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淺談怎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
一、素質教育的內涵素質教育的內涵是十分豐富的,其目標在於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公民。從素質教育的功能上看,素質教育能夠充分考慮人與社會的發展需求,一方面在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上提供保證,為學生的主動精神提供有效的時間和空間;另一方面也更為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培養其健全人格,從理性和感性的角度對學生進行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素質教育所關注的是人的發展,也就是以促進學生的發展作為核心價值。素質教育本身具有鮮明特點,與應試教育存在本質上的不同。一是時代性,素質教育是在國家建設小康社會的時代環境中孕育而生的,最能夠體現時代的發展意義,在科學發展觀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上具有切實意義。二是綜合性,也就是要求培養學生的均衡發展,在德、智、體、美各個方面都有所體現。三是主體性,素質教育充分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其個性和創造力的開發。四是長效性,素質教育注重終身學習。二、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意義素質教育是一種通識教育,不完全等同於基礎教育。現如今,我們的教育從幼兒園到中學,都在不同層面上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要貫穿教育的始末。素質教育包括學科教育、能力教育,也包括做人的教育。首先,素質教育的開展有利於學生對所學學科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傳統的教育模式只是通過教師一味地對知識進行講授,學生在課堂上完全處於被動地位,沒有自
❷ 小學素質教育的目標、內容是什麼
小學素質教育的目標是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質。內容是以尊重人的主體性和主動精神,以人為的性格為基礎,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
素質教育,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要達到讓人正確面臨和處理自身所處社會環境的一切事物和現象的目的。
基礎教育是一個接受全面教育的基礎階段,一般含小學、初中、高中階段的教育,指對年輕一代施以全面的素質教育,為他們未來做人和未來發展奠定基礎的教育。
我國基礎教育,一種屬於義務教育,指小學、初中階級的教育;另一種屬於非義務教育,指高中階段的教育,它是基礎教育的最後階級。
基礎教育是國民素質教育的奠基工程,具有鮮明的基礎性、相對穩定性,也具有一定的時代性。素質教育鮮明地體現了基礎教育的基本特徵。
(2)談談對小學素質教育的看法擴展閱讀
李嵐清副總理指出:「素質教育從本質來說,就是以提高國民素質為目標的教育。」這是從教育哲學的角度在教育目的層次上對素質教育概念的一種規定,這一規定把素質教育與其他種種不是以提高國民素質為目標的教育區分開來。
例如,它明確地區分了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
第一,素質教育的目標是提高國民素質;而「應試教育」的目標是「為應試而教,為應試而學」,在此目標導向下,即使客觀上能使部分學生的某些素質獲得淺層次發展,也只能是片面的,以犧牲其他方面發展為代價的。
第二,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目標,必然要面向全體學生,面向每一位未來的國民;而「應試教育」則把目光盯在少數升學有望的學生身上,棄多數學生於不顧,甚至不惜將正常兒童扣上「弱智」帽子,使其不列入分數統計。
第三,素質教育為了提高國民素質,強調教育者發揮創造精神,從學校實際出發設計並組織科學的教育教學活動,促進受教育者在自主活動中將外部教育影響主動內化為自己穩定的身心素質;而「應試教育」則使教育者跟著考試指揮棒亦步亦趨,在教學方法上以灌輸、說教、被動接受為基本特徵的。
❸ 小學生素質教育的現狀和問題
「素質」原本是指一種特徵,這種特徵包括人的感覺器官、神經系統和運動器官等,它是人們提升技能和學習知識的基礎,性格、意志等是素質的外在表現。如今,素質變為了一個具有綜合性的概念,指人通過個體自身的實踐和認識,並結合後天環境和教育的影響,形成自身發展的相對穩定的基本品質。
一、什麼是素質教育
完整的素質結構包括生理素質結構、文化素質結構和心理素質結構。在完整的素質結構中,基礎是生理素質結構,中介是心理素質結構,而核心內容則是文化素質結構。三種素質結構相互制約,相互滲透,並存於統一的整體素質結構。因此,整體素質結構是素質教育實施的著力點。素質教育的目的是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宗旨是提高國民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勞動技術、身體心理素質等。換句話說,合理處置知識學習、素質提高和能力培養三者的關系,是素質教育的關鍵理念。素質教育是為了讓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二、小學素質教育有何重要意義
小學生的整體素質關乎我們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決定著我國人才資源的發展水平。如果要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基礎教育的受者必須面向全體受教育者,而不是少數高級學校的學生。以此角度來看,素質教育是創造每個兒童的教育,而不是選擇合適的兒童進行教育。人的基礎素質包括思想品德、科學文化、勞動技能、身體心理等素質。通過教育,使學生的基礎素質得到發展和提高,是教育者的職責,也是基礎教育的首要任務。
三、什麼是影響小學素質教育的主要因素?
