:

某市約有180000戶家庭,如果每戶家庭每天產生1千克的垃圾,那麼1天之內,這個市會有
多少垃圾呢?
如果以30天計算,每個月又會產生多少垃圾呢?

如果一年以365天計算,海寧市每年又會產生多少垃圾呢?

2、學生計算,教師板書。

日 180000千克 180噸

月 5400000千克 5400噸

年 65700000千克 65700噸

3、「看了上面的數據,你有什麼話想說嗎?」

4、「我們剛才算的,只是某市一年之內家庭產生的垃圾量,這個是不是最終的數據呢?為什麼?(加上賓館、飯店以及某市大大小小的27000家廠家,垃圾量大大超出了上面的這個數字)某市就有那麼多的垃圾,那麼全世界呢?」

5、出示地球圖片,講述全球垃圾現狀,貼上垃圾覆蓋的效果。「今天,老師就要和大家一起來研究有關垃圾的問題。這個問題可是個世界級的難題,你們有沒有信心挑戰這個難題?」

二、觀看錄象 : (看一看)

「我們就從自己熟悉的某市來開展研究。接下來,就讓我們從錄象中去看看某市產生的垃圾是怎樣的一種情況!」

1、學生觀看錄象。

2、「看了剛才的錄象,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3、「某市正在爭創省級文明城市,難道我們能任由這些垃圾散布在大街小巷,影響某市的形象嗎?你們能不能為環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主意,幫他們想想如何處理這些已經產生的垃圾?能接受嗎?」

三、研究方案: (寫一寫)

1、學生研究,教師巡迴指導。

2、全班交流,教師提要求。

交流建議:

(1)、其他小組在匯報方案時,所有的同學都要做個文明的小聽眾。如果你有不同意見或同一小組的成員要補充的話,請等這位同學匯報完再發言。

(2)、如果你們組的方案和前面小組的方案相同或類似,那麼你就不必在重復。

3、隨機補充: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將垃圾分成三類:

一、有機垃圾:又稱濕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廢棄物。包括:瓜果皮、蔬菜皮、變質食品、剩飯菜等。

二、無機垃圾:又稱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廢棄物。包括:廢紙、廢金屬、廢塑料、廢玻璃、廢織物(布料)等。

三、有害垃圾:又稱危險廢棄物。包括:廢電池、過期葯品、水銀溫度計、廢油漆桶等。

中國國家環保總局近日向社會公布了處理城市垃圾的國家行動方案。這個方案規定:今後中國的城市垃圾將進行填埋處理,並把垃圾填埋產生的氣體收集起來發電。

消除白色污染的好辦法:連碟子一起吃

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開發環保產品,以取代傳統的紙杯、紙碟、飯盒。前不久,波蘭一家麵粉廠的廠主維索茨基想出了製造能吃得下肚的環保杯碟。他把磨完小麥剩下的麩子壓製成各種大小杯碟和碗具,適合旅行野餐或開生日會。人們可以在餐後將這些環保杯

四、聯系實際: (說一說)

「讓我們為同學們這些創意的方案鼓掌。如果國際上還沒有採用的話,你還可以申請專利!除了為環保局的叔叔阿姨想出這些處理垃圾的辦法外,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該注意些什麼呢?」

1、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2、教師評價。

五、活動延伸: (試一試)[機 動]

「剛才我們的同學都表明了自己的決心。但是光靠我們班的同學,畢竟力量有限。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大家想想,用什麼辦法能使全校的同學,全社會的公民都參與到保護環境、減少垃圾的行動中去?(宣傳)你們想怎麼宣傳?(指名說)接下來,老師請大家發揮集體的智慧,把想宣傳的內容寫下來,好嗎?」

六、活動小結

㈣ 研究閱讀方面小學生的現狀的論據是什麼

XA市基礎教育小課題研究結題報告

小學生閱讀興趣培養的研究

結題報告
關鍵詞
培養小學生閱讀興趣的意義及對小學生以後成長學習的幫助

結題報告摘要

《語文新課程標准》中明確要求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藉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在教育倡導「以人為本」的今天,我們更加需要重視學生課外閱讀意識的培養,加強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訓練,從學生實際出發,培養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鞏固學生課內所學知識,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口頭表達能力,陶冶學生情操,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基。

