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小學開展素質教育活動記載

小學開展素質教育活動記載

發布時間:2021-01-04 13:05:03

『壹』 實施素質教育活動記錄怎樣寫

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個性發展,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素質教育。
與應試教育相對應。
概括說就是

『貳』 如何結合實際開展農村小學素質教育

如何開展農村小學教育
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思想,以其顯著的優越性、超前性正在逐步取代著以往的應試教育。
素質教育體現了從現代教育的本質出發。
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現代社會建設人才,全面培養受教育者的高尚道德情操、豐富的文化知識、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
使其有較強的實踐和動手能力,以及健康的個性心理特徵。
從而適應現代社會建設和發展的需要。
《巾國教育改革發展綱要》中對什麼是素質教育說得十分明確,即「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學校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這就更加明確地指出了素質教育的培養方向。
素質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教育系統中的很多學校已經在這方面樹立了樣板,他們的特色教育獲得了成功,但是這些學校教師的素質高,學校及生員等各方面的條件較好,農村的學生處處跟這些學校相比,未免有很多力不從心、捉襟見肘的地方,其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一、首先農村的學生人數有限,有限的學生數限制了教師的人數。
因為教師的人數少,所以教師的負擔較重。
同時有才幹或其它特長的教師難以進入農村小學。
這樣素質教育在課堂上難以開展,並且無法對學生進行其它特長的培養。
二、學校經濟條件差。
一般的農村學校除了校舍外一無所有,微薄的經濟收入僅能維持教學正常運轉。
學校缺乏書籍,缺乏音樂、體育等器材,一句話,就是缺乏「硬體」。
這樣就限制了學生實踐和創新的空間。
三、農村小學學生由於環境和家庭經濟條件的限制,視野狹窄,思維和想像的空間狹窄。
這樣,學生就沒有創新的慾望,很難全面發展。
因為上述的原因,在農村小學應該努力推進素質教育,但也應該辨證地看待素質教育,不能搞教條主義,生搬硬套樣板學校的模式。
在農村小學搞好素質教育,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1.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素質教育要抓好課堂教學主渠道,大力改革舊的課堂教學模式,明確課堂教學的根本任務在於培養21世紀新人的生存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有機結合學校的實際,在各科教學中有機地滲透情感、意志、創新意識、行為能力等方面的教育,課堂上注重學生實踐,滿足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需要。
2.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科學的人生觀,樹立其遠大的理想。
遠大的理想是促進學生發展的內在動力,這個動力的作用遠遠大於機械的說教,應該讓學生知道將來的社會是信息化、國際化、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人們要接受這種環境的挑戰,必須具備探究精神、創新精神、開拓精神和拼搏精神。
應該讓學生樹立成才的思想,具有成才的意識,激勵自己上進。
3.因地制宜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不強求發展,培養學生廣泛的興趣。
如:農村小學中可以進行植物的嫁接,使學生通過實踐懂得科學的重要,以種植方面取得成就的農民為例子。
讓學生知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道理。
又如:可以在班裡搞「誰的人際關系最合諧」的評比,開展「如何大方地與人交往」的討論等。
總之,可以利用有限的條件,達到提高素質的目標。
總之,素質教育就是著眼於學生的未來,國家的未來,注重現階段的能力的培養,只要不違背這個原則,用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靈活多樣的教育方式,在農村小學也能搞好素質教育。

『叄』 在學校教育中開展素質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素質教育新——試論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和方法
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楊銀付同志曾經指出:「真正的素質教育是有靈魂的,它要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發展學生的主動精神,形成學生的精神力量,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成長,幫助學生創造自信謙愛和朝氣蓬勃的人生。這是對素質教育思想的最關鍵要求。素質教育的具體內容會不斷變化,但素質教育的靈魂將永存。」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使學生素質全面提高和發展,最終主要落實到學科課堂教學之中。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學科課堂教學,應該努力從多方面入手,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從目前學科教學的實際來看,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操作。

