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育部將如何治理幼兒園「小學化」
嘛。。。。誰抄規定了只有襲課本上的知識才是知識呢?學會使用筷子,學會走路,學會與別人友好相處,又有哪一個是必須要用課本呢,就算是做菜做飯,也沒有必要對著食譜千篇一律,總可以對著自己的胃口稍加修改。幼兒園其實不算受教育的階段,只是在這里,可以讓孩子能接觸更加多的同齡人,還有老師在這里引導他們未來的方向。這就夠了
2. 淺談如何防止幼兒教育小學化
如何避免幼兒園小學化傾向?
一、幼兒教育小學化的主要表現在行為規范方面:要求幼兒像小學生一樣遵規守紀,少動少玩。不少幼兒園將小學對學生的行為規范要求搬到幼兒園來,嚴加管束。
比如對老師要絕對服從,要馴順聽話,不許頂嘴,不許辯解,不得沒禮貌;上課要專心聽講,不許開小差,不許說話,坐姿要端正,精神要集中,回答問題要舉手;
課間不許追逐打鬧,不許跳躍奔跑,不許高聲喊叫,要安靜地休息或做游戲,做好上下一節課的准備。在學習知識方面:要求幼兒像小學生一樣以學為主,刻苦學
習。不少幼兒園違背素質教育原則,隨意增設英語、拼音、識字、珠心算等課程,不注重培養幼兒的綜合素質,不是組織幼兒從游戲中學習,而是要求幼兒像小學生
那樣聽課,像小學生那樣學知識,像小學生那樣做作業,辦園方向和辦園目標嚴重脫離幼兒實際。講課則一味向幼兒灌輸知識,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圖案色彩,缺少
生動的游戲,乾巴巴的說教索然無味;課講完後則要求幼兒做作業,一個字母或一個字抄寫十遍甚至一頁,還有100以內的加減、英語、珠腦心算等等,作業一大
堆,幼兒園里做不完,回到家裡還要做等等。
二、 端正思想,制止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
1、加強對幼兒教育宗旨的宣傳,提高全社會對幼兒教育的認識。各幼兒園要利用家長開放日、家長會、宣傳欄等形式,加大宣傳力度,讓全社會充分認識幼兒教育
的宗旨、意義、形式和目的,糾正「小孩上幼兒園主要就是學習知識」的錯誤認識,調整對幼兒園的評價標准,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才能有效得到制止。
2、在幼兒教師中開展一場教育思想大討論,提高幼兒教師業務素質。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根源,歸根到底還是教育思想不端正。幼兒教師是幼兒教育的直接實施
者,端正幼兒教師的教育思想,對糾正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有必要在全體幼兒教師(含幼兒園辦園者和幼兒園園長)中深入開展一場教育思想
大討論,認真學習《綱要》,將全體幼兒教師的教育思想徹底扭轉過來,與時俱進,使之適應幼兒園素質教育的需要。《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
指出:「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面向全體幼兒,關注個體差異,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結合,寓教於樂,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加強對幼兒園玩教具、幼兒圖
書的配備與指導,為兒童創設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防止和糾正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我們從事幼兒教育的工作者,一定要遵循這一原則,不能盲目的迎合
家長的需求,尤其是當園長的,一定要有正確的辦園思想和辦園理念。
3、加大對幼兒園指導、監督、管理的力度。因為部分幼兒園辦園條件差,幼兒園里很少玩具、教具和圖書圖片,教師難以開展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教育。各幼兒園
