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進一步推進學生行為規范教育,全面提升我校學生文明素養
各鄉鎮(街道、開發區)教體辦、中學,縣直、民辦各學校:
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著力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提高廣大中小學生道德素養,提升學校管理水平,促進教育內涵發展,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細則》以及《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修訂)》的要求,現就進一步加強全縣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固樹立育人為本的觀念,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核心,以養成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為基礎,遵循學生的認知和成長規律,以豐富的活動為載體,從細節入手,從小事抓起,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方法培養學生文明禮儀習慣、良好學習習慣、健康生活習慣、安全行為習慣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全面提高育人質量,努力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目標和任務
(一)總體目標
通過養成教育,引導廣大學生牢固樹立心中有祖國、心中有集體、心中有他人的意識,懂得為人做事的道理;具備安全生存、文明生活、友好交往和善於學習的基本素養;學會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基本關系;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品質、文明行為和學習能力,使他們在學校做一個有個性、會學習、知榮恥的好學生,在家做一個有孝行、會自理、擔責任的好孩子,在社會做一個有教養、會共處、守公德的好公民,為成功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具體任務
1.幼兒階段:主要培養孩子基本安全意識、基本的自理能力和交往能力,初步具有衛生意識和文明禮貌意識,激發孩子對生活和知識的興趣。
2.小學階段:小學階段是人的行為習慣形成的重要時期,可塑性極強,學校要通過示範法、實踐法、榜樣法對學生進行培養訓練,重點培養孩子的衛生習慣、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初步懂得與人交往的基本禮節,要培養他們誠實、守信、活潑、開朗的良好品質。
3.中學階段:中學階段是人生觀初步形成但尚未成熟的重要時期,他們已基本確立了自己的道德准則和是非觀念,但容易受外界影響,情緒波動大,許多重要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仍需著重培養,特別是初中階段更是養成教育的重點。為此,中學階段養成教育的重點是強化學習習慣、生活習慣、文明禮儀習慣的培養與訓練,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鮮明的是非觀念。
三、實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原則
(一)規范化原則。加強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要以教育部頒布的《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基礎,結合學校的實際來進行開展。
(二)具體化原則。加強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要本著「小、細、實」的要求,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把各種行為習慣具體化,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易於理解、掌握和踐行。
(三)序列化原則。遵循青少年的發育規律和認知、心理特點,研究制定出相應學段的行為規范和要求。在教育內容的安排上要體現學段和年級的層次性,保持教育的連續性,由淺入深,由近及遠,循序漸進。
(四)因材施教原則。加強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要做到因材施教,保護好孩子的個性和創造性,力求做到「行為上嚴,思維上寬」,鼓勵學生的獨創精神。
(五)知行統一原則。既要重視課堂教育,更要注重實踐教育、體驗教育,注重自覺實踐、自主參與,要進行嚴格的管理和必要的行為訓練,引導廣大學生在行為實踐中逐漸加深思想認識,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六)整體性原則。行為是外顯的,文明行為的養成是「知情意行」的過程,「知情意」是前提,「行」是結果。因此,我們對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既要重視文明行為的訓練,又要重視對其文明行為的認知、情感和意志的培養,要提高學生的認識,使學生從感情上接受文明行為,在反復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意志,不能把文明行為的培養看成單純的技能訓練,在知、情、意、行整體和諧的統一中求得文明行為訓練的有效性。
(七)一致性原則。一方面,學校、家庭和社會對學生的要求必須統一,保持一致;另一方面,文明行為的養成,全社會所有的人都必須積極參加,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家長和所有成年人,要與孩子們一同來養成文明行為,共同進步,要求孩子做的,大人首先做到,要求學生不要做的,大人自覺不做,身教重於言傳。
(八)層次性原則。文明習慣的養成一般要經過被動、主動到自動三個階段。一旦達到自動,也就形成了習慣,對學生來說,某些文明行為的培養可以從強制性要求開始,在行為訓練的實踐中從被動逐步轉化為主動,再從主動轉化為自動。而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對文明行為的要求應體現出不同層次的要求,區別對待,注意銜接,既保持層次性又保持連續性。
四、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主要內容
中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主要內容是: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文明禮儀習慣。
(一)生活習慣養成教育
1.生活嚴謹
①按時睡覺,按時起床,生活有規律,學習、休息、娛樂有合理安排;
②按時到校,按時歸家;
③不喝酒,不抽煙,不賭博;
④不進營業性網吧、游戲廳等場所。
2.辦事規范
①自己整理自己的房間,整理自己的學慣用具,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②辦事有條理,做事有效率,統籌安排,輕快利落。
3.舉止文明
①男生不留長發,女生不披發,不燙發不染發;
②不留長指甲,不穿奇裝異服,公共場所不穿拖鞋背心;
③不打架罵娘,不說臟話痞話;
④遵守公共場所規則;
⑤尊老愛幼,講文明禮貌。
4.勤儉節約
①愛護書本、用具,節約每一張紙、每一塊橡皮、每一支鉛筆;
②愛護桌椅、門窗等物,愛護校園內一草一木;
③愛惜糧食,不挑食,不偏食零食,不暴飲暴食,不隨便丟棄飯菜,不剩飯,節約每一粒糧食;
④愛惜衣物,不追求穿戴,不穿不適宜中小學生穿戴的服裝;
⑤節約用電用水,注意用電用水安全;
⑥不亂花錢,不鋪張浪費,不向父母提出過高的物質要求。
5.講究衛生
①珍愛生命,樹立安全意識,自覺拒絕黃、賭、毒;
②衣裝干凈、整潔;
③勤洗澡,常剪指甲,早晚刷牙,飯前、便後要洗手;
④在家、在校經常打掃衛生;
⑤不亂貼、亂寫、亂畫;
⑥不隨地吐痰,不隨手亂丟東西;
⑦不喝生水,不吃不潔凈食物;
⑧養成隨手撿拾地面上廢棄物的習慣,保持環境整潔;
⑨床上用品清潔美觀,被褥疊放整齊,無異味,室內物品擺放有序,宿舍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宿舍清新整潔。
6.注意安全
①進行體育活動和勞動時,聽從老師安排,不擅自行動,有秩序上下操,站隊不擠、不搶、不拖拉,課間不做危險游戲,運動時注意自我保護;
②不得聽從和尾隨不認識的人離開學校,未經老師及家長同意,不在外留宿;
③妥善保管自己的物品,嚴防丟失;
④不用濕手、濕布觸摸、擦拭電器外殼,不私裝電器,不在宿舍內使用危險電器;
⑤不玩火、不玩鞭炮等可能引發火災的物品,不私自下水游泳;
⑥上下樓梯靠右行,不打鬧,不攀爬教學樓內欄桿、學校校門及圍牆,不滑行樓梯扶手,搞衛生時要注意安全;