一、把教學目的的實現,落實到每一堂課,乃至教學的每一個環節

把教學目的的實現落實到每一堂課,乃至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這是素質教育對課堂教學的最基本要求。現行的課堂教學,不能說沒有目的要求,也不能說背離了目標,但在目的要求的先進性、全面性、系統性、科學性等方面,在目標的實現策略和具體操作等方面,與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還存在很大差距;現行的課堂教學,對知識教學、思維開發、能力培養也有比較明確而又全面的目標體系,但重在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重在對思維品質的培養,重在對一般的學習能力和特殊的學習能力的培養,而對科學的歷史與發展、科學與真善美、科學與社會、科學與生活、科學與個人等方面的認識的科學觀的教育,科學與政治、科學與經濟、科技興國和科學意識教育,追求科學、尊重科學、實事求是、正確對待名利,善於與人合作、有高度責任心等科學態度教育,客觀精神、實證精神等科學精神教育,謙虛謹慎、嚴謹求實、吃苦耐勞、不斷進取、求異創新的科學作風教育,也要有具體的要求;教學中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學習動機的培養,學習需要的滿足,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習態度的端正,也要滲透到教學的目標要求中,要貫穿於課堂教學的每一堂課,乃至每一個環節,這不單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二十一世紀的知識經濟時代對教育發展的要求。

二、構建緊密與生活、生產實際和社會發展相聯系的學科內容體系

素質教育要通過學科教育來實現,首要的應取決於教學內容。構建緊密與生活、生產實際和社會發展相聯系的學科內容體系是最為迫切、最為關鍵的一件大事。

以往的教材,教學內容的選擇與安排,過多的考慮了學科內容的完整性和全面性,過分地追求學科體系的系統性和嚴謹性,而忽視了學科與學科之間的聯系,忽視了科學與人、科學與社會、科學與生活廣泛而又緊密的聯系。

針對以往教材內容的缺陷,新的國家課程改革意見就明確指出,2000——2010年,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總目標是:以鄧小平教育理論特別是「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論述為指導方針,全面貫徹黨的十五大精神,認真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構建一個開放的、充滿生機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新課程內容體系著力強調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道德品質、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培養良好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健康的體魄和文明衛生的習慣,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和審美能力。

新的課程標准,要求根據基礎教育的任務、教育基本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考慮學生終身學習和發展所需的基本素質,結合各門類課程特點,滲透對學生思想品德、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方面的要求。

例如,面對時代的發展及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目前中小學數學教育中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數學教學內容相對陳舊、落後;學生數學學習方式單一、被動,缺乏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獨立獲取知識等學習方式的熏陶,忽視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培養;對書本知識和運算、推理技能的關注較多,而對學生的態度、情感關注較少。因此,建立旨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新數學課程內容體系,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重要任務,新的國家數學課程改革意見中就明確指出,數學教育要從以獲取知識為首要目標轉變為首先關注人的發展,創造一個有利於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發展的教育環境,提供給學生充分發展的時間和空間。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充分體現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關注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的培養,同時使學生獲得作為一個公民所必須的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為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諸如儲蓄、債券、保險、股票、住房、旅遊、乃至家庭開支等,數學在這些方面的應用必將成為公民的基本素質。

再有,自然科學學科與能源和交通、環境和保護,人口與優生優育,營養和健康,資源和生態平衡等諸多方面也都有著直接的關系,都是極其豐富的面向社會和生活的教學內容。

三、全方位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保證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促進學生學習的良性循環

全方位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保證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促進學生學習的良性循環,這是人類進入二十一世紀後的新世紀教育對課堂教學提出的首要任務和核心課題。沒有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力,沒有從根本上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積極性,不能真正讓所有學生參與教學,不教學生如何學習,這是影響教學質量較深層次問題的有力揭示。

