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科學總復習資料(教科版)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哈欠
B. 小學科學復習資料
申明:以下內容為本人在網上收集和個人整理,如原作者有異議,請及時告之,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同時對小學科學付出艱辛勞動的教師表示忠心的感謝!
人
1、人體中共有206塊骨頭,共有600多塊肌肉,肌肉重量占體重的40%。
2、骨骼具有運動、支撐、保護的作用。骨與骨之間能夠活動的相連地方叫關節,人體的各種動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帶動骨、關節而實現的。
3、經常運動的好處是:改善身體的柔韌性;增強心肌和肺活量;肌肉發達;體力充沛;延緩衰老;身體勻稱。
4、人需要的主要營養成份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
5、我們每天吃的食物種類有:糧食類、蔬菜水果類、魚肉蛋類、豆奶類、油鹽糖。吃得最多的是糧食類。吃得最少的應該是油鹽糖。
6、人體主要消化器官有口腔、食管、胃、小腸、大腸、肛門。
7、為了安全飲食,蔬菜水果要充分浸泡和清洗,要多吃綠色食品,少吃腌臘食品。
8、購買加工食品時要注意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9、沒有一種食品含有人體需要的全部營養,所以我們吃食物要多樣化和全面化。
10、水果不可替代蔬菜。
空氣
1、空氣主要由氮氣、氧氣、少量二氧化碳、水蒸氣等氣體混合而成。如果空氣中增加了有害物質,空氣就被污染了,空氣的流動形成了風,中國古代人熱空氣上升的原理發明了孔明燈。
2、燃燒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可燃物、氧氣、一定的溫度。
3、空氣也是生命之源,可是人們的活動是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防止空氣污染的一些措施有植樹造林、節約能源、少開小汽車,改進汽車燃料、禁燒秸桿、使用無氟冰箱等。
4、用手搧一下空氣、把空氣裝在塑料袋裡等都可以感到空氣的存在,空氣是無顏色、無氣味、無味道的透明氣體。
5、帶膠塞的漏斗擰緊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進瓶子里嗎?
為什麼?(水不能流進瓶子,因為瓶子里的空間被空氣占據著,膠塞封住了瓶口,空氣出不來,所以漏斗里的水就流不進去。)
6、用冰塊冷卻食物,食物應放在冰塊上還是冰塊下?為什麼?(應把食物放在冰塊的下面,因為冰塊周圍的空氣受冷會很快下沉,不斷下沉的空氣包圍住要冷卻的物體,從而達到盡快冷卻的目的。)
7、空氣能被壓縮,壓縮了的空氣有彈性,在炎熱的夏季,自行車輪胎中的氣為什麼不能充得太足?(空氣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夏季由於氣溫太高,輪胎內的空氣受到高溫,其體積必然很快增大,產生很大的壓力,當輪胎承受不住這樣大的壓力時,就會被脹裂。)
天文
1、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可以用方向和高度來表示,我們看到的太陽東升、西落晝夜的產生現象,其實是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形成的。只不過我們生活在地球上,以地球為參照物,所以看起來就是東升、西落
2、太陽位置在東,物體影子在西,太陽位置在南,物體影子在北,太陽位置在西,物體影子在東。根據陽光下物體影子方向變化的規律形成太陽鍾,故宮博物院的太陽鍾叫日晷,它屬於赤道日晷,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保有的日晷叫地平日晷,
3、月亮明亮部分的形象叫月相。
4、新月指的是天空中看不見的月亮。月初的蛾眉月,是指太陽剛落地平線,我們看到的月相是朝著太陽的。而月底的蛾眉月是指快要日出時,看到的月相同樣是向著太陽的。
5、日落時看到初一到十五的月亮,發現:蛾眉月在西方,上弦月在南方天空,凸月在中間偏東,滿月在東方。可見月亮繞地球轉動的方向是自西向東的。
6、日出時看十六到月底的月亮,發現十六的月亮在西頭,下弦月在南方天空,殘月在中間偏東處,蛾眉月在東頭。
7、一天中月亮是東升西落的。這是由於地球自西向東自轉而形成的。月亮是地球的衛星,月亮繞地球轉一周是農歷一個月。
運動和力
1、我們在騎自行車時車輪在做直線運動和旋轉運動。
2、一輛載重汽車行駛得快慢與自重、拉力、路面這些因素有關。
3、力的單位是牛頓。
4、使用測力計時,要使指針在0處,不能超過最大測量范圍。
5、當物體受到外力時,形狀或體積會發生改變,去掉外力後還能恢復到原來的形狀或體積,這種性質叫彈性,這種力叫彈力。
6、地球上的萬物都具有豎直向下的重力。這個力是因為地球引力。
7、判斷:
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對)
物體的彈性是無限的(錯)
物體穿過液體或空氣時,也會產生摩擦力(對)
8、摩擦能產生熱量,流星的形成就與摩擦有關,在在炎熱的夏天高速公路上的汽車輪胎會發燙;生活中有好多增大有益摩擦(例如:如輪胎上的花紋、車把手上的花紋)和減少有害摩擦(在機械運動部位加潤滑油,加滾珠軸承)的例子。
9、物體的形狀與它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有關,如降落傘下降的速度與傘面的大小就有關。
水
1、水是生命之源,水是無色、無氣味、無味道、透明的液體。水有三種狀態:固態、液態、氣態。雲、霧、雨、露、霜都是由空氣中的水凝結而成的。
2、認識物體常用的方法有用眼看、用鼻聞、用舌嘗、用手摸,對不了解的物體千萬別隨便聞、隨便嘗。鑒別杯子中水、鹽水、糖水、牛奶、白醋的方法是什麼?
