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小學生情況分析和教育對策

小學生情況分析和教育對策

發布時間:2021-01-02 05:35:59

1. 小學生心理教育檔案怎麼寫

建立學生心理檔案是加強學生心理教育工作,推進素質教育向縱深發展,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條件和必要保障。它可以為學校的宏觀管理提供決策依據,可以提高教師教育決策和科學研究的水平,可以為學校心理輔導、咨詢和治療工作提供操作指南,可以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提供動態的監測手段,以致於為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
一、意義
學生心理檔案的建立對於學校教育科學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
(一)可以為學校的科學管理提供宏觀決策依據
通過為學生建立心理檔案,能及時准確地掌握和了解全校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特點及現狀,從而為學校的科學管理提供心理學依據。如可以從中尋找導致某一部分學生發生心理障礙的原因,並從宏觀上尋找教育、預防和干預的方法;可以為學校的分班教學、個別化教學提供前提條件;可以為弱智兒童、殘疾兒童和超常兒童等特殊兒童提供鑒別、篩選和培養的措施;心理檔案所反映出來的學生興趣愛好的信息,可以為豐富課外活動、滿足學生的正當心理需求提供決策依據;同時還為從整體上評價一所學校的教育水平,提供了一套科學的評估系統,等等。
(二)可以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質量及科學研究的水平
學生心理檔案的建立有助於教師更好地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教師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必須了解學生個體間的心理差異,以貫徹落實因材施教的原則。建立學生心理檔案,能直接為教師提供學生目前的心理狀況,可以使教師了解每個學生的能力差異、個性特點、心理欲求、學習心理等,為教師科學地管理和教育學生提供直接的方法,從而使教師在教育工作中能有的放矢,減少盲目性,提高針對性,進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學生心理檔案的建立還有助於教師加強青少年心理的研究,提高科學研究的水平。通過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可以了解到在一定社會和教育條件下,不同年齡階段的青少年的心理發展特點和青少年所共有的心理特徵,歸納出青少年存在的心理問題和產生原因,從而提出適合青少年心理特點的教育方法。另外,青少年心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地發展的,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可以為青少年心理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教師可以通過對其中一系列數據的分析和概括,撰寫論文,從而提高教育科學研究的學術水平,也有助於加強對青少年心理的研究。
(三)有利於加強學校的德育工作,有利於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
面對新的形勢和當代學生思想、個性特徵的新變化,迫切需要建構一套新的、科學的、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內容和方法體系。近年來的教育實踐證明,心理學方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德青方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德育中十分重要的內容之一。學生心理檔案的建立有利於加強學校的德育工作,主要表現在:它有助於教師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個別差異;有助於教師發現和診斷學生個人或班集體存在的心理障礙與行為困擾;有助於教師客觀地了解學生在道德認識和道德情感及行為上的發展水平,以便採取恰當的方法進行教育與管理工作;可以幫助教師有效地了解學生在特定社會環境下的政治態度、思想問題和意見要求。
(四)為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動態的監測手段