結題報告

(一)、課題背景及界定
在什麼背景下我遇到了什麼問題?這個問題的內涵是什麼?
二、理論依據及意義
研究的理論、實踐、政策依據。
三、研究的目標、內容、方法、步驟及過程
四、研究結果與成效
五、存在問題及改進
一,概念的界定
1、課外閱讀:就是課堂教學時間以外的一切閱讀。從時間上,可以是課堂教學以外的一切時間的閱讀;從方式上,可以是看書讀報,也可以是上網瀏覽;從內容上,教材以外的一切有益的、健康的閱讀。通過閱讀,一方面可以擴大他們的視野,豐富他們的知識,另一方面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
2、閱讀興趣:一是具有閱讀的強烈興趣,見到書報有看的慾望,經常看書看報;二是具有一定的閱讀方法,注意力集中,邊看邊思考,查工具書,收集資料,寫讀書筆記;三是具有一定的閱讀鑒別能力,自覺抵制不良書籍,有健康的閱讀期待。
學生學習的過程習慣於被動地吸取知識、機械記憶、反復練習、強化儲存的過程,而不是以積極的心態,調動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嘗試,構造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的再創造過程。所以,在指導閱讀的過程中,要遵循知識形成的規律,來促使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從而達到積極閱讀的良好習慣,為後期學習儲備能量。
二,研究的目標與內容
研究目標:
1、學生目標:通過對我校三四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研究和指導,使教師、家長有效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讓學生從小培養濃厚的閱讀興趣、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提高課外閱讀的能力。落實語文課標中關於小學課外閱讀量的指標:小學四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背誦優秀詩文不少於50篇。從而擴大學生的視野,陶冶學生的情操,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教師目標:使語文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有機銜接,使學生「得法於課內,受益於課外」,提高語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讓課外閱讀指導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切合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學生的心理需求,著眼於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提高閱讀的實效性。
研究內容:
1、具體而真實掌握學生課外閱讀的有關情況,了解他們課外閱讀的興趣、閱讀面、閱讀量、閱讀途徑、閱讀方式和閱讀效果。
2、為學生閱讀創設更大的空間,提高學生閱讀興趣。科學地利用好學校的圖書室;倡導學生以及家長,少買一樣玩具,少吃一次零食,把節省下來的錢購買圖書,並和班級同學進行共享,成立班級圖書角。
3、通過課內多角度的有意識的閱讀指導訓練,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選擇課本中經典的文章,設計拓展性閱讀指導方案進行共享,以一篇帶多篇,以精讀帶博讀,激發閱讀興趣,培養閱讀能力。
4、通過開展多形式的課外閱讀活動,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濃郁的閱讀氛圍,營造校園閱讀文化氛圍,濃厚校園文化積淀。
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既要完成量的規定,更要在閱讀中真正受益,努力使每一次閱讀都成為豐富語言和精神的有效閱讀。具體的操作措施和做法如:把學生的閱讀成果以各種形式進行展示;用讀書競賽等多種形式營造班級閱讀「內環境」;用優秀閱讀個人、優秀閱讀家庭事跡介紹、表彰等辦法,營造家庭閱讀「外環境」,這樣校內外並進,以濃濃的閱讀氛圍引領學生快樂地、自覺地進行課外閱讀。
研究的方法
1、本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動研究法。通過對學生課外閱讀狀況的分析與研究,制定出課外閱讀的具體計劃,開展實踐與研究,並在不斷研究的過程中採用邊學習、邊研究、邊改進、邊總結、邊提煉的研究方法,在研究過程中培養起一支高素質的學生課外閱讀指導隊伍。
2、調查研究法。通過調查把握學生的閱讀狀況,分析存在的問題、了解課外閱讀的教學情況及其效果。
3、經驗總結法。課題組的教師不斷研究,及時總結提煉成功的經驗。避免一切從頭做起,善於總結和篩選以往的經驗,並在研究過程中不斷總結新經驗,以保證課題研究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和利用。
研究的對象
XY小學3,4年級學生
研究過程與研究策略
2013年8月,我們課題組提出了「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與實踐」這一課題,針對研究目標,結合語文新課標閱讀教學的要求,我們根據本校情況嘗試了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研究:
1、全面調查並分析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
2、優化讀書環境,創設廣闊的閱讀空間,為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供良好條件。
3、通過課內多角度的有意識的閱讀指導訓練,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
4、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探索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方法,研究提升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策略。
★第一輪學習實踐階段 。
1、問卷調查,了解實情
為了了解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狀況,本學期初,我們對本校2個班的120名學生從閱讀時間、閱讀方式、閱讀類型、午讀情況等進行了抽樣調查,旨在通過了解學生閱讀的興趣愛好、閱讀習慣和閱讀內容等,對學生的閱讀現狀進行分析,力求找准突破口,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
調查顯示:43.33%的學生比較喜歡閱讀,但是閱讀的時間不夠充足,每周只有46.67%的學生閱讀時間超過1小時。學生在接受文本閱讀的同時,也在接受電視、電影、電腦、游戲等多種聲像的刺激,而電影、電視、游戲等聲像製品又以層出不窮的手段和方式刺激學生的眼球,吸引學生的聽力,使學生對於白紙黑字的鉛印文本越來越疏遠,讀書的人群越來越少。學生對於全是文字的讀物不太感興趣,如閱讀文學作品的學生只佔到33.33%,他們更喜歡的是文字內容與圖畫相輔相成的讀物。隨著年齡的增長,課外閱讀有「功利性」增強的趨勢。學習輔導類讀物,如作文書佔66.67%,可以看出,部分家長和老師極為重視這類「知識型」書籍的閱讀,閱讀「作文寶典」成了學生習作的秘密武器,致使學生在習作中出現「雷同現象」、「無病呻吟」,習作成了「假、大、空」的舞台,缺少學生思維靈動的火花。在對學生的讀書習慣調查顯示:約有16.67%的學生基本不寫閱讀心得,大部分學生在閱讀時只是用眼睛看,不善於思考,只有28%的學生在閱讀時會提出問題,閱讀時遇到不認識的字只有10%的學生去查字典。這就說明,學生閱讀自主性還不夠強,閱讀處於被動狀態,存在著為完成任務而閱讀的現象。
2、營造氛圍,創設讀書環境
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需要學校和家庭共同營造氛圍,積極創設條件,讓學生廣泛地「讀」,大量地「讀」,經常性地「讀」。那麼教師就要成為一個有心人,有心構建書香班級,有心搭建學校與家庭的交流平台。
A、建立優秀的書香班級:充分利用學校的圖書資源和班級圖書角,成立班級讀書組織,制定詳實可行的學期閱讀計劃,定出合理的讀書措施,完善並落實圖書借還登記制度,確定閱讀評價規則,每月開展「圍繞一個主題的閱讀」評比活動。在有序、有競爭的讀書氛圍中,讓學生感受到閱讀是一種動力、一種提升。
B、營造濃濃的書香家庭:利用家長會、校訊通等形式,宣傳「每天讀書一小時」活動。與家長達成共識,建立家庭課外閱讀聯系卡。請家長盡力為孩子的課外閱讀創造一個好的環境,多給孩子買課外書;抽出時間陪同孩子一起讀書看報;或者讓孩子當自己的老師,在濃濃的親子讀書氛圍中,讓孩子們感受到閱讀是一種快樂,一種親情。
★第二輪學習實踐階段。
1、探索閱讀指導方法,為閱讀提供科學引領,讓學生會讀
◆ 精讀法:「授人一魚不如授人以漁」說的是方法的重要性。知識是死的,方法是活的,掌握了做事的方法、技巧才能事半功倍,觸類旁通。在課外閱讀中,學生往往不知道如何來「讀」,有的走馬觀花,這邊讀,那邊忘,讀到最後,連文章講了什麼內容,也說不出來。有的讀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積累知識,吸取技巧,用到寫作上。因此,我們首先就要利用語文課或閱讀課,用科學的方法引導他們不但愛「讀」,而且會「讀」,讀得有收獲。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語文課本里的文章就相當於數學課本里的例題,課堂上學習課文,就像給學生講例題,是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使學生得法於課堂,得益於課外。在實驗中我們探索出了閱讀教學中的五步讀書法。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自己讀課文,發現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告訴他們要利用工具書自行解決,這樣學生就掌握了利用工具書的方法,慢慢養成利用工具書的習慣。在這一過程中還應教給學生瀏覽讀、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
細讀課文,多方感悟。在這一過程中教會學生邊讀邊想邊做記錄的方法,以及自己質疑並解疑的方法,從多方面感知課文,培養自主閱讀的能力。在做記錄時,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要學會用固定的符號,如:重要的地方在下面畫「——」,關鍵詞語在下面加「.」精彩語句在下面加「o」,需要重讀或摘抄的章節在前面加「*」,對某些內容有疑問就打上「?」。這樣學生就會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在解疑時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反復閱讀,或找同學討論,或查資料,慢慢找到獲取知識的途徑。
精讀課文,悟情明理。在這一過程中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內容領悟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如教學《徐悲鴻勵志學畫》這篇課文時,抓住「他知道靠爭論是無法改變別人的無知和偏見的,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體會徐悲鴻為祖國勵志學畫的決心,表達了徐悲鴻強烈的愛國心,同時受到為祖國努力學習的教育。
美讀課文,積累運用。課文中有些句子是靠感情朗讀來體會的,如《桂花雨》這篇課文中描寫搖花樂的語句「桂花紛紛落下來,落得我們滿頭滿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要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才能讀出作者當時的興奮、歡樂之情。在這一過程中,還應引導學生積累知識和優美語句,如《九寨溝》最後一段「雪峰插雲,古木參天,平湖飛瀑,異獸珍禽九寨溝真是個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啊!」這段既概括了九寨溝的特點,知識性也很強,語言又非常優美就讓學生摘抄到「閱讀集錦本」上。
通讀全文,回歸整體。一篇文章讀完了,有什麼收獲,這時需要來一個快速回讀,進行總結。通過這樣的課堂閱讀,學生學到了閱讀方法,並運用到課外閱讀中,就能提高課外閱讀的效果,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當然,並不是什麼書或文章都這樣一步一步去讀,應教給學生根據需要採用相應的閱讀方法。另外,還應教給學生一些大量閱讀的方法和技巧,如「索引法」(用編序號的方法來讀書,記下文篇名、作者、報刊名稱、期數、頁碼等,需要時翻索引。)剪貼法(把好文章、片段剪下來,貼在剪貼本上。)
◆ 泛讀法:在課外閱讀方面,我們除了教學生用以上講的「五步讀書法」來精讀美文,我們還借鑒了魯迅先生的讀書方法:泛覽,他提倡博採眾家,取其所長,主張在消閑的時候,要「多翻」。魯迅先生說:「書在手頭,不管它是什麼,總要拿來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讀幾頁內容。」,他認為這種方法可以防止受某些壞書的欺騙,還有開闊視野,拓寬思路,增長知識等好處。著名學者郭啟宏先生在一文章中提出的4種讀書法,也是讓學生泛讀,讓學生有閱讀的強烈興趣,見到書報有看的慾望。
2、學校讀書活動
① 創設班級讀書口號:我讀書,我閱報;我成長,我快樂。
② 開展師生讀書成長日記接力活動。每天早晨利用10分鍾時間,教師為學生朗讀一段好書。
③ 成立書香演講團、故事團。
④ 舉辦讀書心得交流會。一學期准備1~2次讀書心得交流會,讓學生介紹自己所讀書目,讀書收獲,讀書方法,討論解決讀書中遇到的問題,推廣成功的讀書經驗。在交流中指導,另外設置閱報欄,讀書卡、手抄報展板,朗誦台等,可供學生讀書展示的舞台,讓交流無處不在。
⑥ 結合重大節日等開展主題閱讀。每年的節日很多,我們將讀書活動融於節日之中,開展大量主題閱讀,如「中秋文化、元旦文化、重陽文化……學生在閱讀中認識了這些節日,同時使這些節日過得更有意義,更使學生的作文不再是無源之水,而變得洋洋灑灑,信手拈來。
3、參加各類徵文評比活動,激發閱讀向縱深發展
積極參加社會各單位主辦的讀書徵文比賽。比如晶口杯作文比賽。在活動中,學生買書讀書的熱情很高,積極參與課外閱讀的實踐。將課外閱讀轉化為一種自覺的學習興趣。
4、開展各類讀書展示活動,激勵學生嚮往閱讀
小學生課外閱讀,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獲外顯,得到老師、家長、同學的認可與贊許,滿足自己的成就感。定期向學生展示他們的課外閱讀成果,使每位學生心理上產生極大的滿足感,是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又一重要舉措。為了進一步拓寬閱讀渠道,豐富內容,靈活形式,在教學中我們精心設計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讓他們在積極主動的參與中,感受大閱讀的魅力,培養聽說讀寫的能力,積淀豐厚的語文素養,為學生的終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三輪總結階段
收集整理研究的過程性資料,分析、歸納、總結、撰寫有關論文,回顧課題所取得的全過程,寫出結題報告《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
三、課題研究的成果
通過一年來課題組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實驗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學生方面
1、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先導,是需求的動力,只有培養了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才會努力去尋求閱讀機會,從中獲得信息,得到閱讀滿足,才會將老師的「要我讀」轉化為自主尋求的「我要讀」。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閱讀效率提高了,加上各種讀書活動、激勵措施,學生讀書的興趣也越來越濃。課余時間,人人爭著借書,經常可以看到學生三五成群圍在一起看書或討論書中的問題。正如劉國正先生言到:「有了興趣和習慣,你不讓他讀都難,幾天不看書,他就會覺得空盪盪的難受。」
2、教師正確的引領,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課外閱讀,經常遇到一個難題,就是學生的盲目性、隨意性較大。這直接影響了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的形成。因而,要將課外閱讀視為一項系統工程,制定長遠目標和短期計劃,切實抓好。俗話說,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閱讀要養成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必須在一定時間內反復訓練才有可能形成習慣。所以應遵循從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按「讀多——讀深——讀透」的步驟進行。
3、大量的閱讀,豐富了學生的精神世界,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觀。
「書是人的精神食糧」,書豐富了學生的精神生活。學生常常問我:「老師,我做完這個作業可以看書了吧?」得到我的許可,他們往往特別高興。的確,讀書在他們看來是一件十分愉悅的事情,學生從書中學到了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從書中學到了做人的道理,體會到了讀書的樂趣。同時還使學生在增長知識的同時受到真、善、美的啟迪,凈化了學生心靈,培養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學生的行為習慣得到較好養成。正如有個同學在談到課外閱讀的收獲時所說:「課外閱讀已成了我的習慣。書是我的良師益友,她使我的心胸變得寬廣,教會了我做人的道理,讓我充滿快樂;她就像一股清泉,暢飲泉水,我的心也變得玲瓏剔透。」
4、傳授科學的閱讀方法,提高了學生閱讀的效能。
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少數語文水平較好的學生,你要問他的經驗,異口同聲說是得益於課外看書。大量的閱讀,特別是課外閱讀,對於學生的閱讀水平、語文能力、個性的發展乃至認知思維水平的提高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應該注重閱讀方法的傳授,加強課外閱讀指導。
新課程標准中明確指出:「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擴大閱讀范圍,擴展自己的視野。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學生在課外閱讀時,應首先瀏覽序言、目錄、後記,然後通篇瀏覽,以確定是精讀還是略讀。如果是單一的一篇文章,開始應通讀瀏覽,稍加意會即可,以便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的基本情感。對於文章中的精彩片段應加以精讀、反復吟詠,並隨時圈點、勾畫、批註、摘抄,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新課程標准中進一步指出:「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時還應重視學生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能力的培養,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鼓勵學生不受老師、同學的影響,把自己閱讀中獨到的體會、感悟真實地寫下來,甚至還可以是自己對文章的故事改編。常言道:「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只有讓學生真實地不拘泥任何形式地記述閱讀感悟,才能進一步達到理解文化、提升品位、開拓思維 、綜合提高語文讀寫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准》 北京師范大學;
2、《良好習慣締造健康人格》 孫雲曉 鄒泓 北京
3、《與孩子共同成長——寫給家長的信和便箋》 常麗華,小學語文教師
4、《好習慣是怎樣培養出來的》 孫雲曉 北京
5、《小學生的21個好習慣》 孫雲曉 孫宏艷 北京少年兒童

㈤ 1、目前探究教學模式有哪些區別是什麼 2、探究教學過程方案一般什麼寫(步驟,輪廓)