但時至今日,一些學校和教師依然囿於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束縛,嘴上喊著教育改革,加強素質教育,但在實際操作中,卻仍然不能拋開以往那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一味地以知識教育灌輸學生,給學生加負,加壓,加班,加點,學生的書包沉重,心理負擔和壓力更沉重。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常常有些孩子行為逆反、心理壓抑,其結果導致教者失望、學者沮喪;也有一些孩子上進心很強,學習非常用功,整天「拳不離手,曲不離口」,除了書本還是書本,即使假日,也是閉門苦讀,學得很辛苦,可是其成績卻總是一般,有的甚至被同學嘲笑為「書獃子」,久而久之,變得沉默寡言,離群索居,成了真的「書獃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究其原因,是因為沒有科學地理解和掌握實施素質教育的方法,也就無法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生理學和心理學的知識告訴我們,在腦疲勞狀態下,大腦血管收縮,血液粘稠不暢,供氧不足,腦細胞活力下降。人會感到頭昏腦脹,記憶力下降,注意力分散,反應遲頓,思維等心智活動難以正常發揮,嚴重影響到智力潛能的開發。這樣的情況下迫使學生學習,只能事倍功半,又談何良性循環。

更為嚴重的是,腦疲勞會誘發多種心理疾病,尤其是青少年,長期腦疲勞,導致失去自信,情緒低落,精神憂郁等心智障礙,嚴重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長。導致學生行為怪異、荒誕,甚至出現嚴重後果。這方面的事例早已屢見不鮮。

國內外的許多研究都贊成,幾乎所有的教學都沒有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雖然我國的教學內容相對來說,偏深偏難偏多,但我國的教改實驗和教學實踐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我國的學生不僅能夠達到中小學課程的基本要求,而且還會學得很好,有些內容還可提前學,提前教。而目前在我國仍存在一定數量的所謂「差生困難生」,並不在於他們沒有這種潛能,而是由多種因素所造成的,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參與教學的機會少,不能「平等地」像其他學生一樣同教師交往。據問卷調查發現,教師在課堂提問、答復、要求和評價這四種交往行為中,選擇交往對象時,均在成績的好壞、地位的高低、角色的不同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教師比較願意與學生中的幹部、地位高者、優等生交往。這種實際情況,只會使「差生」越來越差,造成惡性循環。另外,雖然「差生」在記憶、注意、問題解決、知識背景、認知能力等方面與中等生、優等生存在一定的差異,但只要得到教師的有意關注和科學的教育,這種差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消除。此外,學生的學習不僅是一個認知過程,也是情感過程、意志過程,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必須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那就是端正學習態度,形成學習動機,明確學習目的,提高學習能力。

四、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的作用

素質教育的成敗,相當程度上取決於教師。當前我國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與素質教育的要求,相距甚遠。教師素質低下,對教育教學所造成的消極影響十分突出。適應時代發展要求,充分挖掘教師的潛力,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的作用,仍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

首先要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教育觀念是教師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產生一種強大的內驅力,激勵每一位教師以全身心的投入去實現自己的教學追求。新的教育觀念應該包括素質教育的整體觀和整體改革的方法觀。整體觀即正確的人生觀、正確的質量觀,它是一個整體的概念,指面向全體學生的全面素質教育,而非單一的某一種素質教育;方法觀即方法論,整體改革方法觀就是要求教師要以正確的整體思維觀與正確的整體行為觀,處理改革的「一與多」的關系、局部與局部的關系、局部與整體的關系,從教育教學的整體出發,認真研究教育課題本體結構在全部教育結構中的結構地位及其結構功能作用,對教育課題進行設計與整體實施,實現最後整體功能大於部分功能之和,推動全面素質教育的實現。

其次,要提高教師師德素養。師德與觀念同樣具有對教師教育行為導向的機製作用。正是這一點,決定著師德對實施整體改革、實施對全體學生全面素質教育的關鍵性作用。因此,素質教育要求教師要有高度的事業心與責任感,有開拓意識和創造精神等優良品質。教師的工作態度與能力是決定教育工作成與敗的關鍵因素。教師的一舉一動不僅影響著教師自己的工作效果,而且直接影響著學生行為與品格。教師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崇高的精神境界,要有高度的敬業、愛崗精神,嚴於律已、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要用自身良好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質、言行舉止去影響學生,做學生的楷模。

