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小學感恩教育內容

小學感恩教育內容

發布時間:2021-01-06 00:07:55

『壹』 如何對小學進行感恩教育論文

人與人的有效溝通不外乎是心靈與心靈的碰撞吧?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也不例外。然而,當前在經濟社會的沖擊下,許多人不僅觀念改變了,連情感意識也日趨淡薄了。當今的在校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很多孩子為人處世根本不考慮他人的感受,只是一味地從自己的個人利益出發。可見學校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傳授知識上,而是還要幫助教育人們懂得做人的道理。我認為,學生來到學校是先來學做人的,其次是學習知識。畢竟人生的杠桿是精神,精神的支點是感恩,只有有了感恩的思想,人才能煥發出無窮的力量。

一、奏響生動的樂章
我認為,感恩教育必須從小學生抓起,讓他們懂得在感激父母養育之恩的同時,也得學會了感激他人。可是,當今的一些青少年不懂得感恩,不僅表現在對待父母的養育之恩,也表現在其他方面。比如老師的教誨之恩,親朋好友、社會賢達的相助之恩等等。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確,孩子們有些不良行為並非是在進入學校之後才養成的。顯然,對小學生的感恩教育需從小抓起,這樣才能奏響了和諧社會的生動樂章!
二、構建愛的氛圍
我曾經在公交車站看到這一幕:好些人在排隊等候上車。此時,來了一位母親帶了一個4歲左右的男孩子,母親邊教育孩子要遵守秩序、依次排隊,邊在留意公交車的到來。不一會兒,公交車進站了,一些人便蜂擁而上,結果那對母子根本上不了車。事實告訴我們,社會中這樣的事例多了,無形當中就對孩子們造成了反面教育,時間久了,孩子反而會認為母親的教育使自己吃虧了,他也會加入那群人的行列。所以說社會感恩教育已刻不容緩了,懂得感恩是一個人最起碼的道德品質,能知感恩也是懂得真善美,分辨是非的最起碼的覺悟要求。
對於孩子的感恩教育來說,移情訓練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可以藉助於電視、圖書等媒介的力量,引導孩子觀看以關愛、善良、正義等內容為主題的作品,多給孩子讀一些以互助友愛為主題的童話故事,還可以把孩子身邊發生的事編成故事講給孩子聽,熏陶培養孩子的感恩之情。隨著孩子認知能力的增強和視野的擴大,還可以引導孩子將感恩之情從熟悉的人遷移到一些陌生的人身上。比如引導孩子關心貧困地區兒童的生活,嘗試用零花錢給災區人民捐款,在車上給老人讓座,主動幫助有困難的人,等等,培養孩子心懷感恩萬物的品質。
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以身作則成為感恩的榜樣,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如:當我們叫學生把作業練習本搬到班級時,不是認為理所當然,而是向那位學生表示了最真摯的感謝,在班上表揚了這位學生的助人為樂精神,學生臉上寫滿了幸福,同時也看到很多羨慕的眼光。教師,作為感恩教育的引導者之一,應該真誠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理解他們,關心他們,同他們一起喜怒哀樂,以心換心,暢談理想,體味人生,憧憬未來,達到心靈相通。學生由教師的理解、尊重和關愛中,體驗到尊嚴感和幸福感,從而提高自我教育和學習的能力,進而得以完善自我,並從心裡敬重和愛戴教師。感恩教育便收到了實質性的效果。
三、譜寫動人的篇章
中國古語雲:「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投之以桃,報之以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古人尚且明白的道理,我們更該知曉並付諸於行動。一個人的成長,要感謝父母的恩惠,感謝國家的恩惠,感謝師長的恩惠,感謝大眾的恩惠。感恩不但是美德,感恩還是一個人為人的基本條件!「贈人玫瑰,手有餘香。」誰都有窘迫的時候,窘迫的時候施人以援手對被救者是一種幫助,對施救者也是一件樂事。因此,我們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的同時,還要培養學生形成「滴水恩,湧泉報」的感恩心態,讓學生在愛中成長,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施恩,讓它回歸現實生活,教育學生從點滴做起,在生活中實踐感恩。
再者,教育學生要學會「感恩」,其實就是讓他們學會懂得尊重他人。當孩子們感謝他人的善行時,第一反應常常是今後自己也應該這樣做,這就給孩子一種行為上的暗示,讓他們從小知道愛別人、幫助別人。學會感恩,先要學會知恩,要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師長的教誨之恩,朋友的幫助之恩。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個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的普通的勞動,也更加尊重自己。要讓學生懂得,只有知道感恩的人,他的一生才會少了許多怨天尤人的不平。
總之,要讓學生成為常懷感恩之心的人、懂得感恩、懂得報恩的人。要讓學生知道「心中有春天的人,身外才會有春天;懂得播種春天的人,才會收獲春天。所以,我們要感激父母給了我們這一次生命,讓我們能來到這個世界活過一次;感謝老師,教給了我們知識,讓我們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感謝朋友,給了我們友誼,讓我們在生命的旅程中不再孤獨。」當然,我們教師更應該以身作則,起表率作用,更應該把體現感恩的行為展示在學生面前。這樣,對學生的感恩教育才能發揮成;我們中華傳統美德才能發揚光大;心靈與心靈才會碰撞出耀眼的火花;人與人的心才能更好地交融;社會才能更加的和諧!

『貳』 小學學生感恩教育活動記錄表的家長留言怎樣寫

感謝學校開展這樣的感恩教育活動,這對培養孩子感恩的品質極有幫助。希望這樣的活動能開展的越多越好。

你的認可是我解答的動力,請採納。

『叄』 小學二年級學生感恩教育寄語卡怎麼寫

1、先找來一張卡紙(顏色自定)對折,可以在上面剪一個圖案(可以是愛心形、三角形、圓錐形等)並在圖案內寫上:致親愛的XXX,感恩到底.
2、自己在對折好的卡紙內劃上橫線,以備寫字時不會太歪.並畫一些圖案啊..
3、把圖案顏色塗好,寫上感恩語,可以這樣:
親愛的XXX,感謝你的照顧,我的身體好了許多,心情也逐漸高興起來.
今天,感謝你的溫暖,讓我得到了康復,
不過我的有點短,你可以再加一些啊.
以上就是感恩寄語卡的全部內容,但是你如果不想這么麻煩的話,自己去撒謊凝固點買一張感恩寄語卡,上面什麼東西都有,你就寫一下字就好了..