⑦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沒有人行道的道路,要盡量靠路邊行走;穿越馬路,要聽從交通民警的指揮;走人行橫道線要遵守交通規則,做到「綠燈行,紅燈停」;
⑧不得打架滋事,嚴禁攜帶、私藏管制刀具等危險物品;
⑨不在零食攤點購買無衛生保障食品;
⑩遭遇危險,機智應對,設法撥打「110」、「119」等報警電話。
(二)學習習慣養成教育
1.書寫規范
①書寫時姿勢端正,握筆姿勢正確,眼離書一尺,胸離桌一拳,握筆離紙一寸;
②作業字體端正,紙面清潔,格式正確,不邊做邊玩。
2.認真預習
①課前要預習,預習有記錄,要明確重點,找到難點,學會帶著問題聽課,以便上課時能夠有的放矢,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②課前准備好學慣用品,等待老師上課。
3.專心聽課
①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大膽發言,勤做筆記;
②自覺遵守課堂紀律,不做與課堂教學無關的事。
4.合作探究
①轉變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②積極與同學交流學習經驗和方法,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5.獨立作業
要按時完成作業,認真細心,獨立完成,書寫規范,注意整潔。
6.及時復習
①課後要對所學知識自覺及時整理歸納,理清脈絡,形成知識體系;
②發現有不懂的地方要及時找老師和同學幫助;
③課後作業堅持先復習後做作業,先審題再解答;
④練習後要進行積極的反思,將知識引申、擴展、深化。
7.積極應考
①要以積極而正常的心態對待考試,臨考准備充分,考試正常發揮,考後認真分析;
②答題時要細心、准確,書寫規范,心態好;
③考試時遵守考場紀律,不作弊。
8.堅持課外多閱讀
中小學生要堅持多讀有益的課外書籍,擴大知識面,並記好讀書筆記。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並堅持寫日記和周記,養成多學習善思考的好習慣。
(三)文明禮儀習慣養成教育
1.參加升國旗儀式,衣著整潔,脫帽肅立,行隊禮或行注目禮;唱國歌嚴肅、准確、聲音洪亮。
2.著裝得體,坐正立直,行走穩健,談吐舉止文明。
3.使用好禮貌用語:請、您、您好、謝謝、對不起、沒關系、再見。
4.使用好體態語言: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禮讓、回答問題起立。
5.進校第一次見老師,鞠躬問好;上下課,起立向老師行注目禮;課上,發言要有禮貌;課余,進老師辦公室或居室,喊報告或輕敲門,經允許後再進入;離校與老師同學道別。
6.家中吃飯請長輩先就座,離家或歸家與家長打招呼。
7.對待客人或外賓,主動問候,微笑致意,起立歡迎,招手送別。
8.對待老、幼、婦、殘和軍人,行走讓路,乘車讓座。
9.遞送或接受物品起立並用雙手。
10.參加集會守時肅靜,大會發言先向師長和聽眾致禮,發言結束道謝,觀看演出、比賽,適時適度鼓掌致意。
各學校要根據學段、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學校文化傳統等實際情況,研究制訂學校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具體目標和具體內容。
五、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實施途徑
(一)突出學校教育主渠道。學校是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主陣地。要牢固樹立「育人」理念,將教書育人落到實處。要以學生日常生活為源,從小事做起,將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納入學校課程、融入學校生活。要著重培養學生文明禮儀習慣、健康生活習慣、安全行為習慣等。要切實加強教學方式的轉變,注重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充分發揮共青團、少先隊和社團組織在養成教育中的陣地作用,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養成教育活動,加強對學生基本行為習慣的訓練,不斷鞏固養成教育成果,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的固化和定型。要開展課題研究,探求適應學生身心特點、認知規律和旨在培養其良好行為習慣的途徑和方法,力求在理論上有所創新,在實踐上有所突破。
(二)形成家校育人合力。要辦好家長學校,廣泛開展家庭教育宣傳,推廣家庭教育的成功經驗,幫助和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學教育子女的能力。堅持和完善教師家訪制度,定期召開家長會,通過網路、電話等多種形式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聯系,了解各種家庭背景下學生不同的行為習慣基礎,增強養成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注重學生、家長的行為體驗,舉行學校開放日、小手拉大手等活動,讓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形成合力。
(三)溝通協調社會教育。要充分整合和挖掘社區各類教育資源,不斷拓寬教育的途徑,主動爭取社區、工青婦、關工委以及各有關部門的支持與配合,引導全社會關心和參與學生的養成教育,調動一切有利於青少年成長的積極因素,為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要以社區為舞台,關注和指導學生假期和雙休日的生活,指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課外活動和公益活動,引導學生從小樹立公民意識,自覺遵守社會公德。
六、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措施保障
(一)注重實踐,開展豐富教育活動
注重活動實踐,在活動中培育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各學校要利用班會、晨會和團隊會等組織學生學習《中小學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等規章制度和常規要求,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可根據不同時期、不同需要,確立一個主題,宣傳一個觀點,培養一種行為習慣,一項一項地抓養成。可以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將養成教育內容進行分解,一個一個地抓落實。可以開展「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主題系列教育活動,如組織徵文、演講、宣傳板報、手抄報、情景劇等比賽,開展承諾簽名活動,發動學生調查身邊的不文明行為並開展討論,剖析這些行為的危害和形成的原因,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各學校還可以組織開展「行為習慣主題教育月」活動。如可將3月份確定為「文明禮儀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月」。組織開展「學禮儀知識、做文明學生」、「文明禮貌伴我行」、「爭做文明好學生」及文明班級、文明寢室、文明標兵等評比活動。也可以通過板報、標語、班會、文明禮儀知識講座、禮儀知識競賽等方式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培養學生養成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尊老愛幼、孝敬父母、知恩感恩、儀表端莊、舉止文明等良好習慣。可以將9月份確定為「學習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月」。組織開展「我是學習的主人」、「爭當學習標兵」、「我讀書、我快樂」等活動。還可以利用開學等契機舉辦學習方法講座或學習經驗交流會,幫助學生掌握正確學習方法,培養學生主動發展意識、合作探究意識、問題意識,激勵學生勤奮刻苦、奮勇拼搏。
(二)強化管理,營造深厚育人氛圍
