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哪些教育理論適合小學教師使用
1.孔子、《禮記》:
教學方法: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德以育人、啟發誘導、誨人不倦、言行一致;學習方法:學思結合、學行結合、溫故知新、虛心好學、實事求是、以學為樂、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2.誇美紐斯:
17世紀捷克著名教育家,被譽為「教育學上的哥白尼」。《大教學論》重點闡釋了教學理論問題。他說,教學論是教學的藝術,「大教學論」就是要「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的普遍的藝術」,這是一種「教得准有把握」、「教得使人感到愉快」、「教得徹底」的藝術。這本書明確提出並詳細論證了一系列的教學原則和教學規則,提出並論述了各種教學方法(包括一般的教學方法和分科的教學方法),擬訂了各級學校的課程設置,確立了學校教學工作的基本組織形式,制訂了編寫教科書的原則要求,甚至對教師如何上好一堂課也都作了具體的規定。同時提出教育者本身也應當不斷地學習,充實自己,以便更好地教育別人。
3.盧梭:
法國傑出的啟蒙思想家、教育家。《愛彌兒》,副標題是《論教育》。這本書,通過虛構一個出身名門的孤兒「愛彌兒」和他未來的妻子「蘇菲」提出自己的教育主張,其核心是以自然教育的原則培養適應未來理想社會的新人。這個理論被稱為自然教育理論,其目的是培養自然天性充分得到發展的「自然人」,他強調教育必須順應兒童天性發展的自然歷程,即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同時還要尊重兒童的個性特點。盧梭將教育分為「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後二者在遵循前者的基礎上實現三者的協調一致。這本書也觸及到一些遺傳、環境、教育對人發展的作用問題。
4、杜威:
美國教育學家,實用主義的代表。
他倡導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從做中學等。杜威認為人們在社會中參加真實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長和改造經驗的正當途徑。所以教師要把教授知識的課堂變成兒童活動的樂園,引導兒童積極自願地投入活動,從活動中不知不覺地養成品德和獲得知識,實現生活、生長和經驗的改造;
他認為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終的目的。道德過程和教育過程是統一的。他主張「由活動中培養兒童的道德品質」,其次是要求結合智育達到德育的目的。再則,他很注重教育方法的道德教育作用。
還有著名的兒童中心論。由於傳統教育把教育的「重心」放在教師和教科書上面,而不是放在兒童的本能和活動中,於是,兒童只能受到「訓練」、「指導和控制」以及「殘暴的專制壓制」。去除這種弊病的出路是使教育實現重心的轉移,即有教師和教材轉移到兒童(也就是學生)。有人把這種變革和哥白尼天文學的中心從地球轉到太陽的意義相提並論。好比說兒童變成了太陽,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則圍繞著兒童(學生)轉動;兒童是中心,教育措施便圍繞著他們而組織起來。兒童中心論很像現在的以學生為本。
5.陶行知:
陶行知是「五四」前後中國教育改造的旗手,曾師承杜威,但並不是全盤吸收、簡單照搬。他創立「生活教育」學說,主張「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倡導「創造教育」和「終身教育」。毛澤東同志曾給予他「人民教育家」的光榮稱號,郭沫若先生把他與孔子並稱為「中國最偉大的兩位教育家」。
生活即教育。在批判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基礎上,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主張,形成「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體系。陶行知認為,教育和生活是同一過程,教育含於生活之中,教育必須和生活結合才能發生作用。「生活即教育」的核心內容是「過什麼生活便是受什麼教育」。他說:「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進棺材才算畢業」。由此可見,陶行知所說的「教育」是一種終生教育,他堅決反對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學校、死課本。
社會即學校。「社會即學校」來源於杜威的「學校即社會」。陶行知認為,在「學校即社會」的主張下,學校里的東西太少,不如反過來主張「社會即學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境,都可以大大地增加,學生、先生也可以多起來。「社會即學校」是與「生活即教育」緊密相聯的。
教學做合一。
這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論。用陶行知的話說,這是對生活現象的說明,即教育現象的說明,在生活里,對事說是做,對己之長進說是學,對人之影響說是教,教學做只是一種生活的三方面。陶行知的「做」與杜威的「從做中學」的「做」是有區別的。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礎上,是以「行」求知,強調「行」是獲得知識的源泉。
6.維果茨基:
維果茨基是蘇聯二十世紀世界最偉大的心理學家之一,被稱為「心理學界的莫扎特」。他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幾乎無人不曉。維果茨基理論可以概括為以下5個原理:
人從出生起就是一個社會實體,是社會歷史產物。
人滿足各種需要的手段是在後天通過不斷學習掌握的。
教育與教學是人的心理發展的形式。
人的心理發展是在掌握人類滿足需要的手段、方式的過程中進行的。
人與人的交往最初表現為外部形式,以後內化為內部心理形式。
最近發展區概念:
最近發展區概念是維果茨基在1931-1932年將總的發生學規律應用於兒童的學習與發展問題時提出來的。維果茨基將最近發展區定義為「實際的發展水平與潛在的發展水平之間的差距」。實際的發展水平由兒童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定,潛在的發展水平則是指在成人的指導下或是與能力較強的同伴合作時,兒童能夠解決問題的能力。維果茨基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分成了三種類別:學生能獨立進行的、即使藉助幫助也不能表現出來的、處於這兩個極端之間的藉助他人幫助可以表現出來的。它所體現的教學與發展之間的關系是教學促進發展,教學應該走在發展的前面。當然,他彰顯的是教師的主導地位,教師是學生心理發展的促進者;同時,他明確了同伴影響與合作學習對兒童心理發展的重要意義;啟發了對兒童學習潛能的動態評估。
7. 傑羅姆·布魯納:
布魯納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他運用建構主義和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構築了以認知心理學研究為基礎的教學理論。在布魯納看來,學生的心智發展,受環境影響同時又反過來影響環境,但主要是獨自遵循他自己特有的認識程序的。教學是要幫助或形成學生智慧或認知的生長。他認為,教育工作者的任務是要把知識轉換成一種適應正在發展著的學生的形式並以此為基礎進行教學設計。由此,他提倡使用發現學習的方法。他認為發現學習有以下特徵:
一是強調學習過程。布魯納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一個積極的探究者。教師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種學生能夠獨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現成的知識。學生不是被動的、消極的知識的接受者,而是主動的、積極的知識的探究者。
二是強調直覺思維。除了注重學習過程之外,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還強調學生直覺思維在學習上的重要性。他認為,直覺思維與分析思維不同,它不根據仔細規定好了的步驟,而是採取躍進、越級和走捷徑的方式來思維的。直覺思維的形成過程一般不是靠言語信息,尤其不靠教師指示性的語言文字。直覺思維的本質是映象或圖象性的。所以,教師在學生的探究活動中要幫助學生形成豐富的想像,防止過早語言化。與其指示學生如何做,不如讓學生自己試著做,即邊做邊想。
三是強調內在動機。在布魯納看來,學生在一般教學條件下,學習的動機往往很混亂。有些學生謀求好成績,是為了一些外來的動機,如為了得到或避免教師和家長的獎勵或懲罰,或為了與同學競爭。而布魯納更重視的是形成學生的內部動機,或把外部動機轉化成內部動機。而發現活動有利於激勵學生的好奇心。學生容易受好奇心的驅使,對探究未知的結果表現出興趣。所以,布魯納把好奇心稱之為「學生內部動機的原型」。當然布魯納在強調學生內部動機時,並沒有完全否認教師的作用。他認為,學生學習的效果,有時取決於教師何時、按何種步調給予學生矯正性反饋,即要適時地讓學生知道學習的結果,如果錯了,還要讓他們知道錯在哪裡以及如何糾正。
四是強調信息提取。布魯納對記憶過程持比較激進的觀點。他認為,人類記憶的首要問題不是貯存,而是提取。盡管這從生物學上來講未必可能,但現實生活要求學生這樣。因為學生在貯存信息的同時,必須能在沒有外來幫助的情況下提取信息。提取信息的關鍵在於如何組織信息,知道信息貯存在哪裡和怎樣才能提取信息。
布魯納的教學論思想:布魯納認為,一個教學的理論應包括五個主要的方面:
一是事先為學習者安排學習的最佳經驗。布魯納認為,教學要著重考慮學生在學習中的意向和目標針對性,要把學生的技能轉變成他們自己的智力活動的安排。這就是說教學的內容要與學生的求知慾望相關聯,要把所教的東西轉變成學生所求的東西,把教學的過程轉變成學生主動求知的過程。教師要善於把所教的知識轉換成與學生的思想規律有關聯的知識,變被動的教學過程為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並且按照學生自己選擇的方法去學習他們想要得到的東西。使學生既獲得知識,又掌握獲得知識的方法。
