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小學素質教育材料

小學素質教育材料

發布時間:2021-01-10 20:46:42

『壹』 小學素質教育的目標、內容是什麼

小學素質教育的目標是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質。內容是以尊重人的主體性和主動精神,以人為的性格為基礎,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

素質教育,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要達到讓人正確面臨和處理自身所處社會環境的一切事物和現象的目的。

基礎教育是一個接受全面教育的基礎階段,一般含小學、初中、高中階段的教育,指對年輕一代施以全面的素質教育,為他們未來做人和未來發展奠定基礎的教育。

我國基礎教育,一種屬於義務教育,指小學、初中階級的教育;另一種屬於非義務教育,指高中階段的教育,它是基礎教育的最後階級。

基礎教育是國民素質教育的奠基工程,具有鮮明的基礎性、相對穩定性,也具有一定的時代性。素質教育鮮明地體現了基礎教育的基本特徵。

(1)小學素質教育材料擴展閱讀

李嵐清副總理指出:「素質教育從本質來說,就是以提高國民素質為目標的教育。」這是從教育哲學的角度在教育目的層次上對素質教育概念的一種規定,這一規定把素質教育與其他種種不是以提高國民素質為目標的教育區分開來。

例如,它明確地區分了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

第一,素質教育的目標是提高國民素質;而「應試教育」的目標是「為應試而教,為應試而學」,在此目標導向下,即使客觀上能使部分學生的某些素質獲得淺層次發展,也只能是片面的,以犧牲其他方面發展為代價的。

第二,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目標,必然要面向全體學生,面向每一位未來的國民;而「應試教育」則把目光盯在少數升學有望的學生身上,棄多數學生於不顧,甚至不惜將正常兒童扣上「弱智」帽子,使其不列入分數統計。

第三,素質教育為了提高國民素質,強調教育者發揮創造精神,從學校實際出發設計並組織科學的教育教學活動,促進受教育者在自主活動中將外部教育影響主動內化為自己穩定的身心素質;而「應試教育」則使教育者跟著考試指揮棒亦步亦趨,在教學方法上以灌輸、說教、被動接受為基本特徵的。

