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生學習筆記
小學生讀書筆記(一)我讀了《孔融讓梨》以後,我覺得孔融是一個聽話、懂事和好學的孩子。
小小的孔融知道在一筐大梨中選擇一個最小的,而把其它的「大個子」全部讓給別人,從中使我學到了孔融的優良的品質和心胸,平時在日常生活中要懂
得有與別人共同分享的意識,與別人共同分享快樂,不能以自我為中心,任何事都不能只先想到自己,要先想到別人,要主動去理會他人的感受,我會像孔融一樣在
選擇東西的時候把最好的東西留給別人,自己選擇他人最不願選擇的東西。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並且懂得禮貌禮節。我要向孔融學習,
從小多背一些詩賦,多看一些書,多學一些知識,多懂一些
道理,長大為社會做一個有用的人。我還學到從小就要學會待人禮節,做一個有禮貌的孩子。平時大人或別人在與我說話的時候要虛心傾聽,不卑不亢,要懂得尊重
別人。家有客人到來時,要主動招呼客人,為客人倒茶、洗水果。在坐公交車時要主動給老人讓座。遇到熟悉的人要主動打招呼,表示問候……
總而言之,今後我要永遠牢記《孔融讓梨》的精神,我一定要做一個聽話、懂事和好學的好孩子。
小學生讀書筆記(二)
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一遍又一遍地讀了《童年 在人間
我的大學》這本書,了解了高爾基光輝的一生。我深深地被高爾基倔強、富有同情心和不斷追求夢想的形象所吸引,所感動。主人公阿廖沙(高爾基的小名)在
父親去世後,來到了外祖父家,並在那裡度過自己的童年。隨著母親的去世,外祖父家道的中落,阿廖沙不得不走向人間,靠做學徒、給人家打工過活。正式在這段
時間,阿廖沙接觸了書籍,並從此沉浸於書的世界。書中的知識開闊了他的眼界。懷著對理想的追求,阿廖沙隻身來到喀山。在俄國革命的暗流涌動和一群進步人士
的熏陶下,它的思想境界得到了升華。阿廖沙著一世界經典文學形象,長久地留在人們新天並始終激勵著人們為美好的明天而奮斗!
我佩服高爾基在污濁的環境中,對生活的熱愛開始萌芽,努力成為政治善良的人;我佩服高爾基覺得社會的現實和復雜是對理想和信念的考驗。執著追求自己的理想,永不放棄!
想想高爾基,比比我自己,我很慚愧。我也很愛看書,可看書不仔細,總是一目十行;學習只是一知半解,碰到一些困難就妥協了。又一次,老師布置一張試
卷,後面是思考題,我回家一看,題目比較麻煩,想也不想,就去問爸爸。爸爸批評我不動腦筋,可我覺得無所謂,還振振有詞說什麼:不懂,不能裝懂嗎!今天我
明白了,這是一種依賴的行為,是沒有堅強意志的表現。
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學習這座高峰,沒有平坦的路,有的是懸崖峭壁,大牛市只要時刻鞭策自己,我們就一定能精神振奮,攀登不止。
小學生讀書筆記(三)
這個寒假,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這本書使我走進了充滿愛的世界。我最喜歡看《勇敢的羅伯特》、《耐利和卡隆》這兩篇。
《勇敢的羅伯特》講述了一個叫羅伯特的二年級的學生不顧自己的安危在馬車行駛過來即將軋著一個一年級的小學生時,在千鈞一發之際羅伯特把他推到一邊,自己卻來不及躲閃,被迎面而來的馬車碾在了腳上……
《耐利和卡隆》講述了善良的卡隆幫助駝背的耐利擺脫同學的嘲笑成為了一個再也不受人欺負,勇敢的耐利的故事。它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在任何環境下遭遇任何的挫折都要勇敢的去面對,只要有恆心有耐力,任何磨難都能客服。
《愛的教育》這本書,作者通過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娓娓地敘述了師生之情、父子之愛、朋友之誼,展示了人性的善良與純潔,熱愛祖國、熱愛社會的精神。只
要我們善於發現老師、父母和關心我們的人,善於培育善良本性,讓我們健康的成長,做一個充滿愛心的好孩子!讓我的生活里永遠充滿了關愛和快樂!
2. 小學班主任工作筆記有哪些
一、率先垂範,做為人師表的模範
一是以教師職業道德嚴格要求自己,加強職業道德修養。嚴格遵守教育部十條禁令以及教育部關於《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的規定,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從規范自己的行為開始,從提高自身的素質做起,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帶頭做到,要求學生講文明禮貌,自己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人格,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努力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以優良的品行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二是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首先,堅持向書本學習,學習新的教育思想、現代教育理論、科學的管理方法以及管理藝術。其次,虛心向同行學習,經常向管理有方、管理有道、管理有成效的優秀班主任學習,同他們互相切磋、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再次,主動向家長和學生學習。現在各種信息傳播渠道暢通,好多知識教師並不比學生和家長知道得多,特別是一些家長有他們獨特的教育孩子的方法,這就要求班主任虛心向學生和家長學習,以虛心學習的態度引導學生快樂學習。
三是時刻以良好的形象率先示範,做到事無巨細,事必躬親。要求學生關心集體,班主任應先為班集體著想;要求學生在勞動中積極肯干,班主任就不能指手劃腳,袖手旁觀;要求學生上課不遲到,班主任應先做到不遲到;要求學生不亂扔臟物,班主任應先做到不亂扔臟物,以文明的言行激勵學生形成好習慣。
二、加強班級管理,形成優良的班風
優良的班風是一個班集體團結向上,凝聚力不斷增強,正能量得以釋放的體現。良好的班風需要班主任精心培育,悉心呵護,需要班主任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得以形成。
具體做法如下:一是加強學生思想品德和紀律教育,認真貫徹落實《中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並制訂出科學合理、切實可行、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班規,便於規范學生言行。
二是選好班幹部,發揮示範、引領作用,使全班學生在班幹部的帶動下,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形成自主學習的興趣,增強自主學習的自覺性。
三是鼓勵競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鼓勵學生結為競爭夥伴,確定競爭目標,並朝著確定的目標努力奮斗,不斷超越自我。
四是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發揮每個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為班級爭光,以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自豪感。
五是加強養成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生活習慣,增強他們的安全意識,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
三、培養自主學習能力,養成優良的學風
一是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樹立自信心。班主任要引導學生認識到學習是一種樂趣,學習是為了生存,學習是實現人生價值,取得更大發展的重要途徑,激勵學生努力實現渴求獲得自主學習的願望。
二是合理運用學習策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設最佳的學習氛圍,並精心設計學習過程,鼓勵學生對待問題敢想、敢問、敢說、敢質疑,從而讓學生自由、自主地探索,主動去獲取知識。主要有五種方法。第一,問題導向,引發學生自主學習。多給學生一些問題,讓他們自己找答案;多給學生一種條件,讓他們去鍛煉;多給學生一片空間,讓他們自己向前走。第二,精心設問,引領學生自主學習。多給學生一些權利,讓他們自己去選擇;多給學生一些機會,讓他們自己去體驗;多給學生一些困難,讓他們自己去解決。第三,及時點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在自主意識的驅動下,掌握學習的主動權,盡快步入自主學習的軌道。第四,鼓勵學生質疑,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真誠地幫助學生學會提問,敢於質疑。第五,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正確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務必認清自己的作用,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採取不同的指導方法,指導學生自主學習。
