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小學品格教育講話稿

小學品格教育講話稿

發布時間:2021-01-06 15:51:18

① 道德教育演講稿

怎樣寫好演講稿
一、了解對象,有的放矢 演講稿是講給人聽的,因此,寫演講稿首先要了解聽眾對象:了解他們的思想狀況、文 化程度、職業狀況如何;了解他們所關心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等等。否則,不看 對象,演講稿寫得再花功夫,說得再天花亂墜,聽眾也會感到索然無味,無動於衷,也就達 不到宣傳、鼓動、教育和欣賞的目的。
二、觀點鮮明,感情真摯 演講稿觀點鮮明,顯示著演講者對一種理性認識的肯定,顯示著演講者對客觀事物見解 的透闢程度,能給人以可信性和可*感。演講稿觀點不鮮明,就缺乏說服力,就失去了演講 的作用。 演講稿還要有真摯的感情,才能打動人、感染人,有鼓動性。因此,它要求在表達上注 意感情色彩,把說理和抒情結合起來。既有冷靜的分析,又有熱情的鼓動;既有所怒,又有 所喜;既有所憎,又有所愛。當然這種深厚動人的感情不應是「擠」出來的,而要發自肺腑, 就像泉水噴涌而出。
三、行文變化,富有波瀾 構成演講稿波瀾的要素很多,有內容,有安排,也有聽眾的心理特徵和認識事物的規律。
如果能掌握聽眾的心理特徵和認識事物的規律,恰當地選擇材料,安排材料,也能使演講在 聽眾心裡激起波瀾。換句話說,演講稿要寫得有波瀾,主要不是*聲調的高低,而是內容的有起有伏,有張有弛,有強調,有反復,有比較,有照應。
四、語言流暢,深刻風趣 要把演講者在頭腦里構思的一切都寫出來或說出來,讓人們看得見,聽得到,就必須借 助語言這個交流思想的工具。因此,語言運用得好還是差,對寫作演講稿影響極大。要提高 演講稿的質量,不能不在語言的運用上下一番功夫。 寫作演講稿在語言運用上應注意以下五個問題:
(一)要口語化。「上口」、「入耳」這是對演講語言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說演講的語言 要口語化。 演講,說出來的是一連串聲音,聽眾聽到的也是一連串聲音。聽眾能否聽懂,要看演講 者能否說得好,更要看演講稿是否寫得好。如果演講稿不「上口」,那麼演講的內容再好, 也不能使聽眾「入耳」,完全聽懂。如在一次公安部門的演講會上,一個公安戰士講到他在 執行公務中被歹徒打瞎了一隻眼睛,歹徒彈冠相慶說這下子他成了「獨眼龍」,可是這位戰 士傷愈之後又重返第一線工作了。講到這里,他拍了一下講台,大聲說:「我『獨眼龍』又 回來了!」會場里的聽眾立即報以熱烈的掌聲。 演講稿的「口語」,不是日常的口頭語言的復制,而是經過加工提煉的口頭語言,要邏 輯嚴密,語句通順。由於演講稿的語言是作者寫出來的,受書面語言的束縛較大,因此,就 要沖破這種束縛,使演講稿的語言口語化。為了做到這一點,寫作演講稿時,應把長句改成 短句,把倒裝句必成正裝句,把單音詞換成雙音詞,把聽不明白的文言詞語、成語改換或刪 去。演講稿寫完後,要念一念,聽一聽,看看是不是「上口」、「入耳」,如果不那麼「上口」、 「入耳」,就需要進一步修改。
(二)要通俗易懂。演講要讓聽眾聽懂。如果使用的語言講出來誰也聽不懂,那麼這篇 演講稿就失去了聽眾,因而也就失去了演講的作用、意義和價值。為此,演講稿的語言要力 求做到通俗易懂。列寧說過:「應當善於用簡單明了、群眾易懂的語言講話,應當堅決拋棄 晦澀難懂的術語和外來的字眼,拋棄記得爛熟的、現成的但是群眾還不懂的、還不熟悉的口 號、決定和結論」。
(三)要生動感人。好的演講稿,語言一定要生動。如果只是思想內容好,而語言乾巴 巴,那就算不上是一篇好的演講稿。寫好演講稿,只有語言的明白、通俗還不夠,還要力求語言生動感人。
(四)要准確樸素。准確,是指演講稿使用的語言能夠確切地表現講述的對象——事物 和道理,揭示它們的本質及其相互關系。作者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對表達的對象熟悉了 解,認識必須對頭;其次,要做到概念明確,判斷恰當,用詞貼切,句子組織結構合理。朴 素,是指用普普通通的語言,明晰、通暢地表達演講的思想內容,而不刻意在形式上追求詞 藻的華麗。如果過分地追求文辭的華美,就會弄巧成拙,失去樸素美的感染力。
(五)要控制篇幅。演講稿不宜過長,要適當控制時間。