通過對小學素質教育的研究,我們可以發現,制約小學素質教育發展的主要因素如下:
1.對素質教育概念不清,導致認識狹隘
對素質教育缺乏完整認識導致一些學校管理者和老師對素質教育概念的理解太過狹隘,其教學內容具有明顯的片面性。部分老師把素質教育和第二課堂混淆,一提到素質教育,就想到第二課堂,主要內容即是興趣小組。在這種影響下,各種補習班、興趣班如雨後春筍。結果人們發現素質教育依然沒能勝過課堂教育,於是人們又把主要心思放在抓學科教學的改革,自然又忽視了第二課堂。學科教學,主要內容是語文、數學、英語等帶有顯著成效的學科。由此可見,對素質教育理解上的狹隘導致各種教學內容缺乏內容上的銜接和貫通,明顯與素質教育的系統性原理相違背。結果導致素質教育並沒有深入發展。
2.應試教育依然影響深遠
在我國漫長的應試教育的背景下,考試成績成為教育成果的主要標志。考試成績與學生的升學狀況掛鉤。這種盲目重視考試分數的現象短期內並不能消除。社會上部分人還表示素質教育減少了學生的學習時間,對升學率具有負面影響。可見,應試教育根深蒂固的影響是制約素質教育發展的不良因素。
3.教育內容改革落後於教育形式改革
如今,我國的小學教材在內容上做了很大的修改,但升學考試仍是教材內容的目的。雖然條件良好的部分學校選購的有選修教材,但在這些教材中存在重點學科和非重點學科。重點學科就是升學考試中會考到的學科。非重點學科自然要給重點學科讓路。當然,各地學校情況和教育水平存在差異,開設選修課或活動課具有很大的隨意性。應試教育的怪圈依然難以跳出。
4.素質教育急於求成,結果適得其反
管理者急於求成的心理導致在教學改革中缺乏規范性。實施目標、實施方案均不明確,實施計劃不完善,大多是修補性的臨時方案。功利、攀比是急於求成的根源。在改革過程中表現為不斷變化教學課題,沒有持之以恆。缺乏資料積累、資料分析和資料總結的實施過程,結果適得其反。因此,素質教育不可急於求成,一步步不斷實踐,積累經驗才是我們要堅定的路線。
四、加強小學素質教育有何舉措
1.轉變教育觀念,注重思想創新
通過認真學習總結,創新思想,教師可以充分認識到素質教育的目標是適應現代化發展的需要,教導學生學會做人,做事,學習,勞動,教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以後的學習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轉變教育觀念要求教師在教學方法上要有徹底的改變,採用創新的「啟發式」教學,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思想,放棄原來的「填鴨式」教學。這樣有利於學生充分發揮其個性和潛力,使學生全面發展。
2.繼續進行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進行素質教育的主要渠道即是課堂。通過課堂提高教學質量是實現轉機的關鍵。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就需要繼續加大課堂改革力度,優化教學目標和課堂環境。教師應尋找讓學生主動學習的途徑,創新教學方法,變被動教學為主動學習,改變學生課上、損失課下彌補的習慣。
3.加強師資建設,改革教學內容
為提高學生創新能力,教師應制定全面的課程教材體系,及時補充體現時代要求的新內容。高質量的師資隊伍是高質量的教學成就的基礎。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修養品德,強化教師技能培訓,激發教師奉獻精神是素質教育對教師的基本要求。因此,要改變小學教師教書匠的形象,提高教師的教學品味,以促進教師由學者型向科研型的轉變。
4.家庭配合學校,注重人文教育
孩子的第一所學校是家庭,第一任老師是父母。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父母應積極配合學校的工作,如春遊、軍訓等。除此之外,父母也應注重孩子的人文教育,比如教孩子一些生活常識、人生道理,學習最基本的人生品德,為學生的成長打下基礎。
❹ 關於小學素質教育經驗報告
淺談小學古詩教學與素質教育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詩不僅語言精煉優美,而且意蘊深刻,境界動人,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初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情操,陶冶愛美情趣的重要教材。它不僅是我們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好題材,對加強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尤其起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 挖掘古詩內涵,提高學生思想素質。
孔子說:「詩,可以興,可以群,可以怨。」他是把詩歌作為可以治理國家、教化人民的重要工具來說的。這是我國古詩千百年來常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九年制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明確指出:「小學是學習語文的基礎階段,必須切實打好聽、說、讀、寫的基礎,加強思想教育,發展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編入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詩都是從孩子的身心發展的特點出發編選的。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歌頌祖國大好河山和美麗風光的。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早發白帝城》,張繼的《楓橋夜泊》,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杜牧的《山行》等。在這些詩中,詩人從不同的角度歌頌、贊美我們偉大祖國的大好河山和壯麗風光。通過這些古詩的教學,可以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我們祖國江山如畫,從小激發他們作為中華兒女的自豪感,培養他們高遠的眼光和博大的胸懷。