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從縱向看,為學生個人心理健康發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條件。它是每一個學生心理成長的軌跡,學生可以通過心理檔案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況。在發現自己有心理問題時,就可以積極尋求心理輔導和心理咨詢,通過一段時間的調整或矯治,仍可以通過心理檔案考察效果,因此它能對每位學生個人的心理成長、心理潛能開發提供幫助,為通過心理輔導和心理咨詢解決學生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提供了重要保證。從橫向看,學生心理檔案可以揭示教師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問題,揭示學生共性心理品質的問題,能促進學校和教師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方法、創設良好的學校心理環境,設法通過各種手段去進行教育和訓練,從而提高學生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
二、學生心理檔案的內容
心理檔案的內容,又稱心理檔案的項目,是指能從中揭示或了解到的有關學生心理狀況、心理特點等的材料。學生心理檔案的內容,應盡可能全面反映學生的心理特點,從而為學校教育提供可靠准確的信息。學生心理檔案一般包括兩大方面:一是影響學生心理發展的基本資料,亦即學生基本情況,主要包括個人基本情況、家庭生活情況、學校學習生活情況及對個人生活有影響的重大社會生活事件等。二是反映學生心理狀況和心理特點的資料,主要包括智力水平、個性特徵、心理健康狀況、學習心理特徵、職業能力傾向類型等。具體說來,學生心理檔案內容如下:
1.學生基本情況
學生基本情況主要是提供一些背景資料,以幫助教師深入分析學生心理,正確診斷學生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其一是個人簡介。主要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月、籍貫、民族、政治面貌、就讀學校、年級、家庭住址、愛好特長等。
其二是身體狀況。主要包括血型、一般健康狀況、身體發育狀況、生理缺陷、個人病史等。
其三是家庭生活環境。主要包括家庭成員的工作性質及職務、文化程度、家庭的組織結構、家庭的居住環境、家庭的經濟狀況、家庭氣氛、家長的教育方式與態度、親子關系、是否獨生子女、家中排行等。
其四是學校學習生活情況。主要包括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態度、學習習慣、思想品德、行為習慣、體育運動、交際水平(含師生關系、同伴關系)、擔任班幹部情況、獲獎情況等。
其五是對學生個人生活有影響的重大社會生活事件。如家庭成員的死亡、父母離異、與教師同學關系緊張、生活條件改變、影響生活的重大挫折等。
2.能力狀況及其教育建議
主要是指學生的智力水平如何、智力特點怎樣,如何進行有針對性的智力訓練;學生的言語智能和數學智能水平如何,言語概括、言語推理、數學概括、數學推理、解決問題的能力分別處於哪個等級;能力傾向鑒定及創造力測量等。
3.人格特徵分析及培養建議
主要是指學生的性格類型及特徵、氣質類型及特徵,個性心理有哪些特徵,個性心理中有哪些良好或不良的品質,怎樣進行教育,學生的興趣、態度、人際關系及品德的特點等。
4.心理健康狀況及輔導策略
主要是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鑒定,有無心理問題或心理障礙,程度如何,怎樣進行教育或矯治。
5.學習心理分析及教育對策
主要是指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動機、學習意志力、考試心理、學習困難的診斷,學習認知因素分析、學習動力狀況分析、學習社會因素分析,怎樣優化學生的學習心理等。
6.職業能力傾向類型分析及指導
主要是指學生的職業興趣、職業能力的診斷,分析其適合從事哪一類工作,從而為學生作升學就業指導。
以上是學生心理檔案的一般內容,在建立心理檔案過程中,可以根據本校實際選擇其中的內容。
三、資料搜集的方法
確定了學生心理檔案的內容後,就要搜集反映這些內容的資料和信息,這是建立心理檔案的關鍵。學生資料的搜集方法主要有觀察法、自述法、談話法、問卷法、作品分析法和心理測驗法等。
1.觀察法
觀察法是有目的、有計劃、系統地獲取處於自然條件下學生資料的方法。按心理輔導教師是否參與學生活動,可將觀察法劃分為參與性觀察法和非參與性觀察法;按心理輔導教師在觀察時是否藉助於儀器,可將觀察法劃分為直接觀察法和間接觀察法。對於觀察的結果,可用下列三種方式作記錄:
(1)評等法。心理輔導教師對所觀察的特質或行為評定等級,比如學生對某種事物可以是不喜歡、不太喜歡、一般、有點喜歡、很喜歡,教師可以在預先印好的表格上按級劃圈。
(2)記錄出現頻率法。心理輔導教師將規定好要觀察的學生的項目預先列印在紙上,凡出現了某種現象,就在這個現象的框上畫一個"√"號。
(3)軼事記錄。軼事記錄是指教師把觀察到的學生情況,以敘述性文字所作的一種簡明的記錄,包含學生的姓名、性別、年級、觀察時間、觀察事實及其發生情境的描述、教師的解釋與建議等。
2.問卷法
問卷法是心理輔導教師運用統一設計好的問卷向學生了解情況和征詢意見的方法;問卷是按一定的理論假設設計出來的,由一系列指標、變數所組成的搜集資料的工具。採用自編的問卷調查,如用書面問題、表格讓學生回答、填寫,可了解學生的一些基本情況,了解他們的心理活動。
3.作品分析法
作品分析法是指藉助學校的各種評定和記錄以及學生的作品來獲取信息的方法。如通過對學生的學習心得、筆記、作文、自傳、各種作業、試卷、模型和其他創作作品等的分析,可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其中,自傳分為主題式自傳和綜合式自傳。主題式自傳的內容限於個人生活的某一方面,如"我的家庭生活"、"我的學校生活"等。在對學生自傳進行分析和解釋時,要考慮以下問題:自傳反映了學生什麼樣的一種情緒基調?自傳中提及到哪些重大經歷和重要的背景資料?在按時間順序記載個人經歷時有元明顯的時間中斷?有無逃避敏感問題的意向?等等。