要配備教育教學、游戲所需要的設施設備,並定期組織人員通過明查暗訪、定期座談、教育教學效果測查等方式,強化對幼兒園的監督。加大工作力度,規范幼兒教
育教學行為
課程設置:嚴格按照河北省幼兒園課程教材進行教育教學活動,每個主題可以相對劃分為語言、科學、社會、健康、藝術五個領域。各領域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
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的發展。嚴禁教一年級課程,避免幼兒教育小學化。幼兒園不能任意增設英語、寫字、珠心算等課程。幼兒園不能以識
字為主要目的,人為規定識字的數量。要讓幼兒通過聽故事、讀兒歌、做游戲、閱讀圖畫書,練習組詞、造句,使幼兒對漢字產生求知慾,培養他們對漢字學習的興
趣,發展口語表達能力,促進兒童早期閱讀,為正規的小學識字學習做好心理准備。教師要備齊語言、科學(計算)、社會(常識)三科詳案及其它學科的簡案。嚴
格控制課堂書寫量,不得給幼兒布置家庭作業。活動組織和作息時間安排:嚴格按照《幼兒園教育教學常規(試行)》制定教育教學計劃,開展備課、上課、游戲、
教研、家長工作等活動;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制定幼兒一日生活常規,科學合理地安排幼兒一日活動的順序和時間(包括晨檢、早操、上課、休息、眼保健操、游
戲、飲食、睡眠等)。幼兒園、學前班每日授課不得超過3課時。學前班要制定課程表,每課時為30--35分鍾;幼兒園大班每課時為30分鍾;中、小班每課
時為15—20分鍾。幼兒音樂游戲、體育游戲及戶外活動時間每天不得少於2小時。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集體行動,保證幼兒每天有適當的自主選擇和自由活動的時
間。嚴格執行《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和《幼兒一日生活制度常規及保教人員工作程序要求》,使班級保教人員一日工作做到常規
化、程序化。環境創設:幼兒園園內環境創設的范圍應包括幼兒園內幼兒所要到的各個地方,由活動室擴展延伸到盥洗室和卧室,將創設內容同各室特點有機地結合
起來,使其發揮相應的作
3. 幼兒教育小學化危害知多少
危害之一:過早的小學化教育,會使幼兒的智力發育被耽擱,綜合能力不能得到很好開發。由於有些幼兒園的辦學思想、育人環境、基礎條件和教師水平的局限,只能教小學的語文、數學等學科,特別注重背詩、習字、拼音和算術,致使孩子的思維定式從這時就已形成,認為語文、數學才是出路。落後的育人做法,沒能很好地發現和開發孩子的內在潛能、特長因素和綜合素質。這樣的幼兒園和家長可以說,開始就讓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
危害之二:長期的小學化教育,導致幼兒壓力增大,健康的心理素質降低,造成心靈扭曲。因為教師的死板教學和違規要求,家長的極端查問和過高追求,造成孩子心理壓力過大,長期超負荷的心理負擔,必將會給幼小的心靈造成傷害或埋下厭學、甚至輕生的思念。所以,規范的幼兒園、聰明的家長一定要認識這一弊端,還給孩子活潑、愉快、健康的童年生活。
危害之三:驕傲自滿情緒產生,導致孩子到初中高學段成績下滑,人生開始走向下坡路。如果幼兒園時,幼兒把小學一年級的課程學完了,表面上看是掌握一些知識。但到小學時,缺少自控力的孩子,由於成績暫時優先,卻沾沾自喜,該用80%的時間和功夫卻用上50%,其餘的時間就用來玩耍打鬧。他們開始不聽話或干一些不軌的事情,長此以往成績就下降了,隨之老師管不了,家長看不住,他們開始厭學、逃學,甚至潛入社會作惡多端或釀成嚴重後果。這與不正規的學前教育有直接關系,幼兒園該學的知識沒學到也沒學好,小學時該學的知識又不好好去學,這一扭曲的教育現象,導致孩子誤入歧途,我們必須引以為戒。
危害之四:幼小的身心長期接受不正規的、壓迫性的教育,使孩子的身體受到傷害。一是長時間、端正座位或兩手背後聽課,給孩子的精神和身體都會帶來傷害;二是對三、四歲的孩子,應在游戲中開發智力,而不應強迫寫字。
實踐證明其壞處有四:1.幼兒時期肌肉發育不完善,握筆寫字會影響手指肌肉的發育,對手腕尤其不利;
2.幼兒控制能力差,寫字時頭很低,容易損害視力,有些上小學就戴近視鏡,初中時近視率達到60%