各學校要加強對養成教育工作的領導,把養成教育作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點來抓,把養成教育的任務分解落實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各個環節,形成全方位、全員性、多渠道抓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氛圍。要加強養成教育的制度建設,結合學校自身特點,建立健全學生集會、學習、生活、安全、文明禮儀等行為准則,同時建立相應的考核、獎懲等管理制度,把教育與約束、自律與他律、行為方式與心理品質的培養有機結合起來,形成科學完整的管理體系,逐步使養成教育走上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要根據《山東省普通中小學管理基本規范》的要求,切實加強學校常規管理工作,優化育人環境,使校園整潔衛生、秩序井然。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環境布置要體現養成教育主題,樓道、走廊、教室等要張貼與養成教育有關的圖片、標語、名人語錄、師生語錄,強化校園環境的育人功能,讓學校成為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主陣地。
Ⅱ 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教育月活動總結怎麼寫
開學以來,根據學校工作安排,我們組織開展了行為規范教育月活動。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各班級按照學校總體安排,有計劃扎扎實實地開展了行為規范教育活動,收到了良好效果,涌現出一批優秀的人和事。今天我們召開行為規范教育月總結表彰大會,目的就是總結成績、表揚先進、查找不足,以全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學校各項工作與學習之中。
2、德育處劉明老師對行為規范養成月作總結發言
「學雷鋒、守規范」養成月活動小結
三月份是"學雷鋒、守規范"實踐月,我校以進一步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全面提高少年兒童的基礎文明素質為目標,教育與引導少年兒童積極投入學雷鋒活動,堅持「學雷鋒,樹新風」,自覺遵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努力建立優良校風和優良學風。
「學雷鋒、守規范」實踐月活動貫徹了實踐的精神,知行統一,在認真學習與領會雷鋒事跡及精神品質,牢記與掌握規范內容與實質的基礎上,落實幾項行動,並以此為開端,把「學雷鋒、守規范」活動長久堅持下去,為雷鋒在本校本鄉落實一個「常住戶口」。我校具體落實了以下幾項行動:1、 開展一次學雷鋒慶三八黑板報評比活動。2、 開展一次「三·一二」綠化、美化清掃校園行動。3、 開展一次社會服務活動。4、 開展一次「學雷鋒、守規范」的主題班隊活動。
為了開展好這一系列的活動,具體方法如下:
1、 動之以情。以雷鋒動人事跡的學習與宣講,打動少年兒童的心。可開展故事演講、小品表演等形式學習雷鋒,了解雷鋒,理解雷鋒的精神實質。同時把學習雷鋒與賴寧、學其他先進人物的事跡、學身邊的雷鋒、身邊的賴寧相結合,把雷鋒、賴寧真實地、完整地交給少年兒童,並在少年兒童心中紮根,取得思想、心理上的認同感,產生發自內心的驅動力。
2、 曉之以理。重新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以新穎多樣的形式讓學生牢記規范內容,掌握精神實質。重點要講清規范的具體含義及為什麼要守規范的道理。把學雷鋒與守規范結合起來,把規范條款對學生的要求內化為學生對自己的要求,並自覺遵守。
3、 導之以行。在深入學習與宣傳的基礎上,引導少年兒童把學雷鋒守規范落實於行動之中。各中隊可組織全體少年兒童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學雷鋒實踐活動,成"學雷鋒小隊",開展社會服務活動,同時做好規范的教育與訓練工作,抓住薄弱環節,一月一個重點,嚴格要求,扎實訓練,做到持之以恆,有的放矢。特別要引導少年兒童堅持"崗位學雷鋒",在學習文化與提高思想的崗位上落實雷鋒精神與規范要求。
另外,校德育領導小組、少先隊大隊部做好活動的組織領導工作,由各中隊輔導員組織具體實施工作,做到計劃、檢查、總結三落實,發揮少先隊的組織功能與作用,利用好紅領巾小家務,創設良好的校園教育環境。通過晨會、思品課、班隊活動課等時間對少年兒童進行宣傳、教育、訓練,開展各種活動抓內化,收實效。並部署統一的學雷鋒活動日,開展實踐。
德育處還對學生、教師建立雙重評估制度,正確、恰當地評估師生在活動中的進步與實績。大隊部通過評比「行為規范之星」、「安全學習標兵」促使活動健康發展。
通過「規范月」的強化訓練,學生都能夠在思想上形成共識,清楚在知道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對學生今後的自身發展非常重要。在各個學生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當然,更重要的是,貴在堅持。
3、下面先請學生代表六年(2)班 同學發言。
俗語說:「積千累萬,不如有個好習慣。習慣對於人的一生影響非常大,習慣養成得好,終身受福,養成得不好,則終身受累。」良好習慣是建築健全人格的基礎,怎樣才能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呢?《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講得非常清楚,它是中小學德育的一個綱領性文件,它告訴我們,學生應通過參與各項活動的過程獲得體驗,在活動體驗中接受行為規范的教育,逐步讓遵守規范成為自覺行為。我們應該通過學習規范來明確哪些事不應該做,哪些事應該怎麼做。哪些話可以說,哪些話不可說。《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二十條,《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四十條。涉及的問題方方面面,有關於學習的「課前預習,課後認真復習,按時完成作業,書寫工整,卷面整潔。課前准備好學慣用品,上課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大膽提問,回答問題聲音清楚,不隨意打斷他人發言。課間活動有秩序。」有關於交通安全的「遵守交通法規,過馬路走人行橫道,行走時靠右行,不亂穿馬路,做到一等,二看,三通過,不在公路、鐵路、碼頭玩耍和追逐打鬧。」有關於衛生環保的「
認真做值日,保持教室、校園整潔。」有關珍惜自我生命價值的「珍愛生命,注意交通安全、飲食安全、防火、防溺水、防觸電、防盜、防中毒,不做有危險的游戲。」有關於讀書、增長見識的「利用圖書館這一有利資源,閱讀圖書、報刊等課外的資料,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實施資源共享,與大家一起分享自己所擁有的課外書資源,增長學生的見識。」等等。
我們每一個學生都要牢記行為規范的具體內容,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從小事做起,比如,每次排隊都能自覺反隊伍排整齊,每次吃飯都不掉飯粒,每次看到地上的紙屑都能隨手撿起,每次做作業都能寫得工工整整,按時完成。這些都是小事,看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很容易,但是要養成習慣,重要的是堅持,做一次容易,每一次都能做到就難了,而養成習慣,只有堅持才行。希望同學們能在活動的過程中,能自覺遵守規范,堅持不懈,養成遵守規范的好習慣,努力成長為一名守規范的好學生。
Ⅲ 如何加強小學生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
加強小學生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
小學教育處於教育的基礎地位,使學生受益一生的行為習慣有一些是在小學階段養成的,人一旦養成一個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如果是好習慣,則會終生受益;反之,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害你一輩子。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必須從小抓起,從點滴做起,必須靠潛移默化、日積月累。葉聖陶先生曾說:「習慣是從實踐中培養出來的,知道一點做一點,知道幾點做幾點。積累起來,各方面都養成習慣,而且都是好習慣,就差不多了。」所以,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只有努力拓展教育空間,加強橫向聯系,把單純的課堂教學擴大為多渠道參與的教育網路,創設全方位育人的環境,才能達到整體優化的效果。
下面就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談一下個人的粗淺認識。
一、提高認識,教師言傳身教
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首先要讓學生明白哪些是良好的行為習慣,哪些行為習慣不能養成,為什麼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要讓學生有一個正確的辨別能力,並通過與優秀同學相互交流學習經驗,從而和自己進行對比,自己在哪些方面不如別人,以及自己不如他人的原因,讓學生形成共識,從而取長補短,改正自己不良的行為習慣。
