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教育心理學的名詞解釋
教育心理學中的名詞比較多,以下有一些關於教育心理學的名詞解釋:
心理發展
1.心理發展分為八個階段:乳兒期(0—1),嬰兒期(1—3),幼兒期(3—6),童年期(7—12),少年期(12—15),青年期(15—25),成年期(25—65)老年期(65以後)
心理發展的一般特徵:
(1)連續性和階段性
(2)定向性和順序性
(3)不平衡性:勞倫茲指出「關鍵期」指個體發展中環境影響起最大作用的時期。2歲是口頭語言發展的關鍵期,4歲是形狀知覺形成的關鍵期,4—5歲是學習書面語言的關鍵期。
(4)差異性
童年期(小學生),少年期(初中生,被稱為「心理斷乳期」),青年初期(高中生,經驗向理論轉化)
個體成長的兩個高峰期:幼兒期和少年期
2.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論:
感知運動階段(1—2):客體永久性
前運算階段(2—7):自我中心性,思維片面性
具體運算階段(7—11):去自我中心,思維可逆轉,守恆
形式運算階段(11—成人):命題運算,思維成熟,抽象邏輯思維,可逆與補償
教學啟示:(1)認知發展階段制約教學內容和方法(2)教學可以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
3.蘇聯維果斯基「最近發展區」:兩種水平(1)兒童現有的水平,有一定的已經完成的發展系統所形成的的兒童心理金額給的發展水平。(2)可能達到的發展水平,這兩種水平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
教學啟示:教學不能只適應發展的現有水平,還應適應最近發展區,從而走在發展的前面,最終跨越「最近發展區」走到新的水平。
支架式教學:即在學生試圖解決超出當前知識水平的問題時給與支持和知道,幫助其順利通過最近發展區,使之完成最終任務。
4. 人格:又稱個性,是指決定個體的外顯行為和內隱行為並使其與其他的性有有穩定區別的綜合心理特徵。
埃里克森人格發展理論:
(1)基本的信任感對基本不信任感(0—1.5歲)(嬰兒期)(發展任務是發展對周圍世界的信任感)
(2)自主感對羞恥感與懷疑(2—3歲)(兒童早期)(發展任務是培養自主性)
(3)主動感對內疚感(4—5歲)(學前期)(發展任務是培養主動性)
(4)勤奮感對自卑感(6—11歲)(學齡期)(發展任務是培養勤奮感)
(5)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12—18歲)(青年期)(初中生發展任務是培養自我同一性)
親密感對孤獨感(18—30歲)(成年早期),繁殖感對停滯感(30—60歲)(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對絕望感(60歲以後)(成年晚期)
學習理論
1.學習定義:個體在特定情境下由於練習和反復經驗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相對持久的變化。
學習分類:(1)按學習主體分:動物學習、人類學習、機器學習
(2)學習結果加涅分:言語信息、智慧技能、認知策略、態度、動作技能
(3)學習意識阿瑟雷伯分:內隱學習和外顯學習
(4)奧蘇貝爾:接受學習和發展學習,機械學習和有意義學習
(5)我國學習分類知識的學習、技能的學習和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學習三類。
2.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聯接派學習理論)
(1)經典型條件作用(小狗):巴普諾夫和華生,通過條件作用建立刺激—反應(S—R),規律有習得、消退、泛化與分化
(2)桑代克的聯結—試誤學習理論(教育史上第一個較為完整的學習理論):1.學習的實質在於形成情境與反應之間的聯結。2.學習的進程是一種漸進的、盲目的、嘗試錯誤的過程。3.學習的三原則:准備律、練習律、效果律。
(3)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迷箱):人和動物行為分為兩類:應答性行為(有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不隨意的反射性反應)和操作性行為(不與人任何特定刺激相聯系,是有機體自發做出的隨意性反應。
正強化:通過呈現個體想要的愉快刺激來增強反應頻率。
負強化:通過消除或中止厭惡、不愉快的刺激來增強反應頻率。
懲罰:凡是能夠減弱行為或者降低反應頻率的刺激或事件。
程序教學:小步子原則,自定步調原則,積極反應原則,及時反饋原則。
教育啟示:教育就是塑造行為,為計算機輔助教學(CAL)提供理論支持。