『肆』 如何對小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北辰區實驗小學趙金艷 當今社會,孩子在父母、祖輩的心中成了「小皇帝」、「小公主」,溺愛有加;而孩子自己也養成了唯我獨尊、自私冷漠的心理趨勢。孩子們漸漸遠離了感動,忘記了感恩,以為父母的養育和教誨都是理所當然的。針對這種道德的缺失,情懷的失落,我校全面啟動感恩主題教育活動,運用活動引領、細節滲透、文化熏陶等有效的策略,讓孩子找回感恩的心,領悟生命與成長的真諦。 每到學校開學,總會看到一些孩子手裡拿著冷飲津津有味地吃著,父母甚至爺爺奶奶跟在後面汗流浹背,拿著書包蹣跚地穿梭於教務處、校長室和教室之間。目睹此景,我總會有一種悲哀湧上心頭。 一次家訪中有位家長請求我好好的與他的孩子談談:自己的孩子每天回家後根本不願與父母說話,偶爾說話語氣也蠻是不耐煩,即使向父母要錢也是一副應該的神情!另一位家長跟我透露:他的心肝寶貝現在還讓他系鞋帶。還有位家長說他的孩子從來沒有主動接過抹布擦地的時候。 我國自古就有「羊跪乳,鴉反哺」的古訓,但觀察一下現在的校園,揮霍父母的血汗錢,用來吃喝玩樂的學生不在少數,畢業後不願工作*父母養活的「啃老族」也有不少。嚴重缺乏報恩意識。學生對老師辛勤教育、同學之間的幫助顯得寡情薄義,甚至像馬加爵那樣回報父母、回報社會的也大有人在!。 如何幫助學生感恩父母、他人、社會、國家對他們付出的愛,如何教會學生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報答祖國的培養,老師的教誨。這是學校、家庭、社會應一同探討、解決的問題。對此我已經注意了很久,考慮了很久,我想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重視感恩的啟蒙教育,開啟孩子的感恩之心 「孩子的心靈是一塊奇異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做法的收獲;播上做法的種子,就會獲得習慣的收獲;播上習慣的種子,就會獲得品德的收獲;播上品德的種子,就會獲得命運的收獲」。教師應該利用各種時機,讓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用感恩之心去感受世間的親情、友情和恩情,在接受他人關愛、支持和援助時,給他人以回報,不要只圖索取和享受。教育學生將他人恩惠銘記在心,增強責任感,要有一顆感恩之心,懂得憐憫,懂得尊重,懂得承擔責任,與人為善,善待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 當前學生缺乏感恩心的現象十分通通,究其根源,就是感恩教育在他們接受的教育體系中所佔的位置已經被邊緣化。家庭無原則地溺愛,以文化課為主導方向的學校教育又往往對德育教育不夠重視,在這種背景下,學生陷入情感教育的「沙漠」,在不少學生的情感世界裡,感恩思想已經成為一個盲區,孩子對家長只知索取、不思回報,感恩之心嚴重缺失。感恩意識的缺乏也就在所難免了。 感恩的啟蒙教育,也即是小時候家長要注重感恩教育,入學時候老師應該強調感恩教育,入初中老師再一次開展感恩教育。在他的世界觀還沒有完全形成的時候,抓住時機開展教育。切入學生個體心理世界,激發個體心靈共鳴,促使學生對某些事件有更深刻的情感體驗,強化他們的感恩心理,增強他們的責任意識,培養他們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成長和升華他們的道德情感。二、廣泛發動,積極宣傳,樹立學生的感恩意識在實施感恩教育活動中,我班從思想宣傳入手,教育學生要感謝祖國、感謝社會、感謝家長、感謝老師、感謝他人。為了做好教育工作,必須提高他們對感恩活動的高度重視。因此,要求家長做好配合工作,共同教育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感恩意識。我班還利用課堂主渠道的作用,特別是思想政治課教學,教育學生學會感恩,通過演講、主題班會、、講故事、等形式進行宣傳,使學生的感恩意識逐漸增強。三、認真組織,狠抓落實,在活動中加強感恩教育 我認為,感恩教育重在活動,在活動中樹立學生的感恩意識。活動開展來,我班認真組織各種形式多樣的活動內容,把感恩教育推向深入。(一)感謝祖國,立志報效祖國 我班堅持每周一的班隊會制度,精心准備每一次的班隊會,通過演講,讓學生樹立國家概念,我班組織學生進行各種活動---誦讀比賽、歌頌祖國徵文比賽、文藝匯演、趣味語文等。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了解到我們的燦爛文化,懂得今天的美好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更加認識到要珍惜現在,刻苦學習,將來報效祖國,為祖國的發展壯大做出自己的貢獻。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同時也讓學生明確國家雖然強大了,但現在依然是發展中國家,還需要我們奮發圖強,為建設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二)感謝社會,為社會做應有的貢獻社會是人的社會,人處於社會之中。而當今社會,更加關注和重視學校的發展和學生的成長。我們從大家熟知的事情宣傳入手,教育學生要感謝社會。感謝社會要體現在行動中,我辦利用雙休日進行社會調查,並寫出了一份份社會調查報告,雖然文筆稚嫩,見解不夠全面,但是孩子們看到了尊老愛幼的行為,感受到了社會中濃濃的暖意,覺察到了環境清新多麼來之不易。活動使學生了解了社會,認識了社會,懂得了自己既然是社會的一員,就應該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也教育了學生在困境中不要氣餒,不要怨天尤人,增強學生自立、自強的優秀品質。(三)感謝父母,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我班開展了給父母一封信活動,通過這種形式,孩子可以很好的與父母談心,進行思想上的交流,使父母與孩子的關系更加融洽,避免孩子逆反心理的產生。並要求學生每周回去後幫家長做一件家務勞動,例如做飯、掃地、洗衣服等。活動的開展樹立了學生的家庭責任意識,讓學生在活動中了解父母的辛勞,從而感謝父母,尊重父母。(四)感謝老師,做勤奮學習、遵紀守法的好少年 我們的學生正是性格可塑性最強的時候,針對這個特點,我把抓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作為我們班的主題。對此,我們開展了「假如我是老師」為主題的班會,使學生在活動中懂得尊重老師。我們教育學生,要感謝老師的付出,不需要什麼禮物,只要能勤奮學習,爭取好成績,遵守紀律,講文明,懂禮貌,就是對老師最好的回報(五)感謝他人,同學之間互幫互助,共同進步 我班實施成功教育策略,開展「比學趕幫」活動,就是在班級內部分成若干個小組,大家在學習上、生活上、規范上、活動上互相幫助,共同進步。此項活動我班不走形式,每周評比先進小組,表彰在活動中表現優秀和進步幅度大的學生,我們考核學生的學習和表現,主要是看進步幅度,讓每個學生都能看到希望。在活動中,我們教育學生要感謝同學,感謝同學的幫助,使學生在活動中加深了友誼,同學之間團結友愛的風氣越來越濃。四、及時點撥學生,參與感恩教育的實踐活動 環境是無聲的教育,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為此要創設以「感恩」為主題的教育氛圍,讓學生的心靈在充滿「感恩」的氛圍中接受洗禮。根據各自班級的具體情況,設置如下活動: 1、講述「感恩」的故事。在班中開展以「感恩」為主題的故事會,使學生們認識到「孝心、愛心」是「立人之本」,是一切德行之源。 2、創立「感恩」小報。用新穎的排版、立意鮮明的內容,定期出刊有關「感恩」的個案,使學生親眼目睹「孝星」的形象,從而受到感染。 3、頻繁問候,讓父母舒心。古人雲:「言為心聲」,鼓勵學生頻繁對父母說說體貼或感激的話。如「爸爸、媽媽,您們辛苦了!」 4、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在《給予樹》的教學中,為讓學生感知、感激對老師、親人的關愛培養之情,在授課的拓展練習當中,部署了關愛他人的的名詩、佳句的討論。激發了學生對親人的熱愛之情。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營造濃厚的氛圍,使「感恩」教育有聲有色,使學生自願參與「感恩」活動,去親身體驗,去感悟人生,去領悟真理。 五、體驗「感恩」的真實情感 1.結合節日,開展活動。如:國際「三八節」、「母親節」、「父親節」等,利用這些節日對學生開展感恩教育。 2.學做父母,體驗辛勞。如:冬天洗衣、洗菜等洗理活動。 3「教師節」。為老師做個慶賀卡,送一束野花。老師會感到非常欣慰。六、關注現實生活的感恩細節,讓孩子在生活中踐行。為了讓感恩行動看得見,摸得著,我們運用以大見小,以點帶面的策略,提出了三項感恩作業,就是讓孩子用一句話向父母表示感恩;用一個舉動為父母消除疲勞;一天當家為父母分擔家務。我們要求孩子們每星期至少做一次,並且能夠持之以恆地做下去。與此同時我們還編寫了一本《感恩心語錄》,孩子們人手一冊,記錄自己完成感恩作業的情況,表達自己在感恩活動中的點滴感受。最讓孩子們受益的是,通過與父母交流他們開始關注父母的喜好,了解他們的心願,記住他們的生日。孩子們會在不經意中給父母長輩揉揉肩、捶捶背、洗洗腳,幫父母做飯洗衣等。使學生懂得父母的艱辛和不易,培養學生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情。讓學生們從真實的生活中感知父母的偉大與艱辛,感知老師的良苦用心。從而將「感恩」內化為心靈深處的情感,並且從內心深處感到應該報恩。古人說:滴水之恩,須當湧泉相報。感恩,是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一個正直的人的起碼品德。「羊的跪乳」,「鴉的反哺」,這些都因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才芬芳馥郁,香澤萬里。另外,我們也非常需要感恩,因為,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一個頻繁懷著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盪,胸懷寬闊,會自覺自願地給人以幫助,助人為樂。當耳旁不再喧囂,當眼睛不再迷茫,當心不再悲憤,讓我們沉澱下來,用一顆感恩的心去生活,用感恩的心去發現,去探索,去品位生命中的至真至純!

