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培計劃2012作業課堂教學中如何進行反思
教學反思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而進行全面而深入地冷靜思考和總結。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內在機制。
利用反思促進教與學,促進自己專業化成長,是教師們應該深入思考的一個問題。通過閱讀下面的案例,請結合自己教學工作中實際,談談你在課堂教學中如何進行反思的,把它發到論壇中與大家交流,希望你能借鑒別人的經驗,完善自己的思考,同時也希望你能夠對別人的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
在學習《除法的初步認識》時,一位老師設計了如下的新課導入:
1. 有6個桃子,分給唐僧和孫悟空兩個人,有幾種分桃子的方法?
1 2 3 0
5 4 3 6
師:哪種比較公平?
生1:分成3和3的那種,每人同樣多就公平。
生2:分成3和3的那種,也不公平。因為,孫悟空幹活多,唐僧不幹活。
2.八戒又來了,要把6個桃子分給3個人,每個可以得到幾個桃子?
2 1 1
2 2 1
2 3 4
他們對哪種分法最滿意?為什麼?
生1:分得同樣多,不用搶。
生2:分給師傅1個,分給豬八戒2個,分給孫悟空3個最合適。因為師傅不幹活,孫悟空貢獻最大。
生3:這樣分,豬八戒不樂意,因為他飯量最大,嘴又饞,
此時,老師已無法控制局面。
你的帖子不用太長,但一定要觀點鮮明,主題突出。把你的帖子發送到本組討論區,讓其他學員分享你的觀點。並閱讀本組學員的帖子,選擇2個回復,表明你是支持還是反對他(她)的觀點。簡述理由。
特別提示:如果針對討論題發表自己的看法有困難,你可以試著從以下三個問題入手發表自己的看法:
1.你認為上述案例中的執教教師有必要進行反思嗎?
2.舉例說明,在日常教學中你是怎樣進行教學反思的。
3.你認為撰寫教學反思對於教與學的價值是什麼。
教學反思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一.你認為上述案例中的執教教師有必要進行反思嗎?
我認為執教《除法的初步認識》的這位教師應該對自己的教學及時的進行反思。
1、課前預設情境對「平均分」這一概念幫助不大,情境的設置沒有取到引導幫助學生理解「平均分」的作用。
2、情境設置的不當和教師提問方法、詞語的不嚴謹促使學生對「公平」一詞的理解遠離了「平均分」這一概念。
3、課前教師沒有考慮到學生對唐僧,孫悟空、豬八戒的愛好及了解會使情境設置脫離主題和知識點。
4、如果教師把情境改成「老師這里有6支鉛筆,想要分給兩個同學,怎樣分才會公平?」情境接近學生生活,不會引起歧義,學生易於理解,能直接參與,能設身處地的去解決問題有助於對「公平」的理解,能逐步走進「平均分」。
所以這位教師應該反思自己應該創設什麼樣的情境,才能讓學生逐步靠近知識點,幫助學生理解「平均分"。.應該反思自己的提問詞語是否嚴謹,怎樣的提問才能引導學生走近知識點。
應該反思當課堂出現無法掌控的局面的時候應該怎樣的去把握課堂,把握學生的思維。應該反思自己本課的失誤點在哪裡,進行再教設計。
二.舉例說明,在日常教學中你是怎樣進行教學反思的。
例如,在學習一年級《認識鍾表》中「認識半時」這部分知識時。課前預設很充分,上課時學生的表現也不錯,能積極探討,總結規律,但是在實踐練習時,雖然大多數同學都作對了,但還是有部分同學做的不準確,看半時不準確,畫半時知道分針指向6 ,不知道時針到底應指向哪裡。下課後,我及時的進行了反思,覺得自己在讓同學探究看半時,畫半時時過於重視分針指向哪裡,對時針的位置和方向探究的不夠明確,沒有把這部分的探究當做難點來突破。
面對學生出現的錯誤,我設計了一堂延伸課,利用這些課堂生成的錯題資源,引導學生找出產生錯誤的原因,找出它們產生錯誤的共性問題,逐步引導學生探究半時的時候時針應該指向哪裡,需要注意的是什麼,有沒有什麼好的方法能讓我們更准確的畫出半時時時針和分針的位置。可以讓第一節課就畫的比較准確的同學用它們的方法,它們的語言來來進一步闡述,一幫一交流,溝通。設計富有層次的練習題及時檢驗並加以鞏固。
按照這個思路,第二節課上的很成功,學生找到了錯誤的原因,並自己總結出了看半時,畫半時的技巧和檢查方法,扎實了看半時,畫半時的方法。讓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突破了這一教學難點。及時的反思讓我和我的學生都有收獲。
三、你認為撰寫教學反思對於教與學的價值是什麼。
我認為撰寫教學反思有助於提升教師的教學經驗,美國學者波斯納提出: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只有經過反思,才能使原有的經驗不斷的得到提升。才能形成型課程理念所要求的先進的教學觀念,才能不斷地超越自我,走出封閉,才能是自己的教學更有效。
教學反思讓我們每天都在教學中成長,每天都在成長中進步,通過教學反思我們每天都會有新的發現、新的啟發,從而走上一段新的教育探索征程。
朱永新教授說:「教育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內涵與主題都不同。」
我們的校長曾說過:「一個教師不在於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用心教了多少年書。」用心教學,就需要我們在教學中用心的去反思。教學反思能讓我們每天都在教學中成長,每天都在成長中進步,讓我們的教育理念每一天都是更新的。用心的,及時的,有效地反思能「讓教師從機械的忙碌、盲目的忙碌、麻木的忙碌中走出來!」
反思讓我和我的學生都有收獲
一、我認為執教《除法的初步認識》的這位教師應該對自己的教學及時的進行反思。我覺得這位教師情境設置的不當和教師提問方法、詞語的不嚴謹促使學生對「公平」一詞的理解遠離了「平均分」這一概念。如果教師把情境改成「老師這里有8支鉛筆,想要分給4個同學,怎樣分才會公平?」情境接近學生生活,不會引起歧義,學生易於理解,能直接參與,能設身處地的去解決問題有助於對「公平」的理解,能逐步走進「平均分」。