來自 大科學 團隊
提供豐富的網路資源,創設最佳學習環境,探究新型教學模式
課題研究報告
江蘇省無錫連元街小學課題組
二00五年四月

一、 課題研究背景
教育部部長助理、基礎教育司司長李連寧在全國課程改革實驗區信息技術教育研討會上明確指出,不應當把信息技術僅僅作為學習的對象,而應當作為學習的工具,要努力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實現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李連寧強調,加快推進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首先要實現觀念的轉變,一是要把信息技術從學習對象轉變為學習工具,要把信息化作為提高教育質量的一個重要載體,信息技術的應用要和日常的教育教學結合起來,真正把信息技術運用到學習之中。二是要把信息技術作為輔助教學的手段轉變為學習的方式,發揮信息技術在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優勢。
建構在網路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這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所追求的目標。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突出強調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要把信息技術與課程改革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新課程在一個比較高的水準上推進。只有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信息技術才不再僅僅是一種技術手段,而是一種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
為了推進我校教育信息化的進程,推進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整合,鼓勵在其他學科的教學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手段,並把信息技術教育融合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中,我們於2002年成立了「在網路環境下的教學模式研究」課題組,課題組申報的研究課題「提供豐富的網路資源,創設最佳學習環境,探究新型教學模式」是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實驗區無錫地區開設的一個重點子課題,也是正是體現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舉措。在短短的三年期間,我們對網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探究教學模式、教學設計等作了初步的探索,並取得實效。
二、課題研究的指導思想、理論依據
開展「提供豐富的網路資源,創設最佳學習環境,探究新型教學模式」課題研究的指導思想是:以提高教育質量為目標,以資源設施建設為基礎,以信息化資源開發應用為核心,推動在網路環境下的學科課程整合,立足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型師資隊伍,提高師生的信息素養,建構網路環境下的以建構主義、多元智能、合作學習教育理論指導下的有效模式,促進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根本改變。
開展研究的理論依據為:馬克思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素質教育思想、布魯納發現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系統論原理、教學設計原理等理論。
三、課題研究的內容、目標
1、研究內容:開展「網路環境下學科課程整合」課題研究的內容包括: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方法研究、信息網路環境下新型教學模式研究、信息技術教育與創新人才培養研究、基於網路環境的信息資源應用研究、基於網路環境的個別化學習模式研究、基於網路環境的協作式學習模式研究。探討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方法和規律、建構信息網路環境下新型的教學模式、探索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培養創新人才的方法途徑。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和信息能力、培養學生自主發現、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和創新精神、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提高教師運用信息技術設計和組織教學的能力。
2、研究目標為:通過素質教育、課程改革、信息技術三大主題整合,實現學習方式的全面變革;研究在網路環境下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使教育資源的利用從輔助教學的手段轉變為學生自主學習的載體;實現開放式的以資源為中心的課程整合,重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教學設計從以知識為中心轉變為以資源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整個教學對資源是開放的,學生在學習某一學科內的知識時可以獲得許多其他學科的知識,學生在佔有豐富資源的基礎上完成各科能力的培養;學生成為學習主體,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幫助者和組織者;信息技術為教學提供資源環境,作為學生學習的協作工具和研發工具,著重培養學生的信息獲取和分析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團隊精神、協作能力和探索與創新能力。
3、研究的特色和策略:
(1)學習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是個性化、能滿足個體需要的,能適應廣泛的學習風格和多元智能。(2)學習是以問題或主題任務為中心組織學習,在不同課程領域間建立有效的連接。(3)學習是在通訊與交流的過程中進行,學習者之間是協商與合作的。(4)學習是具有創造性和生產性的。(5)將技術作為學習的綜合組成部分,注重於基本技能、內容和高級思維技能,為學生提供應用所學技能的機會。(6)將可信的評估作為學習的綜合組成部分,促進終身學習的潛能。
基於以上理論,我們課題研究時採用的策略是:
(1)利用信息化學習環境和資源創設情境,包括問題情境以及虛擬實驗環境,以培養學生觀察及思維能力。(2)利用信息化的學習環境和資源,藉助其內容豐富,多媒體呈現,擴展鏈接等特點,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和探索的學習能力。(3)利用信息化學習環境和資源,藉助人機交互技術和參數處理技術,建立虛擬學習環境,培養學生積極參與、不斷探索精神和科學的研究方法;(4)利用信息化學習環境和資源組織協商活動,培養合作學習精神;(5)利用信息化學習環境和資源,創造機會讓學生運用語言文字表述觀點思想,形成個性化的知識結構;(6)利用信息化學習環境和資源,藉助信息工具平台,嘗試創造性實踐,培養學生信息加工處理和表達交流能力。(7)利用信息化學習環境和資源,提供學習者自我評價反饋的機會。通過形成性練習、作品評價等方式獲得學習反饋,調整學習的起點和路徑。
四、課題研究的具體實施
1、 課題研究的准備階段
連元街小學是一所百年名校,更是一所信息技術特色學校,在網路興起的初起,就把握住了這一新興事物,敏銳的感覺到,網路能更好的為教學服務。在准備階段,老師們作了一些簡單的嘗試,同時積極申請課題目研究,以求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和挑戰,開辟一條網路環境優化教學的新路子。
2、 課題研究的實施階段
課題組對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課程整合的模式、方法、方式等進行理論論證和實驗論證,構建相應的教學平台系統,收集有關的教學案例,製作相應的教學軟體,進行各層次的公開觀摩教學。
3、 課題研究的總結階段
課題組對本課題研究工作進行反思、總結與整理,經過討論後形成研究報告。
五、課題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一) 確立網路信息技術與小學課程整合的基本原則
1、 信息技術作為學生的基本認知工具
建構主義「認知工具」理論認為,學習是以思維為中介的,為了更直接地影響學習進程,應減少一直以來對傳遞技術的過分關注,而更多地關心在完成不同任務中如何要求學習者思維的技術。認知工具理論就是在這種基礎上應運而生的。認知工具是支持、指導、擴展學習者思維過程的心理或計算裝置。前者存在於學習者的認知、元認知策略;後者則是外部的,包括基於計算機的裝置和環境;它們都是知識建構的助成工具。以多媒體教學技術和網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成為最理想、最實用的認知工具。課程整合中,強調信息技術服務於具體的任務,學生以一種自然的方式對待信息技術,把信息技術作為獲取信息、探索問題、協作解決問題的認知工具,並且對這種工具的使用要像鉛筆、橡皮那樣順手、自然。 要培養學生學會把信息技術作為獲取信息、探索問題、協作討論、解決問題和知識構建的認知工具,將信息技術作為演示工具、交流工具、個別輔導工具、情境探究和發現學習工具、信息加工與知識構建工具、協作工具、研發工具、情感激勵工具等。
2、任務驅動式的教學過程
課程整合以各種各樣的主題任務進行驅動教學,有意識的開展網路環境下課程相聯系的橫向綜合的教學。這些任務可以是具體的任務,也可以是真實性的問題情景(學科任務包含其中),使學生置身於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動態過程中進行學習。通過一個或幾個任務,把有關的知識和能力要求作為一個整體,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也就完成了所需要掌握的學習目標的學習。
3、力培養和知識學習相結合教學目標
課程整合要求,學生學習的重心不再僅僅放在學會知識上,而是轉到學會學習、掌握方法和培養能力上,包括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過程,是一個充滿想像、不斷創新的過程,同時又是一個科學嚴謹、有計劃的動手實踐過程,它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並通過這種「任務驅動式」的不斷訓練,學生可以把這種解決問題的技能逐漸遷移到其他領域。
4、「主導——主體——主線」三位一體的探究式教學模式
在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中,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要求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生被看作知識建構過程的積極參與者,學習的許多目標和任務都要學生主動、有目的地獲取材料來實現。同時,在課程整合中,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促進者和咨詢者,教師的主導作用可以使教學過程更加優化,是教學活動中重要的一環,它自始至終是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線的。
5、個別化學習和協作學習的和諧統一
信息化、網路化技術提供了一個開放性的實踐平台,利用它實現相同的目標,我們可採用多種不同的方法。同時,課程整合強調「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教學目標固定後,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務來實現,每位學生也可以採用不同的方法、工具來完成同一個任務。這種個別化教學策略對於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進行因人而異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但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要求人們具有協同工作的精神,在現代學習中,尤其是一些高級認知場合,要求多個學生能對同一問題發表不同的觀點,學生可以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組成學習共同體,協作完成任務。
(二) 組建網路環境下課程整合的教學平台系統
網路環境下的教育模式,也就是體現了網路和各學科的整合,「整合」,並不是油水分離、機械的拼合,而是水乳交融、有機的揉合。因此,在教學中,應充分考慮讓計算機和網路為教學服務,讓計算機和網路成為學生學習的工具。計算機和網路與《新課程改革》思想中的教師身份是一致的,那就是幫助、指導者和促進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
1、用多媒體軟體製作網路教學平台
使用動畫工具FLASH和網路工具Dreamware製作課件,並加入Asp動態網頁,能夠在網路上運行,具有體積小、交互性強等特點。力爭體現這樣幾個教育思想:那就是激趣、自主、實踐,讓課件成為教師教學的工具,學生學習的助手。課件如果用於課堂教學,既可以用來進行傳統的多媒體演示,也可以讓學生自主操作。
在整個課題研究過程中,製作了大量的網路教學平台,其中最大的收益者就是我們的學生。短短的三年內,網路課除了給學生帶來更風趣、豐富的課之外,學生通過探索,還具備了初步的搜集、整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有所提高,動手操作、實踐能力得到了提高,並增強了團結協作、合作交流的意識和克服困難的堅強毅力。
2、構建環境基礎:數字化資源庫
校園網、資源庫是我們課題研究的環境基礎。課題組成員信息技術組教師主動放棄休息時間,重新設計、改版了校園網站,將原有的教育教學資源(如光碟讀物、教學軟體、錄像帶、VCD光碟等)進行數字化,在網路上建設一個基礎的數字化資源庫,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在線閱讀,自主學習,老師也可以利用網上提供的資料進行電子備課,提升了課題研究的可行性和它的價值。
3、完善網路硬體設備
課題環境建設涉及的硬體裝備。現我校共有多媒體計算機120台,網路機房兩個,100M光纖接入中國電信網等,為課題研究提供了基本保障。考慮到「長期規劃,滾動發展,循環更新」,並且目前學校正面臨重建的重大規化,不搞盲目投資和追求時髦的短期行為,學校遵循實用、適用、管用的辦事原則,將繼續創設更好的硬體環境。
(三)構建網路環境下課程整合的「主導——主體——主線」探究式教學模式
我們將網路技術與小學各課程加以整合,構建了以培養學生數學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宗旨,以學生自我評價為主要評價方式,以建構主義「學與教」理論、「學習環境」理論和「認知工具理論」為主要理論依據的,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生自主探究為主線的「三位一體」探究式教學模式。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三種基本模式:
1、基於網路技術的自主探究式教學模式:創設情境--提出問題--自主探索--網上協作--網上測試--課堂小結
2、基於網路環境下協作探究式教學模式
我們構建的以學習共同體為主要載體的網上協作探究式模式有競爭、辯論、協同、夥伴、角色扮演等五種模式;
⑴ 競爭式協作學習模式:兩個或多個學習者針對同一學習內容或學習情景,進行競爭性學習,看誰能夠首先達到教育目標。我們在實驗教學中,通過網路先提出一個問題,並提供解決問題的相關信息,或由學生自由選擇競爭者,或由教師指點競爭對手,然後由開始獨立解決問題,同時也可以隨時監看對手的問題解決情況。
⑵ 辯論式協作學習模式(適合於小學高年級開展):協作者之間圍繞給定主題,首先確定自己的觀點;在一定的時間內藉助虛擬圖書館或互聯網查詢資料,以形成自己的觀點;輔導教師(或中立組)對他們的觀點進行甄別,選出正方與反方,然後雙方圍繞主題展開辯論;辯論的進行可以由雙方各自論述自己的觀點,然後針對對方的觀點進行辯駁;最後由輔導教師(或中立組)對雙方的觀點進行裁決,觀點論證充分的一方獲勝。
⑶ 協同式協作學習模式:多個學習者共同完成某個學習任務,在共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習者發揮各自的認知特點,相互爭論、互相幫助、相互提示或是進行分工合作。
⑷ 夥伴式協作學習模式: 在網路環境中,學生有許多可供選擇的學習夥伴,學生通過選擇自已所學的內容,並通過網路查找正在學習同一內容的學習者,選擇其中之一經雙方同意結為學習夥伴,當其中一方遇到問題時,雙方便相互討論,從不同角度交換對同一問題的看法,相互幫助和提醒,直到問題解決。
⑸ 角色扮演式協作學習模式: 讓不同的學生分別扮演學習者和指導導者的角色,學習者負責解答問題,而指導者幫助學習者解決疑難,在學習過程中,雙方角色可以互換。
網上協作的主要途徑有人機協作、生生協作、師生協作等三種途經。
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協作學習」時,必須注意處理與「自主學習」的關系,把學生的「自主學習」放在第一位,「協作學習」在「自主學習」基礎之上進行。
3、基於網路環境下完全探究式教學模式
初步構建了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與數學科研能力為宗旨,以學生研究性學習為主要學習方式的,面向21世紀的以科學探究為主要方式的完全探究式學習教學模式:提供選題——確定課題——組成課題組——實施研究——撰寫報告——交流研討——成果鑒定。考慮到學生們的年齡層次還不適合提出太高、難度太大的要求,在這個模式下,旨在讓學生體會這一新的學習過程,對結果關注的要輕一些。
(三) 基於網路環境下課程整合的教學設計
1、教學設計的教學設計原則:以問題為核心驅動學習;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學習問題必須在真實的情景中展開;強調學習任務的復雜性;強調協作學習的重要性;強調非量化的整體評價,反對過分細化的標准參照評價;要求設計學習任務展開的學習環境;應設計多種自主學習策略。
2、教學設計的教學設計流程(例):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20課《人類的老師》是一篇有關仿生學的科普說明文。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沒有生字詞和難理解的句子,如果僅僅採用常規的教學模式教學,必將使學生索然無味,失去學習興趣,無法感受大自然中的奧秘,更不能共享其自身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考慮到這一點,我校老師把這一課設計成了網路課:課前讓學生查閱圖書、搜索網路、請教家長等途徑收集一些資料;課上根據自己的喜好上網藉助准備好的電腦動畫理解課文舉的三個主要例子,接著老師要求他們用一兩句簡單的話來介紹,培養他們處理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把搜集到的資料內化為自己的語言,這些交流也是學生知識積累後的呈現;然後老師要求學生用電腦提供的材料製作一個圖文並茂的頁面,宣傳生物是人類的「老師」,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起了學生的興趣:自己的勞動成果不僅能與同學分享,還能通過電腦小報的形式與更多的人交流,讓學生交流、介紹自己的作品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課的最後,學生可以到BBS中暢談本課的收獲,涉及語文、信息技術的知識和能力,以及情感上的體驗,可以說是學有所得。
3、教學設計的特點:
(1).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學生建意義的促進者,學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
(2).學生是信息加工與情感體驗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
(3).教學媒體既是輔助教師教的演示工具,又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與情感激勵工具;
(4).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學內容,通過教師指導、自主學習與協作交流,學生可以從多種學習對象(包括本門課程的教師、同學以及社會上的有關專家)和多種教學資源(例如圖書資料及網上資源)獲取多方面的知識。
六、課題研究的自我評價
1、主要特色
⑴ 教學改革思路的創新:將網路技術與小學課程加以整合,重塑教學結構。
⑵ 教學環境的創新:由單一的「粉筆+黑板」封閉型環境轉變為多樣化的「多媒體網路」開放型環境。
⑶ 教學評價方式的創新:由單一的教師評價方式轉變為以學生自我評價為主的多種形式的評價方式。
⑷ 以建構主義「學與教」理論、認知工具理論、學習環境理論為主要理論依據。
2、不足之處
課題組雖然已經告一段落,在預期時間內也能較好地完成各項研究任務,組建的教學平台系統也已初具規模,但它還只是一個點,離全體學生這個層面還有一段差距,還需要普及。老師對網路環境下的教學設計的整合有一定的研究,但還不深入,形式還比較單一,還需要繼續深入研究,為更深層次的課題研究作好准備。