3、水具有使其表面盡量縮小的力,這就叫做水的表面張力。
4、鐵塊在水中是要下沉的,可鋼鐵的輪船為什麼能浮在水面上?(因為鋼鐵輪船的空間大,與同體積有水相比較,它反而輕,因此浮在水上。)
5、地球上大部分水是海洋里的鹹水,只有極少量的淡水,大部分淡水只儲藏在南極和北極的冰川中,大氣中有小部分看不見的水蒸氣,只有河流湖泊和淺層地層里的水可供人類使用。而可供人類使用的這一點淡水還被不同程度地污染了,人類如果不注意保護水資源,地球上將無干凈水可用。
6、固體有一定的形狀,固體的分離,例如把豆子和米分開,把粗沙和細沙分開,兩種不同的固體混合後體積會變小。例如黃豆與米混合後體積變小了,但重量不變,液體與水混合,有些溶於水,有些不溶於水。有些浮在水上,有些沉在水下,但這不是絕對的,在條件改變的情況下,不溶於水的液體也可能溶於水。
生物
1、種子的構造:子葉、胚根、胚芽。胚芽將來長大成莖和葉,胚根將來長大成根。
2、植物生長需要:陽光、水、空氣、土壤、適宜的溫度、養料。
3、一朵花,例如油菜花有:花瓣、萼片、雌蕊、雄蕊。
蜜蜂和一些昆蟲可以為一些花傳粉。果實裡面都有種子,「無籽瓜」是人工培育的,它仍然是果實,蘿卜不是果實。
4、土壤的主要成份有:沙、黏土、腐殖質等。
5、蠶、蜻蜓、螞蟻、蟋蟀、等都屬於昆蟲類。它們成蟲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大部分。頭部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蠶蛾的觸角是羽毛狀的。昆蟲一生要經過變態,蠶一生要經過蠶卵、蠶、蠶蛹、蠶蛾四個階段。世界上最早種桑養蠶生產絲織品的國家是中國。
6、魚終生生活在水裡,魚有各種形狀,魚體表面有鱗,有些魚如鱔魚、黏魚等魚無鱗。魚鱗的花紋像樹木的年輪,魚也有耳朵,只不過藏在頭骨里頭,魚利用鰓從水中得到氧氣,魚通過調節體內鰾中氣體多少可改變自身體積,從而調節比重,得到不同浮力。而快速運動的鯊魚就無鰾。魚的運動前進都要靠魚尾,慢慢前進靠腹鰭,或腮排水,胸鰭撐開可使運動的魚停下來,體側線能測定方向,感知水溫。
7、要善待動物,愛護動物,要保護與我們生活有密切關系的動物。如牛、蜜蜂、吃蟲子的鳥。還要保護珍稀動物。我們可以從哪方面做起?(對我們長期生活在城區的中學來說,愛護鳥類,愛護樹木,保護小動物生活的環境。要保護水中的動物,就要保護水源。在鳥類繁殖的季節和家長一起共同為鳥兒做「人工鳥巢」,在動物園,也要做文明觀眾,愛護各種動物。)
8、動物的生活習性不同,多數鳥類在白天活動,而貓頭鷹以捕食鼠類為主,老鼠喜在夜間活動,所以貓頭鷹也在夜間活動。從早晨到下午是它的睡覺時間,蝸牛喜歡生活在黑暗、潮濕的環境中,它的活動時間也是夜間。
熱學
1、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熱總是從高處向低處傳遞。
2、固體主要傳熱方式是傳導,液體、氣體的傳熱方式是靠對流,太陽上的熱是輻射到地球上的。
3、大多數物體受熱時,體積會膨脹,冷卻時體積會收縮,這種性質叫做熱脹冷縮。
4、因深色物體比淺色物體易於吸收輻射熱,所以我們在夏天喜歡穿淺色衣服,冬天喜歡穿深色衣服。
5、溫度的變化會對物體產生哪些影響?(夏天電線伸長、嚴寒的冬季水管凍裂等。)
6、加熱和冷卻物體在生活中的應用?(有時醬菜瓶蓋擰不開,可用熱毛巾包住瓶蓋,瓶蓋受熱膨脹就能很輕松在擰開了。還有塑料水管的連接、煉鋼、制棒冰、蠟燭的製作等。)
7、為什麼鍋把手用塑料製作?鍋身用金屬製作?(塑料不善於傳熱,用塑料做的鍋把手不會燙手。因為金屬善於傳熱,所以鍋身用金屬製作。)
8、畫出熱在水鍋中傳遞的圖示。(略)
聲音
1、聲音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凡是人們不需要的聲音都是噪音。噪音危害人的身心健康,是當今社會的四大公害之一。
2、人耳構造:耳廓、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聽神經
3、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C. 求小學六年級畢業科學復習資料,考點大全
是啊 嗨,太難了。
D. 誰有人教版小學六年級科學畢業復習資料啊
六年級科學下冊單元復習要點
E. 誰有人教版小學科學畢業復習資料
小學畢業班科學復習資料
一、生命世界
1. 植物的特徵
·人們根據植物莖的軟硬程度把植物分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
·一片完整的葉具有共同的構造,包括葉片和葉柄兩部分。葉片中有葉脈,它是輸送水分和養料的管道。葉片表面有氣孔,氣體從氣孔自由地進出葉片。葉具有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
·植物的葉依靠陽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製造了植物生長所需的養料並釋放氧氣,稱為光合作用。公式為:
綠葉+水+二氧化碳——陽光氧氣+養料
·完全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組成。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幾部分的花,叫做不完全花。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雄蕊的花粉傳播到雌蕊的柱頭上,這個過程叫傳粉。
果實一般是由果皮和種子構成的。有肉果和乾果。
·植物的種子由種皮和胚構成的,胚包括胚根、胚芽和子葉。胚根將來長成植物的根,胚芽將來長成莖和葉。
·植物種子的傳播方式有利用風力(如蒲公英、臭椿、楓樹、松樹)、利用動物(如蒼耳、鬼針草、山楂、葡萄)、利用彈力或噴射作用(如鳳仙花、噴瓜)、利用水流(如蓮蓬、椰子)。
·開花植物的生長主要經歷了種子發芽、生長、開花、結果等主要過程。
植物的繁殖方式分為:(1)種子繁殖:利用種子來進行繁殖的;(2)營養繁殖:由莖和根來進行繁殖(如番薯用塊根進行繁殖;水仙花、甘蔗、馬鈴薯、大蒜、洋蔥、姜是用莖來進行繁殖;蘆葦、狗尾巴草用地下根莖進行繁殖。);(3)扦插:直接從莖上剪下一段枝條,插在土裡進行繁殖(如葡萄、石榴、楊柳)。
2. 動物的特徵
·蠶是從蠶卵里孵出來的。剛孵出的小蠶稱為「蟻蠶」。
·蠶長到一定的階段,就會吐絲結繭,變成蛹。
·蠶蛾的身體分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一對羽毛狀的觸角,胸部有兩對翅膀和三對足。
·蠶的一生要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種形態。昆蟲的特點: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部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有翅或翅退化。
·螞蟻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對足,頭部有一對觸角。
蝸牛的觸角是來辨別和尋找食物。
魚靠著鰭和身體的擺動在水中自由地游泳,魚是靠鰓呼吸的。
·鯽魚的身體由頭、軀干、尾三部分組成。身上有鱗片,用鰓呼吸,用鰭游泳。
·動物的幼年期和成年期的形態會發生變化的現象,叫做變態。
幼體在水裡生活,用鰓呼吸,成體在岸上生活,用肺呼吸的動物,叫兩棲動物,如:青蛙、蟾蜍、蠑螈等。
·身體中有脊柱的動物叫脊椎動物,沒有脊柱的動物叫無脊椎動物。
·動物的繁殖方式常見的有卵生和胎生。靠卵繁殖後代的動物叫卵生動物。用胎生繁殖後代的動物叫胎生動物。昆蟲、魚、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都是卵生動物,哺乳動物是胎生動物。此外其他的繁殖方式有分裂(如草履蟲、變形蟲)、出芽(珊瑚)。
·各種動物都會經歷出生、生長發育、繁殖、死亡四個階段的生命周期。
(二)物質世界之物質變化
1. 水及其變化
·水是一無色、無味、無固定形狀、會流動的液體。
·量筒是一種標准工具,可以測量液體的體積多少。
·水降到0℃時會開始凝固成冰。固態的冰升到0℃時會開始融化成水。
·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之後會凝結成小水滴。