3. 如何引導小學生記課堂筆記
筆記記憶法,是強化記憶的最佳方法之一。要想讓低年級的學生也能像高年級學生一樣學會做筆記,並且養成一定的習慣,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我又十分清楚,低年級是習慣養成的黃金時期,假如能在這個時期養成一個好的習慣,對於以後來說是終身受用的。培養低年級學生做筆記的習慣。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嘗試的。
1 從「認識」開始
做筆記有助於指引並穩定注意,培養學生課堂認真聽講的習慣。做筆記的過程也是一個積極思考的過程,可調動眼、耳、腦、手一齊活動,促進了對課堂講授內容的理解。但是,我們也十分清楚,低年級學生注意力最多可以堅持十幾分鍾,假如我們只是單純地讓這些學生讀、聽是很難維持整一節課的完整性的,因此,我們得想方設法讓這些低年級的孩子們把筆動起來,這樣才能讓我們的課堂更加有效。所以,我們必須先從思想上去讓他們知道做筆記的重要性。但是,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單純講道理,是不可能讓他們心悅誠服地接受這樣的做法的,於是我利用了一個字來激起孩子們的興趣,這就是「聰明」的「聰」字。因為低年級的孩子都喜歡別人說自己聰明,他們也希望自己變得聰明,而這個「聰」字,剛好體現了課堂的「四到」──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於是我就利用這個字,把它拆分成四個部分,告訴學生:如果你想要變得聰明就要做到「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怎樣才能做到「心到」呢?那你必須用上你的雙手,怎樣用啊?跟著老師做筆記吧!學生聽到有辦法可以讓自己變得聰明起來,於是非常高興地接受了做筆記的做法了。
2 從「模仿」下手
低年級的學生該如何去做筆記呢?理所當然,他們不可能像高年級的同學那樣知道哪些該寫,哪些不該記,所以,我認為可以從「模仿」下手。從古到今,多少偉大的書法家不是從臨摹開始的?臨摹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式,那麼模仿同樣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因此,在讓學生開始做筆記之前,我先讓學生做好充分的准備,每天上語文課除了書本外還必須准備好筆記本(軟皮抄)。但是我並不讓學生隨意亂寫,我要求學生按照我的要求去記錄。由於低年級的語文課堂主要是涉及字詞句的知識鞏固。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反義詞、詞語積累歸類等。所以,我會對不同的知識讓學生記錄在不同的位置。例如對於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一般就隨著教學進度根據需要適時提醒學生記錄在相應的生字旁邊,尤其是多音字,我會把多音字的拼音與組詞抄寫在黑板上,然後要求學生模仿我的格式抄寫在該生字的旁邊。對於近義詞、反義詞則記錄在課文的行間。至於文中的好詞好句或者補充的課外知識,我則讓學生抄寫在筆記本上。每一次我都會給予學生充分記錄的時間,讓所有的學生都能按要求去完成。只有這樣,才能培養所有學生養成做筆記的良好習慣。
3 讓「被動」變「主動」
在老師的要求下模仿著做筆記,無疑是一種被動的做法,但是,只要經過較長一段時間的訓練,是可以變成學生主動的行為的。為了讓孩子們更加主動地做筆記,我經常在課堂上表揚一些積極做筆記的同學,還給他們獎勵小紅花,也在展示台上展示他們的筆記,讓所有同學都向他們學習,激起其他同學的不服輸心理。在實踐中發現,這樣的獎勵方式對於低年級的學生是很有效的。現在,我班有不少的學生已經不再是每次都要老師叫做筆記才做筆記,而是每當看到我在黑板上把一些例如多音字、課外知識等板書出來的時候,他們就會主動抄寫好在相應的位置。這點我班的詩琪同學尤其主動,有時甚至還沒有等我寫出來,她早就把文中的多音字在相應的地方寫好了。由此看來,只要使用一定的激勵方式是可以讓學生做筆記由「被動」變成「主動」的。可見,激勵也是培養做筆記習慣的一種不錯的方式。
4 讓「主動」成「習慣」
低年級的學生能在課堂上主動地做筆記,是十分難得的,這說明他們已經逐漸形成了習慣。但是,假如在課外又會怎樣呢?我們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我認為家長的力量是不容忽視的。所以,我常常主動聯系家長,讓家長幫忙留意並指導孩子在看課外書時做好相關的摘抄記錄,提高孩子的閱讀效果。我給了家長一些建議:①大力的支持與鼓勵:在家父母可以給孩子每一個筆記給予小獎勵,讓孩子能有成就感,這樣很快就能養成這個習慣了;②不直接揪出錯誤:孩子們能完成一個筆記已經很了不起了,如果做錯了還一味的批評和打罵,那就會前功盡廢,所以一定要以引導為主;③嚴格要求書寫美觀:好的書寫習慣也能體現這個人的素質,如果孩子每一次都能認真地摘錄課外知識,書寫整潔大方,那麼孩子不但可以真正學習到課外知識,更重要的是認真做事的良好習慣也隨之而形成。因此,家長也必須督促好孩子每次認真地做課外摘抄筆記。我讓家長協助的同時,我也經常檢查學生的課外筆記,只有雙管齊下才能收到好的效果。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很多家長都反映不錯,孩子能真真正正地學到了知識,成績也提高了,並且形成了自主學習的好習慣。所以說,只有讓孩子嘗到了做筆記的甜頭,他們才會自願地去做這樣的事情,並且堅持下去,最終形成習慣,受益終身。
作為教師,要想讓自己的工作事半功倍,就一定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做筆記的習慣。學會做筆記非常重要,在孩子們以後整個讀書生涯中都是非常有用的一個好習慣,特別是在低年級正是思維開拓的關鍵時期,我們不能因難而退卻,我們必須從低年級抓起,讓孩子們從小養成好習慣,為他們以後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4. 小學生家庭教育的原則家長自學筆記
家庭教育主要是家庭內部進行的一種教育活動。家庭教育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是一種特殊的關系,而家庭不是專門的教育機構,家長也不是專職的教育工作者。因此,進行家庭教育,要特別注意堅持正確的教育態度,遵循科學的教育原則。
兒童的身心發展是各種心理過程、心理狀態和心理特徵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復雜的發展過程。家庭教育,作為一種啟蒙教育、基礎教育,基本任務就是為孩子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奠定最初的基礎。
在家庭教育中,家庭所有成年人對於孩子來說都是教育者,都擔負著教育的任務。雖然教育孩子時,都是某一家長單獨教育,但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和影響作用都是通過家長集體努力實現,要想順利進行素質教育,來自家庭的所有成員的要求就必須協調統一,具有一致性質和一貫性,這是保證家庭教育成功的重要條件。
教育孩子,從來都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牽動著千千萬萬父母的心,因為,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延續,人生百年,轉瞬即逝,有了孩子,我們的願望、理想,才能子子孫孫,傳之久遠。愛孩子,是人類共有的情感,但是如果只知道愛,如高爾基所說,那是「母雞也會」做的事。人之所以異於其他動物,就在於人懂得如何教育如何去愛。但是教育和愛真的需要學習,需要不斷學習,堅持學習,才能真正掌握教育孩子、愛孩子的真諦,才能掌握教育孩子的科學和藝術。
不知道家長們需要我給你們怎樣的幫助?哪些方面的幫助?是具體問題還是具體方法?說實話,我每次參加培訓,聽講座,也是恨不能上午聽過,下午就用上,用到我實際生活或工作中,希望專家能具體指導到我個人的問題並幫我解決纏擾得我不行的難題,但是,家長們,大家覺得可能嗎?除非我請你們挨個提問題,我逐一回答(不一定能答得上來,因為我沒見到你的孩子,我不能只聽你一面之詞)。可今天解決了這個具體問題,明天你又碰到了那樣的具體問題,你再找誰幫你?