② 關於 『養成教育』的演講稿,要深刻點的謝謝了

這是我找到的,看是否能讓您滿意~~
包括:
文稿,共5分:
關於小學回生的養成教答育
加強養成教育
開展養成教育
養成教育
幼兒養成教育簡議

電子書,共3本:
養成教育的內容
高校的學生行為管理與養成教育
養成教育是搞好德育行之有效的方法

請一定要嚴格按照以下步驟操作,確保您的下載成功~

第一步:打開下面的鏈接:
http://rapidshare.com/files/37746222/ycjjyjg.rar

第二步:選擇本頁面最下面的「Free」按鈕;

第三步:選擇Download From Level(3)前面的圓圈;

第四步:輸入下方圖片中的認證碼,點擊右側的下載按鈕「Download From Level(3)」。

注意事項:如果第一次下載失敗後請在15分鍾後重復下載~好東西就是不容易搞哦~~

我能容忍自己每個字都是錯的,但是卻不能容忍其中任何一個字不是真誠的。
祝好運~~

③ 良好習慣養成教育的演講稿

我們始終認為:小學教育即良好習慣養成教育+初步的智力培養。這既是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得以全面發展的具體體現,也是對小學生進行「兩全」教育的具體措施和手段。近年來,本校針對所在山區學生「性子野、習慣差」一實際情況,在「重視良好習慣養成教育」上做了一些較為實在的具體工作,在「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上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具體一些做法是——
一、課內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教育。小至上課的一個坐勢,大至學習某類固定課型的學習方法,我們都要求貫穿於每一堂課的教學之中。上課時,如果有學生開小差,任課老師會有意識地、採取適當方法予以引導;有同學做小動作,老師會邊講課邊下意識地走到該同學身邊,直至專心聽講。學生聽課過程當中,我們最注重培養的是學生專心聽課的習慣。專心與否,我們用舉手率來衡量。一堂課下來,根據學生舉手次數多少來判斷其上課聽講專心的程度。有了指標,學生自然就有了積極性。有了積極性,上課專心聽講的習慣就不難培養了。
其次,重視培養學生作業清楚認真的習慣。對錯題和不清楚的作業要求重做這當然是首當其沖的措施,也是對每位學生的普遍要求。對一些腦子靈,因好動,做作業只圖速度,不求質量,常常出現這樣或那樣「低級」錯誤的同學,老師各顯神通,針對不同對象採取不同措施,以求得最佳效益。比如:我們學校四年級班主任江老師針對一位屢教不改的「粗心大王」,私下為他制定了一個稱「馬大哈」的計劃,意思是一次作業粗心了,給自己記一個「馬大哈」,看看一天能得多少個「馬大哈」。哪天他細心檢查得了100分,就在班上予以表揚。這樣,約莫過了一個月,這位同學養成了作業做完後細心檢查的習慣,「馬大哈」的個數逐漸少了甚至沒有,100分的次數愈來愈多,成績一下躍居前茅。對於一些聰明且小節也比較注意的優生,我們非常重視其自學能力、善於動腦筋、善於提問題習慣的培養,以至達到人盡其力的目的。
二、課外注重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常言道:「無以規矩,不成方圓。」舉止不文明、不規范即屬於沒有規矩。如何讓學生的行為文明規范?主渠道在課外;主方法多示範、多指導。另外多開展一些活動。舉例來說吧,自從我們學校開始實施《重視良好習慣養成教育,促進學生素質全面提高》計劃以來,我們提倡課間或其他課外時間,老師少坐辦公室,多指導和參與學生一起活動。在活動過程當中,一旦發現學生有不規范或不文明的行為,老師先是予以指出,接著示範,而後幫助其學生改正。諸如學生亂扔瓜皮、果殼、紙屑,我們每位老師都不厭其煩不知指導、示範了多少人次。正因為如此,才換得如今學生基本養成不隨地亂扔臟物的習慣,偶爾有同學扔了,學生之間也學會了互相監督、相互幫助。一個個舉止是這樣,一句句不文明的話,我們也不放過。只要機會一有,我們就予以指正。
良好的習慣不是靠一天兩天,說養成就能養成的東西。對於課外注重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我們既有階段性,又有側重面。即在某個階段主要解決什麼不良行為或形成什麼良好習慣,我們都有一個側重。這個側重每位老師心中都要有數,以便統一步子,取得最佳效益。階段性的潛伏期,我們視養成其習慣難易程度而定。容易糾正的不良行為,或能很快養成良好習慣的行為,如:熟人見面互相問好,潛伏期短些;對於一些較難改正,頑固性的壞行為,或短時間較難形成良好習慣的行為,如:一些本性的行為,潛伏期一般要長一些。其目的是一個——實現學生良好行為的養成。
另外,我們非常注重榜樣的示範。每隔一個潛伏期,我們都要進行一次評比小結,每次小結,我們都要評出一、二個典範。這個總結評比除了鼓勵的成分之外,更重要的目的是樹立榜樣,示範帶動更多同學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爭取家長配合學校,共同做好其良好習慣養成的監督、督促工作。小學生自覺性、持續性較差。小學生良好行為的養成,爭取家長配合學校,共同做好監督、督促工作,顯得尤為的重要。由於所在學校學生居住分散,離學校遠,我們採用互相通信的方式加強聯系。每學期期初,學校都向學生家長發一封公開信,普遍能受到學生家長地關注,從而取得較好效果。