1、師生認真學習有關條例,以《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准繩,重點抓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制訂開展養成教育的具體措施,教育學生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使用文明語言,禮貌待人,養成良好的文明衛生的生活習慣。
2、學生一天的生活中大部分時間與教師在一起,因此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很大。早晨,學校領導、學生代表在校門口迎接學生,師生互相問好;每個星期一舉行庄嚴的升旗儀式,老師正規的禮儀動作給學生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給學生播撒了文明習慣養成教育的良種。
教師要成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就不應該只教書,不育人,不能當「教書匠」。教師應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自我,認真探索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文明習慣的養成教育的規律,把說在嘴上,寫在紙上的「教書育人」切實記在心裡,落實到行動上,自覺站在育人的高度進行教學。
二、根據學齡特點實施分層教育
1、低年級學生,通過各種競賽,通過得小金星,初步養成。
低年級的學生,最缺乏自覺性,很多事情能不能做,都沒有意識。作業時常不做或忘記帶回家;廢紙到處亂扔,自己的課桌下面就像垃圾堆,不管什麼,沒用就扔;教室里追逐打鬧,當班主任的最頭痛,不管怎麼說都沒用,上課講了,下課就又在教室了跑了。但他們也有自身的特點,就是有好勝心理,也愛挑別人的毛病。我們正好可以利用這些讓他們形成自律。
我們可用「比比誰最棒」的方法。課堂上,把要求告訴他們:小朋友們,你們都很棒!但老師不知道,哪個小朋友是最棒的。不如我們來比比看,究竟是誰最棒。老師這里有一些小金星,你們想要嗎?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得到,只有達到老師要求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小金星。
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然後你可以布置任務和要求。但剛開始,要求不能過高,從淺入深,逐步提高。同時要讓學生之間進行相互督促,既可以幫助別人改正,也可以提醒自己。這種方法也可評價學生的課下表現。
然後利用班會課,總結學生一周來的表現情況,指出缺點,對表現好的同學進行表揚,同時分發小金星。老師不要吝嗇自己的贊語,也不要吝嗇小金星,只要有肯定之處,都可以得到,這樣更能提高他們的參與積極性。小金星可以讓學生自己貼到榮譽角上去,這樣更能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和自豪感。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發現小學生的行為都有明顯提高,很多事情無需老師督促,學生之間便會相互指出,然後加以改正。
2、中年級學生,利用天天行為規范,形成自律。
中段年級小學生漸漸的有了自我意識,開始會主動思考,判斷是非對錯。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在他們的大腦里開始會比較,但出發點大多考慮到老師的批評,同學的指責。他們所想到的還比較片面,有時還不夠成熟,自律能力還不夠強。
此時應當加強他們的行為規范。根據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的需要,利用班會課通過學生提議,老師完善,共同制訂「天天行為規范」, 每個學生都有一張,要求每個同學每天看一邊,每天督促自己按「天天行為規范」要求努力做到。經過幾個月的實踐後,每位學生都能自覺的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看到水龍頭沒擰緊,他們便會主動上前擰緊;看到地面上有紙屑,他們能主動拾起來;看到小同學摔倒了,他們會主動上前將他扶起。由此看出:習慣成自然,好的習慣能使學生受用一生,也能使老師教育管理更加輕松。
3、高年級學生,利用榮譽,增強自身使命感。
高年級小學生,已基本上由他律轉為自律。此時,老師會發現他們越來越難管,也越來越難溝通。他們似乎已經習慣於學校的條條框框,習慣於老師的嘮叨不休。對於行為習慣,他們很少違反,但也不會主動,看到不好的現象也常常事不管己,高高掛起。
對於高段學生,一味說教不行,採用比賽也無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怎麼辦呢?可採用多種方法結合。學校的競賽,要積極爭先,拿出榜樣作用。同時班級里開展「班級榮譽,我的責任」活動,以加強每個學生的班級榮譽感,同時把所有責任,讓每個學生承擔。中國有句名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但是這種思想,讓人覺得彷彿好壞是所有人的責任,就可以減輕自身的責任,恰恰讓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沒有責任了。所以我們班級奉行「班級榮譽,我的責任」,誰犯了錯誤,就要承擔一切責任。班級得到了榮譽,也是你的榮譽。
有了責任,才有動力,才會嚴格要求自己,才能養成自我良好的行為習慣。在教學中,學生行為習慣的好壞,對於教育任務的完成,對於學生的發展都有重大的影響。因此,對於每位教育工作者來說,我們不能只重學生的學業成績,而忽視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
三、學校、家庭、社會形成合力,矯正學生不良行為。
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單靠學校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家庭和社會也是小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對小學生健康成長起著重要作用。學校要主動與家庭、社區密切配合,擴大學校教育對社會和家庭的影響,以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1、家校配合,構築良好育人環境。日本教育家福澤渝吉說:「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家庭對孩子行為習慣的培養、品德的形成,個性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要求孩子遵規守矩,家長首先要遵守國家的各項法律、法規,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並注意盡量避免消極言行對孩子的不良影響。我們主要通過家訪、舉辦家長學校、召開家長會和實行家長開放日等多種形式與家長取得聯系,指導家庭教育,開展「我和規范同成長」的家校活動。使家長了解並配合學校貫徹落實新《守則》和《規范》,改進家庭教育的一些消極做法,共同構建良好的育人環境。
2、組織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過程中懂得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公民。人的成長過程就是人的社會化過程,社會化的過程伴隨人的一生。在這個過程中,體驗是不可或缺的,人只有在社會中,才能感受遵規守法對成長的重要。因此,學校要善於與周邊的社區單位取得聯系,組織學生進行實踐體驗活動,充分利用社會為我們提供的豐富教育資源,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全新的感受,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優良品德。比如培訓安全小衛士,讓他們不只在校內,在校外也要起到監督檢查的作用,通過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和維護公共秩序的工作,讓學生從以往簡單、空洞的說教變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自覺地養成了珍愛生命、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好品質。
四、注重反復,強化訓練
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必須依靠學生多次反復的實踐、尤其是對小學低年級學生,他們自製能力差,一些良好學習習慣易產生也易消退,所以,對他們要嚴格要求,反復訓練,直到鞏固為止。同時設計一些簡單、易行、有意義的活動,讓他們通過努力,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悅。實驗證明,一項行為習慣至少要經過21天不間斷的訓練才能形成。可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須長期堅持,反復訓練。