『貳』 申報素質教育示範校需要哪些材料

CQ小學申報省級實施素質教育示範校材料
目 錄

一、關於XX市CQ小學申報省級實回施素質教育示範學校的答請示

……………………1

二、關於對XX市CQ小學實施素質教育評估的意見 ……2

三、(XX市CQ小學)江西省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工作示範學

校申報自評(評價)表 ………………11

四、關於申報省級實施素質教育示範校的請示 …………………12

五、江西省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工作示範學校評估申報表 ……13

六、XX市CQ小學簡介和特色 …………………………………16

七、市CQ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督導評估自評報告 ………………21

八、XX市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工作示範學校申報自評表 ……40

九、市CQ小學創藝術教育特色,豐富素質教育內涵典型材料…41

十、XX市CQ小學德育創新典型材料……………………………52

十一、CQ小學語言文字工作典型材料……………………………77

十二、CQ小學科教興校,實施素質教育典型材料匯報…………86

十三、CQ小學體育工作典型材料…………………………………97

十四、CQ小學信息技術典型材料 ………………………………105

『叄』 小學生素質教育的現狀和問題

「素質」原本是指一種特徵,這種特徵包括人的感覺器官、神經系統和運動器官等,它是人們提升技能和學習知識的基礎,性格、意志等是素質的外在表現。如今,素質變為了一個具有綜合性的概念,指人通過個體自身的實踐和認識,並結合後天環境和教育的影響,形成自身發展的相對穩定的基本品質。
一、什麼是素質教育
完整的素質結構包括生理素質結構、文化素質結構和心理素質結構。在完整的素質結構中,基礎是生理素質結構,中介是心理素質結構,而核心內容則是文化素質結構。三種素質結構相互制約,相互滲透,並存於統一的整體素質結構。因此,整體素質結構是素質教育實施的著力點。素質教育的目的是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宗旨是提高國民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勞動技術、身體心理素質等。換句話說,合理處置知識學習、素質提高和能力培養三者的關系,是素質教育的關鍵理念。素質教育是為了讓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二、小學素質教育有何重要意義
小學生的整體素質關乎我們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決定著我國人才資源的發展水平。如果要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基礎教育的受者必須面向全體受教育者,而不是少數高級學校的學生。以此角度來看,素質教育是創造每個兒童的教育,而不是選擇合適的兒童進行教育。人的基礎素質包括思想品德、科學文化、勞動技能、身體心理等素質。通過教育,使學生的基礎素質得到發展和提高,是教育者的職責,也是基礎教育的首要任務。
三、什麼是影響小學素質教育的主要因素?
通過對小學素質教育的研究,我們可以發現,制約小學素質教育發展的主要因素如下:
1.對素質教育概念不清,導致認識狹隘
對素質教育缺乏完整認識導致一些學校管理者和老師對素質教育概念的理解太過狹隘,其教學內容具有明顯的片面性。部分老師把素質教育和第二課堂混淆,一提到素質教育,就想到第二課堂,主要內容即是興趣小組。在這種影響下,各種補習班、興趣班如雨後春筍。結果人們發現素質教育依然沒能勝過課堂教育,於是人們又把主要心思放在抓學科教學的改革,自然又忽視了第二課堂。學科教學,主要內容是語文、數學、英語等帶有顯著成效的學科。由此可見,對素質教育理解上的狹隘導致各種教學內容缺乏內容上的銜接和貫通,明顯與素質教育的系統性原理相違背。結果導致素質教育並沒有深入發展。
2.應試教育依然影響深遠
在我國漫長的應試教育的背景下,考試成績成為教育成果的主要標志。考試成績與學生的升學狀況掛鉤。這種盲目重視考試分數的現象短期內並不能消除。社會上部分人還表示素質教育減少了學生的學習時間,對升學率具有負面影響。可見,應試教育根深蒂固的影響是制約素質教育發展的不良因素。
3.教育內容改革落後於教育形式改革
如今,我國的小學教材在內容上做了很大的修改,但升學考試仍是教材內容的目的。雖然條件良好的部分學校選購的有選修教材,但在這些教材中存在重點學科和非重點學科。重點學科就是升學考試中會考到的學科。非重點學科自然要給重點學科讓路。當然,各地學校情況和教育水平存在差異,開設選修課或活動課具有很大的隨意性。應試教育的怪圈依然難以跳出。
4.素質教育急於求成,結果適得其反
管理者急於求成的心理導致在教學改革中缺乏規范性。實施目標、實施方案均不明確,實施計劃不完善,大多是修補性的臨時方案。功利、攀比是急於求成的根源。在改革過程中表現為不斷變化教學課題,沒有持之以恆。缺乏資料積累、資料分析和資料總結的實施過程,結果適得其反。因此,素質教育不可急於求成,一步步不斷實踐,積累經驗才是我們要堅定的路線。
四、加強小學素質教育有何舉措
1.轉變教育觀念,注重思想創新
通過認真學習總結,創新思想,教師可以充分認識到素質教育的目標是適應現代化發展的需要,教導學生學會做人,做事,學習,勞動,教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以後的學習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轉變教育觀念要求教師在教學方法上要有徹底的改變,採用創新的「啟發式」教學,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思想,放棄原來的「填鴨式」教學。這樣有利於學生充分發揮其個性和潛力,使學生全面發展。
2.繼續進行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進行素質教育的主要渠道即是課堂。通過課堂提高教學質量是實現轉機的關鍵。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就需要繼續加大課堂改革力度,優化教學目標和課堂環境。教師應尋找讓學生主動學習的途徑,創新教學方法,變被動教學為主動學習,改變學生課上、損失課下彌補的習慣。
3.加強師資建設,改革教學內容
為提高學生創新能力,教師應制定全面的課程教材體系,及時補充體現時代要求的新內容。高質量的師資隊伍是高質量的教學成就的基礎。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修養品德,強化教師技能培訓,激發教師奉獻精神是素質教育對教師的基本要求。因此,要改變小學教師教書匠的形象,提高教師的教學品味,以促進教師由學者型向科研型的轉變。
4.家庭配合學校,注重人文教育
孩子的第一所學校是家庭,第一任老師是父母。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父母應積極配合學校的工作,如春遊、軍訓等。除此之外,父母也應注重孩子的人文教育,比如教孩子一些生活常識、人生道理,學習最基本的人生品德,為學生的成長打下基礎。