『伍』 小學生感恩教育三百字

學會感恩就等於架起了做人的支點。我們的思想教育,包括學校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講大道理上,更不能只停留在傳授知識上,還要幫助教育人們懂得做人的道理,特別是小學生,要使他們從小養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讓他們懂得,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感念祖國之恩,要報效祖國;感念自然之恩,要學會和大自然生靈和諧相處;感念社會之恩,要學會和不同性格、不同階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處,這是一種更加豐滿的教育,這樣的教育才是「刻骨銘心」的。「教育的歸宿在於養成,生命的真諦在於感恩」。因為活著,所以我們應該感恩,如果沒有感恩,活著等於死去。要在感恩中活著,感恩於賦予我們生命的父母,感恩於給我們知識的老師,感恩於提供實現自我價值的企業,感恩於幫助、關心和愛護我們的那些人,感恩於我們的祖國,感恩於大自然……感恩地活著,才會發覺世界是如此美好。
那如何對小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首先感恩教育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1、改革教育成績的評價體系
一是要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從應試教育走向素質教育,不但重視學生的學習,更要重視對他們的思想教育,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通過採取「寬進嚴出」等辦法,努力弱化智育對德育的沖擊;二是改革對教師的評價體系,把教師的品德和推行德育的業績納入考核體系,作為重要指標進行評價;三是通過大力開展學生對自已的家長、教師、社區等進行感恩活動,並作為學生升學、當兵、就業的重要考核標准。
2、德育工作的目標中應明確感恩教育的核心價值
德育內容的確定:一個是德育課程的設置,必須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另一個是擴展德育的學科範圍,不只一個科目、一個教師講德育,所有科任老師都要圍繞德育這個中心開展教學。
(二)感恩教育需要我們教師有意識地以活動為載體,讓學生從活動中體驗感恩
首先,感恩教育需要我們有意識地去做。如果我們只知道奉獻,而不知道把自己的勞動和付出呈現給孩子從而教育孩子,孩子也就無從感受到社會和人們對他的恩愛。也許很多家長與老師已習慣了付出,不希望得到回報與感恩,其實這是一種誤解。這樣做可能會誤導孩子,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與發展,是道德教育中的不完善之處。因為知道別人的恩情並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獲更多的人生幸福。
其次,感恩教育應以活動為載體,讓小學生從活動中體驗感恩,並回歸現實生活,從點滴做起,在生活中實踐感恩。它要求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理交融,感人心靈",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使其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實現自我完善,最終回報生活。如為了培養小學生對父母的感恩意識,我設計了如下活動:
A、舉行主題隊會:"算算親情賬,感知父母恩"
(a)將自己的學費、書雜費、生活費、交通費、零花錢等支出加起來,算出家長為自己的投資。
(b)計算學習投資的成本。
(c)假定自己畢業後的收入,計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報父母。
B、體驗教育活動:
綁沙袋(開展綁沙袋活動,讓每個學生在一天的上學時間里都綁著一個沙袋必須全天隨身攜帶,放學前交流綁沙袋的體驗,通過這一有趣的游戲體會媽媽十月懷胎的辛苦。)
C、二十四孝"故事會
D、開展徵文活動:題目自擬,但必須能反映出父母對我們的愛。
E、布置愛心家庭作業。
(a)送父母一句溫馨的祝福;
(b)給外出的父母打一次電話或送去一聲問候;
(c)給父母捶捶背、搓搓手;
(d)在家主動做家務。並記錄下來。
為了培養小學生對老師的感恩意識,我設計了如下活動:
A、舉行《人生路上的領路人——老師》演講比賽。
B、舉行題目為「師恩難忘,師情永存」的作文競賽。
C、開展學生向老師獻真情活動,自選「六個一」(寫一封信,談一次心,做一張賀卡,獻一束鮮花,提一個建議,表一個決心等)來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通過這些感恩的活動,許多學生都能感受到別人對自己的好,並在生活中能主動幫助別人,家長們都反映自己家的孩子表現比以前好多了。
(三)引導學生以實際行動去感恩
學生往往在學校說得好聽,而在實際行動中做不到,容易從自我出發,往往忽視了他人。作為教師和學生的家長不僅僅教育孩子持守經律條文,最重要的是讓他(她)們學會實踐,學以致用。
1、通過親身體驗感恩自己的父母
為了讓學生能體會到做父母的艱辛,我讓學生回家當一天父母。鼓勵學生親自去體驗一下自己父母生活的甜、酸、苦、辣,結果我從和學生的談話以及他們的作文中發現他們已從內心深處碰撞出「感恩」的火花,激發出「感恩」的真實情感。
①冬天洗衣、洗菜等洗理活動。「寒風呼呼地刮著,當我的手浸入0℃以下冰冷的水中時,猶如刀絞一般,凍得直痛心頭,實在難熬。」偉康說,「難怪媽媽一到冬天,滿手都是凍瘡。有時口子裂開還流血…」
②夏天幫父母干農活。「今天好熱,大概有三四十攝氏度吧,這樣的天氣,作為農民出生的爸爸、爺爺還要下田插秧、除草、施肥、防蟲治病。午餐後,我也赤著腳跟著他們一起去插秧。一踏進滾燙的水田時,我的腳馬上縮了回來,差點被燙傷了,連活也不幹了!我看到爸爸和爺爺額頭的汗珠像黃豆似的不停地落下來……直到今天我才真正體會到了父母干農活的辛苦。」
這些親身體驗的活動,學生們從真實的感知,深深體會到父母的偉大與艱辛,從而將「感恩」內化為心靈深處的情感,並且從內心深處迸發出孝敬父母的情懷與慾望!
2、「感恩」遷移到尊師愛生上。
開展一幫一活動:在班級里我讓學習較好的學生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不但學習成績提高了,而且同學之間的關系也更和睦了。師生為貧困學生捐款:我先在班裡開展捐款活動,同學們為家境貧寒的學生買學慣用品,還為他們排憂解難,使他們能在校安心讀書。又開展了野外「感恩」活動,學生自帶餐具、自購菜餚,自己搭灶,親手燒飯做菜,為教師獻上一頓豐盛的野外午餐,教師們吃在嘴裡,美在心裡。
3、「感恩」遷移到愛班愛校上。
在班裡我讓學生組織了「護綠」小隊,「清潔」小隊,「維護秩序」支援隊,助學「解困」救急隊……每天都有學生活躍在校園各個執勤崗位上,禮貌示範,文明督查,衛生保潔。一段時間下來,學生集體榮譽感增強了,學習也更自覺了。
4、「感恩」遷移到愛社會上。
開展「爭當優秀隊員」的文明新風活動,少先隊員的身影活躍在社區里、敬老院、幼兒園等地,他們為孤寡老人送溫暖,為小朋友帶去快樂;課余時間往返於街道,掃地、清除非法廣告紙,扶老攜動,禮貌示範。開展「爭做環保的小衛士」、「綠色購物」等環境保護的活動……通過開展這些活動,望增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愛社會、為社會盡義務的情懷。
三、加強感恩教育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對少不更事的小學生來說,「感恩」意識的形成,不可能僅僅從書本上學到,而須從成人社會去耳濡目染,去感受效仿。這就是說,必須是用成人社會的「感恩」行為,不斷地對他們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因此,學生守則要求學生「學會感恩」,首先就須解決可供學生「學」的對象問題,即:成人必須做好「感恩」榜樣。
孩子們不知感恩,責任首先在家長身上。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孩子影響極大。有的家長溺愛孩子;有的家長為孩子做了很不好的榜樣;有的家長只求付出不計回報,很小的孩子就學會了索取,不知道回報。家長是孩子學會感恩的第一責任人。因此,孩子們不知感恩,責任首先在家長身上。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孩子影響極大。有的家長溺愛孩子;有的家長為孩子做了很不好的榜樣;有的家長只求付出不計回報,很小的孩子就學會了索取,不知道回報。家長是孩子學會感恩的第一責任人。因此,加強對小學生的感恩教育,不能僅僅局限於教師、學校,更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如今,中學生守則里寫入「學會感恩」條款,值得叫好但又很不夠;小學生、大學生守則里,同樣需要寫入「學會感恩」條款;每個成年人心裡,也應當深深地刻下「學會感恩」4個大字。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在我們的這個社會中,無論是感恩教育的引導者和接受者,這類人群擴大化,提倡我們每個人都要做感恩教育的引導者同是也是感恩教育的接受者。我們的社會就會像鬱郁蔥蔥的森林,充滿生機和活力。