教師要充分利用《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來引導學生行為的自覺性。每周可以提出切實可行的行為要求,及時將本周學生行為與規范要求相對照。並且每月根據學生實際更換新的目標,鼓勵學生對照目標找出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同時,教師要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平時,可以通過「電話」、「家校聯系卡」的方式及時與家長進行交流,對孩子在家的行為提出要求,使家長有的放矢地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只有當某種良好的行為或動作通過強化訓練,已經滲透到他的每一個細胞、每一滴血液和每一根神經中的時候,才能達到「自動化」的程度。這個時候他們的良好行為習慣才能算真正養成了。我們只有立足於「知」「行」統一的原則,在課內外進行有機結合,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將行為習慣教育融入到學生的學習、生活各個細節,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優良品德。
Ⅳ 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策略研究存在主要問題有哪些
1.問題的提出
1.1選題的意義
在學校里,學生的個性與習慣存在很大的差異。有的懶惰貪玩,不愛學習;有的聰明但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有的無視校紀班規,蠻橫放肆,語言粗俗……這些不良現象極大地影響和制約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作為教育人的主陣地——學校,要義不容辭地承擔起改變學生不良習慣、培養良好習慣的重任。
1.2研究價值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地說,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兒童時期,既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期,也是最佳期。「以良好的教育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是兒童教育最核心的任務。」我們認為,良好行為習慣的積累與深化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礎和外在標志,而健全的人格則是良好行為習慣的升華和結晶。因此,如果小學生在兒童時期養成了一系列學習、做事、做人方面基本的良好行為習慣,必然終身受用,成為自身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可以說,良好的習慣是人不斷進步的動力源泉。
2.課題的界定及內涵
2.1關於習慣:對於「習慣」這個概念,國內外許多學者都有所論述,在本課題中,我們採納我國兒童心理學家朱智賢教授的論述,即習慣是人在一定的情境中自動化地去進行某種動作的需要或傾向。它既是個體的重要屬性,也是群體的重要屬性。在一定條件下兩者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也就是說,個體可以從群體中習得某些習慣,同時個體的某些習慣也可能會轉化為群體的習慣。
2.2關於良好習慣:在本課題中,我們依據習慣對於人的價值和作用,將其分為良好習慣和不良習慣。良好的習慣是指對人的學習、工作、生活等起積極
作用的,適應人的正常需要,且對人具有正向價值一類的習慣。不良習慣則相反。考慮到良好習慣的外延極其廣泛,而課題研究必定有所側重,因此,本課題研究的良好習慣主要是指能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發展的一些基本的行為習慣。
3.研究目標和研究內容
3.1研究目標:
(1)以塑造健全的人格為核心,從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發,探索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的培養方式、途徑和措施。
(2)通過課題研究,推進我校學生的養成教育,提升教師的執教能力。
3.2研究內容(含子課題設計):
小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的策略研究;
小學生做事習慣養成的策略研究;
小學生做人習慣養成的策略研究
3.3主要觀點
課題將如何做人、做事和學習具體化為一系列習慣,並通過學生日常的學習和生活實踐來進行培養。在做人方面,課題強調的核心理念是「培養愛心」,體現為「有真愛,負責任,明禮誠信和樂觀豁達」。在做事方面,課題強調的核心理念是「規則意識」,體現為「遵守規則,做事有計劃,善於合作,毅力頑強,求新求異」。在學習方面,課題強調的核心理念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體現為「基礎扎實,掌握信息,學用結合,善於思考,科學用腦」。這些良好習慣都需要在小學生日常行為中培養。
3.4創新之處
本課題將著眼小學生的日常行為,著重進行有關小學生在學習、做事和做人等方面的良好習慣的研究與實踐以及不良習慣的矯治,以使小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養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學習方面的良好習慣,從而為小學生健康人格的培育奠定基礎。
4.研究對象及方法
4.1研究對象為我校一至三年級全體學生
4.2研究方法:主要採用文獻檢索法、行動研究法、群體研究和個案研究相結合的研究方法
5.研究的過程和基本做法:
5.1研究思路
課題組通過調查研究和教育理論的學習,發現小學生在學習、生活中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大約是一個量變(認知)——質變(形成)——新的量變的過程(鞏固發展)。因此我們在實踐中按以上變化規律,按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在統一要求,全面規劃的前提下,針對各年級提出不同要求,分解出子課題,有目的地實施培養計劃。
5.2研究方法 說理教育法、情感陶冶法、實際鍛煉法、榜樣示範法、修養指導法、定期評價法,輔助方法是調查研究、個案研究和理論研究等方法進行研究。主要遵循正面教育的原則、系統性原則、活動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等研究原則,取得了效好的研究成果。
5.3本課題研究時間為2年度(2012.3-2014.12)。課題總體上分為三個階段,按照年度進行。
第一階段為課題調查階段,時間為2012.3-2012.10。為了全面了解我校學生的行為習慣現狀及特點,研究小組組織各課題組教師運用問卷調查、訪談、觀察等方法對全校學生進行了多次不同角度的調查分析。對學生中不良行為突出的學生進行觀察和調查研究,對家長進行訪談,以了解學生的成長及家庭教育和先前學校教育的情況。通過這些調查分析,老師們掌握了學生的基本情況。與此同時,我們還邀請我校一部分經驗豐富的中老年教師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在全校范圍內介紹自己在多年的工作中積累下來的經驗體會,供課題組成員學習參考。在廣泛調查、學習的基礎上,課題組成員制訂研究方案,並開展研究措施的探討,為課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第二階段為課題的實施和實驗階段,時間安排為2012.10-2013.8。主要工作是根據學生年級特點全面開展子課題研究,進行個案追蹤與訪談、理論研討、指導與培訓,推廣成功經驗等等。具體措施如下:
一、建設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師生、親子關系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師生關系、親子關系,能給學生以寬松、尊重、支持和鼓勵的發展空間,促進其良好行為習慣的健康發展。為此,我校十分重視教師健康心理的培養。首先從學校管理入手,我們注重實施人性化管理,注重對教師的人文關懷,努力營造寬松和諧的工作環境,建設健康文明的人際關系;其次,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我們注重引領教師的健康心理和行為,還特地請來了新東方校長對全體教師進行了積極心態的專題輔導,幫助教師較好地建立起了健康的心理和樂觀的生活態度;第三,我校在全體三至五年級學生中,廣泛開展了「老師,我想對您說」書信訴衷腸活動,鼓勵學生把自己最想對老師說的話,通過紙筆傳遞給老師。透過稚嫩的筆觸,很多老師讀懂了學生的心靈,他們運用各種方式與學生進行了心與心的溝通與交流。我們可喜地看到: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加親密和諧了。