(4)班杜拉的學習理論:觀察學習包括注意、保持(記憶)、復現(產生動作)和動機四個子過程。強化分1.直接強化:觀察者因表現出觀察行為而受到強化。2.替代強化:觀察者因看到榜樣的行為被強化而受到強化。3.自我強化:對自己表現出的符合或超出標準的行為進行自我獎勵。
3.認知派學習理論:
(1)格式塔的完形頓悟學習理論:科勒的黑猩猩實驗。第一,從學習的結果來看,學習並不是形成刺激—反應的聯結,而是形成了新的定性。第二,從學習的過程來看,學習是通過頓悟過程實現的。
(2)托爾曼的符號學習理論:首先學習是有目的的,是期望的獲得,學習的目的性是人類學習區別於動物學習的主要標志。(期望是托爾曼的核心概念)
(3)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論:
學習觀:學習的實質是主動地形成認知結構,包括獲得、轉化和評價三個過程。
教學觀:教學目的是理解學科的基本結構,動機原則、結構原則、程序原則、強化原則學習法:發現法
(4)奧蘇伯爾的有意義接受學習論(與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論是對立的):
學習的分類:在學習方式上分接受學習和發現學習;在內容上分有意義學習和機械學習。有意義學習:以符號為代表的新觀念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原有的適當觀念建立起非人為的和實質性的聯系的過程,是原有觀念對新觀念加以同化過程。
有意義學習的條件:客觀條件(有意義學習材料本身),主觀條件(學習者自身因素)
先行組織者:奧蘇貝爾,即先於某個學習任務本身曾憲的引導性學習材料。
(5)加涅的信息加工學習理論:學習工程是個信息加工過程,分為:動機、了解、獲得、保持、回憶、概況、操作、反饋八個階段。
4.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羅傑斯)
有意義的自由學習觀:有意義學習和無意義學習
學生中心的教學觀:學生中心模式又稱非指導性教學模式,老師是「助產士」「催化劑」
人本主義對新課改的啟示:羅傑斯主張課程「以學生為中心」,應培養「完整的人」。持有一種動態的評價。
5.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核心:只是是在主客體相互作用的活動中建構起來
知識觀:強調知識的動態性
學習觀:學習的主動建構性,學習的社會互動性,學習的情境性。
學生觀:學生不是空著腦袋進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學習中,他們已經形成了豐富的經驗,所以教學不能無視學生的這些經驗,而是要把兒童現有的知識經驗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引導兒童從原有的知識經驗中「生長」出新的知識經驗。
Ⅱ 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
【概念理解】發展;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
【一般了解】1、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的學科性質、研究對象;
2、小學兒童心理發展的特點;
3、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重點難點】1、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是兼跨發展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兩大領域的一門交叉學科。
2、小學兒童的發展和小學兒童的教育。
【教學輔導】
一、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的學科性質。
1、 學科性質。
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是兼跨發展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兩大領域的一門交叉學科,它關注發展與教育、學習與教學、認知與個性、一致與差異。其知識體系圍繞兩個核心問題:(1)發展是教育的依據和結果;(2)教育是發展的動因。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還是一門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相結合的學科。
2.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主要研究小學兒童發展和教育領域里的各種心理現象及其發展變化的規律。
二、小學兒童的發展和小學兒童的教育
1、 發展的概念。