二、平時我在教學中,以前常是這樣:講解例題時,先出示例題,讓生獨自思考,之後,讓生討論,再指名生板演,師生共議。很多時候,都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可是做作業時卻發現,有一部分學生做得並不理想。我就想,問題出在哪裡了?是在課堂上沒有讓學生主動探究,還是怎麼了?是自己在課堂上的點評不到位?我反思我的教學過程,也沒用覺得哪裡有問題。我百思不得其解,很郁悶。後來通過反思,我找到了問題所在。我終於想明白了,在教學例題時,有的學生不是自己在思考,討論,而是在看教材,看教材中的解答。所以在課堂上,學生都能做得較好,都能較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
因此,現在我在上課時,盡量不用教材中的例題,總是把例題變一下,或者是選用習題,這樣一來學生,在課堂上就能積極主動地去思考了,不會再有假思考、假討論的想像了。
例如,我在教六年級《按比例分配》時,課前預設很充分,上課時學生的表現也不錯,能積極探討,總結規律。讓學生板演練習題,下課後,我也及時的進行了反思。我覺得學生掌握的不錯,我心裡挺高興的。但是在批改作業時,我給學習程度較好的學生出的一個題:一個長方形的周長是36cm,它的長與寬的比是5:4,問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發現很多同學是這樣做的:
長方形的長與寬的比是5:4
5+4=9
長 36×5/9=20(cm)
寬 36×4/9=16(cm)
面積 20×16=320(平方厘米)
答: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320平方厘米。
看後我很生氣,學生怎麼會這樣做呢?學生怎麼能把周長36cm當作了長與寬的和了,怎麼會不知道周長是長與寬和的2倍呢?我思緒平靜下來後,認真進行了反思。我覺得自己教學時沒有引導到位,沒有很好的強調:按比例分配中,知道兩個量的比,兩個量的總和,才能求出這兩個量。覺得自己在讓同學探究時,因為教材中沒有這類題,所給的總量都是比中兩個量的總和,沒有出現所給的總量不是比中兩個量的總和的情況。所以在備課時我也沒有考慮到,更沒有把這部分的探究當做難點來突破。以後在備課時要注意,盡量避免出現類似的錯誤。
面對學生出現的錯誤,我在輔導課上,利用學生作業中生成的錯題資源,引導學生找出產生錯誤的原因。讓學生自己討論應該怎麼做?有的同學說應該把先算出長與寬的和再求長與寬,最後再計算面積。長方形的長與寬的比是5:4 5+4=9 長(36÷2)×5/9=10(cm) 寬 (36÷2)×4/9=8(cm)面積 10×8=80(平方厘米) 答: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80平方厘米。之後,我又讓學生討論怎麼樣改動題目,這樣做才正確。一時間,學生你一言,我一語,熱烈的討論起來了,一會有的同學說,把題目中的「周長是36cm」,改成「長與寬的和是36cm」,我會心的笑了。原來學生是挺聰明的,只是有時自己沒有好好的引導罷了。
我認為及時的反思讓我和我的學生都有收獲,但最終的受益者是學生。在我也獲得了成長,突破了這一教學難點的同時,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三、我認為撰寫教學反思對於教與學的價值首先表現在教學反思是促進教師成長的階梯;撰寫教學反思有助於提升教師的教學經驗。美國學者波斯納提出: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只有經過反思,才能使原有的經驗不斷的得到提升。其次教學反思也是教師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只有經過反思,才能不斷地超越自我,才能使自己的教學更有效,才能形成型課程理念所要求的先進的教學觀念。
教學反思,學生才是最大的受益者。朱永新教授說:「教育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內涵與主題都不同。」還記得曾有人說過:「一個教師不在於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用心教了多少年書。」用心教學,就需要我們在教學中用心的去反思。我覺得反思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學生負責。教學反思能讓我們教師每天都在教學中成長,每天都在成長中進步,也能讓學生在教師的反思之後有更大的收益、更好的收獲。
❷ 請問各位老師,國培計劃中初中生物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呢
國培教學反思
國培」總結與感想2010年10月12日—12月30日,我非常有幸參加了教育部舉辦的「國培計劃(2010)初中骨幹教師培訓」。 在湖北師范學院短暫的3個月的學習培訓,帶給我的卻是教育靈魂的觸動。通過培訓讓我更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為我今後教育教學指明了發展方向,注入了成長的活力。這次培訓是緊張、充實、忙碌、有序交織在一起的,專家們以學科知識為基礎,以問題為中心,以案例為載體,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鮮活的案例中展現出大師精湛的理論功底,客觀的觀點、新穎的方法用幽默、流暢、優美的語言道來,使我深感收獲巨大,將會使我在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道路上,又有了更新、更高的目標;將會使我的教師專業成長的步子走得更快,走得更好!