『肆』 小學素質教育的重點有哪些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的目標與內容
小學階段的素質教育,應以促進小學生基本素質的全面發展為主要目標.基本素質包括思想品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及勞動技術素質.同時也應注意發展小學生的個性素質(包括小學生的良好個性心理品質、個性特長和個性潛能).上述小學階段的素質教育目標,可簡略描述為:「基本素質+個性素質」.作為單項學科領域小學數學素質教育目標,還應是《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數學教學大綱》所規定的教學目的和要求.《大綱》的「前言」部分開宗明義:掌握一定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我國公民應具備的文化素質之一.
……從小給學生打好數學的初步基礎,發展思維能力,培養學習數學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於貫徹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以提高公民素質為學科教學的總目標.在「教學目的和要求」部分提出了包括知識、能力、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標結構.在「各年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部分又對上述目標結構中的各子項分年級、分單元提出了層次分明、具體的要求,形成了小學數學學科教學的三級目標體系.
小學數學素質教育的內容,會議代表認為這是一個包括智力素質和非智力素質教育的系統結構.
智力素質是指感知、思維、概括、識記等方面,屬於人的認識活動范疇,它是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像力、思維力等要素的有機組合,其智力素質主要包括:
(1)知識素質.我國已實施九年義務教育,作為一個公民,對於數學中最基礎的知識,如小學數學中的整數、小數、分數、百分數以及一些計量、統計知識、幾何形體知識,都是日常生活和社會實踐中要經常用的知識,必須理解和掌握.在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啟發和引導,面向全體學生,讓他們積極動手、動腦思維,形成一個系統化、網路化的知識結構,內化為學生的知識素質.
(2)技能素質.為了人類的生存與社會的發展,無論對個人的生活還是對國家的貢獻,每個人都應該具備一定的技能素質.小學數學中的計算技能(包括口算、筆算、運用工具計算等),學生通過學習解決在日常生活和社會實踐中的實際問題,形成一定的計算技能技巧,這樣既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增強了自身的技能素質.
(3)能力素質.數學能力是智力素質的核心內容.小學階段學生的數學能力是由運算能力、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空間觀念、數學思考方法以及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組成的,能力的核心是思維,人的素質水平的高低,除與知識水平相關外,還與它的思維能力有很大關系.因此,小學數學教學不僅是傳授知識,還應引導學生參與學習過程,激發學生積極思維,提高思維能力,這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
非智力素質是指興趣、情感、意志等,屬於人的意向活動范疇,非智力素質主要包括:
(1)情感素質.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是以學生的心理活動為基礎的認識活動.教學過程既是學生認知發展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優化數學教學過程,師生應該具備良好的數學情感素質.數學的情感素質包括學習數學的態度、興趣、不怕困難攻克數學疑難問題的頑強學習意志,勇於進娶敢於競爭的學習精神.小學數學實施素質教育在此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可以大有作為.
(2)思想素質.挖掘教材中蘊含著的思想教育因素,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注意辯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培養學生實踐第一、對立統一、運動發展等觀點,養成科學的學習態度;結合數學教學對學生進行嚴格要求的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述內容都是對小學生進行思想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
與會代表認識到,小學數學素質教育中的智力素質與非智力素質應該同步培養、和諧發展,要摒棄「應試教育」中只注重知識教育、堅持分數標準的人才觀.
一個人在社會上生活,到底智力素質和非智力素質各起多大作用,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應該明確非智力素質也是教育的對象.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注意到了對小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中,更應給予高度重視.

