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急求新人教版小學五年下冊美術教案(全部)
第二課美術作品造型的基本要素(2課時)
課型:綜合課
教學方法:講解、行賞、比較、練習相結合
1、教學目的
1、通過本課學習,2、使學生初步了解視覺形象的分類和造型要素的基本知識。
3、通過對美術作品中形的認識和分析,4、提高學生對藝術形的欣賞能力。
5、通過對本課的學習,6、使學生認識美術具有多種表現形式,7、從而8、提高學生對藝術形式美的欣賞能力,9、以及美術學習的興趣與信心。
2、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寫實造型、變形造型和抽象造型的區別,並能運用所學知識識別美術作品的不同表現形式。
難點:掌握基本要素的特點,並能運用基本要素分析作品。
3、教具、學具准備4、
教具;自製造型要素掛圖一張,不同表現形式的作品若干幅。
學生:課本、作業本、軟心鉛筆、尺。
5、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約2分鍾)
大千世界的各種物象形體,首先是被我們的眼睛感受到的,對視覺形象進行觀察和研究,會使我們獲得豐富的審美信息和多種知識,提高我們的審美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
板書:視覺形象的分類(約23分鍾)
盡管視覺形象復雜多變、豐富紛呈,但總體上可分為兩大類,即自然形和人工形。由自然力造成的,叫自然形(如山石、河岸、動植物等),人類出於某種目的造成的形,叫人工形(如產品、工具等)人工形中以表達思想觀念和審美感受為目的的,叫藝術形(如繪畫、雕塑、工藝美術等)。
板書:自然形
人工形
藝術形:表達思想觀念、富於審美價值。
提問:分別舉出生活中的自然形、人工形和藝術形的物象。
形還可以從不同方面進行分類,如材料上分,有紙材料造型、木材料造型、金屬材料造型、石質材料造型等。
(以問答形式討論欣賞作品,再作總結)
《飲水的熊》作者在創作中,用造型的基本法則之一即對稱手法,巧妙地表現了飲水的熊和它的倒影,且將石質材料打磨光潔,以表現小熊的可愛和水的清盈感。
《懷抱》以金屬材料製作的富有動感的造型表現了母子歡快的神情。《母子》則用概括的手法打磨光潔的木質,表現豐潤的母子形象,搖籃式的造型,激起了人們對童年的美好回憶。
板書:造型要素:(約18分鍾)
造型要素主要有點、線、面、體塊與空間、光與色、質地等。在藝術造型中,如能很好地利用這些要素,將使作品更具魅力。因此,我們必須認識了解造型要素及其功能。
(結合造型要素范圖講解)
點:最小的視覺單位。包括各種不同形狀的點,能成為注意中心確定結構以及組成體面(參看課本P4生活中的點和表現點的節秦的繪畫)。圖①中,我們看到運用點的組織,產生疏密有致的變化,富有節奏感。
線:可看作點運動的痕跡,有方向和運動感,可以表達情感,限定形狀,表現質地和描繪陰影(講解掛圖)
面:由長度和寬度構成的平面形,面的形成有三種方式:線的包圍、分割和表面色、質的變化。面可以分為幾何形和自由形兩大類(講解掛圖)。
體塊與空間:體塊即長度、深度三維空間的佔有形式,或者說是由長度、寬度和深度構成的主體形。(參看P4生活中的體塊)。空間指物體間的遠近層次關系和包容關系。(如雕塑)具有實在的體積和空間,而繪畫藝術,則是在平面上創造體塊與空間的幻覺。如《長城》一畫,就是在平面上通過平俯視構圖,運用了大-小的透視縮形規律,以及近實遠虛的視覺規律,加上光與色的烘托渲染,畫面氣勢磅礴,使我們增強了民族的自豪感和加深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光與色:有光才有色,視覺世界是由光顯示出來的。(參見P4大自然中的光與色)。色彩的正確表現能使畫面獲得真實感。不同傾向的色彩還能給予我們不同的視覺和心理感受,引起情緒的變化,如紅色能給人以溫暖、刺激的感受,藍色則可能給人以冷、寧靜的感受。
質地:指物體表面的解覺性或這種質地的視覺表現。(參看P4《雕塑》的質地)《雕塑》用粗擴的石質表現男性皮膚的質感。
6、總結和布置下一課時內容(約2分鍾)
我們認識造型的基本要素,是為了更好地表現千變萬化,千姿百態的視覺形象,認識藝術家取自自然之法則,創造出的瑰麗藝術世界。我們下節課將進入藝術家創造的藝術世界。
第二課時
1、復習舊知,
2、導入新課
美術造型的基本要素來之於生活,但不是對生活的復制。「藝術源於生活。但不等不生活。」在從事美術創作時,藝術家會根據特定表現目的的需要,選擇適合自己個性、興趣的美術表現形式。
3、表現形式的分類
就表現形式的明顯特點而言,分成具象造型和抽象造型兩種基本形式。具象造型與抽象造型的區別在於:前者具有客觀的現實形象,而後者中我們則不能看出任何客觀的現實形象(結合教材范圖講解)。
具象造型又可分為寫實造型和變形造型。寫實造型指忠實客觀地描繪事物的真實面目的造型,或者說,在這種造型中,客觀物象基本上按我們日常所見的樣子被反映出來(見《蘋果樹》之二、《小提琴手》)。變形造型則是運用誇張、省略等方法,表現人對事物的主觀認識和情感。盡管變形造型反映的對象與我們日常所見不同,但我們仍可認出它們。變形造型即處於「似與不似之間」的藝術形式,層次十分豐富,既可偏於寫實造型,又可偏於抽象造型(見《蘋果樹》之三、《人物》)。
抽象造型在古代藝術中就已出現,而現代抽象則主要通過抽象的線、形、色的不同組合表達人的主觀情感(見《即興》、《岩石間的小鎮》)
2. 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色彩的認識
教學目標:
1、 認識鄰近色,掌握鄰近色的調配規律。
2、 用鄰近色進行塗色練習。
3、感受色彩的魅力。
教學重點:
認識鄰近色並掌握其調色方法。
教學難點:
如何運用鄰近色表現出和諧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畫面效果。
教學准備:
教師:課件、水粉顏料和繪畫工具。
學生:水粉顏料,毛筆,調色盤,筆洗,報紙,抹布。
教學思路:
本課首先通過讓學生欣賞生活中的鄰近色,使他們感受到鄰近色的和諧美;接著通過觀察色輪表,明白鄰近色之間的色彩關系和變化規律,並在多媒體的演示下理解鄰近色的調配方法;最後最後通過動手實踐達到本課的學習目的。
教學過程:
1、引導欣賞:
(1) 播放錄象,欣賞生活中的鄰近色畫面
(2) 出示課題——「色彩的和諧」。
(3) 復習對比色,比較鄰近色與對比色的區別。
2、目標發展:
(1) 什麼是鄰近色?(出示色輪)
在色環上,相鄰近的色彩,稱為鄰近色。如:
黃——黃綠——綠
紅紫——紫——藍紫
黃橙——橙——紅橙
(2) 尋找鄰近色(師生互動)
A、 家居圖片
B、 生活圖片
C、 建築圖片
(3)欣賞畫家作品,找出鄰近色,並說說鄰近色在畫面中產生的效果:和諧
(4)師示範鄰近色的調配方法
3、實踐活動:
(1)作業:用鄰近色組織一幅畫面。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4、作業展評。
3. 網站 美術 小學 人教版 下載 電子課本
希望能獲得學生和教師的兩種電子課本。當然,更希望同時獲得其他學科的電子課本