·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叫做蒸發。水蒸氣變成水的過程,叫做凝結。
·水有固態、液態和氣態三種形態,在一定條件下它們可以相互轉化。自然界是的霧、雲、雪、霜、露都是水的不同形態。
2. 物質的溶解
·食鹽、白糖等固體物質的顆粒具有規則的幾何外形,稱為晶體。
·物體在水中溶解後就化成了肉眼看不見的微粒均勻穩定地分布在水中,並且不能用過濾或沉澱的方法分離出來。
·水能溶解一些固體、液體,也能溶解一定的氣體。不同的物質在水中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物質在水中溶解速度有快有慢,受到顆粒大小、水的溫度及是否攪拌三個因素的影響。
·同一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一定的。
·溶解在水中的物質可以採用蒸發水分的方式分離出來。
·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有滑動和滾動兩種方式。一定條件下滾動摩擦力比滑動摩擦力小。
·摩擦力在生活中有利也有害。當人們需要摩擦力的時候,就想辦法去增大它;當人們不需要摩擦力的時候,就想辦法去減小它。
物體具有保持原有的靜止或運動狀態的性質叫做慣性,任何物體都具有慣性。
4.工具和機械
·杠桿省力與否與杠桿的支點、用力點、阻力點的相對位置有關。
·杠桿按是否能省力可分成三類:省力杠桿、費力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的杠桿。杠桿不僅省力,還可以改變用力的方向。
·輪軸由輪和軸固定在一起而組成的簡單機械,在輪上用力可以省力。斜面也是一種能省力的簡單機械。
·滑輪有定滑輪和動滑輪兩類。定滑輪不省力但可改變用力方向;動滑輪能省力但不能改變用力方向。
·滑輪組由若干個定滑輪和動滑輪組成。滑輪組能省力,能改變用力方向。
·斜面是一種省力的簡單機械。在提升重物時,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自行車上使用了一些不同的簡單機械,並通過不同的傳動方式傳遞力量。
5.物質的變化
·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都會發生變化。
·金屬具有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可塑性和金屬金屬光澤等屬性。
·小蘇打和白醋混合以後,會產生新物質——二氧化碳。
·鐵會生銹,鐵生銹是一種化學變化。
·鐵生銹給人類造成了巨大損失,人們通過塗油漆、製成合金等方法控制鐵生銹的速度。
(四)地球與宇宙世界
1.大氣及其變化
·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風向可以用風向標來測量。
·風速是指風每秒鍾行進的距離,風速可以用風速儀來測量,也可以用風速等級來表示。氣象學把風的等級分為13級。
·降水是天氣的一個基本特徵,雨、雪、冰雹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降水量的多少,常用雨量器來測量。
·天空中飄浮的雲實際上是由千千萬萬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組成的。
2。岩石和礦物
·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徵。根據岩石的特徵,可以鑒別岩石的種類。
·礦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單獨存在,通常都是幾種混雜在一起組成岩石。
·花崗岩是由石英、長石、雲母三種不同的礦物組成的。稀鹽酸滴在石灰岩上會冒氣泡。
·在識別礦物時,礦物的條痕顏色比礦物外表的顏色更可靠。
·礦物的顏色、形狀、透明度、光澤、條痕以及軟硬,是辨認礦物的重要依據。最硬的是礦物是金剛石,最軟的是石墨。
一、請你設計一個從池塘或魚缸里採集活著的微生物的實驗,並寫出實驗步驟。
答:用滴管吸取一滴池塘或魚缸里的水,放在載玻片上(可以先在載玻上放少量脫脂棉纖維),蓋上蓋玻片,在顯微鏡下觀察。
二、請把「製作一個大的晶體」的正確實驗步驟寫在前面的括弧里。
(3)在杯中懸吊一根細線,細線下端拴上一小塊食鹽晶體,並浸泡在溶液中,靜置數天。
(2)將食鹽水溶液過濾,注入一個清潔的玻璃杯內。
(4)在玻璃杯底會首先出現第一批晶體,濾去溶液中殘留的晶體,繼續把懸在細線上的 晶體浸入過濾後的溶液中,晶體會緩慢地生長。
(1)用一個大的玻璃杯,製作一杯食鹽水溶液。
三、請你做個簡易的顯微鏡,並寫出製作的步驟。
答:找兩個放大倍數不同的凸透鏡,上下調整它們之間的距離,直到找到物體最清楚的圖像,用紙筒和膠帶紙把兩個凸透鏡固定下來,一個簡易的顯微鏡就做好了。
四、請你設計一個鐵生銹的實驗。
研究的問題:鐵生銹與空氣有關嗎?
我們的假設:鐵生銹與空氣有關。因為我們發現鐵釘暴露在空氣中的部分已經生銹,釘在木板中的部分沒有生銹。
實驗方法:1、用同樣大小的三個盤子,其中兩個分別裝上水、菜油。2、把一枚鐵釘放在空盤子中與空氣接觸,另一枚鐵釘完全浸沒在菜油里,還有一枚鐵釘一半放在水裡。3、每天觀察記錄一次。
觀察到的現象:1、鐵釘在空盤子中,與空氣接觸會生銹,但生銹的速度慢。2、鐵釘在菜油中沒有生銹。3、鐵釘在水盤子中生銹速度快,量也很多。
七、請回答下列問題。
1、你們家有哪些電器,他們的名稱是什麼?有什麼用途?把電能轉化成了什麼?至少寫出3種。
電磁爐:電能→熱能 電視機:電能→聲能、光能等 收錄機:電能→聲能
2、通過學習你能舉例說明:為什麼有的工具設計成費力杠桿嗎?
如:鑷子→方便拿取 夾子→延長手臂
5、什麼是太陽系?
答:以太陽為中心,包括圍繞它轉動的八大行星(包括圍繞行星轉動的衛星)、矮行星、小天體(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組成的天體系統叫太陽系。
6、日食是怎樣形成的?
答: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地球處於月影中時,因月球擋住了太陽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了月食。
9、請列舉當前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
答:當前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有:1、大氣污染問題 2、白色污染問題 3、物種滅絕速度加快
10、如何解決大氣污染問題?
答:1、制訂、實施一些保護大氣的措施,如應嘗減少廢氣、廢物排放,制訂嚴格的汽車尾氣排放標准等。2、推廣「無車日」活動,選擇環保的交通方式,少開車。3、研製太陽能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減少對空氣的污染。
11、請寫出三條食物鏈。
答:1、草→蟲→鳥→蛇→鷹 2、稻穀→老鼠→蛇→鷹 3、水草與藻類→蝦→魚→人
12、為什麼用「工」字形鋼材?答案略。
13、節約用水,從我做起。你能制定一個你的節水計劃嗎?
答:1、做節水宣傳員。2、一水多用,例如洗臉水用後可洗腳,然後沖廁所;養魚的水澆花等。3、洗餐具節水。4、洗澡節水。5、不玩耗水的游戲。6、家庭用水記錄。7、……
14、盤山公路為什麼要修成「S」形呢?
答:一條直的上山的公路的坡度大,而「S」形的盤山公路由於路程的延長而坡度變小,坡度越小越省力,上山就容易多了,所以修成「S」形。
16、瓦楞紙板的結構為什麼能使柔軟的紙變堅硬呢?
答:瓦楞紙板有三層或五層,中間一層或兩層是波浪形的,它不只是把紙單純的彎折,也不是把紙單純的平粘增厚度,而是又折又黏合。彎曲的波浪形好似一個個連續的拱形,可以承受很大的壓力,這種結構使瓦楞紙的強度大大增加。
17、小王莊要在一條較寬的河上建一座橋,你覺得建成什麼形狀比較合理?請談談你的理由。
答:略
18、請你談談拉電線用的鐵塔那麼高為什麼不容易倒?
答:因為拉電線用的鐵塔上小下大,上輕下重,空氣阻力小使它不容易倒。
19、受大自然的啟發,人們利用了蝙蝠製造了雷達,請你再舉2-3個這種例子。
答:1、人們根據蛋殼發明了薄殼建築結構。2、人們仿照昆蟲眼睛的構造,發明了多鏡頭照相機。3、人們模仿魚類的形體造船。4、魯班根據帶鋸刺的小草發明了鋸子。
20、我國有哪些珍稀生物,請舉2—3種,並說說它們分布在哪些地方?