㈥ 2020下半年中小學教資結構化面試真題(五)

121.新手老師小張,上課緊張,如果你是小張,你怎麼辦?【教育教學類】


作為一名新老師,走上講台,面對一雙雙對知識充滿渴求的眼睛,產生緊張的情緒是非常正常的。如果我是小張,我會採取如下做法:


首先,我會對自己進行心理建設,自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走上教師崗位的,自己已經具備了一些教育教學能力和專業知識,給自己信心,讓自己盡快適應教師的角色。


其次,我會在平時備課的時候,做到更加充分的備課,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課堂上更加從容的應對。我會從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這幾個方面充分備課,預設班裡可能會發生的情況,並想到一些解決辦法,讓自己有更加充分的准備,對課堂應對自如。


最後,我也會及時找到學校的老教師進行請教,看看他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並尋求一些經驗,及時整理成自己的筆記。與此同時,我也會盡心盡力的關愛班裡的學生,讓學生喜歡我,信賴我,讓自己的課堂更加生動有趣。


總之,面對這樣的情況,一方面我會通過更加充分的備課,提高自己的信心,另一方面,我也會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提升提升自己,更好的融入到學生中去。盡快適應課堂!


122.如果學生反應對你的課程比較平淡,你該怎麼辦?【教育教學類】


學生反映我的課程比較平淡,我會有以下做法:


首先,我會反省自身,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我的課程比較平淡,是因為我備課不充分,還是說我個人語言不生動導致的學生對我的評價,如果是因為我的備課不充分,我一定會認真反省自己啊,在今後的教學中認真備課,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如果是因為我個人的語言不生動,表情不自然導致學生的反應,我會積極向有經驗的老教師進行請教與學習。不斷的在課後反復進行練習,提高自己,讓自身達到一個新的水平。


其次,我也會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不斷的充實自己,學習各種先進的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和方法,讓學生喜歡我的課,樂於上我的課。


總之,遇到此類情況,我一定會認真反思,不斷學習,提高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個學校放心,家長滿意,學生喜歡的好老師。


123.老師對學生十分嚴格,但是學生有反抗心理,老師也非常著急,你怎麼辦?【教育教學類】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面對老師對學生十分嚴格,但是學生有反抗心理,老師也非常著急的情況,我會有如下做法:


首先,我會找到學生,了解學生對於老師的態度,在這一基礎上,引導學生明白老師的良苦用心。之後幫助學生找到合適的成長路線及方法,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並且在整理之後找到老師進行溝通。


其次,我會找到這位老師,先對老師關愛學生、希望學生健康成長的想法表示理解與支持,之後請老師一同討論這樣的做法對學生有什麼不妥之處,結合學生的想法一起商量是否還有更好的應對辦法,並且尋找更先進的教育理念,幫助老師形成正確的學生教育觀。


最後,教師應充分發揮民主管理,利用班幹部等帶動學生的整體發展,引導學生形成自我管理的模式,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總之,學生的成長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求老師、家長、學生自己共同努力,形成更利於學生成長的環境。


124.如何看待抗疫精神?【綜合分析類】


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闡述偉大抗疫精神是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抗疫精神值得所有的敬重。


抗疫精神讓我看到了祖國的強大,國家的昌盛,人民的優秀,抗疫精神帶來的積極影響具體如下:


首先,抗疫精神使得全國各部門不逃避,不推諉,上下連動,積極應對做出各種應對措施,讓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


其次,抗疫精神感動了每一位中國國民,使得人們對抗擊疫情有了信心,因此才會更加配合疫情的排查和治療行動;


最後,抗疫精神成為了一眾醫護人員心中的信念,使得全國醫護人員紛紛不顧犧牲,勇敢地前往疫情的最前線,為了戰勝疫情全力奮斗,這才讓戰勝疫情指日可待。


總結,我相信疫情終究只是短暫的困難,雖然給我們帶來了一定的麻煩,但是他讓我們全國人民眾志成城,萬眾一心度過這次難關。這種精神支持著我們,雖歷經滄桑,飽經磨難,但也會讓我們堅持下去,走向更美好的明天和未來。


125.疫情推遲中考,你怎麼看?【綜合分析類】


疫情防控是當前狀態下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全國上下一盤棋的大事情。中考雖然重要,但是地方性的考試。中考的安排要從全國抗疫形勢的大局出發。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統一安排, 統一部署。同時這也是關乎學生和當地群眾生命安全的大事,要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統籌開展教育工作。


如果到中考時期,疫情形勢沒有達到能夠正常中考的程度,我遵從政府統一安排,做好各項防疫措施,同時安排好教育教學工作,扎扎實實組織好好中考復習,在黨的統一領導下堅決打利抗疫攻堅戰。


126.老師要團結協作,你怎麼看?【綜合分析類】


我認為這個說法是正確的。老師就是要團結協作,齊心協力做好教育教學工作。


老師的工作具有勞動的個體性和勞動成果的群體性。老師需要自己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學任務,同時要通力合作。對於學生的指導和對於一個整個班級的指導,不是一個老師就能完全做到的,需要老師齊心協力合作。