④ 求一篇關於養成教育的演講稿

老師們、同學們:非常高興我們又相聚在這美好的早晨。不知不覺中,我們重返暨小又快一個月了,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成才先成人,愛國先愛校。講話之前,我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某公司招聘一名職工,應聘者很多,最後,一個其貌不揚的人被公司選中了,其他應聘者不服,就去公司問老闆。老闆說聘用他的原因是只有他帶來了許多「介紹信」:他在門口蹭掉腳下的泥土,進辦公室後隨手關門,說明他做事認真仔細;他看到那個殘疾老人,立即起身讓座,表明他心地善良、體貼別人;應聘時他先脫掉帽子,回答問題乾脆果斷,說明他既懂禮貌又有魄力;其他人都從我故意放在地板上的那本書上邁過去了,只有他俯身撿起它並放回桌子……這些不是很好的介紹信嗎?把工作交給這樣的人不是很放心嗎? 同學們,一滴水蘊藏著大海的本質,一束光反映了太陽的光輝,一件小事也能折射出一個人的修養。文明習慣是一個人的文化修養和行為情操的重要表現。一件事這樣做是文明的,那樣做是不文明的,道理並不復雜,但貴就貴在文明習慣的養成,難就難在長期的堅持。比如,有的同學吃了東西,隨手就把它撿起來,放到垃圾箱里。有的同學對在潔白牆壁上灑上墨跡毫不在意,而多數同學一到校就主動擦樓道或打掃包干區;有的同學課上聽不懂就想說話,而多數同學是遇到不明白的問題,就冥思苦想,絕不交頭接耳,惟恐影響了其他同學的學習。極個別的同學影響了他人,還橫眉冷對,沒事找事,而我們絕大多數同學影響了他人都能禮貌地說聲「對不起」。很顯然,以上所述,前者屬於不文明的,後者屬於文明的。開學以來,我們學校主要抓了三大規范訓練重點:1、文明上廁所2、物品擺放齊3、放學秩序好。一段時間以來,經過全體老師和同學們的共同努力,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比如,很多同學下課後上廁所不再擁擠,洗手時水龍頭不是開得很大,洗完後不向地上灑水,保持了地面的乾燥;再比如,各班衛生角內,掃帚橫七豎八的現象已經逐漸消失了,上課前文具用品准備好,放整齊,鈴聲響了,教室里立即安靜下來。大家最明顯的就是發現放晚學時,校園門口不再那麼擁擠了等等。我想,所有的一切是我們嚴格規范訓練、共同自覺遵守執行的結果。為了鞏固我們已經取得的成績,本周中,也就是在國慶之前這幾天中,我們學校決定對前三項規范訓練進行全面的檢查和督促,好的繼續發揚,不足的立即改正,對表現突出的班級和同學,學校將進行集體表揚和鼓勵(校園網、紅領巾小廣播中公布),並與五星學生、五星班隊的評比結合起來。 同學們,聽了今天的國旗下講話,你是否知道如何人對待手中的一張廢紙、學校潔白的一面牆壁、嘴裡的一口痰、教室內的桌椅公物,如何人面對每一節課、一次日常的作業、一次普通的考試?無論你們將來從事什麼樣的工作,你們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而一個人只有學會做人,學會善待這些小事,才算具備了成功的基礎。老師們,同學們,文明習慣無處不在,成才先成人,愛國先愛校,我們必須從小事做起,嚴格要求,長期訓練。學校是我們的家,建設靠大家,讓我們充分利用一切機會,把文明習慣的養成抓深抓細,持之以恆,使我們學校的校容校貌和人文氣質再放異彩! 最後,送同學們一句話: 播種思想,收獲行為,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願同學們思想上重視,行為上落實。記住:好習慣,早養成,益終生!