答:其中揚子鱷主要分布在貴州、四川、雲南等地;白鰭豚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洞庭湖、錢塘江中;大熊貓分布在四川、陝西、甘肅的少數地方;藏羚羊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23、放大鏡的作用是什麼:有哪些工作需要經常用到放大鏡?(請舉2—3個例子)
答:放大鏡能把物體的圖像放大,顯現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細微之處,使我們獲得更多的信息。例如老年人用放大鏡看報紙,公安人員用它觀察指紋毛發纖維,珠寶商臨鑒定珠寶等。
24、顯微鏡由哪幾部分組成?利用顯微鏡觀察到洋蔥表皮上的細胞是什麼形狀?
答:顯微鏡由目鏡、調節旋鈕、物鏡、載物台、反光鏡等組成,用顯微鏡觀察到的洋蔥表皮上的細胞是一個個小房間似的結構。
25、細胞的作用有哪些?請寫出3—4種。
答:例如:神經細胞有傳地興奮的作用;淋巴細胞有免疫的作用;肌細胞有運動的作用;表皮細胞有保護組織的作用等。
26、請舉2—3個例子談談微生物能對人類提供什麼服務?
答:1、我們周圍的垃圾和污水的處理要靠微生物,如果沒有微生物,地球就將成為垃圾的世界。2、有些微生物能為我們提供食物或幫助我們生產食物。
28、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是什麼?請分別舉1—2個有關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例子。
答: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在於是否產生了新的物質。物理變化的例子:蠟燭熔化、水沸騰等。化學變化:面的發酵、鐵釘生銹。
29、請分別舉2—3種含澱粉的食物和不含澱粉的食物。
答:含澱粉的食物:土豆、地瓜、米飯、饅頭等。不含淀分的食物:蔬菜、水果等。
30、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後的現象是怎樣的呢?它們發生反應後產生的新物質是什麼?
答: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後會看到氣泡的產生和嗤嗤聲。它們發生反應後產生的新物質是二氧化碳。
31、請你寫出3—4種有關月球的信息。
答:1、月球圍繞地球逆時針方向運行。2、月球表面有數量眾多的環形山。3、月球上沒有水,沒有生命存在。4、月球沒有大氣層存在,連聲音都無法傳播。
32、月相變化的規律是怎樣?
答:月相變化的規律是:上半月,由方到圓;下半月,由圓到方,亮面始終朝向太陽方向。
33、請你談談日食是怎樣形成的?
答: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地球處於月影中時,因月球擋住了太陽照射地球的光形成了日食。
34、假如你在夜晚迷了路,你有什麼方法來辨認方向?
答:假如在夜晚迷了路,可以讓北極星幫助你在夜間辨識方向。
35、垃圾丟棄後對環境會造成什麼影響?
答:垃圾丟棄後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有:1、對水環境的污染。2、對大氣環境的污染 3、侵蝕土地。 4、危害人體健康。
36、請你談談用焚燒的方法處理垃圾有什麼優缺點?
答:焚燒法最大的優點是減量,它可以使垃圾從量上減少90%,大大降低了垃圾填埋量,最大問題是對周圍的空氣產生嚴重污染。
37、請你給商品的生產廠家寫幾點減少包裝浪費的建議?
答:1、建議使用容器重裝(如洗滌劑瓶再裝洗滌使用)。2、包裝回收重復使用。3、簡包裝、大包裝等。
38、請你舉例說說生活中有哪些有害垃圾?
答:生活中的有害垃圾有:廢電池、廢熒光燈管、廢油漆桶、過期葯品、農葯容器等。
39、請你設計2—3句節約用水的廣告標語。
答:1、水是生命之源。2、希望地球上的最後一滴水不是我們的眼睛。3、珍惜水就是珍惜您的生命。4、惜水、愛水、節水,從我做起。
40、請你對家鄉自然水域的治理提出3—4種建議。
答:建議略
41、對於大氣污染問題,人們採取了哪些措施?作為一名少先隊員,你覺得自己對於保護大氣可以做什麼?
答:對於大氣污染問題,人們開始制訂、實施一些保護大氣的措施,如立法減少廢氣、廢物排放;制訂嚴格的汽車尾氣排放標准;積極推廣「無車日」活動等。少先隊員可以動員家長積極參加「無車日」活動選擇環保的交通方式、少開車等。
42、我們有哪些自然保護區?它們有什麼作用?
答:我們有九寨溝、長白山、四川卧龍等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為物種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場所 。
F. 人教版小學科學總復習資料
1、物體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斷物體沉浮有一定的標准。
2、(同種材料)構成的物體,改變它的(重量和體積),沉浮狀況不改變。
3、物體的沉浮與自身的(重量和體積)都有關。
4、(不同材料)構成的物體,如果(體積)相同,(重)的物體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體積小)的物體容易沉。
5、(潛水艇)應用了物體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6、改變物體(排開的水量),物體在水中的(沉浮)可能發生改變。
7、鋼鐵製造的船能夠浮在水面上,原因在於它(排開的水量很大)。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體積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裝載量)也隨之增大。
9、(科學)和(技術)緊密相連,它們為人類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塊往水中壓,手能感受到水對小船和泡沫塑料塊有一個(向上)的里,這個力我們稱它為(水的浮力)。
11、(上浮物體)和(下沉的物體)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們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測力計)測出浮力的大小。
12、物體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體(浸人水中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3、當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於重力)時就(上浮);當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於重力)時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體,浮力(等於)重力。
14、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與構成它們的(材料)和(液體的性質)有關。
15、(液體的性質)可以改變物體的沉浮。
16、(一定濃度)的液體才能改變物體的沉浮,這樣的液體有很多。
17、(不同液體)對物體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8、比(同體積)的水(重)的物體,在水中(下沉),比同體積的水(輕)的物體,在水中(上浮)。
19、(比同體積的液體重)的物體,在液體中(下沉),比同體積的液體輕的物體,在液體中上浮。
第二單元 熱
1、有多種方法可以(產生熱)。
2、加穿衣服會使人體感覺到熱,但(並不是衣服)給人體(增加了熱量)。
3、水受熱以後(體積會增大),而(重量不變)。
4、水受熱時體積膨脹,受冷時體積縮小,我們把水的(體積)的這種變化叫做(熱脹冷縮)。
5、(許多液體)受熱以後體積會變大,受冷以後體積會縮小。
6、物體由冷變熱或由熱變冷的過程中會發生(體積)的變化,這可以通過我們的(感官)感覺到或通過(一定的裝置和實驗)被觀察到。
7、(氣體)受熱以後體積會脹大,受冷以後體積會縮小。
8、常見的物體都是由(微粒)組成的,而微粒總在那裡不斷地(運動)著。物體的(熱脹冷縮)和(微粒運動)有關。