『陸』 陝西省中小學開展「感恩教育」活動方案的活動要求

(一)要根據高中、初中抄、小學三個學齡段學生身心特點、生活體驗和成長需要,有針對性的組織開展適合他們的「感恩教育」活動,確保「感恩教育」活動貼近學生生活、貼近學生學習、貼近學生實際,使他們能理解、能學習、能提高,真心實意地變為學生的自覺行動。
(二)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寓感恩教育於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之中,特別要發揮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思想品德課和思想政治課在「感恩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三)要發揮教師的言傳身教作用,讓學生從教師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一言一行中潛移默化地學會知恩和感恩。
(四)要加強學校和家庭、社區的聯系和溝通,構建家校合作、家區合作的「感恩教育」氛圍。
(五)要建立「感恩教育」的長效機制。要將「感恩教育」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來抓,認真學習借鑒涇陽縣「四德教育」的經驗和做法,積極創新中小學德育的形式和內涵,通過設置學校「感恩教育月」、「感恩教育周」或「感恩教育日」等形式形成「感恩教育」活動的特色和亮點,將「感恩教育」內化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柒』 怎樣對小學生進行感恩的教育

感恩教育就是對別人的幫助表示感激,或是樂於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出來且回饋他人的教育。小學生年齡小,喜歡形象直觀的東西,如果我們只是通過幾句話對他們進行感恩教育,那恐怕收不到什麼成效。那麼,怎樣對小學生進行感恩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用身邊的人和事進行感恩教育
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是孩子最親的人,他們一直在任勞任怨、無怨無悔地默默為孩子付出,但孩子們可能不曾細細體會,教師可以引導孩子們回憶一下,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是怎樣對待你的?都為你做過哪些事?他們是否曾做過下面這些事:放學後或天黑了不見你回家,四處尋找;下雨了,為你送雨傘;下雪了,為你送棉衣;你病了,他們趕忙找醫生……當孩子們想到這些事之後,他們就會感覺到親人的關愛。這時,教師可以讓孩子們討論一下,應該怎麼做才能回報親人的愛?
二、通過影視資料對孩子們進行感恩教育
今天的孩子既沒有遭受過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的痛苦,也沒有體驗過艱苦奮斗的艱辛,教師可以組織孩子們看一些抗戰題材的電影,如《地道戰》《地雷戰》《董存瑞》《長征》等,這些影片形象直觀,感染力很強。另外,教師還可以帶孩子們到博物館、紀念館和烈士陵園看一看老一輩革命家的題詞、用過的手槍,指戰員們用過的雲梯和機槍,烈士們的照片和事跡以及其他相關的資料等等。這樣一來,孩子們就會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許許多多的革命前輩用鮮血換來的,應該學會珍惜。
三、通過生動的故事對孩子們進行感恩教育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聽故事,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知恩圖報的美德故事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如韓信受漂母之恩,即以千金相贈;首陽之餓人受趙盾活命之恩,在趙盾危難之際,便捨命相救的故事。孩子們聽了這樣的故事,自然會知曉感恩圖報的美德。
我們常說「教書育人」,感恩教育實際上就是育人教育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一個人可以沒有讀過許多書,可以沒有許多知識,但是,他必須懂得做人最起碼的原則——知恩圖報。我們一定要在教書的同時育好人,讓孩子們從小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以後用更多的愛來回報社會。