我給大家講個故事:齊桓公在花園里散步,碰到正在給他造戰車的老木匠。齊桓公與木匠攀談起來,木匠質問齊桓公為什麼浪費,齊桓公很生氣,要砍木匠的頭。木匠說:你砍吧,砍了就沒人給你造車了。齊桓公恥笑他,說你個老木匠活得不耐煩了,我砍了你還可以找其他木匠,木匠說:除了我,沒人能造得出你要的車,因為我的師傅帶的十幾個徒弟中,只有我能造得好;而我帶出的十幾個徒弟中,也沒有一個趕得上我的,包括我的兩個兒子。齊桓公很詫異,問為什麼?老木匠說,人人都在學習,可最終卻有這么大的差異,因為大部分人都只看到了知識技巧,沒有自己的思考,找不到方法,而會思考找到方法的人就成了獨一無二的人才。
其實最好的學習,就是通過多種方式的學習,看書也好,聽講座也好,最終應歸結到自己能尋找到自己的智慧,尋找到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上來。
教育孩子,好像是只要為人父母大概都能懂得些,因為有自己受父母教育的經驗,有自己再做准父母時的讀書預備,還有自己的好學善問,但對於做好家長卻沒有系統、正規的教育和培訓。在實際操作中,才發現教育孩子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好像跟自己小時候不太一樣了,怎麼辦?我想咱們這些父母是面對的新時代、新社會、新國際國內形勢背景,不要嫌我把話說大說遠,事實上我們這一代,中國還沒有計劃生育,沒有獨生子女這一國策。因此,首先家庭出生排序就決定了我們的成長與現在孩子不一樣,我們自己的經驗借鑒不上,怎麼辦?再者,社會在進步,經濟在發展,我們的衣食住行與現在孩子的衣食住行又不可同日而語,還有很多很多,我們的經驗又借鑒不上,怎麼辦?我們從書中尋找教育答案,很可惜,孩子不是試驗品,看著書教育和自己遇到的實際教育又有著千差萬別。不瞞大家,我剛為人母時,真的也迷茫過,現在可能也在迷惑中,我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孩子身上踐行著,不敢說成功,但至少我敢保證,孩子是幸福快樂獨立自主的。
簡單例舉:我對女兒自理自力能力的培養。當然比不得那些成功的家長,但是我依然為女兒的表現而自豪。(從上小學一年級的第二個星期,就跟隨我委託的老人到我單位傳達室寫作業;上學的第二個月自己放學走到我單位;一年級下學期開始自己上學÷放學回家(單程路途大約20分鍾);二年級自己坐公交車回奶奶家;從一年級開始主持班級公務,三年級開始做些學校公務;五年級畢業回母校,為整個五年級做「中小學銜接」演講。應該說我的女兒在學校也得到極大鍛煉,成就了她沉穩樂於助人的品格,我感謝學校和老師。)
所以說,學習具體的什麼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找到教育的根本,擁有恰當的教育理念,尋找人類教育的共同本質,這不僅是我們作為教育者應該孜孜不倦追求的,家長們為了孩子也要為此而努力。
因此,今天,在和家長討論孩子成長中某個具體問題和建議前,我一定要請家長先看看自己,看看自己為人父母的任職條件,看看自己的教育理念,看看自己對孩子的期望值,看看自己與孩子的交往方式,自己教育孩子的態度,然後我再向大家匯報一下,我們教育系統對孩子成長發展的要求,只有我們家庭、學校、社會挽起手來,達成教育一致,我們的孩子才會在健康、健全、恰如其分的教育環境中幸福、健康、快樂並有成就的長大。
一、了解自己
我參加過多次教育系統更新教育理念的培訓,但最近在教育系統培訓中,引進了一種認識自己的培訓,讓教師們學會認識自己,尋找自己的核心價值觀,以求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既能完善自己,又能更有效的引導學生發展。我還參加過工商局為企業高管、總裁舉辦的培訓。專家的第一拍培訓,仍是幫助總裁們認識自己,認識領導的性格與領導力的關系,最大限度的創造利潤。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人知己,共建和諧;知己知人,交流暢通;知己知人,達成共贏。由此可以看出,在以人為本社會發展的大環境中,人性之本成了左右一切的重要因素,那麼我們家長,也需要在自己的家庭教育系統中認識自己,這樣才能更好地獲取家庭教育的最佳效果。
§先請家長在自己的本子上寫下:
我希望我的孩子將來
我與孩子的關系是
我用什麼方式要求孩子
我想從這三個方面與家長們談談教育孩子的事情:
§過高期望將使孩子無望
舉例:我有兩個朋友,一個是經濟實力許可,孩子還沒出生就買下了鋼琴,等待高雅的鋼琴藝術走進孩子的生活;另一個朋友(經濟條件有些困難)因為擁有鋼琴是她的夢想,所以當時結婚除了買了一台彩電,再就是借錢購置的鋼琴。結果第一個朋友的孩子現在上初三,從未學過鋼琴課,也不會彈鋼琴,因為孩子壓根不喜歡。當然我這位朋友是一個很好的家長,發現自己的期望不被孩子認可後,立刻改變自己的主張,尊重了孩子的選擇,而孩子從小的愛好——拉丁舞,到現在依然利用業余時間在練。另一個朋友的孩子從5歲開始拜師學琴,到上完小學,堅持了6年,考到8級,現在孩子上初中二年級,對鋼琴沒有任何感情,很少再聽她提及,沒有時間也沒有興趣。家長的期望往往不能如願,明智的家長會順從孩子,而過於嚴厲過於要強的家長就不能容忍孩子的不配合,最終孩子家長兩敗俱傷。
我有一位同事,音樂教研員,沒有打算讓孩子(男孩)學鋼琴,但因為孩子看見後自己主動去摸,就自己教了孩子一點,結果不看不知道,孩子對鋼琴的悟性特高,又很喜歡,於是我這位同事便借搬家之際,給已經上初中的孩子買了鋼琴,孩子的鋼琴水平突飛猛進,其實父親的願望就是既然孩子喜歡,就隨他,買琴教他,他願意彈個什麼樣就彈個什麼樣,本心裡並不願意孩子再走和自己一樣的路。已上高三的孩子自己也沒有選擇走鋼琴專業,他說那是自己的愛好、自己的消遣,而鄰居們差不多每晚都能在固定時間聽到孩子彈奏出的美妙的天籟之音。
我舉此例的目的,就是想與家長探討自己對孩子的期望,是自己要實現的理想?還是孩子的興趣所在?是強加的還是自選的,期望度是否合適?
孩子從進幼兒園開始,家長就在幼兒園建議下為孩子報各種培訓班,女孩子偏向於音樂修養——舞蹈、樂器,男孩子偏向於武術、繪畫等,這些都是成長的基本素質,但了小學,家長的選擇就轉向了學習培訓班,珠心算、作文、小記者、奧數等等,讓孩子身心疲憊,厭煩之極。說實話,你們的孩子有幾個是自願參加,是興高采烈參加的,對他的學習興趣又有多大的幫助?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特別是現在獨生子女情況下,誰也不希望自己的教育甘居人後,總是努力再努力,拚命再拚命,不管孩子有沒有這個稟賦,有沒有這個條件。我們並不是說孩子有優劣之分,但要承認孩子是有差異的。我們家長之間都有差異,為什麼莫非要孩子一定要這樣那樣呢?每個孩子都是好孩子,沒有高下之分,但其思維方式、接受能力是存在差異的。有的孩子適合做數學,有的孩子動手能力強,有的孩子善於交際,這就是差異。現在所有的家長都要求自己的孩子考高分,上北大、清華,實在不行也要上大學,這個心態是很普遍的,這就給素質教育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也給孩子們帶來非常巨大的壓力。
有家報紙刊出一條消息:家長望子成龍,學生考證成風,講的是南京一名五年級小學生懷揣各種證書44份。據孩子的父親介紹,孩子從三歲就開始登台演出,參加的各式各樣的演出和比賽不下百次。當記者問他「有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承受能力」時,父親苦澀的小小說「我們也知道,但是不想失去任何一個孩子可以鍛煉的機會,因為每一份證書的取得對孩子都會有所幫助,相信孩子會明白我們的苦衷。」
在人生路上,放棄什麼,選擇什麼,是一門藝術,有時,放棄就是獲得。人們常說「捨得」,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培養孩子也是同樣的道理、什麼都想學,往往什麼都學不精;什麼都想得到,往往什麼都得不到。
教育建議:
1、正視現實,趨利避害我們已經知道現實有很多不利之處,我們決不再做推波助瀾的惡人,為了自己的孩子能享受到童年的快樂和幸福,我們就降低一下自己對孩子的要求。正視並接受現實,我有什麼樣的背景,我有什麼樣的能力、我就使多麼大的勁,誰願意爭做白領誰就去爭,但我決不以犧牲當下孩子的利益來換取將來說不準的事情。
2、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是分數,是上大學,還是要孩子?當你們為了那個遙遠的大學目標拚命掙錢時,你們有限的時間就被生意、被工作給占據了,孩子們在他成長的道路上就缺少了你們的陪伴和扶持,他們的路就會走得困難而曲折。
3、不要以「爸爸媽媽都是為你好」去逼迫孩子對你就範,逼迫孩子做他們不願意做的事情,請尊重你的孩子,收起你的理想、你的未完成的心願,幫助孩子達成他自己的心願。
§親子關系影響孩子發展
你與孩子是怎樣的一種關系,你常以自己是大人而自居嗎?你怎樣看待孩子與你在家庭中的位置?其實,真正良好的親子關系應該是你與孩子之間的平等友好。你能否站在與孩子一樣的高度看外界所有的一切?