發展通常指人類從胚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個生命進程中所發生的一系列身體和心理變化。
2、小學兒童心理發展的特點。
小學階段在兒童心理發展中是一個重大的轉折時期。小學兒童心理發展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心理機能的深化:興奮和抑制進一步增強;條件反射比以往更容易形成和鞏固;第二信號系統在教學活動中以及人際交往中得到進一步發展。
(2)心理動力的轉化:兒童入學後從以游戲為主導活動轉化成以學習為主導活動,開始承擔社會的義務。學校學習的新需要與兒童原有的心理發展水平發生了矛盾,從而構成兒童心理發展的動力。
(3)認知活動的發展:①知覺從無意性、情緒性向有意性、目的性方向發展;②注意從無意注意佔主導地位逐漸發展到有意注意佔主導地位;③記憶從有意識記逐漸超過無意識記並佔主導地位,對機械識記的依賴逐漸減少,對意義識記運用逐漸增加,具體形象記憶還占優勢,抽象記憶在迅速發展;④思維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逐步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但小學兒童的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系,具有很大的具體形象性。
(4)個性品質的形成:情感逐漸豐富和深刻;自控能力增強;自我意識加速發展。
3、小學兒童的教育
教育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所施加的一種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影響,以便塑造為一定的時代和社會所需要的社會成員。
① 應使學生具有符合其年齡的各種心理特點。
② 培養學生穩定的積極的情緒和情感。
③ 使學生的智力得到正常發展。
④ 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⑤ 樂於學習和工作。
⑥ 正確的「自我」觀。
三、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
1、觀察法是在自然或真實生活條件下,不對有關變數加以控制,只記錄自然發生的事件,以獲取有意義信息的方法。觀察的形式有自然行為的偶然觀察和系統的現場觀察。
2、實驗法是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條件或創設一定的條件來引起某種心理現象以進行研究的方法。依據其實施的場地和條件不同通常可以分為實驗室實驗法和自然實驗法。
3、調查法是通過搜集有關資料了解被試者心理活動的方法。它的主要形式有:談話法、問卷法、故事法。
[返回頁首]
第二章 心理發展的制約因素
【概念理解】遺傳;社會化;個性化;校風。
【一般了解】1、遺傳的影響力;
2、文化影響兒童發展的途徑;
3、社會文化對兒童社會性發展的影響;
4、家庭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影響及其家庭教育功能的特點;
5、學校教育在兒童心理發展中的地位。
【重點難點】1、從教育的角度看待遺傳影響力的三個基本觀點;
2、兒童的個性化和兒童的社會化(特點)。
【教學輔導】
一、遺傳及其影響力
1、遺傳的概念。
遺傳是指親代將自己的生物特徵傳遞給子代的生物學過程。
2.遺傳的影響力(從教育的角度看待遺傳影響力的三個基本觀點)。
(1)兒童個體發育發展的起源是遺傳,遺傳直接影響兒童個體體質方面的發育發展;由於心理或行為的發展歸根結底離不開體質因素,所以遺傳間接地成為兒童許多方面的心理發展或行為發展的基礎。
(2)遺傳規定了個體能夠發展到什麼程度或什麼范圍,兒童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
(3)兒童通過遺傳而繼承到的特徵,同這些特徵的實際表現程度不是簡單地一一對應的。
二、社會文化因素對兒童的影響
1、 社會化和個性化
①社會化是生物個體通過與他所處的社會環境相互作用,學習掌握基本生產、生活知識和技能,遵從社會規范,成為社會人的過程。
②個性化是個體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與社會環境交互作用的產物,是人的生物性與社會性統一的體現。
2、兒童社會化的特點。
根據心理學的研究,兒童的社會化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遺傳因素是兒童社會化的生物學基礎。兒童出生時就具備了人的自然屬性和身心發展的潛能,為逐漸適應人類社會生活和學習提供了可能性,為社會化奠定了生物學基礎。
(2)兒童期是人一生社會化的關鍵時期。