二、營造良好的班級心理生態
研究中,我們發現學生個體的諸多習慣,如人際交往、競爭與合作、遵守規則等,有賴於一定的群體生活環境,並通過適合群體與個體需要的集體活動,以及自身的實踐活動來習得。心理學研究也表明,小學生模仿力強,但是非觀念薄弱,易於接受群體行為的影響。因此,我們以營造良好的班級心理生態為切入口,為小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提供實踐與生長的土壤。
首先,建設良好的人際環境。我們努力構建師生之間的民主平等文化,同伴之間的真誠友愛文化,以及任課教師之間的團結協作文化。同時,將更多的書籍放入教室,使教室成為充滿文化氣息的地方,教育在不知不覺中進行。
其次,我們為更多的孩子創設崗位。班級內開展幹部輪換,做到重點崗位競爭上崗,一般崗位輪流上崗。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我們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如:班級制度的制訂,活動的開展、事務性工作的處理,包括人際矛盾的解決,我們都注意讓更多的孩子從被動接納到主動參與,有意識地給予孩子更多的權利與機會,讓他們充分地發表意見,自己去選擇、設計與管理,讓每個孩子都有實踐與鍛煉的機會。
當然,良好習慣的養成離不開嚴格的訓練。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在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養成中,我們努力貫徹「人格化訓練」的理念。所謂人格化訓練,就是在習慣培養的過程中,我們以健全人格為核心目標,注意觀念與情感的培養,使學生對每一個好習慣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從而「曉之信之踐之」。
另外,每學期學校都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體活動,如體育節的集體跳繩比賽、踢毽比賽、接力賽跑、長跑比賽,讀書節的知識競賽、科技節的航模比賽、勞動節的技能大賽等。在活動中,學生自我認識、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在享受快樂的同時,更多地磨練了意志、健全了心智。團隊精神、合作意識、讀書、勞動、創新意識等良好的心理品質逐漸形成,並逐步外化為良好的行為習慣。
第三階段為課題的驗收和總結,時間預計在2.13.8—2014年,主要工作是驗收子課題,總結和評定實驗成果,發布研究報告,推廣科研成果等。
5.4、階段性研究成果
1、提升了教師的研究意識、研究能力和團隊精神
2、創設了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增強了師生的心育意識
3、推動了學生素質的整體提升,一部分特殊學生得到明顯的轉化
4、結題報告《小學生行為養成教育的研究結題報告》,教師的論文集 個案分析
6、課題研究的事實依據
6.1本課題紮根於學生,圍繞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分年級展開研究。我們在研究過程中,著重培養小學生養成做事、學習、做人等方面的好習慣。這三個內容在子課題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是循環漸進、互有交叉、螺旋上升的。
本階段,明確課題實驗的目的,減少了行為習慣培養時較大的主觀性、盲目性和隨意性。通過引導學生直接參與多種實踐活動方式強化學生好習慣養成的方法。豐富有趣的活動是兒童認識世界、模擬改造世界的一種重要途徑和手段。充分注意學生的需要和興趣,給他們創造適合他們養成好習慣的機會與條件,如:組織開展「一幫一,一對紅」活動,將習慣好的學生與習慣差的學生結對子,使習慣差的學生在習慣好的學生的幫助下養成好的習慣。另外通過課堂教學,「習慣養成」專題活動,「小崗位活動」,並利用班隊會等活動進行有計劃的訓練,讓學生在有意與看似無意的訓練之中培養好的習慣。總之,本課題的研究立足於學生,通過老師的觀察,活動的設計幫助學生矯正不良的習慣,並努力踐行真實、科學的案例,讓小學生在一系列的活動中規范做事,學會做人。
6.2完成課題的保障條件
本課題由市級科研骨幹任課題承擔人,課題承擔人參與了多個課題的研究,在各個課題組中積極參與研究方案的制定和實施,並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推廣研究的方案。我們這個研究團隊都是由市、區骨幹組成的,既有扎實的教學經驗,又有創新的活力,而且其中四位老師都有大循環教學的經驗,對學生在學習、行為習慣方面都有自己的培養計劃和實施的經驗,所以能夠將課題順利完成。
本次課題所需要用到的研究資料,如理論書籍類,均可從校圖書館、省圖書館借閱參考。我們團隊的成員中有一位為現任微機教師,她利用搜索引擎為大家找尋了全國、世界各國小學生良好習慣養成的方案,為我們的理論學習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料。我們還建有自己的博客,組員及其家長進行交流討論,大大豐富了我們的研究資料。一線老師負責提供研究的案例,我們利用Q群、博客等平台對案例進行剖析,再由相關子課題的老師負責撰寫。
學校調撥充足的研究經費,為課題組成員按排必要的研究時間。還可以調動其它因素輔助課題組開展研究活動。在學校領導的幫助下建立學校專題研究資料庫。總之,本課題組具備完成研究任務的主客觀條件。
Ⅳ 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學計劃
小學教育處於教育的基礎地位,使學生受益一生的行為習慣有一些是在小學階段養成的,人一旦養成一個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如果是好習慣,則會終生受益;反之,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害你一輩子。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必須從小抓起,從點滴做起,必須靠潛移默化、日積月累。葉聖陶先生曾說:「習慣是從實踐中培養出來的,知道一點做一點,知道幾點做幾點。積累起來,各方面都養成習慣,而且都是好習慣,就差不多了。」所以,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只有努力拓展教育空間,加強橫向聯系,把單純的課堂教學擴大為多渠道參與的教育網路,創設全方位育人的環境,才能達到整體優化的效果。
下面就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談一下個人的粗淺認識。
一、提高認識,教師言傳身教
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首先要讓學生明白哪些是良好的行為習慣,哪些行為習慣不能養成,為什麼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要讓學生有一個正確的辨別能力,並通過與優秀同學相互交流學習經驗,從而和自己進行對比,自己在哪些方面不如別人,以及自己不如他人的原因,讓學生形成共識,從而取長補短,改正自己不良的行為習慣。
1、師生認真學習有關條例,以《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准繩,重點抓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制訂開展養成教育的具體措施,教育學生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使用文明語言,禮貌待人,養成良好的文明衛生的生活習慣。
2、學生一天的生活中大部分時間與教師在一起,因此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很大。早晨,學校領導、學生代表在校門口迎接學生,師生互相問好;每個星期一舉行庄嚴的升旗儀式,老師正規的禮儀動作給學生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給學生播撒了文明習慣養成教育的良種。
教師要成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就不應該只教書,不育人,不能當「教書匠」。教師應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自我,認真探索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文明習慣的養成教育的規律,把說在嘴上,寫在紙上的「教書育人」切實記在心裡,落實到行動上,自覺站在育人的高度進行教學。
二、根據學齡特點實施分層教育
1、低年級學生,通過各種競賽,通過得小金星,初步養成。