2、描寫自然景物和吟詠天成之美的。如駱賓王的《鵝》。其中「白毛浮綠水,紅掌撥青波」一句,寥寥幾字將鵝的外貌、優雅的在水中游動的身姿描繪得栩栩如生,從而從小培養孩子熱愛小動物的品質。又如楊萬里的《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一句將夏日的美景描繪得生動逼真、美不勝收。使學生認識自然,領略自然之美,天成之美,學會觀察生活,培養美的情趣。
3、歌頌勞動和勞動人民的。如李紳的《鋤禾》,「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盼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將勞動人民的艱辛,糧食的來之不易描繪得入木三分,從小教育學生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養成勤勞節儉的美德。
4、抒發愛國主義情感和親情、友情、鄉情的,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一句:「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將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對故鄉親人的思念表現得淋漓盡致。李白的《贈汪倫》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表達了詩人與朋友之間的深厚感情,這些古詩的教學,可以從小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和熱愛親人、朋友的健康情感。
從以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詩,雖然數量少、篇幅短,但對小學生的思想教育卻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我們在進行古詩教學的過程中,要使學生充分理解古詩內含的思想,從而達到提高學生思想品德的目的。
❺ 聯系下列案例,談談你對我國實施素質教育的認識與建議。 一位農村三年級的小學生在粗糙的本子上寫著這樣
我國的素質教育是以全面發展的教育思想為指導,案例中小男孩說他的理想是內變成一條狗,原因是容怕鬼,因此學校要通過德育引導學生逐步確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使他們正確的認識世界。其次作為老師對學生應給予尊重和理解,熱愛和關心學生,而不是全盤否定,這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信心。
❻ 結合實際談一談中小學應如何實施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是指,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
素質教育,是當代中小學生面臨的重大問題;是未來國家之棟梁必須之根本;當前必須要重視中小學生的素質教育;
中小學生的素質教育,需要學校和家庭一起重視和教育孩子;現在經濟發達了,收入高了,家庭條件好了,確忽視了中小學生的素質教育,孩子需要什麼就買什麼,養成不好的習慣;父母的行為就是孩子最好的教育,言傳不如身教,多和孩子溝通,培養孩子的各種好的行為習慣;
而在學校,學校教育就是: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在平時的工作中,老師應用科學發展觀來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學校的主要任務是培養人才。在學校管理工作中,應該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的辦學思想,對學校而言,以人為本,就是一切以教師和學生的發展為核心,給教師和學生提供良好的發展平台,創造良好的發展條件,實現教師和學生最大和最好的發展可能。確立以師為本的管理思想。學校管理的核心都是人,教師們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有思想,有感情,有獨立的人格,有各種需要,渴望自身價值的實現。學校管理要正視這特性,以教師的發展為本,樹立人本主義的現代教育管理理念,進行民主管理,建立合諧的人際關系,創設一種人人有事做,人人想做事,人人能做出事的環境,充分體現出每個人的人生價值。