(3)兒童的社會化是通過社會教化和個體內化實現的。社會教化是兒童社會化的外部動因,個體內化是社會教化得以實現的內在因素。
3、文化影響兒童發展的途徑。
環境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影響,最直接、最根本的就是文化的影響,其他各種客觀因素往往是通過文化這一中間環節去影響兒童的。文化影響兒童發展的途徑主要有三條:
(1)民族、地域、習俗、時尚的影響。
(2)大眾傳播媒介的影響。
(3)家庭、學校及夥伴群體的影響。
4、文化對兒童社會性發展的影響。
(1)社會文化因素對兒童社會認知發展的影響:兒童的社會性依戀;兒童的友誼認知;兒童的性別角色認知。
(2)社會文化因素對兒童社會行為發展的影響。
三、家庭環境因素的影響
社會文化是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宏觀環境。對兒童來說,最接近、最具體的環境是家庭,家庭是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微觀環境,家庭不僅對兒童早期的發展有重要影響,而且對兒童一生的發展也會產生持續的影響。
1、家庭教育功能具有的特點是:
(1)啟蒙性。家庭是撫育兒童的搖籃,父母是兒童社會化的啟蒙教師。
(2)長期性,家庭教育是一種終身教育。
(3)感染性,家庭教育不受時間、形式的限制,家長會在日常生活中、在與兒童的接觸交往中有意無意地根據社會規范、價值標准、風俗和傳統習慣去引導、要求兒童,並對不符合規范的行為予以限制和懲罰。
(4)情感性。
2、家庭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影響:
(1) 家庭客觀因素的影響:家庭規模的大小;殘缺家庭;家庭中的人際關系;家庭經濟條件。
(2) 家長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影響:家長的兒童價值觀;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家長的教養方式。
(3) 出生順序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影響。
四、學校教育因素的影響
1、學校教育是對兒童進行普遍社會化的較為理想的組織過程,在影響兒童心理發展諸因素中起主導作用。學校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環境,具有相對獨立性,能根據預定目的和自身規律連續而有效地對兒童實施系統的教育影響。學校教育能積極主動地影響、充實、優化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具有可控性。
2、教育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影響
學校教育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影響具體體現在:
(1)教學內容的影響。學校教育對兒童施加影響是以一定的教學內容為中介的,教學內容是實現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的基本保證。教學內容實質上是文化的一種選擇結果,是對全部社會文化的一種不斷提煉、濃縮、改造和序列化,反映了當時社會歷史條件下生產和科學技術文化發展的水平,反映了社會政治經濟對人的發展的要求。教學內容不僅向兒童揭示特定社會的價值觀念、行為准則,進行文化的灌輸,更重要的是為兒童提供了學習仿效的模式.
(2)教師的影響。教師是對兒童進行社會化的專職實施者。教師的期望對兒童的心理發展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師的期望會成為一種外在的行為目標的誘因,喚起學生內心潛在的自我價值意識和對高尚目標的追求。教師以自身的完整人格對兒童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3)校風的影響。校風是學校全體成員共同具有的、富有特色的、穩定的校園風氣和精神面貌。校風是一種無形的感染力量,無聲的行動命令。校風是一種不成規章的行為准則,不成條文的心理契約,通過集體輿論對個體的品行作出權威性的肯定或否定,鼓勵或制止。優良的校風能陶冶師生的心靈,鼓勵上進,抵制不良風氣和行為方式
(4)同伴交往的影響。同伴交往包括兒童之間的個體的交往和兒童與同輩群體的交往。兒童同輩群體是由年齡、身份非常接近的兒童組成的群體。同輩群體使兒童的歸屬感得到滿足,又以群體規范約束兒童。同伴既是行為的強化物,又是兒童評定自己行為的參照物。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與同伴交往的時間逐漸超過與成人交往的時間,對同伴的依戀和友誼顯著增長。