二是為學生的最佳理解提供一種知識結構。布魯納指出,教任何一個學科,或者教任何一組有關聯的學科知識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理解題材的結構。每門知識都具有一種層次的結構,它通過每個人的編碼系統而被接納,又可以通過相應的再現模式表現出來。所以他認為,教師的任務就是教學生採用一定的編碼方式掌握知識的結構。
三是提示所學材料的最佳順序的詳細說明。布魯納曾經「任何思想、或任何問題、或任何一種知識都能夠用足夠簡單的形式描述,使任何特殊的學習者都能用一種可辨認的形式去理解它」。因此,簡單地說,任何學科都可以用某種正確的和有用的形式,教給任何年齡的任何人。根據這種思想,學校和教師的任務就是把知識轉變成各種年齡的學生都能夠理解的結構,並以一種最佳的呈現順序去安排這些結構。
四是成功與失敗的作用及獎勵與懲罰的性質。布魯納承認強化手段對學習的作用,但他更重視學習的內部動機對學習的促進作用。並「大量降低『外在的』獎勵和懲罰作為學校中學習的因素的重要性」。布魯納認真分析了當一個人企圖認識某事物或精通某項工作之後所出現的兩種極端狀態,即成功與失敗和獎勵與懲罰。他認為成功與失敗是眼前工作本身內部存在的。因此,它們構成內在動機;而獎勵與懲罰是由父母和教師控制的,它們構成外部動機。他認為成功與失敗所構成的內部動機足以保證學習或工作的動力需要。如果這時再給子獎勵和懲罰往往會產生消極作用。
五是在學校環境中激發思想的程序。布魯納把知識獲得的一切過程都看成是問題解決過程的例子。並將這個過程劃分為兩個步驟:一是根據所得到的感性材料到提出試驗性的假設,這需要把新來的信息和以過去經驗為基礎的內在世界模式相聯系而完成的。二是用更多的感性材料對試驗性假設作進一步的檢驗。如果兩者一致,這個假設就得以保持;如果不一致,就要改變假設使之與感知的事實相一致。布魯納提倡在學習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充滿自信地去進行發現學習,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有價值的「頓悟」。有利的家庭情況和學校氛圍將會使一些兒童比其他兒童成為更大的「發現者」,「教師們應當力爭教導學生堅實地掌握他們的學科,從而促使他們成為自主的和自己開動腦筋的思考者,當他們的正規的學校教育結束時,他們將會獨立地繼續進行學習。」
8.蘇霍姆林斯基
蘇氏是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實踐家、理論家,在蘇聯被譽為「教育思想的泰斗」,在國際上也享有盛名。他把畢生精力獻給了農村教育事業。他把一所普通的農村學校——帕夫雷什中學轉化成了蘇聯的優秀學校,被視為當代世界著名的實驗學校之一。他的教育理論被公認為「活的教育學」、「學校生活的網路全書」。
蘇霍姆林斯基從多角度論述了教育目的,提出了「培養共產主義建設者」「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明的人」「幸福的人」「合格的公民」等等。其中最集中的也最深刻的一個觀點是要把青少年培養成為「全面和諧發展的人,社會進步的積極參與者。」而培養這種人需要實現全面發展的教育任務,即應使「智育、體育、德育、勞動教育和審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滲透和相互交織在一起,使這幾個方面的教育呈現現個統一的完整的過程」。
論教育
關於德育,他明確指出,「和諧全面發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他特別強調要使學生具有豐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認為「精神空虛是人的最可怕的災難」。要求教師和家長尊重兒童的人格,全面關心兒童。他提出了「要讓每個學生都抬起頭來走路」的主張,並努力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讓學校的牆壁也說話」。關於智育,他認為智育就其本質與任務來說,包括給學生以系統的科學知識、形成科學世界、發展智力等方面。智育是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進行的,通過傳授,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並發展他們的智力。他提出學生的知識要建立在廣闊的「智力背景」上,創造了許多新鮮經驗,其中包括:給兒童上思維課;開展課外讀書;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參加課外小組活動等。關於體育,他說:「對健康的關注,這是教育工作者首要的工作。孩子的精神生活、世界觀、智力發展、知識的鞏固和對自己力量的信心,都要看他們是否樂觀愉快,朝氣蓬勃。」並響亮地喊出了「健康、健康,再一個還是健康」的口號。關於美育,他指出:「美是道德純潔、精神豐富和體魄健全的有力源泉」,在青少年整個受教育的過程中,必須抓緊美育的實施。他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美的情感和塑造他們美的心靈,並提出了進行美育的多種多樣的途徑和手段,如通過觀賞大自然感受美,通過文學藝術作品鑒賞美,通過動手勞動創造美等,甚至要求兒童重視衣著美和儀表美。關於勞動教育,他明確指出:「勞動以外的教育和沒有勞動的教育是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的。」他認為,如果一個學生進行十年制教育,僅僅教給他科學基礎知識,從不讓他接受勞動訓練,而在他畢業時把一把鏟子交給他開始勞動,那麼這對於學生來說「是一個悲劇」。
蘇霍姆林斯基對教育的論述,既提出了明確的教育目的,又提出了具體的五育任務。
論教學
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中既有關於教學基本理論的論述,又有各個教學環節的體經驗介紹和建議,基本上構成了一套較完整的教學論。他從智育的基本任務出發,要求正確解決教學過程中的兩對矛盾,即教學——教育、教學——發展,要求在促進矛盾的辯證統一過程中,完成目的,實現和諧發展的總任務。
關於教學——教育的統一。他提出了教育性教學(或教學的教育性)原則,指出這一原則不僅要求世界觀教育、道德教育也必須在科學知識的教學過程中來進行。反對把教育看成與學習和教養相隔絕的東西,認為教學、教育和教養是統一的。
關於教學——發展的統一。首先他強調師生通過教學有效地傳授和獲取知識認為只有掌握知識的人才是一個真正幸福的人。其次,他堅決反對那種只給知識,不重視發展智力的教學。他說:「教師把事先准備好的種種原理、結論和推理一古腦塞進兒童的腦子,往往不讓兒童有可能哪怕接觸一下思維和活的言語的源泉,這就捆住了他們的幻想、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翅膀。孩子時常有富有朝氣的、積極的、活躍的人變成了彷彿專門用於背誦的機器。」因此,他要求教師要善於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講課力求生動、形象、有趣、反對「滿堂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真正的學校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並用分數去鼓勵他們,使學生體驗到學習取得成績的快樂。
9.巴班斯基
巴班斯基是蘇聯著名的教育家、教學論專家,曾任蘇聯教育科學院副院長。20世紀60年代起,他就以羅斯托夫地區的普通中學為實驗基地,潛心進行教學教育過程最優化理論的研究,並撰寫《教學過程的最優化》系列著作,形成了獨樹一幟的教學過程最優化教育學派。
巴班斯基從理論上論證了一條新的教學論原則,即教學最優化原則,闡述了現代普通學校教學教育過程最優化的實質、准則和研究方法,並較為系統地指明了將最優化思想貫徹到學校實踐工作中去的途徑。
研究最優化的方法論前提。巴班斯基認為,在有規律的相互聯系中詳細研究教育過程所有組成部分的教學系統論方法,是制訂、選擇最優教育決定理論的方法論前提。只有採用系統的方法,教師才能考慮到全過程中的各個方面,即過程的任務、內容、方法、手段、形式以及實現這一過程的條件。要想找到適合一切條件的萬能教學法、教學手段或教學形式是不可能的,必須在每一具體情況下評價受教育者的可能性、教學物質條件、學校衛生條件、道德心理條件、進行美育和其他的條件,必須選擇正是該情境下最好的教育與教學過程的方案。
將最優化思想貫徹到學校工作實踐中去的心理學基礎。巴班斯基認為,最優化是教育學發展中的一個邏輯階段;它直接依據教育學過去所取得的成就,同時,心理學所取得的成就也促進了最優化思想的發展。從心理學觀點來看,教育過程最優化就是最合理地完成某種教育任務所採取的理智和意志的行動。選擇最優化方案要求教師具有特別善於從教育角度思考問題的本領,即要進行問題探索思維,而不是復現思維。只有在創造性思維的條件下,教師才會從一系列可能的方案中挑選最接近該情境的一種方案。
最優化的實質和准則。巴班斯基認為,在現代學校中,教學教育過程最優化,就是指選擇這樣的一種教學方法,它能使教師和學生在花費最少的必要時間和精力的情況下獲得最好的效果。他是在教學規律和教學原則基礎上,教師對教育過程的一種目標明確的安排,是教師有意識的、有科學根據的一種選擇,是最好的、最適合於該具體條件的課堂教學和整個教學過程的安排方案。用這種觀點來考慮教學方案時,教師不是簡單地從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案中選出一種進行試驗,而是信心十足、深信不疑地選擇最恰當的課堂教學方案或課堂教學方法。巴班斯基提出最優化的四個准則:一是在現代條件下,在形成知識、技能、技巧和形成某種個性特點方面,在提高學生教養水平方面,取得最大限度可能的結果。二是為達到一定的效果,師生花費的必要時間最少。三是為達到一定的結果,師生花費必要的精力最少。四是為在限定時間內取得一定的結果,花費的經費最少。在同樣的時間、同樣的條件、取得同樣效果的情況下,哪種方案最能節省教學經費,那種方案就是該情況下最優化的方案。