9、(許多固體和液體)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氣體)也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10、有些固體和液體在一定條件下是(熱縮冷脹)的,例如(銻)和(鉍)這兩種金屬就是熱縮冷脹的。
11、熱是一種(能量)的形式,熱能夠從物體(溫度較高)的一端向(溫度較低)的一端傳遞,從溫度高的物體向溫度低的物體傳遞,直到兩者溫度相同。
12、熱傳遞主要通過(熱傳導)、(對流)和(熱輻射)三種方式來實現。
13、通過(直接接觸),將(熱)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傳遞到另一部分的傳熱方法叫(熱傳導)。
14、(不同材料)製成的物體,(導熱性能)是不一樣的。
15、像(金屬)這樣(導熱性能好)的物體稱為(熱的良導體);而像(塑料、木頭)這樣(導熱性能差)的物體稱為(熱的不良導體)。
16、(熱的不良導體),可以(減慢)物體熱量的散失。
17、(空氣)是一種(熱的不良導體)。
第三單元 時間的測量
1、(「時間」)有時是指(某一時刻),有時則表示一個(時間間隔)(即時長)。
2、鍾表以(時、分、秒)計量時間,鍾面上的(秒針)每轉動(一格),表示時間流逝了(1秒鍾),秒針轉動(一圈)則表示時間流逝了(1分鍾)。
3、在不同的情況下,我們對(相同時間)(時長)的主觀感受會不一樣,但時間是以(不變的速度)在延伸的。
4、藉助自然界有規律運動的事物或現象,我們可以(估計時間)。
5、時間可以通過對(太陽運動周期的觀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來測量,一些(有規律運動的裝置)也曾被用來計量時間。新 課 標第 一網
6、在遠古時代,人類用天上的(太陽)來計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晝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類最早使用的(時間)單位——(天)。
7、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長短)會慢慢地發生變化。(「日晷」)與(「圭表」)是根據(日影長度)製成的(計時器)。
8、在一定的裝置里,水能保持以(穩定的速度)往下流,人類根據這一特點製作(水鍾)用來計時。
9、通過一定的裝置,流水能夠用來(計時),因為(滴漏)能夠保持水在一定的時間內以穩定的速度往下流。
10、我們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從而使水鍾計時更加准確。
11、滴水計時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利用特殊容器記錄水漏完的時間(泄水型);另一種是底部不開口的容器,記錄它用多少時間把水接滿(受水型)。
12、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在尋求精確的計時方法,隨著科學和技術的發展,人們製作的(計時工具)越來越精確。
13、計時工具准確性的提高要靠(設計、材料)等的改進。
14、雖然像(日晷)、(水鍾)以及(燃油鍾)、(沙漏)等一些簡易的時鍾,已經可以讓我們知道大概的時間,但是人們總希望有更精確的時鍾。(擺鍾)的出現大大提高了時鍾的(精確度)。
15、同一個單擺每擺動一次所需的時間是相同的。根據(單擺的等時性),人們製成了(擺鍾),使時間的計量誤差更小。
16、擺的擺動快慢與(擺繩的長度)有關。同一個擺,擺繩越長擺動越慢,擺繩越短擺動越快。
17、擺的擺動快慢與(擺長)有關。
18、同一個擺,擺長越長,擺動越慢,(擺長越短),擺動越(快)。
19、注意擺繩的長度不等於擺的長度,(擺長)是指支架到(擺錘重心)的距離。
20、(機械擺鍾)是(擺錘)與(齒輪操縱器)聯合工作的。
第四單元 地球的運動
1、(晝夜交替現象)有多種可能的解釋。
2、(晝夜現象)與(地球和太陽的相對圓周運動)有關。
3、(「日心說」)和(「地心說」)中有關地球及其運動的觀點都可以解釋(晝夜交替現象)。
4、擺具有(保持擺動方向不變)的特點。
5、(「傅科擺」)擺動後,地面的刻度盤會與擺的擺動方向發生偏移,這可以證明(地球在自轉)。
6、(傅科擺)是歷史上證明地球自轉的關鍵性證據。
7、(天體的東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轉)而發生的現象。
8、地球自轉的方向與天體的東升西落(相反),即(逆時針)或(自西向東)。
9、(地球的自轉方向)決定了不同地區迎來黎明的時間不同,(東邊早)西邊晚。
10、不同地區所處的(經度差)決定了地區之間的(時差)。
11、人們以(地球經線)為標准,將地球分為(24個時區)。將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經線,定為(0度經線)。從0度經線向東180度屬東經,向西180度屬西經。經線每隔(15度)為(一個時區),相鄰兩個時區的時間就相差1小時。
12、天空中星星圍繞(北極星)(順時針)旋轉,北極星相對「不動」,是(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
13、從(北極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測出(地軸是傾斜的)。
14、(恆星的周年視差)證明地球確實在圍繞太陽(公轉)。其他的證據也可以證明這一點。
15、在圍繞某一物體(公轉)時,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會觀察到遠近不同的物體存在(視覺位置差異)。
16、(四季的形成)與(地球的公轉)、(地軸的傾斜)有關。
17、(極晝和極夜現象)與(地球公轉)、(自轉)和(地軸傾斜)有關。
18、(地軸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響(極晝極夜)發生的地區范圍。
19、地球確實在(自轉和公轉),證據不僅有來自(人造地球衛星)的觀測,還有來自(觀察或實驗)的多種現象。
20、地球自轉的方向是逆時針(自西向東),周期為(24小時),地球圍繞(地軸)自轉,地軸是(傾斜)的。
21、與地球自轉相關聯的現象有:(晝夜現象),(不同地區迎來黎明的時間不同),看上去(北極星不動)等。
22、(恆星周年視差)是歷史上證明地球公轉的關鍵性證據。公轉過程中,地軸傾斜方向保持不變,因此形成了(四季)和(極晝極夜現象)。
G. 急!求小學科學畢業筆記、資料或提綱!六月就畢業考了!我的筆記不全。來不及了,有木有!傷不起!
溫州市建設小學科學畢業考復習提綱
(2007、6)
第一部分 填空
三上:
1、植物的葉由(葉片)、(葉柄)構成。
2、蝸牛靠(腹足)爬行前進,爬行的痕跡會留下( 黏液)。
3、(蜂鳥)是世界上最小的鳥;(大象)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長頸鹿)是世界上最高的動物。
4、我們身體可以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幾個部分。
5、在所有的感覺器官中,(眼睛)從周圍世界中接受的信息最多。
6、液體的多少通常用(量杯)來測量;液體的多少用(毫升)來表示。
7、大米品種有(秈米)、(粳米)、(糯米)三大類;粽子一般用(糯米)米做成,年糕通常用(粳米)米做成。(袁隆平)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8、澱粉加碘酒會變成(紫黑色)色。
三下:
1、你認識的身邊的混合物有:(土壤)、(鹽水)、( 黑墨水)等。
2、鳳仙花的身體有6部分,它們是( 根 )、(莖)、(葉)、(花)、(果實)、(種子)。
3、被壓縮空氣有(彈性),空氣流動起來就形成(風) 。
4、溫度計是根據(熱脹冷縮)的原理製成的,零下5攝氏度可以寫成(-5℃) 。
5、潛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潛水艇有一個很大的壓載艙。讓潛水艇上浮的辦法是(將水壓出水艙),讓潛水艇下沉的辦法是(將水吸入水艙),這是因為大小一樣時,物體(重量減輕)就上浮,物體(重量增加)就下沉。
6、我們天天都生活在空氣的海洋里,新鮮的空氣具有無色透明、(無味)、(無固定形狀)、(會流動)等特點。
7、像石頭、水、空氣這樣的物體,我們分別稱它們為固體、(液體)和(氣體)。