確立以學生發展為核心的教育思想。對校長與教師而言,有一樣東西是我們的寶貝,那就是你要有追隨者-學生,在任何時候如果沒有追隨者,你將一事無成。我們清楚地認識到,每棵樹不可能長得一樣高,每朵花不可能開得一樣大,自然規律如此,學生發展的規律也不例外。我們學校的學生情況各異,每個學生的心理各不相同。有學習優秀的,有學習中等的,當也有學習困難的學生。我們要根據學生個性上的差異,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課堂教學中關注每個學生、挖掘每個學生潛能,讓每一個學生都體會成功的喜悅,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展。在學校落實科學發展觀,就要有長遠的觀點,我們要從學生實際出發,開設了語文、數學、寫字、微機等課,讓學生學到文化知識,學到謀生的本領,為學生將來走上社會自食其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在學校管理中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就要改變那種「以管人為中心」的管理方式,代之以「以人為中心 」的管理,尊重教師和學生的人格,尊重教師的工作和學生的學習,關心每一個教師和學生的情感,關心每一位教師和學生的存在和價值,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教師和學生工作、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進而形成學校良好的教風和學風。
總之,要提高中小學生的素質教育,必須學校和家庭相結合,共同培養孩子,提高孩子的素質教育。
❼ 淺談農村小學如何實施素質教育
農村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途徑
一、 農村小學實施素質教育,必須切實更新教育思想觀念
要以鄧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為指導,解放思想,尊重教育規律,開拓創新,迎接挑戰。在現代化的過程中,我們農村小學孩子們的父母作為勞動力大量輸入到城市,孩子們缺少了父母教育這一環,多的只是爺爺、奶奶的溺愛,我們必須要從這一現實出發,身兼老師與父母的雙重教育責任,從這兩個角度,去鼓勵、引導、啟迪孩子的求知慾、主動性和創造性,多一點關愛、少一點訓斥,多一點理解、少一點嚴厲,多一點引導、少一點灌輸,多一點鼓勵、少一點批評(我們學校提倡這「四多四少」,已經收到了明顯成效),以此為前提,「傳道、授業、解惑」,為孩子的終身學習與發展打好扎實基礎,使孩子們在德、智、體、藝、勞等各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素質提高、個性發展、具有創造精神和能力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成為新世紀、新時代所需要的人才,以適應全球競爭與合作的環境。
二、抓好領導隊伍建設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保證
著力建設一支事業心、責任心、進取心強的班幹部隊伍,在班幹部中提倡「誠信、務實、績效」。引導班幹部刻苦鑽研,做好本職,取信於學生;提倡務實精神,堅信有付出就會有收獲,在工作中既要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又要樹立憂患意識;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不斷鑽研,創出特色,使學生有所得,成績有提高,在工作中充分體現教師的人生價值。做到尊重學生、尊重家長、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善於與人合作,表現教師的良好修養和風度。
要立足本職,勤學習、勤思考、勤工作。嚴格要求、敬業實干,主動服務,淡泊名利,廉潔自律,勇挑重擔,敢於負責,勇於爭先。圍繞各自工作目標,圍繞教育教學質量,踏踏實實抓出成效。真正做到:以正確的思想引導人,以高尚的人格熏陶人,以實際行動帶動人,形成一個理論學習好、團結協作好、廉潔自律好、工作實績好的強有力的領導集體。
三、 加強師資力量的培養
農村小學實施素質教育,教師是關鍵。常言道:「打鐵要自身硬」,必須不斷提高教師的素養。不僅要求教師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和專業知識,更要求教師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忠於社會主義教育事業,愛崗敬業,愛生重教,為人師表、樂於奉獻、淡泊名利,在素質教育的實踐中不斷學習,不斷探索,不斷創新。除了上述基本要求,我要求我們學校的教師要做到「四能六有」,即:能說、能寫、能教課、能管班;有愛心,有研究能力,有強健的身體,有醫治學生心理疾病的能力,有良好的個性和特長,有現代意識。在日常工作中,就一些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以及一些好的經驗、創新舉措,開展經常性的教育研討,並在實踐中積極調整提高,使「學、練、用」相結合,練中學,用中練,學以致用,使每名教師既全面提高,又身懷一手「絕活」。
四、 不斷進行課堂教學的改革
農村小學實施素質教育,要優化課堂教學。備課、授課、作業布置與批改、輔導、監測與考試都要規范化,使得每個環節都有具體的標准。在具體教學中做到「三個結合」即:傳授知識與發展學生技能相結合、重視智育與重視德育相結合、重視教法教改與重視學法指導相結合,以強化課堂教學的「精品」意識,真正發揮課堂教學的主陣地、主渠道作用。同時,要堅持「六為主」、實現「五要度」,優化其結構,即以育人為主要目的,以培養能力為主要目標,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教材為主要依託、以練習為主要手段,以誘導為主要方法;復習鋪墊要「高效度」、導入新課要「強力度」、傳授知識要「參與度」、鞏固練習要「多角度」、課堂總結要「高濃度」。還要堅持「四著眼」來優化教育方法,即著眼於誘導,變「苦學」為「樂學」;著眼於引導,變「死學」為「活學」;著眼於疏導,變難學為易學;著眼於指導,變學會為會學。
❽ 談談我國中小學素質教育的問題所在謝謝!!