⑤ 4-6分鍾的有關養成教育的演講稿,要有深意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了這樣一句話:「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也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習慣。」「德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智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體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的鍛煉身體的習慣。」可見,抓好養成教育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小而言之,對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大而言之,對於提高全民族的綜合素質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始終覺得我們學生「學做人第一」。因為,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小學至初中階段是形成性格的最關鍵時期。在此階段,不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讓學生好好學做人的道理,那就是他們學到的課本知識再多,他們的腦瓜再聰明,也很可能在今後的學習過程中因某種原因而前功盡棄,或走上社會成為一個「半廢人」。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據報道,今年的2月27日晚,大足縣雙塔中學發生一幕慘劇:該校初一(四)班學生李力(化名),連續兩個通宵上網未回家。父親來到學校與班主任老師一起對其教育,李父讓其下跪認錯。不想李力竟當眾跑出老師辦公室,從3樓跳下自殺,搶救無效死亡。試想,如果李力有良好的行為習慣,會「連續兩個通宵上網未回家」嗎?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會有這樣過激的行為出現嗎?更有使國人難堪甚至傷心的事情:有些外國旅遊景點竟然赫然用中文標示:請不要隨地吐痰!別人對我們如此「厚待」,作為泱泱大國的國民,我們不可能無動於衷吧?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更應該認識到「養成教育」是何其重要啊!
那麼,在實施「養成教育」的過程中,都有哪些事情值得注意呢?這里,就我個人的經驗談談點滴看法。
一、熱心觀察,留意表現。實施「養成教育」,首重針對性,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針對地方實際,針對學生日常的行為習慣。所以,作為教育者,一定要留意觀察學生的一言一行,以期選擇最好的教育手段,「對症下葯」。例如,當我發現班裡有一男生連續好幾天心神不定,總不斷吐唾液,就立即警覺起來,問他怎麼回事,他說沒事。真的沒事嗎?不可能,好端端的,吐什麼唾液!我跟其家長取得了聯系。家長說近幾天總發現衛生間有煙蒂。這很可能就是「吐唾液」的原因了。我馬上找了好多「吸煙危害健康」的資料,在班裡搞了個小展覽後,又搞了個討論會。這次活動後,全班同學更進一步地了解了吸煙的危害性,「吐唾液」的同學也馬上跟我「私了」來了。他說,近來跟了幾個社會上的人,他們老叫他抽煙,從現在起再也不跟他們來往了,也不抽煙了。果然,沒過多久,這學生就不再「吐唾液」了。