另外,還要強化教師在職進修制度,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待遇,優化學校管理,以促進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的作用。

五、建立多層次、多樣化的教學模式

在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和教師能動性的基礎上,以實現教與學的統一,還在於建立多層次、多樣化的教學模式體系。教學目標的層次性,教學內容的多元性,教學對象的復雜性,決定了教學模式必須多樣化。微觀層次上,可以有知識掌握與傳授模式,技能形成與訓練模式,能力獲得與培養模式,行為規范的認同與示範模式,態度改變與教化模式等等;從內容來考慮,可以有概念教學模式,例題教學模式,思想方法教學模式等等。宏觀層次上,比如說可以有:學習——教授模式,發現——指導模式,問題——解決模式等等。對這些教學模式的理解,不能僅僅認為它是教師的操作步驟,只含有教師行為,而應該這樣來認識它:既包括學生的行為,又包括教師的行為;既體現學的規律,又要體現教的規律;更重要的是體現教與學的對立統一規律,充分反映教依賴於學、學受制於教的學與教的有機統一。另外,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認識教學模式,對實施素質教育來說,有其特殊意義。其一,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促使學生個體社會化,使學生的思想跟上社會前進的步伐,使學生的能力適應社會的發展,使學生的行為符合社會規范;其二,課堂教學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活動,它組成一個特殊的社會系統,有其社會學層面,可作社會學分析;其三,教師和學生都是社會成員,雖然進入課堂之後,其角色要發生變化,但作為社會系統的課堂,教師和學生仍將要保持許多原有社會角色特性。所以課堂教學要實現學生個體社會化,就要從社會學層面來看待教學,提倡、重視並建立教學的社會學模式。

參考文獻:

《素質教育新論》河北教育出版社楊善德王實倫章惠中編著

《教育——財富蘊藏其中》教育科學出版社由雅克●德洛爾任主席的國際21 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

《新大綱新理念》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新教學大綱學習資料 徐州市教育學 會 徐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

『肆』 怎麼寫小學素質教育工作總結

近年來,我小學認真貫徹落實《##省中小學管理規范》,首先從 「症結」——重主輕藝的現狀入手,提出「開齊開足課程,就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口號。我們認為,只有嚴格按規定開齊開足課程,才能規范教學行為、優化課堂教學,推進素質教育;只有嚴格按規定開齊開足課程,才能推行課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只有嚴格按規定開齊開足課程,才能達到管理興校、質量強校;只有嚴格按規定開齊開足課程,才能規范管理、精緻高效。

為了保證課程計劃的嚴格執行,我們從教師的分工、課程的設置、課時量的落實到學生在校活動時間的規定、課外作業量和質的要求,甚至教學進度的安排、學生用書的管理都有嚴格的規定,保證教師不隨意增減課程、課時,不隨意增加教學內容和課程難度。

嚴格教學秩序管理,學校把建立並正常教育教學秩序作為常規管理的首要任務來落實,堅持行政導護巡查與骨幹教師輪值相結合,加強對教學常規工作的檢文秘雜燴網查與指導。

精心組織開展

有利於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能力、發展學生特長的各種活動、競賽,改革教育教學評價方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進學校素質教育。

『伍』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育中開展素質教育

你好,我是一位小學語文教師。首先你這個論文的題目設計得很好,范圍較小,能夠說一版些實在話權。關於開展素質教育的意義、理論等我就不說了,這些你比我懂,網上也有很多。我說些建議吧。
一、就我多年的實踐看,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素質教育首先教師要有這方面的意識,有相關的教育理論、教學方法,此外還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頂得住外界各種不利因素的干擾,能下真正素質教育的決心。還有教師要充滿智慧,能夠開展素質教育的同時,適應應試教育的大環境,得到別人的認可。
二、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要注意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循序漸進。從低年級的學習習慣養成,到中年級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再到高年級體驗學習成功的快樂,形成主動學習和自主學習意識。
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結合不同課文內容培養學生各種能力(聽說讀寫等),重視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四、開展素質教育的目的是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快樂健康成長。因此教學中要時刻體會學生的感受,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
這些只是給你提供一個思路吧,希望有所幫助。請放心引用,絕對原創。祝早日通過。