衡量教學過程是否最優化的兩條標准:一是教學過程的內容、結構和活動邏輯能保障有效地和高質量地完成對學生的教養、教育和一般發展的任務,使之符合國家教學大綱提出的要求,使每個學生達到最大學習可能性的水平;二是在不超出學校和勞動衛生學規定的家庭作業時間標準的情況下,達到預定目的。
最優化的基本方法:課堂教學最優化要求教師在備每一節課時都必須依靠教學規律和教學原則,必須創造性地選擇最好的方案來講新課,課堂教學的設計切忌公式化、陳規舊套和千篇一律,既不可誇大某些工作方法和工作形式,也不可平均使用這些方法和形式,而要根據具體情況把它們最好地結合起來。選擇最優化的教學方案,就是選擇最優化的教學任務、內容、方法、手段、形式和必要的速度,保證良好的教學條件。因此,講最優化不能只談個別方法,而必須談現實最優化的方法系統,把一整套方法合在一起才能包括教學過程的全部特徵。最優化的方畫法系統是教學論上的新概念。教學最優化要求把教(教師的活動)的最優化和學(學生的活動)的最優化結合起來。巴班斯基從兩個方面來闡述最優化的方法:
教的最優化方法:一是綜合擬定教養、教育和學生發展的任務並根據學生的特點使其具體化。二是使課堂教學內容最優化,突出其中主要的、實質性的內容。三是有意識地選擇最優化的教學方法、手段和最成功的課堂教學結構來完成一定的教學、教育任務。四是對學生因材施教。五是為教學創設良好的教學物質條件、學校衛生條件、精神心理條件和審美條件。六是採取專門措施來節省教師和學生的時間,選擇教學的最優速度。
學的最優化:一是在教師影響下,學生應當了解他們面臨的基本任務的全部范圍,把基本任務作為自己行動的准則;二是經常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課題的主要問題上,努力尋找最好、最合理的完成學習任務的方案;三是通過有效地自我檢查,努力逐漸調整自己的活動;四是發揮實際學習可能性的長處,克服短處;五是合理支配時間,在保證學習的高質量的同時,堅持提高自己的學習速度;六是對自己的學習效果和時間消耗進行自我分析。這種在教師巧妙地指導下的學習活動的自我組織是符合最優化標準的,它保障不會使學生感到負擔過重而又達到可能的最佳效果。
10.加德納:
加德納是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發展心理學教授,國際聯運上享有盛譽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他在《心智的結構》一書中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已被各國教育學、心理學界稱作「哥白尼式的革命」。
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智能是在某種社會或文化環境的價值標准下,個體用以解決自己遇到的真正難題或生產及創造出有效產品所需要的能力。具體包含如下涵義:
一是每一個體的智能各具特點。根據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作為個體,我們每個人都同時擁有相對獨立的八種智能,但每個人身上的八種相對獨立的智能在現實生活中並不是絕對孤立、毫不相乾的,而是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有機地組合在一起。正是這八種智能在每個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組合,使得每一個人的智能各具特點。
二是個體智能的發展方向和程度受環境和教育的影響和制約。在多元智能理論看來,個體智能的發展受到環境包括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和教育條件的極大影響與制約,其發展方向和程度因環境和教育條件不同而表現出差異。盡管各種環境和教育條件下的人們身上都存在著八種智能,但不同環境和教育條件下人們智能的發展方向和程度有著明顯的區別。
三是智能強調的是個體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生產及創造出社會需要的有效產品的能力。在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看來,智能應該強調兩個方面的能力,一個方面的能力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另一個方面的能力是生產及創造出社會需要的有效產品的能力。根據加德納的分析,傳統的智能理論產生於重視言語—語言智能和邏輯—數理智能的現代工業社會,智能被解釋為一種以語言能力和數理邏輯能力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
四是多元智能理論重視的是多維地看待智能問題的視角。在加德納看來,承認智能是由同樣重要的多種能力而不是由一兩種核心能力構成,承認各種智能是多維度地、相對獨立地表現出來而不是以整合的方式表現出來,應該是多元智能理論的本質之所在。
多元智能的理論結構:加德納認為,支撐多元智能理論的是個體身上相對獨立存在著的、與特定的認知領域和知識領域相聯系的八種智能:語言智能、節奏智能、數理智能、空間智能、動覺智能、自省智能、交流智能和自然觀察智能。
言語—語言智能:指聽、說、讀和寫的能力,表現為個人能夠順利而高效地利用語言描述事件、表達思想並與認交流的能力。
音樂—節奏智能:指感受、辨別、記憶、改變和表達音樂的能力,表現為個人對音樂包括節奏、音調、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過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達音樂的能力。
邏輯—數理智能:指運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現為對事物間各種關系如類比、對比、因果和邏輯等關系的敏感以及通過數理運算和邏輯推理等進行思維的能力。
視覺—空間智能:指感受、辨別、記憶和改變物體的空間關系並藉此表達思想和感情的能力,表現為對線條、形狀、結構、色彩和空間關系的敏感以及通過平面圖形和立體造型將它們表現出來的能力。
身體—動覺智能:指運用四肢和軀乾的能力,表現為能夠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體、對事件能夠做出恰當的身體反應以及善於利用身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自知—自省智能:指認識、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現為能夠正確地意識和評價自身的情緒、動機、慾望、個性、意志,並在正確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評價的基礎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製的能力。
交往—交流智能:指與人相處和交往的能力,表現為覺察、體驗他人情緒、情感和意圖並據此做出適宜反應的能力。
自然觀察智能:指個體辨別環境(不僅是自然環境,還包括人造環境)的特徵並加以分類和利用的能力
Ⅱ 根據埃里克森心理發展階段論,中學生和小學生面臨的主要危機各是什麼因而,教育
小學生處在潛伏期~ 主要是勤奮感與自卑的矛盾~ 教育應該鼓勵發展兒童的勤奮感~ 而中學時主要出在青春期~ 矛盾是同一性(identity)建立與同一性混亂~ 要注意人生規劃的培養以及對自己的認識。這個時候還涉及到之前四個階段的危機解決情況~故也可對之前四個階段的品質進行修正~ 同一性問題的最終解決是確定職業理想。(大多同一性的建立會一直持續到成年早期,成家立業之前)
以下是Erikson的畢生發展理論,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國著名精神病醫師,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認為,人的自我意識發展持續一生,他把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劃分為八個階段,這八個階段的順序是由遺傳決定的,但是每一階段能否順利度過卻是由環境決定的,所以這個理論可稱為「心理社會」階段理論。每一個階段都是不可忽視的。
埃里克森的人格終生發展論,為不同年齡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教育內容,任何年齡段的教育失誤,都會給一個人的終生發展造成障礙。它也告訴每個人你為什麼會成為現在這個樣子,你的心理品質哪些是積極的,哪些是消極的,多在哪個年齡段形成的,給你以反思的依據。
⑴口唇期(0~1.5歲):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沖突
此時不要認為嬰兒是一個不懂事的小動物,只要吃飽不哭就行,這就大錯特錯了。此時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沖突期,因為這期間孩子開始認識人了,當孩子哭或餓時,父母是否出現則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問題。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這一品質,它起著增強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兒童敢於希望,富於理想,具有強烈的未來定向。反之則不敢希望,時時擔憂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滿足。埃里克森把希望定義為:「對自己願望的可實現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勢力、標志生命誕生的怒吼。」
⑵肛門期(1.5~3歲):自主與害羞和懷疑的沖突
這一時期,兒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說話等。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怎樣堅持或放棄,也就是說兒童開始「有意志」地決定做什麼或不做什麼。這時候父母與子女的沖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個反抗期的出現,一方面父母必須承擔起控制兒童行為使之符合社會規范的任務,即養成良好的習慣,如訓練兒童大小便,使他們對骯臟的隨地大小便感到羞恥,訓練他們按時吃飯,節約糧食等;另一方面兒童開始了自主感,他們堅持自己的進食、排泄方式,所以訓練良好的習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時孩子會反復應用「我