Ⅲ 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中名詞解釋什麼是人格
人格也稱個性,這個概念源於希臘語Persona,原來主要是指演員在舞台上戴的面版具,類似於中國京劇中的臉權譜,後來心理學借用這個術語用來說明: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也會根據社會角色的不同來換面具,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現。面具後面還有一個實實在在的真我,即真實的自我,它可能和外在的面具截然不同。
中文名
人格
外文名
personality
應用學科
心理學
應用范圍
人格心理學
Ⅳ 2015年秋季學期開放專科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試題答案
一、名詞解釋:(每小題4分,共20分) 1、遺傳 2、學習動機 3、發展 4、性格 5、記憶
二、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主要研究________________領域里的______________的科學。 2、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因素,主要有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
4、現代學習理論的主要派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任何一種品德都包含三個基本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1.先行學習對後繼學習產生的影響是( )。
A. 一般遷移 B.順向遷移 C.特殊遷移 D.逆向遷移
2.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7-11歲兒童的認知發展大體上處於( )階段。 A. 感知 B.前運算 C.具體運算 D.形式運算
3.提出認知結構遷移理論的心理學家是( )。
A. 苛勒 B.布魯納和奧蘇伯爾 C.賈德 D.桑代克
4.信息保持時間短暫;記憶容量大;信息按刺激的物理特徵編碼的記憶為( )。 A.感覺記憶 B.短時記憶 C.長時記憶 D.瞬間記憶 5.下列選項屬於學習的是( )。
A. 每天跑步 B.視力下降 C.裝修房屋 D.不怕見生人了 四、簡答:(每小題5分,共25分) 1、簡述學習的類型。(按不同標准分類)
2、什麼叫學習策略?簡述一般學習和記憶過程中的三種策略 3、小學兒童的認知活動有哪些發展? 4、小學兒童道德評價能力發展有哪些特 5、練習曲線的典型勢態有什麼特點? 五、論述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根據長時記憶的遺忘理論與小學兒童記憶發展的特點,並結合自己教學經驗談談如何幫助小學生增強記憶能力。(要求至少解釋清楚兩種長時記憶的遺忘理論。)
2、何謂遷移?結合自己談談教會小學兒童學習遷移有那些基本策略? 試卷答案:
一、名詞解釋:(每小題4分,共20分)
1、遺傳:是指親代將自己的生物學特徵傳遞給子代的生物學過程。 2、學習動機:是推動和維持學生學習的心理動因。
3、發展:通常是指人類從胚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個生命進程中所發生的一系列身體和心理變化的過程。
4、性格:是人對現實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中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的總和。是個性的核心。 5、記憶:是人腦對輸入的信息進行編碼、貯存和提取的過程。
二、 填空題(每空1分,共15分)
1、小學兒童發展與教育、各種心理現象和發展變化 2、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
3、遺傳和胚胎環境影響、社會文化因素、家庭教育因素、學校教育因素 4、行為主義學派的學習理論、認知學派的學習理論、人本主義的學習理論 5、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行為。 三、 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B C B A D
四、簡答:(每小題5分,共25分)
1.(1)根據學習內容可把學習分為:運動技能的學習、認知的 學習和情感的學習。(2分) (2)根據學習過程的特徵可把學習分為:試誤學習、頓悟學 習和模仿學習。 (2分) (3)根據學習的理解程度可把學習分為:機械學習和有意義學 習。 (1分)