學會感恩就等於架起了做人的支點。我們的思想教育,包括學校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講大道理上,更不能只停留在傳授知識上,還要幫助教育人們懂得做人的道理,特別是小學生,要使他們從小養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讓他們懂得,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感念祖國之恩,要報效祖國;感念自然之恩,要學會和大自然生靈和諧相處;感念社會之恩,要學會和不同性格、不同階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處,這是一種更加豐滿的教育,這樣的教育才是「刻骨銘心」的。「教育的歸宿在於養成,生命的真諦在於感恩」。因為活著,所以我們應該感恩,如果沒有感恩,活著等於死去。要在感恩中活著,感恩於賦予我們生命的父母,感恩於給我們知識的老師,感恩於提供實現自我價值的企業,感恩於幫助、關心和愛護我們的那些人,感恩於我們的祖國,感恩於大自然……感恩地活著,才會發覺世界是如此美好。
那如何對小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首先感恩教育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1、改革教育成績的評價體系
一是要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從應試教育走向素質教育,不但重視學生的學習,更要重視對他們的思想教育,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通過採取「寬進嚴出」等辦法,努力弱化智育對德育的沖擊;二是改革對教師的評價體系,把教師的品德和推行德育的業績納入考核體系,作為重要指標進行評價;三是通過大力開展學生對自已的家長、教師、社區等進行感恩活動,並作為學生升學、當兵、就業的重要考核標准。
2、德育工作的目標中應明確感恩教育的核心價值
德育內容的確定:一個是德育課程的設置,必須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另一個是擴展德育的學科範圍,不只一個科目、一個教師講德育,所有科任老師都要圍繞德育這個中心開展教學。
(二)感恩教育需要我們教師有意識地以活動為載體,讓學生從活動中體驗感恩
首先,感恩教育需要我們有意識地去做。如果我們只知道奉獻,而不知道把自己的勞動和付出呈現給孩子從而教育孩子,孩子也就無從感受到社會和人們對他的恩愛。也許很多家長與老師已習慣了付出,不希望得到回報與感恩,其實這是一種誤解。這樣做可能會誤導孩子,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與發展,是道德教育中的不完善之處。因為知道別人的恩情並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獲更多的人生幸福。
其次,感恩教育應以活動為載體,讓小學生從活動中體驗感恩,並回歸現實生活,從點滴做起,在生活中實踐感恩。它要求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理交融,感人心靈",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使其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實現自我完善,最終回報生活。如為了培養小學生對父母的感恩意識,我設計了如下活動:
A、舉行主題隊會:"算算親情賬,感知父母恩"
(a)將自己的學費、書雜費、生活費、交通費、零花錢等支出加起來,算出家長為自己的投資。
(b)計算學習投資的成本。
(c)假定自己畢業後的收入,計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報父母。
B、體驗教育活動:
綁沙袋(開展綁沙袋活動,讓每個學生在一天的上學時間里都綁著一個沙袋必須全天隨身攜帶,放學前交流綁沙袋的體驗,通過這一有趣的游戲體會媽媽十月懷胎的辛苦。)
C、二十四孝"故事會
D、開展徵文活動:題目自擬,但必須能反映出父母對我們的愛。
E、布置愛心家庭作業。
(a)送父母一句溫馨的祝福;
(b)給外出的父母打一次電話或送去一聲問候;
(c)給父母捶捶背、搓搓手;
(d)在家主動做家務。並記錄下來。
為了培養小學生對老師的感恩意識,我設計了如下活動:
A、舉行《人生路上的領路人——老師》演講比賽。
B、舉行題目為「師恩難忘,師情永存」的作文競賽。
C、開展學生向老師獻真情活動,自選「六個一」(寫一封信,談一次心,做一張賀卡,獻一束鮮花,提一個建議,表一個決心等)來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通過這些感恩的活動,許多學生都能感受到別人對自己的好,並在生活中能主動幫助別人,家長們都反映自己家的孩子表現比以前好多了。
(三)引導學生以實際行動去感恩
學生往往在學校說得好聽,而在實際行動中做不到,容易從自我出發,往往忽視了他人。作為教師和學生的家長不僅僅教育孩子持守經律條文,最重要的是讓他(她)們學會實踐,學以致用。
1、通過親身體驗感恩自己的父母
為了讓學生能體會到做父母的艱辛,我讓學生回家當一天父母。鼓勵學生親自去體驗一下自己父母生活的甜、酸、苦、辣,結果我從和學生的談話以及他們的作文中發現他們已從內心深處碰撞出「感恩」的火花,激發出「感恩」的真實情感。
①冬天洗衣、洗菜等洗理活動。「寒風呼呼地刮著,當我的手浸入0℃以下冰冷的水中時,猶如刀絞一般,凍得直痛心頭,實在難熬。」偉康說,「難怪媽媽一到冬天,滿手都是凍瘡。有時口子裂開還流血…」
②夏天幫父母干農活。「今天好熱,大概有三四十攝氏度吧,這樣的天氣,作為農民出生的爸爸、爺爺還要下田插秧、除草、施肥、防蟲治病。午餐後,我也赤著腳跟著他們一起去插秧。一踏進滾燙的水田時,我的腳馬上縮了回來,差點被燙傷了,連活也不幹了!我看到爸爸和爺爺額頭的汗珠像黃豆似的不停地落下來……直到今天我才真正體會到了父母干農活的辛苦。」
這些親身體驗的活動,學生們從真實的感知,深深體會到父母的偉大與艱辛,從而將「感恩」內化為心靈深處的情感,並且從內心深處迸發出孝敬父母的情懷與慾望!