『伍』 如何抓好小學素質教育

小學教學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生能力,已成為小學教學研究的熱門課題。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的啟蒙階段,也是其思想道德形成的重要階段,加強小學生素質教育,不僅能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而且對學生將來的發展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當前在教學工作中,必須走素質教育之路,應該從以下幾各個方面入手。一、要有一定的教育素質的內涵根據《大綱》精神,小學教學中素質教育的觀點應確認為:「一種超越」和「一種合成」。一種超越,指的是人才素質上的超越。一種合成,指的是人才素質的適應能力,合成功能。二、要明確小學素質教育的要素小學教學大綱中指出: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我國公民應當具備的文化素養之一,從小給學生打好知識的初步基礎,發展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於貫徹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由此可見,小學的教學課要體現素質教育,應以教學的要素為根據。大綱明確指出了素養的主要內容是打好教學的初步基礎,發展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遵循大綱,原原本本地貫徹大綱精神,一絲不苟的完成大綱確定的教學任務。這個過程,實質就是實行素質教育的全程。那麼如何去做呢?我認為:一是要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二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三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三、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小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遵循新大綱精神,落實新大綱的要求,完成新大綱提出的各項任務是衡量小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准繩。因此,依綱據本,深入領會新大綱精神,認真鑽研新教材,用好新教材,是小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根本。素質教育是排斥「加班加點」、「題海戰術」這種苦教苦學的做法,提倡在和諧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強調「六小時內留在校園,六小時外還給學生」,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以便學生的個性和才能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因此作為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教學必須是高質量。高效率的。小學教學在實施素質教育時必須注意:①全面訓練,培優扶差。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是「全民性」的,高效率的教學課必須佔大多數的中差生為訓練主體,真正做到既「培優」又「扶差」,努力實現全員達標。②因材施教,針對性強。要提高教學效率,還要能夠克服教學上的隨意性和盲目性,盡量減少課堂教學中的「內耗」現象,要幫助學生找准知識的缺陷,針對薄弱環節加強指導,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不平均使用力量。(柳林縣實驗小學 白建芳)