一、素質教育內涵與科技教育的內涵
(一)素質教育內涵
中小學的素質教育滲透並貫穿在各年級各學科的教育內容中,它是通過科技的教育途徑來提高人的自然素質水平,特別是提高人的社會素質水平。中小學的素質教育具體地講是指身體素質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素質教育、心理素質教育等的有機結合。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區別是,素質教育是把著眼點放在人的素質的全面發展上,目的在於促進人的素質的全面提高。中小學的素質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質」的關鍵所在。
(二)科技教育內涵
科技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它是以基礎教育為依託,通過科學教育和技術教育的協同,培養現代化科學技術人才的教育活動。是以傳授科學知識和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觀念、科學態度、科學思維以及科學實踐能力為目標的教育組織形式。科技教育包括科學教育和技術教育兩個方面。
二、科技教育同素質教育的聯系
(一)科技教育的目的任務同素質教育的內在聯系
我國中小學接受的素質教育內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素質教育、知識素質教育、技能素質教育、能力素質教育、心理素質教育和外在素質教育等十個方面。科技教育內容包括:科技意識教育、科技知識教育、科學思想方法教育、科學思維訓練、科學實踐能力培養、科學精神教育。科技教育的目的是使全體學生獲得比較系統的科技基礎知識和技能,培養他們運用所學到的科學知識去解釋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其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從素質教育內容與科技教育內容中不難看出;科技教育屬於高層次、高品位的素質教育。
(二)科技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迫切需要
在中小學整體素質結構中,科技素質尤其薄弱,中學生科學素養與社會的要求存在較大差距。因此,通過加強和改進中小學科技教育,強化青少年的科技意識,幫助青少年樹立科學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增強青少年對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地位和作用的認識,是當前實施素質教育的重中之重。普及最新科學技術知識,提高青少年學生的科技素質,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
三、科技教育教學實踐途徑及活動方法
(一)科技教育教學的途徑
1、改革、完善中小學科技教育課程。 從廣義上講,中小學科技教育課程包括了現行的中小學所有課程。 但是,自然科學知識的系統掌握是進行科技教育的基礎。自然科學專門學科的課程設置,有助於更加直接地在不同程度上對青少年的科技素質進行熏陶和訓練,引導青少年認識和了解科技發展和創造的一般規律,重視指導青少年理論聯系實際、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自然科學專門學科,在中學是指物理、化學、生物等;在小學是指自然、勞動和試行推廣的《現代科技》等。所以,小學增設《現代科技》課,就是完善小學現代科技教育的一個方面。作為學校行政領導來說,重視課程計劃中的每門學科教學,就是科技教育教學思想的體現。
2、強化學科教學中的科技教育。 從教材內容看,在編排時應注意滲透現代科技的基礎知識,引入現代科學思想方法。增加教材內容的科技信息含量,加強教學內容與社會生活的聯系,提高教學的社會針對性,用最新的科學技術知識和社會生活充實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先進性,以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在教學時,應充分發掘教材的科技內涵,將科技知識、科學思想、科學方法的教育融於教學過程之中,根據科學教育認知過程的特點,還要認真地確定好認知目標和認知策略。
從教學方法看,要堅持啟發式,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積極思維,引導他們自己發現和掌握有關規律。教師要善於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所提出的問題不論是實際問題還是理論問題都應緊密結合教學內容,並編擬成科學的探究程序,使學生能形成一條清晰的思路。為發掘學生的創造力,應鼓勵學生大膽猜想,敢於質疑,自覺地進行求異思維訓練。另外,要特別重視學法指導,使學生學會自我學習、自我發展。
從教學手段看,要重視觀察和實驗教學,努力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培養他們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習慣。還要盡量地使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增加教學的現代氣息,使他們感受到現代科技成果對教學的促進作用。
(二)科技教育活動方法
科技教育活動應是一些具有探究性、研究性和創造性的活動。中小學科技教育方法必須體現現代教育思想,常用的方法有發現法、創造性探討法、角色扮演法、實驗教育法、模擬創造法。
1、「發現法」。 也叫假設法、探究法、解決問題法、引導發現法等。它的涵義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像科學家發現真理一樣,通過自己的探究和學習,主動發現事物變化的起因和內部聯系,從中找出規律。在這個過程中體驗發現知識的理智感和完成任務的勝利感。