3.很容易導致頸椎彎曲;
4.幼兒神經系統在發育中,硬讓幼兒一筆一劃寫字,會使他處在緊張受抑狀態,影響幼兒身心健康。
4. 對幼兒教育小學化的一些對策和建議有哪些
引導員可根據觀察孩子的需要,先用優美而正確的教育提示,一鼓勵幼兒自己去嘗試。讓幼兒親自去操作,並經由記錄、觀察來實際了解幼兒學習的過程、並適時給予引發或誘導。因此引導員也可以是「幼兒學習反應」和學習環境及教具之間的設計人。 在蒙氏教具設計上,除了自然、整齊、美觀外,最大特點是具有邏輯性的思考誘導,以及能讓兒童自我發現錯誤和自己能改正錯誤,避免教師的說教和糾正,能使幼兒願意去嘗試操作,才能建立他們獨立工作的信心。 蒙氏對嬰幼兒教育特別強調的兩個觀念:一是尊重他們的差異和需要;另一是不打斷他們的學習情緒,以培養他們的專注力和持續能力。 蒙氏教學的具體內容為: 日常生活教育: 1. 自己操作生活用具,如:拿奶瓶、小湯勺、玩具等; 2. 照顧自己,如:洗手、洗臉、穿衣等; 3. 愛護環境,如:澆水、掃地、開窗、關門等; 4. 實際操作,如:穿珠、倒水等小肌肉的手眼協調動作; 5. 禮節,如小聲說話、請安、一起吃飯的習性培養。 日常生活練習,一面訓練兒童肢體活動和刺激神經的協調發展;另一面培養他們獨立生活的自信和次序觀念,漸次展開家庭和社會活動的奠基。 感官教育感官教育是認知乃至辨異的開始及培養智力的基礎。利用各種精美的教具,把握各項官能的敏感期,由淺入深,先讓孩子由耳聰目明,由概略到精確地逐漸啟發幼兒知性智力的門穴,並培養他們認真、精確敏銳的認知、辨異和比較分析等習性。 感官訓練也是數學教育的預備教育。 數學教育由感官的訓練,進一步讓孩子借實物及蒙氏教具的接觸,從「量」的實際體驗,到「數」的抽象認識。自少到多,進入加、減、乘、除的計算,逐漸培養孩子的數學心智和分析整合的邏輯概念。決不能讓孩子感到繁和難,否則會使他們厭惡數學、害怕數學。 語言教育這是幼兒時期要特別重視的問題。父母和老師應該用清晰的語言,正確的語句說話給嬰幼兒聽,並且要以講故事、唱兒歌、物品認識等方式,誘發他們的語言能力和表達方法,增進其和旁人溝通的意願和信心。同時在感官訓練和數學教育中建立的書、畫基礎上,指導孩子進行書寫的練習。 音樂和藝術除經常讓幼兒接觸各種優美的聽、視、觸覺的環境,以增進其知性智能外,並應在活動中激發幼兒,以他們所知道的技巧來表達他們的美感,學會溝通群體的情緒,培養其才藝,陶冶其性情。 自然科學以簡單而實際的教材,把握幼兒的好奇,發展其對大自然認知的領域和深度,進而培養他們喜愛觀察、辨別的興趣和分類歸納乃至探索究竟的方法和精神。 運動 1. 室內:走路、坐、操作教具等; 2. 室外:滑梯、平衡木、跳、跑、沙箱等。 運動是要幫助幼兒在心理、生理成長各階段的平衡,以及獨立與信心的平行發展,並以各種游戲或團體活動給孩子提供思考、創造和表達的機會,也使幼兒獨立、自信而進取地進入團體行動和社會活動的生活領域。 以上的各類教學的目的,是經蒙氏多年研究、修正所訂立的,從幼兒的生活中,自然地培養其基本智能,並且設計各種活動的方法,來培養他們合作、秩序、忍耐和進取的德性。
5. 如何解決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了教育對一個人素質培養的重要性,越來越重視教育,尤其是一個人的啟蒙教育——幼兒園教育逐漸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焦點。但是,在現代社會崇尚快速化的形勢下,幼兒園教育出現了急功近利的狀況,正在逐步走向「小學化」,這種利用小學教育方式取代幼兒園教育方式的做法違背了事物的發展規律,不僅得不到我們想要的結果,而且還會對幼兒的身心發展造成一定的傷害,產生持久的不利影響。
作為幼教工作者,特別是管理者,要清醒地認識到幼兒園教育不僅要給孩子創設一個健康、科學的教育環境,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在學中玩、玩中學,還給孩子一個游戲的童年。為此,我們將以規范、嚴謹、科學的管理理念和求真務實的實際行動,堅決杜絕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把快樂還給孩子,讓幼兒教育回歸本位。
6. 讀完文章對去小學化教育有何新的體會和感受