二、家校聯系,不可或缺。有些學生具有「兩面性」,有的是「在家是個好孩子,在校是個頑皮生」,有的則相反。所以,我們不能單憑學生的在校表現就作出判斷。有的學生的「兩面性」還不是表現在家校的區別,而是表現在「表裡不一」。學生雖然大都比較單純,不善於掩藏,但個別學生還是可能因為成長過程、生活環境的某種特殊性而致豐富的內心世界與日常的行為表現不盡相同,甚至截然相反。這類學生還要通過老師的關愛、溝通,或日記交流等等措施去作全面了解。曾帶過這樣一個學生:她是班長,各方面都很優秀。有一陣子,她上課時偶爾目光游離,還有時發呆。我跟她談心,她總說「真的沒事,請老師放心」。家長說家裡一切正常,孩子回家也跟往常一樣做家務和功課,就是近來有一男生常打電話來,孩子每次聽電話都有些不耐煩。憑我的感覺,這學生是有什麼說不出的事了。於是,我在她的周記里寫上這么一句話:「你還沒把 我當朋友嗎?」周記發下去後,她馬上就又交上來了,只見裡面寫著:「老師,我真服你了——我可什麼都沒流露出來啊。是的,我近來心裡很復雜,因為我碰到一件說不出來的事啊!我就在周記里跟你說,好嗎?」「心門」就要開了——在過後通過幾次周記交流中,她終於把心掏出來了。原來,隔壁班有一男生向她「求愛」了,說如果她不答應就不讀書了。她不可能答應,又擔心那男生真的因此荒廢了學業,又不敢告訴別人,怕傷了對方的自尊心,所以不知如何是好。找到了「病因」,我就放心了。後來,在我的幫助下,問題終於得到妥善解決了。
三、以身作則,重中之重。「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身教重於言傳」,這是好多老師都懂的至理名言。可「懂」不等於就能做得好。試想,如果一個老師對「有禮」的學生「疼愛有加」,對「沒禮」的學生愛理不理;或站在講台邊抽煙邊教育學生抽煙如何不好;或邊講粗話邊怪學生不文明,那後果會是怎麼樣呢?細心的老師不難發現,板書「龍飛鳳舞」的老師,帶出來的學生寫字大都是潦草的;板書「煞有介事」的老師,帶出來的學生寫字大都是端正的。
四、教育形式,切忌單調。由於學生的年齡特點使然,我們在對其實施「養成教育」的過程中,切忌形式單調,特別是一味的說教,更會讓學生「昏昏欲睡」。所以,我們必須針對實際情況,採取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教育措施。例如,在發現班裡不少學生對家長的苦心或苦衷不理解,在家亂使性子後,我著手組織了一個「世上只有媽媽好」的主題隊會,把了解到的案例都編進小品、相聲、短劇等等節目中去。家長也都請來參加了這次活動。在活動過程中,家長是百感交集,學生是愧疚不已。當演到一個問題小品——《這褲子該不該買》時,節目的原型人物泣不成聲,當場向母親認錯。再如,在一次春遊活動中,有一個平時總喜歡搗蛋的學生「開小差」,自個兒到另一個地方活動,惹得大家人心惶惶,四處尋找。找到後,該學生雖然覺得過意不去,但也認為「不必大驚小怪」。針對這一情況,在隨後的一次語文考試中,我專門為此寫了一篇《找到小熊了》的童話,要求學生完成閱讀作業後寫出讀後感。文章講的是:在去參加森林運動會的途中,小熊由於好奇心強,四處亂竄,最後迷了路。整個熊隊伍為了找小熊而錯過了比賽機會,熊媽媽還因誤中獵人獸夾而受了重傷。該生在完成這道題時,因想起數學老師為了找他而摔破手臂、鮮血沾滿衣裳的情景,後悔不已,寫了一篇情真意切的讀後感,此後,表現好多了。
由於我在學生的「養成教育」上花了不少的心血,所以他們的綜合素質也相對較高,無論是在求學的過程,還是學成之後走上社會,已具備的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想品質都讓他們獲益匪淺,成功的幾率當然也相當高。
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幾十年前就諄諄告誡全體教育者:「小學不但要培養小學生,而且同時培養小先生。這樣的小學才算是現代前進的小學。如果只教小孩讀死書而不肯教人,那麼,它只是一個小小書獃子或一個小小守知奴的製造廠。」陶先生所說的「培養小先生」也是要求我們要重視「養成教育」,讓學生學到做人的道理吧。