『陸』 小學素質教育優勝獎申報材料怎麼寫

小學是實施義務教育的第一階段,是促進人的心理全面發展的奠基工程。根據國家教委關於九年義務教育課程計劃的調整,按六年制統計,小學數學佔六年各科總學時的 20.5%,幾乎每天都有一節數學課。在整個小學階段,小學生數學知識的掌握、數學能力的培養、課業負擔是否過重、心理素質能否得到發展等,都直接影響到他們個性的全面發展,對他們的一生有著深遠的影響。 因為小學數學具有特殊的育人作用,所以小學義務教育大綱將「結合數學教學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放在與「雙基」和「能力」培養的同等重要的地位。 (一)通過數學在日常生活、生產、科技方面的廣泛應用,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的主動性和積圾性,深入淺出地進行學習目的教育,把今天的學習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逐步聯系起來。因此,每一位教師不僅充分利用教科書中的素材,還可以通過組織參觀、訪問、專題隊會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如邀請社會有關人士或家長,有目的地介紹數學在現代信息社會中的廣泛運用,促使學生開闊眼界,增強學習能力。 (二)數學知識和數學方法是充滿唯物思想和辯證法的,可以利用本學科固有的特點進行有關的思想教育。首先,可以通過數學知識的產生和發展,例如:自然數的產生、分數的產生、計量的產生等,淺顯地揭示數學知識與客觀現實世界的關系,滲透一些「實踐第一」的觀點;其次,環繞數學概念之間的聯系,如通過數的分解和組成、等與不等、加與減、乘與除、積與商的變化、正比例與反比例、正向題與反向題等內容的教學,滲透一些對立統一、運動變化的觀點,使學生受到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三)隨著兩個文明建設的發展,可以選擇富有教育意義的、形象生動的插圖,有說服力的數據和統計材料,以及我國數學史上的優良傳統等內容,使學生受到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教育。用數據說話是最生動、最具體、最有說服力的。例如:我國領土遼闊廣大,東西相距約5000千米,南北相距約5500千米,領土約960萬平方千米;我國境內有世界著名的大河——長江,長6300千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建造的南京長江大橋,鐵路橋長 6772米,公路橋長4589米等,此外各地區還可以選擇本地區有教育意義的統計數據,對學生進行熱愛家鄉的教育。 (四)結合數學教學,尤其是數學知識方面的訓練,要有目的、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認真、嚴格、刻苦鑽研的學習態度,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計算仔細、書寫工整以及自覺檢驗的良好習慣,有計劃、有條理的學習作風。 (五)育人作用不僅體現在結合有關的數學內容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而且還體現在教師為人師表的「師德修養」方面。作為數學教師,要通過自己對教學工作的刻苦鑽研、對學生的高度負責和循循善誘來感染學生,以自己嚴謹的科學作風、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來影響學生。總之,既要教書,又要育人,處處以身作則,以自己的言傳身教作為學生的楷模。 眾所周知,一個人的素質是由多方面的要素結合構成的。素質水平的高低與知識水平有密切的關系,這是其一;其二是具有同一層次知識水平的人,他們的素質也時有明顯的差異,這往往是每個人能力結構效應的反映。我們可以這樣認為:由於個體對所學內容的情感、態度以及學習方法的不同,導致在信息攝取、轉化、貯存、提取等方面的個性差異,由此產生了能力結構的差異。因而在數學教學中,我們在傳授數學知識的同時,應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如數學思考方法、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等,使知識與能力同步發展。要使數學教學達到課程計劃要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要從兒童的思維水平和原有的知識基礎出發。從六、七歲到十一、二歲的小學生,其思維正處在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階段,他們還不能以純抽象的方式進行思維,往往要藉助於形象的或與動作有聯系的表象作為認識的基礎。兒童可以理解的,首先是自己的動作,例如:學習「有餘數的除法」,只有當學生用圓片、小棒等自己動手去分一分、擺一擺,才能逐步懂得為什麼有的能除盡,有的除不盡還有餘數,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嚴格說來,數學本身是反映符號化了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有人說數學實質是:符號+邏輯。小學生利用一些物質化的材料來學習數學,正是把這種材料作為中介物,又藉助於手的操作,使數學本身某種抽象的邏輯關系物化成自己可以感受的形式呈現出來,再把這些動作的外部程度內化成智力活動的方式,在內化過程中,言語又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高度重視非智力因素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作用。作為學生(學習的主體)在學習過程中,其智力因素擔負著信息加工的任務,即對客體(信息)進行感知、加工、識記、保持和應用,它可以使人類積累的經驗轉化為個體的知識結構,屬於主體的操作系統;非智力因素(分別為心理學和社會學方面)擔負著信息選擇的任務,這種主體的選擇性正如輸入信息的監視器一樣,經過篩選,當知識是有趣的、有價值時,主體便主動而有效地吸收,否則反之。這就是為什麼有的教師一味加大信息量而不可能進人學生頭腦而中途散失的原因。非智力因素對操作系統說來起著始動、定向、維持和調節的作用,它屬於主體的動力系統。必須指出,根據傳統的教學觀,對於非智力因素雖然也時常提到,但充其量只作為吸引學生注意,保證上課不走神的一般條件,甚至作為附加於教學活動之上可有可無、無足輕重的東西;從現代的教學觀看來,在教學過程中主體的非智力因素與智力因素是協同作用的,這種協同作用不是兩者此一時彼一時的交替出現,而是同時的、互相依存、相互促進、密切配合的。 (三)激發興趣,讓學生快樂學習。作為教師,不僅要考慮學生「能不能」學習,更要十分重視學生「樂不樂」於學習。盡管人們對「愉快教育」有不同看法,但它是針對當前學生厭學、苦學的現狀提出的,要把沉悶、呆板、被動的學習變為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這是有益的。興趣是帶有強烈的情感色彩的,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興趣,將達到樂此不疲,廢寢忘食的地步。情感和情緒是有所不同的,情緒往往帶有一些先天的成份,如嬰幼兒就有交往、依戀、探究等情緒,而情感往往是與人的高級社會需要相聯系的,如求知、求美、求德等。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從低年級到高年級也有不同層次,由外在興趣到內在興趣、由短暫的興趣到持久的興趣。低年級兒童,對顏色、聲音、動作有極大的吸引力,因此可以多採用直觀教學、游戲等形式;到了中年級,則以新穎的教學內容來吸引學生,滿足他們日益高漲的求知慾;到了高年級,則往往是自己解決了難題,克服了學習上的種種困難,由內心的成功體驗產生情感上的滿足,進而成為推動下一步學習的動力,這些學生雖苦猶樂,勤勤懇懇。 (四)「主體」、「主導」和諧共生。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性相結合,是實施素質教育中的一條重要原則。學生的學習歸根到底是學生內部的活動,是誰也不能替代的。因此,培養學生的主體性是我國教育改革的需要,祖國建設需要人的主體性,時代呼喚著人的主體性。主體性的特徵是自覺能動、自主和有創造性的。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盡最大努力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最大限度地讓學生自始至終地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來。應該看到,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性並不矛盾,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得越充分,越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得越充分,就越能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兩者密切地結合,就能減輕學生的負擔,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五)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相結合。課程改革歷來是教學改革的熱點,課程的整體設計是培養人才的藍圖。可以這樣說,要培養什麼樣的人,就需要設置什麼樣的課程;反過來,設置了什麼樣的課程,也就能培養什麼樣的人。我國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方案中,把課程分為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並強調兩者相輔相成,以利於在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中發揮其整體功能,這應視為是一大改革,教師在教學中要很好地體會和發揮。 (六)落實改革評價制度。我們要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很重要的一條是改革評價制度。在統考指揮棒的下面,教師為考試而教,學生為爭高分而學,甚至「分數」已成為學校評估、教師晉級的唯一標准。為此,要端正教育指導思想,什麼是好學校、好教師、好學生,什麼叫做教學質量高、學習水平好,這一切都要從「素質教育」的高度和教育教學方面加以審視。 綜上所述,教師要以 「三個結合」為出發點,以提高學生素質和個性充分發展為目的,加之和諧發展的操作體系(即:以師生關系為主的學校人際關系的和諧,以課堂教學為主的學校多種教育活動中教與學的兩個過程的和諧,以學校、家庭和社會三方面教育關系的和諧),協同並進,加強學生數學應用能力、促進教育教學改革。