2、「創造性探討法」。 又稱創造性探討教學模式。它的操作程序強調:發問--思考--探討--創造這樣一條主線索。因此,教法本身就要突出創造性和探討法。
3、「角色扮演法」。 就是用演出的方法來組織開展教學。要運用小品、短劇或實現模擬等形式,寓科技教育於表演過程中。把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巧妙地結合起來,使教學過程生活化、藝術化,使學生在角色扮演和角色交往中,學習科學知識,激發科學興趣。
4、「模擬創造法」。 是根據科學教育內容的要求,向學生提供必要的工具和材料,指導學生運用已掌握的科學知識和技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和想像,獨立或協作完成某種科技作品(模型、實物、論文、圖形),即模擬創造法。運用模擬創造法開展教學活動,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鍛煉和提高他們思維能力、想像能力和動手能力,又能夠通過模擬創造的全過程,全面檢驗考核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發展水平。模擬創造法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應該是「創造」。在教學過程中,都是要堅持教學生敢於想、善於想、勇於實干;要多欣賞、勤鼓勵、耐心幫助學生。在任何情況下都沒有理由傷害學生純真的心靈和創造熱情。
❾ 你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建議和意見
為進一步加強我校的教學工作,切實提高我校的教學質量,促進學校健康發展。校領導在放暑假時就安排在假期思考對學校的發展由和好的意見?我認為應
該做好以下幾點:
(一)切實抓好隊伍建設,不斷提升隊伍素質
1、切實加強師德師風教育。學校成立師德師風建設領導小組,制定師德師
風建設的規章制度,嚴格規范教師的師德行為和品行操守,
學校結合實際、多渠道、多層次地開展師德師風教育。
2、切實加強教師業務學習。一是落實好教師的培訓;二是落實好教研學習
制度,做到業務學習有計劃、有專題發言人、有專題發言稿存檔、有記載;三是
落實好教師自學,每位教師建立業務學習摘記本,並注重實用、真實,克服流於
形式現象。
3、切實加強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的管理,發揮骨幹教師的示範、引領作
用。
4、切實提高教師的學歷水平和教育教學技能。
5、切實抓好教學管理人員和英語、美術、音樂、體育、自然、科學、計算
機等專任教師的專業培訓工作,提高專業水平。
6、切實做好教師合理分配、流動,最大限度地優化教師資源
(二)落實教學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學期初,學校要組織教師在集體討論的基礎上制定出詳盡的、切實可行的學科教學、教研工作計劃,合理安排各種教研活動。
教研活動應重點解決以下幾個
問題:
(1)認真學習研究各學科課程標准,吃透課標精神,把握教學方向,明確
各學科教學總體要求。
(2)結合各年級實際,有針對性的開展專題性研究,如起始年級的銜接問
題、畢業年級的復習問題、各種課型的課堂教學模式問題等等。
(三)抓常規,規范教學行為。
教學常規管理是學校管理中最基礎、最重要的工作。加強教學常規管理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保證。要轉變觀念,樹立高度的責任心和質量意識,對教師備課、上課、作業的布置與批改、課外輔導、學生成績的考核與評價等教學基本環節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並建立考評制度,嚴格考核辦法,把教師教學常規工作業績與年度考核、評優、評模、評職等掛鉤。
(四)抓評價,促進師生共同發展。
各校要淡化教學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
注重評價促進學生發展、
教師提高
和教學改革的功能。要發揮評價的正確導向作用,使評價有利於課堂教學改革,
有利於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有利於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1、建立有利於教師主動發展的評價機制。各單位要改變長期以來以學生學
習成績作為評定教師教學能力的唯一標準的做法,
建立起多元的、
符合素質教育
思想的、有利於教師成長的新型教師評價標准。
2、建立有利於課堂教學改革的評價機制。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學生的知
識來源於三方面:
教科書提供的知識、
教師個人的知識、
師生互動產生的新知識。
各單位要重新確定「課堂教學評價標准」
,要將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教育理
念、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師素養、即時效果等納入評價標准
中,要重點突出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3、建立有利於學生自主發展的評價機制。學生評價,主要應發現和開發學
生的潛能,
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發展。
在整個學生評價過
程中,要做到:評價指標多元化,評價方式民主化,評價機會多次化,評價內容
合理化。應採取自評、學生互評、小組評、家長評、教師評相結合的形式。學校
要充分利用學生成長記錄袋,
在學生發展過程中做好指導和記載工作,
學期末為
每個學生做出全面、客觀的評價。
(五)抓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終生受益。