⑥ 養成教育演講稿

養成教育——德育的根基

從小學到中學,常聽說班裡丟東西。起初是丟鉛筆、橡皮、刀子、筆記本之類的,後來是丟錢。最近聽我妹妹說,她的一個上了中專的同學的班裡,什麼東西都丟,丟錢不說,BP機、快譯通、CD機等都丟。也就是說,如今,對一些學生來說,拿別人東西不還甚至將別人的東西竊為己有已是家常便飯。這情形真令人不安和憂慮:不偷不盜可是人應當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則啊。如此品行不端的學生,走入社會後將會怎樣?

可回過頭來想一想,如今,一些成年人的品行又如何呢?恐怕更令人汗顏。眾所周知的假冒偽劣產品的層出不窮和無孔不入,說假話辦虛事多吃多佔貪污受賄現象的逐漸蔓延和日益嚴重,不正是一些有判斷力有自製力的成年人所為嗎?毋庸諱言,當今國人已面臨能否守住倫理底線(即每一個社會成員應自覺遵守的最低限度的道德規范)的問題,以致有良知的學者著書疾呼。北大倫理學教授何懷宏指出,「不殺人、不說謊、不欺詐、不姦淫、不偷盜,在市場經濟下亟待重申。你可以做不到舍己為人,但你不能損人利己;你可以不是聖賢,但你應該認同道義和人道。你攀升不到道德最高境界,但道德最低下限必須堅守,那是人類的最後屏障!」

為什麼我們這個德育在教育中始終占重要地位的國度,在一些地方、一些人身上,如今卻連最基本的道德操守都已喪失?原因可能錯綜復雜,但我認為,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我們多年來養成教育的缺乏。長期以來,無論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還是社會教育,多注重於用說教或抓典型、樹模範、大張旗鼓地搞宣傳的方式進行品德教育,這當然是必要的,但卻忽視了對個人良好習慣的教育培養,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教養」。而一個人道德品質的確立,絕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在於一點一滴的養成。古希臘的哲人就曾指出:「德是表現在行為上的習慣」,「德只能在習性或制約中尋求」。古羅馬的一位作家也曾說過:「在任何事情上,習慣總是極其有效的主人。」實際上,人日常的言行舉止,所作所為,在大多數情況下並非道德判斷之類的理性使然,更多的是習性使然,所謂「習慣成自然」。比如說,誰都知道,闖紅燈、過馬路不走人行橫道是違反交通法規的行為,但為什麼那麼多人都明知故犯?習慣了。一般來說,一個人的行為習慣,就是其品德、人格的體現;國民的行為習慣,就是一個國家道德水準的體現(故有「德行」之說)。很難想像一個偷竊成性的孩子將來會是個廉潔奉公的人;也很難想像假話充斥、假貨泛濫的地方能有誠信不欺的社會風尚。

所以,注重養成教育,才能使德育具有根基;培養公民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能樹立起良好的道德風尚,才能為精神文明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⑦ 以養成教育為主題班會演講稿

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

所謂「養成教育」,就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它往往從行為訓練入手,綜合多種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學生的「知、情、意、行」,最終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養成教育既包括正確行為的指導也包括良好習慣的訓練,積包括語言習慣、思維習慣的培養。養成教育的內容十分廣泛的,如培養文明禮貌習慣、學習習慣、衛生習慣、語言習慣、思維習慣等等。
二、什麼是習慣
「習慣」是養成教育的結果,養成良好的習慣是行為的最高層次。習慣不是一般的行為,而是一種定型性行為。習慣是經過反復聯系而養成的語言、思維、行為等生活的方式,它是人們頭腦中建立起來的一系列條件反射,這種條件反射是在重復出現而又規律的刺激下形成的,並且在大腦中建立了穩固的神經聯系,只要再接受相同的刺激,就會自然地出現相同的反映,所以說它是條件反射長期積累、反復強化的產物。從心理機制上看,它是一種需要,一旦形成習慣,就會變成人的一種需要,如果不這么做,就會感到很別扭。因而它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具有自動化的作用,它不需要別人督促、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習慣成自然」,是一種省時,省力的自然動作。
養成教育和習慣對現在的學校教育中的德育問題有相當的幫助。現在的學生的道德水準越來越差。我們出門就要坐公交車,但是遇見的事情都讓感慨不已。每天人來人往,秩序相當的差。服務人員和廣播不停的提示要上車先下車,後上車,但是沒有人會去遵守這些規則的,你要是趕上早班學生上學或者是放學的高峰期,他們搶著上車,爭位的情形。有一次我坐車去上班,在九台路站上來了一個孕婦,但是在她附近的兩個學生似乎什麼也沒發生,廣播里傳出的「給需要幫助的人讓座」,可是他們都無動於衷。倒是我讓座了,但是我在那裡變成非常另類的人。學校德育沒有取得成效,主要是學生的道德習慣沒有形成。為了使德育取得預期的效果,應該在培養學生良好道德習慣方面做好幾個協調一致。
1、學校內部要協調一致
2、家庭內部要協調一致
3、家庭和學校要協調一致
4、學校、家庭與社會教育要一致
以期形成一個持久良好講道德社會大氛圍,讓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熏陶,並使之形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因為持續強化作用才是使道德習慣化的最重要的原因。