4.談話法
談話法是指心理輔導教師與學生或其較親近的人通過直接談話的方式來了解和研究學生心理的一種方法。通過談話法,可了解學生真實的心理背景、過去的心靈創傷等。
5.心理測驗法
心理測驗法是建立心理檔案中最主要和最為常用的方法,其關鍵是選擇合適的測評工具進行施測。在選擇合適的測評工具時首先要考慮選擇標准化測驗,其次要明確測驗的目的、功用及適用范圍。
四、結果解釋和心理檔案的建立
在搜集了學生資料後,就要對每一種資料,尤其是心理測驗的結果進行解釋,並結合學生基本情況提出教育培養上的建議,然後再建立心理檔案。
1.統計及結果解釋
心理輔導教師要按照每一測驗所提供的計分標准進行統計,並要將原始分轉換成標准分。在計分統計過程中一定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其次是將統計出來的分數賦予一定意義並將有意義的信息傳遞給當事人或其他教師及家長。在進行分數解釋時,要參考常模資料、效度資料,還要考慮測驗情境等其他因素。在向當事人或其他人報告時,一般只需告訴測驗結果的解釋,並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使用當事人所能理解的語言;保證當事人知道這個測驗測量或預測什麼;使當事人知道他是和什麼團體進行比較;提出科學的有針對性的建議。
2.提出教育培養建議
根據結果解釋,圍繞如何發展能力、培養創造力、優化人格、促進心理健康、提高學習成績以及指導升學或就業等方面來提出教育培養建議,這是建立學生心理檔案的目的所在。因此,我們要根據結果解釋,並結合學生各方面的情況,首先分析其形成原因,然後科學地、有針對性地提出教育培養建議或輔導策略。
3.建立學生心理檔案
學生心理檔案的形式主要有文本式和電腦軟體式,文本式又有檔案袋和專項卡片兩種方式。電腦軟體的形式,可以減少差錯,防止資料丟失,保證資料管理的准確規范、安全可靠,進而提高工作效率。
五、學生心理檔案的使用
建立學生心理檔案的目的是促進學生心理發展和人格健全,維護學生心理健康,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提高學校教育教學效果。為此必須正確使用學生心理檔案。在使用學生心理檔案時要結合學校、年級、班級和學生本人的特點來進行,要有整體觀念,把學生心理檔案看作是一個相互聯系的系統,因為心理檔案的各方面內容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具體說來,在使用心理檔案過程中有以下要點:
(一)根據學生心理檔案反映出來的不同年級的能力、人格、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特點來進行分班、分組,選拔學生幹部,制定教學計劃,開展心理教育活動,從而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根據學生心理檔案,可以研究每個年級的學生在能力、人格、心理健康方面的總體狀況和特點,在進行年級分班或班級分組時,可按照能力水平、人格特點等因素來進行分班編組。在選拔學生幹部時,也可根據其個性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鍛煉。在制定年級教學計劃或班級教學進度時,也要結合各年級或各班的實際情況和智力特點來進行,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如通過分析某班學生心理檔案,發現該班學生的智力水平普遍較低,因此,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應適當減少教學內容,降低難度,放慢教學進度,並在教學過程中將發展學生的智力放在首位,開展多種形式的思維訓練等。對於各個年級或班級中存在的一些共性或傾向性的心理問題,則要開展全校性或班級的心理教育活動來進行團體輔導。
(二)根據學生心理檔案中所提出的教育培養建議,積極地有針對性地做好個別輔導工作
每份學生心理檔案,都提供了學生的能力、人格、心理健康、學習心理及職業能力特點等方面的較為具體的教育建議或培養策略,我們可以根據這些建議對該生進行個別輔導。由於個別輔導工作量大,所費時間長,因此在進行個別輔導時,主要是針對那些問題較多或較嚴重的學生進行。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也可以對每個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在個別輔導時,可以是針對學生的某一方面問題,也可以是多方面或全方位地進行輔導,這要視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
(三)根據學生心理檔案所提供的信息,進行教育科學研究工作
學生心理檔案是一個動態發展的檔案,它反映了學生心理的成長軌跡。從學生心理檔案中不僅可以了解學生心理發展的軌跡,而且可以考察我們教育措施的效應,因此可以藉助學生心理檔案來加強對青少年心理及教育科學的研究工作。此外,從橫向來看,可以通過學生心理檔案提供的資料來研究某種心理品質的發展水平、影響因素及各種心理品質之間相互作用的機制等。