同時,學生的發展是全面的發展,各學段各學科老師都要圍繞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教育目的開展工作,保持工作的一致性和連貫性。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27.校長說教育學生要從小問題抓起,有老師並不認同此看法。對此你怎麼看?【綜合分析類】


教育學角度來說,人和動物之間的本質區別就是人是受過教育的,斯賓塞曾說過教育是為未來幸福生活做准備,作為我們從事教育者作為老師要從生活當中教育學生,從點滴教育學生,讓學生養成良好習慣。所以我認同校長關於教育學生要從小問題抓起的這句話。


128.如果有學生打小報告,告訴你有學生背地裡講你壞話,你會怎麼辦?【綜合分析類】


對於愛打小報告的同學,我會這樣處理:學生之間應該相互團結,有問題可以相互提出打小報告的同學,如果是對於學生之間的矛盾並不知道如何處理的話,老師應該正確引導讓學生懂得如何相互溝通,團結友愛作為一名教師,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情探。具有良好的洞察力,能觀察學生的道德水平的發展,是我們教師應該做的本職工作。


129.校長讓老師研究小問題,老師不願意研究說這是專家學者研究的問題,你怎麼看?【綜合分析類】


我支持校長的決定,不贊同其他老師的看法。


新課改教育理念要求教師要成為一名教育問題的研究者,而不能把教育研究的責任完全推給教育專家,一線教師應承擔起教育行動研究的任務。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在實踐中研究問題。把研究結果應用到實踐中去。


教育科研活動是老師為提升自身職業素養和綜合素質所必須和必要參加的一項活動,對日常教學和個人職業生涯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學校應當向老師明確教育研究對個人成長和教師隊伍建設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同時設立獎勵機制對老師的教育研究行為給予鼓勵。將教育科研水平與教師評價、獎勵、評優、評獎掛鉤,促進教師參與教育科學研究的積極性,努力拿出教育科研成果。


130.班上有人談戀愛怎麼處理?【教育教學類】


我會私下裡與戀愛學生進行一對一溝通,了解其是否真的處於戀愛狀態,並評估戀愛對他們的學業的影響,同時會對他們進行教育工作,幫助其意識到現在學習是主要的,戀愛的時間與精力的佔用上是會影響學學習的。


在做完個人工作的同時也會進行集體工作。召開以男女生正常異性交往為主題的班會,在班會上讓同學們列舉男女生正常交往的方式,同時請同學們闡述自己對早戀的看法。同時,老師分享自己對早戀問題的看法,幫助同學們樹立正確的異性交往觀。


130.學生經常逃課,你怎麼辦?【教育教學類】


學生逃課涉及到學生的學業問題和安全問題。我會與逃課學生進行一對一的交流。請同學闡明自己逃課的原因。如果是由於在學校里感到壓抑或受到校園霸凌,我會幫助他處理此類問題,讓他更好的回歸學校,融入同學。如果這位同學是對學校的教學感到沒有興趣,對學習感到無趣和沒有意義,我會向他說明讀書的意義以及對自己未來的影響。如果學生逃課是因為校外有什麼誘感,我會將情況上報給學校並請求社會幫助來減少或者社絕此類對學生的誘惑。


不管是出於哪種原因,學生選課這種行為是不對的。學生出現逃課狀況,我會將此事報告學校備案。並在第一時間將此事告知學生家長。 對於未成年人,希望其監護人明確井切實履行起監護責任,在保證學生安全的前提下,動員其回校讀書並完成學業。


131.寫的建議方案,領導不僅沒採納。反而批評了你。對此怎麼辦?【教育教學類】


一個人的工作不可能一帆風順,遇到問題不怕,關鍵是看我們怎麼正確對待它。領導對我的批評是出於對我的關心和愛護。此時,我會保持冷靜,以平和的心態處理好這件事。


之後,我會認真分析原因,是否方案本身存在問題,例如不具有可行性或者不切合實際;是否由於自己平時工作方式,方法不妥及其它問題,引起領導對自己的看法和誤解。如果是方案的問題,我會進一步調查研究。虛心向領導同事請教。使方案更完善、符合實際,具有可操作性,爭取得到採納;如果是自身的問題,我會在適當時機、採取適當方式,主動向領導匯報思想、溝通情況。爭取領導的批評教育、輔助指導,我不會影響自己的工作積極性,在今後一方面要繼續努力工作,我另一方面要克服不足,完善自我,做一名合格的教師!


132、聖誕書學生送老師禮物,怎麼看?【綜合分析】


首先,我會向學生表達對他們的感謝,但同時我也會告知學生聖誕節這個有宗教含義的節日的意義。希望同學們可以更多的過中華傳統節曰,對於聖誕節學生送給老師禮物應該有不同的行為動機。有些是出於對老師的感謝,表達對老師的喜愛。這時我會號召同學們以節儉的方式向老師表達感謝,而沒必要送禮物。


有些學生送禮物是因為感覺老師忽視了他,想以這個禮物來提醒老師的注意。這時候我會對這位同學說,老師對所有的同學都是一視同仁的,老師會關心和愛護每一位同學,幫助每一位同學學習進步和健康成長。這是老師的使命與責任,不用送禮,老師照樣會把這些工作做好。


也有些同學給老師送東西,可能是想在老師這里獲取一些利益。比如把自己調到一個好的座位上或者獲得一些評獎評優的機會。我會告訴此此類同學,老師對所有同學的教育都是一碗水端平的。我們要靠實力獲得自己所匹配的東西。


聖誕節禮物雖小,但我依舊要堅持做到廉潔從教這一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不收學生的聖誕禮物。


133、一個教師是否應該具備善良工作認真等等這些品質?【綜合分析類】


我認為作為一名教師,應當具有善良和工作認真這些優秀的品質。


首先,教師工作的主要任務是立德樹人。我們老師是學生的榜樣,在成長和發展的關鍵期,學生具有模仿性和向師性的特點。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止都會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老師應當自己善良和工作認真,讓學生養成善良和工作認真這樣的一些好的品質與習慣。


其次,教師的工作具有時間上的連續性和空間上的廣延性,同時,老師的工作紛繁復雜,多種多樣。如果一個老師不具有善良與奉獻精神,可能沒有辦法全心全意的輔助學生成長,幫助學生發展。假如老師工作不認真,在處理這么多工作事務時,會出現馬虎慌亂,給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和學生的成長帶來損失和傷害。


最後,教師的工作是一份利人利他的工作,希望老師具有敬業奉獻的品質。教育是一個良心事業,只有老師具有善良這一類優秀的品質,才能幫助我們的學生更好的成長與發展。


134、你是班主任,有學生向你舉報成績好的同學自私,不願意幫助差生,你怎麼處理?【教育教學類】


優等生經常會有以下問題:自私,嫉妒,難以承受挫折。我會根據這名同學的舉報,通過自己的觀察和向其他同學側面了解情況來確定該優等生是否存在自私問題。若確實存在此類問題,我會與這名同學進行一對一談話。


首先,肯定準備同學在學習上所取得的成績,但同時也向這位同學明確樂於助人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品質。希望這本同學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可以幫助其他同學,讓大家一起共同進步與成長。


其次,我還會做群體性工作。在班級里結成幫扶對子。一個好的同學匹配一名學習成績暫時欠佳的同學。兩名同學一個小組,最終要計算兩名同學的考試成績,同時還要看學習成績落後的同學的進步名次。


最後,進行小組與小組之間的比拼,看哪一個小組最後的進步最大。並由此來評選出班級里的幫扶之星。在全班樹立良好的榜樣,形成樂於助人的良好風氣,幫助全班所有同學共同進步。


135、一名大學生畢業想當老師,但是他只想做小學老師,因為覺得小學老師輕松沒升學壓力,對此你怎麼看?【教育教學類】


歡迎這名大學生加入教師隊伍,但是做工作,不能拈輕怕重。在任何一個崗位上都要竭盡全力的去付出,盡職盡責地去完成工作任務。小學由於處於義務教育階段,確實不存在繁重的學習和考試壓力。但小學作為兒童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需要做工作的地方非常多。特別是新老師剛進入一所小學,需要學習的地方也非常多。如果這名畢業生剛進入學校就是從事班主任工作,需要面對的是整個班級的建設和班級內每一位成員的發展。同時老師還要做好自身的學習工作。除日常教育教學以外,還負擔有班級管理和塑造與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生活習慣的責任。老師的工作沒有嚴格的時間上和地點上的界限,具有時間上的連續性和空間上的廣延性。可能在白天的工作時間需要上課,晚上回家還要備課,改作業。周末還要進行各種學習和材料整理。偶爾還要對學生進行家訪,與家庭和社會協同教育。


綜上所述,這名大學畢業生認為小學教師輕松是一種誤解。不要抱著貪圖享受和輕松的心態到小學來做老師。在任何一個教育崗位上都要兢兢業業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136、有人說教師只在三尺講台上教授學生,有人說不止在三尺講台,你怎麼看?【綜合分析類】


我認為三尺講台是教師工作的基礎。但同時,我們的工作范圍和內容不僅僅局限於三尺講台,這是由於我們的工作性質與我們所教對象的年齡階段特點所決定的。


我們從事的是教育工作,對學生的培養是德智體美全面的培養。三尺講台有時候只能做到傳業解惑。而有些教訓內容需要我們自己躬身實踐。同時需要我們帶學生到班級外,走出課堂去參加實踐。


新課改要求老師要做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以及社區型開放的教師。我們要走出教室乃至於學校,承擔更多樣式的教育教學任務,在更大的范圍和更大的領域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我們所教授的學生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具有模仿性和向師性。我們對學生的教育影響不僅局限於三尺講台,而在於自己日常的一言一行。為了我們能出色的完成教育教學工作。我們還要進行扎扎實實的學習,我們要上好一節課,要花很長時間去備課磨課,這些都是講台以外的功夫。講台如同我們的舞台,為了在舞台上可以給學生們呈現最精彩的表演,我們把真正的功夫花在了講台以外的地方。


137、教師考核標准?


【參考答案】教師的考核標准要講究全面。要同時考察教師的知識素養與能力素養。


教師要具有精深的本專業知識、廣博的各學科知識、教育學和心理學等相關教育科學知識和教學法等實踐知識。同時就是還應該有學習能力、研究能力、語言能力、觀察能力、教育能力、交往能力、組織能力、反思能力、作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和創新創造能力。


而這些能力都需要分類考核,分類指導。要讓考核的主體和標准多元化,才能客觀的對教師進行考核。


138、學區房熱度,你怎麼看?