8、蠶的一生要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
9、在醋里加入小蘇打,會產生很多的(小泡泡),用點燃的火柴靠近,火柴會熄滅。(說明醋和小蘇打混合後,產生了不支持燃燒的氣體)
四上:
1、我知道與貓相似的小動物有:(兔)、(狗 )、(老鼠);跟金魚相似的小動物有:(鯽魚)、(鯧魚)、(鯉魚);跟鴿子相似的小動物有:(麻雀)、(雞)、(鸚鵡);跟甲魚相似的小動物有:(海龜)、(鱉)、(蛇);跟蜻蜓相似的小動物有:(蝴蝶)、(蝗蟲)、(蟬);跟青蛙相似的小動物有:(蟾蜍)、(蠑螈)、(大鯢)。
2、我知道動物有(會運動)、(會繁殖)、(要排泄)、(需食物)、(需呼吸)、(會生長)等共同特點。我還知道植物有(會生長)、(需養料)、(會繁殖)、(需陽光)、(需空氣)、(需水分)等共同特點。
3、300多年前,比利時科學家(海爾蒙)做了實驗,查明植物從土壤中到底吸收了多少物質。現在我們知道了,多數的植物的葉能依靠陽光中的(能量)、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製造自己養料。在製造養料的過程中,綠葉能產生(氧氣),所以,綠色植物能夠(凈化環境)。
4、每片綠色葉子的背面有一些(氣孔),是植物同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通道)。
5、人類是生物,有與其他生物相類似的(特點)和(需要)。人類是由(哺乳類動物)進化來的,是唯一有(語言)、(能思考 )的生物。
5、(食鹽)、(高錳酸鉀 )、(白糖)等物質能溶解在水中,(沙子 )、( 麵粉)、(食用油)等物質在水中不會溶解。
6、我們可以用(攪拌)、(切碎 )、( 加熱)等方法讓肥皂塊在水中的溶解得更快。
7、把海水引進鹽田,利用太陽的熱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發),最後析出(鹽的結晶)。
8、(風向標)是測量風向的儀器,箭頭指向(風吹來)的方向。風向通常採用(8)個方位來記錄。(雨量器)是測量雨量的儀器。
9、我們所說的天氣狀況包括:(溫度)、(雲)、(雨)、(風)等。
10、2000多年前,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就能利用磁性石頭做成能指示方向的儀器,叫(司南)。磁性最強的地方叫做(磁極);磁鐵指南的一端叫(南)極,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北)極,用(N)表示。
11、聲音能在(氣體)、(液體)、(固體)中傳播。聲音的傳播離不開(物質)。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約為(340米/秒)。
12、物體因振動而發出聲音。當物體快速振動時,我們聽到的聲音就(高 );當物體慢速運動時,聲音就(低)。
13、有些聲音我們的耳朵無法感受到,例如「超聲波「。而(蝙蝠 )不但能聽到超聲波,還能通過鼻腔發出超聲波。在現代醫學上,超聲波有許多用途。
四下:
1、發電廠發出的、通過電線送到各家各戶的電是(220)V交流電,這是足以引發觸電事故、致人死亡的電;一節干電池的電壓是(1.5)V;(36)V以下的電是安全的。
2、電路就是由(電源)、(用電器)、電線組成的環路。
3、可以通過電流的物質稱作(導體),如:(鐵)、(銅)、(鋁)等;不能通過電流的物質我們稱為(絕緣體),如:(塑料)、(橡膠)、(干木條)等。
4、大多數植物的花由(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幾部分組成;這四部分完全具備的花叫做(完全)花;缺其中以部分或幾部分的花叫做(不完全)花。油菜花有4個花瓣,跟它結構相似的花屬於十字花科。
5、植物的花承擔著生產(種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務。
6、雄蕊產生的(花粉)傳播到雌蕊的(柱頭)上,會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後,(果實)和(種子)開始成長,花朵開始(凋謝)。
7、植物種子有生長所需的足夠的(水分)和(空氣),有適當的(溫度),種子就開始萌發了。
8、蠶豆種子的構造分(種皮)、胚芽、胚根、(子葉)。胚芽發育後變成(莖 )和(葉);胚根發育生長後變成(根)。
9、雌性動物產的(卵),必須和雄性動物產的精子結合,使(卵)受精,才能發育成一代新的生命。
10、蛋白質是人體肌肉、(皮膚)、(內臟)、頭發、(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我知道(大豆)、(肉類)、(雞蛋)等食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玉米)、(馬鈴薯)、(米飯)等食物含有糖;(花生)、(食用油)、(牛奶)是含有脂肪的食物;(胡蘿卜)、(香蕉)、(蘋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11、微生物會引起食物的(腐敗變質),如:麵包發霉的(黴菌)。微生物生長與繁殖和動植物一樣,也需要(一定的空氣)、(水分)、(溫度)。微生物(分解)、(吸收)食物中的營養,同時排出(廢物)。
12、地球從外到內分為(地殼)、(地幔)、(地核)。
13、石英、(長石)、(雲母)都是自然界的礦物。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種或幾種礦物組成的。
14、岩石在大氣、(水)、(生物)等長期聯合作用下發生變化的現象叫做風化。
15、鉛筆是用(石墨)做成的;製造鍾表和計算機都要用到(石英);花崗岩是雕塑大好材料;鐵是從(鐵礦石)中提煉出來的。岩石和礦物都是(不可)再生資源。
五上:
1.動物的生活環境叫做動物的(棲息地),包括它生活區域內的各種(生物)和(非生物)。
2.太陽是一種(自然光源),它在發光的同時也產生(熱)。
3.魚的鰓蓋張嘴時(閉合),閉嘴時(張開),它是在呼吸。
4.當陽光照射到一個不透明的物體上時,光會被物體(吸收)和(反射)。
5.地球上的能量絕大部分來源於(太陽)。
6.陽光穿過透明的三棱鏡時,被分解為多種顏色的光,形成(太陽光譜)。
7.十八世紀初,科學家(牛頓)曾經做過「光的混合」的實驗研究。
8.物體反射太陽光的能力與物體的(吸熱能力)和(反光能力)等有關。
9、植物生長需要的條件是陽光、(空氣)、(水分)和(溫度)等。
10、動物生存需要的條件是陽光、(食物)、(空氣)、(一定的環境)等。
11、深色的物體反光能力(強)、吸收熱的能力(弱);淺色的物體反光能力(弱)、吸收熱的能力(強)。
12、水棱鏡是用(水)和(玻璃鏡)來分解陽光的。
13、太陽是一顆熾熱的大火球,它的表面溫度大約為 6000 ℃。
14、太陽的光線以每秒約 300000 千米的速度傳播,並在同一種物質中是
沿著 直線 傳播的。
15、向陽處的溫度比背陰處的溫度要 高 。
16、把一枚鐵釘分別種在乾燥與濕潤的兩個花盆裡,埋得同樣深,兩周後挖
出來,濕潤 花盆裡的鐵釘生銹得厲害。
17、假設你的體重有30千克,那麼你身體內大約含有 18--21 千克水。
六上:
1、常用的簡單機械有杠桿、滑輪、輪軸、斜面。
2、提高材料的彎曲能力,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還可以改變材料的形狀。
3、建築物的框架結構最基本的形狀是三角形和四邊形 。
4、。
5、熱傳遞是通過傳導、對流和輻射來實現的。
6、燃燒除了與溫度有關外,還與空氣 有關。
7、聲、光、電、熱 等都是能量的表現形式。
8、自然界里的水日夜不停地在海洋、天空和地面 之間循環流動。
9、杠桿是一種簡單的機械,利用杠桿工作時,在杠桿上用力的點叫_力點__,承受重物的點叫_重點_,起支撐作用的點叫_支點_。
10、學校的旗桿頂端的滑輪屬於__定滑輪__(填「定滑輪」或「動滑輪」 )。
11、從橋的結構來看,除了拱橋外,還有_旋索橋__、拉索橋__等。
12、。
13、水在自然界有三種不同的狀態,他們分別是_液態_、_氣態_、固態_。
六下:
1、自然界中很多固體物質都是晶體,如:(食鹽)、(水晶)。晶體的形狀很有規則,有的是(立方體),有的是(像金字塔)。
2、在17世紀,人們把兩個(凸透)鏡組合起來,提高了放大能力。這就是早期的顯微鏡,它的發明,使人類進入了微觀世界。今天的電子顯微鏡已經可以把物體放大到(200萬)倍。