」、「我們」、「不」來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決不能聽之任之、放任自流,這將不利於兒童的社會化。反之,若過分嚴厲,又會傷害兒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對兒童的保護或懲罰不當,兒童就會產生懷疑,並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問題,才有利於在兒童人格內部形成意志品質。埃里克森把意志定義為:「不顧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懷疑心理而堅定地自由選擇或自我抑制的決心」。
⑶游戲期(3~5歲):主動對內疚的沖突
在這一時期如果幼兒表現出的主動探究行為受到鼓勵,幼兒就會形成主動性,這為他將來成為一個有責任感、有創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礎。如果成人譏笑幼兒的獨創行為和想像力,那麼幼兒就會逐漸失去自信心,這使他們更傾向於生活在別人為他們安排好的狹窄圈子裡,缺乏自己開創幸福生活的主動性。
當兒童的主動感超過內疚感時,他們就有了「目的」的品質。埃里克森把目的定義為:「一種正視和追求有價值目標的勇氣,這種勇氣不為幼兒想像的失利、罪疚感和懲罰的恐懼所限制」。
⑷潛伏期(6~12歲),勤奮對自卑的沖突
這一階段的兒童都應在學校接受教育。學校是訓練兒童適應社會、掌握今後生活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們能順利地完成學習課程,他們就會獲得勤奮感,這使他們在今後的獨立生活和承擔工作任務中充滿信心。反之,就會產生自卑。另外,如果兒童養成了過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的態度,而對其他方面木然處之,這種人的生活是可悲的。埃里克森說:「如果他把工作當成他惟一的任務,把做什麼工作看成是惟一的價值標准,那他就可能成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闆們最馴服和最無思想的奴隸。」
當兒童的勤奮感大於自卑感時,他們就會獲得有「能力」的品質。埃里克森說:「能力是不受兒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練技能和智慧。」
⑸青春期(12~18歲):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沖突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沖動的高漲會帶來問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臨新的社會要求和社會的沖突而感到困擾和混亂。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務是建立一個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會集體中所佔的情感位置。這一階段的危機是角色混亂。
「這種統一性的感覺也是一種不斷增強的自信心,一種在過去的經歷中形成的內在持續性和同一感(一個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這種自我感覺與一個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覺相稱,很明顯這將為一個人的生涯增添絢麗的色彩」。(埃里克森,1963年)
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機理論用於解釋青少年對社會不滿和犯罪等社會問題上,他說:如果一個兒童感到他所處於的環境剝奪了他在未來發展中獲得自我同一性的種種可能性,他就將以令人吃驚的力量抵抗社會環境。在人類社會的叢林中,沒有同一性的感覺,就沒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寧做一個壞人,或乾脆死人般的活著,也不願做不倫不類的人,他自由地選擇這一切。
隨著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誠」的品質。埃里克森把忠誠定義為:「不顧價值系統的必然矛盾,而堅持自己確認的同一性的能力。」
⑹成年早期(18~25歲):親密對孤獨的沖突
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於冒與他人發生親密關系的風險。因為與他人發生愛的關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與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體。這里有自我犧牲或損失,只有這樣才能在戀愛中建立真正親密無間的關系,從而獲得親密感,否則將產生孤獨感。埃里克森把愛定義為「壓制異性間遺傳的對立性而永遠相互奉獻」。
⑺中年期(25~65歲):生育對停滯的沖突
當一個人順利地度過了自我同一性時期,以後的歲月中將過上幸福充實的生活,他將生兒育女,關心後代的繁殖和養育。他認為,生育感有生和育兩層含義,一個人即使沒生孩子,只要能關心孩子、教育指導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反之沒有生育感的人,其人格貧乏和停滯,是一個自我關注的人,他們只考慮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關心他人(包括兒童)的需要和利益。
在這一時期,人們不僅要生育孩子,同時要承擔社會工作,這是一個人對下一代的關心和創造力最旺盛的時期,人們將獲得關心和創造力的品質。
⑻老年期(65歲以上):完滿感與絕望的沖突
由於衰老過程,老人的體力、心車和健康每況愈下,對此他們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和適應,所以被稱為自我調整對絕望感的心理沖突。
當老人們回顧過去時,可能懷著充實的感情與世告別,也可能懷著絕望走向死亡。自我調整是一種接受自我、承認現實的感受;一種超脫的智慧之感。如果一個人的自我調整大於絕望,他將獲得智慧的品質,埃里克森把它定義為:"以超然的態度對待生活和死亡。"
老年人對死亡的態度直接影響下一代兒童時期信任感的形成。因此,第8階段和第1階段首尾相聯,構成一個循環或生命的周期。
埃里克森認為,在每一個心理社會發展階段中,解決了核心問題之後所產生的人格特質,都包括了積極與消極兩方面的品質,如果各個階段都保持向積極品質發展,就算完成了這階段的任務,逐漸實現了健全的人格,否則就會產生心理社會危機,出現情緒障礙,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Ⅲ 什麼是小學教育學論文
1、小學教育專業畢業論文選題
在小學(某某)學科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方法(或策略)研究
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小學教師專業素質研究
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師德問題研究
在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習落後學生積極性的研究
改進小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與方法研究
論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討論的藝術
(某某學科)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試論小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試論小學生(數學,語文,自然....)自學能力培養
試論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指導學生朗讀
試論小學生自然課實踐能力的培養
試論小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論小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
論小學生愛家鄉品質的培養
試論學生中獨生子女愛他人品質的培養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
論("我"或某某教師)在小學(語文,數學,自然....)學科中教學的特色
教師期望在小學生發展中的作用
試論小學生的合作學習
試論小學生的研究性學習
試論小學生綜合性學習
試論活動課程的理論與實踐
論活動課程評價的理論與實施
小學班級建設中學生幹部選拔與培養
論優秀班風的建設
在開展班級活動中預防危險事件發生的理論與實踐
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小學生(語文,數學,自然,英語,音樂....等某學科)能力發展的評價研究
小學課堂教學評價改革研究
論小學生作業批改的藝術
小學教學中的考試改革研究
校本課程的研製與發展
小學各科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教材分析,網路資源分析,教學軟體分析,課外讀物分析等)研究
"大語文教育"與小學語文教學
語感與小學語文教學
口語交際與小學語文教學
論文寫作要求:
選題:根據建議選題,學生與指導教師商議,題目不要太大,以免空泛和難以駕御
結構:按照《畢業論文寫作》要求,要結構完整,包括題目,摘要,關鍵詞,前言(論證選題意義,目的,范圍,簡述前人研究情況和自己論文研究重點),正文,結論,引文注釋(腳注),參考文獻(10篇以上).以上內容缺一不可.