學校管理職責范圍與學校事故責任承擔
根據過錯責任歸責原則,判斷學校及教師對事故的發生及其後果有無過錯、過錯大小,來確定責任主體,依次進行損害賠償,應是分析、解決此類糾紛遵循的一般原則。
1、意外事件。
中小學生意外傷害事件是無法預見和不可避免的,學校及教師對事件無任何過錯,不負任何責任。但如果事故發生之後,教師沒有在學校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採取措施救險,延誤了治療,造成傷害者傷情加重,就應負責,這是一種事後責任承擔。
幼兒園小學化特點
1、教學內容小學化
偏重智力教育,無視孩子的個體發展水平和均衡發展,強化拼音、寫字、算術、英語等能力的培養
2、教學形式小學化
以單調的集體授課為主要形式,偏重知識灌輸,忽視孩子自主探索,教學布置小學化忽視環境對孩子的教育作用。將教室布置成小學課堂,以課堂教學環境取代游戲化場景。
3、評價維度小學化
把孩子學會多少知識,認識多少漢字和單詞,作為評價指標。
4、生活方式小學化
孩子的課余時間全被學習佔領,補習班、考試、比賽自由支配的時間少之又少,幼兒園小學化的危害。
7. 教育部整治幼兒園小學化惹網友爭議嗎
2018年7月5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了《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
據了解,此次專項治理工作的治理任務包括嚴禁教授小學課程內容、糾正「小學化」教育方式、 整治「小學化」教育環境、解決教師資質能力不合格問題以及小學堅持零起點教學。
在北京某培訓機的學前班的招生廣告上,這個面向5—6歲兒童的全日制學前班,其教學內容包括:學習100以內單雙數、相鄰數及按群計數,50以內加減法,各種類型應用題……認讀聲母單韻母復韻母,整體認讀音節等。同時包括數學啟蒙、思維訓練等課程。
而在其他學前班的宣傳中,類似的小學一年級可能基本都能找到。有些幼兒培訓機構的課程種類甚至達到10至15種之多,家長們趨之若鶩。
「幼兒園不教,就去培訓機構學!」類似這樣的心理,讓很多家長紛紛選擇將孩子送入課外培訓班,僅僅五、六歲的孩子就這樣套上了學習的「小夾板」,可學習效果卻令人堪憂。
根據教育部2012年印發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只是要求5—6歲幼兒會正確書寫自己的名字、能通過實物操作或其他方法進行10以內的加減運算。
但是顯然,大部分培訓班的培訓內容早已經超過了這些。
南京師范大學教科院教授黃進表示,「這些培訓,一是知識抽象水平超出了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二是教學方式採用『集體上課』,不注重孩子自身的興趣需要和年齡特徵,往往對孩子是一種負擔。」
根據教育進展國際組織此前對世界21個國家的調查顯示,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世界第一,創造力卻倒數第五。這樣的數據無疑不透露出中國教育的短板之處。
2016年,中國社會調查所曾對武漢、北京等地500位幼兒家長和100位幼兒教師進行調查,七成教師明確表示超前傳授知識不利於孩子成長,提前加壓還會抹殺孩子的想像力。
有研究顯示,孩子年齡越小專注力時間越短:3歲約為9分鍾,4歲約為12分鍾,5歲約為14分鍾。幼兒教育「小學化」是重復型教育,如果強行讓孩子長時間集中注意力,過早灌輸超綱的學習內容,對其身心發展有害而無益。
事實上,早在今年年初,青島、北京等地教委便已紛紛出拳打擊幼兒教育「小學化」,整治培訓班亂象。然而,如今卻仍屢禁不止。背後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作為父母,很多家長都有緊迫感,生怕孩子跟不上,輸在起跑線上。有的家長相信笨鳥先飛,於是讓孩子提前學些;還有的家長則是跟風,看到別的孩子學習,自己也要跟上。
而如今某些學校的「幼升小」考試,設置門欄,其中的題目過難、過於超綱,也無形中促使幼兒園教育小學化。
家長A:我們家孩子上一年級的時候拼音就學了兩個月,老師說了,大部分孩子都會,不會的家長想辦法吧,意思就是外面報班唄!不學行嗎?