低年級的學生,最缺乏自覺性,很多事情能不能做,都沒有意識。作業時常不做或忘記帶回家;廢紙到處亂扔,自己的課桌下面就像垃圾堆,不管什麼,沒用就扔;教室里追逐打鬧,當班主任的最頭痛,不管怎麼說都沒用,上課講了,下課就又在教室了跑了。但他們也有自身的特點,就是有好勝心理,也愛挑別人的毛病。我們正好可以利用這些讓他們形成自律。
我們可用「比比誰最棒」的方法。課堂上,把要求告訴他們:小朋友們,你們都很棒!但老師不知道,哪個小朋友是最棒的。不如我們來比比看,究竟是誰最棒。老師這里有一些小金星,你們想要嗎?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得到,只有達到老師要求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小金星。
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然後你可以布置任務和要求。但剛開始,要求不能過高,從淺入深,逐步提高。同時要讓學生之間進行相互督促,既可以幫助別人改正,也可以提醒自己。這種方法也可評價學生的課下表現。
然後利用班會課,總結學生一周來的表現情況,指出缺點,對表現好的同學進行表揚,同時分發小金星。老師不要吝嗇自己的贊語,也不要吝嗇小金星,只要有肯定之處,都可以得到,這樣更能提高他們的參與積極性。小金星可以讓學生自己貼到榮譽角上去,這樣更能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和自豪感。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發現小學生的行為都有明顯提高,很多事情無需老師督促,學生之間便會相互指出,然後加以改正。
2、中年級學生,利用天天行為規范,形成自律。
中段年級小學生漸漸的有了自我意識,開始會主動思考,判斷是非對錯。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在他們的大腦里開始會比較,但出發點大多考慮到老師的批評,同學的指責。他們所想到的還比較片面,有時還不夠成熟,自律能力還不夠強。
此時應當加強他們的行為規范。根據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的需要,利用班會課通過學生提議,老師完善,共同制訂「天天行為規范」, 每個學生都有一張,要求每個同學每天看一邊,每天督促自己按「天天行為規范」要求努力做到。經過幾個月的實踐後,每位學生都能自覺的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看到水龍頭沒擰緊,他們便會主動上前擰緊;看到地面上有紙屑,他們能主動拾起來;看到小同學摔倒了,他們會主動上前將他扶起。由此看出:習慣成自然,好的習慣能使學生受用一生,也能使老師教育管理更加輕松。
3、高年級學生,利用榮譽,增強自身使命感。
高年級小學生,已基本上由他律轉為自律。此時,老師會發現他們越來越難管,也越來越難溝通。他們似乎已經習慣於學校的條條框框,習慣於老師的嘮叨不休。對於行為習慣,他們很少違反,但也不會主動,看到不好的現象也常常事不管己,高高掛起。
對於高段學生,一味說教不行,採用比賽也無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怎麼辦呢?可採用多種方法結合。學校的競賽,要積極爭先,拿出榜樣作用。同時班級里開展「班級榮譽,我的責任」活動,以加強每個學生的班級榮譽感,同時把所有責任,讓每個學生承擔。中國有句名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但是這種思想,讓人覺得彷彿好壞是所有人的責任,就可以減輕自身的責任,恰恰讓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沒有責任了。所以我們班級奉行「班級榮譽,我的責任」,誰犯了錯誤,就要承擔一切責任。班級得到了榮譽,也是你的榮譽。
有了責任,才有動力,才會嚴格要求自己,才能養成自我良好的行為習慣。在教學中,學生行為習慣的好壞,對於教育任務的完成,對於學生的發展都有重大的影響。因此,對於每位教育工作者來說,我們不能只重學生的學業成績,而忽視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
三、學校、家庭、社會形成合力,矯正學生不良行為。
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單靠學校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家庭和社會也是小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對小學生健康成長起著重要作用。學校要主動與家庭、社區密切配合,擴大學校教育對社會和家庭的影響,以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1、家校配合,構築良好育人環境。日本教育家福澤渝吉說:「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家庭對孩子行為習慣的培養、品德的形成,個性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要求孩子遵規守矩,家長首先要遵守國家的各項法律、法規,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並注意盡量避免消極言行對孩子的不良影響。我們主要通過家訪、舉辦家長學校、召開家長會和實行家長開放日等多種形式與家長取得聯系,指導家庭教育,開展「我和規范同成長」的家校活動。使家長了解並配合學校貫徹落實新《守則》和《規范》,改進家庭教育的一些消極做法,共同構建良好的育人環境。
2、組織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過程中懂得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公民。人的成長過程就是人的社會化過程,社會化的過程伴隨人的一生。在這個過程中,體驗是不可或缺的,人只有在社會中,才能感受遵規守法對成長的重要。因此,學校要善於與周邊的社區單位取得聯系,組織學生進行實踐體驗活動,充分利用社會為我們提供的豐富教育資源,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全新的感受,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優良品德。比如培訓安全小衛士,讓他們不只在校內,在校外也要起到監督檢查的作用,通過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和維護公共秩序的工作,讓學生從以往簡單、空洞的說教變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自覺地養成了珍愛生命、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好品質。
四、注重反復,強化訓練
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必須依靠學生多次反復的實踐、尤其是對小學低年級學生,他們自製能力差,一些良好學習習慣易產生也易消退,所以,對他們要嚴格要求,反復訓練,直到鞏固為止。同時設計一些簡單、易行、有意義的活動,讓他們通過努力,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悅。實驗證明,一項行為習慣至少要經過21天不間斷的訓練才能形成。可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須長期堅持,反復訓練。
教師要充分利用《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來引導學生行為的自覺性。每周可以提出切實可行的行為要求,及時將本周學生行為與規范要求相對照。並且每月根據學生實際更換新的目標,鼓勵學生對照目標找出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同時,教師要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平時,可以通過「電話」、「家校聯系卡」的方式及時與家長進行交流,對孩子在家的行為提出要求,使家長有的放矢地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只有當某種良好的行為或動作通過強化訓練,已經滲透到他的每一個細胞、每一滴血液和每一根神經中的時候,才能達到「自動化」的程度。這個時候他們的良好行為習慣才能算真正養成了。我們只有立足於「知」「行」統一的原則,在課內外進行有機結合,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將行為習慣教育融入到學生的學習、生活各個細節,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優良品德。
Ⅵ 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計劃
培養兒童的良好行為習慣
一、什麼是習慣?為什麼要培養兒童的良好行為習慣?