2、「感恩」遷移到尊師愛生上。
開展一幫一活動:在班級里我讓學習較好的學生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不但學習成績提高了,而且同學之間的關系也更和睦了。師生為貧困學生捐款:我先在班裡開展捐款活動,同學們為家境貧寒的學生買學慣用品,還為他們排憂解難,使他們能在校安心讀書。又開展了野外「感恩」活動,學生自帶餐具、自購菜餚,自己搭灶,親手燒飯做菜,為教師獻上一頓豐盛的野外午餐,教師們吃在嘴裡,美在心裡。
3、「感恩」遷移到愛班愛校上。
在班裡我讓學生組織了「護綠」小隊,「清潔」小隊,「維護秩序」支援隊,助學「解困」救急隊……每天都有學生活躍在校園各個執勤崗位上,禮貌示範,文明督查,衛生保潔。一段時間下來,學生集體榮譽感增強了,學習也更自覺了。
4、「感恩」遷移到愛社會上。
開展「爭當優秀隊員」的文明新風活動,少先隊員的身影活躍在社區里、敬老院、幼兒園等地,他們為孤寡老人送溫暖,為小朋友帶去快樂;課余時間往返於街道,掃地、清除非法廣告紙,扶老攜動,禮貌示範。開展「爭做環保的小衛士」、「綠色購物」等環境保護的活動……通過開展這些活動,望增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愛社會、為社會盡義務的情懷。
三、加強感恩教育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對少不更事的小學生來說,「感恩」意識的形成,不可能僅僅從書本上學到,而須從成人社會去耳濡目染,去感受效仿。這就是說,必須是用成人社會的「感恩」行為,不斷地對他們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因此,學生守則要求學生「學會感恩」,首先就須解決可供學生「學」的對象問題,即:成人必須做好「感恩」榜樣。
孩子們不知感恩,責任首先在家長身上。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孩子影響極大。有的家長溺愛孩子;有的家長為孩子做了很不好的榜樣;有的家長只求付出不計回報,很小的孩子就學會了索取,不知道回報。家長是孩子學會感恩的第一責任人。因此,孩子們不知感恩,責任首先在家長身上。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孩子影響極大。有的家長溺愛孩子;有的家長為孩子做了很不好的榜樣;有的家長只求付出不計回報,很小的孩子就學會了索取,不知道回報。家長是孩子學會感恩的第一責任人。因此,加強對小學生的感恩教育,不能僅僅局限於教師、學校,更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如今,中學生守則里寫入「學會感恩」條款,值得叫好但又很不夠;小學生、大學生守則里,同樣需要寫入「學會感恩」條款;每個成年人心裡,也應當深深地刻下「學會感恩」4個大字。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在我們的這個社會中,無論是感恩教育的引導者和接受者,這類人群擴大化,提倡我們每個人都要做感恩教育的引導者同是也是感恩教育的接受者。我們的社會就會像鬱郁蔥蔥的森林,充滿生機和活力。
感恩教育就是對別人的幫助表示感激,或是樂於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出來且回饋他人的教育。小學生年齡小,喜歡形象直觀的東西,如果我們只是通過幾句話對他們進行感恩教育,那恐怕收不到什麼成效。那麼,怎樣對小學生進行感恩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用身邊的人和事進行感恩教育
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是孩子最親的人,他們一直在任勞任怨、無怨無悔地默默為孩子付出,但孩子們可能不曾細細體會,教師可以引導孩子們回憶一下,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是怎樣對待你的?都為你做過哪些事?他們是否曾做過下面這些事:放學後或天黑了不見你回家,四處尋找;下雨了,為你送雨傘;下雪了,為你送棉衣;你病了,他們趕忙找醫生……當孩子們想到這些事之後,他們就會感覺到親人的關愛。這時,教師可以讓孩子們討論一下,應該怎麼做才能回報親人的愛?
二、通過影視資料對孩子們進行感恩教育
今天的孩子既沒有遭受過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的痛苦,也沒有體驗過艱苦奮斗的艱辛,教師可以組織孩子們看一些抗戰題材的電影,如《地道戰》《地雷戰》《董存瑞》《長征》等,這些影片形象直觀,感染力很強。另外,教師還可以帶孩子們到博物館、紀念館和烈士陵園看一看老一輩革命家的題詞、用過的手槍,指戰員們用過的雲梯和機槍,烈士們的照片和事跡以及其他相關的資料等等。這樣一來,孩子們就會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許許多多的革命前輩用鮮血換來的,應該學會珍惜。
三、通過生動的故事對孩子們進行感恩教育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聽故事,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知恩圖報的美德故事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如韓信受漂母之恩,即以千金相贈;首陽之餓人受趙盾活命之恩,在趙盾危難之際,便捨命相救的故事。孩子們聽了這樣的故事,自然會知曉感恩圖報的美德。
我們常說「教書育人」,感恩教育實際上就是育人教育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一個人可以沒有讀過許多書,可以沒有許多知識,但是,他必須懂得做人最起碼的原則——知恩圖報。我們一定要在教書的同時育好人,讓孩子們從小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以後用更多的愛來回報社會。