『柒』 小學生素質教育包括那些方面的內容

2016年9月,《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在北京發布,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從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維度闡明了新時代中國學生應具備的核心素養,具體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18個基本要點。


早在1999年,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就開始啟動。2001年5月,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要求加快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扎實推進素質教育。

同年6月,教育部印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提出,要從知識傳授向學生積極主動學習轉變。在這一價值導向下,基礎教育的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方式、課程評價及課程管理模式上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7)小學素質教育材料擴展閱讀:

近年來,教育部相繼出台文件,統一組織編寫了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科教材,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規范和發展,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大德育體系。

倡導開展激發學生高階思維的「深度學習」教學……這一系列舉措,旨在引導中小學教育從單純重視知識的學習走向價值觀教育,從傳統的學科教學走向綜合育人、活動育人,從孤立的德育走向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歸根結底,就是培養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

各地方和學校改革探索的熱情也競相迸發,不少課程改革和育人模式的探索已經形成較為成熟的經驗。如中關村三小提倡的項目制學習、清華大學附屬小學的「1+X」課程、重慶謝家灣小學的「小梅花課程」,還有越來越多學校推行的STEAM課程等,都是中小學在課程改革過程中的可貴探索。

2017年,「發展素質教育」被寫進了黨的十九大報告。「作為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素質教育不但要實施,要堅持,而且要發展。」

『捌』 簡答我國中小學素質教育的內容和特點有哪些

素質教育是與"應試教育"相對立的,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學文化和身體,心理,勞動技能回素質,培養能力答,發展個性為目的的教育.素質教育是充分開發受教育者潛能的教育,是以社會文化塑造社會合格成員的教育,是促進受教育者個性化的教育.
素質教育的特點是:①面向全體學生;②德,智,體諸方面全面發展;③讓學生主動發展.

閱讀全文

與小學素質教育材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