請看:聯合國1989年頒布的《兒童權利公約》不是家長是否看過,公約闡述遵循了四個基本原則:兒童最佳利益原則,任何事情凡是涉及到兒童,必須以兒童的最佳利益為重;尊重兒童尊嚴的原則;尊重兒童觀點和意見的原則;無歧視原則。不管兒童的社會背景如何,兒童的出身、貧富狀況怎樣,不論男孩還是女孩、正常兒童還是殘疾兒童,都應該得到平等對待,而不應當受任何歧視或忽視。而在我們中國的現實生活中,我們習慣於以成年人的是非標准衡量一切,把自己高高放置在凌駕於孩子之上的位置,自以為是孩子的監護人、保護神,有義務和權力為孩子的成長負責,還常常用「聽話的孩子就是好孩子」的標准看待每一個孩子。
20世紀印度的大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曾這樣論述父母對責任與愛的理解:「不幸的是,大部分父母都認為他們對自己的孩子有責任,於是就告訴孩子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應該變成什麼樣的人,不應該變成什麼樣的人等。父母總希望他們的的孩子將來在社會上能有安穩的職位,因此,他們所謂的責任,只不過是要傳給孩子上一代所崇拜的地位和面子罷了。人一旦追逐面子和地位,就破壞了自然的平衡和秩序。父母所關切的,往往是如何造就另一個地地道道的凡夫俗子。表面上看他們是在幫著孩子適應社會,其實是在助長世上的沖突、暴力和戰爭。你能稱之為愛和關懷嗎?」
對自己的孩子真正能以平等的態度對待,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孩子在父母面前是一個弱勢群體,是被欺負、被欺瞞、被壓榨、被奴役的群體。我們家長只有認識到自己的這些行為,才能時時事事提醒自己與孩子的關系應是平等的。
故事:受懲罰的爸爸
有位美國家庭里的爸爸教育自己上幼兒園的孩子不說謊話,說謊話將受到打屁股的懲罰。有一次這個孩子的媽媽出差不在家,爸爸負責送孩子上幼兒園,結果早晨起床晚了,把孩子送到幼兒園時遲到了,幼兒園老師問遲到的原因,爸爸不好意思說起床晚了,便搪塞說路上堵車,結果孩子不樂意了,連忙告訴老師:說爸爸撒謊了,該受到打屁股的懲罰。可由誰來打呢?爸爸很尷尬,不知如何是好。老師便征詢孩子意見,孩子說應該有媽媽來大,可媽媽不在家,誰來打呢?最後決定由老師代替,當著孩子的面懲罰了撒謊的爸爸。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到在美國人觀念中,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家長與孩子之間是平等的,每個人都在維護這個共同的法則,教育懲罰也不例外。
教育建議:
1、蹲下身子站在與孩子一樣的高度看世界
2、時刻提醒自己孩子與我們是平等的。
3、練習從孩子成為小學生那天起,把他們當成大人看,與他們一起分享家庭中所有的事情。
§教養方式塑造孩子性格
在日常生活和對兒童的教育中,為了促使兒童朝著父母所期望的方向發展,家長多數會採用獎勵、引導、懲罰等形式以規范兒童的行為。其中,對於父母是否應當對兒童進行懲罰,理論界還存在著許多不同的看法,而在實際生活中,父母或多或少都會採用體罰,訓斥,剝奪權利(如不許看電視,不讓出去玩)或愛的收回(如疏遠,冷漠)等形式,對兒童的錯誤行為進行懲罰。家庭是兒童社會化和個性發展的重要場所,由於父母處於家庭生活中的權威角色,他們的懲罰對兒童早期行為的塑造和今後心理健康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譬如,不少孩子經常遭受嚴厲的體罰,即便小有過錯,父母也會劈頭蓋臉地打過去:掌摑、腳踢、鞭打、抓起來扔到沙發上等等,可謂花樣翻新。父母本身難以自律,就不可能成為孩子的榜樣。父母常常告誡孩子:「照我的話去做,不過別學我。」父或母酗酒無度,或在孩子面前惡語相向,甚至大打出手。他們缺乏起碼的自製力,缺少長輩的尊嚴和理性;他們形容邋遢、一塌糊塗,甚至偷懶耍滑、背信棄義;他們的生活毫無章法,卻強迫孩子有條不紊的生活。這怎麼可能?假如父親動輒就毆打孩子的母親,那麼母親因兒子欺負妹妹比對其實施體罰,這對兒子有什麼意義?如何指望兒子聽她的話,控制好情緒呢?在幼小的孩子心中,父母就像上帝那樣位高權重。孩子缺乏其他模仿對象,自然就把父母處理問題的方法全盤接受下來,並視為金科玉律。父母懂得自律、自尊和自製,生活井然有序,孩子就會心領神會,並奉之為最高准則。父母的生活混亂不堪、任意妄為,孩子們同樣照單全收,並視為不二法門。
兒童心理學家曾這樣總結家庭教養方式對孩子的影響:專斷粗暴型教養方式使子女常常產生不滿情緒,並且有畏懼、懷疑等個性缺陷;放任溺愛型教養方式容易使子女個性不成熟,盲目自信或自負,對自己放任自流;不一致型教育方式容易造成孩子虛偽虛榮的性格;而民主、和諧型教養方式使子女具有較強獨立個性意識,能與人和諧友好相處,自信自立,具有安全感,具有探索精神。那麼你到底是怎樣教育自己孩子的,你的教養方式是什麼樣的?
如兒童的偏執性格與受父母打罵訓斥,父母管教不一有高度相關;受家庭的限制、責罵多,懲罰多,這類事件的持續,使兒童的心理負擔加重,這是導致兒童多動症發生、發展的因素之一;父母對孩子過份嚴厲、粗暴,對學齡兒童的行為問題形成有重要影響,這是兒童消極、孤僻、抑鬱或攻擊性、違紀行為等問題產生的因素之一。
教育建議:
盡量使你的教養方式趨近民主、平等、開放、和諧、友好、溫暖,充滿愛。
二、了解教育
今天的素質教育,在家長哪裡有多少了解?得到多少認同?你是否能為了孩子的發展而維護教育系統提出來的素質教育?家長們多從自身實際出發,忽視科學的教育指導,有時甚至會左右和干預著科學教育的實施,使得學生面對的是分離的教育,不一致的教育。
山東省推行素質教育的基本目標,可以概括為「三個全面」和「三個還給」。即:全面建設合格學校,全面貫徹國家課程方案,全面培育合格學生;把時間還給學生,把健康還給學生,把能力還給學生。
「政府層面要全面建設合格學校,這是政府的責任,談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其基點是要把每所學校都辦成符合國家辦學標準的學校,這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基礎。學校層面要全面貫徹國家課程方案。學校作為辦學主體,必須按照國家課程方案,開齊課程,開足課時,因為學生的基本素質首先體現在國家課程里。教師層面要全面培育合格學生。追求升學率決不能以犧牲部分後進學生為代價,關注每個孩子,不放棄每個孩子,是每個教師的責任。」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的解釋。
小學階段的教育是打基礎,為人生
5. 求小學教師優秀教育日記,教學隨筆
教育教學隨筆(2010-09-21 01:46:46)
標簽: 雜談
創設自主課堂 培養自主學習者
邵陽市資江學校 趙秋霜
讀完了戴爾。斯科特。里德利的《自主課堂》受益匪淺。
戴爾說:「教育的宗旨在於培養自主的學習者,也就是能夠進行有意義的學習並養成終生愛好學習的學習者。教育重在學習能力的培養。要『授人以漁』,而非『授人以魚』。要形成自主課堂,造就自主學習者就必須創建積極的課堂環境。」 他在《自主課堂》中運用大量的教學實例佐證了自主課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提供了許多有指導意義的創設自主課堂的策略。在戴爾的《自主課堂》啟示下,我也嘗試著在我所任教的班級創設自主課堂,想方設法為學生創建積極的課堂環境,努力把學生培養成自主的學習者。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六年一期的《記金華的雙龍洞》時,我讓學生在充分預習課文、查閱相關課外資料的基礎上,自由組合成四個學習小組,以抽簽的方式抽取各組的學習任務:一組學習「路上見聞」,一組學習「外洞景象」,一組學習「孔隙特點」,一組學習「內洞奇觀」。各組給予相應的題卡,並規定時間完成題卡上的學習任務。完成學習任務後,各組派代表匯報本組的學習情況,並以小老師的身份上台向其他組的學生傳授本組所學習到的知識。記得當時各組學生的學習熱情格外高,每個組的學生都在擰成一股繩努力地完成著本組的學習任務,並一心想著怎樣超過別的組,就連那些平時不善於動腦,不樂於動口的學生的情緒也被調動起來了。結果在規定的時間內,四個學習小組順利地完成了相應的學習任務。四個組匯報交流學習的過程更是生動活潑精彩紛呈,如學習「內洞奇觀」的那組學生在網上查找到雙龍洞的好些圖片,他們以導游的身份巧妙地把圖片和課文結合起來,把雙龍洞內雙龍盤繞,各種器物羅列的鍾乳石奇異景觀解說得栩栩如生,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他們還展現了一些葉老沒有寫到的景觀,讓大家根據鍾乳石的形狀發揮想像給景點取名,經過一番討論,雙龍洞內又多了「玉樹臨風」、「千年等一回」、「面壁思過」等妙趣橫生的景觀。這就說明「具有適當挑戰性、有趣的課堂學習氛圍」有效而良性地刺激了學生的學習心理,使他們自覺地呈現出自主學習的狀態,能動地獲取知識。
《西門豹》是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史實故事,教學這篇課文的目的在於讓學生了解西門豹關心百姓,不迷信,足智多謀,為百姓辦實事的品格特徵,同時也讓學生領會學習課文人物描寫生動傳神的語言特色。教學《西門豹》時我嘗試著把學生分為男、女兩大組,讓他們在記住了故事內容的前提下,利用集體的智慧把課文改編成課本劇,然後進行排練表演。學生可來勁了,大家忙著編劇本、查資料、設計服飾、發型,忙著分配角色、背台詞、對戲。。。。。。忙得不亦樂乎。經過兩天的准備,男、女同學各拿出了一台像模像樣的《西門豹》課本劇,女同學唱歌劇,男同學演話劇,表演得各有千秋,連家長都被吸引來了。表演完後,學生們對西門豹的形象爛熟於心,對他的品格特徵也更為敬佩,同時還好好地過了一把創造設計、自由發揮以及表演癮。事實證明這種「創造性的學習」往往更容易讓學生接受,並讓他們學得更為輕松。