【參考答案】學區房是在現行《義務教育法》框架下,為保障適齡兒童的就學權益就近入學政策所產生的社會現象。很多老破小居民樓,因其地段內有好的小學而身價倍增,其居住價值和舒適程度均難以與新樓房匹敵,但其牢牢掌控的優質教育資源,確實其成為競相追逐的對象。這本質上是一種教育資源分配不平衡的現象。我國現在提倡義務教育階段,教育資源要均衡發展。並且明令禁止分重點校和非重點校、重點班和非重點班。但是地域差距,城鄉差距,學校與學校的差距卻切實存在。家長為了保障自己的孩子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不惜傾盡所有置辦一套學區房。這本質上還是由於教育資源發展不充分所導致的。也切好了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現階段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我們國家目前還在下大力氣發展教育,國家教育投入佔GDP的比例逐年上升。隨著教育與社會的發展,我們一定能逐漸迎來教育的均衡發展,共享教育資源。


139、老師互動對話太少,要怎麼辦?


【參考答案】教師工作具有成果的集體性。做好一個學生和一個班級,需要各科老師的通力協作。學生的發展是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各科老師要共同培養。老師與老師之間的互動太少,會導致教育的不一至與不連貫。我們要建立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互動與對話機制。多組織教師間的聯誼活動,組建一些興趣或課題小組,吸引不同學科不同學段的老師共同加入進來。同時建立信息互通機制,對於班級的作業任務、培養進度、課程進程之間進行信息互通。這樣能更好的發揮各教室的教育合力,更有利於學生發展。


140.甲言語辱罵女同學乙看不上去揍了甲你怎麼辦


[參考答案]我會分別找甲同學和乙同學進行談話。向甲同學明確其行為是極其錯誤的。要求甲同學向被其辱罵的女同學道歉。同時向乙同學幫助別人見義勇為的想法表示贊賞.但是對你同學的做法提出批評。向乙同學明確遇到此類問題,應當向老師求助,暴勖並不解決問題反而會引發更多的問題。同時若這種攻擊行為導致甲受了傷,可能還負相應的責任。


141.學校說老師要做好研究工作,某者師認為中小學用不著研究工作,做好教學就行,你怎麼看?


[參考答案]教師要做好研究工作,教師要成為一名教育問題的研究者。一線教師應承擔起教育行動研究的任務。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在實踐中研究問題。把研究結果應用到實踐中去,這樣更有利於教學工作的開展。教育科研活動是老師為提升自身職業素養和綜合素質所必須和必要參加的一項活動,對日常教學和個人職業生涯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學校應當向老師明確教育研究對個人成長和救師隊伍建設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同時設立獎勵機制對老師的教育研究行為給予鼓勵。將教育科研水與教師評價獎勵.評優,評獎掛鉤,促進救師參與教育科學研究的積極性。


142.你帶了另外一名資深者師的課後,該班學生反映自己不歡你的課,你會怎麼動?


[參考答案]首先我會詢問班干學生不喜歡我的原因。並找-些同學-對- 的了解一下情況。 同時希望學生能把我與這位資深者師的差距向我說明。明確這種不高致的事就是風格,上的不是政.還是由於我的教育教學工作出現了哪些失誤?


我也會向證明自身老師虛心請教經驗。向這名老師更多的了解這個班的同學的興趣愛好和知識基礎。不是在課下更多的進行專門訓練,與經臉豐富的老師進行磨課。努力提升自己的課程質量,讓自己的各種風格貼合學生實際需要。同時傾聽學生更多的反饋,為-步的改進工作提供方向。我在自己做調整的同時,你會發覺班級里的積極分子,讓他們帶頭形成-種良好的課堂氣氛,讓更多的同學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


143.在-位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其他學生在搗亂,你應該怎幼?


[參考答案]首先,保證課堂紀律,讓回答問題有序進行,是一名老師的責任,我遇到這種情況,及時制止,讓大家回到正常聽課的軌道上。但是也會考慮方式方法,不會挫敗學生學西的積極性。欺,組織班會,給同學們重申課堂紀律,並且告訴大家,學會尊重其他同學,只要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尊重。最後,多和其他老師溝通,了解課堂情況。保證學生在一個健康良好的環境中學習


144.家長跟家長說要換班主任。作為班主任你怎麼辦?


[參考答案]家長可能由於對我教育方式的不滿而要求更換班主任,面對賬對我權威性的質疑,我會這么做:首先,詢向家長對我工作需里不滿意,如果是對我的教育方式不理解,我會告訴家長我做事的初表,並正確得到家長的諒解。欺,和家長溝通更換班主任的壞處,例如老師和學生間缺少了解, 彼此難以透應的情況,並向家長保證在以後的救學中,-定嚴於律己給學生做好榜樣,強化自己的專業知識,保證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也希望家長配合學校老師的工作。


最後,在得到家長的諒解後,我會在以後的教學中,加強和家長的溝通。及時處理學生的問題,並且多向有救學經驗的老教師清救豐富自己救學經驗。


145.兩個老師爭妙,把這種情緒帶到工作中,對另-個老師說話口氣不好,你怎麼處理?


[參考案]第-.了解情況,安撫兩人情緒,解決爭端,讓兩位老師握手言和;第二,讓教師們識到自己為人師表,自己的-舉-動都會影響到學生,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盡量不要將個人情緒帶入工作中;第三,組織交流活動,促進教師之間相互理解,相互體諒。


146.十項准則與教師職業道德關系。


[參考答案]第一,十項准則是教師職業行為的基本規范。教師要牢記使命,以職業道德規范的標准嚴格要求自身。第二.扎實開展准則的學貫徹,落實職業道德規范和師德師風建設。第三.以有力措施堅決查處師很違規行為。對違背教師職業道德的行為堅決查處.絕不姑息。


147.上課結束有老師說我們這節課講完了,也有老師說我們這節課學完了你怎麼看?


[參考答案]我認為學完了這種說法更符合新課改的理念。第一,我們這節課講完了這種說法太過於注重教師的講授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第二,我們學完了這種說法真正強調了學生學西酌主動性第三,我們應該道循新課改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理念,在日常教學中多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讓學生變成學西酌主人。


148.老師說教育專家說的愛的教育都是騙人的,要嚴厲對待學生,你怎麼看?


[參考答案]不認同。一方面,作為教師, 要對學生仁慈,要有愛心耐心.責任心,這是對教師最基本的要求。這樣有利於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同時也有利於數學活動的開展.另-方面.作為教師也需要對學生嚴厲. 在數學上,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讓學生養成嚴量的治學態度,.絲不苟.認真做作業的好西慣。總之,對待學生嚴慈相濟。


149、一個學生惡作劇給一個老師背後貼了烏龜,被老師了一巴掌,你怎麼看?


【參考答案】學生惡作劇給老師貼標簽。讓老師難堪,這種行為是不對的。


一方面,他是對老師的不尊重,不利於教師權威的確立,不利於良好師生關系的養成。另一方面,我們中華民族以尊師為重,學生這樣的行為不利於自身品行的塑造,甚至將來走向社會充斥對教師事業的鄙視。


如果我作為一名老師,我會這么做:第一,我會找到該生,和其進行交流,詢問做這件事的初衷,是因為對我有怨懟之言還是其他,進而消除彼此之間的誤會。第二,召開班會,告訴全班同學教師工作的不易,不應該用侮辱性的言語直指老師,這樣不利於良好師生關系的養成.


150、校長說教學任務是學生的成績。愉快教學成績退步了,怎麼看?


【參考答案】不完全贊成校長的看法,首先,素質教育強調的是學生的全面發展,成績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並不是全部,我們不應該回到應試教育的誤區其次,愉快教學有利於學生情感的培養,優化學生的學西感受,提高他們學西的興趣,對學生成績提高是有益處的,不能完全否定愉快學西對學生成績提高帶來的好處最後,老師應該深入研究愉快教學,將給學生帶來好的聽課感受和提高學生成績結合在一起。


以上就是關於2020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證結構化面試真題答案的相關分享,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更多關於教師資格考試技巧、備考指南等相關內容,歡迎考生及時關注本平台!

㈦ 小學校園如何傳承經典文化呢

墊江太平小學:傳承經典文化精髓 培植牡丹文化校園

墊江縣太平小學地處國家AA級生態旅遊園區「華夏牡丹源」景區,人傑地靈。學校憑借華夏牡丹之靈氣、文化之精髓,孕育了「育牡丹驕子、唱牡丹贊歌、傳牡丹文明、誦國學經典、建牡丹校園、施國色教育」的教育理念,譜寫了一支支「牡丹文化進校園、進舞台、進教材、進課堂、進心靈,植根於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馨香馥郁、韻味綿長」的贊歌。這里洋溢著「牡丹學子誦經典、傳文明、暢理想、譜新篇、展未來」,好一個國色教育氣息濃郁的牡丹文化校園。

從2006年9月以來,學校秉承「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本,為孩子健康成長服務」的辦學宗旨,努力打造「傳承經典文化精髓,培育牡丹文化校園」的校園文化特色,通過顯現的環境文化、深層的精神文化,人本的制度文化建設,大力推進牡丹文化校園建設工程,著力實施「文化育人、文化興校、文化治校、文化強校」的發展戰略,走出了一條有濃郁牡丹文化氛圍的特色校園文化發展之路,初步形成了富有個性魅力和辦學特色的校園文化。

一、培植優雅的校園環境,讓牡丹氣息散發誘人芳香

近年來,學校多方籌資加大投入,為師生創造良好的教育、學習環境。新建了教學樓、辦公樓,構建了信息化數字校園,新建了各功能室,增添了各類教育教學設施,學校辦學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

為了讓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每一處設施和一草一木都能與師生交流。學校十分注重物化、靜態的校園文化的營造,使校園處處洋溢著濃厚的文化氛圍,讓整個校園成為學生德行文化教育的大課堂。

(1)樓名文化顯個性

為使學校的辦學思想深入師生心靈,學校把辦學理念、校風、學風、校訓等一一鐫刻在校園。對各幢建築物、各功能室等進行命名掛牌,賦予其文化內涵;如:「愛學樓」、「樂學樓」、「勤學樓」、「善學樓」、「勁松場」、「憩夢苑」等;使學生隨時受到「愛國愛校,勤學勤勞」的校訓教育,充分體現了思想性、藝術性、知識性、觀賞性的特點和環境育人的教育理念。

(2)文化長廊顯風流

為大力實施文化治校,進一步普及和挖掘牡丹文化,打造牡丹文化特色校園,學校為全校師生開辟了知識窗、科普常識、藝術天地、塗雅園、經典故事,童話迷宮、教學平台等200米的文化長廊,架起了一座展示師生風採的競技舞台,彰顯了牡丹學子意氣風發的精神面貌和從容信念,他們在這里寫下希望與祝福,繪出美好憧憬和未來,這里是一道靚麗的學生塗鴉風景線。