2. 小學生問題行為的教育干預與矯正策略

(一)理論依據
1、行為矯正理論
行為矯正的研究起始於本世紀初,至60年代開始得以應用並迅速發展。行為矯正的理論基礎包括四個方面: 經典條件反射論、操作操作條件反射論、 認知行為矯正理論和社會學習理論。80年代以後,行為矯正的發展更為迅速,表現在不僅出版的許多有關兒童行為矯正的新雜志,還召開了各種行為治療的 學術會議。據統計,80年代以後,世界各國行為矯正的研究報告成為心理學者用來處理兒童和成人行為問題的主要理論基礎,例如 ,在美國 心理健康研究所的有關心理社會研究的論文中,約有70%屬於行為矯正,同時約有59%的臨床心理學家採用行為矯正來處理兒童行為問題。
目前行為矯正具體方法的種類繁多,已被公認為是一種客觀的科學方法,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治療技術。但我們限於條件無法照搬照抄行為矯正的方法來 治療小學生的多動性行為問題。我們課題組想藉助行為矯正的理論探索與教育相結合的能有效改變或消除學生多動行為的策略,故我們提出本課題。
2、感覺統合理論
1972年美國臨床心理學家AyresA.J.首次提出感覺統合理論(Sensory Integration Theony),她認為感覺統合是指大腦將從身體各種感覺器官傳來的感覺信息進行多次的組織分析,綜合處理,從而做出正確決策,使了體和諧有效地動作。當大腦對感覺信息的統合發生問題時,個體就不能順應環境,更無法完成復雜的認識活動。這種狀態稱為感覺統合失調(Sensor Integrative Dysfunction)。 感覺統合失調的兒童常有的現象有: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或做作業磨蹭、動作不協調、脾氣暴躁、攻擊性強、喜歡招惹別人等。感覺統合訓練目前在日本及歐美等發達國家已相當普及,在我國亦逐步認識到其重要性。因此,我們課題組想運用感覺統合理論並結合實際情況,探索適合教育和訓練學生多動性行為問題的有效方法。
3、以人為本的民主教育理念
小學生正處於身體外形、體內機能、神經系統等生理發育的重要階段,處於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技能和培養社會實踐能力的重要階段,處於學習適應、學習交往、學習合作的重要階段。我們的教育訓練尊重每一個學生,著重開發這些學生的潛能,使他們在各方面能得到生動、活潑、和諧的發展,協調學生身心,發展學生健康的個性、人格,培養一代新人,應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應有之義和重要抓手。
1、 學生身心發展理論
人的素質包括三個層面: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文化素質。當前由於家長的過分溺愛,物質生活的優裕,造成了孩子自主意識差,依賴別人,在挫折面前悲悲切切,心理承受能力極差的現象,加上家長與孩子間,缺乏科學合理的心靈溝通,採用不當的教育對策,加重了學生學習心理的障礙,使得學生與老師,孩子與家長處在對立的緊張的關系中,他們在期望家長「理解」的同時,卻很少能理解師長的良苦用心和殷切期望。而這些問題的出現,並不是學生的道德品質問題,而是心理問題。其中心理素質居於人的素質結構的中介層面,因此,我們從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出發,研究學生的各種行為,探索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有效途徑。
(二)實踐意義
有多動性行為問題的學生上課坐不住、動作不停、東張西望、心不在焉、注意力分散、跑進跑出、做小動作、敲桌子、搖椅子、切橡皮丟人、撕紙頭、拉同學頭發…… 他們好像一架上足了發條的機器,片刻不停地動來動去,給家長、老師和學校帶來無盡的苦惱。家長老師都急切地盼望能有良策來改變這些學生的不良行為,使他們能和其他學生一樣正常學習,應此我們提出了本課題。
二、國內外研究現產評述