一、理念的更新
各位領導、專家、教授的報告,無一不在傳達創新型國家需要創造性人才。今天有什麼樣的教育,未來世界就有什麼樣的社會,2010—2020《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明確提出「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進入人力資源強國行列」 。決定了「堅持德育為先,堅持能力為重,堅持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國策。教育之真理無窮,能發明之則常新,不能發明之則常舊。科學教育側重於弘揚科學精神,培養科學素養,開發思維能力,掌握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科學教育也可以弘揚人文精神,培育人的美德,開發審美能力,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培養了多少運動員?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把體育學中的思想、思維方法滲透給學生,促進學生走進社會後是一個全面的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人。教學是為了學生,而不是給別人看的。教學活動、方式的新,並不是盲目追求新、追求奇,只要教學活動、教學方式對於學生是新的,能夠讓學生從中獲得新的方法、思維或者啟發,就是新的,就是教學的『創新』。」
各位教授深入淺出地講解新課程改革理論,告訴我們了新課程改革的方向、讓我們知道落實知識和技能的基本要求,著眼於全體學生素質的提高,突出學生的探究活動,注重方法訓練;書中包含許多開放性的問題和實踐性課題;聯系實際,注重知識的應用,擴大知識面;充分體現STS的思想,注意人文精神的滲透;讓我們明確了素質教育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全面提升祖國未來的素質。
二、學科知識的補充體育學院幾位教授的普通體育、現代體育、體育學科前沿知識專題講座對我來說是學科知識好好地充了一把電,同時他們都認為培養人才,一定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定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科學的習慣,一定要給予良好的方法指導。因此我覺得,體育教師應該有完整的完備的知識結構。體育學的專業素養膚淺,從事教學工作就會存在不足甚至錯誤。體育教師只有具有了完整的知識結構,才能領悟教學內容的的體育思想、體育方法、體育本質,教學才不會停留在教材層面上的照本宣科,自己弄清楚了,才能講明白,才能對學生的科學素養提升提供積極有效的幫助。
「深入淺出是絕對的教學法寶,『淺出』就得『深入』」。
三、教學實踐的提高體育學院的教授教研員的講座,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他們對於中學體育教學的觀點和做法強烈的震撼了我。若干課例的展示與解讀表明,無論是教學方式方法的設想與實施,演示、學生實驗的設計製作,還是對教材深入的研究,無一不令人稱道。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李曉桐老師的《挖掘實驗實驗素材,上有思想的體育課》給我的啟示,以前認為沒有實驗器材,就以講代做實驗、以畫代實驗等等,其實身邊許多資源可以利用。湖北師范學院的教授專家們將他們在平常教學和教研中的寶貴經驗毫無保留的介紹給我們,給我們以啟迪,使我們受益匪淺,讓我們懂的鑽研教材的重要性。
通過聆聽他們的報告講座,我感到對如何更進一步選擇適合於教師和學生的教學方法有了比較成熟的認識,對如何開展實驗教學有了新的思考,對如何開發學生的智慧有了新的設想;通過聆聽他們的報告講座,學到了探究並不是機械的進行幾個要素的操作,學到了如何在不同的環節給學生恰當的引導,學到了如何將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有機結合。通過聆聽他們的報告講座,深深感到了自己的不足。一個人身處怎樣的環境並不重要,重要的要有堅定的目標和有為了目標堅持不懈的追求。通過培訓我認識到,為了我們的學生,為了我們的教育,也為了我們自己,時時處處都要注重自己的師德修養和人格塑造;都要加強自己的理論素養和專業技能的學習、提高;都要反思教學實踐,提高教育科研意識和能力;還要了解體育學科前沿的研究成果、現代科學技術的開發應用和面臨的挑戰。
總之,在本次國培計劃培訓中,我深刻認識到了作為教師終身學習的重要性。這次培訓讓我更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豐富了教育教學技能,明確了今後成長發展的方向。兩周來的國培教育,對我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淀,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這是收獲豐厚的兩周,也是促進我教學上不斷成長的兩周!總之,培訓只是一個手段,一個開端。3個月的學習思考背後,我感到更多的是責任,是壓力,真正感到教育是充滿智慧的事業,深刻意識到自己所肩負的責任。今後我會學以致用,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及時為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出謀劃策,讓培訓的碩果在教育事業發展中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