家長B:不上學前班,上一年級家長就有的忙了,不會老師就找你!
家長C:什麼時候重點小學考試不挑孩子呢?
幼兒「小學化」教育屢禁不止背後,既有家長們的「望子成龍」情結,也有學校、社會各方面的復雜原因,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解決。
那麼幼兒到底應該學什麼?國外的幼兒教育或許可以給我們提供一些經驗。
比如,日本的幼兒園注重讓孩子多親近大自然,會進行各種各樣的戶外活動,通過玩樂來培養他們健康的身心和與人相處的能力;美國幼兒園則以動手製作手工和戶外活動課程居多;澳大利亞則注重培養孩子們的獨立的人格,建立和夥伴的關系。
8. 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原因及危害
1、孩子還未上學,就已厭學
處在學齡前階段的孩子,其大腦以及身體的各個器官和組織的發育還不完善,決定了他們還不能像小學生那樣坐下來正規的學習。作為孩子的教育者——家長和老師,非要像對待小學生一樣要求他們,這正如還沒有長出牙齒的嬰兒,非要他吃堅硬的食物一樣,這種違背規律的做法對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
不管孩子年齡有多小一律要求他們寫字、算數,如果寫不好(這是必然的,因為他們還沒有到能寫好的年齡),家長呵斥、打罵,老師批評,孩子在這種小學化的教育過程中,得不到快樂,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極的情緒體驗,自然會認為學習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於是,對學習產生恐懼和厭惡的心理,結果使孩子還未正式開始學習的過程,就已產生了厭學的情緒,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2、扼殺了幼兒的天性,剝奪了幼兒的快樂
幼兒天性是愛游戲的,專家指出:幼兒在成人意義上的「玩」,其實都是在學習。游戲是幼兒學習的最基本的形式,這是由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的。因此,幼兒園作為專門的幼兒教育機構更應該順應幼兒的天性,一切活動都應該在游戲中進行。
否則,就是違背了幼兒教育規律。而小學化了的幼兒教育不顧幼兒的年齡特點,只是單調的讓孩子寫字、算數,剝奪幼兒游戲的機會,泯滅了幼兒活潑好動的天性,剝奪了幼兒的快樂,實質上,小學化的幼兒教育方式是使幼兒失去了學習、創造、和探索的機會,天才被扼殺在搖籃之中。
3、不利於幼兒身體的正常發育,危害了幼兒的身體健康
學前階段的幼兒正處於長身體的階段,機體和神經系統都還比較弱,決定了他們還不是「坐下來學習」意義上的學生,如果強制幼兒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大腦容易疲勞,會造成經系統的傷害,使孩子變得表情呆板;過早過多的進行規范性學習,不利於孩子肌肉、骨骼的發育,會導致幼兒近視、駝背、消瘦等身體上的不良症狀的產生,給幼兒的身體健康帶來嚴重危害。
4、不利於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兒的心理健康
學前教育「小學化」過早的對幼兒實施小學教育,超越了幼兒心理發展水平,按照小學生的標准要求幼兒學習、完成作業的做法違背了幼兒的認知水平、認知能力和認知規律。讓幼兒寫、算,進行強制性的學習,他們「玩」的時間被剝奪了,沒有一點自由,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無法發揮,孩子變得像「小大人」,呆頭呆腦。
幼兒過早的背上了沉重的課業負擔,在成人的責備甚至打罵聲中強制學習,活潑好動的個性受到壓抑、摧殘,心靈受到創傷,則難以形成開朗、積極、樂觀、自強、自信、自尊等健全的人格,嚴重的危害了幼兒的心理健康。
5、遏制幼兒智力的全面發展,錯過了幼兒教育的「關鍵期」
學前教育「小學化」強調向幼兒「灌輸」知識,忽視幼兒在游戲中主動的、探索性的學習,忽視了語言能力、數理邏輯能力、初步的音樂欣賞能力、身體各部的運動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自我評價能力、空間想像能力、自然觀察能力等多智能的全面開發。
而正規的幼兒教育,教師每設計一個游戲活動往往使幼兒得到多種能力的訓練,孩子在這種以游戲為主的教育活動中變得越來越健康、活潑、聰明,比那些會寫多少字、會算多少數的孩子在正式上學以後更有潛力。