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興趣、
習慣的黃金時
期。所以,我們要將學生的習慣養成作為一項大事來抓。
❿ 小學素質教育的重點有哪些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的目標與內容
小學階段的素質教育,應以促進小學生基本素質的全面發展為主要目標.基本素質包括思想品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及勞動技術素質.同時也應注意發展小學生的個性素質(包括小學生的良好個性心理品質、個性特長和個性潛能).上述小學階段的素質教育目標,可簡略描述為:「基本素質+個性素質」.作為單項學科領域小學數學素質教育目標,還應是《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數學教學大綱》所規定的教學目的和要求.《大綱》的「前言」部分開宗明義:掌握一定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我國公民應具備的文化素質之一.
……從小給學生打好數學的初步基礎,發展思維能力,培養學習數學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於貫徹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以提高公民素質為學科教學的總目標.在「教學目的和要求」部分提出了包括知識、能力、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標結構.在「各年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部分又對上述目標結構中的各子項分年級、分單元提出了層次分明、具體的要求,形成了小學數學學科教學的三級目標體系.
小學數學素質教育的內容,會議代表認為這是一個包括智力素質和非智力素質教育的系統結構.
智力素質是指感知、思維、概括、識記等方面,屬於人的認識活動范疇,它是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像力、思維力等要素的有機組合,其智力素質主要包括:
(1)知識素質.我國已實施九年義務教育,作為一個公民,對於數學中最基礎的知識,如小學數學中的整數、小數、分數、百分數以及一些計量、統計知識、幾何形體知識,都是日常生活和社會實踐中要經常用的知識,必須理解和掌握.在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啟發和引導,面向全體學生,讓他們積極動手、動腦思維,形成一個系統化、網路化的知識結構,內化為學生的知識素質.
(2)技能素質.為了人類的生存與社會的發展,無論對個人的生活還是對國家的貢獻,每個人都應該具備一定的技能素質.小學數學中的計算技能(包括口算、筆算、運用工具計算等),學生通過學習解決在日常生活和社會實踐中的實際問題,形成一定的計算技能技巧,這樣既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增強了自身的技能素質.
(3)能力素質.數學能力是智力素質的核心內容.小學階段學生的數學能力是由運算能力、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空間觀念、數學思考方法以及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組成的,能力的核心是思維,人的素質水平的高低,除與知識水平相關外,還與它的思維能力有很大關系.因此,小學數學教學不僅是傳授知識,還應引導學生參與學習過程,激發學生積極思維,提高思維能力,這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
非智力素質是指興趣、情感、意志等,屬於人的意向活動范疇,非智力素質主要包括:
(1)情感素質.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是以學生的心理活動為基礎的認識活動.教學過程既是學生認知發展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優化數學教學過程,師生應該具備良好的數學情感素質.數學的情感素質包括學習數學的態度、興趣、不怕困難攻克數學疑難問題的頑強學習意志,勇於進娶敢於競爭的學習精神.小學數學實施素質教育在此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可以大有作為.
(2)思想素質.挖掘教材中蘊含著的思想教育因素,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注意辯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培養學生實踐第一、對立統一、運動發展等觀點,養成科學的學習態度;結合數學教學對學生進行嚴格要求的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述內容都是對小學生進行思想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
與會代表認識到,小學數學素質教育中的智力素質與非智力素質應該同步培養、和諧發展,要摒棄「應試教育」中只注重知識教育、堅持分數標準的人才觀.
一個人在社會上生活,到底智力素質和非智力素質各起多大作用,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應該明確非智力素質也是教育的對象.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注意到了對小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中,更應給予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