我們課題組搜索了有關網站,翻閱了大量的書籍。發現,兒童多動行為的問題非常嚴重。一般而言,歐洲診斷偏嚴,美洲診斷較寬。如英國 Rutter(1976)報告的患病率僅0、1%,而美國報道多在5一10%之間。中國報道,以學齡期兒童調查廣州(1977)1、3%,南京(1981)3、3%,上海(1983)13、4%,北京(1983) 山區、郊區、城市的調查分別為7、0% 7、3% 8、4%。湖南(1993)對城鄉8644多4一16歲兒童,按DSMIII一R標准檢查,發現總的檢出率為6、04%。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上海市心理咨詢中心和上海市第二醫科大學曾通過對全國22個城市26個單位的2400多4一16兒童心理健康現狀調查發現我國兒童心理問題的檢出率為10、2——14、5% 其中 占第一位的是多動症7% 左右 ,且主要發生在6一11歲(小學時期)。
筆者對我校 9 多學生用 【CCMD-II】 【DSM-IV】 表測試後發現,多動行為檢出率為 。
從資料來看,對兒童多動性行為問題的研究,從醫學角度出發的多,純理論的多。從國內教育來看,各地的研究起步較晚,還處在各自為政、各自為本的狀態,能供一線教師借鑒和操作的案例微乎其微。從國外教育來看,德國,美國,日本等國對多動性行為問題學生的教育訓練有一定的經驗,但由於國情不同,他們的方法我們無從借鑒。
(三)、研究方案
1、內涵的界定
本課題所指的小學生是指在小學1-5年級的學生。
多動性行為問題,是指小學生表現出與其實際年齡和心理生理發育階段明顯不相稱的以活動過多、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激動和沖動、任性和情緒不穩定為主要特徵的行為。
教育干預對對策:是指從教育入手尋找干預小學生多動行為的策略。通過課題的實踐和研究,使研究對象減少或消除多動行為。在理論指導、基本原則、策略、方法、操作等方面進行探索研究,形成新的教育干預策略。為一線教師提供可操作的成功案例.
2、研究目標
通過對小學生多功性行為的干預,探討小學生多動性行為的有效干預途經和方法,幫助他們減少或消除多動行為障礙,使他們能正常學習和生活。
3、研究內容
(1)小學生多動性行為問題干預的理論指導。
(2)小學生多動性行為問題現狀和調查及分析。
(3)小學生多動性行為問題干預的策略。
研究重點:小學生多動行為問題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要進行干預,干預的目標是什麼,以及小學生多動性行為問題干預的有效途徑和策略是什麼。
(4)小學生多動性問題干預過程的內容構建
設計教、矯結合的課堂教學模式,通過對多動行為學生前後行為的情況對照,主要訓練學生減少或消除不適當的多動行為。
(5)小學生多動性行為問題干預的操作途徑及方法的研究。
4、研究的方法:
准備階段:以調查研究法為主輔以文獻研究法。
實施階段:行為研究法為主輔以實驗法、個案研究法和觀察法和實踐反思法。
總結階段:經驗總結法
2、 研究的過程
准備階段
(1)查閱文獻資料,通過查閱資料和有關網站,了解國內外多動性行為問題的教育的進展情況,最新研究動態、急需解決的問題,以及開展此項研究的理論依據。
(2)課題論證的准備。
(3)制定研究 計劃,根據本校多動性行為問題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研究計劃,設計研究方案和測試。
(4)用_【CCMD-II】【DSM-IV】量表,較科學的診斷出患有多動行為問題的學生。
(5)開展現狀調查:運用不同的調查方法(問卷調查、訪談調查等),收集相關的研究資料,從現狀調查入手,分析出我校患多動性行為學生的行為特徵和產生多動行為的原因等。
實施階段
(1)小學生多動性行為問題干預過程的內容構建。
(2)小學生多功性行為問題干預的操作途徑與方法的研究。
為了有效干預小學生的多動行為,選擇干預的有效途徑。
正負強化法 問題強化法 懲罰法 消退法 游戲法
家校聯系法 模仿法 情景法 多種感官訓練法
在課外主要是採用個別教育法,對學生進行一對一、因地制宜的訓練干預
總結階段
(1) 收集分析整理研究資料
(2) 撰寫研究報告
(3)形成小學生多動行為問題干預的案例集
四、本課題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本課題擬解決的主要問題是探索干預小學生多動性行為問題的教育對策。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較科學的干預目標,並分解干預內容,制定出短期目標,並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精神。干預內容要有目的、分層次。
創新之處
對兒童多動性行為問題的干預雖然在國外已有許多經驗,但在我國還是剛剛興起,且可供一線教師借鑒的方法和案例少之又少,本課題旨在努力形成有較強實踐指導意義和推廣價值的研究成果,這是本課