3、生物學家列文虎克1632年生於(荷蘭),他製成了當時世界上最精良的顯微鏡,第一次看到了(血液在毛細血管里的流動),還觀察了(雨水)、(污水)、(牙垢)等。他將自己的觀察記錄材料整理成《列文虎克用自製的顯微鏡觀察皮膚、肉類以及蜜蜂和其他蟲類的若干記錄》,他的發現轟動了全世界。
4、對於在顯微鏡下觀察的物體,是有一定要求的。物體的細微結構必須製成(玻片)標本才能在顯微鏡下觀察清楚。
5、生物都是由細胞組成的。英國物理學家(羅伯特●胡克)是第一個發現和提出「細胞」這個名稱的人。細胞學說的建立被譽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
6、饅頭和麵包內部疏鬆多孔,是因為做麵包之前,人們在生面團中揉入(酵母 )的原因。人類用這種方法發面已經有(5000多)年了。
7、科學家利用放大鏡和顯微鏡進行(選種)、(育種)或農作物雜交,研製出許多新品種,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質量)。
8、對於固體垃圾,全世界普遍採取了(減少)、(再使用)和(回收利用)的方法,這是目前對待垃圾(最積極)、(最科學)的手段。做到這一點,必須改變我們的舊習慣,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和(分裝),這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9、有毒的垃圾的處理要特別注意。掩埋到地下會污染(土壤 )和(地下水);焚燒會污染(大氣)。人如果受到有毒有害垃圾的影響,會(生各種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10、除了垃圾問題之外,當前人們還面臨著(氣候變暖)、(物種滅絕)、(臭氧層臭氧減少)、(土地荒漠化)等一些環境問題。
11、1969年7月,(阿波羅11號)載人飛船成功得在月球上著陸,(阿姆斯特朗)是第一個登上月球得宇航員。2005年10月,神舟5號升空,(楊利偉)成為我國第一個進入太空得宇航員。
12、月相的變化周期是(約29天),我國古人所說的朔望月中的朔指的是(農歷初一前後),望指(農歷十五前後)。
13、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徵是分布著許多大大小小的(環形山)。關於環形山的成因,目前比較公認的觀點是(撞擊說);也有人認為是(火山爆發)而形成。
14、日食往往會發生在(農歷初一前後),發生時時(月球)處在(地球)和(太陽 )之間;日食可能會出現日偏食、(日環食)和(日全食)三種情況。
15、以太陽為中心,包括圍繞它轉動的八大行星、(矮行星)、(小天體)等組成的天體系統叫做(太陽系)。八大行星中與太陽最近的是(水星),與地球最近的是(金星),赤道直徑最大的是(木星),最小的是(水星)。
16、銀河系大約有(1000億)到(2000億)顆恆星組成,直徑有(10萬)光年。除銀河系外,人們還發現了超過100億個(河外星)。
H. 小學科學畢業考復習資料
1、晝夜交替是地球自轉造成。
2、日晷是古代計時工具。
3、月相變化的周期是一個月或30天。
4、陽光下物體的影子在一天中有長短的變化和方向的變化。
5、地球是個球體,太陽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著太陽的那面是白晝。背著太向的那面是黑夜。
6、光在同一物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7、陽光可以被分解為紅、橙、黃、綠、藍、靛和紫七色光。
8、中間厚,邊緣薄的鏡叫凸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透明鏡片叫凹透鏡。
9、空氣中的小水珠使陽光發生折射就形成了彩虹。
10、能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11、電源、導線、用電器和開關組成一個簡單電路。
12、像鐵釘、硬幣這樣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導體。像木頭、塑料像皮泥這樣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絕緣體。
13、磁鐵能吸鐵,磁力有大小。磁力最大的部分稱為磁極。
14、磁鐵的磁極相互接近,同極相斥、異極相吸。
15、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電流的強弱、線圈的多少有關。
16、改變電流的方向和線圈纏繞的方向都可以改變電磁鐵的磁極方向。
17、呼吸時,我們吸入富有氧氣的空氣,呼出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廢氣。肺是氧氣和二氧化碳進行交換的重要器官。
18、心臟和血管是人體的血液循環器官。
19、心跳就是心臟的收縮與舒張。
20、一次用力吸氣後,再盡力呼出的氣體總量,就是肺活量。
2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22、運動員的心跳次數比普通人少。
23、解釋就是在觀察的基礎上進行思考,合理地說明事物變化的原因、事物的聯系,或者是事物發展的規律。
24、模型能方便我們解釋那些難以直接觀察到的事物內部構造、事物變化以及事物之間的關系。
25、晝夜形成的原因是地球自轉。
26、凸透鏡會聚光線。
27、人體的血液循環器官包括心臟和血管
28、一次用力吸氣後,再盡力呼出的氣體總量,就是肺活量。
29、指南針是我國古代發明的。
30、磁鐵的同極相互接近時會互相排斥,異極相互接近時會互相吸引。
31、模型能方便我們解釋那些難以直接觀察到的事物內部構造、事物變化以及事物之間的關系。
32、凸透鏡能使光線會聚,凹透鏡能使光線分散。
1、常見的簡單機械有杠桿、斜面、輪軸和滑輪。
2、像螺絲刀、方向盤這一關,有一個輪固定可以轉動的軸上的機械叫作輪軸。
3、固定在支架上,不隨重物上下移動的滑輪叫定滑輪,使用它能改變用力方向,隨重物上下移動的滑輪叫做動滑輪,使用它能省力。
4、能夠傳遞力量的裝置叫做傳動裝置。
5、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簡單機械構成的復雜機械通常叫做機器。
6、物體有各種形狀,但大多數是由錐、台、柱和球四種基本的單形狀構成的。
7、通常,結構由支架構成,三角形支架最穩固、結實,所用材料也最少。不穩定的結構,可以通過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結構,使它變得穩定。
8、植物除了用種子繁殖後代外,還可以用根、莖和葉等進行繁殖。
9、由於香蕉的種子發育不完全,所以農民一般是把老株砍掉,讓香蕉的地下莖長出新芽,長成一棵新的香蕉來繁殖。
10、運動繁殖的兩種基本方式是卵生和胎生。
11、像魚、雞等動物那樣產卵或下蛋的繁殖方式叫卵生。
12、像馬和貓等哺乳動物那樣的直接生出小動物的繁殖方式叫胎生。
13、大自然中,成分集中和有一定結構的石頭叫做礦物。岩石是由礦物組成的。
14、地球上的資源可以分為兩種類型:比如水資源、氣候資源、土地資源屬於可再生資源、天然氣、石油及各種礦物資源屬於不可再生資源。
15、岩石分為岩漿岩、沉積岩和變質岩三種類型。
16、由岩漿冷卻形成的岩石叫岩漿岩;由泥、砂、岩石碎屑沉積形成的岩石叫沉積岩;當地球表面的岩石被深埋於地下時,往往會在高溫和高壓下發生變化,由這種方式形成的岩石叫變質岩。
17、古代動植物的遺骸或痕跡稱為化石。
18、礦物的透明度分為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三類。
19、大腦和脊髓合稱為人體的神經中樞。人類的確切感覺活動、思維和情緒、語言能力和運動技能,都是在大腦的指揮下進行工作的。
20、脊髓是低級的神經中樞,它既是大腦和軀乾的聯系通道,又可以完成簡單的反射活動。
21、神經分布於人的全身。從腦發出的腦神經,主要分布在人體的頭部和內臟;從脊髓發出的脊神經,主要分布在人體的軀乾和四肢。
22、大腦對人體管理時,左大腦半球支配右側身體的運動;右大腦半球控制左側身體的運動。人的大腦中,左半球偏重於管理語言等功能,右半球則偏重於管理空間概念等功能。
23、人體的重要感覺器官是指眼睛、耳朵、鼻子和舌頭。
24、交流就是讓其他人了解自己的想法的任何一種形式。
25、質疑就是有根據地對自己和別人的探究是否合理提出疑問。
26、國旗是利用油輪升上去的。
27、大腦是人體的「司令部」。