論文寫作邏輯清晰,內容充實.
Ⅳ 介紹幾本家庭教育和小學生教育方面書籍要經典的,實用的,不要太理論化的。謝謝!
建議來你看一看美國作家(原源台灣)書畫家劉墉先生的書籍,如《劉墉作品集》《螢窗小雨》《假如你不開心》《我不是教你詐》等書,劉墉先生的書籍通俗易懂,通過日常生活中事情,告訴家長和孩子很多道理和解決問題的辦法。最好家長和孩子一起看。我深有體會的。
Ⅳ 對於小學生來講他們的暑期變成「第三學期」你怎麼看 教育學原理 及 教育學相關理論
你好!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教育學裡面有一條很重要的原則就是尊重孩子的天性,培養他們真正喜歡的興趣愛好。而如今小學生的暑期變成了他們的「第三學期」,這個說明現在包括小學生在內,他們的負擔都太重了。這個有「揠苗助長」的感覺,違背了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但是在現有制度的條件下,也是沒辦法的事。以上都是自己分析,如覺得滿意還請採納哦!
Ⅵ 小學生問題行為的教育干預與矯正策略
(一)理論依據
1、行為矯正理論
行為矯正的研究起始於本世紀初,至60年代開始得以應用並迅速發展。行為矯正的理論基礎包括四個方面: 經典條件反射論、操作操作條件反射論、 認知行為矯正理論和社會學習理論。80年代以後,行為矯正的發展更為迅速,表現在不僅出版的許多有關兒童行為矯正的新雜志,還召開了各種行為治療的 學術會議。據統計,80年代以後,世界各國行為矯正的研究報告成為心理學者用來處理兒童和成人行為問題的主要理論基礎,例如 ,在美國 心理健康研究所的有關心理社會研究的論文中,約有70%屬於行為矯正,同時約有59%的臨床心理學家採用行為矯正來處理兒童行為問題。
目前行為矯正具體方法的種類繁多,已被公認為是一種客觀的科學方法,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治療技術。但我們限於條件無法照搬照抄行為矯正的方法來 治療小學生的多動性行為問題。我們課題組想藉助行為矯正的理論探索與教育相結合的能有效改變或消除學生多動行為的策略,故我們提出本課題。
2、感覺統合理論
1972年美國臨床心理學家AyresA.J.首次提出感覺統合理論(Sensory Integration Theony),她認為感覺統合是指大腦將從身體各種感覺器官傳來的感覺信息進行多次的組織分析,綜合處理,從而做出正確決策,使了體和諧有效地動作。當大腦對感覺信息的統合發生問題時,個體就不能順應環境,更無法完成復雜的認識活動。這種狀態稱為感覺統合失調(Sensor Integrative Dysfunction)。 感覺統合失調的兒童常有的現象有: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或做作業磨蹭、動作不協調、脾氣暴躁、攻擊性強、喜歡招惹別人等。感覺統合訓練目前在日本及歐美等發達國家已相當普及,在我國亦逐步認識到其重要性。因此,我們課題組想運用感覺統合理論並結合實際情況,探索適合教育和訓練學生多動性行為問題的有效方法。
3、以人為本的民主教育理念
小學生正處於身體外形、體內機能、神經系統等生理發育的重要階段,處於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技能和培養社會實踐能力的重要階段,處於學習適應、學習交往、學習合作的重要階段。我們的教育訓練尊重每一個學生,著重開發這些學生的潛能,使他們在各方面能得到生動、活潑、和諧的發展,協調學生身心,發展學生健康的個性、人格,培養一代新人,應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應有之義和重要抓手。
1、 學生身心發展理論
人的素質包括三個層面: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文化素質。當前由於家長的過分溺愛,物質生活的優裕,造成了孩子自主意識差,依賴別人,在挫折面前悲悲切切,心理承受能力極差的現象,加上家長與孩子間,缺乏科學合理的心靈溝通,採用不當的教育對策,加重了學生學習心理的障礙,使得學生與老師,孩子與家長處在對立的緊張的關系中,他們在期望家長「理解」的同時,卻很少能理解師長的良苦用心和殷切期望。而這些問題的出現,並不是學生的道德品質問題,而是心理問題。其中心理素質居於人的素質結構的中介層面,因此,我們從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出發,研究學生的各種行為,探索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有效途徑。
(二)實踐意義
有多動性行為問題的學生上課坐不住、動作不停、東張西望、心不在焉、注意力分散、跑進跑出、做小動作、敲桌子、搖椅子、切橡皮丟人、撕紙頭、拉同學頭發…… 他們好像一架上足了發條的機器,片刻不停地動來動去,給家長、老師和學校帶來無盡的苦惱。家長老師都急切地盼望能有良策來改變這些學生的不良行為,使他們能和其他學生一樣正常學習,應此我們提出了本課題。
二、國內外研究現產評述
我們課題組搜索了有關網站,翻閱了大量的書籍。發現,兒童多動行為的問題非常嚴重。一般而言,歐洲診斷偏嚴,美洲診斷較寬。如英國 Rutter(1976)報告的患病率僅0、1%,而美國報道多在5一10%之間。中國報道,以學齡期兒童調查廣州(1977)1、3%,南京(1981)3、3%,上海(1983)13、4%,北京(1983) 山區、郊區、城市的調查分別為7、0% 7、3% 8、4%。湖南(1993)對城鄉8644多4一16歲兒童,按DSMIII一R標准檢查,發現總的檢出率為6、04%。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上海市心理咨詢中心和上海市第二醫科大學曾通過對全國22個城市26個單位的2400多4一16兒童心理健康現狀調查發現我國兒童心理問題的檢出率為10、2——14、5% 其中 占第一位的是多動症7% 左右 ,且主要發生在6一11歲(小學時期)。
筆者對我校 9 多學生用 【CCMD-II】 【DSM-IV】 表測試後發現,多動行為檢出率為 。
從資料來看,對兒童多動性行為問題的研究,從醫學角度出發的多,純理論的多。從國內教育來看,各地的研究起步較晚,還處在各自為政、各自為本的狀態,能供一線教師借鑒和操作的案例微乎其微。從國外教育來看,德國,美國,日本等國對多動性行為問題學生的教育訓練有一定的經驗,但由於國情不同,他們的方法我們無從借鑒。
(三)、研究方案
1、內涵的界定
本課題所指的小學生是指在小學1-5年級的學生。
多動性行為問題,是指小學生表現出與其實際年齡和心理生理發育階段明顯不相稱的以活動過多、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激動和沖動、任性和情緒不穩定為主要特徵的行為。
教育干預對對策:是指從教育入手尋找干預小學生多動行為的策略。通過課題的實踐和研究,使研究對象減少或消除多動行為。在理論指導、基本原則、策略、方法、操作等方面進行探索研究,形成新的教育干預策略。為一線教師提供可操作的成功案例.