以貼近孩子生活,貼近孩子情感的事例來引導孩子感恩。比如,讓孩子喂養寵物狗,小狗會和孩子交朋友甚至會原諒孩子的一些不當行為,以此啟發孩子感恩父母。再如,當孩子和小夥伴交往被感動時,家長要及時引導孩子學會感謝朋友,懂得珍惜友誼。總之,抓住孩子的感動瞬間去引導學會感恩。

受到潛移默化的孩子也應該自然的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其實不然,「身教」固然重要,「言傳」也很需要。

1、感謝我們的孩子,是培養孩子感恩心的起點

看到「感謝我們的孩子」,也許有人會問:我生他養他,為他付出了這么多,還要感謝他?是呀,不妨回想一下,讓我們這一生感到最富足的是什麼?是擁有一個健康活潑、聰明可愛的孩子!是呀,生養過孩子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到父母養育我們的辛苦,才會更加關心父母、體貼父母、孝順父母;才會更加有責任心、有愛心;才會更加知足常樂。總而言之,孩子讓我們的生命體驗更豐富,讓我們的人生更完整。因此讓我們這些做父母的從「感謝我們的孩子」做起,以此作為培養孩子感恩心的起點。

2、和孩子一起感謝生活,是培養孩子感恩心的基點

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合。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處處受到社會生活的「恩賜」: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誨、親人的關愛、他人的服務、大自然的饋贈、祖國的呵護等,所以我們人人都要感謝生活。生活中難免遇到坎坷或者不順心的事,要積極調整心態,不要在孩子面前怨天尤人。

3、為孩子創設感恩的機會,是培養孩子感恩心的重點

也許是我們對孩子的愛太無私,以至於孩子對這份愛非但不珍惜,反而感覺父母嘮叨。因此父母要學會做「弱者」,創造機會讓孩子表達他們對父母的愛。如父母不妨告訴孩子,自己工作時會很煩惱、很辛苦,養育孩子也很辛苦。父母把孩子照顧的無微不至,是因為愛他,父母也希望得到孩子的安慰、照顧,等等。一旦父母學會了接受孩子的愛,孩子的價值得到了體現,他們就會懂得孝敬父母,對父母感恩。父母還可以有意識地和孩子一起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如捐獻活動、扶貧活動等等,讓孩子體會他人的辛酸與苦難,讓他們願意盡自己所能幫助別人。

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會離開父母,融入社會。惟有學會感恩,才會更加熱愛生活,關愛他人,收獲平和與快樂。