(3)牆壁文化盡風采

「校園無處不育人」這句話在太平小學得到詮釋與升華。從「讀經典的書,做有根的人」大幅標語,到「牡丹星級班級評比」、「十佳牡丹少年」等榜示;從鐫刻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偉人教誨的恢宏的愛學樓,到貼著「人比天高,腳比路長」的凡人小語的文化櫥窗里;從曲徑通幽的走廊,到綠草茵茵的過道;從人頭攢動的勁松場,到清新雅緻的辦公樓,校園每一處牆壁上無不烙下牡丹文化的印跡。牡丹花影、牡丹詩文、牡丹畫照、偉人風范、名人字畫、名家名言、中外名著、古今建築、民族音樂等大幅圖片在校園內分類貼掛,既莊重典雅、落落大方,又錯落有致、渾然天成。

二、開展校本教育活動,讓經典文化彌漫校園

1、落實師生讀書工程,建設書香型校園

近年來,學校把師生讀書工程納入教育源動力的重要工程來抓,以開展師生讀書工程為切入點,以「重慶市國學教育試點校」建設工作為重點,努力創建書香型的牡丹文化校園。

(1)、教師們伴著經典,迅速成長

幾年來,學校一直重視對教師堅持開展「四為主四結合」的讀書活動,即:學習內容以學習教育專著和新課程理論為主,與博覽群書相結合;學習形式以個人自學為主,與集體學習相結合;學習時間以業余為主,與撰寫心得、學習筆記相結合;學習實踐以理論指導、校本教研活動為主,與檢查交流讀書體會相結合。

特別是近兩年,學校先後為教師匯編了《親近教育名家名篇》《我與經典同行》兩本校本教材。落實好每周一次的讀書活動,以匯報、交流、檢查相結合的評估形式,加強教師的業務學習。同時,學校每年舉辦一次「與教育名著對話、與教育名師對話、與課堂教學對話」為主題的教師讀書交流活動。藉助讀書研討,使教師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名家引領中進一步得到成長。

近年來,我校教師在經典的影響下,迅速成長起來,涌現出許多教壇新秀。我校有市骨幹校長一名,市級骨幹教師一名,縣級骨幹教師十二名。教學標兵、能手也相繼涌現。鄭高、程鵬老師的優質課曾獲市級一、二等獎。學校的各項創新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著,為教師們搭建了成長的平台。

(2)、學生們積淀經典,傳承文化精髓

有道是:「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讀書破萬卷, 下筆如有神」。中國的歷代聖人先哲們為我們留下了許多閃耀著智慧的篇章,她們是文化的積淀,她們是智慧的結晶,她們影響著我們的言、行,她們引領我們做儒雅的中國人。為此,如何引導學生博覽群書,傳承華夏文化之精髓,從顯現的環境文化不斷深化到國學經典文化,從而使學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長,潛能得以充分地發掘,是學校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我校的具體做法是:

①開發校本教材,實施經典文化教育。

學校成立校本教材編委會,本著傳播地緣文化、傳承傳統文化的宗旨,根據本校各年段的不同特點,編寫了一套國學校本教材《經典誦讀》——低段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中段《古今詩詞集萃》;高段《名言警句、歇後語》,同時還編撰了《牡丹之鄉》校本教材,學生每人一本,分年級循環使用。學校把「經典誦讀」納入課程計劃,每周一節,專人上課,並組織考核,將經典文化普及、傳承、推廣教育活動落到實處。為將學生的校本教材形成體系,編委會正在籌備再編寫一套涉及面廣、分不同年段、單元的《牡丹書院》。

②開展系列活動,感悟經典文化內涵。

每學年,學校都要舉辦一次大型讀書節活動,以讀書節系列活動為載體,引導師生與經典交朋友,深化師生讀書工程,鞏固讀書成果。為此,每學年在全校學生中開展「十個一」活動,即:結合「中華魂」主題教育活動,開展一次讀書徵文、演講比賽;各中隊開展一次以「好書伴我成長」為主題的中隊活動;結合「書寫經典」活動,舉行一次寫字比賽;各班出一期主題為「我與經典同行」的黑板報;讀完、讀懂、讀透一本好書;完成一本讀書筆記;創作一篇詩文;通過讀好書,寫一篇讀後感;舉行一次手抄報展評;舉行一次課本劇、朗誦等表演比賽。通過以上活動的開展,讀中感悟、悟中創新,讀創結合,相得益彰。

2、挖掘牡丹文化精髓,加強學生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教育

①、以民族精神文化為核心,加強學生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通過黑板報、宣傳欄、手抄報、校園廣播、主題隊會、唱歌比賽、國旗下講話、徵文競賽、知識競賽等方式或途徑,加強學生國情教育、集體主義教育,讓「愛國愛校,勤學勤勞」的校訓植根於每一個學生心中。

②、以道德文化教育為主線,突出道德教育的六大主題。即:一是愛國愛校,信守不渝的忠貞教育;二是孝敬父母、尊敬長上的倫理教育;三是「天下興亡,我的責任」的積極責任教育;四是「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養成教育;五是說中國話,誦讀中華經典名篇的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六是勤學勤勞,為國家而求學問,為社會而學技能的刻苦學習、熱愛勞動的利他、利群觀念教育。

③、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強化學生公民意識和主人翁意識:一是成立「四小」隊:即:「小衛士」護綠隊、「小腳丫」義務導游隊、「小黃帽」義交隊、「小廣播」宣講隊。二是組織開展好「三節」:即:藝術節、體育節、讀書節等重大活動,以活動為載體,傳承和弘揚學校的精神文化。三是組織開展大型節日的慶祝、紀念活動,如「三八節」 「植樹節」 「勞動節」 「端午節」 「兒童節」 「國慶節」 「重陽節」 「建隊日」 「母親節」等,讓學生在參與中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體驗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

3、開展牡丹文化社會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社會實踐能力。

為進一步挖掘牡丹文化,推動牡丹文化的創新,學校經常組織牡丹學子走出校園,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實踐活動,在生活中體驗牡丹文化,發展牡丹文化,服務家鄉,服務社區。

(1)、開展以「牡丹」為載體的系列化社會實踐活動

學校組織部分學生參加了歷屆牡丹園的開園慶典活動,為牡丹節助興,培養了學生的愛自然、愛家鄉意識。組織學生參加了「牡丹旅遊資源的開發」的考察實踐活動,「丹皮大規模生產可行性」的考察實踐活動,「牡丹文化尋蹤」的考察實踐活動。牡丹節期間,還開展了牡丹源護潔護綠活動、義務小導游活動。

(2)、開辟百靈山牡丹源德育文化實踐基地,定期組織學生進行社會文化實踐,讓他們從小樹立保護自然環境、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崇高精神境界。利用學校德育基地的教育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牡丹文化教育活動。一是在牡丹節期間,組織學生開展了「小腳丫」義務小導游活動,二是進行了景區護潔護綠活動,三是對德育基地附近居民進行了社情民情調查,如:「居民廚衛現狀調查」、「丹皮生產調查」等等,四是組織學生到百靈山牡丹源進行了「紅歌獻祖國」戶外演唱活動,五是利用牡丹源文化基地先後組織教師開展了體育節戶外長跑活動和清民節登山活動。

(3)、與社區、工礦聯動,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服務活動

近年來,我校組織學生參與社區保潔活動、重陽節敬老活動、公民道德宣傳活動、社區節水宣傳活動、「家鄉知多少」的調查活動、對水資源利用情況調查活動、水泥製造過程的考察活動等,既豐富了學生的社會閱歷,又促進了校園文化與社區文化交融,推動牡丹文化的發展與繁榮。

三、落實科研課題的研究,拓展牡丹文化外延

1、以市級課題《農村小學個性化班級文化建設渠道的研究》(2008年12月已結題)為突破口,有針對性地開展班級特色文化活動,努力打造班級個性化文化。通過課題研究,張揚了學生個性,涌現出如「雷鋒中隊」「牡丹中隊」、「環保中隊」、「魯迅中隊」、「綠蔭中隊」、「海爾中隊」、「航天中隊」、「書緣中隊」……個性化中隊的建設有力地促進了牡丹文化向著縱、深的方向發展。教育部在「十一、五」重點課題「中小學特色學校發展戰略研究」中,把我校的「牡丹文化教育」納入其子課題的重點研究內容。而今,班級個性化文化的研究正逐步深入,向常態化、生活化、精細化方向掘進。

2、《基於新課程背景下提高農村小學課堂教學質量的研究》《學生課外閱讀方法指導的研究》《小學生作業的設計與批改》等一系列科研課題的實驗研究,為拓寬牡丹文化的內涵,深化經典文化的傳承、推廣與普及,起著助推作用。

三、加強制度文化建設,構建和諧的團隊精神

校園文化是一種微觀文化,校園文化管理更是一種特殊的教育管理方式。加強校園文化管理,就是將校園文化建設納入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促進教學水平、管理水平、育人水平的協調發展。

1、建立良好的管理機制

為加強對校園文化建設的管理,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校園文化建設領導小組,在分管領導的牽頭下,教科處、德育處、後勤處各負其責。並形成了「高標准嚴要求,精雕細刻不將就」的管理作風。學校建立了「學校——文化基地——社區」的三位一體的文化教育網路;確立了「學校領導——各處室——中隊」的三級文化管理模式,大力開展牡丹文化校園建設工作。

2、完善科學的管理制度

「文化治校」的理念在學校管理中至關重要,這是一種管理者與被管理者通過管理互動的行為文化。學校修訂完善了各項工作管理制度,匯編了《墊江縣太平小學工作規程》,制定了《墊江縣太平小學校園文化建設方案》,明確了各部門各類人員職責,修訂了教職工績效考核辦法並裝印成冊,印發給了全體教職工。在管理文化中注入契約的概念,在學校集體中形成互相負責、互相認可、共同遵守的契約,並形成了「學校主人、崗位能人、學生親人」的教師追求,在個體追求自身利益實現的過程中促進學校辦學目標的實現。

3、形成和諧的師生團隊精神。

通過制度文化的創新,「理解」「共榮」「協作」「進取」等價值取向成為全校師生的共識,形成了和諧的干群關系、黨群關系、師生關系,創造了和諧的團隊精神,培育了強烈的集體主義觀念。

四、牡丹文化教育碩果累累

幾年來,通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學校的牡丹文化教育大發異彩,特色學校的創建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國家、市、縣教育科研刊物先後8次對學校的牡丹文化校園特色進行專題報道。學校先後獲得二十多項國家、市、縣級表彰或榮譽稱號。諸如:全國青少年主題教育「我的祖國」讀書活動先進集體;全國青少年科創大賽「大規模生產丹皮的可行性調查」三等獎、市一等獎;學校校歌《啟航》獲重慶市中小學首屆校園歌曲創作大賽銀獎、參加墊江縣學生藝術節文藝演出連續三屆獲得一等獎……這一塊塊閃著耀眼光輝的獎牌肯定了牡丹文化特色學校的創建成果。

近年來,師生參加各級各類大賽、撰寫論文(含發表)獲獎達200餘件。在辦「人民滿意學校」的評價活動中,學校的滿意度為95%。

「牡丹花開,國色天香,美麗的校園,騰飛起稚嫩的翅膀,我們是雛鷹,在廣闊的天空,老師引領我們自由飛翔……」聆聽著太平小學動聽的校歌《啟航》,美麗的校園風光彷彿閃現在眼前,學校優良的人文環境和濃厚的文化氛圍相得益彰,學生活潑的身影和老師飽滿的熱情交相輝映,一個朝氣蓬勃、底蘊厚重的牡丹文化校園呼之欲出,學校將秉承「勤勤懇懇的敬業精神」「不甘落後的拼搏精神」,深入挖掘牡丹文化內涵,扎實開展牡丹文化教育,全面推進文化強校戰略,為創建「重慶市校園文化建設示範校」和「牡丹文化教育」特色學校而努力奮斗
看看這個有沒有幫助和借鑒意義?