2、研究目標
通過對小學生多功性行為的干預,探討小學生多動性行為的有效干預途經和方法,幫助他們減少或消除多動行為障礙,使他們能正常學習和生活。
3、研究內容
(1)小學生多動性行為問題干預的理論指導。
(2)小學生多動性行為問題現狀和調查及分析。
(3)小學生多動性行為問題干預的策略。
研究重點:小學生多動行為問題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要進行干預,干預的目標是什麼,以及小學生多動性行為問題干預的有效途徑和策略是什麼。
(4)小學生多動性問題干預過程的內容構建
設計教、矯結合的課堂教學模式,通過對多動行為學生前後行為的情況對照,主要訓練學生減少或消除不適當的多動行為。
(5)小學生多動性行為問題干預的操作途徑及方法的研究。
4、研究的方法:
准備階段:以調查研究法為主輔以文獻研究法。
實施階段:行為研究法為主輔以實驗法、個案研究法和觀察法和實踐反思法。
總結階段:經驗總結法
2、 研究的過程
准備階段
(1)查閱文獻資料,通過查閱資料和有關網站,了解國內外多動性行為問題的教育的進展情況,最新研究動態、急需解決的問題,以及開展此項研究的理論依據。
(2)課題論證的准備。
(3)制定研究 計劃,根據本校多動性行為問題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研究計劃,設計研究方案和測試。
(4)用_【CCMD-II】【DSM-IV】量表,較科學的診斷出患有多動行為問題的學生。
(5)開展現狀調查:運用不同的調查方法(問卷調查、訪談調查等),收集相關的研究資料,從現狀調查入手,分析出我校患多動性行為學生的行為特徵和產生多動行為的原因等。
實施階段
(1)小學生多動性行為問題干預過程的內容構建。
(2)小學生多功性行為問題干預的操作途徑與方法的研究。
為了有效干預小學生的多動行為,選擇干預的有效途徑。
正負強化法 問題強化法 懲罰法 消退法 游戲法
家校聯系法 模仿法 情景法 多種感官訓練法
在課外主要是採用個別教育法,對學生進行一對一、因地制宜的訓練干預
總結階段
(1) 收集分析整理研究資料
(2) 撰寫研究報告
(3)形成小學生多動行為問題干預的案例集
四、本課題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本課題擬解決的主要問題是探索干預小學生多動性行為問題的教育對策。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較科學的干預目標,並分解干預內容,制定出短期目標,並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精神。干預內容要有目的、分層次。
創新之處
對兒童多動性行為問題的干預雖然在國外已有許多經驗,但在我國還是剛剛興起,且可供一線教師借鑒的方法和案例少之又少,本課題旨在努力形成有較強實踐指導意義和推廣價值的研究成果,這是本課
Ⅶ 如果你是一名中小學教師,結合現代教育理論,談一談你如何培養自己的教育技術能
實際初中的學習還是要以培養好孩子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才是最主要的,其他的都是服葯的,自己應該努力的孩子
Ⅷ 結合盧梭的自然教育理論,試論如何有效發揮中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自然教育主義教育理論是盧梭教育思想的主體,其核心是「歸於自然」.他認為教育應版順從於大自然的法權則,發展人的天性.在教育中更側重只人性中的原始傾向和天性的能力,他與人類的「自然狀態」又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善良的人性存在於純潔的自然狀態之中.只因為社會的文明特別是城市的文明才是人性扭曲、罪惡叢生,因此,只有「歸於自然「的教育遠離喧囂城市社會的教育才有利於保持人的天性.所以他從兒童所受的多方面的影響來論證教育必須「歸於自然」.盧梭表示,必須使人的教育與物的教育配合自然的教育,以自然教育為主軸,使人的教育和物的教育,圍繞它而秩序,以兒童的內在自然為依據,通過恰當的教育,使兒童的身心得以順利的發展.可見,盧梭的自然教育集中表現在對人的自然本性的充分肯定和培養自然人性、理想人格方面,主張以自然為教育的理想准則,接近自然,取法自然,返回自然,歸順自然.同時,自然的教育又是主要針對富人的.盧梭認為,針對富人子弟的自然教育至少可以挽救和培養一些人成為人.
綜上所述,盧梭的自然教育,是針對專制制度下的社會及殘害人性的教育所發出的挑戰.
Ⅸ 用教育經濟學理論解釋小學生課外班問題
國民經濟行業排列的有序化與經濟矢量《經濟學新理論》作者:王見定教授【摘要】首次引進「自然資源指數」概念,以此指數為依據,將國民經濟各行業有序地排列起來,排列的結果揭示了行業之間的內在聯系,將為政府的各種預測、決策提供強有力的可行工具。(內容簡介:經濟學新理論)聯合國在1990年對國民經濟各行業作過分類,蘇聯、美國、中國也作過類似分類。盡管各國國情不同,但分類大致相同。經過多年的仔細考查,我們發現,行業的分類都在不同程度上依賴著一種東西,這種東西影響著各行業的發展。這種東西就是自然資源。為了應用方便,我們引進「自然資源指數」,記為N(A),0<1.其中A是行業名稱,N是英文自然資源的首字母,行業依賴自然資源越強,N(A)越接近「1」;行業依賴自然資源越弱,N(A)越接近「0」。跟據這種原則,我們把國民經濟的各行業粗略地進行量化如下:1-0.9:糧食作物種植業,蔬菜瓜類種植業,果樹種植業,特種作物種植業,采種、育苗、植樹造林、森林保護、天然林場經營管理、牲畜飼養、水產養殖、水產捕撈業0.9-0.8:金屬礦業、非金屬礦業、木材采運業0.8-0.7:電力、煤氣、自來水生產和供應0.7-0.6:食品、飲料、煙草、紡織、縫紉、皮革、木材加工、傢具、造紙、化學工業、治金工業0.6-0.5:金屬製品、非金屬製品、機械、電氣、電子、儀器儀表、交通運輸設備0.5-0.4:建築業.地質堪探0.4-0.3:商業、倉儲業、交通運輸業、郵電通信0.3-0.2:住宅、公用、服務0.2-0.1:科研、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社會福利0.1-0:金融業、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以上分類將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變化,在某階段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注釋:關於自然資源指數計算的說明自然資源的投入計算公式:N(A)=——————(以貨幣單位進行計量)總投入(1)自然資源是指土地、森林、礦產、能源等被人類利用進行生產從而為人類提供生存條件的天然物質的統稱。(2)由於一些行業直接利用自然資源,如各種種植、養植業、故計算比較簡便。對於大多數行業都是間接利用自然資源,如煙草、造紙、治金工業,當然電子、計算機等行業就更是間接利用自然資源。這時分母的總投入很容易計算,但分子自然資源投入的計算則要從本行業的物質投入中逐次減去人力資源的投入。(3)為了扣除物價變動因素,一般價格固定在某一年份,並採取平均價格。參考文獻{1}SamueclsonandNordhaus:「Economics」,12th,Ed,McGraw-Hillco.NewYorK,1985.{2}Parkins:「Modem.Macroeconomics」,PrenticeHall,Canada,1980.{3}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譯本,三聯書店,1957.{4}克萊因:《凱恩斯的革命》中譯本,商務印書店,1980.{5}羅賓遜、伊特韋爾:《現代經濟學導論》中譯本,商務印書店,1982.{6}高鴻業、吳易乙:《現代西方經濟學》,經濟科學出版社,1990.{7}王見定:《國民經濟行業排列的有序化與經濟矢量》,第15屆國際統計大會論文集,土耳其,1997.{8}王見定:《社會統計學與數理統計學的統一》,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第157—159頁。{9}王見定、李穎伯:《經濟矢量的合成和資源的有效配置》,國際社會和經濟發展大會論文集,1998.