在自主課堂中我盡量去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並設法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因為好奇心往往是打開知識大門的叩門磚。每教一篇新課文,我都會設計幾個能吊起學生好奇心的 問題,並引導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去自主求知,解決問題,獲取知識。有時課堂中解決不了的問題,我會和學生在課外繼續尋求答案。如教《撈鐵牛》時,學生對和尚懷丙利用水的浮力撈鐵牛表示出極大的好奇,甚至不太相信水有這種神奇的浮力。於是課後我和學生共同用實物演示撈鐵牛過程,還做了好些其它的浮力實驗,學生的好奇心滿足了,知識也學到了。學習《五彩池》時,學生很好奇於五彩池水是由於池底的石筍折射陽光而變得五顏六色的,對於課文的描述,他們似懂非懂。我要學生去找多棱鏡之類的東西,實驗陽光的折射情況。恰巧,我有一顆仿鑽石造型的人造水晶飾品,我把它放在太陽光中讓學生看,學生們大叫:「啊,太陽真的是七色的!」我又把水晶飾品丟進水杯中,再讓學生觀察,學生發現水在陽光照射下有了各種顏色,他們異口同聲地說:「我們明白了,五彩池的顏色真是太陽光折射出來的!」
在創設自主課堂時,我很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責任感,要求他們首先得對自己的學習負責,積極參與課堂中的一切學習,完成課堂中的所有學習任務,同時還要學會對他人負責。我安排每對同桌都是一對學習夥伴,他們有互相學習、互相督促、互相教育的任務。他們要互相監督聽課情況,要互相檢查課堂筆記和課堂聽寫,並互相糾錯。在這樣相互學習,相互教育的過程中,絕大部分學生的學習責任感加強了,學習習慣良好了,學習能力不斷強化,學習主動性增強了,真正成為了自主學習者。
很感謝《自主課堂》這本好書,它確實教給了我一些很有益的教學經驗和教學策略----這些經驗和策略支持了我為學生創設的自主課堂,讓自主課堂快樂了我學生的學習,也快樂了我的教學。
引領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快樂成長
邵陽市資江學校 趙秋霜
筆者從自身的閱讀經驗及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發現,良性而有效的課外閱讀對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塑造小學生美好的人文品格起著不可小覷的作用。小學中、高年級階段是課外閱讀的黃金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各種能力以及人格心智正在逐步形成並發展,各種知識也在逐步積累,語文教師應該抓住時機,引導學生在學好語文課本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基。在從事語文教學時,我一直把學生的課外閱讀當成常規的教學任務,備案在我每期的教學計劃中,我用書籍架成階梯,引領我的學生在閱讀中不斷向知識的聖殿之巔攀登,一路快樂成長。
一、引導有效閱讀
我提倡的是良性而有效的課外閱讀,即學生所讀的課外書籍必須是有助於他們身心健康成長的好書,學生在閱讀中必須要達到一定的目標---積累知識,豐富語文素養,陶冶美好情操,健全心智。為了幫助學生實現這一閱讀目標,我花了不少心思,做了不少功課。每學期開學初我都會給班上學生布置不少於二十萬字的課外閱讀任務(新頒的《小學語文課程標准》明確規定小學階段中、高年級的學生每人每期的課外閱讀量不少於二十萬字」),根據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水平,推薦相應的閱讀書目,如《弟子規》、《幼學瓊林》、《三字經》、《世界經典童話叢書》、《中國少年兒童網路全書》、《上下五千年》、《世界名人傳記叢書》、《唐詩三百首》、《成語典故》、《伊索寓言》、《山海經》、《愛的教育》、《大宇宙》。。。。。。內容由窄到寬,程度從淺入深,即從趣味性強、故事情節豐富的童話讀起,再向天文、地理、歷史、國學等讀開去。為了讓學生把課外閱讀落到實處,我教給了學生許多切實可行的閱讀方法,我讓每個學生准備了一本厚實的課外閱讀積累本(可連續用好幾個學期),每天規定三十分鍾的閱讀時間,邊閱讀邊做閱讀筆記完成當天的課外知識積累任務:或摘錄好詞、好句、好段,或摘記知識要點,或抄錄奇聞趣事,或寫閱讀感言,或做點評,也可模仿閱讀文本寫句、寫段。。。。。。學生每天的課外閱讀時量和課外閱讀筆記必須要家長簽字,再交給我查閱。我每周組織學生進行一次課外閱讀交流活動:有時讓同桌或同組的同學相互交換課外閱讀筆記進行學習、評價,有時讓課外閱讀經驗豐富的學生介紹閱讀經驗和收獲,有時是同學之間相互推薦最新書訊或優秀書刊。。。。。。在這樣目標明確又持之以恆的課外閱讀訓練中,學生較好地掌握了閱讀方法,激發了閱讀興趣,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由被動閱讀轉變成主動閱讀,由苦讀(有些學生起初把每天的三十分鍾課外閱讀視為苦差事)發展到樂讀(後來我偶爾忘了布置三十分鍾的課外閱讀,學生會自己主動補上,他們說少了那三十分鍾的閱讀會很不習慣)。我還隨時關注學生的閱讀行為和閱讀心理,一旦發現學生有閱讀偏差便及時幫助他們糾正。有段時間,班上學生流行看驚悚小說,我調查了部分學生的閱讀感受,他們說這樣的小說情節十分荒誕離奇而陰森,看的時候特別緊張刺激,看過後腦海中老出現書中的恐怖場景,令人十分害怕,尤其女生,晚上會嚇得不敢獨自睡覺。針對這一問題,我在班上組織了一次「我們該讀什麼書」的主題班會,學生們在質疑、辯論、探討中明白了少年兒童期的學生心智發育不全,心理承受能力脆弱,驚悚小說中陰森血腥的描寫會給自己造成心理陰影。道理明白了,學生中看驚悚小說之風自然也就剎住了。
二、組織讀書活動
為了強化課外閱讀的效果,我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開展了系列「課外閱讀綜合實踐活動」。
1、開辦班級小圖書館
為了讓學生既節約買書的經費又資源共享,我建議在班上辦個小圖書館,學生們都十分贊同,大家自願捐出各類書刊數千冊。為了辦好小圖書館,班委會的成員們利用課余時間把所有書刊全部包裝一新,分門別類貼上編號,並制定了嚴格的圖書管理制度和借閱制度。班級小圖書館開放後,學生們課間追打吵鬧的人少了,坐在教室里看書的人多了,學生相互交流的話題也豐富了許多。小圖書館還專門設了意見箱,經常向學生了解閱讀情況和閱讀需求。
2、學生自編《讀書報》
班委會編了一份《讀書報》,做為同學們課外閱讀的一個載體。這份《讀書報》由班委會成員負責主編,每個月出兩期,每期由四個學生合作編寫。《讀書報》上有精美的插圖,有豐富的課外知識,有班上學生的優秀習作,有新書介紹。。。。。。這份小小的手抄報凝聚著學生辛勤的汗水,閃爍著學生智慧的火花。
3、開展主題讀書活動
為了調動全班學生的課外閱讀積極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我利用班隊活動課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主題讀書活動,如:「智慧從書中讀出來課外知識競賽」、「唐詩宋詞誦讀會」、「比比誰讀的書多小書蟲經驗交流會」、「我閱讀我快樂閱讀感言小徵文」。。。。。。這些讀書活動的開展掀起了學生課外閱讀的熱潮,連那些平時不善於閱讀的學生也有意識地自覺地進行課外閱讀了。
三、引領學生成長
課外閱讀是自主學習,自主建構的過程,學生在持之以恆的課外閱讀活動中,知識得到積累,閱讀能力得以提高,語文素養不斷豐厚,人格品行日臻完善---學生們在書香中快樂地成長著。
1、學生品格日臻完善
學生在課外閱讀活動中豐富了知識,拓寬了視野,更學會了不斷地完善自我。網路類書籍使學生充滿智慧;蘊含哲理的成語典故、寓言故事讓學生閃耀思辨的火花;童話讓學生充滿愛心,富有童趣;名人傳記讓學生志存高遠;唐詩宋詞賦予學生滿腹文氣。。。。。。在書香熏陶中,我所教過的124班、139班、153班班風良好,學風良好,學生綜合素質好,學生整體知識水平和人文水平在年級位居第一。例如139班曾連續八個學期被評為學校的文明班級,連續八個學期語文期末統考名列年級第一(一個年級四個班)(這些都是有檔案可查的)。
2、學生語文素養快速豐厚
有效的課外閱讀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語文學習,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不斷提升:解讀文本、分析問題、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生感悟和欣賞語言文字的能力得到了長足發展;學生的寫作水平快速提高,寫作興趣濃厚,自主寫作蔚然成風,學生在完成每期規定的八篇習作之餘還自覺地一周寫一篇小練筆,一天寫一篇日記,還有些酷愛寫作的學生寫長篇童話故事,如徐海凌的《不滅傳說》,歐陽旺的《森林冒險》,戴詩琴的《閣樓精靈》等長篇童話故事在《讀書報》上連載,並在同學中廣為流傳。徐海凌、張世甲、韓冰眉、周紅豆等學生還經常在《邵陽日報》、《小溪流》、《小學生導刊》上發表作品。還有一些語文水平相對較弱的學生也在課外閱讀中學到了不少寫作知識,從而提高了寫作水平,如朱文騏三年級時每次作文都犯愁,從四年級開始喜歡上閱讀,讀的書多了,文思自然就開闊了,作文時也有話可寫了,到五年級時他的作文水平還達到了優秀級別,還時有文章在學校的《小記者報》上發表。