㈧ 論述中小學課程教學設計在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基本原則

1、行動研究法:教抄師將行襲動與研究結合起來,教師參與研究和實踐,並根據研究中遇到的具體情況,邊實踐、邊探索、邊修改、邊完善,使理論與實踐,成果與應用有機統一起來。
2、文獻研究法:多渠道收集、整理和運用現今國內外與課題相關的理論,以及本課題研究的進展情況,尋求理論與實踐創新。
3、經驗總結法:通過總結,全面深入、系統地提高經驗實質,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論的高度,找到可以運用和借鑒的規律性的教育教學方法。
4、調查研究法:綜合運用各種調查方法和手段,掌握實驗研究的第一手材料,為課題提供充足的事實依據。
5、觀察法:教師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在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下的外在表現進行考察,然後通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現狀進行分析的一種方法。

㈨ 本科非師范,考了師大的研究生,以後聘教師時算師范的學生嗎

研究生不分師范畢業生和非師范學校畢業生,報考應聘教師時每個學校會有各自的要求。

首先說研究生和本科不同,專業不分師范和非師范,但是看你的提問有師范名額必須是師范的,因為師范類大學能從事教師類的專業有英語和中文(文科),這是傳統教師,面向初、高中。

如果你想做大學教師的工作,那范圍很廣,公共管理類的、教育類的、心理學類的等等都可以,但做大學教師得考博。

(9)小學教育環境研究擴展閱讀:

1998年上半年教育部有關部門曾就教育部直屬的師范院校做過統計,需求較大的專業主要有數學、漢語言文學、英語、日語、物理、計算機等專業;

需求相對差一些的專業主要有俄語、生物學、地理學、幼兒教育、教育管理、經濟管理、經濟地理與城鄉規劃、環境學等專業。當然,這種需求形勢在不同地區、不同層次的師范院校中還會有所不同。

很多師范類高校改為綜合類高校了。因此習慣上將師范類高校中的數學、物理、化學、中文、外語、政治、體育等與中小學教育科目相關的稱為師范類教育。同樣,將中小學教育的科研基礎性學科,如教育學、心理學等也稱為師范類專業。

"師范"一詞,成為培養教師的學校,盡管名稱不同,級別有異,意義仍是指培養"堪為人師而模範之"的人才的,由此可見,"師范"一詞的深義,古今無異。

正如胡錦濤主席指出的:「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沒有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就沒有高質量的教育。尊重教師是重視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具體體現「。

㈩ 如何在多媒體環境下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研究

現代化教育中的多媒體教學已成為一種有效手段,恰當地使用多媒體教學,能利用多種媒體信息刺激學生的感官,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從而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下面就多媒體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淺談如下:一、運用多媒體,激發興趣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因此教師設計教學過程和教學環節應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因為小學生年齡小,持久性差,直接興趣強。如果教師善於用色彩鮮明的畫面吸引學生、點燃學生的好奇之火,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將大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例如:在教學「加法的初步認識」時,通過學生做游戲和小貓玩球兩幅動畫來體現,畫面上有兩個朋友,又跑來一個小朋友;有一隻小貓,又跑來兩只小貓,使學生知道把兩個數合在一起用加法算,了解加法的意義;對於減法,通過動畫顯示氣球飛起,小雞飛走,還可利用將減去的部分慢慢移走,然後逐漸隱去消失等形象的展示,從而很好地說明從一個數里去掉一部分,求每剩下多少,用減法算。對於乘、除法也是一樣,在教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時,平均分的概念不好理解,如第一種分法:把8個梨平均分在2個盤里,每盤幾個?可在屏幕上先分別出現8個梨和2個盤,點一下梨,梨就依次一個一個地飛到盤里,最後每個盤里有4個梨,生動而又形象的演示,使學生懂得把8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的道理。在教學第二種分法時,則讓梨兩個兩個地飛到每個盤里,使學生明白8個每2個分一份,可分成4份。在練習時,可出現一組圖形,讓學生判斷是不是平均分,是平均分的怎樣列出除法算式?從而加深學生對除法的認識。這樣教學,不僅強化了學生的感性認識,而且激起了學生強烈的學習慾望,使學生要學、樂學,進而主動去學。二、運用多媒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在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雖然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課前的精心設計和准備,能極大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課堂上,教師能在短時間里直觀、形象地演示知識的發生過程,揭示概念。幾何圖形是小學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學生在生活中積累了一些感性經驗,但空間觀念是十分抽象的,對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比較復雜的圖形,為了使學生能很快地抓住問題的實質,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圖形的設計,讓圖形的某些部分出現閃爍,或者用掩去和增加的方法,強化視覺效果,增加信號對學生頭腦的刺激,這樣做形象直觀,既能講清問題,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且還有助於培養學生用運動的觀點處理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時,一開始就顯示學生熟悉的國旗和手帕圖案,圖形色彩鮮明,花紋美麗。當問及它們的形狀時,學生說是長方形和正方形,隨即隱去這兩個圖形的色彩和花紋,從而引入對圖形的研究。同樣在認識長方體時,先顯示火柴盒的模擬圖形,並與實物對照。認識立體圖上每個面的形狀,各條棱之間的位置關系,然後用不同色彩顯示三條虛線,形成了一幅完整的直觀圖。再用分別著色的方法來顯示長方體的左右面、上下面、前後面。這樣通過分層演示,為空間觀念的形成架起了一座從感知到表象再到抽象的橋梁。計算機軟體生動形象直觀,演示方法靈活多變,易於顯示幾何圖形的特徵。因此,它在幫助學生認識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中能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形成表象,啟發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三、運用多媒體,突破重難點形象生動的圖是獲取知識的跳板。在小學教學中,大量的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插圖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插圖是靜止的插圖藉助多媒體,創設動態情境,以鮮明的色彩,活動的畫面把活動過程全面展現出來,那麼既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化抽象為具體,又可促進思維導向由模糊變清晰。學數學中的應用題有些是比較復雜難懂的,如來自生活中的相遇問題,具體到數學教學中,對於小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是比較困難的。若這些運動情形製作成動畫,在教學過程中恰當地展示給學生,使這些問題具體化、形象化,幫助學生建立豐富的動感表象,使學生對相遇問題當中的速度、路程和時間三個數量關系能有一個直觀的感受,增強學生對這些概念的理解。為了突破難點,使學生較好的理解,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運用多媒體動態的例題教學,為學生創設視聽情境,產生一種化靜為動的效果。如:屏幕上出現了小強和王紅分別在兩地(指示燈在兩地連閃兩下,強調兩地),接著顯示兩人同時從兩地對面走來(強調同時相向而行),最後顯示兩人同時從兩地對面走來(強調同時相向而行),最後通過一分鍾一分鍾或一小時一小時行程的演示,一直走到兩人碰到一起(強調相遇)。多媒體的動態演示,圖像准確科學、簡潔明了、真實可信,使學生正確、科學地理解了「兩人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相遇」等術語的含義,幫助學生正確地掌握了路程與速度、時間之間的關系,讓學生順利完成由自我形成到自我完善的認知過程。四運用多媒體,鞏固新知知識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開發、能力的培養,以及良好的學風的養成,必須通過一定量的練習才能實現。所以,練習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發揮計算機容量大,信息的檢索、提供、顯示及信息類型的轉換方便迅速,信息傳播放率高的功能優勢,巧妙設計練習,激發學生「樂學樂做」的情感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學中,應廣泛藉助多媒體為學生提供的練習素材,的練習和表現自己能力與成就的機會。同時,也為教師提供及時獲得學生准確、真實的學習成效和學習態度及反饋信息的方法和途徑。如在教學《角的認識》時,學生最容易犯「角的大小與構成角的兩邊長短有關」的概念性錯誤。為了克服學生這一錯誤的認識,我們運用多媒體自製一個課件,解決了這個問題。在講完《角的認識》新課後,反饋練習時,依次出示一組練習(1)根據屏幕上提供的各種圖形(圖中有的是角,有的是兩條沒有相交的射線,擺放的形式多種多樣)判斷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2)接著出示一組兩個大小相等而邊的長短不相等的角和兩個邊的長短相等而大小不等的角的畫面,要求學生判斷每對角的大小。結果有些學生得到邊長的角大這一錯誤的判斷。這說明學生沒有真正抓住事物的本質;(3)為了直觀驗證他們判斷的錯誤,屏幕上出現了一個以黑色為背景的高亮度的角。此時教師提醒學生注意兩條邊長短變化時這個角的大小有什麼變化。學生通過觀察屏幕演示自己得出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系的結論。這種非常直觀的演示,為學生積極思維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是其它手段所無法比擬的。學生根據觀察,抓住了解決問題的關鍵,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了鞏固新知的目的。總之,利用多媒體輔助進行教學是教育改革實踐中的一種新探索,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學生的數學知識、能力和思維等智力因素也得到發展。實踐證明,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燃起了學生學習興趣的火花,使那些平時不愛學習的學生,也喜歡上了數學。這樣把教學和電腦緊密地結合起來,改革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教學現代化。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教育環境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