3. 關於小學生家庭教育現狀與對策研究的提綱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它有利於學校培養優秀合格的人才。目前,在學生中厭學的越來越多,很多學生不做或不願意做家庭作業,大部分都是因為家庭教育不力,家長監管不力造成的。我對我校四、五、六三個年級近百名學生進行了走訪調查,現將一些情況簡單分析如下:

1、忙於掙錢,放任自流。應該說在學校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家長常年在外打工掙錢,把孩子的監護教育全部託付給孩子的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父母頂多也就是按時寄回一點生活費和學費,而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等大都文化程度低,家務、農活忙,根本沒能力和時間去輔導教育孩子;還有一部分學生就生活在父母身邊,但父母也是早出晚歸或忙於掙錢或忙於農活或忙於撲克麻將,對孩子的教育根本不聞不問,放任自流。他們認為把孩子交到學校,教育就是學校的事,根本不需家長再操心了,結果就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空白。這就造成了這些家庭中的孩子學習上隨意性強、惰性強,出現了家庭作業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的現象。

2、家境較好,嬌生慣養。在我調查的學生中,有一部分學生家庭條件優越,而且還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那就是家中的小皇帝,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那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掉了,事事都遷就他們。有時教師想加強管理,孩子的家長特別是爺爺奶奶就會立馬找到老師,告訴老師家裡就這一個孩子,讓老師可別訓斥孩子,作業願意做就做,不願意做就別讓他做,能學多少就學多少。當然也有的父母想加強教育但又不知怎麼去教,捨不得嚴格要求孩子。結果這部分孩子生活鋪張,缺少禮貌,習慣差依賴性強,家庭作業即使做了也質量不高,少有成績較突出者。

3、教育誤導,求德為嚴。主要表現為家長教育孩子重文化,輕德育;重分數,輕品質;重打罵,少說服教育。這類學生大部分綜合素質較低或逃學厭學,不良習氣較重。對於家庭作業,他們獨立完成能力較差,或根本不能獨立完成,要麼花錢找同學做,要麼威脅一些弱小的同學幫他去做。

4、家風淳樸,教子有方。也有很多家庭經濟條件一般,父母的文化程度也不一定多高。但這樣的家庭,家庭和睦,大人勤勞儉朴,品行好,對子女的教育培養十分重視,經常督促孩子的學習,每天及時檢查並輔導孩子的家庭作業,定時到學校走訪老師。這類家庭中的孩子往往能吃苦耐勞,自覺性較強,品性好,成績也較突出。

當然還有其他一些不良現狀,但主要就這四種狀況出現較多,如不及時針對這些不良現狀,加強和改進家庭教育,將會嚴重影響學校教育的開展。

4. 本科教學教育專業,畢業論文。關於小學生學習壓力成因分析及對策研究的開題報告

關於小學生學習壓力原因研究報告

一、從何而來

面臨小升初,小學生的家長們在無形中給孩子們添加壓力,這種壓力從何而來呢,讓我們來做一做調查

二、怎樣解決

1. 了解小學生的課餘生活。

2. 查閱書籍,報刊等看看這種「壓力方法」好不好。

3. 還有沒有更好的學習方法可以緩解學習壓力。

三、整理並解決

信息渠道
涉及方面
具體內容

上網的調查
小學生的課餘生活
關於課余興趣——家長認為課余的個人興趣說說就行了,現在學習那麼忙,根本就沒有課余時間去培養個人興趣。

查閱書籍,報刊,上網
「壓力方法」好不好
壓力方法並不好,它很有可能讓學生出現心理疲勞,不但提高不了其學習成績,還會加深情緒波動、思考遲鈍等根源性問題,形成惡性循環,必加快其成績下降。