3、學生自我教育能力提高
有效的課外閱讀強化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自覺性,養成了學生良好的學習心理品質和學習習慣,學生課堂中聽課習慣良好:注意力集中,自控力強,發言積極,喜歡交流、辯論、探討問題,堅持做聽課筆記;作業習慣良好,能按時按質按量完成各科作業,且書寫工整,卷面清潔,正確率高;學生有良好的反思習慣,每個學習階段完畢或每次考試過後,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學習狀況或成績及時反思,分析自身的問題,寫出反思日記,查漏補缺,為下一段學習掃除障礙。
高爾基說得好「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老師,引導你的學生去熱愛書籍,去閱讀書籍吧,因為閱讀書籍會讓你的學生成長得更快捷、也更快樂。
2010年9月22日
為學生「造米」下鍋
---巧用心思為學生創造作文素材
邵陽市資江學校 趙秋霜
一次給學校的「感受師恩」演講賽做評委,其中有三個演講者給了我較深刻的印象,因為這三個來自不同年級的學生都在演講稿中寫到了看到自己的老師在辦公室一邊打點滴一邊批作業的情景,然後感動得眼淚湧出了眼眶。據我所知,我們學校的老師經常有帶病堅持工作的,但卻從沒有哪個老師在辦公室打過點滴。這說明什麼?只能說明他們三個抄襲了同一篇範文。不過,時下抄範文的又何止這三個學生。
學生抄範文是有原因的,一是各類作文書籍泛濫成災,每個學生手頭至少有一兩本所謂的作文工具書,當然抄起來是又方便又快捷;二是老師、家長每天逼著學生寫這寫那,為應付檢查,學生只能抄範文交差;三是學生生活閱歷淺,生活范圍窄,作文素材幾近枯竭,無「米」下鍋,無文而作,所以只能「借米」下鍋。
學生,尤其小學生作文素材枯竭、無文而作是一個普遍現象,其根源在於:1、學生生活閱歷淺,沒有積淀下多少可供作文的生活經歷;2、學生生活范圍窄,眼界不開闊,見聞太少,沒啥可入文的東西。現在的學生大多兩點一線,每天學校、家就是他們的全部世界。春暖花開時節,他們不可外出踏春,秋涼果熟時候,他們不能出去秋遊,因為上級部門不準,學校不準,家長不準,老師也不敢,萬一出個安全事故,那可不是鬧著玩的。所以現在的城裡孩子好多不知道李花、荷花開在幾月,不知道花生結在枝頭還是長在土裡,甚至不明白公雞和母雞有什麼區別(曾經親眼看見一個四年級的學生在作文中寫公雞下了一個大蛋)。。。。。。3、學生缺乏身體力行的生活體驗,現在的學生除了讀書還是讀書,想做點家務,家長不讓,嫌添亂;想做做小玩意,家長掏錢買;想做點公益勞動,家長嫌多管閑事;甚至想在學校值日搞個衛生,衛生區域還要被班主任賣給勤雜工(我們學校如今絕大部分教室衛生,公共區衛生都被班主任賣給食堂的工人了)。。。。。。可憐的學生們到哪兒去找鮮活的題材,寫鮮活的作文呢?
作文素材的積累完全靠點點滴滴的生活積累,沒有真實豐富的生活就沒有素材。面對當前我們學生的生活現狀,我們做語文老師的該如何打破學生無素材積累,無文而作的尷尬局面呢?我從多年的作文教學實踐中摸索出一套給學生巧找素材,造「米」下鍋的作文教學方法。
一、精心設計活動
活動是學生的快樂之源,也是幫助學生積累作文素材的有效途徑。因此,我每期都會給學生精心設計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感受生活,體驗喜怒哀樂,並鍛煉自己的各種能力,從而積累豐富的作文素材。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游樂中潛藏著豐富的活動資源,只要我們有心,就能挖掘出許多有益學生身心健康的活動腳本。有段時間,學生中特別流行用五顏六色的彩色膠管編編織織,於是我借機給學生設計了一個「巧手編夢 」的手工活動。第一課時,我讓學生在掌握了簡單編織方法的基礎上,自由組合或單干,在規定的時間內用彩色膠管和輔助材料編織成單件或成組的小玩意兒,要求作品富於想像力,有創意,並要命名。學生興趣盎然,一個個埋頭苦幹,規定的時間一到,一件件有模有樣的編織品琳琅滿目地呈現在我眼前,有形態各異的小動物,有精巧玲瓏的瓜果,有美觀大方的首飾,還有「姜太公釣魚」、「老鼠嫁女」等故事場景。活動的第二課時,我讓學生把作品陳列在講台上,大家參觀欣賞作品,然後評出「最佳創意獎」、「最有趣味獎」、「最精美獎」等獎項,最後頒獎。學生們懷著極大的熱情參與了活動全程,在活動中,他們動腦想,動手做,動口說,體驗了緊張、焦慮、失敗、成功、喜悅、遺憾等等情緒。活動結束後,許多學生還在津津樂道著活動情況。我問學生,如果把這次活動寫下來,有話可寫不?學生回答說,有,可寫的話多著呢!所以接下來的作文指導我沒怎麼費口舌,學生就把作文寫好了,而且佳作迭出。我還給學生設計過「我當小老師」、「我是小小設計師」(學生利用廢舊衣物設計新款服裝,利用廢品設計飾品、日用品等)、「趣玩橡皮泥」、「愛心小組在行動」(學生自由組合成若干小組,每組在一周內完成至少五項愛心任務,超額的組將得到神秘獎品)、「做一回拾荒者」(組織學生撿垃圾、拾廢品)、「我吹,我吹,我吹吹吹」(吹泡沫比賽)、「火線運水」、「今天我當家」(孩子和家長進行角色換位)、「巧廚拼涼盤」、「編課本劇、演課本劇」等等活動。這些活動有手工勞動,有文體活動,有公益勞動,有語文實踐活動,有游藝活動,每次活動學生們都玩得不亦樂乎,,也寫得不亦樂乎,因為他們在多姿多彩的活動中真實地生活著,愉快地感知著,情感在盡情地宣洩著,所以心中的感受便會自然地發諸於筆端,成為了最真最好的文章。
二、巧妙利用教材
其實,在我們的語文教材中也潛藏著豐富的作文素材,教師如果利用得當,也能為學生作文找到下鍋之「米」。
1、改寫古詩
小學語文課本中每冊都有三、四首古詩,這些古詩語言精練,內涵豐富,意象生動,給學生留下了極大的想像空間和語言文字訓練空間。因此,我每期都會指導學生在了解詩作背景和深入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改寫幾首古詩,即把古詩改寫成散文。在改寫過程中,學生突破原詩的語言容量,打破原詩的語言結構框架,進行著新的語言創作,在這個創作過程中,學生的思維總是很活躍的。例如學生在改寫《宿新市徐公店》時,大部分學生都用較淡雅的白描筆調描寫了「籬笆」、「小徑」、「樹木」交織而成的院落靜態景物,然後用濃墨重彩描繪「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的場景,既寫兒童追的種種動作,又寫黃蝶飛的各種姿態。原詩中只有「急走」和「追」兩個動作的兒童在學生的筆下有的狂奔,有的蹦跳,有的摔了跟頭,有的在喊叫,有的在說話,而且還有了鎖兒,柱子等有趣的名兒;原詩只出現「菜花」二字的菜園也被學生渲染得有形、有色、有香。一首二十八個字的古詩通過學生的想像、充實,變成了四、五百字一篇的情景交融的散文。
2、續寫課文
翻開我們小學的語文課本,有很多課文給學生留下了拓展想像的空間,如《凡卡》、《小英雄雨來》、《小攝影師》、《窮人》、《金色的魚鉤》。。。。。。續寫很能鍛煉學生的想像力,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我曾指導學生續寫過《凡卡》,學生續寫出來的故事多姿多彩,反應出各不相同的思維方式,有的學生極理性地給予凡卡更為悲慘的結局,寫他爺爺貧病而死,寫老闆阿里亞西涅更加虐待他,致使凡卡一次又一次地逃跑,最後。死在逃亡的途中。有的學生極浪漫地讓凡卡在鞋店裡得到老闆女兒的關心、幫助,慢慢長大成人,最終和老闆的女兒結婚,開了一家製鞋店,成為莫斯科著名的鞋匠,生活富足,還把鄉下的爺爺接到了身邊。
3、擴寫段落
課文中有些段落寫得很簡單,老師可以指導學生對它們進行擴寫。如《記金華的雙龍洞》中的「內洞奇觀」一段,作者只簡略地寫到盤在洞頂的鍾乳石青龍和黃龍,對內洞的其它奇妙景觀未展開寫,我便指導學生在課外查閱雙龍洞相關文、圖資料的基礎上進行擴寫練習,學生根據手頭的資料在原文的基礎上詳細、生動地描繪了內洞鍾乳石千姿百態的迷人景象,有的學生還加進了相關的神話傳說,學生的擴寫讓金華的雙龍洞變得更加神奇誘人。
另外,「文體互換」(把說明文換寫成記敘文,把劇本換寫成小說,把小說改換成劇本等等)、「翻新老課文」、「給課文補白」等也是學生作文材料的極好來源。
三、指導學生積累
正由於學生生活空間狹窄,生活積累匱乏,情感體驗空洞,所以老師就應該經常性地指導學生進行作文材料的積累,指導學生從看似單調的日常生活中去挖掘可以入文的人、事、景、物,去捕捉平凡生活中的亮點。我採用單元日記的形式指導學生積累作文素材,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實踐,學生受益匪淺。