⑧ 關於"養成教育"的演講稿誰有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了這樣一句話:「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也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習慣。」「德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智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體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的鍛煉身體的習慣。」可見,抓好養成教育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小而言之,對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大而言之,對於提高全民族的綜合素質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始終覺得我們學生「學做人第一」。因為,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小學至初中階段是形成性格的最關鍵時期。在此階段,不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讓學生好好學做人的道理,那就是他們學到的課本知識再多,他們的腦瓜再聰明,也很可能在今後的學習過程中因某種原因而前功盡棄,或走上社會成為一個「半廢人」。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據報道,今年的2月27日晚,大足縣雙塔中學發生一幕慘劇:該校初一(四)班學生李力(化名),連續兩個通宵上網未回家。父親來到學校與班主任老師一起對其教育,李父讓其下跪認錯。不想李力竟當眾跑出老師辦公室,從3樓跳下自殺,搶救無效死亡。試想,如果李力有良好的行為習慣,會「連續兩個通宵上網未回家」嗎?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會有這樣過激的行為出現嗎?更有使國人難堪甚至傷心的事情:有些外國旅遊景點竟然赫然用中文標示:請不要隨地吐痰!別人對我們如此「厚待」,作為泱泱大國的國民,我們不可能無動於衷吧?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更應該認識到「養成教育」是何其重要啊!
那麼,在實施「養成教育」的過程中,都有哪些事情值得注意呢?這里,就我個人的經驗談談點滴看法。
一、熱心觀察,留意表現。實施「養成教育」,首重針對性,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針對地方實際,針對學生日常的行為習慣。所以,作為教育者,一定要留意觀察學生的一言一行,以期選擇最好的教育手段,「對症下葯」。例如,當我發現班裡有一男生連續好幾天心神不定,總不斷吐唾液,就立即警覺起來,問他怎麼回事,他說沒事。真的沒事嗎?不可能,好端端的,吐什麼唾液!我跟其家長取得了聯系。家長說近幾天總發現衛生間有煙蒂。這很可能就是「吐唾液」的原因了。我馬上找了好多「吸煙危害健康」的資料,在班裡搞了個小展覽後,又搞了個討論會。這次活動後,全班同學更進一步地了解了吸煙的危害性,「吐唾液」的同學也馬上跟我「私了」來了。他說,近來跟了幾個社會上的人,他們老叫他抽煙,從現在起再也不跟他們來往了,也不抽煙了。果然,沒過多久,這學生就不再「吐唾液」了。
二、家校聯系,不可或缺。有些學生具有「兩面性」,有的是「在家是個好孩子,在校是個頑皮生」,有的則相反。所以,我們不能單憑學生的在校表現就作出判斷。有的學生的「兩面性」還不是表現在家校的區別,而是表現在「表裡不一」。學生雖然大都比較單純,不善於掩藏,但個別學生還是可能因為成長過程、生活環境的某種特殊性而致豐富的內心世界與日常的行為表現不盡相同,甚至截然相反。這類學生還要通過老師的關愛、溝通,或日記交流等等措施去作全面了解。曾帶過這樣一個學生:她是班長,各方面都很優秀。有一陣子,她上課時偶爾目光游離,還有時發呆。我跟她談心,她總說「真的沒事,請老師放心」。家長說家裡一切正常,孩子回家也跟往常一樣做家務和功課,就是近來有一男生常打電話來,孩子每次聽電話都有些不耐煩。憑我的感覺,這學生是有什麼說不出的事了。於是,我在她的周記里寫上這么一句話:「你還沒把 我當朋友嗎?」周記發下去後,她馬上就又交上來了,只見裡面寫著:「老師,我真服你了——我可什麼都沒流露出來啊。是的,我近來心裡很復雜,因為我碰到一件說不出來的事啊!我就在周記里跟你說,好嗎?」「心門」就要開了——在過後通過幾次周記交流中,她終於把心掏出來了。原來,隔壁班有一男生向她「求愛」了,說如果她不答應就不讀書了。她不可能答應,又擔心那男生真的因此荒廢了學業,又不敢告訴別人,怕傷了對方的自尊心,所以不知如何是好。找到了「病因」,我就放心了。後來,在我的幫助下,問題終於得到妥善解決了。