書籍
緩解學習壓力
1從興趣出發。在學習中培養自己對獲得知識的興趣,把知識應用到生活中來,嘗到知識的「甜頭」,發自內心願意學習,這樣學習的壓力自然就減少了。

2注意學習方法。比如學會有主有次,不要「眉毛鬍子一把抓」,對學過的功課要及時復習,並努力做到消化吸收地記憶等等。

3自我調節和放鬆。比如壓力越大,時間越緊越要注意勞逸結合,必要時放下功課散散步,玩玩球,聽聽音樂,做一些體力勞動,轉移一下注意力,甚至沖沖涼,洗一個熱水澡等都可以臨時減輕學習的壓力。

四、結論

1, 家長應給孩子們一個空間,我認為,學習壓力就是在無聊的課外補習中出現的。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陰,家長們應該激勵孩子,讓孩子們在興趣中學習自然找到了好的學習方法,同時找到了自信,得到了壓力的緩解。總之,家長要給孩子們有一些放鬆。

2, 其實「壓力方法」會得到孩子們的心理疲勞。比如:孩子會在上學前出現頭疼,肚子疼等現象。這時您就要想一想壓力是不是太大。並且,孩子的學習成績會迅速下降,同時會記憶力減退。這就是壓力大的後果。

3, 專家認為緩解壓力最簡單的就是安排一些短時間的放鬆。比如說講一個小笑話,或者是聽一些小相聲,或者聽一些輕音樂,這樣可以使你身心放鬆。放鬆以後再來學習,你的效率會非常高。體育鍛煉及交流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如果想通過體育鍛煉調整自己的情緒的話,跑步應是最適合的。但是不要參加有競技性的體育,第一可能會有傷害,第二有輸贏會影響你的情緒。也可以找老師、家長及朋友談談心,發泄一下你的情緒也許會豁然開朗,積極的投入到學習中去。

5. 學生基本心理情況記錄表中的教育措施怎麼說

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常見問題、原因分析和教育措施 一 根據我校學生2012年心理健康調查問卷顯示:50.1%的家長沒有固定工作,直接影響家庭教育質量。13.4%的家長教育方式簡單粗暴.40.3%的家長與學生溝通不好。46%的學生依賴性強,心理脆弱。15%的小學生生存在交往障礙大部分學生生活優裕,身體早熟,但心理發展不平衡,心理健康狀況堪憂。 針對這種現狀,我校提出了 「雙親心育」這種新型教育模式:即以心理健康教育為指引,以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為切入點,以互相親近為前提提出的相互溝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為目標,運用心理學、教育學等對教育者傳授有關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進行心理咨詢指導和良好的行為訓練。具體說來,即通過一定的教育手段,啟迪學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況和發展方向,通過一定的教育手段,使受教育者努力達到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 所謂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心理活動在本身及其環境許可的范圍內,所能達到的最佳功能狀態。根據《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一書中所指出的正常心理健康標准、基本要求和特徵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1、具有穩定的情感;2、具有和諧的人際關系;3、具有符合其年齡特點的多種心理特點;4、智力正常;5、意志力發展好,自控力較強,有較好的適應能力。 二、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及主要表現 第一,不同年級均存在著厭學、依賴、困惑等學習心理障礙。表現為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害怕作業多,做作業依賴家長,考試時顧慮重重,致使大腦呈抑制狀態。

6. 小學生國學教育現狀、問題與解決對策

小學生國學教育存在的問題
1.小學生通過多種渠道對國學初步了解,但中小學校國學教育缺位,小學生接觸國學機會少
2.小學生主動參與意識較強,但多帶有功利性目的
3.小學生所學國學內容上貼近生活,內容多樣,但無法形成系統,教材權威性讓人質疑
4.小學生缺乏自主學習國學的意識
5.小學生學習國學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四、 對小學生開展國學教育的對策與建議
(一) 加強中小學對國學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將國學融入校園文化中去
(二) 關注小學生的現實生活,合理引導小學生對國學教育的看法,避免盲目跟風或全盤否定的傾向
(三) 注重教材編寫,加強師資培訓
(四) 社會多方助力增加小學生接觸國學的機會