每個學期我按學校的開課周數給學生設置相應的主題日記(如全期有二十周,學生則寫二十個單元日記,不一定每天寫,但每周不少於三篇),每個單元定一個大主題,每個主題下有相應的觀察積累任務,如以「人物寫真」為主題,就是讓學生去觀察身邊形形色色的人,記錄他們的體貌特徵,言行舉止,穿著打扮,為人處事的故事等等。如以「花鳥魚蟲」為主題,則指導學生到大自然中去了解一些植物的生長習性及其枝葉花果的特點,了解一些魚類、昆蟲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以「日月星辰」為 主題,指導學生看日出日落,月缺月圓的景象,看燦爛星漢,認識星座,了解一些宇宙的奧秘。以「我的成長故事」為主題,指導學生關注自己的生活、學習、社交等方方面面的情況,及時把自己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記錄成文。。。。。。因為有了明確的觀察目標和具體的積累素材的任務,學生學會了用探究和發現的眼光去看周遭的一切,他們關心起在垃圾箱中淘廢品的拾荒老人來(有個學生詳細地記錄了一個拾荒老奶奶一周的拾荒經過,字里行間滿是對老人的同情,他還建議同學們把廢舊作業、書報、礦泉水瓶等等積累起來送給老人,我們還真的那麼做了),他們和在草地上打拳的螳螂游戲,把在街頭流浪的狗狗帶回家,他們聽得清樹們在風中吵嘴或談天(引自學生文中的話語)。。。。。。在這樣的日積月累中,學生的眼光敏銳起來,情感豐富起來,當然文思也就敏捷起來。
要改變學生無「米」而「炊」的作文僵局,老師只有巧動腦筋,勤花心思,才能為學生創設出有文想作,有文可作的令人開心的寫作氛圍來。不過,這可是一項長期的、艱辛的工作。
2010年9月23日
6. 小學英語理論學習筆記5000字
教師理論學習材料(五)
新課改基本理念集錦
1、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據《教育法》規定的國家教育方針,著眼於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態度、能力、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為基本特徵的教育。
2、以人為本: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突出對學生的人文關懷,要把學生看成有情感、有需要的「人」,而不是知識的「容器」和考試的「機器」,要積極營造一個輕松、愉快、和諧的學習氛圍。在教學過程中,要求通過挖掘學生潛能、提高學生潛質達到教育目標,要善於發展學生的優點並幫助其提高,不要唯成績論、唯表現論,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發展空間。
3、課程結構:每門課程的內容如何兼顧知識、兒童和社會的需要與可能,涉及課程標准和教材(尤其是教科書)的編寫。
4、課程標准: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它體現國家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規定各門課程的性質、目標、內容框架,提出教學和評價建議。
5、校本課程:校本課程是以學校教師為主體,在具體實施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前提下,通過對本校學生的需求進行科學的評估,充分利用當地社區和學校的課程資源,根據學校的辦學思想而開發的多樣性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
6、課程資源:課程資源是指有利於實現課程目標的各種因素,它包括形成課程的因素來源,如知識、技能、經驗、活動方式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以及培養目標等方面的因素;也包括實施課程必要而直接的條件,如決定課程實施范圍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時間、場地、媒介、設備、設施和環境,以及對於課程的認識狀況等因素。
7、積極主動學習態度:使學生獲得基礎知識與基礎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8、學生的全面發展: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都提出基本要求。特別強調課程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良好品行及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
9、科學人文性課程:這種課程以科學為基礎,以人自身的完善和解放為最高目的,強調人的科學素養與人文修養的辨證統一,致於科學知識,科學態度和人文精神的溝通與融合,力求把「學會生存」「學會尊重、理解、寬容」、「學會共同生活」、「學會創造」等教育理念貫穿到課程發展的各個方面。
10、回歸生活的課程生態觀:即強調自然、社會和人在課程體系中的有機統一,使自然、社會和人成為課程的基本來源(即:自然即課程,社會即課程,自我即可課程)。
11、學生學習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師教學行為的變化為前提,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關注學生是用什麼方法、手段,通過什麼途徑獲取知識,教師應盡可能創造一種能讓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主動獲取知識的氛圍,應引導學生學會收集、分析、處理、運用信息,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12、三級課程管理模式:讓地方、學校參與課程決策,讓校長教師乃至學生和家長、社區人士享有參與基礎教育課程建設的機會,為基礎教育的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
13、教材是範例:教材是學校用於促進學生發展的「文化中介」(或一種材料),教材內容是教學過程中師生對話的一種(不是唯一的)「話題」,是特定的範例。學生學習教材內容的最終目的不是為記住教材的全部內容,而是利用教材材料訓練分析問題的方法,提高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教師利用教材為「中介,」通過組織師生對話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啟發學生的思維及培養各方面的能力。教師教學的重點不應是教材內容的完成,而是學生學習態度、習慣、方法思維方式等方面的訓練和培養,使學生由能學會真轉正為能會學習。
14、教室是實驗室:教室不是教師表演的專用舞台,而是師生互動交往的一個場所;教室不只是教師對學生進行訓練的場所,而是教師引導學生發展的場所;教室不只是傳授知識的場所,更應該是探究知識的場所。
15、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生學習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關注的重點應是學生(學生的態度、情感,體會、經驗、發展等)而不應是學科,教師的講解、輔導、指導、展示、演示、釋疑、評價及組織操作觀摩等都應以學生發展為目標,盡可能做到認知和情感的統一。
16、課堂教學注重過程:教師應關注學生的「會學」而不是只關注學生的「學會」,教師的教學設計應以改變學生傳統的接受式學習方式而設計,應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教學過程。
17、綜合實踐活動: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並作為必修課程,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加強信息技術教育,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術和職業分工,形成初步技術能力。
18、新的教學觀:是一個信息和情感交流、溝通,師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
19、新的教師觀:學生發展的促進者,課程的開發和建設者,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在與學生的關繫上是平等的,是平等中的首席。
20、新的學生觀:學習的主體,人格獨立的人,有個體差異的人,個性豐富,富有潛力的人。
21、新的質量觀:實現由「以分數為標准」到「以每個學生德、智、體等諸方面素質與個性得到充分發展為標准」的轉變,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
22、自主學習: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能學、想學、會學,堅持學(相對於被動學習)。
23、合作學習:學生在小組和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相對於個體學習)。
24、探究學習:問題性、實踐性、參與性和開放性(相對於接受學習)。
25、評價內容多元化:不僅重視語言能力與數理邏輯能力評價、也要重視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評價。
26、評價方式的多樣性:除筆試外,口試、答辯、操作考試、聽力考試、過程檔案記錄(成長檔案袋,科學、藝術活動夾)、鼓勵性評語、預測性評語等等。