Ⅹ 教育心理學:小學生認知方式的差異具有哪些教育意義
中學教育學考試大綱整理
第一章 教育與教育學
▲教育的本質:教育是培養人的一種社會活動,是承傳社會文化,傳遞生產經驗和社會生活經驗的基本途徑。
●廣義教育:凡是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影響人們的思想觀念的活動,都具有教育作用。
●狹義教育:以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為直接目標的社會活動,主要指學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通過學校教育的工作,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促使他們朝著期望方向變化的活動。(詞解,廣狹義都要說)
▲教育是人類特有的社會現象,與人類幾乎是同時產生的。▲正規教育的主要標志是,近代以學校系統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稱制度化教育。以制度化教育為參照,之前的非正式、非正規教育歸為前制度化教育,之後的非正式、非正規化教育為非制度化教育(填空)
學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發展
一、前制度化教育:始於人類早期教育,終於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實體化教育
二、制度化教育:近代學校系統的出現,開啟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階段。嚴格意義上的學校教育系統在19世紀下半期已經基本形成。(填選)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規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層次結構的、按年齡分級的教育制度,從初等學校延伸到大學,並且,除了普通的學術性學習以外,還包括其它專業課程和機構。我國近代系統完備的學制系統產生於1902年《欽定學堂章程》(壬寅學制)及1903年的《奏定學堂章程》(癸卯學制)——我國頒布的最早學制。中國形成系統學堂與制度化教育。
三、非制度化教育:其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應再限於學校的圍牆之內。」相對於制度化教育,其所改變的不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
4、現代教育制度的(二戰後)發展趨勢 簡答
(1)加強學前教育並重視與小學教育相銜接;
(2)強化普及義務教育並延長義務教育年限;●義務教育是國家用法律形式規定,對一定年齡兒童免費實施的某種程度的學校教育。180多國家中有2/3以上實行了9年或9年以上義務教育制度。
(3)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朝相互滲透的方向發展;一個以升學為目標,一個以就業為目標。出現了普通教育職業化、職業中學普通化的趨勢。
(4)高等教育的類型日益多樣化;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過渡
(5)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隨著一次性教育向終身教育轉變,社會教育程度越來越高
(6)教育制度有利於國際交流。(學制、學位、學分等的互通性)
不同國家古代學校教育的形態(知識點)
▲古代中國: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學校教育的形態。
1)《孟子》中說「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 。
2)西周以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官學體系,並有了「國學」與「鄉學」之分,並形成了以禮、樂為中心的六藝教育:禮、樂、射、御、書、數。
3)春秋戰國時,官學衰微,私學大興,儒、墨成為顯學。
4)漢代武帝以後,採納了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
5)魏晉南北朝「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嚴格等級制度
6)隋唐以後,盛行科舉制度,限制了知識分子思想和人格
7)宋代以後,程朱理學成為國學,儒家經典縮減為四書五經
8)明後,八股文被規定為考科舉的固定格式,直到1905年,清政府才廢科舉開學堂
▲古代印度:婆羅門教教條是指導思想,《吠陀》是主要教育內容,僧侶是唯一教師
▲古代埃及:「以僧為師」、「以(書)吏為師」是其教育的一大特徵
▲古代雅典教育:目的是培養有文化修養和多種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諧發展,教育內容比較豐富,教育方法也比較靈活。
▲古代斯巴達教育:目的是培養忠於統治階級的強悍的軍人,強調軍事訓練和政治道德灌輸,教育內容單一,教育方法也比較嚴厲。
▲中世紀:神學教育,學習內容主要是神學和七藝,其次是騎士教育
5、古代學校教育的特徵(填空)
(1)階級性:統治階級享有教育特權
(2)道統性:統治階級的政治思想與倫理道德是唯一被認可的
(3)專制性:教育過程是管制、灌輸的過程
(4)刻板性:教育方法死記硬背,機械模仿
(5)教育的象徵性功能佔主導地位:受教育的目的只是受教育本身
6、近代教育(巨大變化)
(1)國家加強對教育的重視與干預,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義務教育普遍實施:機械化工業革命的基本完成和電氣化工業革命的興起,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並為初等教育的普及提供了物質基礎。(選擇題)
(3)教育世俗化;
(4)重視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7、二戰以後世界教育的新特點(簡答)
(1)教育的終身化:對於將人一生分為學習階段和學習結束後階段的否定
(2)教育的全民化:所有人受教育,特別是適齡兒童都進入小學,所有中青年都脫盲
(3)教育的民主化:對教育的等級化、特權化、專制性的否定
(4)教育的多元化:對教育的單一性和統一性的否定(培養目標、辦學形式、管理模式、教學內容、評價標準的多元化)
(5)教育技術的現代化: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並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變化
●教育學是一門以教育現象、教育問題為研究對象,探索教育規律的科學。
▲教育學的目的:是深化人們對教育的認識,更新人們的教育觀念,並為教育的發展和改進提供依據,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學水平提供理論選擇與指導。
1、歷史上的教育學思想
(1)中國古代的教育學思想
▲孔子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其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論語》中。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個性差異主要為後天形成
於是主張,有教無類——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應接受教育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重視啟發教育
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
強調因材施教
「學而知之」
▲墨翟:兼愛,非攻
▲道家:棄聖絕智,棄仁絕義,回歸自然,「復歸」人的自然本性
▲《禮記》中《學記》:成書於戰國後期,是中國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專著,主張:
化民成俗,其必由學——教育的重要性
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教育與政治的關系;
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君子之教,喻也——主張啟發式教學
學不躐等——教學要遵循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循序漸進。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學思想(古希臘三傑)
▲蘇格拉底以其雄辯和與青年智者的問答法而著名。
蘇格拉底問答法分三步:
第一步稱蘇格拉底諷刺;
第二步叫定義;(經過反復詰難與歸納,得出定義和概念)
第三步叫助產術。(引導學生思索,自己得出結論)教師在引導學生探求知識過程中起助產作用。
▲柏拉圖的教育思想體現在《理想國》中:通過教育,人 才能從現實世界走向理念世界
▲亞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體現在《政治學》中:他注意到了兒童心理發展的自然特點,主張按照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律對兒童進行分階段教育;提倡對學生進行和諧的全面發展的教育——這是後來強調教育中注重人的發展的思想淵源。
(1)教育學學科的建立
▲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始於誇美紐斯(捷克)的《大教學論》(1632,近代第一本教育學著作,教育學形成規范學科的開始)(萌芽)(選擇)
▲誇美紐斯受人文主義精神影響,年輕時強調教育的自然性:首先,人都有相同的自然性,都應受到同樣的教育;其次,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發展的原則;三是要進行把廣泛的自然知識傳授給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盧梭《愛彌爾》:認為,人的本性是善的,但被現存的環境和教育破壞了,假如能造就健康的環境與教育,人類就能在更高階段回歸自然。「泛愛教育」
▲康德(盧梭對其影響很大)提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動物」,教育的任務根本在於充分發展人的自然稟賦,使人人都成為本來的自我,都得到自我完善。
▲進入近代,國家教育的思想與民主的教育思想都在發展,這在英國哲學家洛克身上得到集中體現。一方面,他提出「白板說」,認為人的心靈如同白板,觀念和知識都來自後天,並且得出結論,天賦的智力人人平等,「人類之所以千差萬別,便是由於教育之故」;主張取消封建等級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另一方面,他主張的又是紳士教育……輕視國民教育。
(2)規范教育學的建立(建立在科學實驗基礎上)