7. 小學課堂中運用新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小學教育專業畢業論文題目(參考)序號 論文題目1 淺談中小學教師專業化及其發展2 福建小學地方性課程中加入方言文化課的構想3 教師教學風格對小學生學習習慣形成的影響4 廈門市家校合作的現狀、問題及對策5 新課程背景下的文本解讀6 淺談小學「學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培養7 美國小學教師教育的基本特點及啟示8 小學習作評改的策略研究9 研究性學習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應用現狀的分析及其啟示10 中美小學教育本科專業課程設置的比較及啟示11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教師的審美素質12 信息技術與小學課程整和的問題與對策13 集美大學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科學素養的調查研究14 試論小學生學習習慣的發展特點及其培養15 當前語文課堂評價的誤區與矯正16 不同家庭結構對兒童個性的影響17 教學中批判性思維及其培養策略研究18 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及其相關因素研究19 網路成癮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影響20 小學習作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初探21 試論家庭教育在小學生自我意識發展中的作用22 淺談新課標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改革23 教師教學風格對小學生個性形成的影響24 關於小學教育專業本科生職業認同感調查研究25 當前家庭教育的不足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26 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27 新課改背景下的閱讀教學誤區初探28 淺析中國現代母親教育29 關於課堂提問以學生為主體問題的思考30 傳統個別化教學與網路個別化教學之比較31 福建小學教育專業本科畢業班學生職業意識初探32 廈門市小學生課余培訓調查研究33 研究型教師的成長策略34 淺談小學口語交際課堂教學的策略35 小學數學「實踐與綜合應用」教學的問題及對策36 台灣「感恩教育」教學範例闡析37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小學課堂教學38 小學數學課堂情境教學探究39 淺析當前教師評價體制40 在數學教學中加強情感教學的策略41 小學教師教學語言現狀調查與分析42 重塑當代大學生的人文精神43 淺談小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44 論推廣少兒經典教育的必要性和成敗關鍵45 放飛語文課堂 開辟求知天地46 「任務驅動型」口語交際教學模式的構建47 中國畫與西方繪畫的造型之比較48 小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49 中美小學教育專業本科培養目標的比較分析與啟示50 台灣電視節目對大陸中小學生的影響及其對策研究——以廈門市翔安區為例51 小學課堂教學中運用新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52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誤區初探53 廈門市民辦小學現狀調查與研究54 新課程背景下討論法的探索55 關於小學生視野中優秀教師的調查研究56 小學教師「隨班就讀」教育教學能力的研究57 感悟:詞義教學的新策略58 中日生存教育的比較及思考59 小學科學教學中「有結構材料」的研究60 大學生團體心理咨詢內容分類研究61 小學數學教學中游戲的應用與設計62 農村小學開設科技活動課的初步研究——以福建省武夷山地區為例63 21世紀中小學健康教育新思考64 新時期小學班級管理的策略初探65 小學數學概念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66 小學古詩教學要加強審美教育67 信息時代小學美術教學的策略68 淺談小學科學課科學探究活動的現狀和策略69 關於小學口算教學的幾點思考70 台灣小學教師教育的優勢及其啟示71 小學數學生成性課堂資源的開發和利用72 小學生家庭作業布置的誤區及改進策略的研究73 信息技術條件下小學生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74 小學數學課堂情境創設的誤區及對策75 小學生數學建模能力培養策略76 教育信息化環境下教師角色的轉變77 試論當前小學的科普教育78 小學生課外閱讀策略探究79 試論小學古詩教學中的情感教育80 試論金庸武俠小說對小學生的影響81 淺談互聯網對中小學生德育教育的影響82 高等數學思想方法的形成和發展及其教育功能——高等數學思想方法提升小學教師素質之見83 「概率統計思想」教育對培養小學生數學能力的影響84 小學教育專業教育實習存在問題與解決對策探討85 海峽兩岸小學段「統計與概率」的比較研究86 生命教育呼喚對話教育87 關於小學校園安全教育問題的若干思考88 Authorware和PowerPoint的比較89 教師在小學習作教學中的角色淺析90 廈門市小學英語教師教學能力調查研究91 電子檔案袋在小學評價中的應用92 淺析小學生收集和處

閱讀全文

與小學生情況分析和教育對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