27、過程與結果評價並重:過程評價主要在於促進發展,結果評價則有比較明顯選拔甄別功能。
28、發展性評價:要求關注全人發展,關注個性發展,關注發展過程,把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以來,使學生、教師、學校和課程的發展過程成為評價的組成部分。
29、教師專業發展:簡單說就是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研究能力的發展。
30、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在教前、教中、教後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審視和分析,能使自己的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提高,能使自己的經驗理論化,從而使自己的教學自我監控能力形成和提
7. 小學生學習心得筆記(200字左右)
《小學生語文學習心得體會》正文開始>>
---
學習要定時,要在最短的時間做最有生產力的事情。通常我給自己規定了30分鍾左右的學習時間,三十分鍾到了立即停止,這樣不僅勞逸結合而且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自己的學習效率。
3、 學習的時候要專注,最好的辦法是關掉手機,把自己關禁閉,給自己一個舒適的自由空間,如果可能會有打擾的時候,最好不要學習,或者說學一些輕松的內容。
4、 學習的時候運用嘗試回憶法,及時地回憶學習的內容,幫助記憶;對於需要理解的內容,主要採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方法,並且給自己一個暫停是時間來思考;學習是一個內化的過程,因此學習最主要的是有自己的心得,最好是用由表及裡,由此及彼寫讀書筆記;最後,學習最重要的是運用,如果學習不能運用,就沒有學習到真理,在游泳中學會游泳,這才是最主要的。
5、 調動多種感官進行學習,讓學習的方式更加輕松並且更加有效率。比如遇到寫得好的文章可以讀一讀,盡量安排在早晚的時候讀最好,享受有聲閱讀的滋味,可以錄下來。有時候聽講或是與同學討論也是很好的,總之不要把一切壓力都交給眼睛。
8. 小學教師學生筆記如何寫
課堂筆記就是學生對老師課堂上所講授的內容做書面記錄,並把它作為今後復習和學習的重要資料,好處有很多,比如有助於知識的存儲和記憶;幫助學生提高課堂注意力。再有就是回到家裡復習或等到期末復習的時候課堂筆記就派上用場了。
記課堂筆記的方法很多,但不是每一種方法都適合於每一個學生,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記筆記方法。
一、在書本上作「旁註」。
在課堂上對於老師的講解重點例如一些詞語的解釋、重點的段落,或用畫線、或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或寫一些簡單的註解等標注出來。比方說重點的地方可以用直線畫下來,比這個還重要的內容用波浪線現出來,遇到有疑問的地方可以畫一個問號,需要積累的詞語可以用圓圈、方框圈起來。
二、准備一個專門的課堂筆記本。
每一個學科都應該有一個專門的筆記本,包括語文、數學、思品與社會、科學等等,這是養成一種好的學習習慣的基礎。一般情況下以老師的板書為主,其次是抓住老師講解的重點記錄在本子上。
三、學會在筆記中質疑。
(一)寫字速度慢,課堂只為記筆記而記筆記,有的時候跟不上老師的講解。(二)學生不會思考!課堂只為了記而記,沒有充分的思考時間,或沒有自主思考問題的習慣。所以在記筆記的過程中,要學會記重點,留下一些時間把自己的困惑寫下來,然後留在課後思考、與人交流,這樣才會有發展。記完課堂筆記後,一定要記得整理。因為課堂老師的講解一定要快於學生動筆記錄,所以沒跟上的地方一定要和同學比較一下,把自己沒跟上的抄到自己的筆記上,使筆記更趨於完整以免使一些知識點掌握有誤,其實這個過程也是記憶和復習的過程,一定要趁熱打鐵,不要拖拉。
說到底,小學生學會記課堂筆記其實就是一種學法指導的過程。播下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為,播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小學教育是為學生的將來
一、記提綱。一般說來,老師的課堂板書就是課堂學習內容的綱目。這些綱目是任課老師在研透教材內容基礎上,根據教學體會寫出來的,它反映了授課內容的知識結構和要點。把他們記下來,有助於學生理解、掌握、復習新課內容和知識體系。
二、記疑點。一是學習該內容時容易出現的問題,記下來提醒自己;二是課堂上沒有弄懂的問題,便於課後弄懂它。
三、記方法。課堂上老師常常會講解解題的技巧、思路和方法。這些對於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將這些方法記錄在冊,並根據所記錄下的方法進行理解、復習,並且日積月累,舉一反三,有助於大大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
四、適當記。應該強調的是,上課應以聽為主,輔以筆記,不能以筆記代替聽課或影響聽課;課堂筆記隨堂記錄,課後應及時補充、整理,以便以後復習,並培養整理筆記的習慣。
一、記提綱
老師講課大多有提綱,並且講課時老師會將備課提綱書寫在黑板上,這些提綱反映了授課內容的重點、難點,並且有條理性,因而比較重要,故應記在筆記本上。
二、記問題
將課堂上未聽懂的問題及時記下來,便於課後請教同學或老師,把問題弄懂弄通。
三、記疑點
對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內容有疑問應及時記下,這類疑點,有可能是自己理解錯誤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老師講課疏忽造成的,記下來後,便於課後與老師商榷。
四、記方法
勤記老師講的解題技巧、思路及方法,這對於啟迪思維,開闊視野,開發智力,培養能力,並對提高解題水平大有益處。
五、記總結
注意記住老師的課後總結,這對於濃縮一堂課的內容,找出重點及各部分之間的聯系,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尋找存在問題、找到規律,融會貫通課堂內容都很有作用。
9. 小學生學雷鋒筆記
最好自己寫,以下僅供參考
學習雷鋒讀書筆記400字
俗話說: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誰說不是呢!這已經成了家喻戶曉的事實。
在他的日記中寫到「如果脫離了領導,不聽黨的話,光憑個人的心願去做事情,是很難做好的,甚至要犯錯誤。有些同志思想進步慢,工作成績差,是什麼原因呢?我認為原因只有一個,就是自以為正確,不聽黨的話,不聽群眾的話,明明自己的看法不對,也不改正;明明領導和同志們的意見是正確的,也不誠懇地接受。這樣,就會落後。」可見他是一個善於接受別人的建議與意見的人,正因為他有這樣一個好習慣,所以才會去思索怎樣去幫助人民、怎樣完成黨給的任務更好些吧?
有的人明明做得不對卻總是無理狡三分,不去接受別人的意見,堅持自己的作風做法。但是他卻不知道,到頭來吃虧的是自己。或許這只是成心想氣別人、礙於面子,所以才不聽。但是如果不聽就會吃大虧,這和面子比起來哪個重要?
在生活中做人一定要和善,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向雷鋒叔叔學習!
學習雷鋒讀書筆記400字
寒假裡,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叫《雷鋒日記》,這本書很好看,書里寫了很多雷鋒叔叔幫助人是事。記得書上有一個故事,雷鋒看見有一位大嫂,她抱著一個幾個月的孩子,肩膀上背著包袱,手裡牽著六七歲的孩子,雷鋒看到了連忙問那位大嫂:「你們從哪裡來的?」大嫂說:「我們是從哈爾濱到樟子溝村的。」雷鋒連忙跑去宿舍吧雨衣拿過來給大嫂穿,雷鋒抱著幾個月的小孩,肩膀上背著包袱,說:「這里離樟子溝還有十五里路呢。」過了一小時四十分鍾,終於,前面是樟子溝村了。大嫂說:「同志進來喝口水吧,天都這么晚了,在我家住下吧,等明天天亮了回去也不遲啊。」雷鋒說:「不行啊,明天還有任務,我必須回去。」說完他就迅速的回去了。「
看完雷鋒日記,我很有啟發,雷鋒不管什麼時候都會去幫助人。我們要向雷鋒叔叔學習,和他一樣樂於助人,不計較個人得與失,做好事不留名。
學習雷鋒讀書筆記400字
今天,我看完了一本叫《雷鋒日記》這本書。這本書講述了雷鋒每天做過的好事。
從這本書里,我知道他只是一名普通的汽車兵,然而他在平凡的工作上,做出了不常的成績,他不但在工作上做出了好成績,他還在平時幫助了許多人。
有一次,在冬天的時候,有一位老奶奶冷得直搓手,雷鋒看見了,忙把他自己的手套給了那位老奶奶,從這里可以看到他是一個很積極幫助別人的一個人。
在「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的生活崗位上?······」這是出現在《雷鋒日記》中的一段,從這里,我體會到了雷鋒對工作是那麼負責,它是一顆小小的螺絲釘,可是他卻做到了自己的本分。
雷鋒的這種精神,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