(一)什麼是習慣
1、習慣是一種行為方式。
2、習慣是一種自動化的行為方式。
3、習慣是一種穩定的自動化的行為方式。
(二)習慣的分類
習慣簡單可以分為良好習慣和不良習慣。
(三)為什麼要培養兒童的良好學習習慣
1、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習慣就是素質,習慣影響人格。
2、兒童時期是養成習慣的關鍵期:培養始於父母,養成始於家庭,關鍵在於幼兒園和小學。
3、加強德育,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質,應該求真務實,從培養兒童的良好行為習慣開始。
俄羅斯著名的教育思想家烏申茲基說過:人的好習慣就像是在銀行里存了一大筆錢,你可以隨時提取它的利息,享用一生。一個人的壞習慣就好像欠了別人一筆高利貸,老在還款,老還不清,最後逼得人走入歧途。這個比喻非常好。今天的家長要想給自己的兒女留下什麼?我想應該給我們的子女從現在開始留下好的習慣,這就是他一生最大的財富。
二、培養兒童哪些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嬰兒期(0-3歲)培養兒童健康的生活習慣和文明禮貌習慣。
(二)幼兒期(3-6歲)鞏固和擴展嬰兒時期養成的習慣,培養初步的學習習慣和遵守規則的習慣。
(三)小學時期(6-11歲)鞏固和擴展嬰幼兒時期養成的習慣,培養學習習慣、遵守規則的習慣、交往的習慣、生活自理和自我保護的習慣。
我重點講講小學生的學習習慣。
我總結一個小學生學習好的三個關鍵要素是:1、學習的動力,就是愛學2、學習方法,就是會學習3、勤學習,就是要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勤學習是學習好的保障。
小學生要培養的學習習慣有八個:
1、 明日學具,准備齊全
我在西城區一所比較不錯的小學做過一個調查,這個學校有一千個孩子,我在學校大門口站著看遲到情況,一千個學生竟然一個遲到的都沒有。等上課鈴聲一響,我就看見有八個孩子慌慌張張的往教室外跑,我就攔住他們問他們干什麼去。其中一個小男生說:「我媽沒把我的語文書裝我書包里,我得回家取書」。我又問另外一個:「你干嗎去?」答:「今天有體育課,我忘記穿運動鞋了」。我問你們都是幾年級了,他們說是四年級了。我就說這些事情不是你父母的事,是你們自己應該准備好的。你們早應該在一、二年級就養成這個習慣。
2、今天任務,今天完成
3、發現錯誤,及時改正
有一個小男孩,挺聰明,但是數學總是80多分,沒得到一回滿分。我就覺得奇怪。後來就知道怎麼回事了。這個小男孩到四年級的時候,班上剛換了一個男班主任,這個班主任老師看了這個小男孩的數學卷子就明白了,就把小男孩叫到身邊來,說:「過來過來,我考你一道題」。老師問:「7×8=?」小男孩說:「這太簡單了,7×8=58啊」。同學聽了都哈哈大笑。老師說:「你錯了,你都錯了三年了,你自己好好演算一下7個8相加是多少?」孩子演算完了說:「怎麼7×8=56啊,我一直以為7×8=58呢。」就是這么一個小故事告訴大家,孩子在第一次錯誤的時候,我們老師和家長都沒有及時地幫助孩子糾正,所以孩子才會一直把錯的當對的。學習上最不能容忍的就是知識上的錯誤,所以家長和孩子不要怕學習上出現的錯誤,錯了要馬上改過來。
4、專心學習,珍惜時間
六一節前我給孩子的家長咨詢發現家長普遍反映一個問題:孩子學習磨蹭。我建議家長和老師對孩子寫作業提出三個要求;數量、質量、時間。以前家長和老師只對孩子寫作業有數量和質量的要求,但是現在不要忽視學習效率,重視學習效率就要重視學習的時間掌握。
5、讀書寫字,姿勢端正
現在的小學生很多讀書姿勢不正確,眼睛離書本太近,現在北京的小學生近視率達到百分之三十多,近視情況非常嚴重。我們家長一定要讓孩子讀書寫字姿勢端正,控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
6、課前預習,單元復習
小學生要從二年級開始培養這個習慣,這個對學習非常重要。我這里提倡單元復習,是因為我們的學生往往掌握的知識是分散的知識點,掌握系統的知識才會對學習的應用個更為有用。所以家長要讓孩子注重單元的復習,學會把零散的知識組織成系統的知識。
我給大家介紹三個復習方法:正向復習法、橫向復習法、重點復習法。
7、讀書看報,查找資料
家長有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讀課外書是浪費時間。其實讀課外書有四點好處:學會做人、增長知識、學會寫作、有助於課內知識的學習和鞏固。新課程標准對小學生提出的要求是小學生要閱讀145萬字。對一年級小學生沒有要求,對二年級小學生要求看5萬字,三、四年級小學生各看20萬字,五、六年級小學生各看50萬字。學會查找資料最好的辦法就是上網查找,正是為了適應這個要求,我們小學一年級就開始開設計算機基礎課程。
8、學有計劃,學有目標
Ⅶ 關於小學生行為規范的個人計劃
一、上學三字歌
上學路 要走好 遵守則 莫違規
避車輛 靠右行 穿馬路 看指揮
上下車 按順序 車停時 不爭先
乘車時 不跑動 講文明 知安全
二、進校三字歌
上學校 不遲到 衣冠正 領巾飄
進校門 成一隊 問聲好 露微笑
到教室 作業交 值日生 快打掃
練晨讀 需自覺 不嬉鬧 秩序好
三、晨會三字歌
鈴聲響 齊站立 精神振音嘹亮
有準備 不忙亂 有要求 要記牢
四、升旗三字歌
國歌響 要肅立 身站直 看國旗
升旗時 要敬禮 唱國歌 要庄嚴
五、上課三字歌
上課前 備用品 鈴聲響 靜下心
上課時 要專心 會傾聽 敢質疑
要發言 先舉手 聲音響 口齒清
做作業 獨立思 姿勢對 字端正
有訂正 要及時 若偷懶 害自己
專用室 惜器材 守制度 有序回
六、鍛煉三字歌
廣播操 隊伍直 聽音樂 動作齊
進退場 走整齊 精神好 有秩序
愛活動 健體勤 帶器材 重安全
若有事 需請假 勤鍛煉 身體好
七、課間三字歌
下課後 莫追跑 輕說話 不喊叫
上下樓 靠右走 不擁擠 慢慢行
上廁所 要文明 不玩耍 不打鬧
同學間 要友好 禮貌語 傳校園
八、用餐三字歌
用餐前 先洗手 不吵鬧 守紀律
用餐時 不說話 惜糧食 不浪費
九、午休三字歌
午休時 散散步 看看書 放鬆腦
有午睡 要按時 會休息 精神好
十、集會三字歌
集會時 明要求 准時入 坐安穩
好觀眾 講文明 不說話 不亂扔
認真看 仔細聽 給掌聲 很熱情
結束後 聽指揮 離會場 有秩序
十一、放學三字歌
放學時 有秩序 腳步輕 路隊齊
有人接 按時走 自己回 不逗留
十二、住宿三字歌
住宿生 守校規 服管理 聽指揮
起床時 整被褥 到時間 按時睡
不打鬧 不吵架 同宿舍 要友好
十三、學習規范三字歌
定目標 要執行 有偏差 要調整
新知識 要預習 舊知識 常復習
有疑問 做記號 問老師 解難題
上課時 要專心 會傾聽 好問疑
要發言 先舉手 口齒清 聲音亮
課結束 要回顧 多思考 固新知
做作業 要及時 不拖拉 不抄襲
有難題 多動腦 有錯誤 及時糾
考試時 守紀律 不遲到 不作弊
細心審 細致答 字端正 卷面凈
易先做 難後答 完成後 認真查
不著急 不慌張 冷靜思 成績佳
課堂外 不放鬆 學與練 要結合
多搜集 善積累 勤實踐 長才幹
十四、家庭生活三字歌
在家庭 知誠孝 敬父母 遵教導
個人事 應自理 家務活 學著做
愛整潔 講衛生 勤刷牙 常洗澡
節假日 有計劃 學與玩 統籌好
十五、社會公德三字歌
在社會 守公德 有教養 懂謙讓
愛公物 不損壞 護花草 講環保
過馬路 走橫線 紅燈停 綠燈行
買東西 不爭先 去參觀 守秩序
看演出 要文明 謝幕時 應鼓掌
得於人 應感謝 負於人 應致歉
防水火 保安全 好與壞 要分清
做到這些你就是一個合格到能做少先隊大隊長的學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