三、以身作則,重中之重。「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身教重於言傳」,這是好多老師都懂的至理名言。可「懂」不等於就能做得好。試想,如果一個老師對「有禮」的學生「疼愛有加」,對「沒禮」的學生愛理不理;或站在講台邊抽煙邊教育學生抽煙如何不好;或邊講粗話邊怪學生不文明,那後果會是怎麼樣呢?細心的老師不難發現,板書「龍飛鳳舞」的老師,帶出來的學生寫字大都是潦草的;板書「煞有介事」的老師,帶出來的學生寫字大都是端正的。
四、教育形式,切忌單調。由於學生的年齡特點使然,我們在對其實施「養成教育」的過程中,切忌形式單調,特別是一味的說教,更會讓學生「昏昏欲睡」。所以,我們必須針對實際情況,採取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教育措施。例如,在發現班裡不少學生對家長的苦心或苦衷不理解,在家亂使性子後,我著手組織了一個「世上只有媽媽好」的主題隊會,把了解到的案例都編進小品、相聲、短劇等等節目中去。家長也都請來參加了這次活動。在活動過程中,家長是百感交集,學生是愧疚不已。當演到一個問題小品——《這褲子該不該買》時,節目的原型人物泣不成聲,當場向母親認錯。再如,在一次春遊活動中,有一個平時總喜歡搗蛋的學生「開小差」,自個兒到另一個地方活動,惹得大家人心惶惶,四處尋找。找到後,該學生雖然覺得過意不去,但也認為「不必大驚小怪」。針對這一情況,在隨後的一次語文考試中,我專門為此寫了一篇《找到小熊了》的童話,要求學生完成閱讀作業後寫出讀後感。文章講的是:在去參加森林運動會的途中,小熊由於好奇心強,四處亂竄,最後迷了路。整個熊隊伍為了找小熊而錯過了比賽機會,熊媽媽還因誤中獵人獸夾而受了重傷。該生在完成這道題時,因想起數學老師為了找他而摔破手臂、鮮血沾滿衣裳的情景,後悔不已,寫了一篇情真意切的讀後感,此後,表現好多了。
由於我在學生的「養成教育」上花了不少的心血,所以他們的綜合素質也相對較高,無論是在求學的過程,還是學成之後走上社會,已具備的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想品質都讓他們獲益匪淺,成功的幾率當然也相當高。
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幾十年前就諄諄告誡全體教育者:「小學不但要培養小學生,而且同時培養小先生。這樣的小學才算是現代前進的小學。如果只教小孩讀死書而不肯教人,那麼,它只是一個小小書獃子或一個小小守知奴的製造廠。」陶先生所說的「培養小先生」也是要求我們要重視「養成教育」,讓學生學到做人的道理吧。

⑨ 品德教育讓我生活更美好演講稿

品德教育讓我生活更美好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內你還有明天;如果容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不再於金錢;如果你失去了品德,那你就徹徹底底的失敗了,因為你失去了人最重要的一樣東西。
品德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的主要作用是讓人知道生活中主要的人品和道德,讓人變成有追求到的完善的人。
說到道德禮儀,我又想到了一個故事:林肯小時候家裡很窮,他就在一家商店當售貨員維持生活,他工作十分認真。一天晚上,林肯在結賬的時候發現多收了客人一分錢。他覺得應該把錢還給對方。於是就告訴商店老闆。老闆說:「就一分錢,客人不會在乎的,你就自己留著吧!」小林肯卻堅決地說:「雖然只有一分錢,但只要不是我的東西,我就不能拿!!」老闆沒辦法,只能讓小林肯去還錢。小林肯只記得那個客人的樣子,並不知道姓名。他邊走邊問,花了兩個小時才找到那位客人,並把錢還給了那位客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道理是: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絕對不能拿。當然,在這個世界上的美德多得數不勝數。但是務必要記住:沒有品德你就徹徹底底的失敗了。所以,品德很重要!

閱讀全文

與小學品格教育講話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