『捌』 如何在小學思品課中滲透感恩教育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每個人應有的基本道德准則,是做人的起碼修養。18世紀法國著名作家盧梭曾說過:「沒有感恩就沒有真正的美德。」教育家陶志瓊提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運用一定的教育方法與手段,通過一定的感恩教育內容對受教育者實施的識恩、知恩、感恩、報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我認為,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通過有效的方法與手段引導受教育者培養感恩意識,在個人和社會許可的范圍內報恩於行的感知過程。
然而,當代的小學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家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只懂得享受,不懂得付出,對別人的關愛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不懂得感激。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對父母的愛不領情,不道謝;對教師的付出,也認為是天經地義,情感淡漠;對同學的幫助,往往是理所應當,習以為常,從而形成了凡事以自我為中心,任性、自私、懶惰、不懂得關心別人、社會責任感差等性格弱點。針對這些,我認為對小學生進行感恩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小學思想品德課內涵極其豐厚,教材中所表現的「恩」是豐富多彩的,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國之恩、社會之恩等。在平時教學中只要我們認真挖掘課本內涵,積極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從身邊的事、身邊的人、身邊的活動等方面學會感恩,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培養他們優良的心理品質;培養他們的樂觀向上的心理素質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多年來,我在思品教學中非常注重感恩教育,其具體做法:
(一)以保護自我 培養感恩意識
珍惜自己的生命,對大自然、對父母,對祖國、對社會,都是一種感恩的表現。每個人來到人世間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是對大自然的最好的回報;父母茹苦含辛養育我們,就是希望我們長大成人,一生平安,珍惜生命,是對父母的最好的回報;祖國,社會,為我們提供健康成長的陽光土壤,珍惜生命,是對祖國對社會最好的回報。像小學四年級思想品德上冊第一單元第三課《呵護我們的身體》的確是一本活教材,教學時我先設計了三個問題上學生自學交流:1、同學們你們平時有哪些好的生活習慣?2、自己的好習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培養的?3、培養的過程中遇到哪些困難,自己是怎樣堅持下來的,養成這一良好習慣後,自己感覺到的好處是什麼?
再設計了分組合作討論提綱:你與同齡人的交往中,觀察到的或聽別人說的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是什麼?你認為這些不好的生活習慣對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有什麼影響?
然後就因勢利導,讓孩子們想一想、說一說、議一議,一個人想健康地生活、一個少年兒童想健康地成長的「秘訣」是什麼?
整節課學生動起來了,各抒已見,暢所欲言,有說自己的良好習慣的,有指出別人不良行為的,有說自己以後如何改正等,使學生明白了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堅持鍛煉身體、保持良好心態,才能保持身體健康;明白了身體是生命的載體,愛惜生命就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只有保護好自己身體,才能回報父母、回報社會。
(二)以故事為先導,內化「感恩教育」
感恩並非生而知之、與生俱來的,需要教育的引導和環境的影響,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種感恩的心態、品質和責任,進而外顯為感恩的行為。教學時我注意用名人名言及名人故事來引導學生學習,使學生明白感知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聽父母的話,不讓父母為自己的成長過分憂心;感知祖國之恩,就要報效祖國,為建設祖國、保衛祖國作貢獻,在祖國和人民的的生命財產安全遭受威脅時,要挺身而出,甚至不惜獻出寶貴的生命。這和珍惜生命的教育不是相互矛盾,而是相輔相成。如我在教五年級思想品德《偉大的先人》一課時,先讓學生讀課文,閱讀至聖先師孔子的簡介後,再讓學生說說有關孔子感恩的故事。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有一位同學用生動的語言講述了孔子的弟子「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更讓我驚喜是學生還說了好多好多名人感恩的故事,學生的知識面非常廣,學生也是一本活教材,老師平時低估了你們……
通過學生說、聽、評、議,使他們明白了孔子是一位令人敬仰的先人,他的思想及其人格對後人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
(三)以和諧相處,激發「感恩教育」
感念自然之恩,要形成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意識,要學會和大自然生靈的和諧相處;感念社會之恩,要學會和不同性格的人相處,和不同階層的人相處,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處,做到人際關系的和諧。這一點我在教學時經常給學生強調。因為大自然不僅保證了我們生存的物質條件,還以壯麗秀美的山川哺育了我們。如六年級思品下冊《只有一個地球》告訴我們生我養我的是地球母親;在教學時,我緊扣這一主線,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衣、食、住、行和休閑娛樂生活,說說地球給我們提供了什麼?來激發學生產生對地球的感恩之情,幫助學生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重要性。《圓明園的毀滅》,通過體會圓明園毀滅的意義,從而體會到一個強大的祖國對人民的意義,激發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的情感。《嚮往奧運》,理解舉辦奧運會的意義,能更加激發民族自豪感。
(四)以活動為載體,參與「感恩教育 」
實施感恩教育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感恩的道德意識,讓學生知恩於心,感恩於行,能用實際行動來報答父母,回報師長,報效祖國,回饋社會。教學時我積極引導學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去報恩,教育學生從小事做起,將感恩之行落實在日常行為之中。譬如開展感恩活動進家庭、進學校活動,先讓學生人人動手設計「為父母洗一次腳」、「為老師敬一杯茶」、「為長者讓座等活動。接著趁熱打鐵,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表演自己的做法,使學生在體驗中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是快樂生活之源。
(五)以真實情感,體驗「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是一種情感活動,實施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動情,以情感人,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感。
教學時我結合傳統節日,開展活動。如在國際「三八」節來臨之際,我在六五班開展了「感謝媽媽」的主題活動。活動中,孩子給媽媽的一句關心體貼的問候,一杯飽含真情的熱茶,一張感人至深的賀卡,無不演繹著人間親情的溫暖。學做父母,體驗辛勞。通過親身體驗的活動,學生們從真實的感知,深深體會到父母的偉大與艱辛,從而將「感恩」內化為心靈深處的情感,並且從內心深處迸發出孝敬父母的情懷與慾望!
總而言之,感恩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要充分挖掘教材里蘊涵的感恩思想,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使學生學會知恩、報恩、施恩,增強感恩意識,強化感恩行為,對父母、對老師、對親朋好友、對社會,永懷感恩之心,長做感恩之事,學會正確地做人和處世,養成良好的個性品德,做一個情操高尚的人、關愛他人的人、對社會有益的人。

閱讀全文

與小學感恩教育內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