2.學習策略是指在學習過程中用以提高學習效率的任何活動,其實質是根據學習目標和材料,採用適當的方法來調控學習的信息加工過程,從而有效地對信息進行加工。(2分) 一般學習和記憶過程中的策略有:(3分)
(1)注意策略。它是指一個重要方法即在學習材料中附加一些 問題,通過這些問題來激發學生的注意並觀察其對學習的 影響。
(2)編碼策略。它是指按學生自己熟悉或習慣的方式來組織信 息,以便於取用。 (3)提取信息的策略。它是指按需索取貯存的信息的方法。 3.小學兒童認知活動的發展主要表現在:
(1) 知覺從無意性、情緒性向有意性、目的性方向發展;(1 分) (2) 注意從無意注意佔主導地位向有意注意佔主導地位發 展;(1分)
(3) 有意識記逐漸超過無意識記並佔主導地位。機械識記還 佔有優勢,抽象記憶在逐漸發展;(2分)
Ⅳ 電大專科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復習考試試題及參考答案
找試題答案的話,我覺得可以去電大題酷小程序找一下的,這是最近剛出不久的搜題小程序吧,感覺搜題搜答案還行,基本上都能搜到的,希望能夠幫到你~~~
認知過程不包括以下哪種要素()
選擇一項:
a. 感覺
b. 注意
c. 意志
d. 知覺
正確答案是:意志
下列說法中關於動機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選擇一項:
a. 動機直接推動人行為的產生
b. 需要以動機為基礎
c. 動機指推動人的活動並使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外部動力
d. 由於每個人的動機不同,需要也不同
正確答案是:動機直接推動人行為的產生, 由於每個人的動機不同,需要也不同
關於感覺和知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
選擇一項:
a. 並不是所有刺激都能引起感覺
b. 知覺並不是感覺的簡單相加,且感覺是以知覺為基礎
c. 知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整體屬性的反應
d. 感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應
正確答案是:知覺並不是感覺的簡單相加,且感覺是以知覺為基礎
下列關於意識和無意識說法中錯誤的是( )
選擇一項:
a. 注意的廣度就是注意的分配
b. 人的意識表現為能察覺外部事物存在的存在和自己的內心活動
c. 人的意識是由人的認知、情感、慾望構成的一種豐富而穩定的內在世界
d. 從意識水平看,表現為意識心理和無意識心理兩方面
正確答案是:注意的廣度就是注意的分配
下列關於記憶的說法中錯誤的有( )
選擇一項:
a. 記憶可以分為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
b. 艾賓浩斯曲線表現思維的一般規律
c. 記憶的基本過程由識記、保持和再現三個環節組成
d. 記憶分為形象記憶、情景記憶、語言記憶、情緒記憶和運動記憶
正確答案是:記憶的基本過程由識記、保持和再現三個環節組成, 艾賓浩斯曲線表現思維的一般規律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選擇一項:
a. 思維是人物對客觀事物概括的直接反應
b. 影響問題解決的主要因素有問題情境、定勢、功能固著、原型啟發、動機和情緒
c. 理想是人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過程。
d. 可以根據思維所憑借的對象分為聚合思維和發散思維
正確答案是:影響問題解決的主要因素有問題情境、定勢、功能固著、原型啟發、動機和情緒
關於需要和動機說法中正確的是( )
選擇一項:
a. 按照起源的不同,可以分為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
b. 動機具有維持和調節的功能
c. 需要時有機體內部的平衡狀態,是有機體對要求在頭腦中的反映
d. 動機是引起、維持個體活動並使活動朝某一目標進行的外在動力
正確答案是:動機具有維持和調節的功能
Ⅵ 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定勢的定義
《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定勢」的定義:
定勢是指心理活動的一種准備狀態,它影響解決問題時的傾向性。定勢使人們在解決問題時具有一種傾向習性,並影響問題是否順利解決。定雖然有時可以促進問題的解決,但從總體上來說是消極的,它使問題解決的思維活動變得呆板。當定勢阻礙問題解決時,應暫時停下來,休息一下,或進行一些別的工作,過一會兒,定勢會自然消除。