▲從一門規范學科的建立,從獨立的教育學誕生的角度說,通常以德國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1806)為標志。 美國杜威及其《民本主義與教育》(1916)是20世紀初實用主義教育學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1835年,赫爾巴特出版了《教育學講授綱要》他第一個提出要使教育學成為科學,並認為應以倫理學和心理學作為教育學的理論基礎。其貢獻在於,把教學理論建立在心理學的基礎上,把道德教育理論建立在倫理學基礎上,可以說是奠定了科學教育學的基礎。(填空)
▲赫爾巴特強調系統知識的傳授,強調課堂教學的作用,強調教材的重要性,強調教師的中心地位,形成了傳統教育教師中心、教材中心、課堂中心的特點。……被看作是傳統教育學的代表。
▲作為現代教育的代言人,杜威的教育思想與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針鋒相對,代表作《民本主義與教育》在體繫上也與《普通教育學》大不相同。(選填)
▲杜威主張教育為當下的生活服務,主張「教育即生活」。為此,他強調教法與教材的統一,強調目的與活動的統一,主張「在做中學」,在問題中學習。教學的任務不僅在於教給學生科學的結論,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掌握發現真理、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
▲杜威強調兒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張教師應以學生的發展為目的,圍繞學生的需要和活動組織教學,以兒童中心主義著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實用主義教育思想體系。(他強調的「三中心」是「學生中心、生活中心、活動中心」)
3、當代教育學的發展
▲ 1939年,蘇聯教育理論家凱洛夫明確提出了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編寫《教育學》的目標。凱洛夫的《教育學》,基本吸收了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分為總論、教學論、德育論、學校管理論四個部分。主要特點是重視智育,並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共產主義人生觀;肯定了課堂教學是學校工作的基本組織形式,強調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主導作用。該書1951年被譯成中文,成為我國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對我國教師產生過重大影響。
▲凱洛夫教育學之不足:
(1)在國家行政領導與學校關繫上,忽視了學校的自主性;
(2)在學校與教師的關繫上,忽視了教師的自主性;
(3)在教師與學生的關繫上,忽視了學生的自主性;
(4)過於強調課程、教學大綱、教材的統一性、嚴肅性,忽視了它們的靈活性和不斷變革的必要性。
▲20世紀60年代以後,我國開始嘗試編寫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教育學。皮亞傑的發生認識論,布魯納的課程結構論、科爾伯格的道德發生論,贊可夫等人的教學發展思想……極大地豐富了我國教育學的建設。
▲社會的發展,文化的交流,使得教育學越來越呈現出多元化的格局。
第二章 教育與社會的發展
▲教育受到政治經濟制度、社會生產力水平、科學技術、文化背景、文化傳統等社會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並對這些因素產生反作用。這種反作用就是教育的政治功能、經濟功能、文化功能、科學技術發展功能。
▲199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在《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指出:「……誰掌握了21世紀的教育,誰就能在21世紀的國際競爭中處於主動的地位。」近年來,黨中央又提出了「科教興國」的戰略。
第一節 教育與政治經濟制度
1、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的制約
(1)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教育的領導權
(2)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受教育的權利
(3)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教育目的(培養什麼樣的人)
(4)教育相對獨立於政治經濟制度(不能忽視辦學規律,不能以政治取代教育)
2、教育對政治經濟制度的影響
(1)教育為政治經濟制度培養所需要的人才(接班人,這是教育作用於經濟的主要途徑)
(2)教育是一種影響政治經濟的輿論力量;
(3)教育可以促進民主
總之,政治經濟制度直接制約著教育的性質和發展方向,教育又對一定的政治經濟有不可忽視的影響。這種影響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作為促進社會進步的力量,變得越來越重要。當然,我們不能把教育的作用強調到不適當的程度,教育對政治、經濟的變革不起決定作用。
第二節 教育與生產力
1、生產力對教育的決定作用
(1)生產力水平決定著教育的規模和速度
第一次工業革命後,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
第二次工業革命後,提出了普及初級中等教育的要求
第三次工業革命後,提出了普及高等中級教育的要求
信 息 革 命 後,提出了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要求
(2)生產力水平制約著教育的結構的變化(不同類型教育組合比例構成)
(3)生產力水平制約著教育的內容和手段(課程設置,教學手段與設備)
(4)教育相對獨立於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2、教育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
(1)教育再生產勞動力(勞動力的質量與數量)
(2)教育再生產科學知識(科學知識的學習掌握與普及傳播)
補:人力資本理論
傳統西方經濟學把土地、勞動、資本看作生產的三要素。1960年12月,舒爾茨在美國經濟學第73屆年會所做的「人力資本投資」的講演,被稱為人力資本理論創立的「憲章」。該理論認為:人力資本是現代經濟增長的重(首)要因素。(舒爾茨推算,教育水平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33%)
第三節 教育與科學技術
1、科學技術對教育的影響(記要點)
(1)科學技術能夠改變教育者的觀念
(2)科學技術能夠影響受教育者的數量和教育質量
(3)科學技術可以影響教育的內容、方法、手段
2、教育對科學技術發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學知識的再生產(科學知識傳給更多的人)
(2)教育推進科學的體制化(職業科學家、科研機構的出現)
(3)教育具有科學研究的功能(傳播知識的同時,直接進行科研工作)
(4)教育具有推進科學技術研究的功能(科學成果在教育上運用的技術化要求)
3、信息技術與教育(簡答)
(1)信息技術改變著人們關於知識的觀念(數量與質量)
(2)信息技術改變著人們關於學習和教育的觀念(師生交互模式,學習不受時空限制)
(3)信息技術的日益成熟和普及為實現教育的第三次飛躍提供了平台(信息技術智能化使因材施教真正成為現實;信息技術實現了人機互動模式使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成為教學活動正常進行的必要條件;信息技術促進師生關系的民主化)
▲信息技術三次革命性突破:
第一次是電報、電話、無線電的誕生與推廣應用;
第二次是電視機、計算機、人造衛星的發明與應用;
第三次以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為標志的信息技術時代。
▲傳統的學校教育與網路教育的不同?P35
(1)傳統學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等級制教育,網路教育是「平等的」開放式教育;
(2)傳統學校教育由他人掌握的「篩選制度」評定優劣,網路教育依據自己的「興趣選擇」;
(3)傳統學校教育是較嚴格的「年齡段教育」,網路教育是「跨(無)年齡段教育」;
(4)傳統學校教育存在時空限制,網路教育是跨時空的教育.
▲教育與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判斷)
▲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B.泰勒《原始文化》一書中,對文化下定義:「文化是一個復合的整體,其中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人作為社會成員而獲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習慣。」
(1)教育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傳遞和深化文化、構成文化本體的雙重性)。
(2)教育與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
●學校文化:指學校全體成員或部分成員習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詞解)
2、學校文化的特性:
(1)學校文化是一種組織文化(學校是一個社會組織)
(2)學校文化是一種整合性較強的文化
(3)學校文化以傳遞文化傳統為己任
(4)學校文化的縮影是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是人們為保證學校中教育活動順利進行而創立和形成的一種特有的文化形態。
▲ 校園文化的構成:
(1)學校物質文化(包括校園環境文化、設施文化)
(2)學校組織和制度文化(組織形態,規章制度,角色規范)
(3)學校精神文化
(4)學校各種亞文化
▲學校的精神或觀念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核心。(填空)
▲學校精神文化分為四種基本成分:認知成分、情感成分、價值成分、理想成分
●校風是學校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統一體,是經過長期實踐形成的。良好的校風具有鮮明的教育作用。
4、學生文化的成因:
(1)學生個人的身心特徵
(2)同伴群體的影響
(3)師生的交互作用
(4)家庭社會經濟地位
(5)社區的影響
5、學生文化的特徵:
(1)學生文化具有過渡性:介於兒童世界與成人世界的一種文化現象,是一種過渡性產物。
(2)學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
(3)學生文化具有多樣性(種族,民族,經濟背景,性別,年齡)
(4)學生文化具有互補性(對學校文化的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