(8)小學化教育環境擴展閱讀:
國家教育部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規范辦園行為,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現象,保障幼兒健康快樂成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來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現象,提出了全方位的標准和要求。
嚴禁教授小學課程內容
對於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要堅決予以禁止。對於幼兒園布置幼兒完成小學內容家庭作業、組織小學內容有關考試測驗的,要堅決予以糾正。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各地要結合校外培訓機構予以治理。
糾正「小學化」教育方式
針對幼兒園不能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脫離幼兒生活情景,以課堂集中授課方式為主組織安排一日活動;或以機械背誦、記憶、抄寫、計算等方式進行知識技能性強化訓練的行為,要堅決予以糾正。
要引導幼兒園園長、教師及家長樹立科學育兒觀念,堅持以幼兒為本,尊重幼兒學習興趣和需求,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靈活運用集體、小組和個別活動等多種形式,合理安排和組織幼兒一日生活,促進幼兒在活動中通過親身體驗、直接感知、實踐操作進行自主游戲和學習探究。
整治「小學化」教育環境
對於未按規定創設多種活動區域(區角),未提供充足的教具、游戲材料和圖書,缺乏激發幼兒探究興趣、強健體魄、自主游戲的教育環境的,要調整幼兒園活動區域設置,合理利用室內外環境,創設開放的、多樣的區域活動空間。
並配備必要的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教具、游戲材料、圖畫書;要充分利用本地生活和自然資源,遴選、開發、設計一批適宜幼兒的游戲活動,豐富游戲資源,滿足幼兒開展游戲活動的基本需要。
9. 如何避免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具體措施
如何避免幼兒園小學化傾向? 一、幼兒教育小學化的主要表現在行為規范方面:要求幼兒像小學生一樣遵規守紀,少動少玩。不少幼兒園將小學對學生的行為規范要求搬到幼兒園來,嚴加管束。 比如對老師要絕對服從,要馴順聽話,不許頂嘴,不許辯解,不得沒禮貌;上課要專心聽講,不許開小差,不許說話,坐姿要端正,精神要集中,回答問題要舉手; 課間不許追逐打鬧,不許跳躍奔跑,不許高聲喊叫,要安靜地休息或做游戲,做好上下一節課的准備。在學習知識方面:要求幼兒像小學生一樣以學為主,刻苦學 習。不少幼兒園違背素質教育原則,隨意增設英語、拼音、識字、珠心算等課程,不注重培養幼兒的綜合素質,不是組織幼兒從游戲中學習,而是要求幼兒像小學生 那樣聽課,像小學生那樣學知識,像小學生那樣做作業,辦園方向和辦園目標嚴重脫離幼兒實際。講課則一味向幼兒灌輸知識,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圖案色彩,缺少 生動的游戲,乾巴巴的說教索然無味;課講完後則要求幼兒做作業,一個字母或一個字抄寫十遍甚至一頁,還有100以內的加減、英語、珠腦心算等等,作業一大 堆,幼兒園里做不完,回到家裡還要做等等。 二、 端正思想,制止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 1、加強對幼兒教育宗旨的宣傳,提高全社會對幼兒教育的認識。各幼兒園要利用家長開放日、家長會、宣傳欄等形式,加大宣傳力度,讓全社會充分認識幼兒教育 的宗旨、意義、形式和目的,糾正「小孩上幼兒園主要就是學習知識」的錯誤認識,調整對幼兒園的評價標准,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才能有效得到制止。 2、在幼兒教師中開展一場教育思想大討論,提高幼兒教師業務素質。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根源,歸根到底還是教育思想不端正。