28、地球上的資源分為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
29、神經就像電話電纜,起著傳遞信息的作用。
30、像剪刀、筷子那樣能夠幫助人們降低工作難度或省力的裝置,都可以稱做機械。機械可以分成簡單機械和復雜機械兩類。
31、大腦能管理人的感覺、運動、說話、情緒、記憶、分析和推理等活動,所以被人們稱為人體的「司令部「。
32、人睡眠不足時,會有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情緒波動、思維反應不靈敏等症狀。
33、耳朵是接受聲音的感覺器官,聽神經將信號傳遞給大腦,由大腦識別這些聲音的含義,人就產生了聽覺。
1、 細菌、霉及病毒,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得清楚,所以通常把它們稱作(微生物)。(微生物)是一類非常微小的生命體。
2、 第一個揭開微生物秘密的荷蘭人是(列文虎克)。
3、 細菌體積微小,幾萬個細菌合在一起才有頭發絲那麼粗,有(桿菌)、(球菌)、(螺旋菌)三種基本形態。
4、 最大的細胞是雞蛋中的(蛋黃),搭建生物體的積木是(細胞),(胡克)發現了細胞。
5、 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是(細胞)。
6、 生物體的衰老、死亡是由(細胞)的衰老死亡引起的。
7、 微生物是一類非常微小的生命體,通常要藉助(顯微鏡)才可以看清楚。
8、 不同的生物體細胞的大小和形狀都是(不相同)的。
9、 生物體的生長發育過程就是(細胞)的生長發育過程。
10、 「滄海桑田」指的是地表發生的變化,引起地表變化的主要原因有(地層運動)、(填海造陸)等。
11、 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的航行第一次成功驗證了偉大的猜想,地球是(球形)的。
12、 1957年,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61年,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搭乘東方1號飛船繞地球飛行,這是人類第一次在遙遠的太空觀察到了地球;1969年,美國人(阿姆斯特朗)第一個登上月球拍攝地球照片;2003年,我國宇航員(楊利偉)坐飛船繞地球飛行了14圈。
13、 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地)、(平原)(丘陵)等。
14、 地球的內部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
15、 人們站在海岸邊看遠處的航船,發現總是先看見進港船隻的桅桿,再逐漸看見船身,這是因為地球是(球形)的。
16、 地球儀上黃色代表(山地、沙漠),藍色代表(水),綠色代表(平原、耕地、森林),白色代表(冰川)。
17、 1800多年前,東漢時期(張衡)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測定地震的儀器,叫(候風地動儀)。
18、 在長期的風吹日曬、雨水沖刷、生物破壞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過程叫(風化)。
19、 風化後的岩石被風、水、冰或重力磨蝕、搬運的過程叫(侵蝕)。
20、 物質的變化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僅僅是(形態)的變化,另一類是(產生新物質)的變化。
21、 產生新物質的變化可以從(顏色)的改變、產生(沉澱)或(氣泡)、(發光發熱)等現象表現出來。
22、 (溫度的改變)可使物質的狀態發生變化。
23、 太陽系的八大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24、 像太陽這樣自己發光發熱的天體,叫做(恆)星;像地球這樣自己不會發光,圍繞恆星運行的天體,叫做(行)星;像月亮這樣自己不發光,圍繞行星運行的天體,叫做(衛)星。
25、 地球在自轉的同時又繞著(太陽)公轉,公轉一圈的時間為(一年)。
26、 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水)星的公轉周期最短,(海王)星的公轉周期最長。
27、 人們把星空分成88個區域,稱為(星座)。
28、 (實驗)是驗證假設的主要方法之一。
29、 (假設)是有依據的猜測。
30、 (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說」。
31、 對比實驗有(1)個條件是不相同的。
32、 在科學研究中,有時受客觀條件限制,不能對某些自然現象進行直接實驗,這時就要人為地創造一定的條件或因素,在模擬的條件下進行實驗,這種實驗稱為(模擬實驗)。
33、 運用比較的方法來揭示事物的性質和變化規律的實驗稱為(對比實驗)。
34、物體在(溫暖)和(潮濕)的環境條件下,容易發霉。
35、世界最高的山脈是(喜馬拉雅山)。
36、實驗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它主要有(兩)種類型。
37、在適宜的溫度下,乳酸菌會使牛奶發酵變成酸奶。
38、青黴分泌了的某種物質能殺死細菌,這種物質叫青黴素。
1、(青春期)是兒童向成年人過渡的時期,女孩大約從(10)歲開始進入這一時期。
2、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外,另一個特點就是(性發育)的開始
3、人體發育可分為(胎兒期)、(嬰幼兒期)、(學齡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4、動植物的後代與親代之間存在著相同的特徵,這叫做(遺傳)現象。
5、子代與親代之間,同一物種之間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一些不同的特徵,這種現象稱為(變異)。
6、變異有(可遺傳的變異)、(不可遺傳的變異)兩種形式。
7、(遺傳)和(變異)是生物的基本特徵之一。
8、在地層岩石中保存的幾百萬年以前的殘骸或遺跡,如(骨骼)、(外殼)、(葉子)、腳印等稱為化石。
9、如果把不同年代的(岩層)比做一本書,那麼化石就是書中的(特殊文字)。
10、達爾文提出生物進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並於1859年出版了震驚世界的巨著(《物種起源》)。
11、自然界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則被淘汰掉,這就是自然選擇。
12、同一棲息地上不同種類的植物和動物之間會形成(互相合作)關系或(敵對)關系。
13、食物鏈上的生物,能自己製造食物的叫做(生產者),以其他生物為食的叫做(消費者),分解動植物殘骸或廢物的叫做(分解者)。
14、生物連同它們周圍的環境叫做(生態系統)。在一個生態系統中,如果植物、動物及微生物的數量維持在一定的水平且變化不大,這種狀態就叫做(生態平衡)。
15、生物之間普遍存在一種「吃與被吃」的關系,這種關系像鏈條一樣,把一些生物緊密地聯系起來,生物學家把生物之間的食物聯系叫做(食物鏈)。
16、一種生物願意長期生活在某個環境里,是因為這個環境為它提供了生存、生長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護所等條件,這樣的生活環境被稱為(生物的棲息地)。
17、能夠使物體「工作」或運動的本領叫做(能量)。任何東西只要有移動、發熱、冷卻、生長、變化或發聲的現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18、孟德爾被人們稱為現代遺傳學之父。
19、形態各異的金魚是人們有意識地利用野生鯽魚的後代與親代存在的變異培育而成的。
20、第一塊恐龍化石是在1822年被發現的。
21、澄江生物化石群的發現對達爾文的經典進化學說提出挑戰。
22、人口、資源和環境是威脅人類當今和未來發展最主要的問題。
23、人類的很多行為直接破壞了生態平衡,如濫施農葯、過度放牧,以及過度捕撈等。
24、火箭升空利用了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原理,氣墊船能在水面上高速滑行是利用了物體與空氣的摩擦力比與水的摩擦力小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