『陸』 小學生素質教育包括那些方面的內容

2016年9月,《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在北京發布,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從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維度闡明了新時代中國學生應具備的核心素養,具體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18個基本要點。


早在1999年,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就開始啟動。2001年5月,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要求加快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扎實推進素質教育。

同年6月,教育部印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提出,要從知識傳授向學生積極主動學習轉變。在這一價值導向下,基礎教育的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方式、課程評價及課程管理模式上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6)小學開展素質教育活動記載擴展閱讀:

近年來,教育部相繼出台文件,統一組織編寫了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科教材,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規范和發展,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大德育體系。

倡導開展激發學生高階思維的「深度學習」教學……這一系列舉措,旨在引導中小學教育從單純重視知識的學習走向價值觀教育,從傳統的學科教學走向綜合育人、活動育人,從孤立的德育走向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歸根結底,就是培養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

各地方和學校改革探索的熱情也競相迸發,不少課程改革和育人模式的探索已經形成較為成熟的經驗。如中關村三小提倡的項目制學習、清華大學附屬小學的「1+X」課程、重慶謝家灣小學的「小梅花課程」,還有越來越多學校推行的STEAM課程等,都是中小學在課程改革過程中的可貴探索。

2017年,「發展素質教育」被寫進了黨的十九大報告。「作為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素質教育不但要實施,要堅持,而且要發展。」

『柒』 關於小學素質教育經驗報告

淺談小學古詩教學與素質教育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詩不僅語言精煉優美,而且意蘊深刻,境界動人,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初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情操,陶冶愛美情趣的重要教材。它不僅是我們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好題材,對加強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尤其起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 挖掘古詩內涵,提高學生思想素質。
孔子說:「詩,可以興,可以群,可以怨。」他是把詩歌作為可以治理國家、教化人民的重要工具來說的。這是我國古詩千百年來常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九年制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明確指出:「小學是學習語文的基礎階段,必須切實打好聽、說、讀、寫的基礎,加強思想教育,發展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編入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詩都是從孩子的身心發展的特點出發編選的。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歌頌祖國大好河山和美麗風光的。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早發白帝城》,張繼的《楓橋夜泊》,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杜牧的《山行》等。在這些詩中,詩人從不同的角度歌頌、贊美我們偉大祖國的大好河山和壯麗風光。通過這些古詩的教學,可以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我們祖國江山如畫,從小激發他們作為中華兒女的自豪感,培養他們高遠的眼光和博大的胸懷。
2、描寫自然景物和吟詠天成之美的。如駱賓王的《鵝》。其中「白毛浮綠水,紅掌撥青波」一句,寥寥幾字將鵝的外貌、優雅的在水中游動的身姿描繪得栩栩如生,從而從小培養孩子熱愛小動物的品質。又如楊萬里的《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一句將夏日的美景描繪得生動逼真、美不勝收。使學生認識自然,領略自然之美,天成之美,學會觀察生活,培養美的情趣。
3、歌頌勞動和勞動人民的。如李紳的《鋤禾》,「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盼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將勞動人民的艱辛,糧食的來之不易描繪得入木三分,從小教育學生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養成勤勞節儉的美德。
4、抒發愛國主義情感和親情、友情、鄉情的,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一句:「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將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對故鄉親人的思念表現得淋漓盡致。李白的《贈汪倫》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表達了詩人與朋友之間的深厚感情,這些古詩的教學,可以從小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和熱愛親人、朋友的健康情感。
從以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詩,雖然數量少、篇幅短,但對小學生的思想教育卻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我們在進行古詩教學的過程中,要使學生充分理解古詩內含的思想,從而達到提高學生思想品德的目的。

閱讀全文

與小學開展素質教育活動記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