心理定勢是一個心理學上的概念,是對某一特定活動的准備狀態,它可以使我們在從事某些活動時能夠相當熱練,甚至達到自動化程度,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和精力:但同時,心理定勢的存在也會束縛我們的思維,使我們只會用常規方法去解決問題,而不求用其他「捷徑」突破,因而也會給解決問題代來一些消極的影響。
Ⅶ 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題庫
(一)筆試 1、筆試科目:公共科目(教育學、心理學、時事政治、文史知識)和專業科目,筆試總分為100分(其中:公共科目成績占筆試成績40%,專業科目成績占筆試成績60%)。 2、筆試內容: 報考小學、幼兒園教師崗位,考試內容為:公共科目為教育學、心理學、文史知識、時事政治;專業科目為所報考崗位專業要求相關知識(中考范圍),計算機專業為全國計算機二級等級考試內容,英語專業為高考范圍內容。 報考初中教師崗位,考試內容為:公共科目為教育學、心理學、文史知識、時事政治;專業科目為所報考崗位專業要求相關知識(高考范圍)。 3、加分條件:凡達到或具備以下條件,經西湖區教師招聘工作領導小組認定,在筆試成績中可進行加分,並納入筆試總成績中進行排名,同時在網站、報名地點予以公示: (1)取得國家健將級運動員資格,加5分;(查看運動員證書原件) (2)在我區任教滿三年並在我區教研部門組織的教學競賽中獲一等獎的外聘教師,在筆試成績中加3分。(所在學校出據證明、公示材料,榮譽證書原件。) 4、崗位開考條件: 區屬學校招聘崗位按招聘人數與報考人數1:5的比例開考,鐵路第三小學、桃花鎮學校招聘崗位按招聘人數與報考人數1:3的比例開考,報考人數達不到上述比例要求的,相應減少招聘崗位數或暫不開考。 (二)面試 (1)面試按照招聘崗位職數,報考人員以筆試成績總分1:3從高分到低分確定面試對象。(2)報考小學或初中教師崗位中,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等專業面試形式為說課,按照抽取課題說課13—15分鍾,內容為所報專業的課程內容。 (3)報考小學教師崗位中,音樂、體育、美術、計算機專業面試形式主要考核專業技能,其中說課時間8—10分鍾。 詳情到http://..com/question/58816782.html?si=1察看
Ⅷ 教育心理學常考名詞解釋有哪些
教育心理學常考的名字有:
1學習過程2、心理發展3、學習准備4、關鍵期5、最近發展區 6、人格7、自我意識8、認知過程 9、認知方式10、掌握學習 11、性格12、廣義的學習13、知識 14、技能15、行為規范 16、強化17、正強化18、負強化19、消退20、懲罰21、學科的基本結構22、意義學習23、接受學習24、先行組織者 25、動機26、學習動機27、學習需要 28、認知內驅力29、自我提高的內驅力30、附屬的內驅力31、學習期待32、誘因33、成就動機: 34、自我效能感 35、替代性強化36、自我強化37、問題情境38、學習遷移39、正遷移40、負遷移41、水平遷移42、垂直遷移43、一般遷移44、具體遷移 45、同化性遷移46、順應性遷移47、重組性遷移48、心向與定勢49、知識50、感性知識51、理性知識52、感知53、表象54、概念55命題56、陳述性知識57、程序性知識58、心智技能59、認知策略60、符號學習61、概念學習62、命題學習63、下位學習64、上位學習65、並列結合學習66、直觀67、概括68、變式69、前攝抑制70、倒攝抑制71、過度學習72、技能73、操作技能74、心智技能75、操作定向76、操作模仿 77、操作整合78、操作熟練 79、原型定向80、原型操作81、原型內化82、學習策略83、認知策略84、元認知策略85、資源管理策略86、復述策略87、精細加工策略88、組織策略89、元認知90、問題91、問題解決92、理解問題
93、創造性94、發散思維 95、聚合思維 96、頭腦風暴訓練 97、態度 98、品德 99、道德認識100、道德行為101、從眾102、服從103、認同104、內化105、觀察學習 106、心理健康107、心理評估108、心理輔導109、系統脫敏110、教學目標111、教學方法112、教學策略113、發現教學114、情境教學115、合作學習116、個別化教學117、程序教學118、計算機輔助教學 119、課堂管理120、群體121、群體動力 122、群體凝聚力123、群體規范 124、課堂氣氛 125、課堂紀律 126、教師的領導方式127、人際交往128、人際關系129、合作130、競爭131、課堂結構132、課堂常規133、問題行為134、教學評價135、測量136、測驗137、形成性評價138、總結性評價: 139、常模參照評價140、標准參照評價141、配置性評價 142、診斷性評價143、正式評價144、非正式評價145、標准化成就測驗146、教師自編測驗147、信度。 148、效度149、區分度150、羅森塔爾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