幼兒教師是幼兒教育的直接實施 者,端正幼兒教師的教育思想,對糾正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有必要在全體幼兒教師(含幼兒園辦園者和幼兒園園長)中深入開展一場教育思想 大討論,認真學習《綱要》,將全體幼兒教師的教育思想徹底扭轉過來,與時俱進,使之適應幼兒園素質教育的需要。《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 指出:「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面向全體幼兒,關注個體差異,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結合,寓教於樂,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加強對幼兒園玩教具、幼兒圖 書的配備與指導,為兒童創設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防止和糾正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我們從事幼兒教育的工作者,一定要遵循這一原則,不能盲目的迎合 家長的需求,尤其是當園長的,一定要有正確的辦園思想和辦園理念。 3、加大對幼兒園指導、監督、管理的力度。因為部分幼兒園辦園條件差,幼兒園里很少玩具、教具和圖書圖片,教師難以開展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教育。各幼兒園 要配備教育教學、游戲所需要的設施設備,並定期組織人員通過明查暗訪、定期座談、教育教學效果測查等方式,強化對幼兒園的監督。加大工作力度,規范幼兒教 育教學行為 課程設置:嚴格按照河北省幼兒園課程教材進行教育教學活動,每個主題可以相對劃分為語言、科學、社會、健康、藝術五個領域。各領域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 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的發展。嚴禁教一年級課程,避免幼兒教育小學化。幼兒園不能任意增設英語、寫字、珠心算等課程。幼兒園不能以識 字為主要目的,人為規定識字的數量。要讓幼兒通過聽故事、讀兒歌、做游戲、閱讀圖畫書,練習組詞、造句,使幼兒對漢字產生求知慾,培養他們對漢字學習的興 趣,發展口語表達能力,促進兒童早期閱讀,為正規的小學識字學習做好心理准備。教師要備齊語言、科學(計算)、社會(常識)三科詳案及其它學科的簡案。嚴 格控制課堂書寫量,不得給幼兒布置家庭作業。活動組織和作息時間安排:嚴格按照《幼兒園教育教學常規(試行)》制定教育教學計劃,開展備課、上課、游戲、 教研、家長工作等活動;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制定幼兒一日生活常規,科學合理地安排幼兒一日活動的順序和時間(包括晨檢、早操、上課、休息、眼保健操、游 戲、飲食、睡眠等)。幼兒園、學前班每日授課不得超過3課時。學前班要制定課程表,每課時為30--35分鍾;幼兒園大班每課時為30分鍾;中、小班每課 時為15—20分鍾。幼兒音樂游戲、體育游戲及戶外活動時間每天不得少於2小時。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集體行動,保證幼兒每天有適當的自主選擇和自由活動的時 間。嚴格執行《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和《幼兒一日生活制度常規及保教人員工作程序要求》,使班級保教人員一日工作做到常規 化、程序化。環境創設:幼兒園園內環境創設的范圍應包括幼兒園內幼兒所要到的各個地方,由活動室擴展延伸到盥洗室和卧室,將創設內容同各室特點有機地結合 起來,使其發揮相應的作用。園內的綠化地帶、小溝、水池、土堆、圍牆、欄桿、樓梯等都是應考慮的區域。環境創設的內容如牆飾內容、區角位置、擺設、投放材 料數量、種類等不應長期固定不變,同時也要避免盲目模仿,追求時髦,作擺設,做裝飾用等。要建立「玩具、材料、空間就在身邊」的觀念,挖掘和利用本地的豐 富的物質資源,利用活動室、睡眠室、走廊、門廳及室外場地,提供、投放相應的設施和材料,為幼兒創設分區活動的場所。在環境創設中不能以包辦代替制約幼兒 主體性的發揮,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遵循幼兒年齡特點組織幼兒參與設計、參與收集和准備材料、參與布置、參與操作、參與管理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